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原「繪」覺醒

年(選單): 
民114年
月(選單): 
3月
期數: 
299

大道春風六十年—曾永義院士手稿捐贈暨新書上架特展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曾永義院士 1959 年以系榜首就讀臺大中文系,至 2021 年出版《戲曲演進史》(全卷 8 冊),倘徉椰林大道 60 年,以戲曲人師、党魁院士名聞於學術界和戲曲殿堂。曾院士學術著作等身,更以深厚的韻文學造詣致力於京、崑劇本之創作,多年來在海內外傳唱備受讚譽。


臺大圖書館於曾院士身後接受家屬捐贈其歷年詩文劇作手稿進行數位化典藏,並為其新近出版之《韻文學七講》(臺北三民)及《明清劇目簡評及戲曲小語》(北京商務)兩書上架,特以「大道春風六十年」為題,於 2025 年 3 月 14 日至 4 月 27 日辦理特展,展示曾院士的手稿及劇作影音,用以紀念其戲曲研究與劇本創作的豐贍成就。



本展覽為呈現曾院士 60 年致力於戲曲研究及詩文創作的軌跡,按時序先後將其著作、劇作以及生平重要事蹟,以繫年方式分作感恩師門、桃李春風、戲曲人師、党魁院士等4個主題,陳列院士歷年手稿及相關的照片與文物,用以總括院士「戲曲宗師」的學術成就與生命主軸,歡迎有興趣者前來參觀。







大道春風六十年 — 曾永義院士手稿捐贈暨新書上架特展
展出日期:2025/3/14 ㊄ - 4/27 ㊐
展出地點:臺大圖書館 2 樓展示區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臺大中國文學系
特別感謝:臺大出版中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活動洽詢: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活動網址: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5_TsengYungYi




原「繪」覺醒 ─ 日治時期繪葉書原件導覽活動

推廣服務組.陳宣如
「觀.散策臺灣」繪葉書特展展出日治時期官方及民間發行之明信片(繪葉書),以旅人的所見所聞,依地方風景、名勝古蹟、豐富物產、社會風俗、原住民圖像與器物等多元主題,展現臺灣風土人情之美。


珍貴稀有的繪葉書原件必須存放於溫溼度控制及無光害的環境中,因此特展中的明信片都是複印件,而原件仍在神祕的圖書館特藏庫房中!圖書館為饗讀者,特別邀請您參與原「繪」覺醒-日治時期繪葉書原件導覽活動,一睹原件之質感、色澤與裝訂之趣!



場次 1 ─ 方寸間的臺灣情緒

時間:4 月 15 日 ㊁ 10:30-11:00

地點:臺大總圖書館 5 樓特藏組



場次 2 ─ 彩繪臺灣

時間:5 月 20 日 ㊁ 10:30-11:00

地點:臺大總圖書館 5 樓特藏組













☞ 線上報名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圖書館特藏組、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愛閱小沙龍:「璀璨人生」─ 名人的人生軌跡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





每一位名人的故事都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更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傳奇。

本期愛閱小沙龍,帶您領略名人們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從中汲取智慧與啟迪。無論您是對歷史感興趣,還是對現代傑出人物懷有好奇,都將為您呈現一個充滿啟發和感動的視角。

誠摯邀請您與這些名人共度一段難忘的時光,感受他們生命中的每一個高光時刻。


「璀璨人生」—名人的人生軌跡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5/3/5 ㊂ -4/30 ㊂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前廳 + 1 樓數位媒體區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5_icon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午後電影院 ─ 童真之眼

推廣服務組.林琦

4/2 ㊂ 尋找幸福的起點  The Italian (2005) – 94 mins

6歲大的凡亞松賽夫住在孤兒院裡,即將被收養,院童們都羨慕不已。有一天,一個婦人前來孤兒院想要帶回她的孩子,但小孩早就被領養。小凡亞開始擔心如果有一天親生媽媽找不到他該怎麼辦?他決定踏上尋找母親的路程。

4/9 ㊂ 寒鴉情深 Kauwboy (2012) – 81 mins

對 10 歲的 JoJo 來說,回家不是一件太開心的事。媽媽長年在國外,爸爸每天就只知道喝酒還會發酒瘋。有天 JoJo 在野外撿到了一隻小寒鴉,牠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但這個秘密被爸爸發現了,要他把小寒鴉放走。

4/17 ㊃ 史丹利的便當盒 Stanley's Tiffin Box (2011) – 91 mins

8 歲的史丹利充滿奇思妙想,大家都喜歡圍繞在他身邊、聽著各種有趣的故事。然而,他每天卻最擔心午飯時間的到來,因為同學都有媽媽準備的便當,而史丹利只能望「飯」興嘆。這個小古靈精怪,即將引發一場搶奪便當的校園大戰!

4/24 ㊃ 歡迎光臨奇幻城堡 The Florida Project (2017) – 111 mins

在佛羅里達奧蘭多迪士尼樂園外的公路旁,小女生夢妮跟媽媽海莉 2 人住在名叫「奇幻城堡」的廉價摩鐵裡。雖然成長環境艱難,夢妮卻生性樂觀,不知道真實世界的殘酷。一場意外後,海莉被迫面對現實處境,母女倆會失去一切嗎?。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Master 講堂「MASTER探索,開啟智慧之窗」

學科服務組





敬請線上報名,將於課前以 E-mail 寄送錄取通知。
本館保留系列課程變動權利,若有修正或取消將於本館網頁公告。

如有進一步問題或建議,歡迎洽詢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HELP 講堂 3 月份課程

學科服務組







 3/18 ㊁ 14:20-15:20 @ 總圖 1F 團體室 █ 運用 PsycINFO 查找心理學文獻 ☞ 報名
 3/25 ㊁ 14:20-15:20 @ 總圖 1F 團體室 █ Beyond Google:期刊文獻資料庫一次就上手 ☞ 報名



敬請線上報名,將於課前以 E-mail 寄送錄取通知。

HELP 講堂系列課程請見網頁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F.I.R.S.T. Workshop 3 月份課程

學科服務組
3/26 (Wed.)14:20 -15:20

IEEE Xplore: Resources & Tools

for Technical Research


@ Webex Online Meeting





Online Registration|

https://forms.gle/XceD2yGSgCJZHZ536



Notice|


Please register the session online.

 請先上網報名





All sessions of the workshop are conducted in English, and participants can collect points

  for the English Learning Passport from the Center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NTU.


 本系列課程以英語解說,可獲得雙語教育中心英語學習護照時數認證。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please contact us ☎ (02) 3366-2326 ✉ tul@ntu.edu.tw


 如有任何問題或建議,請洽詢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EndNote 偏好設定

學科服務組.洪翠錨
EndNote 與許多軟體或資料庫一樣,提供個人化使用的偏好設定(Preferences),使其更加符合個人操作習慣或需求。這些偏好設定牽動後續操作與呈現結果,使用 EndNote 前建議先了解這些可以預先設定且一直默默產生影響的項目與內容,對於日後操作或呈現結果有所疑惑時,可以較快速克服相關問題,讓 EndNote 操作更得心應手。《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眷戀村口玉蘭香,回顧眷村記憶

年(選單): 
民114年
月(選單): 
2月
期數: 
298

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開放時間調整

典藏服務組

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將自 2 月 17 日開始,調整學期中週一至週五開放時間至 18:30,延長之開放時間僅提供已出庫圖書的借還與閱覽服務。各項服務時間說明如下:




服務項目 服務時間
書庫服務中心開放時間 學期中 週一至週五09:00-18:30
寒暑假 週一至週五09:00-17:00
臨櫃申請圖書出庫服務 週一至週五09:00-16:40
網路預約圖書出庫服務 24小時

*週六日、國定假日、校定假日、每月維修日停止開放



如有相關問題,敬請洽詢本館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

☎(02)3366-9836 ✉ntulibcs@ntu.edu.tw





總圖書館學期間開放時間

閱覽組
★ 學期間 ─  2/17 ㊀ 至6/8 ㊐ 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2:00 8:00-17:00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24小時自習室 24小時開放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 17:00 至週一 8:00 不開放:2/23、3/30、4/27、5/25
B1 討論區 8:00-22:00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 17:00 至週一 8:00 不開放:2/23、3/30、4/27、5/25
B1 影印中心 9:00-19:00 不開放

特殊開館時間|
B1 至 5 樓全館閉館,24 小時自習室照常開放

 2/28 ㊄ 和平紀念日
 4/3 ㊃ 兒童節補假
 4/4 ㊄ 兒童節及民族掃墓節
 5/30 ㊄ 端午節補假
 5/31 ㊅ 端午節
館內實施座位管制,校友、休學生請暫勿使用 24 小時自習室
 3/31 ㊀ – 4/11 ㊄ 期中考
 5/26 ㊀ – 6/6 ㊄ 期末考



「2024 Openbook 好書獎」書展暨導讀講座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本次書展將展出「中文創作」、「翻譯書」以及「生活書」等 3 大類優質作品,並邀請得獎作家線上分享創作歷程。歡迎實際到館走入展區,翻找閱讀的喜悅;線上聆聽講座,深入了解字裡行間的故事。圖書館邀請您一起探索得獎作品的各種樣貌!





✦✦✦ 導讀講座






☞ 線上報名




✦ 詳細評審選報告歡迎參考「年度中文創作評審推薦語」、「年度翻譯書評審推薦語」、以及「年度生活書評審推薦語

✦ 以下為得獎年度好書,點擊書封觀看每本作品評語!


✦✦✦ 得獎作品.中文創作









 
 
 
 


 
 
 
 
 

✦✦✦ 得獎作品.翻譯書

 
 
 
 
 

 
 
 
 
 

✦✦✦ 得獎作品.生活書

 
 
 
 
 

 
 
 
 
 

「2024 Openbook 好書獎」得獎書展
展出時間:2025/3/4 ㊁ - 4/6 ㊐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1 樓樂牙彎
活動洽詢: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眷戀村口玉蘭香 ─ 眷村文學主題書展與系列活動邀您「念念眷村」

推廣服務組.陳宣如


新年伊始,歡迎到圖書館閱讀文學之美,開始新的學期!本次活動以「眷村文學」為題,與本校中文系及執導《念念眷村:文學裡的眷村故事》的黃玉珊導演共同舉辦「念念眷村」眷村文學書展系列活動,包含主題書展、紀錄片特映與映後座談,及眷村文學家對談講座。座談會無需報名,於活動時間自由入座參與。





「眷村文學」是眷村人專屬的共同記憶,也是臺灣獨特而珍貴的文學資產。曾在眷村居住過的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如:瘂弦、司馬中原、朱西甯、白先勇、袁瓊瓊、蘇偉貞、朱天心、張啟疆等,以文字細膩描繪眷村生活的心境與日常,以及在這獨特環境中小人物之間的動人故事。本次主題書展將展出圖書館典藏的眷村文學作品與作家的相關傳記,邀請您一同走入這獨具魅力的文學世界。


不僅如此,由黃玉珊導演執導、2024 年上映的紀錄片《念念眷村:文學裡的眷村故事》,也將在總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內特別播映!該紀錄片入選 2024 桃園電影節開幕片,以情感充沛的文學視角,重新回顧解讀外省族群 70 多年來,寄託於眷村之顛沛流離命運。影片訪問了出身眷村第一代、第二代的重要作家,透過影像記錄眷村文學作家心路歷程。播映完畢後,將邀請黃玉珊導演與本校中文系梅家玲特聘教授,針對影片進行深度對談。


此外,中文系亦邀請散文家暨小說家朱天心女士及張啟疆先生,於文學院演講廳辦理「眷村記憶與眷村文學」講座,相信能讓關心眷村文學及相關議題的與會者收穫滿滿。



✦ 念念眷村:眷村文學主題書展

時 間:2/11 ㊁ - 3/10 ㊀

地 點:臺大總圖書館 2 樓展示區

















✦《念念眷村:文學裡的眷村故事》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

時 間:3/7 ㊄ 14:30-17:00

地 點:臺大總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臺大中文系 梅家玲特聘教授

與談人:黃玉珊導演

*無需報名,自由入座。




✦ 眷村記憶與眷村文學講座

時 間:3/14 ㊄ 10:30-12:20

地 點:臺大文學院演講廳

主持人:臺大中文系 高嘉謙副教授兼副主任

講 者:作家 朱天心女士、張啟疆先生

*無需報名,自由入座。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臺大中國文學系、黑巨傳播、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
活動洽詢: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愛閱小沙龍:「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城市主題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





城市,我們所在並生存的空間,存在於任何一個可能的地點,是平原、低谷、高山,也或許是雨林、沙漠及荒原。築基於自然環境之上,隨歷史演進及文化傳承等因素使人口聚而不散,經久不息以形塑城市。



大眾運輸網絡普及以便城市居民移動,水道及電路等基礎公共設施加速城市的擴張,居住其中衍生的各種公民議題與社會探討等,造就城市的形形色色面向。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城市主題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5/1/2 -2/26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前廳 + 1 樓數位媒體區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5_citymain/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午後電影院 ─ Rock 'n' roll

推廣服務組.林琦

3/5 ㊂|狂浪少年搖滾夢  All that I love (2009) – 91 mins

1981 年的波蘭,罷工、抗議事件層出不窮,且長期受到蘇聯的武裝干涉。海軍上尉的兒子 Janek 和友人組了龐克樂團,以激進的歌詞表達對社會主義的反動與對自由的渴望。警察意外取得 demo 帶,以歌詞不當禁止他們演出。樂團仍奮力表演,造成熱烈迴響,但一連串的打擊接踵而來。

3/12 ㊂|搖滾時代 Rock of ages (2012) – 123 mins

雪莉和德魯來到好萊塢,打算一圓明星夢。然而在現實遭受許多挫折,只好在夜店打工等待機會。藉由硬派搖滾天王史戴西傑克斯的音樂,讓他們有動力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並透過無數樂團的熱血名曲交織在一起,展開兩人的搖滾浪漫史。

3/19 ㊂|重金屬之旅 Heavy trip (2018) – 92 mins

樂團主唱圖洛試著克服自己的恐懼,帶領無名的重金屬樂團「插爆直腸」(Impaled Rektum)成為最酷的重金屬樂團,狗屁倒灶的事一一發生,但為了一圓出國表演夢,誰都無法阻止這些重金屬狂熱份子向世界展示他們超殺的黑死金屬樂。

3/26 ㊂|搖滾 no.1 Almost legends (2023) – 116 mins

25年前艾克塞的樂團成名在即卻因故解散,現在他要把團員找回來,重返榮耀!艾克塞先後找到哈維爾和盧卡斯,在學校教書的哈維爾始終無法與兒子溝通,而盧卡斯的個性導致他丟了律師的工作。他們能否克服一點也不搖滾的中年危機,一圓搖滾夢呢?



主辦單位: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活動紀實: 

觀.散策臺灣:日治時期繪葉書特展花絮~讀者眼中的臺灣

推廣服務組.陳宣如

在臺北街頭散步,詩意閣(即藝閣,一種廟會活動)的臺車鬧哄哄地經過身側,載滿裝扮成七福神的孩童們,紅色、藍色、黃色,熱鬧繽紛、眼花撩亂,人們簇擁著,笑著歡呼。再向前走一些,不遠處就是人來人往的龍山寺了。賣涼水的小販滿面笑容地吆喝著,廟旁擁擠的露店(即街邊小吃店),吃著鹹粥的少年抹去額上汗水,大聲地向小販要了一碗四果冰……。




- 上:臺灣本島人祭禮行列(詩意閣)、(臺北名勝)臺北市萬華龍山寺/下:(臺灣の印象)反物賣り、(臺灣通信)廟と露店
-



日治時期,旅人眼中的臺灣充滿異國風情,用相片或明信片留下對這片土地的印象;而在將近百年之後,臺灣在人們眼中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觀·散策臺灣:日治時期繪葉書特展」中,我們舉辦了一場靜態活動「歡迎觀臨:設計你的明信片」,邀請來看展的所有人用文字或圖像留下對臺灣的印象。臺灣美食、風景、天氣,以及對臺灣各地的印象和體驗,還有臺灣特有符號(例如:藍白拖、廟宇),就像小型的觀光指南,十分有趣與用心。






看到讀者們眼中的臺灣,你是否也動心起念要來看展,並且迫不及待要寫下或畫下你眼中的臺灣呢?請跟著來臺旅人的腳步,一覽臺灣人、事、物、地,從觀景窗中及畫筆下凝視臺灣島瑰麗風景吧!


觀.散策臺灣:日治時期繪葉書特展
展出日期:2024/10/16 ㊂ -4/30 ㊂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1 樓中廳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特藏組、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4_ehagaki/











HELP 導航,解鎖知識之門

學科服務組



歡迎報名圖書館的 HELP 講堂系列課程,幫助需要寫論文的你、需要做研究的你,快速掌握文獻查找、報告撰寫與正確引用的訣竅與技巧,讓開學的生活順利又充實喔!
敬請線上報名,課前將以 E-mail 寄送錄取通知。






 2/26 ㊂ 14:30-16:00 生成式AI:資料蒐集與學術寫作小幫手 @ 總圖 B1 國際會議廳
 3/6


㊃ 14:20-16:20 書目管理工具 EndNote 21 全攻略 @ 總圖 B1 國際會議廳
 3/18 ㊁ 14:20-15:20 運用 PsycINFO 查找心理學文獻 @ 總圖 1F 團體室
 3/25 ㊁ 14:20-15:20 Beyond Google:期刊文獻資料庫一次就上手 @ 總圖 1F 團體室
 4/15 ㊁ 14:20-15:20 JSTOR:歷史與藝術資料的寶庫 @ Webex 線上演講
 4/30 ㊂ 14:20-15:20 掌握 Scopus:開創研究新篇章 @ Webex 線上演講



本館保留系列課程變動權利,若有修正或取消將於官網公告。

如有進一步問題或建議,歡迎洽詢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報名網址: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actID=20241923_05
HELP講堂:https://www.lib.ntu.edu.tw/node/1817#help




NTU Library F.I.R.S.T. Workshop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學科服務組


NTU library presents the F.I.R.S.T. Workshop: a multi-session workshop designed to help international students discover and search for useful research resources in library collections and e-resources. Welcome to attend the workshop.

為協助國際學生善用圖書館資源以增強研究能力,本館特別規劃 4 場英語解說課程,內容包含館藏資源與博碩士論文的查找、電機工程領域 IEEE Xplore 資料庫、商業管理領域 ABI/INFORM Collection 資料庫,歡迎本校學生踴躍參加。






3/13(Thur.)14:20 -15:20

Guide to NTU Library's Online Catalog
and Discovery System


@ Main Library 1F Group Learning Room


3/26(Wed.)14:20 -15:20

IEEE Xplore: Resources & Tools for Technical Research

@Webex Online Meeting


5/7(Wed.)14:20 -15:20

Help You Stay Ahead of Business Trends:

ABI/INFORM Collection


@ Main Library 1F Group Learning Room


5/15(Thur.)14:20 -15:20

Find Theses & Dissertations
from NTU Library and Worldwide


@ Main Library 1F Group Learning Room














Online Registration|

https://forms.gle/XceD2yGSgCJZHZ536


Notice|


Please register the session online.

 請先上網報名。




All sessions of the workshop are conducted in English, and participants can collect points

  for the English Learning Passport from the Center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NTU.


 本系列課程以英語解說,可獲得雙語教育中心英語學習護照時數認證。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please contact us ☎ (02) 3366-2326 ✉ tul@ntu.edu.tw


 如有任何問題或建議,請洽詢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快速掌握 EBSCOhost 2025 新介面:以 PsycINFO 為例

學科服務組.黃庭霈
EBSCOhost 資料庫已於2025 年 1 月全面啟用新介面,一起快速掌握 PsycINFO 新版介面的多種功能,包含基本檢索、進階檢索、全文下載、書目匯出、索引典查詢、建立新知通報等。《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繪葉書桌布陪你迎接新的一年

年(選單): 
民114年
月(選單): 
1月
期數: 
297

「研究歷程指引@NTULIB」上線,一站式資源助力學術之路!

學科服務組



為支援本校師生及研究人員進行學術研究,圖書館推出一站式資源網頁【研究歷程指引@NTULIB】,涵蓋研究歷程 7 大階段,整合常用之校內服務、資源或工具,提供全方位指引,便於快速查詢並獲得所需協助。





從主題發想、合作對象到資料保存,
順利啟動研究。
透過資源檢索、文獻取得與文獻追蹤,
掌握關鍵資料。
善用軟體資源、統計諮詢、社會網絡分析,
深入挖掘文獻價值。
認識研究誠信、引用、寫作到編修翻譯,
全方位提升文章品質。
提供選刊評估參考,從會議海報到專書,
找尋適合發表管道。
介紹學術簡歷、作者權利及學術社群,

擴大研究成果能見度。
瞭解評估指標、學術表現與研究績效,
強化學術影響力。



更多內容請見:【研究歷程指引@NTULIB】,歡迎立即探索,多加利用!
✦ 服務洽詢: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02) 3366-2326 ✉ tul@ntu.edu.tw

學術研究之路,圖書館與您同行!「領域網絡分析概覽」系列 ─ 機械、航空與製造工程領域

研究支援組





臺大圖書館推出「機械、航空與製造工程領域網絡分析概覽」,運用書目計量及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透過視覺化圖像呈現,希望協助更進一步瞭解全球頂尖大學群、亞洲精選大學群,以及本校於「機械、航空與製造工程」領域的研究主題概況,提供發掘與擴展研究領域及國內外合作等參考,歡迎點閱,其他領域將陸續推出。



主題領域以及評析大學群係以 2024 年 QS 世界大學領域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資訊為篩選依據。










- QS機械、航空與製造工程全球前1%熱門主題與學校分布 -



[全文下載] 領域網絡分析概覽 ─ 機械、航空與製造工程

[相關服務] 臺大圖書館領域網絡分析服務




「SDG 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專題分析 鳥瞰臺大及全球研究全景

研究支援組

本校在「SDG 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的研究成果豐碩,10 年來維持穩定量能,並跨足多元主題,除與國際接軌,跟上世界潮流外,亦關心本土議題,落實社會責任。



圖書館以此為專題,運用書目計量及領域網絡分析方法,分析本校、臺灣、全球及世界重點研究單位之相關著作,除能呈現本校研究表現外,更比較主題分佈與影響力,藉以呈現特色或缺口,並幫助挖掘潛在合作機會,另繪製單位、作者合著網絡,可用於找尋校內合著對象,以及認識臺灣、全球重要的研究單位,望能作為相關領域師生規劃研究發展與尋找合作資源之參考資訊。









- 全球、臺灣、與臺大 SDG 7 研究焦點 -



[全文下載] 領域網絡分析概覽 ─ SDG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

[相關服務] 臺大圖書館領域網絡分析服務




總圖書館 3 樓禁用筆電區域範圍調整

典藏服務組

為配合參考書區及鄰近館藏閱覽使用,原 3F 禁用筆電區(舟山路側),自 2/10 ㊀ 起調整至同樓層人社中文裝訂期刊區,該樓相對應位置如圖,閱覽座位數量不變,歡迎前往利用。



活動紀實: 

用明信片超前部署,迎接新的一年 ─ 賀年傳情活動紀實

推廣服務組.陳宣如

在一方空白之中,寫下對遠方之人的思念,濃縮的短句,飽含豐沛的感激與心意,人與人之間珍貴難得的緣分,就以這張滿載心意的明信片串連起來吧!臺大圖書館自 2017 年開始,以特藏資料設計生肖明信片,並且規劃舉辦「賀年傳情活動」,希望能帶動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讓校內師生及職員以書寫郵寄明信片的形式,珍惜得來不易的情誼與緣分。





- 活動現場布置溫馨,同學們相約在圖書館寫明信片 -




迎接 2025 年,圖書館設計的蛇年明信片,採用日治時期知名畫家鹽月桃甫所裝幀製作的《生蕃傳說集》封面。原作為黑紅相間之版畫,以原住民族百步蛇神話為主題。臉上畫著紅色黥面的原住民人像在畫面正中央,隱約可見其身後的動物,像石窟洞中抽象的壁畫。人像身旁有兩隻巨型百步蛇,標誌性的三角形尖頭與身側不規則的花紋,以魁梧的姿態守護著。



在活動期間,到臺大總圖、社科圖、及醫圖的服務台,向館員說一句「新年快樂」,即可獲得一張蛇年明信片。讀者可帶回家寫好後郵寄或自行留念,也可以在圖書館的活動區完成明信片的設計,並投入活動郵箱中。活動參與踴躍,明信片越洋跨海到好幾個不同國家,期待收件者能夠收到寄件人的思念,還有從圖書館捎來的溫暖問候。







- 請郵局寄送明信片,希望溫暖的問候都能傳達到對方手中 -


瘋棒球:從職棒選手傳記與文物,見證球星的生命故事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除了透過網路與媒體,我們亦可閱讀傳記書籍,深度了解職棒球星的人生故事,感受他們對棒球的熱情與堅持。本文將介紹臺大圖書館收藏的職棒選手傳記,以及一樓中廳展出的棒球相關文物。《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繪葉書與鳥瞰圖桌布新登場,讓美麗的臺灣風情陪您一整年!

推廣服務組.陳宣如


去年(2024 年)10 月在總圖書館 1 樓中廳展出的「觀.散策臺灣」日治時期繪葉書特展,您是否已看過了呢?百年前明信片中的臺灣風貌,相信也讓百年後的觀看者感到趣味盎然吧?


