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揮別期末考,喜迎寒假賀新春!

年(選單): 
民104年
月(選單): 
1月
期數: 
177
主編的話標題: 
揮別期末考,喜迎寒假賀新春!

時光飛逝,又來到學期末的尾聲,揮別期末考的煎熬,同學們準備好迎接寒假了嗎?寒假期間圖書館開放時間有所調整,還請老師、同學特別留意。2014年底圖書館、校史館與博物館群舉辦多場精彩活動:有了解圖書館趨勢的「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數學‧書展》展示國內外知名數學家之著作,並搭配「數學家猜一猜」有獎活動;校史館的聖誕禮讚活動、動物博物館及植物標本館舉辦的「臺大假日兒童博物館」活動,以及博物館群舉辦之「博物館群‧參觀有禮」活動。展望2015年,寒假期間圖書館HELP講堂不打烊,帶您認識商管、生農領域資料庫;校史館「年輪:臺大實驗林的故事」特展持續展出,更開放中文預約導覽服務,帶您身歷其境,置身溪頭森林。更多活動精彩花絮與服務詳情請見本期館訊。

總圖書館寒假開放時間

閱覽組

★  寒假期間─1/19(一)至2/15(日)各樓層開放時間  ★
特殊開館時間:1/24(六)至1/25(日)因儲冰設備建置工程施工閉館(含24小時自習室)
春節期間:2/18(三)至2/23(一)閉館(含24小時自習室)
【2/16(一)-2/17(二)僅開放24小時自習室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1:00
8:00-17:00

地下室博碩士論文暨指參專室(B1)
9:00-17:00
不開放

多媒體服務中心(4F)
9:00- 20: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2/2(一)

特藏資料區(5F) 
9:00-17:00
不開放

B1自習室(A區24小時自習室)
◎ 1/23(五)開放至22:30止,並於1/26(一)上午08:00重新開放
◎ 2/18(三)至2/23(二) 春節閉館

《數學‧書展》活動報導

學科服務組.楊韻蓉

因應大學部學生的需求,數學系圖書室購置一批適合大學生閱讀的各式書籍和雜誌期刊,除特別規劃一個獨立區域陳列外,並於2014年12月22日至29日舉辦《數學‧書展》活動,展示高斯傳記以及丘成桐等知名數學家之著作。另外,翁秉仁教授亦提供甫創刊不久、具國際觀的數學普及雜誌--《數理人文》雜誌供現場展示,吸引了許多數學愛好者駐足觀賞。

- 左:展出之書籍/右:書展會場一角 -

書展現場亦舉辦「數學家猜一猜」有獎活動,列出12位古今知名的大數學家的肖像,讓大家來辨認,題目單(含提示)夾於展示書中,必須現場翻書找題目單才能進行猜獎。此活動吸引許多學生熱烈參與,更有同學揪團來參加,現場呈現許多人搶翻書籍找題目的景象,十分有趣。更有讀者以為這是出版社前來辦理的書展,詢問是否可以現場購書等等。此活動於聖誕節期間進行,除了書香之外,更讓圖書室充滿了濃濃節慶的歡愉氣氛。

以下為「數學家猜一猜」之題目,這幾位大數學家是誰?您知道幾位呢?答案及書展目錄請見數學系圖書室網站的最新消息


Year in Pictures 2014 - 用影像,追憶校史館的2014年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

2014年,是臺大校史館大豐收的一年。

5月,我們主辦了「第二屆環太平洋大學協會─大學博物館研討會」;此會議齊聚了來自全球13國,8位大學博物館館長以及超過20位的大學博物館研究、工作人員,來臺分享大學博物館之工作與研究成果,是今年國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博物館會議之一。9月,我們參與了「2014年京都大學─臺灣大學聯合研討會」;我們博物館群同仁於會中發表與詮釋的新概念,獲得京都大學博物館館長以及工作人員的讚賞!

校史館延續多年的業務,如「留言一字、傳情百年」、兒童體驗營、口述歷史專案等,都在2014年有更一步的發展。奠基於這樣的基礎,校史館首度與臺大實驗林合作,以「年輪」為主題,為川流廳特展汰舊換新;川流廳基金會董事長李華林博士,也特地自美返臺參與特展開幕。9月的新鮮人,是首批在校史館的時空膠囊裡種下願望的臺大新生。10月,修習服務課的學生,則成為「校史館夜未眠」的第一批房客。

5月,校史館又開啟舊總圖夾層書庫,與攝影社同學合作策展兩次,讓塵封多年的圖書館舊書庫,成為校園記憶暖流的出處。回收自總務處的舊式臺大學位袍,經過一番整理,在10月起,成為臺大校史館導覽員專屬制服;許多參訪人士,特別是來自博物館界的同仁以及校友,對這樣活化典藏的改變大加讚賞!同樣在10月,校史館婚紗以及導覽登記系統上線,提供訪賓與校友更加便捷的申請方式,對校史館的營運管理效能而言,具有躍進的重要性指標意義。在11月校慶日於校史館文昌位「誕生」的臺大校史館吉祥物─文昌寶寶,則是在露臉之後,旋即成為校史館內最受歡迎的展示品之一。祂的受歡迎程度,可以在祂甫一誕生一個月即告「失蹤」為證明。

2014年末,校史館彙整過去一年之精采照片、影片,並透過張嘉耘同學、陳劭芃同學串聯台大交響樂團,將校歌重新編曲,作為校史館年度回顧影片之襯樂;這支影片,也將成為校史館邁入開館10週年慶祝的序曲。

校史館「年輪:臺大實驗林的故事」特展,即日起接受中文預約導覽

校史館營運組

「他們一再重複的叮嚀,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歌曲〈美麗島〉中講述了先人努力開拓臺灣的種種艱辛,提醒著我們在享受繁榮的成果時也應感念前人種樹的功績。這塊美麗島是我們的搖籃,是母親溫暖的懷抱,養育著世世代代。2014年校慶期間,校史館於川流廳舉辦「年輪:臺大實驗林的故事」特展,以本校實驗林歷史為主題,內容涵蓋實驗林發展與變遷的各類史料,傳達實驗林「保育、教育、研究、經營」等理念,希望能發揚其在學術上所肩負的任務與使命。

實驗林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廳內除了展示文件史料,並陳設昔日林業工作使用的各式器具,牆上懸掛的老照片彷如一道道時光迴廊,帶領人們穿越時空,重回歷史現場,回顧林業輝煌的歷史。除了廳內各項展品之外,校史館也將陸續舉辦各項講座以及活動。

校史館特別規劃專業導覽,將帶您身歷其境,置身溪頭森林當中。透過專業的解說服務,您更可以了解實驗林歷史中的各種奇聞軼事,以及實驗林對環境保育做的貢獻,甚至是私房的遊玩景點喔!


- 左:展場入口主視覺/右:展場一隅,右側為溪頭著名景點「大學池」 -

想知道哪裡有實驗林最美的風景嗎?日本政府如何開發與經營森林?國民政府又如何將森林轉交給臺大管理?只要前來聆聽專人導覽,就可以獲得解答!

快來預約屬於自己的專屬導覽吧!

團體預約:請最遲一週前來電或來信預約
導覽時段:僅接受週一、週三至週五,上午9點至下午5點
聯絡電話:(02) 3366-3818 校史館 陳小姐
聯絡信箱:chennanhsiu@ntu.edu.tw ,主旨請註明「預約〇月〇日年輪展導覽」
※「年輪:臺大實驗林的故事」特展已於2014年11月5日在校史館川流廳開幕,展覽相關訊息請見活動網頁

活動紀實: 

《OCLC管理成員館會員大會》活動報導

書目服務組.林佩儀

承蒙教育部經費支持「我國加入OCLC管理成員館計畫」,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於2006年12月26日成立,迄今已邁入第八年。為使會員館瞭解OCLC與國際圖書資訊界之發展趨勢,並促進圖書館間的經驗交流,臺大圖書館於2014年12月5日舉辦「2014年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各場次專題演講簡介如下:

OCLC的未來發展、聯盟執行成果報告

主講人
專題演講

王行仁副總裁 (OCLC亞太服務部)
OCLC新趨勢與亞太圖書館合作

李明錦組長
(臺灣大學圖書館書目服務組)
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執行成果暨
OCLC第6屆亞太年會紀行報告

簡介:OCLC在圖書資訊專業上具指標性與領導性,其發展趨勢亦為全球圖書館界所關注,在亞洲地區除了建置合作圖書館計畫,也協助推動國家/地區和區域級的圖書館合作,將圖書館與OCLC全球合作相連,建立東西方接軌的國際能見度。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致力於臺灣中文書目的國際曝光度與合作分享,除報告今年豐碩的執行成果,並積極參與OCLC國際事務。

- 左:報到實況/右:陳雪華館長致詞 -

OCLC產品、研究與個案分享

主講人
專題演講

蔡淑恩主任 (OCLC亞太服務部)
全球化與在地化的OCLC服務個案分享

葉欣怡編審
(臺灣大學圖書館書目服務組)
OCLC Research近年研究趨勢與研究報告閱讀心得分享

蔡淑恩主任
(OCLC亞太服務部)
OCLC WorldCat Discovery Service國外聯盟合作案例分享

簡介:OCLC的任務是促進會員圖書館共建共享書目紀錄,並達成讀者共享全球圖書館各類型資源的目標。其服務含括提供全球圖書館館藏共有的平臺,並放眼每個地區獨特的文化保存與經驗傳承。不論是編目工具Connexion、研發工作OCLC Research、或是圖書館資源探索服務WorldCat Discovery Service等,積極的開發與創新服務以符合各地區的需求。在數位化時代,讀者使用圖書館,不再只是走進圖書館翻閱紙本書刊。OCLC Research以資訊尋求者的角度來反思圖書館從內容管理與組織到知識系統建立與服務,唯有瞭解讀者需求,才能提升圖書館服務的價值。WorldCat Discovery Service 結合First Search的檢索服務與WorldCat Local的探索功能,為使用者帶來全新的資訊檢索經驗。WorldCat Discovery Service超過15億筆電子、數位與實體資源,不僅擴充圖書館館藏的豐富性,也讓使用者透過單一、簡單的查詢方式,迅速且確實的獲取資訊。

- 左:張慶瑞副校長致歡迎詞/中: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致詞/右:OCLC亞太服務部王行仁副總裁 -

編目實務經驗交流與分享

主講人
專題演講

方碧玲組長 (淡江大學圖書館採編組)
淡江大學圖書館採行RDA經驗分享

陳郁文股長
(臺灣大學圖書館書目服務組)
臺灣大學圖書館中文人名權威建置經驗分享

簡介:自2013年3月31日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施行RDA編目以來,RDA已成為國際間圖書館界最新奉行的編目規範。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亦關注此編目規範之發展,邀請國內外多所圖書館同道進行 RDA編目實務經驗的分享與交流,淡江大學圖書館目前中西文資料皆已導入使用RDA編目,可以說是國內圖書館界的先鋒。除了對書目資料的描述呈現外,RDA也很重視書目與作者、主題間的「關係」呈現,而這就與權威控制有很大的關係。權威控制主要是透過關連、參照之概念,聚集相關書目資源,提升書目服務的品質與精確性。臺大圖書館對中文人名權威建置花了不少人力與時間進行著錄規範的討論與實施作業,並於2014年7月起正式啟用新欄位之權威格式著錄作業,期望藉由建置這些在地化的特色人名權威,加強與本地書目關係連結的展現,進而可提供給國際使用。

- 左:淡江大學圖書館採編組方碧玲組長/中:OCLC亞太服務部蔡淑恩主任/右:與會圖書館同道們專心聆聽 -

本次會員大會活動,總計有81單位達152人次參加。各會員館熱烈參與,座無虛席,足見會員們對於圖書館間經驗交流之重視。「2014年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能圓滿落幕,感謝所有熱情參與的會員館同道們,會員館同道們均表示獲益良多,並有機會將所學與實務結合,增進學習與成長。

夜寒●樂暖2014聖誕禮讚活動花絮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

寒冬歲末,校史館延續去年的活動,分別在12月12日 (五) 19:00-20:00、12月20 (六) )8:00-19:00 邀請鋼琴社與合唱團至館內報佳音,用溫暖的樂聲,歡送2014年,也讓承受期末課業壓力的學生、結案工作壓力的教職員以及一般民眾等,在校園裡享受一個寧靜安詳的聖誕樂夜。

- 由臺大合唱團演唱的聖誕曲目 -

- 由臺大鋼琴社帶來的舒伯特即興曲 -

有別於去年的「初試啼聲」,2014年歲末,台大合唱團除了傳統聖誕曲目之外,還帶來了莎士比亞的情詩Tell Me Where is the Fancy Bred,Richard Rodgers Lorenz Hart的名作The Blue Moon等;而鋼琴社,則帶來古典的舒伯特即興曲,以及近代的凱文•柯恩的Through The Arbor等曲目。

- 為貼近更多一般社會民眾,校史館於臺北大眾捷運系統張貼海報宣傳本活動(張庭瑜提供) -

2014年的聖誕節正逢冬至前後,校史館希望透過這樣的音樂藝文活動,為訪賓帶來夜寒,樂暖的感受。

臺大兒童博物館──不問社會能給什麼,而問我們能做什麼?

博物館群.生命科學院

臺大校內的學術氛圍一直給人高不可攀的印象,而臺大博物館群,正是將專業知識傳遞給大眾的橋樑。在生命科學院郭明良院長及臺大博物館群陳雪華館長的支持下,動物博物館及植物標本館自2013年開始舉辦「臺大假日兒童博物館」活動,由生科院成員報名規劃活動,將所學的知識、研究方法、過程及結果,利用博物館藏品、個人收藏標本、自製圖卡或多媒體檔案等,設計深入淺出的解說及遊戲,向小朋友及家長們揭露多項生命的奧祕。從酵母菌到蕈類的特徵,植物的形態及氣味、民俗植物的故事、昆蟲與植物的關係、貝殼形態與幾何、動物腸道細菌,到動物行為、生態保育甚至考古學的研究,內容多元繽紛。

- 左:標本 (榕果小蜂) 激發小朋友的好奇心和觀察力,而且原來放大鏡這麼好用/
右:即使小如酵母菌,透過顯微鏡就能觀察,經過解說更知道酵母菌也是活生生的細胞 -

上述活動自2013年9月開始舉辦,於週六下午在生科大樓門口設置活動攤位,為期6週的時間內共吸引近250組家庭、700位觀眾參加;建立口碑後,2014年兩學期共16週的活動,更有超過1200個家庭、4000多人參加,獲得更大的迴響。雖然名為兒童博物館,但前來的家長與孩童同樣熱衷。發起的于宏燦、胡哲明兩位教授,也因此體認大學博物館除能協助大學高等教育及專業學術研究之外,亦為大學通向社會的窗口。而在推廣科普教育的同時,同學們也能藉此機會走出學術象牙塔,服務民眾。

與其他博物館機構不同,大學博物館所擁有的資源不僅只有收藏的物件,還包括參與教學及研究的教職員生。因此,本活動招募學生設計活動,將自身所學的知識轉化,傳遞給不同背景及年齡層的社會大眾。對學生而言,與觀眾的互動除能磨練自身的溝通技巧,家長與孩童旺盛的求知慾及充滿創意的提問,也刺激其反省自身學識深度與廣度之不足。博物館在此作為一個平台,提供宣傳、場地及流程的規劃,館員郭偉望、鄭淑芬、林怡蓉不但催生此活動,還繼以觀察、紀錄、訪談及評估等研究及收藏工作,厥功甚偉。

曾設置攤位的35人中,雖以生科院成員為主,但文學院及生農學院的學生亦跨院參與,甚至有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及中國文化大學生命科學系的同學前來共襄盛舉。生命科學院歡迎更多同學報名加入兒童博物館行列,企望全校師生共同突破學科藩籬,一同支持這獨特的博物館活動。

→右:貝殼是生命,也是幾何圖像的創作家,聽大姊姊來解說

臺大兒童博物館網頁:http://kidsmus.ntu.edu.tw/
臺大博物館群網頁:http://www.museums.ntu.edu.tw/

臺大博物館群‧參觀有禮 活動紀實

校史館營運組.王麗媛

您知道臺大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
珍貴學術標本及文物藏品嗎?
臺大博物館群,等你來一探究竟!

