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何以舒心,唯有好書

年(選單): 
民108年
月(選單): 
3月
期數: 
227
主編的話標題: 
何以舒心,唯有好書

三校借書一卡通用服務升級

閱覽組
國立臺灣大學系統為讓臺大、臺師大、臺科大三校師生可以享用更多圖書資源,特升級「借書一卡通用服務」,即日起已申請一卡通用服務讀者至其他二校借書每人可借圖書增加至 10 冊,借期為 30 天,並可續借 1 次或以最長借期 60 天為限,惟不提供預約服務。歡迎多加利用!

若您尚未申請一卡通用服務,歡迎上網填覆轉檔意願。凡本校專任教職員工(不含研究助理)、博士班、碩士班及大學部在學學生皆可申請,申請後,視合作館轉檔作業進度,約 10 個工作天內開通服務。開通後可直接持本校教職工生有效證件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利用圖書館服務進行閱覽並借閱圖書。

因各校讀者類型眾多,開放服務範圍係三校共同議定,若無法申請本服務之讀者,歡迎至圖書館借用館際合作借書證至合作館借閱圖書。若有相關問題,請洽圖書館閱覽組:☎ 3366-2353 ✉ tulcir@ntu.edu.tw

繳款更方便!圖書館推出悠遊卡繳款服務

閱覽組
即日起在圖書館也可以使用悠遊卡來繳款哦!
從本學期開始,您可在總圖書館流通櫃台、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社科院圖書館(辜圖)、法律學院圖書館、醫學圖書館共 5 處,除繳付現金外,亦可使用悠遊卡來繳款,目前以繳交圖書逾期款為主,如有需要,歡迎您多加利用!


總圖書館討論室配備升級!新增投影機及觸控螢幕

閱覽組

討論室是同學們討論課業的好場地,目前已新增投影機、觸控螢幕等設備,讓討論分享更加方便。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立即體驗全新設備!

344討論室|提供高流明投影機及HDMI轉接線,可連接筆電投影使用。

346討論室|提供 50 吋觸控螢幕(內含電子白板軟體)及手機、平板無線投影分享器。
※ 使用投影機及無線投影分享器,請洽總圖1樓流通櫃台借用。


原圖中心3-4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三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26期館訊內容

【四月】本月份原圖中心週六電影院將放映兩部陳潔瑤導演的紀錄片,有關位於南太平洋法屬新喀里多尼亞島原住民生活記實,《我在這裡看見你》從導演自身的原住民角度記錄新喀里多尼亞島上的臺灣原住民藝術家,和當地人搖擺在城市之間的生活片段;《漂流遇見你》則真實記錄臺灣與新喀里多尼亞島兩地原住民用音樂找尋彼此的過程。

播放日期| 4/6、4/13、4/20、4/27(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我在這裡看見你
播放時間 | 10:00-11:12 (72分鐘)

本片記錄臺灣原住民藝術家來到新喀里多尼亞駐村創作的點滴,導演一人隻身前往這個陌生的島嶼。帶著未知與不確定,以臺灣原住民的角度紀錄這個法屬小島。影片帶著輕鬆的基調,搭配著臺灣原住民爽朗的民謠與當地的雷鬼曲風,襯托出世界原住民的樂天。而輕鬆幽默的對話中,帶點詼諧與諷刺,讓人在一連串藍天白雲的美麗畫面裡,對這些黑色耀眼的卡納族人處境感到不捨……
◎場次二

漂流遇見你
播放時間 | 10:00-11:30(90分鐘)

在世界的另一端,會不會有一群跟自己有著相同文化背景與命運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漂流著?

兩位臺灣的原住民音樂人應本片導演的邀請,到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與當地的原住民音樂人,進行一趟音樂交流之旅。在這趟小旅行中,他們與當地人一同生活,有時一起玩音樂、有時一起創作。在旅途的結尾,他們發現走向世界最重要的秘訣,就是尋回自己的傳統根底。

午後電影院 - 動物好朋友

推廣服務組

4/10(三)我的好朋友是隻豹 Duma (2005) – 100mins

小新捉到了一隻小獵豹,為了不讓牠餓死荒野,小新與父親決定要帶牠回家,並撫養牠長大。「杜瑪」成為小獵豹的名字,這個名字是非洲斯瓦希里語的「獵豹」之意。杜瑪與小新一起睡,成為他的守護者、保鑣與好朋友。 但在小新的父親過世之後,小新的母親決定出租農場、搬到城裡居住。小新決定離家出走,帶著杜瑪騎上父親留下來的摩托車,進入南非的荒野裡,展開送杜瑪回家的旅程。
4/17(三)小黃狗的窩 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 (2005) – 102mins

娜莎在蒙古草原上撿到了一隻流浪的小花狗「點點」,雖然爸爸極力反對,仍偷偷收留牠。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面臨日漸都市化的衝擊,許多人遷居到城市去,娜莎的爸爸也做了這個決定。當蒙古包拆卸裝上車後,娜莎的爸爸將「點點」拴在木樁上。娜莎坐在滿載著行李的車上,離開了從小生長的草原。當被拴住的「點點」越來越渺小時,娜莎的眼眶開始充滿了淚水……。

4/24(三)親愛的大笨象 Pop Aye (2017) – 102mins

中年建築師遇上人生瓶頸,在家被老婆嫌棄,公司小開兔死狗烹將他開除。失業的他在曼谷街頭驀然回首,瞥見兒時玩伴大象Pop Aye,憶起歡快的童年時光,毅然買下大象,卻發現都市生活容不下他倆,打算和老象一路向北返鄉。這趟人與象的公路之旅,途中狀況不斷,所幸萬能的象鼻領著他倆,與沿路風景相伴。

新春書展「2018 Openbook好書獎」 ─ 打開來讀,有人陪你!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2019新年新氣象,今年希望好好充實的你,想知道有哪些經典好書暖心、揪心又舒心?
總圖書館3月6日至31日於一樓閱覽區舉辦「2018 Openbook好書獎」書展,分為「年度好書.中文創作」、「年度好書.翻譯書」、「美好生活書」3大類,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好書你還沒讀?!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野豬渡河》重返二戰前後,以瑰麗濃彩文字,呈現人的暴虐、殺伐本事與幻變鬼魅,實為今年拔山扛鼎之作。《織巢》細膩溫柔,緩緩道出家庭從未歇停的遷徙離散,人之存在如何藉由情感作為憑依。《回望》非僅喟嘆,多角度敘述,輻射人之渺小與無能為力,透過書寫爬梳來處。
(摘錄自2018 Openbook好書獎》年度好書文學類 評審報告)



年度好書.翻譯書

洋風和魂》把戰後日本向美國仿效取經的服飾業發展與文化轉譯,做了令人眼睛一亮的詮釋;《瘋癲文明史》從希臘時代談起,包山包海詳細闡述精神疾病的歷史與認知,並直接挑戰了傅柯的關點;《史達林》則是本格的歷史傳記,將這位聲名如雷貫耳大家卻一點都不瞭解的歷史人物,作了由生到死的全面性交代。歷史書寫的角度從傳統到新奇,從嚴謹到輕盈,可謂百花齊放大豐收。
(摘錄自2018 Openbook好書獎》年度好書非文學類 評審報告)

美好生活書
一個人大丈夫》尋找小出版社的可能;《侍酒之人》描繪葡萄酒侍酒師的養成之路;《妖姬.特務.梅花鹿:白虹的影海人生》記錄了台灣早期電影史……迥異的類型裡,共通的是字裡行間透出的信念、關懷、熱情、創造。這些翻滾努力的故事,似乎也激勵著我們的人生。
(摘錄自2018 Openbook好書獎》美好生活書 評審報告)


延伸閱讀|OPEN BOOK 閱讀誌

開學醒腦菜單!HELP講堂3月份課程!

學科服務組.吳朝裕


3月份本館精心挑選五場課程,包含蒐集文獻的重要站點「Web of Science資料庫」及「EBSCOhost資料庫」,掌握財經趨勢的「TEJ臺灣經濟新報資料庫」,撰寫論文的殺手級工具「Endnote X9書目管理軟體」等課程,幫您找回學習節奏,充實研究技能,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本月也特別規劃一場「WOS、JCR、ESI分析功能大解析」課程,將帶您了解如何利用這些資料庫,檢索教師升等、系所評鑑時需要的資料,也歡迎各位教職員一同參與!


◆ 講義將於課程結束後上傳至【HELP講堂】網頁
◆ 如該場次有錄影,錄影檔將於課程結束後上傳至圖書館【數位學習網】

課程名稱 課程時間 課程地點 報名網址
蒐集文獻第一站 - 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資料庫 3/7 (四) 14:20 – 16:20 總圖書館
多媒體中心
418
大團體室
線上報名
研究資源大聯盟 - EBSCOhost系列資料庫 3/13 (三) 10:20 – 11:20 線上報名
躍升財經分析達人 - TEJ臺灣經濟新報資料庫(基礎班) 3/20 (三) 9:20 – 11:20 線上報名
寫論文必學 - Endnote X9(基礎班) 3/21 (四) 14:20 – 16:20 總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線上報名
展現你的研究能量 - WOS、JCR、ESI分析功能大解析
(教職員篇)
3/28 (四) 14:20 – 16:20 總圖書館
多媒體中心
418
大團體室
線上報名


化學物質特性與合成方法怎麼查?

學科服務組.翁雅芳
你還在用維基或Google找化學物質、藥品的資料嗎?
Merck Index是查詢化學物質、藥物和生物製品的綜合性百科全書,化學系圖和醫圖有第15版(2013年)最新紙本館藏。Merck Index也由英國皇家化學會出版線上版,臺大目前沒有訂購線上版,但學校現有可使用的化學資料庫中,Reaxys也能提供詳盡且有實驗佐證的數據與方法。《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平家物語音譜本第一卷:平家物語 節附語り本》

特藏組.周嘉瑩
平家物語音譜本 第一卷》是與日本新潟大學鈴木孝庸教授合作,將本館所藏之平曲音譜本,附上將草書解讀為現行字體的全文影像再製本。

「平曲」是以琵琶伴奏而演誦「平家物語」的表演藝術。《平家物語》於 13 世紀初葉在日本問世,主要講述 12 世紀後半,繼承桓武天皇血統的武士「平」姓一族的故事。以平清聖為首,從其家族榮華霸道、與清和源氏兩族大戰、至後代子孫衰亡的過程,最後以往生者在另一個世界獲得救贖結束。


該故事後來透過盲人琵琶法師說唱而廣為流傳,至 17 世紀時,開始有明眼人加入說唱,因此在其文本做上標記的「音譜本」開始出現。音譜本有各種不同的形式,有以點與線標記墨譜的「線條式」,或以文字標記音高與聲調的「文字式」。平曲曾有一方流及八坂流兩大流派,而後八坂流失傳,一方流則又分為前田派與波多野派。

本館典藏的 4 件平曲音譜本——《平家物語節 附語り本》(平家物語 節錄語本)兩冊、《平家正節》 2 冊、《平本家正節》 15 冊、和《平家物語》 3 冊——雖然皆是散本,也非最早版本,但與日本所藏的同類音譜本相比對,仍可發現許多珍貴的資訊。

《平家物語音譜本》系列預計出版 3 卷,本書為該系列的第一卷--《平家物語 節附語り本》。本館所藏原書共有兩冊,為波多野流派的線條式譜。原書本無內外題名,是由鈴木孝庸教授根據〈我身栄華〉(闔第榮華)、〈二代后〉(二代皇后)、〈額打論〉(立匾爭論)等內容標題,判定其為「平家物語」,是部 22 篇的節錄本。

本書不僅是全文影像再製本,更有作者細心的介紹和解說,這次能夠透過專業解讀,對於日本平曲、平家相關研究者,甚至是所有對日本表演藝術、文學有興趣者,皆能有所啟發,是部相當值得收藏的學術性書籍。

豬事順利迎新春

年(選單): 
民108年
月(選單): 
2月
期數: 
226
主編的話標題: 
豬事順利迎新春

2018年熱門影片Top 10

典藏服務組.黃庭霈

圖書館2018年新進影片Top 10借閱排行榜出爐,您是否每部都看過呢?「愛」依舊是每部熱門影片最深刻的命題,從《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你的名字》感受心靈的悸動與勇氣,《生命有限公司》、《巴哈旺大飯店》引領我們思索人生,《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奇蹟男孩》探討多元尊重與包容,《血觀音》、《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描述社會現實與人權議題,《可可夜總會》、《明日進行曲》提醒我們對生命珍而重之。歡迎利用影音@ONLNE影音Focus掌握新片、熱門與推薦影片的第一手訊息,多媒體服務中心誠摯歡迎您的蒞臨!

排名 片名 使用方式
1 可可夜總會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2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3 生命有限公司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4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5 奇蹟男孩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6 巴哈旺大飯店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7 你的名字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8 血觀音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9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家用版(可外借)
10 明日進行曲 公播版(中心內使用)

數位MOD來了!類比訊號掰掰!

典藏服務組.張端桂
多媒體服務中心自設立以來,即提供有線電視頻道服務。讀者不僅能在中心內觀賞各類影音館藏,也能收看優質電視頻道。然而隨著有線電視設備的老化,以及HD高畫質時代的來臨,圖書館在去年底,已將有線電視頻道服務升級為數位MOD公播頻道服務。
MOD公播頻道服務共有66個富教育意義及新聞性之電視頻道及公播版隨選影片,涵蓋音樂、體育、知識、綜合、戲劇、新聞、電影、外語等主題,提供更多元的節目選擇。歡迎讀者多加使用~

總圖書館學期間開放時間

閱覽組

特殊開館時間|
比照學期間週五開館(補上班、上課日)
2/23(六)
B1-5樓閉館,24小時自習室照常開放
2/28(四) 和平紀念日
3/1(五) 調整放假
4/4(四) 兒童節
4/5 (五) 民族掃墓節
6/7 (五) 端午節
比照學期間週六開館(溫書假)
4/2-4/3(二-三)
館內實施座位管制,校友、休學生請暫勿使用B1自習室
4/8 – 4/19 (一-五) 期中考
6/10 – 6/21 (一-五) 期末考

★ 107學年度下學期 ─  2/18(一)至6/23(日)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2:00 8:00-17:00
4F 多媒體服務中心 9:00- 21: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3/4(一)、4/8(一)、4/30(二)、5/31(五)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24小時自習室 2/24、3/31、4/28、5/26 為當月最後一個週日,援例開放至17:00止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 討論區 8:00-22:00
2/24、3/31、4/28、5/26 為當月最後一個週日,援例開放至17:00止
B1 影印中心 9:00-20:00 10:00-18:00 10:00-17:00

原圖中心2-3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二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25期館訊內容

【三月】原圖中心將分享兩部來自非洲,以「女巫」為主題的影片,劇情創新且引人入勝。上午場《嘰哩咕與女巫》是部動畫片,故事主人翁嘰哩咕自出生後便不斷用他大大的好奇心改變這個世界;下午場《你才女巫,你全家都女巫》描述一個8歲女孩被控訴為邪惡女巫,不想死的她,決定闖出一場驚天動地的人生!

播放日期| 3/2、3/9、3/16、3/23、3/30(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嘰哩咕與女巫  (輔導級)
播放時間 | 10:00-11:11(71分鐘)

嘰哩咕從娘胎裡蹦出來,就自我介紹:「我叫嘰哩咕」,自助切斷臍帶洗好澡,立刻向世界丟出一大串問題,爸爸呢?被女巫吃掉了。女巫為何那麼兇?祖父說,所有的問題終將導出生命的意義。而女巫的終極秘密,原來正是嘰哩咕未出生就愛發問的原因……
◎場次二

你才女巫,你全家都女巫 (保護級)
播放時間 | 14:00-15:58(118分鐘)

擾人異事發生在非洲尚比亞小村落,受波及的倒楣村民將矛頭指向剛好在現場的八歲女孩,說她就是掃把星、惡毒女巫!經過潦草審判,女孩被判死刑,她被綑上限制飛行的緞帶。若自行剪掉,就表示願意被當成山羊宰殺;若選擇留著,就能當「人民公巫」,為國家出一份力。

午後電影院 - 天生領袖

推廣服務組

3/6(三)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The motocycle diaries (2004) – 126mins

1951年,患有氣喘的23歲醫學院學生格瓦拉與死黨阿爾貝托,載著滿滿的家當與憧憬,跳上機車,從家鄉出發,揭開一場貫穿南美大陸的壯旅。隨著旅程開展,他們目睹、並體驗了這塊土地所承受的種種創傷、苦難、與不義。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種族剝削、帝國壓迫……等,不斷激盪兩人的靈魂,也在青年格瓦拉的心裡埋下了日後席捲世界的革命之火。
3/13(三)林肯 Lincoln (2012) – 151mins

1865年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發生美國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在即將步入1866年之際,剛當選美國第16屆總統的林肯也面臨此生最重大的考驗:他必須要進入國會,和各懷鬼胎的國會議員們進行協調,希望他們能夠投下神聖的一票,來廢除腐敗的黑奴制度。在各方強大的壓力,以及詭譎多變的政治局勢下,林肯總統如何運用他的智慧和政治手腕,獲得最後的勝利呢...?

3/20(三)最黑暗的時刻 Darkest hour (2017) – 125mins

二戰前夕,溫斯頓邱吉爾成為英國首相之後的幾天內,就必須面對極具挑戰性的考驗:該與德國納粹和平談判,亦或是堅守英國的立國理念,和對民主自由的堅持?納粹強大勢力已橫掃西歐,入侵的威脅迫在眉睫!在驚慌失措的全國國民、抱持懷疑態度的君王及心懷不詭的政黨同僚多方夾擊下,邱吉爾必須挺住,團結國家,並進而改變世界歷史。

 
3/27(三)曼德拉 漫漫自由路 Mandela : long walk to freedom (2013) – 147mins

前南非總統曼德拉為世人傳頌的光輝歲月出身自南非東開普敦省農村的曼德拉,畢生為種族和平奔走奮鬥,44歲遭捕入獄,為自由付出長達27年的牢獄生涯。歷經數十年不懈的血淚奮鬥,曼德拉帶領民眾邁向自由大道,1993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隔年更成為史上第一任黑人總統,正式宣告南非民主時代來臨。

活動紀實: 

2018聖誕交換禮物之Blind date with a book—活動報導(二)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2018年12月12日至25日圖書館舉辦了最受讀者喜愛的盲書活動,但這次不僅僅促成讀者與未知圖書的相遇,更將盲書活動變身為聖誕交換禮物派對,請讀者「用一句溫暖祝福,換一本命定的書」。我們在活動現場佈置了臺大圖書館史上最「陽春」的一顆聖誕樹,上面沒有任何掛飾,一旁則有設計成聖誕樹裝飾球的空白小卡與筆,讓讀者在借閱盲書的同時寫下祝福並將其貼於樹上,希望隨著活動每日進行,這顆聖誕樹將趨繽紛與熱鬧。


- 左:館員用別針將聖誕燈固定在聖誕樹布飾的背面。/中:多變的燈光透過棉布微微閃爍,創造一顆不刺眼的溫暖聖誕樹。/
右:特製的裝飾球小卡,等待著讀者寫下祝福來裝飾聖誕樹。 -


就在活動即將起跑之際,館員們心情開始忐忑不安,盲書肯定是受讀者歡迎的,但大家真的會留下「祝福小卡」嗎?如果最後只有零星的留言,我們要如何面對史上最「寂寞」的這顆聖誕樹?出乎意料之外,讀者如支持盲書活動般地響應溫暖留言活動,在第一時間用行動消滅館員內心所有的不安。每天每天,隨著桌上的盲書一本本被借走,聖誕樹上的「祝福燈球」也一顆顆地出現,每顆燈球都滿載著深深的期許與祝福。在活動的最後幾天,聖誕樹甚至已無法承載所有的祝福話語,我們緊急地加碼印製「雪花小卡」,有了更多張貼祝福的空間,熱情的讀者又能恣意地為某個人、某個信念、某個目標寫下隻字片語,表達自己的祝福、決心或支持。最後,我們共同擁有了 347 則溫暖祝福,這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聖誕交換禮物,成就了世上獨一無二的聖誕樹,更是我們一起攜手勇敢向前的開始。

→ 點選圖片開啟大圖,看看熱情的人們為您傳遞了哪些祝福!

本期館訊發行之時,正是農曆新年的起始,新學期亦即將展開,我們就借用其中幾則留言,祝福所有的讀者新年快樂,一切順心!


