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新系統新大門,圖書館與你一起展望新的年度

年(選單): 
民107年
月(選單): 
1月
期數: 
213
主編的話標題: 
新系統新大門,圖書館與你一起展望新的年度

新版跨校區圖書代借系統上線!

閱覽組

圖書館出新版跨校區圖書代借系統服務,當需要的圖書在另一校區圖書館,卻沒時間去借閱時,五步驟讓您輕鬆借到別校區的圖書!

步驟一:在館藏目錄中找到想要代借的書籍。
步驟二:記下書籍的條碼,然後點下書目紀錄右手邊的「跨校區圖書代借服務」按鈕。

也可以從圖書館首頁→「服務項目」→「閱覽服務」→「校內圖書代借服務」頁面上點選連結,前往校內圖書代借系統喔。

步驟三:
連到校內圖書代借系統登入畫面。
符合申請資格且有計中帳號密碼的讀者,以計中帳密登入系統,並填寫基本資料完成註冊。
符合申請資格但沒有計中帳密的讀者,請先註冊帳號,待審核通過,接獲email通知後即可登入系統。

步驟四:
完成註冊後進入系統,於「代借申請單」畫面,在「條碼」欄位輸入圖書條碼,再按下「帶入書目資料」,系統會自動輸入所有的書目資料。最後按下「送出」,就完成申請囉!

步驟五: 收到取件通知,就可以到所屬圖書館領取申請的書籍。


※1. 代借申請單:線上申請跨校區圖書代借
 2. 查詢申請狀態:查詢之前申請單的處理情況。
 3. 編輯讀者資料:修改您的聯絡方式或加上備註說明。
 4. 帶入書目資料:只要在上方欄位輸入條碼,點下這個按鈕,系統便會自動帶入該本館藏的詳細資料。
 5. 送出:點選後即送出申請單,完成線上申請之手續。

除了提出申請外,你也可以在新系統中查詢申請件處理的進度,或是編輯你的個人資料。
心動了嗎?那就馬上來使用新版校內圖書代借系統,悠游於書海之中吧!

總圖書館自動門啟用

行政組

總圖書館自民國87年啟用後,以中間大門敞開方式提供讀者進出,為增進空調冷氣的節能減碳效果,於本學期進行改善工程,以保持圖書館古樸典雅意象的原則,並考量讀者使用便利性,將左右側門改為自動門型式,兼具讀者出入便利性及節能效益。歡迎您到館利用!

2017年熱門影片Top 10

典藏服務組.黃庭霈

2018年初來乍到,圖書館2017年新進影片Top 10借閱排行榜已經火熱出爐囉!如果還沒看過,趕緊納入口袋名單啊~多媒體服務中心歡迎您的大駕光臨!

從《樂來越愛你》抉擇夢想與愛情、《完美陌生人》領悟黑色喜劇的真義,《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呈現戰爭的殘酷,《列車上的女孩》觀察入微及細膩鋪陳,《再見瓦城》訴說著愛情與價值觀的分歧,《新居風暴》與《海邊的曼徹斯特》交錯的情緒糾葛,《海洋奇緣》展現自然之愛的想望,《關鍵少數》及《神力女超人》啟發了自信,並揭示著女力崛起!讓精彩的熱門影片賦予你滿滿的智慧與勇氣,在2018年泰然前行!

排名 片名 使用方式
1 樂來越愛你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家用版(可外借)
2 完美陌生人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3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4 列車上的女孩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5 再見瓦城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6 新居風暴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7 海洋奇緣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8 關鍵少數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9 海邊的曼徹斯特 家用版(可外借)
10 神力女超人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總圖書館寒假開放時間

閱覽組
★ 寒假期間 ─  1/15(一)至2/25(日)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1:00 8:00-17:00
4F 多媒體服務中心 9:00- 20: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1/2(二)1/31(三)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博碩士論文專室 13:00-17:00 不開放
B1 24小時自習室 1/28、2/25為當月最後一個週日,援例開放至17:00止
2/14(三)至2/21(三)春節閉館不開放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 學習開放空間 12:00-17:00 不開放
B1 影印中心 8:40-20:30 9:30-16:40


特殊開館時間|
2/14(三)-2/21(三)除夕及春節期間  B1(含自習室)至5樓全館閉館

原圖中心1-2月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一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12期館訊內容


【二月】在充滿節慶氛圍的二月天,原圖中心將帶著讀者在周六電影院一起悠遊於兩場美好的音樂饗宴。《52赫茲我愛你》是2017年春節期間上映的音樂喜劇電影,52赫茲,代表著一種沒有同類能接收的頻率,代表城市裡每一個孤單的人;《「很久沒有敬我了你」電影‧音樂‧劇—跨界紀實》是一部以「南王部落」之名,結合電影,音樂,劇場等三大藝術元素,充滿「樂士浮生錄」情感,並擁有「海角七號」庶民質感的傑出跨界劇作。

播放日期| 2/3、2/10、2/24(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52赫茲我愛你
播放時間 | 10:00-11:50(110分鐘)

在擁擠的都市中,圍繞著各種孤單的人群,沒有勇氣嘗試愛情滋味的年輕男女、為經濟壓力所苦的愛情長跑戀人、受世俗羈絆的中年單身人士、相愛卻不被認同的同性情侶…。《52赫茲我愛你》描寫在情人節這天,終於輪到渴望愛情的他們擔當主角,譜寫出浪漫甜蜜的戀曲。

◎場次二|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電影‧音樂‧劇—跨界紀實
播放時間 | 14:00-15:20 (80分鐘)

2010年2月,國家音樂廳上演了一齣名為「很久沒有敬我了你」的原住民電影音樂劇,描述一位享譽國內外的指揮家─簡文彬,尋找兒時原住民褓姆的故事。

新年新希望,123起步走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黃文琪
新的一年,是否有新的期待?
社科圖準備了明信片(於一樓展櫃索取),
即日起至2018年1月23日止,
歡迎你寫下對自己的期許,
並將填妥收件人及住址的明信片交至社科圖櫃台,
我們將於2019年1月23日將明信片寄出,
提醒你看看自己到底走了多遠!

活動時間:2018.1.3-1.23
活動地點:社科院圖書館一樓展櫃、櫃檯

活動紀實: 

在幽微的時代裡看見生命的光輝 ─ 生命的多重面向.臺灣記錄片系列影展報導(續)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人們常說著關於生命的諸多議題,
逝去且離我們遙遠的過往回憶,或者調皮地閃現在我們眼前、等待我們積極抓取的未來,
這些那些的述說,都是生命中不可切割的一部分。
「生命的多重面向」藉由播映一系列不同議題的臺灣紀錄片,希望讓觀眾看到真實發生在周遭但我們卻可能失之交臂的重要物事。


12/6 (2015)  

◆ 映後座談:伍心瑜(導演)、吳佳臻(臺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副執行長)
一旦犯了錯,需要花多少時間贖還?透過記錄兩位青年受刑人的生活歷程,《牆》以清晰明快的節奏說著他們各自的故事,包括過去、現在、以及可能有的未來。

本場次邀請伍導演與臺灣廢除死刑聯盟吳佳臻副執行長參與映後座談,並與現場觀眾有著十分精采的討論與激辯。對於臺灣刑罰制度的討論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伍導演以詢問、探索的角度,試著藉由這部片與眾人一起思索「罪與罰」、「償還與救贖」等不同面向的生命議題;同時,吳佳臻副執行長坦言關於大眾最關心的死刑制度以及各種刑罰量裁,在近年來各種重大社會案件下,臺灣廢除死刑聯盟的主張不斷地遭受質疑,但聯盟仍希望透過各種管道讓大眾了解,死刑是眾多懲罰方式中的一種,而不是絕對的;除了探討死刑的存廢,社會更應該積極建立被害者遺族的關懷管道,以及從根本的原因思考這些犯行的導因,才能有效遏止類似行為的發生。

12/13 日常對話 (2016) 

◆ 映後座談:黃惠偵(導演)、郭力昕(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
常言:「血濃於水」,對於血緣,世人普遍有著過於理想的期待-永遠的理解與包容,但現實是這些美好的結局往往來自於多次的衝突及妥協。《日常對話》藉由各種生活中的微常對話,讓觀眾看到導演個人從對母親的疏離與怨懟,到最終的和解與接納,這樣一段直白又溫暖的歷程。

映後座談邀請黃惠偵導演與政大廣播電視學系郭力昕教授與會,一起討論親緣中的各種難解習題。黃導演首先提到,由於幼時和父母親生活的負面回憶,導致親子關係十分疏離,成人後,因為母親仍舊不善言辭,所以希望透過鏡頭強迫母親與自己「對話」,也因為這樣的企圖心,才有了今日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成果,以及導演內心世界的重建。郭教授也提到,在許多文化中(尤其是東方文化)對於父母親、子女的角色有太多期待或者說是枷鎖,反而造成家庭關係的僵化,彼此開始疏離,而這部片恰如其分地以「Small talk」的形式傳遞人生中「Big question」的緩解與療程。

12/20 我們這樣拍電影 (2015)
◆ 映後座談:游惠貞(監製)
在《我們這樣拍電影》中,30位電影人娓娓道出幕前幕後的辛酸和勇氣,也為臺灣當代電影留下見證。導演藉由本片帶領觀眾看到臺灣電影的現狀與展望,以及眾多導演們對臺灣的關注與認同,並希望透過這股力量讓臺灣電影的火苗永不熄滅。


本場映後座談原定兩位講者(蕭菊貞導演、藍祖蔚先生)因故無法前來,因此改由游惠貞監製出席,游監製憑藉多年在電影圈、各大影展籌備及參賽經驗與現場觀眾互動熱烈。對於觀眾提問對於未來兩岸影視產業局勢、多國合作趨勢的大環境影響下,臺灣電影可以如何走出自己風格的道路,游監製認為電影產業發展有許多需要考量的因素,包括投資方對於市場取向的要求、導演對於影片走向以及工作團隊能力的要求、以及大眾觀影口味的改變等等,其實尚無法定論,但可確定的是,臺灣電影有其發展脈絡及特色,臺灣電影界必須了解自身優勢,才能在這個產業保有疆域。

不只是巧克力,探索 Lady Godiva 的文學與藝術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Godiva 是比利時巧克力品牌,一直是濃郁高級巧克力的代名詞。最近台灣超商與 Godiva合作,推出限量經典熱巧克力飲品,Godiva的飲料杯成為最近網路瘋傳炫耀的照片。吃了Godiva巧克力、喝了Godiva飲料,你可曾仔細看 Godiva的商標,發現駿馬背上有位長髮披肩的女子倩影?這名女子可是11世紀初的歷史人物 Lady Godiva!《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ESI 查詢實例:如何查詢 Highly Cited Papers 或 Hot Papers?

學科服務組‧張育銘
ESI 以 SCIE、SSCI 為基礎,篩選出各領域中,過去 10 年間被引用次數排名前 1% 的文章為「Highly Cited Papers」;以及過去 2 年間,被引用次數排名前 0.1% 的文章為「Hot Papers」。

由於 ESI 自 2016 年改版後,未再提供「Highly Cited Papers」與「Hot Papers」的檢索功能,因此若您有下列的檢索需求,建議至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資料庫中查詢《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聖誕快樂,挑本書回家過節吧!

年(選單): 
民106年
月(選單): 
12月
期數: 
212
主編的話標題: 
聖誕快樂,挑本書回家過節吧!

自助借書機-借書So Easy

閱覽組.陳欣妤

體驗過了嗎?新穎又便利的自助借書機!總圖書館1樓、2樓及4樓各設有一台自助借書機,讓您即刻借出圖書,也能查詢個人借閱紀錄,進行線上續借喔!借書機還有一個貼心功能,能依您個人習慣自行調整檯面高度,並符合無障礙使用高度。
歡迎多加利用,節省您寶貴的時間唷!


原圖中心2017年12月-2018年1月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十二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11期館訊內容


【一月】本月份原圖中心將與讀者分享來自苗族森林與蒙古大草原的兩個故事。《滾拉拉的真愛旅程》描述在中國唯一的帶槍部落中,苗族男孩滾拉拉從小跟著奶奶生活,即將接受神聖的成人禮的故事。《女獵鷹人》則記錄著一位13歲的蒙古女孩努力成為家族中的第一位女獵鷹人的故事,以及她所身處的大自然的奇幻美景。

播放日期| 1/6、1/13、1/20、1/27(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滾拉拉的真愛旅程
播放時間 | 10:00-11:43(103分鐘)
中國唯一的帶槍部落中,苗族男孩滾拉拉從小跟著奶奶生活,即將接受神聖的成人禮。苗族男孩子們都會在儀式上得到一桿父親贈送的獵槍,從此成為值得信任的男子漢,但滾拉拉從小就沒見過父親。
隱居在樹林裡的獵人、隔壁村寨的已婚男子、失火的村莊、唱指路歌的師傅、好友賈古旺的意外身亡。滾拉拉一邊尋找父親的蹤跡,一邊體驗著身邊的悲歡離合。在旅途的終點,一桿漂亮的獵槍和一個盛大的成人禮儀式正等待著他。
◎場次二|

女獵鷹人  
播放時間 | 14:00-15:27(87分鐘)

蒙古女孩艾莎潘紐葛夫(Aisholpan Nurgaiv)自幼追隨父親四處獵鷹,加上對於文化的熱衷,13歲時就向家人表態願意成為突破傳統的女獵鷹人,幸運的她不僅得到父親支持,父親還帶她找尋專屬的「鷹爪」,並逐步訓練她如何借用獵鷹狩獵,終於在族中元老反對的聲浪中,參加年度蒙古金雕節,並獲得名分肯定。但是,仍然需要闖過最終的試煉,才能成為一位名符其實的女獵鷹人

「Blind Date with a Book」聖誕快閃書展

推廣服務組.魏怡君


去年天天秒殺的「Blind Date with a Book」創意借書體驗聖誕驚喜重現!
在充滿感恩禮讚的歲末佳節,圖書館精心挑選,送給你一份不以貌取書的聖誕好禮。
麋鹿雪橇叮叮噹的來到,魔法般展開的閱讀奇緣,總圖一樓等著你囉!

謝謝你,7個月前的陌生人。
因為你,我才能遇見這本書。
電光石火間,這一刻的觸動,就是你能給我,最特別而珍貴的禮物。

今年4月舉辦的「雞年激推!不能錯過的暢銷英文小說懶人包」主題書展中,曾舉辦「閱讀的如果電話亭」好書推薦活動。現在,這一通從過去打來的電話,將在書展區悠悠響起,當你路過這裡,穿越平行時空,依稀彷彿,可以看到七個月前的他或她,那緩緩書寫的光景。

帶走這本書吧,然後細細品讀,這交錯時互放的光亮。

活動時間:2017.12.12-25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一樓新書展示區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 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意郵未盡:重溫手寫的美好」賀年傳情活動

推廣服務組.魏怡君


透著溫度的文字,當然值得等待。
今年,比你先回家的,會是你的思念、感謝與祝福。
我們一起,搭一座橋;
從我這裡,到你心裡。

活動期間凡至流通台臨櫃讀者,只要對館員說聲『新年快樂』即可獲得限量明信片,填寫後投入圖書館郵便局臨時郵筒,圖書館將於活動結束免費為您寄出明信片。值此歲末年終之際,願館員、讀者和他們遠方收信的親友們,都能感受來自臺大圖書館的溫馨祝福。

活動時間:2018.1.3-12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流通櫃台
活動對象:本校教職員工生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注意事項:每人限領 1 張,期間限定共 300 張,所有投入本活動臨時郵筒之明信片將於活動結束次日統一寄出。

社科視角系列書展 ─ 共享經濟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李百珣
20世紀晚期,環境保育觀念抬頭,經濟發展熱浪日益退潮,「資源枯竭」與「資源浪費」的議題,逐漸蔚為人類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兩三年來,以 Uber、Airbnb 為代表的共享型企業迅速崛起,共享經濟在全球的交易規模概略推估約有 8,100 億美元。從一個紙上談兵的觀念,轉變成席捲全球經濟與社會的潮流,共享經濟在全球如星火燎原般發展。從遍及產業來看,共享經濟正加速滲透到人們衣食住行等諸多領域,深刻改變人們工作與消費的方式。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 最初的概念乃閒置資源的再分配,讓有需要的人得以較便宜的代價借用資源,持有資源者也能或多或少獲得回饋。在網路社群與行動裝置的推波助瀾下,加速共享經濟的發展。但這種以利益為出發點的經濟形式,能否仍舊稱為原初具有社會主義精神的「共享」,且經常與現行法令衝突、或雙方交易行為難以現行法律界定責任歸屬,也引起諸多爭議。

社會科學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精選相關館藏,歡迎踴躍參觀。

活動時間:2017.11.12-12.31
活動地點:社會科學院圖書館一樓新書展示區

活動紀實: 

在幽微的時代裡看見生命的光輝 ─ 生命的多重面向.臺灣記錄片系列影展報導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人們常說著關於生命的諸多議題,
逝去且離我們遙遠的過往回憶,或者調皮地閃現在我們眼前、等待我們積極抓取的未來,
這些那些的述說,都是生命中不可切割的一部分。
「生命的多重面向」藉由播映一系列不同議題的臺灣紀錄片,希望讓觀眾看到真實發生在周遭但我們卻可能失之交臂的重要物事。

11/8 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 (2014)
影展以本片開幕,這部電影為 2014 年由資深電影人王耿瑜與導演謝慶齡,走訪法國、荷蘭、義大利、阿根廷、日本、泰國、中國、香港,專訪近50位世界級導演、電影學者、演員、策展人和藝術家,所醞釀出足以摹畫那個最好、卻也最壞的,1980年代的臺灣。當時社會在自由的思潮中逐漸開放,各類型文學及電影作品開始展現不同樣貌,由小野、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詹宏志等推動的「新電影」運動,更是為近代華語電影史寫下了最重要的一頁。

11/15 蘆葦之歌 (2014)  

◆ 映後座談:吳秀菁(導演)、洪素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這部片讓觀眾看到前臺籍慰安婦阿嬤給予他人的寬恕以及對於自我的救贖。這群阿嬤們因為種種非自願的因素被迫離開家鄉,即便事件結束,這不堪回首的歲月仍像鬼魅似地縈繞在阿嬤以及周遭的家人、朋友間,揮之不去,所以他們選擇勇敢地面對自己,在生命晚年,她們被細膩地陪伴,走上人生最後的旅程。

映後座談邀請到吳秀菁導演以及主持身心工作坊試著療癒阿嬤們心底傷痕的洪素珍教授,除了吳導演娓娓道來拍片時遭遇到的困境,如主角阿嬤們不願意談論、或者與婦援會多次對於拍攝取向的溝通、協調等,洪教授也首度談及與阿嬤間這段得來不易的情誼。今年(2017)4月前臺籍慰安婦蓮花阿嬤逝世,蓮花阿嬤不僅是身心工作坊成員、亦為本片記錄人物之一,更與洪教授有著多年關懷的情誼,因此座談中可以感受到導演與教授對於這些阿嬤的不捨,但也同時為他們終於可以找到永恆的平靜感到欣慰。

11/22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 (2016) 

◆ 映後座談:李孟津(製片)、蔡怡汝(輔仁大學生物醫學暨藥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影片今年三月甫上映、是關於大體老師的紀錄片。在亞洲,傳統上均秉持著「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的觀念,但我們必須知道,有些人為了成就更久遠的愛,願意簽署成為大體老師,在死後將這世鍾愛的身體髮膚交給醫學院學生,做為他們教學的根本,幫助他們蛻變為具有仁心的醫生。本片描述林家人在太太成為大體老師後,女兒對於父母親做出的這個決定從原本的不理解,到後來的體諒與接受,進而成為修補家庭關係的重要因素,才知道母親不僅用愛教導了未來的醫生,也救贖了這個她永遠深愛的家。

本場映後座談邀請到李孟津製片以及蔡怡汝教授與觀眾分享拍攝點滴,以及對於大體老師社會眾人應該要知道的大小事。和「蘆葦之歌」參與影片記錄的洪教授相同,蔡教授亦為本片重要人物-大體老師帶著學生理解人體奧秘,蔡教授則教導學生何為醫心,在一個陽光午後彼此相輔相成,靜默地為這群未來的醫者上了寶貴的一課。

11/29 末代叛亂犯 (2015)
◆ 映後座談:廖建華(導演)、黃佳玉(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所研究生)
11月29日的「末代叛亂犯」有別於前面兩場濃郁的情感氛圍,本片從理性、冷靜的觀點爬梳1991年所發生的「獨臺會案」過程,並且透過深度訪談相關人士重現當時緊繃的政治情境,不僅展現導演賦予本片的政治關懷,也應該感謝這些前人們的努力,也讓我們了解眼下自由從何而來。

映後座談邀請到廖建華導演以及目前正就讀於本校社會學研究所的黃佳玉研究生,暢談為何挑選這類議題做為主題、採訪過程中對於「獨臺會案」的再理解,以及後續將和黃小姐合作將拍攝過程中做出的各種紀錄集結成書出版等等問題與觀眾互動,也讓人期待「末代叛亂犯」書籍問世,以及導演即將推出的新作品。


-下期待續-

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2017年會員大會活動紀實

書目服務組.王思蘊

承蒙教育部經費支持「我國加入OCLC管理成員館計畫」,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於2006年12月26日成立,迄今已邁入第十一年。為使成員館瞭解OCLC與國際圖書資訊界之發展趨勢及聯盟執行成效,並促進圖書館間的經驗交流,臺大圖書館於2017年12月6日假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舉辦「2017年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除進行例行之聯盟執行成果報告、會員提案討論及表揚儀式之外,並特邀OCLC及國內專家學者發表專題演講、OCLC產品實務經驗分享。希望成員館於參與聯盟會員大會之際,能與與會專家學者及各館相互交流學習,獲取新知。各場次專題演講簡介如下:

- 左起:報到實況 / 臺灣大學圖書館陳光華館長 / 政治大學圖書館蔡明月館長 / 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陳雪華教授 -


主講人 專題演講
Mr. Eric van Lubeek OCLC副總裁 / OCLC EMEA & APAC New Ways of Metadata Management: Global Trends
蔡淑恩主任 OOCLC亞太服務部 OCLC WorldShare Management Services的發展
王行仁先生 
OOCLC亞太服務部
OCLC 50 年的故事 50 years of OCLC Stories

致力於全球共享的OCLC自1967年成立迄今,已五十個年頭,在這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OCLC副總裁Mr. Eric van Lubeek統整性的介紹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而興新的Matadata管理模式,並特別強調,全球化不是單一同質化,而是在全球性的平台上整合彼此之間的差異,保留各自的獨特性,WorldCat整合unicode就是其中一例。接著,OCLC亞太服務部蔡淑恩主任,更進一步分享由OCLC所開發的WorldShare Management Services(WMS),一個以雲端為基礎、具備完整功能的圖書資訊系統,從核心理念到基礎架構,協助館員跳脫現行工作流程繁瑣的窠臼,以更為經濟效率的方式執行例行性業務及發展多元化服務。而幽默風趣的OCLC亞太服務部王行仁先生,則分享他在OCLC服務40年以及縱橫亞太地區的經驗與故事。


- 左起:OCLC副總裁Mr. Eric van Lubeek / OCLC亞太服務部蔡淑恩主任 / OCLC亞太服務部王行仁先生 -
主講人 專題演講
張郁蔚副教授 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從作者角度看圖書館館員在Open Access中的貢獻與角色
陳和琴副教授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 FR家族的統一版IFLA-LRM與RDA
張惠真小姐  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 數位典藏二三事:政大圖書館與CONTENTdm

經驗分享場次則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帶領圖書館同道,一同探討數位時代下的產物:Open Access、RDA及數位典藏的理論發展與實務運作。Open Access自2002年第一次被正式提及開始,十幾年來,不僅為學術出版、傳播與交流帶來深遠的影響,更對作者、讀者及學者在發表、取得與運用之間產生漣漪效應;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張郁蔚副教授便分享,在這個不斷轉型及變動的圖資領域中,探討圖書館館員在Open Access中所扮演的作者角色,以及面對期刊文章作者及使用者所能提供的服務。而自2013年3月31日美國國會圖書館施行RDA編目以來,RDA已逐漸取代AACR2,成為國際間圖書館界奉行的書目著錄標準,在IFLA於2016年底提出IFLA-LRM後,RDA便以此作為概念基礎,建構編目規則及書目系統,因此,長年耕耘編目領域的淡江大學圖書資訊學系陳和琴副教授,則分享多年關注RDA發展與應用的研究成果。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張惠真小姐,則和與會者交流CONTENTdm數位典藏資料庫的實務經驗,展演政大圖書館近幾年來在建置各類主題的數位資源的工作成果。


