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暑假服務不打烊,歡迎到圖書館充電一「夏」

年(選單): 
民105年
月(選單): 
7月
期數: 
195
主編的話標題: 
暑假服務不打烊,歡迎到圖書館充電一「夏」
暑假期間,圖書館依舊提供舒適的環境、熱情的服務。總圖討論室只要3人即可申請借用,課業研討更方便。法律學院圖書室的改造工程正緊鑼密鼓地進行,開學後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讀者。教師們如何快速地在ORCID新增學經歷資料?請與學科館員預約諮詢時間!忙碌之餘,週六可到原圖中心欣賞電影,讓主角帶著您進入孩童學習成長的世界、走過原住民及灣生的文化尋根之旅。

本期參考報報介紹發現血型系統的醫學家Karl Landsteiner及其相關研究書刊;活動報導提供「Blind Date with a Book! 創意借書體驗」的有趣經驗與成果;特別報導除了記述張歐坤先生珍藏日文書與線裝古籍的入館緣由,並訪問工管系練乃華老師分享其在求學、教學與研究過程中利用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的寶貴經驗。

豔陽高照、午後雷雨陣陣的七月,歡迎到圖書館充電一「夏」!

借用總圖討論室超EASY

閱覽組

想要找個安靜的專屬空間和同學們討論課業,卻無處可去嗎?想要借用圖書館的討論室,卻湊不足人數嗎?這些聲音我們聽到了!新的總圖討論室借用辦法,讓借用變得更簡單、更有彈性!

即日起,本校教職員工生至少3人,最多8人,即可申請借用討論室。並可預約近2週內最多4個時段,每日2個時段。使用時間亦大幅開放如下:

1. 開學期間: 星期一至六 8:20-21:00
  星期日 8:20-16:00
2. 寒暑假期間: 星期一至五 8:20-20:00
  星期六、日 8:20-16:00

申請借用者,請填寫討論室申請表並持教職員工生證件,到總圖一樓流通服務台辦理預約。使用時段開始15分鐘內,請以該申請單與3張共同使用者的教職員工生證件至流通服務台報到。詳細使用規定,請參考本館網頁:討論室借用要點

歡迎各位讀者預約使用!

聯絡方式:(02) 3366-2353;tulcir@ntu.edu.tw

法律學院圖書室配合書架新增及館室改造工程,暑假閉館及服務調整異動

法律學院圖書室

法律學院圖書室自民國98年開館營運至今已屆7年,原始設計承載量已無法滿足使用現況,承富邦集團慨然捐贈,於105年暑假期間(6月27日至9月11日)進行書架新增及特藏書屋改造工程,此期間圖書室全面閉館,並暫停流通閱覽服務。

上述閉館期間於社科院圖書館設置「法律圖書刊臨時服務櫃台」,週一至週五9:00-16:50受理以下服務項目(具借書資格者可申請) :

一、 6/27(週一)-7/29(週五)提供中西文圖書調閱服務
  1. 上午12:00前申請調閱之圖書,於當日下午3:00後可取件;下午16:50前申請調閱之圖書,於隔日上午11:00後可取件(如遇週末或國定假日則順延至下一個工作天),不另行通知。
  2. 因存置空間考量,申請人請於3日內取件,逾時將退件處理。
  3. 如有特殊狀況將個別通知申請人。
二、 常用中文期刊閱覽服務
提供2015-2016年間發行之6種常用中文期刊閱覽服務:
月旦法學雜誌、月旦法學教室、月旦裁判時報、臺大法學論叢
、台灣法學雜誌、政大法學評論。
三、 預約書取書服務
閉館期間讀者選擇於法律圖取書之預約圖書,改於社科院圖書館領取。


閉館期間之圖書歸還,請至社科院圖書館或總圖書館辦理;網路、資料庫等透過網頁之電子資源服務,不受影響。
感謝全體師生體諒與包涵,法律圖書室將於105學年度上學期開學時重新開幕,並以嶄新面貌迎接讀者,敬請期待!

一秒變履歷!從臺大學術庫快速新增您的ORCID學經歷資料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您想要快速在ORCID上新增自己的學歷(Education)、經歷(Employment)等基本資料嗎?好用的捷徑就在臺大學術庫裏!

本校教師可透過臺大學術庫(Academic Hub,簡稱AH)一鍵快速上傳學歷、經歷資料至ORCID,節省您一筆筆輸入的時間和精力。臺大學術庫是呈現本校教師研究成果的平台,內有各系所教師的個人學經歷資料,由圖書館自本校人事系統、各系所網頁等處蒐集、整理建置完成;教師的著作清單則是由ORCID匯入。因為AH與ORCID共用同一組帳號密碼,所以每位教師也能將自己在AH平台上的學歷、經歷資料上傳至ORCID

操作方式簡單便捷,步驟如下:

1.
臺大學術庫右上角點選「登入」,導向ORCID登入畫面,輸入帳號和密碼之後,請點選「授權」。


2.
進入您在臺大學術庫的個人頁面,請點選左側「編輯簡介」。

3. 在「編輯簡介」的頁面,請點選綠色按鈕「上傳至ORCID」。


4. 導向ORCID登入畫面,請再次點選「授權」,

 學經歷資料即上傳完畢。


5. 請到您的ORCID頁面檢視學歷、經歷資料的上傳結果。由臺大學術庫上傳至ORCID的學經歷資料,每一筆的左下角都會顯示來源為臺大(Source: NTU TO ORCID)。


如果您已完成上述簡單的5個步驟,但檢視您個人的ORCID頁面時,卻發現您的學經歷資料並未全部上傳至ORCID!別氣餒,這是因為ORCID網站要求每一筆學歷、經歷資料,必須填寫國家、城市,如果這兩個欄位未填寫任何資訊,就無法順利上傳並成功顯示於您的ORCID頁面上。

這樣按鍵一秒後就能在國際性非營利組織ORCID網站上新增您的個人履歷資料,是不是很方便呢?如果您還沒有ORCID帳號,或尚未加入臺大學術庫(AH),歡迎聯絡各學院系所的學科館員,或線上預約諮詢時間,館員將協助您註冊ORCID帳號、建置著作清單,增加您研究成果的曝光度。心動了嗎?請馬上行動!

張歐坤先生贈書誌

特藏組.蔡碧芳

張先生歐坤(1909-1983),臺北市人,為大稻埕著名商號、張東隆商行負責人之一張東華先生之三子。先生由臺北太平國小畢業後,先至中國大陸濟南大學附屬中學就讀,再進入復旦大學,1934年從經濟系畢業。之後回臺經商,中日戰爭期間至廣州定居,開始廣搜書籍,並組「廣州臺灣同鄉會」。

抗戰結束後,臺灣光復,因欠缺輪船,許多臺灣人留滯廣州無法回臺,張先生為此在香港租賃貨船,改為客艙,前後共來回7趟,將三萬多人載回臺灣。最後的一趟船班,除了張先生的家人外,購買的書籍也隨船來臺,先置於迪化街,後改放於新生南路的房子。

先生學識廣博,中、日、英語俱佳,曾被高層徵詢多次,但淡薄名利,不欲不求,終未從政。身形頎長,溫文儒雅,喜吟詩詞。晚年整理書籍時,必先更衣,戴上眼鏡,手持一刷,仔細去除書中灰塵,經常半日的時間,卻只處理了2、3冊,可見其惜書與愛書之情。

1983年先生殁後,哲嗣張守易先生之高中同學劉嵋恩(時任本校植病系副教授),得知有大量珍貴典籍,保存不易。深恐如此珍寶,化為塵土。極力游說,居間連繫,在1987年5月慨然捐贈本館近七千冊日文書與中文線裝古籍。其中線裝書的內容遍及各部,以史部最多,2000餘冊,集部次之,經部和子部各有900餘冊。版本年代方面,明刊本11種,萬曆戊寅年(1587)刊的《直音篇》為出版最早的收藏,且為清代著名藏書家曾釗的舊藏。張先生的藏書與一般藏書家不同,書上幾乎沒有蓋上自己的藏書章,目前初步調查,僅有此書鈐有「張歐坤章」,顯示張先生極重視此書;其餘的書籍年代以清朝為主,也有民國時期的線裝書。


- 2016年3月2日,劉嵋恩教授、張守易先生(張歐坤先生公子)
與本館特藏組洪玉珠組長合影於東華大樓-


張先生主要購書的時間和地點都在廣東,因而藏書中多廣東刊本,如廣東書局、廣州倅署、廣州翰墨園刊刻的書籍;或是前藏書者與廣東有地緣關係,如上述的曾釗,曾任廣州學海堂長,《十七史商榷》書面鈐「番禺徐氏藏書」,《佩文齋書畫譜》鈐清末廣州著名報紙「七十二行商報圖書館藏書之章」等。整體而言,張先生的藏書價值甚高,詳細的內容分析,則有待學者後續深入研究。

左: 張歐坤先生藏書一。
《痧脹玉衡書》三卷,後卷一卷。(清)郭志邃撰。日本享保八年(清雍正元年,1723)皇都書肆尚德堂刊本。中善0639。
中: 張歐坤先生藏書二。

《直音篇》。(明)章黼輯。明萬曆戊寅(6年、1587)虞德燁重刊本。曾釗、溫澍樑舊藏。鈐印有「嶺南溫氏珍藏」、「耘廬藏書」、「國立臺灣大學藏書」、「澍樑」、「涑綠主人」、「面城樓藏書印」、「碧廬」、「張歐坤章」、「順德溫氏家藏」、「澍綠樓」。中善0228。
右: 張歐坤先生藏書三。

《李義山詩集》。(唐)李商隱撰,(清)朱鶴齡箋註,(清)沈厚塽輯評。清同治庚午(9年、1870)廣州朱墨藍三色套印本。中善1000。硃筆何焯,墨筆朱彝尊,藍筆紀昀。


今年二月間,劉嵋恩教授與本館連絡,再代贈441冊線裝古籍,以子部醫家類、術數類和道家類書籍為多數,現已入館後續處理中。而張先生的第一批贈書已編目上線,欲窺藏書全貌,請查詢書目清單「張歐坤先生藏書」。 (或自本館首頁點選「特色館藏」→「張歐坤藏書」)

張先生雖非臺大校友,但多位親友都曾在臺大授業或就讀,淵源頗深,在因緣際會下,張先生畢生藏書能入藏,嘉惠學子,實為本校與圖書館之幸。圖書館為這些珍貴的書籍提供良善的保存環境與專業的管理,並有校內各系所襄助研究,歡迎各界人士前來使用,讓張先生與此批藏書能廣為人知,綿遠流長。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工管系練乃華老師專訪

學科服務組.張瑞珊

工管系練乃華老師的研究領域為產品記憶、購買決策、廣告溝通過程與消費者訊息處理等,主要教授消費者行為、行銷管理、廣告促銷與推廣策略等課程。非常感謝練老師願意接受專訪,分享其與圖書館的因緣,以及在求學、教學與研究過程中利用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的經驗。

享受每次巡遊書架時與書相遇的過程
「我一直覺得圖書館是很有意思的。不管是為了寫報告做研究去借書,或是找跟自己興趣有關的書,都是很好的。」臉上洋溢著愉悅的光彩,練老師娓娓道出了她對圖書館的喜愛。老師從小就很喜歡看書,所以很早就開始接觸圖書館。從閉架式調閱書庫與查詢卡片目錄,到現在的開架式書庫與館藏檢索目錄系統,老師透過摸索與不斷累積的經驗,學會利用分類號更快找到自己想看的書籍。「很多時候光看書名、查詢目錄是無法判斷那本書是不是我想要的書,常常是實際到書架找時才發現它隔壁的那本書才是我要的。」老師認為利用圖書館並不只是搜尋已知的目標,更多時候必須實際到館走一遭,找到更多不在自己原先搜尋範圍,但其實更貼近需求的目標。也因為如此,老師常常告訴同學:「雖然現在電腦網路很發達,但有時還是應該親自走一趟圖書館,除了到架上尋找查到的書之外,還要在它所在的書架上下左右附近看一看,也許會有更多收穫。」


即使現在很多資料都能運用簡單的關鍵字搜尋而得,使用者也很習慣利用Google搜尋引擎或是電子資料庫進行資料檢索,但仍然常落入「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窘境。有些館藏資料仍可能因為使用者運用的搜尋技巧或使用的關鍵字不對,而成為遺珠之憾。若能花點時間親自到圖書館逛一遍書架,則可能出現許多意外之喜,正好應驗「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況味。與圖書的不期而遇,正是許多人之所以鍾愛悠然漫步圖書館內的醍醐味。

在追逐新科技的潮流中仍堅持使用紙本書

雖然網路上的資源很豐富,圖書館也買進許多電子書供讀者使用,但老師仍然認為紙本書在使用上還是比電子書更為方便。老師認為不同世代的閱讀習慣差異,或許與從小耳濡目染的行為模式相關:「年輕一代可能從小就習於使用行動裝置,所以很自然地就能在小小的螢幕上操作與閱讀期刊文章。我們這一代還是習慣用紙本看。」又或者,閱讀行為可以因為閱讀目的不同而產生差異:「如果這本書我只是要其中的幾頁,那就比較能接受電子書;可是如果是一本我需要常常看、常常翻閱的書,還是會比較喜歡用紙本。」紙本書可以透過快速來回翻閱特定頁面,以交叉對照與串連不同的概念,藉此梳理及歸納書中的思想脈絡,再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但是用網頁與電子書的閱讀方式卻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使用者經常在上下捲動網頁或點擊翻頁的過程中迷失方向,無法立即找到先前曾經一晃而過的關鍵知識,建立彼此間的關係網絡,所以練老師覺得使用電子書獲取知識的方式還是不太方便。

課堂案例那裡找?就在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裡

在教授課程時,練老師常在講述概念之餘列舉許多新的個案實例,加深學生們對課程內容的瞭解。談到如何利用圖書館資源搜尋適合的教學輔助案例時,老師在斂眉稍作思索後是如此回應的:「我會去找管理類的雜誌,看看有沒有適合在課堂中進行討論的案例,例如:哈佛商業評論。若是要到校外的企業單位講課時,我就會找中文的案例;如果是需要使用一些廣告統計量和業界資訊,我會去用動腦雜誌內提供的數據資料輔助講課。」另外,老師也補充說明:「因為中文案例比較難找,讓我比較頭痛。不過也就是因為這樣我才會注意到哈佛商業評論有中文版,坊間也有一些個案集,不過品質就比較比不上哈佛商業評論。」

雖然現在使用者都很習慣在網路上搜尋資料,但老師在授課時卻不會優先選擇搜尋網路資源,因為老師認為:「網路上雖然有很多案例,你卻不知道它的來源出處,在網路上輾轉流傳後是否仍然可信,所以還是會去尋找圖書館資源。」

雖然商管行銷類的資訊容易在網路上尋得,但多數文章內容大同小異,且深入性不足,難以做為佐證分析資料。因此,老師還是認為使用圖書館購入的圖書資源做為教課素材比較可靠而且值得信賴。然而,由於商管類理論概念的成熟需要時間的灌溉,這類圖書的更新速度始終無法跟上概念與現況的變動速度,所以有些最新的現況和概念仍然只能透過網路尋得。因此,如何善用紙本與電子資源融入課程教學之中,也是老師現階段面臨的挑戰。

研究生用來判斷期刊文章可信度的利器─Web of Science

古有孔子因才施教,而老師在面對不同授課對象時,推薦學生使用的資源也會不太一樣。「我在上課時,大學生我比較少要求他們去圖書館用資料庫,但研究生才會跟他們說需要用圖書館資源,如Web of Science,可以去查這篇文章後來有誰引用。」

研究生比較需要查詢期刊文章的引用/被引用關係、期刊的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以及確認期刊是否被收錄於SSCI……等資訊,所以老師還會特別花時間向學生介紹Web of Science資料庫如何操作。但同學們總是向老師反應使用Google Scholar會更方便,可以更快找到需要的文章且一樣有期刊文章的引用次數和被引文獻清單。只是Google Scholar上的文章品質參差不齊。老師也特別強調,「Google Scholar的使用上有一點問題,就是教師或博士生可以判斷Google Scholar裡有那些文章是可信任的,可不可以拿出來用,但是碩士生可能還沒這種能力,分辨不出來。所以我才會要他們用Web of Science,可以保證找到的一定是有被收錄在SSCI的文章。」

不可諱言,老師也認為Google Scholar的介面便利性確實吸引學生們成為忠實使用者,也由此看出圖書館各式資源系統的介面設計仍有改善的空間。

對圖書館的期許:需求是無形的,但行為能被觀察,圖書館可從而創造新服務

最後詢問對圖書館服務的看法時,老師因為一時之間未能想出具體實例,有點不好意思的微笑解釋:「我常在教消費者行為時跟同學說,你問消費者要什麼他們都會說不上來,但是當你把服務做出來時,他們就會發出贊同/不贊同的聲音。所以使用圖書館的服務也一樣,你如果跟我說圖書館有哪些服務,也許我會覺得有部分服務對我有用,但如果要我直接舉例可能就沒辦法。」無論如何,只要做出好的服務,使用者就能夠感受到並給予意見回饋。因此,圖書館提供服務就跟賣場提供商品給讀者一樣,需要更仔細觀察讀者需求並根據讀者行為進行推論,才能規劃出嶄新又符合使用者經驗,且能叫好又叫座的感動服務。

【推薦書籍】
商品放在哪裏才會賣 : 1,500,000小時消費觀察報告

作者:安德席爾 (Underhill, Paco)
索書號:496.3 3020 2009
館藏地:總圖4F科技資料區 →
馬上到館藏目錄系統預約

※您不可錯過這本書的理由:
這是一本老師在消費者行為課堂中強力推薦同學閱讀的書!
這是一本很好玩、不枯燥、又容易閱讀的書,值得放在床頭,想到就拿來翻閱!
作者帕克‧安德席爾(Paco Underhill)是行銷研究公司負責人,他的研究團隊最擅長的就是到賣場觀察消費者行為,從中進行各式行為推論,並向賣場提供商品陳列與銷售動線的改善建議。本書為該研究團隊多年累積的案例成果報告,有各式各樣消費者行為的觀察結果和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賣場動線與商品陳架案例,值得對消費者行為感興趣的讀者一讀!

原圖中心7-8月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七月】
時序來到孩子們最喜歡的暑假,本月份原圖中心特別挑選2部講述孩童學習成長的影片:《逐夢上學路》與《暑假作業》。
《逐夢上學路》記錄摩洛哥、肯亞、印度、阿根廷偏鄉孩子的上學路程,他們沒有公車和捷運,上學除了需要翻山越嶺,還可能遇到長頸鹿與大象等野生動物的攻擊,即使路途遙遠、過程辛苦,孩子們還是相當珍惜能上學的機會;《暑假作業》則描述一個父母正在協議離婚的孩子小寶,被送到鄉下爺爺家,轉入當地一所只有27個學生就讀的小學,故事描述小寶在如同桃花源般的環境找回了屬於自己的暑假童年,也重新瞭解愛與生命的變幻。

播放日期| 7/2、7/9、7/16、7/23、7/30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逐夢上學路
播放時間 | 10:00-11:17 (77分鐘)
本片記錄摩洛哥、肯亞、印度、阿根廷偏鄉孩子上學的路程,不同於都市的學童,這些孩子每天必須面對危機密布的草原或山區、毒蛇猛獸的威脅或身體上的障礙,花上三、四個小時的路程趕赴學校,然而再大的困難和挑戰,都無法阻止他們上學的大大渴望。嚴苛的求學過程,就是一場象徵決心的成年禮,對教育的極度渴望,幫助他們克服所有障礙,讓我們從中見識到強大動人、震撼人心的人性精神,即使上學路程歷經奔波艱險,好不容易抵達上學地,孩子們還會特別整理儀容,充份表達了他們對上學這件事的尊重與珍惜。
◎場次二
暑假作業
播放時間 | 14:00-15:50 (110分鐘)
由於爸媽正在協議離婚,小寶在學期末時被送去陪伴剛獨居不久的爺爺。悶悶不樂的他帶著暑假作業和心愛的平板電腦,轉入全校僅有27個學生的當地「小學」就讀。小寶很快就發現,班上竟有一位跟他有著相同綽號「大熊」的女孩。大熊和弟妹們跟著以拾荒維生的阿嬤生活,家境一貧如洗,卻過得相當快樂。

偷偷喜歡大熊的原住民男孩名詮,也和小寶結成莫逆之交,讓他一掃爸媽分居的陰霾。他們引領小寶找到了一個屬於他的暑假童年;也重新啟發了他對生命和成長的探知。片中以都市小學生的眼光面對三代疏離的親子關係,重新瞭解愛和生命的變幻。


【八月】
本月份原圖中心週六電影之聚焦主題為「文化尋根之旅」。將放映的影片是《靈魂的旅程》與《灣生回家》。

《靈魂的旅程》全片呈現長期以來原住民族對待生態、自然與土地的特有文化認知及價值觀。透過主角在劇中一人分飾二角,分別以古代祖靈與現代原住民的角色,相互對話,帶出現代原住民生活現狀與文化困境。並從現代原住民返鄉歷程中遭遇的事件,帶出現代原住民覺醒的過程。

《灣生回家》描述一群日本人,他們擁有日本護照,但在臺灣出生。因為戰爭的無奈,他們必須離開出生的地方,被稱為灣生。本片紀錄這些灣生70年來的思念和等待,也見證他們對臺灣的愛。

播放日期| 8/6、8/13、8/20、8/27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靈魂的旅程
播放時間 | 10:00-11:10 (70分鐘)
本片是臺灣首部以原住民語言發音(泰雅語、邦乍語)為主軸的電影。全片耗時3年,在新竹縣深山裡搭景重建泰雅古部落。劇中服裝、道具、美術等,都經過細心的考據。
這是一段古泰雅靈魂誤入現代社會,與現代泰雅族人對話的故事。在古代為了生存,帶著族人在雲霧山中遷徙飄流、尋找新住地的泰雅族頭目「BUDA」,在雲霧中迷路,誤入現代一座拆遷的城市。而現代城市中一名泰雅族「原民局局長—達袞」,因為縣府拆遷原住民違建問題,在行政體系中左右為難,一次意外後昏迷臥病。昏迷的達袞與BUDA,展開了一連串的對話,導引出原住民族在現代社會中的生活樣貌及特有原住民文化。
◎場次二
灣生回家
播放時間 | 14:00-15:51 (111分鐘)
70年思念、70年等待,正在消失的思念和愛……;有一群日本人,他們擁有日本護照,但卻在臺灣出生。因為戰爭的無奈,必須離開出生的地方,他們是灣生,很愛臺灣,因為臺灣是他們的故鄉。由清水一族的移民說起,日本移民和灣生披星戴月把荒蕪蠻地成就為富饒之庄。他串起灣生們心中那份正隨著生命逝去的思念和愛。88歲獨居的富永勝慌張地來台尋找舊友,與時間賽跑,深怕來不及,結果發現老友一個一個逝去,就在失望與滅絕、眼淚與嘆氣中,開啟其他灣生的尋找之路。本紀錄片不只是8位灣生的故事,也是25萬多灣生的共同故事!

活動紀實: 

Blind Date with a Book! 創意借書體驗:看館員如何創異行銷圖書館館藏

推廣服務組.魏怡君、鄭惟中

你也盲目約會了嗎?圖書館在畢業季特別獻給讀者的小禮物─「Blind Date with a Book!創意借書體驗」,舉辦以來受到同學們熱情的支持與肯定,除了呼應母活動「創異X創意」書展,也讓讀者們大呼圖書館「太酷了」、「太有才了」。事實上,Blind Date的活動概念早已在國外圖書館界、書店起跑,有些規劃成展覽,有些則以跳蚤市場的方式進行。


- 左:和書籍來場Blind Date/右:讀者們留言肯定圖書館的創意 -


盲目約會(Blind Date)指的是在不熟識的情況下,透過他人安排的約會。由於雙方資訊有限,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約會讓人有著一翻兩瞪眼的踩雷危機,卻也不斷刺激想像空間。從等待的過程,到坐定後的四處張望,那跳漏一拍的心跳始終沒有忘記提醒你:「說不定,這就是命定的奇緣呢!」

情侶約會是如此,那麼,我們有沒有可能也和書籍來場盲目約會呢?拿掉書籍上過多的介紹文字,少了那些輝煌得獎的敘述,除去被美術設計包裝的高下之分,只有簡單文字線索讓你聞香,或許真能選到一本情投意合的書,也可能一拆開就失望至極,當然也有一開始不合意、但看著看著就愛上了的例子。這就像真正的Blind Date,只有撇開表象,才知道內在本質是不是真實契合。


- 看看這空蕩蕩的展台,所謂掃貨也不過如此 -


活動一開始就被同學清桌,首批滿滿的90多本書在3天內就被搶借一空。為了讓每位有興趣參與的同學滿載而歸,館員們每天都努力地穿梭書架挑選不同主題的書籍,根據書籍內容給予概念小提示、包裝後製,最後竟促成近800場的盲目約會,遠遠超出原本預期的5倍!

某些書在書架上沈寂許久,可能書名不具吸引力、或封面設計不夠亮眼,總是乏人問津。但一加上包裝、凸顯主題,就成了熱門借閱的對象,這情形讓館員們都驚呆了!還記得館員在上書時,看到一位讀者悄悄複述著外包裝上的文字:「這一生一定要出走一次。」然後就這樣借走一本,原來可能躲藏在茫茫書海中,他未必知道一直存在著的書。這樣的感動,就是館員們努力一個多月,忙得團團轉的最大原動力。


- 後端生產線 -


這次的創意借書體驗讓閱讀多了驚喜的況味,揹著一本未拆封的、彷彿小禮物般的書,就連去櫃檯刷借時都提醒自己不能偷看螢幕,按捺著好奇,想像讓背包多了不少份量。如此特別又有趣的夏日戀書小浪漫,獻給有緣的你!

如果剛好你錯過了這盛夏的盲目約會也別懊惱,因為圖書館有更多更多值得借閱的好書等著你!暑假開始了,有空到圖書館多借幾本書吧。你知道緣份這種事,其實往往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呢!

發現人類血型的奧地利醫學家:Karl Landsteiner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你是A、B、O、AB 哪種血型呢?2016年6月14日 Google Doodle 紀念人類血型系統發現者──卡爾‧蘭德施泰納 Karl Landsteiner 的148歲誕辰,同時也是世界捐血日。請閱讀參考服務部落格,了解 Karl Landsteiner 對現代醫療的貢獻。《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王維安、阮紹薇、林鳳儀、段又瑄、洪苑均、張儷馨、梁素瑜、莊詒婷、陳芷洛、劉美蘭、蔡玉紋、魏怡君
王維安、林鳳儀、張儷馨、梁素瑜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畢業人生,海闊天空

年(選單): 
民105年
月(選單): 
6月
期數: 
194
主編的話標題: 
畢業人生,海闊天空
又到了畢業時刻,圖書館在您的校園生活中,佔有多少份量呢?繳交碩博士論文、辦完離校手續之後,別忘了穿上學位服到總圖書館門口,拍張畢業紀念照片,為校園記憶畫下一道璀璨彩虹,從此迎向海闊天空的畢業人生、當兵人生、留學人生、工作人生、婚姻人生……。如果畢業前夕對圖書館依依不捨,不妨停下腳步,到館內再借一本「命定的書」;欣賞數學大師桑托伊系列電影,探討數學奧秘;或是透過「創異x創意」主題書展,得到跳脫框架的好點子。

總圖書館暑假(105.06.27-09.11)開放時間

閱覽組
★  暑假6/27(一)至9/11(日)總圖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1:00 8:00-17:00
多媒體服務中心(4F) 9:00-20: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6/30(四)、8/1(一)、8/31(三)
特藏資料區(5F) 9:00-17:00 不開放
B1影印中心 8:40-20:30 9:30-16:40
B1學習開放空間 12:00-17:00 不開放
B1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博碩士論文專室 13:00-17:00 不開放
B1自習室(A區24小時自習室)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日(7/31、8/28)開放至下午5時止


註:9月10日(六)補9月16日之彈性放假,比照暑假週五開館時間

研究所畢業生學位論文繳交注意事項

閱覽組‧郭美玲

畢業季即將來臨,圖書館提醒研究所畢業生以下繳交學位論文注意事項,詳細論文繳交及離校程序仍請見圖書館「畢業離校及論文繳交」網頁說明

一、上傳電子論文全文pdf檔
研究生請先自行登錄本校「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輸入論文基本資料、上傳電子論文全文pdf檔,審核通過後簽署授權書。
電子論文請注意浮水印及DOI碼(數位物件辨識碼)大小及頁面位置,並請記得設定保全保護文章。完整的電子學位論文設定請參見「臺大電子學位論文上傳手冊」,摘錄浮水印、DOI碼及保全設定步驟如下:

1. 浮水印


(1) 先將論文原始Word檔案轉為PDF文件檔後再加入浮水印;浮水印圖檔(pdf檔)請至「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首頁下載。
(2) 浮水印之絕對比例、不透明度及位置等各項設定值如下圖。

2. DOI碼

(1) 登入「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在輸入論文基本資料網頁找到論文的DOI碼,並加以複製。

(2) 開啟電子學位論文PDF檔,點選 工具頁面水印新增水印
  若跳出「此檔案已包含浮水印……」提示視窗,請選擇 新增新的

(3) DOI碼來源、文字大小、不透明度及位置等各項設定值如下圖。

3. 保全設定

電子論文PDF檔請設定保全保護文章,各項設定值如下圖。

二、繳交學位論文及授權書

1. 研究生依前項說明上傳論文全文電子檔,並經本館審核e-mail寄發審核通知及電子學位論文授權書,研究生再持紙本論文及親筆簽名之授權書至所屬校區圖書館繳交。繳交前,請先登入離校系統,勾選圖書館審查欄位
(登入方式:myNTU → 學生專區 → 畢業生資訊 → 畢業生離校手續查詢系統)。

2.
3.

4.

繳交之授權書務必由研究生親筆簽名且須為正本,不接受影印、傳真或掃瞄。
各系所研究生繳交紙本論文冊數規定:
(1) 一般系所:2 份
(2) 數學、物理、化學、海洋所及社會科學院、法律學院各系所:3 份
(3) 醫、公衛學院系所:碩士班 2 份;博士班 3 份(繳至醫分館)
繳交電子全文至國家圖書館並非本校辦理畢業離校之必要程序,研究生可依個人意願逕向國家圖書館提供授權。
請參考相關授權網址:「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徵求授權說明」。

三、申請延後公開論文

1.

2.