臺大博物館群自2008年11月起,每週三、週四及週六下午持續推出「博物館群定時導覽」活動,提供本校師生及社會民眾認識與了解大學學術殿堂裡不同領域之學術標本與文物,期透過各博物館的專業導覽解說,帶領訪賓實地探訪這些獨特珍貴的歷史珍藏。

適逢臺大校慶及博物館群定時導覽六週年,自2014年11月15日起,臺大博物館群結合參觀與定時導覽舉辦「博物館群•參觀有禮」活動,並設計推出「博物館群藏品套卡」(12款/套)特色紀念品。

「博物館群藏品套卡」(12款/套) 介紹
【卡片正面設計】
邀請藝術家繪製博物館群10館、磯永吉小屋標本/文物及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等12款手繪圖,並搭配中/英文名稱設計專屬卡片。
【卡片背面設計】
12張卡片背面可拼湊出一個完整臺大校徽原始版(1982年版)圖樣。此外,參加2014/11/15~11/27期間博物館群定時導覽的訪賓,獲贈的「博物館群藏品套卡」(12款/套)還有專屬的牛皮紙卡包裝盒唷!

活動期間,訪賓們除了參觀博物館群各館、磯永吉小屋及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一一收集各館專屬藏品小卡,享受蒐集的樂趣外;另可參加11/15-11/27的每週三、週四及週六任一場定時導覽,聆聽各館專業的導覽解說,獲取「博物館群藏品套卡」(12款/套)一套。
定時導覽活動,獲民眾熱烈響應,幾乎場場爆滿,並意外吸引許多小朋友參與;12館限量贈送的博物館群特色藏品小卡,也在12月中陸續領取一空。
未來,博物館群將持續推出各式多樣的活動,
歡迎持續鎖定博物館群網站最新消息:http://www.museums.ntu.edu.tw

HELP 講堂 2015年 1 月課程 ─ 認識商管資料庫、生農文獻查詢,寒假也要持續充電!!

學科服務組

正為文獻查詢與管理苦惱的您,一定要來參加「HELP 講堂」才可以! 「HELP 講堂」是由圖書館每月為您精心準備的圖書館資源介紹課程, 1月課程包括:1/19(一)【 認識商管資料庫─ABI/INFORM、BSE、Emerald Management Xtra】、1/22(四)【生農文獻查詢─AGRICOLA 與 CAB ABSTRACTS】,歡迎報名參加。

◆ 課程詳細介紹:http://tul.blog.ntu.edu.tw/archives/14112
◆ 線上報名: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582

EndNote X7.2 新功能教學 ─ Share Library 文獻共享

學科服務組.張育銘

EndNote 最新 X7.2 版,提供「Share Library」共享功能,您可開放 Library 中的文獻、全文與至多 14 人共同維護、增刪修改,適合同一實驗室或研究團隊共同進行文獻閱讀與分享。《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臺大實驗林的日治新聞及史料二三則

校史館營運組.杜英

適逢兩個月前(2014年11月5日)開始,在臺大校史館川流廳特展「年輪:臺大實驗林的故事」,因之精選二三則有關臺大實驗林之前身:即「東京帝大農科大學臺灣演習林」創設前後之新聞報導及史料,以饗讀者。《連結至校史館繼續閱讀!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吳姿慧、林琦、林雅惠、張端桂、陳巧倫、陳南秀、莊詒婷、陳靜慧、陳建翰、黃玉汶、楊雅惠、詹幼華
張端桂、陳巧倫、黃玉汶、詹幼華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寒冬之中不可思議的圖書館

年(選單): 
民103年
月(選單): 
12月
期數: 
176
主編的話標題: 
寒冬之中不可思議的圖書館


寒冬已近,圖書館的服務及活動依然如火如荼進行。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的閱覽桌面上偶爾會出現橡皮擦屑堆成的小山,館方貼心提供出借清潔刷服務,歡迎讀者們多加利用。如果你愛好兒童文學或從事文化相關工作;如果你在求學過程中曾在課本中讀過桂文亞的作品,或是讀過她在民生報編輯的數百冊原創童話、詩歌、兒歌、散文和小說,歡迎一起「走進思想貓文學書房」。對生態研究有興趣的同學,千萬別錯過生態演化所何傳愷老師的訪談!除此之外,圖書館紀念品優雅上市囉!希望分享給喜愛的讀者。更多精采內容不容錯過,請各位參閱本期館訊。

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貼心服務─自助清潔刷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

您在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館內,是否曾發現閱覽桌面上偶爾會出現由橡皮擦屑堆成的小山?真的很感謝讀者們願意順手將閱覽桌的細小垃圾集中在桌上,為了呼應讀者的美意,自103年11月18日起於一樓開架閱覽室學科服務櫃台提供「自助清潔刷」,使用步驟如下圖所示。

推出後觀察有讀者主動協助處理桌面,也計劃近期再推廣至二樓自習室使用,在此感謝各位讀者對共同維持閱覽環境的付出!^^

如想了解更多關於本館的訊息,歡迎蒞臨本館粉絲專頁按讚!

臺大校史館婚紗攝影申請以及導覽申請系統上線!

校史館營運組

自開館以來,校史館不僅是校內外訪賓最喜愛的參訪地點之一,也是校友以及教職員最熱門的婚紗攝影取景地點。在網路無遠弗屆的口碑相傳之下,目前校史館平均每月收到的導覽登記申請已近30件,婚攝申請約在10至15件左右。為使申請手續以及審核方式更加便利流暢,建置婚紗攝影以及導覽申請系統;以下簡要說明申請流程:
1.至校史館首頁,在右上方選項攔按「申請」。

2.到申請系統中,選擇欲申請之項目。
3.閱讀導覽或婚攝規則後,請按「即刻申請」。
4.填寫表格之內容,按「提出申請」。

5.提出申請後,系統會再次向申請者確認申請細節;確認無誤送出後,系統會寄送確認信件至申請者之信箱。
6.一旦申請件審核通過,系統會再次寄送確認信件到申請者信箱。
7.完成了!申請者可以到婚攝或導覽申請行事曆上再一次確認行程。

8.系統將會在預定導覽時間結束後24小時寄送問卷給參觀者填寫,申請婚攝的新人將會在拍完婚照兩個月後由系統通知捐贈1-3張婚紗照供校史館典藏。

校史館歡迎大家多多利用本系統向校史館申請服務,也竭誠歡迎您任何寶貴的意見回饋。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何傳愷老師專訪

學科服務組.陳巧倫

您心目中對於「圖書館」的印象是什麼?是念書考試的地方?還是燃起您熱愛知識與研究動力的地方?想知道老師們在圖書館的故事嗎?想知道老師們對於圖書館有何種想像或期待?圖書館還有哪些資源與服務等待您去探索?這些疑問都能在圖書館的特別企劃「與知識交會的火花──教師專訪活動」得到解答!

初寒乍暖的10月下旬,我們前往生科館拜訪生態演化所的何傳愷老師,很感謝老師在繁忙的開學期間,還特別抽空接受館員的訪談。
訪談開始,老師談到圖書館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認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裏,圖書館也被賦予著不同的意義。老師回憶道:

「我覺得其實很多人一輩子都跟圖書館有關係,比如小時候會去學校或公共圖書館,看一些家裡沒有的書,中學時會去圖書館K書,大學時會去圖書館看各式各樣的課外書籍、雜誌、以及專業的期刊與教科書。上研究所或成為老師後,則是每天藉由電腦連結圖書館,透過Google Scholar連結圖書館訂購的papers。」

實際去圖書館走一遭像是在挖寶
因為網路的發達,老師也和校內大部分的師生一樣,多半透過網路使用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因此實際前往圖書館的機會就比較少,但老師也談到實際前往圖書館借書,其實也是一種類似探險挖寶的過程,穿梭在書架間找書的同時往往會有意外的發現。

老師興奮地跟我們分享先前在總圖找到生態學家MacArthur的經典著作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的悸動,老師告訴我們:MacArthur是相當著名的生態學家,他經由數學的觀點來回答重要的生態問題,能在圖書館看到這本將近50年的「老」書(該書為1967年出版),老師覺得相當難得,也很推薦給對生態研究有興趣的同學。

「尤其是有時候會在自己的領域找到一些開山始祖的書,可能是幾十年,甚至是近百年的經典,看到時會感受到一股莫名的悸動。這個領域發展到現在,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理論,但追溯回去,你會發現那是很重要的一本書,你唸了這麼多相關的東西,當真正找到那個知識的源頭時,就會覺得WOW,很神奇! 」

老師鼓勵同學應就自己有興趣的領域,親自到圖書館去找找看有哪些很老、很經典的書,那會是很有趣、很像探索尋寶的一項體驗。

查找資料 Google Scholar與Web of Science 雙管齊下

老師的主要研究是氣候變遷對於動、植物生態的影響,關於查詢資料的管道,老師最常使用的資源為Google Scholar與Web of Science資料庫,老師認為Google Scholar與Web of Science各有其優點,Google Scholar的優點是可以很快速地讓你找到許多相關的東西,檢索結果的顯示會受到我們平常檢索習慣的影響與加權,因此檢索能力很強。老師提到Google Scholar「有時候會跑出意料之外,但也是你需要的東西,可以很相關但又非常廣。」

由於Google Scholar查到的資料廣,相對會產生資料雜訊的問題,對於雜訊的疑慮,老師表示難免需要花時間去排除,但有時候也有好處,多元而大量的查詢結果有時也有助於研究視野的拓展。有別於Google Scholar,老師指出Web of Science(以下簡稱WOS)有比較強的篩選功能,透過檢索條件的限制,查詢的結果較為精確,但相對而言查得的結果就沒有Google Scholar那麼廣。

老師提到自己在研究過程中,很注重文章被引用的情形,因為從文章發表之後被引用的狀況,可以幫助研究者了解原先的論述觀點是否被論證?或是被推翻?以及往後又有那些新的觀點產生?這些都是研究者在做研究時比較關心的事項。老師進一步從自身的研究經驗和我們分享兩種不同查詢管道的運用:

「當我要學習一個topic時,我會先用Google Scholar查一下看有哪些重要的東西跑出來,因為我心裡想的關鍵字可能是A,但其實可能還有其他的關鍵字,例如B。利用google檢索,你可以很快知道大概的general idea跟重要的topic。」

「接下來再用WOS,將查找出來的文章依引用次數與出版年由高到低、從最新到舊排序,引用次數多的文章通常會有一些年代,代表該領域的重要發展,但是每個領域進展很快,因此你要了解這個領域的發展與走向,就要再看一下最新出版的文章。」

上述老師查找資料的方法,非常值得同學們學習,並做為撰寫論文、準備報告查找資料時的參考。

EndNote是做研究、投稿必備技能
此外,老師也非常推薦同學們使用EndNote,尤其是對於研究者而言,主要是因為期刊投稿的需求,學會EndNote,有助於文章投稿時,依據不同期刊的要求,可以很方便、快速的修改citation、reference格式。同時,老師也推薦同學上網觀看圖書館製作的EndNote數位課程,以自我學習。有興趣的同學可線上觀看圖書館EndNote數位課程

生態學必讀期刊推薦
老師的研究以生態領域為主,平時研究時多使用電子期刊,推薦的學術期刊包括:EcologyGlobal Change BiologyThe American NaturalistThe Journal of EcologyEcology LettersOikos等,同時也鼓勵同學多加閱讀Nature、Science的評論專欄;以及Scientific American (科學人)、The EconomistNational Geographic (國家地理雜誌)等。此外,對於氣候變遷此重大議題,老師特別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我覺得現在人類面對很重要的挑戰之一就是氣候變遷,上個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約0.4℃,影響了許多自然及人為的系統,而這個世紀有可能會上升2至4℃(IPCC 2013),造成的影響應該會更巨大。如果大家努力活著,應該有幸(或不幸)來檢測這些影響。如果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多瀏覽相關的期刊,如Global Change Biology,討論很多氣候變遷的議題。這類好期刊的文章,通常是因為去陳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值得大家去關注與了解。」

加入學術期刊FB粉絲團 掌握新知不漏接
現代人幾乎人人都有Facebook,很多的學術期刊、學術機構或研究單位也開始在Facebook建立粉絲專頁來分享新知。老師鼓勵大家,除了將Facebook作為朋友之間的聯絡工具,也可多加入上述所推薦的期刊或出版社的粉絲專頁,有助於掌握研究領域的最新動態與發展。

「鼓勵大家可以在Facebook上加入專業團體或學術期刊的粉絲團,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些update,要看全文就可以利用圖書館的館藏。我建議同學們,如果你真的是對一個領域有興趣,你必須要深耕,光有興趣是不夠的,你還要投入你的時間,那投入時間的其中一個辦法,就是訂閱這些期刊的update 或alert,可以知道該領域的最新發展,也強迫你做功課去了解,我們常講You are what you eat,反觀Facebook也是同樣的道理,You are what you read,你訂閱的FB也會形塑你是怎麼樣的人。」

有興趣的領域,值得你投入
與老師的訪談過程中,可以感受老師對其研究領域的投入與喜愛。老師最後和我們分享了他最近正在閱讀的書--Letters to a Young Scientist (中譯:給青年科學家的信),同時也非常推薦給對生態有興趣,以及正在研究這條路上努力的所有人。該書作者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是有名的生態學家與頂尖的生物學家,也是哈佛的終身教授,更曾兩度獲得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會推薦這本書的原因,老師說道:

「我們踏入一個研究領域,總是會有點惶恐,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怎樣才能在這個領域扎根,作者以自身的研究經驗提供一些想法與建議,這本書的原文不難,建議同學可以唸原文,還可以練英文(笑)。」

「我覺得看到現在最大的收穫就是,這麼不平凡的成就來自這麼平凡的人,根據作者自己的說法他也沒有特別聰明,他建議如果你對一個領域有興趣,一個禮拜應該要投入至少60個小時。雖然不見得每個人都能達到這時數,但重點是針對你喜歡的東西,難道不值得你投入多一些時間嗎? 」

老師一再鼓勵大家對於自己有興趣的領域要多加投入,不僅僅是在研究領域,也包括個人的興趣,例如攝影、音樂、閱讀、登山、運動等,這樣的堅持與熱忱與大家共勉之。

圖書館可強化學術推廣
訪談尾聲,我們請老師談談對於圖書館的建議,老師提到圖書館過去給人的印象,比較是傳統蒐集各式各樣知識的地方,建議圖書館可以積極思考另一種可能性-主動將知識散播出去,老師舉了過去在國外的例子,國外很多大學的媒體、公關都很積極的宣傳他們所產出的知識,例如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University of Houston等大學,對於校內研究人員的論文發表於學術期刊,都會很積極、主動地幫研究人員撰寫新聞稿、召開記者會,將訊息發布至國內外各大媒體,透過各種管道將老師的研究傳播出去。老師特別強調:

「看到他們寫的新聞稿都覺得好棒,內容與用字會讓一般大眾覺得很有趣又不失專業,很清楚的告訴你這東西(研究)為什麼重要、為什麼有趣。這可能是圖書館可以學習參考的地方。」

圖書館作為學術傳播體系中的重要環節,除了做為知識的集散地外,更應該積極地化被動為主動,協助校內研究人員與師生將其研究成果予以推廣,例如:將老師做的研究與圖書館的館藏做連結,撰寫專文介紹等。感謝老師的建議,帶給圖書館不同的啟發與省思,也期待未來圖書館在擔任校內師生教學、研究、學習的支援角色上能有更多的發揮與作為。

圖書館紀念品優雅上市

特藏組.推廣服務組

牆上掛著特藏年曆、

桌上擺著特藏便條紙、

心愛的圖書內頁貼上特藏藏書票,

我的優雅生活從現在開始!