在新的一年,臺大圖書館以日治時期繪葉書及臺灣鳥瞰地圖作品製作出電腦、手機、及平板螢幕可使用之桌布,每月不同的臺灣風情,宛如時空旅行到臺灣大街小巷,在特色景點打卡。本次選為桌布設計的作品有吉田初三郎的〈大太魯閣鳥瞰圖〉、臺灣八景繪葉書、特色景點繪葉書,以及金子常光的〈臺灣鳥瞰圖〉。









吉田初三郎(1884~1955)是近代日本著名的鳥瞰圖繪師,活躍於大正至昭和年間,一生繪製超過 3 千幅的鳥瞰圖。鳥瞰圖是近代日本獨特的地圖繪製方式,不僅呈現地理特徵,更以藝術的形式改寫地景,顯示繪者對該地區的想像。本次選為 1 月桌布的〈大太魯閣鳥瞰圖〉為吉田初三郎的鳥瞰圖作品,出自「觀光の花蓮港」,是臺灣總督府於昭和 10(1935)年為舉辦「始政 40 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特邀吉田初三郎來臺繪製。此畫是當時花蓮港廳的市街景況,還有蘇澳及蘇澳港至太魯閣間臨海道路。







臺灣八景繪葉書的來歷則頗為傳奇!1927 年《臺灣日日新報》舉辦「臺灣八景」票選活動,開放一般民眾投票參與,而後再交由審查委員做最終決定。令人意外的是,第一階段票數竟超過 3 億票!(票數出自 1927 年 7 月 27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5 版〈臺灣八景投票數〉報導)足見其在全臺的轟動程度。審查最終公布臺灣八景為:八仙山、鵝鑾鼻、太魯閣、淡水、壽山、阿里山、基隆旭岡、日月潭;另公布兩地為臺灣雙絕:臺灣神社及新高山(今玉山)。吉田初三郎來臺時,除了繪製臺灣鳥瞰圖,還同時為臺灣日日新報社繪製八景紀念繪葉書並送至京都印製,發行《雙絕臺灣八景》套裝繪葉書共 10 張,而本次桌布設計則挑選其中 7 幅作為代表。此外,為增加豐富度,本次亦挑選吉田初三郎為文山地區著名景點的特別畫作:新店碧潭及指南宮。







12 月桌布設計為金子常光於昭和 10(1935)年繪製的〈臺灣鳥瞰圖〉,綜覽臺灣西部的各個旅遊景點與市鎮。金子常光也是當時著名的鳥瞰圖繪師,生平不詳,據稱為吉田初三郎之弟子。圖中繪製了當時主要的交通路線(白底)、重要物產(藍底),也詳細羅列了重要的景點(紅底),即其中 16 處溫泉,如:金山溫泉、草山溫泉、北投溫泉、井上溫泉等。


2025 年臺大圖書館繪葉書與鳥瞰圖桌布從臺灣東部向西部鳥瞰作為開始,再到每月一個臺灣著名景點,最後則從臺灣西部鳥瞰東部劃下句點,飽覽當時各地風情,也一睹畫師眼中的臺灣之美。








2024 臺大人最愛電影館藏 Top 20

典藏服務組
圖書館1樓的數位媒體區已啟用逾一年,你有來看場電影了嗎?今年榜單上的熱門影片,你是否看過了呢,讓我們一起揭曉。


2013 年美國傳記黑色喜劇片《華爾街之狼》奪下今年臺大人最愛的電影館藏冠軍,此片敘述 1990 年代華爾街詐欺和洗錢的瘋狂,獲得第 86 屆奧斯卡多項獎項提名,更讓主角李奧那多獲第 71 屆金球獎音樂及喜劇類最佳電影男主角。本次亞軍為 2021 年上映的《沙丘》,其龐大的世界觀令人嘆為觀止,2024 年亦已上映續集,敬請期待圖書館日後的收錄!季軍則為李安執導的 2007 年經典諜報懸疑片《色,戒》,導演李安憑藉此片獲得他電影生涯中繼《斷背山》之後的第 2 個金獅獎,此片亦從去年的借閱第 4 名,往前爬了一個名次,進入榮譽的前 3 名。


除了眾多雋永好片,去年才入館的《奧本海默》亦強勢上榜第 5 名。每年圖書館都會新收錄上千筆視聽資料;你喜歡經典還是新片呢?都來數位媒體區逛逛吧!







排名 片名 索書號
1 華爾街之狼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VV) 987.83 3624-6
2 沙丘 Dune (BD) 987.83 4234-1
3 色,戒 Lust, caution (VV) 987.83 1121-2
4 一級玩家 Ready player one (VV) 987.83 3216
5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VV) 987.83 0444-8
6 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 (VV) 987.83 7741-3
7 唐吉軻德 Don Quixote (VV) 987.83 1045
8 你的名字 Your name 君の名は (VV) 987.85 0230-4
9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VV) 987.83 7031
10 Brooklyn (VV) PN1997.2 B766z 2016
11 媽的多重宇宙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VV) 987.83 7733-1
12 接線員 The receptionist (VV) 987.83 2106
13 蜘蛛人 Spider-man (VV) 987.83 3028-2
14 我的千禧人生 My Millennial Life (VV) 987.81 1040
15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VV) 987.83 3024-9
16 Avatar (VV) PN1997.2 A8653z 2010
17 幸福綠皮書 Green book (VV) 987.83 1084-6
18 復仇者聯盟 : 終局之戰 Avengers : endgame (VV) 987.83 7124-14
19 鬼店 The shining (VV) 987.83 0046-5
20 普立茲記者 Mr. Jones (VV) 987.83 1014-5

飄洋過海的珍貴紀錄 ─ 臺北高商校友山形敏治相簿

校史館營運組.吳鑫餘


2024 年校史館收到一本從日本送過來的珍貴相簿,為日治時期臺北高等商業學校校友山形敏治先生的個人相簿,由他的兒子山形武先生寄送給我們。



此事緣自於工讀生賴同學整理訪賓留言時,發現山形武先生提及自己的父親是臺北高商校友、伯父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的校友。於是館員試著聯繫山形武先生詢問家中是否還有父親遺留關於臺北高商相關的文物,經過幾次書信往返後,山形先生慷慨地直接寄來父親的相簿,並表明無償捐給本館收存。






- 左:山形武先生於校史館之留言/中:山形敏治個人藏之相簿/右:山形敬吉早期於橫濱共和會擔任仲裁委員之資訊,
出自《桐生織物史下巻》桐生織物史編纂会編。來源:「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數位館藏資料庫」 -




山形武先生也跟我們透過 LINE 通訊,簡略地介紹父親的家族,最早來到臺灣的為山形敏治的外祖父「山形敬吉」。透過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資料,可以瞭解山形敬吉原先是在日本橫濱從商,後來山形敬吉死於瘧疾,其妻、兒子(山形覺)及兩位女兒(山形富士野及山形久野)從日本橫濱移居臺灣,接手原先山形敬吉的事業。可能因為外祖父經商,家族往來的對象多為當時商業界人士,據說山形敏治幼時玩伴之一就是三井物產的千金。


--

右:山形敏治與友人在寫真館合照,後排左邊為三井物產千金,

中間為山形,可以看到小朋友著網球服裝及手拿球拍合影

--







相簿本身非常精緻,從書衣別致的刺繡工法,可以看得出當時家庭的經濟狀況不錯。裡面共 105 張照片,主要可分為山形敏治個人從幼兒至青年當兵時期的照片,以及家庭友人照片兩部分。其中個人、家庭照部分出現許多搭景的場景,似乎在寫真館裡拍攝。另外也有穿著和服拍攝、或是洋房布幕背景搭配樹樁道具,甚至有穿著網球運動衣及拿球拍、或營造在船上拍攝的搭景,讓我們一窺當時的寫真館文化。






- 左:山形敏治與家人在寫真館合照,左 2 為山形,左 1 為母親山形久野女士/中:山形敏治與友人在寫真館合照,左為山形,
洋房布幕背景搭配樹樁道具/右:山形敏治母親 ─ 山形久野(後排右)與友人在寫真館合照,可以看到營造在船上拍攝氛圍的搭景 -



而由於山形敏治先生早期在基隆長大,其留下來的照片也不乏許多基隆的場景,像是基隆神社、私立基隆幼稚園或是當時在魚釣道具店舉行的「江副式毛絲編物陳列會」等。





- 左:基隆神社下人群合影,該位置為今日基隆忠烈祠/右:基隆誌友會秋田與吉田先生渡臺紀念,
為日本秋田子爵與生長之家
吉田國太郎之來臺紀念合影。拍攝地點為當時的基隆神社,該位置為今日基隆忠烈祠 -




- 左:私立基隆幼稚園卒業式合影,第 2 排右邊數來第 5 位為山形敏治,推測為 1915 年由羽田平次郎設立/右:江副式毛絲編物陳列會,
前排左邊數來第 2 位為山形敏治。依照片右側推斷是在當時的釣魚道具店辦裡,該店為黑澤權藏所有,推斷地點為今基隆市仁愛區 -



其中一張當時小學生在基隆大沙灣海水浴場進行校外活動的合照,將其與本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中收存的照片「海水浴場(兒童と快樂園)」對照,剛好可以完整地拚出建築物上的片假名:キリンビール,麒麟啤酒。推測該建築物可能為相關企業經營或是單純為麒麟啤酒打廣告。





- 左:山形敏治先生藏之照片/右:圖書館特藏組典藏「海水浴場(兒童と快樂園)」(記錄識別碼:pb13979100641)

兩張照片比對後應為同一地點 ─ 當時的避暑勝地基隆大沙灣海水浴場,背景建物當時被稱為「快樂園」,
建築物上日文片假名為「キリンビール」(麒麟啤酒) -



山形先生就讀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前,就讀臺北商業學校,這兩所學校都算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日本興起一股南進熱潮(傳統稱為「大正南進潮」)下,因應南進要員的培訓政策,而設立的許多專科學校之一。其中負責南進「商業」要員培訓的就是「臺北商業學校」(1917 年設立,5 年制)及「臺北高等商業學校」(1919 年設立,3 年制),分別是「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及「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的前身。山形先生自就讀臺北商業學校畢業後,直接於 1939 年以免試資格進入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就讀,並於 1941 年以《アルミニウム工業の發達史》(鋁工業的歷史)為畢業論文畢業,相關紀錄都能在校內的文獻查到。






- 左:山形敏治於臺北高商畢業資料,出自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商業學校第 21 回卒業者名錄(臺大圖書館藏)/

右:山形敏治臺北高等商業學校畢業論文《アルミニウム工業の發達史》(鋁工業的歷史) -




- 左:山形敏治著臺北商業學校制服,由衣領的領章數字推斷為 3 年級時/

右:臺北商業學校學生畢業合影,第 2 排最右邊為山形敏治,校地為今日「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




- 左:山形敏治著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制服/

右: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學生於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今國立臺灣博物館)前合影,前排左邊數來第 3 位為山形敏治 -



透過山形先生的老照片,讓我們得以一窺當時的求學歷程、臺北商業大學的舊校景以及臺北高商學生的生活。這批老照片包含早期寫真館文化、基隆早期影像、臺北商業學校及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學生生活照等皆為珍貴的史料參考,讓我們對日治時期的庶民生活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非常感謝山形武先生慷慨地捐贈這批資料,完善本館館藏。





為你送上「蛇」秘祝福

年(選單): 
民113年
月(選單): 
12月
期數: 
296

總圖書館寒假開放時間

閱覽組
★ 寒假期間 ─  12/23 ㊀ 至2/16 ㊐ 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1:00 8:00-17:00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24小時自習室

24小時開放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12/29、1/19)17:00至隔日(週一)8:00 不開放
B1 討論區

8:00-22:00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12/29、1/19)17:00至隔日(週一)8:00 不開放
B1 影印中心 9:00-19:00 不開放



*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自1.11 起因計畫到期,暫時關閉,未來是否開館請靜候公告。




特殊開館時間|
B1 至 5 樓閉館,24 小時自習室照常開放

 1/1 ㊂ 開國紀念日

B1(含自習室)至5樓全館閉館

 1/24 ㊄ - 2/3 ㊀ 春節假期
◆ 比照寒假週一開館

 2/8 ㊅ 補上班日







你已被好運蛇蛇造訪!「意郵未盡:重溫手寫的美好」賀年傳情活動送上「蛇」秘祝福!

推廣服務組.陳宣如

遙寄一份手寫的情誼,
再輕輕貼上真摯的問候-
仔細讀,這是送給你的「蛇」秘祝福!

With genuine blessing, wish you a HAPPY NEW YEAR!
Send a postcard to someone you love, may all the joy be with them.

活動期間至服務台對館員說聲「新年快樂」,即可獲得限量蛇年明信片。您可寫給自己、家人、同學、朋友、師長等任何人,填寫後投入圖書館郵便局臨時郵筒,活動結束後將由圖書館為您免費寄出明信片,讓手寫的祝福與問候溫暖這個冬季。

From 12/10 to 12/25, say “Happy New Year” to the librarians at the service counter or service desk in the Main Library, the Koo Chen-Fu Memorial Library, or the Medical Library, and you can get a postcard featured with the Year of the Snake!
Write down the greetings and the recipients' address, and we will send it for free!

✦ 期間限定總圖免費郵寄 600 張、社科圖與醫圖各 125 張。
✦ 所有投入本活動臨時郵筒之明信片,將於活動結束後統一寄出。
 We will send the postcards after the events concluded.

活動時間:2024/12/10 ㊁ -12/25 ㊂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 1F 服務台、社科圖流通櫃臺、醫圖流通櫃臺
活動對象:本校教職員工生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醫學圖書館
活動洽詢:☎(02)3366-2331 ✉ tulce@ntu.edu.tw

不隨時光消逝的美 ─ 方瑜教授紀念展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方瑜教授(1945-2024),祖籍江蘇儀徵,生於重慶。教授出身書香世家,幼承家學,能詩善詞。高雄女中、臺大圖館系畢業,因夙喜文學,頗於中文系問學,親炙明師鴻儒,深獲臺靜農、葉嘉瑩、鄭因百、王叔岷諸先生之賞愛和影響。方教授乃唐詩研究之重要學者。其研究以專家詩人為焦點,於杜甫、李商隱、李賀之研究創獲尤多,屢為學界推崇引證。此外,教授深情易感,無論體物、交遊、讀書、觀影,或與師友論學說藝,一旦心有所動,每有佳作。方教授講學四十餘載,作育英才無數,於中文系開設之文學概論、詩選、杜甫詩、李商隱詩、李賀詩、神話與大眾文學、稼軒詞,皆臺大熱門課程。

2024 年 9 月 3 日,教授仙逝於臺大舟山路宿舍,享壽八十,親友師生,咸感哀慟。教授雖逝,名篇大作俱在,其人其著,一如書題,恆為一道不隨時光消逝的美。 為表達悼念感懷之意,圖書館舉辦「不隨時光消逝的美--方瑜教授紀念展」,展出方瑜教授生平,與其學術研究、文學創作、翻譯著作,以及其讀書筆記、手札、書摘、教學講義、課堂影片等,以此緬懷方教授的貢獻與成就,歡迎有興趣者前往參觀。

不隨時光消逝的美 ─ 方瑜教授紀念展
展出時間:2024/12/3 ㊁ -2025/1/12 ㊐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展示區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4_FangYu/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活動洽詢:推廣服務組 ☎(02) 3366 - 4551 ✉tulce@ntu.edu.tw
指導教授:李文鈺先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特別感謝: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李衣雲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許銘全先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提供照片


聶光炎先生手稿資料特展:劇場幕後的迷人小旅行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聶光炎先生手稿資料特展:劇場幕後的迷人小旅行」已於圖書館 1 樓日然廳展出,展出內容包括手稿資料、設計圖稿、舞台模型、照片等。
2020 年底,經聶光炎老師首肯,將其設計資料和文圖手稿交給臺大圖書館典藏,總計 19 個紙箱、73 大袋文件,1 大箱圖捲、4 籃模型及畫框等,留給後世學子回顧、領會、創發及研究。聶光炎老師出生於民國 22 年(1933),曾到夏威夷大學東西中心修習劇場藝術與實務,學成歸國後,以專業為職志,投入臺灣現代劇場之開拓。在一甲子的劇場生涯中,聶老師設計超過 160 個作品,反映著臺灣表演藝術發展至為精彩幻麗的一幕幕。聶老師的設計工作記錄不僅展現其驚人的創作力和美感,更映照著臺灣走向現代劇場步履腳印,也是表演藝術舞台設計與技術發展的軌跡;透過展示聶老師的成長歷程以及孜孜不倦自學的精神鼓勵莘莘學子:即便在資源有限、條件艱苦的環境下,只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斷求知的熱情,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領域中有所收穫。

重溫聶光炎老師的名句:「劇場是千萬個折磨,換取片刻的迷人。」經由本次特展的手稿文圖,將引領觀眾親近體會那折磨過程中細密的專業準備,歡迎大家前來領會聶光炎老師的劇場美學。
開幕暨導覽:2024/12/4 ㊂ 14:00-15:00臺大圖書館一樓日然廳
定時導覽(14:00-15:00):
2024/12/18 ㊂、2025/1/8 ㊂、1/11 ㊅
**歡迎自由參加**

聶光炎先生手稿資料特展:劇場幕後的迷人小旅行
展出時間:2024/12/4 ㊂-2025/1/15 ㊂ 9:00-17:00
展出地點:臺大圖書館一樓日然廳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
策展人 :汪其楣教授
贊  助:汪其楣 姚億鍾
     劉崇仁 溫懷智
     拈花微笑聾劇團

活動網址: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4_NiehKuangYen
活動洽詢: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 tulce@ntu.edu.tw


原圖中心|1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歡笑奇遇記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本月電影主題為「歡笑奇遇記」,透過幽默與衝突展現角色如何在差異中相遇。無論是家庭、文化還是個人價值觀,都因旅行、聚會或意外事件而產生碰撞。透過笑聲與奇遇,角色們在不同的背景中找到共鳴,體現了跨越文化與邊界的成長與和解。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自 114.1.11 起因計畫到期,暫時關閉,未來是否開館請靜候公告。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 囧事一家親 輔導級|91 分鐘

 
場次 1 1/2 ㊃ 14:00 - 15:31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4 ㊅ 14:00 - 15:31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大律師吉米.克利弗長年忙於工作,甚少提及家人,直到阿嬤要求他今年帶著新婚妻子史黛西回家過節。史黛西期待藉此瞭解另一半的家族,卻發現克利弗一家與沉穩的吉米截然不同。隨著意外和笑料不斷上演,這場家庭聚會成為一段充滿喜劇色彩的旅程。

✦ 我的家人歐買尬 保護級|91 分鐘

 
場次 1 1/9 ㊃ 14:00 - 15:31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11 ㊅ 14:00 - 15:31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電影以詼諧幽默的風格講述一位失去愛妻的男子,帶著子女踏上西班牙南部之旅,完成妻子的遺願。然而,旅途中各具個性的家庭成員帶出多層議題,包括族群衝突、政治分歧與文化差異,產生無數笑料與衝突。這段充滿西班牙風情的旅程,讓角色在相互理解中找到共鳴與和解。

✦ 世界是平的 保護級|102 分鐘

 
場次 1 1/16 ㊃ 14:00 - 15:42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18 ㊅ 14:00 - 15:42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電影講述主角陶德因公司精簡人力之故,被派往印度訓練當地的電話行銷人員。雖然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從飲食、節慶到人際互動,當地的風土民情與美國卻有著天壤之別。在這趟充滿挑戰的異文化之旅中,陶德如何找到新的啟發與成長......?

✦ 山的那一邊 普遍級|113 分鐘

 
場次 1 1/23 ㊃ 14:00 - 15:53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電影講述正義感十足的巡山員、冒失的盜木者、不再狩獵的獵人,以及傲嬌的自殺客四人意外結伴展開尋寶旅程。他們在這段奇異的旅途上,逐漸揭開彼此內心的成長與轉變。故事中既有對環境保護、山林保育的探討,也刻畫了不同族群間的文化差異,是一部充滿幽默的山林喜劇。

活動紀實: 

2024 年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活動紀實

採訪編目組.李健彰

為了提高圖書館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並且與全球書目接軌,教育部補助「我國加入 OCLC 管理成員館計畫」,於 2006 年 12 月 26 日成立「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迄今即將往第 19 年邁進。為使成員館瞭解 OCLC 與國際圖書資訊界之發展趨勢及聯盟執行成效,並促進圖書館間的經驗交流,聯盟訂於 2024 年 11 月 21 日(四)於臺灣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2024 年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會中除了例行的聯盟執行成果報告、會員提案討論及表揚儀式之外,並辦理 3 場專題演講。



- 與會同道合照 -



第 1 場視訊演講由 OCLC 公司 3 位專家 Chelsea Dalgord、Jeff Mixter 與 John McCullough 以「Bridging the Gap: Integrating Linked Data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to Enhance Library Workflows and Management」為題,分享 OCLC 如何收集大量相關數據並加以整合,且透過WorldCat 資料庫方便圖書館使用。另一方面也講述了透過 AI 技術進行品質改善,加強圖書館書目管理以及增加AI在編目流程的應用,以期達到增進圖書館編目工作之效能。


第 2 場視訊演講主講人為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資訊學院李宛臻助理教授,講題是「資源描述與文化影響:用顏文字表達心情」,分析使用顏文字於小說的檢索、描述與推薦介面,了解讀者對於不同設計的想法,增進我們對顏文字應用於資訊系統的了解,連結理論與應用。


下午場邀請國家圖書館知識服務組吳柏岳助理編輯演講,講題是「國圖與『臺灣記憶』系統近期文獻徵集與數位化成果簡介」,分享國家圖書館於 2002 年建置「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系統,並展示近期成果、徵集的背後故事、特色典藏選介、城市記憶等主題,呈現出妥善保存臺灣歷史記憶,同時配合數位化發展的精彩內容。








聯盟照慣例舉行頒獎儀式,表揚成員館在原編上傳量與使用量前 3 名與各級成員館的第 1 名。會上並報告 2024 年聯盟營運成果及未來計畫的概況與規劃,期盼有更多圖書館加入聯盟。本次會員大會共 104 人與會,透過聯盟會員大會拓展圖書館同道視野,促進臺灣圖書館界合作。當天會議圓滿落幕,期待聯盟永續經營,明年再會。



- 聯盟主席林奇秀館長與得獎者合影 -



[ Master 講堂] 獸醫學系陳慧文教授講座紀實

學科服務組.張瑞珊

圖書館 Master 講堂「學者領航.智慧開講」系列講座,2024 年 5 月 9 日邀請獸醫學系陳慧文教授以「學術發表:做個有故事的人」為題,分享研究者進行學術發表以及傳達科研數據的同時,如何透過說故事的藝術,讓聽眾/讀者深陷其中,從而記住其研究亮點。




學者不只要會做研究,還要會說故事

陳老師首先以「Science Storytelling」在PubMed 資料庫的檢索結果敘述「說好科學故事」這個議題近年有上揚的趨勢。接著提及學術寫作(Academic Writing)概念近來也逐漸轉向為學術溝通(Academic Communication),由此佐證研究者不只需要產出研究發現,更需要學會運用包裝與推銷技巧與閱聽眾互動,才有機會成功賣出研究成果。




--

右:陳慧文老師以 Science Storytelling 的檢索結果
說明「說故事」成為近年趨勢









怎麼說好一個科學故事?