依著作權法第十五條第二項第三款規定「依學位授予法撰寫之碩士、博士論文,著作人已取得學位者,推定著作人同意公開發表其著作,」亦即預設著作人同意圖書館得將學位論文紙本上架公開閱覽。
本校圖書館依規定辦理學位論文公開作業,若著作人有申請專利或另行投稿等智慧財產權保護之考量,必須延後公開紙本學位論文或電子論文書目資料(依據教育部台高通字第0970140061號來函辦理,學位論文延後公開年限最長為5年),請另填寫「國立臺灣大學學位論文 紙本論文 / 論文書目延後公開申請書」,於繳交學位論文辦理畢業離校手續時提出申請,繳交份數詳見申請書,如有相關問題,請與我們聯絡。
總 圖:(02 )3366-2366、3366-4566 或 email:ntuetds@ntu.edu.tw
醫 圖:(02) 2312-3456 # 88150 或 email:medlib@ntu.edu.tw

午後電影院─海海人生

推廣服務組


※午後電影院暑假期間暫停播映,九月重出江湖,敬請期待!

6/1(三)盜貼人生 The double (2013) – 93mins

膽怯害羞的公司小職員一生都想當個隱形人,公司管理員不記得他是誰、主管對他頤指氣使、同事當他是便利貼男孩,連上咖啡廳都可以遭服務生欺負,而他渺小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就是與公司影印室的秘書女孩見上一面。直到有天,公司突然來了個和他一模一樣的新職員,對方不但風趣幽默、魅力無窮,還揚言要把他的人生全部奪走……。
(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VV) 987.83 4442-29

6/8(三)倒帶人生  Mr. Nobody (2009) – 139mins

尼莫諾巴帝是個35歲的普通男人,有天當他在游泳池醒來,時間轉眼變成西元2092年,而他也成了120歲的老人了。他回憶起自己的一生,還有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而尼莫的命運,決定在8歲的時候:在火車站月台上,他該去美國找他母親,還是留在英國跟父親一起?他不斷重新檢視自己的一生,愛對人嗎?作為父親稱職嗎?人生由數不盡的選擇組合而成,如果可以重來,要如何選擇一次又一次改變一生的決定?
(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987.83 2741-2

6/15(三)拍賣人生 Everything must go (2013) – 97mins

尼克因嗜酒成性而換來被解雇的下場,禍不單行的他還被妻子趕出家門,發現自己的物品在門口散落一地。好友建議他既然事已至此,乾脆進行一場露天大拍賣。就這樣,他漸漸地和隔壁鄰居的小孩肯尼以及一個剛搬到對街的懷孕女子珊曼莎,產生了奇妙的互動與情愫。而透過「清倉」,尼克也發現他的人生正意外地往新方向邁進。

6/22(三)陌路人生 The motel life (2012) – 85mins

一對住在內達華州郊區的兄弟自小孤苦無依,成長過程中只有彼此陪伴。在經歷一場重大變故後,兩人被迫踏上亡命之路,旅途中偶有希望和幸運的助力,最終他們會成功擺脫陰暗的過往,抑或漸漸脫出整個社會體制,成為永恆異鄉人……?

2016畢業季「圖書館˙再拍一張!」這是我的人生新舞臺

推廣服務組


又到畢業時節,

許許多多的畢業生穿起畢業袍在校園中穿梭,
以一種青春洋溢的姿態告別校園並迎接未來。

回顧在校時光,
巍峨聳立的圖書館總不分晝夜陪伴莘莘學子,
以一種舍我其誰的信念記錄你我珍貴的時刻。

2016年6月3日至30日,
圖書館在大門口立起一面背景主牆供畢業生拍照留念,
並提供拍照框及各種趣味變裝道具供大家利用,
誠摯歡迎畢業生們走向專屬您的舞臺,用最耀眼的笑容再拍一張!

未來的路很長,

圖書館謹祝各位畢業生懷抱著熱切的夢想,努力前行。

「世界一莎翁:莎士比亞館藏資源展」集章抽獎得獎名單

推廣服務組

感謝大家參與「世界一莎翁:莎士比亞館藏資源展」集章抽獎活動,希望各位都能夠沉浸於世紀經典的美好文字中,感受心靈解放、體會想像跨界的滋味。本次得獎名單公布如下,圖書館將根據中獎者填寫之E-mail與之聯繫。

特藏便條紙 10 名 藏書票一組 10 名 特藏資料夾 5 名 特藏資料L提袋
黃○婷 盧○怡 傅○羽 吳○清
周○林 陳○慈 楊○如 介○尹
郭○萱 陳○瑩 陳○穎 江○融
林○浿 郭○瑩 劉○格 詹○鈞
陳○霖 楊○翰 楊○全 林○雅
王○任 侯○君
共收到250份集章回函! 恭喜您獲得精美本館紀念品。
賴○瑜 李○舫
張○晴 呂○陽
林○庭 李○詩
游○齡 王○筠


恭喜以上得獎者!
領獎時間:2016/6/6(一)- 6/17(五),9:00-17:00
領取地點:臺大總圖書館推廣服務組辦公室

聯絡方式:推廣服務組 Tel: 02-3366-4551,E-mail: tulce@ntu.edu.tw

「創異x創意」主題書展

推廣服務組


是弄假成真的矛盾融合,還是無心插柳的嶄新發現?
是青出於藍的傑出模仿,還是天衣無縫的完美抄襲?
創異x創意,要想異軍突起,得先不同凡



2016年6月3日至7月5日,臺大圖書館「創異x創意」主題書展,彙集了創意思考主題相關著作與影音作品,邀您一起熔鑄新意,點石成金,用閱讀點燃靈感的火花。

本次書展也在展區內佈置了簡單座位,播放「創意世界‧美好實現」7分鐘微電影展,如果您恰巧路過了這裡,如果您恰巧有著7分鐘的空檔,歡迎您停駐腳步留下欣賞,開啟靈光乍現的創意前奏。


書展期間同步推出「Blind Date with a Book」創意借書體驗。這一次,我們要你不以貌取書,試著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愛上命定的「它」。
來趟圖書館,啟動這不思議的閱讀緣份吧!


主辦單位: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02-33664551 / tulce@ntu.edu.tw

活動網頁:「創異x創意」主題書展Blind Date with a Book‧創意借書體驗

活動紀實: 

數學沙龍:〈質數的奧秘〉微講座及影片欣賞活動報導

學科服務組‧楊韻蓉
圖書館學科服務組與數學系於5月16日下午首次合作舉辦數學沙龍:〈質數的奧秘〉微講座及影片欣賞,探討「一個百萬美元的數學問題~黎曼猜想」。講座先播映90分鐘《英國數學大師桑托伊系列:質數的奧秘》DVD影片,再由數學系老師們帶領映後討論。影片係由崔茂培教授推薦,數學系圖書室於去年購入DVD。此片由英國BBC廣播公司製作,馬庫斯‧杜‧桑托伊(Marcus du Sautoy)教授解說,以淺顯生動的方式呈現探討質數奧秘的歷史演進、與現代電腦科技的關係。映後由于靖教授、崔茂培教授及余正道教授與現場觀眾進行互動,有多位觀眾提問相關問題,反應相當熱烈。

此活動約50名觀眾參加,不僅吸引數學系與應用數學研究所的學生,還有本校物理系、電信所、海洋所與台師大學生,甚至蘭陽女中數學教師等,臺大數學系系主任及多位教授亦到場參加。數學系之前即不定期舉辦數學沙龍,邀請業界知名人士演講。本次數學沙龍,則由圖書館協助採購DVD、設計海報、協助宣傳。由於本次活動十分成功,數學系李瑩英主任表示日後再舉辦類似數學電影院的活動時,歡迎全校師生再度共襄盛舉。


- 數學系崔茂培老師主持映後討論 -


圖書館【英國數學大師桑托伊系列】相關館藏:

片名 索書號 簡介
質數的奧秘
(DVD共3片)
(VV) 313.6 4302 探討數學的聖杯--質數,一個足以讓數學家瘋狂的謎題,有人提供百萬獎金給能夠解開謎底的人。今天,全球是一個線上的經濟體,依賴的就是一個無法突破和瓦解的質數。
數學密碼
(DVD共3片)
(VV) 310 5873 瞭解宇宙的鑰匙--「神秘的符號和奇妙的數字」就隱藏在我們的四周,桑托伊教授帶領我們去解開這些大自然的密碼。中世紀大教堂興建之初就隱藏在石磚上的神祕數字,每十三年阿拉巴馬就發生一次的昆蟲黑死病,探究地底洞穴中立方體水晶的奧秘,天氣如何預測?人類行為和命運能預知嗎?
數學的故事
(DVD共4片)
(VV) 310 5872-5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等概念的一門學科,透過抽象和邏輯推理的運用,由計數、計算、度量和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中產生,數學家們又如何發展這些概念,運用合理的公式來定義最嚴謹的真理?


※ DVD目前放置數學系圖書室,因係公播版,不提供個人外借,但可於館內觀看。
 另將於近日將影片上傳至總圖多媒體中心影音@ONLINE系統,屆時歡迎讀者於線上觀賞。

「英語診療室:雲端問診」活動紀實

學科服務組‧周嘉瑩

從4月26日起,臺大外文系退休教授周樹華老師連續4週於星期二上午開設「英語診療室:雲端問診」。圖書館透過臺大計算機中心的雲端會議系統(Adobe Connect),讓校內教職員生及校友使用電腦或行動裝置,直接和周老師進行線上英語諮詢。在雲端視訊會議中,周老師不吝向學員分享如何增進日常生活英語能力的撇步──逛購物網站、採買家庭用品,或多看食譜都能幫助你的英文進步


- 周樹華老師在線上即時為學生解決英文寫作的疑惑 -


參與本次活動的學員,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包括:請教論文或計畫書的英文寫作是否正確、想瞭解如何在GRE、IELTS等英語檢定考試中獲取高分、想瞭解如何增進口說能力,還有一位正在美國當交換學生的醫學系同學突破時空限制,特別上線請周老師分享融入外國人生活的方法。
面對以上問題,周老師耐心地一一給予指引。在口說方面,周老師非常強調「每天一定要做跟讀練習」,如利用BBC的 6 minutes English 或App,可學到單字的準確發音、句子的語調。隨時隨地善用手機錄音功能,英語也會越說越流利。而且,善用BBC豐富的網路資源除了提升英語能力,更可增加新知(如 Radio 4)。逐字聽寫則是練習聽力最有效的方法,反覆多聽就會有進步。在寫作方面,則需要多寫,可利用Google練習自行訂正文法錯誤、檢查句子是否完整。至於該如何在英語檢定測驗中拿高分,周老師表示拼命做題目是唯一提高分數的方法。


- 參與學員在雲端會議室中交流彼此應考GRE的經驗 -


多位學員不約而同提到如何增進日常生活的英文字彙量,周老師建議利用線上字典 The Longman Vocabulary Website,多看畫面精美的英國百貨公司超市的購物網站,立刻學到所有與衣食住行相關的字彙。如果要與當地人聊天,多看電視節目、運動賽事,自然而然就能打開話題。

每場英語診療室的學員,除了提出個人在英語學習上的疑問外,學員之間也會交換心得、給予意見。大家共同解決發問者的問題,甚至協助整理周老師講解的重點,真正落實無所不在的自主與團體學習,讓英語學習更佳靈活有趣。因此,參與學員都高度肯定本次活動──「多了很多參考資料」、「真的好清楚喔!提供我英文寫作一些思考邏輯,這個活動平台真是太好了!」、「很感謝貴單位主辦,希望能再多辦場次!」雖然本次「英語診療室:雲端問診」暫告一段落,但英語學習之路仍需要靠自己不斷持續累積下去。

歡迎參加六月份HELP講堂

學科服務組

 

時間 課程 地點
6/13(一)14:30 – 16:30 引文資料庫:Web of Science + Scopus 計算機中心212 教室
6/16(四)15:30 – 16:30 尋找財源的小幫手─Pivot 總圖4F多媒體中心
418 大團體室
6/28(二)10:30 – 11:30 期刊評比初探: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總圖4F多媒體中心
418 大團體室
6/27(一)15:00 – 16:00 尋找財源的小幫手─Pivot 計算機中心212 教室

課程介紹
線上報名


文化大革命50年

學科服務組.陳巧倫
1966年,毛澤東在中國大陸發起了文化大革命,50年後的現在,國內外媒體針對文化大革命進行一連串的專題報導,讓我們有機會一探文革十年的過程,以及對中國造成的影響。如果想了解文化大革命,可以先閱讀各家媒體的專題報導,若想進一步探究,歡迎多加利用圖書館的各類資源。《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王維安、阮紹薇、林鳳儀、段又瑄、洪苑均、張儷馨、梁素瑜、莊詒婷、陳芷洛、劉美蘭、蔡玉紋、魏怡君
段又瑄、陳芷洛、阮紹薇、劉美蘭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斯土‧臺灣;斯情‧母親

年(選單): 
民105年
月(選單): 
5月
期數: 
193
主編的話標題: 
斯土‧臺灣;斯情‧母親
5月,因為母親節,總是被視為感謝的月份,感謝孕育我們的母親,也感謝臺灣這塊土地。母親,在意向中是堅強、美麗的化身,午後電影院及原圖中心週六電影院皆以電影方式,呈現各國對於母親這角色的認識與想念。對於臺灣這塊土地,校史館利用與校內課程合作的機會,帶領外籍交換學生認識臺灣文史;原圖中心則利用書展及電影放映,以原住民族的語言介紹臺灣原住民族,忠實地呈現臺灣寶貴的文化資產。感謝的5月,臺大圖書館歡迎讀者一起來閱讀聆聽母親及土地的聲音。

「走進太魯閣,認識太魯閣族」書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提到「太魯閣」,會讓人立刻聯想到的,不外乎是那座擁有壯麗峽谷風光的國家公園以及主要居住在花蓮北部的太魯閣族。名聞遐邇的「太魯閣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東部,東臨太平洋,西接雪山山脈,座落於花蓮、南投與臺中三個縣市,境內山巒起伏,氣勢雄偉,其中更有27座高山名列「臺灣百岳」。國家公園內的河流以立霧溪為主流,河蝕劇烈,下切作用強,到處呈現標準的峽谷地形。
一直以來,太魯閣族人便是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發展出他們獨特的生活樣貌。歷史上,太魯閣族與賽德克族有共同的祖先,西元16世紀前後,太魯閣族人由南投,翻山越嶺至今宜蘭南澳及花蓮一帶,成為獨立族群。在2000年前後,居住在花蓮的太魯閣族人,因為發展出自己的文化認同,向政府要求正名為太魯閣族,終於在2004年通過;隨後,居住在南投一帶的族人,則爭取稱為賽德克族,在2007年通過。在法律上成為兩個不同族群。
現在適逢春夏旅遊旺季,美麗的太魯閣一向是許多遊客青睞的景點。原圖中心特別將本次館內書展的主題訂為「mtmay Taroko, mkla Truku」,這二句話是太魯閣語,意即「走進太魯閣,認識太魯閣族」。針對這個主題,本館也特別挑選了許多與「太魯閣」及「太魯閣族」相關的館藏,包括圖書及視聽資料,期盼能讓讀者藉由閱讀來感受「太魯閣」充滿自然與人文的生命力,有機會再到太魯閣一遊時,或許能有更多不同的體會。

展出時間:2016年5月1日至8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本次書展清單,詳見:http://www.tiprc.org.tw/blog_wp/?p=12834

午後電影院─就是愛媽媽

推廣服務組

5/4(三)母親  母べえ (2007) – 133mins

1940年的東京,野上家過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父親野上滋是愛好和平的文學家,卻因此被檢舉觸犯治安維持法被捕入獄。生活產生遽變,相隔兩地的家人只能靠寫信連絡。初子與照美就像寫日記一樣,將每天發生的事情寫信向父親報告;照顧女兒讓她們順利成長是支持母親活下去的力量。有天一封出人意料的信寄到野上家……。 (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VV) 987.83 2263-6

5/12(四)當妳離開的時候  When we leave! (2009) – 115mins

為了逃避婚姻暴力,她帶著兒子離開傷心的伊斯坦堡,回到德國娘家希望展開新生活。但她的出現卻在保守的家族間掀起波瀾。傳統價值觀逼得他們將女兒拒於門外,甚至強迫將小孩送回夫家。為了保住心愛的兒子,她毅然走上逃亡之路,然而,家族聲譽和血濃於水的親情,卻令她寸步難行……。(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987.83 7153

5/18(三)我的母親手記 わが母の記 (2012) – 118mins

享譽文壇的人氣作家伊上洪作,有著美滿的家庭,寫作事業也邁向¬顛峰。他的人生看似美好,然而從小與雙親分離、獨自長大的他,卻一直認為自己是被母親¬遺棄的孤兒。直到父親過世,洪作回到老家,與親戚討論照¬顧母親的人選。正值叛逆期的小女兒琴子,為了反抗父親而自告奮勇接下這份工作,開啟與奶奶數年的生活……。

5/25(三)八月心風暴 August : osage county (2013) – 121mins

維奧莉特威斯頓是一位個性固執、吸毒成癮且脾氣暴躁的美國西部家庭母親,在丈夫去世後,成為了一家之主。而她長年在外的孩子們也因為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帶著各自的人生難題,回到了位於奧克拉荷馬州歐賽奇郡的老家中。原本相處就不融洽的家人們,面對整個家族再度聚首,衝突一觸即發,他們該如何面對彼此?

原圖中心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5月,會令多數人第一個聯想到的節日非母親節莫屬。因此,原圖中心特別挑選了兩部和「母親」主題相關的電影,片名分別是《懼乳:傷心的奶水》與《十歲笛娜的願望》。前者巧妙將秘魯原住民的傳說與真實歷史結合,藉由少女從遺傳自母親的恐懼邁向解放的心路歷程,暗喻受恐怖主義統治下的國家從創傷中迎向自由的過程;後者則改編自臺灣布農族的真實故事,十歲女孩姊代母職扛起照顧弟妹的責任,卻從未停止對於母親回家的盼望。

播放日期| 5/7、5/14、5/21、5/28
◎場次一 ◎場次二
懼乳:傷心的奶水
(輔導級)

播放時間|
10:00-11:34(94分鐘)

簡介請參考
2016年4月份館訊

十歲笛娜的願望

播放時間|14:00-15:32(92分鐘)

簡介請參考
2016年4月份館訊

6月,將聚焦於生活在花蓮地區的太魯閣族與阿美族,預計放映的二部影片為《樂‧太魯閣》與《太陽的孩子》。《樂‧太魯閣》是一部以太魯閣語發音的音樂紀錄片,藉由歌曲與戲劇描述一個簡單卻吸引人的故事,讓觀眾得以一覽太魯閣族的傳統文化與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美麗山水;《太陽的孩子》取材自共同導演勒嘎‧舒米的母親舒米‧如妮,推動水梯田溼地復育的真實經歷,劇情樸實感人,雖然描述的是原住民的故事,但其實也和生活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們息息相關!

播放日期| 6/4、6/11、6/18、6/25
◎場次一
樂‧太魯閣
播放時間 | 10:00-10:53 (53分鐘)
「樂.太魯閣」是第一部完全以太魯閣族母語發音,首創歌中劇手法詮釋部落生活文化及古調意涵的紀錄影片。故事是關於一個被笑稱「沒鼻子」的獵人勇士(不敢接近女生的男人),邂逅一位鄰近部落善於織布的美麗女孩,雖然一見鍾情,卻不敢表白,勇士的家人為了幫他贏得芳心,策動一場「搶婚計」。
影片情節中描述太魯閣族文化各種面相,例如太魯閣族的紋面有什麼意涵、織品上織紋圖騰從何而來、長者如何安排子女親事,製作團隊把這些文化內容都融入優美的古調歌謠之中,並且把風光俊秀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化身為天然大舞台,展現太魯閣族文化底蘊。
◎場次二
太陽的孩子
播放時間 | 14:00-15:39 (99分鐘)
為了給父親與孩子更好的生活,即使不捨仍獨自前往大城市打拼的林秀伶,有個美麗的阿美族名字Panay,有「稻穀」的含意。Panay因為父親病倒而再次回到家鄉,她記憶中的故鄉花蓮是個海天一色,風中飄揚著金黃稻穗的豐饒之地。怎知此次返家,卻看見村莊裡湧入大量的遊覽車,一畝畝從小養育她與族人長大的良田卻變成了觀光飯店,她憂心這樣下去,還能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家園?所以重新學習農耕知識與技術復育梯田,決心要把水圳修好、恢復耕作,只希望留住童年記憶裡那個美麗的家給下一代。
面對各種挫折與考驗,她以溫柔且堅定的行動,告訴孩子們:千萬不能放棄!自己的家園要靠自己守護。

屬於所有時代的莎士比亞─「世界一莎翁:莎士比亞館藏資源展」

推廣服務組.黃瀅芳

莎士比亞400週年冥誕,圖書館向大文豪致敬,舉辦「世界一莎翁:莎士比亞館藏資源展」。4/20至5/23在總圖書館一樓中廳、四樓E-CORNER與多媒體服務中心展出主題書籍、電子資源與影音館藏,歡迎走進圖書館,一同尋找莎翁的身影。

莎翁名言「全世界是一個舞台,所有男男女女不過是一些演員;他們有下場的時候,也都有上場的時候…」(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第二幕,第七場),而在這個世界舞台,莎翁永不謝幕。

「世界一莎翁:莎士比亞館藏資源展」共有三個展區,介紹莎士比亞主題圖書、電子資源與多媒體影音館藏,並有「莎士比亞集章抽好禮」活動。於上述三地點領取集章卡,集滿三個章戳,擲回一樓展區抽獎箱,書展結束後將抽出30份精美紀念品,送給幸運讀者。本次展覽內容介紹如下:

《世界一莎翁:主題書展區》於一樓中廳兩側展出「談論莎翁」、「戲劇與詩」、「文本與譯作」、「莎翁名言」約200冊主題圖書。書展區有「莎士比亞書房」,可參閱「莎翁名言」等書籍,手寫練字於現場提供的A5筆記本。歡迎拍照後上傳個人臉書,標註#世界一莎翁,分享您的手寫作品。


- 左:《世界一莎翁:主題書展區》總圖書館一樓中廳/中:莎士比亞書房/右:集章送好禮「抽獎箱」處 -


《穿越莎士比亞:電子資源展》於四樓E-CORNER展示同主題之電子資料庫、線上百科與中英文電子書,包含1632年出版的第一部莎士比亞劇集「Mr. William Shakespeares Comedies, Histories, & Tragedies」(本書以對開形式印刷,學界稱之為《第一對開本》)。電子資源展示板上均貼有可連結至該資源之QR CODE,也可使用題名在本館館藏目錄上查找。


- 左、中:《穿越莎士比亞:電子資源展》總圖書館四樓E-CORNER/右:《世界一莎翁:主題影音展》總圖書館四樓多媒體服務中心 -


《世界一莎翁:主題影音展》於四樓多媒體服務中心展示改編自莎翁作品之跨語言影音作品,有中英日歐語之舞台劇、芭蕾舞劇、電影、影集、劇評以及音樂作品約166種,歡迎親臨現場欣賞這些向經典致敬的影音之作。

本館莎士比亞主題中外文圖書、電子資源與影音資源豐富且完整,本次展覽僅羅列其中部分館藏,更多館藏資源歡迎透過本館館藏目錄與資源探索服務查詢,可使用關鍵字「莎士比亞」與「shakespeare」在『主題』欄位查找,就能查找出齊全的參考資料喔。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1樓中廳、4樓E-CORNER與多媒體服務中心
活動日期:2016年4月20日至5月23日
活動網址:www.lib.ntu.edu.tw/node/2628
活動洽詢:推廣服務組 02-3366-4551;tulce@ntu.edu.tw

活動紀實: 

跨文化的交會,展示臺灣:從博物館看臺灣文史

校史館營運組.陳奕均

這一天,校史館來了一群對臺灣文史饒有興趣的外國同學們。

「展示臺灣:從博物館看臺灣文史」,是一堂由共教中心蔡君彝老師開設,從在地博物館出發,進而探索臺灣文化資產的英文選修課程。這堂課分上下午梯次,總共吸引了近60位對臺灣有濃厚興趣的外籍交換學生修課。臺大校史館連續兩年獲邀加入課程設計團隊,為這些學生介紹臺大博物館群,同時增進博物館學理之理解以及體驗博物館實作經驗。讓這些學生在探索臺灣之時,也不忘瞭解自己所就讀的學校,其實就是一座擁有豐富文化資產的博物館。

在鵬帆學長簡單介紹臺大各博物館典藏的意義與內容後,嘉秐學姐更實際帶著同學們走訪校史館,將各個展品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同學們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校園內以「傅」字命名的傅園、傅鐘的由來,學長姐的解說讓大家豁然開朗。


- 校史館館員與助教介紹臺大博物館群以及校史館導覽 -

為了讓同學們滿載而歸,校史館的館員與實習生們絞盡腦汁的安排課程,希望這堂課有知性又有實踐的可能。這堂課學生是來自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非洲等地的交換學生,除了多元的文化背景,更難得的是各國的教育思維與價值觀齊聚一堂。為此,校史館特別以「設計思考」為軸,設計了以下兩場跨領域與文化的活動。

校史館演說者之角
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將同學們分成數組,每組同學擇定一個代表全組的信念、哲學、座右銘或觀點,與一個校史館內陳列的文物的故事、歷史以及意義相結合,進行詮釋。有韓國同學以臺北帝大展區為例,表達他們對殖民主義的批判;也有荷蘭與德國同學從比較東西方大學校訓,論述自身對大學定位的看法;有美國同學從校徽的組成元素中,論述國家與大學的關係;還有泰國同學針對校史館內「文昌位」的傳說,詮釋東方信仰的價值。

設計挑戰賽
為了延續同學們能夠在跨文化與跨領域環境中的合作,我們在這個lecture中,讓不同國家的同學五個人一組,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發想一個能夠讓訪賓們喜歡並願意帶回的紀念品。臺大校史館的訪賓大致有國外知名教授、諾貝爾獎得主、海外學生、家庭與校友等,我們希望同學能夠就這些人的需求與背景特色,思考他們為什麼會來到臺大,為什麼想認識臺大,想帶回什麼樣的紀念品作為回憶。校史館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材料,例如:雲彩紙、粉彩紙、塑膠板、膠帶、緞帶、蠟筆等等,讓同學們即時將想法簡單做出來並呈現給所有同學們,臺下同學們更可對每樣作品給予評分與建議。


- 同學展現手工藝,設計天馬行空的紀念品給校史館參考使用 -


在這個挑戰賽中,同學們大展身手,作品令人驚艷。舉C組同學的例子來說,他們以校史館館內陳列的舊時課桌椅為主題,做了兩張小型的桌椅,並排後,中間發想成相框,不但能夠時常憶起過去在校園聆聽知識的時光,也能夠將自己的舊照片擺在中間,象徵時間的流動與記憶的存放地。

※右圖:同學比較東西方大學校訓的角度出發,論述自身對大學定位。

一天就這麼倏忽過去,同學們對於這堂課的樂趣與收穫念念不忘。更有兩位國際生因此加入校史館的訪賓服務工作。我想,正是這股尋覓與思考的熱情,讓同學們能在過程中不斷找到自己、與夥伴們碰撞出火花,進而將這股熱情轉化為行動力。感謝所有為了這天課程背後忙碌的校史館館員們與實習生,得已成功激起學生們的興趣,也讓他們有動機的進一步在臺大這塊寶庫裡認識與學習。

「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105年會員大會」暨「學術電子資源永續發展計畫說明會」
會後報導

館藏徵集組.黃馨逸

民國97年成立之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簡稱TAEBDC)至今已邁入第9個年頭,由臺大、臺師大、中興、成大、高應大及雲科大等六校成立的推動小組,負責聯盟之行政、徵集、彙整、採購及推廣作業,藉由每年舉辦會員大會,增進館際間之交流與分享。

今(105)年之會員大會於4月28日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召開,會中除由推動小組報告TAEBDC執行成果與未來發展外,並邀請大葉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也是教育部磨課師計畫智慧財產權諮詢服務平台及「著作權筆記」公益網站主持人章忠信先生主講「圖書館面對數位發行時代的幾項思考」。章主任首先介紹著作權法制定之原意,說明著作、著作物、著作權等之意涵,接著探討電子書相關議題及圖書館之合理使用,期望在不損害權利人利益下,給予圖書館更大合理的使用空間。下午場次則先邀請書商與成員館作即時的意見回饋與問題解答,之後進行成員館提案討論及綜合座談,促進推動小組、成員館與書商三方的意見交換與溝通協調,藉此建立更完善的運作機制與互動交流。


- 會議照片由TAEBDC行政小組提供 -


去(104)年TAEBDC共增購1萬1千餘冊中西文電子書與13種買斷型與租賃型資料庫,如WOS、JCR、CJTD中國大陸學術期刊暨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等學術資料庫。總計TAEBDC第一年(97年)至第八年(104年)採購數量,已達12萬餘冊中西文電子書及50餘種資料庫,為國內高等教育之學術研究資源奠下扎實基礎。且針對97所成員館進行採購模式、推廣活動、服務等滿意度調查,皆達到八至九成以上的滿意度與正面肯定。今年TAEBDC推動小組已著手進行105年電子書與資料庫採購相關作業,PDA產品也已開放試用,期許能擴大學術資源共購共享範圍,讓國內學術電子資源得以永續發展。

臺大學術庫:讓 ORCID 幫您自動更新個人著作清單!

學科服務組.劉應琳

臺大學術庫(NTU Academic Hub,以下簡稱AH)採用 ORCID 機制,學者不僅可藉由註冊 ORCID iD ,解決學術研究中身分識別的問題,透過 ORCID 平台的功能,還可快速地自各資料庫來源帶出並維護個人著作清單。
但若日後要新增著作清單,是否有更為簡便的方法呢?

現在,只要您發表新的著作,於投稿階段提供您的 ORCID iD 給出版社,負責管理 DOI 的單位— CrossRef,在收到出版社的書目資料後,即可自動將之加到您 ORCID 頁面的著作清單項下,本校學者也可進一步輕鬆地更新臺大學術庫個人資料!
要授權 CrossRef 進行前述動作,首先您必須先收到 CrossRef 寄發的新增出版資訊通知,通知內會附帶徵求授權的說明。(如下圖)

請點選通知內的 ”Grant permissions” 按鈕後,於接續出現的對話方塊中點選 ”Authorize” 即可完成授權(如右圖):允許 CrossRef 可直接將帶有您 ORCID iD 的著作書目新增至您的 ORCID 頁面,除了通知內所列的該書目清單會被立即加入之外,日後倘有新的著作發表亦然,不需要再重複執行授權程序

* 相關通知可於您登入個人 ORCID 紀錄頁面上方的收件箱(Inbox)內查看。
(ORCID 也會依照您的預設,每隔一陣子 email 至您的註冊信箱提醒您讀取)

研究工作您做,維護著作清單的事就交給 ORCID 吧!
歡迎本校學者加入臺大學術庫,立即感受這個新功能的便利!