19世紀出版的《Birds of Asia》、《Pomologie française》、《本草圖譜》,以及日治時期田代安定的手稿與典藏,有著美麗的花鳥植物繪稿,精緻生動、設色典雅,圖書館精選其中圖案印製成藏書票2套、便條紙3款與2015年年曆,希望分享給喜愛的讀者。

《Birds of Asia》共有7冊,介紹亞洲各種的鳥類,包含530幅彩色鮮豔的鳥類印刷繪圖,從敘利亞、日本到摩鹿加群島,涵蓋區域相當廣大。作者John Gould(1804-1881)是19世紀英國重要的鳥類學家及鳥類藝術家,著有多種有關世界各地的鳥類圖譜。這套書自1850年問世,直至1883年才完成,出版的時間長達了33年,是本館特藏「大鳥文庫」藏書之一。

- 《Birds of Asia》便條紙的內頁也是全彩印刷,原價60元,優惠價53元 -

《Pomologie française》共有4冊,介紹法國的桃、李子、櫻桃、檸檬、柑橘、草莓、葡萄、梨與蘋果……等多種果樹品種,包含400多幅漂亮生動的果樹繪圖,由法國植物學家與藝術家A. Poiteau(1766-1854)與P. J. F. Turpin(1775-1840)所繪,再以點刻方式彩色印刷而成,典藏於本館特藏書庫中。

《本草圖譜》為岩崎常正於1828年所著,全套共有95冊;本館典藏1828年原刊本與大正年間重刊本中的84冊。其中揭載山草、芳草、毒草、水草、穀部、菜部、果部、灌木等各類植物,不僅補充《本草綱目》詳於說而略於圖的缺點,而且廣泛收羅中、日以外之西洋特有植物,是當時珍貴難得的彩色植物圖鑑。

- 《本草圖譜》藏書票一套共5張,原價40元,特價35元 -

《田代文庫》的作者田代安定(1856-1928)是植物學暨人類學家,曾任職於臺灣總督府,他創立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是臺灣植物研究先驅。田代安定曾於日本沖繩、南洋、臺灣等地進行多次田野調查,留下許多手稿與調查報告,是了解當時植物分佈與人類文化的第一手史料。

- 《田代文庫》藏書票一套共5張,原價40元,優惠價35元 -  
以上紀念品送禮自用均相宜,請洽詢本校出版中心各書店

- 2015年曆收集了四大特藏文庫裡的精美圖案,原價150元,優惠價132元 -

2014多媒體服務中心熱門館藏Top 10出爐!

多媒體服務組.蔡玉紋

2014即將進入尾聲,今年電影好片、強片眾多,多媒體服務中心亦精心挑選引進了許多優質館藏!好電影千萬別錯過,多媒體服務中心熱騰騰公布2014年熱門影片,借閱排名分為公播影片組、家用影片組,以及指定教材組,有哪些還沒看過?快找時間惡補一下!

公播影片組
公播組排行榜中有不少雋永經典、值得一再回味的好片,例如榜首「楚門的世界」,1998年即已上映,直到現在仍久留人心。

排名
館藏題名

1
楚門的世界

2
派特的幸福劇本

3
亞果出任務

4
告白

5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6
為愛朗讀

7
梅西的世界

8
白日夢冒險王

9
色,戒

10
愛.慕

家用影片組
圍繞著愛情、幸福感的電影,似乎包辦了家用組排行榜的前10名呢!推薦給喜歡影片中微妙幸福滋味的讀者們。

排名
館藏題名

1
Leap year

2
派特的幸福劇本

3
黃色大象

4
告白

5
我們一定贏

6
囚徒末路

7
壁花男孩

8
BJ單身日記

9
寂寞拍賣師

10
我的性愛六堂課

指定教材組
影片中饒富的人性、價值觀、社會價值等議題,是開啟學習與思辯的良好媒介,因此,多媒體服務中心的館藏也常被老師們指定為授課教材。入榜的影片類型呈現多元風貌,有電影、動畫影片、語言學習等。

排名
館藏題名
課程名稱

1
傾聽日語わくわく : 以初級語法句型為導向
日語聽講實習

2
看,這個把青蛙叫做老闆的地方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

3
博士熱愛的算式
數學與文化

4
紅氣球之戀
二十世紀英國文學

5
天邊一朵雲
建築再現與城市形象

6
Mrs. Dalloway
二十世紀英國文學

7
我和我的小鬼們
教育概論

8
Berliner Platz ... neu : Deutsch im Alltag
German I

9
攻殼機動隊
建築再現與城市形象

10
攻殼機動隊2
大眾文化導論

多媒體服務中心典藏豐富的影音資源,歡迎讀者們多多利用!

「圖書館不思議」主題書展暨影展

推廣服務組


圖書館是您我都熟悉的地方,但您或許不知道,圖書館在逾2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歷經許多興衰起伏,其中不乏動人心弦的故事;時至今日,圖書館在建築、館藏、服務上更有不同的面貌,超乎您原本對圖書館的認識。而在許多文學、圖像、影音創作作品中,圖書館也是作家發揮想像力的最佳場景,滿載知識的圖書館裡究竟能有多少新鮮事?不同創作者的異想空間,更能滿足您對圖書館的無限幻想。

2014年歲末,總圖書館一樓中廳將有一場「圖書館不思議」之盛宴,我們為您彙集了與圖書館相關的圖書與影音作品,不論是現實裡古今中外的圖書館及相關名人故事,或是作家虛構中的圖書館與圖書館員,都能讓您深刻地感受到,圖書館好像是理所當然,卻又是不思議地存在於每個人的生活之中。

主題書展||
展出地點|臺大圖書館1樓中廳
展出時間|2014年12月3日至12月31日

主題影展||
播放地點|總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不需事先報名,自由入座 ★☆

12/15(週一)13:00-15:20
刺激1995

導演:Frank Darabont

主演:Tim Robbins、Morgan Freeman

銀行家安迪被控謀殺外遇的妻子與情夫,以無期徒刑進入「鯊堡」監獄。 在獄中,安迪靠著財經專長取得上下之信任,一邊幫典獄長洗錢,一邊積極擴充圖書館,他契而不捨地寫信給緬因州議會,爭取到經費、圖書與舊唱片,不僅幫助監獄囚犯拿到高中同等學歷,更將鯊堡的圖書館打造為全美最舒適的監獄圖書館…

 
 

12/16(週二)13:00-15:15
羅倫佐的油
導演:George Miller
主演:Nick Nolte、Susan Sarandon,
羅倫佐在6歲之後得了一種罕見的腦神經疾病「腎上腺腦白質退化症」,他常常暫時失去記憶、健康急速衰弱、無故大聲咆哮,甚至失去了聽覺。眼看羅倫佐一步步走向死亡,醫師卻無能為力,他的父母決定靠自己拯救兒子的性命。他們毫無醫學背景,每天跑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努力研究與討論,企圖找出解救的方法…

活動網站|http://www.lib.ntu.edu.tw/events/2014_library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 推廣服務組

活動紀實: 

走進思想貓文學書房─好一個書香寶地

黎少游

如果你愛好文學,從事文化工作;如果你愛好兒童文學,同時是兒童文學的相關從業者;如果你在中小學任教或是中小學學生,曾在語文課本中讀過桂文亞的《美在顏色》、《第一場雪》和《冰雹與雪的聯想》,或是讀過她在民生報時期所編輯的數百冊原創童話、詩歌、兒歌、散文和小說,你也許會對她五十年來的文學歷程感興趣!一條馬拉松的文學風景線,豐美,豐盛,亦是豐收!

走進展場,現代感十足的海報,明快活潑的展現出這次展覽不同於一般。展場正廳空間就像一間充滿書香的寬敞書房,除了靠牆的標準展櫃,羅列有序的三層小書櫃,一格格展示了當代著名兒童文學老、中、青三代作家的手稿、著作;玻璃櫥櫃則階段性展示了桂文亞從童年開始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資料、圖片、手稿和書信。其中有名報人成舍我用毛筆字為得意門生桂文亞寫的《墨香》親筆書序,距今將近四十年。

再從一張十元的稿費收據和二十歲出版的第一本書中,可以感受出,一個從十五歲那年就開始提筆寫作的青少年,是怎樣「爬」﹝格子﹞向高闊彎曲的文學長城,毛毛蟲那樣一弓一弓的,至今也還是繼續往永無止盡的高處匍匐前行….….。

想欣賞兒童文學前輩華霞菱、林海音、潘人木、林良、馬景賢、林煥彰的墨寶?沒問題!想看張愛玲、臺靜農、潘琦君和三毛的手稿「天梯」?謝冰瑩、王鼎鈞、白先勇和張系國寫給桂文亞的信柬,都讓你一目了然!
二十餘年來海峽兩岸兒童文學交流,成果豐碩。陳伯吹、魯兵、孫幼軍、金波、張秋生、張之路、曹文軒、班馬、孫建江、周銳、秦文君、沈石溪、殷健靈……..字字珠璣,飽覽無遺。

桂文亞喜愛旅行,也喜愛攝影,展場中除了放映旅行文學的寫作教學投影片,還有作家周遊列國獵取的攝影作品;極具特色的是牆上懸掛的書畫,皆為文友所贈:田原書法,楊恩生水彩,李潼題簽和卜京的藝術細密畫及具有意義的書名集字聯「美麗眼睛看世界,書寄北風遙裁冰,媽媽手記兩代情」為展覽添彩增色。

「校園閱讀」「與作家有約」、「好書大家讀活動」、「兩岸兒童文學交流」及「教科書版本展示」等各單元,則呈現了一個兒童文學人的多面相整體表現。走馬看花不足以體會佈展所規畫的細緻與完整。

對職場人而言,數十年工作一經結束,儘管留下珍貴紀錄與資料,畢竟是都已成追憶。然而身為一名兒童文學作家,作品的生命力堅韌依舊如初生的細胞,兩岸累計近億兒童依然讀著她的美文「你一定會聽見的」,愉悅的笑聲,朗朗上口。
一場文學展的心靈盛宴,請來共襄盛舉!
獨一無二的思想貓文學書房—桂文亞資料手稿展!豐富,精彩!

思想貓的文學書房—桂文亞女士手稿資料展
展出日期:2014年11月7日至12月31日 ,每日9:00-17:00
展出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1樓日然廳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活動網址:http://www.lib.ntu.edu.tw/events/2014_cat-kuei/
聯絡方式:電話 (02) 3366-4551;電子郵件 tulce@ntu.edu.tw

2014學科服務校園列車.體驗雲端書海

學科服務組.劉雅姿

去年亮麗登場的學科服務校園列車,今年重新規劃全新活動內容再度駛出圖書館,分別於9/30、10/15及11/5停靠原分所戶外廣場、社會科學院新大樓及行政大樓第一會議室,設置攤位及活動展板,吸引師生與行政人員輕鬆認識圖書館服務、體驗電子書與影音資源。感謝大家熱情參與,讓我們一同回顧今年校園列車活動的特色。

同步行銷「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

為歡迎社會科學院正式遷回校總區,10/15班次的校園列車特別進駐社會科學院新大樓,為該學院師生介紹全校整體的圖書館資源。同時因地點緊鄰辛亥路側門及語文中心,也為本活動帶來其他學院的參與人潮,該場次結合總圖書館以及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的學科館員,共同推廣圖書館服務。

認真的人最有魅力—填答學習單

為測試及加深參與活動者對圖書館服務的認識,今年設計了活動學習單,瞧!大夥兒認真填答,不甚清楚的地方可以當場與學科館員討論,完成後還可獲得印有圖書館圖案的3C萬用刷,擦拭螢幕、清潔鍵盤兩相宜。

- 左:讀者現場填答學習單,與館員開心互動/右:服務說明精美摺頁 -

積極推廣電子書及影音資料庫

館藏電子資源持續成長,其中有不少是休閒與學習的絕佳工具。圖書館精選具代表性的電子書及影音資料庫,費心編製精美簡介摺頁,讓大家可以隨時展開數位閱讀及影音遨遊的旅程。

雲端書海e掌在握—行政人員專屬的學習活動
首度為全校行政人員舉辦專屬的圖書館推廣活動,行政大樓第一會議室換裝為結合演講展示與攤位的活動場地,上下午各舉辦一場「雲端書海e掌在握」的專題演講,現場指導行政同仁下載和使用電子書,吸引不少參與者帶著手機來體驗。

- 左:行政人員現場學習使用電子書/右:活動展版特設留言區貼滿踴躍的發言 -

我到圖書館,是為了……

校園列車活動展板特設有留言區,今年的主題是「我到圖書館,是為了……」,看書、看紀錄片、找資料、發呆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而你又是為了什麼理由來到圖書館呢?
凡是寫下留言,就可玩戳戳樂,驚喜就在機會與命運揭曉的那一刻,不知當天你的手氣如何?希望校園列車活動曾為你帶來學習生活的小確幸!

黎烈文教授手迹資料展開展花絮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西洋文學研究與翻譯名家黎烈文教授,於民國36年8月應聘本校,任外國文學系教授,迄民國61年10月逝世止,共在校前後26年,其間著述不斷,尤以對法國文學的探討,最為深入,而且擅以優美譯筆,譯介法國小說名著,風行一時,影響深遠。今年適逢黎教授110歲壽辰,特舉辦此次手迹資料展,以為紀念。

此次展覽共規劃「展出緣起」、「生平簡介」、「手迹、書信」、「論著、隨筆」、「翻譯作品」以及「懷思、評論」等六大主題,期盼能從中窺見黎烈文教授的品格修養與文學造詣,並重溫臺灣早期的文學風華。

- 左:左起:圖書館陳雪華館長、文學院陳弱水院長、楊泮池校長、黎慰之女士、黎忍之先生/
右:楊泮池校長致贈感謝狀予黎慰之女士(黎烈文教授長女) -

開展儀式於11月28日下午2時進行,現場邀請到楊泮池校長、文學院陳弱水院長、黎家家屬楊文建先生、黎忍之先生與黎慰之女士分別為展覽致詞並剪綵,儀式簡單隆重,席間笑語不斷,為「黎烈文教授手迹資料展」揭開完美序幕。

- 左:展場提供特製精美書籤備索/右:展覽現場實景 -

下午於圖書館地下1樓國際會議廳舉辦專題演講,邀請王文興教授、白先勇教授以及鄭恆雄教授講述黎教授人生中的文學風情、生涯點滴及卓越成就。在三位大師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引導下,聽眾對於黎烈文教授不僅有了更多的認識,也由心而發地景仰這位未曾謀面、但影響後輩至深的文壇先賢。

展覽資訊
2014年11月28日至2015年1月30日,週一至週五9:00-17:00
臺大圖書館5樓特藏資料展覽區

更多展覽訊息,歡迎至網站瀏覽http://www.lib.ntu.edu.tw/events/2014_li_lieh-wen

2014星夜校史館紀實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

自2006年起,校史館在校慶期間以「星夜」為主題,延長開放時間至晚間9點;並以絢麗奪目的光雕裝飾舊總圖正立面,每每吸引眾多的校內外人士駐足觀賞與攝影。自今年校慶起,在楊校長的指示以及校園規劃小組的協助之下,舊總圖的打燈不再只是應景作業;與總圖遙望的校史館;每天下午5點起至9點,在無垠的星夜裡,成為椰林大道另一個明亮的端景。

雖然打在舊總圖立面上的光影引人駐足,但自2009年起,校史館亦以舞動的音符作為路標,引領路過的校內外人士入內一探究竟 。今年,校史館邀請校內小型社團:古典吉他社、鋼琴社以及懷筑古箏社在星夜校史館期間演出;讓樂聲滿盈在曾經充滿書香的空間。