豬年來了─臺大圖書館賀年明信片介紹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2019年的豬豬賀年傳情活動,您參加了嗎?眼尖的您,是否發現本館明信片下方的小字有標註圖片來源? J. Wolf Lith (1853). Mammalia Plate XXXVII: Porcula salvania. In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Pt. 21

此圖片來自臺灣大學圖書館收藏之紙本期刊,圖片名為姬豬(學名:Porcula salvania),或稱侏儒豬、迷你豬,此刊亦有電子全文,收錄於本部落格介紹過的 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 (生物多樣性傳承圖書館)。《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球關係史料集成》 第五卷出版

特藏組.阮紹薇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球關係史料集成》第五卷,已於2018年10月出版。本史料的時代背景為1864-1867年,清同治年間,末代琉球國王尚泰(1843-1901)向宗主國清朝請求冊封的時期。當時的琉球王國在財政困窘的情況下,一方面要預備冊封大典、對清朝入境的「冠船貿易」進行評價與交涉,一方面還要應付背後監控也想藉機謀利的薩摩藩,是還原末代琉球王國真實處境及評價貿易的一手資料。


內容包含臺大圖書館以下館藏:

一、〈同冶三年より同四年迄  評価方日記〉:清朝派出冊封正使趙新及副使于光甲所乘冠船(或封舟)到達之前2年,琉球王國由浦崎親方擔任「評價奉行」及濱比嘉親方等6名被任命為「評價方主取」,負責冊封使團船隻上所帶貿易貨品的事前評價及交涉業務的記錄;
二、〈同冶五年より同六年迄 評価方日記 上〉:記載1866年(同治5年)冠船舶來後與船方進行評價貿易的交涉過程;
三、〈同冶五年より同六年迄 評価方日記 下〉:引錄1867年(同治6年)冠船貿易的決算清單-「評價御物買立帳」。


- 左:〈同冶五年より同六年迄 評価方日記 上〉原件封面;/
右:原件第五頁7月12日記載,冠船方指控琉球評價方任意壓低價格。 -

本史料揭示琉球國王尚泰和冊封使者之間,雖是極度象徵意義的政府外交關係,但「冠船貿易」仍然是二國之間在商言商、將本求利的商業行為。本史料中出現二個特別的民間角色:一是擔心中國商人藉此大量進口獲利,先期由琉球派遣至福州並熟稔當地市場的「唐向功者」,傳播琉球為窮僻小國的消息;另一則是在福州雇用琉球語翻譯的「阿口通事」,令其在貿易品的價格交涉上為琉球爭取利益,可說是琉球與中方之間緩衝的角色。
即使如此,在1866年(同治5年)8月冊封儀式結束後,兩造仍在物品價格上相持不下。眼見評價方官員要將憤怒的中國人軟禁於天使館時,冊封正史趙新(1806-1876)在天使館貼文公告以平息雙方爭議:「…個人以儒者自居,期盼雙方取得公平解決之道。…」展現其人格特質。趙新留心琉球當地風土及掌故,歸國後著有《續琉球國志略》二卷傳世,為研究琉球王國的重要典籍。


- 本卷前附彩圖之一,「事竣登舟」,取自《奉使琉球圖》,現藏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 -

本卷內容見證清朝最後一次冊封琉球國王的歷史,雖然冊封事竣,使者登舟返國,但琉球仍因背負著巨大財政負擔而快速走向亡國之路。1872年琉球王國被明治政府改稱為琉球藩;同年琉球年貢船漂到臺灣引發「八瑤灣事件」後,被要求改用日本年號並停止向清朝朝貢; 1879年(明治12年)日本「廢藩制憲」,在琉球設立沖繩縣,至此琉球王國正式被終結併入日本。

1935年(昭和10年),臺北帝國大學史學科國史教室的小葉田淳(1905-2001)教授,至沖繩縣收集琉球王國對外關係的史料,在二戰前的10年間,抄得沖繩縣立圖書館藏《歷代寶案》,還陸續借回少量資料至臺北,抄寫完畢返還的方式獲得〈冠船日記〉、〈親見世日記〉、〈異國日記〉、〈冠船ニ付評價方日記〉、〈冠船之時唐大和御使者入目總帳 全〉等抄本。因著當地原件遭到毀壞,這批琉球(沖繩關係)抄本成為研究琉球王國歷史和社會的重要資料。

2005年起琉球大學以臺大抄本為讀本,每週四在沖繩歷史研究會舉行古文書講讀會。2011年6月該校由高良倉吉、豐見山和行、赤嶺守3位教授,及沖繩公文書館史料編集室主任漢那敬子等為代表,與臺大圖書館簽約,進行琉球史料全文翻刻、現代日文語譯、名詞解釋與校勘,並比對現存琉球史料(如〈尚家文書〉),為各篇撰寫中日文解題的出版計畫。

- 右:《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球關係史料集成》各頁採三段式的版式,上段為原文的翻刻,中段為現代日文翻譯,下段為詞彚注釋。當時的「冠船貿易」出現許多中國民間常用中藥材。 -


2018年由臺大圖書館出版《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球關係史料集成》第五卷,順利完成此項跨國合作案。以下將全五卷內容的史料名稱、年代對照、卷次及出版年列表,提供學者及讀者們參考利用。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球關係史料集成》全五卷內容

調閱號 史料名 清代 琉球王 西元 卷次 出版年
14613 冠船日記 康熙58年 尚敬王 1719年 第一卷 2013年
14557 親見世日記 乾隆元年 1736年
14558 親見世日記 乾隆4年 1739年
14560 親見世日記 乾隆7年 1742年 第二卷 2014年
14561 親見世日記 乾隆9年 1744年
14562 親見世日記 乾隆11年 1746年
14559 親見世日記 乾隆53年 尚穆王 1788年
14563 異國日記 咸豐元年 尚泰王 1851年 第三卷 2015年
14564 異國日記 咸豐2年 1852年
14565 異國日記 咸豐4年 1854年
14566 異國日記 咸豐5年 1855年
10695 冠船ニ付評價方日記 道光18年 尚育王 1838年 第四卷 2016年
10696 冠船ニ付評價方日記 道光18年 1838年
10693 冠船之時唐大和御使者入目総帳全 道光18年 1838年
10641 冠船ニ付評價方日記 同治3-4年 尚泰王 1864-65年 第五卷 2018年
10642 冠船ニ付評價方日記 同治5-6年 1866-67年
10694 冠船ニ付評價方日記 同治5-6年 1866-67年

與閱讀的緣分永不止息

年(選單): 
民108年
月(選單): 
1月
期數: 
225
主編的話標題: 
與閱讀的緣分永不止息

總圖書館寒假開放時間

閱覽組

特殊開館時間|

1/19(六) 補上班、上課日  比照寒假週五開館
2/1(五)- 2/11(一)農曆春節期間  B1(含自習室)至5樓全館閉館

★ 寒假期間 ─  1/14(一)至2/17(日)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1:00 8:00-17:00
4F 多媒體服務中心 9:00- 20: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1/31(四)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24小時自習室 1/27 為當月最後一個週日,援例開放至17:00止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 討論區 8:00-22:00
1/27
為當月最後一個週日,援例開放至17:00止
B1 影印中心 9:00-20:00 10:00-17:00

圖書館借閱規則修訂

閱覽組

圖書館借閱規則經107年12月4日第3022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主要調整說明如下 :

1. 調整續借規則:
圖書資料於借閱期間隨時可以續借,續借不限次數,每冊(件)圖書資料以最長借期為限,每次續借,到期日展延一次借期。但該資料已有他人預約,或已逾期者,不得續借。(請參閱借閱規則第五條)
 
 ※圖片來源:參考服務部落格

2. 預約冊數調整為30冊。
(請參閱借閱規則第六條)
3. 新增視聽資料借閱相關規則。(請參閱借閱規則第三、十一、十二條)

※其他修正請見「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借閱規則」;有關續借的詳細說明, 可參考參考服務部落格

原圖中心1-2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一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24期館訊內容

【二月】本月份原圖中心將放映兩部以「冒險」為主軸,劇情刺激精彩的電影。《血琥珀》講述緬甸北部居民渴望脫離貧窮、翻轉人生所仰賴的琥珀開採。片中紀錄的真實畫面,也成了緬甸近年戰火不斷的最強力見證;《金剛:骷髏島》劇情則講述一支探險隊被隔絕在太平洋上未知島嶼「骷髏島」後,與大自然展開生死攸關的冒險抗戰。

播放日期| 2/16、2/23(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血琥珀
播放時間 | 10:00-11:36(96分鐘)

緬甸北部森林以盛產琥珀聞名,居民則以盜採維生。李士豪放棄臺灣工作,到此狠砸兩千多萬緬元開設新礦區,冒著生命危險,在槍林彈雨中搶先開挖,果然挖到價值不斐的血琥珀,大發一筆橫財……。
◎場次二

金剛:骷髏島 (保護級)
播放時間 | 14:00-15:58(118分鐘)

一群包括軍人、科學家和探險家的多元團隊,一同探索太平洋上一座看似美麗又危險的的未知島嶼。這群人冒險進入強大金剛的地盤,探險任務變得生死攸關,他們必須努力逃脫這個不屬於人類的原始伊甸園……。

原圖中心主題書展:「影像敘事。凝望臺灣」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面積僅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臺灣,於地球上的存在如粟米般渺小,卻因歷史發展先後聚集了原住民族、漢民族、荷蘭、西班牙與日本人等族群,顯現出多元且複雜的民族風貌。十九世紀以來,攝影技術的發展讓視覺影像成為不亞於文字的重要溝通記錄工具,讀者不再只能從文字描述去憑空想像過往歷史,照片的留存讓已逝的時光鮮明地重現,讓人見證古往今來的人事更迭與景物消長。

空拍大師齊柏林先生曾表示,一直以來他想做的事就是讓臺灣人了解臺灣,讓世界認識臺灣。因此,他花了超過20年的時間,以影像帶領我們看見臺灣的真實樣貌,這些照片除了展現臺灣的美麗,也同時揭露其不堪的一面,並喚醒更多人對臺灣環境保護的重視。

臺灣這座島嶼,一直默默承載著各種歷史記憶,美麗的河山、豐富的人文,交織出一幕又一幕的動人篇章。本期的主題書展「影像敘事。凝望臺灣」挑選許多以影像為敘事主軸的館藏,書中一張張照片訴說著近代發生在這片土地上不同的故事,期盼我們閱讀這些作品後,能更謙卑地看待自己,更努力保護這個美好的家園。

展出清單:http://www.tiprc.org.tw/blog_wp/?p=16195
展出時間:2019.1.2 - 4.30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水月鏡像—懷素<自敘帖>摹刻本風格傳衍特展

推廣服務組.李百珣
在西元八世紀左右的中國盛唐時期,出現了一種新形態的草書,以快速連綿的字體、看似不受法度羈絆,且以充滿隨機性與表演性的特質著稱,後人普遍以「狂草」稱之。狂草自始即與醉酒及顛狂行徑連結在一起,後世視之為中國書法藝術的「情感」或「浪漫」美學代表。唐僧懷素書〈自敘帖〉可說是書史上名聲最大、影響最廣的狂草作品。除今藏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紙本墨跡長卷外,存世尚有眾多摹、臨、仿或刻之複本,它們雖如水中月、鏡中像般撲朔迷離,卻扮演了推動懷素風格傳衍的最重要媒介。此次展出多種明清刻帖,結合高清原寸照片、墨跡與當代大型水墨創作,講述法書典範複製與新生的過程。

配合本次特展,圖書館亦於展場展出相關主題書籍,涵蓋懷素、董其昌及董陽孜等古今書法家的圖錄,以及中外文書法主題書籍,邀請您入場觀看。

特展於2019年1月4日(五)在圖書館一樓日然廳舉行開幕式,開幕式後由特展監製盧慧紋教授進行展場導覽,配合展覽亦有定時導覽,相關活動訊息請見活動網站


- 左:本次特展的監製 ─ 臺大藝史所盧慧紋教授為訪賓進行展場導覽/右:搭配本次特展推出的相關主題書展。 -


展覽日期:2019.1.4(五)-4.28(日)
展覽時間:圖書館開館時間開放
活動網站: https://goo.gl/HzGchW
臉書專頁:https://goo.gl/krMKAz
主辦單位:臺大藝術史研究所
協辦單位:臺大圖書館、臺大文學院

電子書聯盟2019年電子書產品試用活動

採訪編目組.杜宜凌

即日起,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TAEBDC)提供20種西文電子書產品、3種中文電子書產品之試用,試用筆數約4萬5千筆,試用期限至2019年2月不等,敬請把握時間,多多利用。

西文電子書產品試用
中文電子書產品試用

使用說明

1. 點選試用網頁,再點選欲使用的電子書名稱
2. 限臺大校園網域(140.112.*.*)使用,請勿設代理伺服器。校外連線請參考說明
3.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並依著作權法、出版社規定與相關說明的規範,在個人合理使用範圍內使用。
4. 使用完畢請填寫「試用電子書使用意見調查表」,若有任何問題與建議,請洽詢圖書館:
☎ (02) 3366-2326 ✉ tul@ntu.edu.tw

活動紀實: 

2018聖誕交換禮物之Blind date with a book—活動報導(一)

推廣組.李嫣紅

2018年12月12日至25日,總圖舉辦了一場「聖誕交換禮物之Blind Date with a Book」 活動。Blind Date with a book(以下簡稱盲書)的活動概念早在國外圖書館、書店盛行,本館則是在2016年6月舉辦「創異X創意」書展時,首次推出「Blind Date with a Book: Spice up your reading life!」創意借書體驗活動,將館員特選推薦書籍精心包裝,附上提示內容讓讀者隨機借閱,該創新方式帶給讀者不同的閱讀驚喜,在接近期末考及畢業季的6月,借出近800本推薦書籍。2017年12月再度辦理「聖誕快閃書展 Blind Date with a Book」,同樣受到廣大迴響與好評,於是在眾多讀者的建議下,盲書就此成為總圖長期辦理的閱讀推廣活動。


- 2018年盲書活動現場佈置與海報。 -


拿掉書籍上過多的介紹文字,少了那些輝煌得獎的敘述,除去被美術設計包裝的高下之分,只有簡單文字線索讓你聞香,或許真能選到一本情投意合的書,也可能一拆開就失望至極,當然也有一開始不合意、但看著看著就愛上了的例子。這就像真正的Blind Date,只有撇開表象,才知道內在本質是不是真實契合。(註)

兼具神秘、運氣、驚喜的盲書活動果然有其魔力,活動期間總是吸引讀者駐足與借閱,14天下來總共促成了425對盲目約會。約會的結果會是no chemistry?one night stand?還是fall in love?我們無法一一探詢,但從活動問卷的回饋中,有高達97%的讀者對活動主題表示滿意,更有諸多肯定意見如:「超喜歡這個活動,充滿驚喜,可以接觸我平常不會看的書,每次有這個活動一定借!」、「超級喜歡這個活動!每次都有滿滿的驚喜與感動」、「這次的活動很有新鮮感也很有互動性質,覺得好喜歡」、「我覺得遇到了平常不會翻開的好書,活動很棒,希望下次再玩」、「很棒,拆開時覺得很好」等,顯見活動之成功,這也讓館員們感動不已,為籌辦活動所付出心力總算有了代價。

在千千萬萬冊館藏中,選定有推薦
價值、讀者可能有興趣的圖書。
更新圖書狀態並建立書單:
記錄書名、條碼與館藏地,
為每本書提供2-3個提示語。
印製提示語與條碼標籤、裁剪包裝紙
謹慎地包裝著每一本盲書 上架前一日選定30本書(3種包裝
  要平均),再次更新圖書狀態為可
 借閱。
圖書上架!排得美美地,等待
 讀者前來進行一場「盲目約會」。


籌辦盲書活動有許多小細節,對館員而言並不輕鬆。推廣服務組共有6位同仁,為因應14天、每天30冊的圖書量,每人需在短時間內在眾多館藏中選定75本盲書,這些書必須涵蓋0類到900類所有主題,又是值得推薦且同學們「可能」會感興趣的。確認書單後,為每本書提供2-3個提示語是另一個大任務,畢竟超過9成的盲書自己也未曾閱讀過,需再三翻閱圖書透過簡介、序言、目次與書評等,建立簡潔、直達核心、用字不呆板的文字線索,以免吸引不了讀者借閱,或被讀者借閱後抱怨「圖書館騙很大」。緊接而來的是一連串事務性工作:更改圖書狀態、製作與列印提示語標籤、製作與列印條碼標籤、圖書包裝(包裝共有紅、綠、黑3個顏色、每10冊為一組,不僅讓圖書上架時好看,也利於館員在讀者詢問某書時很快地找出該本圖書。在包裝時,也要注意圖書、提示語標籤、條碼標籤是否完全相符)。此外尚有佈置與配合活動的構思與設計等事宜,也因此,當我們在回收問卷上看到讀者寫道:「這個主題很有趣,希望每逢節日便可舉辦一次…」、「可以延伸展期,從11月底開始!」、「希望能多辦類似的活動」、「書再多一點」,在感動之餘,也只能先表達歉意,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我們目前僅能一年辦一次盲書活動,還希望讀者們能諒解。

在活動接近尾聲之際,某天負責借還書的閱覽組同仁拿了本閱畢歸還的盲書給我(見右圖),這個讀者好可愛,他讀完後把書又細心地包裝回原來的樣子了,可以想像他在拆封時是多麼地小心、多麼地珍惜這場與圖書的約會。如此天衣無縫,同仁提議乾脆再上架做盲書一次,因為每日30本的數量已備好,就沒有「一書二約」了,但跟選定該書為盲書的同仁說這件事時,她很高興地說:「咦?耶!那妳不要上架,我其實也很想看這本書,我要借。」

是的!選書工作雖然困難,館員也因此有意外收穫,當我們特地瀏覽館藏為同學選書的同時,也發現不少本不在自己閱讀興趣內但看起來頗有意思的圖書,也在其他同仁的選書中大開眼界:原來我們圖書館也有這種特別的書。
閱覽組同仁又分享另則小故事:有位校外人士無法借書,但他被某本書的提示語吸引,實在太好奇書名了,特別到櫃台來請館員刷條碼,讓他知道是什麼書,好讓他去別的圖書館借或買書。在問卷中也有讀者反應:「可否在結束過後公布畫面標題和書名的清單呢?因為只能帶一本走,因此很好奇沒有帶走的書是哪一本。」為滿足大家的好奇心,已將書單公布於活動網頁上,歡迎大家參考喔!


註:
摘錄自魏怡君、鄭惟中,「Blind Date with a Book! 創意借書體驗:看館員如何創異行銷圖書館館藏」,臺大圖書館館訊195期(2016年 7月)

臺大百年校慶時空膠囊:讓我們相約,十年後開箱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十年後的我們,還會記得2018年於校史館埋下時空膠囊的那一刻嗎?

校史館在90週年校慶期間(2018/11/15至11/30),舉辦「臺大百年校慶時空膠囊」活動,邀請臺大人寫下給十年後自己的話,投遞進校史館時空膠囊專屬信箱,我們將在十年後2028年臺大百年校慶時開箱,邀請大家回來一同見證。

- 右:活動主視覺由林心嵐同學設計。 -


2014年校史館就曾經針對B03的大一新生,舉行過類似的活動,那時我們約定四年後開箱,也就是2018年的3月17日(活動報導請點),讓大四畢業生重溫大一初入臺大時寫下的初衷。由於活動效果不錯,因此我們想再度挑戰,埋下十年後開箱的時空膠囊!

自2018年3月B03時空膠囊開箱以來,我們就陸陸續續配合校史館的活動徵求信件,例如參加317開箱的B03同學、南洋特展感恩茶會的博物館群夥伴、6月畢業季來校史館參加留言一句傳情百年的應屆畢業生、9月的新生活動等等,然而,校史館把宣傳火力集中在11月校慶。我們特地召集一組校史館服務課同學協助活動宣傳,還有一位機械系同學設計超級酷炫的彈珠檯當作吸引參加者的小遊戲。參加者除了親自來校史館領取專用信紙外,活動期間中午還可在小福、小小福、活大捕捉時空膠囊小精靈以領取信紙。


- 左:中午出現在小小福的時空膠囊宣傳小精靈。/中:完成信件後,投遞專屬信箱(校史館會統一封存進扭蛋中)。/
右:參加者投箱後可以玩彈珠檯乙次,依據打中的號碼兌換小禮物。 -


校史館活動期間短短開館的13天,就收到403封信件,參加的人數,比想像中踴躍。尤其是最後一天,達222人來投遞,盛況空前,服務台忙到手軟,一種「趕死線」的概念。參加者真的都超級認真,看著繳回來的信紙,大多數爬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真令人感動,讓我不禁想起2012-2013年,校史館曾經舉辦的「書寫生命,記錄校史:臺大學生日記365天」活動情景。

我們在整理這些時空膠囊信件要封存進扭蛋中時,同仁們不小心偷瞄到一些內容,有人寫下今年幾個全球高等教育指標的臺大排名,想要對比十年後,臺大是否有進步?也有人盡情放閃、大秀與另一半的恩愛合照 (同學,10年後,世事難料,我都替你們捏把冷汗)。由於可以帶回家慢慢寫,有人太熱情一繳回9張信紙, (哇!真是難為我們了,這些信紙是要怎麼塞進一顆小小的扭蛋裡?)。也有不少同學開場第一句話就寫著「你還活著嗎?」 (大學生10年後不過30幾歲,大家未免對人生太悲觀了吧?)由於活動期間,正逢2018年11月24日的九合一選舉前後,不少人在時空膠囊中吐露關於選舉的想法。

整理的過程,同仁發現有一封信,開頭寫著「親愛的XXX」,但跟信件最末的署名YYY不同名字?不是寫給十年後的自己嗎?同仁忍不住讀一下文字,原來是因遠距協議分手的男友寫給十年後的女友。後來,又發現YYY這個名字,出現在另一封開頭的親愛的。這兩封互相寫給對方的時空膠囊,可以說是所有信件中是最令人動容的。


- 左:活動倒數兩天,許多同學都直接在校史館閱覽桌上埋頭苦寫時空膠囊信件。/中:活動最後一天,服務台很忙碌,想兌換小禮還得排隊。/
右:五顏六色的時空膠囊,是否也埋藏著多彩繽紛的夢想! -


臺大百年校慶時空膠囊活動結束了,總共封存了550個時空膠囊,550顆熾熱的心。在3千多個日子之後,我們相約,大家一同來校史館開箱。好久遠,又好重要的承諾啊!

