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第 304 期(民114年 8月)
=目次
服務訊息
活動消息
講習課程
參考報報
活動紀實
校史故事
▍服務訊息

總圖書館學期間開放時間

閱覽組
★ 114 學年度第一學期(2025/9/1-12/21)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2:00 8:00-17:00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24 小時自習室 24小時開放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9/21、10/26、11/30、12/28)17:00至隔日(週一)8:00 不開放
B1 討論區 8:00-22:00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9/21、10/26、11/30、12/28)17:00至隔日(週一)8:00 不開放
B1 影印中心 9:00- 19:00 不開放

特殊開館時間|

B1-5 樓閉館,24 小時自習室照常開放
9 /28 ㊐ 教師節
9 /29 ㊀ 教師節補假
10/ 6 ㊀ 中秋節
10/10 ㊄ 國慶日
10/24 ㊄ 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補假
10/25 ㊅ 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
館內實施座位管制,校友、休學生請暫勿使用 B1 自習室
10/13 ㊀ – 10/24 ㊄ 期中考
12/ 8 ㊀ – 12/19 ㊄ 期末考


註:各分館開放時間敬請參閱各分館網頁,各系所圖書室開放時間敬請參閱本館網頁


▍活動消息

挑戰圖書館尋寶副本,「圖飛猛進」拿好禮

推廣服務組


新生專屬抽獎
本學期新生還可參加「新手獵人限定獎」週週抽獎活動,獎項包括腳踏車等多項好禮,參加活動就有機會帶回家!

隱藏關卡等你挑戰
校史館、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社會科學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及醫學圖書館另設隱藏關卡,歡迎自由參加~ 完成任務可再獲得額外獎品。

*校史館於 9/1-10/12 進行內部整修,不對外開放;門口仍設有集章區,不提供獎品。

8/28 - 9/30 一起圖飛猛進,往 S 級邁進!

主辦單位|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臺大新鮮人第一站,圖書館之旅等你來參加!

推廣服務組
嶄新學年,臺大圖書館為初來乍到的你準備了精采的圖書館之旅!不論是大學生、研究生、國際生、教師或職員,都歡迎參加今年度圖書館之旅,內容包括圖書館導覽以及實用資源講習,讓你在最短時間內熟悉圖書館多元服務以及空間,並了解各種資源的使用方式!

// Notes //
圖書館導覽(30 分鐘)集合地點:總圖書館 1 樓前廳
圖書館服務與資源簡介(30-40 分鐘)地點:總圖書館 1 樓團體室
各場活動限本校師生、職員及眷屬參加



// 場 次 //

8/26 ㊁ 14:20-15:20
9/10 ㊂ 10:20-11:20
9/15 ㊀ 14:20-15:20

☞ 線上報名

// 場 次 //

8/25 ㊀ 14:20-15:30
9/12 ㊄ 10:20-11:30
9/17 ㊂ 10:20-11:30

☞ 線上報名


// 場 次 //

8/28 ㊃ 14:20-15:20
9/9 ㊁ 10:20-11:20

☞ 線上報名



// 場 次 //

10/14 ㊁ 14:20-15:30
10/30 ㊃ 14:20-15:30

*本活動對象為本校職員及眷屬卡友;12 歲以上眷屬可隨同成年眷屬團體入館參加導覽與講習活動;參加者可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 2 小時

☞ 線上報名
主辦單位:圖書館推廣服務組、學科服務組
活動洽詢:推廣服務組 ☎ (02)3366-4551 ✉ tulce@ntu.edu.tw



Welcome to join the "Know Your Library Tour"!

推廣服務組
Discover study spaces, resources, and friendly guidance — your learning journey starts here!



// Notes //
Guided Tour : 30 minutes ( Assembling place: the entry gate of the Main Library)
Instruction : 40 minutes ( Place: 1F Group Learning Room of the Main Library)
This event is only for NTU students and faculties.