- 左:特殊燈光效果與古色古香的建築相輝映/右:校內社團現場演奏音樂 -

10月初,校史館接收總務處一批「除役」的早期學位服。學位服經過一番整理後,成為校史館導覽員的最佳識別。在星夜校史館期間,校史館導覽員穿著這批帶有復古風的學、碩、博士學位服,與訪賓一同重溫記憶中美好的年代。

- 左:導覽員身穿復古風學位服為訪賓導覽/右:校史館「非官方」吉祥物文昌寶寶 -

同一時間,校史館以老館員口述中位於校史館中央展廳的「文昌位」為發想主題,與服務課助教、工讀生一起合作製作「文昌寶寶」玩偶,作為校史館「非官方」吉祥物。這個純手工製作的娃娃,現在擺放於校史館中央展廳內東北位的閱覽桌上,是國內外訪客拍照留念的重要景點;而導覽員在解說中略提傳統風水觀念之概要,對許多來自歐美的訪賓而言,也增添了許多導覽的趣味性。

配合每年校慶而舉辦之星夜校史館,在校園裡,是歲末的鈴聲,也是一年回顧的時節。即將邁入開館十週年的校史館,將繼續以新的思維,為校史以及校園人文資產賦予新的生命與意義。

《臺大數學/物理/化學三系圖書室聯合快閃行動》活動報導

學科服務組.楊韻蓉、翁雅芳

這次《臺大數學/物理/化學三系圖書室聯合快閃行動》於充滿歡樂的12月進行,除了慶祝圖書館週之外,亦帶有濃濃的聖誕節氣氛。由於讀者反應熱烈,此次活動可說是相當成功,3天期間共吸引了約300人來館借書,另有3,185位FB用戶在活動期間點擊粉絲專頁,留言亦高達約200則,有120個粉絲按讚,問卷調查有96%參與者對這次活動表示肯定。不僅成功吸引數物化3系師生,許多外系同學亦紛紛前來,甚至中研院數學所與原分所人員、系辦同仁都來共襄盛舉。

因係首度舉辦,活動於兩周前即開始大力宣傳,接著令人感動的事就發生了:有老師從家裡提著兩大袋禮物來贊助此活動,還有圖書委員捐贈價值千元的行動電源,也有教授將活動訊息發布於其個人臉書等等。由於獎品豐富,同學之間奔相走告,到活動第二天已是成群結隊而來,櫃台人員也因此忙得不亦樂乎。戳戳樂抽獎方面,有同學剛好新購電腦亟需電腦包,結果就抽中電腦包,也有同學剛好想買行動電源,結果就抽中行動電源,讓人不禁大呼驚奇。同學也將好評寫在問卷與我們分享:「此活動能激發我們借書的熱情,很讚」、「很有趣,有效推廣圖書館利用」等。藉著這次活動,也將系圖書室推廣給校內各系所學生,擴展系圖書室的能見度,學生們紛紛留言「裡面環境很棒!很有氣氛」、「以後會多來這裡看書、借書」等。

打開近200則粉絲留言,發現同學們除了寫下「我最喜歡的數學/物理/化學書」之書名外,亦有十分幽默的留言,以下摘錄幾則與大家分享:

「我最喜歡的數學書是Serge Lang的Algebra,很方便的字典和枕頭。」

「我最喜歡的書是 Introduction to Calculus and Analysis,寫得很詳盡,雖然要花好幾年才能完全讀懂。」
「借了一本「分子博覽會」,感覺應該蠻有趣的,然後抽到水袋的意思…真的要去旅行了XDD」

「最近看了星際效應,借本『中微子之謎』,希望能懂電影在幹嘛~」
「借了兩本分析化學~~換一個記步器XDDD覺得意義重大的差距ㄏㄏ」

此次活動如其名3天快閃而過,但確實在系上與同學間引發了不小的驚奇與騷動。不僅成功帶動借書風潮,並且藉由粉絲專頁留言,短時間內吸引大量讀者於網路分享個人最喜歡的書,有興趣的讀者可上臉書「臺大數學物理化學三系圖書室聯合快閃行動」粉絲專頁瀏覽書單。再次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期待明年再見。

HELP 講堂 - 2014 年12月份課程

學科服務組



正為文獻查詢與管理苦惱的您,一定要來參加「HELP 講堂」才可以! 「HELP 講堂」是由圖書館準備的資源利用介紹課程,12月精采課程內容包括:12/16【EndNote書目管理軟體】、12/18【如何蒐集中文文獻資料】、12/26【E展新姿的中文古籍資源巡禮】...等。

◆ 課程詳細介紹:http://tul.blog.ntu.edu.tw/archives/13985
◆ 線上報名: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581

PubMed Commons 生醫領域研究者線上交流平台

學科服務組.陳巧倫

最近用PubMed是否有發現首頁的右側多了PubMed Commons圖示呢?PubMed Commons 的評論和互動有什麼好處呢?對查找資料有什麼幫助呢?《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圖說大森政壽在臺北帝大的日子

校史館營運組.杜英

照片中「萬綠叢中一點紅」,藏著一位女孩子。本文簡單介紹臺北帝國大學第一位女同學大森政壽在臺北帝大的歲月。《連結至校史館繼續閱讀!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吳姿慧、林琦、林雅惠、張端桂、陳巧倫、陳南秀、莊詒婷、陳靜慧、陳建翰、黃玉汶、
楊雅惠、詹幼華
吳姿慧、陳南秀、陳靜慧、楊雅惠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邂逅文藝之秋

年(選單): 
民103年
月(選單): 
11月
期數: 
175
主編的話標題: 
邂逅文藝之秋


天氣轉涼了,請享用圖書館提供的溫暖服務!本校與臺師大、臺科大成立國立臺灣大學聯盟,即日起專任老師和博士生持本校證件就能到其他兩校圖書館借書。另,本館為期刊PNAS 2015年訂戶,本校作者投稿該刊,即可享OA文章處理費優惠。更棒的是忙完期中考後,可稍稍放慢腳步,在圖書館裡聞書香知臺大,還可參觀桂文亞女士及黎烈文教授珍藏的手稿及資料,於椰林大道盡頭與文藝之秋來場美麗的邂逅。最後,歡迎大家愛上圖書館,也請愛惜圖書館,一同搭上這艘名為知識的船,航向每個人心中偉大的航道。

最新消息: 

三校聯盟之「借書一卡通」

閱覽組流通股‧王怡晴

本校為增進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圖書資源服務合作與交流,將提供三校專任教師及博士班在學學生一卡通用之圖書借閱服務。

本服務採申請制,符合資格的讀者如欲使用本服務,須具備所屬學校圖書館之借書權利,並同意將個人檔案匯入其他二校圖書館,始得持所屬學校之借書證件到其他二校圖書館借書。

圖書館於10月初詢問師生轉檔意願,經彙整作業,三校圖書館已自103年10月13日起同步實施「借書一卡通」服務,每人可分別至其他兩校借閱圖書5冊,借期30天。歡迎多加利用!

未回覆同意轉檔意願之本校老師及博士班同學,倘之後對臺師大或臺科大圖書館館藏臨時有借書需求,仍可持本校有效證件及身分證件至該校圖書館總館臨櫃申請,惟因當場建檔,需稍作等候,敬請見諒。

投稿PNAS OA期刊,可享文章處理費優惠!

學科服務組‧陳巧倫

本館為期刊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以下簡稱PNAS) 2015年機構版訂戶,PNAS期刊為支持公開取用期刊 (Open Access) 政策,只要是臺大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投稿該期刊並經採用,且同意授權公開取用 (Open Access),即可享有文章處理費 (Open Access Fee)原價USD 1,350 元降為USD 1,000元的優惠。

該期刊主題屬跨領域科學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涵蓋主題包括Physical Sciences、Social Sciences、Biological Sciences等。

詳情請參見PNAS官網:http://www.pnas.org/site/subscriptions/open-access.xhtml
欲了解更多資訊,請洽圖書館學科服務組:(02) 3366-2326或tul@ntu.edu.tw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 地理系徐進鈺老師專訪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您心目中對於「圖書館」的印象是什麼?是念書考試的地方?還是燃起您熱愛知識與研究動力的地方?想知道老師們在圖書館的故事嗎?想知道老師們對於圖書館有何種想像或期待?圖書館還有哪些資源與服務等待您去探索?這些疑問都能在圖書館的特別企劃「與知識交會的火花──教師專訪活動」得到解答!

前言:成為愛用圖書館的研究生
在眾多書籍環繞的研究室中,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系主任徐進鈺教授笑著說出這句經典名言:「以前我的教授說:『3小時的課,研究生應該要花9小時在圖書館裡!』」徐主任娓娓道來當年就讀臺大城鄉所碩士班時期,沉浸於總圖書館、法社分館、地理系圖書室浩瀚書海的故事。徐主任認為以前一定要透過圖書館才能取得知識,所以研究生必須常去圖書館;現在取得資料很方便,即使不必造訪圖書館,研究生仍需要花費相當時間閱讀期刊論文。

資訊因取得不易而彌足珍貴

徐主任大學時就讀土木系,當時讀完老師指定的書籍和文章即可,不太需要到圖書館借書。不過,徐主任對社會科學有濃厚興趣,會到法圖(徐州路校區法社分館)借書。「真正比較常去圖書館是讀城鄉所碩士的時候,從研究所開始到現在我每天固定讀一些重要期刊。我以前很常去法圖看社會科學類期刊,還有去地理系圖書室影印書刊,因為城鄉所讀的期刊跟地理系有很大的重疊。」

徐主任回憶過去獲取新知識的辛苦,以前地理系圖書室 (現址已改建為博雅教學館) 限系內師生使用,當時是城鄉所碩士生的他,特別拜託系圖館員通融入館複印期刊。「以前臺灣的重要地理學、社會科學期刊很少,從文章寫好、出版、印製到運送來臺灣都三、四年以上了,很難追蹤到作者的後續研究。」 徐主任覺得現在能即時從網路下載國外最新期刊文章,實在很方便,不像以前還拜託國外同學幫忙影印、空運寄來臺灣,運費十分昂貴!徐主任也感嘆:「以前學生時代費盡千辛萬苦才能取得資訊,因為珍貴所以非常仔細閱讀。現在可能因為網路取得太容易、工作較忙碌,反而不會長時間仔細讀某篇文章。以前資料集中、知道知識的界線,總覺得自己讀通就變成專家了,但是現在知識毫無邊界啊!」

 
左:
舊地理系館 (現址已建為博雅教學館)
照片來源:攝影社、校史館提供

- 左:2014年5月閉幕的徐州路校區舊法社分館/右:遷回校總區後的新法社分館─「辜政甫先生紀念圖書館」 -

服務便利與資源豐富的圖書館
從事人文社會地理領域研究的徐主任,需要大量借閱法社分館的書籍,因此最常使用校內圖書代借服務,相當肯定圖書館的貼心服務。「只要申請校內圖書代借服務,不必親自或麻煩助理騎車到法社校區借書,書籍就會送到總區,實在很方便!而且今年社科院圖書館搬回來了,更方便!」

因為有每天看期刊的習慣,徐主任常透過Google與臺大圖書館串接的功能取得所需文章,「平常找到期刊文章就貼在Google,或想到什麼關鍵字就直接打在Google,串聯到臺大有訂購的期刊畫面就下載,實在很方便。」此外,徐主任研究室個人電腦的瀏覽器裡,將圖書館館藏目錄網頁加入常用書籤,想找什麼書直接查詢臺大圖書館是否有買,這個檢索習慣讓館員印象十分深刻。

徐主任也是電子書的愛用者,常向圖書館員推薦購買電子書。「我個人很喜歡用電子書,因為自己的書實在太多了,電子書方便攜帶出國,所以很習慣用電子書,也習慣在螢幕上閱讀。」電子書雖然容易攜帶,但各家平台格式互異,有些電子書借期很短,有些電子書無法註記、劃線、永久保存,造成使用不便,所以徐主任建議圖書館採購電子書時需注意其使用方式──我非常支持圖書館訂購電子書,但系統要能讓我做學問啊!

如何打動大學生的心
徐主任認為圖書館對研究生的服務已足夠,因為研究生能隨時隨地下載電子期刊,而且每年圖書館員到系上向新進研究生介紹圖書資源,研究生們獲益良多。然而,現在網路發達,大學生不必到圖書館就能迅速取得知識,但大學生取得的資訊廣而不深,也較不主動追求知識,所以徐主任笑著安慰我們:「圖書館比較難對大學生做服務,但圖書館也不用太在意啦!」但徐主任特別指出視聽資料對大學生課程的重要性:「像我和做文化地理研究的黃宗儀老師常在課堂上播放影片,建議圖書館多買一些視聽資料、外國紀錄片。」

我們詢問徐主任,如果圖書館有空間改造的機會,希望圖書館改造成什麼樣貌?徐主任說:「希望像我畢業的學校UC Berkeley一樣,有一個專門給大學生閱覽、自習、聊天的空間,跟研究生區隔開來。」因為徐主任覺得研究生對圖書館是「資源需求」,大學生對圖書館是「純粹的空間需求」,兩者需求不一樣,應打造不同的空間及服務。

人文地理研究必讀期刊
地理是一個跨學科且多元的領域,我們希望徐主任以人文地理領域專業學者的角度,推薦人文地理領域學生一定要讀的重要期刊。徐主任表示:「我都跟我指導的研究生說,可以從圖書館電子期刊系統的地理系訂購清單進去,追蹤每一期的文章,藉此思考新議題、了解學者怎麼研究、對那些現象有新想法。」

具體而言,人文地理領域必讀的期刊包括:《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美國地理學會的《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Geographical :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magazine》。至於徐主任專攻的經濟地理、政治地理領域,則推薦其研究室的學生看《Economic Geography》、《Urban Geography》、《Political Geography》等重要期刊。希望人文地理領域的研究生們,經常閱讀這些重要期刊,尋找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培養多元思考的能力。

- 臺大圖書館電子期刊系統,尋找地理系訂購的電子期刊清單之方式 -

最後,非常感謝地理系系主任徐進鈺教授撥冗接受我們的訪談,向我們分享求學期間在圖書館經歷的故事、從事學術研究的甘苦談,以及對學生們學習態度與行為的觀察,確實帶給圖書館許多新想法、新思維,也讓我們有機會更加了解老師、同學對圖書館的需求以及看法。

請愛惜使用圖書館家具

社會科學資源組

有一天早上,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同仁開館前巡視,發現覽桌面上竟然出現了不規則的線條塗鴉!!

目前試營運中的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只有開放校內讀者使用。看了真是令人感到十分難過。要清除這些塗鴉,還得用特殊清潔用品處理才有效果,但如此一來也會造成家具表面塗裝的破壞。

本館大部份家具來自於校友及社會捐款,請大家善待這些得來不易的家具、設備,讓下一個使用者能享用高品質的閱讀環境,感謝大家!

