全文檢索

第 182 期(民104年 6月)
=目次
主編的話
服務訊息
參考報報
活動消息
活動報導
經典館藏
▍主編的話
進入6月蟬鳴季節,也是畢業季的來臨。圖書館入口處準備了巨幅背景提供畢業生拍照留念,校史館也推出了「留言一句傳情百年」的畢業生留言活動。參加畢業活動之餘,也請研究生留意論文繳交事宜。看到實習生在圖書館實習後的回饋心得,使我們感到欣慰與鼓勵。近來本館將曾經辦理過的2場精采特展轉換成線上的「環景導覽」,讓短期的實體特展永不落幕,錯過的讀者也不用感到遺憾。小編預告一下,正在校史館展覽的「年輪:臺大實驗林特展」,環景導覽製作中,敬請期待。
▍服務訊息

研究所畢業生學位論文繳交注意事項

閱覽組流通股.郭美玲
畢業季即將來臨,為服務本校研究所應屆畢業生,圖書館提醒您學位論文繳交注意事項如下:
一、上傳論文全文電子檔
研究生先自行登錄本校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輸入論文基本資料、上傳論文全文電子檔,並簽署授權書,再至所屬校區圖書館(除醫、公衛學院研究生繳至醫圖外,其餘系所研究生繳至總圖)繳交紙本論文與授權書正本。
學位論文全文PDF檔請注意浮水印大小及頁面位置,並請記得設定保全保護文章,相關說明如下:

1.

2.

3.
先將論文原始Word檔案轉為PDF文件檔後再加入浮水印;浮水印電子檔下載路徑為圖書館首頁論文繳交及離校手續》論文提交系統「國立臺灣大學浮水印pdf檔」的圖檔。
上傳電子論文之浮水印,請縮小並改置於右上角距上/距右各為2.5cm的編排,為維持文件品質一致性,請依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論文全文電子檔案規格、轉檔與上傳作業說明」設定。
電子論文PDF檔請設定保全保護文章,請依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論文全文電子檔案規格、轉檔與上傳作業說明」設定。



二、繳交學位論文及授權書
1. 研究生依前項說明上傳論文全文電子檔,並經本館審核e-mail寄發審核通知及電子學位論文授權書,研究生再持紙本論文及親筆簽名之授權書至所屬校區圖書館繳交。繳交前,請先登入離校系統,勾選圖書館審查欄位 (登入方式:myNTU / 學生專區 / 畢業生離校手續查詢系統

2.
3.



4.
繳交之授權書務必由研究生親筆簽名且須為正本,不接受影印、傳真或掃瞄。
各系所研究生繳交紙本論文冊數規定:
A. 一般系所:2冊
B. 數學、物理、化學、大氣、海洋所及社會科學院、法律學院各系所:3冊
C. 醫、公衛學院系所:碩士班2冊;博士班3冊(繳至醫分館)
繳交電子全文至國家圖書館並非本校辦理畢業離校之必要程序,研究生可依個人意願逕向國家圖書館提供授權。請參考相關授權網址:「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徵求授權說明」。

三、申請延後公開論文
1.

2.
依著作權法第十五條第二項第三款規定「依學位授予法撰寫之碩士、博士論文,著作人已取得學位者,推定著作人同意公開發表其著作,」亦即預設著作人同意圖書館得將學位論文紙本上架公開閱覽。
本校圖書館依規定辦理學位論文公開作業,若著作人有申請專利或另行投稿等智慧財產權保護之考量,必須延後公開紙本學位論文(依據教育部台高通字第0970140061號來函辦理,學位論文延後公開年限最長為5年),及電子論文全文以外之其他資料,例如:摘要、引用文獻等,請另填寫「國立臺灣大學學位論文延後公開申請書」,於繳交學位論文辦理畢業離校手續時提出申請,繳交份數詳見申請書,如有相關問題,請與我們聯絡。
● 總 圖:(02)3366-2366 或 email:ntuetds@ntu.edu.tw
● 醫 圖:(02)2312-3456 # 88152 或 email:medlib@ntu.edu.tw

發問不害羞,解答不求人──新版常問問題網站上線!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系統資訊組.陳靜慧
您曾站在圖書館櫃台的遠方,害羞不敢走向前詢問館員問題嗎?您曾在三更半夜想續借圖書卻不知如何在線上操作嗎?您曾在國外連回臺大查資料卻一直連不上VPN,礙於時差無法即時寄e-mail求助?您是初來乍到的校外人士、新生或畢業多年的校友,想問怎麼進入圖書館或借書嗎?