(欲知詳情,請見臺大學術庫說明,或歡迎與學科館員聯繫)

For details:

1. http://support.orcid.org/knowledgebase/articles/665437-the-orcid-inbox
2. https://orcid.org/blog/2015/10/26/auto-update-has-arrived-orcid-records-move-next-level

如何查詢臺灣大學進入 ESI 哪些領域中?領域排名為何?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ESI 以 SCIE、SSCI 為基礎,篩選出各領域中,過去 10 年間被引用次數排名前 1% 的機構。本文將以臺灣大學為例,說明如何查詢臺大哪些領域進入 ESI?以及臺大在各領域排名為何?《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特色館藏 小川文庫

特藏組.李明玲

小川文庫為小川尚義(Naoyoshi Ogawa,1869-1947)的藏書,共有411種443冊,主題分為語言學與聖經文獻兩大類,內含50多種語言的聖經文獻,為其最大特色。

1896年小川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博言學科,同年來到臺灣,曾任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教授、總督府編輯官、總督府翻譯官、臺北高等商業學校教授及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教授等職。他一生致力臺灣漢語方言與南島語言研究,積極從事臺灣南島語言的調查,重要作品有:《日臺大辭典》(1907)、《日臺小辭典》(1908)、《パイワン語集》(1930)、《アタヤル語集》(1931)、《臺日大辭典》(1931-1932)、《臺日小辭典》(1932)、《新訂日臺大辭典》(1938)。小川尚義自1896年來臺,1936年從臺北帝大退休返日,在臺長達40年,數十寒暑孜孜不倦的研究生涯,為臺灣語言學研究奠定重要的根基,是臺灣語言學的先驅。


-
左:日臺大辭典(1907)/
右:臺灣言語分布圖(來源:日臺大辭典) -



1935年小川與時任大阪外國語學校的淺井惠倫合著《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記錄臺灣原住民傳說及原住民的語言與語法,由小川負責調查泰雅、賽夏、排灣、卑南、魯凱(大南社、塔拉馬考社)、阿美等族語言;淺井負責賽德克、布農、鄒、卡那卡那富、沙阿魯阿、下三社(魯凱)、雅美等族語言,翌年他以該書獲得日本學士院「恩賜賞」,學術成就獲得肯定。


- 左: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1935)/右:臺灣高砂族言語分布圖(來源: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

小川不僅是傑出的語言學家,也是基督教徒,因為這個緣故,他蒐集許多不同語言的新舊約聖經、福音書和使徒行傳等共177冊,諸如:《客話新約聖經》(客家語,小川 454)、《新約全書》(上海土白,小川455-1)、《新約全書》(福州土白,小川456)、《Gospel of St. John Tibetan》(藏語,小川 156)、《The Gospel of Matthew in Nepali》(尼泊爾語,小川51)、《Matthew Sanskrit》(梵語,小川57)、《The Gospel of Mark, Telugu》(泰盧固語,小川95)、《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Luke in Burmese》(緬甸語,小川101)……等50多種語言,大多為南亞、東南亞和中國地區的語言,資料相當珍貴。臺大圖書館已先就聖經文獻的部分進行數位化,相關數位文獻置於「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歡迎有興趣的讀者研究利用。


- 左:客話新約聖經(小川454)/中:The Gosple according to St. Mark in Mundari (小川 83)/
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Luke in Burmese (小川101)-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川尚義的嫡孫小川克郎(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還曾於2010年9月蒞臨本館特藏組一覽祖父的藏書。本館藉著這次訪問的機緣,2011年邀請小川克郎先生撰寫「祖父小川尚義の思い出」一文,追憶小時候與祖父相處的生活點滴,收錄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藏小川文庫目錄》。他在文中寫道:「現在已經72歲的我依然在心裏銘記著祖父在防空洞裏那盞小煤油燈下默默工作的身影,一直激勵著我做為一名研究者繼續活躍在研究的第一線。」、「在簡陋的住家、在粗茶淡飯中度過晚年,對祖父來說一定會感到艱苦。不過我覺得即使環境艱困,但祖父一直到逝世前,都還恪守著研究者的本分。」祖父認真研究的身影,深刻心中並時時惕勵,令人為之動容與敬佩。


- 左:小川尚義嫡孫小川克郎/右:小川尚義藏書章(Mako Fuh-Yin,小川 81) -



參考資料
1. 李壬癸,臺灣語言學先驅-小川尚義教授。
2. 郭嘉文, 李明玲編輯(2011)。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藏小川文庫目錄。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3. 臺北帝國大學言語學硏究室(1935)。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東京:刀江。
4. 小川尚義,Wikipedia。上網日期:105年4月20日,檢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5%B7%9D%E5%B0%9A%E7%BE%A9

博物館群: 

知音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

一臺外表鬱暗的山葉直立式鋼琴,靜靜佇立在校史館展場一角。琴和訪客之間,都在尋覓知音。

琴箱內12910這個數字,告訴我們這臺琴誕生在85年前的日本濱松。她可能曾經飄盪四方,幾經易手,最後落腳於臺灣。在一臺鋼琴幾乎等值一棟房厝的時代,一對夫婦,把她買下來,送給他們鍾愛,同時自小就在音樂展現天賦的小兒子 — 林二。

才華洋溢,健談風趣又天生叛逆的林二,後來進入臺大電機系就讀,是許多老校友口述中的活躍人物。他的作品之一《臺灣組曲》,讓當時美國總統顧問,著名指揮家約翰笙博士驚豔。因此臺大畢業後,政府特准他在兵役未結束之前赴美留學。林二在美國成為電腦音樂的研究先驅,舉辦了世界第一次電腦音樂演奏發表會,並受邀前往歐洲、中東、亞洲各國巡迴演講,是電腦音樂的重要推手。

被譽為「電腦蕭邦」,人人欽羨的林二,卻選擇在1970年代初回到臺灣發展。可惜的是,或許是受白色恐怖牽連,或許是時運不濟,他先後受到停職、節目停播、研究中斷等等打擊。這位曾經有機會攀上世界之巔的音樂家,晚年卻是貧病交侵,依賴低收入戶補助和教友接濟度日,鬱鬱而終。

林二過世之後,伴他成長的山葉鋼琴被轉送各處;一度被禁錮在一間文創書局的儲藏室。直到2015年夏天,得知消息的校史館,將琴運回展場;在眾人不看好之下修護這臺老琴,並開放給所有訪賓彈奏。

這臺陪伴一位音樂天才起起落落的琴,初到校史館時,奏出的樂符盡是一聲聲哀嘆。即便如此,幾位在校園中無琴(情)可彈(談)的臺大學生,卻愛上她獨特的憂鬱音色,常為她在校史館逗留至深夜不肯離去。

這臺被搶救回來的老琴,能不能在她過去主人恣意揮灑青春的地方,找到另一位知音呢?

校史館祈願所有臺大愛樂人的音樂夢都能實現。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王維安、阮紹薇、林鳳儀、段又瑄、洪苑均、張儷馨、梁素瑜、莊詒婷、陳芷洛、劉美蘭、蔡玉紋、魏怡君
洪苑均、莊詒婷、蔡玉紋、魏怡君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藏香方寸間,微型見臺大

年(選單): 
民105年
月(選單): 
4月
期數: 
192
主編的話標題: 
藏香方寸間,微型見臺大
微風明天,細雨或是暖陽,讓人能夠精神抖擻的展開每一天!現在開始碩博士生繳交電子學位論文時需加上DOI碼,大大提昇學位論文的國際能見度;本月的午後電影院與原圖中心週六電影院也會繼續放映好看的電影,歡迎大家多多參與。「方寸藏香」茶文化特展雖已落幕,藉著開展致詞,一起回味茶香滿載的展覽內容吧!校史館的「微型臺大工作坊」有許多校內同學參與,以積木組合出各個經典臺大建築,大家的創意令人驚豔!快來看看圖書館提供的豐富活動訊息與最新服務內容吧!

學位論文新增DOI數位物件辨識碼

閱覽組

即日起學位論文有新規定囉!研究所應屆畢業生上傳及繳交的電子、紙本學位論文均須加上浮水印及DOI碼,浮水印大家應該相當熟悉,不過什麼是DOI碼呢?
DOI是數位物件辨識碼(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的簡稱,亦即數位物件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DOI碼可用於永久連結,是跨平臺連結與分析學術影響力的重要工具,將有助於提昇本校學位論文的國際能見度及影響力。完整的電子學位論文設定請參見「臺大電子學位論文上傳手冊」,摘錄DOI碼設定步驟如下:

一、登入系統
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在輸入論文基本資料網頁找到論文的DOI碼,並加以複製。

二、新增浮水印
開啟電子學位論文PDF檔後,點選工具→頁面→水印→新增水印。若跳出「此檔案已包含浮水印……」提示視窗,請選擇新增新的。

三、設定DOI碼
來源、文字大小、不透明度及位置等各項設定值如下圖,點選確定後,即完成DOI碼的設定!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體育室連家瑩老師專訪

學科服務組‧蘇筱喻
臺灣的大學體育老師大多一路從學校代表隊、體育選手,到就讀大專院校體育系,也有多位老師是國手出身,這次專訪的連家瑩老師很特別,是一位美國州立北科羅拉多大學運動科學系的博士,專攻運動生理學(Kinesiology)。連家瑩老師目前仍與北科羅拉多大學的團隊有合作研究,持續發表 SCI 期刊論文,讓我們來一探老師的研究天地吧!

埋首於圖書的學生時期
我大學的時候是在加拿大薩克斯其萬大學,碩博士才到美國念書(碩士就讀 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博士就讀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記得大學時很喜歡去圖書館看書,當時身邊都是白人朋友,每天都會找我下課後去圖書館,因為有伴一起看書,環境也比較讀得下去,常常待到閉館才回宿舍。通常我們都各自帶著自己想看的書,不互相干擾。研究所之後,因為有研究室,唸書就不會到圖書館了。不過找資料還是要親自去一趟圖書館,要現場找。」由此可知,老師從大學時期就是圖書館的愛好者,而且舒適的環境氛圍及寧靜的閱讀氣氛是讓老師喜愛圖書館的原因之一,至於老師提到,為何一定要到現場找資料呢?「我其實對圖書館不太熟,一般是先查好再去找書,不過瀏覽書架的時候,常常有意外收穫,旁邊的書可能比我原本查的更相關,就會一起借出去。」老師雖然謙虛表示對圖書館不熟,但也提到圖書編排方式很好,從學生時期的找書經驗,可以一直延續到現在,因此對書架的熟悉感讓老師養成了來館找書的習慣,且喜歡以瀏覽方式與書偶遇,除有特定目標外,也可以獲得額外的驚喜。

用心備課的教學時期
對於開設的課程,老師都會認真地備課,在準備「運動訓練」這門課時,老師會先查找資料,且認為圖書館扮演重要的角色,「雖然知道課程該如何進行,但還是希望有一些資料來佐證會更好,有一些(資訊)也需要 update,我希望給學生的訊息除了一定要正確,也一定要是最新的。而且這堂課的作業是要請同學設計一個訓練課程,實際去做實驗,同學應該會需要來找一些資料,輔佐他們的設計。
那麼在備課時查找的資料,本館館藏是否皆能符合老師的需求呢?「一般我找的書是在醫學院圖書館,我會自己上網查,寫下編號再親自過去找。」聽到老師這樣地親力親為,館員感動之餘也向老師介紹「校內圖書代借服務」,可直接線上申請,免費調閱醫圖的書到總圖。老師覺得此服務非常便民,有時親自跑了一趟醫圖,卻徒勞而返,十分花時間。

圖書館是支援老師研究的後盾
雖然本館館藏在教學上尚可滿足老師的需求,但老師表示「在研究上,我要找的大部分資料都沒有,可能是因為我做的是跟運動生理有關,學校的書大部分是醫學和物治系的,臺大也沒有這一類(運動生理)的科系,所以圖書館可以找到的書,大部分都不是最新的。有的書一定要買新版,因為有的都已經是十年前的資訊了,或許是因為沒有人去建議買,也很少人用吧。如果在圖書館找不到我要的書,我會自己上網買。有時候出國參加研討會,我也會買一些書回來。」老師認為因沒人建議購買或書籍使用率低,導致圖書館未能購置該類圖書最新版本。臺大圖書館雖然藏書豐富,但因經費有限,致使無法滿足所有老師的教學與研究需求。在得知老師的考量與想法後,館員再向老師介紹「圖書推薦服務」,並允諾在本館經費允許下將盡量購置老師教學研究所需圖書。

引發老師興趣的微縮資料
提到館藏資源的豐富度,老師好奇詢問「不知道我們有沒有 microfilm(微縮資料)?我在美國找資料的時候發現,有一些再久遠的書都找得到,我那時候有點好奇,有去問過圖書館館員,他們說就算是要淘汰或要報廢的書,也是會做成microfilm 收藏起來。我那時候因為要看資料有操作過那個機器,(機器)像個放大鏡一樣把資料顯像出來,也可以列印出來,很有趣。」老師因研究所需,曾去找以前的舊資料,可能是 1930、50 年代的東西,這些資料在檢視歷史、尋根、追本溯源上都很有幫助。本館5樓為特藏資料區,也收藏老師提及的舊資料,這些年代久遠但具有研究意義的資料,部分都已作成微縮檔案,可以調閱使用。對於老師使用美國圖書館的印象,在臺大圖書館皆可如實比照,完全不遜色。

推廣本館資料庫/文獻複印服務
除上述的圖書資料外,期刊文章更是在研究時不可或缺的參考文獻。在查找文章方面,老師表示不太常使用圖書館的資料庫,因不知如何從圖書館首頁去查找資料。「我在念書的時候,有加入美國生理學協會(American Physiology Society),只要加入協會的會員,就可以使用那裡的期刊文章,所以我習慣在協會的網頁搜尋,可以直接拿到全文。」在訪談中館員發現,老師最常用的資料庫是 MEDLINE 與 PubMed 等醫學領域資料庫,臺大圖書館在這方面皆可提供老師完整的資訊需求,看來圖書館對於本館訂購之資料庫的推廣尚須更賣力些!

當然,研究上難免還是有館藏資源無法滿足的時候,老師表示在美國時有申請過 Interlibrary loan 的服務,透過此服務可以直接獲取文章的電子全文,而且由學校申請都是免費的,只是不清楚目前在臺大該如何使用?「有時候看到一篇文章,如果圖書館沒有的話,要取得全文就要美金40塊,實在太貴了,也不知道取得的管道。」。館員推薦老師使用本館的文獻複印服務,但與美國不同,須收取費用每頁5元,不過老師覺得這個收費很合理,也很平易近人。

服務到家的學科館員
老師提及美國的圖書館館員,會主動到各科系進行圖書館利用教育,例如:如何使用圖書館資源、介紹較常使用的資料庫,或是操作電腦的一些問題。「在(臺灣)這裡可能…體育系的性質比較不一樣,就讀北科羅拉多大學運動科學系的學生,他們都不是選手,大部分的運動選手都分布在各個科系中,會讀這個人體運動學的,都是對這方面研究有興趣的。學期一開始的時候,有館員來系上講一些學校可以用的資源,我覺得在研究上會有幫助,很不錯。」另外,老師也曾經在圖書館請館員協助找書以及詢問資料庫的使用,「以前有去過圖書館找館員幫忙,我就給他要找的書,還有問他資料庫怎麼用,館員會現場操作,然後請我同步搜尋給他看。

事實上,目前本館亦提供相同的協助與服務,學科館員主動與各系所搭起合作橋樑,經常提供各種資源教學的講習課程。老師分享的學習經驗使館員察覺,不僅學生需要學習探索資源,老師也有查資料的疑難雜症,館員應先將講習課程推廣至老師。訪談中老師也表示「館員對於怎麼查資料比較專業,這些檢索方式館員也比較熟悉。而且圖書館網頁有時候會改來改去,介面越來越不熟悉,後來就找不到軟體 download 的地方。」因此,館員應可針對每位老師的研究需求,推薦常用資料庫,並且教導檢索技巧,例如使用關鍵字擴充檢索結果,或如何運用主題搜尋。這些簡短的圖書館利用指導課程,對於老師在教學及研究上,都有莫大助益。

感謝老師給予圖書館的正面回饋,對於本館提供的服務也感到滿意,反而認為自己不甚了解圖書館提供的服務,而以請教的態度請館員協助。因此,訪談的後半段,館員直接在「與館員有約」的討論室裡,替老師解說圖書館提供的服務,現場教學館際合作跨館查詢校外連線,也向老師宣傳圖書館提供的課程─ HELP 講堂自行約課與館員有約。希望能夠增加老師使用圖書館服務的頻率,也協助老師在教學和研究上更為便利。

午後電影院─東西德風雲

推廣服務組

4/6(三)再見列寧! Good bye, Lenin! (2003) – 118mins

亞利的媽媽昏倒了,當她八個月後醒來,心臟極為脆弱,禁不起任何驚嚇。亞利非常頭痛,要是媽媽知道柏林圍牆倒了,可口可樂早已攻陷她深愛的祖國,那她肯定活不了。孝順的亞利翻出共產時代的窗簾,逼迫姐姐穿上苦哈哈的舊衣,把家裡的時間停格在過去,讓母親以為世界從未改變過。當媽媽身體狀況好轉,她告訴亞利她想看電視。亞利的「白色謊言」,即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VV) 987.83 6044 2010

4/13(三)老娘鬧革命! Mrs. Ratcliffe’s Revolution (2007) – 103mins
從柏林圍牆以西到以東,從有馬克史賓瑟百貨的英格蘭投向馬克思與列寧的懷抱,在篤信馬克思主義的瑞克里夫先生鼓吹下,一家人竟表決通過搬到共產世界!進了東德「烏托邦」,丈夫遭美豔女公安勾引、青春期的大女兒更加叛逆、12歲的小女兒竟成了熱愛監視的小秘密警察!為了先生和孩子們的幸福,瑞克里夫太太暗中密謀一場瘋狂的革命逃亡,這個快被分化的家庭能夠團結攜手回到民主世界嗎?
(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987.83 7702-4

4/20(三)竊聽風暴 The life of others (2006) – 137mins

在1984年,柏林圍牆倒塌前5年,東德國家情報局「史塔西」以恐怖威權控制著人民。渴望升遷的東德秘密警察衛斯勒,奉命監控劇作家德瑞曼,和他的名伶女友西蘭。衛斯勒日夜不停竊聽著德瑞曼和西蘭的生活作息,卻在不知不覺中,逐漸融入了他們多采多姿的生活,分享了他們的愛情、秘密和謊言…。

原圖中心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四月份,在國際上有個極為重要的紀念日:4月7日的盧安達大屠殺紀念日,為紀念這段不可抹滅的重大歷史事件,原圖中心挑選兩部背景皆發生於廣漠非洲大陸的外語電影,其一即為以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為背景的《盧安達飯店》;另一部為《愛在戰火迷亂時》,劇情描述一位女孩在非洲戰火瀰漫的環境中,如何勇敢地生存下來。歡迎讀者朋友們於4月份的週六前來原圖中心觀賞這兩個沉痛中仍可感受到一絲溫情的動人故事。

播放日期| 4/2、4/9、4/16、4/23、4/30
◎場次一
愛在戰火迷亂時(輔導級)
播放時間 | 10:00-11:30 (90分鐘)
鼓聲未歇,槍聲已響,叛軍入侵村莊,女孩柯摩娜就此失去家人,也失去純真童年。此後她成為叢林中的暗影,被迫加入反叛軍,身體遭受玷污,臉頰緊貼槍托,在硝煙中目睹更多在戰地飄蕩的靈魂。她依靠另一名男孩「魔術師」,這一回,他們決心逃離,在槍火驚亮的黑色大地上為死者祭祀安魂,「祖靈啊,請莫再飄蕩。」但未曾停息的戰鼓聲,又將帶著柯摩娜前往何處呢?
非洲大地動盪的黑色暗影,這次成為電影裡的主題,影片中不間斷的暴力氛圍,將緊繃的張力拉到最大。擅長庶民關懷的加拿大導演金努葉,將視野放眼全球,描繪在非洲殘暴的軍閥統治的環境之下,痛苦的人民只能希冀回到祖靈的懷抱,安撫受傷的靈魂,超現實與暴力緊密結合,該如何祈求蒼天始能獲得救贖?
◎場次二
盧安達飯店(保護級)
播放時間 | 14:00-16:01 (121分鐘)
《盧安達飯店》由真人真事所改編,敘述在這場盧安達內戰期間,一名飯店經理不顧個人生死安危,冒險搶救上千名無助難民的感人故事。故事主角保羅在一家觀光飯店擔任經理,與一些歐美政軍人士頗為交好。保羅本身是胡圖族人,他的妻子、親戚及鄰居則幾乎全是圖西族人,為避免大家遭此浩劫,他安排眾人避難於飯店中,其中包括神職人員及孤兒。

一開始保羅向西方國家尋求援助,但在四處碰壁、瀕臨絕望後,他展開自力救濟,極盡所能運用關係向外界求援,並強調:「我們住在四星級飯店,我們有錢,這裡不是難民營!」保羅運用了他的外交手腕和人脈,加以大量金錢疏通,竭力為大家尋求資源及庇護,並不顧個人生死安危,冒險搶救無數難民…

5月,會令多數人第一個聯想到的節日非母親節莫屬。因此,原圖中心特別挑選了兩部和「母親」主題相關的電影,片名分別是《懼乳:傷心的奶水》與《十歲笛娜的願望》。前者巧妙將秘魯原住民的傳說與真實歷史結合,藉由少女從遺傳自母親的恐懼邁向解放的心路歷程,暗喻受恐怖主義統治下的國家從創傷中迎向自由的過程;後者則改編自臺灣布農族的真實故事,十歲女孩姊代母職扛起照顧弟妹的責任,卻從未停止對於母親回家的盼望。

播放日期| 5/7、5/14、5/21、5/28

◎場次一
懼乳:傷心的奶水(輔導級)
播放時間|10:00-11:34(94分鐘)

法絲塔是個原住民少女,從小生長在原住民村落裡,長大才隨母親搬到秘魯首都利馬。某天一早,她與躺在床上的媽媽以歌唱對話,突然間媽媽再也不作聲,相依為命的母親就這樣驟逝了。之後某天法絲塔突然流鼻血並且昏倒在舅舅家中,送醫後醫生告知舅舅一個無人知曉的秘密,舅舅卻堅持法絲塔得的病是原住民村裡傳言的疾病:「恐懼的乳房」。
法絲塔有點古怪,家人認為是罹患了「恐懼的乳房」所造成,導致有意追求者皆被拒於千里之外,直到有一天法絲塔認識了她雇主家修剪花草的園丁。

法絲塔的雇主是面對創作困境的知名女鋼琴家,沮喪中突然被女傭法絲塔吟唱的神秘旋律所吸引。演奏會後,主僕兩人的關係發生意料不到的轉變!

◎場次二
十歲笛娜的願望
播放時間|14:00-15:32(92分鐘)

年僅十歲的布農族小女孩佩玲,由於母親外遇離家、父親酗酒過世,大姐佩玲只好一肩擔起媽媽的工作,因此弟妹常開玩笑的說她像「笛娜」(布農族稱母親為「笛娜」)。這四個孩子被托孤給父親部落裡唯一的親戚-大伯,雖然靠粗工為生的大伯與大伯母原本的生活就已經相當勉強,卻仍盡力給佩玲四姊弟家庭的溫暖。即使如此,對寄人籬下的他們來說,好像還是少了點什麼。
勉強過得去的生活因為大伯愈發嚴重的痛風警訊下出現了危機。被痛風拖垮身體的大伯無法工作,只能靠大伯母獨自承擔龐大的開銷,眼看家中生活愈發困頓,四姊弟面臨了會被拆散的可能。
本片以真實的布農族故事為題材改編而成,劇情除了呈現孩子渴望母親的陪伴的心,也藉由發生在這幾位姐弟的故事,帶出原住民部落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世界書香日裡的莎士比亞

推廣服務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5年訂定每年的4月23日為「世界書香日」,向大眾提倡閱讀與寫作,宣揚版權的概念與知識的流通。4月23日也正是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的忌日。

今年是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圖書館向大文豪致敬,舉辦「世界一莎翁:莎士比亞館藏資源展」,展示莎士比亞的戲劇、詩、傳記等著作,以及根據其作品改編的影音作品;其中並有電子資源,重現16世紀出版的莎翁文本。

莎翁的作品歷久彌新,用精準的語言表達愛情的歡愉、情愛的哀嘆,描繪世間男女眾生相,說出道德的教誨、罪惡的呢喃,是真實靈魂的吶喊。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word would smell as sweet. “
「名字是甚麼?那喚作玫瑰的花,換作別的名字也依然芬芳美麗。」
《羅密歐與茱麗葉》
(Romeo and Juliet)

“Men are April when they woo, December when they wed. Maids are May when are maids, but the sky changes when they are wives.”
「男人低喃愛語時是四月,一結婚就成了十二月,女孩還是女孩時是五月,為人妻後天色就大變。」
《皆大歡喜》
(As you like it)

“Our bodies are our gardens, to the which our wills are gardeners.”
「如果我們的身體是花園,那麼意志就是園丁。」
《奧賽羅》
(Othello)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哈姆雷特》
(Hamlet)



「世界一莎翁─莎士比亞館藏資源展」
如果你喜愛文字、曾為故事動容,那麼絕不能錯過莎士比亞。
從世界為閱讀慶祝的這一天開始,一同來體驗莎士比亞的魅力吧!

(一)世界一莎翁:主題著作展(總圖書館1樓中廳兩側 )

展出館藏圖書「戲劇與詩」、「文本譯作」、「談論莎翁」、「莎翁名言」等莎士比亞主題圖書。現場的「莎士比亞書房」,備有筆記本與筆,歡迎翻閱「莎翁名言」手寫出最有感覺的一段話,並可上傳個人社群網路,並加上標籤「#世界一莎翁」。

(二)穿越莎士比亞:電子資源展(總圖書館4樓E-Corner)
莎士比亞主題電子資源展示
(三)世界一莎翁:主題影音展(總圖書館4樓多媒體服務中心新到館藏展示區)
展出與莎士比亞相關之電影與音樂
(四)莎士比亞集章送好禮

於書展現場索取集章卡,前往上述3地點集滿「莎士比亞章戳」後,擲回1樓書展現場的「抽獎箱」,展覽結束將抽出30位幸運讀者,贈送圖書館精美紀念品。

活動紀實: 

請喝一杯名為「方寸藏香」的好茶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方寸藏香-從茶文化到貿易商品,看臺灣茶的故事」開展一個月來人潮不減,觀眾藉著臺紅茶業文化館悉心珍藏的歷史文物,看遍往昔那個茶業興盛的年代。展覽期間每天都能看到許多人興致勃勃地走進展場,對著展櫃裡精緻華美的茶器讚嘆連連,其中不乏教師或專業講師,也都熱情地希望聯繫策展單位臺紅茶業文化館,取得更豐富的茶業歷史作為講課教材,展出內容之豐富可見一斑。

開展當天臺紅茶業文化館別具巧思地將茶烘出香味(右圖),滿室馨香,在場的與會者無不興奮、熱情地談論著這次展覽的成形與策展精神,以及關於那些茶產業及茶文化過去與未來的大小事,令人大開眼界。


首先,由促成此次展覽合作的臺大博物館群動物博物館于宏燦教授,藉由三本書帶來對自己、對眾人的期許,包含《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以及《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書中呈現的人文關懷、歷史脈絡以及茶產業價值不僅十分值得一看,也是讓于教授對於茶產業、茶文化感到濃厚興趣進而推動此次展覽的機緣;而後,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蔡局長和大家聊到茶產業的轉型以及政策上對於保留茶文化的態度等公眾議題,讓大家對於茶業的未來發展有更多想像。


- 由左至右:于宏燦教授、蔡榮光局長、陳振芳理事長 -

臺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陳理事長則對於展覽提出有趣的論點。陳理事長說:「方寸一般指的是茶葉的裝箱,可大可小。我個人對於方寸則有不同的三種解釋:拿到茶,聞香的時候,茶香進入腦海、藏於腦中,是『藏香於腦』;泡出茶湯,在舌尖上品味時,茶香便在口中,是『藏香於口』;最後,茶湯入喉、回甘,茶香也進入心中,是『藏香於心』。」從這番話能看出,喝茶是門關於身心靈的學問,能夠讓茶香沁潤自己是件幸福的事。臺大園藝系陳右人教授則是將精力投注於培育茶業專業人才的典範,陳教授在臺大長期開設數個與茶葉有關的課程,目前也開設「茶與茶葉」學分學程,希望透過正式課程的發展,健全人才培育管道,發揚臺灣茶產業及文化。

最後由臺灣紅茶股份有限公司羅總經理以及臺紅茶業文化館羅館長與大家分享。羅總經理提到公司的建立有賴一位臺大教授的幫忙:「以前開始外銷紅茶的時候,有一位工藤教授給我們很多幫助。因為當時茶葉產量非常多,不可能靠國內貿易消耗掉,反對皇民化運動、尊重臺灣民情並與臺灣人有許多交往的工藤教授就協助我們在臺北成立貿易公司直接外銷,這麼多年來沒有依賴洋行,才能生存到現在,甚至目前還有一些外銷的成績,所以工藤教授對我們及臺灣的茶業幫助真的很大。」原來在許久前臺紅茶葉文化館與臺大雙方就隱約有著某種緣分了,這次合作的展覽頓時更顯意義深遠。


- 由左至右:陳右人教授、羅慶士總經理、羅一倫館長 -

此次策展人羅館長則說:「從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到兩百多年前的文創商品,看到當時的審美觀及文化意涵。之後茶葉開始大量外銷,海外有越來越多Formosa tea,所以我們特別把這些商品從國外帶回,讓大家看看百年前臺灣茶在海外的樣貌。透過這樣的反思,或許我們可以思考臺灣在發展茶文創、茶商品的時候,可以如何強化文化性、設計性、吸引性與實用性,這也是辦這次展的最大初衷。」對於臺灣茶業及茶文化,經營百年的羅氏家族深諳其中永續經營的道理,不只是突顯在地特色,更重要的是放眼國際。「有一句話『回顧不只是懷舊,更是前瞻』」羅館長說,「這告訴我們,看向過去的時候也是思考下一步的起點,與大家共勉。」為這次展覽的開始與結束,下了最好的註解。

關於臺紅茶業文化館
臺紅茶葉文化館將臺灣紅茶公司悠遠的茶業歷史完整保存,不僅呈現新竹縣關西地區的在地風情,也保存並發揚臺灣茶產業及文化的溫厚及獨特。沒能來得及參觀此次展覽的朋友也別失望,歡迎親臨臺紅茶業文化館體驗動人茶香,或至該文化館網站觀看更多資訊。