- 左起: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張郁蔚副教授 /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陳和琴副教授 / 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張惠真小姐 /
臺灣大學圖書館陳慧華組長 / 臺北市立圖書館洪世昌館長 / 淡江大學圖書館宋雪芳館長 / 東華大學圖書資訊中心彭勝龍主任 -

主講人 專題演講
陳慧華組長 臺灣大學圖書館書目服務組 2017年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執行成果報告

會員大會當天,除分享新知與經驗交流之外,亦邀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政治大學圖書館蔡明月館長、交通大學圖書館袁賢銘館長、臺北市立圖書館洪世昌館長、淡江大學圖書館宋雪芳館長、東華大學圖書資訊中心彭勝龍主任及本館陳光華館長致詞、引言並適時引導與會者提問,在討論中激發實務應用上的想法。在頒獎儀式,則表揚在原編上傳數量與使用量有所貢獻的各級成員館,為共同達成書目國際曝光度不餘遺力,特頒獎狀鼓勵。


- 左起:頒獎表揚儀式 / 與會圖書館同道們專心聆聽及提問 -


2017年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總計有68單位112人次與會,當天會議已順利圓滿落幕,感謝所有熱情參與的成員館及同道們,希望與會者們能從演講分享及討論交流中獲益,並與自身現有的專業知能重整內化後,激盪出新的想法,並將之實踐在實務工作中。

電子雜誌任你看: 天下雜誌群知識庫簡介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想看天下雜誌,不必特地走到圖書館翻閱紙本!坐在校內系館、辦公室、宿舍,動動手指、按按滑鼠就能在線上看了!臺大圖書館有訂購天下雜誌群知識庫,收錄《天下雜誌》、《康健雜誌》、《Cheers雜誌》、《親子天下雜誌》等創刊迄今的報導內容,各刊雜誌出版後的 7 日就能在此資料庫線上閱讀文章。《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編輯小組: 
 
= 訂閱館訊 | 取消訂閱 | 閱讀以前館訊 | 建議與回響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球關係史料集成 第四卷》出版

特藏組.阮紹薇
1935年臺北帝大文政學部小葉田淳教授與沖繩縣立圖書館合作琉球古文書抄寫計畫,除了在沖繩當地抄寫《琉歌大觀》及《歷代寶案》外,自1937年起再商借琉球關係資料,以少量「將原件逐次寄送至臺北,待抄寫完成歸還後,再寄送其後」,如此循環至1945年二戰交通不便為止。隨著沖繩古文書的原件在歷經火災、地震及戰爭等因素幾被摧毀,臺大圖書館所藏史料抄本成為琉球研究的重要史料。

2011年起臺大圖書館與琉球大學法文學部學者專家共同合作《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球關係史料集成》出版計畫,全套五冊,將琉球古文書「冠船日記」、「親見世日記」、「異國日記」、「冠船付評價方日記」及「入目總帳」複刻編譯及出版。2017年已出版本套書第四卷,翻刻的琉球史料包括《冠船付評價方日記 上》、《冠船付評價方日記 下》及《冠船之時唐大和御使者入目總帳》 。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為冊封琉球尚育王,正使林鴻年及副使高人鑑等冊封使節團由福建起程,所乘坐的船隻被稱為「冠船」。琉球特別設置臨時官署「評價方」,以檢驗、計量與評定「冠船」攜入貿易品。第四卷內容即為評價方對此番「冠船貿易」記載雙方交涉經過的公務記錄。

本卷史料詳細記載「評價方」為預防清人藉機走私及哄擡價格進行周全的預備,與清人交涉琉球銀兩和蕃錢(或洋銀、西洋牙幣)的換算率,甚至為了昆布的價格進行長達二個月的討價還價而互不相讓,最後要由冊封使出面,折衷雙方要求,並貼告示解決等事件記錄。


- 上圖:「魏學源上書」臺大圖書館抄寫本
- 下圖: 各頁採三段式的版式,以「魏學源上書」為例:上段為原文的翻刻,中段為現代日文翻譯,下段為詞彚注釋

《冠船付評價方日記 上》七月九日,曾赴清學習「大清律例」的久米村魏學源,上書二位欽差大人文中:「天使大人恩賜察核大加減削,俾窮寠小邦不至虧累太甚則益戴。」道盡面對強國的無耐。 而「冠船」冊封期間,在蕃奉行的薩摩藩雖避離城間,仍需向其一一報告交涉紀錄,除了實際帳簿,還要為薩摩製作不標價格旳帳簿。從本史料中觀察到琉球與難纏清人交涉的不屈不撓,以及面對薩摩之暗藏底牌的態度,一個真實的末代琉球王國處境盡顯於此。

琉球大學豐見山和行教授在第四卷解題〈「評價方日記」文書相關史料與冠船研究史中〉說明 ,1910年原藏於沖繩之部份文書被送往東京尚家邸,這些「尚家文書」有幸免於戰禍,被收藏於那霸市歷史博物館。然而翻刻編譯本史料時,以臺大抄本比對「尚家文書」,「發現原件受蟲損部份擴大,已有數處難以判讀,而臺大抄本因抄寫作業進行是在蟲害發生之前,所以能提供該處文字判讀,可說是十分稀有之例」。小葉田淳教授有先見之明,將重要史料抄寫保留在臺大,今日才能還原琉球王國的歷史現場,其功甚偉。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伊能嘉矩的田野歷程書誌展

年(選單): 
民106年
月(選單): 
11月
期數: 
211
主編的話標題: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伊能嘉矩的田野歷程書誌展

圖書滅菌機.咕溜亮晶晶

典藏服務組

您注意到了嗎?圖書館近日多了一些外型看似冰箱的設備?!
事實上,為讓師生們更加安心地享受閱讀樂趣,降低可能會有的衛生疑慮,我們添置了數台滅菌機,方便讀者就近在各相關樓層自助使用。不僅操作簡單容易,而且只需短短30秒即可完成封面與內頁的除塵消毒!
您是否已經躍躍欲試?不妨就來圖書館逛逛,挑選幾本好書,善加利用此項服務,自在地遨遊書海吧~

- 左:圖書滅菌機/右:簡易操作步驟 -

新版臺大圖書館數位學習網巡禮

學科服務組‧吳朝裕

有在 follow 臺大圖書館數位學習網的讀者,是否發現網站變得不太一樣了呢?由於收錄內容逐年增加,今年我們重新檢視網站中現有的學習資源,將網頁架構分為「圖書館導覽」、「Lib新手上路」、「Lib研究入門」、「文學戲劇」、「語言學習」、「專題演講」及「特藏知識網」7個大類,並簡化版面以利瀏覽。

新版數位學習網加入響應式網頁設計(Responsive Web Design),不管您透過何種大小的螢幕瀏覽,網頁都會自動調整成適合觀看的版面。

我們也趁這次改版製作了一系列新的「認識圖書館」學習影片,每部影片約3-5分鐘,帶您快速了解如何使用本館服務與資源。這些影片收錄於「Lib新手上路」及「Lib研究入門」分類中,歡迎前往觀看。


另外,我們也持續更新原有學習資源,例如「Lib研究入門」分類中非常實用的EndNote書目管理軟體課程,已增加了新功能Share Library的介紹。

如何進入數位學習網呢?請於臺大圖書館網站點選分類「服務項目」,再點選「多媒體」之下的「數位學習網」。如果對數位學習網有任何建議,或是希望新增的課程主題,也歡迎來信tul@ntu.edu.tw告訴我們唷!

原圖中心11-12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十一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10期館訊內容


【十二月】本月份原圖中心將和讀者分享兩個來自伊朗,且主人公都是九歲孩子的故事:《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描述一名男童為了歸還同學的作業簿,而踏上曲折感人的路途;《茉莉人生》是一部黑白動畫電影,描寫一位愛幻想的伊朗少女在追求自由與放不下的鄉愁間迷茫掙扎的故事。

播放日期| 12/2、12/9、12/16、12/23、12/30 (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播放時間 | 10:00-11:25(85分鐘)
對許多小孩來說,一天中最難熬的時刻,是老師在課堂上檢查家庭作業的那一剎那。雷吒就因為連續兩天把家庭作業寫在不合學校規定的筆記簿上,當場受到老師的警告,如果再犯就要嚴懲.然而當雷吒的同學阿瑪放學回到家中時,卻發現書包裡多了雷吒的作業簿。
阿巴斯以兒童為主角,描述一名男童為了歸還同學的作業簿,而踏上曲折感人的路途。阿巴斯展現出精湛的敘事功力,讓觀眾為男孩的天真焦慮,又為純真的情感動容。
◎場次二|

茉莉人生   (保護級)
播放時間 | 14:00-15:35(95分鐘)

來自伊朗的瑪琪莎塔碧是個九歲大的小女孩,喜愛幻想與冒險。在她童年的想像中,上帝是她的密友。她的最愛則是漫畫版的馬列主義。瑪琪老是會用一些超可愛的點子,讓環繞在身邊的家人覺得好氣又好笑。

生命的多重面向-臺灣記錄片系列影展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關於生命,總有太多議題。
或許從歷史中思索反省、或許期盼嚮往著未來,
也或者,在你我他每個人的微常時光裡,
都有過展現生命平凡卻又偉大的閃耀瞬間。

2017年11月8日至12月20日,
臺大圖書館將播映一系列動人的臺灣紀錄片及舉辦映後座談,
邀請您一同透過細膩溫柔的目光,探索生命的價值與生活的意義。

活動網頁:http://www.lib.ntu.edu.tw/events/2017_lifefilm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總館4樓多媒體服務中心
活動洽詢:(02)3366-4551、tulce@ntu.edu.tw

各場影片資訊
11/8 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 (2014)|片長110分   



那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個最好的時代,那是一九八○年代的臺灣。民歌、民運、解嚴前夕,整個社會在自由的思潮中,即將引爆。其中,以《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為起點,由小野、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詹宏志等揭櫫推動的「新電影」運動,不僅為近代華語電影史寫下了最重要的一頁,也綻放出最燦爛藝術火花。 (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987.81 0408
11/15

蘆葦之歌 (2014)|片長76分      

◆ 映後座談:吳秀菁(導演)、洪素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蘆葦之歌」是一首前臺籍慰安婦阿嬤的療癒之歌。慰安婦的議題,大家並不陌生,但除了「控訴」,還有其他的嗎?相較於世界上熙攘紛擾的樂音,有一段被忽略的歷史,有一群曾在痛苦深淵中的阿嬤們勇敢地面對自己,她們尊貴地被對待、細膩地被陪伴。在生命晚年,有的阿嬤首度公開身份、有的阿嬤找到信仰、也有的阿嬤與自己和好;阿嬤們用堅毅樂觀的態度,唱著一首不能被世人遺忘的歌。
11/22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 (2016)|片長73分      

◆ 映後座談:李孟津(製片)、蔡怡汝(輔仁大學生物醫學暨藥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一具看似平凡無奇的遺體,在醫學院的解剖課中,默默地陪伴一群醫學院學生,走過一學期艱鉅的學習,達成醫生們必經的成年禮。在臺灣,捐贈遺體做為解剖課教材使用的亡者,被尊稱為大體老師,在極度重視亡者身體安葬的亞洲,貢獻自己的身體需要面對親人的不捨,最後獲得深厚的瞭解與支持。
11/29

末代叛亂犯 (2015)|片長62分      

◆ 映後座談:廖建華(導演)、黃佳玉(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所研究生)
1987年,臺灣解嚴,各種議題的改革與民主化聲浪四起。一群被稱作野百合世代的學生,與社會工作者,希望政府重新制定一部符合臺灣現況的憲法。從1990年開始,開啟了長達一年的「制憲運動」,影響臺灣憲政至今。 然而,在1991年的5月,調查局逮捕了四位青年,其中一位當時仍是就讀清大歷史所的學生。他們被以懲治叛亂條例起訴,最重可以「二條一」判刑,此為唯一死刑,此舉引起深藏在民間的白色恐怖之懼。學生於校園串聯罷課,社會各界進行聲援,進駐臺北火車站,挺身抗議。立法院更於九日內,廢除實行長達42年的懲治叛亂條例!《末代叛亂犯》是由四位清大學生拍攝及製作的紀錄片。欲透過深度訪談與歷史文獻爬梳,重現1991年所發生的「獨臺會案」過程及其後續發展。
12/6 (2015)|片長83分      


◆ 映後座談:伍心瑜(導演)、林欣怡(臺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
小紀和小凱,兩個在獄中度過青春年華的少年,走出禁錮的牢籠後,面對久別的親人與環境的現實,他們該如何向前?如何才能追趕歲月所遺留下來的人生空白?而父子之間那道看似無形,卻具體存在的高牆,又該如何翻越?
12/13

日常對話 (2016)|片長89分      

◆ 映後座談:黃惠偵(導演)、郭力昕(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
我和母親雖然生活在相同的空間裡,但幾十年來,我們就像是同個屋簷下的陌生人,唯一的交集是她為我準備的吃食。我們之間沒有噓寒問暖、沒有母女間的心裡話、沒有「我愛你」。 當我注視著她,我知道在那震耳欲聾的沈默之下,藏著讓她難以面對及言說的秘密 ;我知道在緊閉的雙唇背後,是令她窒息且擺脫不去的恥辱。 我終於鼓起勇氣與她開啟對話,但我真的準備去好面對她將給出的答案了嗎?我們又是否都能夠好好面對那些已經被埋藏許久的過去?

12/20

我們這樣拍電影 (2016)|片長82分     

◆ 映後座談:蕭菊貞(導演)、藍祖蔚(資深影評人)
邁入21世紀初,臺灣電影陷入了最谷底,年產上映不到10部,沒想到2008年一部《海角七號》竟創下了臺灣電影史上的最高點,在這風起雲湧的年代裡,臺灣的電影人憑著甚麼樣的信念,給自己打出天下?《FaceTaiwan-我們這樣拍電影》片中,30位電影人道出了幕前幕後的辛酸和勇氣,也為臺灣當代電影留下見證。電影是真實世界的鏡像,映照出的不只是社會問題與人的故事,更是人性與慾望的對望,真實處境的反省。在本片中看到的不只是臺灣電影的現狀,更是電影中的臺灣,也是導演們對我們生活在臺灣的關注與認同,只有這股力量,才能讓臺灣電影的火苗永不熄滅。


臺大文學院的一方洋場:國際華語研習所55週年所慶華語教學歷史特展

特藏組

國際華語研習所的前身為1962年史丹福大學在臺北成立的「中國文化研習所」,1963年擴大編制為「美國各大學中國語文聯合研習所」。1997年納入臺灣大學的行政編制後,更名為「國際華語研習所」(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雖然名銜幾經更迭,但仍秉持自史丹福中心傳承而來的教學模式與精神,提供最精緻、最有效率的對外華語教學,在學界獨樹一幟。

為完整保存歷55年之久的珍貴史料,所方於2015年11月啟動所史整理計畫,集合教師與學生志工爬梳建所至今史料,完成後將捐贈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以促進研究、出版與推廣。

- 左:邱所長代表捐贈史料給圖書館/右:華語教學歷史回顧展開幕剪綵 -


2017年適逢國際華語研習所成立55週年,也是納入臺大行政體系20週年,特舉辦華語歷史回顧特展與論壇。展覽內容涵蓋創所初期歷史、行政與教學、課程與教材、學習成果等相關史料,藉由人、事、時、地、物交織而成的歷史片段,呈現早期華語教學樣貌,希望引起舊雨新知的共鳴與迴響。論壇則邀請歷任所長、資深教師、傑出校友、政府相關部會代表參與討論,希望促進國內外學界相互交流,投入華語教學領域的推廣工作,一起為全球二語教育效力。


在地發聲-我是噶哈巫特展

臺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
埔里的東北隅住著一群人,這群人在百餘年前翻山越嶺搬到這片新天地居住,抓魚打獵,農耕織布。有人叫他們「四庄番」、「平埔仔」、「姓潘的人」、「散毛仔番」,他們自稱「大湳仔人」、「牛睏山人」、「守城份人」、「蜈蚣崙人」,也有學者認為他們是「巴宰族」,但是很少人知道,這群人有個很美麗的名字叫做「噶哈巫」。

一直以來,文字都是述說一個族群文化的權威工具,對於沒有文字,僅使用口述傳達歷史的原住民族群,往往不敵他人下筆時的一念之間,而無法決定自己在文獻上是怎麼被記載。儘管噶哈巫族在經歷長久社會文化變遷後,於日本時代多數老人家仍可流利的說著族語,使用噶哈巫的傳統名字,也在屬於自己的節日中祭祀祖先,是極少數族語及文化保留完整度較高的平埔族群,但我們翻閱文獻,卻很難直接找到噶哈巫的相關紀錄,因為在歷史文獻中,噶哈巫往往被歸列為巴宰族的一個支族。噶哈巫耆老潘德興apu(對祖父母輩的稱呼)常說:「我們真真正正是噶哈巫,我們的名字都被巴宰給蓋過去了!」


在這場展覽中,族人擺脫學術的枷鎖,以「在地發聲-我是噶哈巫」做為展覽的主軸,以族人觀點及部落主體為此次展覽的論述定位,在介紹噶哈巫族的文化內涵之餘,也挑戰學界將噶哈巫視為巴宰亞族的既定印象。學者經常以一層層的「客觀」檢驗標準去看兩族群間相似的部分,卻忘了好好去挖掘這些大同中隱藏的小異,更忽略了在變動的歷史中,族群也與土地產生新的連結與自我認同。這場在台大的展覽,希望學術界能聽見部落觀點,拉近對話距離,不再只從文獻找答案,同時也讓外界認識和理解噶哈巫。


展覽時間:2017年11月11日(六)至12月15日(五),每日10:00-17:00
展覽地點:
臺大總圖書館一樓日然廳

主辦單位: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臺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
合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專題演講: ◆ 11/15 (三) 14:00-16:3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噶哈巫的多元信仰:番祖、基督、番婆鬼」

 
講者:潘應玉(巴心•郡乃)(牛眠基督長老教會長老)、潘寶鳳(噶哈巫文教協會總幹事)

◆ 11/18 (六) 14:00-16:30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走過震災之後的噶哈巫」
 

講者:黃美英(噶哈巫文教協會企劃組組長,暨南大學歷史學系講師)

◆ 11/25 (六) 14:00-16:3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噶哈巫織品復振之路」
 

講者:潘正浩(噶哈巫文教協會常務監事)

主題書展: ◆ 11/11 (六) – 12/15 (五)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yaku ka Kaxabu a saw─噶哈巫的復振之路」

觀風蹉跎--伊能嘉矩的田野歷程書誌展

推廣服務組

伊能嘉矩(INŌ, Kanori 1867-1925)是臺灣文化與人類學研究的先驅,其重大成就是在1897年全島大調查後完成了臺灣原住民首次的全體族群分類民族誌。臺大與伊能嘉矩的淵源始於本校前身臺北帝國大學在1928年創校時,自伊能嘉矩遺族購入他的豐富藏書與臺灣原住民器物,分別入藏圖書館及人類學系成為早期的臺灣關係特藏資料,開啟後人產出豐富的臺灣史研究與論證。

正逢伊能嘉矩全島大調查120年,迎接臺大入藏伊能文庫明年將滿90年,臺大圖書館與臺大人類學系暨人類學博物館、臺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共同舉辦「觀風蹉跎─伊能嘉矩的田野歷程書誌展」,挑選圖書館與日本遠野博物館兩地館藏的檔案《觀風蹉跎》手稿與《巡臺日乘》日記,搭配伊能文庫重要典藏文獻,由書誌探覽伊能的田野歷程,並應用地理資訊系統GIS標識伊能嘉矩在埔里地區的踏查活動,圖層對照體會今昔變化,展場設在圖書館一樓中廳,於11月10日起展出至明年1月12日。

開幕剪綵後由策展人陳偉智先生進行展場導覽,隨即舉辦「伊能文庫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專題講座,邀自然文學作家徐如林女士、策展人陳偉智先生以及國史館吳密察館長擔任主講。

伊能嘉矩的田野歷程調查業績是海內外研究臺灣史公認的重要資產,圖書館參與「臺灣大學深化臺灣研究核心典藏數位化計畫」,已於2007年建立完整「伊能手稿文庫」開放查詢與內容瀏覽。藉由特展再次推廣本校公開的學術資源,回饋計畫成果供大眾使用。伊能的故鄉日本岩手縣遠野市博物館今年曾向臺大借展文物辦理伊能嘉矩和臺灣研究特展,遠野與臺大兩地都典藏著伊能嘉矩文物,持續產出相關研究及加值成果。圖書館安排在一樓門廳旁的小展廳以「伊能文庫九十年─從遠野到臺大」為題,回顧臺大與遠野博物館20年來的跨國學術交流的概要,配合伊能嘉矩的田野歷程書誌展期開放自由參觀。

「觀風蹉跎-伊能嘉矩的田野歷程書誌展」
展覽日期:2017年11月10日至2018年1月12日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一樓中廳‧小展廳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暨人類學博物館、
    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 資訊中心
策展顧問:胡家瑜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策展人 :陳偉智老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班)
活動網址:http://www.lib.ntu.edu.tw/events/2017_InoKanori/


活動紀實: 

響應臺北市政府2017白晝之夜活動 ─ 愈夜愈美麗的校史館

校史館營運組‧吳鑫餘

2017台北白晝之夜於106年10月7日晚上6點正式開始,白晝之夜(Nuit Blanche)源自於2002年的法國巴黎,是在10月第一個週六跨夜舉行的藝文嘉年華會,當天通常會有博物館、私人或公共藝術畫廊及其他文化機構免費對外開放給社會大眾,讓整個城市變成一個藝文展演的場所,近年也越來越多其他國家城市參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這次將白晝之夜活動設定在城南,公館臺大、臺電大樓、客家文化園區這一帶。臺大博物館群為響應2017白晝之夜活動,由校史館、人類學博物館、植物標本館以及農業陳列館四館響應。

校史館這次於10月7日延長開館時間,並徹夜開館至10月8日早上六點。校史館這次白晝之夜創下單日入館訪客人數新紀錄,當日造訪校史館人數估計高達9482 人次,相當於平日開館47天累積人次數量。

- 左:當日校史館內參訪人潮不斷/右:「來校史館交換故事吧」當天活動狀況 -

來訪民眾彈奏常設展廳鋼琴,形成2-3人無間斷鋼琴馬拉松式即興彈奏演出,讓校史館內增添了一個特殊美妙的藝文活動,現場民眾圍繞,邊欣賞音樂邊參與互動,這種自我衍生出小型地藝文饗宴,是一個很好的公共藝術之案例。當日校史館也致贈三位參與鋼琴演奏的民眾小禮品,感謝他們為校史館白晝之夜增添許多亮點。

此外,其中一位校內鋼琴社的同學,甚至彈奏至清晨活動結束時,讓館內許多民眾有輕柔的琴聲陪伴休息。校史館稍微詢問該位同學得知,他因為家裡沒有鋼琴,因此時常會找有琴的琴室練琴。校史館能提供響彈奏鋼琴的學生練琴,衍生出除校史館本身作為校史展室之外另一個極具教育意義的功能。

- 左:代理校長郭大維教授親臨/中:民眾自發活動-鋼琴演奏馬拉松/右:鋼琴社同學演奏 -


四位校友於川流廳所辦的《三心樂藝》展覽當晚參訪人潮踴躍,展覽內容剛好與白晝之夜藝文主題非常貼切,不少民眾願意轉入川流廳看攝影書畫等作品,也有不少名眾於簽到簿留下簽名。

整個響應白晝之夜活動於隔日早上六點結束,結束前仍有不少訪客留駐於校史館。這次校史館以最有限的資源響應臺北2017白晝之夜活動,創造出極為亮眼的訪客人數跟博物館對外的觸及度,讓更多校內學生及校外大眾可以認識臺大校史館及臺大校史。此外透過各種校史館官方或是民眾自發的活動,讓我們看到校史館的另種空間使用方式,增加校史館本身作為校史的展演以外的功能及多樣性,因此這是一件極為有意義且成功的響應活動。

- 左:《三心樂藝》訪客簽到簿/右:校史館10月8日早上6點活動結束前合照 -

學習好康再加碼!Help講堂秋季班11-12月課程!