每天有很多讀者詢問圖書館員五花八門的問題,其實您的問題,常常也是其他人的問題。因此,圖書館員蒐集多年在櫃台、電話、e-mail接到的各種問題,建置成「常問問題網站」,希望能幫助您快速找到解答。


- 左:常問問題進入途徑/右:常問問題首頁 -

新版常問問題網站已於2015年4月正式上線,歡迎多多利用,您只要在臺大圖書館首頁的右上角(如上左圖)就可以找到它。進入「常問問題網站」後(如上右圖),您可點選左側的「問題分類」、「關鍵字」尋找答案;如果不知道問題屬於何種類型,請直接於「查詢」方框輸入字詞搜尋。網站中間的「熱門問題」頁籤能看當月瀏覽次數最多的問題,由「近期更新」頁籤可以看最近發布或修改過內文的問題,「最新回應」則是最近有讀者留言的問題,讀者可以接續某則問題發表意見,留言內容將直接公開(如下圖左所示)。如果依然找不到與您疑問有關的解答,請點選「我想提問」按鈕,會出現下圖右的欄位供您填寫,館員會以e-mail回覆您。另外,針對外國朋友,我們也設計了英文版網頁,請點選網頁右上角「English」切換語言。



- 左:常問問題內容頁與留言回應/右:我想提問頁面 -

永不落幕的特展──「思想貓的文學書房」環景導覽上線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圖書館於2014年,在日然廳舉辦了兩場非常精彩的展覽。 「咱思慕的人—寶島歌王洪一峰特展」展出於2014年3月5日至4月3日,這是臺灣首見的當代臺語歌手展覽,配合洪一峰精彩的舞台人生,我們將展場化身為1960年代的大歌廳,帶領參觀者一步步窺見洪一峰的生平事蹟與音樂成就,洪一峰的許多珍貴手稿,包括詞曲創作原稿、繪畫、歌譜手抄本、珍藏的文件、照片、剪報、樂器等,一一展現在大家眼前。

「思想貓的文學書房—桂文亞女士手稿資料展」展出於2014年11月4日至12月31日,這是臺灣難得一見的兒童文學作家個人展覽,我們運用大量的三層書櫃,將展場打造成桂女士的書房,讓參觀者在靜謐溫暖的氣氛中細細欣賞桂女士的手稿、照片、攝影作品,還有她細心保存近百位作家的手稿與信函、逾千冊的兩岸作家親筆簽名書、書畫文物收藏。藉由展覽,我們不僅看到國內兒童文學的發展歷程,更體會每位作家寫作時的用心。


- 左:走入氣派的復古大門,您將感受到「咱思慕的人」留下的音樂成就/
右:請隨著貓咪的腳印,拜訪「桂文亞的文學書房」 -

然而,再怎麼精彩的特展活動,終有落幕的一天,一時錯過的讀者無緣再親臨現場,參觀過的來賓無法再重溫那情景。為了減低讀者的遺憾,同時將短期之實體特展延伸為常設型的線上展覽活動,圖書館特別為這兩個特展拍攝「環景導覽」,並已於近日上線,透過環景導覽,您將可身歷其境地再次參觀特展,再次感受洪一峰先生於臺灣歌謠、桂文亞女士於兒童文學上的影響與成就。歡迎大家上線觀覽!

▍活動消息

2015年臺灣非去不可圖書館在哪裡?請投票27號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近年來,國內有許多城市的大型圖書館陸續開幕,其建築各具特色又兼環保概念,更有新穎的設備及體貼的服務,一時之間吸引媒體的報導及民眾的目光。除此之外,許多大學亦紛紛建起新館,地方的鄉鎮圖書館也因政府閱讀環境改善經費的挹助而進行館舍改建/改造計畫,中小學圖書館則在校長、師生與家長的支持下推出嶄新的圖書室。不同類型的圖書館,在許多人的用心之下,以多樣的面貌與讀者見面。 為此,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特別舉辦「2015臺灣十大非去不可圖書館大票選」活動,邀請各地讀者響應,並吸引更多不常上圖書館的民眾,一同關心臺灣的美麗圖書館。

本校社會科學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簡稱辜圖)也參加了本次票選活動,編號第27號。辜圖由世界級建築家伊東豐雄(Toyo ITO)設計,開架閱覽室宛如身處森林,88隻樹狀柱依循著自然界螺旋生長曲線錯落其中,屋頂130處造型迥異天窗讓自然光透入室內,形成日夜豐富的光影變化,再利用大面落地窗向館外之綠茵、群樹、藍天借景,其通透、明亮的開闊感,蘊含期許師生培養學術視野的胸懷。館內家具採用竹材集成加工,弧型彎曲的書架有別於傳統矩陣配置,配以白色系桌椅,更顯質樸素雅的質感。如果您喜歡或嚮往如此接近自然的閱讀氛圍,請您為辜圖投下一票。



2015臺灣十大非去不可圖書館大票選
活動網址:http://libvote.nlpi.edu.tw/vote.php
投票日期:2015年6月10日至9月30日
投票方式:採網路投票,每個EMAIL帳號每天可選擇3所圖書館各投1票,請支持編號27的辜圖喔!

※圖書館提醒您:除了新穎的建築、良好的設備與多元的服務,優良的圖書館閱讀空間,更需要讀者共同維護。當您參觀或使用這些美麗的圖書館時,請尊重其他的讀者,避免館內飲食與大聲喧嘩喔!