資料庫講習課程【HELP講堂】即將開班

學科服務組



Do you need help?學期中面對課程報告、研究論文,你一個頭兩個大嗎?學科館員們為您精心準備的【HELP講堂】如下:

課程名稱 日期 時間
生農領域文獻查詢 4/21(四) 15:30 – 16:30
心理與教育文獻資料庫快易通 4/25(一) 14:30 – 16:30
善用IEEE Xplore提升研究競爭力 4/28(四) 10:30 – 11:30
圖書館生命科學資源介紹 5/2(一) 15:00 – 16:00
不可錯失的中文資料庫研究利器 5/6(五) 12:30 – 13:30
電資領域文獻查詢 5/19(四) 15:30 – 16:30
讓大師為你的報告加分 5/24(二) 15:30 – 16:30
引文資料庫Web of Science+ Scopus 6/13(一) 14:30 – 16:30
期刊評比初探: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6/28(二) 10:30 – 11:30
尋找財源的小幫手─Pivot 4/27(三)
5/9(一)
5/19(四)
6/16(四)
6/27(一)
10:30 – 11:30
15:00 – 16:00
10:30 – 11:30
15:30 – 16:30
15:00 – 16:00

上課地點、課程介紹請詳見HELP講堂課程網頁,本校教職員工、學生與校外人士皆可線上報名,歡迎踴躍參加!本學期課程可認證臺大教學發展中心教學助理(TA)進修時數、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

人工智慧AlphaGo與韓國棋王的圍棋過招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近來最受矚目的科技新聞,莫過於Google DeepMind 團隊打造的人工智慧系統 AlphaGo,與韓國棋王的圍棋大戰,最後 AlphaGo 以4:1大勝。
人工智慧電腦真的比人類聰明嗎?研發者是如何設計出贏過人類的AlphaGo呢?請上網瀏覽Nature雜誌怎麼說

博物館群: 

猴年,向兩位屬猴的校長──傅斯年、錢思亮先生致敬

校史館營運組.張安明

今年是丙申猴年,3月26日是為了操勞臺大校務而猝逝於省參議會議場的傅斯年校長雙甲子冥誕,當天校史館於安葬著傅校長骨灰的斯年堂獻上一束鮮花,追思這位為臺大鞠躬盡瘁的偉大教育家。

六年前(民國99年)12月,傅校長逝世60週年時,校史館曾經主辦溫馨的紀念特展,策展期間,館員大量閱讀傅校長相關文章與書刊,對校長性情中人、富生命力的獨特「訓話」,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目標崇高且語重心長的勗勉,或有悲壯義憤的訓示,偶有幽默莞爾的神來之筆,當然也不乏長輩關愛的叨絮……校史館整理近百則傅校長名言佳構,於傅校長冥誕紀念日舉行「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臨摹傅斯年」的書法活動,邀請大家定心定性以毛筆一字一句書寫傅校長名言,『揣摩、實踐』傅校長留下的典範。敬邀有興趣的讀者,在5月10日以前到校史館領取傅校長名言與四開宣紙,以您所擅長的楷書、隸書、行書、草書,或是大篆小篆,甚至是甲骨文,表現您的書藝;我們相約11月校慶時,在校史館佈以滿滿書法,向傅校長致敬。


- 左:斯年堂前鮮花一束緬懷傅校長/右:臨摹傅斯年校長的書法活動 -


傅校長是標準牡羊座的個性,充滿正義感、不畏權貴地敢衝敢罵,因此有個綽號「傅大砲」。民國39年12月20日傅校長在省參議會報告校務,激動地引發腦溢血而驟逝於會場,胡適先生則以傅校長曾對錢思亮先生「粹然儒者」的讚譽,以及考量思亮先生「家世背景、學識人品、留美背景」優越條件,向教育部舉薦當時臺大「年富力強」的教務長錢思亮先生,以年輕的43歲英齡出任臺大第5任校長。

錢校長卸任臺大校長後轉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至75歲積勞成疾辭世於任上,今年2月22日,中研院、臺大共同舉辦「思學並濟.亮節高風:錢思亮先生紀念特展」,展期2月22日在中研院隆重揭幕,隨後於3月8日至25日移展至臺大校史館。錢校長紀念特展的緣由,請見《臺大校訊》第1257期的報導。臺大展期,校史館加碼布置了錢思亮校長的古樸書桌與座椅,也展示了錢校長的博士袍以及其他中式長袍,其中難得的是,校史館服務同學們親手布置錢校長的古典老書櫃,藉著構思展示內容與手法,同學們一再領略錢校長的行誼。


- 中:同學親手布置錢校長古典老書櫃/右:錢校長演講使用的化學分子模型 -


杜鵑花盛開、暖暖的三月間,校史館的「臺大精神」展區,同時豎立著傅校長、錢校長的銅像。傅校長的塑像自民國60年代即立於舊總圖書館(現在的校史館);而錢校長塑像則是民國72年思亮館啟用之後,恐怕未曾離開過思亮館。有參觀者詼諧地表述,今年是傅校長雙甲子的大壽,因此錢校長不辭千里,自思亮館來到校史館探望他的老長官、也是伯樂的傅斯年校長,祝福「生日快樂」。同時,錢校長特展展期正巧跨越「臺大北大日」,臺大楊泮池校長、北大林建華校長、錢思亮校長二公子錢煦院士(曾就讀北大與臺大),一同在校史館帶領杏壇師生以及錢家子孫向臺大也是北大的兩位偉大故師長,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 左起:傅校長塑像、北大林建華校長、錢煦院士、臺大楊泮池校長、錢校長塑像 -


【側記】融合傅校長與錢校長風範的校史館紀念品──臺大校訓 L 夾


針對今年三月間傅校長120歲冥誕與錢校長特展的難得對話,校史館重新編印傅斯年校長於民國38年11月15日校慶上勉勵同學的演講,也是臺大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由來。雖然民國40年春天的校務會議,這8個字並未通過成為臺大校訓的提案,但是在錢校長與師生長年喜愛這勗勉之詞,錢校長在52學年度畢業紀念冊上題字「敦品勵學愛國愛人 錄本校校訓與畢業班同學共勉之 錢思亮 五十三年六月」,從此更奠定它作為臺大校訓的穩固地位。

透過微型積木拼作過程,認識臺大建築物的肌理!
――微型臺大工作坊活動紀實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三月天,校史館辦理了兩場微型臺大工作坊,主要是為了配合校史館目前正在川流廳舉辦的「看不見&看得見的臺大」特展,其中「微型臺大」展區是一個觀眾參與的進行式單元,希望透過微型積木的好手,在專業人員指導下,蓋建臺大建築物,以共同完成微型臺大展區。


- 左:吳寬瀛老師講授微型積木技巧/中:台下聽眾認真聽講,也一邊研究著傳閱的範例作品/右:TICO工作人員解說材料使用 -


這次工作坊,校史館與嵩澧實業有限公司(簡稱TICO公司)合作,TICO公司提供工作坊所需要的材料,並且邀請幾何造型藝術家吳寬瀛老師,先為大家講授微型積木建築技巧。接著再開始實際的拼作。


- 左:川流廳瞬間變成了工作坊場地/中:參與者認真拼作的模樣/右:TICO公司總經理亦跳下來親自指導 -


平日對外開放參觀的「看不見&看得見的臺大」特展之川流廳,瞬間變成了「工地」,大家埋頭苦幹,認真地拼作被分配到的建築物。考量到未來微型臺大地圖版面布置的平衡性,因此只讓大家拼作指定的十棟建築物,分別為校史館、文學院、行政大樓、二號館、土木工程館、森林館、鹿鳴堂、醉月湖、綜合體育館與男生宿舍。

這次參與工作坊的好手,主要以臺大學生為主,工學院、生農學院與理學院的人數居多,亦有好友檔、姊弟檔組隊報名,甚至交換生也熱情參與。原本一堆零散的TICO材料,透過參與者的巧手,逐漸成形為一棟又一棟精巧作品,全數完成後,令人感動。


- 左:好友檔共同拼作森林館/中:完成作品,也交了朋友/右:敬請期待照片左下方小木屋內的微型建築,布滿整面微型臺大地圖牆面! -


敬請期待校史館「看不見&看得見的臺大」特展,4月中旬,微型建築布滿整面微型臺大地圖牆面!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王維安、阮紹薇、林鳳儀、段又瑄、洪苑均、張儷馨、梁素瑜、莊詒婷、陳芷洛、劉美蘭、蔡玉紋、魏怡君
王維安、林鳳儀、張儷馨、梁素瑜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茶語花香現原蹤─奔馳吧!

年(選單): 
民105年
月(選單): 
3月
期數: 
191
主編的話標題: 
茶語花香現原蹤─奔馳吧!
三月的鳥語花香雲淡風輕,引人散策到圖書館「方寸藏香」特展,聞聞茶香、賞玩茶罐古器。品茶後順路散策到總圖B1,輕敲隱身在B1的原圖中心大門,參加「花現原圖」活動, 瞧瞧錦囊內藏的線索,解開泰雅族耆老留給勇士們的謎底。配合「療癒繪本書展」,「午後電影院」播放療癒主題電影;而每個周六,於原圖中心也能欣賞館員精挑細選的影片。您知道臺大校園空間歷經90餘年歲月,容顏的變化與背後隱藏的故事嗎?讓我們走趟校史館,細細探究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歷史軌跡與空間發展。氣候稍冷的春季,正適合跟著體育室老師一起鍛鍊重訓,揮揮汗後再埋入書堆中精進腦力!聽聽體育室曾郁嫻老師述說如何扭轉臺大人的書生形象,同時分享她查找資料的秘笈,並提供體育研究的相關資源做為參考。

歡迎本校教師加入臺大學術庫(Academic Hub)

學科服務組
臺大學術庫(http://ah.ntu.edu.tw/)可簡化本校教師申請ORCID iD的程序,自各資料庫來源(如:Scopus、華藝線上圖書館)批次導入學術著作,轉為您的線上名片和雲端履歷,亦是您個人研究產出的單一集成入口。未來與其他學者交流時,可直接分享臺大學術庫上的個人專屬頁面,呈現您的CV與著作清單。圖書館學科館員將協助您申請ORCID iD及加入臺大學術庫,歡迎隨時與系所專屬學科館員聯繫,我們誠摯地期待為您服務! (詳細說明請見今年1月份的館訊報導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體育室曾郁嫻老師專訪

學科服務組‧蘇筱喻
學期開學第一天,曾郁嫻老師一身休閒運動裝,朝氣十足地出現在臺大圖書館,老師早上剛上完重量訓練及籃球兩門課,覺得身體和心情都放鬆,老師平常自己較少親自到圖書館來,通常是請助理代為借書,趁這個機會前來走走看看,便與館員相約在總圖書館訪談。

在我還未擔任學科館員之前,並不清楚體育室老師的研究產出,可能許多人都和我有同樣的疑惑,體育室老師一邊上體育課,也要一邊撰寫論文嗎?體育學門都進行甚麼樣的研究呢?另外,今年暑假即將成立「運動設施與健康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已如火如荼地展開。就讓我們在接下來的訪談中,為大家一一解惑!


三校聯盟互通有無
老師表示早期還會自己來圖書館搬書,近年就比較少來。「會請助理來借書,除非是只有紙本的期刊文章,還是會來印。不過運動類的一些期刊臺大沒有,師大那裏會比較完整,因為師大有運動與休閒學院,所以還是要去那裏找。但就書而言,整體來說,臺大還是比較豐富。目前有一些新興發展的體育學門領域,像是運動傳播、失能者的相關研究,臺大這類資源比較缺乏。」館員也向老師補充,目前臺大與臺師大、臺科大簽署三校聯盟,可辦理三校借書一卡通用服務,書籍可互借,三校各有所長,正好補齊彼此不足之處,老師也認為這樣的合作方式很好,三校可互通有無。

查找文獻的途徑,資料庫完勝!
老師的研究領域是運動與性別研究,此類研究的中文資料較少,須找外文文獻。對體育學門來說,國內的權威期刊很少,屬於TSSCI的只有2種,一級期刊也只有5種,因此仍須盡量撰寫英文文章,投稿國外期刊。老師查找文獻的途徑,以資料庫為主,並不常使用Google搜尋。「我還是會上資料庫找,或是幾種我們比較常用的期刊。找資料庫還是從綜合性的、大的資料庫去找,像ERIC、ProQuest。最近開始使用Google,我覺得不好用,Google或Google Scholar都沒有資料庫這麼齊全和精準。」館員也以自身經驗建議老師,資料庫適合探索文獻,Google Scholar好用之處是若已知特定文章的篇名,直接在Google Scholar搜尋,通常可以很快速地取得全文,而不需要在資料庫間切換。

對體育類科教學資源的建議
關於教學資源,老師認為「在術科的教學上,其實市面上的一些中文體育教學書並不實用,除非是有影音資料、有影像的,那個才有辦法給學生看,很多動作和技術用寫的其實很難看得懂。國外有出一些視聽資料,給教練教學用,像FIBA就有一系列,找多位不同的教練來教。這種影音資料對老師來說,在教學上比較有幫助。以國內來說,師大有開過通識課程,比如運動鑑賞欣賞比賽這樣的課,介紹學生各式各樣不同的運動賽事,就會需要影音資料;以前體育署做了一套,專門給老師上課用。」上述老師提及的影音資料,確實為臺大館藏較缺乏的部分,通常必須倚賴老師專業,提供教材的來源,若屬免費線上資源,圖書館即可將之整理、收集並發布於圖書館網頁上,讓體育類科的教學能更豐富更多元。

※影音資料:體育教材資源網(體育署)體育課好好玩(體育署)FIBA Guidelines for Referee EducationHungarian Basketball Referees and Commissioners
※師大的運動鑑賞課程,提供三校聯盟學生選課

「運動設施與健康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已如火如荼展開
今年暑假體育室即將成立「運動設施與健康管理碩士學位學程」,所修習的課程都是「學科」而非「術科」,與我們一般對體育系的想像不同,體育的學科十分廣泛,包括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運動管理學(專責行政、行銷、媒體及場館經營)、運動教育學、運動社會學、運動史學等。這門學程最有趣的是,因為體育學科的多元化,「招生的對象不侷限科系,有興趣的人都可以來參加面試,目前第一階段已確定招收的學生有法律系、社會系及醫藥學院相關的學生。」待學程成立後,應該會有經費挹注充實資源,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老師推薦好書

兩位日本的知名作家─村上春樹與三浦紫苑,他們分別寫過與跑步相關的研究與小說,老師推薦兩本,都是值得一看的精彩好書!這兩本書臺大圖書館都有收藏。

1. 關於跑步 : 我說的其實是....../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是一位有三十多年跑步經驗的平凡人,在運動過程中,他記錄下跑步與生活的交集,記錄如何透過跑步的鍛鍊讓自己成為一名職業小說家。無論你是長跑初學者,或是經驗豐富的選手,每次重讀這本書,都會有一番收穫。

2. 強風吹拂

/三浦紫苑
以日本每年一月二、三日舉辦
的「箱根驛傳」田徑賽事(長程大隊接力賽)為題材,描寫10名跑者的熱血接力故事。本書頁數雖多,但故事精采引人入勝,讀起來令人欲罷不能。

對於圖書館空間改造與規劃的想法
圖書館未來將建置自動化高密度書庫,部分館藏將會移至該書庫典藏,以調閱方式取得,未來總館一樓將進行空間改造,此次專訪我們也詢問老師的看法。老師認為對學生而言,他們需要的是研究小間、討論室及團體室,應該要以實用性的觀點出發,而非一味地追求華而不實,亦不認為單以高科技產品取代現有服務就是最好。

全面啟動的AH與ORCID
先前館員已替老師在臺大學術庫(Academic Hub, 簡稱AH)匯入個人著作清單,詢問老師對於此機制與平臺的建議,老師表示「在申請完ORCID之後,就收到一封在美國唸書的研究人員寄來的信,與我做的研究有相關,找我幫忙看問卷,有點嚇到,其他人找到我可以這麼快嗎?不過我是覺得不錯啦,只是傳播太快了讓人有點緊張!對我來說覺得滿好的,因為還是需要一些國際曝光,如果我們可以跟國外的人多一些接觸,做研究或投稿國外期刊對我們是比較有利。」聽到老師給予正面回饋,館員十分振奮,替老師完成的雲端履歷,讓老師可以更方便尋找相同領域的合作對象,應更大力推廣,充實臺大學術庫。

最後,非常感謝曾育嫻老師的分享,從訪談中,老師分享查找資料的方法,也給予體育學科教學方面的建議,希望後續能與學科館員有更多的接觸,尤其在碩士學位學程成立後,更需要圖書館給予資源、利用教育的協助。讓圖書館可發揮最大效用,成功將資源推廣給需要的人。

「方寸藏香」特展 ─ 從茶文化到貿易商品,看臺灣茶的故事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茶是東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庶民飲品,同時也代表了東方文化溫潤、質樸的特質。自航海時代以來,茶葉成為東西方交流重要的文化媒介與貿易商品,當西方商人往返海上尋找茶葉時,臺灣早已透過福州、廈門的轉口貿易,將大量的臺灣茶輸出海外;而淡水開埠之後,商人絡繹不絕地前來探索福爾摩沙的好茶,北臺灣因茶葉外銷而逐步興盛,開啟繁華的年代。

在品茗文化強勢發展中,有另一波關於美學、設計、創意的潮流逐漸為人所知,也就是盛裝的容器。當時對西方人來說,深具東方元素的茶箱、茶盒往往是社交場所最為耀眼的焦點,而當茶商品日漸普及,經營茶葉品牌的趨勢便開始萌芽,實用性與設計感開始成為茶包裝的重點。這些器具形式上是儲存與保護茶葉的容器,實質上它更是妝點茶葉與行銷策略的載體,其蘊含的文化特性與審美觀歷久彌新。


- 左:各種精緻的茶盒/右:圖書館的珍貴館藏 -


此次展覽由臺紅茶業文化館、臺大圖書館與臺大博物館群合辦,以「方寸之處,可以藏香」為策展概念,展出多樣的茶之器,娓娓訴說在茶葉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與迷人故事;圖書館也提供相當少見的珍籍舊藏,一窺日治時期臺灣茶產業的發展及相關研究,歡迎大家前來探嗅這迷人的香氣。


- 左:圖書館陳雪華館長致歡迎詞,
期勉此次展覽順利/右:開展儀式當天,策展人臺紅茶業文化館羅館長現場導覽 -

展覽資訊
2016年3月1日至31日,臺大圖書館1樓日然廳

週一至週日9:00-17:00

花現原圖─臺大杜鵑花節系列活動邀您闖關得獎

臺灣原住族圖書資訊中心

配合臺大杜鵑花節系列活動,原圖中心規劃闖關小遊戲帶領讀者認識原圖中心環境與中心內獨特的館藏。讀者於每回闖關完成後,可獲贈參加獎並取得一次抽獎機會,獎品內容豐富;中心於3/12起連續四個週六將公開抽出各種獎項之得獎者,歡迎各位讀者踴躍前往挑戰!


故事從這裡開始──
3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大家正歡天喜地的準備到國立臺灣大學參加一年一度的杜鵑花節,不料,大地遭受詛咒,竟出現兩個太陽,兩個太陽時常一起出現,導致大地花草樹木相繼枯死,杜鵑花節亦無法順利展開,人們不堪其擾,於是英勇的泰雅族勇士便帶著耆老與族人的期待,準備出發射日。出發前,耆老給了泰雅族勇士3個錦囊,指示他們先到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後才能打開,並依錦囊指示照做即可破除詛咒。

錦囊內容:
我們在找一種花,它有一個特別的名字!
請依下列線索,找到3本館藏,最後一本會協助我們找到它的泰雅族名!

想知道更多錦囊內的線索,歡迎親自來原圖中心一趟!

活動日期:105年2月22日至3月26日(為期5週)
活動時間:活動期間原圖中心之開館時間。(週一到週五:8:00─18:00;週六:9:00─17:00)
活動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活動說明:參加活動之讀者於櫃台領取闖關卡,並依指示作答,答對者可領取參加獎並獲得一次抽獎機會。
      原圖中心將於3/12、3/19及3/26之下午2時(週六電影院開演前)公開抽獎。
各類獎項:共有花團錦簇獎、春暖花開獎、心花怒放獎,及霧裡看花獎等多項好禮。
活動網址:http://www.tiprc.org.tw/blog_wp/?p=12563

更多活動詳情,可參考原圖中心粉絲頁

午後電影院─療癒你心

推廣服務組

3/2(三)四十九日的幸福秘方  Mourning Recipe (2013) – 129mins

乙美驟然去逝了,丈夫良平頓失支柱;繼女百合子返回老家,沒想到一回家就看見蘿莉美少女井本在澡堂幫父親刷背,一個日籍巴西青年則操著生疏的日文,開著老爺車出現在家門前!原來乙美早有安排,拜託井本在她過世後的49天內照顧這個家。她還留下一本手繪書-《日常生活的秘方》,以丈夫與女兒為繪本主角,記錄各種日常生活智慧,更在書中吩咐死後不辦葬禮,唯一的心願是希望他們學會書中料理,在第49日辦場狂歡宴!
(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VV) 987.83 6032-3

3/9(三)繼承人生  The descendants (2011) – 115mins

麥特金住在夏威夷,事業有成,過著自以為幸福美滿的生活。不料在妻子遭逢意外後,人生從此變調。就在一切紛亂中,他竟從自己女兒口中得知妻子背著他有了外遇,這個晴天霹靂的事實讓他羞憤難耐,在帶著兩個女兒及一個不相干的女兒的男性友人進行找尋「情敵」過程中,他們一起經歷了生命的荒謬、理解彼此的心境、並體驗到人生雲淡風輕的難得…
(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VV) 987.83 3260-2

3/16(三)妻別五日 Nora's will (2008) – 92mins

他們在結褵30年後離婚,沒想到不久後傳來妻子身亡的消息,唯一的獨子趕不回來,他只好不甘願的幫忙處理後事。他想草草將她依非傳統方式下葬,但牧師卻要他在5天後才能下葬。從布置好的餐桌、煮好的咖啡、特別選好的節日,妻子的離開怎麼看都像是她自己精心策劃的詭計。在等待妻子下葬的五天內,他時時刻刻想提醒自己還恨她,但卻發現30幾年來,原來自己從未停止愛她。

3/23(三)心靈鑰匙 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 (2011) – 129mins

11歲的奧斯卡史埃爾是個絕頂聰明的小孩,然而父親卻因9/11事件不幸死於世貿中心。父親過世後,奧斯卡發現一支屬於父親的神秘鑰匙,這引領他開啟一場非凡的旅程,在紐約第五區展開熱切又神秘的追尋,而他在城市漫遊時邂逅了各式各樣的人們,他們都以各自的方式努力生存下去。最後,奧斯卡的旅程結束在起點,但他已尋獲最富人性經驗的慰藉,那就是:愛。

原圖中心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三月份,原圖中心假日電影院特別搭配臺大杜鵑花節系列活動「花現原圖」,挑選與花朵相關之影片。觀賞影片之際,也歡迎觀眾踴躍參加活動任務,幫我們找出神秘花朵喔!

播放日期| 3/5、3/12、3/19、3/26
◎場次一
索瑪花開的季節
播放時間|10:00-11:24 (84分鐘)


中國大陸四川省偏遠山區一個彝族部落因為痲瘋病而被稱為「麻風村」,甚至被當地政府隔絕於山區角落,在這樣刻苦的環境中,16位該區唯一的一所學校,大營盤小學的首屆畢業生正式誕生。讓原本沒有希望的村民開啟了一條希望的道路,一條可以驕傲行走的大道。而該族的族花『索瑪花』也象徵了這些學童所追求的生活─「努力綻放,活出自我生命的色彩。

◎場次二
扶桑花女孩
播放時間|14:00-16:00 (120分鐘)

昭和40年(西元1965年),日本最大的常磐礦坑正逐漸沒落中。眼看鎮上居民就要集體失業,在這寒冷的北方小鎮,當地的煤礦公司和鎮長打算興建「夏威夷度假中心」來拯救礦場的財務危機。在根本沒人知道什麼是草群舞,更遑論舞蹈技巧的情況下,度假中心的負責人從東京聘請時髦的舞蹈老師,在民風頑固保守的窮鄉僻壤,開始招募日後將在度假村登台表演的草裙舞少女……


四月份,在國際上有個極為重要的紀念日:4月7日的盧安達大屠殺紀念日,為紀念這段不可抹滅的重大歷史事件,原圖中心挑選兩部背景皆發生於廣漠非洲大陸的外語電影,其一即為以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為背景的《盧安達飯店》;另一部為《愛在戰火迷亂時》,劇情描述一位女孩在非洲戰火瀰漫的環境中,如何勇敢地生存下來。歡迎讀者朋友們於4月份的週六前來原圖中心觀賞這兩個沉痛中仍可感受到一絲溫情的動人故事。

播放日期| 4/2、4/9、4/16、4/23
◎場次一
愛在戰火迷亂時(輔導級)
播放時間 | 10:00-11:30 (90分鐘)
鼓聲未歇,槍聲已響,叛軍入侵村莊,女孩柯摩娜就此失去家人,也失去純真童年。此後她成為叢林中的暗影,被迫加入反叛軍,身體遭受玷污,臉頰緊貼槍托,在硝煙中目睹更多在戰地飄蕩的靈魂。她依靠另一名男孩「魔術師」,這一回,他們決心逃離,在槍火驚亮的黑色大地上為死者祭祀安魂,「祖靈啊,請莫再飄蕩。」但未曾停息的戰鼓聲,又將帶著柯摩娜前往何處呢?
非洲大地動盪的黑色暗影,這次成為電影裡的主題,影片中不間斷的暴力氛圍,將緊繃的張力拉到最大。擅長庶民關懷的加拿大導演金努葉,將視野放眼全球,描繪在非洲殘暴的軍閥統治的環境之下,痛苦的人民只能希冀回到祖靈的懷抱,安撫受傷的靈魂,超現實與暴力緊密結合,該如何祈求蒼天始能獲得救贖?
◎場次二
盧安達飯店(保護級)
播放時間 | 14:00-16:01 (121分鐘)
《盧安達飯店》由真人真事所改編,敘述在這場盧安達內戰期間,一名飯店經理不顧個人生死安危,冒險搶救上千名無助難民的感人故事。故事主角保羅在一家觀光飯店擔任經理,與一些歐美政軍人士頗為交好。保羅本身是胡圖族人,他的妻子、親戚及鄰居則幾乎全是圖西族人,為避免大家遭此浩劫,他安排眾人避難於飯店中,其中包括神職人員及孤兒。

一開始保羅向西方國家尋求援助,但在四處碰壁、瀕臨絕望後,他展開自力救濟,極盡所能運用關係向外界求援,並強調:「我們住在四星級飯店,我們有錢,這裡不是難民營!」保羅運用了他的外交手腕和人脈,加以大量金錢疏通,竭力為大家尋求資源及庇護,並不顧個人生死安危,冒險搶救無數難民…

跟著策展人一起逛展覽-校史館「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大」特展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你知道舟山路駐警隊與總務處保管組所在的「展書樓」的命名由來嗎?你知道醉月湖以北,辛亥路以南,現今是綜合體育館、凝態館、天文數學館等一棟棟新大樓的原址,曾經是一整排兩三層樓高的僑生宿舍嗎?你知道臺大管有的日式宿舍,為何青田街一帶只有一戶是兩層樓高,其餘都只有一層樓高呢?

臺大校園空間,自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於1922年遷校至富田町(今臺大校總區),歷經了90餘年的歲月,容顏改變不少,這其中細微的變化與背後隱藏的故事,值得細細探究。希望在這個「看見太多以致太多看不見」的年代,藉由各式以臺大為核心的主題地圖串聯,描繪出臺大的歷史軌跡與空間發展。

歡迎大家跟著策展人,一同走進校史館「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大」特展廳,從不同的視角切入,看見所看不見的臺大。

【場次一】3/19(六)10:00-10:40
【場次二】3/26(六)10:00-10:40


■ 欲參加者請於當天9:45起於臺大校史館二樓入口服務台登記報名,每場次至多15人。
■ 每場次有3個有獎徵答機會,可獲得校史館出版的「椰林大道南北兩側長條明信片組」乙組。


2016臺大粉樂町@總圖書館

推廣服務組
春暖花開,杜鵑花節,該是Very Fun Park開張囉!由本校藝文中心與富邦藝術基金會合辦的「臺大粉樂町 Very Fun Park @ NTU— 時代的眼睛:與當代藝術的對話」今年活動進入第三屆。

每年圖書館均躬逢其盛,本年度當然也不會錯過。活動期間總圖書館1樓大廳入口左方空間將展出藝術家劉文瑄作品「可閱讀的雕塑」。藝術家將書籍堆疊,以黑或白色包裝,表現「書」大小、裝禎方式、質量等物質性,呈現一種有別於日常生活對「書」的一般性經驗,將一本本的「書」轉換成一個個可閱讀的雕塑。此藝術品恰如其分地符合圖書館氛圍。

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體會另一種閱讀的滋味,感受人、建築與藝術的對話。

展覽日期:2016年3月9日至5月8日
2016臺大粉樂町官網



請來圖書館服一帖以繪本調配的幸福處方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已於2月22日暖心開展的「圖書館的幸福處方—療癒繪本展」,儼然成為總圖裡最引人入勝的地方,逾150本各具風格與寓意的繪本是主角,點綴以療癒小物如多肉植栽、芳香精油、可愛書檔、童書布偶等配角,再佐以一棵質樸的療癒分享樹,成就了館內讓人驚喜又備感溫馨的一方天地,每每經過,總看到有人駐足翻閱,更有許多讀者透過書展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展出的繪本與現場用心的佈置表達高度肯定。如果您喜歡繪本,如果您需要釋放心裡的愁悶與壓力,如果您想開心地笑一笑,都歡迎您來圖書館服這一帖帖以繪本調配的幸福處方,一天一繪本,傷痛遠離你喔!

矗立在書展的The Giving Tree療癒分享樹,其構想來自知名插畫家希爾弗斯坦(Shel Silberstein)的繪本經典作品《The Giving Tree(中譯愛心樹)》,書中描寫一棵蘋果樹和男孩間的感人故事,當男孩在人生不同階段有生活上的困擾時,深愛男孩的蘋果樹都能毫不猶豫地把自己擁有的一切給他,是一本能讓人感受「愛與被愛」及進一步思考「施與受」的繪本。我們在這裡也邀請讀者,在The Giving Tree貼上自己的「幸福處方箋」,分享心中最具療癒效果的圖書或電影、曾深感療癒的一段話/一首詩/一幅圖,以及平日釋放情緒與抒解壓力的方式。經由許多讀者的真摯撰文分享,The Giving Tree的療癒果實正慢慢成長豐碩,當您前來參觀繪本展時,不妨也到The Giving Tree樹下,感受人們關懷他人的心意、分享自己療癒心情的良方。

活動時間:2016年2月22日至3月27日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1樓中廳

活動網址:http://www.lib.ntu.edu.tw/node/2584 (內有書單)
活動洽詢:推廣服務組 33664551;tulce@ntu.edu.tw

資料庫講習課程【HELP講堂】即將開班

學科服務組‧張育銘



Do you need help?新學期資料庫講習課程【HELP講堂】即將開班!

