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第 254 期(民110年 6月) | |||||||||||||||||||
=目次 | |||||||||||||||||||
| |||||||||||||||||||
▍服務訊息
| |||||||||||||||||||
| |||||||||||||||||||
▍活動消息
| |||||||||||||||||||
| |||||||||||||||||||
▍參考報報
| |||||||||||||||||||
| |||||||||||||||||||
▍活動紀實
| |||||||||||||||||||
開頭老師便以其主導之「臺灣日日新報聲音文化資料庫」命名說起,說明為何要以「聲音文化」做為資料庫名稱。聲音文化是指「製造出聲音媒體(如唱片、廣播、有聲電影)的文化脈絡,以及聲音媒體反過來所創造的文化脈絡」,而廣義來說,聲音文化還包含個人和常民生活中等所有與音樂聲響相關的活動,十分符合該資料庫之建置目標及收錄原則,因此最終決議採用「聲音文化」一詞。 日治時期的臺灣聲音文化 日治時期臺灣開始引進西洋音樂、日本音樂,透過教會的傳播、軍樂隊及學校唱歌教育,多種類型音樂迅速傳播開來。新的聲音媒體也在此時嶄露頭角,如唱片、廣播等,以往只能在劇場或廟會聽到演奏,透過錄音科技,音樂融入了日常生活,也改變了原先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此外,臺灣音樂戲曲也漸因商業繁榮與社會的安定而蓬勃發展。 臺灣音樂史研究的發展歷程 1950、60年代,報章雜誌開始介紹日治時期的音樂生活,如《臺北文物》在1955年出版了「音樂舞蹈運動專號」,內容包含日治時期音樂舞蹈重要人士撰寫的文章和參加的座談會紀錄。1970年代則有林二、簡上仁兩位老師,於聯合報上連載作曲與作詞家的訪談。1980年代陸續有多位研究者撰寫論文研究,使用的文獻多為戰後初期前輩留下的文字紀錄。1987年解嚴之後,臺灣史研究逐漸成為顯學,地方音樂發展史調查興起;直至1991年,許常惠老師出版了臺灣第一本關於音樂史的書籍《臺灣音樂史初稿》。 雖然臺灣音樂史歷經長時間的發展,仍有許多研究困境,如語言的障礙(多為日文文獻)、缺乏臺灣史背景知識、過度倚賴口述歷史與訪談、過度強調個別音樂家而忽略常民音樂生活等。 臺灣音樂史研究的轉捩點 2000年後新史料出土,為臺灣音樂史研究開拓新局。
但事實上,資料庫關鍵字的建立並不詳盡,能運用的資料有限,老師觀察到其他人文藝術領域,已有學者著手進行日日新報的資料整理,此亦啟發了王老師想要建置日日新報聲音文化資料庫的想法。 臺灣日日新報聲音文化資料庫 臺灣日日新報是日治時期臺灣發行量最大且歷時最久的報紙,記錄了日治時期臺灣的常民生活。王老師表示,建構「聲音資料庫」的夢想其實從2000年就開始了,正式規劃則是在2008年,並逐步完成明治期、大正期與昭和期。透過不斷校對修訂及持續優化介面,終於在2020年正式推出。 該資料庫收錄任何有出現音樂聲響的報導,包含表演藝術(音樂、舞蹈、戲劇)、大眾媒體(唱片、廣播、電影)、傳統活動(儀式、典禮、節慶),涵蓋與文化息息相關的常民生活。王老師分享,該系統對於報紙內容的關鍵字擷取盡可能詳細,並十分重視詞彙的擴展,如同義詞的聚集、地名的階層呈現,都會影響使用者在檢索資料庫時,所獲取的資料量及準確性。
78轉唱片數位化資料庫 由於報紙資料庫仍有其限制,錄音資料的重要性就愈顯重要。該資料庫建置源自於2009年國科會計畫,由王老師與與臺大圖書館多媒體中心合作,從東南亞採購許多 78 轉南管唱片,以及林良哲先生收藏之部分臺灣唱片,並開始進行數位化。2012年由多媒體中心接手,與林良哲、徐登芳等收藏家合作,大規模地為唱片建置詮釋資料與校對,於2017年初版正式上線。 該資料庫以「唱片」為主要典藏標的,同時包含圓標、聲音檔及歌單。所謂圓標,是唱片中間的片心,上頭印有曲名、演唱者、唱片或錄音編號等,是重要的研究資料來源。綜觀臺灣現有的典藏庫,臺大圖書館的78轉唱片數位化資料庫是臺灣唱片工業的寶庫,不僅存量最大,且涵蓋各種樂種,橫跨各個地理範圍,實為珍貴的特藏資源。
總結 臺灣日日新報聲音文化資料庫與78轉唱片數位化資料庫,再加上徐登芳醫師剛出版的專書《留聲曲盤中的臺灣》,將「日治臺灣聲音文化」的研究帶入新的紀元。藉由這些研究資源,我們可以改寫過往的錯誤,補足過去音樂史的空白,將臺灣置於世界史的脈絡中,凸顯臺灣位於東亞和東南亞之間的樞紐位置,並從聲音文化的角度重新認識日治臺灣。 | |||||||||||||||||||
▍出版訊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