陳老師提到一個好的科學故事,主題要新穎、要能引起別人的好奇、能讓人產生期待而且觸動人心,才能讓閱聽眾願意繼續看下去。這時,我們需要一些方法來組織演講內容。
1. 故事推進的經典模板 ─ 英雄旅程(Hero's journey)

「英雄旅程」就是冒險者故事(右圖)。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通常具備以下敘事模式:講者先從聽眾身邊熟悉的事情開始鋪哏,建構聽眾切身體會的故事情境,然後開展新的世界,逐步堆疊劇情內容,在適當的時機攀升到高潮,最後收尾,回到原本熟悉的世界或收束故事劇情。



2. 創作者愛用的敘事結構 ─ 佛瑞塔格金字塔(Freytag's pyramid)

(按:源自於莎士比亞也愛用的五幕劇敘事結構。)

佛瑞塔格金字塔結合科學敘事結構,其中的知識落差(Knowledge Gap)即為研究價值所在。




3. 科學寫作架構 IMRAD(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創作者愛用的敘事結構佛瑞塔格金字塔可以與 IMRAD 的科學寫作架構相結合,建構出一個引人入勝的科學故事結構。研究者先從緒論(Introduction)開始鋪陳研究背景,分析開展研究問題(Research Question),接著進入敘事轉折點,娓娓道來研究過程(Experiment),為故事情節升溫,而後迎來故事高潮的研究發現(Major Finding),展露研究價值,再逐步降溫故事情節,最後討論研究成果限制與未來的可行應用及發展(Discussion),迎來結局(Conclusion)。

在這樣的敘事過程中,研究者透過逐步釐清與揭露與閱聽眾之間的知識落差(Knowledge Gap),得以闡述該篇研究的價值。陳老師特別強調,撰寫文章時要「主動」引導讀者解讀自己的文章,才能最有效地達到自己的學術傳達目的。







- 科學寫作架構 IMRAD -





說好故事的技巧

1. 增加與閱聽眾的互動

利用同溫層中的熟悉事物,進而誘引閱聽眾的關注與互動意願,是不錯的演講互動方式。陳老師列舉一些學術發表時可以使用的互動方式,例如:化用年輕族群喜愛的狼人殺遊戲模式至演講中,利用猜測正確答案的方式促使閱聽眾主動思考講題內容;演講中若提到某些專業術語,可以利用諧音梗博得閱聽眾的會心一笑,既能辯證正確答案,又能加強對該語彙的印象。陳老師還展示一些時事案例,引發在場聽眾的回應,實時展現學術發表、說故事與互動三者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


2. 串聯個人經驗脈絡

陳老師以蘋果創辦人 Steve Jobs 於 2005 年在史丹佛大學的演講中所提到的「Connecting the dots」概念,強調串連個人經驗脈絡也是一項重要的說故事心法。過去的每件事都有跡可循、有脈絡,要去蕪存菁。研究者只需要挑選最亮眼的節點,串連成精彩的故事內容,才能打動人心。


3. 使用時下流行詞彙

說故事的過程中,研究者需要留意使用詞彙是否與時俱進,足以吸引讀者的目光。例如:Novel、Critical、Key 是近年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彙,Major、Important、Detail 等詞彙的使用率則相對減少。採用當前學術界主流的詞彙,有助於在投稿時吸引主編和審稿者的目光,提高文章被青睞的機率。
4. 善用 AI 蒐集/創作吸睛的多媒體素材

要完成一場吸引人的學術發表(如口頭簡報),蒐集素材時可能需要跳脫固有想法,尋求一些比較創新的靈感。陳老師提到當前正熱門的生成式 AI 對研究者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舉例來說,生醫領域研究者在投稿時,經常被要求附上圖像化摘要(Graphic Abstract),研究者可以選擇自己製作,也可以付費委託專業設計師製作。而在生成式AI風行之後,先向 AI 尋求繪畫創作靈感,再進行圖像修改的作法也不在少數。



- 期刊封面製作是藝術也是專業,近年開始受到 AI 影響 -



陳慧文老師最後提到,研究者在撰寫研究文章及選刊投稿的過程也可以嘗試向 AI 尋求一些靈感建議。但需要留意目前期刊出版社投稿政策對於使用 AI 服務的看法不一,研究者投稿前需先仔細閱讀期刊投稿須知,遵循期刊編輯要求撰寫稿件與投稿,以免無法通過審查。


總結來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研究的最佳編劇。研究者除了要保持熱誠投入自己喜愛的研究之外,學習使用說故事的技巧包裝研究內容,吸引他人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感興趣,想要進一步理解,才能達到成功向外傳播自己研究成果的目的。






☞ 觀看演講錄影



引用文獻

  1. ElShafie, S. J. (2018). Making Science Meaningful for Broad Audiences through Stories.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Biology, 58(6), 1213-1223. https://doi.org/10.1093/icb/icy103
  2. Forero, D. A., Lopez-Leon, S., Perry, G. (2020). A brief guide to the science and art of writing manuscripts in biomedicine.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8(1), 425. https://doi.org/10.1186/s12967-020-02596-2



SLIM 雲端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介紹:作者卡

學科服務組.黃庭霈
想從 SLIM 館藏目錄查詢結果挖掘更多意料之外的驚喜嗎?來試試看「作者卡」吧!善用書目紀錄提供的外部連結,對作者有更深度的認識。《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秋色清明,散策金典

年(選單): 
民113年
月(選單): 
11月
期數: 
295

「深耕臺灣,航向世界 ─ 曹永和院士逝世 10 週年紀念特展」導賞

特藏組.阮紹薇、張育銘、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深耕臺灣,航向世界 ─ 曹永和院士逝世 10 週年紀念特展」刻正於臺大圖書館 2 樓展示區舉辦中。曹永和院士(1920-2014)是國內自學有成的代表性人物,他僅有中學學歷,卻能經由勤奮自修,從臺大圖書館館員做到中央研究院院士,最終獲頒臺灣大學榮譽博士,並擁有國內外眾多學術殊榮,包括荷蘭女王畢翠斯授予荷蘭皇家騎士團第二等勳章,表彰其在 17 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亞活動歷史的相關研究;以及日本政府頒授旭日中綬章,表揚其致力保存珍貴史料、在東亞海洋史等領域研究成果豐碩、促進臺日學術交流。


臺大豐富的圖書館館藏與優良的師資,為曹永和提供自學的最佳場域。他至歷史系旁聽桑田六郎課程並協助整理臺灣資料,本身圖書館工作職責則為整理外文書刊,深諳史料研究與整理必先具備語文能力,因此在工作餘暇自學,終能精通日、英、荷蘭文,略通西班牙文、德文及拉丁文,尤其是對古荷蘭文獻檔案的掌握,成就其臺灣早期歷史的開創性研究,而他提出的「臺灣島史觀」,更讓臺灣史研究有了不同的視野。


本特展不僅回顧曹永和的自學生涯與學術成就,更展出在臺大圖書館職涯 38 年的歷史紀錄(詳如下表),尤其是對特藏資料的整理、研究與推廣,及退休後繼續擔任特藏組顧問的重要貢獻。歡迎大家踴躍到館參觀。







時間

職位

主管

1947 年 3 月 15 日-1952 年 7 月 採編組助理員 主任:藍乾章

館長:于景讓、范壽康、蘇薌雨
1952 年 8 月-1962 年 7 月 閱覽組館員兼典藏股長 主任:賴永祥

館長:蘇薌雨
1962 年 8 月-1970 年 8 月 閱覽組典藏股長
1970 年 8 月-1972 年 9 月 閱覽組主任 館長:楊日然
1972 年 9 月-1983 年 4 月 研究圖書館主任
1983 年 4 月-1985 年 10 月 31 日 特藏組主任 館長:陳興夏



▍曹永和院士逝世 10 週年紀念特展導賞



自幼以圖書館展開自學生涯,大量閱讀文史資料的曹永和,在青年時期即與同道及友人共組文化團體「士林協志會」。1941 年 8 月 23 日舉辦「士林文化展覽會」,負責「鄉土風俗、文化」主題展覽,其後於《民俗臺灣》「士林特輯」發表四篇重要著作。1947 年,曹永和進入臺大圖書館,在採編組以助理員身份,負責圖書編目工作,1952 年由閱覽組賴永祥主任拔擢升任典藏股長,並於 1960 年參與規劃「研究圖書館」之營運(現為圖書資訊學系系館),為當時最先進的現代化圖書館。歷經近 40 年的歲月,曹永和院士於 1985 年以特藏組主任身份榮退,並持續擔任「特藏文獻及地區研究資料顧問」,對館務發展貢獻良多。








- 左:《士林文化展覽會目錄》與〈士林の古碑〉文章/中:曹永和手寫卡片目錄翻攝,呈現其治學之道/

右:研圖相關報導《研究圖書館規畫案及剪報》、入庫證、「毋忘讀書」書籤 -



在學術貢獻方面,特展以本館所藏典籍及史料手稿,回顧曹院士整理與研究荷蘭史料的歷程。曹永和進入臺大初期,因旁聽留用學者桑田六郎於歷史系開設的「東西交通史」,並協助整理臺灣資料,獲得啟發,投入研究寫作。此後,利用公餘自學外語以解讀古荷蘭文,謄打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 VOC)檔案,1950 年代完成之〈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原稿,為其學術生涯的起點。由於研究著作受到重視,擔任研究圖書館主任期間,於 1978 年赴荷參與「熱蘭遮城日誌刊行國際計畫」,貢獻《熱蘭遮城日誌》原文打字稿,並與多位學者共同編校註疏,推動該日誌的翻譯及出版計畫。





- 左:首次公開展示的《臺灣史料(荷蘭文書)》,內有曹院士以卡片手寫之摘要/
中:〈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及曹永和據以研究的史料/右:不同語文或版本的《熱蘭遮城日誌》 -



先進賴永祥是曹永和的圖書館主管同事兼一生好友,在擔任閱覽組典藏股長期間,二人一同管理及整理「珍本書籍室」,策劃展覽,並共同於 1952 年《臺灣風物》第2卷發表4篇〈有關臺灣西文史料目錄稿〉。此外,1953 年為編輯《臺灣文獻叢刊》,分工至各地為臺灣史研究徵集重要史料及素材。1970 年賴永祥擔任圖書館學系主任,系刊《圖書館學刊》第 2 期(1972),即由曹永和提供封面,介紹本館 15 世紀搖籃期刊本。





- 左:《臺灣風物》(1952)發表〈有關臺灣西文史料目錄稿〉/中:《圖書館學刊》第 2 期(1972)介紹田中文庫搖籃期刊本/
右:閱覽組典藏股長至研圖主任時期的三本日文典籍目錄調查 -



特展也呈現了曹永和在琉球研究方面的貢獻。1964 年曹永和受邀至香港大學參加「亞洲史國際會議」,以研究東亞胡椒貿易為題發表論文〈Pepper Trade in East Asia〉,透過琉球王國外交文書《歷代寶案》史料,佐證琉球王國在大交易時代的重要地位,是曹永和初次在國際會議發表的代表作。1965 年錢思亮校長准予以 UNESCO Fellowship 獎學金赴日本東洋文庫研修,期間也參與「歷代寶案琉球史料研究會」。1984 年應琉球大學亞洲研究會之邀,以〈大交易時代的沖繩〉為主題,講述明代中國與琉球的關係,及琉球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交流,於琉球大學、沖繩大學、浦添、宮古島、石垣島等地巡講,獲得各界注目,當地媒體均以顯著版面報導,此後建立臺琉兩地學者常態性的交流與互訪。





- 左:論文〈Pepper Trade in East Asia〉/中:錢思亮校長准予以 UNESCO Fellowship 獎學金赴日研修公文/
右:1971 年報告歷代寶案及 1973 年報告琉球大學拍攝申請案之公文 -



本次特展為本館與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共同辦理,現場也特別展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為延續與宣揚曹永和對東亞海洋史及臺灣島史的學術研究,所出版的 30 本著作,並於展期間每日 9 點至下午 5 點輪播《曹院士的隱藏文本》錄片。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聯合圖書館「曹永和文庫」亦提供館藏借展,包含曹永和手抄註記的伊能嘉矩《臺灣蕃政志》,以及曹永和對於荷蘭商人所編之暹羅編年史的打字本,讓特展更加豐富完整。






- 左:曹永和基金會出版的 30 本著作/中:現場以 120 吋大螢幕輪播《曹院士的隱藏文本》紀錄片/
右:《臺灣蕃政志》伊能嘉矩原稿與曹永和手抄本共同展示 -



深耕臺灣,航向世界:曹永和院士逝世 10 週年特展

特展日期:2024/10/26 ㊅ -11/27 ㊂

特展地點:臺大圖書館 2 樓展示區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金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活動網站: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4_TsaoYungho/

活動洽詢: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愛閱小沙龍:「古人過生活」─ 一起踏入古人生活圈館藏展

典藏組.何琪芳





天啊,原來古人是這樣過生活?

唐朝可以離婚、大航海時代的荷蘭官員穿燈籠褲、古埃及的藥方是山羊的脂肪加上河馬的肥油、明朝官員領的薪水是大米、台灣柑仔店早期除了玩具點心外還會賣飼料?

博覽歷史潮湧、洞悉大國之戰、通曉版圖變遷,但你知道活在歷史洪流下,每個時間光譜的小人物們怎麼度過每一天嗎? 這一期的愛閱小沙龍以「古人過生活」為題,邀請你一同進入古人的生活領域,沉浸式體驗古人怎麼過日子!



「古人過生活」— 一起踏入古人生活圈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4/11/6 ㊂ - 12/22 ㊐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前廳 + 1 樓數位媒體區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4_ancients/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2024 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入圍書展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金光燦燦,秋聲正美,歡迎愛書人翻開書頁,一起到金典好書裡散散步!


臺灣文學獎金典獎為國立臺灣文學館所舉辦之好書評選活動,旨在向臺灣當年度優秀文學作品致敬,激勵各種原生內容之創作,以彰顯臺灣價值、活化文壇生態,進而接軌全球文學社群。金典獎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新詩、非虛構書寫、劇本及其他評審委員認定屬文學作品者,語文則包含華語文、台語文、客語文及原住民語文。


2024 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參選範圍為 2023 年 7 月 1 日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於本國初次出版之圖書。今年共有 293 部作品進行角逐,先經由資格初審、複審委員會選出優秀的 30 部入圍作品後,再由決審委員會審慎而嚴謹地討論,最終從中頒贈 1 部金典獎年度大獎、7部金典獎及3部蓓蕾獎殊榮。








金典獎年度大獎(1 部)


依據官方報導,除了優質的詩作與散文,今年可說是小說的豐收年,入圍件數占比近半,許多作品觸及人的歷史處境與生命書寫。此外,非虛構作品參賽與入圍頗多,議題包括人物報導、偏鄉高齡、離島說話、客庄史事、移工與礦工生命紀事等,顯示非虛構書寫的成果豐碩,許多寫作者投注心力於其間,也讓臺灣文學風景更顯富美。臺大圖書館邀請您到總圖 1 樓樂牙彎,細細閱讀這 30 部入圍作品,看看作家們嶄新的說故事方式,品味作家們在情節塑造、語言運用等各方面的獨到見解與深刻感受。



✥ 詳細評審報告請見 OPENBOOK 閱讀誌 ─ 2024 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專題

金典獎(共 7 部)





蓓蕾獎(共 3 部)





入圍即得獎(共 20 部)










2024 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入圍書展
展出時間:2024/11/20 ㊂ - 12/31 ㊁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1 樓樂牙彎
活動洽詢: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午後電影院 ─ 愛會留下

推廣服務組.林琦


12/3 ㊁|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おくリびと (2008) – 130mins|保護級

大悟和妻子美香回到故鄉山形縣,應徵工作被錄用後才知對方徵的是禮儀師!他起初十分排斥恐懼,但親身經歷一場場送行儀式後,漸漸瞭解禮儀師工作的意義。看盡死別的不捨與悲傷,大悟下定決心面對失落已久的親情。在死生交界處,最美的送行帶來最深的體悟。



12/11 ㊂|百日告別 Zinnia Flower (2015) – 95 mins|保護級



育偉和心敏在同一場連環車禍中失去了各自的另一半;育偉以酒精填補著悲傷空洞,心敏日日料理著未婚夫留下的食譜。那天巴士緩緩開在蜿蜒的山路上,夕陽偶爾灑落在育偉和心敏的臉上。他們靜靜地看著對方,像是從彼此身上看到自己。

12/18 ㊂|紙花 Paper flower (2019) – 103 mins|保護級

年老的禮儀師尚吉長期照顧著癱瘓的兒子智赫,龐大的經濟壓力迫使他加入大型的禮儀公司。單親媽媽恩淑因為臉上的傷疤求職無門,因緣際會當起了智赫的看護,樂觀開朗的母女倆為智赫與尚吉帶來一線曙光。然而溫馨的日子卻在不速之客的到來後破滅,恩淑藏在笑臉背後的悲傷過往也浮出檯面。

12/25 ㊂|我就要你好好的 Me before you (2016) – 110 mins|保護級

露易莎克拉克,小露,一個充滿希望與活力的英國鄉村女孩,面臨了最新職業生涯的挑戰,照顧並陪伴威廉崔納,因為意外導致下半身癱瘓,威廉幾乎放棄一切,直到小露決定讓他找到人生的意義。經過了一連串的冒險,小露和威廉得到的比預期的多,並且發現他們的生活和心靈正在以無法想像的方式改變。




原圖中心|12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森林與文化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本月電影主題為「森林與文化」,延伸原圖中心館內主題書展「山林與族群:國家公園的原住民族足跡」,電影探討人類與自然的共生關係。從保護臺灣特有的動植物到原住民族文化的傳承,這些影片傳達了人類、文化與自然之間的緊密聯繫,呼籲保護山林生態系的重要性,同時探索原住民族文化在當代環境保護中的重要角色。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 我家住在國家公園 普遍級|60 分鐘
  場次 1 12/5 ㊃ 14:00 - 15:0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12/7 ㊅ 14:00 - 15:0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南投縣仁愛鄉東光部落 30 年前劃入玉山國家公園,因法令限制影響族人生活,關係一度緊張。部落伍氏家族遺址位於臺大實驗林轄區,自日治時期起供教學使用。隨著原住民族基本法實施,2016 年臺大與伍氏家族簽訂沙里仙遺址共管協議,推動合作關係,展現了文化傳承與自然保護之間和諧共存的可能性。


✦ 森林守護者 保護級|94 分鐘
  場次 1 12/12 ㊃ 14:00 - 15:34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2/14 ㊅ 14:00 - 15:34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巴拉望島以其原始自然風貌和島嶼美景成為菲律賓重要的觀光勝地,但企業投資導致當地森林和野生動物面臨開發與非法盜伐的威脅。甚至前總統杜特蒂的親信也涉入其中。一群環保志願者冒著生命危險,追捕不法分子,守護這片脆弱的自然家園。



✦ 黑熊森林 普遍級|127 分鐘
  場次 1 12/19 ㊃ 14:00 - 16:07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2/21 ㊅ 14:00 - 16:07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從 1998 年說起,黃美秀博士是臺灣第一位進入山林,從事野生臺灣黑熊研究的動物學家。本片在布農族獵人林淵源的帶領下,研究與紀錄團隊進入中央山脈大分「有熊國」,一探臺灣特有的野生動物與豐富的森林資源,同時知悉布農族人與大自然密切互動的人文歷史。


✦ 森之歌 普遍級|60 分鐘
  場次 1 12/26 ㊃ 14:00 - 15:0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2/28 ㊅ 14:00 - 15:0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這部紀錄片從臺灣的森林興衰歷程出發,探討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呈現先住民的智慧以及現代人對森林保育的努力。它描繪了森林生態系的美麗和脆弱,提醒我們共同守護這片寶貴的土地。




原圖中心|iliskinan na maduh.快來follow米!集點活動~倒數衝刺~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記憶中的小米

✦ 快來衝刺集點數
✦ 每天集點抽好禮
✦ 大獎等你帶回家







小米集點活動總抽獎將在 12/6 ㊄ 中午 12:00 於原圖 FB 粉專進行抽獎活動,獎項包含小米穗片獎、幸運福粒獎、黃金穗收獎,多項好禮獎品,等你來集點。



集點活動將於 11/30 ㊅ 截止,歡迎揪同學好友一起來原圖參加小米集點活動,累積的點數越多,中獎機會越大喲!



更多詳細資訊請見活動網頁

快來一起 follow 米,集點抽好禮吧!





活動日期: 6/1 ㊅ -11/30 ㊅
活動時間: 週一至週五:8:00-18:00;週六:9:00-17:00
活動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原圖中心|「山林與族群:國家公園的原住民族足跡」主題書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臺灣日治時期即有國家公園的規劃,當時臺灣總督府進行林野地調查,但嚴格控管山林資源。中央政府遷臺後,雖仍延續此政策,但政府考量配合國家發展需求,一方面修法允許企業進入山區進行開發1 ,另一方面於民國 61 年頒布《國家公園法》,開始設立國家公園,主要目的在長期保護自然景觀、原生動植物、特殊生態系統及人文史蹟2


國家公園的範圍多半與原住民族傳統領域重疊,這些領域不僅是國家要保護的自然區域,更是原住民族曾經甚至是目前長期居住、生活的空間,例如:玉山國家公園涵蓋了布農族和鄒族的生活區域;太魯閣國家公園則包括太魯閣族的傳統領域;雪霸國家公園則與泰雅族和賽夏族舊時的聚落交疊。國家公園的設立雖強調生態保育與自然保護,但對原住民而言,狩獵、採集等傳統習俗卻受到法律束縛與限制。法律在保護山林的同時,卻也阻隔了原住民與祖居地的深厚聯繫。


為配合今年 12 月 11 日的「國際山岳日」,我們以「山林與族群─國家公園的原住民足跡」為題舉辦書展,希望經由臺灣近百年山林開發的進程,以及高山協作員穿梭山林的故事,呼籲大家理解原住民族與國家公園之間的深厚關聯。



「山林與族群:國家公園的原住民族足跡」書展
展出時間:2024/12/2 ㊀ - 2025/1/31 ㊄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活動網頁:http://223.200.178.245/tiprc/blogDetail/62/1985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參考文獻|


林秋綿 (2001):〈臺灣各時期原住民土地政策演變及其影響之探討〉,《臺灣土地研究》第二期,頁 23-40。

葉高華 (2016):〈分而治之:1931-1945 年布農族與泛泰雅族群的社會網絡與集團移住〉,《臺灣史研究》第 23 卷第 4 期,頁 123-172。

鄭安睎 (2021):〈隘勇線、理蕃道路與舊社──從歷史地理學的視野與觀察〉,《原住民族文獻》第 46 期,電子期刊

《臺灣原住民族土地流失的真相與和解》夷將‧拔路兒 Icyang.Parod 總編輯,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2024/04/01








1見黃躍文 (1999):〈台灣國家公園原住民保留地政策──制度與空間觀點的檢視〉,《國家公園學報》,9(2):182-198。

2 網路資源:行政院全球資訊網https://www.ey.gov.tw/state/4447F4A951A1EC45/dc08391a-c57c-4cf7-af9a-cc0d9e4ebb1c













NTU Library F.I.R.S.T. Workshop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學科服務組

11/21 (Thur.) 14:20-15:20 Enhance Your Research Capability by Web of Science and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11/28 (Thur.) 14:20-15:50 EndNote 21: Reference Manager to Assist Your Thesis

☞ Registration


All sessions will be held in the Group Learning Room on the 1F of the Main Library.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please contact us.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化學主題書選介:AI 與化學

學科服務組.翁雅芳
人工智慧(AI)的發展已經在各領域引起了深遠的影響,這項技術所帶來的衝擊遍及各領域,當然也包括化學,而化學家又應該如何面對 AI 和大數據的發展?化學研究著重於實驗,隨著機器學習和 AI 技術的進步,研究人員能夠更有效地分析和預測化學反應,加速新材料和藥物的研究與發現。《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 圖片來源:copilot


深耕臺灣, 航向世界: 紀念曹永和院士

年(選單): 
民113年
月(選單): 
10月
期數: 
294

深耕臺灣,航向世界:曹永和院士逝世 10 週年紀念特展暨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25 週年慶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曹永和院士以中學學歷,勤奮自學。自 1947 年起進入臺大圖書館服務達 38 年,1984 年後任教臺大歷史系,期間參與中央研究院的海洋史研究計畫,並推動臺灣史研究所成立,貢獻卓著。代表作《臺灣早期歷史研究》、《中國海洋史研究論集》與《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等論著,影響深遠,而其提出的「臺灣島史」概念,更廣受重視。曾獲得吳三連人文社會科學獎、臺灣文獻終身貢獻獎、行政院文化獎章,與荷蘭皇家勳章等國內外學術榮譽;1998 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2009 年獲頒臺灣大學榮譽博士。



今(2024)年適逢曹院士逝世 10 週年與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創立25週年,曹永和文教基金會、中研院臺史所與臺大圖書館共同籌畫紀念活動,將舉辦「曹永和院士逝世 10 週年紀念特展」,呈現其自學成功之精神與過程,彰顯學術研究背後付出的辛勞與毅力;並於開展日辦理開幕式暨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25 週年慶大會,分享曹永和文教基金會成立以來的發展與成果,以及未來的展望,另有3本新書發表,延續曹院士對東西交通史、東亞海洋史及台灣島史的學術研究。歡迎有興趣者報名參加。

大會時間:2024/10/26 ㊅10:00-17:00

大會地點:臺大總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大會議程:




時間 活動內容
10:00-10:30 報到
10:30-10:50 特展開幕式與師長致詞
10:50-11:00 大合照
11:00-11:15 以學術為航標: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25 週年回顧影片
11:15-12:00 1/4 世紀:創立、發展與成果 ✦ 主持人:鍾淑敏 / 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暨所長、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前董事

為臺灣種下一顆種子:曹永和文教基金會簡史

黃美娥 / 臺灣大學臺文所教授、曹永和文教基金會董事

續寫這片土地的故事:海洋史與臺灣史獎助與出版

詹素娟 / 中研院臺史所兼任副研究員、曹永和文教基金會董事

知識的薪火相傳:研習營及相關活動

陳宗仁 / 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曹永和文教基金會董事
12:00-13:30 午餐
13:30-15:00 新書發表會 ✦ 主持人: 李文良 / 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永和文教基金會董事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台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 (1945 1984)

顧恒湛 / 中研院臺史所助研究員

赤崁如何變為府城?臺南的城市空間與社會

陳冠妃 / 臺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軍國主義下的性治理:戰後臺灣「軍中樂園」研究 (1951-1992)

姚惠耀 / 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15:00-15:30 茶敘
16:00-17:00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圓桌座談 ✦ 主持人:林玉茹 / 曹永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

與談人:
包樂史 / 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林光美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前副館長

    黃富三 / 中研院臺史所兼任研究員 、曹昌平 / 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張隆志 / 曹永和文教基金會董事 、 李毓中 / 清華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曹永和院士逝世10週年特展

特展日期:2024/10/26 ㊅ -11/27 ㊂

特展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2 樓展示區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金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活動網站: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4_TsaoYungho/

活動洽詢: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02) 3366-2333 ✉tulce@ntu.edu.tw










【校慶限定專場】走進自動化書庫 Open House ASRS!

典藏服務組.周利玲
臺大圖書館於綜合教學館地下 2-4 樓空間,設置國內第一座自動化書庫(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ASRS),可容納比傳統書架多 5 倍的典藏空間,大大提升圖書館典藏量能。


校慶期間圖書館特地推出自動化書庫參觀活動,讓我們帶領您進入位於地下樓層的自動化書庫設備與典藏環境,並將介紹自動化倉儲系統運作模式、說明讀者預約取書流程,了解圖書館如何節省師生取得館藏的時間、發揮運營效能。


就是現在!快來報名校慶期間限定的ASRS參觀活動!








場次:11/13 ㊂ 15:00-15:30、11/14 ㊃ 15:00-15:30

地點:臺大圖書館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臺大校總區綜合教學館1樓)

注意事項:請事先線上報名

     於活動開始前 10 分鐘至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集合

     每場導覽限10人,約需30分鐘。






觀.散策臺灣:日治時期繪葉書特展

推廣服務組.陳宣如

繪葉書(エハガキ;Ehagaki postcard )是日文的風景明信片之意。日本人在各地旅遊時,習慣在郵局、火車站、博物館或名勝景點買繪葉書、蓋紀念戳,郵寄回鄉,與家人分享到此一遊所見及報平安之用。其採用照片、美術作品及說明文字,呈現當時的臺灣地方風景、名勝古蹟、豐富物產、社會風俗、原住民圖像與器物、及政治宣傳等多元主題,為臺灣研究的珍貴資源。





本次特展取自日治時期官方及民間發行之繪葉書,數位化典藏於「日治時期繪葉書」資料庫及「臺灣溫泉主題典藏」資料庫,並以旅行為主題串聯繪葉書中臺灣風土美景。



此外,歡迎使用活動明信片畫出或寫出你眼中的臺灣,並至展覽會場分享給我們,就有機會獲得圖書館紀念品!圖書館將在 2024/12/10、2025/2/15 及 2025/4/10 前將各抽出 10 位參與活動的讀者,致贈 1 份圖書館紀念品!


請跟著日治時期來臺旅人的腳步,一覽臺灣人、事、物、地,從觀景窗中及畫筆下凝視臺灣瑰麗風景吧!


