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享受屬於你的 MeTime

年(選單): 
民112年
月(選單): 
5月
期數: 
277

研究路上圖書館與您同行!「領域網絡分析概覽」系列 — 材料科學領域

研究支援組

臺大圖書館推出「材料科學領域網絡分析概覽」,運用書目計量及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透過視覺化圖像呈現,希望協助更進一步瞭解全球頂尖大學群、亞洲精選大學群,以及本校於「材料科學」領域的研究主題概況,提供發掘與擴展研究領域及國內外合作等參考,歡迎點閱,其他領域將陸續推出。




- QS 材料科學領域各校熱門主題分析 -



✦ 全文下載:領域網絡分析概覽 — 材料科學

✦ 相關服務:臺大圖書館領域網絡分析服務




愛閱小沙龍:「和自己好好在一起」─ 怡然自處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





親愛的,獨自一人時,你可能會徬徨、不安、排拒,不知如何面對生命裡的空白片刻。

或許你也可以選擇處之泰然,真誠地接納自己的完美與不完美,享受獨處的每分每秒,溫柔地陪伴自己、呵護自己。

本期愛閱小沙龍以「和自己好好在一起」為題,展出相關圖書與電影館藏。

邀請你隨著文字和影像,放慢腳步聆聽心底的聲音,感受這些時光的怡然自得,享受屬於自己的 Me Time!


愛閱小沙龍:「和自己好好在一起」─ 怡然自處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3/5/4 -6/21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門廳 + 4 樓多媒體服務中心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3_metime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午後電影院 ─ 向青春道別

推廣服務組.林琦

6/7 ㊂|九降風  Winds of September (2008) – 107 mins

1997年夏天,面對飛馳而來的靑春,他們全都揮棒落了空。先是愛慕阿彥的超人,提醒他小湯和阿彥女友小芸過於親近的事實,小芸面對著阿彥不懂珍惜愛情的絕望,終於在一道無心的鎖、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一次錯誤的義氣相挺之後,九個人之間的情誼眼看就要這樣與他們錯身而過。

6/14 ㊂|還有機會說再見  Before I fall (2017) – 98 mins

莎曼珊發現,自己陷入永無止盡的時空迴旋,日復一日的重複情境,唯一不同的只有她的「選擇」。如果接下來的人生,只剩下不斷重複的今天,你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而她每一個不同選擇,都將產生深遠影響。莎曼珊該如何解開時空之謎,在所有對與錯之間領悟人生價值?拯救自己,也拯救他人?

6/21 ㊂|聽說桐島退社了 桐島部活やめるってよ (2012) – 103 mins

風雲人物桐島突然退出排球社,並且音訊全無。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彷彿投入平靜湖面的石頭,無論戀人、好友,甚至毫無關係的同學們,都無法避免地被捲入陣陣漣漪。電影社的前田,就因桐島退社掀起的騷動,在拍攝八釐米活屍電影時遇到重重困難,而這所學校裡的關係結構開始轉變,緊張的關係與糾結的情感一觸即發。

6/27 ㊁|地下狂熱趴 Beats (2019) – 101 mins

1994年的蘇格蘭,那是節拍音樂非法的年代。小鎮少年史班納和強諾兩人無所事事,唯一的興趣就是偷偷收聽地下音樂電台。死黨倆渴望叛逆與歸屬感,兩人決定在各奔東西之前的那個夏天,最後一次參加非法的地下音樂派對。荷爾蒙爆棚的自由冒險,各種衝突一觸即發。電音節奏作為青春的背景音樂,在熱血中銘刻永生難忘的友誼。

原圖中心|6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與鯨共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圖中心 Bulay(排灣族語「很好、不錯」的意思)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 與鯨魚共舞 (89 mins)
  場次 1 6/1 ㊃ 14:00 - 15:29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6/3 ㊅ 14:00 - 15:29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鯨魚是地球最古老的居民之一,同時也是南美原住民心中智慧與靈性的偉大象徵,本片透過高科技海底攝影技術,帶你一窺神秘的鯨魚及海洋生活,並藉由南美原住民的特殊文化及對鯨魚的觀察,讓人類重新回想起與鯨魚共存的美好年代。


✦ 鯨奇之旅 (107 mins)
  場次 1 6/8 ㊃ 14:00 - 15:47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6/10 ㊅ 辦理活動,暫停播映

改編自撼動人心的真實故事,講述動物保育人士、小鎮記者和 11 歲的原住民男孩,如何團結整個美國的力量,以及和美國為敵的世界強權蘇聯,一起協助 3 隻灰鯨,逃離迅速結冰的北極圈。



✦ 男人與他的海 (108 mins)
  場次 1 6/15 ㊃ 14:00 - 15:48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6/17 ㊅ 14:00 - 15:48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籌製超過 3 年、橫越 8,500 公里的距離,帶著攝影機從陸地航向海洋,再潛入海中,記錄投奔海中的兩個父親 — 廖鴻基與金磊,如何正視自己對生命的渴望、像鯨豚般在大海遨游,同時學習向岸上的妻兒付出自己的愛。



✦ 鯨騎士 (102 mins)
  場次 1 6/24 ㊅ 14:00 - 15:42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6/29 ㊃ 14:00 - 15:42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12 歲的毛利少女小派,想成為部落領袖,但堅持傳統的爺爺柯洛重男輕女,不願承認她為接班人,小派並不因此認命,她要挑戰傳統既定的包袱,相信自己可以也懷抱著使命感,她的決心和勇氣能克服一切。


活動紀實: 

[Master講堂]「研究自由選,投稿輕鬆點」系列講座:蔡政修教授講座紀實

學科服務組.張媺媺

Master 講堂「研究自由選,投稿輕鬆點」系列講座,2023 年 3 月 29 日邀請生命科學系/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蔡政修老師演講。蔡老師亦曾在 2019 年擔任過 Master 講堂講者,詳見此文。此次以「當個國際間的說書人:從發想到新知識的建立」為題,再次分享研究歷程及學術發表經驗。老師演講以《Science》期刊的〈Working Life〉專欄文章、照片及圖片等貫穿分享學術研究及發表重點,並結合個人研究經驗故事,包含:臺灣的鳥類化石、劍齒虎、鱷魚等生物以及島嶼生物滅絕研究,使聽者更加認識臺灣的古生物化石研究;最後的互動時間,參與者更是提問踴躍,相當精彩。





蔡老師首先談到做研究的意義乃是發現之前沒有人知道的事、建立新的知識,並以一瓶來自紐西蘭的酒瓶上 Flying kiwi(奇異鳥)為例(如圖),雖然在一般人目前的認知當中奇異鳥(Kiwi)是不會飛的,但是從演化上的角度,應該是原先可以飛的鳥類逐步演化到今日不會飛的情況。但是即便有這樣的概念發想,仍要找到化石證據證明演變的歷程,才能真正建立新的知識。

- 右:蔡政修老師再次於 Master 講堂擔任主講人



進行研究除了對相關主題領域熟悉,有先備知識,立基於過去知識進行發想,亦可從不同角度切入,並實際到大自然或是研究場域中,以激發新的思考,看到不一樣的可能性。
以下是老師對於研究過程及建立新知識中該具備的能力、心態,以及對所面臨問題與調適方式的建議:





1. 培養英文能力

不論是閱讀最新的學術資料,或是到國際發表研究時,都需要透過英文。因此對於學習英文的方式,老師建議將英文融入生活,鼓勵平時就寫英文 email 培養,更可從中建構出寫作文章和表達的能力。

2. 每天花 1 小時寫作,並找到自己工作效率最好的時間

在忙碌的日常當中,為了保持固定寫作的時間,務必找到自己工作效率最好的時間,每天至少空出 1 小時,好好地靜下心進行寫作,即便沒辦法真的寫出多少東西,也要維持習慣。老師也表示對他個人而言早上 3:30 至 5:30 是工作效率最好的時間!

3. 慢活精神,欲速則不達

在研究過程中,可能會感到急迫焦躁或是資訊過載跟不上,但必須認知很多事情是快不了的,專心把事情做好,便不用怕別人的競爭。老師在資訊爆炸時,也會告訴自己:這些都不重要,專心完成目前手邊的事。

4. 從被拒絕中學習

投稿文章時如果被拒絕,也不用因此感到挫敗,因為這是一定會遇到的情況。老師也分享曾經投稿一篇文章被拒絕 10 幾次的經驗,最後仍是成功出版。其實投稿的選擇性很多,不用擔心研究沒有地方發表,但是要小心掠奪型期刊!

5. 面對挫折自我調適

在研究過程中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要懂得調適並花時間瞭解自己,找到讓自己開心的事物,以走過低潮期。

6. 用說故事的方式傳達研究

研究文章在呈現與傳達時,若要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除了本身內容扎實、具有影響力,更要懂得把研究工作轉化成具有故事性的內容,訓練自己成為好的說書人,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展現。

7. 對自己的研究要有自信

當對自己研究領域有一定的熟悉度後,要對自己的研究有自信心。老師分別以在臺灣發現的野生鱷魚(詳見此文)與達爾文在小獵犬號之旅中的發現為例,一顆在阿根廷所發現的馬齒,卻在 20 世紀被譽為該旅程中最重要的單一發現。因此看似小小的研究起頭,後續可能有難以想像的影響與貢獻。
8. 瞭解讀者

發表到不同的研究期刊或是在不同的場域介紹研究時,根據對象不同,講的方式也不同,要見人說人話,因此要知道及判斷讀者是誰。







- 左:蔡政修老師鼓勵同學要對自己的研究有自信心/右:演講結束後參與者踴躍提問 -



最後老師也再次告訴同學們,新知識的建構過程是逐步累積,要對有進行研究有自信心!並以「Be confident (but not arrogant), and feel free to share your stories/ ideas/ finds with evidence/ support and clear logic flow, then time would tell.」作為完美結尾,非常感謝老師再次蒞臨本館演講!



☞ 觀看演講錄影


✦ 延伸閱讀






  島嶼生物的滅絕研究成果刊登於 Science 期刊

 從過往到現今看向未來的「保育古生物學」研究成果

 從臺北帝大的研究進一步發現臺灣曾有劍齒虎

 【天下零時差 02.16.23 】台灣也有恐龍!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 39 歲台大怪奇教授

 台灣也有恐龍!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39歲台大怪奇教授




「Master 講堂」其他場次報導文章



精彩五月天,期末前為自己充個電!

學科服務組.范蔚敏

歡迎參加圖書館 HELP 講堂、Master 講堂與 F.I.R.S.T. Workshop 系列課程,在學期中補充滿滿的學習力!

✦ Master 講堂


5/16 ㊁ 14:30-16:00

明天就投稿!
深度解析你與論文發表的距離



/ 化學工程系 康敦彥教授


5/25 ㊃ 14:30-15:30

輕鬆了解學者學術影響力:善用指標
與工具將抽象學術影響力具象化



/ 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洪翠錨編審







✦ HELP 講堂



5/30 ㊁ 14:20-15:20

那些年他們一起看的報紙 ─
早年臺灣報紙資源



✦ F.I.R.S.T. Workshop


5/18 ㊃ 14:20-15:50

EndNote Basic



5/24 ㊂ 14:20-15:50

EndNote Advanced







◉ 敬請上網報名。課前將以 E-mail 寄送錄取通知。
◉ 系列課程亦保留變動權利,若有修正或取消將於本館網頁公告。


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 tul@ntu.edu.tw




ChatGPT 自動生成的參考文獻真假難辨,不可不慎!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最近有讀者到圖書館櫃臺詢問如何查找 ChatGPT 所說的期刊文章?館員實際查證後,發現沒有這本期刊,AI 提供的參考文獻可信度存疑,提醒大家小心查證!《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歌大觀》 第四卷

特藏組.阮紹薇

臺大圖書館所藏沖繩學學者真境名安興所編纂之《琉歌大觀》抄本,緣於本校前身臺北帝國大學時期由文政學部國文學講座出資僱人抄錄所得,歌謠取材涵蓋時間自 1461 年迄於 1917 年,長達 456 年,為琉球文學的重要寶典。2020 年起琉球大學與本館合作,分年出版《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歌大觀》全四卷。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琉歌大觀. 第四卷》已於 2023 年 4 月出版發行,翻刻館藏:
(1)《琉歌大觀 卷四》〈第十八輯 木遣の歌〉、〈京太郎の歌〉及〈宮古島のあやご〉
(2)《琉歌大觀 卷五》〈八重山島の歌〉。

各輯歌謠以 3 段式編排,上段為翻刻原文,中段為日文語譯,下段為附注。為方便讀者查閱,卷末附上「歌名一覽」。












- 左:封面/中:(第十八輯)翻刻、日文語譯及附註/右:臺大抄本卷四(第十八輯) -



卷前有大城亞友美〈第十八輯 木遣の歌〉、石川惠吉〈京太郎の歌〉、諸見菜菜〈宮古島のあやご〉及石川惠吉〈八重山島の歌〉4 篇精彩解題。


那原町教育委員會司書大城亞友美,舉出〈木遣の歌〉第 2 首〈羽木遣〉唱出「一人不缺 齊心協力 新城正殿 拖木運材 華麗宮殿 初次而登」〈中譯〉,是「描述大家同心協力一起搬運木材抵達首里的情景」,「築城並非隨時可行之易事,而是全國的一大盛舉」,而此情此景已非當今所能目睹。


諸見菜菜在〈宮古島のあやご〉解題中闡述《琉歌大觀》出現前,相關著作間版本的源流並不明確,將本書與其他版本進行勘核後,還原了「沖繩學之父」伊波普猶的著作(原作於二戰時燒燬),「琉歌大觀本的發現在研究史上的價值重大非凡」。



石川惠吉寫作〈京太郎の歌〉和〈八重山島の歌〉 2 篇解題。她查考現藏琉球大學附屬圖書館「伊波普猶文庫」收錄的真境名手抄本,其中夾著數張八重山鄉土史家喜舍場永珣(天與)給伊波普猶的書函,並發現〈八重山島の歌〉最早取材自明治22(1889)年於八重山各村之調查,真境名編寫本書時依實際發音修正其標音,並追加了個人的解釋,「可得知這些歌謠的抄錄完成了其他歌集從所未有的收錄,是件極其珍貴的事」。


池宮正治教授在《琉歌大觀》第一卷的〈總解說〉提到 1986 年首次發現苦苦尋求多年的《琉歌大觀》,「竟如此神奇地存在於世」,「一腔熱情以及其對近代詩歌深入理解的先見性。如此眼光獨到、遠見卓識的真境名一手編篡的就是這部笑古本的《琉歌大觀》」。在 37 年後,琉球大學赤嶺守教授團隊與臺大合作的《琉歌大觀》全四卷出版計畫終於告成,完整呈現真境名安興採集與考證琉球歌謠的心血之作,更是所有琉歌創作者、傳唱者和採錄編輯者共同譜寫保存的珍貴文化資產!










臺北帝大抄本《琉歌大觀》著者 ─ 真境名安興簡介

特藏組.阮紹薇
「終其一生愛書勝過一切」
─ 真境名安興
(Majikina Ankou)




真境名安興(1875/5/20 - 1933/12/28),出生於首里桃原村(今桃原町)的士族之家,明治 24(1891)年進入沖繩縣尋常中學校,與「沖繩學之父」伊波普猷(1876/3/15 - 1947/8/13)成為同窗好友。


- - -

左:《沖繩一千年史》1923年初版,書名頁;

右:《琉球之五偉人》1916年初版,
〈著者の小照〉真境名安興、伊波普猶
- - -












真境名於1897年畢業後,於「琉球新報」、「沖繩毎日新聞」、「沖繩朝日新聞」等社擔任新聞記者,1898年5月任沖繩縣首里區書記進入公職,大正 3(1914)年 7 月與伊波普猶一同擔任沖繩縣史編纂委員會委員,二人合著《琉球之五偉人》(1916),真境名在此書以「笑古」為號。其間並完成重要歷史著作《沖繩近代史》(1916 完成,1967 才由琉球新報社出版)及《沖繩女性史》(1919),而其代表作《沖繩一千年史》於 1923 年 6 月 1 日出版,被譽為「戰前沖繩通史中最佳者」和「沖繩歷史百科全書」。


大正 13(1924)年 2 月沖繩縣立圖書館出版《琉球史料目錄》,為首任館長伊波普猶在真境名安興的協助下整理史料編緝而成。大正 14(1925)年 11 月真境名安興接替伊波普猷,成為沖繩縣立圖書館第 2 任館長,為圖書館充實館藏及改善環境而四處奔走。1927 年 2 月任沖繩鄉土協會的初代會長和沖繩史跡保存會成員,出版《沖繩教育史要》(1929)。


1929 年 9-10 月真境名安興以沖繩縣立圖書館館長身份,至臺灣參加第 24 屆「全國圖書館協議會」,參觀了總督府圖書館、屏東街立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竹州立圖書館,和即將竣功的臺中州立圖書館。沿途各種見聞與心得由 10 人執筆連載於昭和 5(1930)年 1 月至 5 月份的《圖書館雜誌》。9 月 29 日當天行程滿檔,先參觀中央研究所,再至 1928 年 3 月才開校的臺北帝國大學。團員記載「該校於去年成立,建築物大多仍在施工。我們搭乘汽車趕赴附屬圖書館,聽取田中長三郎館長的簡報。」










- 左:1929 年 9 月「全國圖書館協議會」於總督府圖書館門口合影(《臺灣之旅:全國圖書館協議會員臺灣視察旅行》舊照片

右:1932 年真境名安興館長工作照(那霸市歷史博物館提供) -



真境名安興於昭和 8(1933)年正處於學術研究與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12 月在那霸去世,享年 58 歲。伊波普猷〈真境名君の思出〉悼念文中,形容他為「実に死に至るまで何物よりも書物を愛して」(終其一生愛書勝過一切)。1975 年 5 月 20 日,沖繩縣立圖書館於真境名安興誕辰 100 週年時,將所藏《沖繩一千年史》手稿、遺稿、書信、藏品、剪報等,成立「真境名安興文庫」。



1983 年沖繩時報社出版《沖繩大百科事典》,描述真境名安興為沖繩研究者,以「博覽強記」著稱,被譽為「沖繩史の百科全書」,並與伊波普猷、東恩納寬惇並列為戰前沖繩學之「御三家」。1993 年琉球新報社出版《真境名安興全集》全四卷,由高良倉吉及豐見山和行等編輯,收錄真境名安興之史學著作及隨筆。









- 臺大抄本《琉歌大觀》卷壹,笑古 真境名安興 識,由〈短歌及長歌編纂の大意〉可知成書時間約為 1918 年 -



真境名安興編著的《琉歌大觀》,依上圖可知本書應於大正 7(1918)年完成。著者於 90 年前(1933 年)過世,而本書歷經原稿被古書店拍售、原稿迭失和臺大抄本出現的神奇過程,2023 年《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歌大觀》全四卷終於問世,不但是真境名安興的代表作《沖繩一千年史》1923 年印行後跨世紀的出版盛事,補上其著作全集的最後一塊拼圖,也呈現了真境名安興保存琉球文化遺產的重大功績。





✦ 參考資料



1. 「真境名安興」詞目,《沖繩大百科事典》下。沖繩那霸市:沖繩時報社,1983 年,頁 512。
2. 「沖繩縣立圖書館」詞目,《琉球史辭典》,中山盛茂編。沖繩那霸市:琉球文教圖書,1969 年,頁 107。
3. 全國圖書館會議,《臺灣教育》第 328 號(特藏臺灣期刊文獻)
4. 「真境名安興文庫—沖繩縣立圖書館貴重資料デジタル書庫」簡介
5. 真境名安興(1907),宮古・八重山の歌(あやご及八重山歌節組),伊波普猶文庫
6. 並松信久(2012)。真境名安興と沖繩史学の形成。京都産業大学論集(人文科学系列)通卷 45,頁 1~34。

跳出同溫層,走入舒識圈

年(選單): 
民112年
月(選單): 
4月
期數: 
276

圖書館「協助 EMI 教學」,共同打造雙語校園

學科服務組

圖書館為響應本校國際化及雙語化政策,以支援教師開設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課程及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為目標。自 2021 年起開設以英語授課的圖書館利用講習「NTU Library F.I.R.S.T. Workshop: Foreign Student Must-Learns: Information, Research and Search Techniques」,2022 年起則規劃圖書館協助教師EMI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教學服務,今年更將本館豐富的英語教學與學習資源彙整於【協助 EMI 教學】服務,內容包含如下:





館員協助英語授課:教師可線上預約學科館員至EMI課堂中以英語介紹圖書館服務資源及EndNote書目管理軟體。
F.I.R.S.T. Workshop:英語授課圖書館講習,主題涵蓋圖書館資源綜覽、書目管理軟體、以及各資料庫使用等,其課程錄影可作為自主學習數位教材。
輔助教學資料庫:善用圖書館豐富的英語多媒體資料庫作為教材,從藝術人文、社會科學、科學工程到生醫領域都有,讓EMI教學更加精采。
英語學習資源:透過圖書館英語自學資源手冊,認識並獲得英語學習館藏、雜誌、資料庫指引,及更多本館與校內相關資源。無論是英語實力養成或應考檢定,都可輕鬆自學、精準達標!