// Sessions //
8/29(FRI.)10:20-11:30 | 9/18(THUR.)14:20-15:30

☞ Online registration

This event is organized by Library Extension Services Division and Subject Services Division.
Contact us: ☎(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午後電影院 ─ 你的公平,他的正義

推廣服務組.林琦


9/3 ㊂|仇恨謎林 R.M.N. (2022) – 127 mins

馬提亞從羅馬尼亞遠赴德國打工。沒想到賺的錢不多,倒是滿滿的歧視與羞辱。心灰意冷的他憤而返鄉,迎接他的卻是冷漠的妻子與沉默的兒子。印象中虔誠純樸的小鎮,竟因南亞移工的到來而集體抗議,明裡暗裡地排斥驅逐,似曾相識的劇碼再度上演。
9/10 ㊂|愛情美樂地  Joyland (2022) – 127 mins

一對傳統巴基斯坦夫妻,丈夫海德長期失業,妻子孟塔則是婚後仍想工作的新時代女性。某天,海德找到了歌舞劇場的兼職工作,沒想到眾人期盼下的新工作,竟然是一位跨性別舞孃的伴舞!開始學舞的海德與舞孃碧芭漸漸產生曖昧情愫。而為了丈夫辭職打理家務的孟塔,也意外懷孕。
9/18 ㊃|阿爸休假中  A leave (2021) – 81 mins

改編自韓國真實事件。載福為公司賣命超過 20 年,卻遭無預警裁員。他與工會夥伴搭棚抗爭 1882 天,沒想到求償官司敗訴。他暫時離開抗爭現場回到久違的家,卻感受到因失業財務窘迫的現實壓力,促使他重新思考參與勞工運動與父親的雙重角色與意義。
9/24 ㊂|十年 Ten years (2015) – 104 mins

10 年後,香港會變成怎樣?五一節慶竟上演恐怖攻擊、保育建築已走到盡頭、不擅普通話的計程車司機等著餓肚子、遭遇不公要自焚才能發聲、沒人知道香港還有本地蛋,帶領觀眾一同見證劃時代的光影預言。5 個香港故事,一個不想見到的將來,世道晦暗,浮沉如瓜。
▍參考報報

一魚多吃 ─ 淺談「全國學術版人文及社會科學資料庫 HUSO 檢索系統」

學科服務組
人文領域的學生們,老師交代的文學報告還沒有開工嗎?苦惱不知道要選哪一個資料庫?推薦您試試看由國科會購置及整合檢索介面的「全國學術版人文及社會科學資料庫檢索系統」,簡稱 HUSO(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Resources),主題涵蓋文學、歷史、哲學、宗教、政治、經濟、法律、社會學、科學等。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講習課程

HELP 講堂「全知學習.研力升級」

學科服務組


9/10 ㊂ 14:20-15:50 @ 化學系 121 教室 █ Reaxys ─ 查找化學資訊與研發數據
9/18 ㊃ 15:30-17:00 @ 化學系 121 教室 █ SciFinder Discovery Platform ─
 檢索專利、化學物質與科學資料
9/23 ㊁ 14:20-15:50 @ 總圖 1F 團體室 █ 開啟英美文學及語言學研究之門 ─
 MLA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
9/30 ㊁ 14:20-16:20 @ 總圖 B1 國際會議廳 █ 書目管理軟體 EndNote 2025 全攻略
10/16 ㊃ 14:20-15:50 @ 線上課程 █ 讓 AI 懂你 ─ 學術研究的資料蒐集策略與倫理
10/28 ㊁ 14:20-16:20 @ 總圖 1F 團體室 █ Web of Science &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探索核心文獻與研發趨勢
11/5 ㊂ 14:20-15:50 @ 總圖 1F 團體室 █ 寫作研究的神助手 ─ Zotero 活用技巧全公開
11/11 ㊁ 14:20-15:50 @ 總圖 1F 團體室 █ 歷史事件面面觀 ─ ProQuest 與台灣新聞智慧網
11/27 ㊃ 14:20-15:50 @ 總圖 1F 團體室 █ 掌握國際新聞脈動 ─ The New York Times

歡迎本校教職員及學生、校外人士線上報名,課前將以E-mail寄送錄取通知。
系列課程保留變動權利,若有修正或取消將於本館網頁公告。
主辦單位: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活動紀實

[Master 講堂] 心理系葉素玲特聘教授演講紀實

學科服務組.黃庭霈
圖書館 Master 講堂「MASTER 探索.開啟智慧之窗」系列講座,2025 年 5 月 8 日邀請心理系葉素玲特聘教授以「AI 時代下的人類獨特性:從心智、意識、到幸福」為題進行分享。在老師柔和穩定的聲線中,我們一同共赴一場自我覺察的知識饗宴。當天下午亦是溫暖的心靈之旅,在 AI 時代的資訊洪流中,所有聽眾一起靜下心來,重新拿回專注力。