觀.散策臺灣:日治時期繪葉書特展
展出時間:2024/10/16 ㊂ - 2025/4/30 ㊂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1 樓中廳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1 ✉tulce@ntu.edu.tw









午後電影院 ─ 異中求同

推廣服務組.林琦





11/5 ㊁|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Moonlight (2016) – 111 mins|輔 12 級

家住邁阿密的男孩夏隆在孩童、少年、青年 3 個時期的心境轉換。他在成長過程中慢慢瞭解自己的性別取向,但卻不斷受到外界異樣的眼光,以及粗魯的對待,飽受一連串的壓力以及對自我認同的掙扎,夏隆要如何才能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11/13 ㊂|同心難改 I can't think straight (2008) – 80 mins|輔 12 級



塔拉偶然認識了有趣又感性的作家萊拉,兩人互相吸引,終至相愛。但是傳統家庭的責任與及文化道德牽制着塔拉,她身不由己地回家準備早已被父母安排好的盛大婚禮。随着婚期臨近,塔拉的壓力不斷上升,她該如何做出人生的抉擇?。

11/20 ㊂|然後我們跳了舞 And then we danced (2019) – 113 mins|保護級

父母都曾是頂尖的舞者,梅拉布自小耳濡目染,站上舞台是生命裡唯一的目標。但在保守的喬治亞國立舞團裡,梅拉布總被批評舞步太過陰柔。梅拉布擔心自己被新來的陽光男孩伊拉可里取代,在意起他的一舉一動。每個眼神交會,都讓他意亂情迷;狀似無意的身體碰觸,也逐漸勾起梅拉布心底的渴望。

11/26 ㊁|青春拉拉手 Billie and Emma (2018) – 107 mins|輔 12 級

原本生活在大城市的她經常搗蛋作怪,父母決定讓她去跟老古板的教師阿姨同住作為處罰,決心低調行事的她卻遇上校園風雲人物艾瑪,青澀的甜蜜讓兩人無時無刻都想黏在一起,這段剛萌芽戀曲會像夢幻泡泡般消失嗎?




原圖中心|11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愛的方程式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本月主題為「愛的方程式」,探索人生中各種愛的形式,無論是友情、愛情還是親情。透過電影,我們希望讀者能夠理解和反思愛的多樣表達,不論在困境中或是日常生活中。願這些故事能啟發人們珍惜當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份愛。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 美麗人生 保護級|117 分鐘
  場次 1 11/7 ㊃ 14:00 - 15:57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1/9 ㊅ 14:00 - 15:57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電影講述在二次大戰時期,一對義大利猶太裔父子被送進納粹集中營,天性幽默的父親古意多,不忍年僅 5 歲的兒子約書亞飽受驚恐,利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在參加一個遊戲,必須接受集中營中種種規矩以換得分數贏取最後大獎。這部影片融合了喜劇與悲劇,展現了父愛的偉大與人性的光輝。


✦ 52 赫茲我愛你 普遍級|110 分鐘
  場次 1 11/14 ㊃ 14:00 - 15:5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1/16 ㊅ 14:00 - 15:5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52 赫茲,代表著一種沒有同類能接收的頻率,就是「孤單的人,我愛你」,電影透過多條故事線探索了孤獨與愛情的深刻關聯,並透過歌曲喚起人們對愛情的深思。是一部充滿情感與思考的愛情作品。



✦ 明日的記憶 普遍級|122 分鐘
  場次 1 11/21 ㊃ 14:00 - 16:02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11/23 ㊅ 14:00 - 16:02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故事講述 49 歲的廣告部長佐伯雅行,在準備主持女兒婚禮的同時,被診斷出早發性阿茲海默症,記憶逐漸消失。他拼命記錄生活細節,雖無法阻止記憶流逝,但在親情與陪伴的力量下,攜手度過難關,與疾病抗爭。


✦ 愛侶 保護級|123 分鐘
  場次 1 11/28 ㊃ 14:00 - 16:0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11/30 ㊅ 14:00 - 16:0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在 1950 年代的美國,白人男子理察勒芬與非裔女子因跨種族婚姻而被判刑入獄,為了捍衛彼此的愛情,他們遠走他鄉,卻始終面臨法律的威脅。然而,他們堅如磐石的愛情不僅跨越了法律的束縛,也喚起了當地的民權運動。影片展現了愛與陪伴的力量,如何在逆境中改變命運。



活動紀實: 

「魔法使覺醒」新生圖書館利用活動報導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一年一度的新生圖書館利用活動「魔法使覺醒」在 9 月 30 日圓滿落幕,恭喜同學們通過魔法使試驗,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今年新生尋寶的亮點及彩蛋吧!



亮點 1 ✦ 改以 LINE 進行闖關

去年有不少同學反映「關卡海報太明顯,太簡單了」,今年將遊戲規格升級為 2.0 版本,讓遊戲透過 LINE 進行,並搭配影片跟道具。除了完成任務、尋找過關章,還須依循故事情節解謎,才能在 LINE 中得知下一關的地點,比起往年更具挑戰性。








- 左:解讀密碼後才能得知下一關位於 24H 自習室/右:找到 DVD 後,觀看影片即可獲得後續關卡線索 -



摘錄來自玩家的回饋 ✦


「身為從大學開始就每年參加圖書館闖關活動的老粉,今年的遊戲用LINE機器人進行感覺很新鮮!和以往蓋一大堆章的設計不太一樣,魔法小館員跟封印之書影片也做得很用心,館員們辛苦了!」

「從大一就很喜歡闖關!今年改版更好玩了!」

「要一步一步找到書,再藉由書中的指示找到玫瑰花,還和玫瑰花對話,感覺很有帶入感(沉浸式體驗)」

「推理摩斯密碼的過程很有趣,也很喜歡密碼箱打開的驚喜感,裡面的本子好好看✨️」

「It was a little hard but very fun!! 」






亮點 2 ✦ 可以旋轉的書櫃

平常同學鮮少踏入的密集書庫,因為尋寶活動而有機會首度探訪;不同於一般書櫃,可以旋轉的書櫃讓大家印象十分深刻。



摘錄來自玩家的回饋 ✦
「第一次自己操作有滑輪的書櫃。」

「真是了解密集書庫很好的方法,平常可能很少有機會使用到。」

「I had never been in any library area like that(compact stack).」





亮點 3 ✦ 臺大人文庫關中關

我們在臺大人文庫的關卡中設計了關中關,引導玩家前往指定地點尋找闖關章,除了讓同學認識臺大人文庫的典雅環境外,也同時了解圖書館現期期刊的擺放方式。








- 左:臺大人文庫關卡設計了關中關/右:可以掀開的期刊架是遊戲的小機關 -



摘錄來自玩家的回饋 ✦


「臺大人文庫很美!像電影場景。」

「臺大人文庫長得很酷,期刊架子可以拉開來也很酷。」

「蓋章處的小機關很有趣。」



除了新生藉由遊戲和圖書館相見歡之外,不少舊生也在尋寶過程中重新認識圖書館。






「我覺得這個活動能夠讓學生更了解圖書館的多樣資源,感謝圖書館辦理這個活動。」

「我從來沒有注意到那個區域(臺大人文庫),裡面有很多不錯的書籍。」

「如果不是這個關卡,我不可能去到這個地方(指定參考書區),這裡有大窗景的自習座位區!」

「沒想到圖書館中藏有一個這麼特殊的區域(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氣氛很好而且可以了解原住民的文化,來這邊三年第一次去。」







今年的新生尋寶活動總計送出了 4 台腳踏車大獎,以及各式各樣精美的圖書館紀念品,除了這些獎品以外,每個參與的同學也都獲得了最大的寶藏─認識擁有豐富資源的圖書館!





✦ 這次尋寶遊戲的道具中也隱藏了 4 個彩蛋,你發現了幾個呢?

  1. 《封印之書》的作者是勇者欣梅爾。
  2. 《魔法藥草指南》的作者是《葬送的芙莉蓮》中的芙莉蓮。
  3. 《魔法小館員》影片中的角色原型是《飛天小女警》的花花、泡泡跟毛毛,影片的編劇「尤塔尼恩」及導演「魔人啾啾」也是《飛天小女警》裡面的角色。
  4. 遊戲最後的通關密語「我最棒」是給各位新生的小提醒;在大學 4 年中,可能會遇到很多「覺得自己不夠好」跟「不盡如人意」的時候,請記得「不論結果如何,你都是最棒的」!



2024 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紀實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臺大博物館群自 2010 年暑假開辦兒童學習體驗營以來,已邁入第 14 屆。今年首度 11 個成員館全數投入參與,設計規劃富含知識性又有趣的課程教案。校史館一如既往,作為 3 梯次共同開場課程規劃的執行者,帶領學員認識臺大及博物館群,讓學員對於臺大有初步的了解,為接下來的課程奏起序章。考量第二梯次不同館舍間的步行距離,該梯次的開場地點特別選在捷絲旅-臺大尊賢館,目前該飯店一樓大廳正展示著臺大博物館群館藏精選櫥窗展「臺大繆思旅」。






- 左:共同開場課程「認識臺大」@校史館/右:第二梯次開場課程地點「臺大繆思旅」特展前 -



本年度兒童學習體驗營共招收 60 名新學期升四至七年級的小朋友,其中 5 位學員是去年報名參加過的,但今年選擇不同梯次報名。我們提供部分名額予家扶中心推薦經濟弱勢兒童。今年臺北、新北、基隆家扶中心,以及大同育幼院共推薦 6 名學員報名,其參加費用全額由博物館群補助,希望他們渡過歡樂的暑假。

三梯次課程進行說明如下:


✦ 第一梯次 8 月 19 日 ㊀

▍人類學博物館:阿奇出任務之文物勇者團

運用「文物勇者團」的遊戲任務串聯,行前說明後,讓分組學員至各個展區聆聽導覽解說,並蒐集魔法使的信物,取得所有魔法使的信物之後,前往被封印之地解除封印。

▍植物標本館:一葉知秋、一葉知多少

選取植物標本館行動教具箱內有關葉子的主題當教材,帶領學員由巨觀到微觀,逐步進行觀察、敘述、統整分析,提問、思考解答,進而認識葉子的多個面向,並提供關卡認證學習成果。

▍醫學人文博物館:醫學的推手

透過趣味化搜索與遊戲的過程,引領學員了解臺灣醫學人文的歷史進展,探尋醫學發展背後許多無名推手的付出與醫學相關故事,進而引發學員對於醫學之興趣。















- 左:「文物勇者團」行前說明@人類館/中:巨觀到微觀的葉子觀察@植物館/右:「上醫醫國」展區導覽@醫學人文館 -



✦ 第二梯次 8 月 21 日㊂

▍昆蟲標本館:神祕的水中小精靈
先課程簡報昆蟲趨光性行為,再導覽解說昆蟲標本館,並進行活體昆蟲觀察及觸摸,最後,製作昆蟲遺骸鑰匙圈。

▍物理文物廳:電來電去變變變

先課程講解「電」的原理及展示普通物理教具實驗,讓學員理解原理知識後,再動手組裝「手搖發電機」。

▍農業陳列館:繽紛「茶」派對

課程解說如何製作食用果乾,以及脫水加工、食物保存的原理,並讓各組學員分辨不同水果乾泡出的果乾水其原始成分,最後 DIY 專屬自己的茶包。

▍檔案館:「傅鐘」摺紙彩繪

先專人導覽參觀檔案館,尤其是館藏的臺大第一代「傅鐘」,後讓學員動手彩繪傅鐘摺紙。














- 左:活體昆蟲近距離觀察@昆蟲館/中:DIY手搖發電機@物理館/右:果乾花草脫水解說 @農陳館 -



✦ 第三梯次 8 月 23 日 ㊄

▍美術館:書畫小宇宙

介紹中國書畫基本知識,導覽書畫特展,再讓學員藉由展場書畫文字題目創作圖畫,將文字轉化為圖像並邀請上台分享創作。

▍ 動物博物館:打造珍奇櫃

動物博物館精心準備各式自然標本,讓學員近距離觀察並學習標本知識,帶領學員用不同的角度觀看標本,最後分組進行小型策展練習,打造專屬珍奇櫃。

▍地質標本館:從石頭看臺灣
先進行認識臺灣島的地質課程。 並導覽地質標本館。原本安排在戶外體驗地質鎚從石膏塊敲出礦物標本,後因暴雨而取消。













- 左:學員創作分享@美術館/中:打造珍奇櫃@動物館/右:地質標本館導覽@地質館 -



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每年暑假舉辦,我們希望能在每一次的辦理過程中,汲取經驗成長與進步。以往我們設計一頁式的隊輔回饋單,讓擔任小隊輔的臺大學生們,在營隊結束後能提供反思與建議。而今年,剛好修習教育學程的實習生小隊輔,主動請纓設計隊輔回饋問卷,運用李克特量表,嘗試將學員在各項課程的學習情況量化,以供評估。這份問卷讓不同小隊輔依據組內學員的課程表現,進行 1 分至 5 分的滿意度評分。雖然問卷每個主題各有不同的子題(共 4 大主題、計 16 項子題),但在下述 4 大主題的子題中,隊輔們一致評分非常滿意 5 分。





主題 獲隊輔一致評分非常滿意的子題
1.課程內容設計 課程內容有助於提升學員的知識和技能
2.教學方法與活動安排 活動種類多樣,有助於學員多元學習
3.課程效果 課程能增進學員對博物館相關知識的認知與理解
4.總體評價 營隊活動成效良好



營隊終於圓滿落幕了。兒童體驗營除了提供來自全臺各地參與的小朋友,體驗不同臺大博物館的好機會;也讓擔任小隊輔的臺大學生,藉此機會更認識臺大博物館群。最後,從某位小隊輔回饋單文字,體現最真實的想法:「在營隊活動期間,偶有空閒聊天的時光。在聊天時,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對新知的好奇與渴望。於現今的教育場域當中,能遇到如此充滿學習熱忱的孩子們,讓我十分感動。而臺大博物館群的各個館,也都很用心的設計出精采豐富的課程與手作活動。在營隊活動當中,我能感受到所有參與人員的用心規劃。」



HELP 講堂:知識解鎖.啟動學習

學科服務組

10/29 ㊁ 14:20-15:20 ▍善用Taylor & Francis查詢學術研究資源


11/14 ㊃ 14:20-15:20
認識華藝線上圖書館 — 中文學術文獻檢索及應用

11/19 ㊁ 14:20-15:20
Web of Science &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協助發掘文獻、主題發想與趨勢研究



歡迎線上報名,將於課前以 E-mail 寄送錄取通知。

所有系列課程請見網頁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NTU Library F.I.R.S.T. Workshop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學科服務組

11/21 (Thur.) 14:20-15:20 Enhance Your Research Capability by Web of Science and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11/28 (Thur.) 14:20-15:50 EndNote 21: Reference Manager to Assist Your Thesis

☞ Registration


All sessions will be held in the Group Learning Room on the 1F of the Main Library.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please contact us.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如何查找日本專利?

學科服務組.吳銘群

日本專利主管機關為日本特許廳(Japan Patent Office,簡稱JPO),查找日本專利可透過「日本專利資訊平台」(Japan Platform for Patent Information,簡稱J-PlatPat)。《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圖書館紀念品「特藏 B5 橫條筆記本 ─ 樣式雷」新鮮上市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繼深受大家喜愛的《Pomologie française》系列「特藏 A5 方格筆記本」之後,圖書館再度推出新款式筆記本 ─「特藏B5橫條筆記本」。加大後的 B5 尺寸,讓您更能信手揮灑,64 頁的厚磅高級道林紙,紙色柔和不刺眼、手感細緻,配以灰色橫線、利於筆記書寫,是您研究學習、記錄生活的最佳選擇!圖書館首本特藏B5橫條筆記本,選用了臺大「樣式雷」中的〈寶龕〉設計圖來製作。

臺大「樣式雷」乃清代主持皇家建築設計的雷姓世家譽稱,其創作涵蓋了都城、宮殿、園林、壇廟、陵寢、府邸、工廠與學堂等;圖書館收藏樣式雷建築圖 53 張,主要由雷家第六代傳人雷思起(字永榮,1826-1876)和其後人所繪,有關裝修陳設與舟輿的繪圖。筆觸極為精細與秀麗的〈寶龕〉手工設計圖,橫跨於筆記本的封面與封底,其對稱之美讓筆記本宛如擁有雙封面,不論是左翻或右翻,都讓人不禁讚嘆:是兼有學術與工藝氣息、又雅緻脫俗的筆記本呢!









- 樣式雷〈寶龕〉設計圖橫跨封面與封底,其對稱之美讓筆記本宛如擁有雙封面 -



*精美紀念品這裡買!
臺大出版中心校總區書店(總圖書館 B1)
臺大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校史館 2 樓)
臺大出版中心網路商店



*歡迎校內單位大量訂購,另有優惠!
洽詢|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tulce@ntu.edu.tw ☎ (02) 3366-2333
臺大圖書館紀念品專頁

那些新學期的點點滴滴

年(選單): 
民113年
月(選單): 
9月
期數: 
293

「課程閱讀清單」服務 — Leganto 系統新版介面登場,支援教學更輕鬆!

學科服務組

圖書館「課程閱讀清單」服務(Leganto系統),整合本館館藏與網路資源,以支援教師教學。113 學年度起新介面登場,教師請由本校教學平台 NTU COOL 登入,進入課程中即可看到 Leganto 工具列,並可建立課程閱讀清單,操作更直覺、設定更方便。教師可將修課必讀之圖書(含電子書)、視聽資料等列為課程指定教材,亦可將多元的網路資源加入清單,便利修課學生參閱。


課程閱讀清單服務重點功能如下,歡迎老師多加利用!

登入本校教學平台 NTU COOL 設定好輕鬆!

教師登入 NTU COOL 後選擇課程,於左側工具列中點選課程閱讀清單系統「Leganto」即可建立閱讀清單。



「Cite it!」功能加入各式網路資源好方便!

將「Cite it!」功能設於瀏覽器工具列後,即可「一鍵」新增 YouTube 影片、新聞網頁等各式網路資源。




整合圖書館館藏查詢功能好實用!

透過「搜尋圖書館」功能,不用另開圖書館網站就能查詢圖書館館藏,並快速加入閱讀清單中。




✦ 詳細說明: https://www.lib.ntu.edu.tw/node/861

✦ 服務洽詢: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02) 3366-2326 ✉ tul@ntu.edu.tw

學術研究之路,圖書館與您同行!「領域網絡分析概覽」系列 — 地球與海洋科學領域

研究支援組





臺大圖書館推出「地球與海洋科學領域網絡分析概覽」,運用書目計量及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透過視覺化圖像呈現,希望協助更進一步瞭解全球頂尖大學群、亞洲精選大學群,以及本校於「地球與海洋科學」領域的研究主題概況,提供發掘與擴展研究領域及國內外合作等參考,歡迎點閱,其他領域將陸續推出。



主題領域以及評析大學群係以 2024 年 QS 世界大學領域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資訊為篩選依據。











- QS 地球與海洋科學全球前 1% 熱門主題與學校分布 -



[全文下載] 領域網絡分析概覽 ─ 地球與海洋科學

[相關服務] 臺大圖書館領域網絡分析服務




[紀念曹永和先生(1920-2014)逝世十週年] 臺大圖書館特藏琉球史料之研究與傳承

特藏組.阮紹薇

今(2024)年 6 月 12 日臺大圖書館舉辦「臺灣與沖繩」學術研討會,本館發表〈浴火重生的萬國津梁:臺大琉球特藏及其學術影響力〉一文,介紹琉球史料特藏與沖繩學界互惠交流歷程。謹透過本文補述曹永和院士( 1920 年 10 月 27 日 — 2014 年 9月 12 日)在本館任職期間,對特藏琉球史料之研究與傳承的重要貢獻。



一、臺北帝國大學時期

1895 年日治時期之初,臺灣總督府即著手調查華南、南洋史料,1922 年成立「史料編纂委員會」蒐集關於臺灣之外國著作以編輯臺灣史。其中東京大學的史學家村上直次郎(1868-1966)在大學時期,就曾至臺灣進行研究。1925 年 7 月,臺灣總督府請到東京帝國大學國史學者幣原坦(1870-1953)來臺籌辦臺北帝國大學(臺北帝大),自 1928 年 3 月開校起共擔任 10 年總長,以史學家和教育家的背景,奠定了綜合學制基礎。前述臺灣歷史調查與珍貴文獻資料的蒐集任務,就由臺北帝大來延續。




(一)文政學部「南洋史學講座」的研究特色

臺北帝大文政學部創立時即設置的「南洋史學講座」,以 13 至 16 世紀東中國海、南中國海域的交流史為研究對象,在當時的日本歷史學界別具特色。先後兩任部長,藤田豐八(1869-1929)專攻東西海上交通史、西域史史學科,村上直次郎為日歐交涉史、日本・東南亞關係史之權威。










- 左:藤田豐八(1869—1929)/右:1937 年臺北帝大文政學部正面 -



畢業自京都帝國大學史學科小葉田淳(1905-2001),於 1930 年 4 月就任臺北帝大「南洋史學講座」助教授,專攻明朝為中心的日中交涉史,並積極查找琉球交通關係(現指對外關係史)的資料。



(二)臺北帝大附屬圖書館極積徵集圖書與館際交流

1929 年臺北帝大附屬圖書館初代館長田中長三郎(1885-1976)以百萬冊為目標規畫興建總圖書庫,極積徵集國外善本古籍,如 1929 年透過酒井宇吉(一誠堂創始人)購入東西交涉史典籍「大鳥文庫」;同年,文政學部部長藤田豐八也以校方提供的「前渡金」(暫付款)至歐洲購入巴黎 Clement Huart 氏(1854-1926)舊藏,成為本館特藏之「Huart 文庫」,提供大航海時期亞洲貿易和交通史的重要研究資源。


此外,田中館長也十分重視專業學會和館際交流,帶著幾位司書參加島內外各種圖書館活動。甫開校一年半,即於 1929 年 9 月辦理「帝國大學附屬圖書館協議會」,同月底,馬不停蹄地參與在臺灣舉辦的第 24 屆「全國圖書館協議會」,於 1929 年 10 月沖繩縣立圖書館真境名安館長等同道,同赴全島各地參加活動,強化館際關係,對於其後之史料抄錄具有正面影響。


(三)臺北帝國大學至沖繩的十年抄錄工作(1935-1945)

真境名安興(1875-1933)於 1925 年接替伊波普猷任沖繩縣立圖書館館長,其任內為充實館藏及改善圖書館環境而四處奔走。1932 年春,真境名安興開始與久米村長老斡旋《歷代寶案》殘本移管之事,真境名雖因操勞於年底病逝,但其不辱使命,在 1933 年 11 月將久米村所藏的《歷代寶案》殘本,順利移藏沖繩縣立圖書館。














- 左:真境名安興 1932 年於沖繩縣立圖書館/右:臺北帝大抄本《歷代寶案》 -



1935 年 3 月小葉田淳獲知《歷代寶案》移管的消息後,即前往沖繩查閱;隔年,在獲文政學部經費挹注及沖繩縣立圖書館同意,雇請久場正盛於沖繩抄寫《歷代寶案》及《冠船日記》等數部資料。1940 年,小葉田淳再訪沖繩縣立圖書館,更進一步獲准將琉球古文書原本運至臺北製作抄寫本後再返還,《異國日記》15 冊和《親見世日記》10 餘冊即循此模式抄寫完成。據《琉球史料目錄》登載,《親見世日記》全套 157 冊,考量戰時運送十分危險,這套書也只抄到乾隆 4 年(1737)正月 8 日迄 12 月 17 日的內容,許多內容是唯一傳世之物,為研究琉球王國不可或缺的第一手史料。






- 左:回東大任教期間小葉田淳玉照/右:1998 年吳密察、小葉田淳、吳明德館長合影- -



(四)臺北帝大時期琉球研究的成果及戰後留用

1942 年小葉田淳曾在其著作序文中曾提「邇來《歷代寶案》之公諸於世,乃脫離了自世鑑傳信錄以來的編著,而溯源到根本史料。」受益於根本史料的查證,小葉田淳在史學科《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發表數篇長篇論文,集結成為其代表作《中世南島通交貿易史の硏究》。


以上小葉田淳著作,可至本館數位典藏館「特藏期刊文獻」查閱全文。透過該資料庫亦可查得帝大時期十分多元的琉球相關文獻,如:國史學者出身的幣原坦總長於 1931 年《南方土俗》發表〈琉球臺灣混同論爭の批判〉;曾任文教局編修課囑託的比嘉盛章於 1937 至 1942 年 6 年間,於臺北帝大出版之《臺大文學》、《南方土俗》與《南方民族》,發表〈八重山の民謠と古謠〉、〈琉球土俗より見たる高天原民族の北上說〉、〈琉球古典舞踊につぃて〉等琉球歌謠與民俗相關的文章;須藤利一於 1940 年與國分直一合著〈八重山の穗利祭-日記風に〉發表於《南方民族》。文獻中也記載琉球歷史學者至臺北帝大講演的活動記錄,如1940 年《南方土俗》第 2 卷第 3 號〈東恩納寬惇氏の來臺〉。


1945 年 11 月臺北帝大時期結束,然仍有許多日籍教職員在繼續未完之研究,如小葉田淳留用至 1946 年回日,另外還有宮本延人、桑田六郎、矢野峰人、金關丈夫、國分直一等人,陸續於 1947 年至 1949 年返日。其中,桑田六郎在歷史系教授「東西交通史」,在他的課堂中,出現一位在職的旁聽生,就是 1947 年 3 月才進入臺大圖書館工作的曹永和。在參加桑田教授整理文學院所藏臺灣資料的過程中,曹永和因發現堀川安市〈古文書から見た臺灣の鹿〉一文,獲得啓發,以數年時間研究寫作〈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為其學術之路的開端。











- 左:1946 年小葉田淳自筆抄錄評價方日記/右:國分直一等留用學者聚餐 -



二、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時期琉球資料整理與研究

(一)賴永祥任閱覽組主任時代(1951-1970)

臺大圖書館初期分為閱覽和採編兩組,賴永祥(1922年9月21日—2024年6月7日)先生於 1951 年擔任閱覽組主任,1952 年拔擢曹永和擔任該組典藏股股長,同組期間,一起發揮史學專業和外語能力,合作完成〈有關臺灣西文史料目錄稿〉4 篇,刊登於《臺灣風物》,介紹與臺灣相關的西文、日文典籍,如「大鳥文庫」中的西文善本和村上直次郎等人日文作品。1953 年起,由於編輯《臺灣文獻叢刊》,兩人投入許多時間收集臺灣文獻資料,甚至走訪國外圖書館拍攝資料,如賴永祥至日本國會圖書館拍照,而曹永和去日本東洋文庫抄錄資料等,為臺灣史研究徵集重要的素材。