歡迎全校師生多加利用,共同打造雙語校園的願景,
更多內容請見【協助 EMI 教學】服務網頁 。


服務洽詢: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 tul@ntu.edu.tw




「知識森友會」— 新聞所林照真老師專訪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邱芳盈

社科院圖書館獨特的閱覽空間建築設計,素有知識森林之稱,因此社科圖推出「知識森友會—社科院教師專訪」系列活動,帶大家來聽聽老師與圖書館之間的故事。

---


本次「知識森友會 — 社科院教師專訪」活動訪問的是新聞所林照真教授。老師致力於學術研究前為資深記者,曾在媒體工作 20 年,跨足電視、雜誌、報紙,進行過許多深度調查報導,著有《覆面部隊:白團》、《最後的達賴喇嘛》、《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等專書。進入學術界後的研究領域包括:媒體轉型研究、新媒體研究、資料新聞學、收視率研究、災難新聞研究、科學傳播等,著有《收視率新聞學》、《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假新聞政治:台灣選舉暗角的虛構與欺騙》等學術著作。



從訪問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老師對於學術研究孜孜不倦,更是圖書館的重度使用者,為了查找資料,足跡遍佈校內各個圖書館、圖書室,有些地方可能連館員都沒有去過呢!老師也有提到查找資料時,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圖書館沒有收藏想要找的資料,此時該怎麼解決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專訪影片以找到解答吧!






PART 1   PART 2
 

舒識圈 ─ 臺大圖書館陪讀計畫

推廣組.鄭惟中
每個人的心都自成一圈,轉著轉著習慣了,

容易忘記人生總有陰晴圓缺。

今年,圖書館邀請校內教職員走入舒識圈,

陪你用最自在的心情處遇這世界。







行動書車 

圖書館將於今年4月、12月分別出車,推送不同主題書籍至行政大樓提供教職員借閱。凡至現場參觀者即贈送圖書館精美紀念品一份,現場辦理借閱還可獲得第二份好禮!歡迎教職員工至現場參觀。



注意事項 書車服務對象僅限本校教職員工,請記得攜帶校內證件以便現場為您辦理借書喔。



四月份活動資訊

出車時間:4/14 ㊄ 11:00-12:00

出車地點: 行政大樓一樓第一會議室






前次展示書籍清單





線上電影座談會



除了便利的行動書車服務,圖書館另外規劃好書分享會及電影座談會等活動,誠摯邀請本校教職員工空出些時間,與一部好電影、一本好書共度午後時光。


時間:4/26 ㊂ 14:00-15:00 @ webex線上會議室

電影:游牧人生(2021),請先至圖書館 KMOVIE 智軒雲端公播電影網 觀看

講者:陳薇(三乘影像事務所執行長)

注意事項 線上座談會為校內教職員專屬,其他身分讀者請來信登記候位。









社科圖邀請您「走進文字國度:悅讀英語經典文學與電影原著」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林小君


您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翻閱圖書?社科圖於 3 月 8 日至 4 月 30 日辦理書展活動,邀您一起重拾紙本的愉悅,享受閱讀的美好。在書展中,讓我們一同走進文字的國度,體驗電影原著的魅惑之處,品味已經融入我們生活之中的經典文學原貌。


書展精采內容,等您來挖掘

書展分兩區,一為「品味經典,閱讀雋永文學」區,展出由周樹華老師精選之英美經典文學作品,同一作品不止有完整的全文版,也有改編的簡易版或立體書等。現場設有 QRCode 棒棒糖,用手機掃瞄後可以聆聽外文系教授的文本介紹和導讀、文本有聲書的朗讀,或是觀看某部作品的改編小短片,不但可以練習英語聽力,更能經由多樣化的學習,充實您的文學素養和文化底蘊。


另一為「穿越螢幕,觸摸原著文學」區,陳列曾被改編為電影之英語文學作品原著圖書,每部作品皆附有電影劇照及 QRCode ,掃瞄 QRCode 可連結至 Kmoive 智軒雲端公播電影網觀看完整的電影。 (也可於臺大網域內,使用電腦在圖書館館藏目錄中鍵入關鍵字「Kmovie」,至該平台網頁觀看更多精采的電影。)











- 左:經典文學之文本朗讀 QRcode 棒棒糖/中:電影改編文學作品及其 QRcode 電影連結/右:經典文學之影片觀賞 QRcode 棒棒糖 -




有獎遊戲,等您來挑戰

此外,書展中備有「我與文學的距離─挑戰文學萌素養」填答遊戲單,計有 7 項題目,答對者可獲贈小禮物一份。讓您在看展之際能有更多的收穫,答案皆可自書展中找出喔~歡迎您呼朋引伴,一起來挑戰您的文學素養!


專題演講,別錯過

書展期間特邀外文系資深教授周樹華老師進行專題演講 ─ 4 月 20 日 12:30-14:30「文學賞析:『原著』與『簡本』之差異」,內容精采,千萬別錯過~快來這裡線上報名





英語電影原著與經典文學超乎您的想像!歡迎您走入書展、聆聽演講與瀏覽活動網頁









活動日期:2023/3/8-4/30

活動地點:臺大社科院圖書館 1F 展區

主辦單位:臺大社科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

協辦單位:臺大雙語教育中心、智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午後電影院 ─ 為母則強

推廣服務組

5/3 ㊂|我這樣過了一生  Kuei-mei, a woman (1985) – 117 mins

1950 年代自大陸來台的桂美,嫁給已育有 3 子女的侯姓男子,卻發現他是個賭徒,桂美只能努力撐起整個家。多年後好不容易,兒女成長且家境好轉,桂美回台開設餐廳,本該苦盡甘來,但丈夫卻又外遇。堅毅不拔的桂美只能不斷克服人生中的苦難,一路前行。

5/10 ㊂|我的陌生寶貝 The past imperfect (2016) – 111 mins

伴遊女郎愛麗絲前男友車禍身亡,迫使她與拋棄多年的6歲兒子重逢,她用來保護自己的高牆瞬間崩毀,長年壓抑的情緒潰堤。人人都渴望安全感,但有些人卻害怕親密接觸,愛麗絲則在兩者間擺盪與掙扎;母子親密似乎天經地義,但假如你就是無法做到呢?愛能戰勝恐懼嗎?

5/17 ㊂|潘妮洛普之為愛而生 Ma ma (2015) – 111 mins

即使面臨失業、婚姻觸礁,瑪格達仍努力扶養兒子。意外發現自己罹患乳癌,在絕望之中的她邂逅了新戀情,愛成為一股潮湧祝福。瑪格達戰勝化療並再度懷孕。然而癌症復發,也威脅到肚子裡的小孩,瑪格達誓言拼上一切,讓孩子平安來到世上。

5/24 ㊂|虎媽伴學方程式 Nil Battey Sannata (2015) – 100 mins

單親媽媽晨妲自從丈夫過世之後,一肩扛起撫養女兒阿佩莎的責任,為了讓女兒獲得最好的資源,晨妲四處奔波不遺餘力!但是,看著女兒在學校交到壞朋友,心中總是煩惱女兒不小心誤入歧途。這天,班上來了一位新同學,她叫晨妲,她要和大家交朋友,一起學習!

原圖中心|5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圖中心 Bulay 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5 月配合臺灣影像民族誌先驅 胡台麗教授逝世週年紀念展,播映相關影片,歡迎大家來看展、看電影!





✦ 蘭嶼觀點 (73 mins)
  場次 1 5/4 ㊃ 14:00 - 15:1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5/6 ㊅ 14:00 - 15:1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本片主要呈現達悟族人的社會價值觀、宗教信仰與傳統生計活動等和外界接觸後,所產生的文化困惑、矛盾、調適及衝突。


✦ 石頭夢 (79 mins)
  場次 1 5/11 ㊃ 14:00 - 15:19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5/13 ㊅ 14:00 - 15:19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1965 年陳耀圻導演製作臺灣紀錄片史上第一部真實電影《劉必稼》。數十年後,胡台麗導演在花蓮木瓜溪畔的一個農莊中發現劉必稼,便以攝影機記錄這位外省老兵與其來自不同族群的妻子及兒女所組成的新移民聚落。



✦ 讓靈魂回家 (85 mins)
  場次 1 5/18 ㊃ 14:00 - 15:25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5/20 ㊅ 14:00 - 15:25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花蓮阿美族太巴塱 Kakita'an 家族的祖屋柱子上,有許多圖紋講述太陽母神後裔的神奇傳說。1958 年大颱風將祖屋吹倒後,這些柱子被搬移到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收藏。近年在太巴塱年輕人的積極推動下,透過女巫師的媒介,最終將柱子內的祖靈請回部落並展開祖屋重建。



✦ 愛戀排灣笛 (86 mins)
  場次 1
5/25 ㊃ 14:00 - 15:26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5/27 ㊅ 14:00 - 15:26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臺灣南部的排灣族有相當豐富而多樣的鼻笛與口笛吹奏傳統,本片透過 4 位與排灣笛結下不解之緣的代表性人物,在優美哀戚的笛聲所伴隨的日常生活中,呈現出排灣文化最深沉的情感與美感經驗。

原圖中心|臺灣影像民族誌先驅 胡台麗教授逝世週年紀念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胡台麗(1950.3.11-2022.5.7)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是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與所長,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並擔任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像學會第一、二任理事長。其長期致力於民族影像實驗,並涉略包含傳統家庭觀念與婦女地位變遷、族群關係與認同、原住民文化展演以及巫師儀式文化等研究領域,身兼人類學者、作家、紀錄片導演、影展策展人,亦是社會實踐的力行者。



在胡台麗老師逝世一週年之際,原圖中心將展出胡台麗老師的影像作品、專書,及相關作品集,並於 5 月 Bulay 不賴電影院播映胡台麗老師部分影像作品,歡迎各位讀者前來觀賞,一同追慕哲人風範。






臺灣影像民族誌先驅 胡台麗教授逝世週年紀念展



活動日期:2023/5/1-6/30(週一至週五 8:00-18:00、週六 9:00-17:00)

活動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02-3366-3776)

活動網頁: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20349



4 月份的演講與課程,點亮你的學習與研究!

學科服務組

歡迎參加圖書館 HELP 講堂、Master 講堂與 F.I.R.S.T. Workshop 系列課程,在學期中補充滿滿的學習力!

✦ Master 講堂


4/18 ㊁ 10:30-12:00

成為「橋樑」角色:

跨領域教學實踐與研究的初步觀察


/ 戲劇系 謝筱玫系主任


4/26 ㊂ 14:30-16:00

自然實驗與因果推論
在社會科學和商學的應用


/ 財務金融系 曾俊凱副教授







✦ HELP 講堂



4/20 ㊃ 14:20-15:20

簡報心法大合集,
精采呈現 so easy!





4/27 ㊃ 14:20-16:20

書目管理工具
EndNote 20 (核心)





✦ F.I.R.S.T. Workshop


4/25 ㊁ 14:20-15:20

Use Scopus to
empower your research




◉ 敬請上網報名。課前將以 E-mail 寄送錄取通知。
◉ 系列課程亦保留變動權利,若有修正或取消將於本館網頁公告。


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 tul@ntu.edu.tw




期刊掠奪再進化?小心被劫持期刊無限複製在網上

學科服務組.李明錦
Hijacked journal,被劫持的期刊,意指期刊在未經許可下,劫刊者接管了合法刊物的標題、ISSN 和其他書目資訊。“How many times can a journal be hijacked?”文章作者Anna Abalkina 與 Rob Keller 指出某些合法期刊類型特別容易受到劫持,包括以英語或當地語言出版的小眾期刊或商業雜誌、純紙本期刊以及被 Web of Science 或 Scopus 資料庫收錄的期刊。《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你對圖書館的愛有幾分

年(選單): 
民112年
月(選單): 
3月
期數: 
275

2023年新增Elsevier、IEEE Fully OA期刊投稿優惠方案,歡迎校內師生多加利用

學科服務組
圖書館提供各出版社 Open Access(簡稱 OA)期刊投稿優惠,以增加本校研究能見度,提升學術影響力。

2023年新增方案

投稿 Elsevier OA 期刊,85 折優惠

投稿 IEEE Fully OA 期刊,8 折優惠

(非所有 Elsevier、IEEE 期刊均適用本方案,

請點選服務網頁查看適用期刊清單)



更多出版社優惠方案請見:

Open Access 期刊投稿優惠方案

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tul@ntu.edu.tw ☎ (02) 3366-2326








從閱讀中找到力量 ─ 「2022 Openbook好書獎」得獎書展暨導讀講座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總圖書館於 4 月 6 日至 4 月 30 日於 2 樓前廳舉辦「2022 Openbook 好書獎」得獎書展,分別展出「年度中文創作」、「年度翻譯書」以及「年度生活書」等 3 大類優質作品,以及規劃兩場導讀講座。隨著春天的腳步漸遠,該是重新燃起對閱讀懷抱熱情的時候了!



導讀講座



▋這麼近,那麼遠:理解無家者的社會世界

時間:2023年4月13日(週四),14:30-16:00

講者:黃克先(作者,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地點:臺大文學院2樓校史館

得獎作品:《危殆生活: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






▋看不見的直播:移工日常

時間:2023年4月18日(週二),14:30-16:00

講者:江婉琦(作者)

地點:臺大文學院2樓校史館

得獎作品:《移工怎麼都在直播》






線上報名




✦ 詳細評審選報告歡迎參考「文學類評審報告」、「非文學類評審報告」、以及「生活書評審報告

✦ 以下為得獎年度好書,點擊書封觀看每本作品評語!


得獎作品.中文創作







 
 
 
 


 
 
 
 


得獎作品.翻譯書

 
 
 
 


 
 
 
 

得獎作品.生活書


 
 
 
 


 
 
 
 

展出時間:2023/4/6 - 4/30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前廳

辦理單位:OPENBOOK 閱讀誌、臺大圖書館

活動洽詢: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 tulce@ntu.edu.tw





國立臺灣大學系統閱讀推廣活動「頃刻永恆 ─ 生活主題書櫃」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願你將書中日常風景化為永恆

在花語絮絮的春日中時刻前行


總圖書館於 4 月 6 日至 4 月 30 日於 2 樓前廳舉辦「頃刻永恆-生活主題書櫃」活動,期許所有來到現場的人,都能翻著翻著就找到那本完美詮釋最近心境的書。



做為 2022 Openbook 好書獎「年度生活書」概念的延伸,主題書櫃精選各種觸及生活的作品,行腳見聞、情緒暢聊、自我啟發等,最適合在春暖花開時節陪你共度一段時光。同時,也歡迎在現場以留言卡寫下大小事,讓彼此不認識的你我他都能成為與自己共享人生某窗韶光景色的過客,成就一段無須言說沒有壓力的交流。活動結束後將抽出 20 位留言者贈送本館紀念品,歡迎參加。

展出時間:2023/4/6 - 4/30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前廳

辦理單位:臺大圖書館

活動洽詢: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 tulce@ntu.edu.tw



《圖然發現。與數學家相遇》 ─ 阿基米德書展

學科服務組

〔小數點。微書房〕位於天文數學館 2 樓數學系圖書室進門左手邊的角落。是一個展示數學類科普讀物的小角落,在這裡你可以隨興翻閱、舒緩身心。小數點是一扇窗,一個駐足點,引領你進入數學的另一片風景。




〔小數點。微書房〕首次推出《圖然發現。與數學家相遇》─阿基米德書展,日後亦將陸續推出一系列以數學家為主的書展,歡迎各界蒞臨參觀。阿基米德是希臘時代的數學家,與牛頓和高斯並列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 3 位數學家,同時也是物理學家、發明家、工程師、天文學家。他最有名的一句話是:「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撐起整個地球!」本次書展精選阿基米德人物傳記、學術經典、及相關科普讀物,展示其輝煌卓越的終身成就,讓我們一起來與阿基米德相遇,發現 Eureka!





展出時間:2023/3/1 - 4/15

展出地點:天文數學館 2 樓 數學系圖書室〔小數點。微書房〕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node/4435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臺大數學系

活動洽詢:☎ (02) 3366-2813










午後電影院 ─ 硝煙中的童年

推廣服務組

※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圖書館內請配合戴上口罩。若有相關異動將再行公告。造成不便,謹請見諒。

4/12(三)|我的雙面童年  Clandestine childhood (2011) – 110 mins

一個12歲的阿根廷男孩,因父母激進的政治立場,當同年齡學伴都在天真嬉鬧時,他卻已經學會在一有風吹草動就迅速藏匿進密室,或是幫父母將子彈藏進盒裝巧克力偷渡的技巧,但不尋常的童年,因為懵懂嚐試了初戀滋味,有了更劇烈的改變。

4/19(三)|純真11歲 Voces inocentes (2004) – 111 mins

80年代薩爾瓦多內戰,許多孩子就這樣在政府軍和游擊隊相互的攻擊中殘活著。「12歲」在當時是個禁忌,沒有人願意 12 歲生日的到來,那意味著還年幼的他必須開始參與內戰,選擇政府軍或是加入游擊隊,並從此向他貧窮卻快樂的童年告別。

4/25(二)|愛樂時光 Wunderkinder (2011) – 94 mins

3 位天賦異秉的音樂神童,在是非紛擾的時代,透過音樂的美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藩籬。他們用優雅樂聲淡化現實的殘酷、用真誠的表演喚醒大人的良知。然而,他們自始至終所秉持純真善良的意念,在戰火蔓延時,是否終能藉由動人樂曲,消弭世上仇恨糾葛?

原圖中心 4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原圖中心電影院自 2 月起調整於隔週四、每週六下午播映 

原圖中心 Bulay 不賴電影院,於隔週四及每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重建希望 (78 mins)
  場次 4/8(六)14:00 - 15:18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蓋布瑞自幼因蘇丹內戰離開家園,來到美國。10 年後,已成為靑年的他,再度踏上家鄉蘇丹的國土,面對熟悉卻又陌生的地方,他該怎麼攜手重建家園,重建希望呢?

✦ 那時我們還小 (83 mins)
  場次 1 4/13(四)14:00 - 15:23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4/15(六)14:00 - 15:2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從 1874 年到 1996 年間,為讓原住民融入「加拿大社會」,政府大規模設立 130 多所專收原住民的基督教寄宿學校,強行將原住民兒童與父母分離,逼迫孩子改信基督教、學習英語、禁說母語,達到同化政策的目的。



✦ 遇見幸福 (104 mins)
  場次 4/22(六)14:00 - 15:44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10 歲的南非孤兒 Lucky 離開家鄉,帶著希望到大城市求學,卻偶然遇到一名年邁的印度老奶奶,她收留 Lucky,兩人開啟一段年齡相差甚鉅、語言不通,卻又不可思議的友誼....


✦ 緊握生命的希望 (143 mins)
  場次 4/27(四)14:00 - 16:23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一個衣索比亞的 9 歲小男孩,假冒猶太教徒身分,從難民營來到以色列尋找生存機會。然而與母親的分離、自我身分認同及種族歧視的多重煎熬,使他身上背負許多無法傾訴的秘密。

活動紀實: 

總圖書館大會考 ─ 你對圖書館的愛有幾分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本次大會考參考近期網路流行的飲料王測驗及後宮甄嬛傳考題,希望透過多元的題目,引導大家發現一些關於總圖書館或圖書館網站的小知識,因此除了選擇題之外,也加入情境題及圖片題,不知道大家在看完詳解後心裡是否冒出「哦!原來是這樣!我之前不知道呢!」的驚嘆呢?不管你考幾分,最後擁有 100 分的收穫最重要。

這個大會考對我頗有幫助,讓我有認真閱讀圖書館FAQ。

今天才知道原來圖書館的網頁做的很用心!感覺有很多資源可以運用、希望這題可以設成詳答。

總圖書館大會考很有趣,讓我發現原來圖書館還有這麼多寶藏等著我去探索。

除此之外,本次也有很多題目和圖書館舉辦過的活動有關,包括:新生尋寶活動、聖誕盲約書展、「意郵未盡」賀卡傳情、「人生索書號」常設展等等,經由這次的大會考,也能更認識這些圖書館每年的重頭戲活動,希望大家未來都不要錯過。

從大會考中也可以看出,有很多參加者都是圖書館的死忠粉絲,大家的告白及回饋也給館員們滿滿的能量!


這些活動都很好玩!我都有參加!