2015畢業季「圖書館:再拍一張!」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每年6月, 總能見到許多穿戴著學士服、學士帽的年輕學生們在校園中穿梭,
以一種青春洋溢的姿態告別校園並迎接未來,用一張張照片記憶這校園。

這四年,不論同學們在來自何方、前往何處,
都能看見座落於椰林大道底端的圖書館,
更不用說總會在圖書館遇見同學們考試前苦讀的身影。

圖書館記錄了這麼多令人難忘的時刻。

為了讓畢業生有個特別的紀念,
圖書館在6月8日至6月30日期間,於大門口設置一款巨幅背景,供畢業生拍照留念,
現場也會提供各種有趣的小道具供拍照者利用,
這次,一定要把握機會再拍一張!

未來的路還很長,
圖書館謹祝各位畢業生懷抱著熱切的夢想,努力前行。


「留言一句傳情百年」與「跨世代座標記憶畢業生篇票選活動」聯袂推出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陳南秀
「2015年 留言一句 傳情百年」 畢業生留言活動
校史館「留言一句 傳情百年」活動,始自2007年畢業季。自此,每年5月至6月間,校史館皆會邀請畢業生在館內準備的書冊上,留下一段離校的感懷,以及對前程的期待。2015年畢業季,除了在校史館內布置的溫馨書房外,校史館人員將特別在6月13日開拔至畢業典禮會場,邀請畢業生在特別的時刻,為未來的自己留下一段「後青春時代記憶」。


- 左:留言一句傳情百年活動/中、右:跨世代座標記憶畢業生篇票選活動,採現場填寫網路問卷方式 -

跨世代座標記憶畢業生篇票選活動
配合留言一句活動舉辦期間,校史館會有許多畢業生到訪,因此,我們針對畢業生舉辦了「跨世代座標記憶」的票選活動。還記得四年前,2011年10月,校史館曾經以全校性問卷票選的方式,調查臺大在校生心目中「K書討論」、「戀愛約會」、「社團活動」的最佳地點嗎?當年,票選結果以「跨世代座標記憶:在校生篇」小展覽的方式呈現。當時,大一新生的填答率最高。不過,彼時大一新生才剛踏進臺大校園一個月,尚未真正熟透臺大生活。因此,我們很好奇,四年過去了,真真切切活過四年校園生活的應屆畢業生,是否能夠票選出更貼近真實景況的答案?歡迎臺大應屆畢業生至校史館服務台響應此活動。現場參加者,就有機會玩轉盤、拿小禮喔!

「閱讀原鄉。行腳臺灣」主題書展

原圖中心

旅行,是深受大眾喜歡的活動,不一定非要可觀的花費,只要暫時離開如陀螺般打轉的日常生活,呼吸不一樣的新鮮空氣,就能讓人重新注滿力量並帶著對下回出遊的期待,心甘情願地回歸現實人生。

隨著天氣漸漸放暖,風光明媚的春天與夏天相繼來到,在這樣適合旅行出遊的季節裡,原圖中心特別規劃「閱讀原鄉。行腳臺灣」主題書展,以原鄉及部落生態旅遊為主題,介紹臺灣各地原鄉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讓喜愛旅行的讀者朋友們在規劃出遊行程時,除了一般大眾熟知的景點外,也可以選擇走往書籍中介紹的原鄉部落,體驗不同的景致與風光。

不同於居住在都市的人們偶而心血來潮的造訪,原住民族很早就懂得運用其智慧發展出和環境融為一體的生活樣貌,不過度開發,只為求維持人與環境和平共存。臺灣島雖小,卻蘊藏了豐富的生態資源與歷史人文景觀,這樣美好的風景,有賴島上的每個人珍惜並愛護,如同《看見臺灣》紀錄片所傳達的,經過這些年歲,這個島嶼除了原有的美麗,也染上了許多哀愁,過度開發讓臺灣的山林受了許多傷。隨著越來越多人重視環境保護這個議題,期盼臺灣最美的風景「人」能夠讓飽受瘡痍的土地漸漸回到往昔的美好。

「閱讀原鄉。行腳臺灣」主題書展的展期從104年5月1日起至104年8月31日,展出館藏除了圖書資料外,原圖中心亦挑選了相當數量的視聽資料讓讀者朋友們來館使用,希望大家在閱讀臺灣原鄉之美的同時,也能多一分反思,從自身做起,讓書中與影片中所提及的美麗景象都能永遠留存。

展出時間: 2015年 5月1日至8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參考報報

善用工具,快速剖析個人學術軌跡

學科服務組.童敏惠
您經常埋首於教學、研究而無暇整理個人的學術產出檔案嗎?您常為填報citation統計資料而苦惱不已嗎?或是您想掌握某位學者的研究趨勢而不知如何達成嗎?圖書館訂購的Scopus資料庫的作者檢索(author search),能幫您整理自己的學術產出,讓您能快速檢視自己的學術成果與分析,也可以查找和追蹤其他學者的學術表現和研究動向。您一定要快來試試。