面對新學期的到來,您是否已充備足夠的學習能量,迎接期末大小報告的來襲呢?學科館員們為您精心安排【HELP講堂】資料庫講習系列課程,包含文獻管理必學的EndNote、追蹤引用關係的Web of Science與Scopus、各學科領域的專門資源、以及最新引進查找研究基金贊助的Pivot……等等,讓您新學期無論學習或研究,都能善用圖書館資源助您一臂之力!詳細請見【HELP講堂課程網頁】!

自2016年1月1日起,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資料庫升級為「InCites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除了更換網址,操作介面也大幅修改。新版 InCites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網址為 http://jcr.incites.thomsonreuters.com,建議您於臺大圖書館的資料庫網頁搜尋JCR連結使用。新版JCR將一些評比指標收藏於右上角的「Customize Indicators」,包含常用的5-year Impact Factor (5年影響指數),操作步驟請參見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王維安、阮紹薇、林鳳儀、段又瑄、洪苑均、張儷馨、梁素瑜、莊詒婷、陳芷洛、劉美蘭、蔡玉紋、魏怡君
段又瑄、阮紹薇、陳芷洛、劉美蘭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喜氣綿延,圖書館為您招財添福!

年(選單): 
民105年
月(選單): 
2月
期數: 
190
主編的話標題: 
喜氣綿延,圖書館為您招財添福!
闔家歡樂、熱鬧滾滾的農曆春節後,是否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呢?圖書館將延續新春的喜氣,為讀者帶來幸福與財庫!全新推出的免費桌布已提供下載,不妨將您的電腦換上新妝,迎接嶄新的一年。「療癒繪本書展」是圖書館所開的一帖幸福處方,希望所有讀者皆能在字裡行間、圖畫映像裡,放下失意,尋得溫暖。經費緊縮的環境下,Pivot資料庫為您拓展更多的學術研究人脈與經費,開學後將舉辦多場 Pivot 講習,請密切注意圖書館的活動消息!最後,為您介紹純英語學習平台 Future Learn 的魅力,讓您學習英語不受限,感受與全世界互動的暢快!

總圖書館學期間開放時間

閱覽組
★ 104學年度第二學期 2/22(一)至 6/26(日)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2:30 8:00-17:00
地下室博碩士論文暨指參專室(B1) 13:00-17:00 不開放
多媒體服務中心(4F) 9:00- 21: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3/1(二)、3/31(四)、5/2(一)、5/31(二)
特藏資料區(5F)  9:00-17:00 不開放
B1自習室(含 A 區 24 小時自習室)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日(2/28、3/27、4/24、5/29、6/26)開放至下午5時止


特殊開館時間|

1. B1-5 樓閉館, 24 小時自習室照常開放
 
 2/28-29(日、一)和平紀念日暨補假
 4/3-5(日-二)兒童節、民族掃墓節暨補假
 6/9(四)端午節暨調整放假
2. 比照學期中週六開館(校定假日)

 4/1(五)、6/10(五)
3. 比照學期中週五開館(補 6/10 調整放假)


 6/4(六)
4. 館內實施座位管制,校友請暫勿使用 B1 自習室

 4/11(一)至4/22(五)期中考
 6/13(一)至6/24(五)期末考

2016年桌布已開放下載

推廣服務組

2016 年電腦桌布配合桌曆進行全新設計,伴您度過一年四季,快來下載

圖書館的幸福處方—療癒繪本展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當你感到疲憊、寂寞、悲傷、憤怒,
總有一個故事,隱身於詩詞中、於圖畫裡,於撫慰的文句間,
讓情緒得以解放,心靈仿被救贖。


當你感到自由、平靜、安心、滿足,
還有一個故事,蘊藏在詩詞中、在圖畫裡,在生動的文句間,
讓你感覺人生更加美好與幸福。


請來圖書館服一帖以繪本調配的幸福處方,
或解微小的失落、或治重大的創痛,
若能尋得單純的小確幸,都是一場心靈的療癒。

「繪本,實在是很神奇的東西,從 0 歲到 100 歲的人都喜愛。就算是小小、薄薄的一本,裡面所蘊含的內容也可以既深且廣,只要看過一次,就有可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被想起,還會激起心中的漣漪。」日本臨床心理學者河合隼雄先生如此評論著繪本。對大人來說,被歸類於兒童讀物的繪本,其實是存在著某些魔力的,「圖書館的幸福處方—療癒繪本展」為您彙集逾 150 本具療癒魔力的繪本,此刻的您或許正被壞情緒所困,或許想延續難得的好心情,都歡迎您前來參觀翻閱,一起來體會繪本神奇的療癒力。

書展現場還有一棵「The Giving Tree 療癒分享樹」,等待著您的灌溉與滋養,如果您也有一帖符合下列主題的療癒處方箋,請將這份「幸福處方」貼在 the Giving Tree 上與大家共享,一起療癒每顆渴望溫暖的心。

‧閱讀‧並療癒著|
推薦心目中的療癒類繪本、小說或電影
‧體會‧並療癒著|分享曾深感療癒的一段話、一首詩或一張插畫
‧生活‧並療癒著|分享平日釋放情緒、抒解壓力的方式

活動時間|2016年2月22日至3月27日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1樓中廳
活動網址|http://www.lib.ntu.edu.tw/node/2584
活動洽詢|推廣服務組 (02) 3366-4551;tulce@ntu.edu.tw

活動紀實: 

《ORCID與臺大學術庫》反應熱烈,Pivot提供更多可能性!

學科服務組‧周嘉瑩

本館所舉辦的「ORCID與臺大學術庫工作坊」圓滿落幕,共有近70位教職員生共襄盛舉,與會的老師多給予正面回饋,更由衷讚賞本館願意花費人力和時間與他們面對面。本次在會中也向老師推薦能帶來更多贊助經費來源的Pivot(全球學術贊助資訊與學者庫),期望能讓學術能量更加發光發熱。

從醫圖的Research Portal,歷經數個寒暑,蛻變成為嶄新的臺大學術庫 (NTU Academic Hub, 以下簡稱AH),但究竟AH和傳統的著作清單與履歷到底有甚麼不同,優勢又在哪裡?為解除大家的疑惑並直接提供現場一對一的深度諮詢,本館特於2016年1月5日和7日在校總區計算機與資訊網路中心212教室舉辦4場「ORCID與臺大學術庫工作坊」,以協助老師個人申請ORCID iD並於臺大學術庫建置個人雲端履歷。


- 左:現場老師們專心聆聽AH臺大學術庫的介紹。/右:本次四場次工作坊反應熱烈。
-


工作坊的活動內容,首先由學科館員解說選用 ORCID 做為臺大學術庫基礎的緣由,正是因其可以提供研究者唯一身分認證,透過給予全世界每位研究者1組16位元、獨一無二的電腦識別碼,有效解決作者同名、學術混淆的問題,讓研究人員和投稿者的學術成果完整且正確被引用。此外,ORCID也逐漸成為申請計畫、補助和投稿所必備,如英國國家健康研究中心(NIHR)、美國運輸部、自閉症之聲基金會、奧地利國家科學基金會(FWF)、英國皇家學會(the UK’s Royal Society)、牛津大學公開取用期刊等,均要求申請者或投稿者需提供ORCID id。

學科館員已先為參加工作坊的老師事前申請ORCID iD,並於工作坊中由學科館員當場協助老師及與會者於Email 中完成ORCID id的認證,進而分別從Scopus和華藝資料庫匯入著作清單,且核對教師在AH上的個人履歷是否完整。此貼心服務,讓體育室蔡秀華副教授和蘇玫尹助理教授於會後立即向館員表示,希望本館可以再到體育室介紹推廣ORCID和AH,讓更多老師了解及建置個人資料。


- 本館學科服務組傾巢而出,一對一現場協助老師 -


為了擴展老師學術研究的人脈和掌握學術贊助機會,工作坊中也首次介紹今年圖書館新訂購的Pivot(全球學術贊助資訊與學者庫)資料庫。簡易來說,這是將有兩萬8千多筆有效且不斷更新之基金獎助資訊和全球3百萬筆研究人員簡歷資訊加以串聯、媒合的資料庫,希望能提供老師和研究者在其研究領域的基金獎助,以及主動推薦可以協同研究的學者資訊,藉由人力和資金的媒合,拓展學術研究的可能性。圖書館將於開學後陸續舉辦多場的Pivot講習,您千萬別錯過!


- 同場加映 Pivot,為老師學術研究多一途徑。 -


竭誠歡迎您前往AH網站,或透過圖書館資料庫搜尋Pivot,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想進一步了解,都可以連絡您所屬院系所中心的學科館員,我們將盡全力為您服務!

《英國MOOC平台Future Learn,讓您置身全英語學習環境》活動報導

學科服務組‧周嘉瑩


霸王級寒流發威,怎也擋不住老師的熱誠與讀者學習英文的上進心。1月21日本館於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105電腦教室所舉辦的「英國MOOC平台FUTURE LEARN」講座,吸引近30名師生參與,會中討論踴躍,對於完全免費卻又專業的線上純英語學習平台莫不感到新鮮有趣,主講的臺大外文系退休教授周樹華老師更表示:「用智慧型手機就能隨時免費學英語,這才跟得上時代。」

支援教學與學習、提升師生競爭力一直是圖書館努力目標之一,放眼國際化、數位化、行動化時代的來臨,教學與學習模式也隨之演變。趁著短暫回台空檔的周樹華老師,不忘推廣英文的終身使命,觀察到現代人事情多、時間少的特性,特別嚴選英國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規模網路免費公開課程)平台:FUTURE LEARN,作為這次推廣的主題。


- 左:周樹華老師講解Future Learn的魅力所在。/中:參與者與周樹華老師討論熱烈。/右:周樹華老師親自指導參與者體驗Future Learn課程。 -


周樹華老師指出 Future Learn 最大的好處就是會傾聽學習者的回饋和建議,而適當調整授課長度,例如以往大多為6到8週的課程,現在多縮為4週上下,符合現代人喜歡嘗試新鮮事,不愛被冗長的課程束縛的學習特性。且每堂課課程影片的時間不長,讓人能利用零星的時間觀看,而每門課的課程時間也不長,學習者可以隨時停止上課或於有空時再次上課。再者,它結合目前最夯的社群功能,學習者可以隨時留言和全世界的人互動,最重要的是,「從你登入網站的那刻起,所有的介面都是英文,包含你收的信,聽的課程,這不正是純英語教學最棒的環境嗎?」

周樹華老師除介紹 Future Learn 外,也讓每位參加者實機操作,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課程,當場註冊並開始上課,親自體驗 Future Learn 的魅力,同時在旁一一為學習者解惑。課後許多參與者都希望圖書館能夠再多開一些這樣的課程,讓他們能夠介紹更多人來參與。若您對當天活動所介紹的資源有興趣,歡迎下載當日的課程簡報

安裝EndNote要輸入認證密碼(product key)?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常有讀者詢問:安裝EndNote時,要輸入的認證密碼(product key)是什麼?其實,臺大教職員工生安裝EndNote時,不用額外輸入任何認證碼!若出現要求認證(product key)的畫面,代表解壓縮後,誤將檔案存於不同資料夾。請您將EN(版本))nst.msi、License.dat 兩個檔案,放在同一資料夾內,就能順利安裝!《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為您尋找財源的好幫手—「Pivot 全球學術贊助資訊」資料庫簡介

學科服務組‧童敏惠

在經濟不景氣、經費緊縮的環境裏,您是否為尋找研究贊助、學術獎勵或會議補助等而苦惱不已? 圖書館於今年訂購「Pivot :全球學術贊助資訊與學者庫」資料庫,將是您找尋各項贊助與合作夥伴的好幫手,快來使用,及早掌握全球贊助機會!

什麼是Pivot?

Pivot 是ProQuest公司於2011年推出的資料庫,內容涵蓋二大項目:一為來自全球11,500個研究機構和贊助單位,總金額高達美金300億元,共計28,000筆有效且每日更新的贊助基金獎助資訊。二為學者簡歷資料庫,收錄75國2,100所大學,超過330萬筆的學者簡歷資訊,其中包括2,381位臺大學者。

Pivot的功能即自動串聯並媒合二者,提供您相關研究的贊助基金獎助資料,以及適合之協同研究的學者資訊,擴展您的學術人脈。

贊助單位包括政府機構、學會、學術單位、商業組織、私人基金會、跨國組織等,而贊助的項目涵蓋科研、培訓、獎學金、參加會議、博碩士論文等等。


簡單二個步驟,立即使用Pivot!
只要簡單二個步驟就可開始使用Pivot,並可立即收到資料庫推介給您的贊助訊息:
步驟一、使用您的臺大E-mail 帳號至Pivot網站註冊,並收信驗證確認;
步驟二、以註冊之帳號和密碼登入(login)Pivot,認領您的個人檔案(Claim your profile)或新建您的profile。
再進入您個人檔案的頁面,就可以看到系統即時媒合而推薦的贊助機會訊息!下列為詳細操作步驟:

【步驟一】以臺大email註冊
(1) 點選臺大圖書館首頁→電子資源→資料庫,鍵入Pivot,以找到Pivot的連結。或直接點此開啟pivot網址
(2) 進入 Pivot 資料庫後,請先點選右上角的 Sign up 進行註冊。
請使用您的臺大e-mail 帳號進行註冊,只須簡單填寫姓名、郵件信箱及設定密碼,並於最後一欄的所屬機構選擇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即可。
(3) 至您的 email 信箱點選驗證連結,以完成註冊。之後請再登入(login) Pivot 資料庫,於您的帳號下,選擇 Claim your profile 認領個人檔案。

 

【步驟二】Claim Profile認領個人檔案或新建檔案
若Pivot 資料庫的學者檔案中已有您的資料,登入後便會出現與您姓名雷同的學者檔案,若確認該筆資料為您的檔案,請點選This is me,以認領個人檔案。您可隨時修改個人檔案及研究領域,以便系統能提供更精確的媒合相關贊助機會給您。

※您可能發現資料較舊,因為資料是廠商於2011年推出此產品時自行從公開的網路上抓取而建立的。臺大於今年首次訂購此資料庫,故廠商將於90天內更新臺大學者的資料。

若pivot資料庫中沒有您的資料,請點選Create your profile 立即新建您個人的檔案。(如右圖)

查看推薦之贊助機會,設定追踪!
認領或自行建立個人檔案之後,即可在profile頁面的右欄(如下圖左),看到Funding Matches,即為此資料庫推薦給您的贊助機會,點選連結,即可進一步查看每項贊助機會的詳細資料。


這裡可以看到各項贊助機會的名稱、贊助機構名稱、申請截止日期、贊助金額等資料。請勾選所需項目,以進行追蹤、分享或滙出等設定,或點選以進一步查看更詳細的內容。 (如上圖右)

在追蹤贊助機會的設定上有二種模式,Track為有興趣且保持關注;Set to Active則是有高度興趣且有意申請。請自由選擇。

自行查找贊助機會,簡單容易
除了資料庫自動推薦給您的贊助機會外,您當然也可以自行透過檢索以查詢相關的贊助機會。步驟如下:

(1)請點選Funding,以進入贊助機會的檢索模組
(2) 輸入您欲查找的關鍵字即可。

※注意:因系統設計之故,對於一個以上的關鍵字,每個字詞之間需以AND來連結,或是使用雙引號” ” 予以限定。


除了找尋贊助機會外,Pivot 資料庫裏的學者檔案(profile)也是尋找學術研究夥伴的好幫手。心動不如趕快行動,請立即上網使用Pivot!圖書館也會陸續推出講習課程,協助您更深入的利用此資料庫,掌握學術贊助,擴增人脈!

博物館群: 

臺大校史館2015年回顧剪影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

2015年,臺大校史館裡裡外外進行了一連串的軟硬體改造工程,是慶祝校史館邁入開館10週年的里程碑。硬體方面,舊總圖門廊的修復工程,搶救了這棟古蹟傾頹的門面;校史館中央展區以『環抱』為意象的展示手法,傳達現代博物館擁抱眾人的精神;川流廳的特展「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大」,帶領訪賓認識臺大校景變遷歷程。年末舉辦的【 回眸.定格.遠矚:國立大學校史館諮詢與交流論壇 】,展現我們追逐全臺校史單位領頭羊角色的決心。

2015年,作為博物館群的一員,校史館集合校內各文化資產保存與詮釋單位之力,在杜鵑花節以及校慶月期間推出許多精彩的推廣活動;在臺大博物館群與臺灣博物館結盟之後,校史館動員校內學生,支援大量工作人力於臺博舉辦的「國際博物館協會--自然史博物館專業委員會 2015 臺灣年會」,是國內大學博物館與公共博物館的良好示範。為了拓展國際視野,校史館人員組織博物館群代表團遠赴美東新英格蘭,向哈佛大學兩個博物館群以及耶魯大學自然史博物館取經,也將自身的發展經驗與不同時空背景發展下的博物館分享。

現在,歡迎與我們一起踩著臺大新、舊校歌和望春風共同譜成的音階,回顧校史館精彩的2015年!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王維安、林鳳儀、段又瑄、洪苑均、張儷馨、梁素瑜、莊詒婷、陳芷洛、詹幼華、劉美蘭、蔡玉紋、魏怡君
洪苑均、莊詒婷、蔡玉紋、魏怡君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揮別2015,全新2016起步走!

年(選單): 
民105年
月(選單): 
1月
期數: 
189
主編的話標題: 
揮別2015,全新2016起步走!

在楊泮池校長的支持之下,圖書館將卯足全力為老師們打造閃亮亮的個人雲端履歷,讓臺大學術庫(Academic Hub)成為臺大學術智慧的集成入口。儼然成為辛亥路地標的社科圖,為眾多想一睹芳澤的讀者,特別規畫每週五下午2場的定時導覽服務,將帶您走訪社科圖的建築之美,可千萬不要錯過!多媒體服務中心照慣例奉上年度HITO TOP 10的音樂和電影館藏,加上全新推出的免費桌布下載與特級品全彩桌曆,您不來圖書館瞧瞧肯定後悔!總是來不及和2015道別,新的一年已躍然眼前;然而不管歲月如何更迭,圖書館永遠座落在臺大最中心點的位置,以沈穩的腳步、從容的姿態,成為你學習歷程中一處最優雅而豐盛的所在。

E起來讀書—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2016年電子書試用活動開跑!

館藏徵集組‧周利玲

「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自民國96年11月成立以來,在教育部補助款支持下,集合成員館自籌款之力共同採購學術性電子圖書;計畫執行8年以來,已引進10萬多冊中西文電子圖書,快速提升參與學校之電子書館藏量,達成校際間學術電子圖書共購共享的目標。

聯盟在邁入第9年之際,秉持合作共購共享精神,持續引進各類學術電子圖書,並於104年12月10日至105年3月31間推出電子書推廣試用活動,共計37種西文電子書產品及6種中文電子書產品,開放給成員館所有讀者免費試用,敬請把握機會,多加推廣利用。

西文電子書產品試用網址|http://www.lib.ntu.edu.tw/doc/CA/TAEBDC/2016/trial2016.html
中文電子書產品試用網址|http://www.lib.ntu.edu.tw/doc/CA/TAEBDC/2016/chi2016.html

社科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定時導覽服務即將於1.29(五)推出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黃文琪

轉眼間社科圖已經啟用滿一年了,感謝全校師生的支持與愛護,為了讓校內外人士更深入了解社科圖的建築與服務特色,2016年1月29日(週五)起,將正式推出定時導覽服務,於每週五開館日的下午2時整與4時整,推出兩梯次定時導覽,不需預約,只需當天臨櫃登記,就可輕鬆參加定時導覽服務,帶您走訪社科圖、認識社科圖。
詳細資訊請參考本館網頁,「社科圖定導」期待您的參與!


簡單步驟,歡迎加入臺大學術庫(Academic Hub)

學科服務組‧陳巧倫
由本校醫學院圖書分館(以下簡稱醫圖)率先建置成功的學術入口網Research Portal,在楊泮池校長的肯定與支持之下,擴展為臺大學術庫(NTU Academic Hub),2016年將透過嶄新的面貌,提供更多元、更全面的學術入口,圖書館也將為老師和研究者提供一對一客製化的個人服務,協助申請ORCID識別碼並完整呈現個人學術履歷與著作,讓老師快速、便利且更容易與國際接軌。校長期盼透過此平台,「展現本校同仁的個人研究領域、學術發表和團隊研究成果」。
- 楊泮池校長呼籲全校學者共同建置臺大學術庫 -

什麼是ORCID?

臺大學術庫導入ORCID機制,以「人」為出發點,顛覆以往以「著作」出發的概念,將研究能量加值呈現,使研究人員學術能量能完整匯集,提高學術成果能見度。


ORCID
全稱為「開放型研究人員與投稿者辨別碼」(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s ID),其目的是為了解決學術研究中的作者身分識別問題,藉由給予全世界每位研究人員一組16位元、獨一無二的識別碼(例:0000-0003-0423-208X),得以辨識每篇著作真正的作者,有效解決作者同名、學術混淆的問題,使研究人員和投稿者的學術成果完整且正確地被引用。

為防止假名投稿,許多大型出版社已經要求研究人員在發表論文時,必須提供ORCID 帳號以確認身分;此外,研究者亦可透過ORCID連結個人研究成果或與他國研究人員進行交流合作,增加國際曝光度。

臺大學術庫 Academic Hub對我的幫助?
臺大學術庫將協助本校研究人員簡化ORCID申請程序,並自各資料庫來源,如Scopus 或華藝等系統,批次導入學術著作,轉化為您的線上名片和雲端履歷,亦是您個人研究產出的單一集成入口。未來與其他學者進行交流時,可直接分享臺大學術庫上的個人專屬頁面,即可呈現您的CV與著作清單。簡單來說,它可以幫助您:

建立學術身份證|
 以研究人員為主體,呈現個人學術活動與著作清單。
提升國際能見度|
 提高研究人員與學術產出之能見度,促進國際交流機會。
簡化學術評鑑作業|
 自動從各個管道匯入學術著作,降低人工維護成本。
展現整體研究能量|
 整合機構典藏(NTUR)、學術成果資訊系統等,提供加值分析。

VIP小幫手─專屬學科館員到府服務
圖書館學科館員將主動協助您申請ORCID iD及加入臺大學術庫。若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與系所專屬學科館員聯繫,我們誠摯地期待為您服務!

- 城鄉所所務會議說明臺大學術庫 -


- 臺大學術庫呈現學術副校長陳良基教授之學術成就 -

歡迎線上投稿《大學圖書館》

推廣服務組‧黃瀅芳

本館自1997年起出版《大學圖書館》專業期刊,收錄圖書資訊學、資訊科學、目錄版本學、檔案學和博物館學等相關學術研究,與具國際性或開創性之研究論著,文章均經雙盲審查,是圖書資訊領域學術與實務並重的專業刊物。即日起使用Open Journal System進行線上投審稿,歡迎賜稿!線上投稿流程如下:

1. 自《大學圖書館》網站 ,點選「線上投稿」即可進入投稿系統

2. 選擇網頁上方「註冊」或「REGISTER」頁籤,進行註冊。

3. 於註冊頁面填寫個人資訊,在最下方「註冊為」的地方勾選身份為「作者」。



4. 以使用者名稱與密碼登入系統後,就可以投稿了;接下來請經由step by step的投稿指引上傳稿件。

投稿完成後,投稿者會收到本刊發出的收稿通知函。後續會由專業審查者進行稿件審查,投稿者亦可隨時登入系統以掌握稿件最新進度,《大學圖書館》懇切期待您的來稿!
 

圖書館寒假開放時間

閱覽組
★ 寒假期間 ─  1/18(一)至2/21(日)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2:30 8:00-17:00
地下室博碩士論文暨指參專室(B1) 13:00-17:00 不開放
多媒體服務中心(4F) 9:00- 20: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2/1(一)
特藏資料區(5F)  9:00-17:00 不開放
B1自習室(含A區24小時自習室) 1/31為當月最後一個週日,援例開放至17:00止
2/7(日)至2/12(五)春節閉館


特殊開館時間|
1. 2/5(五)為校定假日,比照學期中週六開館
2. 2/7(日)至2/12(五)春節期間閉館(含24小時自習室)

全校圖書委員會通過《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自習室管理要點》

閱覽組
除春節假期以外,總圖自習室長期以來一律24小時開放不打烊,為廣大師生及校友提供不間斷的服務。

因自習室開放條件與利用型態異於一般閱覽空間,為維護自習室利用環境及讀者安全、提供管理依據,並期有效制止違規事件重覆發生,特訂定《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自習室管理要點》,並於104年12月9日經全校圖書委員會通過後實施。


要點內容敘明自習室使用對象、開放時間、使用須知、讀者違規處理方式等,敬請讀者參閱自習室公告或本館網頁,並遵守相關使用規定,圖書館與您一同維護屬於大家的自習室閱覽環境。

2016年圖書館特藏桌曆,送禮自用兩相宜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迎接充滿希望的2016年,圖書館推出了美麗典雅的2016年圖書館特藏桌曆,取材自珍貴的特藏資料《The Birds of Asia》、《Pomologie française》、《本草圖譜》,以及日治時期田代安定的手稿與典藏,一幅幅精緻生動的花鳥植物圖譜,經由設計者用心地構圖、配色、選紙,成就了一頁頁獨特動人的月曆,希望能陪伴您度過2016年精彩的每一天!

《The Birds of Asia》共有7冊,介紹亞洲各種鳥類,包含530幅彩色鮮豔的鳥類印刷繪圖,從敘利亞、日本到摩鹿加群島,涵蓋區域相當廣大。作者John Gould(1804-1881)是19世紀英國重要的鳥類學家及鳥類藝術家,著有多種世界各地的鳥類圖譜。這套書自1850年問世,直至1883年才完成,出版時間長達33年,是本館特藏「大鳥文庫」藏書之一。

《Pomologie française : recueil des plus beaux fruits cultivés en France》共有4冊,介紹法國的桃、李子、櫻桃、檸檬、柑橘、草莓、葡萄、梨與蘋果……等多種果樹品種,包含400多幅漂亮生動的果樹繪圖,由法國植物學家與藝術家A. Poiteau(1766-1854)與P. J. F. Turpin(1775-1840)所繪,再以點刻方式彩色印刷而成,典藏於本館特藏書庫中。


《本草圖譜》
為岩崎常正於日本文政11年(1828)所著,全書共92冊。本館典藏原刊本84冊,與大正10年(1921)95冊重刊本中的84冊。其中揭載山草、芳草、毒草、水草、穀部、菜部、果部、灌木等各類植物,不僅補充《本草綱目》詳於說而略於圖的缺點,而且廣泛蒐羅中、日以外之西洋特有植物,是當時珍貴難得的彩色植物圖鑑。



《田代安定文庫》
的作者田代安定(1856-1928)是植物學暨人類學家,曾任職於臺灣總督府,他創立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是臺灣植物研究先驅。田代安定曾於日本沖繩、南洋、臺灣等地進行多次田野調查,留下許多手稿與調查報告,是了解當時植物分佈與人類文化的第一手史料。

深具質感的2016年圖書館特藏桌曆,送禮自用兩相宜,目前已在出版中心書店展售,每本220元,本校教職員工生更享有折扣優惠,數量有限,歡迎大家前往選購!