學科服務組


不知道各位對我們9月、10月的「Help講堂」還滿意嗎?是不是更熟悉如何使用圖書館資源了呢?緊接著在11月與12月,我們將繼續安排更多元的學習課程,包含以下9堂精選課程,渴望提升研究技巧的您,千萬不要錯過呦!

課程名稱 課程時間 課程地點 報名與
課程簡介
EBSCOhost資料庫於心理學研究之應用
(館訊出刊時已結束,有興趣之讀者可下載課程講義
11/07 (二)
10:20 – 11:1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講義下載
以整合查詢系統探索學術資源大世界 11/23 (四)
14:20 – 15:1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研究生了沒 - 研究生必知的圖書館資源與服務 11/27 (一)
13:20 – 14:1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大學生晉級法寶 - 撰寫報告蒐集文獻之路 11/29 (三)
14:20 – 15:1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聰明掌握博碩士論文資源 12/05 (二)
14:20 – 15:1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圖片資料庫於教學研究之應用 12/07 (四)
10:20 – 11:1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寫論文必學 - Endnote X8進階課程 12/12 (二)
10:20 – 12:1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大學排名何處查?解析排名迷思 12/20 (三)
13:20 – 14:1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探析學術影響力 -
如何提高論文能見度與善用評比工具
12/28 (四)
15:30 – 16:2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如何將整合查詢系統(Discovery System)的資料匯入Endnote

學科服務組‧陳君怡
臺灣大學圖書館的整合查詢系統 Discovery System(又稱 Primo, 資源探索)除了可以一次查詢許多資料外,還有許多加值功能,在海海的文獻裡面找到自己所需的資料後,需要匯出至自己的書目管理軟體,以便書目管理及後續利用。《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編輯小組: 
 
= 訂閱館訊 | 取消訂閱 | 閱讀以前館訊 | 建議與回響 =

在圖書館燃燒你的文青小宇宙

年(選單): 
民106年
月(選單): 
10月
期數: 
210
主編的話標題: 
在圖書館燃燒你的文青小宇宙

原圖中心10-11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十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09期館訊內容


【十一月】本月

播放日期| 11/4、11/11、11/18、11/25 (本月份的電影放映場次略有調整,詳情請見影片介紹)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11/4上午10:00、11/11上午10:00、11/18上午10:00

藍蝶飛舞
播放時間 | 10:00-11:37(97分鐘)

彼特是一名身患絕症的小男孩,他喜歡蒐集昆蟲標本,唯一的願望是能親眼看見世界上最美麗的「藍默蝶」;「藍默蝶」是一種只存在神秘熱帶雨林中的珍貴蝴蝶,當牠飛舞時,就像蔚藍色的天使降臨人間。

這世上,只有昆蟲學家艾倫曾經親眼見過藍默蝶。在彼特母親的懇求之下,以及被彼特對昆蟲的熱情所打動,艾倫答應親身帶領坐輪椅的彼特前往神秘而遙遠的雨林去補捉藍默蝶!

◎場次二|11/4下午14:00、11/11下午14:00、11/25上午10:00

老鷹想飛
播放時間 | 14:00-15:18;10:00-11:18(78分鐘)

只是要尋找一處適合翱翔的天空,對生存在台灣的老鷹來說,卻逐漸成為一個遙遠的夢。
人稱「老鷹先生」的沈振中原是位生物老師,1992年因目睹自己觀察許久的老鷹慘死在捕獸夾下,毅然放棄10年教職生涯,立志花20年用生命為老鷹寫傳記。2012年沈振中實踐了對自己的諾言,並培育了年輕一代繼續傳承。同時,梁皆得導演一路伴隨,用鏡頭拍下這段守護黑鳶的動人故事。

午後電影院 - 愛如樂聲飛揚

推廣服務組.林琦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因場地施工緣故,午後電影院將暫停
並於2018年3月重新開始,感謝您對本活動的支持!

10/5(四)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2016) – 128mins

落魄的爵士鋼琴家賽巴斯汀與懷抱明星夢的小演員蜜亞相遇相知,相愛相惜,一起在充滿可能的洛杉磯互相扶持,追逐夢想。但是,當他們逐漸邁向成功,現實的壓力卻磨損了原本美好的愛情,兩人的關係面臨巨大的考驗……。
(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987.83 7031

10/12(四)曼哈頓戀習曲  Begin again (2013) – 104mins

你信不信,一首歌就能拯救你的靈魂?唱片公司高層丹穆里面對著失敗的婚姻、荒廢的事業、以及疏離的女兒。就在最絕望無助的瞬間,他意外聽見了葛莉塔所唱的一首歌;她是默默無聞的音樂人,在經歷心碎與挫折之後,正準備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兩條失落的生命,因為音樂而相遇,也因為音樂而拯救了他們瀕臨崩塌的人生。
(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987.83 2177-1

10/25(三)K歌情人  Music and Lyrics (2007) – 104mins

艾利斯佛萊是個過氣明星,只能在懷舊演唱會獻唱,但就連這樣的邀約都越來越少。某天,爆紅的流行小天后蔻拉向他邀歌,還提議合唱。艾利斯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但是已經好幾年沒寫歌,此外他根本不會寫詞。而怪怪美女蘇菲費雪是個作詞天才,和艾利斯的邂逅,深深觸動她的心弦,艾利斯也重燃對創作的信心……。

10/31(二)貝禮一家  La famille Belier (2014) – 105mins

學校老師發現寶拉有著令人驚艷的好歌喉,強力建議她前往大城市參加音樂學校徵選。然而保守的爸爸認為全家人應該待在一起,極力反對此事。好不容易發現人生目標的寶拉決定展開家庭革命追求自己的夢想,卻在此時,爸爸累積的宿疾病發讓他倒下了…面對夢想與家庭,寶拉的抉擇是如何?

變遷中的輪廓─「發展地理學」科技部補助人社圖書計畫成果書展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改變的浪潮正跨國界地持續進行,
且讓我們試著從更多面向探索變遷中的世界輪廓,
以及這差異化時代的真實樣貌。

「發展地理學」是一門探究區域間發展與差異的學科,這次書展特別規劃「總論」、「政治經濟」、「地緣政治」、「人文地理」、「城市治理」、「環境管理」、「全球化」以及「發展與現代性」等八個主題,希望透過一系列館藏的呈現,讓大家更瞭解「發展地理學」的內涵、發展與應用,藉以培養自我以更寬闊的眼界看待這世界格局的變遷。

同時,圖書館也規劃主題圖書外借區,讓師生可以借閱此次科技部補助本校購買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中「發展地理學」的購書成果,讓想進一步學習或認識「發展地理學」的讀者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品味其內涵。

活動時間:2017/10/17-11/30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1樓新書展示區
活動洽詢:(02)33664551、tulce@ntu.edu.tw

(Q+A)5 =社科圖知識達人就是我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吳欣怡
五道題目,
許我五個正確答案,
文青好禮拿好拿滿!

走過、路過,
來當知識達人過!
您千萬一定要來挑戰!

親至社科院圖書館櫃台,或掃描海報上QR code填寫問題單,
滿分達人即可至社科圖櫃台領取小禮物一份;
答題錯誤者,可再接再厲尋找正確答案,全對仍可領獎喔!

活動時間:2017/10/16-11/16
填答網址:https://goo.gl/zKUraF

英語CPR─快速提升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課程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黃文琪
上課內容:

週二|10/17、11/28


※ 2天上課內容一樣,請選擇一天上課即可。
10:00-12:00 聽力練習:逐字聽寫、聽演講做筆記

13:00-15:00 口語練習:跟讀練習、練習用英語作簡報

週四|10/19、11/30
※ 2天上課內容一樣,請選擇一天上課即可。

10:00-12:00 英語學術論文閱讀技巧:
快速閱讀、練習做 concept map
13:00-15:00 寫作練習:練習寫論文摘要、修改摘要

上課地點: 臺大社科圖二樓簡報室
授課教師:本校外文系資深教授周樹華老師


※歡迎上課同學自帶筆電、手機、或平板電腦(擇一攜帶)!

社科視角系列書展─朝鮮風雲

社會科學資源組.李百珣

社科視角系列書展─期能透過館藏與當下社會議題的連結,激發讀者的「社科視角」,以發掘更多需要關心的社會議題。


朝鮮風雲
1953年「韓戰」(Korean War)停火協議簽署後,自此朝鮮半島沿著38度線非軍事區劃分為兩個國家政權。
位於北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北韓」),在經濟上實行計劃經濟;在政治上持續不斷鎮壓「敵對階級」;在軍事上強調以先軍思想為指導強化國力。現有約120萬名軍人,是全球武裝部隊人數排名第五的國家。

在國際媒體眼中,北韓的糧食危機、人權狀況與核武問題普遍受到關注。尤其是執意發展核武,讓朝鮮半島成為區域安全不穩定的因子。2017年9月3日,北韓進行第六次核試,宣稱成功試爆氫彈,更是引發各國的高度不安和關切。

這個在外界眼中的「流氓國家」,第三代領導人金正恩在2011年上台至今,究竟走向了什麼樣的道路?而身處如此政治氛圍中的北韓人民,真實生活又是如何的光景?這次的書展,我們將透過政治學者、南韓官方、「脫北者」、「拉北者」、新聞工作者等種種不同的角度,帶著大家「霧裡看花」,從各式充滿謎樣的線索中,拼湊出這個神秘國度的真實樣貌。

活動時間:2017/9/27(三)-10/31(二)
活動地點:臺大社科圖一樓新書展示區

藥力引爆─Where Do Today’s Medicine’s Come From

社會科學資源組.黃文琪
您知道日常生活中所吃的藥是怎樣被製造出來的嗎?
特別邀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研究員Aaron Neal至臺大社科圖進行英語演講,
歡迎您踴躍報名參加!

演講時間: 2017.10.23(一)11:00-12:00
演講地點:臺大社科圖二樓簡報室
報名網址: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714

活動紀實: 

1460+1:6年之後—吳聰敏教授專題演講

社會科學資源組.李百珣

在開學第二週9月18日週一下午,社科院圖書館舉辦「1460+1:6年之後」演講活動,此次演講的講題緣自於吳聰敏教授於2011年新生入門書院演講「1460+1」,談如何過大學4年(365 x 4 =1460,+1為閏年),獲得廣大的迴響。6年之後,吳教授再度應社會科學院圖書館的邀請重出江湖,與新一代的學子分享這幾年的所見所思。

吳教授首先以徐州路校區1930年代日治時期臺北高等商業學校的照片開場,接著談到1971-2017之間環境樣貌的改變和社會經濟的變遷,以我國來說,2016年的平均每人所得是1971年的10.3倍,所得上升財富增加之後大家都上大學,台灣20-24歲族群有7成是大學生,對照英國18歲年輕人上大學的比率是40%。因此,以經濟學「供給與需求」理論來看,當供給增加時價格就會下降,台灣的大學生變多之後,因而造成今日大學生薪資下降、找工作不易的現象。

關於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吳教授以Ecomomist (經濟學人)今年8月12曰的文章《University challenge》其中針對「Which British universities do most to boost graduate salaries?」進行調查研究,從統計圖表顯示名校畢業生的五年後薪資較具優勢,故以台灣來說,臺、成、清、交畢業生的薪資可能也較有優勢,但是科系「正確」也很重要。至於科系正確或不正確還是與「供給與需求」有關,進入正確科系後也未必從此幸福快樂,吳教授引用攝影師Jay Maysel對年輕攝影師的建議「Do what you want to do, otherwise why bother?」。做你想要做的事,否則為何那麼辛苦工作?來勉勵學生應多接觸和嘗試各項事物,以了解自己的興趣和才能所在。

*
右圖:University challenge
(The Economist, Vol.424, No.9053, 2017.8.12-18, pp.42-43.)


吳教授繼續談到「Work and life (工作與生活)」,假設你25歳開始工作,每天平均工作9小時,60歳退休,活到80歳,一輩子生活的時間是工作時間的2.52倍。大學四年當中,如果要為未來的職涯努力,至少值得花同樣的時間為理想的生活而努力。最後,大學4年有些東西在課堂上學不到,吳教授建議學生培養基本的藝術及科學素養。要去爭取實習的機會,只有透過實習工作,你才能了解自己的興趣與能力。也建議學生加強英文能力(learn to google in English),及學習程式語言,更要能夠 be ethical (明辨是非)。


- 左:經濟系吳聰敏教授於社科圖簡報室演講,簡報檔上的照片為吳教授拍攝的社科圖一隅。/
右:演講後數學系楊維哲教授、社科圖童敏惠主任與學生繼續留下來與吳聰敏教授討論。 -


當天數學系楊維哲教授也前來聆聽演講,並坐在第一排座位,吳教授演講中不時詢問楊教授是否認同他的看法,二人有著相當有趣的互動,增添許多輕鬆氣氛。活動結束後有許多同學留下來提問,有學生請吳教授推薦圖書,吳教授建議可以先閱讀《The Economist》及《Free to Choose》。

以下為專題演講中提及的相關的圖書文獻:
‧ 2011年新生入門書院演講:「1460+1」(PDF文字稿
‧Which British universities do most to boost graduate salaries?(電子期刊
‧The Economist
資料庫
‧Free to choose : a personal statement / Milton Friedman
本館紙本館藏

美國文化教室活動報導

社會科學資源組.黃文琪
社科圖於2017年9月26日邀請美國在台協會美國資料中心文化新聞組王惠華專員來館進行演講,演講主題為「你認識Bing Crosby或是 Woody Guthrie的音樂嗎? 歡迎你一起來瞭解音樂如何影響大蕭條時代底下的美國人民」。王專員首先簡介美國經濟大蕭條的背景,1929年10月29日美國股市崩盤開啟了往後十多年的經濟蕭條時代,該日後來被稱為黑色星期二。在那個年代,一半的銀行倒閉、約有3千萬人失業;禍不單行的是,1930-1940年代,美國中部的奧克拉荷馬等州,因水土保持不良,造成沙塵暴等天然災害,無法種植,使得農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歌手Bing Crosby 與Wood Guthrie跟其他懷抱的西部夢的美國平民一樣,以為移居至美國西部,就能夠脫離現況,找到一個能夠賴以生存的工作,然而現實卻不如想像中美好…….

Bing Crosby身處經濟大蕭條時代,深受失業之苦,他的一首《Brother, Can You Spare a Dime》道盡經濟窘迫的困境。 (完整歌詞請參考:https://goo.gl/jjjeFm

Wood Guthrie在1912年出生於奧克拉荷馬市,青年時期正經歷美國經濟衰退的大蕭條年代。運用他的音樂天賦,以平易近人的歌詞、簡單的吉他伴奏,譜出他親身見證之勞動者的艱難歲月和痛苦的大遷徙的景象,他的歌曲真實地反應了當時人民的處境,課堂中,王專員帶我們聽的是《Ro Re Mi》這首歌。 (完整歌詞請參考:http://www.woodyguthrie.org/Lyrics/Do_Re_Mi.htm

聽完歌曲後,王專員詢問大家,歌詞中所提到的 ”Do Re Mi” 到底是什麼?有人回答:是希望、夢想,也有人答:是賴以生存的技能,王專員甚至提到在以往的演講中,也有人曾回答:是金錢。不論答案是什麼,這首歌反映了,當時的美國人民其心目中的夢想之地,可能真的只存在於夢中……隨著雋永悠揚的歌聲,彷彿這樣的失落有了寄託,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內心也或許因此得到慰藉與療癒!

※想了解更多關於美國文化教室的訊息嗎?請參考美國在台協會網頁

校史館「三心樂藝暨攝影詩情展」開幕花絮

臺大園藝系B61.黃東明
「三心樂藝暨攝影詩情展」源自三位北一女、臺大同學在藝術之旅的邂逅。三位達「知天命」之年的朋友,在經歷了數十個寒暑後,雖仍各自為事業與家庭奔忙,也試圖尋找學術或職場本業之外,屬靈性上天命的源頭。「三心樂藝」結緣於2016年的臺大三十重聚,為公衛系盧瑞芬(攝影)、財金系許瓊蓮(水彩)及外文系黃愛倫(書法)三位校友組成的視覺藝術三人組。

2015農曆新年期間,黃愛倫學書法時滿兩年,參加黃友佳老師在電機系博理館舉行的師生書法聯展,邀請了幾個至親好友相聚。大夥兒感受到愛倫的熱情與快樂,大家相約以攝影、水彩、書法聯展或者共同創作的方式呈現。盧瑞芬和黃愛倫熟識已久,從幼稚園到大學是五校校友,小學時四年同窗。許瓊蓮和黃愛倫則是大一政治系同學,後來分別轉系,近年才在同學會上重逢,與盧瑞芬也在高中三十重聚活動後成為好友。千絲萬縷,錯綜複雜,奇妙的命運逐漸安排了這個首展。


共同聯展的一席話,起先讓三個藝術素人熱血激昂,時機卻未成熟。瑞芬當年秋天去了史丹福大學研究休假一年,回來後瓊蓮問起聯展的事,提議先一起見習看展,擴展眼界。三人就以書法、攝影與繪畫,先各自練功、發展並找機會相約共賞。今年初春,「三心樂藝」正式成軍,為了計劃中的聯展,三位秉持學習觀摩的態度,四處看展。今年(2017)2月11日來到我在黑森林藝術空間的「詩情意象」攝影展開幕會。一個美好的機緣,大家相談甚歡,之後發現我竟是高十屆的學長。

聽了不知天高地厚三位學妹的聯展計劃,起先還真被嚇到,基於俠義心腸,我還是允諾拔刀相助,勇敢當了策展人,也是我個人經歷了過二十餘次展覽以來的第一次。沒想到,在策展的過程中,深受這三位初出茅廬的學妹感動,在一次餐會中我提議了一起聯展。一來擴大宣傳效果,二來我們可以彼此鼓舞,互相扶持,由於本人近年來的創作多以山水意境的攝影為主軸,大夥兒很快便決定了以「三心樂藝暨攝影詩情」為名的聯展。

- 本次演出的四位主角,左起:許瓊蓮、盧瑞芬、黃愛倫、黃東明-

原本的「三心」是三顆熱愛生命、摯愛藝術的初心,一心雖然多用,經過多年卻仍不忘初心,一直悠遊於藝活人生。「樂藝」便是游於藝,對藝術樂此不疲,我們四人所學、個性雖然不同,對藝術的愛好卻始終如一。「三心樂藝」稟持著樂藝之心,共譜美好樂章,無論何解,我們在構思聯展的過程,均以素人業餘愛藝者定位。即使不全是職業創作人,仍然兢兢業業,籌畫過程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重要的是樂於享受創作的美妙經驗。



「三心樂藝」與我的詩情攝影聯展,此次何其有幸獲臺大校史館(原總圖書館)主辦,及臺大校友初心關懷協會協辦。校史館第一次慨然出借川流廳為校友聯展展場,昔日的臺北帝國大學宏偉建築也為校友打開門窗,感念之餘,我們也希望能將學校對校友的照顧關愛,藉由本次的展覽播散分享,鼓勵更多的愛藝者勇敢追夢;未來有更多校友接力展出,成為永續的藝文活動,共同形塑校園中另一幅美麗風景。

黃愛倫幫我們「三心樂藝暨攝影詩情」寫了類似電影片尾的介紹文,別具創意,大致說明了聯展的梗概與參與工作的人員。

級別:G
劇情簡介:四位資深文青、藝術、好友、校園的重新邂逅
領銜主演:黃東明、盧瑞芬、許瓊蓮、黃愛倫
情商演出:崔麗心(主持人)、諸大明(鋼琴演奏)、陳亮妤(拍賣師)
製作:校史館、臺大校友初心關懷協會
贊助:三合院、茶文集
導演:黃東明
攝影小組:林申彬、林志虔、林昱綺、宋政鴻
施工與燈光:龍興廣告工程設計公司
接待小組:孟若雯、張桂榛、周坤學、陳義修、諸盈方
媒體宣傳協助:趙靜瑜、高憶雯、賴鈺勻、趙荃、陳菀欣
宣傳短片製作:諸盈瑞
首映時間:2017.10/7 14:30pm
首映地點:臺大校史館2F川流廳
院線時間:2017.10/5-10/30
黃東明老師作品義拍:2017.10/7 15:00pm

感謝書法名家墨寶賀辭:黃友佳、吳國豪、劉忠男、汪洋溢、蔡耀慶、王士綸、陳銘鏡、施伯松、潘建銘
特別致謝:圖書館暨校史館陳光華館長(B71)、張安明(B73)、陳南秀(B90)、盧寶鳳、洪鉦傑(B03)


- 左:展場一隅。/中:開幕現場義賣黃東明學長的荷花攝影作品「冰清玉潔」/右:開幕當天人山人海,盛況空前 -

首次聯展,三位佳麗大力動員了許多親友、同學,大家也都熱情相邀,紛紛響應。歡樂的氣氛在開幕當天嗨到極點,來賓簽到的便有700名之多,加上適逢校史館響應北市文化局的「白晝之夜」藝文活動,通宵達旦地開館至隔日清早6點,保守估計,陸續參觀者這幾天已達1,500名,堪稱校史館盛事!為感念學校的厚愛,本人除捐出一幅作品在開幕當日拍賣,所得捐獻予校方之外,展覽期間四人銷售所得也會捐出一部分支持修繕計劃,敬請多方支持。

我們何其有幸,四個素人小小的夢竟然在臺大立下了一個里程碑,意外當了校史館的先鋒;希望我們的一小步,成為愛好藝術的臺大人未來的一大步!

歡迎報名HELP講堂10月份課程

學科服務組


從9月份開始,圖書館安排了一系列「HELP講堂」課程,提升您的研究力,為您的學習加分!10月份有專為商管財經領域研究者設計的「TEJ臺灣經濟新報」資料庫,以及學術評比工具「Scopus」資料庫,歡迎踴躍報名參加!向隅的朋友也別擔心,課程結束後,「HELP講堂」網頁會提供課程講義,方便您自主學習。

課程名稱 課程時間 課程地點 報名與課程簡介
躍升財經分析達人 -
TEJ臺灣經濟新報資料庫(基礎班)
10/17 (二) 10:10-12:1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完美報告決勝關鍵 - Scopus引文索引資料庫 10/19 (四) 13:30 – 15:0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躍升財經分析達人 -
TEJ臺灣經濟新報資料庫(進階班)
10/24 (二) 10:10-11:4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檢索小技巧:查詢作者更聰明些–specific author欄位

學科服務組.周嘉瑩
資料庫越來越親民,欄位更是百百款,但用來用去除了關鍵字外,只用過Title(書名/篇名)和Author(作者)嗎?常常想要找某個特定作者,但是姓和名時常被分開在不同的共同作者中被搜尋出來嗎?