當時圖書館所藏善本書如《歷代寶案》,引起賴永祥研究琉球史的興趣,1954 年發表〈台大之寶-歷代寶案〉專文介紹。1955 年 12 月的臺大校務會議中,文學院沈剛伯院長,李濟、臺靜農等 6 位教授共同提出「籌款影印本校孤本《歷代寶案》案」,此任務交由賴永祥負責。賴永祥 1955 年發表〈一部中琉關係史料-「歷代寶案」〉說明《歷代寶案》其他藏本和異本的調查,並獲得小葉田淳的指點。賴永祥在南明(明鄭)時期的臺灣研究著力甚深,曾發表〈歷代寶案的明鄭記載〉和〈琉球「歷代寶案」的南明史料〉等論文。其中,1962 年 6 月在第 2 屆亞洲歷史學家會議(臺北),以英文發表〈Li-Tai-pao-an, a collection of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Ryukyu Islands〉論文,獲得國內外的重視。









- 左:1955 年 12 月的臺大校務會議題案/右:1954 年 7 月賴永祥發表《台大之寶-歷代寶案》 -



在賴永祥回憶錄《坐擁書城》中,提到圖書館中十分上進的同事,一是李學智,以中學畢業的館員,為廣祿整理並學習滿文老檔,其後受聘為中研院歷史所的研究員。另一位就是曹永和,1941 年代《民俗臺灣》發表的「士林特輯」文章,讓賴永祥印象深刻,因而惜才愛才,予以提拔,果然曹永和也非池中物,以 5 年制中學學歷,憑自學和努力研究成為中研院的院士。


(二)曹永和任研究圖書館、特藏組主任時期(1962-1985)

 1、赴日進修至接任研圖主任時期(1962-1971) 

曹永和獲得賴永祥主任重用,於 1962 年自採編組助理員陞任閱覽組股長。在此之前,曹曾將自學研究古荷蘭文臺灣史的成果〈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寄給東京大學的岩生成一教授。同年,岩生成一領團至臺北參加「哈佛燕京研究計畫」會議,特別帶著 3 位學者至溫州街校舍拜訪曹永和。



1964 年 8 月初,岩生成一在陳奇祿先生的陪伴下至臺大面見錢思亮校長,建請同意曹永和參加東洋文庫(聯合國 UNESCO)的研究計畫。同月,曹永和即受邀與岩生成一和中村孝志一同至香港大學參加「亞洲史國際會議」。以東亞胡椒貿易為題發表論文〈Peper Trade in East Asia〉,以《歷代寶案》史料佐證琉球王國在大交易時代的重要地位,本文可說是曹永和在〈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後之代表力作。


1965 年 5 月,錢思亮校長准予曹永和留職停薪、赴日進修。因此,曹永和自 1965 年 5 月至 1966 年 4 月間,以 UNESCO Fellowship 奬學金赴東京研究一年,並因緣際會在東京加入了和田久德主持的「《歷代寶案》琉球史料研究會」,1966 年首次前往沖繩,參訪史料單位及認識琉球學者,並獲得「東洋文庫研究員」及「在外研究員」的聘書。雖然研究倍受肯定,曹永和仍決定回臺大任職,放棄在東京大學和九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的良機。














- 左:1964 香港大學「亞洲史國際會議」/右:1965 錢思亮校長核准曹永和赴日進修 -



1965 年賴永祥任圖書館學系主任,因業務忙碌,於 1970 年 8 月辭去圖書館職務,並推薦曹永和繼任閱覽組主任。而曹永和赴日期間請琉球學者們斡旋搜集《歷代寶案》異本,也終於在 1971 年迎來成果,鎌倉芳太郎同意將其藏本交由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拍照存檔並編寫目錄,「臺大抄本」加上「鎌倉本」,提供學術界更完整的資料。



1960 年獲美援成立的「研究圖書館」(研圖),初期由賴永祥和曹永和規畫館務,1967 年校長派任周駿富擔任研圖主任。1968 年 10 月 21 日研圖建築啓用,為當時最先進最現代化的圖書館。賴永祥先生為了讓研圖展現新氣象,規劃了多次展覽,其中與曹永和一起籌辦西洋善本展覽,正好運用前述二人共同整理〈有關臺灣西文史料目錄稿〉的成果,展出館藏中珍貴的西文善本圖書。








- 左:賴永祥與曹永和合影於舊總圖(現校史館)前/右:西善展覽整理稿-「大鳥文庫」398 -



1971 年楊日然館長上任,延請曹永和擔任研圖主任,也即 1970 年才上任閱覽組主任,第二年就平調研圖主任。


 2、研圖時期的目錄調查(1968-1982) 

曹永和在研圖工作期間,曾整理「研究圖書館琉球史料清單」單獨存放進行研究,並協助以下日本學者至研圖進行日文善本圖書的目錄調查:







時間 調查者/主要內容 備註
1968-1970
天理大學金子和正

金子和正(1968)「台湾大学図書館所蔵国書目録抄」〔一〕(『ビブリア』42号)

金子和正(1970)「台湾大学図書館所蔵国書目録抄」〔二〕(『ビブリア』45号)




依循臺北帝大的書籍購入登錄簿製作,未逐本確認原書。
1975 鳥居フミ子,以淨琉璃、歌舞伎、俳諧為主題製作目錄外,又針對「長澤文庫」、「桃木文庫」、「上田文庫」3 大文庫的目錄加以整理製作。1973及1974 年出版二集《国立台湾大学図書館所蔵図書調査目録》。 鳥居:「本目錄是根據臺灣大學圖書館的書名卡去製作,製作時盡可能確認原書。」對於書本的存佚並沒有註明。
1981-1982 靜岡縣主大學教員須田悦生,於 1981 年 1 月至 1982 年 1 月至研究圖書館進行和書調查,期間獲得曹永和主任教導及吳傳財先生的協助。1984 出版《台湾大学研究図書館蔵日本古典籍目録》(静岡女子短期大学、国語国文学資料集III)。 根據島居、金子 2 人所著目錄核對實體館藏,參考《大東急記念文庫書目分類法》(1955),作為目錄分類項目。



其中,1981 年 1 月靜岡縣立大學教員(在外研究員)須田悦生進行的和書調查,調查成果於 1984 年出版《台湾大学研究図書館蔵日本古典籍目録》,因為調查到《琉歌大觀》,而引起沖繩學者的注意。據琉球大學名譽教授池宮正治描述,1986 年他翻閱到須田悦生的目錄,驚喜發現第 40 頁有以下記錄:「《琉歌大観》写五冊二七.四X一九・九書写年未詳護得久朝惟・昇曙夢・东恩納寛序・真境名安興白ボール紙表紙大和綴一面一三行字高二一・二」。這一發現,如獲至寶!因此在同年 6 月的《沖繩時報》發表一文〈軼失多年的琉歌集—笑古本《琉歌大觀》〉,以引起社會注意,並委請琉球大學附屬圖書館與臺大聯繫,以尋求複製《琉歌大觀》臺灣抄本的可能性。






- 左:《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球關係史料集成》套書獲得第 40 回「沖繩タイムス出版文化賞」最高榮譽「特別賞」,

2020 年由唐牧群副館長(上排左 2)代表出席領獎/右:2024.8.31 於沖繩舉辦的琉球大觀演講 -



以此為契機,兩館開始以各自所藏臺灣及琉球相關資料建立起長達十餘年的文獻交流及合作出版關係,如 2018 年完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琉球關係史料集成》全五卷合作出版計畫;真境名安興 1918 年所編篡但未能出版的《琉歌大觀》,也已在 2023 年問世。此外,本館琉球史料相關產出還包括於 2015 年推出的《歷代寶案》電子書,及與臺大數位人文中心合作建立歷代寶案脈絡分析系統,日文善本書中的「琉球資料」已開始進行數位化,均為琉球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寶藏。



 3、發表大交易時代論文改變沖繩史觀 

1982 年,沖繩縣成立「沖繩文獻委員會」,作為與臺灣交流的窗口。據曹永和回憶:「1983年琉球學者組團來臺,進行史料的蒐集與學術交流,時任臺大歷史系助教的吳密察,與正在臺大歷史所留學的赤嶺守負責雙方的聯繫」。曹永和在一系列的交流活動中,以中國與琉球的茶、馬貿易等問題進行專題報告,引起琉球學界的注意。



1984 年,「沖繩文獻委員會」正式邀請曹永和先生,以〈大交易時代的沖繩〉為主題,講述明代中國與琉球的關係,及琉球與其他地區的貿易交流,並分別安排於琉球大學、沖繩大學、浦添、宮古島、石垣島等地演講。此演講活動吸引各界注目,當地媒體如《琉球新報》等,均以顯著版面報導,隔年,臺灣學界如陳捷先及徐玉虎等人組團赴沖繩訪問,此後臺灣和琉球兩地學者開始建立常態性的互訪和交流。



1985 年曹永和先生於臺大圖書館特藏組退休後,仍然繼續琉球的相關研究,在第二屆(1989)與第 5 屆(1994)的「中琉歷史關係研討會」,分別發表〈日本兼併琉球與臺灣)、〈琉球的朝貢貿易與東亞海域交易圈)二篇論文,並陸續發表多篇中、日文重量級的研究成果。



後記:平民學者光燦的魅力

臺大圖書館特藏組奠基於曹永和擔任研究圖書館主任時期,研圖初期以中國及亞洲研究的地區性資料為蒐集重點之一,1981 年圖書館變更組織,更名為特藏組,加強蒐集及整理散處全校各單位之珍貴臺灣及東南亞地區研究資料。1984 年 7 月曹永和以特藏組主任身份兼任歷史系教授,此時期特藏組與歷史系合作,調查校內分散的地區資料進行整理編目,並於研圖設立「臺灣資料室」集中典藏。



曹永和於 1985 年退休後,獲聘為臺大總圖書館的顧問,心繫特藏組地區資料的整理進度,1990 年「臺灣文獻資料合作發展研究會」指導特藏組發表〈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獻資料庋藏現況報告〉。1996 年以《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大作,獲得吳三連獎人文社會科學獎,是歷史類第一位獲獎者,得獎簡介提到「臺灣史及中西交通貿易史上卓然成家,蜚聲國際,展露了一個平民學者光燦的魅力」,實至名歸。1998 年 7 月曹永和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1998 年 11 月臺大圖書館遷至新館後,以院士身份擔任特藏組「特藏文獻及地區研究資料顧問」多年,展現平民學者的魅力與親和力,不吝提供其研究成果,引介歷史學者與圖書館合作,協助特藏組完善收藏與服務。

















- 左:1999 年 4 月曹永和(右二)協助辧理西班牙古籍展/右:本館「特藏文獻及地區研究資料顧問」聘書 -



1999 年 5 月曹永和院士獲得臺灣省文獻會頒發之「傑出臺灣文獻獎-終生文獻貢獻獎」,同年 7 月「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成立,以「獎助延續曹永和院士對東亞海洋史及臺灣島史的學術研究與宣揚,促進國內各相關學術機構及相關文教基金會之交流與聯繫」為宗旨。今年適逢基金會成立 25 週年,為臺灣史開拓各種面向的研究成果,讓先生的治學精神及學術影響力持續不輟。


為紀念曹永和院士逝世十週年,本館先於 7 月館訊以〈荷屬福爾摩沙四百年 ─ VOC 特藏資源簡介〉一文,介紹整理與研究荷蘭東印度公司臺灣史料之成就,本文則以琉球史料研究及對臺琉兩地學術交流的促進,回顧曹院士不凡的自學人生和學術貢獻。今(2024)年 6 月 7 日,賴永祥教授以 102 高壽辭世,在本館廿年閱覽組主任的任內,對同仁展現成全人才的大師風範,在圖書館事業和教育方面更是貢獻卓著。典型在夙昔,謹以此文追憶並紀念兩位令人景仰的圖書館前輩。


▍主要參考書目



1. 〈浴火重生的萬國津梁:臺大琉球特藏及其學術影響力〉,「臺灣與沖繩學術研討會」,(2024 年 6 月 12 日,臺北市)。
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4_okinawa/01.pdf(2024 年 8 月 19 日檢索)
2. 〈荷屬福爾摩沙四百年 ─ VOC 特藏資源簡介〉,臺大圖書館館訊,第 291 期(民 113 年 7 月,臺北市)。
https://newsletter.lib.ntu.edu.tw/node/307#6-1(2024 年 8 月 19 日檢索)
3. 吳密察,〈殖民地大學及其戰後〉,收入蔡祝青主編,林秀美等著,《迎向臺大百年學術傳承講座Ⅰ :臺北帝大文政學部論文集》,頁 73-108。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校友雙月刊,2020。
4. 沖繩縣立沖繩圖書館編,《琉球史料目錄》。沖繩縣:沖繩縣立沖繩圖書館,1924。
5. 松原孝俊主編,《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日文善本解題圖錄》。臺北市:臺灣大學圖書館,2009。
6. 高良倉吉、赤嶺守、豐見山和行編著,西里喜行等現代日文語譯,洪淑芬中文編譯,《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琉球關係史料集成(第一卷)》。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13。
7. 許雪姬、張隆志、陳翠蓮訪問,賴永祥等紀錄,《坐擁書城 :賴永祥先生訪問紀錄》。臺北市:遠流,2007。
8. 鍾淑敏、詹素娟、張隆志訪問,吳美慧等記錄,《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臺北市: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2020。

圖書館尋寶活動「魔法使覺醒」,冒險即將展開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新手魔法使意外遇上魔界入侵

唯有集結三界聖物並獲得咒語

才能打開守護世界的魔法陣!





今年圖書館新生活動主題為「魔法使覺醒(Rise of the Mage)」,同學們將化身為新手魔法使,在圖書館各樓層解謎破關,並蒐集召喚魔法陣所需的聖物。除了可以認識圖書館外,還有豐富的破關獎勵。依照遊戲線索闖關並完成任務,集滿 3 枚過關章並獲得通關咒語,即可至圖書館1樓「魔法使公會」領取祕寶1份!若您是本學期新生,還有機會抽「魔法新手限定獎」,獎項包括腳踏車等多項好禮,參加活動就有機會帶回家!


主辦單位:
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
推廣服務組 ☎ (02)3366-4551 ✉ tulce@ntu.edu.tw

活動網頁:
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fresh2024












愛閱小沙龍:「他們的點點滴滴」—日記館藏展

典藏組.何琪芳





日記裡刻畫的字句,都曾是一個人存在過的軌跡。

日記,記錄了一個人、一群人、一個群體、一個事件、一個文化的回憶。是否會好奇曾經在不同土地、不同時空、不同種族、不同行業生活的人們,究竟與自己有那些不同的生活經歷與想法?又有哪些不同的視角呢?


這一期的愛閱小沙龍以「他們的點點滴滴」為題,邀請你一同打開那個人的日記,窺探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他們的點點滴滴」— 日記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4/9/11 ㊂ - 10/27 ㊐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前廳 + 1 樓數位媒體區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4_diary/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2024 社會科學院圖書館之旅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王秀卿
恭喜成為臺大人!

熱情探索大學生活之餘,

可別忘了還有圖書館這個知識寶庫唷。

歡迎參加社科院圖書館(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之旅,

一起來認識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環境。








// 場 次 //

9/18 ㊂ 10:00-10:30
9/25 ㊂ 14:00-14:30

線上報名: 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actID=20241911_05


午後電影院 ─ 霧社 Remix

推廣服務組.林琦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合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10/9 ㊂|靈山 The Mountain (2018) – 61 mins|輔導級

導演蘇弘恩以溫柔靜觀的鏡頭語言,跟隨記錄外祖父灑掃耕種、打獵、祭祀、就醫的日常起居,展現原住民族古老恆常的山林智慧與心靈韌性,也呈現了部落生活現況與世代斷層的孤寂。影片交錯剪輯百年來國家敘事下的原住民印象,歷來政權輕侮、脅迫與收編的創傷似遠又近,在文化復振的原鄉關懷中,人、山林與時代喧囂共存。




10/16 ㊂ 2 部影片共 92 mins|普通級

福爾摩沙原住民  Formosa Aborigines (1930)


美國福斯新聞是第一個登上臺灣的西方媒體,日本官方安排參訪「模範番社」展示日本躋身西方現代殖民母國之列,也明白顯示教化的位階關係。影片雖是再三演練入鏡,仍留下珍貴原住民交易生活物品等常民動態影像。同年即發生霧社事件。


莎韻之鐘 Sayon no Kane (1943)
1943 年,松竹映畫與滿映合作,把小學教科書中自願「報答師恩、後方奉公」而犧牲的泰雅族莎韻故事改編為電影,並邀請當紅滿映女明星李香蘭飾演原住民愛國少女莎韻,電影盛況空前,配樂膾炙人口。這部著名的「國策電影」,除了宣傳治理臺灣「理番」政績,也鼓勵高砂義勇軍響應參加太平洋戰爭。全片移至霧社拍攝,並有「莫那」悔過場景。








10/23 ㊂|不一樣的月光:尋找莎韻 Finding Sayun (2011) – 99 mins|保護級

泰雅少女沙韻的落難事件是一則被遺忘的部落傳說,眾說紛紜,引起外地劇組的好奇。主角尤幹的阿公是唯一看過沙韻的老人家,尤幹瞞著家人偷偷帶著阿公及劇組回舊部落,展開一段深山的驚險歷程,也解開了深藏在山裡幾十年的秘密。陳潔瑤導演輕鬆愉快的電影調性,展現人與人之間的真摯關係,讓原住民主題不全然是沉重與悲痛。

10/30 ㊂|餘生:賽德克巴萊 Pusu Qhuni (2013) – 154 mins

《餘生》是《賽德克‧巴萊》電影未竟的續章,試圖從更多元的角度去呈現霧社事件的多重意義,以及事件對倖存者和遺族帶來的深遠影響。馬赫坡部落劫後餘生的賽德克族人,經歷「第二次霧社事件」,並從原鄉一路輾轉遷移至川中島。當事件遺族終於回到賽德克族發源地巨巖 Pusu Qhuni,這是朝向族群未來的和解之路與希望之旅。




原圖中心|10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浮光現場:霧社 Remix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本月以「浮光現場:霧社 Remix」為主題,聚焦於 1930 年 10 月臺灣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 霧社事件。霧社事件的研究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包括人類學、語言學、翻譯學、文學、史學、口述歷史、影視研究及性別研究。此次影展邀請觀眾通過新聞影片、人類學實地調查、口述記錄、紀錄片與劇情片等多種形式,重新審視並深入理解這段歷史。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 賽德克巴萊 ─ 太陽旗 輔導級|144 分鐘
  場次 10/3 ㊃ 14:00 - 16:24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日本統治臺灣期間,賽德克族人被迫放棄土地與生活傳統,又成為開採祖先遺留山林的苦力。1930 年,馬赫坡社因與日警衝突,頭目莫那·魯道擔心遭挾怨報復,決定趁霧社公學校舉辦運動會之際先發制人。魏德聖導演以戰爭史詩片的規模還原臺灣歷史著名抗暴事件,觀賞《賽德克‧巴萊》成為民國百年的全民運動,也開啟各界對霧社事件的關注與熱議。


✦ 賽德克巴萊 ─ 彩虹橋 輔導級|132 分鐘
  場次 10/5 ㊅ 14:00 - 16:12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賽德克族人闖入霧社公學校發動攻擊後,日軍調來 3,000 名兵力以現代武器與戰機全力圍剿,雙方經過 24 天鏖戰,死傷慘重的賽德克族人終究不敵對手。頭目莫那·魯道認為,與其在日本人統治下受羞辱而死,不如遵循祖靈精神、昂首走過彩虹橋。電影採擷了流傳至今的霧社事件相關歌謠,《賽德克‧巴萊》上下集至今仍是臺片歷史票房第一。




✦ 巴斯達隘:1936 年的賽夏祭典、義人吳鳳 普遍級|63 分鐘
  場次 10/12 ㊅ 14:00 - 15:0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巴斯達隘:1936 年的賽夏祭典

這部賽夏祭典影片是人類學者最早開始運用攝影機記錄臺灣本土文化現象的珍貴資料。總督府在霧社事件後加強「理番」,賽夏族面臨廢止巴斯達隘祭典。部落誓死抗爭之際,頭目之子 Oebay Taro 協調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講座(今臺大人類學系)拍攝實地踏查紀錄片。賽夏祭典得以維持,影像飽含令人震撼的文化生命力。

義人吳鳳

清代通事吳鳳 40 年來奉獻山地,為革除番人出草習慣,不惜殺身成仁。霧社事件震撼殖民政府後,獵首被全面禁止。臺灣總督府強化清代吳鳳「番社教化」樣板,電影《義人吳鳳》即為配合當時政策拍攝。電影已有熟練的通俗劇元素,緊湊剪接加上感人肺腑情節,鏡頭亦描繪異地特殊風俗以饗觀眾,混入民族誌影像風格,栩栩如真。




✦ 霧社·川中島 普遍級|54 分鐘
  場次 10/17 ㊃ 14:00 - 16:0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本場特設映後座談 ▾
歷代霧社事件歷史的發聲位置,大部分是以統治者的語言作為歷史敘述的主要工具,國內外有關霧社事件的研究與影片大多數來自漢人及日本文獻資料,賽德克族屬於口述文化傳統,卻因創傷迴避談論。清流部落的 Takun Walis、 Dakis Pawan 期望能有族人觀點的紀錄來呈現霧社事件,進一步開啟部落之間的對話,也開展原住民的自我論述權力。



✦ 霧社·川中島、走過千年 普遍級|120 分鐘
  場次 10/19 ㊅ 14:00 - 16:0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霧社·川中島

簡介如上。

走過千年

漢人影片團隊到新竹鎮西堡及新光部落拍攝泰雅族遷徙影片;一位原住民的影像工作者則紀錄漢人團隊在山上拍片的過程。當象徵權力與資本的外來攝影機進入部落,引起複雜的溝通與文化衝突,原因和泰雅族的傳統 Gaga 有關嗎?比令·亞布細膩觀察與深刻自問,使本片成為討論民族誌影像拍攝倫理的經典案例。



✦ GAYA ─ 1930 年的霧社事件與賽德克族 輔導級|103 分鐘
  場次 1 10/24 ㊃ 14:00 - 15:43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0/26 ㊅ 14:00 - 15:4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首支紀錄片以賽德克族人的生活律法 ─ Gaya 觀點重新理解霧社事件,也為日後大片《賽德克·巴萊》奠下基礎。受訪者均為親身經歷的見證者,以族語講述對霧社事件和莫那.魯道的印象,說明獵首、織布、鳥占、橫渡彩虹橋等賽德克族的文化與傳說。影片輔以充沛的文史資料,包括朝日新聞1930年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至公學校現場拍攝《霧社蕃害事件》完整內容。
✦ 夢洄 普遍級|78 分鐘
  場次 10/31 ㊃ 14:00 - 16:18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本場特設映後座談 ▾




祭儀是傳統文化的一部份。藝術工作者東冬.侯溫由日漸凋零的靈媒傳承竹占儀式,成為傳統社會中超自然力量的維繫溝通者,修復守護人們與祖靈間的關係。電影聚焦於求問者的心靈狀態與創傷困境,紀錄尋求儀式慰藉的被攝者生命故事,探討在當代社會中傳統儀式之於族人的凝聚與行動力量。
✦ 風中緋櫻 霧社事件(12-13集) 普遍級|108 分鐘
  場次 11/2 ㊅ 14:00 - 15:48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風中緋櫻》是臺灣新電影導演萬仁第一次嘗試電視劇創作,也是為臺灣電視歷史劇的先驅。影片從霧社事件倖存者 Obin Tadao(高山初子、高彩雲),一名原/和文化夾縫者的角度,回憶闡述霧社事件的前後始末。萬仁向來以細膩的女性敘事及去英雄化手法著名,新建立的漢人角色將霧社事件的影響力帶至臺灣民族意識層次。本次將選兩集播放。




原圖中心|iliskinan na maduh,快來 follow米!─ 集點抽獎活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記憶中的小米

✦ 小米點數輕鬆集!

✦ 每天集點抽好禮

✦ 入館免費吹冷氣

✦ 精美獎品等著你







iliskinan na maduh 是布農族語「記憶中的小米」之意。
參加活動、累積點數即可兌換精美獎品。收集越多點數,每月中獎機會越大!12/6 還有總抽獎機會,獎品包括 Booster MINI X 筋膜槍、Bruno 多功能電烤盤、Sony LinkBuds 藍芽耳機、Hyread 電子紙閱讀、SAMSUNG_Galaxy Tab A9+ 11 吋平板及任天堂 Switch 等大獎!


更多詳細資訊請見活動網頁

快來一起 follow 米,集點抽好禮吧!