歡迎參觀「思想貓的文學書房—桂文亞女士手稿資料展」

推廣服務組

桂文亞女士是臺灣最具活力的兒童文學工作者之一,對兒童文學的發展與兩岸兒童文學的交流,有很大的貢獻。她自15歲發表第一篇作品,20歲出版散文《裁冰集》,至今寫作40年,小說、散文、隨筆、報導文學、兒童文學等著作超過1,000萬字,集結成書者共計52部,如《思想貓》、《班長下台》、《二郎橋那個野丫頭》、《美麗眼睛看世界》、《馬丘比丘組曲》、《到底是誰的錯?》等都是小朋友所熟知的作品,其中更有許多單篇散文被選用於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國小課本中,換言之,已經有超過上億的兒童讀過桂文亞的作品。

桂文亞女士在兒童文學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她任職聯合報系民生報逾30年工作期間所參與的童書編輯與出版高達450冊。她於1991年結合幾家媒體共同發起的「好書大家讀」,迄今仍是國內最具權威與代表性的兒童讀物評選活動。在海峽兩岸兒童文學交流方面,桂文亞女士更多次促成大陸兒童文學作家與學者來臺訪問,她持續在兩岸舉辦各類型學術研討會及推廣活動,鼓勵兩岸互相引進對方的原創作品。因為桂文亞的努力,讓兩岸兒童得以接觸更多的優秀文學作品,也讓家長、老師與圖書館有了選好書的依據。

2007年起,桂文亞女士經由汪其楣教授的居間連繫,開始與臺大圖書館合作,成立「桂文亞文學書房」,將自己個人文學手稿、作家信函及從事編務工作40年所收藏的作家文稿資料等檔案,按部就班、分門別類,連同相關圖書資料贈予圖書館收藏、提供研究之用。迄今共捐贈書籍逾3,000冊,個人手稿與照片417件,267位名家手稿與信函共1,825件,資料圖片5,824張,其中包括林良、琦君、林海音、潘人木、李潼、三毛、孫幼軍、金波、曹文軒、秦文君、周銳、張秋生、葛冰等兩岸名家手稿。

本館如獲至寶,為推崇桂文亞女士將珍貴手稿文物以及圖書贈予本館典藏之無私精神,並為社會大眾介紹桂文亞在兒童文學發展上的成就,特別舉辦「思想貓的文學書房—桂文亞女士手稿資料展」,邀請桂文亞女士親自擔任策展人,展出其珍藏的文學文物,除了本人的手稿、照片、攝影作品,還有眾多作家的手稿與信函、兩岸作家親筆簽名書、書畫文物收藏等,這是國內少見的兒童文學作家個人特展,展出內容豐富多元,不僅能讓您深刻體會桂文亞個人寫作歷程與編輯事業成就,並能瞭解華人兒童文學的發展脈絡,歡迎有興趣者前來感受兒童與青少年文學的魅力與兒童文學工作者的熱情。

展出日期:2014年11月7日至12月31日 ,每日9:00-17:00
展出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1樓日然廳(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策展人:桂文亞女士
活動網址:http://www.lib.ntu.edu.tw/events/2014_cat-kuei/
聯絡方式:電話(02) 3366-4551;電子郵件 tulce@ntu.edu.tw

「聞書香‧知臺大」 書展 Something About NTU

推廣服務組

今年的校慶期間,圖書館推出「聞書香‧知臺大(Something about NTU)」書展。歡迎來「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讓臺大人事物的集體記憶,陪你一同於此散步。

書展內容分為「臺大人」、「臺大事」與「臺大遊」,展出書籍內容說明如下。

臺大人 ── 說一段臺大師生、校友的故事

從校長、老師到學生、校友,臺大人的故事一段段的在校園中、在各行各業上演著,甚至成為臺灣歷史的一部份。老師們以熱情傳授專業,以關心細心引導,為學生打下堅實基礎,使他們成為未來社會的中堅份子。同學們也不負期望,在校園中自我充實,在社會上發揮所長,是科學家、創業者、經理人,也可以是公益家。看臺大人在校園裡追求卓越,走進社會實現夢想!

臺大事
──記錄臺大的過去、現在到未來

臺灣大學自1928年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設立以來,迄今已有86年的歷史,從「臺北帝大」到「臺大」的許多重要發展,都值得在臺灣高等教育發展史上記上一筆。臺大人對自由民主的涵養,對學術研究的專注,對國際交流的貢獻,對社會服務的付出,都是追求卓越目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臺大的未來因為有歷史的滋養,現在的擘畫,期許有更豐碩的果實!

臺大遊
──從「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出發,漫步臺大與臺北城
臺北盆地的山巒與溪流孕育了臺大校園美麗的風景,春天的杜鵑、夏季的鳳凰木以及秋天的白千層,為四季的校園妝點了飽和的顏色,黑冠麻鷺、五色鳥也被吸引來此駐居。走進臺大,體驗一堂自然教育課,也順道尋訪校園建築、漫步古蹟景點,進行一趟人文之旅。下個週末,就以臺大為中心,順著捷運網絡或是騎乘腳踏車來此一遊吧!

更多的臺大故事…

網站&部落格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大校史館
臺大博物館群
臺大校史部落格

YOUTUBE NTU Campus校園‧臺灣大學EDU頻道
關鍵字 國立臺灣大學、臺大、臺大校史、大安區、臺北公館、瑠公圳、臺大校園、溫羅汀、羅斯福路、
    溫州街、臺北遊記 s

活動時間| 2014年11月11日-11月30日
活動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1樓中廳

黎烈文教授手迹資料展

推廣服務組

西洋文學研究與翻譯名家黎烈文教授,於民國36年8月應聘本校,任外國文學系教授,迄民國61年10月逝世止,共在校前後26年,其間著述不斷,尤以對法國文學的探討,最為深入,而且擅以優美譯筆,譯介法國小說名著,風行一時,影響深遠。今年適逢黎教授110壽辰,特舉辦此次手迹資料展,以為紀念。

黎烈文教授,1904年生於湖南湘潭。早歲入上海商務印書館,於古籍部任編輯,點校中國古典小說多種,後留學日本、復留學法國,先入地雄大學,繼入巴黎大學研究院,獲文學碩士學位,返國後任《申報》副刊《自由談》主編,結識魯迅,交往頻繁,魯迅逝世時為十六擡棺人之一。抗戰期間,受福建省政府任命,於戰時省會永安創辦「改進出版社」任社長。戰後來台任《新生報》副社長,兼總主筆,繼而辭職轉任本校教授,以教學、研究、譯著終其一生,故臺靜農先生為其治喪時,力主以「臺大外國文學系教授」為其稱謂。

此次展覽規劃觀者從「手迹.書信」中一窺黎烈文教授的人格修養與家人間的關懷友愛,於「論著.隨筆」及「翻譯作品」中體會其時而精煉、時而優美的筆觸,最後,透過各界累積的「懷思.評論」,描繪出黎教授在文壇之淵遠貢獻以及吾輩的景仰與嚮往。

開幕時間|
2014年11月28日(週五),14:00,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5樓特藏資料展覽區
專題演講|

2014年11月28日(週五),15:30-17:30,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王文興教授-黎烈文先生的文筆

白先勇教授-黎烈文先生與法國文學中譯

鄭恆雄教授-跟黎老師學習閱讀莫泊桑
報名網址|
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579
展覽資訊|
2014年11月28日至2015年1月30日,週一至週五9:00-17:00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5樓特藏資料展覽區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國立臺灣大學新百家學堂

「年輪:臺大實驗林的特展」校史館川流廳展出

校史館營運組

臺大校史館除了傳承臺大精神之外,亦肩負「向各界介紹臺大、進而促發認同臺大」的使命。臺大校史研究與展示,足以映射臺灣高等教育發展以及展現社會邁進的里程。繼深獲各級學校師生與民眾喜愛的「臺大博物館群特展」之後,再度推出以臺大最富土地關懷的實驗林為主題的特展。
臺大實驗林已經113歲,是臺大歷史上僅次於醫院的古老機構,前身為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附屬臺灣演習林,在傅斯年校長任內(1949年)撥交給臺大,開啟臺大實驗林絢爛的書頁。

臺灣森林覆蓋率占土地面積近60%,3.2萬公頃的實驗林面積占臺大總校地96%強,等同於臺灣總面積1%,要認識臺灣自然史,教育民眾生態保育及國土保安的知識,臺大實驗林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擁有知名景點「大學池」的溪頭只是臺大六個營林區之中面積最小的一個……過去先人胼手胝足經營保育,自日據時期遺留文物、工具、儀器在一次房屋修繕整理中重現光明。

- 左:【展場一隅】實驗林大事記,採用樹枝狀設計。/右:【展場一隅】光復初期,簡介與老照片。 -

為了向臺大師生、各界人士介紹實驗林鮮為人知的歷史與特色,於是校史館決定將這塊孕育過無盡樹木、無數人才的土地沿革搬進校史館川流廳,讓更多人認識這塊位處中臺灣的山林寶地,進而愛護珍貴的山川大地,也寄望參觀人潮能如川流廳之名「川流不息」。歡迎蒞臨踴躍參觀!

- 「年輪:臺大實驗林的故事」特展已於11月5日在校史館川流廳開幕,展覽相關訊息請見活動網頁 -

活動紀實: 

臺大校史館─臺大攝影社聯合攝影展─交換故事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

那時,我正青春的靈魂幾近凋萎
似殘簡未留的書櫃
至透浸了你記憶中的歡與愁
我方見掠過塵世的光與影
而輕步走入這個世界

繼今年五月「遺落」攝影展之後,臺大校史館與臺大攝影社於9月再次攜手合作,以「交換故事」為主題,策畫學期迎新攝影展。

在本次攝影展中,每位參展人需提出一則短篇故事或一組格言與其他參展人交換。參展人亦須以自己所換得的故事作為題材,拍攝出與情節相對應的照片。本次攝影展,展期自9/24起至10/15日止,共計19名學生、3位校史館志工、1名職員參展,吸引超過700名訪賓參觀;而來自國圖以及全國各地之績優圖書館員,也在參觀校史館行程中特別造訪夾層書庫;並對校史館將舊書庫轉為特展空間之舉大表讚揚。

- 左:校長於書庫展場與攝影社同學合影/右:民眾及學生進入夾層書庫參觀攝影展 -

本次攝影展期間,校史館亦與攝影社合作策畫「川流講堂」,在川流廳內舉辦兩場講學活動〈09/25 「交換故事」攝影展─作品說明會;10/07 數位暗房概論〉;並邀請校友,同時也是知名的旅遊攝影家的崔祖錫先生至校史館分享他的高山攝影心路歷程。這三場講學活動中,校史館首度嘗試讓聽眾在川流廳隨意席地而坐,或輔以長椅作為學員桌,為聽眾帶來不同以往的聽講體驗。

- 左:本次攝影展作品說明會/右:山岳探險與旅遊攝影名人崔祖錫應邀於川流廳內演講. -

對於晚進的臺大學子來說,自2005年起開幕的校史館,或許是一個陌生的空間;但作為今日臺大校園具指標性質的記憶收藏庫,校史館期待能透過更多與學子們間的互動,讓歡笑聲充盈這棟曾經書香滿溢的建築。

夜宿校史館活動紀實

校史館營運組‧許臨竹、陳鵬帆

自2009年開辦服務學習課程以來,校史館的導覽服務課一直是校內最受歡迎的服務課之一;而修課同學超乎預期的精彩表現,不僅訪賓讚不絕口,課程評鑑成績也名列前茅。作為國內大學博物館標竿之一的臺大校史館,在累積多年的課程安排以及夜館活動經驗之下,在這一學期,首開國內大學博物館之風氣,在培訓課程中加入過夜體驗活動,並將實習生的概念引入服務課程。校史館期待能讓修課同學、旁聽生跟志工,在寂靜的夜裡,側耳傾聽這棟建築物的心跳聲,進而挖掘更多的創意共鳴。

- 左:張安明組長主講臺大校史/右:導覽示範中常有笑聲四起,修課同學也不吝現學現賣 -

本次培訓課程,除了依據過往安排校史課程與導覽示範,校史館工作團隊特別設計「校史館大冒險」遊戲;透過藏頭詩、密碼、數獨、鏡像字、歌曲、英詩、廣播劇、五言絕句、拼圖、地圖、短片、照片、字謎等等提示,讓同學與志工在館內四處穿梭,闖關解題又尋寶,以迅速熟悉校史館的展示文物以及展場佈置。

- 修課同學以組為單位,各顯神通破解密碼,找出藏在校史館各處的寶物 -

就寢之前,校史館助教特別安排小小試膽活動,帶領部份修課同學到校史館剛剛開放、目前作為攝影展場的夾層書庫參觀,期待能夠引發他們對校園建築與空間規劃的興趣。夜間,雖然偶有蚊蚋騷擾,鼾聲與機器聲作響,但都不減修課同學的興致。有同學提早起床觀賞灑進校史館高拱窗的晨光與櫺影,也有同學起床第一件事情是向傅斯年校長道早安;當然也有同學賴床不起。究其原因,除了部份是徹夜在臉書打卡外,還有部份同學很快就熟悉校史館的環境,直到天明還不省人事。

- 同學們各自選擇露營地點,有群居有獨眠,也有人把展場中央池的橋當作大通鋪 -

儘管博物館過夜活動在國內外行之有年,但結合培訓課程並不多見,在大學校園內,也是首開風氣。校史館期待未來能愈加豐富該活動內容,並開放各界人士參與。校史館感謝修課同學慷慨給予問卷回饋與正面評價,也希望這樣新奇有趣的經驗,提供修課同學未來服務發想的靈感之外,並成為他們終身難忘的校園生活記憶。

- 本次所有修課同學之合照 -

臺大博物館群暨校園巡禮 活動紀實

校史館營運組‧王麗媛

臺灣大學為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大學,自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創校以來,各系所於學術研究領域內,廣泛蒐集各式獨特珍貴且豐富的文獻史料、標本與藏品,並設立博物館進行蒐集、典藏與展示,為校內珍貴的寶庫與文化性資產。

分散於校園各處的臺大博物館群,將藏品與系所教學、研究環境及校園歷史脈絡相連結,形成臺大博物館群獨有之特色。

今年10月,臺大博物館群、訪客中心及人事室於10/9、10/16、10/23及10/30合辦四梯次「臺大博物館群暨校園巡禮」活動;這也是首次舉辦專門提供校內教職員工的博物館群暨校園巡禮,帶領臺大同仁參觀臺大博物館群10間合作館與校園特色景點,讓大家都能認識並感受臺大博物藏品的知性之美及校園各處的歷史風貌。

- 地質標本館礦石探奇 -

活動過程中,有的參加同仁表示,這活動讓他認識了工作三、四十年所不知道的臺大,感謝主辦單位舉辦這麼有意義的活動;也有同仁特別回信感謝,表達當日參訪的開心與感動。

- 左:同仁聆聽校史解說/右:認識植物標本 -

臺大的奧秘與珍藏,絕對值得大家深入探索、細細品味。
正在閱讀文章的你,也想觀覽認識臺大博物館群的珍藏嗎?歡迎參加博物館群每週三、四及六的定時導覽活動。
詳情請見博物館群導覽服務說明網頁

搭乘康提基號航向偉大航道的挪威探險家─托爾•海爾達爾 Thor Heyerdahl

學科服務組

10月6日Google Doodle 呈現藍色海洋風,有一艘小船乘風破浪,並以繁複的原住民圖騰和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Moai)點綴裝飾。原來這天是紀念挪威探險家及人類學家──托爾•海爾達爾 Thor Heyerdahl 的100 歲誕辰(1914年 – 2002年)!《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幣原坦校長原盼臺北帝大建在臺南???

校史館營運組.杜英

話說,日本大正14年(1925年、民國14年)的這一年,新任的臺灣總督伊澤多喜男為了在臺設置大學,已選定幣原坦為初任總長(即校長)。然而大學籌設之事,枝節龐雜,且眾說紛紜,其中大學校地要選在臺北抑或臺中之爭,更是兩相對峙,議論不迭。此時,總督府官方報紙《臺灣日日新報》突然刊出一則幣原博士期盼臺灣大學設在「臺南」之報導。這其中到底是怎麼回事,且聽杜英細說原委!《連結至校史館繼續閱讀!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吳姿慧、林琦、林雅惠、張端桂、陳巧倫、陳南秀、莊詒婷、陳靜慧、陳建翰、黃玉汶、
楊雅惠、詹幼華
林琦、林雅惠、莊詒婷、陳建翰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新學期開跑,圖書館伴您一同迎接校園生活!

年(選單): 
民103年
月(選單): 
10月
期數: 
174
主編的話標題: 
新學期開跑,圖書館伴您一同迎接校園生活!

