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0 期(民114年 4月) |
=目次 |
|
▍活動消息
|
|
▍參考報報
|
如何利用 Web of Science 查找 SDGs 文獻
學科服務組.李明錦
 |
聯合國擬訂永續發展目標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 SDGs),呼籲所有國家採取行動,在促進經濟繁榮的同時,也保護地球。隨著全球為實現這些目標而共同努力的實踐力不斷增強,如何在學術研究中找到 SDGs 研究成果也越顯重要。本文介紹如何利用 Web of Science 資料庫查找 SDGs 文獻。《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
 |
|
▍講習課程
|
|
▍活動紀實
|
「大道春風六十年:曾永義院士手稿捐贈暨新書上架特展」持續綻放風采
特藏組.蔡碧芳
曾永義院士手稿資料展覽於 3 月 14 日開展,曾院士夫人陳媛師母、監察委員賴鼎銘教授、洪國樑教授等諸多貴賓蒞臨開幕式,為展覽揭開序幕。圖書館楊東謀副館長代表館方感謝師母慷慨捐贈曾院士的手稿與相關資料,使得這批珍貴文獻得以典藏於臺大圖書館。當天適逢杜鵑花節期間,展場內亦特別陳列曾院士過往與師長們在杜鵑花叢中的合影。現場來賓雖覺時光荏苒,也深感曾院士的精神依舊長存。

- 左:曾院士交友廣闊、桃李天下,開幕式吸引不同世代之學者蒞臨/右:楊東謀副館長頒贈感謝狀予曾院士夫人陳媛師母
-
展覽分為「感恩師門」、「桃李春風」、「戲曲人師」和「党魁院士」4 個主題,透過珍貴的書寫手稿、照片與相關文物,呈現曾院士從學子、教授到戲曲大師的生命歷程。
在「感恩師門」部分,曾院士憶述他在臺大求學期間受教於多位國學大師:臺靜農、屈萬里、鄭騫、張敬、洪炎秋、戴君仁、孔德成、王叔岷、毛子水和許世瑛等教授,深受啟發,尤其是鄭騫與張敬二師對他的教導,影響深遠。展櫃內展出鄭騫教授書寫的郵簡、張敬教授的便箋,臺靜農教授和孔德成教授贊同重拍《士昏禮》影片構想的書函。
「桃李春風」則聚焦曾院士於臺大與世新大學數十年的教學生涯,培育出無數優秀學者與戲曲研究人才。他常勉勵學生:「要站在老師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詩作〈更愛春風做老師〉、〈恰是人間四月天〉和〈萬物流輝三月天〉,展現對門生的期許與深厚情感。

- 左:感恩師門展櫃(局部)/右:桃李春風結合大事年表 -
「戲曲人師」方面,展出曾院士在戲曲研究領域的鉅著,集畢生精力撰寫的 270 萬餘言的《戲曲演進史》8 大冊。他在戲曲的創作,橫跨 40 年,共計 22 部作品,涵蓋崑劇、京劇、豫劇與歌仔戲,劇作多次在臺灣及國際演出,成就非凡。現場展示第一個京劇劇本《鄭成功與臺灣》手稿,和在 2023 年演出的最後一個崑京劇本 《虎符風雲》手稿,以及《楊妃夢》的創作構想,彌足珍貴。
展桌也擺放歷年的精美節目宣傳手冊,以及由蘇州大學周秦教授譜曲,曾院士作詞的三個崑劇曲目片段,掃描 QR code 後即可聆聽:魏春榮唱梁山伯與祝英台 [十八相送] 普天樂、趙揚強唱孟姜女[邊苦閨寂] 黑麻令和朱民玲唱楊妃夢[序曲] 風雲會四朝元。桌側另一旁是圖書館館藏各齣正式出版的演出影音光碟資料。

- 左:戲曲人師展櫃 部分/右:歷年戲曲文宣手冊與崑劇聆聽曲目 -
「党魁院士」彰顯曾院士飲酒的旨趣和行事為人,他自稱「酒党党魁」,飲酒對他的「人間愉快」有莫大的助益。此區展示《酒党党魁經眼錄》自序和《酒党新語》拾穗手稿;榮獲二等景星勛章和證書;「飛揚跋扈」的陶印和印文;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的親筆日記、徽章,和多枚臺大校長頒發的「學術研究傑出成果」證章等等。
現場亦展出曾院士數量驚人的其他著作,包括學術專著、散文集和劇本彙編 60 餘冊,以及今年新出版的《韻文學七講》和《明清劇目簡評及戲曲小語》二書,也播放 2020 年曾院士獲頒第 31 屆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的得獎人介紹和感言影片。
本次展覽不僅是對曾永義院士一生學術與戲曲貢獻的致敬,也為戲曲研究與文化傳承提供寶貴的學術資源。展覽持續展出中,歡迎各界蒞臨參觀,一同感受這位戲曲宗師的生命軌跡與深厚底蘊。