Scopus資料庫涵蓋內容
Scopus索引摘要資料庫,收錄來自全球5,000個出版社,21,000餘種期刊、會議論文集等涵蓋理工、生命科學、醫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與藝術之學術出版品。2012年起,科技部將其加入計畫學術著作資料(表C302)的資料庫選項之一,當申請專題計畫填寫C302表格時,亦可將您於Scopus 中所收錄的學術產出文獻一併填寫上傳,以展現您的學術成果。

快速掌握個人學術成果
任何人只要有二篇(含)以上的文獻被Scopus資料庫收錄,Scopus就會建立一個作者檔案(author profile),透過作者檔案能夠知己知彼,讓學術更精進。作者檔案的內容包括:歷年文獻產出數量、引用次數分布、h-index,以及文獻類型、學科領域、共同合著者等分析,也可做引用次數排列,另外,只要按個鍵,就可直接申請ORCID,未來與臺大學術庫(Academic Hub)串連,隨時保留自己完整的學術研究檔案。

您只要透過作者檢索(Author Search),鍵入個人的姓名,便可快速掌握自己的學術成果。以工學院副院長陳文章教授為例,進入Scopus資料庫後,點選Author search標籤,於查詢框中分別鍵入姓和名字後,即可按下查詢鍵。

查詢結果若有多位同姓名者,依所屬學校及地區訊息,可判別所要找尋的作者。如下圖所示,第一個作者確定是所要查找的作者,然後再點選姓名,便可獲得以圖形視覺呈現的各項學術成果分析資料。

以圖形呈現之學術成果,簡明易讀
作者個人的學術表現與分析,除文獻清單外,均以圖形呈現,一目瞭然,簡明易讀.分別說明如下:

1.學術成果
下圖顯示出陳文章教授的主要學科領域為Materials Science和Chemistry,在Elsevier收錄的資料庫中已發表298篇文章,總計有來自4,441篇文獻的6,929次引用,合著作者有150位。
(※註:以下各項數據為2015年5月7日查詢結果)

2.歷年著作影響力(10年內發表文獻篇數和總被引用次數)
下圖中的直條圖為2005年至2015年間各年發表的文章數量,曲線圖為每年被引用次數。若想了解自己文獻被引用情形,可以點選”Get citation alerts”,未來若有人引用時便會收到來自Scopus的郵件通知(下圖左)。此外,您可點按”Add to ORCID”,即可建立您的ORCID號碼,做為您的學術身份字號,全球通用,增加學術曝光度(下圖右)


3.在Scopus中前五篇高被引文章及引用次數
可利用”cited by"排序功能,依被引用次數高低排列,將顯示前五篇高被引的文章及被引用次數,了解自己研究成果的影響力。



4.作者著作分析
對於作者學術產出的各項分析,只要點按下圖中紅方框所示的項目,即可輕鬆掌握。
有關文獻的分析可依出版來源(by source)、著作類型(by type)、出版年(by year),以及學科主題(by subject area)等項目分析。分別如下列圖示。

(1) 出版來源
從出版來源中,可看出陳文章教授發表於Macromolecules期刊上的文章為最多,計有36篇,佔12.1%。下圖中綠色為其他出版來源,佔50.3%,可見陳教授的文章發表在許多的期刊上。


(2) 著作類型
從下圖中,可看出在298項學術產出中,文獻的類型以期刊論文(article)為最多,計有282篇。


(3) 著作發表年度
點選by year 將呈現出各年度發表文章之統計圖,可看出自1986年至查詢日2015年5月7日各年的學術產出量。目前以2011年發表32篇為最多。


(4) 著作之學科領域
透過學科領域的分析,可看出陳教授的著作主要在材料科學方面,佔41.7%,其次為化學,佔28.9%,此外,亦涉及其他多個領域。


(5) h-index
在h-index的分析裏,可以自行選擇和調整觀察的年代期間,亦可勾選是否排除自我引用等條件,十分簡易方便。


(6) Citation by year
下圖顯示者為每年文獻被引用的情形,一目了然。


(7) 引文概覽
從引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每篇文章在各年度裏被引用的情況,經由這個引文概覽也可看出某個研究議題的發展趨勢。


(8) 合著作者
透過合著作者,可以檢視每位合著者發表的文獻,也可查看其個人檔案和聯絡資訊,以做為未來與之合作的參考。
知己知彼,精進學術研究力
透過Scopus資料庫的作者檢索(author search),您除可以掌握自己的學術軌跡外,亦可查找與您研究領域相關的研究者,進一步瞭解其研究動脈,或是關注和追蹤您有興趣之研究者的動向,以尋求未來彼此合作的可能性。 這項簡易的工具,可以協助您提升學術的展現與競爭力,不妨親手試一試。上網到圖書館網頁電子資源資料庫,鍵入Scopus,就能立即使用,期待您來使用!