新學期已展開一個月,大家在適應新學期生活之餘,也歡迎到圖書館走走!眾所矚目的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已於開學日開幕啟用,歡迎師生們前來利用,感受新館空間建築之美。特別為新生設計的「LIB 星際大冒險」活動圓滿落幕,活動中有趣的小插曲請見本期活動報導。電子書活動也陸續堆出,既可玩遊戲又能體驗線上閱讀的美妙,分享心得還有機會獲得好禮喔!線上版圖書館利用手冊已於網頁上更新,讓您隨時隨地都可以認識圖書館。本期專訪生技系陳彥榮老師,分享查找資料的經驗談及對圖書館的期許與建議。「2014年京都大學--臺灣大學聯合研討會」移師日本京都舉行,精彩內容詳見後記分享。新的學期,圖書館繼續以多元服務和豐富的館藏,陪伴您度過每一天!

新服務!臺大圖書館資源探索服務系統上線

系統資訊組.劉曉青

臺大圖書館為了便利讀者查詢圖書館各種類型的資源,建置了「臺大圖書館資源探索服務系統」。此資源探索服務系統整合了圖書館的各項資源,將本館館藏目錄、本館訂購之電子資源、以及本館自建之各種特色資源如機構典藏、特藏資料庫等集中查詢,讓您能夠於單一平台查得圖書館之豐富資源。

此外,本系統搭配文獻動態連結功能,即時串聯本館有訂購之電子全文,或延伸查找本館紙本館藏,若沒有任何館藏,也能夠提供延伸服務如館際合作、文獻傳遞申請之連結,讀者只要在本系統進行檢索,即可透過本系統直接取得本館有訂購之全文或透過本系統之介接連結至相關服務進而取得全文。

臺大資源探索服務系統希望給讀者簡單方便又好用的查詢模式,因此本系統是與google類似的單一查詢框,只要輸入您所要查詢的關鍵字即可查詢,亦支援簡單的布林邏輯查詢。以下簡單介紹系統的基本功能。

一、查詢範圍選擇
以下說明各頁籤之查詢內容與範圍,您可以根據您的查詢需求來選擇查詢範圍。:

- 查詢範圍選擇 -

1.
查館藏+文章
圖書館各項訂購之資源,包括實體館藏、電子館藏(已整合在此系統集中索引內的電子書、電子期刊、資料庫)、本館自建數典系統及機構典藏等。亦即包含下述第2、3、5、6項之查詢範圍。

2.
查館藏
查詢本館館藏目錄內的館藏資料,可先選擇以資料類型「期刊」、「圖書」、「視聽資料」、「學位論文」限定查詢,其中期刊只能查到刊名,無法以期刊內各文章篇名查詢。

3.
查文章:
查詢圖書館所訂購之電子資源,內容為已整合在此系統集中索引內的電子書、電子期刊、資料庫。

4.
查資料庫
此為查詢不包含在此系統集中索引內的資料庫,以分散式的檢索方式到各資料庫去查詢並回傳查詢結果,故查詢結果回傳速度會較慢。此部分已先預設15類常用資料庫各5-10個,若需指定其他資料庫查詢,請至右上方選擇「查找資料庫」查詢特定資料庫。

5.
自建數典系統
查詢內容為本館自建數典系統,可自行選擇查詢內容,包括: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CONTENTdm)、古契書資料庫、臺灣宗教藝術資訊網、臺灣舊照片資料庫、國立臺灣大學學士論文檢索系統、臺灣日治時期統計資料庫、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臺灣社運史料資料庫、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6.
機構典藏
包含本館所有機構典藏資料,可選擇以各種資料類型作限制查詢。

二、查詢結果顯示
輸入查詢詞彙後,系統的查詢結果頁面分為左右二欄,左欄依據查詢結果做後分類群組,而畫面右欄則會顯示總共查詢到幾筆資料並列出查詢結果書目相關資訊。透過左欄後分類,可進一步篩選縮小查詢結果範圍,後分類的類別包括「資料類型」、「主題」、「資料館別(來源)」、「語言」、「作者」、「出版年」、「期刊題名」、「出版者」等。

- 資源探索服務系統查詢結果畫面 -

畫面右方「查詢結果書目相關資訊」列表則可看到每筆查詢結果的資料類型與書封,並顯示該資料相關資訊之頁籤:

1.
線上檢視
若為本館有訂購之電子書或電子期刊等全文資料,將直接可於線上檢視頁籤中預覽,或可選擇「將資源以新視窗開啟」檢視線上全文(若在校外使用請依本館校外連線說明使用)。

2.
館藏地
顯示本館擁有實體館藏之館藏地、條碼、索書號、目前借閱狀態及線上預約按鈕。

3.
詳目
檢視該書目更多詳細資訊,包含其他書名、其他作者、ISBN/ISSN、主題等,並可連結至原查詢系統之網頁查看原始資料內容。

4.
評論和標籤
登入系統後可給予每筆資料標籤與個人評論,也可看到別人所給予的標籤與評論。

5.
FindIt@NTU
延伸查詢其他相關連結資訊,包括連結本館校內期刊圖書代借代印服務、查詢網路公開服務、其他館際合作服務與書目、其他期刊摘要或引用次數等資訊、匯出書目與引文資訊、網路書店連結等。

三、登入資源探索服務系統
此資源探索服務系統與本館館藏目錄查詢系統帳號整合,使用原圖書館館藏目錄同樣的帳號密碼即可登入本系統喔!登入本系統可同步查到您所借閱、預約的書籍,以及看到您的借閱歷史,並可直接進行書籍的線上續借、預約。此外,您也可以在查詢中儲存您的查詢記錄與書單,以及調整顯示設定。更詳細的個人化服務使用介紹將於之後的館訊為您說明。

圖書館首頁已新增資源探索服務系統的查詢框,只要輸入您的查詢關鍵字就可以開始使用資源探索服務系統,現在就趕快來體驗吧!
若您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隨時與臺大圖書館系統資訊組連絡,謝謝!


自學圖書館資源利用,就從線上手冊開始吧!

推廣服務組.黃瀅芳

「自學」代表著你是自己的主人,想何時何地及如何學習都由自己決定。想知道圖書館有哪些服務與空間、如何查書借書、電子資源如何使用等,也歡迎從線上版的圖書館利用手冊中自己來找答案。針對不同讀者身分編製的圖書館利用手冊,已於開學之初全面線上更新,計有《青春校園‧圖書館與你同行》(學生版圖書館利用手冊)、《這是你的圖書館》(教師版圖書館利用手冊)以及《My Love Affair with Library》(英語版圖書館利用手冊)。認識圖書館,就從這裡開始吧!

|| 使用方式
圖書館利用手冊都在圖書館首頁推廣活動」下的「出版品」。

本館出版品以電子書櫃的形式呈現,除圖書館利用手冊外,也提供各項主題資源指引。每本手冊均提供「WebBook」與「PDF」版本。可依你習慣的使用方式下載或線上閱讀。

本次更新之利用手冊介紹如下:

|| 《青春校園‧圖書館與你同行》學生版圖書館利用手冊
搭配本屆新生入門學習書院圖書館課程所出的同名手冊。想知道圖書館有哪些適合自習閱讀或是放空娛樂的地方?如何在700萬書刊中找到你要的書?圖書館APP「NTU Library」如何下載?哪些豐富的網路資源可以使用?來看這本手冊就對了。還有貼心的Q&A問題解惑集以及各個分館圖書室的地圖唷。

 
 

|| 《這是你的圖書館》教師版圖書館利用手冊
教師所需的學術研究支援、教學支援、個人競爭力提升以及與圖書館溝通聯絡的窗口,都可以從此本手冊獲得有效且值得參考的資訊。2014年版本於「個人競爭力提升」之章節,新增網路學術識別標籤「ResearcherID」與「ORCID」之說明與運用;學科館員的聯絡方式以及網頁連結也全面更新。

 
 

|| 《My Love Affair with Library》英語版圖書館利用手冊
為方便國際生了解本館服務與資源使用,我們也有英語版的圖書館利用手冊《My Affair with Library》。幫助尚不太熟悉中文的讀者認識圖書館,進而戀上圖書館的每一天。


投稿Open Access期刊,享文章處理費85折優惠!

學科服務組.陳巧倫

為支持公開取用期刊(Open Access) 理念,本校醫學院校區於今年加入BioMed Central支持型會員,本校師生只要在校園IP範圍內(140.112.*.* ) 投稿於BioMed Central、Chemistry Central、SpringerOpen之各領域Open Access期刊,論文一經採用(accepted)即可享文章處理費85折優惠(投稿、Peer Review免費),敬請多多利用。

優惠期刊清單

BioMed CentralChemistry CentralSpringerOpen

活動時間
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08月31日止,以文章獲採用(accepted) 時間點,非投稿(submit)時間點為準。

認證方式
需於校園網域內(140.112.*.*)作線上投稿(submit),作者中只要包含臺大現任師生,不需另外提出申請。

欲了解更多資訊,請洽圖書館學科服務組:(02) 3366-2326 或E-mail至tul@ntu.edu.tw

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試營運開幕花絮報導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黃文琪

經過一番努力,位於本校社科院新大樓一樓之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原法社分館)終於在9月15日開學日上午9點15分開始試營運了!當天早上非常感謝同學熱情相挺,開館前就在門口排隊,本館特別準備致贈給前100名入館者的明信片書籤套組,也在同學的熱情參與下全數發放完畢。開館後,師生陸續進館,圖書館陳雪華館長特別前來致詞,期許師生共同愛護使用全新的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並祝新學期開始大家學業進步。

左:同學排隊入館,領取前100名紀念明信片書籤套組/
右:圖書館陳雪華館長蒞臨致詞

本館為世界知名建築家伊東豐雄(Toyo ITO)設計,其中以一樓開架閱覽室最富設計精髓,以88根樹狀柱形成130處不規則的天窗,構成開架閱覽室的建築基調,搭配波浪型的竹製書架,營造出徜徉在知識森林中的氛圍。

若您對於本館想要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歡迎造訪本館網站以及粉絲專頁

左:同學於二樓閱覽區體驗特殊造型的大沙發,自由徜徉其中/ 右:睽違2個月後開館的流通服務熱鬧滾滾


古典文人藏書,落腳臺大特藏:魏清德先生家屬捐贈圖書與手稿資料

特藏組.蔡碧芳

在本校臺文所黃美娥所長的引薦下,魏清德先生的家屬將珍藏的魏先生藏書,割愛捐贈本館,期望書籍能被妥善保存,並讓有需要的人研究使用。

在《魏清德全集》一書,如此介紹魏先生:

 
魏清德(1886-1964),號潤庵,新竹人,後遷居臺北萬華。自幼學習詩文舊學,同時接受新式教育,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畢業後,曾任公學校訓導,1910年起應聘《臺灣日日新報》記者,自此涉入媒體生涯長達三十年以上,並長期擔任漢文部主任,時人視為新聞界霸者、臺日報漢文部首席。戰後,離開報政,出任臺灣省合會儲蓄公司總經理。一生勤於著述,漢學根柢精深,日治時代獲有「學者」褒章,又因詩藝超群,常受命拜評總督詩稿,1963年則膺選中華民國桂冠詩人。另外,書畫金石,亦有涉染,且所撰評論不少,又長於通俗小說創作,尤其偵探作品更是立下新猷。整體而言,是臺灣文學史上相當具代表性地位的古典文人。1
 

在1960年代,魏清德先生的長子,曾任臺大醫院院長的魏火曜教授,就曾將魏先生的藏書捐贈本館,有600餘冊,多為清末民初時期的舊籍,以經學、詩文集、章回小說和印譜為主。2007年魏先生的孫子魏淇園,也特別從美國回來觀看這批書籍。

- 左:魏清德先生家屬在黃美娥所長所編的《魏清德全集》一書上簽名留念。/
右:《問經堂印譜》書影

- 左:魏清德先生藏書與魏淇園先生(攝於2007/12/17)/ 右:與魏清德先生家屬在本館合影(左起特藏組宋志華代理組長、
魏美婉女士、魏秋婉女士、魏豐珍女士、歐陽玲修(魏先生外孫女)、黃美娥所長和筆者,攝於2014/8/27) -

而此次捐贈的內容,是由魏先生的女公子們連袂捐出,共計書籍11種31冊、明信片1盒以及相關手稿資料11張。書籍皆為印譜,冊冊為罕見版本,極為珍貴,簡要臚列如下:

1.
藏六金印(封面題目:藏六鑄金印存):濱村藏六五世著,不分卷,日本明治庚戌(四十三,1910)年刊袖珍本,2冊。

2.
錦囊印林,汪啟淑(秀峰)集,四卷,清刊袖珍本,2冊。

3.
侣隺艸堂印賞(侶鶴草堂印賞),山內孝卿篆、田中慶藏,二卷,日本大正六年(1917)序刊本,2冊。

4.
問經堂印譜二集、三集,包桂生鑑藏,二集四卷、三集四卷,清道光已酉(二十九,1849)年藍色刋版朱色鈐印本,8冊。

5.
朗庵所用印影,九華主人摹,不分卷,年代不詳,1冊。

6.
拾逸印集,趣味同人會輯,四卷,日本昭和九年(1934)鈐拓本。4冊。

7.
蓬萊印存,平井榴(榴所山人)編,不分卷,日本昭和甲戌(九年,1934)年鈐印本,2冊。

8.
遯盦秦漢印選,(清)吳隱輯,不分卷,清宣統元年(1909)杭州西泠印社鈐拓本,6冊。

9.
宗魯金銀花印文,不分卷,年代不詳,鈐印本,1冊。

10.
混混堂泉譜,不分卷,年代不詳,鈐印本,2冊。

11.
晚悔堂印識續第三集,中井兼之原輯、濱村大澥摹勒編次、益田厚校,日本明治十年(1877)序鈐印本,1冊。

在贈書過程中,魏家阿姨們回憶起魏先生的言行、往來友人的點點滴滴,間有黃美娥所長補充資訊,一時之間,魏清德先生的文人風貌躍然欲出。現今魏先生的藏書皆編目上線,並入本館特藏組永久典藏,詳細可查詢專題書目清單「魏清德先生藏書」,並歡迎各界人士前來研究利用。

1黃美娥主編,《魏清德全集》,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著者簡介。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生技系陳彥榮老師專訪

學科服務組.陳巧倫

今年8月圖書館3樓與館員有約的小空間甫開張,很榮幸邀請生技系陳彥榮老師與我們聊聊對於圖書館的看法與建議。先前與老師聯絡時,老師特別選在圖書館接受我們訪談,即可看出老師對於圖書館的喜愛。

逛圖書館就像逛書店

訪談一開始,老師提到在臺大的求學階段,曾經就系所更名一事,特別跑去市立圖書館查找以前的舊報紙,查詢歷年系上的錄取成績,更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使用微縮片,算是記憶中較特別的圖書館使用經驗。其後老師在東京大學就讀博士期間,對於東京大學各學院圖書館開放式的管理,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師回憶著說:

 
「在東京大學念書時,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圖書室,規模都蠻大的,大部分都放期刊,圖書室是24小時開放,可以自行刷卡進出與自助借書,平常晚上9點10點做完實驗後,有些人就會跑到閱覽室翻期刊,泡到1、2點才回家。」
 

如今回到學校任教,不論是學生時期或是現在回到母校任教,老師對於圖書館一直都相當的懷念與喜愛,即便現在擔任教職,老師還是會經常到圖書館走走、逛逛,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空。

 
「大學時經常跑到舊總圖2樓閱覽區念書,燈光好、氣氛佳,班上同學都會一起去那邊看書,現在B1自修室算是模擬當時的風光,閱覽區沒有大燈都是桌燈,非常有氣氛。」

「我自己一個人有時候還蠻常逛圖書館,偶爾覺得心情不好或很煩的時候就會來圖書館逛一逛,有時候你走一走忽然看到甚麼書,隨便拿出來翻一翻,或只是經過書架,快速地看過去,然後就會刺激自己有一些比較奇怪的想法產生,有些點子就是從這樣的過程中培養起來。」
 