臺大圖書館超棒的!感謝你們的熱情,每次你們舉辦的活動都能感受到溫暖。

謝謝圖書館每次都舉辦很多活動,身為圖書館活動的小粉絲是不會錯過的。謝謝工作人員的用心舉辦,這麼回顧我也參與了許多圖書館的活動呢。

本次大會考應考人數共 966 人,感謝舊雨新知熱情參與,敬請期待這個學期圖書館將推出的各種活動!

如果想接收圖書館活動的第一手訊息,歡迎追蹤本館粉絲專頁 Instagram



圖書館 Master 講堂「研究自由選,投稿輕鬆點」

學科服務組
走出學術,活化研究;發表成果,拓展影響

Master 講堂邀請校內教師面對面帶你

領略投稿心法,邁入多重知識宇宙




報名網址: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actID=20231923_02
課程地點:總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MASTER 講堂:https://www.lib.ntu.edu.tw/node/1817#master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無法升級 EndNote 20.5 版?請檢查工作管理員

學科服務組.黃庭霈
當您已關閉所有 Office 相關程式,想要升級 EndNote 至最新的 20.5 版,升到一半卻發生閃退情形,該怎麼辦呢?《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圖書館A5方格筆記本、一筆箋便條紙、胸章,新款上市!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春暖花開之際,圖書館長年銷售的紀念品:特藏A5方格筆記本、特藏一筆箋便條紙、圖書館胸章,也推出了新設計款式,歡迎舊雨新知前往選購。

❤ ………………………………………………………………………………………………………………………………………… ❤

臺大特藏A5方格筆記本—開心果

以 1846 年舊籍《Pomologie française》裡的果樹圖譜為素材,每年推出新設計的A5方格筆記本,不論做為上課工作筆記或生活札記都相當適合,2023 年新款是受到許多人喜愛的堅果零嘴「開心果」。在樹上結實累累的開心果,是長橢圓形的核果,發育期為綠黃色,接近成熟時則轉紅,給人豐收卻也恬靜的舒心感受,期待您也能擁有。



- 左:最新上架的A5方格筆記本系列第6號 ─ 開心果/右:集合 1-5 號設計的五彩豐收套組,僅剩少量庫存歡迎採購!
-

❤ ………………………………………………………………………………………………………………………………………… ❤

臺大特藏一筆箋便條紙
Birds of Asia–黃腹山雀‧朱鸝‧紅頭長尾山雀

「一筆箋」是縱長約 18 公分左右的長形便箋,在日本相當普及,多用來書寫節日祝福,或在寄送物品時用作補充說明,傳達珍視對方的心情。圖書館便條紙結合一筆箋與《Birds of Asia》,獨特高雅又實用,或為自己寫下箴言美句,或向親朋好友表達祝福,在在讓人愛不釋手。

19 世紀舊籍《Birds of Asia》,共有 530 幅色彩鮮豔而生動的鳥類印刷繪圖,細細看著彷彿也聽見了鳥鳴、望見了遼闊天空。黃腹山雀、朱鸝、紅頭長尾山雀,驚喜現蹤於2023年最新出版的一筆箋便條紙,只需花費小小一筆錢,就能成為牠們的主人。




- 由左至右:黃腹山雀、朱鸝、紅頭長尾山雀,一筆箋便條紙封面標緻典雅,並有20張紙質優良、印刷精美的彩色內頁 -
❤ ………………………………………………………………………………………………………………………………………… ❤

圖書館胸章 ─ 求知若渴、KEEP HEALTHY and READ ON、沒事多看書

圖書館胸章,44mm 的適中尺寸,有著可愛的圖案、精簡的標語,別在背包、筆袋或各種物件上,為您表達內心對知識的渴求、對閱讀的喜愛。

✦ 求知若渴:眼前的臺大總圖是磚瓦起造的,心中的臺大總圖是圖書建構的,回應人們對知識的極度渴望。

✦ KEEP HEALTHY & READ ON:走過疫情,讓人更加體會健康的重要。無論何時,讓總圖復古檯燈,伴您閱讀;

 無論何時,讓我們保持健康,持續閱讀。

✦ 沒事多看書:延續「圖書館厭世小語」系列的熱銷,心念一轉化為正能量,繼續鼓勵著人們—沒事多看書,多看書沒事!






- 圖書館胸章專為喜好閱讀的愛書人而設計,獨特、知性又可愛 -



*精美紀念品這裡買!
臺大出版中心校總區書店(總圖 B1)
臺大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校史館 2樓)
先施數位印刷(醫學圖書館 1樓F) 
臺大出版中心網路商店


*歡迎校內單位大量訂購,另有優惠!
洽詢|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tulce@ntu.edu.tw ☎ (02) 3366-2333
臺大圖書館紀念品專頁

經典電影.溫柔回憶

年(選單): 
民112年
月(選單): 
2月
期數: 
274

總圖書館學期間開放時間

閱覽組
★ 學期間 ─  2/20(一)至6/11(日)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2:00 8:00-17:00
4F 多媒體服務中心 9:00-21: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3/1 (三)、4/12 (三)、5/3 (三)、6/7 (三)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24小時自習室 24小時開放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 17:00 至週一 8:00 不開放:2/26、3/26、4/30、5/21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 討論區 8:00-22:00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 17:00 至週一 8:00 不開放:2/26、3/26、4/30、5/21
B1 影印中心 9:00-19:00 不開放

特殊開館時間|
B1 至 5 樓全館閉館,24 小時自習室照常開放


 2/27(一)調整放假
 2/28(二)和平紀念日
 4/3(一)調整放假
 4/4(二)兒童節
 4/5(三)民族掃墓節
比照學期中週一開館
  3/25(六)補上班、上課日

館內實施座位管制,校友、休學生請暫勿使用 24 小時自習室
  4/3(一)– 4/14(五) 期中考
  5/29(一)– 6/9(五) 期末考

「Bye-Bye 台灣新電影?」系列影展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臺大圖書館與臺大藝文中心聯合推出 你知道與不知道的台灣電影經典

圖書館 3 月午後電影院時段將與藝文中心合辦「Bye-Bye 台灣新電影?」影展活動,於總圖 B1 國際會議廳播映數部 1980-1990 年代台灣新電影浪潮經典之作,活動場次如下:






3/8 (三) 13:00-15:00 
風兒踢踏踩 Cheerful Wind 91 min ※本場次設映前簡介


幸慧與男友在澎湖偶遇失明的醫生顧金台,兩人相約再見面。接受眼角膜移植手術後,金台到幸慧的老家拜訪,兩人日久生情,同時幸慧男友已在籌畫歐洲之旅,幸慧將可實現遊歷世界的夢想。她會為了愛情留下,還是金台願意成全她的夢想?


3/15(三)13:00-14:40 
冬冬的假期 A Summer at Grandpa's 93 min


冬冬在國小畢業的那年暑假跟妹妹一起到外公家暫住。鄉下和都市的生活截然不同,兄妹一起經歷了許多事。隨著媽媽在臺北手術順利結束,冬冬和妹妹準備回到臺北的家,鄉村之旅後,他是否更理解這個世界?


3/22(三)13:00-15:00 
青梅竹馬 Taipei Story(數位修復版)120 min


阿隆與女友阿貞是一對青梅竹馬,在臺北迪化街經營布行的阿隆,價值觀傳統老派;而身為建築公司高級助理的事業女強人阿貞,希望能儘早結婚移民美國。想法、交友圈截然不同的兩人,感情無可避免地產生裂痕。


3/28(二)13:00-14:50
青少年哪吒 Rebels of the Neon God(數位修復版)107 min


開計程車的爸爸載著小康本來要去看電影,遇上載著馬子的阿澤逼車,電影也看不成了。小康開始跟蹤阿澤,跟著他們去西門町冰宮、上賓館、遊樂場,一個大雨滂沱的晚上,終於逮到機會把阿澤的機車砸爛......。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13:00 準時開演

活動網頁:https://www.facebook.com/881NewCinema

主辦單位:臺大藝文中心、臺大圖書館

活動洽詢: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愛閱小沙龍:「溝通的力量」─ 對話練習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





溝通,隨時隨地,無所不在。

生活充滿了各種對話,比如:自己的內心獨白、家人間的日常閒聊、同儕間的交流對談、伴侶間的分享互動、職場同事的應對交際等。
我們要如何覺察內在,探索自己,連結他人,又要如何在談話過程中取得對方的信任,在雙方都感到舒服的人際界線中,同頻且順暢地進行溝通?


多元觀點的理解與表達,可能會促成截然不同的結果與回應。本期的愛閱小沙龍以「溝通的力量」為題,邀請你一同進行對話練習,提升溝通能力。

愛閱小沙龍:「溝通的力量」─ 對話練習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3/2/13 -3/29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門廳 + 4 樓多媒體服務中心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3_talk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國立臺灣大學系統活動] 分享閱讀心得,送超商禮券!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歡迎參加由臺科大圖書館主辦之「三校圖書館閱讀心得分享」活動,只要您是「臺灣大學三校聯盟」之教職員工生,讀完喜歡的書並繳交 500 字心得,即可獲得超商禮券!


活動辦法



1. 從臺科大圖書館以下計畫所列書單中選一本書:書香獎勵閱讀計畫星夜享讀計畫
2. 閱讀書籍並填寫「心得分享申請單」(500字以上),於 2/24(五)前 e-mail 至臺科大圖書館,即可獲得超商禮券 50 元,另可參加 100 元禮券抽獎。
3. 3/3(五)前主辦單位將通知「3/22 三校閱讀活動口頭心得報告」活動錄取者,參加之讀者另可獲得超商禮券 500 元。



活動網址:https://library.ntust.edu.tw/p/406-1049-109231,r1.php?Lang=zh-tw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主辦單位:臺科大圖書館、臺大圖書館

協辦單位:臺師大圖書館




原圖中心 3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原圖中心開館時間依據 COVID-19 疫情現況並配合本校防疫政策調整,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 原圖中心電影院自 2 月起調整於隔週四、每週六下午播映 

原圖中心 Bulay 不賴電影院,於隔週四及每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紫色姐妹花 (153 mins)
  場次 3/4(六)14:00 - 16:3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一名住在美國南方未受教育的黑人女子席莉,被迫嫁給兇暴粗野的丈夫亞勃特,飽受欺凌的她不斷向上帝禱告,祈求噩夢早點結束。直到結識勇敢的索菲亞與艾弗利,席莉才漸漸找回信心及自我存在的價值。

✦ 關鍵少數 (127 mins)
  場次 1 3 /9(四)14:00 - 16:07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3/11(六)14:00 - 16:07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1960 年代初,3 名非裔女性凱薩琳、桃樂絲、瑪麗在 NASA 的蘭利研究中心進行與計算相關的工作,時常因膚色和性別受到刁難和歧視,儘管環境不友善,但她們憑其卓越的專業能力,成功讓約翰·格倫成為首位進入地球軌道的太空人。



✦ 最佳敵人 (133 mins)
  場次 3/18(六)14:00 - 16:1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改編自真人真事,敘述黑人民權女運動家安·亞特沃特與白人至上的 3K 黨領袖 C.P. 埃利斯,被迫共同主持校園種族隔離研討會,原本互相敵視的兩人,卻因此展開一段令人意想不到的友誼。


✦ 姊妹 (145 mins)
  場次 1 3/23(四)14:00 - 16:25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3/25(六)14:00 - 16:25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改編自美國暢銷同名小說〈姊妹〉,描述 1960 年代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年輕女孩史基特看不慣白人對黑人女傭的歧視心態,毅然執筆寫書幫助她們爭取權利的故事。


原圖中心主題書展 ─ 「日治時期臺灣文化人類學研究」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日治時期是臺灣原住民族研究的奠基期。日本學者笠原政治認為可將其分為三階段:1895 年之後,先行人類學家的臺灣踏查;1900 年前後,總督府主導之官方調查;1928 年台北帝國大學創設後,成立「土俗人種研究室」及「語言學研究室」的調查研究。



伊能嘉矩於日本治臺不久後即來到臺灣從事調查,其《臺灣番人事情》為最早臺灣原住民族研究之一。鳥居龍藏為東京帝國大學派遣來臺,曾走訪中央山脈及臺灣東部(最遠到紅頭嶼,即今日蘭嶼),其〈紅頭嶼土俗調查報告〉為日人書寫臺灣原住民族誌之濫觴。森丑之助來臺後深受原住民族文化吸引,其研究將原住民族分類為七族,為臺灣總督府採用並沿用直至日治時代結束。1900 年前後,臺灣總督府先後成立原住民族研究組織如「蕃情研究會」等,其中 1901 年成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出版《蕃族調查報告書》、《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是基於統治需要的研究調查,類此資料如《理蕃誌稿》,皆為臺灣原住民族留下珍貴的民族誌資料。1928 年臺北帝國大學創校,其文化人類學(民族學)成立「土俗人種研究室」、「語言學研究室」,於1935 年先後出版《系統所屬之研究》、《原語的臺灣原住民族傳說集》等作,此時期研究者更加專注於學術,學術水準媲美同時期歐美的文化人類學。



本次主題書展,以日治時期文化人類學研究為主軸,展示當時人類學研究之文章發表、書籍;刊物、官方報告書、日記、攝影集等材料,歡迎各位來到原圖中心一起了解日治時期的研究者如何「研究」臺灣原住民族。


展出時間:2023/2/1-4/30(週一到週五 8:00-18:00、週六 9:00-17:00)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展出清單: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20238








原圖中心杜鵑花節闖關活動 ─ 2023 花現原圖:taloma' 回家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在遙遠的世紀裡,魯固是住在海裡的魚,因外型獨特飽受其他的魚類嘲笑,某天在岸邊偶遇阿里力斯,在阿里力斯鼓勵下決定離開大海,卻在森林裡失去了方向……在森林採集的你,偶遇了迷路的魯固,請幫幫魯固找到回家的方向。


故事就此展開….
想知道更多的線索,
歡迎親自來原圖中心一趟!




今年臺大杜鵑花節期間,原圖中心精心規劃闖關遊戲帶領讀者認識中心環境與中心內獨特的館藏。讀者完成闖關即可獲贈紀念品,並獲得抽獎機會,獎品內容豐富。原圖中心將於活動結束後,擇期公開抽出各獎項之得獎者,歡迎各位讀者踴躍前往闖關!


活動時間:2023/3/1-3/31

(週一到週五 8:00-18:00、週六 9:00-17:00)

活動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活動網頁: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20267









圖書館 HELP講堂「你的學習指南針」

學科服務組.黃瀅芳



這學期,圖書館HELP講堂線上陪你
聰明學習報告技巧、預先規劃論文撰寫以及靈活探索研究資源!

所有場次均為線上課程(使用 Webex 線上平台),
敬請線上報名,課前將以E-mail寄送錄取通知。






開學暖身 3/23(四)14:20-15:20 準備寫論文了沒?認識學術引用格式與工具
上臺報告 4/20(四)14:20-15:20 簡報心法大合集,精采呈現so easy!
熱門軟體 4/27(四)14:20-16:20 書目管理工具EndNote 20(核心)

5/11(四)14:20-16:20 書目管理工具EndNote 20(進階)
資源探索 5/30(二)14:20-15:20 那些年他們一起看的報紙—早年臺灣報紙資源




報名網址: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actID=20231923_01
HELP講堂:https://www.lib.ntu.edu.tw/node/1817#help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NTU Library F.I.R.S.T. Workshop]

Foreign Student Must-Learns: Information, Research, and Search Techniques

學科服務組
The whole new semester, welcome to join us!

In this workshop, you will learn the following:

1. Search for helpful library resources to support your study.

2. Use “EndNote” to help you organize the references of your report or thesis.

3. Search for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through the online database Scopus.

*All sessions are conducted through Webex meetings online.

3/15(Wed.)14:20-15:20
Learning & Research Resources of NTU Library


4/25(Tue.)14:20-15:20

Use Scopus to empower your research


5/18(Thur.)14:20-15:50

EndNote Basic















5/24(Wed.)14:20-15:50

EndNote Advanced



Online Registration:
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802

More Details: https://www.lib.ntu.edu.tw/en/node/3957

Contact Us: Subject Services Divis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02) 3366-2326 ✉ tul@ntu.edu.tw





De Gruyter ebooks 電子書平台全文下載方式

學科服務組.張瑞珊
你知道如何在 De Gruyter ebooks 平台下載全文嗎?在 De Gruyter ebooks 平台,使用 WINDOWS 系統和使用 iOS 系統下載全文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不過莫急、莫慌、莫害怕,接下來我們會一步步帶領你認識這個功能,很快就能學會。《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餐桌上也有好風景 ─ 圖書館特藏餐墊美麗上市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 1846 年珍貴典籍《Pomologie française》裡筆觸生動,設色典雅的各式果樹圖譜,此次化身為氣質優雅的餐墊,

 可口的山楂、杏、李、藍莓、以及討喜的開心果,將現身在您的餐桌上,讓您餐餐都有愜意自在的美麗心情。

✦ 採用輕巧防水的 PP 材質,易於擦拭清洗,0.5mm 厚度具柔韌性,可稍做捲曲收納。

✦ 印刷細微精緻,用餐之餘也能領略科學插畫之美,兼具生活美學與學術氛圍。

✦ 價格平易近人,卻有高級時尚感;6 種款式各有風采,任意搭配輕鬆創造餐桌好風景!








- 個人獨享、2 人閒聊、眾人齊聚,圖書館特藏餐墊總能為您帶來兼具氣質與美味的餐桌風景 -



圖書館特藏餐墊為美食加分、為個人日常增添質感,每片定價僅 100 元,是送禮自用的最佳禮品。為慶祝上市,館方特於本學期(111 學年度下學期)提供優惠價格,只要在出版中心書店(含網路商店)一次購買整組 6 款餐墊,即享有 480 元特價。不僅物超所值,更讓您不再陷入選擇障礙,歡迎大家前往選購。




- 上排由左至右:山楂(艾菊葉形品種)、杏(阿爾貝吉爾弗朗品種)、藍莓

下排由左至右:緋紅山楂、大馬士革李(紫色小果品種)、開心果 -



*特藏餐墊這裡買!
臺大出版中心校總區書店(總圖書館 B1)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 8:30-17:00(週六、週日、國定假日公休)
臺大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臺大校史館 2F) ⌚ 營業時間:9:00-17:00 (週日、每月最後週二及國定假日公休)
先施數位印刷(臺大醫學圖書館 1 F)    ⌚ 營業時間:詳見Facebook專頁
臺大出版中心網路商店 https://shop.press.ntu.edu.tw/product-tag/ntulib/

*歡迎校內單位大量訂購,另有優惠!
聯絡單位|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ulce@ntu.edu.tw; ☎ (02) 3366-2333
臺大圖書館紀念品專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souvenir/

Happy New Year 兔 you

年(選單): 
民112年
月(選單): 
1月
期數: 
273

原圖中心 1-2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原圖中心開館時間依據 COVID-19 疫情現況並配合本校防疫政策調整,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 原圖中心電影院自 2 月起調整於隔週四、每週六下午播映 

原圖中心 Bulay 不賴電影院,於隔週四及每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一月】影片介紹請參考 272 期館訊內容
【二月】




播放日期| 2/2、2/16(週四);2/4、2/11、2/18、2/25(週六)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紅葉傳奇
播放時間|2/2(四)2/4(六)14:00 - 15:10(70 mins)

曾經在 1968 年以 7 比 0 打贏日本和歌山少棒隊的臺東紅葉少棒,是那個時代裡的傳奇故事;在布農部落裡的赤腳孩子,以石為球、以棍為棒,為臺灣贏得了擊敗日本的光榮。而傳奇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傳奇之後的小將如今安在?
◎場次二

野球孩子
播放時間|2/11(六)14:00 - 15:26(86 mins)

花蓮縣富源國小棒球隊裡,有個像爸爸一樣不僅要管練球,還得管身體狀況和功課的教練,在他嚴厲訓練下,這群六年級的一軍們還有五年級的二軍們個個都不敢怠惰,面對即將來臨的全國棒球比賽,英勇的隊長阿偉、愛嬉鬧的啟文、不愛讀書的凱文及愛伸張正義的馬志恩,還有球隊裡的其他小朋友們都因此充滿期待....