畢業專輯一:那些年,臺大學長學姐的畢業典禮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鳳凰花開的六月已經到來,本部落格推出畢業專輯文章,帶您回顧與臺灣大學畢業相關的記憶,陪伴畢業生踏上人生新旅途。你可曾好奇早期臺大學長學姊的畢業典禮是什麼模樣嗎?以下分享我們從「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找到的臺大畢業典禮相關報導及照片。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 中央日報1995年6月18日 -
▍活動紀實

華夷風起—王德威教授專題演講紀實

學科服務組.劉雅姿
5月8日圖書館日然廳舉辦了一場文學盛會,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就新興領域「華語語系文學」發表專題演講,吸引滿堂觀眾,當天演講影片請見活動網頁,歡迎舊雨新知上網觀賞。下列僅重點摘要演講內容:

首先由本校臺文所梅家玲教授引言,她指出由於戰爭、經濟等因素,大量華人移民到海外,形成各種華語文化圈,雖仍以華語創作,但風貌各異,單一地區或單一主題的概念,已不足以詮釋這些文學生產的駁雜與糾結現象,「華語語系文學」的議題遂應運而生。此概念最早是從北美的漢學界發展出來,三位主要倡始學者——UCLA史書美教授、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及耶魯大學石靜遠教授,三人研究及論證的著眼點不盡相同。率先提出的是史書美教授,其代表性著作《視覺與認同》,將Sinophone視為具有政治批判的策略,有著強烈的反離散論述要點;石靜遠教授著重的則是文學的協商治理,希望在複雜的語境中,將華語視為文化互動的媒介,從而分析其中錯綜複雜、千頭萬緒的對話;至於主講者王德威教授,其相關論著更具有歷史的深度與厚度,特別是在〈「根」的政治,「勢」的詩學〉,提出華語語系研究應超越根的執著,探究在「勢」的發展過程中,因著時間流變而解放出來的種種對話。這些學者的論述,為華語語系的文學研究帶來很豐富的面向。

在梅老師相關背景知識引言後登場的王德威教授,就其個人研究觀點與論述娓娓道來,更加引人入勝。

庶室珍藏今古寶 藝壇大展華夷風
王教授先由在麻六甲藝品店所發現門聯上的「華夷風」三字說起。「華夷」二字自周代起,就是民族自我內外的區分,經過千年政治與文化思辨歷程,可以發現「華」與「夷」其實是相對的觀點,從無定論,兩者之間不斷的相互融合,早已使得中華文化視野對於「夷」有很多不同的論述及看待方式。「風」除了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之外,也可以代表一種風潮,在文學領域則可聯想到風雅頌、國風、詩經。一個文化族群聲音的載體,往往是以詩歌及文學來呈現。「華夷風」有著歷史的律動,自然的應和與隱喻,讓人產生更多的聯想,例如傳教士Robert Morrison及其華裔追隨者在麻六甲開展中文白話創作的嘗試,從廣義比較文學的角度來說,這是另一種看待中國現代文學興起的觀點,可以做為重新探勘研究的起點。



隨後王教授講述Sinophone (華語語系)一詞的概念,2007年史書美教授專書出版,引發Sinophone literature的討論及研究。相對於傳統大中國立場的「中國文學」,過去曾有「華僑文學」、「世界華文文學」等詞彙,但「華語語系文學」更能表達在漢藏語系的大體系下,中國以外地區的文化活動及文學創作,面對如此「眾生喧嘩」的文學現象,在文學研究上宜重新找回以語言作為出發點的自覺,從而理解各種方言在語系中分別佔有一席之地,不同的文化族群自有其發聲及表述的方式。

更多精彩演講內容,以及王教授與現場觀眾的問答,請觀賞演講影片

以下為專題演講中提及的相關圖書及文獻,圖書館均有蒐藏,歡迎借閱使用:

著者 題名 索書號 館藏地 備註
Shu-mei Shih
(史書美)
Visuality and Identity :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 DS730 S5325 2007   總圖2F
人社資料區
電子書連結
史書美著;
楊華慶翻譯
視覺與認同 : 跨太平洋華語語系.發聲.呈現  541.262 5058  總圖2F
人社資料區
前者之中譯本
Jing Tsu
(石靜遠)
Sound and script in Chinese diaspora PL3033 T78 2010  總圖2F
人社資料區
電子書連結
王德威  “根”的政治,“勢”的詩學--華語論述與中國文學。揚子江評論,2014(1),頁5-14。 中國期刊
全文資料庫
  電子期刊連結
Ien Ang
(洪美恩)
On not speaking Chinese : living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 DS732 A585 2001 總圖2F
人社資料區
 
葛兆光 宅茲中國 : 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 607 4439 總圖2F
人社資料區
 
唐君毅 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 083.6 1070 1984 v.190  總圖2F
密集書庫
三民文庫
[五版]
王德威 後遺民寫作 = Post-loyalist writing 820.97 1025 v.7 總圖2F
人社資料區
 

此外,總圖書館一樓目前正舉行「華語語系文學」主題書展,展出圖書歡迎借閱。本場演講與書展為本館執行科技部華語語系文學圖書計畫之推廣活動,更多相關圖書,請參見本館網頁科技部人文及社會圖書計畫專題書目