Accept!學術投稿這樣投!系列講座3 ─ 莊永裕老師與蔡政修老師的演講報導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圖書館的MASTER講堂「Accept!學術投稿這樣投!」系列講座,2018年12月12日邀請資訊工程系莊永裕老師、生命科學系蔡政修老師分享寫作及投稿經驗。

好的研究主題
首先,莊永裕老師在演講開頭,引用中研院張世富院士分享的「好研究」特性有:(1) 重要的問題;(2) 新穎性直觀的想法,讓人容易理解;(3) 方法流程嚴謹;(4) 實驗應該能全面性涵蓋;(5) 結果令人信服而且有意義。

莊老師認為研究主題是最重要的事情,猶如動畫中的故事。如果想做一個有野心的偉大研究論文,關於找研究主題方面,學者Denial Lemire 建議:(1) 新問題新方法;(2) 回答別人不能回答的問題;(3) 比別人好很多。然而,一般人不容易達到上述三個策略,所以凡人版的建議如下:(1) 用舊方法產生新的應用;(2)實作及比較某一個重要領域的方法,比較其效能,並提出深入分析或提出一個benchmark;(3) 對一個重要問題或演算法,完整實作一個好用的程式庫,例如資工系林智仁老師的libsvm,被引用次數超過四萬次。而進行研究的初期,必須讓自己的想法有初步的work,可用一些現成的資料測試驗證,先有一些實驗結果再繼續做研究。


- 莊永裕老師演講時,蔡政修老師與其他學生一同認真聆聽。 -


撰寫論文的技巧
至於撰寫論文方面,莊老師分享自己的寫作習慣,一開始先隨便寫,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再慢慢串聯、過濾與修飾。畢竟英語不是母語,莊老師通常先讀別人的論文,將實用的句子複製貼到自己的草稿,用不同顏色註記以免抄襲,參考別人文中使用的名詞、形容詞再換句話說。論文完稿後,一定要拼字校正,注意圖文的對照說明。莊老師習慣使用LaTex 繕打論文,因為適合寫數學算式且排版方便,LaTex的線上編輯工具是Overleaf,可以多人協作,但需留意網站塞車或故障。

此外,莊老師強調在電腦科學領域,參加國際會議很重要,因為會議重視想法的新穎性,期刊重視研究的完整性,而且會議論文可改寫投稿至期刊,與其他領域不盡相同。

寫論文就是說故事
蔡政修老師近來在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撰寫科普文章,帶領讀者在臺大總圖尋找古生物的足跡。蔡老師在本次演講發揮說故事的專長,其講題為「寫一篇研究論文:你準備當一個說書人了嗎?」,並以《Science》期刊的〈Working Life〉專欄文章貫串整場演講。

蔡老師常跟學生討論研究古生物的論文價值到底是什麼?像是電影《侏儸紀公園》引人入勝,因此做研究就像是說一個有趣的故事,而講故事的能力、技巧與自信心都很重要。寫論文就是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包裝我們的論述,讓別人覺得這個議題或應用很有趣,才能讓更多人瞭解其研究成果。而且,將看起來不起眼的事物,發揮其意義並講出一段故事,正是科學有趣的地方。

呼應莊永裕老師所言,蔡政修老師認為論文的引用很重要,如果沒有前人的研究,如何支持我們現在的研究?所以每篇論文都像是一個小螺絲釘,才能生成像巨人般的震撼性成果,因此,即使未收錄在SCI、SSCI的論文也有其重要性。


- 蔡政修老師的簡報中有多張圖片,使演講內容更加生動並印象深刻。 -

寫作的漫漫長路
其實,寫論文是一種「溝通」的方式,告訴別人你有什麼新想法、新發現,用有邏輯性、證據性的方式來描述其研究成果。但是以英文寫作有語言隔閡,所以蔡老師建議平常寫英文email就是很好的練習,不要火燒屁股才寫英文。畢竟寫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蔡老師每天盡量固定留一段時間寫論文。蔡老師提醒大家:科學論文寫作不是寫聖經,無法一蹴可幾,投稿不斷被拒絕為常態,應學習如何調適心情、度過黑暗時期。

莊永裕老師幽默風趣的演講風格令人印象深刻,鏗鏘有力的名言錦句令人獲益良多;從蔡政修老師的演講中,感受到學者旺盛的好奇心與熱情,在學術投稿的經驗以外,也聽到古生物的知識及故事。非常感謝兩位老師蒞臨本館演講,學生與館員們皆收穫滿滿、受益無窮。

2018年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活動紀實

採訪編目組.鄭岱杰

教育部委託臺灣大學圖書館辦理「我國加入OCLC管理成員館計畫」,並於2006年12月26日成立「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迄今即將邁入第13年。為使成員館瞭解OCLC與國際圖書資訊界之發展趨勢及聯盟執行成效,並促進圖書館間的經驗交流,2018年12月7日(五)本館國際會議廳舉辦「2018年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除了例行的聯盟執行成果報告、會員提案討論及表揚儀式之外,並有專題演講。上午更規劃會前活動,參觀本館甫落成啟用的自動化書庫。

OCLC亞太服務部蔡淑恩主任以「翻轉始於分享:OCLC與圖書館創新服務同行」為題,分享OCLC以雲端技術為基礎架構所建置的多項產品與服務,以促進全球圖書館書目紀錄的共建共享,同時也力求更多出版商與OCLC合作,提供館員們更完整的資訊服務。

中央研究院陳淑君助研究員對於數位圖書館、後設資料、知識組織系統等有深入研究,由文件網路與資料網路的差異切入,以「資料網世界的資訊與知識組織:挑戰與轉型」為題,詳細介紹RDF資源描述架構,並以實例分享,讓與會者清楚了解使用三元組進行資源描述,更期待未來圖書館知識組織的轉型與進步。

2010年出版之RDA近來已正式取代AACR2,成為國際最新的編目規範,自2013年美國國會圖書館正式實施以來,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家圖書館,陸續宣布採用RDA編目。臺大圖書館自2015年5月起組成讀書小組討論編目規範,至2018年4月中文圖書編目正式實施RDA,期間的工作經驗與心路歷程,由本館李惠玲館員以「臺大圖書館RDA中文編目作業實務」為題進行分享,現場交流討論熱烈。


- 左:OCLC亞太服務部蔡淑恩主任/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淑君助研究員/右:臺大圖書館採訪編目組李惠玲組員 -


聯盟依往例舉行頒獎儀式,表揚各級成員館原編上傳量與使用量第一名、全聯盟前三名。同時表揚國家圖書館、新北市立圖書館與臺灣大學圖書館,雖因表揚辦法不再列為入選資格,仍以亮眼成績為聯盟貢獻。會上並報告2018年聯盟營運成果,也期盼更多圖書館加入聯盟運作。


- 左:與會同道專心聆聽/右:陳光華館長、蔡淑恩主任與得獎者合影 -


本次會員大會共計67個單位139人次與會,當天會議圓滿落幕,藉由聯盟會員大會拉近成員館彼此的距離,了解聯盟營運方向,凝聚聯盟營運能量;並透過實務經驗交流,拓展同道視野。期待聯盟永續經營,明年再會。

「ASRS全面啟動!」活動報導

典藏服務組.黃庭霈

圖書館於綜合教學館1樓成立全臺第一座「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為使讀者更了解自動化書庫(ASRS,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的運作模式及服務內容,特於2018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推出「ASRS全面啟動!」系列活動:「ASRS關鍵解密」透過15場中英文導覽帶領讀者一窺自動化書庫的內部風貌,壯觀的機械設備使讀者驚呼連連;「與館員同行」讓讀者體驗館員的入庫作業,從入庫前的書況整理,到操作入庫的SOP都馬虎不得;「那年我們調閱的書」鼓勵讀者預約圖書出庫,體驗自動化書庫的快速便利;「認同請分享」吸引許多粉絲在FB按讚,還有粉絲說自動化書庫真是太帥了!

自動化書庫不僅展現圖書館的進步與創新,同時也在校內新增一處圖書館的服務據點,歡迎師生多加利用。

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7:00
書庫館藏預約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6:30
☎(02) 3366-9836 ✉ntulibcs@ntu.edu.tw


SLIM雲端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問答集:為什麼圖書館要換系統?

學科服務組.吳朝裕

舊版圖書館館藏目錄系統(Tulips)已在臺大服務了25個年頭了,是一套成熟且臺大人很習慣的系統,功能相當便利,究竟是什麼原因要把它換掉呢?為什麼要讓Tulips下架呢?


其實圖書館系統頗為複雜,除了各位查資料時使用到的檢索介面外,圖書館系統還包含採購、編目、流通、館藏管理、電子資源管理、讀者管理等多個功能模組,是專門為圖書館設計的產品。

當然不可能有一套系統能完全滿足一個機構的所有需求,圖書館會依據讀者需要研發一些程式來擴充我們的服務。


- 左:已走入歷史的Tulips系統界面。/右: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架構。 -



重點來了,舊系統採用的是20年前的設計結構,雖然經過數次升級,其封閉式架構對本館想要介接自行開發的程式,或是結合新科技時造成困難,加上高昂的維護成本與長年無法根治的問題,使得本館不得不思考換系統的可能 。

經過長時間的內部討論與產品評選,本館決定導入目前成長快速的新一代自動化系統 ─ 雲端圖書館自動化系統(System for Libra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以下簡稱SLIM),讓舊系統功成身退。

我們預期導入新系統後可帶來以下好處:

一、採用開放式系統架構,有利程式介接

SLIM採用開放式架構,具有高度的「可擴展性」,使系統人員可以更容易撰寫相容的介接程式,對本館未來服務的擴充十分有幫助,例如SLIM已成功與計中帳號認證系統介接,本校師生可直接用臺大計中帳密登入。另外開放式架構更具有便利共享資料、方便維護等優點。

二、書目儲存於雲端資料庫,服務更穩定
SLIM同時也是一套「雲端」系統,機構的書目紀錄會儲存在原廠的雲端資料庫中,取代圖書館的本地主機,在廠商更完整的資安與備援機制下,可大幅降低系統shutdown與資料遺失的風險,提供穩定的服務品質。當遇到版本更新時,雲端系統採自動升級,不需要停機太久,可縮短受影響時間。


- 右:新系統採用雲端書目資料庫的優點。 -
  


三、優異的社群共享機制,加速作業流程

SLIM內建便捷的社群分享機制,每個使用機構都可以分享自家的採購紀錄與書目紀錄,透過這個共享機制,可以加速本館館藏資源的採購與編目作業時程,讓讀者更快使用到新購入的資源。

四、完美整合「館藏目錄」與「整合查詢系統(Discovery)」

過去Tulips館藏目錄的書目有異動時,整合查詢系統(Discovery)中的書目並不會即時更新,必須等到隔天才會同步更新,導致有時在整合查詢系統中查到的館藏資訊是錯的,必須回到館藏目錄做確認,而SLIM與整合查詢系統是同一家廠商開發的產品,可完美地把館藏目錄與整合查詢系統結合在一起,做到真正的「整合查詢」與「即時更新」,方便讀者同時查詢館藏書目、期刊文章、線上免費公開資源。

五、越來越多圖書館選用,提供更多未來可能

SLIM目前在學術圖書館界為成長速度最快的自動化系統,根據Library Systems Report 2018的資料,截至2017年為止已有1095家機構採用這套系統,這個數字還在持續成長1。許多世界頂尖大學,如Harvard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ambridge、北京清華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以及香港的八所大學等都相繼選用了這套系統,而隨著客戶數量日益增加,廠商將有更大動能持續進行系統優化或推出新功能。

SLIM的檢索介面也加入一些不錯的設計,例如採用響應式網頁設計(Responsive Web Design),可依讀者的螢幕尺寸自動調整版面,並支援CSS語法,讓使用機構可自行嵌入更多功能;SLIM也提供簡便的檢索範圍切換功能、更豐富的進階檢索後分類項目、便捷的書目匯出功能及相關主題書籍瀏覽功能等。


無論採用哪一套系統,都需要不斷地嘗試與調整,才能達到最佳服務狀態,SLIM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如檢索結果回應時間、異體字檢索問題等,我們會持續努力,讓SLIM可以真正成為令人滿意的最佳選擇!





參考資料:
1. Breeding, M. (2018). Library Systems Report 2018: New technologies enable an expanded vision of library services. American Library, 49(5), 22-35.


出類拔粹. 回顧臺大九十年

年(選單): 
民107年
月(選單): 
12月
期數: 
224
主編的話標題: 
出類拔粹. 回顧臺大九十年

校史館年展特展「出類拔粹」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適逢臺大90週年校慶,這麼重要的時刻,校史館當然不能錯過!校史館川流特展廳於11月15日正式推出年度特展「出類拔粋:國立臺灣大學創校九十年從帝大到臺大建校特展」。「粋」是「萃」的古字,字形包含「九」與「十」兩字,蘊含創校90週年的寓意。

原來校史館的常設展廳已經展示了從臺北帝大1928年創校以來,至臺大迄今的大事記,而這次的特展,是將日本人創建這所學校以來,至光復初期改制為臺大時的那段渾沌未明的校史,更加清晰化。


臺北帝大的展區部分,回溯本校創校時期的根基與歷史,探究九十年前臺北帝大的籌備與成立。該區包含1920年代臺灣設立一所大學的臺人日人觀點、推動臺北帝大創校的三位關鍵人物(伊澤多喜男、幣原坦、大島金太郎)、創校所需的經費、校地、教員從哪裡來?可從本展區認識臺北帝大正式成立後的學術體系發展、臺北帝大學生來源以及日治時期與臺大有關的臺灣第一人。


- 左:讓學術研究在臺灣成為可能-臺北帝大簡介。/中:二戰時期學生投筆從戎的軍用品及感人故事、智慧型冷凍庫門。/
右:早期教具與文物。 -

臺大早期展區所展現的時空背景,也就是1945年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派員接收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的初期。該區內容描繪羅宗洛校長接收過程、呈現光復初期的篳路藍縷,例如變動頻繁的校長、第四任校長傅斯年的建樹、變局下的主管安排、以及當多數的日籍教師及全數的日籍學生遣返回日後,臺大的師資及學生來源等。


- 左:11月15日下午開幕式,與會貴賓合影/右:開幕當天,名譽教授劉鼎嶽家屬代表捐贈第一號畢業生書予校史館永久典藏。 -


另外,這次的展覽也展示了許多老文物,這些大多是校史館經年以來,獲自校內外學術與行政單位捐贈的早期文物與儀器設備,例如:Ernst Leitz Wetzlar顯微鏡、玻璃板教具、智慧型防閉鎖冷凍庫門、日治時期校舍所遺留下的「棟札」、二戰時期學生投筆從戎的軍用水壺與綁腿。這些古樸的文物原本在我們的庫房不見天日,藉此機會終於可以跟大眾見見面了,歡迎大家有空來校史館走走。

出類拔粋:國立臺灣大學創校九十年從帝大到臺大建校特展

展期:2018.11.15-2019.9.30(週二及國定假日閉館)
地點:臺大校史館川流廳
主辦: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校史館、博物館群
贊助:美國北加州川流基金會

2018聖誕交換禮物之Blind Date with a Book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當街上聖誕樂聲不絕於耳,形形色色的聖誕交換禮物趴也開始在各地上演。
圖書館裡也有一場特別的聖誕交換禮物party。
這場party不需花您半毛錢,卻能為您帶來無限的驚喜!
這是圖書館最受好評「Blind Date with a Book」創意借書體驗活動的溫暖變身,
只要一句祝福,即可交換我們一本本精心挑選、不以貌取書的聖誕好禮,
害羞的您可以將祝福藏在心裡,但我們更期盼您將祝福話語寫下,
讓這美麗祝福妝點著圖書館、讓這誠心祝福溫暖每位讀者的心房
然後,夜深人靜時,您還有一本命定的好書陪著您……


- 左:留下一句溫暖祝福:活動現場備有小卡與筆,請寫下祝福(對象不限)後貼於聖誕樹上。/
右:帶走一本命定的書:請參考提示語,選擇您想要跟它「約會」的書,再至櫃台辦理外借 -


活動時間:2018.12.12 (三)-12.25(二)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一樓新書展示區
注意事項:活動期間每日限量提供30本,9:00準時上架!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 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意郵未盡:重溫手寫的美好」豬豬賀年傳情活動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我寫著,有人在等待著,
是許久未見的字跡,是見面時羞於表達的思念、祝福與感激。
我寫著,是否真的有人在等待著?
無妨、無妨,真實的筆觸不也刻畫著我生活的痕跡。
隻字片語,飛躍千里,直達心裡,
此刻,你想跟誰在一起?



活動期間凡至流通服務台臨櫃讀者,只要對館員說聲『新年快樂』即可獲得限量明信片,您可寫給自己、寫給朋友、寫給家人(或者…您想寫給館員 XD),填寫後投入圖書館郵便局臨時郵筒,館方將於活動結束後免費為您寄出明信片。值此農曆歲末年終之際,願館員、讀者和他們遠方收信的親友們,都能感受來自臺大圖書館的溫馨祝福。

活動時間:2019.1.3(四)-1.15(二)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流通櫃台、社科圖流通櫃台、醫圖流通櫃台
活動對象:本校教職員工生
注意事項:每人限領 1 張,期間限定總圖 300 張、社科圖與醫圖各100張。
      所有投入本活動臨時郵筒之明信片,將於活動結束次日統一寄出。
主辦單位:
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醫學圖書館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原圖中心12-1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十二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23期館訊內容

【一月】本月份原圖中心將與讀者分享兩部與「核能發電」有關的精彩紀錄片。《何處是核廢料的家》放眼世界,告訴我們其他國家如何尋找安全的核廢料存放地點,值得臺灣借鏡反思;《相馬看花:消失的福島》則描寫日本福島核災後,受影響災民們展現出的堅韌生命力,十分動人。

播放日期| 1/5、1/12、1/19、1/26(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何處是核廢料的家
播放時間 | 10:00-11:39(99分鐘)

中國規劃將核廢料存放至戈壁沙漠;美國則埋進地裡,造成當地遭受核廢料汙染;瑞士曾經把低、中放射性廢棄物沉進大西洋海底,在國內激起強大的反對聲浪,並已決定於2034年廢核,預計在十年內決定存放核廢料的適當地點。全球都在尋找存放核廢料的適當場所,卻都歷經失敗。反觀台灣,在充滿核能危機的環境裡,我們還能為下一代做些什麼來捍衛自己的家園呢?