臺大圖書館紀念品:http://www.lib.ntu.edu.tw/souvenir
臺大出版中心書店:http://www.press.ntu.edu.tw/?act=stores(限校總區書店與校史館書店)
校內單位大量訂購:tulce@ntu.edu.tw;(02)3366-2333(承辦人:李嫣紅)

活動紀實: 

「情佮義」—紀念張炎憲教授贈藏儀式與贈藏圖書手稿展活動後記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黃文琪

社科圖於2015年10月29日起舉辦「情佮義」—紀念張炎憲教授贈藏圖書手稿展,展出張教授生前部份手稿與相關贈藏圖書。

張炎憲教授為前國史館館長,本身亦為愛書家,飽覽群書。2014年10月3日與世長辭後,張教授夫人林琇梨女士同意將張教授生前藏書捐贈與臺大圖書館。

捐贈書刊共計8267件,主題多元豐富,因以社會科學與史料研究領域為大宗,特別選定社科圖為主要典藏地,依類號分置在開架閱覽廳,供本校讀者借閱使用。

總圖書館於2015年10月29日舉辦贈藏儀式向家屬致謝,儀式後張教授夫人、親友,及本校歷史系鄭欽仁教授、李永熾教授、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董事長吳樹民先生等來賓參觀社科圖,詳細觀看張教授手稿與文物。此次贈書亦為社科圖開館以來受理最大規模之單次贈藏紀錄,目前正陸續進行上架作業。在此感謝張教授夫人慨然捐贈,以及加速贈藏入館處理效率的30位張教授學生志工團成員。

圖書手稿展已於2016年1月10日結束,贈藏書單請參考網頁:http://web.lib.ntu.edu.tw/events/2015_chang_yen_hsien/

點描【回眸.定格.遠矚:國立大學校史館諮詢與交流論壇】

校史館營運組‧張安明

民國104年歲末12月29日,由臺大校史館主辦,在臺大舊總圖舉辦了一場齊聚全臺10所大學校史館同道的交流討論「回眸.定格.遠矚:國立大學校史館諮詢與交流論壇」。

為什麼舉辦這樣的交流會呢?因為11年前臺大籌設校史館時,曾到各校校史館參訪學習;隔年(民國94年)臺大校史館揭幕之後,促成大學校史館如雨後春筍般設立,臺大也成為許多大學設置校史館的觀摩對象。但是10年過去了,新設立的大學校史館皆配合科技的浪潮,而有嶄新的展示手法與思維;反觀自己臺大校史館,還保留著十年的古典餘味。在楊泮池校長的支持下,今年校史館展區做了局部改善,以回復舊總圖閱覽廳的通透性以及閱讀氛圍為展示改進的主軸,同時期待展區還能巧妙而且合理地提供研討會、演講、晚宴、藝文表演…等多功能使用。於是,在展場局部改善之後,我們安排這樣一場盛宴,除了邀請大學校史館同道好友們回來看看我們的改變,同時也試驗看看展場設計是否吻合多功能使用的改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一次性向各校請教校史館營運新觀點,做為未來逐步改進的良方。

這樣專屬大學校史館的會議十分難得,也是國內首次舉辦,來自各校的同道不吝分享各自的業務經驗(幾乎每個人發表都超過表定的20分鐘時間)。這樣熱絡的氣氛,已經促成105年大家南下成功大學參加該校慶祝建校70週年校慶活動的機緣,大家一起為經營校史館而加油、努力、共助、互勉。


- 左:成功大學博物館陳政宏館長親臨報告,他也是本校造船系校友 / 中:學員參觀物理文物廳聆聽普通物理知識 /
右:本校由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先生代表簡報 -

各校校史館簡報題目以及發表人如下:

談古蹟多角化利用 ─ 真理大學校史館的經驗 真理大學校史館 / 陳俐甫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校史館經營現況 中央大學校史館 / 陳思儒
興湖紀事:中興大學校史館簡介 中興大學校史館 / 蔡宗憲組長
成大校史研究、展示、出版與文物蒐集經驗談 成功大學博物館 / 陳政宏館長
穿越時光,從南京紅紙廊到木柵指南山下 政治大學校史館 / 曹珊綾
話說清華校史展示區 ─ 簡介及多媒體建置 清華大學校史館 / 洪素萱
臺北工業生的影像紀錄─校史照片活化應用分享 臺北科技大學校史館 / 林幸蓉
校史的數位加值與文創運用 臺北商業大學校史館 / 林盈鈞館長
從感動出發:臺大校史館營運作業分享 臺灣大學校史館 / 陳鵬帆
校史新思維─看見不一樣的師大 臺灣師範大學校史館 / 黃靖斐組長


除了在校史館進行簡報交流,也安排大家感受臺大博物館群的能量,於下午第一節課參觀植物標本館、物理文物廳;導覽活動皆使用導覽子母機,以維持高品質的解說工作。此外,也商該日閉館維護的人類學博物館於茶敘時間介紹國寶「排灣族佳平部落祖靈柱」,午休與下午茶時段,也邀請大家至舊總圖書庫參觀攝影展「泰勒化」、至出版中心書店兌換咖啡、參觀校史館特展「看不見&看得見的台大」,節目非常精彩。


- 左:國立大學校史館交流論壇合影 /右:大學校史館同道交流會現場 -


【備考】
礙於場地以及時間限制,因此本次聚會只邀請國立大學校史館;但是,其中有三所校史館因為許多專案於年末進入結案尾聲,無法參加交流會:交通大學、彰化師範大學、臺北大學。此外,在聯繫過程中,有些大學校史館建議邀請北區第一所近代教育機構、由馬偕醫師於淡水設立的真理大學校史館也共同與會,因此成為唯一的一所私立大學校史館簡報。

如何將 EndNote 的簡體中文文獻轉為繁體中文?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若原始資料為簡體中文,由資料庫匯入EndNote、在論文中引用的文獻將呈現簡體。雖然可用Word簡轉繁的功能,但只會修改到論文中有引用的文獻,EndNote Library裡的原始文獻仍為簡體。
若您希望EndNote Library中的簡體中文文獻也轉為繁體,建議在匯入之前先處理原始的文字檔。如何處理呢?請見館員的專業示範!《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2015年多媒體服務中心熱門館藏Top 10

多媒體服務組‧謝其男

嶄新的一年來到,多媒體服務中心根據2015年的館藏借閱情形整理了公播影片組、家用影片組以及指定教材組等三種借閱排名,愛好電影的你一定不能錯過,請拉好椅子準備一起回顧去年人氣最高的館藏Top 10!

公播影片組

好萊塢電影依舊強勢地佔據公播影片組的排行榜,第一名由年度佳片、得獎無數的「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奪下,還沒看過這部奇幻華麗之作的朋友請趕快來跟進吧!名導演大衛歐羅素的年度大作「瞞天大佈局」、「派特的幸福劇本」也有相當高的借閱率;另外,「楚門的世界」、「亞果出任務」這些經典名片也是每年榜上的常客,大家快一起來複習!

排名 館藏題名
1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2 白日夢冒險王
3 瞞天大佈局
4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5 派特的幸福劇本
6 告白
7 華爾街之狼
8 楚門的世界
9 控制
10 亞果出任務

家用影片組
家用組的前十名影片則呈現較多的文藝、劇情元素,除了主流的好萊塢片,從歐洲片到亞洲片都受大家喜愛,顯示這些慢步調、意義深遠的影片也深受大家歡迎呢!

排名 館藏題名
1 寂寞拍賣師
2 一一
3 偷書賊
4 午夜.巴黎
5 瞞天大佈局
6 真愛挑日子
7 鐵娘子
8 藥命效應
9 壁花男孩
10 黃色大象

指定教材
多媒體服務中心豐富的館藏經常是老師們的指定授課教材,從通俗電影、知識性影片到互動式教材,都是啟發學生學習動能的良好媒介。今年排行榜的影片除了Before三部曲,還有臺灣的經典電影上榜唷!
排名 館藏題名 課程名稱
1 愛在午夜希臘時 大一英文
2 愛在黎明破曉時 大一英文
3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
4 藍色大門 從酷兒文學與電影凝視臺灣
5 傾聽日語わくわく 日語聽講實習
6 愛在日落巴黎時 大一英文
7 時時刻刻 大一英文
8 惡魔教室 社會心理學
9 丈量世界 數學與文化
10 悲情城市 從酷兒文學與電影凝視臺灣

★ 多媒體服務中心典藏豐富的影音資源,歡迎讀者們多多利用!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王維安、林鳳儀、段又瑄、洪苑均、張儷馨、梁素瑜、莊詒婷、陳芷洛、詹幼華、劉美蘭、蔡玉紋、魏怡君
王維安、林鳳儀、張儷馨、梁素瑜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圖書館新樣貌,等你來改造!

年(選單): 
民104年
月(選單): 
10月
期數: 
186
主編的話標題: 
圖書館新樣貌,等你來改造!

時序來到舒適宜人的秋季,校園內的花草樹木們換上了秋裝,圖書館也有了不同的新面貌。華碩有限公司於今年贊助本館340台資訊設備,已於近期陸續更新至讀者區,包括四樓多媒體服務中心以及各樓層檢索區。而在不久後的2017年,教學大樓二期新建工程的地下層將誕生一座地下書城,總圖書館的內部空間將有大規模的改造。屆時的圖書館會是什麼樣子呢?邀請您參加「全能圖書館改造王」,一起腦力激盪,勾勒出理想的圖書館樣貌。10月份的圖書館也充滿濃厚藝文氣息,除了午後電影院,還有齊柏林導演的空拍精華攝影展,歡迎您至本館欣賞。剛結束的「特務L接班人」抽獎活動,您得獎了嗎?趕緊來看看吧!還有更多精彩消息,別錯過這期的館訊喔!

新學年新氣象──多媒體服務中心新貨到!

多媒體服務組

多媒體服務中心向來是同學們喜愛的熱門場所,
然而中心內的多項硬體設備因長年頻繁地運轉、以及媒體規格的更新而逐漸不堪使用。

華碩電腦有限公司於今年8月贊助圖書館340台資訊設備,多媒體服務中心的各項設備因而有了升級更新的契機。(贊助緣由可詳見本期「臺大圖書館NTU-ASUS Corner啟用儀式」活動報導一文)
暑假期間已陸續將舊機器汰換,換上新設備,希望提供讀者們更舒適優質的多媒體服務。
各項設備都附有使用說明,歡迎讀者多加利用,如使用上有任何問題,也歡迎隨時與櫃檯人員反映喔!

新增設備介紹:

42吋觸控式螢幕
置於中心入口處,內容展示本中心平面圖、規則,以
及館藏選介等 。

8吋平板電腦
置於中心入口處,提供線上電子書借閱以及中心內音樂館藏介紹。

 
 

27吋觸控式All-in-One電腦
置於中心門口以及中文電影資料區,內容提供新進館藏
預告片介紹、電影目錄、借閱排行榜、活動訊
息等 。

個人電腦與24吋螢幕
置於中心柱子區,可播放本中心館藏、使用互動式光碟、聆聽音樂CD、觀看有線電視頻道、使用影音Online及影音Focus網站、瀏覽網路資源等。

 
 

32吋4K顯示器
置於中心中央區域,提供更清晰之觀賞品質。

23吋All-in-One觸控式電腦
置於中心右側靠窗區,可播放本中心館藏、使用互動式光碟、聆聽音樂CD、使用影音Online及影音Focus網站、瀏覽網路資源等。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生化科學所冀宏源老師專訪紀錄

學科服務組.陳巧倫

冀宏源老師任教本校生化科學所,研究領域主要為基因的同源重組與修復,老師的研究更曾刊登於《自然》(Nature)學術期刊中,在7月的炎炎夏日,我們很榮幸邀請冀老師進行訪談。未料,訪談當天下起了午後雷陣雨,感謝老師頂著滂沱大雨,仍前來圖書館與我們分享對於圖書館的使用經驗與看法。

訪談開始前,老師先提出了第一個問題:圖書館的定位是甚麼?

對臺大圖書館而言,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支援老師的教學、研究和學生學習,在此前提之下,老師和我們分享了許多對圖書館的看法與建議。

在討論室激盪研究火花
過往使用圖書館的經驗,冀老師表示印象最深刻是在臺大醫學院念研究所時,經常會借用臺大醫圖的討論室,討論室裡有白板以及可自行排列組合的椅子,有助於同學間腦力激盪,討論彼此對研究的看法。

而隨著電子期刊越來越多,圖書館反倒成為老師瀏覽非專業期刊(如商業週刊等雜誌),作為放鬆休閒的地方。

校外連線、圖書館利用指導 研究生一定要知道
針對臺大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冀老師非常肯定圖書館舉辦的利用指導課程,有關資料庫的介紹與EndNote教學。 「例如如何利用SCOPUS資料庫,找到哪些學者做你這方面的研究,以及利用EndNote協助論文撰寫,這些對於碩士班的同學都幫助很大,很有用。」 另外,老師也表示透過圖書館校外連線服務,可以幫助老師、同學能在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下進行研究,非常方便。

對於資料庫的使用,老師也和我們分享使用JCR、SCOPUS資料庫的經驗,一般而言,就是利用JCR資料庫查找期刊的impact factor,並透過SCOPUS查找文章的被引次數,以及利用關鍵字檢索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者,有時也會利用Google Scholar查找尚未發表在期刊的新研究,或是在研討會上聽到的新議題。

做研究找到好老師很重要!
從老師的言談間,可以感受到老師對於學生的關心,訪談中老師一再強調,相較於專業領域的知識,研究經驗的分享、人生歷練的分享,對同學應該有更大的幫助,老師特別推薦一本科普書--天才的學徒,內容即是在描述科學冰冷理性的表面下,潛藏著的人性面。

「天才的學徒,這本書是比較概念性的,他用描述的方式,來強調師生間的科學合作和競爭,書中還有一些很有趣的觀念,在於師徒的傳承,你到國外唸書不一定是到好學校,但一定要跟到一位好老師,老師可以傳承他的經驗,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不是看書可以學得來的,這本書就是在探討這樣的議題。」

此外,老師也很推薦同學們可多閱讀商業周刊,老師表示商業周刊常會針對一些新概念或新興議題製作專題等深度報導以及刊載成功人物的經驗分享,有助於了解社會的脈動以及全球的趨勢。

圖書館可以有更多幫助學生的方式
談到對於圖書館的印象,老師不加思索地說,就是「安靜」兩個字,對於圖書館,老師想建議的是,圖書館是不是可以更活潑一點,增加更多人與人互動的機會!

針對未來圖書館的空間改造,老師建議可以多增設討論室,提供學生更多的討論空間,同時也建議圖書館在辦理活動方面,可以規劃不同的主題,徵詢有意願的老師來圖書館進行研究經驗或是人生經驗的分享,同時配合圖書館的資源或是TED的影片,引導學生分享與討論。

冀老師的建議與真人圖書館的概念頗為類似,我們也和老師介紹了真人圖書館的概念,老師對此表示,透過人與人的分享,對學生而言應該是更有幫助。

在圖書館活動的推廣上面,老師也建議除了一般電子報、圖書館網站公告等宣傳管道,應該利用同學經常使用的社群軟體,例如透過系所或相關學生社群的FB粉絲專頁進行宣傳,較能真正將訊息傳達給學生。

針對圖書館下學期將推動建置的「臺大學術庫(NTU Academic Hub)」,老師建議未來可以朝向產學研究平台發展,透過相關檢索機制,讓產業界可以知道學界在做哪些事,進而有機會尋求進一步的合作。

結語
很高興透過對冀老師的訪談,得知目前圖書館提供的資源服務,對老師研究而言是有幫助且給予正面肯定的。老師也特別提醒我們學院間研究習慣與需求的差別,建議我們要多訪談不同學院的老師,方能蒐集更為全面與完整的資料。

訪談過程中,老師的很多觀點是站在學生需求的角度來與我們討論,著重於圖書館還可以做些甚麼來幫助同學,明顯可以感受到老師對學生們的愛護與關心,感謝老師給予圖書館的種種期許,並大方地與我們作各種交流,也讓我們有機會更加了解老師、同學對圖書館的需求與看法。


《網路展書讀》網站臺大上線:追思羅鳳珠教授

特藏組、系統資訊組

羅鳳珠教授一生致力於文學研究及推廣,將《網路展書讀》網站捐贈給臺灣大學圖書館,羅教授已於104年8月22日逝世,為感念其精神,本館將接續羅教授遺願,將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結合,提供文學研究及愛好者優質的網路資源。

羅教授2010-2013年皆榮獲【國科會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獎助,於第二十六屆資訊月更獲得「傑出資訊應用暨產品獎」;2001年「文國尋寶記」、「搜文解字」、「溫柔在頌-唐詩三百首」,入圍由教育部指導,勵馨基金會、中時兒童好好站主辦的「2001十大兒童優質網站」教育學習類的優質網站;《網路展書讀》網站為羅教授多年研究之成果蒐集與呈現,涵蓋多個計畫與單位的珍貴資源,羅教授於102年起協助本館陸續取得相關單位的內容授權,有臺灣民間文學資料、賴和紀念館、及鍾理和紀念館等。如今本館將其網站重新上線,供眾使用。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共同感念。

相關文章:
從《 網路展書讀》 發現閱讀與教學的多重意涵
時空交錯-悠遊詩流與時光詞場
古籍數字化:現狀、問題與趨勢─從一個使用者的角度看
◆ 〈1998文學上網的觀察〉 ─ 須文蔚,《一九九八台灣文學年鑑》

誠徵!全能圖書館改造王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臺大校園將於2017年年底誕生一座神秘的地下書城,就位於教學大樓二期新建工程的地下層!臺大圖書館首次自日本引進自動化高密度書庫(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簡稱ASRS ),這是以倉儲管理為概念,透過電腦控管之無人立體書庫,其藏書能力約為相同面積傳統書架的5倍,啟用後可容納百萬冊圖書,總圖書館將因此可釋出許多空間進行重整,這將是自1998年總圖落成啟用後的第一次空間大改造,讓人滿心期待!

在未來的藍圖中,總圖一樓定義為Noisy Area,不僅提供借還書及預約取書、資訊檢索、參考諮詢、指定參考資料與常用參考書閱覽等服務,也是同學們研討課業、聚會休閒的場所;圖書與期刊則典藏於二至四樓,規劃為Quiet Area提供寧謐的閱讀環境。最受讀者歡迎的多媒體服務中心也將擴大範圍,另亦對其他閉架書庫區進行調整,以符合典藏需求。

為了讓總圖新空間更符合讀者的期待與需求,特於2015年10月5日(一)至10月30日(五)舉辦「全能圖書館改造王」活動,邀請您一起來為圖書館1樓閱覽區及4樓多媒體服務中心繪製平面設計圖,希望透過全校師生的集思廣益、腦力激盪,共同建立實用宜人的研究學習新環境。

參加方式一:在總圖內畫總圖,歡迎至「全能圖書館改造王事務所」現場作畫
活動期間,總圖一樓前廳與中廳各設有活動專區「全能圖書館改造王事務所」,在這裡,您可以翻閱國內外圖書館建築與空間設計書籍(於中廳櫃台提供),刺激您的靈感;在這裡,您可以看到其他師生已繳交的設計作品,探知其他讀者的想法;在這裡,您更可以好好地坐下來,利用館方準備好的空白平面圖、尺規與畫筆,勾勒出未來的臺大圖書館。

參加方式二:您可以在任何地方畫出設計圖後,再交給圖書館。

歡迎造訪「全能圖書館改造王」活動網站,自行下載或印出總圖書館1樓閱覽區或4樓多媒體服務區的空白平面圖,再依您慣用的軟體、程式或手繪方式,畫出您理想中的圖書館空間配置,再將紙本平面設計圖請繳交至總圖書館各樓層之服務台,或將電子檔平面設計圖請寄送至 tulce@ntu.edu.tw

您所繳交的平面圖作品,可自行決定是否將平面圖公開於本活動網站與總圖活動專區,或選擇不公開僅供館方未來規劃總圖新空間時參考使用。

詩人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曾於〈關於天賜的詩〉寫到:「我心裡一直都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什麼樣的新總圖書館,會讓您仿如置身天堂呢?歡迎全校師生一起化身「全能圖書館改造王」,讓進階版的新總圖,成為適合全校師生共同閱讀、學習、研究、生活的知識天堂。

活動網址:http://web.lib.ntu.edu.tw/events/2015_libreform
主辦單位: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02) 3366-4551 / tulce@ntu.edu.tw



福爾摩沙的驚嘆-齊柏林空拍精華攝影展

推廣服務組

第一次,齊柏林跟著直升機飛上臺灣的天空,就迷上了從空中看自己的家鄉。
二十多年的空拍生涯,拍遍臺灣的各個角落。他說,從天上俯瞰與在地面行走所看到的臺灣全然不同,這不只是一項迷人的工作,更讓他有感於,這片土地,有些事確實不能等。

於是,他放棄公職與退休金,投入《看見台灣》空拍紀錄片計畫。累積400個飛行時數,耗掉2,000多個日子,齊柏林執導的第一部空拍紀錄片於2013年上映時,票房突破2億台幣,更榮獲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喚醒了人們對這片土地的重視,可說是給臺灣的一份相當重要的禮物。

這次攝影展展出齊柏林導演二十多年空拍作品的精華,總計28幅,包含踩踏在花蓮玉里青鬱田野中的大腳印、白雪靄靄的合歡山、或是農人採收紅蔥頭時的辛勞身影,許多動人的時刻被精準地捕捉,歡迎大家前來觀賞。

展覽資訊
2015年10月1日至31日,週一至週日9:00-17:00
臺大圖書館1樓日然廳


午後電影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會看得更遠

推廣服務組

大學是個好所在,學習專業豐富的知識、尋找自己的專長興趣、認識一輩子的好朋友,甚至未來的事業夥伴;
來看看這些名人強者們的故事,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你會看得更遠!

10/7(三)愛的萬物論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2014) – 123mins
著名天文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第一任妻子間的故事。1963年史蒂芬在英國劍橋大學主修宇宙學,他在學術研究上意氣風發,立志為宇宙找出一個「簡潔有力的理論」,同時和主修文科的潔恩懷爾德陷入愛河。史蒂芬在21歲時不幸被診斷出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但潔恩依然堅定不移的支持、鼓舞他。有了妻子在身旁陪他奮鬥不懈,史蒂芬的心智持續突破物理學的界線。

(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VV) PN1997.2 T446 2015

10/13(二)美麗境界 
A beautiful mind (2001) – 135mins
A beautiful mind (2001) – 135mins
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研究生約翰.奈許,他所寫的論文推翻了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150年來牢不可破的經濟理論,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奈許參與一項機密的解碼務任務後,完全沉迷在妄想的世界裡,妻子愛莉莎雖然飽受丈夫異常行為的折磨,但是卻仍然守在他身邊。經過多年奮鬥,奈許重返普林斯頓大學教書,並且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他的理論則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理論之一。
(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VV) PN1995.9.B55 B438z 2002

10/21(三)社群網戰 The social network (2010) –120mins
Facebook的出現,改寫了網際社群全新的一頁,這個成立僅6年,全球使用人口已超過4億人的當紅網站的成功,背後就是一段精彩有趣的故事。 本片改編自暢銷小說《意外的億萬富翁》,描述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在2004年,如何以一個哈佛大學生的身分,創辦了改變全球網路通訊的社群網站臉書。祖克柏雖然成功連結了許多人際關係的脈絡,但臉書引起的隱私爭議和龐大商機,更讓這位20幾歲的小夥子成為21世紀最代表性的網路火紅人物。

10/28(三)賈伯斯 jobs (2013)-128mins
電影忠實呈現賈伯斯16-46歲的傳奇人生。故事從賈伯斯的青少年時期展開,大學時期他叛逆、休學,去印度靈修,21歲回國之後和死黨沃茲尼克,在自家車庫創立蘋果電腦,不到30歲就成了億萬富翁。然而隨著蘋果電腦的擴大,賈伯斯和沃茲尼克愈來愈不合,最後賈伯斯憤而請辭,同時帶走了一大票人才。一直到1997年,在「還有90天蘋果公司就要破產」的情形之中,賈伯斯重回蘋果電腦重掌大權,在他的大力整頓之下,蘋果電腦的發展變得不可同日而語…!

活動紀實: 

「特務L接班人」穿梭書架間的秘密任務

推廣服務組.魏怡君

每年的九月開學季,總是圖書館最熱鬧的時節。今年的新生尋寶活動環繞著「特務」元素出發,圖書館裡不時見到新生們三五成群,帶著闖關圖穿梭在不同的樓層關卡間冒險犯難,透過微小的線索找尋過關祕技,也在這樣的過程中,以最趣味的角度瞭解圖書館的環境與各項貼心服務。

- 極機密:特務闖關圖 -

今年首度設計了英雄點點名的子活動,新生們只要在特務L秘密基地櫃台前打卡並TAG臺大朋友,就可以獲得精美金屬書籤一份,這可是本屆活動的大熱門。活動一推出供不應求,櫃台前總擠滿了一起來打卡的好朋友們,圖書館也熱情回應一再加碼,從前一百名加碼到前三百名,手腳夠快的新生們都可以擁有一份別緻的特務L神秘信物。

-左:連國際生都大呼好玩的尋寶遊戲/右:活動期間櫃檯前常擠滿了參加活動的熱情學生們 -

眾所期待的「Nice圖meet you迎新大獎加碼抽」也在9/16、9/23、9/30共分三週準時開獎。特務小秘書每次都臨時抓了路人同學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順便幫忙按下命運的抽獎鈕,可惜同學們都沒有抽中自己安搜哩。

以下公布得獎名單:

1獎.特務行不行腳踏車乙台:
b04605*** 賴○筠、r04641** 張○瑄、t04901*** 李○揚
2獎.特務超會拼總圖微型積木乙組:
d04921*** 楊○鈞、b04402*** 董○瑄、b04501*** 江 ○、
r04921*** 高○維、d04341*** 潘○斌、b04702*** 簡○恬
3獎‧特務好文青馬爾他橙筆袋+館藏章馬克杯乙組:
b04203*** 范○渠、b04610*** 唐○雅、b04408*** 曾○筑、
b04310*** 柯○宇、b04203*** 杜○修、b04607*** 楊○雅
b04610*** 蘇○如 、b04b01*** 黃○維、r04741*** 蔡○均

除了有趣的推廣活動,臺大圖書館更是擁有760萬豐富館藏和眾多優質服務的學術寶庫。活動雖然告一段落,圖書館,卻永遠是你的wonderland!!!

「臺大圖書館NTU-ASUS Corner啟用儀式」活動報導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華碩電腦有限公司挹注大學學術發展,贊助總圖書館340台資訊設備及未來3年之維修服務,總價值新台幣6百萬元。為感謝華碩公司捐贈設備之良善美意,本館特於2015年9月18日(週五)下午1:30於圖書館一樓日然廳舉辦「臺大圖書館NTU-ASUS Corner啟用儀式」。當天楊泮池校長、陳雪華館長,華碩施崇棠董事長、謝明傑副總裁都親臨會場,日然廳內更擠滿熱情的媒體,一時之間熱鬧不已。

啟用儀式開始,陳館長首先上台致歡迎詞,說明本次合作案之緣由與合作經過。本合作案起因於館方簽陳一份更新資訊設備的計畫書,李書行副校長了解圖書館的需求與困境後即思考雙方合作之可能性。今年4月華碩謝副總裁率相關同仁參訪總圖,與李副校長、陳館長會面,並由副館長陳光華教授簡報並提出合作提議。華碩肯定本館的營運服務理念以及未來展望,也願意協助更新資訊設備,隨後在施董事長及楊校長的大力支持下,雙方於8月簽署合作備忘錄,華碩捐贈臺大圖書館個人電腦、伺服器、數位看板等共計340台資訊設備,並於總圖一樓檢索區設立「NTU-ASUS Corner」,展示華碩創意概念發想與相應的相關資訊產品,讓臺大師生有機會在第一時間接觸業界最新發展的資訊設備,更期待本土企業的研發能量可以鼓勵學子創新思考,再創新猷。

-左:由左至右:謝明傑副總栽、施崇棠董事長、楊泮池校長、陳雪華館長、陳光華副館長/
右:參觀過程中,楊校長為施董事長介紹本校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OOC)課程。 -

楊校長的致詞提及在大數據時代,電腦資訊設備對圖書館提供服務、對師生進行研究學習的重要性,除了感謝華碩公司及施董事長的慷慨捐贈,更預告臺大將與中研院及數學系合作成立「data science(資料科學)學程」,希望讓人文社會科學系所的學生,也能增加對資訊的處理認知,能分析並瞭解大數據,將其應用於人文科學專長領域。隨後的圖書館參觀過程中,楊校長特別向施董事長展示本校目前當紅的「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簡稱MOOC)」內容,施董事長肯定翻轉教育的理念,也回應了未來華碩雲端服務與臺大線上課程結合之可能性。

施董事長的致詞則展現他幽默的一面,身為臺大校友,施董事長談起學生時代在圖書館的時光,笑言圖書館是最經濟,又能兼顧功課與戀愛的好地方(那時的女友當然就是現在的董事長夫人囉!)。言歸正傳後,施董事長勉勵學弟妹,處於全球競爭的環境,獨立思考與終身學習的能力將是決勝關鍵,學問的思辨與解決問題的系統方法,才是大學求學階段最需要培養的能力,更加多元化與具有專業高效能資訊的圖書館,將是最重要的利器,對於這點華碩責無旁貸,因此他很高興能為母校貢獻心力。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經由華碩公司的設備贊助以及館內相關部門同仁的努力,圖書館已將館內的資訊設備「磨利」,創造煥然一新又優質的資訊檢索環境,繼續為全校師生提供多元化、專業化與效率化之服務,歡迎讀者們前來使用。

善用資源探索服務系統的個人化服務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在先前的文章〈臺大圖書館資源探索服務系統,一次同時查詢資料庫與圖書館資源!〉,我們已經介紹本系統的查詢方式和範圍,若想善用本系統,請見本文介紹的個人化服務。「圖書館資源探索服務系統」(Discovery & Delivery Service)與本館館藏目錄查詢系統帳號整合,使用原圖書館館藏目錄同樣的帳號密碼即可登入本系統。登入本系統可同步查到您所借閱、預約的書籍,以及看到您的借閱歷史,並可直接進行書籍的線上續借、預約。此外,您也可以在查詢中儲存您的查詢記錄與書單,以及調整顯示設定。《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博物館群: 

兩個人,老地方,一直幸福的時光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

根據2012年校史館「跨世代座標記憶」票選結果,臺大總圖書館是最受學生歡迎的約會聖地;雖然具體原因不明,但可以想見,現在的圖書館除了提供苦讀的同儕壓力,又有舒適的沙發椅休憩,還有電影以及雜誌小說可供娛樂,讓學生情侶從娛樂到念書都黏膩在一起,玩樂中隨時兼顧學業,真是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無獨有偶,與此相互呼應的是校史館市井民調:常常可以聽到老校友的口述回憶中,提及在過往保守的社會風氣之下,圖書館是他們校園回憶中的甜蜜。臺大總圖書館的前身 ─ 臺大校史館,是近年來最受校友歡迎的婚紗攝影景點。可以想見,對不同世代臺大人而言,總圖書館在做為知識殿堂之外,其實有許多不同的意義。

作為臺大校園記憶的收藏地,臺大校史館的服務課同學以一則2010年歲末發生在臺大新總圖書館的真實故事( [感謝] 幫我蓋外套的男孩),參考Google 2012年情人節應景Doodle劇情,改編成約四分鐘的短片。值得一提的是,校史館特別邀請臺大合唱團為我們獻唱莎士比亞的名作 Tell Me Where is Fancy Bred,作為影片配樂;祝福普天下「圖書館情緣」終成眷屬!希望Library might be where the fancy bred。

最後,歡迎臺大新人踴躍來校史館拍婚紗唷:)
線上預約臺大校史館婚紗攝影|http://bookings.lib.ntu.edu.tw/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吳姿慧、林琦、林鳳儀、洪菀均、張端桂、梁素瑜、莊詒婷、陳巧倫、陳南秀、陳靜慧、黃玉汶、詹幼華
張端桂、陳巧倫、黃玉汶、詹幼華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新學期、新冒險,就從圖書館開始!

年(選單): 
民104年
月(選單): 
9月
期數: 
185
主編的話標題: 
新學期、新冒險,就從圖書館開始!