今天告訴你還有更聰明的小技巧,讓別人看你的眼神都更崇拜了。《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編輯小組: 
 
= 訂閱館訊 | 取消訂閱 | 閱讀以前館訊 | 建議與回響 =

圖書館館藏章馬克杯全新改版上市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館藏章馬克杯是臺大圖書館最具代表性的紀念品,自2007年首次推出迄今已發出/賣出迄4000個,其所呈現的中文書法與篆刻藝術不僅讓國外訪賓愛不釋手,各時期之藏書印記更喚起每位臺大人曾經沈浸於閱讀的美好記憶。今年適逢館藏章馬克杯上市10週年,館方特別推出新版本,除了新增2枚當年尚未發現的館藏章(臺灣帝國大學圖書印與臺北帝國大學預科圖書印)、改用本館特藏「淡新檔案」文書做為底圖,在包裝上亦改採素面開口牛皮紙盒,突顯館藏章元素,再搭配高雅的圖書館特製貼紙,讓最新版之館藏章馬克杯,從裡到外都氣質滿滿。

一個簡單質樸的馬克杯,記載著館藏章的故事,當您為自己準備上一杯香醇的咖啡,或以杯為瓶插上美麗的花束,心裡所感受到的,或許還有臺大的成長,以及那一段在圖書館閱讀的時光。

馬克杯側面‧館藏章|


圖書館藏章:
通常蓋於圖書的書名頁正中央,為辨識館藏之主要依據。

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設立初期原本訂名為「臺灣帝國大學」,此即當時之藏書章。
1928-1945年臺北帝國大學時期使用之藏書章。
1941-1945年臺北帝國大學預科使用之藏書章。
因特定館藏刻製使用之館藏章
臺灣光復後至1953年使用之館藏章

暗記章:形狀不一,蓋於圖書正文內之固定頁,以為輔助辨識館藏之依據。(➀─➄)
期刊館藏章:蓋於期刊內文第一頁,為辨識期刊館藏之主要依據。(★)

- 左:馬克杯底部樣式/右:馬克杯側面使用之底圖原稿 -

馬克杯底部‧圖書館藏章|
目前在館藏圖書蓋印使用之藏書章

馬克杯側面‧底圖|
出自臺大圖書館特藏《淡新檔案》文書(1776-1895),此件係清光緒9年(1883年)臺北府知府陳星聚致函新竹縣知縣周志侃請先押放被擄哨丁並嚴拿販鹽私黨。

文青氣質破表的館藏章馬克杯,是送禮自用的好選擇,如需購買,請至出版中心書店或臺大實驗林禮品銷售中心選購。

臺大出版中心校總區書店 @ 總圖書館地下一樓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 8:30-17:00(例假日休)
☎ (02)3366-3818

臺大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 @ 校史館二樓
營業時間:09:00-17:00(週二暨國定假日休)
☎ (02) 3366-1523

臺大實驗林禮品銷售中心 @ 農業陳列館1樓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 9:00-17:00

解你心靈的渴,圖書館HELP講堂

年(選單): 
民106年
月(選單): 
9月
期數: 
209
主編的話標題: 
解你心靈的渴,圖書館HELP講堂

「自習室筆電使用區」讀者意見調查

閱覽組


圖書館為提供更好的自習服務,希望了解您對於總圖「自習室筆電使用區」是否擴大的看法,作為未來自習室開放政策研修之參考,敬請撥冗填寫問卷。您提供的任何寶貴意見,都是我們改進的最大動力。感謝您踴躍填答!
※ 如有任何問題請洽總圖書館流通服務台 ☎(02) 3366-2353

調查時間:106年9月11日至9月25日
問卷網址:https://goo.gl/K1Z5rB

So Free!輕鬆取得國外博碩士論文!

學科服務組
寫論文、做研究想參考國外標竿大學的學位論文,卻苦無全文嗎?
機會來了!現在由您來推薦 PQDT 論文,我們幫您免費取得!

「數位論文典藏聯盟」是由國內 90 餘所大專院校組成,每年購置美加地區博碩士論文資料庫 PQDT(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中的 PDF 全文,置於「數位化論文典藏聯盟資料庫」中,供聯盟成員永久共享。今年臺大預計選購 80 本 PQDT 論文,由您來推薦!

推薦期限:即日起至 2017/09/30
詳細活動內容,請參考推薦說明

在校園與古董圖書館設備偶遇—「間宮商店」篇(下)

推廣服務組.鄭銘彰

在校園發現間宮商店製品的機會不只在校總區,醫學院、附設醫院、徐州路舊法學院校區,都因成立時間或校地淵源溯至日本統治時期,當年引進相關的產品設備亦不足為奇,只是沒有人想到,有部份古董設備仍然現役,現存數量也達一定規模,應該會讓企盼尋找現存設備的日本同業們相當驚豔。



- 左:看似平凡的鐵書架其中有1/3是1920年代的工業產物。/中、右:本館1924型書架外觀。 -


目前在徐州路舊法學院校區的前法社圖書分館(以下稱徐州路書庫,現為本館閉架調閱書庫)地下室,有一批間宮商店在1924年規格化量產的「F-M式鐡枠書架」1 ,隨著臺灣的圖書館事業發展需要,飄洋過海來到我們的校園,這批古董鋼製書架仍盡職地擔負著典藏圖書館書刊的「本業」機能,本館持有的款式及數量,亦可能是日本以外地區現存該系列製品數量最多的場所。

徐州路書庫目前使用1924型(初期量產)、1926型(改良量產)兩種F-M式鐡枠書架,整體狀況良好,只有少部份1926型框架因為搬遷重組的空間問題,後人將橫樑截斷,縮短原有聯數,乍看外觀也跟其他的鋼製書架無異,在社會科學院尚未搬遷,以法社圖書分館之名對外營運時,許多讀者在地下室書庫2查找裝訂期刊時跟這批看似平凡的古董設備擦身而過,沒有機會了解它們在工業文化資產的意義。



- 左:部份1926型三聯式書架橫樑已截斷,成為二聯書架。/
右、中:型錄登載1924型及1926型書架外觀圖。
取自図書館研究第4卷:書架ノ話附書庫設計法(1925),頁160、同第4卷書架ノ話追加1926型棚板(1925),頁56A-2。 -


對現代圖書館而言,鋼製書架是普及度高、運用廣泛的既成商品,但是將時間倒轉90多年前,鋼鐵原料主要用於軍事、土木交通、公共基礎建設,只有具備相當規模的工業能量才夠轉向民生工業甚至文化事業使用。十九世紀後期歐美國家的大型圖書館,流行全鋼製的閉架書庫,從直柱、橫樑到存放圖書的擱板,以熱軋延壓的厚重鋼材搭建,結合成建築的一部份,這類書庫的料件及施工多半與造船、鐵道工廠的產製技術延伸有關。日本近代化鋼鐵工廠落後歐美,甚至比中國清末洋務運動成立的漢陽鐵廠(1894年投產)更遲,北九州的官營八幡製鐵所1901年試產、1904年第一號高爐重新點火量產,才掌握自產鋼料的內需能量,第一次大戰後工業標準化、規格化的製程概念影響,讓後起直追的日本業者興起民生製品以規格化商品生產的研究及摸索,節省過去手工打造、或進口舶來鋼製書架的高昂價格成本。



- 美國於1900年代販售的全鐵製書架及鐵製擱板,外貌相當厚重。(Green, Bernard R. , Book stack and shelving for libraries.
p49 and p53. Retrieved from https://archive.org/details/cu31924015811668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08) -


上篇曾述及間宮不二雄赴美遊歷,他是在大正4(1915)年12月10日從橫濱出港,大正5(1916)年10月1日取道加拿大回國,遍歷紐約、華府、綺色佳(Ithaca)、芝加哥、舊金山、奧克蘭…等城市3,相關地緣都有著名的公共或大學圖書館,他應該見識過厚重樣貌的鋼製書架。1922年間宮在大阪獨立創業,除了木製書櫃、目錄櫃等傳統家具外,另設立鐵工部,與大阪的樽井鐵工所等供應商4一起投入鐵(鋼)製書架量產的構想。第一代「F-M式鐡枠書架」終於在1924年推出上市,他改良了美國當時類似產品的厚重線條、省略複雜裝飾,為減輕書架整體重量,並考慮日後耐潮及防鏽維護5,強調圖書避免與鐵製擱板直接接觸,因此擱板、背擋、側擋維持木作材料,由於非全鋼製書架,因此商品名使用「鐡枠」而不是「鐡製」,企圖在價格與功能上找到最佳的平衡。相關系列除了書架外,還有報架、字典陳列檯、新到期刊陳列架、旋轉式書架、打字桌等家具6,型錄的英文使用 Semi-Steel 也反應產品特色,間宮不二雄曾誇言「當今論書架材質,綜歸前有傳統木製材料及最近來自美國且盛行的全鐵製書架,以及敝店研發的鐵框木擱板這三種定論而已」7,他的創意也讓系列產品取得專利,擠身大阪創業家名流。

- 下:間宮商店鐡枠家具系列圖錄。取自図書館研究第6卷:フヮーニチュアーノ話(1925),頁IV。 -


- 左、中:1926型木擱板、木側飾板、木背檔與掛勾板分解組合對照。/
右:製造銘板。由上至下四行文字:
特88317 98951 99825許 | F-M 式鐡枠書架 | 合資 間宮商店 會社 | 圖書館用品專門。 -


第一代的1924型書架,以模具鑄造框材各部零組件,框體有剪力撐設計,標準型6層擱板,外觀跟現代鋼製書架基本結構表現無太大差異8。當年圖說尺寸係採用英制而非公制,框架總高六呎五寸(約198.2公分)、以雙面架計測,深度一呎七寸四分(約53公分)、寬度依聯數而異,徐州路書庫主力是三聯架,寬九呎(約273公分);間宮自述當時美國製品高度多為七呎至七呎六吋,考量日本人體型及取書作業便利加以修改9,這款書架是日本工業化生產黎明期的製品,保留了傳統木製書架擱板可依圖書裝禎高度調整水平位置的概念,因此在直柱取六等分表面鑽孔,使用螺絲起子上下微調整擱板支撐架高度。書架外尺寸經過規格化定型(分別有單、雙面之二聯、三聯架),配合1920年代盛行鋼筋混凝土建築工法,圖書館建築的柱距、樑下、書架及通道的立體空間想像及藏書量讓建築師容易計算規畫,這種模組化的圖書典藏設備,很快地被日本及其殖民地新圖書館建案採用。



- 左:1924型書架擱板高低調整孔位,需要使用工具拆裝螺絲。照片左上為增設的溫濕度計,書庫的濕度數值44%是很理想的典藏標準。/
中、右:1926型掛勾板扣耳及其他細部特寫。 -


組合、拆卸便利的1924型書架推出後,間宮在1925年底進行改款,命名為「1926型F-M棚板上下自由可動式鐡枠書架」,如其名稱新款改良了擱板調整機能,設計兩端掛勾框撐起木擱板,掛勾可配合垂直結構預留的59處沖孔位置,不用工具徒手就能自由調節高度,此外,掛勾框的鑄鐵鏤空線條造型,營造希臘古典式樣意像的趣味10,改善1924型過於樸素的缺憾,外框總尺寸略大於1924型,差異在深度,以雙面架為例,1926型是一呎九寸(約57公分)。1924型推出已有著名的學校或機構圖書館採購,1926型改款訊息才推出尚未量產,即接到預購訂單11,反應了當年鐡枠書架的功能需求滿足近代圖書館營運,大受好評,成為圖書館同業間的先進設備的樣本,可說是東亞地區鋼製書架的原創代表。


- 1926型鐵框接結及剪力構造細部特寫。 -


話題轉回到校園,徐州路書庫為什麼會出現這兩款鐵製書架?這棟建築由名建築家王大閎先生的「大洪建築師事務所」於民國50(1961)年設計(業務編號PC-226)、民國52(1963)年啟用做為臺大法學院圖書館,建築工程圖並未標示地下室區域有書架配置,推測是完工時由校內(含校總區、醫學院校區)既有設備搬遷組合。臺大法學院是在國立臺灣大學成立後,民國36(1947)年使用戰前總督府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原址而設立,那麼這批書架會是臺北高商的財產嗎?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在大正8(1919)年4月成立,當時圖書館位於現在徐州路校區舊行政大樓二樓北廂及東廂,從歷屆卒業紀念冊圖像比對,仍是傳統木製書櫃,加上在書架上發現類似臺北帝國大學特有的財產金屬標記(可惜刻痕磨損後又上漆無法詳辨),因此原始購入者排除來自臺北高等商業學校,最有可能的來源還是當時校總區接收臺北帝大圖書館,或來自文政學部講座圖書室,民國36(1947)年連同設立法學院需要的相關書刊一起撥交至徐州路校園,或是民國52(1963)年才自校總區直接搬入甫完工的法學院新圖書館。目前可得的財產帳面並無登載該批書架資料,要溯其原始身份,仍待找到更多檔案加以比對驗證。

進入21世紀鋼製書架依然是圖書館典藏設備的主流,隨著戰後煉鋼技術的精進,1950年代冷軋延壓處理12的改良技術讓鋼板變薄、輕量化,折彎成形的力矩強度更為牢固,塗料均佈細緻耐磨提升防鏽力,鋼製擱板可以完全取代間宮不二雄當年強調使用混合材質的特色,混搭風格的鐵框木擱板書架雖然有它的優點,但只風光約20年的時間,間宮商店事業就在戰火下化為灰燼。


- 左:調閱書庫古董書架現況,前為1926型,後面皆為1924型 /右: 間宮商店的鐵框書架能在臺灣使用迄今,真的是一項奇蹟!-


從今日的眼光評價「F-M式鐡枠書架」,它的存在是工業技術演化過渡期的標本,具在地性、獨特性及稀有性,跨海來到臺灣,更見證臺灣圖書館史的營運歷程,早年的設備從校總區易地到建築家王大閎為法學院所建的圖書館內持續使用迄今,無意中增添了本館保存同業古董文物、蓄積工業資產研究能量的話題,在校園內與古董圖書館設備的偶遇,真的是處處充滿奇蹟!

------------------------------------------------------------------------------------------------------------------------------------------------------------------------------------------------------
1「枠」為日本漢字,假名わく(waku),中文為框架、外緣之意。「F-M式鐡枠書架」中文意譯是F-M式鐵框書架,F-M則取創辦人間宮不二雄(Fujio MAMYA)英文姓名頭字語。
2法社分館對外營運時期(2014.6.20前)地下室書庫設有開架區及閉架區,開架區典藏裝訂期刊,閉架區典藏日治時期舊籍、日治時期臺灣研究資料,間宮商店產品佔全區約1/3容量,其他鋼製書架為1960年代添購。
3間宮不二雄(1960)。図書館と人生:間宮不二雄古稀記念。(京都:間宮不二雄古稀記念会)。頁287-288。
4同3。頁276。
5図書館研究第4卷:書架ノ話附書庫設計法(1925)。頁134-134。當年鐵件防鏽塗裝技術不如現代精密,須要定期維護,鐵製擱板與書刊間因取用磨擦造成塗層磨耗產生鏽蝕,或是日後表面施作油性保護劑滲透但塗料未充分乾燥,反而污損書本,對於日本較潮濕的環境且無空調時代的書庫,保守觀念認為製材前經過乾燥回潮處理的木料加工上漆,反而對濕氣的防護較佳。
6図書館研究第6卷:フヮーニチュアーノ話(1925)。頁IV。
7同5。頁131。
8同5。頁160。
9同5。頁137-138。
10図書館研究第4卷:書架ノ話追加1926型棚板(1925)。頁56A-8。
11同10。頁56A-3。依據1925年12月10日現況,使用1924年型有京都帝大、東京高等師範、北海道帝大、東京帝大農學部、和歌山高商、立教大學、三重高農、中央氣象台、滿鐵大連圖書館….等28處學校、機構或個人文庫,預購1926型有京都帝大農學部林學教室、大阪高商圖書館、橫濱高商圖書館、日本青年館圖書館、山田珠樹文庫(東京帝大教授曾任東京帝大司書官,等同圖書館長)等,這些名單可以成為研究迄今是否保存同款設備的線索。
12冷軋延壓鋼代號為SPCC,常見鋼製書架規範書,總圖及後續新購擱板SPCC鋼料厚度都在1mm(含)以下。

疑雲糖果屋

推廣服務組.魏怡君

每年的開學季圖書館為新生企畫尋寶活動,用趣味的闖關冒險讓新生瞭解圖書館環境及各項貼心服務。
這個夏天,我們化身成疑雲糖果屋,要和你一起沐浴在綺麗的奇想糖果泡泡裡......

似乎怎麼走也走不出的奇幻書本森林,
在皎潔的月光照射下,隱約看到的竟是......
綿密蛋糕堆疊的屋頂,酥脆餅乾搭成的牆,連窗戶都是亮閃閃的白巧克力糖霜。
糖果屋裡空無一人,只有掉落地上,被壞巫婆識破的雞骨頭。
你能找到韓森和葛蕾特逃命時遺留在森林各處的9塊發光石,幫助他們找到回家的路嗎?
一場驚心動魄的甜蜜冒險,現在展開!

疑雲糖果屋任務說明:

一、發光石的呼喚
手持闖關地圖至總圖,選擇任一關卡開始闖關,至各關卡完成指定任務,取得發光石並蓋印到對應的圖框內,即破解該關卡。取得9枚發光石印章請到1樓疑雲糖果屋櫃台,現場填寫問卷後即可領取壞巫婆退散好禮1份。



- 上:拿著奇幻森林地圖,在圖書館來一場難忘的冒險吧!/ 下:即使不是搜集狂也會為之瘋狂的各關卡過關章,一定要搜集一套的阿~ -


二、「甜蜜蜜新人賞」(新生限定)
圖書館將於每週五(9/8、9/15、9/22、9/29)抽出幸運新鮮人,贈送「甜蜜蜜新人賞」迎新大獎,馳騁校園的椰林風情腳踏車週週送。
三、只怕你不來,好禮獎不完
封關加碼獎、感謝學長姐熱情支持的「謝謝你一直都在獎」,有感受到圖書館多希望你們得獎了嗎?
四、尋找斯年糖
最後歡迎前往校史館參加獨立關卡
<尋找斯年糖>
,完成指定任務後,還可再額外獲得小禮物喔!


- 左:通過所有關卡啦~到一樓櫃檯開心領獎品!/右:完成臺大人文庫裡的秘語拼圖,隱藏版關卡悄然出現 -


活動日期:106年9月4日(週一)至9月29日(週五)  
※各關卡開放時間請參考活動網站
活動對象:以本學年度入學之新生為主,非新入學之本校學生亦可參加。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各樓層

→ 更多詳情,請至活動網站查詢。

 

原圖中心9-10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九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08期館訊內容


【十月】本月原圖中心將和讀者分享兩個相當激勵人心的故事,電影裡的主角們,憑藉著天賦與自身的努力,終於在各自的領域,跨越種族歧視的藩籬,成就不凡的夢想。《足夢少年》描述一位夢想成為職業足球員的15歲塞內加爾少年,離鄉背井到法國展開的追夢冒險之旅;《關鍵少數》則講述3位非裔美國女性工程師,於1960年代在NASA團隊背後貢獻了驚人的聰明才智,讓美國太空人約翰格倫順利成為首位進入地球軌道的人。

播放日期| 10/7、10/14、10/21、10/28 (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足夢少年
播放時間 | 10:00-11:37(97分鐘)
15歲的米特里來自塞內加爾,夢想成為職業足球員。一位歐洲球探發現他的天賦,並邀請他到巴黎接受訓練。支持他的家人到處借錢,湊足了訓練金。但到了巴黎之後,他才發現這是一場騙局。
身無分文又身處於種族不友善的環境下,他的法國冒險之旅一路跌跌撞撞,直到遇見一位足球教練才免於流落街頭,且讓足球夢再度出現一線曙光。雖然教練看見米特里的才華,但他是個走不出過往又脾氣古怪的人,以致於兩人總是衝突不斷,這段相遇會是千里馬遇到伯樂,還是另一個惡夢的開始?而勇敢追夢的堅持,是否能讓兩顆受傷的心獲得救贖?
◎場次二

關鍵少數
播放時間 | 14:00-16:07(127分鐘)
本片改編自真實故事。在阿波羅計畫中,人們總是能夠輕易列出那些在太空中,為人類踏出一大步的男性太空人名單:約翰葛倫、艾倫雪帕德以及尼爾阿姆斯壯。然而,凱薩琳強生、桃樂絲范恩、瑪麗傑克森這3個名字卻鮮為人知──儘管她們的膽識、才智,與在美國太空總署中擔任的「人類電腦」角色,是促成人類首次成功繞行地球,不可或缺的大功臣。這三3充滿遠見的非裔女性數學家,幫助美國在太空競賽中,贏過強勁的對手蘇聯政府,並同時讓女性及種族平權的議題獲得發聲的機會。

原圖中心主題書展:「運動場上的原住民族」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臺灣首次舉辦世界大學運動會,也是臺灣有史以來首次舉辦層級最高的國際體育賽事。開幕式一系列表演活動充分表現臺灣多元族群的樣態及原住民族之美外,聖火在臺灣棒球精神領袖陳金鋒的揮棒擊中後點燃,讓所有觀眾既驚艷又感動。而在這次的世大運中,臺灣原住民許多選手也拿下優異的成績,女子舉重由阿美族郭婞淳及卑南族洪萬庭兩位選手拿下金牌,百米則由阿美族的楊俊瀚破全國紀錄而摘金,籃球、排球、棒球等多項運動團隊中也都能見到原住民族裔選手的身影。

臺灣巨砲陳金鋒來自臺南的西拉雅族,臺灣體壇中,尚有許多具原住民身分的優秀運動員,像是早期的十項全能運動員楊傳廣與古金水,皆為阿美族;有「飛躍的羚羊」美稱的紀政則有道卡斯族的血統;棒球項目中,更有多位今昔效力於國內外職棒球隊的原住民好手,1960年代開啟臺灣史上三級棒球時代的紅葉少棒隊,則來自布農族的紅葉部落。

本期的主題書展「運動場上的原住民族」,將帶著大家一起再回味這些在體育史上曾讓人津津樂道的篇章,我們挑選了記錄近代原住民在體壇上發光發熱的館藏,包括圖書、期刊、論文與影片資料,歡迎各位讀者來館閱覽。

展出清單:http://www.tiprc.org.tw/blog_wp/?p=14290
展出時間:2017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展出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1460 +1:6年之後 ─ 吳聰敏教授演講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李百珣
如果我在大學時想過,20年後理想的生活為何,
我大學四年的日子會有何不同?

經濟系吳聰敏老師在2011年臺大新生入門書院演講,
題目是 “1460+1”,
與學生談如何過大學四年。

6年之後,他的想法有一些調整。
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邀請吳老師對新一代的學子
分享這幾年的所見所思。

如果你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這個演講或許會有一些啟發。

活動時間:2017/9/18(一)15:30-16:20
活動地點:社科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2樓簡報室
報名網址: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699

美國文化教室@臺大社科圖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黃文琪
你認識Bing Crosby或是 Woody Guthrie的音樂嗎?
歡迎你一起來瞭解
音樂如何影響大蕭條時代底下的美國人民!