活動日期: 6/1 ㊅ -11/30 ㊅
活動時間: 週一至週五:8:00-18:00;週六:9:00-17:00
活動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原圖中心|《霧社.川中島》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國內外有關霧社事件的圖書、史料,大多數為漢人及日本之資料,自漢、日方觀點切入。本紀錄片《霧社.川中島》則試圖以部落族人的觀點,重新詮釋霧社事件。


《賽德克.巴萊》上映後,讓臺灣社會掀起一股討論「霧社事件」的熱潮。但為了配合劇情需求,族人認為電影誇大 Tgdaya 頭目莫那.魯道和 Toda 頭目鐵木.瓦歷斯之間的對立,恐怕會加深族群之間的衝突。也正因如此,比令.亞布導演決心拍攝這部紀錄片,為化解族群間的衝突,讓族人能夠彼此對話,也能讓外界更加瞭解霧社事件始末。


本次講座邀請到比令.亞布導演及周婉窈教授,從鮮少人知的部落族人觀點,引導大家來重新認識霧社事件。









活動時間:10/17 ㊃ 14:00-16:30
活動地點: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vdNsL9JsrmYbDJzEA
      *10/15 ㊁ 17:00 報名截止


活動網頁:https://tiprc.cip.gov.tw/blogDetail/-1/1968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原圖中心|《夢洄》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住民族的巫醫是傳達祖靈意志(GAYA)的人,當族人觸犯祖先規範並與祖靈間產生不平衡時,必須通過巫醫的治病儀式來獲得救贖與撫慰。這些儀式不僅是醫療手段,更是文化和精神的支柱,維繫部落和諧與穩定。


《夢洄》以年輕巫醫兼藝術家「東冬.侯溫」為主軸,呈現三組尋求祖靈儀式慰藉的生命故事。影片融合演員重現夢境的片段,將紀錄片與劇情片結合,探討在基督教和天主教信仰為主流的原住民社群中,傳統儀式對族人療癒力量的影響。


這部影片不僅展示文化與信仰的交融與衝突,亦強調在現代社會中,傳統 GAYA 依然具有不可或缺的療癒力量。當代原住民族面對文化衝擊挑戰時,透過連結過去與現在並展望未來,努力在現代社會中尋找自己的定位。










活動時間:10/31 ㊃ 14:00-16:30
活動地點: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zCsmHXcso48gKxoK9
    
*10/29 ㊁ 17:00 報名截止



活動網頁:https://tiprc.cip.gov.tw/blogDetail/-1/1969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原圖中心|「霧社事件」主題書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1895 年,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臺灣進入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將臺灣視為物產與人力資源的後勤基地,以滿足日本現代化建設及戰爭需求。佐久間左馬太施行的五年理蕃政策,通過警察與軍事脅迫、推進隘勇線、樹立同化教育菁英、默許警察與原住民族聯姻以及以番治番等手段,最終挑起族群分裂,使各族群間充滿仇視。



賽德克族因日人探險隊在霧社遇害,總督府對其實行「五年生技大封鎖」,限制其交換生存資源。隨後的人止關事件和姐妹原事件進一步削弱霧社地區的賽德克族勢力,使其不得不臣服於總督府。在總督府的攏絡和威嚇下,最終醞釀出霧社事件,這是日治時期原住民族的抗日事件之一,也是臺灣原住民族最後一次大型抗日事件。



1930 年,馬赫坡(Mahebo)社聯合荷歌(Hogo)、塔洛灣(Talowan)、波阿倫(Boalum)、速庫(Suku)、洛多夫(Rodof)等六社發動抗爭1 ,直至翌年,霧社六社遺族被日軍強迫遷至川中島(現清流部落),抗爭事件方告落幕。國民黨政府遷台後,為凝聚和穩定國情,將霧社事件塑造成民族抗日事件,並將當時起義領袖視為抗日英雄。2然而,臺灣原住民族的眾多抗爭皆源於殖民者的逼迫。霧社事件的發生,既是抵抗殖民剝削,也是為爭取尊嚴而戰,但最終帶給賽德克族的只是傷痛,沒有國族的偉大情操與口號。



霧社事件後,日本對總督府的治臺方針進行反思,同時也開啟對此事件的研究與報導。2011 年,電影《賽德克巴萊》上映,再次引發對此事件的關注與討論,從國族抗日到賽德克的 GAYA 展現出不同的觀點3 。在「霧社事件」即將迎來百年之際,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為此特別策劃一系列活動─主題書展將展示與霧社事件相關的珍貴歷史文獻和多媒體資料,讓觀眾深入了解這段歷史。同時,我們還將舉辦「浮光現場:霧社 Remix」影展,並在映後座談中邀請歷史學者和紀錄片導演進行多元面向的交流,與觀眾分享見解,深入探討這段重要的歷史事件。歡迎大家踴躍參與,共同感受這段歷史的深遠影響。













1 洪敏麟教授主講,「霧社事件80年回顧」,檢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電子報第68期: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68/924

2〈莫那魯道遺骸歸葬霧社始末〉,吳俊瑩,《臺灣與海洋亞洲研究通訊》,第5期 (2011年12月)。

3〈試論戰後臺灣關於霧社事件的詮釋〉,周婉窈,《臺灣風物》60卷3期(2010年9月)。





展出日期: 10/1 ㊁ -12/1 ㊐
展出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活動網頁:https://tiprc.cip.gov.tw/blogDetail/62/1953




HELP 講堂:知識解鎖.啟動學習

學科服務組




歡迎報名圖書館的 HELP 講堂系列課程,幫助正埋頭寫論文的你、需要做研究的你,快速掌握文獻查找、報告撰寫與正確引用的訣竅與技巧。此外,這次還要帶你一探臺大圖書館特藏中的臺灣記憶,感受歷史與文化的深度交融,讓你的開學生活順利又充實!敬請把握時間線上報名,課前將以 E-mail 寄送錄取通知。


線上報名: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actID=20241923_04
系列課程:https://www.lib.ntu.edu.tw/node/1817#help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NTU Library F.I.R.S.T. Workshop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學科服務組

NTU library presents the F.I.R.S.T. Workshop: a multi-session workshop designed to help international students learn how to discover and search for useful research resources in library collections and e-resources. Welcome to attend the worksho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27 (Fri.) 14:20-15:20 Movies, Music, and Multimedia Resources of NTU Library ☞ Register
10/8 (Tue.) 14:20-15:20 Academic Search in EBSCOhost Databases
11/21 (Thur.) 14:20-15:20 Enhance Your Research Capability by Web of Science and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11/28 (Thur.) 14:20-15:50 EndNote 21: Reference Manager to Assist Your Thesi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ease register the session online: https://0rz.tw/3LcSJ
All sessions will be held in the Group Learning Room on the 1F of the Main Library.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please contact us.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好想知道那隻蝴蝶的名字啊,就用顏色、花紋查詢吧—
「華藝自然世界(Airiti Nature)」資料庫簡介

學科服務組.張翔柔

在校園內或是在大自然中,總是有各式各樣漂亮的蝴蝶在花叢間翩翩起舞。是否曾經想查詢這些蝴蝶的品種或名稱,卻不知道該從何查起比較好?為您介紹好用的資料庫「華藝自然世界(Airiti Nature)-蝴蝶類」。《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探索圖書館, 展開全新的冒險

年(選單): 
民113年
月(選單): 
8月
期數: 
292

總圖書館學期間開放時間

閱覽組
★ 113 學年度第一學期(2024/9/2-12/22)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2:00 8:00-17:00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24 小時自習室 24小時開放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9/29、10/27、11/24、12/29)17:00至隔日(週一)8:00 不開放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0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 討論區 8:00-22:00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9/29、10/27、11/24、12/29)17:00至隔日(週一)8:00 不開放
B1 影印中心 9:00- 19:00 不開放


特殊開館時間|

B1-5 樓閉館,24 小時自習室照常開放
 9 /17 ㊁ 中秋節
 10/10 ㊃ 國慶日

館內實施座位管制,校友、休學生請暫勿使用 B1 自習室
 10/14 ㊀ – 10/25 ㊄ 期中考
 12/ 9 ㊀ – 12/20 ㊄ 期末考


註:各分館開放時間敬請參閱各分館網頁,各系所圖書室開放時間敬請參閱本館網頁

學術研究之路,圖書館與您同行!「領域網絡分析概覽」系列 — 地理學領域

研究支援組





臺大圖書館推出「地理學領域網絡分析概覽」,運用書目計量及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透過視覺化圖像呈現,希望協助更進一步瞭解全球頂尖大學群、亞洲精選大學群,以及本校於「地理學」領域的研究主題概況,提供發掘與擴展研究領域及國內外合作等參考,歡迎點閱,其他領域將陸續推出。





主題領域以及評析大學群係以 2024 年 QS 世界大學領域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資訊為篩選依據。







- QS 地理學領域特色研究主題分析 -



[全文下載] 領域網絡分析概覽 ─ 地理學

[相關服務] 臺大圖書館領域網絡分析服務




臺大新鮮人第一站,圖書館之旅等你來參加!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嶄新學年,臺大圖書館為初來乍到的你準備了精采的圖書館之旅!不論是大學生、研究生、國際生、教師或職員,都歡迎參加今年度圖書館之旅,內容包括圖書館導覽以及實用資源講習,讓你在最短時間內熟悉圖書館多元服務以及空間,並了解各種資源的使用方式!

// Notes //

圖書館導覽(30 分鐘)集合地點:總圖 1 樓前廳
圖書館服務與資源簡介(30-40 分鐘)地點:總圖 1 樓團體室
各場活動限本校師生、職員及眷屬參加


// 場 次 //



8/28 ㊂ 10:20-11:20
9/12 ㊃ 10:20-11:20
9/24 ㊁ 14:20-15:20


☞ 線上報名




// 場 次 //



8/26 ㊀ 14:20-15:30
9/11 ㊂ 10:20-11:30
9/19 ㊃ 14:20-15:30


☞ 線上報名




// 場 次 //



8/27 ㊁ 14:20-15:20
9/27 ㊄ 10:20-11:20

☞ 線上報名





// 場 次 //


9/20 ㊄ 10:20-11:30
9/23 ㊀ 14:20-15:30

*本活動對象為本校職員及眷屬卡友;12 歲以上眷屬可隨同成年眷屬團體入館參加導覽與講習活動;參加者可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 2 小時

☞ 線上報名



主辦單位:圖書館推廣服務組、學科服務組
活動洽詢:推廣服務組 ☎ (02)3366-4551 ✉ tulce@ntu.edu.tw






Welcome to join the "Know Your Library Tour"!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Librarians conduct this orientation to introduce students and faculties to the library to advance their learning skills!





// Notes //




Guided Tour : 30 minutes ( Assembing place: entrance of the Main Library)
Instruction : 40 minutes ( Place: 1F Group Learning Room of the Main Library)
This event is only for NTU students and faculties.



// Sessions //

8/30(FRI)10:20-11:30 | 9/9(MON)14:20-15:30

☞ Online registration



Contact us:Library Extension Services Division ☎(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情深故鄉 臺灣容顏 影像 ─ 暨莎士比亞劇作西洋古籍特展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臺灣大學於 7 月 22 日在校總區總圖書館一樓日然廳舉行「情深故鄉 臺灣容顏 影像-暨莎士比亞劇作西洋古籍特展」開幕儀式,此次特展由臺大 EMBA 校友會、臺大 E 勢泮校友會、臺北市臺大校友會、臺大圖書館與徐宗懋圖文館共同舉辦。





徐宗懋先生擁有 20 年的新聞工作經歷,並於 2000 年成立文史工作室「徐宗懋圖文館」,積極耕耘世界近代歷史影像,收藏大量珍貴的歷史影像原件,並加以整理、編輯,出版歷史影像書籍,以及舉辦相關展覽。


本次特別展出由薛培德牧師於 1960 年拍攝的臺灣老照片,薛培德牧師被派駐臺灣兩年,協助分發美國民間對臺捐贈物資期間,深入臺灣各地,用相機紀錄下當時的社會景況。此次展出的照片由徐宗懋先生從薛牧師 3 千多張底片中精選而出,忠實記錄當時臺灣基層人民的生活情況。此外,本次展覽同時展出 1802 年英國印製的威廉·莎士比亞劇作古籍原件,以及 19 世紀法國巴黎時尚版畫、文藝復興裝飾圖像和各種書籍的版畫,展現西方文明的具體面貌。西洋文學和藝術的愛好者絕對不能錯過。



展覽將持續至 8 月 26 日,歡迎大眾踴躍蒞臨參觀。一同領略60年代的臺灣風情感受老照片的魅力,並把握難得的機會近距離欣賞西洋文學及藝術之美。


展出時間:2024/7/22 ㊀-8/26 ㊀

展出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1 樓日然廳

展覽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node/4822

活動洽詢:☎ (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 左:薛培德牧師於 1960 年拍攝的臺灣老照片/中、右:現場展出 1802 年英國印製的威廉·莎士比亞劇作古籍原件,
以及 19 世紀法國巴黎時尚版畫(徐丹語攝) -

小口瓶萬重山 7/19 起,靜坐校史館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12 年前的 7 月,同樣的星期五上午,相同的場地,臺大校史館獲贈了一只來自苗栗大湖陶藝家李仁燿先生的小口瓶捐贈。當時,李仁燿先生剛榮獲中華民國文化藝術類十大傑出青年獎不久。當年,他捐贈的小口瓶,名為「謙遜虛懷」。


12 年後的 2024 年 7 月 19 日,李仁燿先生以臺大電資學院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博士生,同時也是臺大陶藝社創社社長的身分,將創社後的第一件作品,致贈本校以慶祝臺大的 95 歲生日。而這件賀禮名稱氣勢磅礡,名為「萬重山」,於 2024/7/19 ㊄-8/17 ㊅ 在臺大校史館展出。



小口瓶萬重山用苗栗土(富含 23%~26% 鐵質)手拉坯完成橄欖瓶的造形,再以瓦斯窯燒 1236°C 持溫 3 小時,呈現復古風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萬重山,千江水,順順利利前行。經過火的淬煉,成就口徑內徑 0.01cm 小口瓶的大器。象徵有容乃大,迎吉納祥聚福氣。


蒞臨指導開展儀式的師長(左起):臺大資工系暨臺大陶藝社指導老師洪一平教授、賴飛羆教授、陶藝家李仁燿先生、博物館群總館長陳光華教授、財務處劉鴻章總監,同時大阪大學大學院杉本教授一行人正巧走進校史館參觀,也見證此一小而溫馨的藝術聚會。陶藝社洪一平指導老師藉此小聚特別交代藝術家,4 年後是臺大創校百年,再創作一件更臻高峰的作品,共同慶祝臺大百歲生日。

















李仁燿先生之所以在陶藝創作已有一席之地的情況下仍報考臺大博士班,重拾書本進而研究學術,是想累積燒窯的經驗值,看能否藉由 AI 大數據分析來更精準陶瓷的釉色;仁燿學長帶大家賞析作品的同時,也不忘為「臺大陶藝社」社團招兵買馬,他希望能匯聚更多臺大各領域的同學們,在校園美麗人事物的耳濡目染下,一同平心靜氣地捏陶,抒發己身情感之餘,更能彼此觸發、交流。



展出時間:2024/7/19 ㊄-8/17 ㊅

展出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


午後電影院 ─ 名畫風雲

推廣服務組.林琦

9/4 ㊂|名畫的控訴 Woman in gold (2015) – 109 mins

改編自真實故事。1938 年,納粹勢力侵襲維也納,瑪麗亞的家族受到迫害,唯有她順利逃亡美國。二戰後,政府雖歸還了部分財產,但幾幅由畫家克林姆為瑪麗亞嬸嬸艾蒂兒所畫的肖像,卻被沒收成了國家藝術品留在奧地利美術館。如今,在美國生活了幾十年的瑪麗亞找了一位美國律師,準備到奧地利對國家美術館提出告訴,一同為遲來的正義奮鬥,奪回畫作。

9/11 ㊂|盜走達文西  Vinci (2004) – 107 mins

大盜舒瑪在監獄服刑時加入了國際竊畫集團,組織要他將價值連城的曠世鉅作達文西的「抱銀鼠的女子」給弄到手。為了獲取天價的報酬,舒瑪尋求已改行當警察的老盟友尤利安挺力相助,他們商請了繪畫大師哈根與他甚具臨摹天份的孫女,繪製了一幅幾可亂真的仿製品,打算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手法換走真品。

9/18 ㊂|穿風信子藍的少女 Brush with fate (2003) – 101 mins

一位美術教師受邀到同事家中看了一幅藍衣少女的畫,同事聲稱那是 17 世紀荷蘭國寶級畫家維梅爾的作品。但是這幅畫幾乎不為世人所知,莫非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故事就從秘密逐漸被揭露開始,隨著畫作每次易主而流轉,上溯到創作靈感被激發的那一刻。

9/25 ㊂|誰偷走蒙娜麗莎 La Bande Picasso (2012) – 101 mins

1911 年《蒙娜麗莎的微笑》從羅浮宮憑空消失,警方掌握線報,鎖定藝文界最炙手可熱的明星,包括曾放話要火燒羅浮宮的超現實主義詩人阿波利奈爾、立體派大師畢卡索、法國空靈畫家羅蘭桑等人,都被捲入這件神奇竊案,全球輿論譁然。一起重返「美好年代」的巴黎,見證藝術文化風起雲湧,但看雅士雅賊隔空交手,還給達文西一個精采交代!




原圖中心|9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食物的多重面貌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圖中心 Bulay(排灣族語「很好、不錯」的意思)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9 月安排 4 部電影,邀請讀者一起探索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多重角色,從文化象徵到倫理思考,從勞動價值到環境影響。4 部電影分別展示了食物如何影響人們的情感、社會經濟和道德選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身與食物的關係,理解其背後的深層意義,並對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更深一層的省思。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 香料共和國 輔導級|103 分鐘
  場次 1 9/5 ㊃ 14:00 - 15:43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9/7 ㊅ 14:00 - 15:4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凡尼斯在伊斯坦堡的香料店中度過童年,但族群戰爭迫使他舉家遷往雅典,與外公和青梅竹馬的珊美分離。影片用料理隱喻人類情感的多層次和複雜性,分為「開胃菜」、「主菜」和「甜點」3 個段落。象徵主角從離鄉、思鄉到回鄉的情感旅程,描繪了家鄉氣味的起承轉合。


✦ 巧克力的秘密 普遍級|61 分鐘
  場次 1 9/12 ㊃ 14:00 - 15:01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9/14 ㊅ 14:00 - 15:01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本片揭示巧克力生產過程中非法童工受到的剝削和供應鏈中的人權問題,突顯全球巧克力產業的經濟不平等現象。儘管巧克力對健康有多種益處,紀錄片促使觀眾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反思如何做出道德選擇。電影呼籲消費者應關注巧克力背後的社會和倫理問題,並推動更負責任的消費行為。



✦ 有機人生 普遍級|60 分鐘
  場次 1 9/19 ㊃ 14:00 - 15:0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9/21 ㊅ 14:00 - 15:0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片中介紹我們每天食物的來源和栽種過程,讓觀眾了解食物背後的辛勤勞動。透過年輕農夫夫妻的日常務農生活,影片展示了農夫對土地和食物的重視與關懷。希望觀眾體會到他們的辛勞,並更加珍惜和尊重食物的價值。


✦ 美味的垃圾 普遍級|80 分鐘
  場次 1 9/26 ㊃ 14:00 - 15:2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9/28 ㊅ 14:00 - 15:2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片中揭示全球近 3 分之 1 的食物被浪費的嚴峻現象,等於每年有 13 億噸可食用的食物被丟棄。身兼廚師和電影工作者的大衛葛羅斯改裝車輛,利用被浪費和丟棄的食物烹飪,展開了歐洲五國的「剩食廚房」之旅。呼籲珍惜食物的重要性,重視資源利用和減少浪費。




原圖中心|「神 / 靈 ─ 臺灣原住民族的信仰世界」主題書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在大航海時代的征途尚未來到臺灣之前,島上的原住民族透過口耳傳唱著神話與祖靈的謠諺,巫覡傳授代代流傳的經驗與知識以認知宇宙法則,並要求族人謹記祖靈的告誡、禁忌與自然共存,祈求部族傳承的福壽禍夭。


西班牙、荷蘭先後於 17 世紀登臺,臺灣成為荷屬東印度公司海上貿易的轉運點之一,遠在東亞海洋的島嶼‧臺灣因豐饒物資與位置首次登上國際舞台。依《熱蘭遮城日誌》、《巴達維亞城日記》記載,荷蘭為便於管理島上人民、提高經濟作物獲得利益,除武力鎮壓外,也培育傳教士學習原住民族語言,並設立教會學校,以拼音方式將該族語言文字化,用於宣教,更進一步運用在日常生活。(此處所提之文字,即為西拉雅族語「新港文書」)


其後,島上紛至沓來的鄭氏政權、清國一朝、日本統治更迭取代,最後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臺灣原住民族的「轉宗」皆無法脫離外在環境的影響。若將關注點轉回近代,政府實行國語推行政策並要求部落遷移至淺山,當部落不得已從零開始重新建立時,教會給予物質支援部落扎根;另一方面,因作物改變與現代化影響,醫學、科學使巫師一職沒落,進而使得多數儀式消失。教會的出現取代部落傳統結構,同時透過文化編譯繼續傳承族語與文化,以至後來臺灣社會對原住民族在信仰層面上的刻板印象,難免都是將其與天主教、基督教連結。





本期書展,我們透過展覽文獻與多媒體資料,試圖呈現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與西方宗教之間的交融與衝突,以及社會變遷對部落、文化和個人信仰的影響。歡迎大家與我們一起透過文獻與影音資料,深入瞭解原住民的信仰世界,以及其如何在當代社會中理解西方宗教與保存自身傳統信仰。


參考文獻


莊雅仲(1993)。〈再現、改宗與殖民抗爭:十七世紀荷蘭統治下台灣的殖民主義與傳教工作〉,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15 期,頁 131-166。

王梅霞(2003)。〈從 GAGA 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臺灣人類學刊第 1 卷,第 1 期,頁 77-104。

譚昌國(2005)。〈基督教教義、傳統文化與實踐初探:以東排灣拉里巴聚落台坂長老教會為例〉,臺灣宗教研究第 4 卷,第 2 期,頁113-158。

王梅霞(2014)。〈從Wayaa看資本主義的轉化過程:一個賽德克部落的經濟變遷〉,考古人類學刊,第 80 期,頁 53-102。















「神 / 靈:臺灣原住民族的信仰世界」主題書展

展出時間:2024/8/16 ㊄-9/30 ㊀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活動網頁:https://tiprc.cip.gov.tw/blogDetail/62/1951




什麼是 TOAJ?原來中文期刊也有開放取用的整合平台!

學科服務組.劉雅姿

Open access (簡稱 OA) 已蔚為學術發表的新趨勢,透過 OA 的實踐,讓學術成果被更多人看見,也變得更易於取得及傳播。掌握 OA 資訊,常用的工具有 DOAJDOAB,各國也陸續推出整合 OA 資料的平台,在臺灣,則有國科會建置的「臺灣學術期刊開放取用平台」(TOAJ–Taiwan Open Access Journals) ,提供開放平台,協助研究成果的傳播交流及永續典藏。《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了解翻譯工作,走入萬千世界

年(選單): 
民113年
月(選單): 
7月
期數: 
291

學術研究之路,圖書館與您同行!「領域網絡分析概覽」系列 — 化學領域

研究支援組





臺大圖書館推出「化學領域網絡分析概覽」,運用書目計量及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透過視覺化圖像呈現,希望協助更進一步瞭解全球頂尖大學群、亞洲精選大學群,以及本校於「化學」領域的研究主題概況,提供發掘與擴展研究領域及國內外合作等參考,歡迎點閱,其他領域將陸續推出。


主題領域以及評析大學群係以 2024 年 QS 世界大學領域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資訊為篩選依據。











- QS 化學領域熱門主題關鍵詞共現網絡圖 -



[全文下載] 領域網絡分析概覽 ─ 化學:https://scholars.lib.ntu.edu.tw/server/api/core/bitstreams/72a8bb5f-2de8-429e-afa5-3b9d2a870c2f/content

[相關服務] 臺大圖書館領域網絡分析服務: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19_dna/




[紀念曹永和先生逝世十週年] 荷屬福爾摩沙四百年 ─ VOC 特藏資源簡介

特藏組.阮紹薇


1624 年 9 月,荷蘭東印度公司(以下簡稱 VOC)撤出澎湖後進入「大員」(臺南),在此地興築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與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作為堡壘、長官住所,以及發號施令的行政中心。直至 1662 年鄭成功登臺為止,史稱「荷屬福爾摩沙」共維持了 38 年。今年 9 月適逢荷蘭至臺灣四百年,本校前身臺北帝國大學於 1928 年建校前即開始收藏荷蘭時期各主題書籍及史料,大部份資料收藏於臺大圖書館特藏組「西文善本」和「臺灣資料」區,許多已有數位化成果,歡迎透過本文所提供之超連結線上閱讀。


一、從熱蘭遮城的美麗畫作說起

1935 年,臺南市「臺灣歷史館」陳列由帝展畫家小早川篤四郎所繪製的臺灣歷史油畫,當中 2 張描繪熱蘭遮城及港口的景色。以上畫作其後於 1939 年出版《臺灣歷史畫帖1 並附上精彩的歷史圖說。其中日譯 VOC《熱蘭遮城日誌》中可看到 1633 年 1 月 1 日,仍在建設中的塔樓和堡壘已覆蓋了堅固的磚牆,普特曼斯(Hans Putmans)總督和議員在鳴槍 3 聲後,按荷蘭南部 Walcheren 地名為四面稜堡命名。而為這些精彩油畫進行文獻考證和學術指導的人,就是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的村上直次郎教授,和岩生成一副教授。2










- 左:「曉のゼーランヂヤ」/右:「曉のゼーランヂヤ」 -



以下是 1937 年起由臺北帝大所搜集的 VOC 檔案,在 1633 元旦的記載,左為照片檔,右為荷蘭學者節錄手稿,檔案中有 Fort Zeelandia 和 Walcheren 等關鍵字。 3








- 左:拍照沖印檔/右:延請荷蘭學者節錄的手稿 -



本館特藏「大鳥文庫」收藏許多大航海時期出版品,4 如 Otori 73,為 Isaac Commelin(1598-1676)所著《東印度公司的創業與發展》,收錄 VOC 成立前後向各地發展時期的各種主要航海或旅行記,下圖左即為其中收錄的 Seyger van Rechteren《東印度旅行記》所附〈1632 年熱蘭遮城建城初期的樣貌圖〉。又如 Otori 424 為 Olfert Dapper(1639-1689) 大作《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內有一張插畫〈1635 大員熱蘭遮城與市鎮圖〉為建城的完成圖,而村上直次郎也在其著作《日蘭三百年の親交》使用此畫作為〈ゼーランヂ城鳥瞰圖〉(下圖右)。5








- 左:1632 熱蘭遮城建城初期/右:1635 大員熱蘭遮城與市鎮圖 -




由於經濟和政治位置特殊,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總督定期將臺灣的營運情形向荷蘭母公司彙報,並一併寄上《Dagh-register gehouden int Casteel Batavia vant passerende daer ter plaetse als over geheel Nederlandts-India》(巴達維亞日誌)。1629 年普特曼斯(Haus Putmans)擔任福爾摩沙分公司長官,也比照巴達維亞城逐日記載公司營運情形,即為後來的《熱蘭遮城日誌》。以上 2 種史料目前都收藏於荷蘭海牙的 Nationaal Archief(國家檔案館)