◎場次二

相馬看花:消失的福島 
播放時間 | 14:00-15:50(110分鐘)

南相馬市距離福島第一核能發電廠只有20公里,311地震後,因為海嘯與核能外洩的雙重災難,造成大部份的人無家可歸。災後的第10天,導演松林要樹和災民一起在小學的避難所共同生活,開始了他在相馬市災後震撼的影像紀實。為了隔離輻射污染,這裡的居民同時被剝奪了土地與自由,但是他們卻強忍憤怒與悲傷,在逆境中展現如櫻花綻放般的美麗生命力。


活動紀實: 

「閉館後的音樂會」圖書館空間活化新亮點 ─ 歡慶校慶90週年與總圖遷館20年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2018年11月11日(星期日)晚間7時臺大圖書館舉行「閉館後的音樂會」,圖書館從平時寧靜沉穩的學術殿堂搖身一變為輕鬆愜意的爵士音樂派對。

「閉館後的音樂會」為慶祝國立臺灣大學創校90年系列活動之一,今年也是臺大總圖書館遷館20週年,圖書館利用閉館時段的閱覽廳安排這項創舉,在校慶週辦理該活動,別具意義。

作為音樂會場地的圖書館一樓閱覽區中廳,原本是一處室內挑高8.5公尺,面積約225平方公尺的正方形通透空間,在書架林立的參考資料區、現期期刊區環繞下,挑高設計讓室內形成緩衝,也是圖書館辦理活動的主要空間之一。11月11日一早,音響、燈光設備、舞台陸續進場,為晚上的音樂會做準備。

在圖書館內舉辦音樂會,對館員們來說也是首度嘗次,所有工作人員的心情都是既緊張又興奮,前置作業期間都還是圖書館正常的開館時間,所以每一項細節、步驟都必須再三考量,以降低對館內營運的干擾,也讓工作人員格外戰戰兢兢,下午5點閉館後,音樂家們才得以進行彩排以及做最後確認。


音樂會活動預計晚間6點半入場,不到6點,圖書館大門外已開始聚集人群,對於擔心音樂會參加人數的工作人員而言,無疑是打了一劑強心針,活動也順利於7時準時開始。

此次音樂會,我們特別邀請這20年來曾在圖書館服務退休的館員回娘家,重拾同仁們對圖書館的連結與回憶,以感恩、祝福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軸。館長致詞時藉著校慶即將來臨,首先闡述臺大在學術獨立的信念價值,也感謝歷任館長以及所有同仁對本館的奉獻與辛勞。


- 左:音樂會進行彩排。/中:館外等待的樂迷朋友們。/右:參加音樂會的來賓陸續進場 -


在這場音樂會演出之前,音樂可以在館內迴盪的情況,只會出現在閱覽秩序宣導,以及每天閉館之前相關服務結束的定時廣播所編輯的背景音樂。實施現在的雙語廣播之前,圖書館廣播都是由館員親自錄音、編輯。因此,我們特別安排了「館員原音重現」的橋段,邀請曾經為圖書館廣播錄音的退休館員-連鍾蕙編審登臺,幫我們進行音樂會的報幕與表演者的介紹,勾起現場的館員、校友重溫過往回憶,也讓音樂會的開場更有溫度。


- 左:圖書館陳光華館長致詞。/中:退休館員連鍾蕙編審登臺報幕。/右:閉館後的音樂會正式開始 -


音樂會以爵士鋼琴三重奏進行,領銜擔任首次音樂會演出的爵士鋼琴家許郁瑛小姐,今年甫獲第28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專輯獎」和「最佳演奏錄音專輯獎」多項殊榮,她也是臺大圖資系畢業的校友。邀請共同演出有低音提琴手徐梵先生、鼓手林偉中先生,二位專研樂理多年,演出經驗豐富,在爵士音樂圈內相當活躍。


- 左:爵士鋼琴三重奏。/右:館長致贈許郁瑛老師本館紀念品 -


音樂會一開始,第一首《untitled》以慵懶、放鬆的旋律揭開序幕,接下來的是經典爵士曲目《Four in One》相信喜愛爵士樂的朋友都不陌生,音樂會中更穿插了兩首經典臺語老歌《思慕的人》與《港都夜雨》,透過許郁瑛的改編,將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賦予新意,想不到當爵士遇上臺語歌謠,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最後一首《Wednesday ── Jumping Rabbits, observed at close range》輕鬆、跳躍的曲風,讓人驚喜。安可曲為臺大校歌與生日快樂歌的即興爵士混搭,為整場音樂會掀起高潮,三位音樂家們也以此暖心祝福臺大90週年生日快樂。


- 演出結束後貴賓與表演者合影。左起:郭代理校長夫人、徐梵(低音提琴)、林偉中(鼓)、許郁瑛(鋼琴)、
郭大維代理校長、陳光華館長、蘇國賢教授、吳玉芳秘書 -


此次音樂會相信不僅重新界定大眾對學術圖書館的既定印象,也帶給與會朋友一場伴隨書香的美好聽覺饗宴,音樂會結束後,校長、館長、師長們也特別至表演者的休息室表達感謝,留下這張美麗的大合照。


Accept!學術投稿這樣投!系列講座1 ─ 畢恆達老師演講報導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圖書館的MASTER講堂「Accept!學術投稿這樣投!」系列講座,2018年11月13日邀請本校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恆達教授分享撰寫論文、投稿期刊之經驗。畢老師以論文的架構順序進行講解,首先,發現國內論文的題目有非常多〈XXXXX之研究〉、〈OOOOO:以XXX為例〉,他建議盡量不要使用。其次,文獻回顧的內容不是讀書報告,若有提到翻譯著作,建議回到原典較為精確。

再者,如果使用質性研究方法(如:深度訪談法),研究結果不能只有描述、分類而缺乏分析。至於結論不是摘要,應統整研究成果,不宜引述他人文獻,由別人幫自己的論文做結論。如果有研究建議或限制,口試委員可能會詢問:為什麼不在這篇論文解決這些研究限制?


- 校內外師生認真聆聽畢恆達老師的演講 -


從事論文寫作的過程中,建議養成持續寫作的習慣,建立每天寫幾頁或多少字的目標。現場有學生提問,如果每天寫論文都延伸出不同面向,該怎麼辦呢?畢老師建議定期與指導教授討論,較能聚焦論文內容。而且,有師長、同學、朋友形成「支持團體」,能得到許多幫助。

在投稿論文方面,須先了解自己的學科領域,因為社會科學領域,可以先參加學術研討會,獲取同行的意見,據以修改論文後再投稿期刊;資訊科學、工程領域則因其時效性,大型研討會的等級比期刊還要高,投稿更難。畢老師提醒如果研討會出版正式的研討會論文集,收錄其中的文章通常不能再投稿到期刊。不過,博碩士論文未經過正式發表,可改寫成期刊論文投稿。

選擇期刊時,畢老師建議參考圖書館介紹的選刊工具。可先選擇較高等級的刊物,若被拒絕再往下個等級的刊物投稿,如果有畢業或升等時程的壓力,需考量審查時間的長短。此外,記得在文中引用該期刊的文章,拉近與期刊編輯的距離;如果自己曾在該期刊投稿過,也可適時引用,讓編輯知道曾刊登過你的文章。最後,撰寫論文的感謝詞不必提到太多朋友、老師,如此一來他們就不會擔任審稿委員,降低投稿接受率。

非常感謝畢恆達老師蒞臨圖書館演講,向校內外逾130位師生分享寶貴經驗,演講結束後,畢老師針對學生的提問一一耐心解答,也與同學們熱烈討論良久,在圖書館留下學術知識交流的印記。


- 演講結束後,畢恆達老師與學生們熱烈討論 -

Accept!學術投稿這樣投!系列講座2 ─ 梅家玲老師與蔡天怡老師的演講報導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圖書館的MASTER講堂「Accept!學術投稿這樣投!」系列講座,2018年11月29日邀請中文系梅家玲老師、圖資系蔡天怡老師分享投稿經驗,吸引校內外學生前來參加,演講現場討論熱絡。

梅家玲老師以「期刊投稿縱橫談」為題,分享多年來擔任期刊編委、審稿之經驗。這次演講呼應宮廷劇潮流,以後宮嬪妃的階級、孕育龍胎的階段,生動比喻從事學術研究、撰寫論文及投稿之過程。投稿者應慎選龍胎的產地--期刊,投稿前應閱讀該期刊近年的文章,了解各期刊的特色、收錄範圍、稿約規範、資格限制,避免上錯天堂「投」錯胎!如果不幸被退稿也別氣餒,再接再厲,修改後或許能被其他期刊接受。梅老師建議學生們注意專輯、專題論文的徵稿訊息,如果自己的論文主題剛好符合所需,能提高優先錄取之機會。而選擇期刊時,必須留意期刊出刊的穩定性,以免延遲出版影響畢業或升等時限。


- 左:梅家玲老師的演講實況/右:演講現場座無虛席 -


蔡天怡老師的講題為「學術期刊投稿基本原則與技巧」,以年輕學者投稿的角度出發,結合擔任期刊英文編輯的經驗,講解投稿學術期刊的流程。叮嚀學生碩博士論文與期刊論文是不同的文類,如果將學位論文改寫成期刊文章,應該濃縮精華而非刪減,前言、文獻探討、研究結果須全面重述。蔡老師觀察近年某些領域的研討會喜歡比較輕鬆有趣的題目,等論文寫完後,可以花點時間想個好題目。另外,蔡老師提到自己在美國寫博士論文時,很常去寫作教學中心諮詢,增強自己的英文寫作能力,也學到校對論文、檢查語句通順的技巧:朗誦內文、反序逐段並逐句檢查。因此,鼓勵學生善用寫作教學中心的資源,閱讀臺大出版中心的論文寫作教學用書。


- 左:蔡天怡老師的演講實況/右:碩博士學生提問與分享 -


演講後,多位學生請教期刊品質、審查意見、學術倫理的問題—有碩士學生依照指導教授的建議投稿某期刊,結果很快就接受且審查意見只建議修改格式,但該期刊未被國內THCI&TSSCI收錄,擔心自己的文章無法被高品質期刊收錄。梅老師解釋如果在THCI&TSSCI清單上查不到,不見得代表期刊的品質差,可能是出版單位未參加評選,可用其他方式查證,例如查詢資料庫是否收錄其文獻。有博士生提問,如果審查委員給了十點意見,可以統整成同一段回覆嗎?蔡老師建議應逐條答覆,以節省審稿委員的閱讀及對照時間,若有不同意或做不到的地方,則須特別提供合理的解釋。由此可見,學生們在投稿的過程中,遇到五花八門的狀況,這次有幸在老師們演講後提問解惑、經驗交流。

非常感謝梅家玲老師、蔡天怡老師的專業演講,為學生與館員們帶來充實的午後時光,也祝福大家投稿順利!


SLIM雲端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使用介紹

學科服務組

臺灣大學圖書館的整合查詢系統定名為SLIM,以下介紹新系統的進階功能:

(1) 進階檢索
(2) 如何查詢教師指定參考書
(3) 如何查詢分館館藏
(4) 如何傳送書目至EndNote
(5) 將書目加入我的最愛

更多使用教學示範,請詳見參考服務部落格常問問題網頁


典藏.韶光

年(選單): 
民107年
月(選單): 
11月
期數: 
223

原圖中心11-12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十一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22期館訊內容


【十二月】本月份原圖中心挑選兩部具有濃濃臺灣味的電影:《10+10》、《幸福路上》。《10+10》邀集二十位臺灣電影導演,每人以「臺灣特有」為主題分別的短片組合而成。《幸福路上》是一部臺灣製作的2D手繪動畫電影,透過一個臺灣小女孩的成長與悲傷喜樂,回顧那個年代的臺灣歷史記憶。

播放日期| 12/1、12/8、12/15、12/22、12/29(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10+10 (輔導級)
播放時間 | 10:00-11:54(114分鐘)

《10+10》中包含二十部「臺灣特有」的影片,類型有溫馨、純愛、驚悚、紀錄、荒謬、黑色喜劇、社會寫實亦有魔幻想像,有舊日重現亦有當代現況。議題包涵了城鄉差距、時代變遷、自我嘲諷、校園暴力、家族情感、青春情懷、媒體力量、歷史回顧等等,全面觀照了臺灣社會過去這百年來的變遷,也從中掏洗出歷史洪流裡不可或忘的記憶與情感。

◎場次二

幸福路上 
播放時間 | 14:00-15:50(110分鐘)

小琪6歲時跟著爸媽一起搬到臺北,懵懂無知的小琪不懂什麼叫做幸福,卻十分期待在「幸福路」的新生活。畢業後小琪在表哥的推薦下到美國工作、結婚,看似美好的人生,卻讓她在異地迷失了自己,直到一通家裡來的電話通知外婆的死訊,收拾行李,再度回到「幸福路」,兒時的同學們各自有不同的人生。而小琪是否也已經變成理想中的大人呢?

午後電影院 - 奇蹟,在這裡

推廣服務組

12/5(三)奇蹟男孩 Wonder (2017) – 113mins

描述奧吉,普曼家最小的孩子,一個天生缺陷的男孩克服萬難的感人故事。初次入學的奧吉,面對被霸凌的殘酷青春期,學習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並勇敢長大,同時深深影響了他的家人、學校與周圍的人。
12/11(二)奇蹟的夏天 My football summer (2006) – 101mins

花蓮縣美崙國中,一群皮膚黝黑的陽光大男孩正在炎炎夏日裡作著他們的年少大夢;為了培養絕佳的默契並接受嚴密的訓練,打從上國中起,就一起生活。受傷時互相扶持,贏球時一起慶祝,親密緊貼的生活令他們情同手足,而教練就如同他們的父親。他們用熱情燃燒生命,面對理想全力衝刺,面臨國中生涯最後一個夏天的全國戰役,他們是否能贏呢?

12/19(三)極地奇蹟 Midnight sun (2014) – 98mins

在加拿大北部的冰原,路克發現一隻小北極熊與母熊走散,他決定帶著小北極熊展開長達100公里的冰河尋親之旅,設法讓這對北極熊親子團圓。馬克拉克熟悉北極熊的生活地帶,同意幫助路克。後來一座漂浮的冰山使路克和馬克拉克走散,從現在起,路克必須保護自己和小北極熊,對抗荒蕪野外和惡劣天氣的危險,努力完成任務。

 
12/26(三)綠色奇蹟 The green mile (1999) – 190mins

保羅艾吉克娓娓道出在1935年代監獄擔任守衛長而見證奇蹟的故事。當時他負責看管死囚,憨厚善良的死刑犯約翰讓他印象深刻。約翰具有醫治人的特異功能,不僅醫治了保羅的尿道感染,甚至還讓一隻被踩死的老鼠金格先生復活,就在約翰施展如耶穌般的神蹟後,保羅懷疑把約翰送上電椅是否扼殺了一個無辜的靈魂!?

教職員與研究生 圖書館之旅

推廣服務組.李百珣

臺大圖書館是全國館藏量最多的大學圖書館,豐富的人文及科技文獻、完善貼心的服務以及舒適的閱覽空間,是臺大人最引以為傲的學術寶庫。
誠摯邀請您參加2018年教師、職員與研究生圖書館之旅,讓您在最短的時間內,一手掌握各項教學、研究與學習資源。

1. 參觀總圖書館(40分鐘):請於總圖書館前廳集合,將由館員帶領至各樓層參觀。
2. 圖書館服務與資源簡介(30-50分鐘):於本館4樓多媒體中心418大團體室進行,歡迎自備筆電。

教師圖書館之旅
11月22日(週四)10:30-11:40
11月28日(週三)13:30-14:40

線上報名

研究生圖書館之旅
11月19日(週一)13:30-14:50
11月27日(週二)10:30-11:50

線上報名

職員圖書館之旅
12月6日(週四)13:30-15:00
*參加者可登錄終身學習時數2小時

線上報名

主辦單位:圖書館推廣服務組、學科服務組
活動洽詢:推廣服務組  ☎(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Know Your Library” Tour

推廣服務組.李百珣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re welcome to join “Know Your Library” tour. This 80-minute orientation is conducted by faculty librarians to introduce students the library's resources and to strengthen their research skills. Librarians will give you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library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and let you know how to make a better use of NTU library resources for your study and research.

Date/Time:
12/4(Tue)10:30-11:50
12/10(Mon) 13:30-14:50
Language:
English
Online registration:
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
actID=20181907_08

* Please come to the entrance of NTU main library on time.

Master講堂:「Accept!學術投稿這樣投!」系列講座

學科服務組.吳朝裕


11月「Accept!學術投稿這樣投!」系列講座,邀請到城鄉所畢恆達老師、中文所梅家玲老師及圖資所蔡天怡老師蒞臨本館,分享其豐富的學術投稿經驗,並邀請Clarivate Analytics官欣瑩講師介紹如何利用工具幫助期刊投稿,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線上報名

講座名稱、講師 時間 地點
撰寫期刊論文的dos and don’ts 
城鄉所 畢恆達老師
11/13(二) 14:00-15:50
(含QA時間)
總圖B1國際會議廳
期刊與它們的產地:
找對投搞方向很簡單

Clarivate Analytics
官欣瑩講師
11/22(四) 14:20-15:50 (含QA時間) 總圖418大團體室
期刊投稿縱橫談
中文所 梅家玲老師
11/29(四) 14:00-16:50 (含QA時間) 總圖418大團體室
學術期刊投稿基本原則與技巧
圖資所 蔡天怡老師

ASRS全面啟動!─ 快來體驗全臺第一座自動化書庫的超.魅力

典藏服務組.黃庭霈
在眾所期待之下,自動化書庫暨服務中心正式啟用!圖書館也推出一系列認識自動化書庫(ASRS,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的活動,還準備了各項精美小禮留作紀念。歡迎大家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踴躍參加、一同體驗!

那年我們調閱的書


ASRS 的便利性與效率超乎你的想像!活動期間內體驗ASRS出庫服務者,即可獲得精美小禮。
與館員同行
凡報名入庫活動,在館員指導下協助入庫達10冊,並於工作站拍照上傳FB或IG加上指定hashtag,即可獲得ASRS啟用限定紀念品!
ASRS關鍵解密
凡報名自動化書庫導覽活動,並於參觀平台拍照上傳FB或IG加上指定hashtag,即可獲得精美小禮。
認同請分享
活動期間內按讚臺大圖書館FB與自動化書庫相關圖文前50名(每則),可獲得圖書館紀念鉛筆一組。


活動時間:
2018.12.1-12.31
活動洽詢:☎ (02) 3366-9836 ✉ ntulibcs@ntu.edu.tw
更多詳情請上活動網站

活動紀實: 

ASRS啟用儀式花絮報導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全臺第一座自動化書庫(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簡稱ASRS)已於2018年10月30日在臺大校總區綜合教學館正式啟用!在臺大校方的大力支持下,臺大圖書館與設備團隊自開工起耗時1年半,終於完成這座地下2至4樓的龐大工程;而為了讓師生更便利地使用這項服務,一樓也特別設置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拉近你我的距離。

- 圖書館自動化書庫進行剪綵儀式,左起:普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林添木董事長、廣運機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謝清福董事長、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陳光華館長、國立臺灣大學郭大維代理校長、國立臺灣大學李嗣涔前校長、國立臺灣大學楊泮池前校長、Nippon Filing 株式會社田嶋讓太郎社長 -
簡單來說,自動化書庫是以自動倉儲管理概念規劃,運用軌道堆疊機、輸送台車等機具將各個書箱定址在儲存架,透過管理系統達成將圖書收納於書箱、進出書庫的存取流程(如下圖)。透過自動化書庫,不僅可以節省使用者在書架上找尋書籍的時間,也讓圖書館以更有效率、便捷的方式管理館藏。


在開幕典禮當天,郭大維代理校長、楊泮池前校長、李嗣涔前校長與校內各單位主管等貴賓都蒞臨現場。首先由圖書館陳光華館長致歡迎詞,表達對歷任校長、教務處、總務處與合作團隊的感謝之意,更重要的是,謝謝館內歷任館長與所有同仁在過程中的辛勞付出,圖書館才能獲致今日的成功。接著由郭大維代理校長致詞,郭代理校長認為自動化書庫能在臺大九十週年校慶、臺大圖書館遷館二十週年館慶這個時機點落成並啟用,深具意義;且透過自動化倉儲管理系統強化圖書館營運亦是一項創舉,相信未來能提供校內師生更便利的服務。李嗣涔前校長則說「圖書館是never ending story」,即便電子書日漸普及,紙本館藏的累積仍然無窮盡,興建可容納高館藏量的書庫勢在必行,因此很高興能看到自動化書庫於今日啟用。楊泮池前校長則強調圖書館除了館藏外,如何活化館內空間、提供更親合使用者的空間與服務也是十分重要的議題,期待未來圖書館能真正走入「next generation」。之後分別由興建團隊日本Nippon Filing株式會社、臺灣廣運機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普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表達各界對自動化書庫所寄予的厚望以及美好願景,相信臺大圖書館已立下臺灣圖書館界一個十分重要的里程碑。


- 左起: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陳光華館長、國立臺灣大學郭大維代理校長、國立臺灣大學李嗣涔前校長、國立臺灣大學楊泮池前校長、
Nippon Filing 株式會社田嶋讓太郎社長、廣運機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翁連源副總經理、普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李瑞薔總經理 -

當天的啟用儀式十分溫馨有趣,除了邀請郭大維代理校長親自操作系統、取得自動化書庫正式啟用後的第一本出庫書籍,許多館員也出席儀式,展現臺大圖書館內外對自動化書庫暨服務中心啟用後的深刻期許。同時,為了讓更多人體驗自動化書庫的便利,圖書館也規劃一系列推廣活動,預計於12月開跑,歡迎有興趣的讀者一同參與,請密切發摟圖書館訊息喔!