介紹曲目|
Brother can you spare a dime,
Do Re Mi,
Carry me back to old Virginny,
This land is your land
…以及隱藏版surprises

演講者: 美國在台協會美國資料中心 文化新聞組專員 王惠華小姐
(Ms. Sophie Wang, Public Diplomacy Section, AIT)
活動時間:2017/9/26(二)15:00-16:00
活動地點:社科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2樓簡報室
報名網址: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700

※演講將以中、英文2種語言進行


第41屆金鼎獎書展在臺大

推廣服務組.黃瀅芳
「金鼎獎圖書類得獎作品」將於臺大圖書館展出。展出文學、非文學、兒童及少年、政府出版品以及圖書編輯、圖書插畫得獎作品共20本書籍。配合書展亦於總圖書館日然廳舉辦兩場作者座談:

(1) 9月27日(三)下午2點,邀請本次政府出版品得獎作品「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陳允元主編;
(2) 10月5日(四)上午10點半,邀請兒童及少年圖書得獎作品「有誰聽到座頭鯨在唱歌」作者張文亮老師,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書展現場亦有「心得分享活動」,邀請各位閱讀得獎作品後留下您的心得與感想參加抽獎,將有機會獲得本次得獎作品書籍2冊。

金鼎獎今年邁入第41屆,邀請您一起參與臺灣出版界的盛事,並閱讀與感受各類優秀作品的金字玉言,從中解放心靈,體會人生。

活動時間:2017年9月15日(五)至10月11日(三)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1樓新書展示區
主辦單位:推廣服務組  ☎(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金鼎獎起源與全部得獎作品介紹請見第41屆金鼎獎網站

活動紀實: 

雙贏的學習經驗 ─ 2017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大學博物館除了協助大學專業領域的學術研究與教學之外,亦是大學與社會連結的窗口,肩負著教育推廣的功能。如何運用大學資源進行社會教育推廣,同時提供大學的主體――學生,良好的博物館學習經驗,是大學博物館所面對的課題。

每年暑假,臺大博物館群十個成員館群策群力,共同推出「悠遊一夏 探索臺大: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就是最好的機會。今年,三梯次營隊的課程內容概況如下:

第一梯次:8月9日

◆ 校史館─臺大校史學分爭霸戰
透過導覽解說與遊戲闖關的方式,讓學員認識臺大校長、校園地景;創作臺大校旗、臨摹傅斯年嘉言;體驗圖書館員工作、臺大人校園生活等。
◆ 動物博物館─發現骨之謎
藉由標本觀察及科學遊戲,學習認識不同動物骨頭的同、異之處,最後,讓學員挑選一塊印象最深刻的骨頭帶回家作紀念。
◆醫學人文博物館─醫學的推手
藉由建築特色、歷史背景及主題展示,探索醫學人文博物館的內容,及探尋醫學發展背後許多無名推手的故事,進而引發孩童對於醫學之興趣。


- 左:在校史館體驗穿著學士袍,並在黑板寫下我愛台大字眼/中:於動物博物館快速辨識眼前動物標本相對應的運動方式並蓋章/
右:醫學人文博物館導覽解說並與學員問答互動 -

第二梯次:8月11日

◆ 昆蟲標本館─水生昆蟲知多少 + 蝶翅書籤製作
首先課程講授水生昆蟲的多樣性,接著,透過拼貼蝴蝶翅膀完成美麗的書籤,學習製作蝶翅標本與體驗手作樂趣。
◆ 地質標本館─地球的奧秘─揭開岩石礦物的神秘面紗
共分為四大主題課程:岩石知多少、礦物大解密、離島岩石之謎、臺灣本島的岩石分布。
◆農業陳列館─食物X農業X生活
透過食農教育展解說,讓學員思考每天吃的食物從哪裡來;再藉由食材九宮格遊戲加深習得知識。最後,讓學員體驗體驗親手種菜的樂趣。


- 左:在昆蟲標本館製作蝶翅標本書籤/中:於地質標本館認真聽離島岩石之解說/
右:在農業陳列館體驗親手種菜的樂趣 -

第三梯次:8月14日

◆ 人類學博物館 ─阿奇出任務遺址抓寶94狂
認識分布在臺灣各地的考古遺址、模擬實地挖掘「遺物」,最後,DIY製作人獸形玉玦造型相框。
◆ 檔案館─荒島檔案歷險記
透過大富翁遊戲設計,帶入各檔案館不同的特色故事,穿插檔案工作人員的日常,讓小朋友在遊戲過程中對檔案館有深入淺出的認識。
◆ 物理文物廳─變化球投手的奧秘白努力原理的生活應用
透過變化球投球示範、紙杯飛行器實驗、漂浮球實驗示範等,解說白努力原理的生活應用。
◆ 植物標本館─果‧子的觀察與探索
介紹植物的果實與種子,讓學員觸摸實體與標本,思考平時身邊能遇到的果實與種子,了解果實與種子的特色,培養觀察與探索的能力。


- 左:在人類學博物館尋找「遺物」裝袋做記錄/中:於檔案館透過大富翁遊戲認識檔案工作/右:物理文物廳進行紙杯飛行器實驗 -

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自2010年開辦以來,至今已邁入第八年,建立良好的口碑,今年甚至有學員為了參加營隊,專程從台南搭乘高鐵一日往返。體驗營為四到七年級小朋友量身打造,讓小朋友藉此盡情探索臺大博物館。除此之外,營隊的帶隊隊輔,各館準備課程教案,或是當天實際活動的過程當中,均有許多本校學生參與其中。

本校學生在博物館這個場域中與參與的學員進行互動,同時也獲得自身的博物館經驗。換句話說,除了讓小朋友有機會了解大學內的研究並學習新的知識,同時也讓本校學生得以將高等教育中習得的知識及觀念傳達給小朋友,這樣的過程除了能培養學生傳遞自身專業的溝通能力外,也提供他們參與學校及博物館活動的機會,不啻為一次雙贏的學習經驗。

臺大校史學分爭霸戰 ─ 自己的學分自己賺

校史館營運組學生助理.楊仲涵

一年一度的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今年選在8月9日舉行第一梯次的活動,作為打頭陣的校史館,這次推出「臺大校史學分爭霸戰」,讓來參加的小朋友在這場學分戰爭中有時合作、有時競爭,一切都是為了賺取「學分」。

透過學分爭霸戰,除了讓小朋友們了解大學中「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差別,也透過課程的設計,讓小朋友們了解臺大的校史,或是進一步「體驗」校史。
在學分方面,分成A群課程與B群課程,每一群當中皆有四種科目,分別是藝術類學分、生活類學分、國語類學分與社會類學分。每一小隊皆必須修習其中一群的所有課程做為必修學分,然後由各小隊隊員共同討論,由非必修的課程當中選出想修習的選修課程。


- 左:校長你是誰?用拼圖拼出校長的樣貌/中:臨摹傅斯年。大家認真臨摹傅校長的嘉言/右:臺大生活通。體驗穿著學位袍 -


而課程設計則是融入校史故事,讓小朋友們能夠體驗甚至了解臺大的校史。屬於生活類學分的「小小圖書館員」就是讓小朋友體驗校史的最佳典範,在老師(即關主)介紹以前圖書館的借書方式與禮節後,便讓小朋友扮演館員與讀者,讀者填寫「借書單」交給館員,館員依照借書單上的資訊到夾層書庫中找出讀者想借的書,「真的要洗手喔?」是每個扮演館員的小朋必定會說的話,也展現出以前圖書館借書的特色。

同樣屬於生活類學分的「臺大生活通」則是讓小朋友們瘋狂的課程,「你吃小口一點啊!」與「吃慢一點…吃完再跑啦」是這一堂課老師的口頭禪。因為這堂課的目的是要了解臺大學生的生活。屏除念書,老師從食衣住行下手,在介紹完以前臺大學生的「食衣住行」後,便是爭取學分的時候了,小朋友們要先推派一人吃完臺大農場的清蛋糕、穿上畢業生的學士袍並在館內繞一圈後,再在黑板上寫下「某某某♡臺大」的字樣,才能交棒給下一個人,每完成一個人可以獲得一學分,看有多少人完成就能獲得幾學分。為了自己的學分,一口吃完蛋糕的人不少,而且個個都展現飛毛腿、讓隨隊隊輔追不上,是熱門的課程之一。

熱門課程之二的是屬於社會科學分的「芝麻開門」,這門課透過提示紙,讓小朋友們從體驗營的手冊當中找出寶箱的密碼,每打開一個寶箱就可以獲得寶箱當中的糖果以及一個學分,其中有一個終極寶箱的密碼散落在館內各處,需要小朋友們分頭去找,此起彼落的「找到了」便成了這門課的特色。

※ 想了解更多體驗營的活動嗎?請觀看精心製作的影片喔!


- 影片拍攝剪輯:楊仲涵/若看不到影片,請至youtube網站觀賞! -

一系列的課程結束後,每一位小朋友在課程中都有良好的表現,並成功獲得學分,爭霸戰的最後,就是用方才辛苦賺取的學分來兌換小禮物。禮物當中有一個獎項是「驚喜包」,也是詢問度最高的獎品,但是這個獎品所需要的學分也是最多的,光靠一己之力所賺的學分,是不太有機會換到這個獎品的。特別的是,這群小朋友他們想了想,有好幾個就跟旁邊的隊友說:「欸欸,我們學分湊一湊,一起換驚喜包吧?」,在活動的最後不經意的展現出合作與分享的精神,是一群讓人驚豔的小朋友!


- 左:臺大尋寶趣/中:動手做校旗。小朋友創作臺大校旗/右:物理文物廳進行紙杯飛行器實驗 -


這次的活動中,小朋友們不僅學到了許多校史知識,也能帶獨一無二的紀念品回家,滿載而歸。而扮演老師的關主們,也為了籌備這個活動,對於自己所在的學校──臺大有了更多的認識,也很開心能夠參與這樣一個有意義的活動。看來不只是小朋友,就連參與活動的籌備的人們都有所收穫呢!不禁讓人期待明年的體驗營,又會有什麼樣新的火花呢?

開啟研究之路、滿足學習渴望!Help講堂秋季班9-10月課程

學科服務組.吳朝裕


開學囉,您是不是已經準備好要努力學習了呢?歡迎相揪來上課!2017年9月至10月,圖書館安排了一系列「HELP講堂」課程,幫助您贏在起跑點,提升您的研究力,為您的學習加分!包含蒐集文獻及評估期刊的工具 「Web of Science」、「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及「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資料庫,撰寫論文必學的「Endnote X8書目管理軟體」,綜合性引用文獻資料庫「Scopus」,化學領域重量級資料庫「SciFinder」與「Reaxys」,專為產業分析設計的「TEJ臺灣經濟新報」資料庫,以及豐富電子書平台「iRead eBook華藝電子書」等9堂精選課程,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課程名稱 課程時間 課程地點 報名與課程簡介
蒐集文獻&評估期刊第一站 -
Web of Science、Journal Citation Reports、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資料庫
9/21 (四) 13:30 – 15:3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化學文獻的搜尋密技 - SciFinder化學資料庫 9/22 (五) 14:20 – 16:20 化學系 217 教室 線上報名
寫論文必學 - EndNote X8 文獻管理(Windows版) 9/26 (二) 13:30 – 15:2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化學研究的催化利器 – Reaxys化學資料庫 9/28 (四) 14:20 - 16:20 化學系 210 教室 線上報名
寫論文必學 - EndNote X8 文獻管理(Mac版) 10/05 (四) 10:10 – 12:1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給你滿滿的電子書❤ -
iRead eBook華藝電子書平台
10/12 (四) 10:10 – 11:1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躍升財經分析達人 -
TEJ臺灣經濟新報資料庫(基礎班)
10/17 (二) 10:10-12:1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完美報告決勝關鍵 - Scopus引文索引資料庫 10/19 (四) 13:30 – 15:0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躍升財經分析達人 -
TEJ臺灣經濟新報資料庫(進階班)
10/24 (二) 10:10-11:4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室 線上報名

查詢文獻超有趣:JSTOR 資料庫實驗性功能新體驗

學科服務組.劉雅姿
JSTOR 資料庫的實驗室推出一項Beta版的查詢工具—“ Text Analyzer”,能自動判讀、分析一段文章的關鍵字及其權重,並查詢出 JSTOR 中的相關文獻。您可以透過拖曳、剪貼或上載的方式,提供一段文章、一個檔案、一串URL連結或一頁文字截圖,它就會開始進行判讀及分析。《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編輯小組: 
 
= 訂閱館訊 | 取消訂閱 | 閱讀以前館訊 | 建議與回響 =
所有圖文內容版權為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擷取使用 © 2016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您與我們聯繫。  TEL | +886-2-3366-4551  E-Mail | tulce@ntu.edu.tw

一起世大運;「臺北x運動」雙主題書展起跑!

年(選單): 
民106年
月(選單): 
8月
期數: 
208
主編的話標題: 
一起世大運;「臺北x運動」雙主題書展起跑!

總圖書館學期間(106.9.11-107.1.14)開放時間

閱覽組
★ 106學年度第一學期 9/11(一)至 1/14(日)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2:00 8:00-17:00
1F 流通服務台.借還書服務 8:20-21:30 8:20-16:45
4F 多媒體服務中心 9:00- 21: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10/2(一)、10/31(二)、11/30(四)、1/2(二)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博碩士論文專室 13:00-17:00 不開放
B1 24 小時自習室 24小時開放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9/24、10/29、11/26、12/31)開放至17:00止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0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 學習開放空間 8:30- 22:30 10:00-17:00
B1 影印中心 8:40- 21:30 9:30- 21:30 9:30- 16:40


特殊開館時間|

1. B1-5 樓閉館, B1自習室照常開放  
 106年10月4日(三)中秋節
 106年10月9日(一)調整放假
 106年10月10日(二)國慶紀念日
 107年1月1日(一)開國紀念日
2. 比照學期中週一開館(補上班、上課日)
 105年9月30日(六)
3 . 館內實施座位管制,校友、休學生請暫勿使用 B1 自習室

 106年10月30日(一)至11月10日(五) 期中考
 107年 1月 1日(一) 至1月12日(五) 期末考


在校園與古董圖書館設備偶遇—「間宮商店」篇(上)

推廣服務組.鄭銘彰

臺大校史館展廳陳列了一座由園藝系名譽教授康有德老師捐贈研究室的卡片目錄櫃,這座簡樸的木製家具正面鑲著一片蝕刻「間宮商店」的鐵製銘板,透過這塊時代印記,毫無疑問這是日治時期的圖書館設備產物。在現代化圖書館業務環境下,這一類過時的人工作業設備淘汰後逐漸消失,幸運的就成為博物展示品,此外仍有少量保持使用狀態但未察覺其正身。

臺大校總區的空間發展溯自二十世紀初日本統治時期,承自臺灣總督府農業實驗所臺北農事實驗場(1903年)、農林專門學校(1919年)、高等農林學校(1922年)、臺北高等農林學校(1927年),直到1928年成立臺北帝國大學,成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代表性學府,雖然歷經不同學制與組織更迭,但是支援研究及學習的圖書資料所需的相關設施器物,在各講座研究室、圖書館的知識管理事務上是不可缺的道具。


- 左:校史館陳列的卡片目錄櫃為間宮商店所生產/中:間宮的產品已出現近代OA家具常用的模組化生產鐵件/
右:管理卡片槽隔板的導軌卡榫,當年是摩登的機能設計 -


在日本統治下,臺灣各層級圖書館的軟硬體建設與日本國內設備供應之間產生關聯。日本在1869年出現代理西洋圖書及舶來文教品的商號「丸屋商社」(Z.P.Maruya&Co. Ltd., 即後來的丸善)1,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工業標準化、規格化概念的生產線供應的既成商品,顛覆了早年圖書館器物、家具多為工匠量身訂製的印象,1910年代起已有不少相關物品受其影響逐步設立自營工廠,量產供應日本與殖民地所需的圖書館家具設備,臺灣當然也是重要客戶,此時期幾個著名的商號,例如丸善(Maruzen, 1894;今為丸善雄松堂株式會社)、黑澤商店(T. Kurosawa Co., 1901;今為株式会社クロサワ )、伊藤伊商店(Itoi Co., 1909;今為株式會社伊藤伊)、鬼原正三堂(Kihara Shosando, 1914;後更名木原正三堂,今為キハラ株式會社)、間宮商店(Mamiya Co., 1922 )、東京鋼鐵家具製作所(Tokyo Steel Furniture Factory, 1924;今為日本ファイリング株式會社)…等,在二次大戰前都是日本代表性的圖書館周邊文物與設備的供應者。

臺北帝大時代引進的圖書館業務設備,以黑澤、間宮兩家商店為大宗。黑澤商店在1901年創立,同年即取得美製打字機及辦公事務設備的日本代理權2,商販以英、日文打字機為主,也製造辦公業務的卡片目錄櫃,另一家間宮商店創辦人間宮不二雄(MAMIYA, Fujio)曾在丸善書籍部工作,半工半讀從東京府立工藝學校畢業,獲黑澤商店創辦人黑澤貞次郎(KUROSAWA, Teijiro)賞識資助赴美留學,間宮氏留美期間感受圖書館事業的重要,回到日本先在提供獎助的黑澤商店工作5年,1922年獨立在大阪創設日本第一家專門產製圖書館專用器物設備的公司3,引進美國杜威十進分類法(DDC)、參與推動日本十進圖書分類法(NDC)實務工作,除了美國人脈之外,他也與中國圖書館學者杜定友熟識,後人津津樂道的是兩人與「圕」字的淵源故事。圕為杜定友自創,最初在中國並未通行4,1926年杜氏訪問日本大阪在間宮不二雄的寓所兩人首次會面,間宮肯定創字意義允諾推廣,兩年後間宮創辦的雜誌也以「圕研究」為名發刊流傳,「圕」遂成為漢字文化圈跨國圖書館工作者所熟悉的新字。


- 左:校史卡片目錄櫃所鑲的間宮商店銘板,文字磨損不易全數辨別/右:由校內其它可尋的同款銘板進行文字解讀。
上行:合資 間宮商店 會社;下行:圖書館用品・オフヰス用器專門 (樣品已列入校史館徵集) -


間宮商店的營業品項幾乎含蓋圖書館人工作業時代的事務器具、書架家具、書檔書車等設備,產、學合作及官方支持下,對圖書館文化事業多所貢獻,可惜間宮商店的事業在1945年3月大阪大空襲時,其公司、住宅及收集的間宮文庫全部毀於戰災,公司實質上已不存在5。現今在日本要發掘二戰前生產的古董圖書館設備家具,除了像京都、奈良等歷史古都在戰爭時傳言美軍顧及文化保存理由未遭到無差別的毀滅式轟炸,或少數幸運躲過戰火的代表性圖書館,留下當時的古董設備,然而部份倖存的圖書館在戰後高度經濟成長期大興土木蓋新館舍時,拆除了舊家具設備,加上間宮商店毀於戰火後,不像其他公司立刻以同名商號重建營運,因此可驗明正身掛著間宮商店製品的設備,被當今日本的圖書館業界同道視為珍貴的稀有品,公開徵求現存狀況資訊6。(上篇完,待續)


1丸善創始の話。檢自:http://yushodo.maruzen.co.jp/corp/history/foundation.html
2大内誠三。黒澤貞次郎さんの追憶。檢自:http://kurosawa.pagesperso-orange.fr/document.html
3日本図書館文化史研究会編(2007)。図書館人物伝:図書館を育てた20人の功績と生涯。(東京:日外アソシエーツ)。頁72-73。
4錢存訓(2007)。留美雜憶:六十年來美國生活的回顧。(臺北縣:傳記文學)。頁10。
5間宮不二雄。日文維基百科條目。檢自:https://ja.wikipedia.org/wiki/間宮不二雄
6歴史的図書館用品の調査・収集。間宮商店またはジャパンライブラリービューローの図書館用品。
檢自:http://www.kihara-lib.co.jp/history/please2.htm

原圖中心8-9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八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07期館訊內容


【九月】本月份挑選了兩部與食物有關的紀錄片與讀者們分享。《巧克力的秘密》描述廣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巧克力,有助於改善心情、對抗抑鬱症,但在巧克力的重要生產地象牙海岸共和國,它卻是血汗工廠的代名詞,不再美味;《美味的垃圾》則關注於「剩食」這個議題,主人公大衛葛羅斯走遍歐洲5國,一路上只用被丟棄的食物做菜,展開一趟與眾不同的旅程。

播放日期| 9/2、9/9、9/16、9/23、9/30 (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巧克力的秘密
播放時間 | 10:00-11:01(61分鐘)
美國賓州的賀喜鎮,是賀喜(Hershey)巧克力的總部,被稱為「巧克力小鎮」。巧克力大亨米爾頓.賀喜在這裡建立了賀喜公司,當初為員工及家眷建立的賀喜樂園,現在則成為全球知名的觀光景點。
派翠克是巴黎最特立獨行的巧克力雕塑創作狂人,他用巧克力打造、高達十公尺的聖誕樹,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他和「時尚教父」卡爾‧拉格斐聯手,精心打造雕刻「巧克力套房」。

而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巧克力來自非洲的象牙海岸共和國,在這裡,巧克力一點也不美味,更不是時尚的代名詞。年僅六歲的童工踩著光腳採集可可亞豆,這裡是巧克力的血汗工廠……
◎場次二

美味的垃圾
播放時間 | 14:00-15:20(80分鐘)
我們從小被教育不能浪費食物,但研究指出,事實上全世界將近三分之一的食物都被丟掉了,相當於全球每年有13億噸還能吃的食物卻被丟棄,形成資源浪費。這個數據包含了整條供應鏈:從農場收成到食品加工再到零售商店、餐廳、與消費者。
身兼廚師、電影工作者、社運人士等多重身分的大衛葛羅斯決定改裝自己的車,以食用油為燃料,花費5星期,走遍歐洲5國,一路上只用被丟棄的食物做菜。名廚、科學家、美食家都是旅途中的得力助手,展開一趟星級「剩食廚房」之旅。

午後電影院 - 奔跑吧人生

推廣服務組

9/6(三)永不屈服  Unbroken (2015) – 137mins

二次世界大戰時,前奧林匹克長跑選手路易詹帕瑞尼駕駛的戰機意外墜毀,他與其他兩位同機組員在海上漂流了47天之後,遭到日本海軍長期囚禁,並受其中一位軍官渡邊睦弘殘忍虐待,甚至到戰爭結束後這個痛苦的夢魘仍揮之不去,他經常作惡夢、酗酒,在看似失去一切的時候,信仰解救了他,他最後更前往日本希望與渡邊睦弘會面,願意原諒他……。

9/13(三)奔跑吧,人生!  Race(2016) – 134mins

20世紀最偉大運動員之一的傑西歐文斯,年輕時憑藉優異的體育成績進入俄亥俄州立大學,結識了亦師亦友的田徑教練史奈德,以特殊的魔鬼訓練成功讓傑西入選美國代表隊,出席1936年於德國柏林舉辦的夏季奧運,並在歧視有色人種的納粹元首希特勒面前,以黑人之姿風光奪走四面奧運金牌,為現代田徑史上寫下最偉大熱血的一頁。

9/20(三)夢想越野隊  McFarland (2015) – 129mins

吉姆懷特是一位嚴格、火爆的運動教練,在原本任職的學校惹出不少糾紛,最終被迫離開。為了生活吉姆與妻小來到美國加州南端的麥克法蘭,這是個拉丁裔占了9成以上人口的貧困城市,吉姆在這裡的高中訓練一群經濟基礎相對弱勢的墨西哥裔孩子,希望他們能發揮自己的跑步天份,參加越野競賽。這群孩子一開始被嘲笑也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吉姆不斷地對他們付出愛與關懷,終於讓他們願意付出努力實現遠大的夢想。

9/27(三)女孩愛跑步  Sarah prefers to run (2013) – 95mins

她喜歡跑步,喜歡跑步時汗如雨下,奮不顧身地向前跑。儘管因為家中經濟無法供她到蒙特婁上大學進校隊,就算在速食店半工半讀,就算只能與同鄉男孩尷尬同宿,並以假結婚騙取津貼,她也要跑下去;然而就在大賽前,心律不整的舊疾威脅著她,還有內在莫名的慾望隱隱騷動著。執拗地只想跑步的她,為的是追逐、逃避,還是忘我?

關於世大運,我想說的其實是……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2017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即將在臺北市舉辦,這是眾所矚目的國際運動賽會,除了是大學生競技運動的舞臺外,更是一場全民運動。身為大學一份子、位在熱力臺北市,又鄰近世大運唯一捷運彩繪列車必經之公館站(咦?這也行?),臺大圖書館當然、必須、一定要跟著 ”一起世大運”!我們將配合大會日期(8月19日至30日)及體育節(9月9日),舉行為期一個月的「臺北x運動」雙主題書展,藉由豐富的臺北城市發展相關圖書及運動文學館藏共襄盛舉,以饗讀者,衷情臺北、熱愛運動、喜好閱讀的您千萬不要錯過喔!

關於臺北世大運,我說的其實是……
是城市文學,記錄臺北的物換星移與包羅萬象,
是運動文學,述說體育的榮耀時刻與勵志故事。

圖書館裡的臺北世大運,
在影像中窺見百變城市風貌,
在文字裡咀嚼運動奮戰人生,
無需搖旗吶喊,同樣精彩可期。


活動時間:2017年8月10日(四)至9月10日(日)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1樓新書展示區
主辦單位:推廣服務組  ☎(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活動網址:http://www.lib.ntu.edu.tw/node/3101

新進教職員與研究生 圖書館之旅

推廣服務組.魏怡君

臺大圖書館是全國館藏量最多的大學圖書館,
豐富的人文及科技文獻、完善貼心的服務以及舒適的閱覽空間,是臺大人最引以為傲的學術寶庫。

誠摯邀請您參加106年度新進教職員與研究生圖書館
之旅,讓您在最短的時間內,一手掌握各項教學、研究與學習資源。

This 100-minute orientation is conducted by faculty librarians and is designed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library's wealth of resources and to strengthen their basic research skills. Librarians will give you a brief overview of library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and let you know how to make a better use of NTU library for your study and research.

新進教職員圖書館之旅
1. 參觀總圖書館(40分鐘):
 於總圖書館前廳集合,將由館員帶領至各樓層參觀。
2. 圖書館服務與資源介紹講習(50分鐘):
 於本館4樓多媒體中心418大團體室進行,歡迎自備筆電。


8/24
(Thu)10:20-12:00
9/6(Wed)10:20-12:00 
9/14(Thu)13:20-15:00
線上報名✦ 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697

新進研究生圖書館之旅

1. 參觀總圖書館(40分鐘):於總圖書館前廳集合,將由館員帶領至各樓層參觀。
2. 圖書館服務與資源介紹講習(50分鐘):於本館4樓多媒體中心418大團體室進行,歡迎自備筆電。

9/11(Mon)13:20-15:00 / 9/15(Fri)10:20-12:00 / 9/19(Tue)10:20-12:00
線上報名✦ 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695

新進國際生圖書館之旅 ── “Know Your Library” Tour

1. Library Tour(40mins):Please come to the entrance of NTU main library on time.
2. Brief overview of library services and facilities(50mins)
9/12(Tue) 10:20-12:00 English
9/13(Wed) 10:20-12:00 中文
9/18(Mon) 13:20-15:00 English

Online registration✦ 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695

主辦單位|圖書館推廣服務組、學科服務組
活動洽詢|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EndNote Bluebook Law Review 中英文合併樣式檔(style)─以【臺大法學論叢】期刊引用格式為例

學科服務組
本文由臺大法學院研究生與本館合作,製作符合《臺大法學論叢》格式的中英文合併「Reference Types」與 style 樣式檔。請先下載以下 2 個檔案,並搭配本文說明使用。《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編輯小組: 
 
= 訂閱館訊 | 取消訂閱 | 閱讀以前館訊 | 建議與回響 =
所有圖文內容版權為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擷取使用 © 2016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您與我們聯繫。  TEL | +886-2-3366-4551  E-Mail | tulce@ntu.edu.tw

MetaCat大大升級,給你滿滿的館藏大平台!