五月踏上認識臺灣圖書館之旅

香港大學實習生.鄺淑儀
各位好!我是淑儀,在香港大學修讀圖書館和信息管理課程,非常有幸得到課程指導及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的協調,讓我5月在臺大圖書館實習一個月。大家可能覺得圖書館館員的工作不複雜,其實要管理全臺灣館藏量最大的大學圖書館,讓讀者正確的找到需要的資料,是依靠幕後館員的專業知識及默默的付出。這次我獲安排在書目服務組及推廣服務組學習,絶對是難得的機會。

還記得第一天來到臺大圖書館,我被正門外的一列海報所吸引,當中不少是由推廣服務組設計的。推廣服務組為了鼓勵同學積極利用圖書館,每個月都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用心的佈置讓平凡的展覽添加趣味,例如4、5月的牠說動物主題書展。另外,透過遊戲活動向讀者推薦圖書館提供的資源及服務。我深深感受到同仁的創意,他們的企劃都讓臺大圖書館活潑起來!在實習期間,我寫了一份推廣活動小企劃,協助修改英文的讀者使用手冊及帶英文導覧。對我而言,這些都是「第一次」的寶貴經驗啊!

左上:鄺淑儀於臺大總圖書館前拍照留念
左下:總圖書門前的海報架列

圖書編目絕對是一項專業,我在課程上學的基礎知識,透過實習才有機會發揮在實務工作上。臺大圖書館的圖書資料除了紙本圖書,在科技發達的年代下,電子資源更受讀者歡迎。書目服務組是圖書館中一個不可缺少的技術單位,只有正確地把圖書資料編目並呈現在圖書館館藏目錄,讀者才能在龐大的館藏中查詢到適用的資源。在實習期間,我按照編目規則處理西文圖書的書目記錄,也執行了檢索款目的權威控制,維護各種參照說明,提高書目資料的可靠性。

同時作為在職圖書館館員,除了對大學圖書館各單位有更深的瞭解外,也希望認識其他類型圖書館。在推廣服務組的同仁安排下,我參觀了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及臺大醫學院圖書分館,每週五也到校外的圖書館參訪,包括臺中的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資圖);新竹的清華大學圖書館(學習資源中心──旺宏館);臺北的國家圖書館及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我見到臺灣的圖書館都很有建築特色,以及館內的家具佈置,色彩運用都是配合圖書館的理念。此外,我不得不提的是這些館也運用創新科技提供更好的資源,服務及設備,例如國資圖的擴增實境圖書(Augmented Reality Books)及清大圖的自助取書區等。


- 左:國資圖外觀/中:國資圖擴增實境圖書/右:參訪清大,圖為自助取書區

在此,我再一次感謝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尤其是書目服務組及推廣服務組的同仁,在我實習期間提供詳盡指導、回饋以及留臺生活建議。為期四週的實習期完滿結束,得到的實戰經驗及圖書館學的知識,是我畢身受用。期待著下次與臺大圖書館的重逢!

HELP 講堂翻轉教室--「從遊戲競賽中翻轉 EndNote 學習」 活動紀實

學科服務組.陳巧倫
你今天翻轉了嗎?翻轉教室是近年來臺灣教育界最熱門的新興議題,而這股「翻轉」浪潮也正席捲圖資界,越來越多的館員開始思考──以學生為主體,強調主動學習的翻轉精神如何應用於圖書館的利用指導。本學期圖書館HELP講堂嘗試以「翻轉教室」形式進行「EndNote 書目管理軟體」的教學,於4月29日與5月14日分別舉辦了「從遊戲競賽中翻轉 EndNote」的課程活動,課程規劃如下:



參加者必須先自行觀看EndNote線上課程並填寫自我評量表,再於實體課程時間至課堂上進行實作競賽,實體課程主題為「大富翁分組競賽」,期望透過饒富趣味的團隊分組對抗,讓參加者從遊戲中獲得更紮實的學習。

課程活動當天,兩場次的出席率皆相當踴躍,參加者多來自校內各系所研究生,亦有校外老師報名參加。多數同學均確實於實體課程前觀看線上課程,進入教室時已熟悉課程內容,為讓參加者於課堂中進行討論與EndNote實作,館員悉心規劃了大富翁分組競賽遊戲,將EndNote學習分為四大主題與數個子題,由各組抽出題目,並經由團隊討論後上台實機操作解題,答對者即可為所屬團隊爭取在大富翁地圖上前進的機會,最先抵達終點的團隊,可優先選擇圖書館提供的獎勵品。

課程進行中,各小組針對抽到的題目討論熱烈,館員亦擔任小老師,在旁觀察並適時地協助小組解決問題。大富翁競賽的遊戲方式,為課堂增添不少趣味性,各組派員解題過程中,亦穿插館員的補充說明與講解,更有助於同學們對EndNote觀念的釐清。

- 左:同學們熱絡討論如何解題/右富翁競賽方式 增添趣味性

兩小時的課程就在同學們與館員相互討論、各小組團隊間良性競爭下圓滿結束,課程結束前,參加的同學和我們分享了參加翻轉課程後的心得,諸如:「透過遊戲可引起學習動機」、「小組討論與實際操作有助於加深印象」、「很有趣!好久沒玩遊戲了,紓壓!」、「課堂上實際動手操作較好,一般的講習課很少人上完課程還會回家練習」、「有趣好玩,隨機點名的方式,大家會確保組員都會使用,非常不錯」、「實際操作的遊戲類型加深很多印象, Good!」、「更認識軟體的應用,學習效果佳,也可以認識外所的朋友,是不錯的教學方式」,亦有不少同學表示,大富翁分組競賽精美紀念品是吸引他們前來的動力!