---
葉素玲特聘教授與圖書館學科服務組林鳳儀組長合影


❱ 科技改變了人與內在、外在的關係
AI 浪潮已然席捲全球,我們從凡事問父母、問老師,到查詢 Google 大神,乃至於今日的 ChatGPT。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看似比以往更密切,但我們卻「在一起孤獨」—大家看似親密,實則孤獨。年輕一輩的數位原生世代,焦慮、憂鬱的比例上升,與社群媒體有一定的關聯。在網路的世界裡,我們其實都缺乏保護,每個人應當有保護自己與保護他人的意識。

許多人都有與 AI 機器人聊天的經驗,當 AI 傾向諂媚,一昧順從我們,而我們卻在現實生活中受挫、被拒絕時,該如何自處呢?人的時間、經歷都有限,不管是快樂、悲傷、挫敗、成功,我們都需要透過人與人的實際接觸來學習。如果沒有實際的接觸,僅僅是跟機器人聊天,會少了很多與人應對的練習機會。當 AI 都順著我們,我們自然無法從現實生活中的逆境學習。有意識的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

在資訊科技發達的現在,打字傳訊息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相較於講電話要先寒暄幾分鐘才能進入主題,傳訊息可節省時間。現在每個人都自覺時間寶貴(因為我們花很多時間在其實很浪費時間的事情上),沒有耐心,而這個「沒有耐心」,其實也是受到網路短影音的影響。當兩人在面對面時,只要把手機放在桌上,即使沒有使用,也會影響到溝通的品質,因為只要看到手機,都會讓我們分心去想等一下要不要確認訊息。任何事情看似有一支手機就可以了,於是現在的我們被形塑了、被改變了。我們需要有意識地覺察到:我們已經被形塑成什麼?以及我們不想被形塑成什麼。

❱ 資訊過載的時代,注意力稀缺
當今已是「注意力經濟」(Attention Economy) 的時代,我們需要把自己的注意力「買」回來,pay attention!老師以自己的經驗為例,為了不想被廣告干擾,所以購買了 YouTube 的無廣告版本,買回自己的時間。我們都知道時間就是金錢,每個人一生的時間是有限的,既然是有限的人生,就該更珍惜時間。如果把500元丟進水溝,常理上一定會覺得可惜,但晚上滑2小時手機卻不覺得可惜。我們捨不得把錢丟掉,但卻沒有意識到流失的時間也是很珍貴的、被失去的。

---
葉老師說明一心多用必會帶來時間損失,分心導致不快樂

一心多用已成為生活中的常態,我們甚至還會引以為傲。在多工的情形下,必定會有 switch cost —作業之間的轉換(例如從聽演講轉換到回訊息)一定會流失時間。心理學實驗已證明,即使經過訓練,switch cost 必然存在,不會消失。如果有較多的一心多用,容易心神耗盡,意志力也會被消磨,這正是分心導致的不快樂。

❱ AI 與心理學的交織
1913 年 J.B. Watson 創立行為主義心理學;1948 年 Edward Tolman 提出「認知地圖」的概念;1950 年 Alan Turing 進行圖靈測試(Turing test),隨著時間的推展,微處理器、個人電腦、Deep Blue、AlphaGo 相繼問世,一直到近年的機器學習、ChatGPT 等,AI 與心理學的發展互為交織。AI的演進,從圖靈測試(Turing test)開始一直到近期的大型語言模型,GPT-4 通過了 Sally-Anne test、LLAMA、GPT4.5 通過了圖靈測試(Turing test),一連串的通過讓人對未來有無法想像之感。經由圖靈測試(Turing test)來決定,其實帶有行為主義的痕跡 — 只看外顯行為,不看實際上是否真能思考。人類的未來是否是人工智慧與生物科技的結合呢?人類大腦的低耗能 + AI 的高運算能力是可能的選項。在 AI 無所不能的表象下 ─ AI 看似有自我意識,可了解他人的心智,不禁令我們思考,人類還剩下什麼呢?常見的選項有創造力、情緒、連結、與愛。AI 終究有它無法逼近的最後疆界 — AI 或將達到取用意識、記憶自我,但 AI 無法達到現象意識、經驗自我。