年(選單): 
民106年
月(選單): 
7月
期數: 
207
主編的話標題: 
MetaCat大大升級,給你滿滿的館藏大平台!

MetaCatPlus 升級上線,歡迎體驗!

系統資訊組


跨館整合查詢系統MetaCat自上線以來,可同時查詢多所圖書館館藏,為了回應大家的喜愛與期許,升級為MetaCatPlus了!

MetaCatPlus不僅可更即時快速查詢書目資料與借閱狀態,可查詢的圖書館總量也增加到73所圖書館,介面也做了優化設計。MetaCatPlus預設即時查詢全部圖書館的館藏目錄,提供整合過的檢索結果,點選「機構單位篩選」可以檢視各圖書館的查詢筆數,也可以先勾選欲查詢的圖書館再作查詢。歡迎大家一起體驗升級後的MetaCatPlus


- 左:MetaCatPlus提供整合過的檢索結果/右:透過「機構單位篩選」選擇欲查詢的圖書館 -

總圖於2017.07.03 - 08.21設立繳交學位論文服務專區

閱覽組

依學校行事曆,本學期學位論文繳交截止日為8月21日(一)。為服務本校研究所畢業生加速辦理圖書館畢業離校程序,圖書館於2017.07.03 - 08.21在總圖二樓235室設立繳交學位論文服務專區,研究所畢業生可於服務時間內至該區上傳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繳交紙本學位論文、申請學位論文延後公開等相關手續。

註:因電子論文審核需 2 個工作天,建議電子論文最遲需於08.17以前上傳至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

各系所畢業生繳交論文冊數如下:
1. 一般系所:二冊
2. 數學、化學、物理、海洋所、社會科學院、法律學院各系所:三冊
※繳至本校圖書館典藏之紙本學位論文,其裝訂方式為平裝或精裝擇一
※學位論文繳交及離校手續注意事項,請參閱本館網頁說明

校總區繳交學位論文服務

時  間: 2017.07.03 - 08.21

7/03 - 7/21 週一至週五 10:00 - 17:00

7/22 - 8/21 週一至週五 09:00 - 17:00
地  點: 總圖二樓235室
聯絡資訊: (02) 3366 - 2365;ntuetds@ntu.edu.tw


非上述時間請洽總圖一樓3號流通服務台辦理,電話:(02)3366-2366、(02) 3366-2353。

原圖中心7-8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七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06期館訊內容


【八月】本月份原圖中心週六電影院將放映兩部由公視發行的紀錄片,兩部影片都來自公視「紀錄觀點」節目,有著濃濃的臺灣味。《美食人‧情‧味》是以臺灣各地豐富的飲食文化為經,人文特色為緯,透過異國導演新鮮的觀察眼光,呈現各族群飲食文化所代表的人情趣味;《劃破天際看世界-台灣篇》則以空拍方式來介紹臺灣,邀請觀眾透過他者的角度,在鏡頭移動裡,看一個熟悉又陌生的故事。

播放日期| 8/12、8/19、8/26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美食人‧情‧味
播放時間 | 10:00-11:00(60分鐘)

本片以臺灣各地豐富的飲食文化為經,人文特色為緯,透過異國導演新鮮的觀察眼光,呈現各族群飲食文化所代表的人文思維、文化結晶與人情趣味。
從台北、花蓮、台東、佛光山,一直到北埔、埔里,正好環島一週,豐富多變的食材,反映節令的推移與大地海洋的深厚蘊藏;巧妙多端的烹調巧思,則反映出烹調者的匠心獨具與新鮮創意。在創造美食、分享美食的同時,美食成形背後的綿延過程,也反映出嶄新的環保關懷與尋求生態自然平衡的可貴心意與創意。

◎場次二

劃破天際看世界-台灣篇
播放時間 | 14:00-14:52(52分鐘)

從南到北,城市越過鄉鎮,我們看見了在新莊大隱於市,滿頭白髮的製鼓師傅王錫坤,遵循著古老的製鼓方法。到古老山城九份,跟隨優人神鼓,依著天人合一的理念,體驗他們每一次演出都是修行。在臺灣的中心南投,親愛愛樂的孩子們,在絃樂中生活、成長。

「布可去哪兒?臺大圖書館漂書活動」意見調查活動
2017/6/27-9/27

推廣服務組.黃瀅芳

本館自2015年起響應漂書活動(Bookcrossing),舉辦「布可去哪兒?臺大圖書館漂書活動」,在總圖書館2樓前廳、圖資系圖書室、化學系圖書室、數學系圖書室、物理系圖書室以及醫學院圖書分館均設置了漂書站,讓書被自由取用、分享,並期待書籍回巢,啟動再一次的閱讀旅程。

「漂書」象徵一種自由分享、自主閱讀的精神,在開放的場域裡由「人」提供書籍、再被「人」自由借閱。中間沒有館員、沒有借書機,就是這本「書」串起人與人之間無形的連結。我們在舉辦漂書活動時提供兩項標籤,一是專屬本館漂書活動的「漂書貼紙」,當您拿書來漂時,請於貼紙上寫上大名貼於書封,富涵分享的意義。也許下回您會在其他漂書站,例如公共圖書館、捷運站或是其他縣市的漂書站發現它的蹤影,說不定您會感動與它的久別重逢!

第二項則是「台灣漂書協會」提供的「條碼貼紙」,請將它貼於書內第一頁。您可至「台灣漂書協會」網站上登錄此條碼,並期許拿到此書的每位讀者也能夠繼續於網站上登錄,「書」的漂泊旅程就有了履歷證明。而這些過程都是由每位讀者自發,若您想嘗試當館員整理新進書籍的感覺,「登錄」這件事就是一個必備動作喔!


- 漂書站 @ 總圖書館 -

除了圖書館,臺灣部份地區的閱讀團體、學校或是鄰里間的商店,也設置了漂書箱,讓社區內的書籍能交流與分享。全球除了「BookCrossing」也有類似的書籍分享活動,像是英國女星Emma Watson響應的「Books on the Underground」,書籍流動的場域置換至地鐵與大眾交通工具;或是有著可愛精巧小書箱的「Little Free Library」,也是書籍分享精神的體現與實踐。


- 漂書站 @ 化學圖書分館 -


關於本館的漂書活動,我們想要聽聽您的建議與想法。在2017/6/27到9/27請到最近的漂書站,填寫意見調查表投入一旁的箱子,我們會在7月、8月與9月的月底各抽出10位幸運讀者贈送圖書館的紀念品喔!謝謝您的參與,也期待您的回饋喔!


「節氣食堂-食農X節氣的科學探索」特展,於圖書館小展廳繼續展出

推廣組

節氣是人觀察自然變化而創造的時間觀,也深深影響人類生活與習慣。過去人們依氣候寒暑變化及耕耘播種之農時命名二十四節氣,也順應自然調節出獨特的飲食結構與文化。本次展覽透過節氣相關詩詞、花卉與習俗飲食的呈現,介紹節氣人文、自然與生活的各種面向,推廣大眾對飲食的消費素養與態度,拉近人、食物、土地間的關係。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展覽最精華的東西都在這裡囉! -

節氣食堂特展原於2017年5月18日至6月9日在圖書館日然廳展出,其豐富的展覽內容、精巧的活動設計深受參觀者好評,故於原訂展期結束後,特選展覽精華至小展廳繼續展出至8月31日。小巧的展覽廳內擺置了有趣的節氣轉輪、花之占卜、潤餅餐車等,提供參觀者親身參與以及實際動手操作的各種活動,歡迎舊雨新知把握機會,到現場體驗,也歡迎打卡索取節氣瓶水與詩詞花語書籤(https://www.facebook.com/ntufoodsciedu/)。


- 左:轉動節氣轉盤,轉出你的幸運節氣!/右:幸運節氣對應的精緻詩詞書卡 –

展出時間:即日起至8月31日
展出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1樓小展廳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圖書資訊學系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農業陳列館

活動紀實: 


邁向健康幸福人生:
「2017年書目療法服務圖書館實務經驗分享」論壇紀要

圖書資訊學系教授.陳書梅、社會資源服務組組長.童敏惠

論壇緣起

在當今的臺灣社會,促進健康是一種時尚潮流,許多自然療癒的方式,如瑜珈療法,芳香療法,書目療法等相繼興起。其中以閱讀適當的圖書資訊資源,作為情緒療癒的方式,最終得以促進個人心理健康,即是所謂的「書目療法」(bibliotherapy)。書目療法在國外早已成熟發展,在臺灣則方興未艾。

為推展圖書館書目療法服務的相關理念與實務,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閱讀與心理健康委員會」特與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及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共同主辦「邁向健康幸福人生:2017年書目療法服務圖書館實務經驗分享」論壇,於2017年5月18日,假臺大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舉行。本次論壇邀請學者專家、各類型圖書館之實務工作者,以及出版業者進行經驗交流與分享。期盼透過此次論壇,使各類型圖書館從業人員,能在未來規劃並推展書目療法服務相關活動,以帶領讀者邁向健康幸福人生。

更多精彩內容

俄羅斯芭蕾舞之父─謝爾蓋達基列夫 Sergei Diaghilev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本期館訊 Google Doodle 主題資源選介,為讀者介紹「俄羅斯芭蕾舞之父」謝爾蓋達基列夫。2011年3月31日是他的145歲冥誕,當天 Google Doodle 將他設為主角,被婀娜多姿的美女舞者圍繞,並有濃厚俄羅斯風格的建築底圖襯托。。根據中央通訊社三立新聞網維基百科的介紹,Sergei Diaghilev(1872-1929)是俄羅斯芭蕾舞團創辦人,也是20世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藝術先驅。《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畢業了,圖書館也會一直在這裡等你回來!

年(選單): 
民106年
月(選單): 
6月
期數: 
206
主編的話標題: 
畢業了,圖書館也會一直在這裡等你回來!

總圖書館暑假(106.06.26-09.10)開放時間

閱覽組
★ 暑假6/26(一)至9/10(日)總圖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1:00 8:00-17:00
多媒體服務中心(4F) 9:00-20: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6/30(五)、7/31(一)、8/31(四)
特藏資料區(5F) 9:00-17:00 不開放
B1博碩士論文專室 13:00-17:00 不開放
B1 24小時自習室 24小時開放;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日(7/30、8/27)開放至下午5時止
B1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學習開放空間 12:00-17:00 不開放
B1影印中心 8:40-20:30 9:30-16:40


註:各分館開放時間敬請參閱各分館網頁

  各系所圖書室開放時間敬請參閱本館網頁

研究所畢業生學位論文繳交注意事項

閱覽組‧郭美玲

依學校行事曆,本學期碩博士論文繳交截止日為106年8月21日(一),圖書館提醒研究所畢業生以下繳交學位論文注意事項,詳細論文繳交及離校程序仍請見圖書館「畢業離校及論文繳交」網頁說明。

一、上傳電子論文全文pdf檔
研究生請先自行登錄本校「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輸入論文基本資料、上傳電子論文全文pdf檔後提交審核,審核需1-2個工作天,審核通過後簽署電子論文授權書。

電子論文請注意浮水印及DOI碼(數位物件辨識碼)大小及頁面位置,並請記得設定保全保護文章。完整的電子學位論文設定請參見「臺大電子學位論文上傳手冊」,摘錄浮水印、DOI碼及保全設定步驟如下:

1. 浮水印


(1) 先將論文原始Word檔案轉為PDF文件檔後再加入浮水印;浮水印圖檔(pdf檔)請至「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首頁下載。
(2) 浮水印之絕對比例、不透明度及位置等各項設定值如下圖。

2. DOI碼

(1) 登入「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在輸入論文基本資料網頁找到論文的DOI碼,並加以複製。

(2) 開啟電子學位論文PDF檔,點選 工具頁面水印新增水印
  若跳出「此檔案已包含浮水印……」提示視窗,請選擇 新增新的

(3) DOI碼來源、文字大小、不透明度及位置等各項設定值如下圖。

3. 保全設定

電子論文PDF檔請設定保全保護文章,各項設定值如下圖。

二、繳交學位論文及授權書

1. 研究生依前項說明上傳論文全文電子檔,並經本館審核email寄發審核通知及電子學位論文授權書,研究生再持紙本論文及親筆簽名之授權書至所屬校區圖書館繳交。
繳交前,請先登入離校系統,勾選圖書館審查欄位(登入方式:myNTU / 學生專區 / 畢業生資訊 / 畢業生離校手續查詢系統)。

2.
3.

4.

繳交之授權書務必由研究生親筆簽名且須為正本,不接受影印、傳真或掃瞄。
各系所研究生繳交紙本論文冊數規定:
(1) 一般系所:2 份
(2) 數學、物理、化學、海洋所及社會科學院、法律學院各系所:3份
繳交電子全文至國家圖書館並非本校辦理畢業離校之必要程序,研究生可依個人意願逕向國家圖書館提供授權。請參考國家圖書館相關授權網頁:「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徵求授權說明」。

三、申請延後公開論文

1.

2.

依著作權法第十五條第二項第三款規定「依學位授予法撰寫之碩士、博士論文,著作人已取得學位者,推定著作人同意公開發表其著作,」亦即預設著作人同意圖書館得將學位論文紙本上架公開閱覽。
本校圖書館依規定辦理學位論文公開作業,若著作人有申請專利或另行投稿等智慧財產權保護之考量,必須延後公開紙本學位論文或電子論文書目資料(依據教育部台高通字第0970140061號來函辦理,學位論文延後公開年限最長為5年),請另填寫「國立臺灣大學學位論文 紙本論文 / 論文書目延後公開申請書」,於繳交學位論文辦理畢業離校手續時提出申請,繳交份數詳見申請書,如有相關問題,請與我們聯絡。
總 圖:(02 )3366-2366 或 email:ntuetds@ntu.edu.tw
醫 圖:(02) 2312-3456 # 88734 或 email:medlib@ntu.edu.tw

午後電影院 - 搖滾青春

推廣服務組

※午後電影院暑假期間暫停播映,九月重新開張,敬請期待!

6/7(三)搖滾青春戀習曲  Sing Street (2015) – 105mins

1980年代,都柏林。14歲的康納因經濟因素不得不轉學。被迫離開朋友、爸媽在家常起爭執、在新學校又被惡整。對他來說,學校簡直就是監獄,而他受困其中無法喘息,生活毫無意義。直到某天康納遇見蕾菲娜,他吹噓自己是樂團主唱,並耍帥說要邀請她來當新歌MV的女主角。沒想到雷菲娜爽快點頭答應,這下康納面臨最大窘境:他口中的樂團根本就不存在……。(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987.83 2177-3

6/14(三)我們最搖擺!  We are the best! (2013) – 103mins

在冷冽的斯德哥爾摩,一對12-13歲的龐克女孩特立獨行,她們不留長髮或穿洋裝,而是將頭髮剪得像男孩一樣短。對學校教育感到無聊,她們唯一關心的是龐克,並對於核能等環境議題感興趣,認為大人總是計較無關緊要的事。在一次音樂會的表演節目中,她們靈機一動,決定邀請在表演時總是被噓的吉他手加入,成為3人女子團體,首部創作是一首關於痛恨運動的歌……。(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987.83 2634-8

6/21(三)宅男搖滾夢  The beat beneath my feet (2014)

湯姆夢想成為搖滾歌手,但母親總不斷打擊他。某天,樓下搬來一名新房客,一天到晚彈奏吵死人的搖滾樂,湯姆認出他就是過氣樂團《沒什麼》的吉他手麥斯,多年前欠下一屁股債後便人間蒸發。湯姆於是跟他談條件,只要麥斯教他彈搖滾吉他,就不去告發他。但湯姆很快就明白,成為搖滾樂手所需付出的代價。

6/28(三)法蘭克  Frank (2015) – 95mins

害羞的男孩住在偏僻的小鎮,沒事看海發呆,生活平靜的像個白日夢,卻渴望用音樂理解這個世界。直到某天,一個另類神秘的搖滾樂團悄悄來到鎮上,鍵盤手自殺未遂,男孩自告奮勇替補,站上台才發現主唱竟然是個戴著面具的怪咖「法蘭克」。當鼓聲落下,一段為了音樂不要命、衰事連連的搞怪突槌之旅就此展開……。

原圖中心6-7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六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05期館訊內容


【七月】七月份將放映《嘰哩咕與野獸》與《海洋奇緣》兩部動畫電影。這兩部電影都是十分精彩有趣的冒險故事,《嘰哩咕與野獸》充滿濃濃的非洲大陸風情,主人翁年紀與身材雖小,卻天賦異稟,帶領村民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海洋奇緣》的故事背景則在南太平洋島嶼,主人翁莫娜與族人所生活的島嶼發生變化,生活所需的糧食逐漸短缺,莫娜必須尋找到半神人毛伊,請他歸還海洋之心,讓生態恢復平衡。

播放日期| 7/1、7/8、7/15、7/22、7/29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嘰哩咕與野獸
播放時間 | 10:00-11:15(75分鐘)

嘰哩咕誕生時就是個奇蹟,他不但從媽媽的肚子裡跑出來,還自己咬斷了臍帶,對差點沒嚇昏的媽媽說:「我叫嘰哩咕。」
嘰哩咕誕生在人類發源地的非洲大陸上,這裡的草原一望無垠,奇花異果享用不盡,大象、長頸鹿、犀牛、斑馬和羚羊都是他的童年夥伴。在這裡,嘰哩咕儼然是萬獸之王。每當這個快樂家園有困難時,嘰哩咕一定會挺身而出。當人們不再為生活煩惱,就沒人要祭拜了。因此惹惱了女巫,派人追拿嘰哩咕。

◎場次二

海洋奇緣
播放時間 | 14:00-16:00(107分鐘)

故事取材於太平洋島嶼玻里尼西亞文化流傳許久的毛伊半神人故事,主角莫娜的族人本來在島嶼上安居樂業,直到有一天,漁獲數量漸漸短少,農作物也漸漸減少產值,樹木慢慢枯死…。莫娜的奶奶告訴她─大地之母本來擁有一顆海洋之心,但是卻被一位半神人毛伊取走,因此釋放了黑暗力量,生態的平衡受到了破壞,漸漸影響了每個海域,現在農作物與漁獲變少也就是因為黑暗力量的關係,所以莫娜的使命則是找到半神人毛伊,請他歸還海洋之心,讓一切恢復原狀……

活動紀實: 

圖書館祝福所有畢業生天天都有好氣色!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這有些感傷卻也滿懷期待的畢業時節到圖書館拍照留念呢?從2013年起,圖書館都會在門口架起巨幅背景,讓畢業生有個拍照好去處,之後陸續增加放置許多有趣的變裝道具,讓拍照的同學們能夠在素雅的學位袍之外,為這深具紀念意義的畫面增添更多色彩和回憶。

除了拍照背景大圖,今年圖書館更推出一項有趣的借位拍照活動「畢業好氣色」,展現截然不同的拍照氛圍!我們參考一些國外圖書館和書店利用書本封面拍出各種有趣照片的例子(這種活動常被稱為Bookface),在總圖書館中廳旁布置「畢業好氣色」活動專區,從館藏中找出適合的素材陳列在現場,並且製作快速拍照指引以便有興趣的讀者能夠快速上手、抓到拍照訣竅,是不是很有趣呢?

大學四年時光看似很長,卻會在歡笑與淚水間眨眼即逝。無論畢業後展翅高飛至何處,臺大圖書館永遠矗立在臺大校園中椰林大道的彼端,為需要的人提供一處靜地。在此謹祝2017年畢業的同學們鵬程萬里、更上層樓!

6月8日和歌山縣知事率團來訪

特藏組.李明玲

和歌山縣盛產水果,蜜柑產量日本第一,田中長三郎教授本身專攻柑橘研究,又與出生於和歌山的著名博物學家、生物學家、民俗學家南方熊楠(1867-1941)熟識,為參觀本校典藏田中長三郎相關圖書資料等,和歌山縣知事仁坂吉伸率團訪臺考察期間特別將臺大圖書館列入行程,一行人於6月8日到館參訪。

田中長三郎(1885-1976)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東京帝國大學農學博士,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學.熱帶農學」第二講座教授,為著名的果樹園藝專家。他在1929-1934年兼臺北帝大附屬圖書館第一任館長期間,蒐購烏石山房文庫﹑桃木文庫﹑長澤文庫﹑上田文庫、渡瀨文庫等重要文庫,今日臺大圖書館能有如此的館藏規模,都是在他任內奠下基礎。

田中教授不僅治學謹嚴,也是愛書之人,立志成為一位藏書家。1930年他以父親開辦的神戶銀行名義在義大利標購德國植物學家Otto Penzig藏書,藏書中包括西洋印刷術發明之初所印行的4冊搖籃期刊本及1778年前的植物學古刊本,極為珍貴,這批資料與田中教授個人手稿及藏書,後來因緣際會留在臺大圖書館,現妥善保存於特藏組恆溫恆濕的善本書庫,稱之為「田中文庫」。



- 左:仁坂知事參觀田中教授手稿與藏書/
右:圖書館陳館長與仁坂知事等貴賓合影;
左5,仁坂吉伸知事;右6,陳光華館長;左3,林維真教授;左4,岳修平教授。
-


當日除了導覽「田中文庫」及和歌山縣相關圖書資料外,同時展示植物標本館所藏之田中教授至世界各地所採集的柑橘蠟葉標本及果實標本等圖片,並由圖資系林維真教授、生傳系岳修平教授協助說明。雙方交流時,仁坂知事表示對本校保存田中教授的豐富圖書藏品及專業的典藏空間均留下深刻的印象,館長亦提及明年適逢本校建校90週年及圖書館遷館20週年,圖書館與圖書資訊學系正研擬籌辦田中長三郎相關主題特展,仁坂知事表示願意提供策展必要的協助,並展望雙方未來進一步的交流合作。

這兩百年,我們讀的珍·奧斯汀小說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今年適逢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逝世兩百週年,網路書店順勢推出紀念書展,提醒我們想起那些年閱讀珍·奧斯汀愛情小說的怦然心動,欣賞改編電視影集、電影裡英倫風服飾與景物的雅興,涉獵其他改編作品、研究評論著作的趣味。《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館藏報報新登場!

典藏服務組.謝其男、張端桂

圖書館典藏著豐厚的學術資源與前人智慧,除了是您學習研究的得力助手,也能幫助您洞悉時事,掌握社會脈動。圖書館近日於FB粉絲專頁推出主題館藏介紹與新片快報服務,讓您在滑手機的同時就能迅速掌握各種館藏資訊唷!

「館藏報報」-時事館藏一手掌握!
「館藏報報」以校園生活或社會時事為主題,蒐集整理相關的館藏介紹,讓您在學習與研究之餘,也能透過圖書館館藏迅速掌握時勢脈動!

來看看最新一期館藏報報【電影裡的職場人生】

「新片快報」-
新片不低調,搶先讓你看!

多媒體服務中心製作各種影音館藏目錄,除了於影音Focus網站及中心內實體電腦提供讀者們便利的選片工具,現在您也能從FB粉絲專頁中的新片快報,掌握最新的影音館藏喔!

好食好展好電影:停下腳步,看見不一樣的圖書館!

年(選單): 
民106年
月(選單): 
5月
期數: 
205
主編的話標題: 
好食好展好電影:停下腳步,看見不一樣的圖書館!

總圖書館擴大24小時自習室服務範圍

閱覽組

總圖書館擴大24小時自習室服務範圍,全區均24小時開放。為兼顧所有讀者需求,A區可使用筆電,B、C區則為禁用筆電區。
此外,本館將加強自習室之消毒與清潔工作,期能提供更優良的自習環境,同時滿足使用筆電及寧靜閱讀的自習需求。

【小提醒】

.學期考試期間實施座位管制,請校友、休學生該時段暫勿使用自習室。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為自習室清潔閉館日,自習室開放至當日17:00,並於次日08:00重新開放。

歡迎本校教職員工生及校友多加利用!