- 左:郭大維代理校長展示自動化書庫成功傳送出庫的書籍/中:以自動化書庫內部監視器畫面呈現館藏出庫過程/右:現場賓客雲集 -

圖書館整合查詢系統使用介紹

學科服務組

2018年10月11日起,臺灣大學圖書館啟用新的自動化系統及整合查詢系統,以下介紹新系統的使用功能:

(1) 基本檢索
(2) 篩選檢索結果
(3) 查看資源獲取方式
(4) 線上預約圖書
(5) 線上續借圖書

更多教學文章,請詳見參考服務部落格。


典藏.韶光—臺大圖書館遷館20週年專刊

陳光華館長
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成立,1945年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在今年(2018)國立臺灣大學已然走過90個年頭;臺灣大學圖書館的前身亦於1928年成立,在1998年遷入目前的總圖書館,今年則是20週年。在這個90-20雙重意義的一年,圖書館將邁入重要的服務新階段,新一代雲端圖書館資訊系統(NTU SLIM)、自動化書庫(NTU ASRS)、新一代臺大學術典藏系統(NTU Scholars)都在今年啟用,新的資訊系統伴隨新的服務模式,圖書館亦將面臨新的變革與挑戰。

臺灣大學圖書館自第一任圖書館館長田中長三郎教授就任以來,在歷任館長帶領之下,每一位同仁都是兢兢業業、積極投入,努力開創圖書館事業。90年來,在每一個重要的時刻,每一個新思維的發想,一直是臺灣學術圖書館界的典範,臺大圖書館亦將持續地引領臺灣圖書資訊學術界與實務界的研究與發展。

在這深具意義的一年,臺大圖書館特別發行遷館20週年專刊《典藏.韶光》,從價值面、館員面、讀者面、館藏面、技術面分別闡述圖書館的過去、現在、未來,讓關心臺大圖書館的校友、師長、同學、同仁都能夠由時間的縱深與空間的寬廣,更深入地認識臺灣大學圖書館。


最後,我要感謝歷任校長的高瞻遠矚、全校教職員生與校友的熱情支持、歷任館長的卓越領導、圖書館全體同仁的服務貢獻、所有使用者的建議指教。讓我們共同努力,迎向100週年,並開創更好的下一個100年。


秋涼好個讀書天

年(選單): 
民107年
月(選單): 
10月
期數: 
222

別有天地非人間─臺大珍稀文庫的跨世代書緣

特藏組.阮紹薇


1928年春天,臺灣總督府投入巨額的教育資金,成立「臺北帝國大學」(以下簡稱「臺北帝大」),為建立世界頂尖的學術殿堂,各學部設立教學與研究雙重功能的講座,提供充裕的圖書經費,滿足各講座購書需求。就數量而言,臺北帝大購置的圖書,超過總督府圖書館及全臺灣各地圖書館的總合,與同一時期的日本國內大學相比也亳不遜色。(註1)

就內容而言,許多講座都有別具「愛書家」特質的教授群(註2),在購書預算優渥的情況下,入藏了許多珍罕佳覯。在1943年秋天二戰期間,日本本土的大學幾乎無力購書時,境外的臺北帝大還陸續購買貴重書籍,船隻已無法自由航行的海域,居然還有東京的弘文莊、一誠堂、嚴松堂等著名書店,繼續往臺灣運送貴重圖書。(註3)

田中長三郎教授,可說是臺北帝大「愛書家」最具代表者。身為柑橘專家,赴美國研究期間,開始研讀並蒐集歐美文獻與古籍,因收藏太多需整理,還特別進修圖書館學。田中教授曾走遍四十餘所世界一流的博物館和圖書館,深刻體會「愛書可使國家致富」,視書籍為重要的無形資產。 1929年擔任臺北帝大附屬圖書館首任館長,任期內以一百萬冊藏書為目標,規畫興建總圖書館書庫,並於1933年5月設立「臺灣愛書會」,展現當時代「愛書家」的熱情。(註4)

田中館長任內,至歐洲買下「Haurt文庫」,並透過日本古書商購入「上田文庫」、「桃木文庫」、「長澤文庫」和「大鳥文庫」等貴重書籍。各講座亦有獨立經費可自由購書,如「土俗人種學講座」移川子之藏教授於開校前即至日本遠野市洽購伊能嘉矩手稿資料與圖書,登錄為「伊能文庫」,為最早的臺灣關係文書。又如神田喜一郎教授於「東洋文學講座」任教期間,向中國福州龔氏採購「烏石山房文庫」,並在久保得二教授1934年於任內過世後,購買所藏中國戲曲珍籍等七千多冊為「久保文庫」,建立臺灣大學中文線裝書的兩大基礎。(註5)

無法購得的圖書資料,在無複印技術的當時,只能投入時間抄錄或出資雇人抄寫。1935年史學科國史講座的小葉田淳教授為徵集琉球交通資料,與沖繩縣立圖書館合作,在十年間取得琉球王國外交關係文書《歷代寶案》、行政日誌《親見世日記》、琉球歌謠集《琉歌大觀》稿本及氏譜等十餘種抄本,因著沖繩原件被毀,這批資料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琉球史料」。

在1955年12月的臺大校務會議中,文學院沈剛伯院長,李濟、李宗侗、英千里、臺靜農、洪耀動六位教授,共同提案籌款影印圖書館所藏「無上要籍」-《歷代寶案》。此案由時任閱覽組主任的賴永祥教授負責,為校對抄本,賴教授計畫赴日採集異本。後由圖書館任職的曹永和先生於1965和1966二年間,藉著赴日研究機會,參加《歷代寶案 》研究會。兩位大師希望能提供較完整版本,對中外學術有所貢獻,實已超出一般圖書館學的思維。(註6)

臺北帝大所藏文庫曾因二戰空襲毀損或外借未歸損失了許多珍籍(註7),餘留圖書分置在缺乏溫溼度控制的分館或研究室中。1968年研究圖書館成立,各館藏地匯集至研究圖書館的文庫書籍,部份已遭蟲損,不少甚至硬化成書磚。1981年研究圖書館更名為特藏組,負責集中管理本校各館(室)所藏善本珍籍,如「田中文庫」,即分批由總圖及園藝系圖書室陸續移轉至特藏組。1998年,臺大圖書館新館在眾人期待中落成,不但具備專門的善本書庫,後還設置裱褙室(圖1)。至此,文庫終於獲得妥善照顧,更便於提供學者使用。

1998年遷至新館,特藏組首先完成田中長三郎教授藏書「田中文庫」的整編計畫,延請外文學系教授處理語文辨識及版本鑑定、植物學系及園藝學系專家挑選觀賞植物或果樹圖片,還蒐集彙整田中教授著作目錄文獻資料,在年底出版《田中長三郎植物圖譜》等三本專書。

- 圖1:特藏組裱褙室進行善本古籍修復作業中
- 圖2:特藏組與國內外學者團隊合作編輯出版的圖書已超過廿種


此外,由松原孝俊隊的九州大學調查團隊,也於2000年起與圖書館團隊合作,進行長達9年的日文善本書調查。參與者高達58人次,停留總天數約270 天(註8)。該校中野三敏榮譽教授親自瀏覽二萬餘冊日文古籍,判定其由來與價值,並從「桃木文庫」、「長澤文庫」、「上田文庫」及「琉球史料」挑選118種日文善本,與特藏組合作編輯出版《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日文善本解題圖錄》,精緻的彩色書影和簡要專業的解題,向全世界展示這些珍稀文庫的精彩內容。(圖2)

不同於善本古籍,文庫中的手稿或抄本,如「琉球史料」和「伊能文庫」,卻因內容多岐、形式各異,長時間未加分類整理提供利用。 1985年,赤嶺守教授於臺大歷史所就讀時,發現了「琉球史料」抄本,經多年的努力,在2012年代表琉球大學及沖繩縣公文書館與圖書館簽約,進行抄本全文打字、翻譯及解題的出版計畫,《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琉球關係史料集成》五卷終於在2018年完成(圖3)。於此同時,《歷代寶案》獲選為「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回首1935年小葉田淳往返臺灣和沖繩,保留了琉球王國的史料,如同沖繩鄉土史學者島袋源一郎氏所言「至今猶夢重返」,失而復得的歷史記戴,讓館藏琉球抄本在世界記憶中綻放異彩。


- 圖3:琉球大學法文學系學者在特藏組進行琉球關係史料的編輯工作


原本分散的「伊能文庫」,在1984年開始集中至特藏組的臺灣資料室(註9),自大學期間即投入整理「伊能文庫」的吳密察教授,不但在1997年完成目錄重建工作,公開其全貌,更在1998年藉圖書館辦理「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良機,穿梭於臺大及遠野,整合兩地資料,嘉惠後世研究者。2018年3月8日,圖書館舉辦「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將「伊能文庫」帶回部落現場與族群對話。其中「從遠野到臺大-伊能文庫90年」主題,更拉長時間軸至120年前伊能嘉矩至臺灣調查,90年前移川子之藏赴遠野洽購「伊能文庫」,展示一個文庫的時空流轉過程。


- 圖4:2018年8月27日沖繩縣教育廳及琉球大學學者至特藏組訪問
90年來,分屬不同藏書家的文庫,因緣際會,輾轉來到臺灣大學圖書館。九州大學松原孝俊教授到新館參觀時:「一時之間目睹浩瀚的日文古籍,當時的感動和驚訝,至今仍難以忘懷。」(註10)這樣的感動,正如田中長三郎館長所形容,圖書館乃「別有天地非人間」之處 (註11)。其中特藏館員,兼負國際交流及學術出版的文化使命,遷新館至今,發行超過20種出版品,以舊藏文庫為主題者,就高達14種20冊,新館時代又獲得同樣具有「愛書家」特質的楊雲萍、國分直一、金關丈夫、杜聰明等教授個人珍藏。在此處,藏書家、愛書者及特藏館員三者,為保留人類的知識遺產,共同投注無與倫比的專業與熱情,也建立了綿延不絶的跨世代書緣。(圖4)。


--------------------------------------------------------------------------------------------------------------------------------------------------------------------

註釋
1. 林景淵著,《日據時期的臺灣圖書館事業》(臺北市:南天,2008),頁93。
2. 〈中野三敏序〉,《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日文善本解題圖錄》(臺北市:臺大圖書館,民國97年),頁xviii。
3. 〈松原孝俊序〉,《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日文善本解題圖錄》(臺北市:臺大圖書館,民國97年),頁xii。
4. 吳明德,蔡平里 主編《田中長三郎教授著作目錄》(臺北市:臺大圖書館,民國87年),頁39。
5. 吳守禮,〈「臺北帝國大學」與「東洋文學講座」〉,《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8期(2001),頁17。
6. 民國44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記錄及曹永和先生民國60年7月19日簽呈內容。
7. 自民國35年3月臺大圖書館《圖書關係接受書類》。
8. 同註2。
9. 吳密察編輯顧問 夏麗月主編,《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專刊》(臺北市:臺大圖書館,民國87年),頁50。
10.同註2。
11.同註3。


原圖中心10-11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十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21期館訊內容


【十一月】本月放映《夢幻部落》、《失落之城》這兩部電影。《夢幻部落》由三段故事相連交織而成,片中主人公們為了找尋心中所嚮往的小米田而各自努力著;《失落之城》描述英國探險家深入亞馬遜雨林企圖尋找古文明之城,卻從此音訊全無,成為史上最神秘懸疑的失蹤事件。

播放日期| 11/3、11/10、11/17、11/24(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夢幻部落 (保護級)
播放時間 | 10:00-11:33(9分鐘)
宿醉的泰雅族中年瓦旦在清晨的陽光下,看到郵差天使給他一封信,信上說他的皮夾被發現埋在一個水泥塊裡面。他決定到都市去找回他十年前就失落的皮夾與他的小米田的夢。
在日本料理店工作的青年小莫,有次在電話交友中心,認識了一個要求別人聽她講故事的女孩,帶著些微哀傷的語調,女孩跟小莫說了一個故事,一個關於小米田的愛情故事……。
◎場次二

失落之城 (輔導級)
播放時間 | 14:00-16:21(141分鐘)
英國上校佛斯特於1906年前往玻利維亞探險,卻在叢林裡迷失了方向,意外發現幾個珍貴的文物,在幾位當地人的協助下,他順著河流找到出路,才得以走出叢林。此趟旅程讓他發現當地有著文明生活,回國公開這項重大發現時,卻沒有人願意相信。
為證明自己所言不假,1925年,佛斯特決定帶著他的兒子重回有著文明跡象的「Z城」,一起踏上這段冒險之旅,然而,他們卻從此消失在叢林當中,再也沒有回家……。

午後電影院 - 城市‧戀愛中

推廣服務組

11/7(三)情遇巴塞隆納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2008) – 96mins

維琪和好友克莉絲汀娜相約一同前往巴塞隆納旅行,遇上安東尼奧。維琪一開始認為安東尼奧是個玩世不恭的花心男人,但相處多日後,彼此都產生了情意,維琪開始懷疑自己對未婚夫的忠誠度。而喜歡嘗試刺激關係的克莉絲汀娜,十分享受這種異國旅行的情慾關係。一直到安東尼奧的前妻出現,克莉絲汀娜才發現自己也愛上了安東尼奧。

11/14(三)紐約愛未眠 Before we go (2014) – 95mins

剛被搶劫的布魯克,錯過了最後一班返回波士頓的火車。身無分文的她,遊蕩在紐約街頭,而一位在中央車站表演的樂手尼克,對她伸出了援手。兩人一拍即合,決定一邊尋找布魯克被搶走的錢包,一邊籌錢回家。在天色破曉之前,心中各自帶著傷痕的兩人,穿過了大大小小的巷弄。他們也在彼此的生命當中,看見了不同方向。

11/21(三)巴黎拜金女 Priceless (2006) – 101mins

尚原本在大飯店擔任侍者,拜金女艾琳卻錯以為他是黃金單身漢而與他交往,但當她發現實情時馬上落跑。可是尚卻愛上了艾琳,追隨她來到蔚藍海岸,很快地他就被艾琳揮霍到身無分文。走投無路的尚卻在豪華飯店遇上女富婆,過起與艾琳一樣被包養的生活。這個轉變拉近了他與艾琳的距離,艾琳甚至不知不覺中愛上了尚。

 
11/28(三)一頁台北 Au revoir Taipei (2010) – 84mins

小凱總是蹲坐在書店的一角,獨自唸著法語教材書,想去巴黎見女友;而店員Susie則被這個看來有些寂寞的男孩吸引。為了籌措旅費,小凱找上黑道借錢,唯一條件就是要幫忙帶一個包裹去巴黎。啟程前夕,小凱在夜市巧遇Susie,不料小凱手上的不明包裹引來警察與黑道的追緝,兩人狂奔在臺北街頭,經過一連串冒險,天將破曉,小凱會發現Susie才是自己的100%女孩嗎?


Frankenstein科學怪人兩百年紀念書展暨影展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科學怪人》(Frankenstein)是西方文學中的第一部科學幻想小說,1818年初版於日內瓦湖畔,出自瑪麗.雪萊之手。今年適逢《科學怪人》問世200年,應本校外文系、數位人文研究中心邀請一同舉辦系列書展與影展,以紀念這部不朽名作。(點我下載完整書單

書展地點:臺大總圖書館1樓閱覽區

影展地點:臺大總圖書館4樓多媒體服務中心418大團體室

10/17(三)18:00-21:00
科學怪人之家
 
The House of Frankenstein(1944)
※本片為英文字幕
|映後座談|
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
學系陳皇華副教授
10/24(三)18:00-21:00
科學怪人的新娘
 
The Bride of Frankenstein(1935)

|映後座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戴宇呈助理教授

11/1(四)14:00-17:00
怪物
 
Victor Frankenstein(2015)

|映後座談|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趙順良副教授

 

注意事項:
1. 請事先線上報名(點我進入報名系統
2. 校外讀者參與此活動須登記入館,細節請於報名時詳閱相關說明
3. 本活動提供3小時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

「大數據+人工智慧」主題書展

學科服務組.楊韻蓉
AI人工智慧浪潮來襲,機器人產業興起,加以大數據、巨量資料及演算法的發展,如何引爆這一波與社會、經濟文化息息相關的智能革命,又將如何影響你我的日常生活及未來工作呢?

數學系暨應用數學所與臺大和中央研究院的統計、電機工程、資訊等相關系所,近年共同成立「資料科學學程」,以推動跨學科領域大數據資訊的分析及建模。本次書展由應數所王偉仲老師精選大數據、巨量資料、演算法與人工智慧相關主題的中英文新書,歡迎您到館參觀!

展出日期:

107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
展出地點:數學系圖書室(天文數學館二樓)
連絡電話:(02) 3366-2813

「化學系讀的書,跟你想的不一樣?!」書展

學科服務組.翁雅芳
本次書展內容以三個概念呈現化學領域閱讀的內涵以及與圖書館典藏資源的方向,三個概念分別為:「別人以為化學系讀的書」展出中文科普圖書,「化學系實際要讀的書」展出化學系課程教科書,「化學系等你來讀的書」展示教師推薦之專業領域圖書與學會出版品。邀請您來瞭解與探訪化學知識領域的深湛之處。

展出日期:107年10月23日至11月2日
展出地點:化學系圖書室(原分所二樓)
連絡電話:(02) 3366-1160

專題演講─閱讀英文學術論文的技巧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林淑婷
英文學術論文需要每篇鉅細靡遺,從頭讀到尾嗎?
怎樣才能有效率地閱讀英文論文,
快速從大量的文獻中篩選出
與您研究主題最相關、最需要的精髓?
讓外文系資深教授周樹華老師
傳授閱讀的技巧和秘訣,您千萬別錯過喔!

線上報名:https://goo.gl/VEdBL3
活動時間:2018年11月14日(三)12:20-13:40
活動地點:社會科學院圖書館 2 樓簡報室

◆ 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 1 小時
◆歡迎帶著您要詢問的資料(亦可存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筆電),老師將為您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活動紀實: 

「舊情綿綿—寶島歌謠大師葉俊麟文物特展」開幕式暨講唱會活動報導

推廣服務組.李百珣

開幕式暨講唱會活動於9月20日下午在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舉行,由本館陳光華館長致歡迎詞開啟序幕,其後再請張慶瑞副校長、李鴻禧教授以及策展顧問李筱峰教授致詞,最後由葉俊麟先生家屬葉賽鶯法官上臺致詞。

陳館長首先感謝家屬將這麽重要的文物資料捐贈給臺大圖書館,讓我們有這個機會可以在展覽的過程中,讓年輕一輩了解臺灣歌謠大師葉俊麟先生對臺灣音樂界的影響。今年是臺大建校90周年,也是總圖書館遷館20周年,適逢葉俊麟先生辭世20周年,圖書館正跟文化部進行一項計畫,透過將葉俊麟的文物資料數位化,建立國家記憶資料庫讓一般民眾可以取用,以科技的方式讓大家了解葉俊麟先生對臺灣歌謠界的貢獻。張副校長致詞表示大家耳熟能曉的台語歌曲大部份都是葉俊麟先生的作品,最重要的當代文化就是歌曲文化,從廣播節目到電視節目,現在的網路節目,他的作品一直流傳不息,最代表臺灣的當代文化。文化公益信託葉俊麟台灣歌謠推展基金諮詢委員,同時也是臺大法律系榮譽教授李鴻禧教授致詞時首先提到:「臺大圖書館收藏葉俊麟先生的手稿讓他覺得驕傲」。李教授憶及親自聽到葉俊麟唱他自己創作歌曲時的感動,唱的是我的語言,他的形影在臺灣文化中長久留存。最後由葉俊麟先生家屬葉賽鶯法官上臺致詞,葉法官說到她與臺大的三次緣份,第一次是臺大法律系;第二次是法律研究所,當時李鴻禧教授是她的老師; 第三次是2014年捐贈文物給臺大,葉法官說到這是她的私心,手稿放在台北她想看時比較方便。葉法認為她的父親最偉大在於他的人性的關懷,例如<攤販夜嘆>這首歌唱出小人物的心聲。


- 左:臺大圖書館陳光華館長致歡迎詞/中:葉俊麟家先生屬葉賽鶯法官上臺致詞/右:開幕式合影,國際會議廳座無虛席 -

致詞結束後,於1樓日然廳展場進行剪綵,並由策展人廖秀齡老師進行展場導覽報告。策展人以葉俊麟先生創作的歌曲為名規劃展覽的六大主題:〈大家來聽故事〉、〈舊情綿綿的時代〉、〈寶島風情展歌詩〉、〈霧夜的燈塔〉、〈寶島曼波〉、〈寶島四季謠〉,深入介紹葉俊麟先生生平及創作種種。

隨後於B1國際會議廳舉行葉俊麟歌謠講唱會,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李筱峰主講,與資深藝人金澎老師以講、唱交錯帶給來賓重拾葉俊麟歌謠的記憶。

李筱峰教授首先以<淡水暮色>為例說明葉俊麟先生的作詞,以扎根土地的寫實精神,與現實環境做結合,與臺灣脈搏齊跳動,與時代心聲相共鳴。再以<舊情綿綿>為例講述葉俊麟的歌詞如何呈現圖像引人進入場景。接著金澎老師以輕快的寶島曼波開場,唱出一首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葉俊麟創作歌曲,台下的聽眾都跟著唱和。最後策展人廖秀齡邀請葉賽鶯法官及葉煥淇先生上台唱自己父親的歌曲,兩位都繼承了葉俊麟先生的音樂細胞,歌聲非常的優美。


- 左:(左起)李筱峰教授、李鴻禧教授、葉賽鶯法官、張慶瑞副校長、陳光華館長、廖秀齡老師於日然廳剪綵/
右:資深藝人金澎老師於「葉俊麟歌謠講唱會」演唱<寶島曼波> -


參加開幕式暨講唱會活動的聽眾爆滿,甚至在後方及兩側走道也坐滿了人,葉俊麟創作的歌謠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特展場地位於臺大圖書館一樓的日然廳,展期自9月20日至11月11日,在圖書館開館日,每天9:00-17:00歡迎自由參觀。
詳細資訊請見展覽網站

「斜桿武士覺醒」尋寶活動報導

推廣服務組.李百珣

今年的尋寶活動「斜桿武士覺醒」,以「星際大戰」及「斜槓青年」流行的話題來引起學生動機來參加活動,認識圖書館豐富、專業的多元服務。活動舉辦期間自9月3日至9月28日,收到學生熱情的回應,紛紛在問卷上留言:如「經過這次活動真的感受到台大圖書館的吸引力,之後會常來的!!」、「活動非常有趣,籌備方面辛苦了, 想出關卡的人很厲害」、「謝謝有這個活動能讓我們更了解圖書館的資源」、「這個活動真的很有趣唷!印章設計很美」、「本來想抽腳踏車結果意外有趣」。

若想進一步了解時下正夯的關鍵字「斜槓」,期刊方面可以參考商業周刊第1602期,以及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第215期的報導。圖書方面可以閱讀《斜槓青年》,以及斜槓(Slash)一詞的創造者Marci Alboher的著作《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 a new model for work/life success》。


- 左:學生於活動櫃台「斜槓基地」填寫活動問卷/
右:抽中「斜槓新人賞」迎新大奬的幸運新鮮人 -

新生最期待的「斜槓新人賞」在9/5、9/12、9/19、9/26 每週三開獎,今年共送出了4輛腳踏車以及眾多的圖書館紀念品。除了有趣的推廣活動,臺大圖書館更是擁有800萬豐富館藏和優質服務的學術寶庫。活動雖已告一段落,歡迎您來圖書館展開你個人獨特的未來。

Master講堂:「Accept!學術投稿這樣投!」系列講座

學科服務組.吳朝裕

圖書館本學期全新推出「Accept!學術投稿這樣投!」系列講座,邀請本校老師與校外專家主講,與同學們分享學術投稿經驗與可運用工具,幫助同學掌握論文投稿訣竅,11月及12月我們邀請到城鄉所畢恆達老師、中文所梅家玲老師、圖資所蔡天怡老師、資工所莊永裕老師及生科所蔡政修老師蒞臨本館,分享他們豐富的學術投稿經驗,並邀請兩位校外學術投稿專家,介紹如何利用工具幫助期刊投稿,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報名網址:
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
sessionList.aspx?actID=20181923_12

打造你的研習攻略!Help講堂10月課程!