◎場次三

KANO
播放時間|2/16(四)2/18(六)13:30 - 16:35(185 mins)

1931 年臺灣出現一支充滿傳奇性的棒球隊震撼日本球壇,他們是來自嘉義農林的棒球隊 KANO,球隊成立之初,原本只是用來強身健體的社團,直到日本教練近藤兵太郎的出現,讓從未贏得任何一場比賽的嘉農棒球隊,漸漸脫胎換骨,一路過關斬將打進日本甲子園,然而真正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場次四

揮棒
播放時間|2/25(六)14:00 - 14:56(56 mins)
卑南族少年陳彥儒,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加入臺東南王國小少棒隊,並接受部落祭典洗禮,培養耐力、體力和服從精神,國中畢業後,他選擇離開家鄉,獨自到臺北求學,努力在異鄉追求圓夢的機會。

活動紀實: 

2022 Blind date with a book 聖誕限定!愛書介紹所
動人暖心的年末樂曲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揮別期末,歡迎來到館員的愛書介紹所!

每本書其來有自,或理性、或浪漫

邀請大家在年末佳節的歡樂氣氛中,

盡情擁抱閱讀的暢快

Grab a book from one of the librarians’ favorites

and enjoy a bling bling reading night!







一年一度的 Blind date with a book 已於 2022/12/15 至 12/25 閃耀登場,短短 11天間收到 82 則甜蜜回饋!雖然今年活動場地因為一樓空間正進行改造而移至較不顯眼的 2 樓前廳,令人驚喜的是,不僅有喜愛盲書活動的老朋友蒞臨捧場:


✦ 超喜歡這個活動~終於又讓我等到這個活動出來了~萌萌生物圖鑑的三個提示真的蠻出乎意料的,很喜歡!

✦ 很感恩每年都有舉辦這種活動,在選書時能跨出舒適圈



更有首度參加的同學表達驚喜之情!活動能夠獲得大家的關注真是太好了。

✦ 很新奇,抽到我平常不會特別去看的書,新鮮感十足!

✦ 偶然經過發現這個活動,我覺得圖書館很厲害,把常規的借書還書變成了一個很富有趣味性的活動,真的很驚喜



自開辦 Blind date with a book 以來,一直希望帶給參加者節慶禮物的新鮮感,而透過同學們的回饋,讓館員們更加確信這份意想是能被實踐的:

✦ 封面上寫的介紹很有趣,用和月亮有關的動漫人物來做連結(水手月亮/月光仙子)看到時代的眼淚而且書本很硬很厚,還以為是歷史相關或是圖冊,結果竟然是科普書籍,因為自己剛好喜歡月亮,所以感覺有滿滿的驚喜感!有種真的收到禮物的感覺✨ 館員在借出書籍時還貼心提醒頭可以轉開,避免看到螢幕上的書名~超有儀式感,整體體驗很棒!

✦ 非常驚喜,這完全就是我想要的。現階段的我正在經歷自我探索、自我療癒的過程然後這本書就出現了!非常感謝圖書館同仁舉辦這次的活動,如果我自己在茫茫書海找還不一定發現的了它呢:)

✦ 有點小刺激,在自習室一直克制自己回家才能拆,有種開禮物的那種興奮感!

✦ 有的提示語和書本有令人驚喜的反差,打開「禮物」時覺得非常有趣;有的提示語雖然很明顯,但是要不是有這樣偶然的機會,應該也不會知道這本書。不論是哪一種類型,都帶給人許多收穫





在眾多回饋中,也不乏有對活動提出的建議,讓館員能從參加者角度重新思考,期待未來規劃有所精進。同學們激盪出的各種想法,更是一份份送給館員的好禮呢!

✦ 去年是單純的綠紅色包裝紙,這次包裝弄得超精美!不過感覺有點浪費><因為包裝紙拆掉就會丟掉了,感覺可以用之前的素色紙張包裝,改成蓋印章的方式,可以增加包裝的外觀吸引學生,在其他活動或隔年的聖誕節繼續用,自由度跟創意度都很高!( ´ ▽ ` )ノ

✦ 書本的分佈其實讓人難以好好閱讀完所有書上的便籤,如果一般生都如此了我想一些身障的同學應該會更困難,通用性也許是之後活動可以考慮的部分



再次感謝所有參加者留下的隻字片語以及各式意見,今年 blind date with a book 順利落幕,我們明年再相會!

完整書單歡迎至網頁查詢












確閱的心 ─ 臺大圖書館行動書車計畫:一整年的心意,請查收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在繁忙的日常中,

有多少次來不及拿起一本書,

沉浸在優美的詞藻與動人情節?



又有多久沒能感受到,

偶遇喜愛作品時那股雀躍之情?

想要確實閱讀一本好書的心願,

就讓臺大圖書館行動書車幫你實現!






。゜+. 行動書車 ゜+.゜ 

近兩年因為疫情關係,整體社會及校園氛圍頗為躁動不安,因此圖書館加入臺大教職員工全人關懷服務行列,為校內同仁整理一系列書單,包括:情緒調適(3 月)、永續發展(SDGs,4 月)、社會關懷(7 月)、理解憂鬱(8 月)、失智與長照(11 月)、Blind date with a book(12 月)等,主動將閱讀素材推送至行政大樓,期待能以閱讀為同仁們帶來一絲舒緩。而每一次書車我們都準備多樣的紀念品,不僅希望吸引更多同仁參與活動,同時也努力推廣圖書館豐富內涵,獲得教職員們十分正面的迴響!(覺得感動)


♥ 我借到一本和疫情有關-隔離的書籍,借藉洽公之便可以順道借到這本書,不用特地到圖書館去找,感覺很方便,謝謝

♥ 謝謝圖書館的同仁不辭辛勞到行政大樓舉辦活動 : ) 選書跟小禮物都很棒!! 希望可以變成一個常態性活動。





。゜+. 線上座談會 ゜+.゜

除了行動書車,圖書館也呼應當月份書車主題,規劃多場線上座談會,鼓勵同仁們於午後撥出一小時空檔,隨著講者導引進入不同的電影畫面,或遊倘於各類好書間,稍稍紓解身心積累的壓力。

♥ 謝謝老師的分享,讓我們更了解如何幫助及面對憂鬱症及躁鬱症的親友。

♥ 覺得好書分享活動很有趣也很有意義,希望可以持續舉辦

♥ 老師分享的失智症知識與照護經驗對我非常有幫助~






感謝今年所有參與活動的同仁,2022 年臺大圖書館行動書車計畫圓滿落幕,敬請期待新年度的計畫囉!

行動書車書單及各場活動紀錄歡迎至網頁查詢













2022 臺灣閱讀節擺攤活動實錄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鄭惟中/校史館營運組.吳鑫餘

由國家圖書館主辦的臺灣閱讀節於 2022/12/3 至 12/4 在中正紀念堂戶外廣場盛大展開!主辦單位延續往年擺設攤位,透過互動遊戲、說故事等活動的形式,邀請社會大眾體驗閱讀與生活的連結,以及各種閱讀的面貌。臺大圖書館與校史館躬逢其盛,至今已連續第 3 年共襄盛舉。



PART 1 ■ 從美麗的紀念品認識臺大圖書館

臺大圖書館本次參與的攤位主題為「圖書館的魔術師」,藉由推出本館各種兼具美觀與實用性的紀念品,引領參觀者看見圖書館的魔幻寶藏!


臺大圖書館坐擁 840 萬件館藏,包含中外文古籍善本資料 25 萬餘件,各文庫圖譜中躍然紙上的花草蟲鳥引人入勝,常被用於紀念品設計。這次帶到攤位現場的紀念品包括方格筆記本、帆布筆袋、夾鏈袋、藏書票、藏書票布書籤、單層及多層資料夾、圖書館的厭世小語胸章,以及館藏章馬克杯等,可說是琳瑯滿目。






當天最快銷售一空的是A5方格筆記本套裝組(圖 1),除了過去各年度限定款式限量發售,實用的方格內頁設計與吸睛的封面都是擄獲顧客芳心的絕妙搭配。其次,富有故事性的館藏章馬克杯(圖 2) ,不僅吸引許多臺大校友駐足聆聽館員解說有趣的臺大校名發展軌跡,一般民眾也深感興趣。而現場陳列的兩款夾鏈袋(圖 3) 更是價格實惠好入手,不論放口罩、隨身小物或細瑣文件都非常適合!出乎意料的是,圖書館厭世小語胸章受到大人和孩子的歡迎(圖 4)!不少家長購買「沒事多讀書」款給小朋友,想來是有一番期許,而學生們則普遍選了「閃光退散」款以抒發心中怨氣(?)。此次閱讀節中也有許多國外訪客參觀,不僅非常喜愛圖書館設計的資料夾(圖 5),也對「閃光退散」胸章愛不釋手(覺得這句話很有趣),開心地採購豐富紀念品回鄉。



圖1:特藏A5方格筆記組 ─

五彩豐收套組
圖2:館藏章馬克杯 圖3:特藏夾鏈袋 ─ 苦橙、金布李 圖4:家長熱愛款 ─ 沒事多看書

/學生熱愛款 ─ 閃光退散
圖5:圖書館建築特色及特藏多層次資料夾



當天活動總計有 82 組客人造訪臺大圖書館攤位,售出 41 種品項,共 213 份紀念品。每一次參與臺灣閱讀節擺攤活動,都是讓更多族群認識臺大圖書館的絕佳機會;從紀念品行銷的角度來說,更可以了解民眾對於圖書館紀念品圖樣或款式的偏好,對於紀念品開發工作是難得的回饋。感謝辦理臺灣閱讀節的所有單位以及當日蒞臨的國內外訪客,讓我們一同期待下次更美好的相會。


* 更多圖書館紀念品,請至圖書館網頁參觀!




PART 2 ■ 校史館

臺大校史館營運組於「臺灣閱讀節」擺攤活動中,再次推出「臺大校歌」推廣活動,將臺大 4 首歌曲「舊校歌、校歌、地下校歌、附幼園歌」以「聽聲音反應動作」的形式設計,讓參加者在不同歌詞語句的行進中以「左、右、雙」手拍打桌面的方式反應。


與前年擺攤相比,本次改善遊戲流程,減少訪賓等待時間,當天參與活動者約 483 人次,參與訪賓回響熱烈,多數小朋友皆能對臺大地下校歌「望春風」朗朗上口,同時也讓來訪的臺大校友聽到熟悉的校歌及獲得臺大校歌的相關校史故事,增進對母校的認識與認同。















2022 年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活動紀實

採訪編目組.鄭岱杰


教育部補助臺灣大學圖書館辦理「我國加入 OCLC 管理成員館計畫」,並於 2006 年 12 月 26 日成立「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迄今已即將邁入第 17 年。為使成員館瞭解 OCLC 與國際圖書資訊界之發展趨勢及聯盟執行成效,並促進圖書館間的經驗交流,2022 年 12 月 2 日(五)於本館國際會議廳舉辦「2022 年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會中除了例行的聯盟執行成果報告、會員提案討論及表揚儀式之外,並邀請 OCLC 亞太地區副總裁及本館同仁進行專題演講,當天也同時宣布新任聯盟主席選舉結果。


OCLC 亞太地區副總裁 Mr. Eric van Lubeek 率領亞太服務部及台北辦事處同仁以「Game-changing solutions for libraries」為題,介紹 OCLC 近年的更新與未來的目標,也在會議中宣布本館唐牧群副館長自 2022 年 11 月起擔任 OCLC 亞太地區理事會主席,任期至 2023 年 10 月。






此次聯盟也邀請本館特藏組及研究支援組同仁進行專題演講,特藏組阮紹薇編審以「Metadata 實作新思考-特藏資源數位平台之展示與應用」為題,分享近年本館數位典藏的成果,介紹特藏資源的數位化及相關 Metadata 的應用。研究支援組江芊儒編審以「資料分析的必經之路-權威控制」為題,講述研究支援組自成立到多篇分析報告的發表,一路走來的歷程,也與同道分享各項分析的前置工作「權威控制」有哪些實用的工具。兩場演講都有熱烈的迴響,也期許圖書館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務、資源給讀者,並支援教授們、系所等學術領域的研究。  
- 與會同道大合照 -



聯盟依往例舉行頒獎儀式,表揚各級成員館原編上傳量與使用量第 1 名及全聯盟前 3 名。會上並報告 2022 年聯盟營運成果及未來計畫的概況與規劃,期盼有更多圖書館加入聯盟。今年會員大會同時宣布新任聯盟主席選舉結果,本館陳光華館長獲選為下一任聯盟主席,任期至 2025 年底。









- 陳光華館長與得獎者合影 -



本次會員大會共 90 人次與會,透過聯盟會員大會拓展圖書館同道視野,促進臺灣圖書館界合作。當天會議圓滿落幕,期待聯盟永續經營,明年再會。


不可不讀的生醫領域專家推薦文章 ─ Faculty Opinions

學科服務組
Faculty Opinions 收錄全球生物醫學領域超過 8000 位專家對期刊文章的評論,可幫助研究者快速瞭解某一學科領域,並掌握該領域的重點文章與專家關注焦點。《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2022 臺大人最愛電影館藏 TOP 20

典藏服務組.謝志佳
隨著疫情趨緩並融入我們的日常,學校重新恢復實體課程,生活亦逐漸步入正軌,大家又回來多媒體服務中心看片啦!2022 年的電影借閱排行榜出爐,排名和往年大不同,快來看看你喜歡的電影是否有上榜!


1976 年發行,Robert De Niro 與 Jodie Foster 主演的《Taxi driver》為 2022 年借閱榜的冠軍,此片為導演 Martin Scorsese 的代表作品之一,在 IMDb 上有著 8.2 分的高分,故事描述一個越戰退役士兵於紐約開計程車發生的故事,本館收藏的為 40 週年紀念藍光版,還沒看過的朋友快來一同欣賞經典之作;亞軍與季軍則分別為 2014 年發行,擁有豐富色彩運用的《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與 2011 年發行,以黑白畫面敘事的《辛德勒的名單》,絕對都是必看的佳作!


今年,多媒體服務也即將調整於 1 樓,以全新的面貌亮相,讓我們一起來期待!




排名 片名 索書號
1 Taxi driver (BD) PN1997 T395 2016
2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VV) 987.83 3024-9
3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 (VV) 987.83 3663
4 Interstellar (VV) PN1997.2 I5884 2015
5 可可夜總會 = Coco (VV) 987.85 4422
6 醉好的時光 = Another round (VV) 987.83 7754-8
7 戀戀風塵 = Dust in the wind (VV) 987.83 2747 disc 4
8 王牌冤家 =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VV) 987.83 1023
9 Inception (VV) PN1997 I63z 2010
10 你的名字 = Your name = 君の名は (VV) 987.85 0230-4
11 Avatar (VV) PN1997.2 A8653z 2010
12 四百擊 = Les quatre cents coups=. The 400 Blows (VV) 987.83 4432-3
13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VV) 987.83 7031
14 一級玩家 = Ready player one  (VV) 987.83 3216
15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 (VV) 987.85 4064-3
16 無法無天 City of God = Cidade de deus (VV) 987.83 4442-14
17 雲端情人 Her (VV) 987.83 1742-8
18 Me before you (VV) PN1997.2 M41z 2016
19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 Oslo, August 31st  (VV) 987.83 3242
20 斷背山 = Brokeback mountain (VV) 987.83 8024-1

在圖書館來場浪漫相遇

年(選單): 
民111年
月(選單): 
12月
期數: 
272

2022 Blind date with a book 聖誕限定!愛書介紹所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揮別期末,歡迎來到館員的愛書介紹所!

每本書其來有自,或理性、或浪漫

邀請大家在年末佳節的歡樂氣氛中,盡情擁抱閱讀的暢快

Grab a book from one of the librarians’ favorites and enjoy a bling bling reading night!








一年一度的 Blind date with a book 聖誕限定快閃活動再次登場,讓你期末週間不煩悶。

12/15-12/25 每日上午 9 點上架,日日限量 30 本!

歡迎至總圖書館 2 樓前廳來場浪漫相遇♥









參加辦法

1. 與書的盲目約會:至活動地點參考每本書上的提示語擇你所愛

2. 到流通服務臺辦理借閱:展現自制力!約好不偷看借書現場螢幕

3. 保留點神祕感,讓這份聖誕禮物跟隨你回家

4. 享受閱讀的奇遇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意郵未盡:重溫手寫的美好」福兔迎春賀年傳情活動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遙寄一份手寫的祝福,

再輕輕貼上真摯的問候-

Happy New Year 兔 you!







活動期間至流通櫃臺對館員說聲「新年快樂」,即可獲得限量兔年明信片。

您可寫給自己、家人、同學、朋友、師長等任何人,填寫後投入活動郵筒,我們將免費為您寄出!

值此歲末年終之際,願館員、讀者和遠方收信的親友們,都能感受來自臺大圖書館的溫馨祝福。





活動時間:12/13日(二)-12/26(一)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社科圖及醫圖流通櫃臺

活動對象:本校教職員工生

注意事項:期間限定總圖免費郵寄 300 張、社科圖與醫圖各 100 張。

     所有投入本活動臨時郵筒之明信片,將於活動結束次日(12/27)統一寄出。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醫學圖書館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原圖中心 12-1 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原圖中心開館時間依據 COVID-19 疫情現況並配合本校防疫政策調整,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十二月】影片介紹請參考 271 期館訊內容
【一月】將放映 2 部關於捍衛家園的電影。《太陽的孩子》根據導演勒嘎﹒舒米母親復育梯田的真實過往改編,敘述一位花蓮原住民婦女 Panay 努力爭取經費修繕水圳並恢復農田耕作,拒絕讓祖先留下來的土地被變賣,成為觀光用地的故事;《遊牧英豪》講述哈薩克民族的偉大可汗—阿布賴汗(Ablai Khan),在困境中挽救民族的危亡,抗擊他族侵略,最後統一整個中亞草原的英勇傳奇。




播放日期| 1/7、1/14 (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太陽的孩子
播放時間|1/7 10:00 - 11:39 / 1/14 14:00 - 15:39(99mins)

寶藍色的太平洋,金黃色的稻浪梯田—這是 Panay 小時候對家鄉的印象,為了讓父親與兩個孩子有更好的生活,她獨自在城市工作打拚,直到父親突然病倒,急忙趕回家才發現,曾幾何時,記憶中的良田漸漸變成觀光飯店,Panay憂心這樣下去,還可以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家園?因此決心要把水圳修好、恢復耕作,但這一切並不輕鬆,面對各種挫折與考驗,她以溫柔且堅定的行動,告訴孩子們:千萬不能放棄!自己的家園要靠自己守護!
◎場次二

遊牧英豪
播放時間|1/7 14:00 - 15:51 / 1/14 10:00 - 11:51(111mins)

無邊無際的浩瀚大漠,住著一群愛好自由的遊牧民族,為了捍衛家園,精神領袖「阿布賴汗」將鬆散的部落團結起來,一同擊退準噶爾人的入侵。恢弘的戰爭場面,交錯傳奇色彩的人性刻畫,訴說大草原上的鴻圖霸業與英雄出少年的不朽神話。

活動紀實: 

《半邊人》電影欣賞暨映後座談活動報導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圖書館於 11 月 10 日下午舉辦的「《半邊人》電影欣賞暨映後座談會」已圓滿落幕。《半邊人》是1980年代香港新浪潮代表作,以半紀實半戲劇形式拍攝,記錄一位賣魚女孩勇敢追夢,成功突破生活困境,脫離社會底層的真實故事,深刻地探索香港年輕世代困於現實與理想的掙扎,當年不僅應邀參加柏林影展,更榮獲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獎。雖然擁有極高的評價,卻因當時拍攝電影公司「鳳凰影業」具有左派色彩而未能在臺灣上映,時隔近 40 年後,本片終於推出數位修復版,圖書館有幸獲得無償播映的機會,並邀得編劇兼主演王正方導演進行映後座談。



活動當天觀眾可用「爆棚」來形容,除了本校師生(本校管校長全程參與),還有來自學界的清大林聖芬校長、陳鼓應教授、葉匡時教授,政界的范巽綠監委、游毓蘭委員,藝文界的林文義、楊渡、廖玉蕙、宇文正、古月,影視界曠湘霞、鳳小岳等諸多貴賓,近 2 百人齊聚一堂,觀賞這部細膩雋實的好電影,映後更有王正方導演帶來妙語如珠又真摯動人的演講。





- 映後座談大合照 -




王正方導演強調,《半邊人》是真人真事重現銀幕。1979年在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攻讀戲劇的臺灣留學生戈武,赴香港投身電影工作,滿懷理想希望能夠拍部電影,在人地生疏的大都市謀得一席之地,卻遇到重重困難。後來朋友介紹戈武去「香港電影文化中心」教表演課,遇上身為賣魚女孩,卻喜愛唱歌、醉心表演藝術的女學生許素瑩,師生二人相處融洽。當時戈武與香港新銳導演方育平在同一家電影公司工作,二人理念相近結為好友,雖然戈武提出的劇本屢屢被退,修改了 7 次仍不能通過,但是他對電影的熱誠與執著不減,傾全力協助方育平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父子情》。後來,BBC 電視臺邀請戈武赴大陸拍紀錄片,行前治療關節痼疾時卻發生手術意外、英年早逝。隨後,許素瑩應徵方育平的新片,傾談後方育平導演得知了她與戈武的過往,遂改變原有電影構想,找到戈武在美國的知交王正方,將其往事寫成劇本,並由許素瑩本人飾演賣魚女,王正方飾戲劇教師。生前眾好友對戈武的誠摯懷念與不捨,促成了《半邊人》的問世。40 年過去,王正方導演意外發現仍有這麼多觀眾喜歡它,一時感觸良多,也更加深切懷念過去一起追逐夢想的夥伴們。