午後電影院 - 時來孕轉

推廣服務組

5/3(三)備胎女王  The back-up plan (2010) – 104mins

對愛情失望的柔伊決定藉著人工受孕來完成當媽媽的願望。就在她接受手術的當天,竟然意外碰上優質型男史丹,兩人立刻爆出愛的火花!隨著肚子大了,柔伊只好跟史丹招出實情,沒想到他不但沒被嚇跑,還願意和她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但隨著預產期的逼近,這對情侶面臨越來越多的考驗和摩擦,兩人到底能不能撐到寶寶出生的那天?(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PN1997.2 B335 2010

5/17(三)鴻"孕"當頭  Juno (2011) – 96mins

一切就從一張椅子上,一個高中女生「強上」了一個高中男生開始……。朱諾是有主見又愛搞怪的高中女生,她「上」了她喜歡的男生布里克,之後意外中獎。朱諾的父母用幽默、寬容與包容,陪伴她拜訪收養家庭跟產檢;就這樣,朱諾身邊的人集體經歷十個月鴻「孕」當頭的日子,彼此間的關係出現意想不到的失調與陣痛,妙趣橫生、笑中帶淚,每個人都因此孕育了自己的「新生命」。(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987.83 4135-1

5/24(三)4月3週又2天  4 months 3 weeks & 2 days (2009) – 140mins

女大學生嘉碧塔和歐蒂莉亞是室友,某一天,嘉碧塔在旅館訂了房間,而歐蒂莉亞則跟男友借錢,趕去旅館幫她付款。原來嘉碧塔懷了孕,而墮胎又違法,她們只好暗中約了密醫協助。但嘉碧塔懷孕將近5個月的秘密當場被揭穿,而歐蒂莉亞借來的錢也不夠,密醫於是拒絕幫忙。兩人苦苦哀求,密醫雖然答應,卻要她們以獻身作代價…。

5/31(三)孕轉心方向  The high cost of living (2010) – 97mins

亨利深夜駕車,撞上了一個女人,肇事後倉惶逃逸。娜塔莉在醫院醒來,得知腹中小孩已經失去生命,她原本充滿希望的人生瞬間變調,婚姻岌岌可危,卻在此時意外認識了熱情體貼的亨利。但當明查暗訪的警方找上了門,亨利的肇事者身份也即將被揭穿。面對無可彌補的過錯,亨利該如何是好?娜塔莉又能接受這殘酷事實嗎?一場愛與寬恕的考驗,自此登場。

原圖中心5-6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五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04期館訊內容


【六月】本月份放映的電影與原住民族的追根溯源有關:《Kanakanavu的守候》描述Kanakanav族人希望全世界人都知道「Kanakanavu就是Kanakanavu」的小小心願;《請問貴姓》則道出原住民族姓氏與漢姓大大不同而衍生的種種故事。

播放日期| 6/3、6/10、6/17、6/24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Kanakanavu的守候
播放時間 | 10:00-11:35(95分鐘)

2010年1月,族人扶老攜幼,回到達卡努瓦部落重新建立家園。如果台灣這小島上還可以有島,Kanakanavu族人和達卡努瓦村就是這島上最深的孤島。
Kanakanavu族人數有400多人,多年來在學術上被歸類為鄒族,受日本殖民政策影響而大部分說布農語,但老人家依然記得,Kanakanavu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祭典、歌謠、生活方式、家族名與人名,希望能做回自己,不要再偽裝。

◎場次二

請問貴姓
播放時間 | 14:00-16:00(120分鐘)

「請問貴姓?」對漢人來說是平常第一次見面的問話,可是對大部份的臺灣原住民卻很難回答,因為原住民彼此以名字互相稱呼,很少用家族姓氏,而漢姓對自己實在沒什麼意義,所以多少有些尷尬。
本片收錄4則故事,探討原住民族不同族群的傳統姓名制度,以及戰後全面改用漢姓漢名50年後的現況。

原圖中心主題書展:「原住民族好食書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自古以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原住民族自然也不例外。大自然就像是原住民族的母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祖先流傳下來辨別食材的技能,深深影響原住民族的捕食態度與料理方式。除了自然生活環境,歲令時節、祭典儀式的不同,不同場合需要不同的料理,也使得臺灣原住民各族發展出獨特的飲食文化。

這次,「原住民族好食書展」展出許多與臺灣原住民族飲食文化相關的書籍,像是《台灣新野菜主義》便告訴我們原住民各族如何採集與烹調野菜,以及各種食譜,介紹原住民各族獨具特色的風味料理,也能了解阿美族人的飲食之美、泰雅族與賽德克族人的食物與典故、以及芋頭這樣再單純不過的植物為何對達悟族人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性。還有很多從食物中可以告訴我們的事,就留待讀者到書展中自行挖掘。

「原住民族好食書展」期待與您一起藉由「閱讀」更了解原住民族特有的美食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意涵。展期自2017年5月9日至8月31日,歡迎大家來館感受「原住民族好食」!

書展清單:http://www.tiprc.org.tw/blog_wp/?p=13853
展出時間:2017年5月9日至8月31日
展出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節氣食堂-食農X節氣的科學探索 - 食農 X 節氣的科學探索 -

圖書資訊學系

節氣是人觀察自然變化而創造的時間觀,也深深影響人類生活與習慣。過去人們依氣候寒暑變化及耕耘播種之農時命名二十四節氣,也順應自然調節出獨特的飲食結構與文化。然而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吃的選擇變多了,但與食物的距離卻遠了。透過對食物的認識和理解,本次展覽希望推廣對飲食的消費素養與態度,拉近人、食物、土地間的關係。


臺大生傳系岳修平教授與臺大圖資系林維真副教授主持的科普食農教育團隊,在過去五年來曾以糧食危機、產銷履歷、餐桌科學為主題,增進民眾對於食品安全的認識。本次5月18日起在圖書館展出「節氣食堂」特展,更與校內課程結合,帶領博物館學習專題課程之修課學生,共同策劃系列展示內容,由生活和科學的角度,探索節氣的多元樣貌。

本次特展共有 3 大主題區,包括節氣食堂、食補研究室,以及節氣市集,進入食堂瞭解節氣如何形成,以及相關的習俗與文學作品;在食補研究室裡一窺節氣食補的飲食方針,看看怎麼吃怎麼選才聰明。節氣市集裡有季節花卉與安心食物選購指南,透過上述多元主題,深入瞭解節氣的各種面向。
歡迎光臨節氣食堂,探索天文、地理、農業、食品的科學饗宴。

展出時間:2017年5月18日至6月9日
展出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1樓日然廳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圖書資訊學系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農業陳列館

活動紀實: 

舊書櫃大變身!看圖書館如何利用現有資源玩布置

推廣服務組.魏怡君
「不能錯過的暢銷英文小說懶人包」主題書展已於日前告一段落,從問卷回饋裡,其中有兩個讀者問題特別有趣:
「有些書從正常的角度看不到。」
「裝飾很可愛用心,但書架旁的報紙有點太多,影響瀏覽書籍。」

回答這兩個問題,就必須從還原這些書架原來的樣子開始。

你可曾注意過館內為數不少的六角型展示書櫃呢?它們大多位在 2 樓或 4 樓的書庫門廳中。這些書櫃原始的設計便是3面可展示書籍,另外 3 面可貼告示,或加裝壓克力展架展示資料。

如果只是把書架搬來直接擺上書,吸睛度肯定大打折扣。為了讓書展現場更活潑,我們把兩個六角櫃併攏,製造出兩兩並列的書籍展示效果;也把這些英文小說的中譯本館藏盡可能的找出來,以一中一英左右對照的方式呈現,方便讀者對照閱讀。再將這些宛若羅馬柱的大書櫃環繞弧形沙發,希望能給讀者一個安靜不被打擾的舒適閱讀空間。


也由於展期適逢「還能說什麼?非典型青花特展」,在一樓中廳已被精美的青花瓷展櫃佔滿的情形下,如何吸引過往讀者注意,成了本次書展一大挑戰。為了賦予這些20年前設計的圖書館家具新樣貌,圖書館利用過期的舊英文報紙,包覆以往辦活動拆下來的珍珠板,再貼上許多自行印製的彩圖,大笨鐘、倫敦眼、自由女神、美國隊長,甚至還有手工一張一張黏貼的三角國旗,搭配 195 公分高的巨型英式復古電話亭,讓書展現場滿溢濃濃的英美風情,以期完美呼應本次書展主題。


也因此,那些報紙貼住的部份不是書櫃唷,而是原來老舊的象牙色展板啦!有些書在正常角度看不到,也是因為書櫃原始六角型造型使然。不過非常感謝讀者們給我們許多回饋,特別是很多讀者反應希望能看到書展的書單,其實一直都在美國隊長身旁阿......(羅傑斯隊長踢了下腳邊的QR CODE後默默拭淚)

最後,非常感謝讀者熱烈支持「閱讀的如果電話亭」活動,書展期間共有近90位讀者走進電話亭,利用這些拼湊起來竟剛好是一顆大愛心的活動小卡,穿越時空,希望能帶給7個月後路過圖書館一樓中廳的你,一份神秘的聖誕閱讀禮物。

就用一整個夏天的蟬鳴來期待吧!

「雞年激推!不能錯過的暢銷英文小說懶人包」主題書展得獎名單
為保障個資安全僅公開姓氏,圖書館已於5/9寄送得獎通知,各得獎人以館方通知為領獎依據。
1. 現場問卷幸運得獎者10名(特藏A4文件夾乙組):
王○○、廖○○、趙○○、曾○○、黃○○、詹○○、廖○○、陳○○、田○○、陳○○

2.「閱讀的如果電話亭」小卡幸運得獎者5名(驚喜禮袋乙只):
戚○○、葉○○、吳○○、李○○、江○○

「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106年會員大會暨學術電子資源永續發展計畫說明會」
會後報導

館藏徵集組.葉思岑

97 年成立之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Taiwan Academic Electronic Book and Database Consortium,簡稱TAEBDC)至今已邁入第 10 年,由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等 6 校成立推動小組,負責聯盟之行政、徵集、彙整、採購及推廣作業且藉由每年舉辦會員大會,增進館際間之交流與分享。今(106)年之會員大會於 4 月 19 日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舉行,主要是報告 TAEBDC 執行成果與未來發展。


- 會議照片由TAEBDC行政小組提供 -

TAEBDC針對去(105)年 93 所成員館進行採購模式、運作方式與推廣活動等項目進行滿意度調查,表示滿意以上者大多高達 9 成以上,可見成員館皆給予正面肯定。去年TAEBDC共增購 1 萬 4 千餘冊中西文電子書與7種資料庫,總計TAEBDC第一年至第九年(97年至105年)採購數量已達14萬餘冊中西文電子書及50餘種資料庫,為國內高等教育之學術研究資源奠下扎實基礎。今年TAEBDC推動小組已開始著手106年電子書與資料庫採購相關作業,期許能擴大學術資源共購共享範圍,讓國內學術電子資源得以永續發展。

∥特別報導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物理系張寶棣老師專訪

學科服務組.吳銘群

此次專訪,我們特別邀請物理系張寶棣老師進行訪談。張老師的研究領域為粒子物理實驗,本身參與多個跨國大型實驗研究團隊,如日本筑波市的 B 介子工廠實驗及瑞士日內瓦的 CMS 實驗等,研究工作可謂相當繁重。不過在百忙之中,老師對物理資源的利用與推廣亦相當關心,目前除擔任物理系圖書委員,亦是物理研究推動中心台北地區圖書期刊服務計畫的共同主持人,戮力推動物理圖書期刊資源的發展與共享,讓從事物理研究人員都可以快速取得所需資源。很榮幸邀請張老師與我們分享他對圖書館的看法與利用的經驗。

圖書館使用經驗
談到圖書館使用經驗,老師說自己以前在臺大當學生時,就常常使用圖書館,以前讀書環境沒有像現在這麼好,系上可以給學生使用的空間不多,不過當時物理系就有圖書室,環境好氣氛又佳,所以「在學生時期,常常就會到物理系圖書室看書,有時候看不懂,還可以直接去找書來翻,馬上找答案,非常方便,只是當時還沒有網路,所以經常需要花很多時間一本一本找,現在用電腦查,就方便許多了;圖書館的書很多,幾乎要甚麼書都可以找到;而且圖書館提供相當好的讀書環境,所以當學生的時候最常使用的圖書館資源,就是借書與看書,是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回到臺大教書後,老師雖然比較少上圖書館看書,不過常會到圖書館找教學資源,因此圖書館資源在老師教學上有相當大的幫助。



研究與教學上常用的資源

隨着網路的發展,老師表示現在普遍都是透過電子期刊找資料進行研究,在物理學領域,「期刊是最主要的研究資源,幾乎每天都會看期刊,尤其臺大有加入期刊聯盟,幾乎所有主要的物理期刊都一定有訂閱,對於研究上相當有幫助。而且學校提供校外連線服務VPN,讓期刊文獻查找變得很便利,即使在家裡也可以使用。」因此老師也鼓勵學生可以善用學校的電子期刊資源,輔助學習與研究。

老師也提到 Google 在研究及教學上的幫助,「目前有很多演講會有人幫忙整理成講稿,有些演講非常精采,值得在課堂上分享給學生,不過這類資源不見得都有出版,所以可能無法從圖書館查得,須從 Google 去搜尋。」另外,有時網路上也會有這些大師演講的影片,因此相當推薦同學可以多多利用,吸取大師經驗。
在教學上,由於多媒體資源內容生動又活潑,可以加速學生學習與理解,所以老師在課堂上也會應用多媒體資源當補充教材。物理系圖書室也有物理相關的視聽資料,雖然目前資源有限,不過未來可以朝這方向努力,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科普讀物推薦
在物理入門學習資源方面,老師提到目前國外有很多的科普讀物,不過中文科普讀物相對偏少,翻譯的著作也不多,有點可惜。有些科普讀物提供許多科學發現背後的小故事,而且經過整理,深入淺出,相當適合入門學習。例如老師提到一本科普讀物《上帝的粒子》,書中詳細介紹有關 2013 年諾貝爾獎希格斯玻色子發現的林林總總,從中可以看到物理學家如何一步步建構基本粒子的理論架構,以及為了尋求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塊拼圖,所面對的困難與努力的成果。

對於臺大學術庫及ORCID的看法
老師非常稱讚臺大圖書館協助老師們使用臺大學術庫(AH)及ORCID,老師特別分享,以前常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整理資料的問題,因為ORCID,都節省下來了。「因為ORCID上有profile,比如說要申請某些組織或會議時,需要提供基本資料、研究成果等,現在只需要提供ORCID帳號,他們就可以去查詢了,大大節省了彼此的時間。

最後感謝張寶棣老師跟我們分享對圖書館的使用經驗,也感謝老師對圖書館服務的肯定,希望老師對圖書資源的分享能提供同學們學習上的幫助。

慎防「學術詐騙」停!看!聽!

學科服務組.洪翠錨

- 圖片來源:http://thinkchecksubmit.org -

您的電子信箱裡是否曾經收到來自出版社期刊邀稿,或是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邀請等堂而皇之、貌似學術性質邀約的來信。乍看之下,似乎是意外可行的投稿管道,或是獲取學術發表的難得機會,但小心這可能是披著學術外衣,但內藏「學術詐騙」禍心的騙局。

在過去學術期刊大多是由出版社給付作者稿酬,正式刊行後提供大眾付費訂閱。但在抗議期刊訂費高漲與避免壟斷的聲浪及情勢下,改由作者支付出版社文章處理費(Article Process Charge,APC)的公開取用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OA期刊)應運而生,且日益盛行,但此時許多黑心出版社也趁勢悄悄竄起,大行貪婪取財的「學術詐騙」。


學界在評估學術成就時往往側重文章刊登的數量,而這些黑心出版社料定學者需要發表著作以爭取職位、升等或學術榮耀,即藉由OA期刊由作者付費的方便之道進行「學術詐騙」。取個看似為學術性質或是與其他學術期刊名稱近似、易於混淆的期刊名稱,架設妝點有樣但內容不實或說明含糊簡略的網站,再以散槍打鳥方式,廣發內容誘人但細節未盡明確的邀約電子信件。信件內容或是聲稱文章可以快速刊登、被重要資料庫所收錄可廣被檢索查看;或是邀請成為刊物編輯以增加個人聲譽等等。若是學者信以為真,則會因一時不察而被輕易詐取錢財,或身陷學術騙局很難以自清。因為後續可能會被強索高額的文章處理費,若不願繳交但文章已交付對方,轉投他刊恐怕會有被控重複發表的憂慮。若要避免此類無謂困擾的情事發生,就要及早識破打著學術招牌卻實際進行詐騙的技倆。

公開取用期刊以作者付費方式刊行的機制,帶來得許多不法出版社或不肖之徒橫行詐財的機會。為求自律,同時可讓人明確辨識合法與非法期刊之不同,The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COPE,出版道德委員會)、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公開取用期刊指南)、The Open Access Scholarly Publishers Association(OASPA,開放取用學術出版者協會)與The World Association of Medical Editors(WAME,世界醫學編輯學會)共同提出《學術出版透明度原則》(Principles of Transparency and Best Practice in Scholarly Publishing)。

參酌這個原則並歸納其他參考內容,以下列出可供辨識期刊品質與真偽的檢視要項,學者可以依此評估出版社與期刊,以防遭到「學術詐騙」:

1. 檢視該出版社網站

(1)
(2)

(3)
(4)
(5)
(6)
(7)
(8)
(9)
(10)

有同儕審閱機制

明確列出出版社與期刊名稱,有真實確切的地址(非僅列出郵政信箱號碼,地址可利用 Google Map 查看地址所在地情形)與聯絡資訊(有出版社專屬的 E-Mail 帳號而非個人私用帳號)

有主編與編輯群姓名及其聯絡方式

明確說明作者所應支付的文章處理費用

網站與所有刊出文章中,皆有明確的版權宣告與授權條款

聲明對所刊出不實文章的處置方式

說明作者人格權與著作權問題

要求作者聲明著作內容客觀公正與公開所接受資助經費來源,聲明編輯與審稿者立場中立公平並迴避相關利益衝突。
說明刊期與過期內容公開取用及典藏方式

合宜的邀稿與行銷方式


2. 利用相關目錄查證期刊相關資訊

(1)
(2)
DOAJ提供高品質並具有同儕審閱的OA期刊目錄與索引,可以藉此查證期刊刊名與出版社相關資訊 。
Ulrichsweb是全球性期刊書目資料庫,可查證期刊相關資訊 。


3. 利用相關名錄查詢期刊相關資訊

(1)

(2)

COPE網頁中會員查詢頁面,可以經由期刊名稱、出版社或主編姓名進行查證。
(COPE由全球超過一萬多名關注出版倫理的各領域學術期刊編輯者所組成)
OASPA網頁中的會員查詢可查證出版社資訊。
(OASPA由全球各地進行開放取用機制的出版社所組成,會員申請加入需符合該會嚴謹的審核條件)


4. 利用相關資料庫查證期刊品質

(1)

(2)

(3)

宣稱期刊有被資料庫所收錄,則可直接進入該資料庫進行查證,或至綜合性資料庫 Scopus 、WOS 或個別學科資料庫如 Medline 等查證。

宣稱期刊有Journal Citation Report (JCR)期刊排名與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或是宣稱有SCImago 期刊排名SJR值(SCImago Journal Rank)與標準化影響指數SNIP值(Source Normalized Impact per Paper),則分別進入JCR與Scopus資料庫查證。
可至同時有提供投稿選刊建議的JournalGuide查詢,該網站會顯示期刊是否被查證過(有些期刊可能是太新或是尚未被資料庫收錄而顯示未被查證過)、SNIP 值、被收錄資料庫名稱等相關期刊資訊。

- JournalGuide 期刊查詢頁面 -


5. 查證期刊主編或編輯
利用 ResearchGate 、Google Scholar 或 Linkedin 查看其詳細資訊。

6. 多方詢問查證
可詢問相關學科領域專家學者或圖書館對此出版社與期刊的了解情形。

此外,亦可瀏覽 COPE、OASPA、DOAJ 等發起成立"Think. Check. Submit.”網站,網頁內容即在提醒與呼籲學者投稿前,必須審慎辨識以正確選擇投稿對象。

OA期刊的發行已為必然趨勢,不僅可以讓學者的研究成果快速傳播,同時因自由閱讀而擴大讀者群,達到知識的公平分享與學術影響力的快速延伸。但OA期刊的發行也帶來許多斂財之徒的可趁之機,往後學者們若有收到期刊邀稿等信件以及準備投稿前,請務必記得仔細停!看!聽!以慎防「學術詐騙」。

※ 參考來源
Angela Cochran. Identity theft of the scholarly kind.

Enago Academy. Tackling the rapid growth of predatory publishers.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 Guidance and help on predatory journals and publishers.
Principles of Transparency and Best Practice in Scholarly Publishing.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Scott Library . Predatory publishing.

Think. Check. Submit. Choose the right journal for your research.


蔚藍輕暖四月天,看書看展看電影

年(選單): 
民106年
月(選單): 
4月
期數: 
204
主編的話標題: 
蔚藍輕暖四月天,看書看展看電影

午後電影院 - 具象閱讀

推廣服務組

4/6(四)追風箏的孩子  The Kite Runner (2007) – 127mins

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山,從小一塊長大,年齡相仿的兩人情同兄弟。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破壞了兩人之間的情誼,從此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阿米爾不久跟隨父親逃往美國,卻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山的背叛與懦弱的行為。為了贖罪,阿米爾終於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PN1997.2.K58 K58 2007

4/12(三)不存在的房間  Room (2015) – 118mins

一段傷痕累累的過去,卻帶來無與倫比的勇氣;一個不為人知的房間,卻是他們的全世界!小小的房間是傑克的全世界,他與媽媽在裡面遊戲、生活,從未意識到這是座將他們監禁起來的牢籠。就在傑克5歲生日時,媽媽決心告訴他真相,兩人靠著母子間絕佳的默契與信任,策劃了大膽的逃脫計畫,但愛與勇氣真的足以面對這真實的世界嗎?(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987.83 0022-5

4/19(三)同名之人  The Namesake (2006) – 122mins

一對印度夫妻在70年代移民美國,在美國出生的長子,被以對父親意義深遠的小說作家果戈里來命名,這特殊的名字困擾了在美國生活成長的兒子果戈。長大後果戈擅自將名字改為通俗的美國名,好讓自己不再變成笑柄。改名後的果戈在建築界漸漸闖出名號,但他的想法、生活也與家人漸行漸遠。父親的驟逝,又令果戈的人生出現戲劇化的轉折。

4/26(三)大象的眼淚  Water for Elephants (2011) – 122mins

青年雅各是位即將從名校畢業的獸醫系學生,但父母親意外雙亡,使他頓時之間失去美好安定的生活。就在流浪困頓時,雅各意外闖進入巡演的馬戲團世界。他漸漸受到馬戲團團長重用,也因此認識了馬戲團的當紅巨星,同時也是團長的妻子瑪琳娜。雅各對瑪琳娜的愛慕與日劇增,雖然愛上瑪琳娜讓他體驗到愛情的美好,但這段複雜的三角戀情即將成為他人生最棘手的困境。

原圖中心3-4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四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03期館訊內容


【五月】本月份播放二部精彩的劇情片:《永不遺忘的美麗》描述一位母親雖然罹患重症,卻仍憑著堅強的信念在艱困的環境中懷抱勇氣與希望地撐起整個家庭;《我的名字叫可汗》則訴說一個平凡男人,為了愛與尊嚴,踏上一段不平凡旅程的動人故事。

播放日期| 5/6、5/13、5/20、5/27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永不遺忘的美麗(保護級)
播放時間 | 10:00-11:33(93分鐘)
她叫昨天......,一個身患重病的母親。
她是美麗......,一個天真可愛的6歲女孩。

她們共同的心願是......美麗要上學。

昨天生活在南非祖魯蘭一個遙遠的村莊。生活不易,物資缺乏也沒有現代的便利設備,丈夫去很遠的約翰尼斯堡當礦工。但她擁有晴朗的大自然和帶給她喜悅的七歲女兒美麗,使昨天在飄搖的生活下獲得平衡;但某天她突然被診斷出罹患愛滋病,必須去遠處治療她的病症。
昨天從未有機會去學校唸書,她的生活重心美麗將於一年後入學。因此她立了一個心願─希望在美麗入學的第一天,她能與所有其他母親一起,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

◎場次二

我的名字叫可汗(保護級)
播放時間 | 10:00-16:34(154分鐘)
男主角『可汗』是一位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印度人,擁有高智商和可愛的內在人格。成長過程備受欺負的他,在母親用愛和耐心教導之下,學會最簡單的道理 「世界上只有好人和壞人的不同,沒有其他的差別」。
母親過世之後,可汗移民到美國。他用努力和善良彌補自己先天的不足,終於在事業上小有成就,也獲得老婆的芳心。接著911悲劇發生,因為穆斯林姓氏『 Khan』,讓這個家庭面臨沉重的打擊,讓他們從此背上了恐怖分子的罪名,為了正名自己的姓氏,可汗開始了一段關於救贖的漫長旅途。

「不能錯過的暢銷英文小說懶人包」主題書展

蔚藍輕暖的四月天,讓當代最暢銷的英文小說,陪你共享這一季的明媚盎然!