學科服務組.吳朝裕


10月份的圖書館「HELP講堂」持續推出三場優質課程,包含收錄豐富研究方法與練習案例的「SAGE 研究方法資料庫」,撰寫論文非學不可的「Endnote X9書目管理軟體」Mac版課程,以及蒐集文獻的重要資料庫「Scopus引文索引資料庫」請跟著我們的課程,打造您最佳的研究及學習攻略!另外配合「新版圖書館整合查詢系統」上線,本館安排兩場使用說明會,帶您快速了解如何透過新版圖書館系統獲取館藏資源,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講義將於課程結束後上傳至【HELP講堂】網頁
如該場次有錄影,錄影檔將於課程結束上傳至圖書館【數位學習網】

課程名稱 課程時間 課程地點 報名與課程簡介
為您的學習加分 ─ SAGE 研究方法資料庫 10/9 (二) 14:20 -15:2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
418室
線上報名
寫論文必學 ─ Endnote X9(Mac版) 10/12 (五) 09:20 - 11:20 總圖B1國際會議廳 線上報名
完美報告決勝關鍵 ─ Scopus引文索引資料庫 10/24 (三) 10:20 - 11:2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
418室
線上報名
新版圖書館整合查詢系統介紹(場次一) 10/12 (五) 14:20 - 15:1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
418室
線上報名
新版圖書館整合查詢系統介紹(場次二) 10/29 (一) 15:30 - 16:2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
418室
線上報名

EndNote Mac 自動匯入書目檔案失敗的解法

學科服務組.張瑞珊、陳芷洛、洪翠錨

使用Mac電腦的讀者,若您從資料庫頁面匯出了書目資料檔案,如:ris、ciw、enw、nbib…等,但是檔案無法匯入到EndNote。不像Windows電腦可以直接對著檔案快按兩下,書目資料就自動匯入EndNote程式。此時有兩種解決方法,您可使用〈解法一: Import使用Multi-filter〉,從EndNote端調整,Import Option選擇Multi-filter。或者運用〈解法二: 修改預設開啟的應用程式〉,從Mac電腦系統面設定,讓您的電腦知道日後遇到ris、ciw、enw、nbib等類型的檔案,應預設以EndNote程式開啟。


開學第一站, 先到圖書館 ! 收心闖關拿獎品

年(選單): 
民107年
月(選單): 
9月
期數: 
221

總圖書館學期間(107.9.10-108.1.13)開放時間

閱覽組
★ 107學年度第一學期 9/10(一)至 1/13(日)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2:00 8:00-17:00
1F 流通服務台.借還書服務 8:20-21:30 8:20-16:45
4F 多媒體服務中心 9:00- 21: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10/9 ( 二)、10/31 ( 三)、11/30 ( 五)、108/1/2 ( 三)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討論區 8:00-22:00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9/30、10/28、11/25、12/30)17:00至隔日(週一)8:00 不開放
B1 24 小時自習室 24小時開放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9/30、10/28、11/25、12/30)17:00至隔日(週一)8:00 不開放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0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 影印中心 8:40- 21:30 9:30- 21:30 9:30- 16:40


特殊開館時間|

1. B1-5 樓閉館, B1自習室照常開放  
 107年9月24日(一)中秋節
 107年10月10日(三)國慶紀念日
 107年12月31日(一)調整放假
 108年1月1日(二)開國紀念日
2. 比照學期中週一開館(補上班、上課日)
 107年12月22日(六)
3 . 館內實施座位管制,校友、休學生請暫勿使用 B1 自習室

 107年10月29日(一)至11月9日(五) 期中考
 107年12月31日(一) 至108年1月11日(五) 期末考

原圖中心9-10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九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20期館訊內容


【十月】10月份將和讀者分享來自大溪地及夏威夷,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兩部電影。《高更:愛在他鄉》為印象派大師高更的人物傳記電影,影片中詳細描述高更在與梵谷分離後,晚年於大溪地的原野生活;《夏威夷公主》描述年少因政治動亂逃到英國的凱烏蘭妮公主,歷經種種後如何為夏威夷王國的人民和土地的獨立主權奮戰。

播放日期| 10/6、10/13、10/20、10/27(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高更:愛在他鄉 (輔導級)
播放時間 | 10:00-11:41(101分鐘)
1891年,於巴黎畫壇耕耘出小小名氣的高更,因再也嚥不下文明社會的虛矯,決定背負著拋家棄子的罵名,義無反顧地前往南太平洋的大溪地。為了畫出嚮往的原始,高更深入毛利人之境,邂逅了原住民女孩德胡拉。德胡拉成了高更的謬斯女神,帶來其最富創造力的一段日子。高更筆下的大溪地女神,即將化身他藝術生涯的代表鉅作!
◎場次二

夏威夷公主  (保護級)
播放時間 | 14:00-15:37(97分鐘)
凱烏蘭妮是夏威夷王國備受愛護的公主,年少時因政治動亂被送至英格蘭受教育,在知識與自由的薰陶下她出落得美麗大方,也遇見了人生的真愛,種種經歷使她成為了堅強自主的女性。然而,當國王逝世、王后遭監禁的消息傳來,反叛人士與美國共謀的不平等法案威脅著人民權益,她明白自己必須設法拯救她的人民脫離不公平的待遇......。

午後電影院 - 不一樣,又怎樣

推廣服務組

10/11(四)愛回來 Any day now (2012) – 98mins

講述70年代的洛杉磯,一名唐氏症少年遭受母親遺棄,一對男同志伴侶決定收養他,並視他如己出,使他獲得未曾擁有的幸福家庭。然而,當局發現這對男同志的反傳統生活方式,迫使他們挺身對抗存有偏見的法律系統,以挽救這個孩子的人生。
10/17(三)鳥籠 The birdcage (1996) – 118mins

阿蒙與亞伯是一對令人稱羨的「同性夫妻」。有一天阿蒙與前妻所生的兒子突然來訪,宣布說他已和一位極保守的參議員的女兒芭芭拉訂婚,他要求他的父親要像個「正常人」接待他未來的親家。於是阿蒙和亞伯在兒子的指導下,必須小心翼翼的練習著如何「不露本色」……。

10/24(三)不一樣的婚禮,又怎樣? Jenny's wedding (2014) – 94mins

在大城市裡工作的珍妮,與同居的愛人凱蒂是公開出櫃的女同志,她們跟很多有保守父母的同志一樣,全世界都知道她們是同志,除了父母。當珍妮宣佈婚訊,父母喜出望外,可是當珍妮告知結婚對象是她多年的室友後,兩老面臨人生最大的難題,不管接受和不接授,這一家人的關係都將永遠改變。

 
10/31(三)當他們認真編織時 彼らが本気で編むときは (2016) – 127mins

小友的媽媽離家出走,只好投靠許久未見的舅舅牧生。舅舅的同居戀人凜子是一個跨性者,她親切與溫柔的照顧,讓小友第一次體會到『家』的感覺。然而社會上對跨性者的不友善,也影響到小友的學校交友,她不懂為何同學的媽媽如此厭惡凜子。當凜子想與牧生結婚並領養小友時,小友的媽媽再度出現,讓小友產生天人交戰......。

斜槓武士覺醒 ─ 快來圖書館展開只屬於你的旅程!

推廣服務組.林琦
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銀河系……
斜槓/星球受到零工帝國的威脅,
斜槓/青年感受到對知識的熱情,
來到圖書館星球尋找在此隱居的斜槓/大師,
大師教導他認識和使用知識的寶劍。
青年即將展開覺醒到斜槓/武士的成長旅程……

一年一度的圖書館尋寶闖關活動又來啦,新生不但能從有趣的遊戲中瞭解圖書館環境及各項貼心服務,還能拿到圖書館精心準備的各項獎品,甚至能抽到腳踏車等大獎!更有同學們在闖關的途中認識新朋友,一起來到活動櫃檯兌換獎品時順便還交換了FB!(聽聞這個小插曲時館員真是超級感動的阿!)

大學四年僅有一次的機會,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更多詳情請上活動網站

活動時間:2018.9/3-9/28

活動對象:107學年度新生
     (含大學部、研究所及轉學生)

活動洽詢:☎ (02)3366-4551 ✉ tulce@ntu.edu.tw

- 好多豐富獎品等你來拿!新生還可以加碼抽腳踏車! -

舊情綿綿─寶島歌謠大師葉俊麟文物特展

推廣服務組.李百珣
葉俊麟先生1921年9月22日出生於基隆,1998年8月12日因急性肺衰竭於台北仙逝。創作台語歌謠〈舊情綿綿〉、〈思慕的人〉、〈寶島曼波〉、〈淡水暮色〉、〈黯淡的月〉、〈悲情的公路〉、〈溫泉鄉的吉他〉、〈安童哥買菜〉、〈孤女的願望〉等詞作八千多首,指導提攜無數歌壇新秀。不僅縱橫流行音樂三、四十,其詞作質精且量多,更是堪稱台灣樂壇與文壇之佳話。
今年(2018年)適逢作詞家葉俊麟先生逝世20週年,本館以典藏葉俊麟家屬捐贈之手稿資料及親友留存文物,結合民間豐富收藏物品,辦理「舊情綿綿─寶島歌謠大師葉俊麟文物特展」。期待透過展出讓大眾了解,自臺灣早期民間唸謠及葉俊麟和同時代的歌謠創作者使用母語傳承的時代性及貢獻。台灣歌謠不只是庶民的傳唱,也承接文化藝術的時代使命。
開幕式時間:2018年9月20日(四)13:30
開幕式地點:臺大圖書館地下一樓國際會議廳

(當天並由策展人廖秀齡老師進行深度導覽)

葉俊麟歌謠講唱會
時 間:2018年9月20日(四) 14:50-16:50
地 點:臺大圖書館地下一樓國際會議廳

主講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李筱峰老師

     資深藝人 金澎老師

展覽日期:2018年9月20日(四)至11月11日(日)
展覽時間:開館日 9:00-17:00
展覽地點:臺大圖書館一樓日然廳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協辦單位:
文化公益信託葉俊麟台灣歌謠推展基金

歡迎來到國立臺灣大學!─ 新生主題書展

推廣服務組.林琦
歡迎臺大新鮮人~
初來乍到,先從熟悉你所在的這個大學開始。

來到臺大不可不知臺大事,
除了嚴肅的歷史,也有好玩的豆知識!
一個成功的大學生要會玩會唸書,
如何做好時間管理與未來規畫?
看看專家的建議與親身經歷吧!

希望大家來看過書展後能對臺大有更多了解,
且能善加規畫,度過充實的四年大學生活!

活動時間:2018年9月11日至10月10日
活動地點:臺大圖書館 1F 閱覽區

菇圖英語樹屋--英語學習諮詢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林淑婷
無法用流暢的英文與外國朋友溝通?
看西洋影集總是鴨子聽雷?
閱讀英文文獻一個頭兩個大?
學了這麼多年的英文,
英文程度始終停滯不前,找不到對策?
如果您有這樣的困擾,想要突破學習障礙,擁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周樹華老師提供全校師生一對一英文深度諮詢,傳授有效的學習方法,請把握機會!

不須預約,現場免費諮詢。
歡迎自備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

服務內容:提供聽說讀寫全方位英語諮詢!
服務時間:2018年10/3, 10/31, 11/14, 11/21, 11/28,
      12/5, 12/12, 12/19, 12/26
(均週三)
      當天下午15:00-18:00
服務地點:臺大社科圖二樓討論室1
服務對象:臺大教職員生
活動洽詢:☎ (02)3366-8300 轉 55608  
       ✉ ntukoolib@ntu.edu.tw
主辦單位:臺大社科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

移動學習:利用手機自我提升英文實力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林淑婷
嚮往別人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英文老是學不好?
如果您在英文學習上始終無法突破困境,不得其門而入。
本課程告訴您如何利用手機及免費且優質的英文網路資源,
自我提升英文實力。
名額有限,千萬不要錯過!

活動時間:2018.10.3 (三) 12:20-13:40
活動地點:臺大社科圖二樓簡報室
線上報名: https://goo.gl/SzMRuh
(本活動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1小時)

活動洽詢:☎ (02)3366-8300 轉 55608  
       ✉ ntukoolib@ntu.edu.tw
主辦單位:臺大社科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

活動紀實: 

杜聰明院長藏書贈藏儀式完滿落幕!

特藏組.蔡碧芳

杜聰明院長(1893-1986),號思牧,1914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現今臺大醫學院前身),1922年獲京都帝國大學博士學位,為臺灣首位醫學博士。歷任臺大醫學院第一任院長、醫院院長與臺大代理校長,並創辦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任院長多年。一生培育英才、提攜後學,對於醫學研究和教育及醫療行政,貢獻甚鉅。

圖書館自2016年起,透過本校歷史系退休教授張秀蓉老師引薦,開始與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接洽,歷經多次的連繫與溝通,終於獲得基金會首肯,在2017年7月將杜院長的藏書贈予本館,成立「杜聰明文庫」。之後花費一年多的時間,將8千餘冊的書籍運回圖書館,進行薰蒸、整理、登錄、編目、修復與上架作業,於2018年8月24日下午2時,也就是杜院長125歲冥誕的前一天,於本館日然廳舉辦「杜聰明院長藏書贈藏儀式」。


活動當天,首先由基金會邀請的女高音蔣啟真老師和鄧凱鴻先生領銜的臺北愛樂弦樂四重奏,展開儀式的序曲,並進行由作曲家黃乾育先生特別為杜院長編寫的《遙想杜思牧先生》樂曲的世界首演,此作品以「往事」、「淡水」和「貢獻」三個樂章組成,搭配杜院長生前所寫的五首詩作,旋律動人,聽眾無不陶醉。

接著由本館陳光華館長開場,感謝基金會的捐贈與各界嘉賓的蒞臨,並由特藏組邱婉容組長報告「杜聰明文庫」的贈藏進度與處理現況;其後邀請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杜武青董事長、臺大醫學院醫學系內科吳明賢主任、台灣醫學史學會張秀蓉理事長和民報創辦人陳永興醫師等人致辭。


- 左:女高音蔣啟真老師與鄧凱鴻先生率領的臺北愛樂弦樂四重奏一同演繹黃乾育先生作曲的《遙想杜思牧先生》樂曲/
中:陳光華館長致贈感謝狀予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杜武青董事長/右:與會來賓合影 -

杜董事長細數藏書贈送的點滴歷程,也感念杜聰明藏書擁有良好的歸宿,交由專業的臺大圖書館典藏,可以永續保存,在未來的數位化工作後,更能讓所有需要的人找到想要的東西。吳明賢主任提到當年臺大醫學院流行「杜語錄」,即杜聰明院長所說的「樂學至上,研究第一」,他是醫學界的傳奇,也是典範;當初他提倡博雅教育,從圖書館的簡報中可以看到杜院長自己擁有各類型的圖書,也就是除了科學之外,文學、宗教和語言都是大學教育所必須的,「學醫之前先學做人,從人文教育開始著手」。張秀蓉教授則欣慰牽成藏書進入臺大總圖的美事;陳永興醫師回憶與杜院長的互動,認為他是個天生的研究者,會將生活瑣事詳細記下並歸檔,包括小學的成績單和與人互動的記錄;陳醫師表示,杜院長是日治時代第一個醫學博士,也是總督醫學校的第一個臺灣教授,創辦第一所私立醫學院,是臺灣近代史上最重要的醫學教育家和研究者,他的藏書也是醫學史研究最寶貴的資料。致辭結束後,由陳光華館長致贈感謝狀與藏書目錄予杜武青董事長,最後全體貴賓合影留念,並前往典藏「杜聰明文庫」的特藏資料區參觀,活動圓滿成功。

「杜聰明文庫」共有中日西文圖書5,840冊,期刊113種2,505冊,合計8,345冊,包括醫學線裝古籍、日治與民國早期醫學類舊籍,以及字帖和拓碑等,皆存放在圖書館五樓特藏資料區。管理上分為開架與閉架兩種方式,開架以專區陳列,類型特殊或珍貴古籍則閉架庋藏於各書庫,採調閱方式閱覽,圖書館將以專業服務及提供恆久保存的環境,為世代文化傳承盡力,歡迎各界人士研究與利用。

- 右:贈藏典禮結束後由特藏組館員為與會貴賓介紹杜聰明文庫藏書 -

2018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的一些感想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自2010年開辦以來,今年已邁入第九屆。以往營隊所有的支出,半額以上由博物館群經費補貼,以善盡社會教育的責任。今年改變做法,提高報名費以反應成本,但另一方面提供免費名額給家庭經濟狀況處於弱勢的小朋友,人選則由臺北南家扶中心推薦。博物館群邀請這些孩子免費參加體驗營,讓他們渡過歡樂的暑假。

由於今年體驗營報名費提高,因此比往年更早展開宣傳,並且擴大宣傳管道。果然,今年參加的學員有人遠從臺南、臺中搭乘一日高鐵來回;也有學員家住苗栗,一早搭乘火車北上;亦有學員家住桃園地區,父親開車一日接送。看到這些小朋友願意這麼早起床,為的就是參加臺大博物館群的體驗營,真有些小感動。四到七年的小朋友來參加博物館群的營隊,也許是被動地接受家長安排,但就我所知有兩位小朋友是去年參加過,今年要求家長主動報名的,並且有小朋友把「臺大」視為一個朝聖地。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當一群學員搭乘生命科學館的電梯時,在悶熱多人的電梯內,有位學員認真地吸了一口氣,讚嘆「有臺大的味道」。跟我四歲兒子在百貨公司內,距離遊樂場尚有遙遠距離時,卻可說出「有湯姆熊的味道」有相同的意味,讓我心中不經莞爾。

相應學員們的企盼,當然,我們博物館群各成員館也都卯足了勁,精心設計課程教案,不辜負參加的學員、不辜負繳費的家長。三梯次活動概覽如下:

第一梯次 8月17日(五)
人類學博物館:
體驗在遺跡處挖掘史前文物,
如陶罐及石器
地質標本館:
使用顯微鏡觀察各種
礦物的結晶
結構與形狀
昆蟲標本館:
小隊員與自己DIY的螢火蟲筆筒
(尚未著色)合影


第二梯次 8月20日(一)
動物博物館:
辨識動物標本骨頭不同部位的形狀與功能
農業陳列館:
學習二十四節氣的相關知識
檔案館:
小隊員與自行DIY的
檔案館
吉祥物

-
紀鹿寶寶合影


第三梯次 8月22日(三)
物理文物廳:
小隊員自行DIY空氣砲彈,
並進行煙圈發射競賽
植物標本館:
仔細觀察洋紅風鈴木枝
種子外觀結構
醫學人文博物館:
導覽員介紹醫師之像


三梯次共同課程「臺大人生存寶典」@校史館
 
帶領小朋友認識臺大校史,以及著名地標、大學生活介紹等 透過大富翁問答遊戲,加強小朋友習得知識


- 第一梯次學員與隊輔大合照 -

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每年暑假舉辦,我們希望能在每一次的辦理過程中,汲取經驗成長與進步。今年不同於以往的轉變,例如規定穿著營服,方便隊輔迅速辨識學員,活動過程中,斗大亮眼的活動名稱亦可順便為營隊行銷;校史館作為三梯次開場的共同課程,一方面讓學員都能先初步的認識臺大,另一方面也讓其他九個成員館能夠平均分配在三個梯次,讓每梯次整體的活動時間與質量盡可能地一致。

8/17、8/20、8/22三梯次的營隊終於圓滿落幕了,雖然辛苦,但備感欣慰的是,今年的學員和隊輔們整體表現都非常好。我們的學員來自四面八方,部分學員在報名表上雖然記載著亞斯伯格症、輕度自閉症、學習障礙、輕微妥瑞症、過動等等文字,但是所有的學員都能夠融入團隊,共同完成營隊規劃的活動,無論是隊員或是隊輔都獲得很好的學習機會。從校史館暑期服務課召集而來的12名臺大學生隊輔,也都表現得很好。許多隊輔可能以前都未曾走進本校的博物館,藉此機會他們踏查了博物館群,並且與小朋友整天相處下來,有隊輔提到「看到每一位小朋友不同的個性、展現優異的應答能力還有學習的熱忱活力,真的給我不少衝擊,我想這是一個很棒的活動,讓小朋友看看之前沒有接觸過的領域是很有意義且十分有趣的事情,能夠激盪出非常多的火花。」

一起來跳開學收心操!Help講堂9月課程!