參加同學在課後也給了我們許多寶貴的建議,例如「建議以後若有班級請求圖書館員教學,可以用大富翁形式,真的很好玩,又有趣。」、「建議增加中文文獻管理的說明」、「舉凡在影片的拍攝、課程設計、遊戲發想等,甚至每一組都還有一位圖書館館員擔任小幫手的角色,完全降低學習者的焦慮,改變課堂中一對多的單向傳遞管道,打造一個很完整的學習情境。」、「課程活動以分組大富翁方式進行,我認為非常成功好玩。第一、因為分組進行,學員會因為團體的關係,逼迫自己課前一定要完成線上的EndNote PPT學習,讓自己先有一些基礎知識。第二、一般講習課程,在中午至下午這個階段,學生往往會不自覺得睡著,但是因為有大富翁的互動活動,學生除了要討論解題,也會期待大富翁的階段成果,根本就無法睡覺,還會覺得非常緊張激動!」、「建議未來利用工作坊的形式進行個人化學習」。

翻轉教室的上課方式,是圖書館利用指導的第一次嘗試,館員們投入很多心力在數位課程的錄製與實體課程的規劃,很開心獲得參加者正面的肯定與回響,感謝報名參加的老師、同學,圖書館未來會持續規畫更多課程,期待更多老師、同學一起來共襄盛舉,一同翻轉圖書館!

課後心得分享節錄
4/29 課程學員 ─ 語言所 曹景瑄
  「…在解題對抗的對過程中,會認真的討論與發問,渴望的已非獎品之於孩童的誘因,而是真正在求知上的交流。舉凡在影片的拍攝、課程設計、遊戲發想等,甚至每一組都還有一位圖書館組員擔任小幫手的角色,完全降低學習者的焦慮,改變課堂中一對多的單向傳遞管道,打造一個很完整的學習情境,我想,圖書館的用心一目了然。感謝圖書館如此花費心思為學習者做不同課程設計的嘗試,這也是對一個教學者很好的啟發,推薦大家來嘗試翻轉的概念!…」

5/14 課程學員 ─大氣系 qqj
  「…課程活動以分組大富翁方式進行,我認為非常成功好玩。第一、因為分組進行,學員會因為團體的關係,逼迫自己課前一定要完成課前學習,讓自己先有一些基礎知識。第二、一般講習課程,學生往往會不自覺地睡著,但是因為有大富翁的互動活動,學生除了要討論解題,也會期待大富翁的階段成果,根本就無法睡覺,還會覺得非常緊張激動!第三、因為分組闖關且需被指定代表上台解題的關係,組員會確保每個人都能知道這題怎麼作,加上互動很多,也可以認識一些不同領域的同學,成效真的很好。...」

5/14 課程學員 ─國發所 李浩銘
  「…本次研習即要求我們先自行上網學習錄製好的ENDNOTE操作示範並完成主辦單位貼心製作的線上評量。到了現場時,大家應該都已經有了充分的先備知識(prior knowledge),可以在現場動手動腳地操作所學,並在同儕團體、教師的輔導下進行各種試誤(trial and error)。其次,配合適當的遊戲規則以及激勵措施,學員們都能以求知為主體、以知識的分享為樂趣,而各各踴躍和小組討論題目、向全班展示其操作。換言之,所謂的「競爭」在此時已經單純化為一促進學習的手段,而避免了目標錯置(goal displacement)文化下的反學習問題。…」

想知道更多同學參加翻轉課程的心得分享,請見HELP 講堂翻轉教室篇【課後心得分享】
▍精彩館藏

素木得一與其蒐藏的昆蟲學文獻

特藏組‧李明玲

本校昆蟲學系最近將素木得一所蒐藏之珍貴的昆蟲學文獻交由圖書館典藏,這批龐大的資料(絕大部分是期刊抽印本)正由圖書館整理中,未來會放在總圖書館五樓特藏組供讀者調閱使用。究竟素木得一是誰?或許知道的人不多,透過以下的介紹可以讓您概略了解他的生平及學術成就。

素木得一(1882-1970)生於北海道函館,1906年自札幌農學校畢業後,隔年隨即來臺,曾擔任臺灣農事試驗場昆蟲部部長、臺灣總督府技師、臺灣博物學會會長、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附屬植物檢查所所長、中央研究所農業部應用動物科科長、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昆蟲學.養蠶學講座」教授及理農學部部長等職務,是日治時期臺灣昆蟲學研究的靈魂人物,為臺灣昆蟲學研究奠定重要基礎的先驅者,特別是在害蟲防治上,有著功不可沒的貢獻。