❱ 掌控意識、進入心流
老師以 Michael Jorden 與 Kobe Bryant 為例,在運動界要奪冠的話,不只看技能,還要有很穩定的心理狀態,因此運動心理是很重要的面向。Kobe Bryant 在退休戰中,他的神準投球應是藉由其處在正念、心流的狀態中而達成。Michael Jorden 也曾說,他在球場上進入禪定的狀態,可以看得清楚對方的戰略是什麼、看得清楚別人是怎麼移動的。老師再以《射藝中的禪》一書為例,此書作者為德國哲學教授 Eugen Herrigel,他在 1920 年代遠赴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教授哲學,同時花費6年時間學習日本弓道,此書紀錄了他曲折的學習經驗。射箭的時候,重點不在於那把箭能不能射中目標,而是能不能進入禪定的狀態,能不能與那把箭成為一體。

我們已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永遠追不完所有的訊息。如果能花一點時間,拿回注意力,讓你自己進入專注、心流、內在平靜的狀態,這是人非常獨特的地方。所謂正念的訓練,就是要訓練注意力及專注,這是現代人需要訓練的心靈肌肉。我們身體的肌肉需要訓練才能強健起來,同樣地,專注力也是需要被訓練的。

現代人愈來愈仰賴外在的刺激,一直滑到沒有新訊息了,還是想繼續滑手機。與其去追求資訊,我們應該要讓自己能夠安定、能夠獨處,更重要的是,與人溝通時要有正念的特質或狀態,真誠地用心聆聽。人的獨特性是現象意識與經驗自我,我們需要多去鍛鍊那方面的心靈肌肉,因為那是 AI 無法取代的。

❱ 結語
當老師提到《射藝中的禪》一書,筆者內心感覺看過相同內容的書,但書名不同。身為圖書館館員,一定要細究一番,才發現原來自己看過的是此書的新版中譯本《箭藝與禪心》。茲將館藏中的各版本列出,供讀者參考:
● 新版中譯本:箭藝與禪心
● 舊版中譯本:射藝中的禪
● 英譯本:Zen in the art of archery
● 法譯本:Le Zen dans l'art chevaleresque du tir à l'arc
--
國際會議廳座無虛席,聽眾認真聆聽

在演講結束後,再次重讀《箭藝與禪心》,有不同於以往的體悟。因為好奇心使然,也借閱了舊版中譯本《射藝中的禪》,新舊版的翻譯各有韻味,值得細細品味。該如何進入人箭合一的境界?應當就是老師所說的正念、心流,是「當下真心」的狀態,心無雜念才能有放鬆與穩定,才能真正忘我地活在當下。

然而我們終究活在資訊過載的 AI 時代,很容易感受分心帶來的不快樂。如老師提醒的,當我們花一點時間,有意識地自我覺察,拿回自己的注意力,訓練自己的心靈肌肉,在有限的人生中增加自己的體驗,認識自己,並創造自己的獨特性,就是當下的幸福。


☞ 觀看演講錄影

參考資料:
Eugen Herrigel(2021)。箭藝與禪心〔魯宓譯,初版〕。心靈工坊。(英譯本出版年:1971)
Eugen Herrigel(1999)。射藝中的禪〔顧法嚴譯,初版〕。慧炬。(英譯本出版年:1971)

本文感謝葉素玲特聘教授審核修訂。
▍校史故事

國立臺灣大學小福樓記事

校史館營運組.吳鑫餘
小福樓於 2025 年 6 月開始陸續停業,並預計於 2025 年的年底停止服務。小福樓自 1981 年落成,至今已逾 44 年載,讓我們來回顧小福樓興建前到至今的過往,喚起大家在這裡的生活記憶。

▍小福樓興建前基地樣貌
小福樓在興建之前是什麼樣的呢?透過翻閱不同年代的校園地圖,可以看到小福樓既有基地上左下角僅有一層樓的平房,這棟平房推測於第一代普通教室 1955 年興建完成時就存在(圖一),但直至 1967 年的地圖才開始標註使用功能「軍訓教官辦公室」,並於 1970 年變為「森林系實驗室」,在 1976 年開始,該建築被標示「郵政代辦所華南銀行臺大服務臺及信件室」1

- - - - - - - - - - - - -
圖一、1955 年臺大校園地圖。小福樓基地左下角有一平房,早期為「軍訓教官辦公室」、「森林系實驗室」,後於 1976 年變為「郵政代辦所華南銀行臺大服務臺及信件室」。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概況》1955 年版,臺大校史館藏。