PubMed--生醫領域重要研究工具
有別於平時隨意逛逛圖書館找尋靈感,對於研究方面的資料蒐集,老師最常使用的資源還是電子期刊。換言之,對老師和研究者而言,全文的電子期刊比單純的索引摘要資料庫更有效益。

 
「在研究上,我們大部分會利用電子期刊,當然圖書館有一些資料庫可以查詢,但是對生命科學領域的人來講,我很少利用資料庫,大部分都是利用NCBI、PubMed再連到圖書館有購買的電子期刊。」
 

不論是利用PubMed查找相關文獻,或是閱讀電子期刊,老師都建議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不一定要執著於「求準」,不要總是想要一次就查到最相關的那篇文章。以查找PubMed資料庫為例,老師說:

 
「太侷限使用MESH標題表,也許可以讓你快速找到你要的,但可能會錯失掉一些其他對你有幫助的文章或資訊,所以我大部分就是用幾個關鍵字去查以後,再去瀏覽,在瀏覽的過程當中,反而還會找到一些有趣的事情。」
 

除了PubMed,老師也會透過Google Scholar來查找資料,對老師而言,查找資料透過PubMed、Google Scholar等管道已很足夠,但老師也強調查找資料取得全文的過程,仍是有賴於圖書館訂購的電子期刊作為後盾。老師接著陳述自己找資料的流程,以及查找Google Scholar 和PubMed 的區別:

 
「想知道某件事情的時候,我會先用PubMed,若找不到會再去Google Scholar搜,但Google Scholar有時候會檢索出一些不相關的雜訊。」
「我覺得現在Google或是PubMed這種搜尋方式,其實是比較片段、片面的,變成你要有能力評估你搜尋到的資料是否是你要的範圍或是正確的。」

 

此外,老師也點出了利用關鍵字檢索模式的盲點,然而這樣的檢索模式,老師認為對於部分同學而言是有門檻的,所以老師強調:

 
「不論是查找文獻或是DNA序列等,還是需要有人從旁協助引導他們。」
 

廣泛閱讀讓你視野更開闊

在期刊的閱讀上,老師也會要求實驗室的研究生,每人要負責追蹤1至2本期刊,在每次的meeting上報告近期該期刊上所刊載的新訊與研究,老師認為:

 
「這樣的好處是,不會讓自己的研究越來越窄,算是強迫同學去看一下別人在做些甚麼,我們實驗室還會辦journal club,它會有主題性,有點像讀書會,安排一篇review,再搭配一些原始的論文,讓學生上台去報告,強迫同學多閱讀。」
 

老師也鼓勵同學多閱讀《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Science》、《Nature》等期刊,特別是News、Comment等專欄,相對較為軟性、容易閱讀,也有助於擴展同學們的研究視野。

另外,對於懂日文的同學,老師特別推薦《実験医学》此一刊物,可惜的是,本館目前並未收藏此館藏,對於此期刊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至《実験医学》網站瀏覽。老師熱切地與我們分享此份刊物的特色:

「它的內容沒有那麼硬,會刊載一些做實驗的小技巧,除了科學性的文章在裡面之外,它還會介紹其他跟這研究領域息息相關的資訊,例如資料庫介紹,算是一種雜誌,比較專業一點,跟你生活有關的雜誌,很實用的期刊。」

數位學習讓學習不受限

身為圖書館的愛用者,老師也對圖書館的服務與空間規劃提出許多建議,對於圖書館舉辦的利用講習,老師建議圖書館在課程安排上可以多找一些博士生來分享他們如何查找資料、以及如何利用查得的資料與研究做連結,藉由博士生同學的實際分享,讓圖書館的利用講習更貼近同學們的需求。從平時對學生的觀察,老師認為多數同學通常是有需要的時候才會來聽利用講習,考量同學們的作息或有需要的時間都不一樣,老師客觀地提出他的看法:

 
「利用數位學習的方式,可能會更有效果。」「課程設計要依據使用者的需要,他們有需要才會想要來聽課,平常辦的活動很好,但是能夠錄製影片起來可以幫助更多的同學。」
 

設置主題館,賦予使用者來圖書館的目的
為了本次的訪談,老師還特別詢問了實驗室的同學,為什麼不常去圖書館,得到的回覆是:「很多期刊網路下載就好了,熱門的書都被借走,預約也要排很久,所以就不會想來。」看來如何滿足同學們在休閒方面的需求,是圖書館需要再加強的地方。對於圖書館的空間,老師建議除了原有的B1教師指定參考書專區外,針對各學科領域的書籍,可以有更活用的典藏方式,將相關領域的資源一起做整合,類似具有主題性的館藏主題館,老師進一步解釋:

 
「比方說我想要自修念經濟,除了上網去看線上課程,針對教材部分,可以透過圖書館或請老師一起建構一個core,經濟學的書可以從入門開始,有進階,並有評量的教材,甚至一些給入門者的簡介書籍,這些館藏可以集中在一個區塊,相較於目前B1的教師指定參考書,現在的作法只是把書擺在那裡,沒有使用方法,建議可以建構各主題領域的核心館藏,這些資源可以來自圖書館或網路資源,類似主題館的概念,裡面的資料都是經過整理、有指引性的。」
「具有主題的自主學習館,例如英語學習主題館,統計科學主題館,財經管理主題館等。重點在於,很多大學部學生可能還在探索自己的生涯發展,主題館的經營,也許可以提供他們認識一些領域的好方法。」
 

老師在訪談中也不斷強調,若要吸引同學來圖書館,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同學在圖書館有事情做,而不是讓同學借了書就走。此外,老師也建議「可以規畫給同學的討論空間、簡報室,好處是學生來圖書館是有目的的。」可見,如何賦予同學來圖書館的“目的”,值得圖書館在未來服務與空間規劃上多方思量。

訪談過程中,可以感受老師對於圖書館的支持與期許,能有機會從老師的觀點來了解使用者對於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看法,對於身在圖書館的我們而言,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經驗,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非常感謝陳老師撥冗接受圖書館的訪談,經由每次的教師訪談,都帶給在圖書館工作的我們很多的省思,也為圖書館的未來帶出更多的可能性。

※陳彥榮老師實驗室的領域是「幹細胞與癌症生物學」,推薦之期刊清單如下 (依字母順序排列):

Cell |Cancer CellCancer ResearchCell Stem Cell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
Nature
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Medicin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
ScienceStem CellThe EMBO journal

這個秋天,與電子書「相遇在雲端書海」

推廣服務組.黃瀅芳

這個秋天,很「電子書」。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各成員館,為推廣豐富的電子書資源,陸續推出幾項遊戲與活動。「屠龍戰記電子書尋寶活動」率先推出,還沒有玩過的話,趕快點入連結進行遊戲吧!玩完了遊戲,也來點柔性的閱讀心得分享。你可以參加「相遇在雲端書海」活動,投稿電子書閱讀心得,根據FB的分享數、主辦單位評選、刊登作品最多(幫忙分享的人也可以抽獎)以及參加者抽獎來提供活動獎品,最大獎是金城武特別款的「MID單速車」。請來閱讀一本電子書,寫下閱讀後的感想與啟發,在網路快速的世界中,體驗慢閱讀的美妙。

活動網站:http://www.lib.kuas.edu.tw/active/20140909/GIFT%20INSIDE/GIFT-INSIDE.html

活動日期:2014/9/9-11/9
查詢本館電子書:

 
1.直接在《館藏目錄TULIPS》查詢
可使用「書名」、「作者」或是「電子書資料庫名稱」直接在《館藏目錄TULIPS》查詢。用「書名」、「作者」可以直接找到該書的書目資料,點選連結後使用。

用「電子書資料庫名稱」查詢,則可以找到該資料庫的連結。

2.本館「電子書資料庫」平台清單請見電子書網頁介紹。
3.其它電子書資源使用方式請見參考服務部落格

◎電子資源限於(140.112.*.*)網域內使用,若需校外連線請見說明

活動紀實: 

LIB星際大冒險:浩瀚宇宙背後的細微趣事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今年夏天格外炎熱,但仍有三五成群的學生手裡拿著一張藍色紙卡,興高采烈地到圖書館參加一年一度、專為新生設計的尋寶活動「LIB星際大冒險」!今年以宇宙冒險作為主題,將圖書館各樓層有特色的閱覽區模擬成各具特色的行星,同學們只要手持星際冒險單就能夠按圖索驥收集到各個星球的星球之鑰(印章),藉此輕鬆有趣地瞭解圖書館。就讓我們來看看,大冒險背後還隱藏了甚麼樣的趣事!

- 具宇宙感的星際冒險單 -

時空之旅
活動自8月25日至9月30日,以尋寶解謎的方式進行,圖書館1樓參考書區成立了「星際冒險協會服務臺」,於週一至週五9:00-17:00提供各樣任務諮詢、兌換任務完成紀念品等服務,時不時就能看到一群學生開心地興協會人員輕聲聊天,然後領著禮物滿足離開。

- 左:學生開心地展示抽到的獎品/右:兌獎櫃檯前參加活動的人潮 -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度首度加入全新關卡-位於總圖書館地下1樓的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裡面收藏諸多與臺灣原住民族甚至南島語系民族相關文獻以及多媒體資料,空間設計也以臺灣原住民的風俗圖騰為概念,處處可見精緻的木雕、裝潢等,是個十分值得一去的關卡。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來自星際冒險協會的祝福
不論是今年度新生或是共襄盛舉的非新生參加者,只要完成任務就可以獲得星際冒險協會的祝福小禮.我們在館訊173期特別專文介紹這些極具質感和圖書館特色的紀念品,其中包含古典雅致的藏書票、以臺大校史為刻度的隨身捲尺以及以古籍圖錄為本設計的筆袋與便條紙,樣樣精美,讓人愛不釋手。

LIB星系限定好禮(新生限定)
為了感謝眾多新生參與,圖書館特別準備腳踏車、馬克杯、隨身碟等好禮要送給大家!並已於10月6日抽出43位幸運得主,得獎名單請點我。

「LIB星際大冒險」廣獲迴響,謝謝所有在過程中給予圖書館鼓勵的同學,未來圖書館也會努力設計更多有趣的活動邀請大家共襄盛舉。活動雖然結束,但臺大圖書館永遠佇立於此,以多元豐富的館藏及貼心服務,陪伴你度過每一天。
 

  - 抽獎現場情況 -


兒童的博物館遊樂園--2014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

校史館營運組.王麗媛

仲夏,陽光煦煦,
一群稚嫩臉龐的孩子們,步步踏入臺大博物館群,
穿梭在繽紛多樣的博物館標本文物中;
小小年紀的他們,也在臺大的學術殿堂裡好奇探索、快樂學習!

臺大博物館群擁有最豐富的校園文化性資產及藏品教育素材,為落實社會教育理念,向下扎根,博物館群於今年暑假8/11、8/13及8/15舉辦三梯次「悠遊一夏 • 探索臺大--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提供即將升小學四年級至國中七年級的小朋友體驗臺大博物館群的奧秘與繽紛。

本活動匯集各博物館之創意學習課程,將科學與人文知識結合生活應用,透過實際手作與遊戲互動,在博物館的典藏空間中,引領小朋友進行快樂與深入淺出的知識學習,從中感受與瞭解不同博物館之特色風貌,並進一步探索及認識臺大校園歷史珍藏。

活動廣獲家長熱情報名,短短數天即全數額滿,更有來自大陸上海市的孩童報名參加。博物館群辦公室特別招募4名具豐富營隊經驗的臺大學生擔任每梯次小組隊輔,使學員在隊輔的引導下,有效融入活動,在各博物館的趣味課程中,汲取知識、快樂學習。

各館創意學習課程介紹如下:

8月11日 第一梯次

館別
創意課程
課程簡介

校史館
臺大歷史知識
大富翁
臺大校史館蘊含豐富多樣的校史記憶、文物與故事,透過深入淺出的導覽解說與趣味化的「臺大歷史知識大富翁」遊戲,引發小朋友對臺大歷史與校園的興趣,潛移默化地將臺大的內涵注入每位學童的腦海記憶中。

人類學
博物館
隨手的生活記憶─
原住民的頭飾額帶DIY
原住民生活物質的使用器具,很多是取用隨手可得的材料,無論男、女都喜歡在額頭綁上額帶,每件額帶都有著各自創作的風格,令人驚艷!課程透過泰雅族頭飾的DIY設計、編織,讓小朋友體驗如何在額帶上創作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

地質
標本館
地質闖關大作戰
藉由地質標本館的展場歷險與闖關,認識岩石的三大分類及各種具有特色的礦物、了解樟木與牡蠣化石如何代表古臺北的環境。並且,透過岩石公園認識臺灣各地的不同岩石、以積木模型認識結晶礦物的不同類型。

昆蟲
標本室
美妙有趣昆蟲記及
昆蟲文創DIY
課程利用漫畫短片式的單元講解,使孩童瞭解昆蟲的生態,並透過學習單加深小朋友對昆蟲與自然生態的知識。並利用昆蟲模型及各種天然物,由孩童運用巧思、動手將模型進行創意彩繪,使孩童不僅獲得正確的昆蟲知識,也在模型創作過程中,體會科學與人文的結合是多麼的美妙及有趣。

左:小朋友專注進行電路小實驗/
中:小朋友彩繪繽紛的昆蟲模型/
右:自製蛋標本

8月13日 第二梯次

館別
創意課程
課程簡介

檔案
展示室
挖係小小導覽員!
向孩子們介紹導覽技巧與導覽員的角色,讓小朋友們在檔案館中練習用自己的語言來介紹檔案館;並訓練小朋友們面對觀眾的肢體語言,使他們更深刻體驗肢體語言的文化內涵。

植物
標本館
探索植物的秘密
將植物知識融入遊戲,藉由麵包樹實際的標本,引導學員認識植物的根、莖、葉、花、花序、果實與種子;利用五種植物包括麵包樹、水稻、檸檬、葫蘆、肥豬豆的花與果實圖卡,引導學習分類的原則與方法,並瞭解樹狀圖的概念。

農業
陳列館
玩植物秀創意~
綠色兔寶寶製作
課程讓小朋友瞭解單子葉草本植物的旺盛發芽力、觀察植物發芽的過程及生長習性,並利用簡單的草籽播種技術與裝飾材料,動手玩創意,製作可愛的綠色兔寶寶公仔。

左:固定魚標本/
中:蝴蝶模型彩繪DIY/
右:頭綁創意DIY的額帶成品,開心合影

8月15日 第三梯次

館別
創意課程
課程簡介

醫學人文博物館
聽聽身體說故事
在醫學人文博物館的學習體驗中,讓學童對體質人類學的概念有初步認識,在了解自己身體構造之餘,結合人類演化歷史的概念,達到醫學與人文並進之效;另一方面,也使學童初步認識公共衛生概念,種下公共衛生與健康促進的種子。

動物
博物館
宛若重生—
動物標本的故事
透過觀察不同的動物標本與製作方法,了解實際實驗,認識標本的新價值。孩童透過蛋殼標本製作,瞭解了蛋殼色彩產生機制;由仔稚魚觀察到顯微攝影,引出動物分類的索引方式;以頭骨&牙齒的形態,帶領學員認識動物的食性;以動物的四肢說明同功與同源,對不同骨骼及皮毛標本的觀察比較,了解骨骼的多樣與演變關係。

物理
文物廳
雷神索爾
該何去何從?
電是現今人類生活重要的能源,是人類科學進步的關鍵。在日常生活中,電的影響無所不在。想想看,如果停電的時候,生活會變得多麼恐怖?課程中,透過電的發展歷史,並動手一起做簡單的電路小實驗,讓小朋友更能體會電的現象。

本活動在博物館群辦公室及各館群策群力下,圓滿成功。許多孩子在學習心得中,親筆畫下課程手作成品及遊戲過程,並表達透過活動獲益匪淺、在課程中玩得非常開心。由學員回饋問卷整體分析結果得知,高達97%的學員對於活動課程表達滿意以上程度;並表示下次舉辦學習體驗營活動,很希望再來參加。博物館群特別整理每位學員參與活動之精采照片,於活動結束後,寄送給家長與小朋友留念;同時,也接獲許多家長來信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規劃與貼心服務,讓小朋友在臺大的豐富典藏與創意課程中趣味學習、獲益良多。