經過一個暑假的充電,你是不是精力飽滿,準備投入下一場探險了呢?「移動的大學教室,上課囉!」新生主題書展提供了最棒的行前指南:大學讀書指引、自我實現讀本,以及達人、素人們在世界各地留下的足跡;啟程之前,先來圖書館充實知識,確定方向吧!想提升你的數學力嗎?數學系圖書室特別舉辦「那些年,一起看的數學女孩」迎新書展,有趣易讀的數學科普書籍,外加精彩的任務活動與抽獎,請你絕對不要錯過!想知道如何使用圖書館眾多的電子資源嗎?請來2015年資料庫講習課程秋季班,由資料庫達人教你如何在資源之海中挖掘寶藏。讀書讀累了,看場電影吧。午後電影院接連推出四部運動電影,準備激發你的熱血。不管你有什麼新計畫、新冒險,圖書館都是你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B1博碩士論文專室開放時間調整

閱覽組

圖書館為使資源利用效益最佳化,經統計各時段實際利用狀況,已自即日起調整B1博碩士論文專室開放時間如下:

學期中
寒暑假

週一至週五
13:00-17:00
13:00-17:00

週六
不開放

週日
不開放

論文利用小撇步—
為便利使用本校學位論文,若您需要查閱的是2004年(含)後發表的論文,可直接於圖書館館藏目錄臺大博碩士論文系統查詢,並可下載經著者授權公開之電子全文。此外,圖書館二、四樓亦典藏有部分2003年之前發表的紙本學位論文可供借閱哦。


總圖書館「指定參考書區」即日起請至一樓參考書區使用

閱覽組

為提供讀者更長時間之教師指定參考書利用服務,原設於總圖書館B1的「指定參考書區」,已於104年8月中旬遷移至一樓參考書區鄰近流通櫃台處。為維護修課同學之閱覽權益,以下注意事項敬請配合:
◆ 教師指定參考書請於「指定參考書優先
  使用閱覽席」閱覽
◆ 閱畢請置於指定參考書待上架區
◆ 請利用指定參考書區影印機影印
◆ 如需掃描,使用完畢請儘速攜回本區

感謝您,您的協助將會讓圖書館更美好!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 ─ 海洋所陳勁吾老師專訪紀錄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夏日早晨前往醉月湖畔的海洋研究所,甫踏進館舍就被五花八門的地圖環繞,拜訪陳勁吾老師的研究室,映入眼簾的也是各種地圖、地球儀、地震觀測器材,以及印有地球景觀的月曆和紀念品,果然是位熱愛地球的學者。本次圖書館企劃「與知識交會的火花──教師專訪活動」訪談熱愛閱讀的陳勁吾老師,了解他在大自然與圖書館之間鑽研學問所激盪的火花。

- 左: 陳勁吾老師與地球儀、剛借的新書合影/右:陳勁吾老師研究室的大幅地圖 -

圖書館是充滿歷史感又療癒身心的好地方
1998年,陳勁吾老師就讀海洋所時天天造訪甫落成的總圖書館,他說:「海洋所大家都有研究室,比較少人會去圖書館。但我覺得可以逃避研究壓力,圖書館比較舒服,滿有療癒的效果。那時代很多老舊期刊需要影印,每次去都會待很久,在圖書館可以看很多本科以外的東西,所以很喜歡這種圖書館的感覺。」

前幾年總圖書館一樓增設「樂牙彎」空間,陳老師覺得坐在沙發聽音樂、看雜誌、欣賞大面玻璃窗外的風景非常舒服。最近陳老師也常到數學系圖書館看書,因為鄰近海洋所,能短暫避開研究室的行政業務,好好休息放鬆。陳老師覺得即使在圖書館電腦用電子期刊,與在研究室下載文章的感覺不一樣: 「因為圖書館提供一個不一樣的空間,我進來就是專心跟書相處、跟知識在一起,我覺得這滿健康的!也許大部分人覺得不需要,但我需要一段時間跑去圖書館坐一下、瀏覽一下書庫、找一本網路上找不到的期刊。」

- 左:兩層樓設計的數學系圖書室/右:數學系圖書室一隅 -
去年造訪日本東京大學圖書館的經驗令陳老師印象深刻,他想找一篇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在1950年發表的文章,但台灣沒有圖書館收藏,且在Google也查不到數位化的全文,於是他親自到東京大學圖書館去尋找這本期刊。能在與臺大環境相似且充滿歷史感的東京大學裡接觸地震領域開山始祖之著作,讀到一篇外面找不到的期刊文章,真是一件很有意義也很酷的事情!陳老師說:「雖然我們現在習慣電子期刊,覺得不方便,但跑到圖書館找到這種東西,那種歷史感是電子期刊沒有的,對我而言,圖書館重要的是保有那種感覺!」

雙手翻閱經典教科書的整體感

從事教學研究時,陳老師經常使用電子期刊,雖然電子期刊和電子書的方便性無可取代,但缺乏整體感,不像紙本書可以前後翻閱、交叉對照。陳老師說:「我很鼓勵學生去圖書館找學科領域經典的教科書,有本書拿在手上,那感覺不太一樣,是一種整體感。如果真的要對某一個主題有從頭到尾的理解,有一本書在手邊還是很好的!」

對研究生而言,文獻回顧非常重要,追溯文獻是基本功,雖然現在很容易從電子期刊整理,但難免會漏掉一些沒有電子化的資料,所以希望學生能到圖書館找書和舊期刊,他認為:「這部分圖書館還是有價值,圖書館從過去開始蒐集很完整且連續的期刊,很容易從這裡找到遺珠,但大部分學生不會這麼做。」尤其陳老師對科學發展史脈絡相當感興趣,認為這是電子期刊和Google永遠無法取代圖書館和紙本書刊的地方。

嚮往美國學生的主動學習風氣

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攻讀博士時,美國學生主動學習的風氣讓陳老師難以忘懷。MIT學生自主發起Seminar,規定老師不能參加。學生在Seminar發表、討論各自的研究議題,不僅了解其他同學的研究領域、訓練英文口頭報告與發表意見的能力,也凝聚學生的向心力、激盪不同的想法。陳老師回憶道:「我報告過很多次,美國同學說我講得很好,給我一些客觀的建議,讓我建立自信心,我覺得很開心!對於外國學生來講,雖然有很多美國人,國際學生也很多,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講英文,不會覺得自己英文很爛。」
陳老師覺得臺灣學生較沒有這種自發學習的精神,MIT的Seminar與他指導學生的group meeting不一樣,臺灣學生常因為與論文無關,所以沒興趣聽其他同學的研究。

陳勁吾老師常在MIT的圖書館安靜讀書到晚上12點,也常利用討論小間。MIT Hayden Library的討論小間位於1樓入口附近,採獨立進出管制且24小時開放,這空間既獨立又與書庫相連,學生進到討論小間不會感到脫離圖書館,反而能順便看書。

※右:MIT Hayden Library的討論小間(圖片來源

對於臺大圖書館未來的想像

陳老師覺得臺大圖書館的服務可與美國圖書館並駕齊驅,對他而言,圖書館的空間更為重要。圖書館應與外界明顯區隔,是維持相對寧靜、令人沉澱心情的地方,焦點應放在與書相關的活動。希望有更多開放式、無隔間的lounge,類似目前總圖書館3樓、4樓中廳的桌椅配置,像書店一樣有舒適沙發可以翻書的閱讀角落。陳老師期待未來臺大圖書館增設24小時討論室,並參考MIT Hayden Library的設計,像目前總圖書館研究小間一樣設置在書庫附近,而不是獨立區域。討論室除能吸引更多大學生去討論報告,學生經過書架能順便逛逛、借書,也增加圖書館館藏與服務的利用率。

地球科學科普圖書與影片推薦

陳老師喜歡在圖書館4樓多媒體服務中心借視聽資料,他開玩笑說:「去那邊有點危險,因為有太多影片想看了!有次去找上課的影片,但看到很多影片就出不來。」對非地球科學領域的學生而言,陳老師認為科普影片是最好入手、寓教於樂的資源,他會在通識「海洋科學概論」課堂上播放BBC的《Planet Earth 地球脈動》影片。他也推薦2014年福斯電視的《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 宇宙大探索》13集影片,他非常期待中文版影片在臺灣上市,因為影片中有很多特效且敘事方法生動有趣,適合大眾觀賞。

圖片來源1圖片來源2

不過,陳老師表示臺灣的科普書多半是翻譯本,翻譯成中文後與原文有落差,確實不好懂,所以一般人讀科普書時別氣餒,他最近讀資工領域的中文翻譯書,也覺得非常有挑戰。陳老師很佩服孫維新老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兼台大物理系教授)可以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撰寫科普書並向大眾演講,非常有吸引力。另外,陳老師推薦海洋所資深教授群合寫、戴昌鳳老師主編的《台灣區域海洋學》,此書適合海洋科學高年級學生閱讀。戴昌鳳老師也有很多著作、圖鑑適合普羅大眾閱讀,例如《台灣珊瑚圖鑑》等書。

也談海洋所圖書室

本次專訪陳勁吾老師提到海洋所圖書室收藏很多特色期刊,當讀者踏入圖書室空間,左邊有一整面當期期刊展示架,右邊的書庫區陳列非常多的過期期刊、書籍,架上還有一些海洋領域獨有的裝飾品。海洋所圖書室自1971年設立,位於海洋所1樓,服務對象主要為海洋、地質及地球科學之教授、學者、研究生。目前典藏250餘種期刊、7,800餘冊期刊、1,256冊畢業論文,館藏領域主要為海洋科學、地球科學與數學,為目前國內海洋專書收藏最豐富、歷史最悠久的單位。

結語

最後,非常感謝陳勁吾老師熱情的分享,從訪談過程中深深體認到陳老師真的是一位熱愛地球、喜愛閱讀、鍾愛圖書館的學者。也非常感謝館員王若蕙小姐介紹海洋所圖書室,歡迎各方海洋科學研究者造訪、探尋豐富的館藏資源。


臺大圖書館,就是你的wonderland!

多媒體服務組.張端桂

古老的文明召喚著你,泛黃書頁傾訴著千百年精采故事
帶著好奇心,
你像福爾摩斯不分日夜地拚湊線索,只為更接近真理

你偶爾也穿梭在書架小徑間,思索人生意義和目的

在知識與智慧的汪洋中,你開拓屬於自己的航道,勇往直前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放膽高飛,探尋宇宙與生命的奧妙。

你在這裡沉思,學習,休憩,讚嘆。
臺大圖書館,就是你的wonderland。

2015年初秋,邀請您走進圖書館,展開一場屬於自己的奇幻漫遊!

愛書者聯盟,Let’s 購!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呼叫喜愛閱讀的臺大學生,共組「愛書者聯盟」,前進書店let’s 購!

你購書,圖書館買單,全校師生共同閱讀!

Time & Place

誠品台大店
唐山書店
南天書局
台灣e店
書林書店

9月29日(二)下午2:00-4:00
10月5日(一)
下午
2:00-4:00
10月12日(一)
下午2:00-4:00
10月21日(三)
下午2:00-4:00
10月26日(一)
下午2:00-4:00

Rules
◆ 活動對象:臺大學生
◆ 報名時間:2015.9.15-9.21
◆ 一家書店最多錄取10名愛書者,每位愛書者最多可選購5本書。
◆ 可重覆報名不同場次,但入選不重覆,每位愛書者最後僅能到一家書店買書。
◆ 依報名編號,以電腦亂數方式決定入選者。(9.24前以email通知入選者)
◆ 各系至多參加2名,每場次備取2名。

Benefits
◆ 可依自己的喜好與興趣,在符合本館館藏發展政策下,在書店選購5本書,由圖書館付費並辦理採購入藏。

◆ 優先借閱自己選購的圖書。

◆ 於選購圖書上留名(簽名於活動貼紙上)
◆ 獲贈圖書館精美小禮物一組

線上報名 ▎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623
主辦單位 ▎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02)3366-4551 / tulce@ntu.edu.tw



「移動的大學教室,上課囉!」新生主題書展

推廣服務組.黃瀅芳

過了歡樂的暑假,緊接著就是讓人期待的開學生活了!「大學」是你的人生中相當令人期待的一個旅程。已經想好要如何讓這趟旅程漂亮精彩,並為自己的未來人生規劃藍圖了嗎?

圖書館推出「移動的大學教室,上課囉!」主題書展,讓全世界就是你的教室!其中《攻略》主題,羅列如何讀大學的指引讀本、看看世界名校的讀書策略與生活紀實,還有聚焦於自我實現的相關書籍,鼓勵同學勇敢追夢。另有《地圖》主題,看達人或素人在世界角落記錄的生活足跡、社會觀察、文化紀實等,願這些文字帶給你不一樣的啟發。從亞洲、美洲、歐洲到全球,讓有形的文字帶給你無形的體會,跨過教室的圍牆,探索無邊的世界。

展出地點 ▎總圖書館一樓中廳現期期刊區櫃檯

展出時間 ▎2015年9月1日至10月12日


「那些年,一起看的數學女孩」迎新書展

學科服務組.楊韻蓉

為迎接新鮮人的到來,數學系圖書室首度於開學季推出精采的書展活動。此次書展於9月15日開始,以「那些年,一起看的數學女孩」為主題,展出一系列由日本作家結城浩以小說手法所著之暢銷數學讀物「數學女孩」,其內容有簡單到小學生都懂的部分,也有連大學生都覺得困難的世紀難題,例如費瑪最後定理及哥德爾不完備定理。除了展出最新出版的「數學女孩秘密筆記」之外,還包括「數學是什麼?」、「質數魔力」等科普書籍,另外還有近百本由美國數學會(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AMS)所推薦之數學科普讀物,均為適合大學部新生閱讀之圖書。

另外,為了讓新鮮人有機會進一步認識數學系圖書室,主辦單位還安排了「跑跑新鮮人」Running Freshman活動,只要您是新鮮人就有機會完成任務並參加抽獎。獎品有限,送完為止,歡迎踴躍參加。

展出地點 ▎天文數學館二樓‧數學系圖書室
展出時間 ▎2015年9月15日至10月10 日


IEEE學術經驗分享會

學科服務組

歡迎參加IEEE 2015臺灣學術研討會北區臺大場次!(免費報名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為全球最大的學術專業組織,擁有來自160餘國家的40多萬名會員,學術領域從航太、電腦、電信到生醫工程、電力與家電產業。其所建置的IEEE Xplore資料庫,收錄350餘萬篇文獻,並有每月多達8百萬次的文獻下載量(IEEE, 2014)。

IEEE 2015臺灣學術研討會北區臺大場次,將於9月24日(週四)下午13:30-16:30於臺大總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舉行。研討會主題為:如何善用IEEE Xplore資源輔助研究,以及科技論文寫作與投稿技巧,由IEEE經理Georage Plosker(參見IEEE, 2015)進行解說,並邀請IEEE Fellow、本校電信所所長吳宗霖特聘教授,在會中發表演講,現身說法以分享其寶貴經驗。想拓展研究能力並提升個人學術成就的您,不容錯過此難得機會,竭誠歡迎踴躍報名,出席學術經驗分享盛會。(研討會免費報名參加

會議時間 ▎2015年9月24日(週四)13:30-16:30
會議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
報名網址 ▎https://goo.gl/sdrCmY
會議議程 ▎詳見海報
主辦單位 ▎IEEE、涵堂資訊、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參考資料:
IEEE (2014). IEEE at a glance. Retrieved July 27, 2015, from http://www.ieee.org/about/today/at_a_glance.html
IEEE (2015). IEEE Client Services Team. http://www.ieee.org/publications_standards/publications/subscriptions/clientservices/client_team.html


午後電影院 - 熱血運動員大會串!

推廣服務組

新學期新希望,開學就是要抱著滿腔熱血!
來看看這些熱血的棒球電影,給你更多活力與衝勁!
迎接挑戰,強棒出擊!

9/9(三)KANO (2014) – 185mins
1931年,來自臺灣第一所農林學校—KANO的嘉義農林野球隊震撼了日本球壇,也奠定了臺灣棒球在歷史上的地位。嘉農野球隊原本只是要強身健體的社團,直到日本教練近藤兵太郎出現。他讓嘉農野球隊由一支從未贏得任何 一場比賽的散漫球隊漸漸的脫胎換骨,一路打進日本甲子園。然而,真正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館訊出刊時已播畢,有興趣之讀者可於多媒體服務中心借用觀賞)

9/16(三)魔球 
Moneyball (2011)  – 133mins
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小市場球隊奧克蘭運動家如何以最低的預算來對抗銀彈充沛的球隊。布萊德彼特飾演球隊經理比恩,透過團隊合作與數據分析來取代球隊的評斷,成功以小搏大,更帶領球隊連贏21場球賽,刷新大聯盟紀錄。

9/23(三)心靈投手 The Rookie(2003) –125mins
改編自真人真事。吉姆莫瑞斯從小就喜歡棒球,但不得不放棄夢想,在小鎮中學擔任自然科學教師。他在學校裡組織了一支棒球隊,並且擔任指導教練。35歲的那年,他與棒球隊打賭,只要他們能打進州際杯的比賽,吉姆就必須參加當年大聯盟的選秀賽。最後他在選秀會的會場投出將近160公里時速的快速球,以35歲高齡入選為30年來大聯盟最老的「菜鳥投手」。

9/30(三)傳奇42號 The True Story of a Sports Legend (2013)-128mins
在1946年,布蘭奇瑞基是布魯克林道奇隊的老闆。當他的棒球隊簽下傑基羅賓森,就是對美國職棒大聯盟惡名昭彰的膚色立場表示反對。這個簽約影響了新聞界還有其他球員。面對來自各方羞辱,羅賓森展現巨大無比的勇氣。他以球場上的天賦贏得球迷還有隊友的支持,讓批評他的人閉嘴,同時藉由棒球比賽的改變永遠地改變整個世界。

2015年資料庫講習課程秋季班-達人帶路

推廣服務組.魏怡君


噹!!我們同在一起。2015秋季班上課囉!
 
未來總是一直來一直來! 面對嶄新的學期,同學們是否對接踵而來的報告、論文等各項任務感到煩憂呢?別擔心,圖書館是你學習路上永遠的後盾,為了幫助同學熟悉多元化的電子資源,本館將於9月24日起,舉辦資料庫講習課程秋季班,讓熟悉各資料庫的達人帶領你找到資源探索的捷徑!
報名網址 ▎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619

NOTICE
◆ 歡迎同學自行攜帶筆電參與課程,並請先上網報名
◆ 除特別標示上課地點者,其餘地點均為總圖書館4樓多媒體服務中心418大團體室。
◆ 課程講師均為資料庫廠商派任。
◆ 提醒您,進入多媒體服務中心前須將包包置於置物櫃。請斟酌隨身物品多寡,避免不便。

今天來學領域資料庫──

想知道各個領域資料庫的查詢技巧、不想再大海撈針?

提高檢索效率妙方大公開!!

化學

104.9.24(四)
14:30-16:00
Reaxys
由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提供,整合三種重要化學資料庫的內容-Beilstein CrossFire (organic)、Gmelin(inorganic) 及Patent Chemistry,並提供合成化學的線上研究工具。【化學系217教室】

104.9.25(五)

14:30-16:00
SciFinder
化學領域重要文獻資料庫,並支援利用物質結構式、基因序列、化學品名、化學反應式等學科專門資訊深入檢索相關文獻。【化學系217教室】

生醫藥學

104.10.6(二)
10:20-12:00
EMBASE
資料最多的醫學文獻索摘資料庫,共計約 2800 萬筆資料(涵蓋歐洲及亞洲資料),能100% 涵蓋 MEDLINE 資料庫,提供您全面性的生物醫學及藥理學文獻資料。

工程學

104.10.8(四)
14:30-16:00
IEEE Xplore
收錄IEEE(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和IEE(英國電機工程師學會)所出版的期刊雜誌、會議論文及IEEE工業標準。

104.10.12(一)
16:00-16:30
Digitimes
最完整之全球電子相關產業新聞網絡,以網站為平台的「資訊服務」,提供快速而完整的電子科技產業與市場報導,並累積成資料庫提供線上查詢服務。

104.10.13(二)
13:20-14:10
Compendex
[Engineering Village]
收錄 6,500 多種工程期刊、研討會、論文集和技術報告,超過 1,430 萬筆書目資料。為美國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建置之網際網路工程資訊服務系統,提供研究人員單一介面查詢各類工程相關資訊。

文學

104.10.12(一)
14:30-16:00
日語研究資源
介紹如Japan Knowledge(收錄多家重要出版社之百科事典、辭書、多媒體、叢書等資料)以及日本近代文學、讀賣新聞等研究資源。

商學

104.10.5(一)
10:20-12:00
臺灣經濟新報資料庫TEJ
收錄亞洲地區(目前包括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泰國、韓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日本等)財經及證券金融市場資訊,協助使用者了解亞洲各區的企業情報及財務報表資料,主要是從營運狀況、市場表現、市場參與者看法等3個方向提供金融市場基本分析所需的資訊。

104.10.16(五)
14:30-16:00
全球專利資訊網WebPAT
收錄臺灣、美國、歐盟、中國的專利書目、專利全文、說明書影像。資料來自中華民國專利資訊檢索系統與USPTO,但增加引用關係、專利家族、下載儲存等加值功能。

今天來學綜合型資料庫──
你知道如何查詢期刊研究競爭力,以及期刊文章被引用的次數嗎?
多個願望,一次滿足。

104.10.7(三)
9:00-12:00
Web of Science
Journal Citation Report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Web of Science為綜合學科資料庫,透過此平臺可以了解文獻的引用及被引用關係,讓您清楚掌握學術脈絡;JCR讓您查詢各領域期刊排名;ESI幫助您查詢各領域高引用文獻、學者、國家及機構等排名。

104.10.13(二)
10:20-12:00
Scopus
為全球最大的索引摘要資料庫之一,收錄來自5,000個出版公司的21,000種期刊與會議論文集等學術資源;收錄文獻年限最早可回溯自1823年,主題範疇涵蓋科學、技術、醫學、社會科學及人文藝術等學科。 課程中並略介紹Mendeley書目管理軟體。

104.10.14(三)
13:20-14:10
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
涵蓋中國大陸地區各學術領域期刊、博碩士論文、報紙等資訊資源的重要資料庫,包含:期刊全文數據庫、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以及工具書集錦在線等。

今天來學電子書平臺──
好書帶著走,方便你和我!

104.10.15(四)
10:20-11:10
華藝電子書
(含華藝線上圖書館)
華藝電子書提供圖書館與讀者便捷的電子書閱讀體驗,含優質學術類書籍與各式休閒書籍。華藝線上圖書館則可整合查詢「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及「CETD中文電子學位論文服務」二資料庫。

這麼多資源,懂得如何管理才是關鍵──
學會EndNote,學術研究人生全彩重現!

104.10.7(三)
13:20-15:00
EndNote X7
for MAC
EndNote是研究者從事學術研究與論文寫作的最佳利器,不僅可從各種電子資源中匯入書目,有系統地整理書目、全文、圖表等資料,還可以搭配Word,於撰文時自動插入引用書目並產生參考清單,更可依投稿期刊格式編排!如此好用,你不可不知!

104.10.14(三)
10:20-12:00
EndNote X7
for WINDOWS

用DOI快速找全文!資源探索服務的「以書目找全文」功能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以前我們曾在這篇文章〈利用DOI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數位物件識別碼快速取得期刊文獻〉介紹過 DOI 是每篇期刊文章的身分證字號,在doi碼前面加上 http://doi.org/ 即可快速連到該篇文章所屬的出版社網頁,並判斷是否能取得全文。臺大圖書館的資源探索服務系統也有提供類似功能,幫助您直接透過 doi、PMID、文章篇名、期刊的年代/卷期/頁數資訊,快速取得全文!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博物館群: 

專屬兒童的博物館探索—2015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紀實

校史館營運組.王麗媛

暖烘烘的夏日陽光
照耀著正在探索博物館一景一物的孩子臉龐
點點滴滴化為一顆顆種子
滋養著孩子們的心田 並慢慢成長茁壯

臺大博物館群擁有最豐富的校園文化性資產及藏品教育素材,為落實社會教育向下扎根理念,博物館群於今年暑假8/14、8/17及8/19舉辦三梯次「悠遊一夏 · 探索臺大--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並首度規劃以「博物館探索」為主題進行課程教案設計,塑造整體性主題課程,提供即將升小學四年級至國中七年級的小朋友體驗臺大博物館群豐厚多樣的典藏與風貌。

本活動囊括各博物館專為兒童設計之創意體驗課程,將科學與人文知識結合遊戲互動,透過親臨實境、手作體驗與趣味闖關過程,引領小朋友在博物館中進行深入淺出的知識學習,從中感受與瞭解各式各樣博物館的特色,並進一步探索與認識臺大校園歷史珍藏。

活動廣獲家長熱情洽詢與報名,開放報名當日上午9時餘,三梯次60名名額即迅速額滿;參與學員除包含本校教授/職員/校友的小朋友、日籍學生,另有遠從宜蘭、桃園前來參加的學員。博物館群辦公室特別召募4名具豐富營隊經驗的臺大學生擔任每梯次小組隊輔,使學員在隊輔的引導下,快速融入活動,在各博物館的趣味課程中,汲取知識、快樂學習。

各館創意學習課程介紹如下 。

8月14日 第一梯次

館別
創意課程
課程簡介

地質標本館
地質標本館探索
地質標本館內展示以岩石、礦物、化石等標本為主,配合館內現有展覽,除了基本的地質知識介紹外,並於館內及戶外岩石公園進行活動,包含「岩石礦物闖關遊戲」、「化石繪畫挑戰」及「金瓜石互動遊戲」,讓參與孩童在活動中學習,並能更進一步了解地質科學。

昆蟲標本館
昆蟲生態戶外探索及
昆蟲形態內外
解剖紙模DIY
本課程帶領孩童實地於昆蟲館後花園進行戶外尋蟲探索與採集活動,再進入教室研習昆蟲與自然生態知識,並由學童自己動手將昆蟲形態內外解剖紙型,DIY還原成昆蟲造形,使小朋友由紙模實作中學得印象深刻的昆蟲構造與自然生態知識。

物理文物廳
五彩繽紛的萬花筒
自電影「阿凡達」開始,3D電影開始蓬勃發展。透過配戴特殊的眼鏡,栩栩如生的立體影像就在我們眼前。到底這是何種神秘力量,讓我們看得到卻摸不到呢?!課程中,介紹3D電影的原理以及光的物理性質,並透過小實驗來體驗光的特質!

農業陳列館
追蹤在地良食—
產銷履歷大搜索
近年來臺灣食安事件層出不窮,因此農業陳列館以「追蹤在地良食-產銷履歷大搜索」為主題,舉辦探索闖關學習護照、Q&A翻翻樂與食安年表大家來找碴之學習活動,引導兒童認識產銷履歷制度,重視日常飲食的來源並養成良好的消費素養。


- 左:地質標本館探索/中:昆蟲生態戶外探索/右:物理原理體驗 -

8月17日 第二梯次

館別
創意課程
課程簡介

檔案館
黃金章傳說
公文、檔案…對孩子們來說是陌生的,檔案館的兒童體驗營,輕鬆的分組闖關遊戲中,帶入公文檔案的概念,讓孩子們了解檔案應用的重要性,並獲得有關公文各式印章用途的知識。

動物博物館
探索魚類標本館
的角落
透過對魚類標本館的探索,了解魚類標本館的歷史及豐富的典藏資源,進而認識什麼是魚類、為什麼要做魚類標本,並實際動手做魚類標本,結合有趣生動的魚類研究小故事,更能了解魚類標本研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植物標本館
植物的繽紛世界—
探索與觀察
利用庭園及展示室展出之植物與標本結合故事、遊戲、搶答、手作、剪貼與繪畫等趣味活動,導引孩童學習與植物形態、分類、利用、傳播等相關之架構舆概念,開啟學童的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並培養探索與觀察植物的能力。

- 左:黃金章傳說挑戰遊戲/中:固定魚標本/右:考古學家掘啊掘 -

8月19日 第三梯次

館別
創意課程
課程簡介

醫學人文
博物館
醫學的推手
藉由建築特色、歷史背景及主題展示,探索醫學人文博物館,讓小朋友了解臺灣醫學人文歷史進展。以互動遊戲體驗的方式,探尋醫學發展背後許多無名推手的付出與醫學相關故事,進而引發孩童對於醫學之興趣。

校史館
整個校史館
就是我的遊樂場
臺大校史館蘊含豐富多樣的校史記憶、文物與故事,透過趣味活動過程,啟發小朋友探尋歷史脈絡與文物,進而珍視歷史,並了解其內涵。課程規劃分為「校史簡介」、「趣味競賽」及「頒獎與分享」,讓小朋友們透過遊戲的方式了解臺灣大學的校史,並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

人類學博物館
考古學家掘啊掘
這是一場為孩子設計的模擬考古體驗,內容包含三大主題,帶領學員們一塊進入考古學家的神秘尋寶之旅!
過去|考古是什麼?考古方法與工具介紹
現在|掘啊掘!發掘箱考古模擬體驗!
未來|考古藝術創作—留下今日的記憶

在博物館群辦公室及各館創意發想與規劃執行下,活動圓滿成功。由學員回饋問卷整體分析結果得知,高達97%的學員對於活動課程表達滿意以上程度;表示下次舉辦學習體驗營活動,很希望再來參加者更達到100%。孩子們在學習心得中,用鉛筆畫下課程手作成品及習得的標本知識,表達著透過活動獲得豐富的知識、課程非常好玩有趣等,給了我們最棒的回饋。博物館群辦公室也在活動結束後,特別整理每位學員參與活動之精采照片,寄送給家長與小朋友留念;同時,亦接獲許多家長來信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規劃與貼心服務,讓小朋友在臺大的豐富典藏與創意課程中趣味學習、獲益匪淺。

臺大博物館群將持續發揮社會服務功能、落實社會教育理念,規劃適合不同年齡層的推廣活動,讓臺大博物館群的瑰寶珍藏,在參與民眾的心中,落下知識的種子,漸漸綻放一朵朵美麗的花。

整個校史館就是我的遊樂場─2015校史館兒童學習體驗營活動紀實

校史館營運組.蘇晏/陳南秀

今年度的博物館群暑期兒童學習體驗營,校史館以「整個校史館就是我的遊樂場」作為主軸,希望學員們不再認為歷史只是冷冰冰、無趣的學科,而是能夠將其融入闖關遊戲,讓歷史變成有趣無比的一件事!

校史館的闖關遊戲,分別在6個主題單元展區設置了6道關卡,分別是:畫畫臺大、校長你好、我們一起8、聽歌填空、搶救名人以及回到過去。20位學員分成4組,小組再以兩兩對抗的方式進行遊戲,完成任務或是獲勝者在記分板上予以加分。

畫畫臺大 ▎以臺大各地的著名景點為題目,讓參與學員在限制時間內簡單地畫出這些地方,交由組員們猜出地點。在有限的時間內,連我們這些對校園環境熟悉不已的臺大學生,畫出的都是歪歪扭扭的圖,更不用說這些可能是第一次踏入臺大校園的學員們呢。只見簡單的黑色簽字筆畫出了一些奇怪的方格,隊友們絞盡腦汁地猜著各種答案,輪空的關主們也私底下偷偷猜測,最後才知道原來是普通教學大樓!