關於校內的郵局誕生,依郵局收錄資料和臺大校刊所顯示,因為校內師生眾多,公務及私人信件甚多,因此校方請郵政總局協助於1958 年 5 月 22 日在校區內設立「臺大郵局」2,成立地點原先為文學院西北側南北向建築(原先為駐警隊辦公室) 3。而透過新聞報導資料所示,華南銀行則是於 1968 年於臺大成立辦事處4。推測這兩個單位於 1976 年左右開始共同於小福樓基地上的平房共同營業。

而透過 1979 年的老照片資訊5(圖二),發現該棟建築物除了前述兩個單位外,也已經出現「員工福利社分部」的招牌,推測當時這棟平房有復合的服務設施功能「郵局、銀行及福利社」,也是後來小福樓興建的緣由。

圖二、第一代普通教室旁平房照片,可以看到當時該平房由「郵局、華南銀行及員工福利社」共同使用。
圖片來源:《臺大 : 畫冊》,臺大校史館藏。

▍小福樓興建
1979 年因經費不足,校方接受華南銀行和郵局捐贈 4 百萬元6,準備興建新建築物,並於 1981 年落成,協助規劃設計的為「沈祖海建築師事務所」7。而透過當時的建築平面圖可觀察到(圖三、圖四),當時一樓為銀行(華南銀行)、福利社和郵局,福利社和郵局位置與現今位置並無改變,而華南銀行則使用現今小福電腦先生之位置。2 樓則為餐廳,地下室和 3 樓為福利社,上述單位的空間分配也符合合資興建大樓的情況。
 
圖三、小福樓建築 1 樓平面圖,西側為銀行(華南銀行)與福利社,北側為郵局。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學生餐廳新建工程竣工圖》,臺大總務處保管組提供。   圖四、小福樓 2 樓(左)與3樓(右)平面圖,2 樓為餐廳配有廚房及餐室,3 樓整層都為福利社。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學生餐廳新建工程竣工圖》,臺大總務處保管組提供。

當時員工合作社(福利社)下有許多代管的功用部門,於 1997 年有高達數 10 個部門集中在小福樓8,計有「電器部、儀器部、圖書部、體育用品部、服飾部、速食部(摩斯漢堡)、卡歐佳餐廳、皮鞋部、眼鏡部、鐘錶部、照相部、打字部、影印部、電腦部等」。從早期畢冊或老照片可以看到小福樓面蒲葵道,就掛有上述幾個販售部的廣告看板,且多數部門集中於 3 樓。



圖五、左:小福樓完工後幾年的照片(校園規劃小組提供);右:約 1989 年小福樓照片(78 學年度臺灣大學畢業紀念冊)。
左邊老照片裡,可看到小福樓左側建物舊化學館,而小福樓靠蒲葵道可看到廣告招牌。右邊老照片則可以清楚看到招牌上的資訊。

雖然於校園地圖上(圖六左)該棟樓於 1980 年興建之前就被標註為「普通學生餐廳」9,而在1981年興建完成的隔年,本校員工福利委員會第二十四屆第一次委員會議(圖六右),就有提案命名為「國立臺灣大學福利中心」10,不過在往後幾年的校園地圖,仍被標註為「普通學生餐廳」。但藉由1983年的第一版校園規劃報告書裡(圖七),我們已經知道當時對於這棟樓就有「小福利社」的稱呼11,而這個「小福」的稱呼也一直被沿用至今。


圖六、左:1980 年校園地圖,建築編號 46 寫著「(普)通學生餐廳(建築中)」;右:第 1351 次行政會議上,
總務處報告「員工福利委員會第二十四屆第一次委員會議」提案將小福樓命名為「國立臺灣大學福利中心」。



圖七、1983 年第一版《臺灣大學校園規劃》書中提及「小福利社」之用語,
顯見 1981 年落成後「小福利社」(小福)稱呼已普及。

▍1987 年「卡歐佳事件」
小福樓於 1981 年完工後,因為樓梯原始設計在 L 型建築的兩端,不利於該空間的「餐飲、購物等」節點的活潑性格,更不利於營運。而在 1987 年下旬,小福樓 2 樓的「卡歐佳牛排專賣店」開張前,因為餐廳老闆希望於小福廣場新增的樓梯能夠符合他的商業需求,因此急於開幕前小福廣場側興建巨大的鋼構樓梯,而這個大樓梯(圖八),也成為日後多數人要踏上小福樓的主要記憶。