王正方為本校電機系校友,擁有賓州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學位,卻在年逾 45 歲時毅然轉行投身獨立電影事業,撇除電影上的成就,王正方導演本身就充滿勵志的人生故事。在 1 個半小時的演講中,王正方導演不僅講述參與拍攝《半邊人》的來龍去脈、為大家解讀陳映真作品《將軍族》,也述說自己參與保釣運動、拍攝電影如《老陳失蹤了Chan is Missing》、《北京故事 A Great Wall》等不斷挑戰自我、突破現實的經歷,隨後 Q&A 時間裡不同世代觀眾具有深意的發問,讓座談內容更顯精彩豐富。



- 左:管校長身為王正方導演的好友與粉絲,特地前來捧場,並代表校方致贈紀念品予王正方導演/
右:王正方導演學識資歷豐富、為人風趣幽默、演說妙語如珠 -



王正方導演曾對館方說,選擇在校園內播映 40 年前的實驗性電影,主要希望年輕學子從阿瑩的故事中看到夢想的力量、努力的價值,以及人生的無限可能。我們認為他做到了,甚至做得更好,他的人生故事將持續鼓舞著每一位與會者。王導精彩的映後座談實錄已置於本館影音@online,歡迎有興趣的讀者上網觀看(限臺大校園網域,本校師生若於校外觀看請設定臺大 VPN,校外人士則請至圖書館多媒體服務中心欣賞)。

EndNote 書目匯出至 LaTeX 使用

學科服務組.洪翠錨
書目管理軟體 EndNote 可以協助學術研究時對文獻的蒐集與管理,論文撰寫時可搭配 Word 軟體來進行文中引註與產生註腳或文末參考文獻,並可隨時依需求改變引用格式,可謂相當方便。但是大多數理工領域師生的學術論文寫作,使用的是便於數學符號與公式排版的 LaTeX 而非 Word 軟體,因此較不傾向使用 EndNote 來做為書目管理工具。不過已建立的 EndNote 書目其實可以匯出為 LaTeX 所需的 BibTex 書目格式,以符合 LaTeX 寫作時的需求。《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不再感覺,你的溫度,天冷也要,保重自己

年(選單): 
民111年
月(選單): 
11月
期數: 
271

總圖書館取消入館量測體溫

閱覽組


配合學校防疫政策,總館 11/7(一)起調整相關措施如下:


1. 取消入館量測體溫。

2. 維持全程配戴口罩、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敬請遵守各項防疫措施,注意自身健康,
謝謝您的配合與體諒。






確閱的心 ─ 臺大圖書館行動書車計畫

推廣服務組
在繁忙的日常中,

有多少次來不及拿起一本書,

沉浸在優美的詞藻與動人情節?



又有多久沒能感受到,

偶遇喜愛作品時那股雀躍之情?

想要確實閱讀一本好書的心願,

就讓臺大圖書館行動書車幫你實現!





。゜+. 行動書車 ゜+.゜ 

展出主題:失智與長照

出車時間:11/9(週三)11:00-12:00

出車地點:行政大樓一樓第一多功能會議廳

注意事項 書車服務對象僅限本校有借書權限之教職員工,請記得攜帶校內證件以便現場為您辦理借書喔。








*提供前次展示書籍清單







。゜+. 線上電影座談會 ゜+.゜

時間:11/23(週三)14:00-15:00 @ webex 線上會議室

電影:親情解鎖(2020),請先至圖書館影音 @ Online觀看

講者:陳俊佑(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

注意事項 線上座談會為校內教職員專屬,其他身分讀者請來信登記候位。
















愛閱小沙龍:「人生列車停靠時」─ 離別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人生如同一趟單向列車之旅,沿途有人上車,也有人下車。告別所愛之人,離情難免依依,但我們的人生列車,終將再次啟程。


在每段人生列車停靠時,我們也許始終無法學會從容,但是否可以放下牽掛、不留遺憾?本期愛閱小沙龍展出有關於「離別」的館藏,邀請你一同透過文字與影像,直視人生的合與分,坦然面對離別。


「人生列車停靠時」─ 離別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2/11/7 -12/8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門廳 + 4 樓多媒體服務中心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2 _goodbye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這個月,社科圖很東歐!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童敏惠




您知道東歐有哪些國家嗎?您去過東歐國家嗎?
因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影響了全球的政治、經濟與生活,促使我們也開始關注東歐國家。而位於波羅的海旁的立陶宛,因贈予疫苗而與我國結緣,今年 9 月更在臺設立經貿辦事處。立陶宛首府維爾紐斯(Vilnius),為一座歷史古都。在歷史上,因為各種政治及軍事的原因而曾屬於俄國、德國、波蘭等不同的國家。1990 年 3 月立陶宛共和國獨立,在積極建設下,維爾紐斯於 2009 年已被歐盟指定為歐洲文化之都。



為使大家能對東歐國家有所瞭解,社科院圖書館特於 2022 年 11 月推出「從維爾紐斯(Vilnius)窺見東歐及俄羅斯」主題書展系列活動,帶領大家以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為出發點,來探索其周邊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烏克蘭等東歐國家和俄羅斯。一系列活動包括主題書展、影展和有奬徵答等等,歡迎踴躍參加!














✥ 主題書展

11/1-11/30 於社科圖 1F 展出有關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等國家之政治、經濟、文化、文學等圖書資料。



✥ 「東歐這些事—小遊戲」有奬徵答



為增加大家對東歐國家的認識和了解,社科圖特別設計了「東歐這些事—小遊戲」學習單,置於主題書展展場,讓參觀者填答,考考自己對東歐的知識。填答後至 1F 服務臺核對答案,全對者可抽獎以獲得一份充滿東歐風情的小禮物。奬品有限,送完為止,千萬別錯過喔!
(右圖:豐富獎品等你來抽!)


✥ 「從電影窺見東歐」影展

11/8(二)
橘子收成時
  Tangerines (2013) – 90 mins
為愛沙尼亞和喬治亞合拍的劇情片,描述 1992 至 1993 年東歐小國阿布哈茲共和國宣佈獨立,與喬治亞戰爭時,一位在果園工作的愛沙尼亞人,救了兩位不同陣營的年輕軍人,一位是信奉回教的車臣傭兵,一位是年輕的喬治亞軍人。

In 1992, war raged in Abkhazia, a breakaway region of Georgia. An Estonian man Ivo has decided to stay behind and harvest his crops of tangerines. A wounded man is left behind in a bloody conflict at his door, and Ivo takes him in.
11/15(二)
愛在波蘭戰火時
  Katyn (2007) – 118 mins


為 1940 年發生的真實歷史事件「卡廷大屠殺」,劇本取材於安傑伊·穆拉爾奇克的書《死後檢查-卡廷的故事》。

An examination of the Soviet slaughter of thousands of Polish officers and citizens in the Katyn forest in 1940.

11/22(二)
普立茲記者
  Mr. Jones (2019) – 119 mins

1933 年烏克蘭大饑荒,《普立茲記者》的主角加雷斯·瓊斯潛入烏克蘭,見證到共產黨的集體農場在史達林的「五年計劃」農業政策指導下,引發了大饑荒。

A Welsh journalist breaks the news in the western media of the famine in Ukraine in the early 1930s.

11/29(二)
擊劍大師
  The Fencer (2015) – 93 mins

根據愛沙尼亞擊劍運動員恩德爾·奈利斯的真實故事改編。二次大戰後,為躲避秘密警察的追捕,年輕的擊劍選手恩德爾·奈利斯被迫返回家鄉愛沙尼亞,在當地小學組運動團體、教授擊劍課,然而他的過往陰影讓他陷入艱困抉擇。


This is a 2015 biographical drama film about the life of Endel Nelis, an accomplished Estonian fencer and coach.




午後電影院 ─ 往事如煙

推廣服務組

※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圖書館內請配合戴上口罩。若有相關異動將再行公告。造成不便,謹請見諒。

12/7(三)|痛苦與榮耀  Pain and Glory (2019) – 113 mins

年事已高的電影導演馬洛已屆創作靈感的邊緣,飽受疾病折磨的同時也讓他不得不用藥壓抑痛苦。面對現在的狼狽,馬洛回想起 1960 年他的家人是怎麼從家鄉移民到西班牙小鎮,母親在狹窄的房子點亮他對未來的希望;1980 年他在馬德里與初戀相遇與分開,寫作成為失戀痛苦的排解,意外為他開啟電影的世界。

12/14(三)|回憶的餘燼 The Sense of an Ending (2017) – 1068 mins

東尼收到前女友薇若妮卡的母親寄來的信,要東尼依照她的遺囑去領取一本日記,日記的主人是東尼昔日好友亞德里安。當年亞德里安對東尼坦承了他與薇若妮卡的戀情時,東尼寫了一封信祝福他們,但亞德里安卻在收到信後不久自殺身亡。這些過往回憶在東尼收到日記後一一揭露,他要如何去面對埋藏在日記裡的驚人秘密?

12/21(三)|45年  45 Years (2014) – 95 mins

結婚 45 年的夫妻凱特和傑夫準備開心慶祝週年,就在紀念日宴會前夕,丈夫突然意外被告知在阿爾卑斯山上找到了他初戀女友冰封 50 年的屍體。夫妻兩人都對這件事情深感震驚,傑夫不斷在回憶中尋找過去,凱特則努力讓自己忙於張羅宴會來痲痹不斷累積的嫉妒與焦慮。親密中隱含著的貌合神離,看似平靜的關係卻暗潮洶湧。

12/28(三)|明天別再來敲門  A Man Called Ove (2015) – 116 mins

獨居的歐弗想告別世界,隔壁卻搬來惡鄰,意外激起了他的鬥志。但他死意堅定,一次次尋短,奇事卻一件件發生,不斷阻撓著他堅決的死意。歐弗曾受父母呵護,曾有恩愛妻子,曾有可愛孩子。他的人生雖是從一次次的增加走來,再往一次次的減少走去,但曾經擁有過的美好,卻永遠縈繞心頭。

原圖中心 11-12 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原圖中心開館時間依據 COVID-19 疫情現況並配合本校防疫政策調整,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十一】影片介紹請參考 270 期館訊內容
【十二】將放映 2 部關於原住民音樂的電影;
《聽見歌再唱》講述布農族部落的小學即將被廢校,體育老師方雅各以及代課音樂老師黃韻芬臨時將學校的孩子們組隊,在短短 3 個月內參加歌唱比賽的故事;《漂流遇見你》中 2 位臺灣的原住民歌手舒米恩與保卜,到南太平洋的法屬小島 ─ 新喀里多尼亞,與當地的原住民音樂人,進行一趟音樂交流之旅。在旅途中,他們發現走向世界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尋回自己傳統文化的根底。





播放日期| 12/3、12/10、12/17、12/24、12/31 (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聽見歌再唱
播放時間|12/3、12/17、12/31 10:00 - 11:53 / 12/10、12/24 14:00 - 15:53(113mins)

歷經 12 年的籌備,根據原聲童聲合唱團指揮馬彼得校長真人真事啓發的電影。在深山裡的布農族部落小學,一位不懂五線譜的體育老師方保羅,和一位代課音樂老師黃韻芬,需要在短時間內將一群布農族小孩組成合唱團,並且在 3 個月後的比賽上得到優異名次,才能夠拯救小學免於被廢校的命運。
◎場次二

漂流遇見你
播放時間|12/3、12/17、12/31 14:00 - 15:31 / 12/10、12/24 10:00 - 11:31(91mins)

人與人之間不要拒絕「相遇」,會不會在世界的另一端,有一群跟自己有著相同文化背景與命運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漂流著?兩位臺灣的原住民音樂人舒米恩與保卜,暫別臺灣的工作和生活,隨陳潔瑤導演踏上一無所知的土地,他們在新喀里多尼亞和當地雷鬼樂團一路環島走唱,展開長達一個月的生命交流與創作,同時也沿途拜訪島內的原住民音樂藝術家,遇見當地部落動人的聲音與文化。



原圖中心主題書展 ─ 「史前時代原住民的生活樣貌」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根據考古學的研究,大坌坑文化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現在臺灣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約距今 5,000 年至 4,500 年前,因而被認為是臺灣原住民的先祖。其出土的大型洄游性魚類、海貝等生態遺留,推測大坌坑人應具備遠航漁獵的能力;而碳化稻米和小米的發掘,則顯示生活在 5,000 年前的原始居民,已懂得人工栽培作物的技術。但現有的考古資料,仍無法清楚說明其與晚近原住民族之間的關聯性。近年來,考古陸續出土的金屬器時代文化,如:十三行遺址、漢本遺址、舊香蘭遺址、淇武蘭遺址、社內和大道公遺址等,則提供了其與近代原住民族連結的直接證據。





以舊香蘭遺址和淇武蘭遺址為例,前者出土的「帶狀印紋」陶器上的紋飾,如:蛇形紋、人形印紋等,可能都與排灣族文化有直接的淵源;而齒根穿孔的雲豹犬齒,亦可對應到早期排灣族或魯凱族使用的帽花編製。後者遺址的位置,經證實應為文獻所載的噶瑪蘭族「淇武蘭大社」;其出土了大量的木製品,如房屋的木柱、壁板(上刻有噶瑪蘭族的信仰標誌)、織布用的木架和划船用的木槳;亦出土了文獻記載的新月形金屬編織物和大型瑪瑙珠等。本次書展希望能從遺址出土資料讓讀者對遠古時代居民的生活有更多的認識。



♦ 展出時間:2022/10/1-12/31

♦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 展出清單: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19640






是否準備期末、等著放假?跟著HELP講堂兼顧學術與休閒吧!

學科服務組



11 月的HELP講堂有「法源法律網與北大法寶資料庫—搜索法律新聞、法規與判例」線上課程,介紹兩岸的法學資料,例如法規、各機關行政函釋、精選裁判、各級法院裁判書、起訴書、英譯法規與法學論著等,若有論文寫作與國家考試的需求,是很有用的參考資源。


12 月推出「初探臺大圖書館特藏資源與服務」線上課程,將會介紹本館「五樓特藏資料區」的閱覽環境、開放時間與閉架書庫調閱等服務,與認識各類型特色館藏及數位典藏資料庫等,帶領你一同初探特藏這個多元豐富且彌足珍貴的藏寶庫!


另外也有「圖書館給你滿滿的電子書大平台」課程壓軸上線,電子書可以是課程教材、學術研究素材,也能是自學語言及軟體工具的好幫手,並且為休閒生活增添樂趣。透過本館訂購的中文與外文電子書資料庫,讓你隨時隨地遨遊雲端書海。歡迎泡上一杯暖呼呼的熱飲,在微寒的季節與我們一起線上相遇!




11/22 ㊁ 14:20 – 16:20 法源法律網與北大法寶資料庫—搜索法律新聞、法規與判例 直播網址☞ 報名
12/6 ㊁ 14:20 – 15:20 ✦ 初探臺大圖書館特藏資源與服務直播網址☞ 報名
12/8 ㊃ 14:20 – 15:20 ✦ 圖書館給你滿滿的電子書大平台 直播網址☞ 報名

◎ 敬請事先上網報名,課前將以E-mail寄送錄取通知。
◎ 「學習休閒都能要,跟著HELP講堂做得到!」系列課程請見網頁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快速學會使用 L&B eBook 與 McGraw-Hill E-Book,盡情瀏覽中西文電子書!

學科服務組.張瑞珊
當你想在圖書館找本電子書來閱讀,除了 HyRead、iRead、udn 讀書館等平台之外,你知道 Library & Book eBook(簡稱 L&B eBook)也有收錄中文電子書嗎? L&B eBook 平台不只收錄中西文電子書,也收錄了著名教科書出版社── McGraw-Hill 出版的電子書。想知道如何使用嗎?話不多說,快來看看吧!《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博物館群: 

「蒐.藏」自然-臺北帝大時期自然史研究藏品選粹

臺大博物館群
臺灣有豐富多元的地景資源,孕育出獨特的生物多樣性,也吸引早期住民移居和各方自然探索者來到此地。不管是 19 世紀來臺的西方學者或是後續的日本學者,莫不驚豔於蕞爾小島上的繽紛生態,而留下可觀的紀錄和自然史標本。


本展覽自國立臺灣大學的博物館群中,精選所典藏的臺北帝國大學自然史相關標本文物,希冀能以師生研究所「蒐」和校內機構典「藏」的展示,帶領大家一窺 20 世紀初期的臺灣自然史研究樣貌。



展覽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川流廳

展覽日期:
2022/11/2-2023/10/2

展覽時間:
週一至週六 9:00-17:00
(週二、日與國定假日休館)












入秋,微雨,感薄涼

年(選單): 
民111年
月(選單): 
10月
期數: 
270

研究資料管理圖書館員課程(RDMLA 中文版)第 9-11 單元正式上線

研究支援組


在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的浪潮下,除了透過開放取用(Open Access)發表研究成果之外,研究過程中調查、收集或觀測而得的各類型研究資料(Research Data)也被鼓勵做為公開分享的研究產出。透過研究資料的整理、分享與再利用,可更透明地檢視研究過程、再現研究結果外,亦可以避免學術資源重複浪費,同一批研究資料甚至可啟發後續不同的分析視角,激盪出更多學術創新與突破。


因此,研究資料必須用謹慎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加以管理,以符合「可查找、可取得、可交換、可再用」(Findable, Accessible, Interoperable, Reusable, FAIR)原則。研究資料管理(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RDM)也開始成為申請研究贊助或投稿學術期刊時不可或缺的必備要素。研究人員以及各單位的理解與通力合作是RDM成功的關鍵,其中學術圖書館員的專業特質,應能扮演重要推手角色。






臺大圖書館於 2020 年 6 月起與 Harvard Medical School、Harvard Library、Simmons University 等多個學術機構共同進行研究資料管理圖書館員課程(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Librarian Academy,RDMLA)國際合作計畫。目標透過內容架構完整且供自主學習的中文線上課程,協助華人世界的圖書館員、資訊專業人員、及其他從事資料密集型工作的專業人員取得研究資料管理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同時增進圖書館員與研究人員進行更有效地合作。



2021 年 11 月正式上線 1-8 單元課程,提供全球免費使用。第 9-11 單元由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及韋棣華基金會贊助,並已於 2022 年 8 月完成上線。



RDMLA 課程內容涵蓋 RDM 的基礎概念、研究文化、圖書館 RDM 服務的倡導及行銷、專案管理、以及研究資料管理工具概述等主題。RDMLA 英文版及中文版線上課程皆建置於 Canvas Network 平台,註冊登入後即可免費自主學習,歡迎多加利用!