校長你好 ▎是拼圖遊戲。學員們想辦法還原掛在校史館牆上的十任校長畫像,拼出來後還要回答出正確的校長姓名。是個比速度的遊戲!小朋友們十隻手湊過來喳喳呼呼地:「這塊應該放在那個角落!」「那個是他的手!他的手在哪邊?!」過程中充斥著各種興奮與激動,好不容易拚完了以後,還要找出這究竟是哪一位校長,又是一陣兵荒馬亂。「找那個紅色領帶的!」「可是每一個都有紅色領帶啊!」「那就找那個雞蛋頭戴眼鏡的老爺爺!」「好!」

- 左:畫畫臺大─位於校園地貌變遷與跨世代座標記憶展區。/
右:校長你好─位於臺灣大學大事記展區,裡面包含臺大十位校長的介紹。 -

我們一起8 ▎是個培養記憶力的遊戲。學員們圍成一圈輪流喊出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並輔以拍手,次數一次次地累積,直到有人出錯。第一、而變十,大家速度都很快,但到了第四、第五遍時,猶豫的次數便開始多了起來。尤其是說到最後一個「人」字時,到底是該拍手或是該繼續往下接?運勢好的時候,可以輪流十幾次都沒有人出錯,但是一個恍神,可能第三輪就出錯了呢。

聽歌填空 ▎是考驗聽力的遊戲。音響循環撥放臺大校歌,學員們想辦法用準備好的字卡排出正確的校歌歌詞。音響播放的是合唱團所演唱的版本,因為整首歌音調較高又有和聲的關係,其實不容易辨認。只見小朋友們或揮舞著字卡或湊在音響旁邊睜大眼睛試著專心分辨,那些「的」字應該放在哪裡,或是究竟是「高聳的玉山」或是「玉山的高聳」,著實琢磨了好一陣子。

- 左:我們一起8─位於臺大精神展區,傅斯年銅像下方基座即臺大校訓八字。/

右:聽歌填空─位於學校象徵展區,裡面包含校歌、校徽、校花、校旗等的介紹。 -

搶救名人 ▎則是最激烈的一個遊戲,這個遊戲的另外一個名稱為「攻佔中央橋」。兩隊先在中央橋的兩端,學員們手握各大名人的籌碼,在校史館的中央橋上以猜拳的方式過關斬將,只要能夠成功到達對面,就可以從敵隊手中獲得一個籌碼!小朋友們大叫著「剪刀!石頭!布!」一邊往前廝殺,運氣好的小隊甚至贏得了對面所有的籌碼!

回到過去 ▎則是發揮小朋友表演天分與模仿能力的一個遊戲。學員們穿上以前的學位袍,模仿出臺大學生畢業團體照的姿勢。動作千奇百怪,小朋友還得想辦法比劃出提示圖片中道具的樣子,例如奇怪的眼鏡、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仙女棒等等,十分有趣。

- 左:搶救名人─位於追求卓越展區,裡面包含臺大名人堂、名譽博士的介紹。/

右:回到過去─位於校園生活展區,介紹臺大食衣住行育樂的發展軌跡。 -

短短的幾個小時在小朋友的笑聲中過得特別快,不知不覺就是結束的時間了。計算分數後是他們最期待的頒獎典禮:學員們拿到了校史館精心準備的小禮物,滿載而歸地離開了校史館。除了讓學員們享受遊戲的樂趣以外,也希望他們能夠透過這次的營隊活動更了解臺大、甚至是我們生活的臺灣這片土地上的一點小故事。

※右:最後中央橋大合影

2015 校史館留言一句傳情百年 畢業生留言活動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

校史館廣受好評的畢業季活動:「留言一句 傳情百年」,一轉眼已經邁向第九年。往年,留言活動僅限在館內進行;今年,除了館內固有的書房之外,校史館特地在畢業典禮當天開拔到新體育館佈置留言攤位,實踐對「準校友」的「外展」服務之外,同時也讓畢業生的家人以及友人參與留言見證。

雖然校史館原意如此,但在畢業典禮會場的攤位,許多陪同畢業生前來的阿公阿嬤,看到自己阿孫好不容易從臺大畢業,卻在校史館留言冊留下慘不忍睹的字跡,哀嘆之餘,只好拜託校史館,讓他們也可以挽袖下筆,幫忙「修飾」字跡一番。這中間當然也少不了四處搗蛋的小朋友,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在留言冊上留下自己的塗鴉;或許是想沾沾好運,以期數年後成為家族裡第N個臺大人。

至於在館內,和往年一樣,有一人獨白的豪情壯志,有好友或情侶的未來約定,有社團校隊的對學弟妹的深深期許;但今年最特別的是,一位在校史館服務的大四同學,特別請求館方准許讓她的外祖父,一位高齡90歲的老先生,不僅僅見證她的留言,更能與她一同書寫畢業心情。
原來,這位同學的外祖父一生學業波折,考場多失意。雖然曾經進入臺大中文系就讀,但待不上幾個月便中輟,常自嘲是臺大的「敗卒殘兵」。因此,透過校史館的畢業生留言活動,這位孝順貼心的同學想幫她外祖父圓這個未竟的大學夢。

這位同學的外祖父雖然踉蹌離開臺大,但並未因此減卻對文學的熱情,依舊立志當個「投稿勇士」。他度過十稿九退、八退、七退、六退 ... 的日子,後來,寫出了「‪‎魯冰花‬」等等家喻戶曉的作品;並且在2008年時,受邀執筆「臺大八十 :我的青春夢」的首章。

原來,這位老先生就是鼎鼎大名的文學巨擘鍾肇政!他奮勇向上的人生故事,以及在校史館字冊所留下的「我愛台大 永遠永遠」八個字,也鼓舞了許多在文學路上奮鬥的臺大人。

過去,校史館總強調「留言一句 傳情百年」是專屬臺大畢業生的活動;但今年的嘗試,證明若能讓畢業生一家同喜,闔家同樂,無疑是讓這個活動更具意義了!我們期待明年的畢業季留言活動,能為臺大校史帶來更多驚喜。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吳姿慧、林琦、林鳳儀、洪菀均、張端桂、梁素瑜、莊詒婷、陳巧倫、陳南秀、陳靜慧、黃玉汶、詹幼華
吳姿慧、洪菀均、陳靜慧、陳南秀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炎炎夏日,舊雨新知,Nice 圖 meet you

年(選單): 
民104年
月(選單): 
8月
期數: 
184
主編的話標題: 
炎炎夏日,舊雨新知,Nice 圖 meet you

炎炎夏日,舊雨新知,Nice 圖 meet you!圖書館為了迎接新學期,將開始一連串迎接舊雨新知的活動:尋寶、書展、微講座及影片欣賞,歡迎大家參加。本期首先可以看到新生圖書館尋寶活動,去年的LIB星際大冒險闖關活動還不夠刺激嗎?今年的「特務L接班人」絕對讓你眼睛一亮,眾特務們快來瞧瞧活動內容。嘿,但若對於圖書館還不瞭解,擔心闖關活動無法順利完成怎麼辦?8月底起可至圖書館網站報名參加圖書館之旅,讓你在最短時間一手掌握圖書館大小事。漫長暑假似乎已過了一半,炎炎夏日何處去?快來圖書館探索豐富的館藏,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 ─ 園藝暨景觀學系吳俊達老師專訪

學科服務組.王冠婷

很榮幸邀請園藝系擔任圖書委員多年的吳俊達老師來到圖書館,與我們暢談各個時期使用圖書館的經驗,並回饋查找資料過程中遭遇的困難與問題,謝謝吳老師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供我們作為日後改善服務的依據。

圖書館的過去與現在
吳老師是臺大的校友,學生時代就開始使用圖書館,憶起當年圖書館還是使用卡片目錄的年代,大學時曾修習植病系劉嵋恩老師「資料收集」課程,課堂上劉老師介紹圖書館使用的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教導學生如何使用卡片目錄查找書籍。吳老師說在使用圖書館的過程中,逐漸了解植物學相關書籍的分類號在SB,也對圖書館整理書籍的方式有一個整體的概念。除使用農業與植物學等專業書籍外,喜歡歌劇的吳老師求學時期也會使用語文中心的視聽資料,彌補了個人收藏上的不足。

[註] 趁著這次訪談,我們也向吳老師推介圖書館訂購的Naxos Music Library資料庫,其內容收錄超過五千張隨選唱片,曲目包括古典音樂、傳統爵士、現代爵士及世界各地民謠等。

吳老師表示,後來圖書館開始使用TULIPS自動化系統,使用電腦檢索資料更加快速方便。今昔相較,吳老師指出另一個較大的差異在於以往臺大圖書館是分散式,各系有自己的系圖,雖然許多園藝相關書籍都在園藝系圖,但以前找資料還得跑其他系圖。現在的總圖啟用後,系圖的藏書都集中到總圖,使用上比較方便。吳老師曾在其他學校任教,深深覺得臺大圖書館館藏豐富多元,對教學研究相當有幫助。

吳老師在教學與研究上,主要使用農業與植物學方面的專業書籍,由於本身從事園產品採收後處理的研究,也涉獵食品科學方面的資料,不管是圖書或期刊,吳老師都經常使用。資料庫方面,常用AGRICOLA農業資料庫,過去也很常使用另一個圖書館已刪訂的生物學資料庫BIOSIS Previews。

我國果樹產業面臨的挑戰
臺灣的地理位置與精緻農業栽培技術,締造國產優質熱帶、亞熱帶水果的美譽。然而,有關這類易腐性生鮮園產品採收後,保鮮貯運的研究與適合的處理流程資訊,卻遠不及溫帶果品,使得這些園產品往往只能在當地消費,無法長程運銷至國際市場,這也是目前我國果樹產業面臨的挑戰。

吳老師特別推薦一套叢書,由墨西哥 Autonoma de Queretaro大學(Universidad Autonoma de Queretaro) Elhadi M. Yahia教授擔任總編輯的《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Fruits》(索書號 SB359 P57z 2011 v.1-4),於2011年由Woodhead Publishing出版,邀集當今著名熱帶、亞熱帶水果採後處理約120位專家,針對67種水果品項系統性、完整的闡論採收後生理與處理流程。第一冊提供與熱帶、亞熱帶水果採收後處理相關的基本資訊,包括熱帶、亞熱帶水果在全球消費趨勢、營養價值、採收後生理變化、貯運技術與條件之基礎概念。而第二至四冊則是各個果品品項的專文論述,依照水果英文名稱排序。值得推薦給熱帶、亞熱帶果樹研究者、採收後處理從業人員參考。

電子期刊全文延遲造成教學研究上的困難
吳老師表示近幾年期刊經費緊縮,許多期刊刪訂紙本後,雖可使用集成商提供的電子期刊資料庫,但部份期刊有全文延遲的現象,許多新文獻一年後才看得到,會是研究過程中的一大問題。即使可透過JADE申請單篇文獻,須另外付費又是另一項負擔。

中文期刊文獻資料庫不易檢索
吳老師另外提及,相較於西文期刊文獻資料庫,中文期刊文獻的檢索比較困難,目前常使用華藝線上圖書館查找中文期刊文獻,可能由於中文期刊文獻資料庫索引建置不若西文期刊文獻資料庫完備,不太容易檢索出需要的資料。

電子書下載方式多元造成使用困擾
目前圖書館訂購的電子書平台眾多,有些可以整本下載,有些有下載頁數限制,有些需要另外申請帳密才能下載全文,有些則是使用計中帳號登入,對於不同平台電子書使用方式各異之現象,吳老師指出常會造成使用上的困擾。

邀請館員至專題討論課程講授圖書館資源與服務
吳老師提及園藝暨景觀學系大四專題討論通常會邀請圖書館派員至課堂介紹如何使用圖書館。由於有些研究生在大學時並非就讀臺大,對臺大圖書館並不熟悉,將來會邀請圖書館派員至研究生專題討論課程為新進研究生講授圖書館資源與服務。

書目管理軟體對研究過程的重要性
吳老師特別提到書目管理軟體Endnote對研究生的重要性,寫論文可省卻校正文末參考文獻的時間,推薦同學至圖書館學習Endnote書目管理軟體。利用Endnote自建的library,不僅有助於求學時期整理文獻,將來若仍從事相關的研究工作,仍可以繼續檢索使用。

[註] 本次訪談中也向老師介紹圖書館除提供約課服務外,每個月舉辦HELP講堂提供資料庫講習課程,同學有任何使用上的問題也可個別申請「與館員有約」深度諮詢服務,另外臺大圖書館數位學習網亦提供ENDNOTE數位學習課程供同學自習。

圖書館有Google無法取得的資訊
從訪談過程中,得知吳老師查找資料時,習慣先上Google搜尋,Google找不到再到圖書館找。「因為圖書館有付費的資源可以使用,有Google沒有辦法取得的資訊。」他認為進圖書館的人越來越少,並不代表圖書館的使用者在減少。「因為電子資源變多,並不一定要到圖書館親自使用,才叫做使用圖書館。」

加強圖書資源推廣,讓同學知道圖書館有什麼
吳老師特別讚許圖書館推廣的用心,「相較於以往被動的推廣方式,現在圖書館在推廣上運用一些課程、導覽或遊戲,讓同學很容易知道圖書館有什麼資源。」吳老師認為要讓同學知道圖書館有什麼,他們才會知道進圖書館要用什麼。「未來會利用專題討論課程,邀請館員向同學說明資料庫如何使用,同學將來做作業、寫論文需要搜尋資料,就會到圖書館。」

在教學上,吳老師推薦同學善用圖書館園藝、植物、食科方面的專業書籍。課餘則推薦同學使用多媒體服務中心的歌劇或電影方面的視聽資料,特別是可以外借的家用版DVD,老師也提到同學可能不知道圖書館也提供休閒娛樂的多媒體資料,可以加強推廣。「不確定同學是否瞭解圖書館有這樣的資源?因為同學通常都把圖書館視為學術研究的殿堂,其實圖書館也提供娛樂性的資源,建議未來圖書館可以加強推廣。」

關於圖書館空間改造的意見
圖書館未來將建置自動化高密度書庫典藏圖書館部分館藏,未來總館空間將做進一步的空間改造與規劃,此次專訪我們也詢問吳老師的建議與看法。老師認為過期期刊和碩博士論文由於有特定、已知的書目資訊,適合搬遷至高密度書庫。「因為查閱的過期期刊文獻在特定卷期,不需要翻閱,現期期刊較可能被整本翻閱;但是書籍是需要翻閱的,讀者會前去書架瀏覽。因此,過期期刊比較適合搬到高密度書庫去。書籍的瀏覽功能很重要,若空間允許的話,建議圖書還是留在總圖,如果空間不足的話,只好篩選年代與借閱率較低的書籍搬遷至高密度書庫。若圖書館已建立一個標準,當然勢在必行。博碩士論文建議都移至高密度書庫,需要的論文通常是已特定某作者的作品,有需要時才進行調閱。」

訪談中,我們告訴吳老師未來圖書館空間重新改造,會增加使用者可以輕聲討論或演練的空間。吳老師認為「以目前圖書館空間而言,並不適合使用者討論,除非規劃可以預約作為討論的空間。事實上各系通常都已規劃學生討論的空間,同學比較傾向就近在系上討論,而不用另外跑一趟圖書館。但如果沒有那麼多人進來圖書館,就有更多空間做其他用途。」

最後,非常感謝吳俊達老師的分享與意見回饋,讓我們有機會更加了解系所師生對圖書館的需求與看法,圖書館會更加主動與系所聯繫,積極推廣圖書館資源讓同學知道,進而促進其對圖書館的利用。

特務L接班人 ─ 噓!!~~這是圖書館和你的小秘密!

推廣服務組.魏怡君

為了讓新生藉由趣味的闖關遊戲快速地認識圖書館環境,及其提供的各項豐富資源及優質服務,圖書館特別設計「特務L接班人」活動,自9月2日起至9月30日止,歡迎新鮮人們勇於自我挑戰,成為校園裡最IN的超級特務!

任務一共分為三個部份:

1. 「我是接班人」
首先,請到圖書館1樓特務L秘密情報基地櫃臺索取「特務闖關圖」,或參加新生入門書院圖書館課程時領取,至各樓層關卡完成指定任務。找尋分佈於圖書館各樓層9大關卡之過關章,蓋到對應的地圖內,就算破關。

凡持完整闖關圖到1樓特務L秘密情報基地櫃臺填寫問卷即可參加人人有獎的抽獎活動,共有1800組精美獎品等你來唷!
如果這些對你來說都只是一塊蛋糕,圖書館還為高手們送上了無限挑戰加分題-讓你到典藏歷年臺大珍貴記憶的校史館來小試身手!若成功闖關,校史館風雲小禮馬上帶著走!

2. 「英雄點點名」 (新生限定)
只要在圖書館1樓特務L秘密情報基地櫃臺持自拍道具拍照,上傳照片至本館粉絲頁,並TAG點名其他臺大朋友,前100名上傳者即可額外獲得特務 L神秘信物一份,說不定還可以登上組織最高榮譽:『每週之星英雄榜』唷!為了壯大組織聲勢,新生們快來英雄點點名吧~

3. 「Nice 圖 meet you」迎新大獎加碼抽 (新生限定)
圖書館將於每週三(9/16、9/23、9/30)抽出共18位幸運兒,另外贈送「Nice 圖 meet you」迎新大獎,包含校園必備腳踏車、超cute總圖書館微型積木、文青馬克杯及吸水杯墊等…。一生一次的機會,請臺大新鮮人務必把握機會來場華麗的特務冒險吧!!



開學季!歡迎來到臺大之圖書館之旅

推廣服務組.魏怡君

臺大圖書館是全國館藏量最多的大學圖書館,豐富的人文及科技文獻、完善貼心的服務以及舒適的閱覽空間,
都是臺大人引以為傲的學術寶庫。
為協助初來乍到的您能早日認識和熟悉圖書館的環境、善用圖書館資源,
圖書館特別推出導覽服務讓您在最短的時間內,
一手掌握各項資源~
誠摯邀請您親身體驗臺大圖書館特有的魅力!
You are welcome to join “Know Your Library” tour.
In this 40-minute library tour, librarians will give you a brief overview of library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and let you know how to use NTU library for your study and research.

新進教職員圖書館之旅

1. 參觀總圖書館(40分鐘):於總圖書館前廳集合,將由館員帶領至各樓層參觀。
2. 圖書館服務與資源介紹講習(40分鐘)

8月25日(週二)10:30-12:00 / 9月10日(週四)10:30-12:00 / 9月16日(週三)14:30-16:00
線上報名|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616
新進研究生圖書館之旅

1. 參觀總圖書館(40分鐘):於總圖書館前廳集合,將由館員帶領至各樓層參觀。
2. 圖書館服務與資源介紹講習(40分鐘)

9月18日(週五)10:30-12:00 / 
9月22日(週二)14:30-16:00
線上報名|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615
新進國際生圖書館之旅- “Know Your Library” Tour

參觀總圖書館(40分鐘)
Tour of Main Library (40mins)

9/15 (Tuesday)
10:30-11:10
(English)

9/16 (Wednesday)
10:30-11:10
(Chinese)

9/17 (Thursday)
14:30-15:10
(English)

Online registration|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613

主辦單位|圖書館推廣服務組、學科服務組
活動洽詢|圖書館推廣服務組,Tel: (02)3366-4551,Email:tulce@ntu.edu.tw

《Mainay.男人》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會

原圖中心

「Mainay」是卑南族語「男人」的意思。想進入巴拉冠男子會所接受教育的男孩,對祖先及兄長的宣誓、對同輩互相照顧所許下的承諾,是卡大地布男孩成為「Mainay」的修煉之旅。

導演Uki Bauki曾經執導《太陽之子》、《為了要和祢永不分開》、天.地.人首部曲《Mainay.男人》,《太陽之子》與《Mainay.男人》兩部曾分別入選2013及2015年的部落電影院。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本次邀請Uki導演前來分享他從事紀錄片工作以來的經驗,同時帶來最新的作品《Mainay.男人》,期盼與各位一同
來了解卑南族男子的生命與巴拉冠在卑南族社會中的意義。

主講人 |
Uki Bauki 潘昱帆導演
日據時代前祖居宜蘭縣五結鄉加里宛部落,現為花蓮縣豐濱鄉新社(pateRungan)部落,噶瑪蘭族。

主持人 |
童元昭老師
美國南美以美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有大洋洲民族誌、文化與權力、文化與認同以及經濟人類學等。著作有《大洋洲社會:同源而多樣的文化》、《固定的田野與游移的周邊:以大溪地華人社會為例》等。

時  間|
104年8月29日(六) 14:00~16:10

地  點|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號,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報名網址|
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618

更多活動介紹請見:http://www.tipp.org.tw/events_article.asp?E_ID=3510

活動紀實: 

2015跨世代座標記憶畢業生篇票選結果公布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2011年10月,校史館曾經以全校性問卷票選的方式,調查臺大在校生心目中「K書討論」、「戀愛約會」、「社團活動」的最佳地點,並將票選結果以「跨世代座標記憶:在校生篇」小展覽的方式呈現。

當時,大一新生的填答率最高。

不過,新生在臺大念書不到一個月,可能都還沒有參加半個社團,他們填答的結果很值得……再推敲。因此,匆匆四年過去的現在,校史館很想知道當初填答率最高的這群新鮮人,真真切切在臺大校園生活打滾後,他們大學三學分的活動座標會是什麼概貌?

於是今年6月畢業季,校史館再次舉辦有趣的票選活動,邀請穿著學位袍、走進校史館拍攝紀念生活照的畢業生們填寫票選問卷。2011年與2015年票選的結果對照如下:

其實,大學三學分活動的最佳地點,事隔四年,臺大學生心目中的喜好,或說使用慣性,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出現差異的主要原因,均跟校方的工程規劃有關。例如2011年2月才正式排課啟用的博雅教學館,經過四年的使用證明,果然一幢符合現代活潑多元教學需求的教室,會受到學生青睞,在「K書討論」地點排名,擠進了第三名,但是還是無法撼動圖書館的書香地位;而「社團活動」地點的第三名,新生教學館取代了原來的綜合教學館,主因綜合教學館基地被學校規劃重建新教學大樓,因此綜合教學館從2012年開始斷電斷水,學生選擇社課的地點也只好轉移至相較於綜教距離稍遠的新生教學館;「戀愛約會」地點,本校重要景點醉月湖,在今年票選榮登第一名並不難想像,反倒是要問為何2011年的票選,醉月湖竟然擠不上前三名呢?翻開2012年3月的校務會議紀錄,原來2011年8月至12月,「年久失修、護岸傾斜有安全疑慮,又水質不佳、池岸過度水泥化、樹林過於陰暗等問題皆有待改善」的醉月湖正在進行整修過程,難怪戀愛約會地點榜上無名!

臺灣博物館和臺灣大學博物館群館際交流協議書簽訂記者會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

從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到國立臺灣博物館;從臺北帝國大學到國立臺灣大學。
改變的是機構名稱;不變的是,研究與教學的一脈相承。

2015年6月8日,是臺灣博物館和臺灣大學博物館群『大囍』的日子!臺博和臺大雖然遲至今年才簽訂館際交流協議書,但是事實上雙方在研究、培育人才的交流合作一直很密切;嚴格說來,雙方的姻緣一線,早在日治時期就已經『牽』成!
 

兩機構的前身:「臺灣總督府博物館」與「臺北帝國大學」在研究資源、標本蒐集與展示方面就有良好的合作關係。兩機構間合作最著名的例子,是1932 - 1933年間,在帝大各科系教授的參與協助下,完成了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創館25年來最重大的常設展更新。帝大參與該次展覽更新的教授包括:動物學的青木文一郎教授、礦物地質學的早坂一郎教授及丹桂之助理學士、歷史由岩生成一助教授、土俗(人類學)為移川子之藏及宮本延人等負責。此後,帝大的教授更長期以「囑託」(顧問)的方式參與總督府博物館的研究蒐藏與展示教育活動。

戰後,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改稱「臺灣省立博物館」,而「臺北帝國大學」改為「國立臺灣大學」,儘管時代變遷,但兩邊關係依舊緊密。例如,省博館首任館長,著名的魚類專家陳兼善先生曾兼任臺大動物系教授;人類學方面,臺大考古人類學系陳奇祿教授在 1958 至 1963 年間兼任省博館陳列部/人類學組主任。目前臺博館內人、地、動、植四大核心領域的研究人員也多出身臺大。彼此互有往來,未曾間斷。

今年十月,臺博即將主辦的「國際博物館協會─2015 自然史博物館年會」中,臺大博物館群也將成為要角,傾力支援會務。臺大博物館群除了參與論文及海報發表,提供場地舉辦惜別晚宴之外,屆時也將動員臺大學生、志工、職員協助臺博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貴賓。這將會是近年來雙方除文物典藏外,最重要的合作議案。

6 月 8 日的簽訂儀式,在臺大交響樂團演出悠揚的臺灣民謠中揭開序幕。本校張慶瑞副校長以及文化部蕭宗煌主任秘書,也特別受邀見證觀禮,讓這場典禮成為國內各大報以及新聞媒體的焦點。

臺灣大學與臺灣博物館跨越時代的情誼,也見證臺大博物館群與臺灣博物館交流的里程碑。雙邊的互惠交流,將為學術研究資源帶來更有效益的運用,為國、為民、為社會帶來更多益處。

畢業專輯三:什麼?大學生也要寫論文!臺大早期學士畢業論文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什麼?大學生也要寫論文!這不是研究生的事情嗎?是的,早期的大學生必須撰寫畢業論文才能順利取得學位,臺灣大學也不例外。接下來,讓我們跟著老校友翻著當初青春年代手寫的論文,回憶大學時期的點點滴滴。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行動資料庫,研究零時差 ─ 電子資料庫 APP 系統上線!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行動時代到來,許多臺大圖書館訂購的資料庫提供 了APP 或行動版網頁,便於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使用。我們彙整了這些資源於「電子資料庫APP」系統,資料庫APP大補帖攏底家啦!歡迎您多加利用喔!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大鳥文庫中最繽紛靈動的典藏 ─ The Birds of Asia

特藏組.李明玲

臺大圖書館特藏組典藏許多專藏文庫,各具特色,是研究人類、文學、語言、歷史、地理的豐富學術資源。其中,大鳥文庫是由大鳥圭介與大鳥富士太郎父子所蒐藏書籍,有一千一百多冊,多數是有關東方歷史、地理、宗教的英法文圖書。文庫內除了1冊14世紀羊皮手抄本、2冊西洋印刷術發明初期印行的搖籃期刊本,是本館珍藏的善本書,另有一套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的彩色鳥類圖錄—The Birds of Asia,提供與大家分享。

作者生平與著作

The Birds of Asia為John Gould(1804-1881)所著。Gould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鳥類學家及鳥類畫家,他本是園丁之子,因父親工作之故成為一名園丁。Gould不僅擅長園藝,也精於製作動物標本,有了這項技能,1827年他成為倫敦動物學會的動物標本製作師,有機會得以認識當時頂尖的自然學家,接觸到最新的鳥類藏品。1838年Gould帶著妻兒與動物蒐藏家John Gilbert一起來到澳洲尋找鳥類蹤跡。Gould 和Gilbert兩人走訪了澳洲各地與鄰近島嶼做田野調查,研究蒐集許多種鳥類,1840年返回英國後,出版了The Birds of Australia(1840-1848)。此外,Gould的澳洲鳥類著作還有A Synopsis of the Birds of Australia, and the Adjacent Islands(1837-1838)、The Birds of Australia Supplement(1851-1869)、Handbook to the Birds of Australia(1865)、The Birds of New Guinea and the Adjacent Papuan Islands,Including Many New Species Recently Discovered in Australia(1875-1888)。The Birds of Australia 8冊收錄681種鳥類,其中就有328種是由Gould新發現命名的,這套書出版耗時費力,堪稱是他最偉大的作品,也因他對澳洲鳥類研究付出的熱忱與不凡的貢獻,有澳洲鳥類研究之父的美名。

- John Gould
-
圖片來源:Wikipedia

Gould除了出版澳洲鳥類圖錄,他還撰寫或出版多種世界各地鳥類書籍,包括: A Century of Birds from the Himalaya Mountains(1831-1832)、A Monography of the Ramphastidae, or Family of Toucans(1833-1835)、The Birds of Europe(1832-1837)、A Monography of the Odontophorinae, or Patridges of America(1844-1850)、A Monograph of the Trochilidae or Humming Birds(1849-1861)、The Birds of Asia(1850-1883)、The Birds of Great Britain(1862-1873)等書。綜觀Gould一生,出版了41冊大部書,總計約3,000個插畫,他不僅是傑出的鳥類學家,也是一位成功的出版家、商人。而Gould之妻Elizabeth無疑是他出版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助手,協助鳥類繪圖與製版印刷。可惜的是,1841年Elizabeth自澳洲返英後不久去世,就由Henry Constantine Richter, William Matthew Hart和Joseph Wolf等當代備受推崇的鳥類畫家繼續Gould的出版志業。

-左:臺灣藍鵲/右:臺灣紫嘯鶇 -

33年淬煉而成的亞洲鳥類美麗身影
Gould的多部著作裡,臺大圖書館擁有一套他的作品:The Birds of Asia,共有7冊,內有530幅色彩鮮豔的亞洲鳥類印刷繪圖,涵蓋的地理位置從敘利亞、日本到摩鹿加群島,收錄的區域相當廣大。其中還包含許多當時未知的物種。這套書就像Gould的其他出版品,同樣花費多年才完成,從1850年問世,中間歷經Gould過世(1881年),再由R. Bowdler Sharpe接續,直至1883年出版完畢,時間長達33年之久。

- BHL的 The Birds of Asia電子書 -

值得一提的是,書內可見到臺灣特有種鳥類:臺灣紫嘯鶇、臺灣藍鵲、藍腹鷴;臺灣特有亞種:朱鸝、綠啄木、松鴉、五色鳥……等,即使書籍歲數已逾百年,現在翻閱起來,色彩依然繽紛動人,讓人驚艷不已。為饗讀者,圖書館以書內的鳥類為素材,製作年曆與便條紙紀念品,網站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BHL)還有數位化影像,讀者可以一睹為快,試著與自己所見所聞的鳥類參考比對,更添樂趣!

- 圖書館紀念品─2015年曆及便條紙 -

參考來源
1. Wikipedia. John Gould. Retrieved July 16, 2015,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Gould
2. A. H. Chisholm. Gould, John (1804–1881). Retrieved July 16, 2015, from http://adb.anu.edu.au/biography/gould-john-2113
3. Australian Museum. John Gould. Retrieved July 17, 2015, from http://australianmuseum.net.au/john-gould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吳姿慧、林琦、林鳳儀、洪菀均、張端桂、梁素瑜、莊詒婷、陳巧倫、陳南秀、陳靜慧、黃玉汶、詹幼華
林琦、林鳳儀、莊詒婷、梁素瑜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2014年臺大博物館群工作成果概覽」電子書上線!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2014年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工作成果概覽》是2014年臺大博物館群精彩活動的全紀錄,內容詳盡地介紹10個成員館去年一整年度的工作成果,包含了館藏增加與維護、研究成果、交流參訪、參觀導覽解說服務、以及由各館工作人員精心策劃的特展、講座、推廣活動、工作坊等等,可謂琳瑯滿目,應有盡有。除了個別館舍的成果介紹之外,10個成員館共同努力的整體性成果也詳加說明。例如,2014年5月臺大博物館群主辦第二屆環太平洋大學協會(APRU)之大學博物館研討會,成功打開國際知名度,並且之後持續與京都大學綜合博物館保持密切交流。也是在這一年,博物館群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撰寫編輯出版了第一本書《標本・文物・我們的歷史:臺大博館群與藏品精選》……更多內容,詳見電子書

2014年博物館群工作成果概覽
作  者|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
出 版 社 |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

出版日期|2015年7月

裝  訂|電子書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