圖八、小福樓鋼構樓梯加裝前(左)和加裝後(右)對比照片。圖片來源:臺大 40 及 76 學年度畢業紀念冊。

然而相關樓梯設計未事先給校內總務處及校園規劃小組審查。同時為商業宣傳目的,也未經校內有關單位同意下,於頂樓加裝霓虹燈;兩側牆面掛帆布看板;在街角處豎立壓克力招牌。而鋼構樓梯設計不良也使身著裙子使用者不敢使用;開幕時大放鞭炮,使課程中斷 10 分鐘之久;夜間刺眼的霓虹燈,這類衝擊校園景觀且商業化濃厚的作為使校內師生的不滿,引發所謂的「卡歐佳事件」12

當時的學生代表聯合會,也接獲校內學生投訴卡歐佳牛排館霓虹燈廣告衝擊校園景觀,並於 1987 年 10 月 17 日的學代大會決議「函請學校勒令卡歐佳牛排專賣店將屋頂霓虹廣告燈拆除」(圖九)。本來應福利社要求,卡歐佳需要將霓虹燈拆除,但後來於10月底陸續發現夜間該霓虹燈持續運作,因此代聯會陳志柔主席在同年 11 月 4 日「以(76)代柔福字第〇〇二號」文至學校要求校方處理。而在代聯會、研協會、福利社、校園規劃小組及教師聯席會等全校師生,在正式和非正式管道壓力下,終於在 11 月 6 日讓該店撤下刺眼的霓虹燈。

- - - - - - - - - - - - -
圖九、1987 年 11 月 4 日學生代表聯合會公文,臺大校園規劃小組提供。

這起事件,早在當年的 9 月 30 日,校園規劃小組即發文給商家,要求撤下相關廣告設施,然而就前文所述,遲滯近兩個月後,整個事件才落幕。在校園規劃小組該事件卷宗裡的報告結語指出「在卡歐佳事件中,巨大而又昂貴的樓梯、刺眼而不協調的霓虹燈,只是表面的問題,背後似乎是尚有更多關於臺大校園的 ”決策過程”,甚或是制度上的問題,值得大家深思。」如何在校園各項景觀或工程規劃前,積極地透過「使用者參與、專業者意見納入」,使校園空間的營造,可在研究、教學、學生社團活動以及外來的商業活動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跟共同形塑空間的樣貌,似乎是個一直存在的議題。

▍小福樓內外歷年變化
小福樓自 1981 年興建之後,就是校園的購物、郵務、餐飲等校園生活中心。興建初期一樓為華南銀行、員工福利社(合作社)和郵局,2 樓則為餐廳,地下室和 3 樓為員工福利社,據臺灣大學員生消費合作社提供資料13,在 1994 年左右福利社代管部門分佈如下:
✦ 地下室:服飾部、體育用品部、圖書部、電器部、儀器部;
✦ 2 樓:餐廳部 ─ 卡歐佳牛排館、餐廳部(速食部)─ 摩斯漢堡;
✦ 3 樓:眼鏡部、照相部、皮鞋部、影印部、電腦部、鐘錶部、打字部」。

於 1981-1985 年就讀 本校歷史系校友莊慧君女士,就提到 1 樓的福利社在當時就有販售霜淇淋,價格為 10 元。而 2 樓餐廳則是一家合菜類型的餐廳,但大約在 1984-1985 年就歇業。而 1985 年時歷史系應屆畢業生為籌辦畢業謝師宴(圖十),捨棄以往挑選外面大飯店餐廳盛裝出席的模式,而改以在校內租借空間,由班上同學分工張羅訂購外燴餐食跟啤酒,邀請系上老師出席並選擇在小福樓 2 樓已歇業的餐廳空間舉行14,因此當時合照的老照片也意外記錄小福樓剛完工數年後,原先 2 樓餐廳的樣貌。
- - - - - - - - - - - - -
圖十、1985 年歷史系謝師宴,莊慧君提供。

在 1990 年代小福樓餐飲業目前可考證的就是前述「卡歐佳牛排館」及知名的「摩斯漢堡」。卡歐佳牛排館除前述的「卡歐佳事件外」,據《臺大83學年度畢業紀念冊》(圖十一)與網路上校友回憶,基本上只有導生宴才有機會去吃,不過後來店家也有出過 50 元的「牛筋飯」吸引平常用餐的學生15


圖十一、出自《臺大83學年度畢業紀念冊》,小福樓梯下矗立著摩斯漢堡的廣告牌,
同時畢冊上也寫著摩斯漢堡總是人滿為患,而卡歐佳則是導生會(宴)才會去吃過一次的餐廳。