☑ 中文版|研究資料管理圖書館員課程 [RDMLA 中文版]

☑ 英文版|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LIBRARIAN ACADEMY [RDMLA]

Canvas Network 平台操作說明(PDF)

國立臺灣大學研究資料管理學習指引







學術研究之路,圖書館與您同行!「領域網絡分析概覽」系列 ─ 生物科學領域

研究支援組
繼首發「化工領域網絡分析概覽」後,臺大圖書館推出第 2 份「生物科學領域網絡分析概覽」,運用書目計量及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透過視覺化圖像呈現,希望協助更進一步瞭解全球頂尖大學群、亞洲精選大學群,以及本校於「生物科學」領域的研究主題概況,提供發掘與擴展研究領域及國內外合作等參考,歡迎點閱,其他領域將陸續推出。


- 右圖:QS 生物科學領域本校各學院合作分析





☑ 全文下載|領域網絡分析概覽—生物科學 2022

☑ 相關服務|臺大圖書館領域網絡分析服務

☑ 延伸資訊|領域網絡分析概覽—化學工程 2022










9/29(四)起總圖 1 樓閱覽區封閉,流通櫃臺移至 2 樓服務

閱覽組
配合總圖書館空間改造工程,考量讀者安全及施工品質管理,自 9/29(四)起總圖書館 1 樓閱覽區封閉,包含洗手間、哺集乳室、影印室、後側樓梯、後側 1-4 樓電梯等暫停使用;流通櫃臺移至 2 樓入口處提供服務,請利用前廳樓梯或電梯前往。另配合施工工程,討論室 225 及 226-2、B1 自習室 B 區洗手間亦暫停使用。


施工期間粉塵、氣味及聲響難免,造成諸多不便,敬請見諒。讓我們一同期待總圖空間的蛻變。


《半邊人》電影欣賞暨映後座談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半邊人》為 1983 年出品的香港電影,由開拓香港新浪潮先河的方育平導演,以半紀實半戲劇形式拍攝,探索香港年輕世代困於現實與理想的掙扎,是 1980 年代香港新浪潮代表作,在當年大獲好評,不僅應邀參加「柏林影展」競賽項目,亦入圍第 3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新人、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編劇等項目,並榮獲當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接 3 大獎;2005 年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票選為「最佳華語片 100 部第 68 名」。





本片在 40 年後推出數位修復版,於 2022 年 6 月台北電影節進行在臺灣首映後,將於全國大專院校進行巡迴播映。臺大即為其中一站。除電影播映外,更邀得本片編劇兼男主角王正方先生進行映後座談。王正方先生為本校電機系校友,後赴美留學獲賓州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學位,本是 IBM 研究員、喬治梅森大學工程教授,為何會在年逾 45 歲時毅然轉行投身獨立電影事業?就讓學識經歷豐富,為人風趣幽默的王導為您娓娓道來《半邊人》的拍攝點滴與他的人生故事。





✤ 活動日期: 2022/11/10(四)13:3017:00
✤ 活動地點: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 活動內容:
13:00 – 13:30 報到

13:30 – 15:20 《半邊人》電影播映(片長 116min)

15:20 – 15:30 休息

15:30 – 17:00 映後座談(含Q&A、簽書)


線上報名: 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actID=20221907_12

* 即日起至 11/8(二) 截止
✤ 活動網頁: https://www.lib.ntu.edu.tw/node/4352
✤ 主辦單位: 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活動洽詢: tulce@ntu.edu.tw ☎ (02) 3366-4551

午後電影院 ─ 詭譎難測

推廣服務組

※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圖書館內請配合戴上口罩。若有相關異動將再行公告。造成不便,謹請見諒。

11/2(三)|情謎艾曼紐  The truth about Emanuel (2013) – 129mins

艾曼紐的母親在生下她的當天就過世了,多愁善感的她常懷疑是自己害死母親。17 歲生日這天,隔壁搬來了新鄰居琳達;琳達跟艾曼紐死去的母親長得一模一樣。艾曼紐無法自拔地被琳達吸引,想盡辦法靠近她、進入她的生活,甚至當起她女兒的褓母。然而接連發現一連串不可告人的秘密;艾曼紐無意闖入了無法想像的謊言世界,且一步步陷入了暗黑謎團。

11/9(三)|私人採購  Personal Shopper (2016) – 106mins

莫琳白天騎著車穿梭於精品華服間,為巴黎名媛採購打點各式時尚行頭,夜裡回到家卻深受屋裏各種靈異徵兆困擾,然思念已逝雙胞胎哥哥的她,不僅沒有求援,還試圖與「他」溝通,過程中卻不小心捲入一場謀殺案!遊走兩極生活的莫琳,在一次倫敦出差途中接到不具名的簡訊,讀心術般逐步揭發她心底最深的渴望,會是「他」試圖與她產生聯繫嗎?

11/16(三)|列車上的女孩  The Girl on the Train (2016) – 112mins

瑞秋最近才經歷過離婚的打擊,平日都固定搭乘早晚兩班通勤列車。她每天早上都透過車窗看著她和前夫的故居回想過往,有一天竟目睹出乎意料的景象。瑞秋告訴警方她親眼目睹的事情,但是她能夠相信自己所見,或者其實也被捲入犯罪案件之中?當偷窺者跨越了旁觀與著迷的界線,她必須設法找到真正的殺人凶手,或是發現自己其實才是凶手。

11/23(三)|夜行動物  Nocturnal animals (2016) – 116mins

蘇珊過著優渥卻空虛的生活,某日收到一本書,作者正是她前夫愛德華,兩人失聯多年。他隨書附上紙條,要求蘇珊閱讀這部作品。蘇珊深受愛德華的作品所感動,在閱讀故事的同時也陷入對往事的回憶當中,書稿中的驚悚情節與現實生活交織在了一起,這個故事迫使她重新評估自己的選擇,重燃她害怕逝去的愛。

原圖中心 10-11 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原圖中心開館時間依據 COVID-19 疫情現況並配合本校防疫政策調整,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十月】影片介紹請參考 269 期館訊內容
【十一】將放映 2 部與性別議題相關的電影;
《阿莉芙》講述排灣族青年阿莉芙在變性夢想與繼承頭目之間的猶豫與掙扎,他的朋友們也各自面對著不同愛情難題的故事;《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描寫邁阿密的一個動盪街區裡,一名出身貧困的黑人同性戀男孩如何在這個世界尋求安身立命之處。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觀賞。





播放日期| 11/5、11/12(上午場)、11/19、10/22 (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阿莉芙
播放時間|11/5、11/12 10:00 - 11:37 / 11/19 14:00 - 15:37(97mins)

藉由 3 段故事線、不同感情關係並行,描述性少數族群在社會、家庭與感情生活中,面臨的矛盾與煎熬,電影巧妙揉合 LGBTQ 議題與原住民文化,以輕快的節奏帶出這些愛裡的無奈,從阿利夫到阿莉芙,追尋自我是一條必須付出代價的路。
◎場次二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播放時間|11/5 14:00 - 15:51 / 11/19 10:00 - 11:51(111mins)

居住在邁阿密的男孩席隆,因個子矮小又沈默寡言,在學校時常成為被霸凌的對象,痛苦中掙扎求生的他,漸漸發現真正殘酷的不是外面的世界,而是偷偷愛上自己的好朋友,一連串的壓力及自我認同的掙扎,席隆要如何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我長在打開的樹洞》X《山地話╱珊蒂化》分享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我長在打開的樹洞》作者 Apyang Imiq 程廷為花蓮縣萬榮鄉支亞干(Ciyakang)部落太魯閣族作家。部落有一條名為 Rangah Qhuni 的支亞干溪,意思是「打開的樹洞」,形容河道突然開闊,就像深邃的洞穴被打開,陽光照射進來的樣貌。其自城市返回部落耕獵生活,身為一個喜愛編織的男同志,如何找到跨越性別與傳統的線頭?


《山地話╱珊蒂化》作者馬翊航為卑南族作家。本書為作者歷經家人聚散的成長剖面、離鄉背井的路徑、風景及閱讀軌跡,於家族、學校和小鎮的危機中繞路運轉,其目擊身分與性別被禁錮等狀況。本書為探討多元身分、語言、記憶與性別的作品,並透過反覆碰撞和溫柔包容的成長傷痛,重新定義自我。


透過兩位作家分享其創作歷程與自我身分認同以及返鄉路程之經歷,讓更多迷失自我的個體,想重新認識自我族群文化的原住民,能透過作者的文字書寫與對談真實地面對自己、找到自己。


♦ 活動時間:10/27(四)14:00–16:00

♦ 活動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 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ZJiqim4NYVaKbEgF8

       * 即日起至 10/25(二)17:00 截止

♦ 活動網頁: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19594

♦ 活動洽詢:☎ (02) 3366-3776 ✉ntutiprc@ntu.edu.tw















《部落地圖:雪國 Sqoyaw》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導演 Sayun Simung 莎韻西孟,為臺中市和平區環山部落泰雅族人。導演自從在支亞干部落看到太魯閣族青年完成部落地圖後,也鼓舞自己去挖掘屬於自己部落更有深度的泰雅族文化內涵,同時期待能於製作部落地圖與實際進入傳統領域踏查的過程,以 Sqoyaw 泰雅族的觀點寫出屬於部落土地的故事,進而看見這一片與祖先有著深厚連結的土地,並且期望能找到屬於原住民真正的土地轉型正義。地圖製作完成後,莎韻與部落青年一同上山,用雙腳去畫出環山部落的傳統領域,這又是另一個心理與生理上的挑戰,正當莎韻迷惘於這一切行動的意義之時,部落耆老們與莎韻講述了環山部落的遷徙史,並分享泰雅語的傳統地名等歷史文化,如同拼圖一般,將一切行動串連、拼接起來。



導演認為「回溯根源」對於泰雅族後代很重要,只有如此才能知道自己的根在何處,更加深對於自身族群與部落的認同。然而,當自身的根在土地上扎得愈深,尋回的不單是對自身族群的認同與文化,應當更努力實踐。



♦ 活動時間:10/28(五)13:30–15:30

♦ 活動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 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WoZXzAVxzpRCvmQ79

       * 即日起至 10/25(二)17:00 截止

♦ 活動網頁: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19603

♦ 活動洽詢:☎ (02) 3366-3776 ✉ntutiprc@ntu.edu.tw










活動紀實: 

「怪盜 EX 的預告」新生圖書館利用活動報導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一年一度的新生圖書館利用活動「怪盜EX的預告」在 9 月 30 日 圓滿落幕,獲得校內同學們的熱烈響應,參加人數將近 800 人,創近 5 年來新高,讓我們一同來回顧今年新生尋寶的精采亮點。





- 左:活動現場一隅/中:豐富的活動獎品一字排開,令人眼花撩亂/右:新生祭時圖書館攤位的活動宣傳 -




亮點 1 ✦ 拼圖印章

有別於往年各別獨立的闖關章,今年採用拼圖印章的模式,集章完成後,怪盜要偷的寶物就此出現!


玩家的回饋 突然發現題目設計是臺大藏書票,覺得很驚喜 // 謝謝,活動很棒,視覺美術很好看!(字體很特別)且禮物非常吸引人~~(尤其是精緻的布書籤與富有歷史意涵的藏書票)











- 左:今年採用的拼圖章/右:精美的布書籤也是獎品之一 -




亮點 2 ✦ 自助還書機

今年的新關卡為自助還書機,為了讓同學熟悉操作自助還書機的步驟,關卡題目將操作步驟轉化成保險箱的密碼,輸入正確密碼才能找到破關章!
(右圖:正在自助還書機前破解密碼的玩家們)

玩家的回饋 結合密碼箱很新奇,有密室逃脫的刺激感 // 密碼鎖超酷 // 我對密碼很有興趣 // 很精緻,還放了實體密碼盒。// 找完後還要去外面的雜誌區找線索~印章還藏在夾層內 相當豐富有趣 而且又多認識了一個區域。






亮點 3 ✦ 臺大人文庫關中關

你以為到了指定地點就可以得到闖關章了嗎?在臺大人文庫的關卡,除了讓同學認識臺大人文庫的典雅環境外,也同時了解圖書館現期期刊的擺放方式,我們設計了關中關,引導玩家前往指定地點尋找闖關章。



玩家的回饋 喔喔喔我覺得藏在雜誌架後面的那關超。酷。// 沒想到可以打開很有解謎感 // 多階段的關卡、臺大人文庫的氛圍很棒 // 因為這個關卡可以一次逛到兩個地方 // 第一次進去人文庫,在進去找線索時被人文庫美麗的樣子吸引住。



今年的新生尋寶活動總計送出了 4 台腳踏車大獎,以及各式各樣精美的圖書館紀念品,謝謝所有參與的玩家,圖書館目前正在進行 1 樓的空間改造,讓我們一同期待蛻變後的圖書館,以及改裝後的空間為明年新生尋寶活動帶來的挑戰與新意! (左圖:別有洞天的期刊架)






- 左:新生尋寶活動參與人數踴躍/右:開心前來領車的腳踏車得主 -

校史館新生活動 ─ 躍進畫作穿梭過去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配合圖書館每年專為臺大新生設計的闖關活動,作為獨立關卡的校史館,為切合「怪盜 EX 的預告」的主題設定,校史館設計「躍進畫作穿梭過去」的敘事線,引導新生在諾大的校史館展廳內,找尋出《在我頭上者,群星之天空》的畫作,並回到服務台告知服務人員,這幅畫作所描繪的臺大校園場景為何?



其實答案很容易猜到,就是(舊)總圖書館。從前總圖書館的大閱覽廳,2005 年搖身一變,成為校史館的常設展廳。由於答案太過簡單,因此如果想獲得校史館額外準備的神秘小禮,還需回答加試選擇題:「請問畫作中的星空,是受到哪位歷史名人的影響?」。這題目就稍微有些挑戰,但聰明的新生們,都知道利用 google 大神找答案,正解是:康德。




- 左:陳丕燊《在我頭上者,群星之天空》,配合活動特陳列於跟畫作中近似的角度/右:聰明的新生,大都知道利用 google 大神找出答案 -



這幅畫作是由現任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的陳丕燊教授所繪。陳教授當年就讀臺大物理系時,喜歡在舊總圖遼闊的大閱覽室讀書,某天他坐在閱覽桌前,受到傅斯年校長「我們貢獻這個大學于宇宙的精神」感召,抬頭向上望,一個富有想像力的念頭突然閃過腦海:「如果現在頭上沒有天花板,這個星空將是多麼希臘。星光下,智慧真的是和宇宙相連。」於是,他立刻在紙上隨便勾勒幾筆,騎著腳踏車直奔回家,花了一個晚上將這幅畫作完成。畫名《在我頭上者,群星之天空》,出自德國哲學家康德之墓誌銘,由於陳丕燊教授喜好哲學,尤其景仰康德哲學,故即使當時在圖書館(今校史館)的閱覽廳內無法直接仰望星空,也透過此意象,表達對於宇宙真理的嚮往。






從想像沒有天花板的舊總圖閱覽廳,連結到宇宙真理,所以我們準備的神秘小禮就是「我們貢獻這個大學于宇宙的精神」醫療級口罩,上刻 14 字為本校第 4 任校長傅斯年先生於 1949 年 11 月 15 日第 4 次校慶演說詞之結語。傅校長期許我們的大學成為宇宙間一個有意義的分子,並借用荷蘭哲學家斯賓諾沙「宇宙的精神」之理念,強調本校設立的目的在追求宇宙間一切永恆而無限的真理。而這 14 字的書法,則為本校哲學系郭文夫副教授為校史館開館而書的墨寶,於校史館「臺大精神」展區即可見到。

(右圖:配合活動,暫且讓傅斯年校長銅像戴上他自己說過的名言口罩)

歡迎按讚追蹤校史館粉絲專頁,參加未來不定期舉辦的推廣活動,就有機會獲得特製的宇宙精神口罩喔!


漸入佳境的開學生活,HELP 講堂等你來探索!

學科服務組



忙碌的學校生活展開中,就讓 HELP 講堂系列課程陪你一同探索自學資源、學習書目整理與奠定論文撰寫的基礎吧!10 月份有「進階你的英語力—圖書館英語自學資源全攻略」介紹圖書館的英語學習資源;「書目管理工具 EndNote 20(進階)」適合想進一步認識引用格式編輯的你。11 月份有「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查找期刊排名與認識 JIF、JCI 指標」快來認識量化評鑑指標,評估期刊影響力;還有「運用 Latex 寫論文」以及「OECD iLibrary —國際農業經濟、能源環境、教育貿易資源全集合」,論文寫作與查找國際農經數據一網打盡。

10/18 ㊁ 14:2016:20 ✦ 書目管理軟體EndNote(進階)直播網址☞ 報名
10/20 ㊃ 14:20
15:20 ✦ 進階你的英語力 — 圖書館英語自學資源全攻略 直播網址☞ 報名
11/3 ㊃ 14:2016:20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查找期刊排名與認識 JIF、JCI 指標 直播網址☞ 報名
11/8 ㊁ 14:20
15:20 ✦ 運用Latex寫論文直播網址☞ 報名
11/10 ㊃ 14:20
15:20 ✦ OECD iLibrary—國際農業經濟、能源環境、教育貿易資源全集合 直播網址☞ 報名

◎ 敬請事先上網報名,,課前將以E-mail寄送錄取通知。
◎ 「學習休閒都能要,跟著HELP講堂做得到!」系列課程請見網頁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SLIM 雲端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使用教學懶人包

學科服務組
想查詢臺大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首要工具便是雲端圖書館自動化系統(System for Libra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簡稱 SLIM),透過懶人包的系列文章帶您了解 SLIM 的使用方法,輕鬆找到所需資料。《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總館空間重塑計畫始動

年(選單): 
民111年
月(選單): 
9月
期數: 
269

圖書館領域網絡分析服務百件淬鍊,教師有感推薦!

研究支援組.江芊儒

引用,是學術寫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篇學術著作,都有著繼往開來的歷史定位,前有參考文獻,後有引用文章,這份以引用締結的關係,不僅是檢索文獻的利器,在界定出領域相關文獻集後,透過「引用文獻分析」,更能綜觀發展脈絡、掌握趨勢及應用取向。同時,結合「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將文獻、主題、關鍵字、作者、所屬單位等視為網絡中的節點,以共同出現、引用情形等定義其關係連線,具象呈現領域的主題組成,洞悉重要機構與作者,並看見每個議題在學術發展洪流中的位置。



圖書館在 2019 年運用書目計量、社會網絡分析等方法,推出了領域網絡分析(Domain Network Analysis;簡稱 DNA)創新服務,提供本校教師、系所主管客製化的專屬分析報告(範例),迄今已完成超過 150 件服務申請,有賴教師們提出的需求與回饋,不斷精進服務的同時,也更了解分析成果對老師的助益,這次我們特別邀請在學術職涯各階段的教師,親筆寫下對 DNA 服務的感想。


土木工程學系 // 蔡亞倫老師




圖書館研究支援組的 DNA 分析服務是非常用心且有效的工具服務!透過閱讀報告中的清晰解析,我可以有效率地了解該領域常發表的期刊,主題與研究熱度趨勢,也能掌握大方向的關鍵字,衷心推薦!!☺


蔡老師著重創新領域探索,DNA 報告幫助認識核心期刊,並透過簡繁程度不同的多種主題、關鍵字分析,快速一覽研究議題與應用面向,避免遺漏,也能從文獻量、影響力指標趨勢看見各議題的發展潛力。



動物科學技術學系 // 林原佑老師


感謝芊儒用心的個人研究主題客製化分析服務,內容多元豐富,非常鼓勵校內教師多加利用。



林老師以目前投入的領域申請分析,透過 DNA 報告驗證並拓展對領域的認識,除佐證主題的蓬勃發展,也從合著分析中看見全球重要的機構與作者,報告中更聚焦近年研究主題、關鍵字的變動,以及專利與文獻應用的情形。



農藝學系 // 劉力瑜老師


經過圖書館 DNA 分析,我更了解研究未來趨勢,無論個人研究發展,甚至系所中長程目標規劃,都能掌握先機,並了解我們在學術界的競合對象。強力推薦~



劉老師從教師和系所主管的角度,分別申請了個人與系所的分析服務,意在放眼未來。DNA 分析從已發表的文獻呈現全球的主題組成、歷史發展、引用趨勢及後續應用,或能鑑往知來,而在系所分析中更呈現系所特色、比較標竿,望能知己知彼。



領域網絡分析服務的每一份報告,都依申請目的與領域特性量身打造,期待幫助老師們在科研現場的觀察之外,從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探析領域的脈動。在迎向下一個百件服務的路上,我們仍不斷精進服務,發現更多可能,期許成為教師在無涯學海中的指南針。







總圖書館學期間開放時間

閱覽組
★ 111學年度第一學期(2022/9/5-12/25)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2:00 8:00-17:00
4F 多媒體服務中心 9:00- 21: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9/7、10/5、11/2、12/7 (皆為週三)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24 小時自習室 24小時開放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9/25、10/30、11/27、12/25)17:00至隔日(週一)8:00 不開放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0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 討論區 8:00-22:00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9/25、10/30、11/27、12/25)17:00至隔日(週一)8:00 不開放
B1 影印中心 9:00- 19:00 不開放


特殊開館時間|

B1-5 樓閉館,24 小時自習室照常開放
9/9(五) 中秋節遇例假日補假
9/10(六) 中秋節
10/10(一) 國慶日
11/26(六) 選舉投票日


館內實施座位管制,校友、休學生請暫勿使用 B1 自習室
10/17 – 10/28 (一 - 五) 期中考
12/12 – 12/23 (一 - 五) 期末考


註:各分館開放時間敬請參閱各分館網頁,各系所圖書室開放時間敬請參閱本館網頁




總圖書館館藏架位調整配置

典藏服務組

考量讀者使用需求,並活化總圖空間,圖書館已於暑假期間完成館藏架位調整作業:

  • 原置 1 樓 的現期期刊、四庫全書、參考工具書、教師指定參考書改置 3 樓
  • 原置 1 樓 的東亞文明資料改置 2 樓密集書庫
  • 原置 2 樓的 A、B、J、K 分類號西文圖書改置 4 樓人社西文資料區






  • - 移置 3 樓的現期期刊區 -



    另為配合即將展開的空間重塑計畫,原置 1 樓的當日、月報紙,於此過渡期間暫時移置 2 樓密集書庫,與過期裝訂報紙集中陳列。
    調整後的樓層配置,請參見網頁。歡迎師生多加利用。



    蛻變中 ─ 臺大圖書館總館 1 樓空間重塑計畫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臺大圖書館於 2014 年成立總圖空間規劃小組後,以館舍永續使用、空間活化、服務多元創新三大主軸,推展臺大總圖書館空間與服務重塑計畫,經過數年沉澱及運作,這項工程即將於本學期啟動,以一樓的重塑為主要目標,預期將於 2023 年完工,帶給校內師生耳目一新的臺大總圖!