二、臺灣總督府「臺灣史料編纂」

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積極進行華南、南洋各方面的調查,1922 年臺灣總督府成立「史料編纂委員會」,蒐集「關於臺灣之外國著作(中、英、法、德、荷、西)」史料。1925 年完成 1895-1919 編年體之《臺灣史料稿本》、《臺灣史料綱文》及《臺灣史料雜纂》。












- 左:村上直次郎 6/右:「史料編纂委員會」左起尾崎秀真和村上直次郎 7 -




其中《臺灣史料雜纂》第三卷為《バタビヤ城日記》,由精通古荷蘭文的歷史學者村上直次郎摘譯自荷蘭注釋出版之《巴達維亞城日誌》其中臺灣相關的部份。1929 年村上直次郎以臺北帝大南洋史學講座教授身份兼任「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部長,同校尚有東洋文學講座教授久保得二和助教授神田喜一郎為編纂員。8


三 、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

1926 年臺灣總督府為籌設綜合性大學,特聘史學博士幣原坦擔任設立籌辦委員,並即早遴聘講座教授先擔任「在外研究員」,如土俗學人種學的移川子之藏,於 1926 年 3 月至 1928 年 1 月考察英國、荷蘭、德國及印度。臺北帝大成立後,村上直次郎則為建校後先受聘為南洋史學講座教授,再以「在外研究員」身份,被派往荷蘭、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及蘭領爪哇進行考察近一年。


(一) 文政學部史學科南洋史講座

村上直次郎(1868-1966),在東大時期即學習德、法、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語言,奠定日後譯注、研究之能力。1896 年曾任拓殖務省囑託至臺灣調查,1897 年初在舊臺南府城的新港社發現以荷蘭文字拼寫的「蕃仔契」,其後命名為「SINKAN MANUSCRIPTS 新港文書」。9 1914 年出版大作《日蘭三百年の親交》,其中〈荷蘭至臺南建城及濱田彌兵衛事件〉、〈蘭人の臺灣經營〉及〈鄭成功の臺灣占領〉等章節與臺灣相關。



臺北帝大南洋史講座首位教授的村上直次郎,1928 年擔任「在外研究員」期間還要負責徵集採購研究圖書,1929 年 10 月為講座購入 183 冊的圖書(多數存放特藏「東南亞資料」,館藏號 0065944-0066125)。如 0065998,《Beschryvinge van 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東印度公司誌》,曾任東印度公司的貿易長官 Pieter van Dam(1621-1706),受公司董事委囑,利用各項公司的秘密書類,長達 8 年時間編撰,該書第二卷〈China en Tayoan〉記錄從荷蘭早期的求市至後期與清朝通商貿易的交涉記錄。



1929 年村上直次郎至荷蘭檔案館查閱 VOC 檔案,發現草寫極難辨識,少部份由雅加達海運途中造成卷帙漫漶以致字跡模糊,1935 年村上教授返日後,其繼任者岩生成一教授則聘請荷蘭專家在當地將 VOC 臺灣相關檔案謄寫節錄或摘要。 10



















- 荷蘭 Nationaal Archief 線上提供的數位檔也可看出部份檔案有浸水的痕跡 -



這批以當時荷蘭文所抄錄的資料《O. L. Compagnie(Kamer Amsterdam Overgekomene Papieren)》共 24 冊,依其上的註記和日期判斷,抄錄時間約在 1935 至 1940 年間,因二戰嚴重而中斷抄錄。








- 左:Nr.1053「未完」,1937/1/7/右:Nr.1040「未完」,1940/2/20 -



岩生成一在 1932 年 7 月發表〈和蘭國立文書館所藏臺灣關係史料に就いて〉,說明 VOC 中 1622-1663 年的「臺灣關係史料」,大致分為五類:一、統治關係史料;二、經濟關係史料;三、宗教關係史料;四、鄭氏關係史料;五、圖繪類。第五項內含當時的古地圖海圖和繪圖,蒐藏十分豐富。11因此除了抄錄 VOC 檔案,也拍攝了如 1662 年「鄭荷媾和條約」及 30 多張古地圖,均收藏於特藏組。曹永和先生於 1962 年在《臺北文獻》第一期發表〈歐洲古地圖上之臺灣〉介紹這批地圖。


1934-1935 年間,村上直次郎與學生中村孝志也前往印尼雅加達地方檔案館抄錄巴達維亞日誌。村上教授 1935 年 9 月退休返日,1937 年整理其譯註出版《抄譯バタビヤ城日誌》上、中冊,直至 1975 年由中村孝志增補校注,將下冊遺稿合併前兩冊,由日本「東洋文庫」出版。12出生於恆春墾丁的中村孝志(1910-1994),大學時期受教於村上、岩生兩位老師並修讀荷蘭文,可直接閱讀由荷蘭抄錄運至臺大的 VOC 史料,返日後也成為荷蘭臺灣史的權威學者。




(二) 文政學部土俗人種學講座

土俗人種學講座教授移川子之藏,於 1937 年夏,親赴荷蘭海牙檔案館以萊卡相機翻拍 VOC 檔案約 2 萬 5千張,攜回後放大沖洗成 17x22 公分照片,經過整理,移川於 1938 年 12 月發表目錄〈和蘭ハーグ國立文書館所藏臺灣關係文書目錄 Stukken Betreffende Formosa 1622-1663〉。 13












- 左:《臺灣史料.荷蘭文書》外觀和內頁/右:照片中常出現移川子之藏的手 -




這批資料以打孔線裝的檔案型式裝成二百餘冊《臺灣史料.荷蘭文書》,其中有「贈呈 南方人文研究所」的字條,中間夾有小張的手寫卡片。部份註記重複的文件則以紙盒裝。


四、 國立臺灣大學時期至今

臺灣大學時期,岩生成一留任至 1946 年回日本,其藏書 398 冊出版自 1703 至 1940 年,由研究圖書館登錄為岩生舊藏,書名頁多數有「岩生」小章。


曹永和先生於 1947 年進入臺大圖書館工作,整理前述古荷文手稿,將散置的資料裝訂成冊,並利用公餘時間打字。曹永和在其大作《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 : 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提到,為了辨識古荷蘭文及手稿,先後對照了多種語文史料,如將村上直次郎《抄譯バタビヤ城日誌》比對古荷蘭文寫成的巴達維亞城日記,另以傳教士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翻譯成英文的 Formosa under the Dutch(1903)比對荷蘭傳教原檔,以辨識及整理移川拍攝回來的 VOC 古荷蘭文檔案。


曹永和先生初至臺大圖書館工作時,曾去旁聽桑田六郎講課,因此也協助桑田教授將臺大文學院所藏臺灣資料集中整理,過程中看到動物學者堀川安市(1884-1970)於《科學の臺灣》第 9 卷發表的〈古文書から見た臺灣の鹿〉,引發研究興趣。其後曹永和先生以數年時間研究寫作〈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1960 年代將該論文寄給東京大學的岩生成一教授,獲岩生重視,並為其爭取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獎學金,讓曹先生至東大的東洋文庫研究一年,還介紹他至東大史料編纂所研究,為古荷蘭文和臺灣史研究打下基礎。 14


1976 年荷蘭萊頓大學策劃「熱蘭遮城日誌刊行國際計畫」(包括荷、日、臺三方學者),包樂史( Leonard Blussé)為主持人,曹永和貢獻打字稿本,並由岩生成一、中村孝志、江樹生共同校對註解,此計畫為荷蘭支持的國家級計畫。24 年後,於 2000 年出齊 4 冊熱蘭遮城日誌英文版 The Formosan encounter : notes on Formosa's aboriginal Society15


1989 年臺大歷史系獲「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提供之「中美荷日檔案手稿資料之收集、整理與聯合目錄之編製及殖民地時期臺灣歷史合作研究計畫」補助,向海牙購入 VOC 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微捲 162 卷,並編成目錄《臺灣史檔案文書計畫. 十,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臺灣檔案計畫》,特藏組開架區有微捲印出的紙本檔案提供閱覽。但由於戰前的 KA 檔名,在以上資料編寫時已改為 VOC 檔名,可以 KA 文件中的關鍵字至荷蘭國家檔案館線上檔案搜尋檔案名稱和頁碼,即可查得應對的 VOC 檔案。如下圖移川目錄中所示 Y.Y.Y. 1661 Boek II Fol.696。右圖即 VOC 線上檔案。


















- 左:移川〈和蘭ハーグ國立文書館所藏臺灣關係文書目錄〉/右:荷蘭國家檔案館線上目錄 -




2000 至 2011 費時十餘年,臺南市政府終於完成出版江樹生 4 冊中譯本《熱蘭遮城日誌》。2017 年中研院臺史所建置「臺灣日記知識庫」向公眾開放提供該日誌內容。 16


後記:以此文紀念曹永和先生

曹永和先生以圖書館專業人士,在整理古荷蘭文史料時,除了圖書館學分類方法,更需要有判讀資料的學術專業及語言能力,而曹永和正是這方面的長才,將古老文獻打造成學術殿堂,賦予這些史料生命力與再利用的機會。


今年是曹永和先生過世十週年,林衡哲醫師曾發表〈臺灣歷史學界的一代宗師—曹永和(1920-2014)〉17 以勉懷這位靠刻苦自學,「厚積薄發」的臺灣史權威,推崇曹永和先生的最大貢獻是率先提出「臺灣島史觀」,其研究著作為臺灣史拓荒的里程碑。



1985 年曹永和自臺大圖書館特藏組退休後,獲臺大歷史系聘任為兼任教授,開授「臺灣史專題研究」課程,培養不少新生代的臺灣史研究人才。1998 年(78 歲)獲頒中央研究院院士,2002 年(82 歲)榮獲荷蘭女王碧翠斯頒授奧倫治.拿索勳章,至 2009 年(89 歲),臺灣大學以「提升臺灣歷史研究之國際聲望;勤毅自學,足為後學典範」評價,18頒授曹永和院士名譽博士學位,可說是圖書館同業中的典範,謹以此文紀念曹永和先生。














- 左:曹永和先生在 1953 年 10 月攝於舊總圖書館的工作照片/右:曹永和先生獲頒臺大名譽博士學位 -



▍註釋

1. 小早川篤四郎著,臺南市役所編輯,《台湾歷史画帖》(東京市: 臺南市役所,1939)。
2. 同上,頁2。
3. 帝大時期 VOC 檔名為v.v.1634_boek II/KA 1021, fol.210,KA1021 已改為 VOC1109。
4. 曹永和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 續集》(臺北市: 聯經,2000),頁309。
5. 村上直次郎著,《日蘭三百年の親交》(東京: 村上直次郎, 1914)。
6. 加藤信著,《在臺灣大分縣人士錄》(臺北市: 精秀社,1932),頁44。
7. 井出季和太著,《臺灣治績志》(臺北市: 臺灣日日新報社, 1937)。頁705。
8. 葉碧苓,〈村上直次郎與臺灣史研究〉,《國史館學術集刊》17(1933.4),頁1-35。
9. 村上直次郎著,〈SINKAN MANUSCRIPTS 新港文書〉,《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紀要》2:1(1933.4),頁 1-228。
10. 岩生成一著,〈和蘭國立文書館所藏臺灣關係史料に就いて〉,《南方土俗》2:1(1932.12),頁 41-49。
11. 同上。
12. 村上直次郎於1937年譯註的《抄譯バタビヤ城日誌》上卷及中卷,日本國會圖書館已有數位檔可閱讀。民國59年臺灣省文獻會,也由郭輝中譯前二冊《巴達維亞城日記》。
13. 移川子之藏,〈和蘭ハーグ國立文書館所藏臺灣關係文書目錄),《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第五輯(19381220)。序文:「臺灣關係文書全部は昨年五月,筆者渡歐の砌,影寫を計畫し、文書館の好意により十月之を完成,現に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の所藏するところとなつてゐる。枚數にして約二萬五千に上る。之が出版に先立つて目錄を世に贈る次第である。(13・6・13) 移川子之藏」。
14. 鍾淑敏、吳美慧編,《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臺北市: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2010),頁135-145。
15. 同上。
16. 「臺灣日記知識庫」新開放《熱蘭遮城日誌》2017-02-22 發表,https://archives.ith.sinica.edu.tw/news_con.php?no=239,(2024年7月8日檢索)
17. 林衡哲著,《林衡哲80回憶集 : 文化傳教士的台灣文藝復興之旅》(新北市: 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20),頁188-195。
18. 〈國立臺灣大學頒授曹永和先生名譽博士學位頒授理由〉,《臺大校訊》984期(2009.12.18),https://sec.ntu.edu.tw/epaper/article.asp?num=984&sn=9042,(2024年7月11日檢索)。



▍主要參考書目

江樹生譯注,《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9。

曹永和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0。

曹永和著, 陳宗仁校注,《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臺北市: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2011。

曹永和、包樂史、江樹生主編,《臺灣史檔案.文書目錄(十)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臺灣檔案目錄》。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1997。

鍾淑敏、詹素娟、張隆志訪問,吳美慧等記錄,《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臺北市: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2020。









暑期動畫影展 — 看動畫電影練英語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看電影是學習英文的方法之一。今年暑假,圖書館為您準備4部動畫電影,第一次先播中文字幕版、第二次再播無字幕版,讓您輕鬆練英語!活動地點為總圖 B1 國際會議廳,歡迎自由入座。




蜘蛛人:穿越新宇宙 2023|140 分鐘|保護級


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
7/19 ㊄ 上午 10:00-12:20(英文發音.中文字幕)

下午 1:00-3:20(英文發音.無字幕)
※ 視覺特效、動作場面、編劇設計、角色發展備受影評界青睞

※ 入圍第 81 屆金球獎、土星獎、第 96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

※ 榮獲第 51 屆安妮獎最佳動畫

鞋貓劍客2 2022|102 分鐘|普遍級

Puss in Boots: The Last Wish
7/23 ㊁ 下午 1:00-2:45(英文發音.中文字幕)

下午 3:00-4:45(英文發音.無字幕)
※ 打造全新視覺風格,手繪動畫呈現《史瑞克》電影宇宙

※ 鞋貓劍客和 Q 手吉蒂最完美貓搭檔也無法抵擋狗狗純真魅力

※ 幕後團隊為鞋貓發想 65 種死法 打造 37 個不同品種約 150 隻貓臨演

鐵巨人 1999|87 分鐘|普遍級

Iron Giant S.E
7/24 ㊂ 下午 1:00-2:30(英文發音.中文字幕)

下午 2:40-4:10(英文發音.無字幕)
※ 《超人特攻隊》、《料理鼠王》導演 Brad Bird 初執導筒的作品,改編自英國作家 Ted Hughes 同名小說

※ 傳統手繪動畫完美結合 CG 角色,被視為現代動畫經典,獲得第 26 屆安妮獎 9 個獎項,及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等 6 個最佳動畫獎
米家大戰機器人 2021|113 分鐘|保護級

THE MITCHELLS VS. THE MACHINES
7/26 ㊄ 下午 1:00-3:00(英文發音.中文字幕)

下午 3:00-5:00(英文發音.無字幕)
※ 公路科幻喜劇動畫電影,奪得第49屆安妮獎 8 個獎項,與第 94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提名

※ AI 正夯!當高度人工智慧 PAL 操控家用機器人開始在全世界獵捕人類時,看熱衷製作電影的少女如何與家人攜手合作,化解這場危機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協辦單位:臺大雙語教育中心

活動洽詢:☎ (02)3366-2333 ✉tulce@ntu.edu.tw







譯軍突起!歡迎參加翻譯主題專題演講 —

「口譯員的日常:挑戰與機遇」、「不只是翻譯:圖書譯者的任務」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在跨文化的交界,口譯、筆譯等翻譯職人仿如一座橋樑,為人們打破語文隔閡,引領人們進行交流、帶領人們進入萬千世界。

翻譯職人不僅中英文要好,更需了解兩種語文背後更深的文化與內涵。

口譯員處理口語,臨場還需仰賴口才、記憶力與歸納力,轉述講者的真意;

圖書譯者處理文字,斟字酌句下仰賴文筆、識讀力與查檢力,傳達原著的真義。

今年暑假,讓我們一起探訪口譯員與圖書譯者的工作世界,

進一步了解翻譯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翻譯職人面臨的任務與挑戰。








✦✦✦ 專題演講

場次一 ⌇口譯員的日常:挑戰與機遇





徐子超先生畢業於臺大工商管理學系,後獲得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中英口譯組專業證書。擁有逾25年口譯經驗,參與國際會議口譯超過千場,曾多次擔任我國歷任元首如馬英九總統、蔡英文總統出席國際會議之同步口譯,也曾為國際政治人物如柯林頓總統、達賴喇嘛,管理大師麥可波特、彼得聖吉,運動明星麥克喬登、柯比布萊恩等人來臺記者會或專題演講進行同步與逐步口譯。亦曾參與TVBS與年代電視台的重大新聞現場口譯,包括911事件、美國進軍伊拉克、以及多次美國總統辯論與國情咨文口譯。口筆譯服務涵蓋財經、資訊、科技、直銷、汽車、廣告、保險、醫學等多元產業。
   
場次二 ⌇不只是翻譯:圖書譯者的任務




陳榮彬老師是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現為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臺灣文學研究所支援教師,以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英美文學中譯、龐德儒家經典英譯等為研究專長。在學術研究與教學之外,迄今已出版各類翻譯作品近60部,曾三度獲得「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項,《昆蟲誌》獲選2018年Openbook年度翻譯類好書、《戰地春夢》獲選第35屆(2023年)梁實秋文學獎「翻譯大師獎」優選,其他代表譯作還有《白鯨記》(聯經出版)、《戰地鐘聲》(木馬出版)、《火藥時代》、《美國華人史》等。




☞ 線上報名





※ 線上演講網址與注意事項將於活動前 2 日 email 寄發予報名者

※ 本次演講可參加雙語教育中心「英語學習護照」集點活動

※ 本次演講可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 2 小時

※ 全程參與演講者,將於會後抽取一位幸運者,贈送圖書館瞬收自動傘與 NTU 摺疊購物袋(總價值 1,290 元),歡迎踴躍參加!







相關書展:https://www.lib.ntu.edu.tw/node/4792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協辦單位:臺大雙語教育中心

活動洽詢:☎ (02)3366-2333 ✉tulce@ntu.edu.tw











愛閱小沙龍:「我要去異世界旅行」—奇幻小說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





暑假.啟動。

龍、聖劍,還有美好的超能力,這些都是創造完美假期的重要成分!

在酷熱的夏天中,讓我們打開書本,結交最知心的夥伴、組建最優質的團隊、獲得傳說中的絕讚聖物、調配最神奇的魔藥、對抗黑暗的邪惡勢力、探索神話中的大秘寶、解開異次元的未解之謎。

這一期的愛閱小沙龍以「我要去異世界旅行」為題,邀請你跟我們進入奇幻小說的異世界,一起當英雄!


「我要去異世界旅行」—奇幻小說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4/6/26 ㊂ - 9/1 ㊐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前廳 + 1 樓數位媒體區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4_isekai/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原圖中心|8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外來文化與衝擊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本月電影主題配合原圖中心館內主題書展「牡丹社事件」,電影聚焦於透過不同角度與觀點回顧此歷史事件,提供讀者以多元的角度探索此影響臺灣歷史發展深遠的重大歷史事件。


原圖中心 Bulay(排灣族語「很好、不錯」的意思)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 臺灣崛起 大清帝國統治臺灣1683-1895 普遍級|62 分鐘
  場次 1 8/1 ㊃ 14:00 - 15:02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8/3 ㊅ 14:00 - 15:02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1683 年鄭氏降清後,清政府消極治理臺灣,貪官污吏橫行,民變頻繁。1858 年英法聯軍之役後,臺灣被迫開港通商,牡丹社事件和清法戰爭中,列強欲取台灣,使清政府開始重視並建設。1895 年馬關條約後,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結束滿清統治。


✦ 打拚 台灣人民的歷史 普遍級|110 分鐘(共兩集)
  場次 1 8/8 ㊃ 14:00 - 15:5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8/10 ㊅ 14:00 - 15:5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臺灣的發展歷程從早期居民開始,臺灣經歷葡萄牙人命名「福爾摩沙」、荷蘭和西班牙統治、鄭成功建立漢人政權、清朝統治和日本殖民。戰後,經歷二二八事件,逐步邁向民主化。影片展現人民堅韌與追求自由,強調對土地的深厚情感。



✦ 斯卡羅(1、2 集)輔導級|120 分鐘
  場次 1 8/15 ㊃ 14:00 - 16:0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8/17 ㊅ 14:00 - 16:0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劇情描述 1867 年美籍商船「羅妹號」在臺灣南端發生船難,登島時因誤闖原住民領地而遇害。通曉多種語言的混血少女蝶妹以翻譯的身分協助抵臺的美國領事李仙得進行相關調查,卻因此捲入種族紛爭,也使自己陷入族群認同的兩難中。


✦ 斯卡羅(3、4 集)輔導級|120 分鐘
  場次 1 8/22 ㊃ 14:00 - 16:0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8/24 ㊅ 14:00 - 16:0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劇情描述蝶妹成為李仙得的僕人及嚮導,協助調查屠殺事件並揭示身世之謎。李仙得與官員對抗,調查中與水仔交鋒,揭露村莊內部權力鬥爭。面對原住民威脅,他們持續調查失蹤事件。

✦ 斯卡羅(5、6 集)輔導級|120 分鐘
  場次 1 8/29 ㊃ 14:00 - 16:0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8/31 ㊅ 14:00 - 16:0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美國海軍涉入羅妹號事件,展開「福爾摩沙遠征」,與部落激戰後敗退,但宣誓 3 個月後復仇。斯卡羅內部矛盾激化,伊沙企圖奪取大頭目卓杞篤地位,大頭目卓杞篤削弱伊沙並派烏米娜求援,引發族勇與庄勇對立。




原圖中心|主題書展 ─ 牡丹社事件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牡丹社事件,或稱臺灣事件,日本文書稱之為「臺灣征蕃事件」,牽連清、日、英、美等國,是日本明治維新後第一次對外用兵,整個東亞後來的歷史走向與近代版圖都與此事件關係甚深,亦是臺灣原住民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


1871 年,琉球國的進貢船於返航途中遭遇颱風,漂流至臺灣恆春半島東海岸的八瑤灣 ,遭到當地排灣族原住民襲擊,史稱「八瑤灣事件」。事件後,由臺灣府官員安排倖存者返國。由於琉球國為清、日雙屬的藩屬國,所以後來日本即以此事件為由,打著「保民義舉」的名義,向英、美等國租用輪船,並僱用美國顧問李仙得(C. W. Le Gendre),準備對臺灣出兵。


1874 年 5 月,日本藉琉球人在臺遭難為由出兵,在石門一地與排灣族牡丹社、高士佛社原住民展開激戰。清政府聞悉日本出兵臺灣後,派沈葆楨為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清政府在加強戰備的同時,也寄望外國能出面交涉或調停。最後,雙方在英使調停下談和,並於同年 10 月達成停戰協議。


牡丹社事件後,清政府重新調整對臺政策,一改過去消極的態度,轉而積極開發建設,為臺灣歷史開啟新的局面。沈葆楨亦在此時採行「開山撫番」 政策,派清軍兵分北、中、南三路撫番,並增設廳縣管理。此項政策的實施使漢人的影響力更進一步向原住民地區擴張,壓縮原住民的生存空間。


在牡丹社事件滿 150 周年之際,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舉辦「牡丹社事件」主題展,希望藉由不同角度與觀點回顧此歷史事件,提供讀者以多元的角度探索此影響臺灣歷史發展深遠的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




參考文獻:


林修澈(2017)。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 (三) 牡丹社事件。原住民族委員會。

郭素秋(2020)。牡丹社事件的考古學視點 — 1871 年事件的發生。古今論衡,35,67-78。

陳在正(1993)。牡丹社事件所引起之中日交涉及其善後。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29-59。

黃清琦(2013)。牡丹社事件的地圖史料與空間探索。原住民族文獻,8,4-27。


















主題書展 ─ 牡丹社事件

展出時間:2024/7/1 ㊀-8/15 ㊃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活動網頁:https://tiprc.cip.gov.tw/blogDetail/62/1941




活動紀實: 

[Master講堂] 國際企業學系林修葳教授講座紀實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Master講堂「學者領航.智慧開講」系列講座,2024年5月21日邀請國際企業學系林修葳教授以「年輕學者期刊撰稿、審查與編輯之路」為題,從商管領域期刊資深總編輯的角度出發,向博士生與年輕研究人員分享學術投稿的技巧與心法。


高退稿率的現實

首先,林教授指出學術期刊稿件接受率非常低,被退稿實屬常態。建議年輕學者多加了解期刊編輯與審查者對於好論文定義的思維邏輯,並確認自己的論文無明顯疏漏才投稿。這就像是投籃時先要把姿勢弄正確,但我們無法控制風向變化,所以也要有應對不確定性的心理準備。



寫作技巧與投稿策略

林教授認為學術論文應條理分明,不是追求渲染力的抒情文,應避免使用成語、形容詞、副詞等。勿在文獻探討段落僅以直接引述他人的觀點作為該章節帶給讀者的全部貢獻;盡量提綱挈領,用論文的中心思緒彙述。若有參考他人的文獻,務必查證其真實性,避免因不當引用或錯誤引用而遭質疑。


投稿之前,建議評估論文內容是否能夠說服讀者、編輯與審查者?發表後是否有被引用的潛力?基於此,作者必須在論文中闡述其研究貢獻 (contribution),如:提供某種問題的解決方法、澄清某種迷思。若能列舉越多且越具體的貢獻,研究課題涵蓋多種面向又環環相扣,投稿成功的機會就會相對提高。


審查過程的心態與因應之道

當論文被拒絕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情緒,諾貝爾獎得主也不例外,但重要的是如何沉得住氣。林教授提醒年輕學者必須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增加自己的防禦能力,才可承受不斷被拒稿的挫折感。收到審查意見時,未必要立即做出反應,建議過三天後再冷靜閱讀與分析。如果察覺對方的意見有錯,有機會回覆時要委婉,避免直接對抗。如果意見較模糊,擔心自己解讀錯誤,可以找朋友一起討論。務必逐條回覆,不要遺漏,以防無法通過下一輪審查。若不幸被拒稿,應轉換心態,當作是一次調整研究方法或呈現條理之寶貴學習經驗。


把握擔任編輯與審查者的良機

除了投稿論文,年輕學者也可能受邀加入編輯團隊,尤其是擔任特刊的編輯。雖然從事編輯工作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但能夠跟一群熱愛學術研究的人交流,了解學術界有經驗者的研究方法與態度,甚至遇見志同道合的朋友,是難得的機緣。若受邀擔任審查人,代表獲得期刊編輯的肯定,將接觸到很多新的論文題材、洞察研究趨勢,所以盡量不要推辭,應與期刊保持互相尊重的關係。



作者投稿時會希望期刊提供有價值的審查意見,而好的編輯能輔助學者調整聚焦並形塑更具體的內容,產生畫龍點睛的效果。因此,當自己成為編輯或審查人時,也應秉持輔導作者成長態度,而不是純粹挑毛病、挑缺點攻擊對方。



結語

最後,林教授分享自身經驗,在學術生涯中難免會有段低潮的時期,在研究不順、投稿失利時,可以閱讀勵志故事來勉勵自己、度過難關。希望透過這次演講,能夠幫助年輕學者在學術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 觀看演講錄影


* 影音 @ Online 系統限臺大師生觀看



















Word 排版技巧:設定文章段落縮排樣式

學科服務組.張瑞珊

你還在 Word 裡用加空格和手動拉定位點做段落排版嗎?學會設定段落縮排樣式,自在玩轉文件排版,快速又有效率。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畢業了,祝旅途愉快!