摩斯漢堡於 1991 年從日本引進,約 1994 年後進駐於臺大小福樓,在 1995 年出版的畢業紀念冊中,可以看到小福 1 樓前摩斯漢堡的廣告身影。據 2002 年出版的《臺大學生報第 74 期》所敘述,當時為自助式取餐,雖然品項比外面的分店少,且不是現做(但可要求現做),不過平均價格比外面便宜 10-20 元,即便最貴的蜜汁烤雞堡也只要 50 元。此外當時還有推出「簡餐」,是將調理包加熱再搭配白飯,價位差不多在 90 元左右 16

1990 年代小福樓設有福利社、餐飲店、銀行以及郵局,是校園的生活中心,而小福廣場位於普通教室、文學院、化工館及化學新館,是該區的交通、生活必經節點(圖十二)。尤其早期因社團辦公室離低年級學生核心活動距離過遠,因此多數社團招生或訓練活動,多半都會在午間借用普通教室進行。使小福在中午或下課時就有「用餐、購物、郵務、提款、海報宣傳、社團活動」等人流及車流匯集(圖十三),因此於 1996 年在學生會「小福廣場工作團隊」提案經校園規劃小組討論決議後,交由專業規劃團隊提出「小福廣場景觀設計服務」,希望透過不同使用功能的動線分流,來解決過去動線紊亂的情形 17
 
圖十二、1990 年代第一代普通教室及旁邊的小福樓,
臺大攝影社提供。
  圖十三、1996年《小福廣場景觀設計服務》內小福廣場
現況圖,臺大校園規劃小組提供。

本校合作社(有限責任國立臺灣大學員生消費合作社)於 1990 年正式成立,但由於依合作社法是不得委託他人經營。同時間本校於1996 年正式實施校務基金,開始可以有自籌收入,因此於 1997 年經過會議討論,配合當時後的小福樓配合廠商合約到期之際,將原先交由合作社代管公用部門改回校內總務處事務組管理。而在 2003 年時,考量當時後小福樓缺乏整體規劃管理,3 樓每個店面都獨立營運,除了部分店面內部有空調外,外面公用區都缺乏空調設施,降低消費意願。因此在同年租約到期之際,就由校方全數收回,改以統包方式對外招商,並由「美德耐」公司得標。

在小福樓 2003 年改造規劃初期,原預定進駐的店家包括:「漢堡王、岩島成麵包、維康健康廣場、安吉拉咖啡、韓立亭中餐廳、喜俐達生活用品」及「金石堂書店」18等。然而,到了 2003 年 11 月小福樓正式改裝開幕時,實際進駐的店家則轉為:「漢堡王、快可立、維康醫療用品、Capatina 冰淇淋、霸味美食、丹尼斯小廚」及「誠品書店」。除了漢堡王仍在原規劃中,其餘店家皆與原先構想不同,相當於完全更動一次招商內容。此外,漢堡王除了設置在 2 樓,其座位區也延伸至 3 樓空間。同年,小福樓周邊也出現多項變動:3 月,華南銀行自原址遷至現今浩瀚樓(原原子核能委員會建物)19;5 月,摩斯漢堡亦從小福樓搬遷至靠近語言中心的崗哨亭位置繼續營業。


圖十四、2003 年小福改裝後店家以及漢堡王櫃位,出自 92 學年度臺大畢冊。

這期間最受同學歡迎的就是漢堡王,除了校內證件打折外,還有飲料無限喝到飽的服務。誠品臺大校園店也是多數校友的回憶,像是店內以黑板和粉筆撰寫各書區的主題,非常搭配校園氛圍20;同時像是校內畢業舞會,也會透過小福的誠品進行票券販售(圖十五)