    以下就各區域改造重點進行介紹,歡迎與我們一起期待:





    重點 1|圖書館中軸

    讀者入館後的視線延伸,將館外校園景觀軸線拉進圖書館,透過中廳樓梯的延伸及後側挑高端景轉化而成的表演區,形塑嶄新視野。


    中軸重塑範圍
    中廳樓梯 後側表演區(樂牙彎)





    重點 2|圖書館南側

    走入圖書館中廳後,右邊區域將調整為數位媒體區,做為讀者自由賞閱視聽作品的交誼客廳,同時新增演練室、討論室、多人聆賞席等各式功能空間。





    南側重塑範圍
    聯合服務櫃臺 數位媒體區



    重點 3|圖書館北側

    圖書館中廳左邊區域將改造為開闊的自主學習空間,不要求安靜閱讀,而是暢談所在。本區將採模矩架構設計,可彈性地建置討論、展示、休閒等多用途隔間,滿足各類空間需求。




    北側重塑範圍
    多元共享區 多元共享區外觀



    更多計畫內容,歡迎參考計畫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remodel/


    圖書館迎新活動「怪盜 EX 的預告」,等你來挑戰!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館員賴柏瑞收到來自怪盜 EX 的預告信,揚言將於9/30午夜過後,取走館內最珍貴的紙上寶石,潛伏在館內的怪盜 EX 已在各樓層設下了多道謎題,你能協助賴柏瑞趕在期限之內找出怪盜EX的目標嗎?







    今年的圖書館新生活動主題為「怪盜 EX 的預告」,手持闖關卡至總圖書館各樓層指定地點闖關,完成 9 項任務、集滿 8 枚過關章後,再至 1 樓「情報蒐集站」挑戰終極關卡,通過即可參加抽獎,領取「完美破案禮包」;此外,到社科圖、醫圖、校史館與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等獨立關卡參加活動另有好禮相贈。



    若您是本學期新生,還有機會抽中頭獎腳踏車以及更多迎新大獎! 歡迎一邊闖關尋寶,一邊認識圖書館的豐富服務與優質環境!
    更多活動詳情與豐富獎品,請至活動網頁查詢。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4551 ✉ tulce@ntu.edu.tw













    愛閱小沙龍:「微小抉擇成就圓滿」─ 決斷力練習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



    人生的航道不會一帆風順。當我們面對未知的海象,需要勇敢做出最佳的選擇,才能無畏無憾往理想揚帆前進。


    本期愛閱小沙龍展出「決斷力練習」相關館藏,希望可以啟發大家定義屬於自己的人生,提升觀察力、思考力、意志力以及行動力,邁向想望的彼端。



    「微小抉擇成就圓滿」─決斷力練習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2/9/5 -10/31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門廳 + 4 樓多媒體服務中心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2_choice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午後電影院 ─ 愛迷離

    推廣服務組

    ※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圖書館內請配合戴上口罩。若有相關異動將再行公告。造成不便,謹請見諒。

    10/5(三)|燃燒女子的畫像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2019) – 121 mins

    18 世紀的歐洲,才華洋溢的年輕女畫家瑪莉安收到委託,需要在對方不知情的狀況下,完成富家小姐艾洛伊茲出嫁前的肖像畫。兩人在孤島相依為命,白天女畫家悄悄觀察小姐的一舉一動,到了晚上才縱情下筆。兩人在畫與被畫的親密接觸下,即便是在充滿禮教束縛的時代,卻也漸漸萌發了禁忌的曖昧情愫。

    10/12(三)|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Call me by your name (2017) – 132 mins

    17 歲的艾里歐隨父母在別墅度假,成天改編古典樂,並與朋友瑪西亞一起度過慵懶的夏日時光。一名迷人的美國研究生奧利佛前來擔任教授父親暑期實習生,他與艾里歐對彼此的慾望,在溫暖陽光的催化下甦醒,青春的騷動讓情竇初開的艾里歐開始意識,他與奧利佛在這個炙熱夏日中的愛火,即將徹底改變他的人生。

    10/19(三)|因為愛你  Carol (2014) – 118 mins

    特芮絲熱愛攝影,在百貨公司當店員時邂逅了卡蘿。卡蘿成熟又充滿魅力,正為了爭取女兒的監護權而焦頭爛額。兩人年齡和背景天差地別卻一見鍾情,頻繁的往來讓感情逐漸升溫。但好不容易擁有愛情和自由的卡蘿,因為女同性戀者的身分,在爭奪監護權的風暴中受到攻擊,而特芮絲也開始思考這段感情該何去何從。

    10/26(三)|藍色大門  Blue Gate Crossing (2002) – 83 mins

    張士豪和孟克柔是兩個性完全不同的高中男女學生。張士豪毫無心機、血性熱情,終日無牽無掛,心中想的只是得到游泳比賽的冠軍,以及追到心中喜歡的同校女生孟克柔,但是在性格內斂、外型很酷的孟克柔心中,卻深深封鎖著一個重要秘密,她愛的其實是另一個。

    原圖中心 9-10 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九月】影片介紹請參考 268 期館訊內容
    【十月】將放映 1 部與「原民抗日戰役」相關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在賽德克族語中,意為「真正的人」,本片分為上下兩集:上集以象徵日本的〈太陽旗〉命名,描寫 1930 年莫那·魯道帶領族人反抗日本長期壓迫原住民而引發的霧社事件;下集命名為〈彩虹橋〉,刻畫日軍鎮壓,莫那·魯道帶領賽德克族浴血抵抗的過程,並深入刻畫族人壯烈犧牲後,越過彩虹橋回歸祖靈的故事。

    播放日期| 10/1、10/8、10/15、10/22、10/29 (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賽德克.巴萊(上)─ 太陽旗
    播放時間|10/1、10/8、10/15、10/22、10/29 10:00 - 12:25 (145mins)

    1930 年,馬赫坡社新來的日警因文化誤會與賽德克族人起強烈衝突,賽德克年輕人集體要求莫那·魯道帶領反擊日本人。莫那清楚知道這是場必輸的戰役,更將堵上滅族危機,但他明白唯有挺身為民族尊嚴反擊,才能成為「真正驕傲的賽德克人」,於是率領族內年輕族人循著祖先之訓示,準備奪回屬於他們的獵場。
    ◎場次二

    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
    播放時間|10/1、10/8、10/15、10/22、10/29 14:00 - 16:15 (135mins)

    賽德克族人突如其來的猛烈攻擊,讓日本政府震怒,派遣陸軍少將鎌田彌彥帶領 3 千名以上的軍警聯合前往霧社討伐,一場驚心動魄、以信仰之名的戰役,即將在櫻花盛開的漫紅山林裡一觸即發。



    原圖中心主題書展 ─ 「南島淵源:從臺灣到拉帕努伊」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南島語族(The Austronesian-Speaking Peoples)的擴散,被認為是太平洋墾殖史中,繼距今 7 萬至 5 萬年間非洲智人移居亞洲之後,最大的一次遷徙。在 1990 年代,學者 Peter Bellwood 從歷史語言學的觀點,提出「臺灣原鄉論(Out of Taiwan)」,認為南島語族的擴散係自公元前 2200 年左右,從臺灣出發,經菲律賓,橫跨大洋到馬達加斯加、拉帕努伊(復活節島),並於公元 1250 年前後抵達紐西蘭。而根據李壬癸等學者的研究,由於臺灣南島語的歧異性最高,以及保存了大量的古語特徵,因此一般相信臺灣南島語是整個南島語系的發源地。而近年來考古學、遺傳學、民族植物學的研究,更為「臺灣原鄉論」提供了更多的支持證據。



    立基於學界對於「南島起源」的研究,原圖中心特別策劃了「南島淵源:從臺灣到拉帕努伊」書展,並挑選與南島語族相關的圖書資料,主題包含臺灣南島語、哈瓦基(Hawaiki,毛利人的故鄉)、Lapita 文化、樹皮布、文身、托拉查人(蘇拉威西島的原住民族),和拉帕努伊等,希望藉由此次書展,讓讀者能對南島語族有更進一步地了解。


    展出日期:2022/7/15 - 9/30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展出清單: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19252









    活動紀實: 

    [Master講堂] 森林系余家斌教授講座紀實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Master 講堂「小孩子才做選擇!研究創新與投稿應用我都要」系列講座,2022 年 6 月 7 日邀請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余家斌老師演講。余老師以「爭什麼,研究與應用摻在一起做成撒尿牛丸啊─虛擬實境自然研究應用於安寧病房照護」為題,分享從事森林療癒研究、教學的心路歷程,以及將森林療癒結合虛擬實境技術於醫療照護的實務經驗。





    - 余家斌老師在線上開講,超過一百位聽眾參與 -




    森林療癒的研究與應用

    本場演講由圖書館研究支援組林秋薰組長開場,以社會網絡分析及書目計量學的研究方法,分享森林療癒研究的發展脈絡,及余老師在該領域中的傑出成就。余家斌老師以長年的研究經驗,引述過去的學術文獻,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講解自然環境對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的調節效果,以及對心理健康的益處。在體驗自然環境的過程中,包括運動、光線刺激等,讓人遠離日常生活壓力,可提升生理功能並改善情緒,形成正向循環,達到森林療癒的功效。森林具有疾病預防、公共衛生的價值,因此保護森林對人類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舉例來說,美國醫師會開立「大自然處方箋」,建議患者去公園或森林散步兩小時,每週 3 次並追蹤進度。日本護理師觀察在醫院內使用復健器材比較無趣,於是帶高齡患者走入森林步道,可以增加復健的時間與成效。德國心理諮商師則陪伴個案到戶外邊散步邊聊天,個案在自然環境中卸下心防,進而改善心理疾病。








    投入虛擬實境研究的契機

    曾有臨床心理師請教余老師:「安寧病房的病人沒有體力外出,出門有感染風險,該怎麼利用大自然幫助他們呢?」余老師觀察無法外出的特殊族群也有親近自然之需求,所以閱讀文獻,尋找解決方法,例如:美國有醫院為燒燙傷患者換藥時,運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降低疼痛感。


    受到國外研究啟發的余老師,在 2016 年與企業合作,進行「虛擬實境森林與都市環境對生心理效益」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年輕與年長者體驗 VR 森林可以釋放負面情緒、改善心理健康,年輕受試者表示 VR 科技讓人更想走出戶外。



    2019 年余老師和亞東紀念醫院安寧病房團隊合作,結合森林療癒與虛擬實境技術,師生拍攝 360 度實景影片,協助患者透過 VR 頭盔觀賞臺灣自然景觀全景影片,幫助無法出門的病患紓緩症狀、穩定心情。









    虛擬實境的教學與研究經驗

    使用 VR 會面臨不少挑戰,需要花時間摸索軟硬體設備、設計腳本,並思考如何與課程、研究結合。因此,余老師認為利用 VR 教學與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先買或借一套器材玩玩看,不必一次到位,可以逐步進行。此外,余老師分享參訪哈佛大學 VR Lab 的心得,也在線上展示他帶領臺大學生進行「森林遊樂概論虛擬實境工作坊」的成果。





    感謝余家斌老師的精彩演講,讓我們看見研究從理論走入實際生活,應用在不同場域中的火花,相信能為正在摸索研究方向的同學帶來跨域思考與社會實踐的啟發。余老師不僅在學術研究領域開創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森林,也帶著聽眾走入一生可以受用無窮的森林。週末假日不妨安排一趟森林之旅,療癒您的身心靈!




    ☞ 觀看演講錄影



    - 聽眾踴躍提問且熱烈討論,余家斌老師親切回覆 -




    2022 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紀實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自 2010 年開辦以來,已舉辦 12 屆。雖然 COVID-19 疫情至今依然未完全消散,但是多數人都已接種過疫苗,因此今年的營隊活動仍如期辦理。雖然籌辦過程中,難免因疫情影響導致學員或隊輔臨時無法出席等狀況,不過活動還是在工作人員共同的努下力克服萬難,順利落幕。


    博物館群目前共計 10 個實體成員館,按照往例,由校史館擔任 3 梯次的共同開場課程,負責帶領學員初步認識臺大及博物館群,其餘 9 個成員館再打散平均安排進 3 個梯次。為了這一年一度的博物館群集體盛事,各館無不用心設計自己的課程,內容涵蓋主題知識授課、展廳導覽、操作實驗、分組闖關、DIY 手作等等。不少成員館還會額外準備跟課程主題相關的小禮物;例如動物博物館提供的是工作人員親手製作的小骨項鍊、植物標本館提供不同種類的果實與種子組合包、地質標本館的小禮物則是由學員親自使用地質鎚敲出,包裹在石膏塊中的礦物標本。除了增廣見聞,還有許多手作成品與紀念品可以帶回家,參與的學員們皆是收穫滿滿。


    3 梯次共同開場課程 @校史館







    - 認識臺大及博物館群課程 -

    第 1 梯次 8 月 15 日(一)


    - 左:動物博物館,達爾文瘋狂粉絲會─物種起源/中:農業陳列館,洞洞與花牆的探索/右:檔案館,「傅鐘」敲敲「門」 -

     

    第 2 梯次 8 月 17 日(三)



    - 左:物理文物廳,天外奇「機」/中:植物標本館,果‧子的奇幻旅程-追趕跑跳碰/右:醫學人文博物館,醫學的推手 -



    第 3 梯次 8 月 19 日(五)



    - 左:人類學博物館,阿奇出任務之大哥沒有輸/中:地質標本館,從石頭看臺灣/右:昆蟲標本館,身穿花花衣的蝴蝶仙子 -



    今年的學員,主要來自雙北地區,亦有從桃園、苗栗、台中、高雄各地而來。另外也由家扶中心推薦經濟弱勢家庭兒童,由博物館群全額補助參加費用,以善盡大學博物館的社會責任。3 梯次體驗營的 12 名小隊輔,則是招募來自不同科系修習暑期學習服務課的臺大學生擔任。




    小隊輔們也跟學員一樣,透過參與營隊而更加認識臺大博物館群,並且在帶隊的過程中學習如何與比自己年紀更小的學員相處。最後列舉幾位隊輔對營隊活動的回饋:





    「參加活動前,我在臺大待了兩年,完全不知道博物館群的存在;同時,也對於臺大了解甚少。但在一個下午的行前訓練導覽中,我了解了臺大的前世今生,也開始對於先人開闢本校的不易感到感激。」


    「當知道這個工作相比於掃地或淨灘等服務學習,不僅不無聊還能學到許多新知(尤其對文組生命更是大開眼界),當下有種賺到的感覺!」

    「我真的很幸運可以選到這麼有趣和有意義的服學!……要是沒有參加這次服學,我可能會對臺大仍然只有一點點了解。」

    「起初我十分惶恐,不知如何與這群相差十歲的孩子們拉近距離,只能不斷尬聊。直到破冰遊戲與之後的桌遊,與他們之間的藩籬才逐漸瓦解。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與某隊員聊天的過程中,得知其是由社福機構為弱勢家庭報名的名額。聽聞後,我便盡可能幫助男孩……。最終送男孩到捷運站的過程中,他向我說『哥哥,能遇到你真好。』剎那間,我的淚腺已然潰堤,礙於面子,我趕緊向其道別,送到他坐輪椅的父親身邊,轉身後,久久不能自己。」










    學習休閒都能要,跟著HELP講堂做得到

    學科服務組.黃瀅芳





    歡迎報名圖書館的 HELP 講堂系列課程,幫助是新鮮人的你、需要寫論文的你,快速掌握文獻查找、撰寫報告與正確引用的訣竅與技巧。讓開學的生活順利又充實喔!


    所有場次均為線上課程(使用 Webex 線上平台),
    敬請線上報名,課前將以E-mail寄送錄取通知。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NTU Library F.I.R.S.T. Workshop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學科服務組
    為協助國際學生善用圖書館資源以增強研究能力,本館特別規劃 3 場英語解說課程,內容包含博碩士論文查找、PubMed 與生醫領域資料庫、ABI/INFORM Collection 資料庫,歡迎本校師生踴躍參加。

    NTU library presents the F.I.R.S.T. Workshop: a multi-session workshop designed to help foreign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learn how to discover and search for useful research resources in library collections and e-resources. All sessions are conducted in English. Welcome to attend the workshop.

    注意事項
    1. 請先上網報名
    Please register the session online.
    2. 均為線上課程(使用 Webex 線上平台)。
    All sessions will be conducted through live streaming. After registration, you will be notified of the live stream URL (through Cisco Webex) before the date of the session.
    3. 如有任何問題與建議,請洽詢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please contact us.
    ☎ (02) 3366-2326 ✉ tul@ntu.edu.tw

    快速認識 ACS 引文格式

    學科服務組.李明錦
    ACS 引文格式是由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簡稱 ACS)所制訂,為化學領域學術文獻寫作投稿時,主要使用的引文格式。在 ACS 引文格式中,定義了投稿文獻中的文中引註(Citation in text)與參考文獻(References/Bibliography)著錄格式。《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線上漫遊圖書館,優質服務報你知

    年(選單): 
    民111年
    月(選單): 
    8月
    期數: 
    268

    8/11(四)起總圖書館暫停 1 樓閱覽區服務與導覽服務

    閱覽組、推廣服務組

    配合總圖書館空間改造,考量讀者安全及施工品質管理,自 8/11(四)起暫停 1 樓兩側閱覽區服務,並暫不提供導覽服務。

    如有閱覽需求,建議改至 B1 或 2 樓以上樓層使用。
    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讓我們一同期待總圖空間的蛻變。

    臺大新鮮人第一站,線上圖書館之旅等你來參加!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嶄新學年,臺大圖書館為初來乍到的你準備了精采的圖書館之旅!不論是大學生、研究生、國際生、教師或職員,都歡迎參加今年度線上圖書館之旅,內容包括圖書館導覽以及超實用資源講習,讓你在最短時間內熟悉圖書館環境與多元服務,並了解各種資源的使用方式!

    // Notes //

    活動使用 Cisco Webex,會議室連結將於該場次前一天以 Email 提供報名者 。
    各場活動限本校師生及職員參加

    // 場 次 //


    9 / 1(四)10:20-11:20
    9/21(三)14:20-15:20
    9/28(三)10:20-11:20


    ☞ 線上報名


    // 場 次 //


    8/30(二)10:20-11:30
    9 / 2(五)14:20-15:30
    9/22(四)10:20-11:30


    ☞ 線上報名


    // 場 次 //


    8/29(一)14:20-15:20
    9/13(二)10:20-11:20

    ☞ 線上報名



    // 場 次 //



    9/23(五)10:20-11:30
    9/29(四)14:20-15:30

    *本活動對象為本校職員及眷屬卡友;參加者可登錄
    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 2 小時

    ☞ 線上報名


    主辦單位:圖書館推廣服務組、學科服務組
    活動洽詢:推廣服務組☎(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Welcome to join the “Know Your Library” online tour! 國際生圖書館之旅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Librarians conduct this online orientation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library to advance their learning skills! Students will know how to better use the NTU library with a 30-minute online tour and a 40-minute instruction on the library's resources and services.


    歡迎本校師生參加線上圖書館之旅,藉由導覽與講習快速瞭解臺大圖書館的多元服務與豐富資源,提升學習力!

    // Sessions //

    9/1(THU)14:20-15:30 (in English) | 9/20(TUE)14:20-15:30 (in Chinese) | 9/27(TUE)10:20-11:30 (in English)

    ☞ Online registration



    // Notes //

    Sessions will be performed on Cisco Webex. All attendees will receive an URL via Email on the day before the session.

    線上場次使用 Cisco Webex,會議室連結將於該場次前一天以 Email 提供報名者 。
    This event is only for NTU students and faculty. 本活動限本校師生參加。



    This event is organized by Library Extension Services Division and Subject Services Division

    Contact us:☎(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確閱的心 ─ 臺大圖書館行動書車計畫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在繁忙的日常中,

    有多少次來不及拿起一本書,

    沉浸在優美的詞藻與動人情節?



    又有多久沒能感受到,

    偶遇喜愛作品時那股雀躍之情?

    想要確實閱讀一本好書的心願,

    就讓臺大圖書館行動書車幫你實現!