推廣服務組.魏怡君

2017年4月14日至5月8日,臺大圖書館「不能錯過的暢銷英文小說懶人包」主題書展,精選美國GOODREADS書評網精選21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以及英國BBC推薦TOP10暢銷小說及中譯本,配合423世界閱讀日,為讀者獻上春日閱讀的心靈盛宴。


- 左:正面好繽紛,手作國旗妝點活潑搶眼的主題印象/中:背面也美麗,弧形沙發營造舒適無干擾的閱讀空間/右:中譯本和英文原著左右並列 -
穿越時空─閱讀的如果電話亭

還有什麼好書曾敲動您的心房呢?
如果這通電話,
可以打給7個月後,
經過這圖書館大廳的某一位,你從未見過的陌生人…
你會推薦什麼書給他/她呢?

跨越時空的盲目約會閱讀奇緣,
就從你走進如果電話亭的此刻開始!

填寫「閱讀的如果電話亭」小卡,留下推薦書名(不限語言版本)、推薦理由及您的聯絡方式,這一通電話將直達 7 個月後的時空,做為聖誕節快閃盲目約會書展活動的展出參考,圖書館並將抽出 5 位填寫本卡的幸運讀者,贈送驚喜福袋一只。



還有什麼可以讓我們更貼近您對閱讀的想望?來逛逛書展會場,給我們一點回饋吧!
願您的每一天都因閱讀而更豐盛美好。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 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02-33664551 / tulce@ntu.edu.tw

臺大博物館群私房圖不藏私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今年是臺大杜鵑花節20週年,首度與北市府杜鵑花季攜手合作。今年也是臺大博物館群成立10週年,為了促進訪賓走至臺大博物館群10個成員館,博物館群推出「臺大博物館群私房圖」,邀請設計師為每一棟博物館建築、以及裡頭的其中一件經典館藏,量身手繪出精美圖樣

臺大博物館群私房圖一面是標示著10個成員館地理位置的手繪地圖,另一面則是10館經典館藏印章的集章處。我們將館藏印章圖樣進而開發為貼紙,作為集滿10館印章者兌換的紀念品。


- 左:集章兌換之紀念品─10館館藏貼紙/右臺大博物館群私房圖正背面-

地圖上,每一座小型博物館旁邊都有簡短的文字介紹,例如校史館1998年以前,作為臺大的總圖書館,所以是「1998年以前畢業校友回憶最大公約數」;人類學博物館是「兩件國寶在這裡!」,其展示廳展示著2015年及2016年向文化部申請通過的兩件國寶「排灣族四面木雕祖靈柱」與「排灣族雙面祖先像石雕柱」,這兩件國寶一個與臺大結為親家,另一個與臺大結為兄弟,開啟了文物典藏的新詮釋觀點,意義非凡;昆蟲標本館位於基隆路以南,遠離校總區的核心區域,主要因為1936年此館建立之時,主事者臺北帝大昆蟲養蠶學講座之素木得一教授,同時也是隔壁的農業試驗場應用動物科的科長。素木得一為了統合大學教育功能與應用動物科實際應用之構想(上班地利之便?),因此選址在動物科旁蓋建臺北帝大的昆蟲館,並在兩館之間建一道走廊以連接,所以俏皮地說「此館如此偏遠,都是素木得一先生害的!」

【台大博物館群私房地圖】活動訊息
偌大的臺大校園,私房圖不私藏,循著「臺大博物館群私房圖」探訪10個博物館吧!
私房地圖放置地點:臺大博物館群10個成員館(數量有限,發完為止)
活動辦法:凡持本地圖集滿10個成員館印章,即可至校史館二樓服務台
 兌換精美紀念品乙份!(每人限兌換一份)
兌換期間:即日起至5/26止
 (校史館開館時間9:00-17:00;週二及國定假日休館)

時間的形狀─「臺大數學系70年」系史展

Shape of Time: 70th Anniversary of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與圖書館「和算珍籍」的相遇

學科服務組

臺大圖書館的「數學教室」藏書首次展出

  
1945年二戰結束,戰後代表盟軍接管臺灣的國府人士於當年底抵臺,在被派來接收臺北帝大的人士中,有蘇步青、陳建功等數學家。當時他們看到「數學教室」有著豐富數學藏書後,即建議應創設「數學系」,為1946年臺大數學系誕生揭開序幕。

圖書館新館於1998年落成後,部分和算日文線裝書等東亞數學史書籍自數學系移至圖書館特藏組典藏。此次很榮幸獲大阪教育大學數學史專家城地茂教授指教,選出和算史中具代表性的《筭爼》、《新編筭學啟蒙》、《括要筭法》與《續神壁筭法評林》等珍籍影像,為「時間的形狀-臺大數學系70年」系史展增添佳色。

這些數學藏書究竟寫些什麼?
它們有著什麼價值?
歡迎蒞臨觀展,一探過往數學的演繹。

主辦單位:

臺大數學系、臺大數學系系友會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天文數學館五樓
展覽日期:2017/4/22(六)– 2017/5/5(五)
開放時間:09:00-17:00
     (4/23、4/29、4/30閉館無開放)
開幕茶會:2017/4/22(六)10:00
     天文數學館一樓 國際會議廳
展覽網站:https://goo.gl/h9kAUB

特別感謝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NCTS)、臺大數學科學中心(TIMS)、臺大理論科學研究中心(CASTS)、中華民國數學會(TMS)、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哲學星期五@高雄、施拱星、賴東昇、繆龍驥、王九逵、楊維哲、黃武雄、張海潮、李禎祥、城地 茂、吳玗倩、黃珮茹、劉燕玉

詳情請見展覽活動網站或洽楊柏賢,
聯絡電話:(02) 3366-8270,
E-mail: alumni@math.ntu.edu.tw

「繪葉風情 記憶臺灣」-日治時期繪葉書特展

特藏組.阮紹薇


繪葉書(エハガキ;Ehagaki postcard)是日文的風景明信片之意,日本人在各地旅遊時,習慣在郵局、火車站、博物館或名勝景點買繪葉書蓋記念戳,郵寄回鄉,與家人分享到此一遊所見及報平安,在殖民時期還有宣揚國威的意味。
1905年(明治38年)日俄戰爭勝利,正值日本統治臺灣十年,在臺灣日本人開始搶購繪葉書,讓臺灣風景明信片開始盛行。臺灣總督府出版凸版印刷的官製繪葉書,並請名家手繪風景畫印成「始政紀念繪葉書」成為熱門搶手貨,地方與民間亦開始興起印製繪葉書熱潮。

1920年臺灣行政區域重劃,各地建設完備後,重要城市如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大城市的榮景也成為「繪葉書」的主角,繪葉書成為通行的郵遞形式。繪葉書的製作精美,採用照片、美術作品及說明文字,呈現當時的臺灣地方風景、名勝古蹟、豐富物產、社會風俗、原住民圖像與器物等多元主題。臺大圖書館收藏逾千筆繪葉書,主要來源有三:

來源一為本館「增田文庫」館藏中的繪葉書,該文庫為前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業經濟學教室增田福太郎教授所贈送之手稿資料。增田教授曾於1929年起擔任臺灣總督府宗教調查官,並於1930-1939年在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教授「農業法律學」。增田教授在臺灣調查與研究期間,收藏臺灣社會傳統信仰、佛教、道教及各地神社資料,其中繪葉書多達390件,為本典藏之重要特色。

來源之二是2011年向台中文史工作者郭双富先生購入的600餘件繪葉書,由於地緣之便,內容有許多為臺中當地城市及自然風景,如臺中州政府、銀行、學校等重要建築的老照片及臺灣山岳與國家公園風景。另收藏如「大正十二年(1923)皇太子殿下行啓紀念繪葉書」、「始政四十周年紀念(1935)台灣博覽會」及「昭和十年(1935年)滿洲國皇帝陛下御來訪紀念繪葉書」(含郵票及郵戳)等完整成套繪葉書,為重要臺灣文史紀錄。

來源之三為醫學院錢宗良教授贈送所藏明信片圖檔1,751件,挑選其中日治時期臺灣明信片共530件,已一併收錄於線上資料庫「日治時期繪葉書」,讓數位典藏內容更為全面。

本館於4月17日至5月31日在一樓入口左側小展廳舉辦「繪葉風情 記憶臺灣」-日治時期繪葉書特展,規畫自然風景與物產、美術作品 、城市與建築、臺灣民間生活等四大主題,四大主題的繪葉書內容簡介如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先至本館數位典藏館 「日治時期繪葉書」線上瀏覽典藏內容。

= 山岳與國家公園 ‧ 物產 ‧ 始政四十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 =
- 左:社團法人臺灣山岳會創立十週年紀念繪葉書/中:(新竹名勝)次高山全景 /右:新竹州柑橘同業組合發行繪葉書 -

= 木下靜涯、桑田喜好及川端龍子作品 ‧ 吉田初三郎(1884-1955)鳥瞰圖及臺灣八景 =
= 臺灣美術展覽會 周紅綢、陳進、廖繼春‧藍蔭鼎 畫作
=

- 左:吉田初三郎「景盛之文山郡鳥瞰圖 」/右:第拾回臺灣美術館展覽會出品  周氏紅綢 少女-

= 臺灣原住民 ‧ 常民生活 ‧ 增田福太郎 臺灣寺廟繪葉書 =

- 左:山の勇者 [角板山原住民、花蓮港廳下名物天狗岩]/右:臺灣の印象 -

= 臺灣總督府與周邊建築 ‧ 行政區劃(臺北、新竹、臺中、臺南、高雄五州)‧ 學校 =

- 左:臺北公園より總督府を望む/中:臺灣臺北州 The Taihoku Government, Formosa/右:臺湾總督府醫學専門學校創立二十五年記念 -

活動紀實: 

「斯語斯情大會考:你對傅斯年校長了解有多少?」活動報導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傅斯年校長,是臺大校史館被訪賓詢問比率最高的校長。他雖然擔任臺大校長僅有短短的七百天,但為臺大奠定基礎,樹立不少傳世的典範。配合校史館川流廳目前正在舉辦的「臨摹斯語斯情:傅斯年校長雙甲子冥誕紀念」特展,3月18日下午,校史館舉辦「斯語斯情大會考」活動,考驗大家對傅斯年校長了解有多少?

此活動採事前報名制,參賽者主要為臺大學生或校友,他們大多是為了想藉此機會更了解傅斯年校長,甚至有兩位參賽者是大陸交換生。大會考共分兩場次,每場次六位參賽者站在台上,面向觀眾,聽主持人念有關傅斯年相關的「選擇題」或「是非題」舉牌作答。當所有題目念完,累積答錯次數最少者勝,同分者,則即進行驚險刺激的PK搶答賽,選出最終一位優勝者,優勝者可獲頒校史館準備的豐厚獎品。


- 左:是非題舉圈叉牌作答,第一場次/右:選擇題舉手指牌1、2、3作答,第二場次 -


題目涉及傅斯年的生平背景、價值觀、求學過程、史語所時代、擔任臺大校長期間,以及逝世後的相關紀念,也包含考考大家對臺大校史,歷史常識、或是否對傅斯年特展觀察細微等等的問題。題目例如「傅斯年認為品性當中甚麼是最不可恕的?①偷竊②懶惰③扯謊」、「傅斯年大學時期創辦了哪個雜誌?①新潮②青年雜誌③新青年」、「傅斯年投注心力甚深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於哪一年?①1928年②1938年③1948年」、「臺大哪一個科系並不是傅斯年擔任校長時新增?①考古人類學系②心理系③哲學系」、「臺大『書卷獎』的緣由起自傅斯年校長時代?O或X」。每道題目公布正確答案後,主持人都會再加以解說,以讓大家真的了解答案。


- 左:第二場次進入PK淘汰搶答賽/右:優勝者獎品 -


參賽者大多是有備而來,兩場次50道題目,參賽者全數答對的共有10題,只有1至2人答錯的共有26題,而沒有任何一題是參賽者全數答錯的。兩場次最終抱回大獎者,一位是本校中文系的同學,另一位則是當天現場報名者。相信藉由本次大會考活動,不管是對現場參賽者、觀戰者,甚至是準備題目的校史館同仁,在了解傅斯年校長方面,都有更進一步的幫助。


- 參賽者與校史館工作同仁大合影 -

「舊影.舊景:那些電影《蒂蒂日記》中的老臺大」活動報導

校史館營運組.學生助理陳敬恆

2017年3月25日下午,校史館平素寧靜的常設展廳裡,大螢幕緩緩升起。這天是《蒂蒂日記》播映會,不僅邀請社會人士一同欣賞電影,更是校友重溫校園生活的溫馨日子。放映後,另邀請和電影淵源甚深的臺大校友合唱團蒞臨現場演出,並安排當年曾參與拍攝的校友分享回憶。活動現場最資深的是一位56學年度入學的校友,最年輕的是一位4歲小朋友(未來的臺大人),臺大校園老電影放映活動,總共吸引臺大人與臺大之友約70人在校史館齊聚一堂。

在簡短的引言後,直接開始播映,讓電影本身引領校友們回到屬於他們的那個純真年代。電影大半場景在臺大校園內拍攝,有文學院、工學院(現在的土木系館)、傅園、振興草坪、醉月湖、活大……當然更少不了當時的總圖書館,也就是現在的校史館。隨著鏡頭帶到之處,臺下觀眾忍不住拿起手機拍下記憶中的地景。

故事線走到合唱團出場時,校友團的學長姊可不僅僅是拿出手機拍照了,只見他們難掩興奮地交頭接耳,指著大螢幕中的自己議論紛紛。隨後,舊總圖的場景也出現了,螢幕中的高拱窗,對照著現場的高拱窗,別有一番趣味。

校友合唱團成立於13年前,起因是一群臺大合唱團畢業的校友,一有機會就聚在一起唱歌,乾脆正式組團。除了例行的年度公演,也曾受邀於國家音樂廳演出,或於海內外巡演、參與各種公益演出。


而他們在電影中,可不是插花而已!當年電影在拍攝時,找了許多臺大學生當臨演,其中臺大合唱團的同學們,便擔任情節鋪陳的要角。事實上今天的主持人兼指揮李蝶菲學姊,就是當時合唱團真正的指揮;伴奏楊雅惠學姊也是原班人馬!蝶菲學姐還記得,為了讓演員秦漢能稱職地扮演指揮,她還特地面授機宜了一番。

當天校友團為我們帶來《阿拉木汗》、《回憶》、《望春風》、《杜鵑花》等四首歌,前兩首便是曾在電影中演唱的曲目。雖然有一首是用作男女主角吵架的背景音樂。

之後的分享,就交由指揮李蝶菲學姊主持,她同時也是中廣的節目主持人。當然在分享會中,最「有話可說」的也就是這群合唱團的校友們,他們先後分享關於創團、當年演出歷程和趣事。其中有位校友跨海回憶,他說,參與電影臨時演出,每個人收到台幣1百元的酬勞;只見現場許多合唱團校友頻頻點頭,補充著:那時的100元,可是很大面額的唷!其他觀影者,不乏當年秦漢等影星的粉絲,不禁關心他們在拍攝時,是否乘勢享受追星的樂趣?出乎意料地,學姊偷偷回答,其實當年飾演大學生的秦漢已經年近三十,對她們而言,太老啦!此言一出,惹得觀眾開懷大笑。

就在這樣溫馨的氣氛中,活動悄悄進入尾聲。不少參與者私下表示,很希望未來還能舉辦類似的活動,提供校友一個緬懷的場合。當然,校史館也希望藉這樣的機會和校友多多接觸,蒐集各個世代的記憶。

你征服生活中的煩悶感小淘氣了嗎?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圖書館在3月8日至31日期間,在總館1樓新書展示區舉辦「煩悶生活救援術!調劑你的高壓日常主題書展」,希望藉由展出不同主題的好書為各位讀者補充滿滿元氣。如果在過去你來不及參與這次書展,未來也歡迎與這些值得一讀的好書相遇!(下載書單請點我)現在,就讓我們再看一下這次書展的亮點:

1. 古有伏龍鳳雛,今有補藥四帖
這次書展共有四大主題,不論你是一時失志或是日常中缺乏令人興奮的元素,都可以透過閱讀找回生活感。

2.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但有默默地為大家打氣
呼應這次書展主題,這次場地布置特別花了巧思以Bling Bling的星型氣球做為點綴,它可以是凡爾賽玫瑰(時代的眼淚)主人翁奧斯卡眼中的勇氣,也可以是迪士尼動畫中神仙教母歡唱著Bibbidi-Bobbidi-Boo咒語時魔杖發出的神奇之光,希望讀者們看到時能夠會心一笑。

3. 瞧瞧煩悶感這小淘氣
為了讓大家偶遇生活中的小幸運,圖書館特別規劃了「煩悶感真是個讓人猜不透的小淘氣」活動,只要勾選最近一週的煩悶感就有機會獲得圖書館精緻好禮:「暖心手感筆記本」與「高質感超靚夾鏈袋」!

經過統計,這次活動共有166人參加,其中最多人圈選的是「微煩悶」(73人有偶發嘆息的情況)、其次依序為「大煩悶」(47人開始跟朋友吐苦水)、「超煩悶」(29人陷入噩夢中),以及「無敵煩悶」(15人感到遭遇人生最大難關),最後還有2張煩悶到語焉不詳導致無法判別圈選程度的參加者(圖書館表示遺憾)

活動已於3月29日正式公布得獎名單,不論有沒有中獎,圖書館都祝你盡早脫離煩悶的生活,盡快度過目前生活中的關卡,找回能夠發自內心真正快樂的自己!

「煩悶感真是個讓人猜不透的小淘氣」得獎名單
為保障個資安全僅公開姓氏,圖書館已於3/29寄送得獎通知,各得獎人以館方通知為領獎依據

「暖心手感筆記本」-在最多人勾選的煩悶程度參加者中抽出10位幸運兒

呂OO、林OO、田OO、陳OO、劉OO、Judy、吳OO、丘OO、呂OO、馮OO
「高質感超靚夾鏈袋」-在猜中最多人勾選的煩悶程度參加者中抽出5位幸運兒
張OO、吳OO、謝OO、劉OO、李OO

善用「Publish or Perish(PoP)」即刻探析您的學術影響力

學科服務組.洪翠錨
軟體簡介
「Publish or Perish」一直是讓學術界觸目驚心的警語,也是頗具爭議的話題,意謂學術研究必須要有正式的著作發表,否則就是毫無成就與貢獻可言。近來也有人提出「Get Cited or Perish」,進一步強調著作發表後必須被其他學者加以引用方能顯現學術價值,否則著作將被視為無用,學術著作發表與被引用情形,顯而易見地已成為學術影響力的重要衡量指標。英國學者Anne-Wil Harzing撰寫免費引用文獻分析軟體,就以「Publish or Perish」(簡稱PoP)為名(右圖)以提醒學者學術產出與其影響力的重要,並藉由該軟體的檢索與分析功能,協助學者快速了解學術著作被閱讀引用的情形,進而探析學術影響力。


- 表一、PoP下載頁面 -


搜尋與分析來源
PoP所搜尋的資料來源有Google Scholar Profile (Google學術檔案,簡稱GSP,須將個人學術檔案公開否則將查無結果)、Google Scholar (Google學術搜尋,簡稱GS)和Microsoft Academic (微軟學術搜尋,簡稱MA),亦可於WOS與Scopus資料庫檢索學者著作後將書目清單匯入分析(表一),但各個來源有其特性與侷限性,查詢結果必然有所不同,其分析結果可以有多種不同輸出格式,諸如BibTex、CSV、EndNote Import、ISI Export、RefMan/RIS。


PoP分析來源
來源名稱 來源方式
1 Google Scholar Profile
(Google學術檔案,GSP)
自PoP查詢GSP
2 Google Scholar
(Google學術搜尋,GS)
自PoP查詢GS
3 Microsoft Academic
(微軟學術搜尋,MA)
自PoP查詢MA
(需先至Microsoft Cognitive Services Web申請註冊碼)
4 WOS 匯入WOS查詢結果txt檔
5 Scopus 匯入Scopus查詢結果CSV檔(選擇Citation information only)
- 表一、PoP分析來源 -

操作方式
開啟PoP後,在左上方功能列點選「Query」選擇查詢來源或使用查詢條件區右方「New」來選擇;鍵入所需查詢條件後,按「Lookup」執行檢索(下圖)。在MA做查詢時需要至Microsoft Cognitive Services Web申請註冊碼(需將註冊碼貼至Tool/Register Microsoft Academic Key中的Subscription Key欄),這是較不便之處,而GSP 與GS則不需註冊使用。在GS和 MA查詢著者時,著者姓名要加上雙引號,例如"A Harzing",但 GSP則不用;在MA鍵入姓名時要注意名在前姓在後,而GSP 與GS則姓名順序對檢索沒有影響。



實例說明
透過PoP的查詢與分析,可以快速得到許多分析數據(Metric)(右圖)。以自GSP查詢"Chih Jen Lin"(臺大資工系林智仁教授)為例,所得數據的分析(表二)如下:

Metrics 數據說明
Publication years 1994-2017 所有著作年代範圍為1994-2017
Citation years 23 著作被引用年代範圍為23年
Papers 214 所有著作總數為214篇
Citations 67247 所有著作被引用總次數共67247次
Cites/year 2923.78 所有著作平均每年被引用次數為2923.78次
Cites/paper 314.24 平均每篇著作被引用次數為314.24次
Cites/author 30252.23 平均每位著者被引用次數為30252.23次
Papers/author 97.88 平均每位著者的著作篇數為97.88篇
Authors/paper 2.87 平均每篇著作的著者數為2.87人
h-index 56 著作至少被引用56次(含)以上的篇數有56篇
g-index 214 已有214篇著作的被引用次數合計超過214*214次
hI,norm 43 平均每位著者的h-index值為43 ,即平均每位著者的著作至少被引用43次(含)以上的篇數有43篇
hI,annual 1.87 平均每位著者每年的h-index值為1.87 ,即每位著者的著作平均每年至少被引用1.87次(含)以上的篇數有1.87篇
*Count 49 在Tools/Preferences/Results/設定著作每年至少被引用(Minimum cites/year for *publications)*10次(含)以上的篇數有49篇。(*次數可自行設定)
- 表二、PoP分析數據說明 -


h-index表示著作至少被引用h次(含)以上的篇數有h篇,此數據被視為結合「量」與「質」兩個面向的評鑑指標,以容易取得的量化數據整合評量學者學術產出及其影響。不過這個簡易的評估方式,卻忽略合著者多寡對著作貢獻度的差異,以及發表年代遠近對指標數據的影響,因而有hI,norm與hI,annual的提出來呈現更為客觀評比。hI,norm為考量合著者數量後所計算出平均個人的h-index數據,以經常與多位著者合著發表的A學者與單獨發表著作的B學者來比較,若二者h-index值近似,其hI,norm值應該是以B學者高;hI,annual則是hI,normn除以最早的著作發表至目前的時間,用以排除著作發表時間長短對引用次數的影響因素。

注意事項
PoP畢竟只是一個使用介面,其查詢與分析來源有其限制與不足之處,所得分析結果能概略勾勒出學者學術影響力情形,可為佐證但無法全然完整說明全貌,這是使用時必須有的理解。其他使用時的注意事項與相關運用,敬請參閱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

參考來源
本文之撰寫大部份參考自「Publish or Perish」(PoP)軟體撰寫者Anne-Wil Harzing's 網站Harzing.com內容。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