圖十五、2006 年臺大畢業舞會COCONUTs BBS 網路宣傳。
當時小福誠品書店也作為票券販售通路,可以想見誠品書店也為校內學生重要出入場所之一。

2010 年 6 月底,小福樓的漢堡王發生火災,在近一個月歇業後,內部討論撤出臺大21,結束長達近 7 年的營業。2011 年為處理小福樓無障礙設備的問題,將小福樓的無障礙坡道進行改善22,並增設無障礙電梯及廁所,同時也將小福廣場旁的中央樓梯進行改造,從原先的鋼構戶外梯改為 RC 結構梯(圖十六)。在 2012 年前述改善工程完工,並於同年 9 月新學期,小福樓以嶄新的面貌呈現,連同內部的店家也換一輪,變成「摩斯漢堡、Come Buy、八方雲集、一信麵家、比司多早午餐、臺灣第一家鹹酥雞、阿諾手感烘焙」,這時「摩斯漢堡」也是繼 2003 年離開之後,重回到小福樓,並一路營運至 2025 年,綜觀 1981 至 2025 年小福樓內各店家變化圖(圖十七、十八),摩斯漢堡為裡面營業最久的外來店家,前後約 22 年之久。第二名則為金興發,長達 13 年。

圖十六、左:2011 年小福樓樓梯(吳瑟量攝影),右:2025 年小福樓樓梯。 對比兩張照片,
可以清楚看到 2012 年小福樓改善工程前後樓梯變化。

圖十七、小福餐飲店家變化圖,臺大校史館整理。

圖十八、小福非餐飲店家變化圖,臺大校史館整理。

在大學生活的短短的 4 年內,小福裡面最讓你有印象的是什麼呢?歡迎與我們分享,臺大校史館也正在徵集小福早期的老照片,歡迎各位提供( ✉ historygallery@ntu.edu.tw ☎ (02)3366-3817)。

▍致謝
非常感謝本校總務處秘書室、保管組、經營管理組的協助,尤其是徐炳義副總務長提供 2003 年前後許多細節,以及保管組龔書玉小姐協助調閱小福樓建築平面圖;感謝本校校園規劃小組協助提供珍貴的規劃資料及事件卷宗;感謝本校員生消費合作社經理部文書張文靜小姐及前理事主席許捷宜同學;謝謝歷史系校友莊慧君女士,提供珍貴老照片及口述資料。非常感謝前述單位和人員,慷慨提供各項協助,以完成本文。

▍引用及參考資料
1.《國立臺灣大學概況》校園地圖 (1955 年、1967 年、1970 年、1976 年版本),臺大校史館公務資料。
2. 中華郵政全球資訊網,營業據點一覽,臺大郵局(臺北 22 支)。
3. 國立臺灣大學(1958)。〈國立臺灣大學公告(四七)校總字第二五七八號〉。《國立臺灣大學校刊》,534 期,第一版。
4. 仝澤蓉(2025 年 3 月 28 日)。華南講堂正式揭幕 華南銀行助力台大培育未來人才。經濟日報,金融脈動。
5. 國立臺灣大學攝影研究社(1979)。臺大 : 畫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67學年度應屆畢業生聯誼會。
6. 丁亮等(2013)。空間篇。《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稿 : 1928-2012》。第 357 頁。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7. 《國立臺灣大學學生餐廳新建工程竣工圖》1981,臺大總務處保管組公務資料。
8. 國立臺灣大學第二○一三次行政會議記錄(1997)。臺大秘書室。
9. 《六十九學年度國立臺灣大學概況》(1980)。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10. 國立臺灣大學(1982)。〈第一三五一次行政會議記錄〉。《國立臺灣大學校刊》,1209 期,第二版。
11.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室規劃(1983)。第四章校園環境的構想。《臺灣大學校園規劃》。第 87 頁。
12.「卡歐佳事件」卷宗,臺大校園規劃小組。
13.補繳清潔維護費漲價差額明細表,臺灣大學員生消費合作社公務檔案。
14.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2012)。校園變遷。《有人要我寫一首關於臺大的詩 : 校園、生活、社團以及其他》。第106-107頁。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15.痞客賢的小小窩(2021)。〈我的大學時代--記民國80年左右的台大一帶 3〉。網址:https://shinnyjune.pixnet.net/blog/post/121276544
16.蔡宜勳(2002)。台大學生報第 74 期。PTT:Food 板/[情報] 台大食神地圖。
17.「小福廣場改善」卷宗,臺大校園規劃小組。
18. 「台灣大學新生小福大樓」卷宗,臺大校園規劃小組。
19.國立臺灣大學秘書室(2003)。華南銀行增設分行提供更健全金融服務。《臺大校訊》第 691 期。
20.Zen 大(2004)。誠品台大校園店。https://zen1976.com/post-1235745548/
21.王慶剛(2010)。浴火不重生漢堡王撤出台大。聯合報。
22.張志成建築師事務所(2011)。小福樓無障礙設施整建工程設計說明簡報。臺大校園規劃小組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