    線上電影座談會.8 月場次



    時間:8/24(三)14:00-15:00 @ webex線上會議室

    主題:精神科醫師的診間推薦好書

    講者:吳佳璇(遠東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臺大保健中心兼任身心科主治醫師、金鼎獎非文學圖書類著作人得主)

    注意事項 線上座談會為校內教職員專屬,其他身分讀者請來信登記候位。










    行動書車.11-12 月份活動預告 

    展出主題:失智與長照(11月)、Blind date with a book(12月)

    出車時間:11/9(三)、12/14(三),時間請期待後續公告

    出車地點:行政大樓一樓第一多功能會議廳

    注意事項 書車服務對象僅限本校有借書權限之教職員工,請記得攜帶校內證件以便現場為您辦理借書喔。
















    社科圖「解鎖情緒」主題書展,帶您找回挫折復原力!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童敏惠


    生而為人,情緒相隨。

    每個人在生活、求學、工作、交友等各方面,經常會因遭遇到不同的處境,而感受到不同的情緒起伏。然而,在現今變化快速的現代社會和全球化環境裡,每個人每天接收的訊息如潮水般湧來,尤其在面對當下似無止境的 COVID-19 疫情和俄烏戰爭等世局,更容易讓人產生不安、憂慮、焦躁、沮喪、恐慌、壓力,甚至憤怒、悲傷等負面情緒。


    為幫助讀者認識各種情緒,找尋舒緩和調適負面情緒的方法,以安定身心,進而提升自我挫折復原力,社科圖特於暑假期間推出「解鎖情緒」主題書展,精選展出 30 餘本有關情緒療癒之圖書與心理自助書,歡迎大家前來翻閱。而為能讓讀者靜心閱讀細細品讀,書展圖書亦可供外借,借期 14 天,不可續借。




    - 左:「解鎖情緒」主題書展展出圖書一隅/右:「曼陀羅繪畫與自由書寫」繪圖區 -



    此外,亦推出「曼陀羅繪畫與自由書寫」活動,於書展區備有色紙與 60 色油性色鉛筆,歡迎讀者隨時坐下來,挑一張喜歡的色紙,在像一面鏡子的圓形曼陀羅裡,照應著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情緒,隨意自由塗繪,同時,也可在畫紙空白處自由書寫文字。畫好的曼陀羅畫,可以帶走,也可以掛到書展中的解憂樹上,與大家分享!歡迎有空時到社科圖來走動!走動!


    「解鎖情緒」主題書展暨「曼陀羅繪畫與自由書寫」

    活動地點:臺大社科院圖書館一樓

    活動時間:2022/7/11─8/31






    *註: 自 9/1 起,書展移至社科圖 2F 「心靈療癒書房」繼續展出。



    午後電影院 ─ 亦師亦友

    推廣服務組

    ※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圖書館內請配合戴上口罩。若有相關異動將再行公告。造成不便,謹請見諒。

    9/7(三)|春風化雨  Dead Poets Society (1989) – 133 mins

    校風保守、教學嚴謹的威爾頓中學,一直以升學為主要目標,而英文老師基廷的出現,為原本傳統的校風注入一股活力與朝氣。他獨具創新的啟發性教學方式,不僅引領學生們走入文學的殿堂,在賞析詩詞之美的過程中,更趁機傳授了「把握今天、及時行樂、認識自我,才能走出不一樣的路」的真諦。

    9/14(三)|蒙娜麗莎的微笑  Mona Lisa smile (2003) – 120 mins

    一位剛從位於美國西岸,校風開放的藝術學校畢業新鮮人,巧合之下被派往東岸一間作風保守的藝術學校任職。在老師與校方教學理念不同之下,問題頻生衝突不斷。她努力的化解歧見並堅持教學理念,啟發當地的學生,重新對藝術、人生與愛有了新的見解。

    9/21(三)|人間師格  Detachment (2011) – 98 mins

    亨利擁有能讓頑石點頭的教育特長,但兒時沉痛的回憶讓他選擇封閉自我,與人疏離。永遠的代課生涯,一切只為逃避與人群可能產生的任何情感聯繫。但在一次新任的高中代課任務裡,他所有自我孤立與故作瀟灑面臨巨大衝擊。矛盾的他在去與留之間掙扎擺盪。身處傷痕累累的人生中,亨利是否還有餘力,解救跟他一樣需要被拉一把的靈魂?

    9/28(三)|我和我的小鬼們 Entre les murs (2008) – 124 mins

    又是一個新的學年,法文老師佛杭蘇瓦滿懷抱負地設計新課程,希望帶給學生豐富有趣的一年,沒想到這群小鬼龍蛇混雜,一個比一個叛逆難搞。師生間言語和心理的衡突不斷,再加上難纏的家長、立場迥異的同事,更有硬梆梆的教育制度等重重考驗。劇情發人深省,赤裸地呈現自由主義下的教育體制弊端。

    原圖中心 8-9 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原圖中心開館時間依據 COVID-19 疫情現況並配合本校防疫政策調整,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八月】影片介紹請參考 267 期館訊內容
    【九月】將放映 2 部與「部落故事」相關的電影。《只要我長大》以 3 個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小朋友為主角,呈現他們在逆境下的樂觀勇敢,帶你從生活角度看見部落樣貌;《不一樣的月光》以歷史事件莎韻之鐘為主軸,描述外地劇組與部落青年尤幹和阿公回到舊部落的故事。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原圖中心觀賞。

    播放日期| 9/3、9/17、9/24 (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只要我長大
    播放時間|9/3、9/17 10:00 - 11:30 / 9/24 14:00 - 15:30(90mins)

    一個遺世獨立的原住民部落,靜靜地躺在美麗山谷間,3 個在部落長大的小男孩 ─ 瓦旦、晨皓與林山,個性樂觀活潑、調皮貪玩,卻又因家庭而各懷心事,他們一直用最「看得開」的方式長大著。行動不便的拉娃老師為部落的孩子們開設課輔班,她擁有美妙歌喉,卻不再開口唱歌,直到瓦旦發現拉娃以前唱歌的錄音帶,故事因此展開序幕。
    ◎場次二

    不一樣的月光
    播放時間|9/3、9/17 14:00 - 15:39 / 9/24 10:00 - 11:39(99mins)

    一個埋藏 70 幾年的部落傳說引起外地劇組好奇,因此前來探勘,想要拍攝以此故事和黑皮部落為主的電視劇。而部落青年尤幹知道阿公是唯一親眼目睹傳說故事真相的人後,偷偷計劃帶阿公上山,劇組企劃小茹,也跟隨著老人家的腳步,展開一段驚險歷程,一同解開深藏在山林裡多年的秘密。

    活動紀實: 

    [Master講堂] 社會系吳嘉苓教授講座紀實

    學科服務組.黃瀅芳


    Master講堂「小孩子才做選擇!研究創新與投稿應用我都要」系列講座,2022 年 4 月 26 日邀請社會學系吳嘉苓教授演講。吳老師以「性別化創新:連結知識研發與社會改革的五道工法」為題,以實際研究案例分享「性別化創新」在促進研發上的重要性,進一步創新知識,並使科技與科學的發展更適合生活與社會所需。





    性別化創新」(gendered innovation)最早由史丹佛大學科學史教授 Londa Schiebinger 提出,是 21 世紀國際科學社群與科技政策倚重的取向。歐盟執行委員會在 2020 年所發布的政策報告,強調納入性別的研究取向有助精進研發;此外,國內科技部也有推動相關措施。到底性別議題對科技與科學研究有甚麼影響呢?又該如何做到「性別化創新」?本次講座以性別平權背景闡述、揭露研究上的性別盲點出發,提出五道進行「性別化創新」改革的工法。

    促進性別平權的背景闡述

    科技研究領域一向倡導「性別平權」的重要性,例如研究領域的性別比例,是否理工領域以男性為主、護理人員以女性居多,進而影響公共政策的擬定與經費分配。但是在「性別化創新」裡則認為需要從「知識」本身開始做調整,以性別(甚至種族)的角度分析科技研究進而創造新知識。




    那要怎麼創造新知識呢?歷史學研究曾經有過一個有趣的案例:為什麼生物分類學家林奈(Carl Linnaeus)會將人類歸於哺乳類呢?Londa Schiebinger 探究這段命名歷史的過程中,發現林奈不選擇以有毛、有耳洞等特徵來命名,是想藉此批判中上階級聘請奶媽哺育,母親不親自哺乳的現象與立場。透過女性主義觀點的歷史研究,挖掘出科學史上的新觀點與詮釋。




    累積已久的議程:揭露性別盲點

    性別化創性並非只注重女性權益,而是注重研究中可能產生的性別盲點。例如刻板印象中認為女性罹患骨質疏鬆機率較高,但實際上男性罹病後的死亡率更高,若僅偏重於女性的實驗研究,則可能造成男性在此疾病的預防與治療被忽略。




    刊登在主流期刊的文章,也曾探討過實驗用動物的性別偏誤,使臨床試驗對象要能反映母群體的觀點受到重視,進而讓實驗設計中公母鼠比例成為一個新的議程。以新的議程、注重性別的研究方法,產生沒有性別偏見的知識。



    新議程:「性別化創新」改革

    那要如何落實性別化創新呢?講者以身為社會學研究者所得到的啟發以及綜合各國案例,提出五道工法:




    工法一:評估現有知識與科技的性別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曾調查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 AI 人工智慧語音助理,其性別設定的相關議題。不可否認,早期數位助理多以女性角色為主,除了反映、複製與傳播性別偏見:「女性是順從的」之外,也可能讓孩童習於把女性做為助理,習慣要求女性聲音的情緒勞動。




    工法二:設想研究的優先順序

    研究術語「該做而未做的研究(Undone Science)」,是指關注研究中的特定族群或性別、母群體中容易被忽略的少數,從質疑現有標準開始檢視研究的優先順序,例如從性別觀點思考為什麼要做這項研究?決定哪些事情需要被研究?當中是否會有偏見?誰會從這項研究中受惠?誰會被忽略?以 2002 年富豪汽車所做的汽車碰撞試驗為例,即考量到不同懷孕周期的女性駕駛,而模擬生成了試驗假人 Linda(原只有試驗假人男性角色 Sam)。




    工法三:重新設想核心概念與性別的關係

    實驗設計上若產生抽樣偏誤,是否可以修正?例如從社會學研究角度發現生殖研究、少子化的孕產政策經常只著重於女性;即使在注重家庭價值的南歐國家也有生育率低落的現象,若將探究因素納入男性角色則會發現,在男性養家活口的刻板社會期待下,當勞動力市場不利於男性時,就可能是導致無法成家生育的主因。此外,在「性別化創新」的啟發之下,陪產課程與生產教育都應將男性納入。





    工法四:分析生理性別(Sex)與社會性別(Gender)如何互動

    社會研究分析上要注意分析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之間相互的影響,以及與其他社會因素(如:年齡、階級與族群)之間的關聯。其中最經典的研究案例是 1966-1992 臺灣 RCA 工廠汙染事件,研究發現男性工人的病因容易被確認,但女性工人則否。透過陽明交通大學林宜平老師的性別化創新實踐案例,將女性工人從事家務的態樣、家務對家人健康的影響、以及因婚配移居的狀況納入考量,修正了研究設計與抽樣的偏誤,使得女性工人的罹病因果得以被確認。






    工法五:重視各方洞見

    使用者與設計者之間是否會有很大的鴻溝呢?例如日本政府在 311 福島核災後開始注重公共場所的輻射檢測,但民眾所關心的場域則有所不同,例如母親更關心日常育兒相關場所,如:公園的沙坑、學校等等,促使當地母親化身公民科學家,甚至提出政策主張。





    建立真實的烏托邦

    當現有的科技與研發已有基本或是卓越的貢獻,但還有一些盲點時,就可以透過這五道工法持續改善。這之中也包含與民間社運團體合作的方式,目的是為了找出洞見,建立更好的社會。當研究能累積與貢獻出新的知識,科技能回應社會需求,對企業、產業來說,也能創造更好的產品與新穎的想法,取得商機,建立真實世界的烏托邦。




    近年來的學術研究也提倡「負責任的創新」,透過增加社會素養、反思過去準則、接納多元,提出不同的看法。勿將這些看法視作麻煩,而是改革與創新的機會,積極回應讓科學有新的做法!


    ☞ 觀看演講錄影








    「鵬翼摶風 ─ 臺北高商卒業論文特展」活動紀實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李明玲


    社科圖典藏之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卒業論文為本館特色館藏,自 1947 年 1 月「臺灣省立法商學院」併入臺大法學院後,該批學生論文一直隱身靜默地存放於圖書館一隅,未及有機會展現於大眾面前。為此,圖書館特別規劃於 2022 年 5 月 10 日至 6 月 30 日辦理 「鵬翼摶風 - 臺北高商卒業論文特展」,讓大家可以一窺塵封多年,不曾對外公開之學生論文。


    臺北高商本科生須修業 3 年,依規定畢業時繳交論文,而社科圖所藏論文完成時間在 1926-1944 年間,計有 1,448 冊,研究主題廣泛,涵蓋商業、貿易、經濟、法律、產業、殖民等各式議題,囿於展覽空間限制,擬就下列 3 個面向為主軸,從中挑選 10 冊可呈現時代意義或具特色之論文。







    - 左:展覽海報/右:卒業論文展示 -



    聚焦南支南洋、大東亞共榮圈等議題

    臺北高商是配合日本南進政策而創立的實業學校,教研注重臺灣、南支南洋等區域之產業調查,培養南進商業戰士為首務,學校除開設臺灣及南洋相關科目外,學生必須學習南支南洋語言,因此不少論文即聚焦於臺灣、南支南洋、中國等各種議題的探討。


    另,響應二戰之前日本提出之「大東亞共榮圈」政治主張,1941 年臺北高商設立「東亞經濟專修科」,修業 1 年,學習中國經濟相關知識,以期短期培育大東亞共榮圈實業人才,在這時期有多篇相關研究議題,反映了當時日本帝國之戰略構想與政治主張。


    展出相關論文

    【臺灣研究-糖業】本島糖業ヲ論ジ其将来ニ及ブ/田坂久(序號 0430)

    【南洋研究】我国対蘭領東印度貿易促進ト臺湾ノ過渡期/大島忠良(序號 0493)

    【臺灣與南支貿易研究】臺湾ト南支ノ貿易 /松井重泰(序號 1029)

    【大東亞共榮圈研究】大東亜共栄圏ニ於ケル植民政策的考察 /若松大三(序號 1403)













    畢業生就職情形

    根據「臺北高等商業學校一覽」(昭和 16 年度)本科卒業生(計 1,311 人)就職別統計顯示,學生畢業後以擔任「銀行會社員」(49.8%)最多,其次是「官公吏」(28.1%);服務地域則以臺灣為主(71%),再來是內地(日本)(17.4%),少數則前往滿洲國、中國、南洋、朝鮮等地工作,真正前往南支南洋活動者不多,與當初學校創立的目標產生了差距。




    臺北高商畢業生就業機會的取得,是由民間或公家雇主向學校申請雇用,再由校方推薦學生就業或面試。從下圖統計圖表顯示,約5成畢業生於銀行金融機構發揮所學,其次有近3成學生在公家機關服務。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總督府調查課是蒐集南支南洋情報及研究的主要機構,而臺北高商校長片山秀太郎曾任調查課課長,擁有豐富的南支南洋調查經驗,他轉任臺北高商校長後培植不少基層南方調查人員,這些學生畢業後進入調查課從事資料蒐集工作,是調查課不可或缺的生力軍。





    - 左:本科生就職別/右:本科生就職地域 -

    展出相關論文


    【銀行業尖兵】信用貨幣ト商業/石井暉治(序號 0147)

     *石井暉治曾任職於高雄市湊町臺灣銀行支店。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生力軍】獨逸ニ於ケル新帝国主義/石橋忠(序號 0210)

     *石橋忠曾任職於總督府官房調查課(屬)、臺灣資源調查委員會(書記)、總督府官房企畫部(屬)、國家總動員業務委員會(書記)、
     臺灣物價委員會(書記)…等職。





    臺籍學生研究成果

    本次展覽著重臺灣籍學生的研究表現,除展示本館典藏最早臺籍學生賴坤燦(1927 年畢業)論文外,還有丁瑞鉠、高湯盤 2 位臺籍生論文。








    丁瑞鉠是臺北高商創校 10 年第 1 位考上日本國立東京商科大學(今一橋大學)的學生,曾任大同公司經理與董事、台塑副總經理、兼任臺塑關係企業總管理處財政部經理及南亞塑膠常務董事;高湯盤畢業後赴滿洲國中央銀行工作逾 10 年,1946 年返臺進入臺灣銀行任職,1947 年轉至華南銀行,擔任總經理近 20 年,1976 年 9 月轉任第一銀董事長,兩人皆有傑出的事業表現。


    除此之外,1926 年臺灣總督府商業專門學校改制為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商業學校,1929 年併入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臺北高商設置臺南分教場,一年後,臺南分教場廢止,僅有兩屆的分教場畢業生論文被運回臺北,我們也從中選出一位分教場畢業生鄭東貴論文為代表。





    展出相關論文

    【社科圖典藏最早臺籍學生論文】我国ノ金輸出解禁問題/賴坤燦(序號 0032)

    【臺籍學生 (1)】マーシャル経済学原理撮要/丁瑞鉠(序號 0123)

    【臺籍學生 (2)】特殊銀行ノ研究/高湯盤(序號 0539)

    【臺南分教場學生】論新労資協調大勢/鄭東貴(序號 0306)









    - 由左至右:丁瑞鉠論文、高湯盤論文、鄭東貴論文 -



    對照現今電腦打字的便利時代,當年這些學生親手一筆一字書寫的論文,從題目選擇、文獻蒐集梳理、論文架構擬定,到最後手寫研究成果,下筆謹慎小心,治學態度不亞於今日的研究生。此特展展出 10 冊卒業論文皆有簡要的歷史背景及作者畢業後任職單位之文字說明,參觀者可藉由論文了解當時的時空環境及論文議題的衍生與研究之間的關聯性。



    與此同時,圖書館以臺北高商卒業記念冊及臺灣日日新報為素材,製作「臺北高商-那些年 這些事」影片,邀請老師同學一起回顧歷任校長、教師、學生、校舍、社團、修學旅行及宿舍生活等校園點滴及新聞大事,希望透過一幅幅珍貴的黑白老照片及剪報資料,試圖建構臺北高商的概略樣貌,重現那段不復記憶的學生青春歲月。



    為豐富展覽內容,我們特地自校史館商借臺北高商畢業校友鈴木源吾先生半身塑像。鈴木先生於 1925 年自臺灣總督府高等商業學校畢業,1927 年取得威斯康辛大學經濟學碩士,1930-1945 年再返回母校臺北高等商業學校任教,教授商業英文、經濟原論、統計學等科目。國民政府來臺後,在臺灣省立法商學院及臺大法學院教書,二二八事件後回日。順帶一提的是,與鈴木先生同為校友的石橋憲治、鹽谷巖三兩位老師,後來也回到臺北高商執鞭授課。





    - 左:鈴木源吾教授塑像/右:「臺北高商-那些年 這些事」影片播放 -



    疫情下的畢業季,祝褔不缺席

    特展期間,正是鳳凰花開、驪歌響起之時,無奈遇上 Covid-19 疫情升溫,為避免群聚感染,學校採取遠距教學至期末措施,偌大校園頓時顯得空蕩寂寥。近兩年的疫情,學生無論在學習或人際關係上,產生了有形或無形的距離與隔閡,前所未有的教學模式,對學校與師生帶來不少衝擊與挑戰。





    鑑於疫情造成的社交與心理的疏離,社科圖為畢業生設計了「2022 夢想前行 ─ 致畢業的你和我」活動,邀請參與者在精心設計的卡片上寫下對自己、同學及學長姐的畢業感言與願望,透過手寫的溫度,傳遞溫暖祝福,並蓋印:① 畢業快樂、② 築夢踏實、③ 心想事成、④ 友誼長存、⑤ Let New Adventures Begin 等 5 種心語印記,希望今年畢業的同學帶著好友滿滿的祝福與力量邁出校門,在前往夢想的道路上不會孤單,就如同展覽名稱「鵬翼摶風」一樣,大鵬展翅,追夢無懼!





    - 左:2022 夢想前行活動/右:祝福卡片及心語印章 -

    JCR 2022 最新鎮壓(Suppression)原則 ─ 引用自我堆疊(Self-Stacking)

    學科服務組.蘇筱喻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2022 年的更新數據已於 6 月 28 日公布,除了有 3 種期刊因自我引用過高而遭鎮壓(Supression)外,另外有 6 種期刊被列警告清單,而這 6 筆期刊的警告原因,是依據最新鎮壓原則 ─ 引用自我堆疊進行評估,究竟何謂引用自我堆疊(Self-Stacking)?《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