- 左:党魁院士展區/右:學術專著展區一隅 -
大道春風六十年 ─ 曾永義院士手稿捐贈暨新書上架特展
展出日期:2025/3/14 ㊄ - 4/27 ㊐
展出地點:臺大圖書館 2 樓展示區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臺大中文系
特別感謝:臺大出版中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活動洽詢: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ulce@ntu.edu.tw ☎ (02) 3366-4551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5_TsengYungYi/
 |
|
▍出版訊息
|
圖書館紀念品「左登氏藍翅葉鵯等 3 款L夾」、「甜橙 3 層 L 夾」、「臺灣案內圖繪夾鍊袋」上市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特藏 L 夾 ─ 佐登氏藍翅葉鵯、朱鸝、小須鳳頭雨燕
圖書館為豐富訪賓贈禮及活動獎品,善用特藏珍善本裡精緻生動、設色典雅的圖譜,製作成絕美又獨一無二的紀念禮品,讓學術性館藏以另一種面貌為讀者所認識、使用。其中,經濟實惠的L夾一直備受喜愛,迄今已累積 17 款設計,今年最新推出的 3 款為「佐登氏藍翅葉鵯」、「朱鸝」與「小須鳳頭雨燕」,是館方自 2017 年推出「臺灣藍鵲 L 夾」之後,再次選用 19 世紀舊籍《the Birds of Asia》的鳥類圖譜來製作 L 夾,不同色澤與姿態的鳥類,透過精美印刷仿如躍於紙上,讓您在收納、彙整資料文件的同時享受視覺饗宴,不僅帶來好心情,亦十分具有收藏價值。

- 典雅實用又具收藏價值的特藏 L 夾,由左至右依序為:佐登氏藍翅葉鵯、朱、小須鳳頭雨燕 -
3 層 L 夾 ─ 田中文庫 ─ 甜橙
本館特藏田中文庫裡有本 18 世紀舊籍《Nürnbergische Hesperides》(意為「紐倫堡的赫斯珀里得斯」),作者 Johann Christoph Volkamer(1644-1720)是位居住於紐倫堡的富裕商人,他因酷愛植物學而建立了一座橙樹溫室花園。當時人們認為希臘神話中的「赫斯珀里得斯的金蘋果」指的就是柑橘類水果。自 17 世紀末起,貴族之間興起收集柑橘水果的熱潮。大家爭相展示最稀有、最奇特的柑橘品種。Volkamer 於 1708 至 1714 年間出版了這套著名的園藝典籍,詳細描述了柑橘、檸檬、苦橙等水果,以及如何在該地及鄰近地區正確地種植、照顧和繁殖。書裡有許多精美的插圖,由多位藝術家和雕刻家創作,以銅版畫描繪了碩大的柑橘果實,再搭配德國、奧地利及義大利等地的花園、建築、風景及村莊為背景,巧妙地結合成一幅幅獨具特色的插畫,即使只有單色印刷亦無華麗的裝幀,亦讓 300 年後的我們眼睛為之一亮。
3 層L夾具有分門別類功能,不論是研究學習或日常生活,都能有效地協助您整理與利用資料文件。館方最新推出的 3 層L夾,挑選了《Nürnbergische Hesperides》裡搭配一座可愛莊園的「甜橙」插畫,將莊園、甜橙與半剖面果實拆為 3 個圖層,當文件放入不同夾層時,即可收獲不同的視覺感受,送禮自用兩相宜,歡迎您前來選購。

- 巧心安排的 3 層L夾,將文件置入不同夾層內,即有不同的視覺感受 -
特藏夾鍊袋 ─ 臺灣案內圖繪
《臺灣案內圖繪》是 1942 年日據時期,由東亞旅行社臺灣支部所印製的臺灣旅遊觀光地圖,繪者西川榮一以生動活發的童趣筆觸,手繪當時臺灣島與其四周海域之旅遊觀光景點,其中對於知名溫泉如金山溫泉、草山溫泉、土場溫泉、井上溫泉、深水溫泉、明治溫泉、上之島溫泉、關子嶺溫泉、知本溫泉、西重溪溫泉、四重溪溫泉,皆有清楚描繪,為本館「臺灣溫泉主題典藏」之珍貴藏品之一。
除此之外,《臺灣案內圖繪》也畫出了林本源庭、御遺址紀念碑、凌雲寺北方澳百合田、太平山林場、樹林紅酒、桃園養豬、獅頭山、次高山打獵與登山、八仙山林場、日月潭化蕃杵歌、鄉親寮香蕉、阿里山神木與小火車、吳鳳廟、嘉義北迴歸線紀念碑、臺南蒜頭、大仙巖碧雲寺、虎頭埤、花蓮鳳林之乳牛、大湳社之原住民、西鄉都督碑、林子邊的魚蝦、東港外海與鮪魚群、恆春古城、墾丁印度牛、琉球潘民墓、臺南府城之大南門、兵田瀰兵紀念碑、南臺灣海域之鯨魚、紅頭嶼(蘭嶼)之達悟族與海上獨木舟、火燒島(綠島)的蝙蝠與海釣等。該地圖同時標示出上百個位於鐵路或公路沿線之聚落,對於三貂嶺至菁桐坑、羅東至土場溫泉、萬華至新店、新竹至上坪、豐原至八仙山、嘉義至阿里山等幾條鐵路支線也著墨甚多。(本段介紹節錄自「國家文化記憶庫」)
如此地饒富趣味,讓您在使用夾鍊袋收納各式小物之餘,也能輕鬆地認識臺灣地理特色與景點,希望您能即刻擁有!

- 左:輕巧防水的臺灣案內圖繪夾鍊袋/右:精美的印刷,讓您發現臺灣溫泉寶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