1908年任職農事試驗場技師兼臺灣總督府技師期間,就召集昆蟲部同仁對水稻害蟲──三化螟蟲舉行全島的調查與防治工作。1909年,臺灣柑橘深受吹綿介殼蟲危害,素木自美引進澳洲瓢蟲,也就是吹綿介殼蟲的天敵,成功力抗蟲害。因為如此,臺灣總督府還特撥經費提供農事試驗場興建昆蟲研究室之用,以表揚其防治之功。1918-1920年間進行大規模的昆蟲採集調查,前往臺灣各地,包括阿里山、臺東、恆春、花蓮等地蒐集昆蟲標本,並努力充實相關研究文獻。




右上:素木得一,圖片來源:臺灣博物學會會報(1943)
右下:臺灣博物學會會報在1943年特別為時任會長素木得一製作素木博士還曆記念號(註:還曆指六十歲)


素木在臺期間多次前往歐美各國及中國等地進行考察研究。1913-1916年赴歐時,帶了約二萬隻臺灣昆蟲標本,在大英博物館進行昆蟲分類鑑定工作。1917年素木以稻作三化螟蟲研究報告,獲得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博士學位。1928年結束歐美的兩年研究後,轉任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昆蟲學.養蠶學講座」教授兼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應用動物科科長。此時,素木積極擴充昆蟲學研究室的規模,除豐富研究室的設備和圖書文獻外,昆蟲標本的藏量也是相當的豐盛,這些標本是從臺灣、東南亞、日本、朝鮮、中國各地採集來的,研究室的規模在當時完全不輸先進國家。也因為素木對昆蟲學文獻的重視,他遂提議準備一套臺灣動植物相的資料獻給日本昭和天皇,由素木蒐集昆蟲學文獻,平坂恭介負責動物學文獻。經過兩年的努力,1930年將裝訂成140冊的資料送到日本,圓滿完成任務。

1938年素木為臺北帝大理農學部部長,1940年被推舉為圖書館館長。1942年自臺北帝大退休,校方授與臺北帝大名譽教授。1945年日本戰敗,素木留用在臺大植物病蟲害學系任教,並任臺灣省諮詢員、南方資料館館長等職。1947年因二二八事件之故,返回日本。


左:臺灣國蝶-臺灣寬尾鳳蝶是1934年素木得一及楚南仁博兩人新種發表,1935年被列為天然紀念物,圖片來源:臺灣產の蝶類に就て(1935)

素木自1907年來臺,至1947年返日,在臺長達四十年,對臺灣昆蟲學研究、害蟲防治、植物檢疫都有重大的建樹。而他在六十餘年的研究生涯裡,也為我們留下許多極具價值的論文及著作,例如:綿吹介殼蟲調查報告(1911)、一般害虫ニ關スル調查(1913)、棉ノ害蟲ニ關スル調查(1913)、臺灣農作物病害蟲防除要覽(1933-1937)、臺灣產の蝶類に就て(1935)、昆蟲講話 : 昆蟲の一生とその種類(1935)、害蟲.益蟲(1940)、昆蟲の分類(1955)、衛生昆蟲(1958)、昆虫學辞典(1962)、基礎昆蟲學(1966)……等書。


- 左:原存於昆蟲館,由素木教授所蒐集的昆蟲學文獻/右:素木教授的「臺灣昆蟲相」手稿

另外,昆蟲學系存有一批素木教授所蒐集的昆蟲學研究文獻。這批文獻多數是期刊抽印本,部分資料上面還可見到素木得一的簽名、姓名英文拼字-Tokuichi Shiraki鋼印及「素木」兩字的圓形藏書章。昆蟲學系經與圖書館連絡後,把這些資料,連同素木留下的五千多頁的「臺灣昆蟲相」手稿及臺大昆蟲標本館數位典藏計畫為該手稿數位化的影像檔,一併交由圖書館典藏。相信素木教授用心蒐藏的昆蟲學文獻,經過圖書館整理保存後,不僅是昆蟲學研究者的重要學術資源,也是圖書館相當珍貴的館藏。

右上:素木得一簽名/右下:素木得一藏書章

參考資料

1. 朱耀沂(2013)。臺灣昆蟲學史話(1684~1945),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
2. 吳永華(1996)。被遺忘的日籍臺灣動物學者,臺中市 : 晨星發行。
3. 歐素瑛(2007)。素木得一與臺灣昆蟲學的奠基。國史館學術集刊,14,133-179。
4. 素木博士還曆記念號(1943)。臺灣博物學會會報,242-243,[341]-381。
5. 素木得一(1969)。思い出すままに。東京都 : 素木得一先生米壽記念祝賀事業會。

|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吳姿慧、林琦、林鳳儀、張端桂、梁素瑜、莊詒婷、陳巧倫、陳南秀、陳靜慧、黃玉汶、楊雅惠、詹幼華
洪菀均、吳姿慧、陳南秀、陳靜慧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