學科服務組.吳朝裕


9月份圖書館「HELP講堂」推出四場嚴選課程,包含評估期刊品質的「InCites JCR資料庫」,撰寫論文必學的「Endnote X9書目管理軟體(Windows版)」,以及化學領域兩個重量級資料庫「SciFinder」與「Reaxys」,幫您快速找回學習節奏,輕鬆應對各種報告,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課程名稱 課程時間 課程地點 報名與課程簡介
期刊資訊大解密 ─ InCites JCR資料庫 9/18 (二) 10:20 – 11:20 總圖4F多媒體中心
418室
線上報名
寫論文必學 ─ Endnote X9 (Windows版) 9/25 (二) 14:20 – 16:20 總圖B1國際會議廳 線上報名
化學研究的催化利器 ─ Reaxys化學資料庫 9/27 (四) 14:20 – 15:20 化學系217教室 線上報名
化學文獻的搜尋密技 ─ SciFinder化學資料庫 9/28 (五) 14:20 - 15:20 化學系121教室 線上報名


EndNote X9新功能快覽

學科服務組.黃文琪

2018年8月,EndNote推出X9新版,讓我們快速一覽這個書目管理軟體又增加了什麼新功能吧!《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暑假下半場,快來看新總圖興建回顧資料展

年(選單): 
民107年
月(選單): 
8月
期數: 
220
主編的話標題: 
暑假下半場,快來看新總圖興建回顧資料展

圖書館 4 ni!NTU Libary正式進軍LINE@生活圈以及Instagram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為了提供多元的服務以及和讀者間的聯繫管道,臺大圖書館從2009起持續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至今已累積兩萬多名追蹤人數與按讚數!而從今年(2018)起,圖書館決定要和眾多讀者們有更優質的親.密.關.係,所以開始將魔爪服務伸向LINE@生活圈以及IG了!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圖書館將透過LINE@生活圈更即時地將重要資訊、活動訊息推播給大家,也會以網美的姿態在IG上不定期分享美照或各種資訊,歡迎一同加入!

★加入LINE好友
(1)開啟加入好友功能;       (2)執行搜尋功能;         (3)搜尋ID:@ ntulib

★成為Instagram粉絲
(1)開啟Instagram;         (2)搜尋 ntu.library        (3)立即追蹤

★QRcode速速前!
直接掃描加入吧!

最後,也歡迎尚未加入臺大圖書館Facebook粉絲專頁的讀者們趕緊進入粉絲傳送門,或者直接掃描下方QRcode成為圖書館好捧油,讓我們時時刻刻陪伴尼!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轉換,相關服務調整說明

閱覽組.黃瑞期
圖書館預計於今(107)年10月11日(週四)啟用新一代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冀透過雲端服務平台與開放介面的服務架構以改善作業流程,加強系統與資源的整合,提供全校師生讀者更便捷、更有效率的服務。而在系統轉換的過程中,部分服務及功能將會依序暫停,倘造成不便,特此致歉。同時也謝謝所有師生的配合與體諒。

※相關服務調整說明,請參閱本館網頁說明

總圖書館B1「討論區」,自由討論、輕鬆交談新空間

閱覽組.陳筱玟

位於總圖B1的第一學習開放空間,由本校教學發展中心將該空間交還圖書館管理使用,自8月1日(三)起暫時關閉,圖書館改設置新空間「討論區」,於9月10日(一)重新開放使用。

本館延續現有的空間服務及設施,繼續提供本校師生在該「討論區」,自由討論、輕鬆交談,增進師生在課餘的學習交流。不論是一對一進行課業討論、自習、讀書會等等,同學皆能在「討論區」自行交流,也讓總圖的共學空間有更多重選擇,以達自主多元學習之概念。
新「討論區」將僅限本校師生及教職員使用(不包含北二區學生),直接刷卡感應門禁進入討論區,開放時間則與總圖開閉館時間同步,並適用本館閱覽規則。


總圖書館B1「博碩士論文專室」服務異動

典藏服務組

為了提升空間資源的使用效益,圖書館自9/1(六)起關閉博碩士論文專室。
目前典藏於該室之本校博碩士論文,於8/21(二)起陸續搬遷至自動化書庫,本館並將於10月在綜合教學館啟用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為讀者提供各項服務。

至於論文搬遷的過渡階段,如需利用已入庫之紙本論文,請先透過閉架書庫調閱系統申請;也可於館藏目錄查看其他複本狀態,或由線上資料庫參考已獲得授權之電子論文。
若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協助,非常歡迎與我們聯繫。

聯絡洽詢|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 ntulibcs@ntu.edu.tw

原圖中心8-9月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八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19期館訊內容


【九月】「教師節」是9月份很重要的節日,每年我們也都會在此時表達對師長的感謝。為此,原圖中心將放映兩部描繪「教育」主題,且改編自真實故事的感人電影。《馬拉拉:改變世界的力量》描述馬拉拉因提倡女童教育而遭到塔利班武裝份子的攻擊,死裡逃生後沒有屈服,反而替全球的孩童發聲以爭取教育的權利。《老師你會不會回來》敘述王政忠老師在台灣南投縣爽文國中實習時一心想回到城市擔任補教名師,卻因為一場921大地震,喚醒了他對教育的初衷。

播放日期| 9/1、9/8、9/15、9/22、9/29(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馬拉拉:改變世界的力量
播放時間 | 10:00-11:28(88分鐘)

巴基斯坦是全球文盲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失學孩童的人數也是全球排名第二高。巴國政府的軍事預算是教育經費的 7 倍,而近年來,巴基斯坦的教育經費仍持續地縮減當中。來自巴基斯坦史瓦特河谷,年僅 16 的馬拉拉認為這是不對的。她口齒伶俐、勇於表達意見,大力的提倡、為失學孩童們爭取受教權。然而,她的熱情卻讓她挨了子彈…

◎場次二|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播放時間 | 14:00-15:48(108分鐘)

1999年9月21日發生的一場大地震,不僅震垮爽文國中校園,也震碎爽文國中學生的心,因為學生一句“老師,你會不會回來”而改變王政忠老師原本想逃回都市的心,從此留在南投爽文國中,透過每天0.01的改變,協助學生走出地震後的傷痛,牽引學生克服弱勢,擺脫等待失敗的宿命,改變自己和孩子的人生,實踐一場偏鄉教育革命。

原圖中心主題書展:「臺灣原住民族文學」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臺灣原住民族因為沒有文字,長久以來依賴口耳相傳,將歷代的神話、傳說與歌謠等內容流傳保存下來,荷西時期後,雖有羅馬拼音、漢字以及日語假名可借用,但仍未成為能普遍使用的文字系統,嚴格定義之下的臺灣原住民族文學,一般認為在1980年代後才逐漸形成。

這樣的轉折,與1970年代臺灣退出聯合國後,一連串的本土化運動有關,本土意識崛起鬆動了原來的威權體制,開始肯定多元價值。臺灣主體意識也在文化層面上展開深遠的影響,歷史方面,專家學者重新評價臺灣與南島海洋的關係,漸漸擺脫以身為中國史為主的邊陲立場,17世紀以來,臺灣不僅面對了荷蘭、西班牙、漢移民和日本人,也「發現」了臺灣原住民。

大環境的變化,是1980年代起臺灣原住民主體自覺、部落復振與文學創作的背景。但對原住民而言,沒有有效的書寫系統,創作不易交流,經過多方考量與嘗試,漢語的使用成了臺灣原住民文學啟航的重要工具。從早期的陳英雄、拓拔斯‧塔瑪匹瑪、夏曼‧藍波安、莫那能、瓦歷斯‧諾幹,到後來的亞榮隆‧撒可努、巴代和更年輕世代的作家,經過四分之一世紀的努力,有越來越多的原住民加入創作行列,題材也更加寬廣多變,他們的作品不但由知名出版社出版,也有多部英、日、韓文等譯作問世,為整體臺灣文學注入全新的生命與活力。

本次書展以「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為題,期盼和讀者分享臺灣原住民族作家們筆下獨特的人生經驗和思想情感,展期自即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歡迎大家一同來感受何謂「臺灣原住民族文學」。

展出清單|http://www.tiprc.org.tw/blog_wp/?p=15214
展出時間|2018年8月1日至12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午後電影院─ 這就是「人蔘」

推廣服務組.林琦

9/5(三)命運的13個交叉口 Thirteen conversations about one thing (2001) – 104mins

發生在紐約的5段小故事,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律師,一個高中物理老師,一位被車撞到的年輕女孩,一位中年主管,和一位發現丈夫不忠的女人。互不相干的命運,在這一路上交集、擦身。人與人的距離該如何測量,又如何抓得準確……。
9/12(三)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 Relatos salvajes (2014) – 122mins

飛機上載滿了互不認識的乘客,但大家竟然都有個要命的共通點;一個車子莫名其妙被拖吊的男人,極力想證明他停車的地方不是紅線,投訴的公家機關卻一個比一個還難搞;美麗新娘在婚禮上發現老公一夜情對象,忍不了的她,要如何收拾這場鬧劇?所有小事把人逼到極限,歇斯底里已不足為奇!

9/17(一)人命派遣經理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r (2010) – 99mins

耶路撒冷最大麵包工廠的外籍女工,不幸在一場自殺炸彈攻擊中喪生,屍體無人認領,上級指派人力資源經理將事情搞定。他穿梭在耶路撒冷街道,輾轉到羅馬尼亞,和死者的叛逆兒子、決心毀了他的白目記者、古怪領事、老兵司機和一副棺木,踏上了一段曲折離奇、瞠目結舌的瘋狂旅程!

 
9/26(三)我的正妹教練  Let yourself go! (2016) – 102mins

執業多年的心理治療師艾利亞,對工作與生活毫無熱情,總是用嘲諷的眼光看世界。有一天,嗜吃甜食的艾利亞健康亮起紅燈。他決定上健身房運動,因而結識了年輕貌美的健身教練克勞蒂亞。少根筋的克勞蒂亞熱情活潑,卻老是將別人捲進麻煩裡,艾利亞看似平靜無波的生活,就這樣掀起了滔天巨浪!

回首來時路,平疇起書樓—新總圖興建回顧資料展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臺大圖書館創設於1928年3月,舊總圖書館係於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建造,隨著科技發展與館藏量之持續擴增,其空間與設計已無法滿足當代作業需求,故於1986年7月規劃興建新總圖書館,1998年11月14日正式落成啟用。新館座落於校區的幾何中心、椰林大道的端點,以對稱、穩重的造型傳遞知識殿堂的意涵,以拱窗、山牆、迴廊與十三溝面磚作為舊總圖(現為校史館)建築語彙的延伸,表達承先啟後的意義。20年來,新總圖書館已為臺大校園的地標、臺大恢宏學養 的象徵,並憑藉著靜謐空間、豐富館藏與多元服務,成為校園內最受師生喜愛的地方,在此閱讀、在此學習、在此成長。

但您知道嗎?歷時12年才誕生的新總圖,興建過程並不容易,有好多好多故事可以述說。例如,新總圖為何選址於椰林大道端點、當時還有其他的建築基地方案嗎?除了眼前再熟悉不過的典雅建築,新總圖當時還有別的設計選擇嗎?誠摯地邀請您來參觀「回首來時路,平疇起書樓」特展,適逢圖書館遷館20週年之際,我們特別舉辦新總圖興建回顧資料展,帶領您窺見圖書館興建過程的點滴,一起重新認識這座不平凡的圖書館,同時對參與興建過程所有勞苦功高的先進前輩,表達無限之感謝與敬意。

展覽日期|2018.8.19(日)-9.30(日)
展覽地點|總圖書館一樓小展廳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特展搶先看!照片裡述說的總圖書館興建小故事:那一天,我們一起揮別舊總圖,攜手前進新館!

1998年8月15日,舊總圖正式閉館以進行搬遷作業,並於8月19日,由吳明德館長手捧圖書館官印,帶領全體館員揮別舊總圖,往新的工作地點—新總圖前進。沿途文學院、理學院、農學院及工學院各院系所圖書室的同仁們紛紛加入行列,頂著毒辣的艷陽,一行人浩浩盪盪沿著椰林大道行至新總圖,抵達後依民間習俗舉辦了簡單的祭拜儀式,祈求開館一切順利,也意謂圖書館服務即將於新總圖書館開啟嶄新的一頁。看到這裡,相信您已了然明白,本次回顧資料展訂於8月19日開展的原因了。


在館員正式踏入新總圖書館時,貼心的吳館長特別發給每位同仁50元硬幣增加喜氣與運氣,滿心歡喜的館員們也摩拳擦掌,將秉持一貫的熱忱與捨我其誰的使命感,準備在新總書館為讀者提供更專業、更便利、更貼近人心的服務。

話說,別上紅色氣球啾啾的舊總圖書館,怎麼那麼可愛啊~~

匯出書單超easy!如何從館藏目錄及整合查詢系統匯出「借閱歷史」及「個人書單」

學科服務組.吳朝裕
為了提供更好的資源獲取服務,臺大圖書館預計於2018年10月將現有系統更換成新一代的圖書館系統,原館藏目錄、整合查詢系統上的「借閱歷史」與「個人書單」將無法移轉到新系統,如果您想保留這些書目資料,請記得在新系統上線前匯出留存喔!《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如何利用The HKU Scholars Hub查詢香港大學的博碩士論文

香港大學實習生˙賈杉


香港大學學術庫-The HKU Scholars Hub
是香港大學的研究資訊系統,對於同學們來說,這一資料庫是查詢香港大學歷年博碩士論文的便捷途徑,因為它是向香港大學以外的讀者開放的哦!只要您有一個郵箱地址,就能從HKU Scholar Hub獲取香港大學的電子版博碩士論文,不必登錄香港大學專門的帳號。那應該如何操作呢?《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悠遊一夏,來圖書館探索不一樣的暑假

年(選單): 
民107年
月(選單): 
7月
期數: 
219

總圖於2018.7.9 - 8.20設立繳交學位論文服務專區

閱覽組
依學校行事曆,本學期學位論文(紙本)繳交截止日為8/20(一)。為服務本校研究所畢業生加速辦理圖書館畢業離校程序,於2018/7/9-8/20在總圖二樓235室設立繳交學位論文服務專區,畢業生可至該區上傳論文全文電子檔、繳交紙本論文、申請論文延後公開等相關手續。
(因電子論文格式審核需2個工作天,建議電子論文最遲於8/15(三)以前上傳至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

各系所畢業生繳交論文冊數如下:

一般系所:2冊
數學、化學、物理、海洋所、社會科學院、法律學院各系所:3冊

※畢業離校及論文繳交注意事項,請參閱本館網頁說明

聯絡洽詢: 圖書館閱覽組
☎ 02-3366-2365  ✉ ntuetds@ntu.edu.tw


※非上述時間請洽總圖一樓3號流通服務台辦理 
☎(02)3366-2366、(02) 3366-2353。

JCR資料庫2017年資料已上線,歡迎全校師生多加利用!

學科服務組

JCR資料庫為美國Thomson Reuters 所建置之網際網路版期刊引用文獻評比統計資料庫系統。該系統涵蓋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及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兩大引文索引資料庫。JCR每年於夏季出版前一年度之資料。本資料庫特有之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立即索引(Immediacy Index)、被引用半衰期(Cited Half-Life) 及引用半衰期(Citing Half-Life) 等皆可引導使用者瞭解某一期刊在某一主題、年度、或國家之整體學術表現,更進而協助如圖書館、出版單位、期刊編輯、學術作者等對學術期刊之管理及利用。

其他注意事項

  JCR每年於夏季出版前一年度資料,故2017年為最新版本。
  JCR最常被參考的數據是各學科的影響係數及排名;需注意的是,JCR是針對期刊本身作整體評估,若您要查詢自己或他人發表的文章被引用的情形,則需利用Web of Science: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SCIE)、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與Art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等引用文獻資料庫,而非JCR。


JCR 2017資料特色

1 共收錄11,655本期刊,較2016年新增收錄276本期刊。43%的SCIE收錄期刊、34%的SSCI收錄期刊屬於跨學科領域期刊。
2 臺灣共計38本期刊收入,與JCR 2016年數據相較增加期刊為:
 
A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中國機械工程學刊)
  
註:JCR 2016年數據未收錄。
B TAIWAN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為本校出版期刊,於2017年首次列入JCR。(目前因出版地誤值為China,JCR正確認後續處理中)
3 依據JCR官方網頁通知,發現部分期刊期刊影響係數異常情形將啟動調查,最壞情況為被JCR及Web of Science剔除,為免影響投稿權益提醒本校師生注意,其公告被調查期刊如下,完整公告及2017 JCR Title Suppressions列表資訊請參見網頁說明
 
A American Scientific Publishers出版: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Letters、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Journal of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B SpringerNature出版:Bone Research

資料庫連線注意事項

  請連線至 [臺大圖書館首頁] → [電子資源] → [資料庫] → 搜尋欲查詢的資料庫名稱。
  限臺大校園網域(140.112.*.*)使用,請勿設代理伺服器。校外連線請參考說明。
  請務必遵守出版社使用規範及版權聲明,以免觸法,影響全校使用權益。

更多資訊請參考本館參考服務部落格
如有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來信tul@ntu.edu.tw或來電:02-3366-2326。

原圖中心7-8月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七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17期館訊內容


【八月】放映的影片為《被出賣的台灣》、《當龍吞了太陽》。這兩部電影的聚焦主題:臺灣與西藏,是兩個距離遙遠卻又帶有幾分相似立場的政治個體。《被出賣的台灣》還原80年代初期台灣民主能量被壓抑,卻又蓄勢待發的社會氛圍;《當龍吞了太陽》則以獨特的視角全面檢視西藏獨立運動,挖掘出來自西藏內部最真實的聲音。

播放日期| 8/11、8/18、8/25(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被出賣的台灣 輔導級)
播放時間 | 10:00-11:43(60分鐘)

一位臺裔教授在美國校園被殘酷謀殺,對臺灣政治生態毫無所悉的警探凱利被指派查案。到臺灣追緝原兇後,他發現有個由臺灣政府組織的龐大間諜網滲透美國大學校園,專門監視在美國熱衷參與政治與社會運動的臺灣人,更發現殺害臺裔教授的陰謀竟來自臺灣政府高層,美國當局雖知道內幕卻予以姑息,並在凱利逐漸逼近事件核心時,派情治高層追殺他…

◎場次二|

當龍吞了太陽
播放時間 | 14:00-15:56(116分鐘)

中共對西藏長期以來的高壓箝制,沒有摧毀藏人追求人權自由的決心,西藏抗暴運動長達半世紀,抗爭的目的是要走向全然獨立或是西藏自治區的成立?達賴喇嘛在去年歸還統治權之後,政教合一的千年傳統是否真正結束?本片耗時七年,從北京、印度到拉薩,深入探討西藏獨立運動的根源與過程,挖掘出來自西藏最真實的聲音。

悠遊一夏 探索臺大:2018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開放報名!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本校博物館群擁有豐富的校園文化性資產及藏品教育素材,為落實社會教育理念,於每年暑假辦理「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整合各博物館之創意學習課程,引領小朋友進行深入淺出的知識學習,從中感受與瞭解不同博物館之特色風貌,並進一步探索及認識臺大校園歷史珍藏。

活動日期:107年8月17(週五)、8月20日(週一)、8月22日(週三)共三梯次,歡迎報名任一梯次
報名資格:新學年起四至七年級
開放名額:每梯次20人
報名費用:3,000元,7月15日前報名並完成繳費享有早鳥優惠2,500元。
報名方式:一律採網路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更多相關資訊請上活動網頁
聯絡洽詢:臺大博物館群辦公室,陳小姐 ☎ 02-3366-3818 ✉ chennanhsiu@ntu.edu.tw

※2017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小朋友快樂參與各個單元活動。

2018臺大博物館群志工招募

校史館營運組.楊蕙華
臺大博物館群於2007年11月15日正式啟動,彙集了國立臺灣大學近九十年來教學研究資源的瑰寶。成員館計有:臺大校史館、人類學博物館、地質標本館、物理文物廳、昆蟲標本館、農業陳列館、植物標本館、動物博物館、檔案展示室及醫學人文博物館等十處。累積數以萬計的文獻史料、標本與藏品,不僅是珍貴的寶庫與資產,亦為豐富的社會教育資源。

館藏多元豐厚的博物館群,需要有熱忱的您,共同將博物館裡豐富的奇珍異寶與知識蘊藏,經由導覽及教育推廣活動,分享給更多的社會大眾。竭誠歡迎您加入!