年(選單): 
民113年
月(選單): 
6月
期數: 
290

總圖書館暑假開放時間

閱覽組
★ 暑假 6/10(一)至 9/1(日)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F 閱覽區 8:00-21:00 8:00-17:00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24 小時自習室 24 小時開放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6/30、7/28、8/25)17:00至週一8:00不開放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 討論區 8:00-22:00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6/30、7/28、8/25)17:00至週一8:00不開放
B1 影印中心 9:00-19:00 不開放



特殊開館時間|

B1 至 5 樓閉館,24小時自習室照常開放:6/10 ㊀ 端午節

B1 (含24小時自習室)至 5 樓全館閉館:8/18 ㊐ 高壓用電設備年度檢驗






註:各分館開放時間敬請參閱各分館網頁,各系所圖書室開放時間敬請參閱本館網頁

研究所畢業生學位論文繳交注意事項

閱覽組.陳威宇

恭喜您即將取得學位!圖書館提醒您,繳交碩博士論文及離校程序請見圖書館「畢業離校及論文繳交」網頁說明。




本學期(112-2)紙本論文繳交截止日為 8/12(星期一),建議於 8/5(星期一)前提交電子論文審核,以利於截止日前通過審核並繳交紙本論文至圖書館。(電子論文格式審核每次將在 2 個工作日內完成,提交日之次日起算,不含周末及國定假日)

論文截止日前 2 週(7/29 至 8/12),待審件數較多,每次審核將延長至 3-4 個工作日內完成,請勿來電詢問進度,以利審核作業持續進行。

★ ★ ★ 重要事項說明 ★ ★ ★
一、「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書」應繳交本人親筆簽名之正本,如須委託他人代繳論文,亦請備妥親簽正本提供轉交,以順利完成離校手續。

二、依學位授予法第16條規定,學位論文以公開為原則,圖書館得將學位論文上架公開閱覽。如涉及機密、專利事項或依法不得提供,須延後公開者,務必繳交「論文延後公開申請書(應附證明文件)」,請詳閱圖書館「學位論文延後公開作業說明」網頁說明。

譯軍突起 — 英語翻譯主題書展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翻譯是學問,要達到信‧達‧雅,除了語文能力,

需要更多面向的自我學習與訓練。

翻譯是藝術,精準的用字與流暢文筆/口語,

人們感受到的是原作者與譯者的雙重魅力。

翻譯是生活,圖書、詩歌、電影、演講,

優質翻譯為大眾帶來寬廣視野與豐沛體悟。



圖書館配合校方的雙語教育政策,將於 6 月 25 日至 7 月 28 日在總圖 2 樓展示區舉辦英語翻譯主題書展,彙集翻譯理論與美學、翻譯實務與練習、翻譯業界與譯者逸事等圖書,帶領讀者了解翻譯領域的各種面向,並精選中文書西譯作品、歷年 OPENBOOK 翻譯類得獎著作及其原文書進行展出,冀能藉由翻譯主題圖書及優質翻譯作品,幫助讀者自我學習並提昇英語能力,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參觀。


譯軍突起 — 英語翻譯主題書展

展出時間:6/25 ㊁ -7/28 ㊐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展示區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
協辦單位:臺大雙語教育中心
活動洽詢: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node/4792

















原圖中心|7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藝術之魂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本月主題為「藝術之魂」,電影聚焦於不同形式的藝術表現,從音樂、歌聲到舞蹈,呈現主角們為實現藝術夢想所經歷的艱辛奮鬥。這些故事以感人的方式展示藝術的力量,如何超越種種障礙,啟發人們勇敢追求自己的內心之美,並在挑戰中茁壯成長。


原圖中心 Bulay(排灣族語「很好、不錯」的意思)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 愛樂時光 保護級|94 分鐘
  場次 1 7/4 ㊃ 14:00 - 15:34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7/6 ㊅ 14:00 - 15:34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在 1941 年的烏克蘭,3 位天賦異秉的音樂神童成為了這個動盪時代的亮點。他們透過音樂的美好,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撫平了戰亂帶來的痛苦,以優雅的樂聲淡化殘酷現實的刺痛,以真誠的表演喚醒了大人心中的良知。


✦ 閃亮女聲 保護級|99 分鐘
  場次 1 7/11 ㊃ 14:00 - 15:39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7/13 ㊅ 14:00 - 15:39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在 1960 年代澳洲原住民女孩面臨歧視的時代背景下,4 位天生歌喉甜美、默契十足的原住民女孩組成「藍寶石合唱團」,前往戰地越南展開巡迴表演。儘管身處戰火硝煙之中,她們以美妙的歌聲和熱情活力感動前線士兵,最終獲得應有的尊重和認可。



✦ 烏干達天空下 普遍級|105 分鐘
  場次 1 7/18 ㊃ 14:00 - 15:45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7/20 ㊅ 14:00 - 15:45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在北烏干達的帕東哥保護營內,3 位來自阿秋利部落的孩子,多明尼克、蘿絲和南西,代表部落參加全國音樂比賽。他們快樂地唱著跳著,展現出人性純真善良的一面。這是一部為了榮譽和尋找家的歸屬而努力的故事。



✦ 芭蕾王者尤利 保護級|112 分鐘
  場次 1 7/25 ㊃ 14:00 - 15:52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7/27 ㊅ 14:00 - 15:52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主角卡洛斯•阿科斯塔從小展現出舞蹈天賦,受到父親和良師的支持,他不斷努力,克服挫折,最終成為世界級舞蹈藝術家以及家鄉的驕傲。儘管路途充滿曲折和挑戰,但他堅持不懈,勇往直前,最終不辜負父親和師長的期望。




原圖中心|《揹獵物的女人》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紀錄片《揹獵物的女人》表達女性的堅毅與強韌的耐心,「揹」不僅指體力上的負重,並承擔著延續獵人的傳統狩獵文化。本片紀錄 Heydi Mijung 身為太魯閣族女性,同時是部落裡唯一的女獵人,如何遵循祖訓Gaya以實踐她所要守護的森林。隨著冬天來臨,Heydi 帶著姪兒重返舊獵場,重新開路與巡視新獵徑,在為期四個月的狩獵季節,一步一步帶著姪兒進入她的狩獵世界。



本片以親密而沉穩的拍攝手法紀錄 Heydi Mijung,從女性獵人入山的日常生活逐步建構出人與生態、動物相互依存的關係,遵循著祖訓 Gaya 逐步踏在祖先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狩獵方式守護了整座森林。



導演余欣蘭為花蓮縣秀林鄉銅門部落太魯閣族人,族語名字為 Rngrang.Hungul,Rngrang 是名字,Hungul 是父親的名字。Rngrang 的創作方式以長期的田野影像為基礎,關注族群在當代所面臨的議題,擅長從女性的視角出發,將部落裡日常、親密的個人經驗轉化為創作元素,藉以反覆錨定與傳統文化連接的方法。余導演於 2020 至 2023 年間陸續完成多部紀錄片,作品有《Mgaluk Dowmung —正要連結銅門》、《我是女人,我是獵人》、《揹獵物的女人》與《山上的人》。



《揹獵物的女人》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會

活動時間:6/28 ㊄ 13:30-16:10
活動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9M54thHYYukJFzTR9(6/27 ㊃ 17:00 報名截止)
活動網頁:https://tiprc.cip.gov.tw/blogDetail/-1/1930

活動洽詢: ☎ (02) 3366-3776 ✉ntutiprc@ntu.edu.tw




原圖中心|iliskinan na maduh,快來 follow 米!─ 集點抽獎活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小米在臺灣原住民族族群扮演著重要的腳色,不僅是其文化生活中獨特的糧食作物,更是歲時祭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種植小米的流程因族群而異,但都傳承自耆老的知識與記憶,其中種植過程包含各個族群的禁忌以及生態永續發展概念的傳承。



近年小米復育意識漸漸抬頭,臺灣原住民族群開始積極地參與小米的種植和復育工作,期望將曾經豐富的小米生態鏈復甦,將快要遺失的記憶尋找回來。透過此次集點活動,提升讀者的參與度,使其有效運用原圖中心豐富的館藏資源,了解更多小米歷史與面貌。



更多詳細資訊請見活動網頁


活動日期:

6/1 ㊅ -11/30 ㊅
週一至週五 8:00-18:00、週六 9:00-17:00
展出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活動紀實: 

[Master講堂] 資訊工程學系郭大維特聘教授講座紀實

學科服務組.洪翠錨
郭大維教授在 2024/4/25 應圖書館邀請發表演說:「跨越電腦科學領域與地域的人工智慧革命」。郭教授從在校教學研究到借調至業界帶領產業研發,治學行旅東、西方以及遠至對 AI 具強烈企圖心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客座,閱歷豐富、觀察敏銳且見解獨到,一席演講從審視 AI 的發展歷程到分析令人憂喜參半的影響衝擊與因應之道,讓師生對 AI 有更寬廣的視野與正向的思維。




回顧 AI 發展歷程,體會從略有感到覺得震驚

2008 年前後電腦「深度學習」在影像與語音辨識上的功能發揮,開啟AI發展里程,大模型 (Large Language Model) 的構想接續提出。起初大家對 OpenAI 需要大量資源的巨大參數 ChatGPT 感受普通,但 2023 年 3 月左右,世界開始對進化的 ChatGPT 4 具推演與文本生成等能力就感到震驚。其他科技競爭者也不斷提出各式各樣的大模型與應用,諸如 Meta 的Llama,Microsoft的Copilot,Google 的 Gemini 與 Gemma,法國的 Mistral 等等,而可以自動生成真實般影片的 Sora 更令人倍感驚豔。AI 所被賦予的功能與處理能力愈來愈強,我們對AI的想像空間愈是無限,但疑慮與隱憂也隨之而來。


科技巨擘盤踞 AI 山頭,各有話語

來看看科技巨擘們對 AI 的想法:

✦ NVIDIA:ChatGPT 是 AI 的 iPhone 時刻。

✦ Microsoft:如同 PC、WWW、手機與雲端的一路發展,現在則是AI。

✦ OpenAI:相信將有更多 AI 的相關建置與資源相繼投入。

✦ Google:AI 必然可以幫助解決許多領域的問題與挑戰。

✦ Mata:AI 對人類認知能力如學習、創新等方面有諸多助益。

✦ 西門子:生成式 AI 可以讓我們用自然語言直接與機器互動。

科技巨擘們除了巨額投資在開發相關軟硬體設備與建置資料中心,也思考應該要創造更多所需,邊緣運算與端點AI的想法與作法,讓服務不只在資料中心,也部份移到前端的載體來聯合處理,擴大AI的更多應用。



AI 可能無所不能,帶來無窮想像與隱憂

AI 的數位革命影響許多行業與產業以及社會的各個層面。對個人而言,可能牽動生計問題;對企業/機構而言, 需要投入更多硬體設備與智慧資產,或是經營與運作模式必須調整;對產業而言,供需方、價值鏈與產銷方式也會有所改變。AI 帶來便利也帶來許多問題,諸如 AI 需要更大算力的 GPU,需要持續推動的創新科技;AI 消耗更多電源因而需要更具效能的電源管理系統,以及對環境友善且可穩定供應的再生能源等。


AI 可以運用在各個領域與各個工作流程的節點上,並可增進產能或服務的深度與廣度。例如運用 AI 可以增加與顧客互動頻率與時間,細膩分析所有顧客特性,進而提供更為所需的個人化服務;AI 可以預測分子結構等問題來大幅縮短新藥發明時間;AI可以協助分析病例增進醫學研究;結合大數據模型與一些應用所製作而成的陪伴性AI機器產品,可以簡易量測人們的生理狀況,也可以進行口語化的對談互動;甚至有AI機器人可以協助修改程式,或是協助工程師在現場掌握事故緣由來排除障礙等等。


價值性資料餵養 AI 再生成資料,用 AI 訓練 AI

引用麥肯鍚 2023 年的報告,「如果你的資料(Data)沒有準備好來做生成式 AI,那麼你的公司目前大概也不適合做 AI」。資料對 AI 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沒有資料就沒有 AI。有價值資料的收集與處理,尤其資料常具特殊性與稀缺性,不論在工業或商業上的應用都是至為重要與關鍵,除了做為 AI 的訓練與評估基礎,AI 也可以協助運用與管理這些資料,就所匯入的資料來產生模擬與測試,同時產生有價值的資料來進一步訓練與修正所需要建立的模型系統,不用大費周章的布建實測,節省成本也大大縮短設計時間,迅速達到新系統、新製程或新產品優化的成效。Digital Twin 即是用 AI 虛擬某個實體,再經由模擬測試和量測相對應實體項目,來發現瑕疵並改進問題以提升效能的運用作法。


AI 全球快速發展,人才分布與投資美中居冠

AI 正於全球各地快速發展,想了解全球 AI 人才的分佈,可以從文獻產出與產業投資來分析。依據 2021 到 2024 的統計,目前產出 AI 相關文獻最多是中國大陸(16.1%),其次為美國(14.7%),再者印度(5-10%),加拿大與澳洲(2-5%),臺灣則占 1.3%;若依頂尖會議的論文發表數量,則以美國領先,中國大陸次之。就產業投資來分析,美國遙遙領先,中國大陸次之,而新加坡所投資的金額與其人口數比例差距甚大,倍受曯目。



AI 巨輪向前加速滾動,與其抗拒輾壓不如順勢駕馭

AI 愈來愈聰明,已經可以回應人們所詢問的非直接性問題,而運用在教學的 AI,更有引導性的學習協助,例如進一步解釋正確性的答案,指出學習者尚欠缺而有待補足的知識,以及模擬場景與情境來促進學習等等,AI所帶來不同以往的新互動模式,必然對一些產業產生衝擊。


從工業革命到電腦科技革命,現在則是 AI 革命。從歷史發展來看,企業有無選擇趕上潮流順勢轉變,其後發展結果是「好」或「不好」之間的差距拉大。AI 狂潮席捲下,各行各業產生莫大影響,未來是一個人與機器互動的世界,我們沒有太多的選擇說「No」或忽視。應該要學習將 AI 視為工具而非以取代的角度來思考,例如設計師可以利用 AI 來與業主溝通裝潢工作,透過AI 虛擬建構的場景與可變動的擺設,可以快速達成合意的設計樣貌;又如同我們使用計算機來加快計算的速度與正確性一般,也如同利用 ChatGPT 協助加快英文論文編修的時間,縮短投稿發表時程。善用工具可以將工作做得快又好,我們應該將各式各樣的 AI 視為工具加以善用。


☞ 觀看演講錄影


* 影音 @ Online 系統限臺大師生觀看































[Master講堂] 生命科學系蔡素宜副教授講座紀實

學科服務組.張媺媺
蔡素宜老師在 2024/4/30 以「Beyond the Books ─ 探索研究、挑戰、突破」為題,分享學術研究經驗。蔡老師專長研究領域為發育與幹細胞生物學、心血管生物學、細胞分化等,其研究成果豐碩,近年發表多篇論文於國際知名相關領域重要期刊,亦於112年獲獎為本校學術勵進青年講座,但成就背後也經歷許多挑戰、困難與挫折。

- 右:蔡素宜老師於 Master 講堂擔任講者


老師演講結合其心臟研究與學術經歷,使聽者除了能認識相關研究與生理機制,更從過程中感受到老師對研究的堅持與熱情。最後的分享時間,更是充滿感性與真誠,不論是尚在研究階段的研究生或是目前遇見人生困境的人,都能從中汲取能量、獲得啟發。


蔡老師首先談到以往從教科書上獲得已知的事,只要熟讀記憶即可。然而在探索研究時,要問未知的問題,因此沒有教科書可提供解答,需要小心假設與求證、修改假說。在研究過程中,還會面臨更多的挑戰,從老師的分享中,可以瞭解會遭遇的問題與該具備的心態。


面對現實與挑戰

蔡老師的實驗室主要研究心血管疾病相關主題,並使用人類多能幹細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進行研究。老師最初回臺大研究時,面對各式現實與挑戰,並非一切順利。首先是研究中所利用的人類幹細胞需要昂貴的花費,但是所申請到的國科會計畫經費相較之下不夠充沛。再加上實驗方向與前實驗室相似,所以如何運用有限的經費,做出與他人不同的成果,並與全球學者競爭是老師遇到的艱難課題。但秉持對研究的堅持,老師不想只為升等或發表文章,研究非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而是希望自己的研究能應用在臨床上,對治療人類的疾病有所貢獻。所以不怨天尤人、想辦法努力創造價值、找出自己的優勢與特色。



因此老師鑽入肌節結構(Sarcomere Structure)的領域之中,肌節是心臟的最小功能單位,並由上百個肌節蛋白所組成,臨床上發現,一旦任一肌節蛋白有變異就會導致心臟疾病發生,因此肌節合成需要縝密的調控。老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經過一連串的實驗研究,發現 RBM24 蛋白(RNA-binding motif protein 24)在肌節的組裝上扮演重要角色,且在人類心臟發育過程中非常關鍵,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心臟領域重要期刊 Circulation Research,本校 1505 期校訊有詳細報導


挫折使人發想、選擇所愛

老師也分享過去曾遭遇研究計畫申請不順利的窘境,雖然經歷難過情緒,但老師從一次演講中,獲得研究方向的啟發,讓她繼續堅持下去。做研究時,雖然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老師鼓勵同學們遇到挫折不要放棄任何機會,要充實自己。跌倒挫折是好事,沒有經歷過跌倒挫折,也許就不會走到今天的路。














「成長」的過程就如同細胞分化都需要經歷艱辛,因為細胞要經過大量死亡的過程,才有辦法分化為心肌細胞。細胞的命運也會面臨到許多選擇,選擇是很重要,但也不要害怕選擇。同學們常常害怕會因選擇錯誤而導致失敗,但凡走過的路,必留下痕跡,即便是失敗,也是經驗。更重要的是要選擇自己所愛的事,才會心甘情願去做,也才能堅持下去,一旦選擇之後就不要抱怨,好好去做。



- 左:蔡素宜老師以細胞分化說明人生的選擇



贏在起跑點?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



老師在學生時期本來抱持著「不出國、不唸博班、不當 PI」的心態,卻總是早上六、七點就到實驗室做實驗,但老師表示因為做實驗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很想知道結果,所以非常認真在做。雖然幾年之後才經歷出國、唸博士班,但老師表示在人生的過程中,每個人開竅的時間不一樣,就像是 RBM24 於不同時期階段性調控眾多肌節相關蛋白,因不同的基因表現的時間不同,調控的時間也不同。老師認為努力地把握當下才更為重要。就如同她近年熱衷的馬拉松一般,馬拉松是磨練個人心性的過程,不需在意別人的速度以及眼光,能堅持到終點才更具意義。

- 左:蔡素宜老師以RBM24說明人生不同階段



不被看好?學習欣賞他人

在人生的過程中,也會有很多不被他人看好的時候,老師舉例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故事說明,其中一位是 2012 年榮獲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山中伸彌(Yamanaka Shinya)(維基百科介紹),對於幹細胞的研究,被當時的學界大老認為不可行,最終成功突破,其研究對於各項疾病治療貢獻卓著。另外一位則是 2023 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獎者 Katalin Karikó(維基百科介紹),有 20 幾年的時間很難拿到計畫,甚至被所聘任的單位認為不具教師資格,但沒有她的堅持就沒有今天 mRNA 的疫苗。






因此老師說明人生就像是一連串神經的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會有高峰與低谷。當走到頂端時,要知道也是走下坡的開始,因此不要驕傲、要懂得關心幫助還在低谷的人,也要學習欣賞他人;很多時候雖處在人生的低谷期,也可能就是要爬起來的時候。



- 左:蔡素宜老師以動作電位說明人生歷程的起伏



最後,老師也以「堅持努力」做總結,並再次勉勵同學們「一定要做自己最喜歡的事」,為本場演講畫下完美句點,非常感謝老師蒞臨本館帶來的精彩演說!




- 右:蔡素宜老師勉勵同學要做自己最喜歡的事



☞ 觀看演講錄影




延伸閱讀


揭示心臟肌節組裝的分子機制—治療心肌病變的新希望
臺大生命科學系副教授蔡素宜研究團隊研究成果榮登 Stem Cell Reports
生科系蔡素宜副教授團隊 研究成果刊登於 Circulation Research
生命科學系 蔡素宜助理教授團隊研究成果 發表於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及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Openbook 好書獎導讀講座活動報導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2023 Openbook 好書獎導讀講座,圖書館特別邀請到阮慶岳、唐捐兩位得獎作家蒞臨本館,分享自己的創作歷程。

5 月 16 日由作家阮慶岳主講「銀波之舟:私記憶與小說的虛構」。《銀波之舟》以虛實共構、意景交織的方式書寫,是創作也是對童年的追憶,並緊扣阮慶岳老師的生命經驗;講座中老師除了與大家介紹小說創作中的虛實塑造以及敘事手法,也透過一張張照片和大家分享人生各階段的取捨,讓聽眾能更加深入了解書中描述的經歷與感受。







- 左:作家阮慶岳與導讀講座參加者合影/右: 作家阮慶岳主講「銀波之舟:私記憶與小說的虛構」-



5 月 21 日則邀請臺大中文系唐捐老師分享「在這麼晚的年代寫詩」,老師從現代詩創作的各個面向切入,向大家介紹其不同詩作,每一篇都有其獨特的幽默風趣;藉由老師的朗誦,也讓聽眾更能體會詩中的抑揚頓挫、標點符號和斷句所帶來的聲音演繹。







- 左:臺大中文系唐捐老師主講「在這麼晚的年代寫詩」/右:唐捐老師朗誦詩作〈致先驅〉 -



感謝兩位老師的精采分享,讓聽眾明白文學創作不僅可以自我解剖、也可自娛娛人,並帶領我們更深入了解其作品想傳達的意涵,以及文字背後的故事。更多好書請見書展活動網頁





- 左:OPENBOOK 好書獎於樂牙彎展出/右:講座導讀作品 ─《噢,柯南》及《銀波之舟》 -

2024畢業前再拍一張:Adventure Begins 活動花絮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每一次的畢業,都象徵另外一個人生旅程的開始。
今年圖書館也循例舉辦畢業季拍照活動,並以「旅行」為主題進行布置,期許所有畢業生都能帶著圖書館的祝福鵬程萬里。現場布置中也蘊藏了許多彩蛋,可以一邊拍照、一邊發覺驚喜:







- 左:同學於背板合影留念/右:蘊藏祝福的航班表 -



背板:杜鵑花及椰子樹代表臺大的杜鵑花節以及椰林大道。
NTUL AIRLINE 飛機:象徵畢業生拍照時乘坐臺大圖書館航空,拍照完即下飛機,抵達各自的目的地。
留言本:從護照可以看出旅行足跡,因此將留言本設計成護照造型,藉由這本護照記錄畢業生留下的足跡。
航班表:目的地名稱如「Luck in the future」、「Keep pursuing」等,是圖書館給畢業生的祝福跟期許。(航班代號也是從系所代碼來的哦!)
紀念章:以「出境章」為概念設計,蓋上印章就代表畢業囉!
紀念卡:特別設計為機票造型,讓畢業生可帶回留念,並自行填寫目的地;不但能作為畢業後的目標,未來也可以再拿出機票,喚醒畢業時的初心。






- 左:畢業留言與紀念章/右: 以「旅行」為概念設計的留言本及紀念卡 -



本次活動感謝同學們的熱烈響應,祝福每位畢業生都能帶著珍貴的照片和美好回憶,踏上未來旅程。這些彩蛋中,你找到了幾個呢?





EndNote 書目資料的 doi 欄位 ─ 刪除前端多餘的 http 文字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EndNote 書目資料的 doi 欄位,前端可能有 http://doi.org/http://dx.doi.org/ 等文字。因此,在 Word 引用文獻時可能會出現如下圖的問題。除了手動逐筆刪除多餘的 http 等字以外,有無批次快速整理 EndNote Library 每筆書目資料 DOI 欄位的方法?《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Fresh Release!臺大圖書館 2023 年報上線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看更多圖書館出版品
  本年報回顧臺大圖書館於過去一年(2023)的成果與變革,以及展望未來的發展方向,包括啟用一樓致強大廳、設置聯合服務台、推出「課程閱讀清單」與「NTU TOPICs」平臺服務,同時辦理各項精彩展覽與講座,持續努力支援師生學術研究所需的各類資源,並致力提供全校教職員生優質的知識服務。


☞ 線上看 PDF 檔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