2018臺大博物館群志工招募甄選簡章 (.odt檔)
臺大博物館群志工招募報名表(.odt檔)

聯絡洽詢:
臺大博物館群辦公室,楊蕙華小姐
☎ 02-3366-2362  ✉ hhy2001@ntu.edu.tw

在圖書館發現臺灣百萬年前的野生鱷魚:豐玉姬鱷

撰文:生命科學系.蔡政修助理教授/編輯:學科服務組.黃文琪
書中不只有顏如玉和黃金屋,當生命科學系蔡政修老師走進臺大總圖書館翻閱群書時,發現數十萬、百萬年前臺灣曾經有野生鱷魚的證據。或許您會困惑,臺灣以前真的有生存在野外的鱷魚?豐玉姬鱷這名字怎麼來的?老師如何從1936年的地質學雜誌與各種早期文獻,尋找臺灣鱷魚化石出處的紀錄呢?《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畢業快樂,航向心中的目標,勇敢出發!

年(選單): 
民107年
月(選單): 
6月
期數: 
218
主編的話標題: 
畢業快樂,航向心中的目標,勇敢出發!

總圖書館暑假(7/2-9/9)開放時間

閱覽組
★ 暑假7/2(一)至9/9(日)總圖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1:00 8:00-17:00
多媒體服務中心(4F) 9:00-20: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7/2(一)、7/31(二)、8/31(五)
特藏資料區(5F) 9:00-17:00 不開放
B1博碩士論文專室 13:00-17:00 不開放
B1 24小時自習室 24小時開放;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日(7/29、8/26)開放至下午5時止
B1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學習開放空間 12:00-17:00 不開放
B1影印中心 8:40-20:30 9:30-16:40


註:各分館開放時間敬請參閱各分館網頁

  各系所圖書室開放時間敬請參閱本館網頁

研究所畢業生學位論文繳交注意事項

閱覽組


恭喜您即將取得學位!圖書館提醒您繳交碩博士論文注意事項如下,詳細論文繳交及離校程序請見圖書館「畢業離校及論文繳交」網頁。

依學校行事曆,本學期碩博士論文(紙本)繳交截止日為107年8月20日(一)電子論文建議於8月15日(三)前上傳,期能於截止日前通過審核、列印紙本論文並至圖書館繳交。

一、上傳電子論文全文pdf檔
研究生請先自行登錄本校「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輸入論文基本資料、上傳電子論文全文pdf檔後提交審核,審核需2個工作天,審核通過後簽署電子論文授權書。

電子論文請注意浮水印及DOI碼(數位物件辨識碼)大小及頁面位置,並請記得設定保全保護文章。完整的電子學位論文設定請參見「臺大電子學位論文上傳手冊」,摘錄浮水印、DOI碼及保全設定步驟如下:

1. 浮水印

(1) 先將論文原始Word檔案轉為PDF文件檔後再加入浮水印;浮水印圖檔(pdf檔)請至「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首頁下載。
(2) 浮水印之絕對比例、不透明度及位置等各項設定值如下圖。

2. DOI碼

(1) 登入「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在輸入論文基本資料網頁找到論文的DOI碼,並加以複製。

(2) 開啟電子學位論文PDF檔,點選 工具頁面水印新增水印
  若跳出「此檔案已包含浮水印……」提示視窗,請選擇 新增新的

(3) DOI碼來源、文字大小、不透明度及位置等各項設定值如下圖。

3. 保全設定

電子論文PDF檔請設定保全保護文章,各項設定值如下圖。

二、繳交學位論文及授權書

1. 研究生依前項說明上傳論文全文電子檔,並經本館審核email審核結果通知及電子學位論文授權書,再持紙本論文及親筆簽名之授權書至所屬校區圖書館繳交。
※繳交前,請先登入離校系統,勾選圖書館審查欄位(登入:myNTU / 學生專區 / 畢業生資訊 / 畢業生離校手續查詢系統)。

2.
3.

4.

繳交之授權書務必由研究生親筆簽名且須為正本,不接受影印、傳真或掃瞄。
各系所研究生繳交紙本論文冊數規定:
(1) 一般系所:2 份
(2) 數學、物理、化學、海洋所及社會科學院、法律學院各系所:3份
繳交電子全文至國家圖書館非本校畢業離校之必要程序,研究生可依個人意願逕向國家圖書館提供授權。請參考國家圖書館相關授權網頁:「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徵求授權說明」。

三、申請延後公開論文

1.

2.

依著作權法第十五條第二項第三款規定「依學位授予法撰寫之碩士、博士論文,著作人已取得學位者,推定著作人同意公開發表其著作,」亦即預設著作人同意圖書館得將學位論文紙本上架公開閱覽。

本校圖書館依規定辦理學位論文公開作業,若著作人有申請專利或另行投稿等智慧財產權保護之考量,必須延後公開紙本學位論文(依教育部台高通字第0970140061號來函辦理,學位論文延後公開年限最長為5年),請另填寫「國立臺灣大學學位論文 紙本論文 / 論文書目延後公開申請書」,於繳交學位論文辦理畢業離校手續時提出申請,繳交份數詳見申請書,如有相關問題,請與我們聯絡。
總 圖:(02 )3366-2366 或 email:ntuetds@ntu.edu.tw
醫 圖:(02) 2312-3456 # 88734 或 email:medlib@ntu.edu.tw


四、學位論文上傳及繳交流程介紹

想快速了解相關流程,歡迎報名課程!
課程時間|場次一:2018.06.20(三)10:20 – 11:10
     場次二:2018.06.21(四)10:20 – 11:10

課程地點|總圖4F多媒體中心418大團體室


原圖中心6-7月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六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17期館訊內容


【七月】原圖中心於七月份將分享兩部描繪人類與大自然互動的精彩影片。《海》紀錄了臺灣近二十幾年來的海洋環境變遷,以目前的海洋環境現況,以及人如何利用海洋資源型態,做為主要觀察與記錄重點。《逃出亞馬遜》改編自絕地求生探險家尤奚.金柏格的自傳,寫實還原其21歲時在亞馬遜雨林奮鬥求生的患難冒險經歷。

播放日期| 7/7、7/14、7/21、7/28(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播放時間 | 10:00-11:00(60分鐘)

35段影像故事,沒有旁白與配樂,極簡的漁人對話,「海」紀錄片,以最質樸、純粹的紀錄影像與舖陳,簡單而直接的凝視,呈現海洋的生命樣貌,以及人類從海洋擷取各種養分的方式,乃至於海洋反撲的力道。

◎場次二|

逃出亞馬遜 (輔導級)
播放時間 | 14:00-15:56(116分鐘)

三個熱愛大自然的背包客為了一圓探險夢,在奧地利冒險家卡爾的慫恿之下,四人出發前往亞馬遜雨林,尋找一個傳說中的印地安人部落。在大自然的重重考驗下,四人起了內鬨,尤奚與凱文決定搭乘自製竹筏循著水路前進,途中卻遇上激流將兩人沖散,尤奚就此落單,展開一個人在雨林中的生存搏鬥......。

午後電影院 - 勇敢出發

推廣服務組

※午後電影院暑假期間暫停播映,九月重新開演,敬請期待!

6/6(三)生命騎士 Hin und weg (2014) – 95mins

漢斯知道自己能健康行動的時日不多,決定隱瞞這祕密,邀麻吉進行跨國單車壯遊,一路從德國玩到比利時。啟程沒多久,大家便發現漢斯容易疲勞,不太對勁。紙包不住火,漢斯還是向好友坦誠,這會是他生命最後一段旅程。好友們從震驚、拒絕接受,到努力打起精神,陪漢斯完成旅程中的各項挑戰。他們心裡清楚,這段路,將會是人生中最華麗的冒險、最盡興的狂歡。
(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987.83 5023-2
6/13(三) 尋找第三顆星 Third Star (2010) – 92mins

年輕的詹姆斯發現自己得了癌症,在巨大的打擊之下,他想起關於威爾斯西部海灣的溫暖成長記憶,於是決定在生日當天,與3位好友一起踏上一段任性而狂野的旅程。旅途中,即便種種困難與意外不曾間斷,四人之間的友情也因此頻頻遭受著考驗,但他們心中始終明白,人生就如同這段旅程,只要不斷向前,便總有完成目標的那天,也總會有終將離別的那天……。(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987.83 1021

6/19(二)最酷的一天  The most beautiful day (2016) – 113mins

苦無成名契機的古怪鋼琴家小安,與一事無成的魯蛇班諾,南轅北轍的2人有個共通點,他們在世的時間都已經不多了!班諾說服小安,人生不該就此平淡死去,至少要體驗過最爽、最瘋的一天再瀟灑離開,於是兩人決定逃離安寧病房,開始了非洲陽光之旅。他們一起瀏覽過不同風景,屢屢在生死邊緣擦身而過,真的能如願在生命的最後一場冒險找到最酷的一天嗎?

 
6/27(三)我的鋼鐵老爸  De toutes nos forces (2014) – 89mins

朱利安是個樂觀、富有幽默感的17歲青少年,因為先天腦性麻痺,必須生活在輪椅上。雖然有著疼愛他的媽媽,卻和爸爸保羅十分疏離。某天,朱利安在無意間發現了爸爸年輕時曾參加鐵人三項的比賽,與一則傷殘人士完成鐵人競賽的新聞後,激發了他的鬥志並說服保羅與他一同參賽。幾經波折後,兩人決定要一起挑戰這看似不可能的壯舉,父子關係也因長期訓練而有所改變。

畢業生去哪兒?請來圖書館拍張畢業照!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畢業何需感傷?!請來圖書館拍張畢業照,
大拱窗門前的「2018恭喜畢業」迎賓牆,更是圖書館為今年畢業生精心準備的小禮物。
穿上讓人驕傲的畢業服,呼喚在學校裡交到的真心好友們,齊聚圖書館,
就讓圖書館沉靜的建築、豐富的館藏、高雅的佈置,還有館員真心的祝福,
襯托著每位畢業生的青春、學養、友誼,以及展翅高飛的喜悅,
為精彩的求學生涯留下最值得紀念的一刻。


# 6/1(五)至6/30(六)圖書館開放著畢業服的本校學生入館拍照
# 有人發現嗎迎賓牆和圖書館閱覽證好像因為它正有歡迎畢業生隨時返校使用圖書館的意涵
# 畢竟是圖書館內心再歡樂拍照再有趣也要壓低聲量不吵到苦讀的同學
# 畢竟是圖書館內心再歡樂拍照再有趣也要壓低聲量不吵到苦讀的同學
# 畢竟是圖書館內心再歡樂拍照再有趣也要壓低聲量不吵到苦讀的同學
# 最重要的事必須要寫個3次
# 2018Congratulations恭喜畢業
# 畢業後還是要維持閱讀習慣啊


臺大文學獎20週年特別企劃 閃亮登場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臺大文學獎始於民國68年,但到民國79年才有連續的屆次,主辦方式也從原先由學生社團發起的文學創作活動,轉為由臺大藝文中心與臺大中文系承辦;而在規模逐漸完備之餘,獎項亦顯多元,涵蓋「小說組」、「散文組」、「新詩組」、「劇本組」與「主題徵文」等,顯示本校豐沛的文學資源以及來自學生的創作能量。
今年適逢臺大文學獎舉辦期滿20屆次,中文系擴大舉辦「臺大文學獎得獎作家座談會」,邀請作家學長姐與學弟妹們分享創作的心路歷程;此外也隆重規劃「文學亮晶晶──臺大文學獎20週年特展」,展出20年來得獎名單與作品集,邀請作家親筆摘錄及分享作品中之佳句以展現文學之美與執著不懈的創作精神。藉由這次特別企畫,期待與所有人一同溫習作家們成長茁壯的軌跡,也期許往後每一屆臺大文學獎都能見證學生作家成為明日的文學新星。

-輯錄自中文系梅家玲主任撰寫之「展覽緣起」

臺大文學獎歷屆得獎作品集(13冊)
- 凝聚無與倫比的創作能量並散發出文詞如煦的光芒


臺大文學獎歷屆得獎作家參展作品(21位作家,共32冊作品)

註:以下為每位作家參展作品中最新出版者
- 更加精粹的文字與敘說,且讓我們細細品味歷屆得獎作家文學上的成長與練達

臺大文學獎特展參展作家作品(17位作家,共56冊作品)
註:以下為每位作家參展作品中最新出版者
- 從各方參展作家文字中觀看人生、世界、與情感,一場心靈上的至高享受



活動紀實: 

「提高國際能見度,你還能做些什麼?」演講活動紀要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童敏惠

文章發表後,您會做什麼呢?
您知道一般投稿的學術期刊文章,約要一年以後才會看到被引用的統計嗎?但是在社群媒體上則很快就可以獲得反應。
根據Web of Science 在2017年3月的一項報告指出發表在Nature 期刊上的文章有30% 在過去的七年裏從未被引用過(如圖1);同年12月13日Nature.com刊登的一篇文章《The science that’s never been cited》也發現在不同學科領域裏,未曾被引用的文章有不同的比率(如圖2),其中工程領域未被引用的文章比率為最高。(註1) 因此,文章投稿後,被接受且接著刊出之後,不能只是等著它被引用,必須要主動出擊有所行動,以提高其能見度。


圖1:期刊論文發表7年後未曾被引用之統計(註2)
圖2:不同領域的未曾被引用文章之比率

學術交流,是提高能見度的主要目的

從學術的角度來看,提高能見度的目的在於交流,希望讓別人能知道你在做什麼,然後才有合作的可能。文章被閱讀了,有人會批評,也有人會給予意見,因而越透明化,學術的品質將會提高,這也是scholarly communication 最重要的地方。

然而,提高能見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是因為現今資訊愈來愈多,一般而言,一位研究者或從事研究工作的老師一年約要閱讀150-200篇文章資料,而每年發表的論文更是數以萬計,我們不可能看完所有的資料,就如同我們要去看電影,而電影那麼多,倒底要看哪一部呢?通常我們會先看電影的預告片或廣告片,它通常只有一分鐘的長度,看完後發現它很精采很有趣,佷吸引你,就會選擇去看這部電影。但是在學術研究領域裡並沒有像廣告片一樣的工具能使用,讓我們能快速挑出感興趣而想要閱讀的文章。

發表文章應重質還是重量呢? 二者同樣重要,不過在英國及澳洲等國家的大學,學者除了花許多時間做研究和撰寫文章外,在發表文章後他們也同樣花許多時間來推廣自己的文章,包括去參加相關的會議或研討會、在社交媒體上寫點有趣的東西,透過自己主動、積極地去分享,去散播,讓自己的研究能多多曝光,才能讓別人知道你在做些什麼研究,是不是有
興趣進一步了解,始能增加與他人合作的可能性。

透過故事,消弭學術行話的隔閡

在學術界裡,研究者通常發表的是期刊論文或會議論文,而不同的領域使用的語言不同,寫文章的方式也不同,由於表達和寫文章的技巧不同,在跨領域交流上會產生一些困難。在未來的趨勢裡,為促進交流和跨領域的合作,將要求研究者必須將其研究的內容用不同的管道、不同的媒體去表達,特別是用簡單的口語化語言撰寫為plain language summary,或者將文章的內容透過一個小故事來表達,甚至是簡短1分鐘的小影片來介紹,才能夠吸引人。國外的Curiosity 網站 和國內的PanSci泛科學皆是以平易近人且吸引人的方式來介紹各領域的研究。

賓州大學(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ent your Science 計畫」創辦人Melissa Marshall 女士(註3)曾於2012年在一場TED演講裡呼籲科學家們放下艱澀學術行話,改用簡單易懂、 生活化的故事來與人溝通和介紹自己的研究,這場演講《Talk Nerdy to me 》僅有4分多鐘,十分精采值得一看。


目前已有一些出版商,如Elsevier 公司已開始要求作者需對其投稿的文章要寫highlight,基本上也就是要寫一個plain language summary,去掉艱澀的學術用語(jargon),改以平易近人的話語來介紹自己的研究工作,讓不同領域的人易懂,才能有利於後續的推廣和能見度的增加。對研究者而言,寫完文章後,不能只是等待著文章被引用,Citation 通常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會有所反應。ResearchGate 的重點在於個人學術檔案(academic profile)之能見度,是用來提高個人能見度和提高研究工作的能見度,而不在於文章的被引用,但大多數的研究者都只是將自己的文章上傳到ResearchGate上,並無法讓不同領域的人真正瞭解你的研究重點。透過plain language summary才能增進不同領域者之間的相互認識與交流,而KUDOS即是可以讓研究者撰寫Plain language summary的一項工具。

主動付出,能見度才能提高
KUDOS是一個免費的平台,研究者可註冊帳號,然後在平台上用淺顯、簡短的文句來介紹自己的研究,說明你在做些什麼?(What is it about?)、這個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如何(Why is it important?),讓別人能快速抓到重點。在KUDOS平台上,研究者還可以提供與自己研究相關的影片、新聞等連結,將更易吸引人,讓人易懂,引起別人的興趣後,有興趣者將可以會再進一步點選你所寫正式發表之文章的DOI連結去閱讀整篇論文。

直接將已出版的期刊論文貼到社群網路上不一定是合法的,而在KUDOS平台將論文重點改寫成故事或製作成1分鐘影片,再加上相關的資訊連結和論文的原始DOI連結,則是出版商認同的合法交流和作法。KUDOS已與Wiley、Sage、Emeral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等許多出版商合作,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模式,提高研究者的能見度,並加強跨領域之間的交流,進而創造更多的合作。

因而,現今的研究者需要學習如何撰寫plain language summary或小故事的技能,有故事之後,不只在推廣文章時易有效果,在參加研討會、會議或演講時,也更能吸引人;在向政府等機構爭取研究或計畫經費時,也較容易透過故事清楚地陳述出你的研究對社會有什麼貢獻、有什麼影響等官員們所關心的事項,使其易懂而有助於經費的獲取。此外,有了故事,也易於將參展的海報圖像化。由於人們的腦袋較易於接受圖像,故研究者還需要懂得如何將研究內容做成一個圖像化的infographic 或是有趣的影片,或撰寫blog,用想像力和圖片表達文章的idea,用多媒體的管道去傳播。

總而言之,沒有主動去做推廣研究的工作,能見度指標就不會上升。2015年一位研究生Cindy Wu在3分鐘的演講中透過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爭取到120萬元美金的研究經費(註4),而她所做的就是推廣和行銷的工作。因此,要提升能見度,可經由四個步驟來進行:一、學習撰寫故事或plain language summary等可發揮影響力的寫作技巧;二、選擇並了解適當的管道和工具,如:要掌握文章的影響力和被引用情況的工具有Web of Science、Scoups、CiteScore、InCites、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等,而與個人和研究工作的能見度相關的工具則有Altmetric、Google Scholar、Dimenstion 等;三、認識評量的指標,主動參與社群及相關活動以提升能見度,透過互動所獲之反應亦能做為下一步工作之參考;四、透過圖像化呈現對廣大群眾展示你的研究,持續改善和改進。上述步驟除了研究者需瞭解外,也可由大學圖書館館員來協助研究者,為提升教師的學術能見度提供深度的服務。

本文內容係摘自黃偉富(Dr.Woei Fuh Wong)博士,於2018年3月23日於社會科學院圖書館之專題講座「提高國際能見度,研究者還能做什麼? - 啟動學術傳播的跨界思考」演講內容。



附註:
註1:Van Noorden, Richard, “The science that’s never been cited: Nature investigates how many papers really end up without a single citation,” Nature, Dec., 13, 2017
註2:黃偉富,「讓數字動起來吧! 用行動來提升研究能見度」簡報投影片第7張,CONCERT  2018年上半年教育研習會
註3:Melissa Marshall, https://www.ted.com/speakers/melissa_marshall
註4:Butterworth, Trevor, “Woman raised $1.2milllion with a spirited 3-minute speech,” Woman in the World

期末最後衝刺!HELP講堂6月份課程!

學科服務組.吳朝裕


再撐一下下就放暑假囉,就讓圖書館陪您做最後的衝刺吧!6月份圖書館規劃了「生命科學」及「商業管理」兩場學科資源講習,幫助您有效掌握學科資源,提升學習效率。若您錯過我們先前的課程,也歡迎前往本館「數位學習網」觀看錄影檔,最後敬祝大家期末報告超順利,考試通通 All Pass!

課程名稱 課程時間 課程地點 報名與
課程簡介
生科研究資源101 6 / 1 (五)
10:20 - 11:20
總圖418大團體室 線上報名
運用圖書館資源查詢商業管理資料 6 / 6 (三)
10:20 - 11:50
計算中心212電腦教室 線上報名

如何判斷中國大陸重要期刊─以CNKI數據庫查詢CSSCI期刊及核心期刊

學科服務組.蘇筱喻


您知道如何篩選好的期刊嗎?要投稿時,不知道哪個期刊「分數高」?判斷西文的權威期刊,可從SCI、SSCI期刊下手,或從JCR資料庫查詢Impact Factor指標;台灣期刊有TCI資料庫可查核心期刊;至於中國大陸期刊,可利用CNKI系列數據庫的「期刊導航」功能。《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