臺大博物館群將持續落實社會教育,並發揮社會服務功能,設計多樣化的推廣活動,讓臺大校園文化資產與瑰寶珍藏,為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帶來美好的知識啟發與心靈盛宴。

Let’s Learn Chinese in Library! 中文/華語學習圖書簡介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Are you a foreign student in NTU? Do you want to learn Chinese? How to find the Chinese Learning books and CDs/DVDs in NTU Library? Please follow us!
您想自己學習中文/華語嗎?圖書館的華語學習課本、書籍、CD、DVD在哪裡呢?怎麼找呢?《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

博物館群: 

2014年京都大學─臺灣大學聯合研討會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

2013年12月,臺灣大學與京都大學首次於臺北舉辦橫跨九個學術研究領域、歷時兩天的「2013年臺灣大學─京都大學聯合研討會」 (9 個領域包含:農業、生命科學、藥學、化學與材料科學、科學與科技、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大學博物館、產學合作論壇)。在此一全面性交流的研討會上,京大共有超過90位研究人員來訪臺大,兩校博物館並藉此共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豎立兩校的交流里程碑,也開啟兩校博物館事業新的合作章節。

奠基於這樣的基礎,2014年9月,臺京兩校再次舉行聯合研討會,會議場地移師日本京都,博物館事業再次成為本會交流重點議題項目之一。承襲去年之議程架構,今年兩校共有18位博物館學者、工作人員以及學生於博物館議程上發表演說及摘要,期間同時另有20張學術海報展示,主題橫跨藏品數位化在研究與教育之應用、以及拓展外展服務之可能性。在緊湊的2天議程之間,兩校博物館透過議題發表與密切的討論,探索大學博物館在高等教育以及研究中扮演領航角色的可能性。

- 左:臺大博物館群代表參加於京都大學博物館內之破冰餐會/ 右:臺大博物館群代表成員參加大會開幕典禮 -

臺京兩校在自然史、人類學相關之調查與考證、數位典藏等有數十載的交流與合作歷史;而去年所簽訂的合作備忘錄,在本次會議中更加催化雙方合作的默契。會上雙方達成協議,除持續推動兩校博物館在年輕學者、館員、技工、學生的交流外,另外研議在2015年於京都或臺北擇其一地合作舉辦研討會、工作坊或是小型會議,提供兩校博物館事業相關人員更多實質的互動與接觸機會。

- 左:楊校長與陳副校長與臺大博物館群代表成員於午宴合影/
右:京都大學松本校長、本校楊校長暨兩校博物館代表人員於晚宴合影 -

2014年京都大學─臺灣大學聯合研討會博物館議程

9/01

大野 照文、陳雪華
Opening Addresses
 

岩崎 奈緒子
A Long-term Challenge- Research on “The Madonna with the Infant Jesus and Her Fifteen Mysteries”
江 芝華
Connecting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the Roles of Archaeological Collection in the University Museum

中坊 徹次 “Fishes of Japan with pictorial keys to the species” and the fish collection of Kyoto University (FAKU)
胡 哲明
Assessing species distribution patterns for the flora of Taiwan based on herbarium specimen database

塩瀨 隆之
The Multi-disciplinary Exhibition of History of Fundamental and Influential Technology
林維真
Digital Curation for Agriculture, College Museum and Visitors

大野 照文
How to evaluat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in museum’s learning programs?
蔡 志偉
NTU Insectarium Outreach Program for Elementary Students

9/02

一田 昌宏
Outreach activity based on recent and Paleozoic foraminifera studies in Kyoto University Museum
鄭 淑芬
Loan Box in the Class: Explore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Program

常見 俊直
Science and Community Outreach
林 怡蓉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and University Museum: A case Study on the Children's Museum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村上 由美子
Plaster Models as Museum Materials: Research on Wooden Artifacts excavated from the Karako Site
陳 鵬帆
NTU Halo: Let the Light of NTU Shine through the Forsaken and Uncharted

山本 浩史、古勝 亮
Painted wooden models of Tao's Chinurikuran and the related documentary records
廖 志榮
The Birth and Growth: Insectarium at NTU

中川 千種
Create the Museum: Opening and Future of Museum of Medicine
 

- 左:陳館長代表臺大博物館群致贈禮品予京都大學博物館大野館長/
右:於京大博物館內展示之兩校博物館海報 -

會議期間,京大博物館特別為本校博物館人員安排至京都國立博物館之修護工作室以及「奈良元興寺文化財研究所」參觀,考察關西地區之文化資產,包含檔案、古畫、藝術品及出土文物等之修護工作與制度。京都國立博物館之修護工作室以及「奈良元興寺文化財研究所」皆為獨立行政法人機構,兩者修護之文物除了來自日本國內各公私立機構外,尚有來自亞洲各地的收藏家,但彼此側重之技術與文物有其差異。

- 京都大學博物館與臺大博物館群人員一同參觀奈良元興寺文化財研究所等地 -

京都國立博物館之工作室專營於紙類修護,如:書籍與古畫之文物補強與復原。「奈良元興寺文化財研究所」則以佛教與民俗文物之藝術品修護為本業,再逐漸延伸至文化人類學、考古出土物件復原,並致力於導入科學技術於文化資產保護工作。該所目前所受委託修護之文物種類繁多,除包含書畫、陶瓷、木材與金屬製品、繩文時代器皿之外,在311海嘯中被捲上岸之漁網,也因其具有民族特色之編織方式,而送至該所進行修護工作,顯見日本對文化資產保護的慎重與細膩。

- 左:在311海嘯中被捲起上岸之漁網在元興寺文化財研究所外曝曬乾燥/
右:兩校博物館代表人員於京都大學博物館合影 -

在這場「2014年京都大學─臺灣大學聯合研討會」中,臺大有近110位人員訪問京大;其中13人來自臺大博物館群,人數僅次於生農學院,是會中第二大的代表團體。京大參與本會的人員也超過百人,顯見雙方日益熱絡的交流氣氛。展望未來,臺大博物館群將持續深耕與京都大學博物館之合作專案,並擴展與日本各大學博物館的交流,輸出本校博物館事業之發展經驗,也帶入他校博物館之視野與創見。

臺北帝大第一女

校史館營運組.杜英

在今日的社會,大學男女合校已是習以為常之事。但是在日本昭和初期,那個男尊女卑、女性地位尚且低落的年代,女子上大學可說是非常罕見的。因此,當臺北帝大(臺大的前身)出現第一位女學生時,被當時的報紙大肆報導了一番。到底這位勇敢的女生是誰呢?......《連結至校史館繼續閱讀!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何淑銘、李明玲、林 琦、林雅惠、張端桂、張簡碧芬、陳巧倫、陳南秀、陳靜慧、曾慶輝、黃瑜焯、趙子萱
李明玲、張簡碧芬、陳巧倫、趙子萱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新學期新氣象,圖書館邀請您漫步知識森林

年(選單): 
民103年
月(選單): 
9月
期數: 
173
主編的話標題: 
新學期新氣象,圖書館邀請您漫步知識森林


新學期新氣象!眾人引頸期盼的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即將敞開大門,歡迎師生們前來感受國際級建築大師伊東豐雄先生有如知識森林般的圖書館空間設計。原圖中心九月份起展出「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音樂採集主題展」,別具文化與歷史意義,讓大家可以藉由採集音樂的歷史脈絡一覽原民的傳統生活。最新的宣傳短片「你來過圖書館了沒?」熱映中,想看看同學與館員們創意十足的短片嗎?快來欣賞吧!特別為新生設計的「LIB 星際大冒險」活動已經展開,詳情請參閱專題報導。「2014年校史館兒童學習體驗營活動紀實」帶我們回顧了校史館暑期為小朋友舉辦的精彩活動。周穆謙老師的專訪讓我們可以了解老師對圖書館需求與期許,大家也可以藉由報導一睹青年學者的風範。這個嶄新而充實的學期就由充滿朝氣的圖書館開始吧!

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開放時間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

新學期新氣象!位於社科院新大樓「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於今日開學第一天與大家見面,各項服務開放時間如下。(欲知其他服務及寒暑假開放時間請上新版網站:http://web.lib.ntu.edu.tw/koolib

▎學期中

 
週一至週五
週六
週日

開放時間
08:20-22:00
09:00-22:00
09:00-17:00

借還書服務
08:20-21:30
09:00-21:30
不開放

1F期刊區、資料檢索區
08:20-22:00
09:00-22:00
09:00-17:00

1F視聽區
09:00-21:30
10:00-21:30
不開放

1F開架閱覽廳
08:20-22:00
09:00-22:00

2F自習室
08:20-22:00
09:00-22:00
09:00-17:00

2F過期期刊區
08:20-22:00
09:00-22:00
不開放

2F討論室
08:20-21:30
09:00-17:00

日治舊藏資料調閱服務
09:00-12:00/
13:30-16:30
不開放

※因B1密集書庫尚在整理當中,試營運期間暫不提供日治舊藏資料調閱服務。

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開館前花絮報導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邱芳盈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也是社會科學院新大樓迎接新學期上課的日子,眾人引頸期盼的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歷經暑假期間緊鑼密鼓的搬遷與準備工作,終於在開學日先試行營運,和本校師生們見面!

圖書館中最重要核心就是圖書,此次從徐州路校區整併了法社圖書分館、經研圖、法政研圖三處館藏地,同仁們透過出版年及借閱率為篩選條件,選出圖書10萬餘冊,裝訂期刊300餘種約1.8萬冊,而最具有歷史與文化研究價值之日治舊藏書刊全數搬遷,數量超過10萬冊,總計本階段搬遷近23萬冊實體館藏。

左:順架前分組說明會/
右:1F開架閱覽室順架作業進行中

館藏整理工作相當龐雜,分館的人力有限,且需在短時間完成三處館藏整併及書刊上架,後期仍有順架作業的挑戰,是需要受過專業圖書館訓練的人員處理才行。因此總圖各組同仁特別支援新館整架順架人力,自8/19至8/28共8個工作天,一天分上下午2梯次各3小時,支援共187人次。另外,法社分館退休同仁王明美編審也自願歸隊,前來新館當志工,處理閉館期間讀者歸還至總圖及各系圖、分館之法社分館館藏,一一刷還修改館藏狀態,精神可嘉。

左:B1日治舊藏順架作業進行中/
右:退休同仁王明美編審歸隊擔任志工

試營運的今天,新館舍的書刊能在整齊、排列有序的書架上供讀者查找,穿梭於宛如知識森林的空間,其背後都有一群熱血工作夥伴的努力,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十分感謝總圖同仁及退休同仁大力幫忙,及時完成這項重要的任務!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周穆謙老師專訪

學科服務組‧張育銘

本次圖書館「與知識交會的火花」專訪,很榮幸能拜訪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的青年教師─周穆謙老師,分享圖書館的使用經驗及對圖書館的看法。周老師研究領域主要包含傳播、行銷、媒體,過去曾於業界擔任行銷企劃,並先後任教於華梵、臺藝大、臺科大等校。本次訪談希望透過老師的觀點,了解老師對於圖書館的需求與期許。

那天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我們前往周老師研究室。老師的研究室宛如一個小型的個人圖書館,各式教學用書擺滿了書架,但窗明几淨顯得十分宜人。老師十分貼心地替我們準備咖啡,與我們暢談過去使用圖書館的經驗,訪談過程有問必答談笑風生,使我們度過一個愉快的午後。

◆ 資源豐富的好,比較過才知道
現在老師來到臺大擔任教職,和周遭在其他大學任教的朋友們相比,深感臺大圖書館在電子期刊、電子資料庫方面的資源豐富許多。

 
「以我自己研究設計、消費者行為、心理學、人因工程、資訊等領域,在臺大圖書館可說是非常能夠滿足,基本上95%以上我需要的文獻,都可以直接下載到電子全文。只有少數小眾期刊、非 Top 期刊會找不到,對我而言影響不大。其他核心的、重要的期刊,幾乎都可以直接取得,對於研究上的幫助相當大。」
 

因此,如何能夠更加推廣使師生多加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將是圖書館的重要課題。

◆ 沒有聖經,廣泛閱讀與滾雪球才是王道!
問到在老師的研究領域中,是否有推薦同學必讀的期刊,老師表示由於設計領域牽涉的範圍廣,較不像先前訪談過的其他生科院老師在其領域中明確必讀的期刊,因為設計領域所需的研究文獻很可能發表在不同領域的期刊中。

 
「我們的東西太生活化了,且通常跨領域。像我今天做設計,可能會跟腦神經有關,也可能會跟商業、心理、行銷、傳播…等等,它可能會跟任何學門有關,甚至有時候找到的文章會被資料庫歸類在像社會學這樣和我們原本認知比較遠的學門,所以我沒有辦法明確告訴學生要看哪一本期刊。」
 

因此對於文獻的獲取,多半需要透過 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 等綜合性管道,以關鍵字進行廣泛查詢,不會侷限於特定領域或特定期刊。此外,老師也推薦以「滾雪球」方式查找文獻。

 
「我會先鎖定任何一篇與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獻,由此開始發展,透過引用關係,追蹤出哪些引用該文的新文獻,慢慢找出去。透過追蹤的過程中,慢慢去歸納出哪幾篇文章是大家必會 cite 的,那就是你絕對不能漏掉的文獻。」
 

此外,老師也提到現在很多資料庫有提供「 Related Articles 」機制,透過文章中的關鍵詞比對推薦其他相關文獻,也是幫助研究者挖掘更多相關文獻的利器。

◆ 支援研究的幫手─EndNote
作為年輕一代的老師,周老師對於教學的理念是「自己先會了,才有立場要求學生」。因此對於與研究相關的圖書館工具,如 EndNote、Web of Science 等,都會自己主動摸索使用,並留意圖書館的相關課程訊息。其中書目管理軟體 EndNote ,老師認為對於論文撰寫非常實用。

 
「對於有需要大量發表的人,光是寫參考書目就快瘋掉,因此真正有這種需求的研究者就覺得 EndNote 超好用的!當他在寫 paper 、提 proposal 的時候他一定會覺得很好用,因為他不像別人要一筆一筆 key 文獻。」
 

老師過去曾參加圖書館「 HELP 講堂」所舉辦的「E ndNote書 目管理軟體」以及「學術評比面面觀」課程。老師對於圖書館主動教學、推廣研究資源給予肯定,但也感嘆師生未必善加利用。

 
「不用花錢就可以學好,多好啊!以前我都是翻工具書、或上網看使用者的分享等方式自學EndNote,後來參加了圖書館的課程就覺得,有些功能更清楚了、或補充了一些先前不了解的東西。」

「多數學生僅止於『知道』有這些資源,但在沒有人教會他使用、或預見這個東西對他有什麼實質助益之前,學生往往缺乏動力去學習;即便是老師,有些老師可能自己本身不覺得需要,有些老師則認為這是學生自己該學的,因此也並未特別推薦學生去學習。圖書館很努力promote固然很好,但得知這些訊息的人,有多少是把它當成寶?」
 

周老師認為由老師在課程中實際帶入這些資源的教學,會有最好的成效。也因此,老師建議在研究方法相關課程中,安排EndNote實際講解操作的內容,藉由課程中的演練,讓學生更深入地學習利用。

除了既有的教學項目外,周老師更進一步期許圖書館能從「支援研究相關工具”的整體角度出發,將「統計軟體」也納入教學服務的範疇中。或許圖書館未來可朝向尋求和計中、統計教學中心合作的方式,共同為校內的師生規劃相關課程,以達到更全面的研究支援。對此,老師提出他的建議:

 
「雖然統計軟體並非圖書館採購,但圖書館典藏了相關的教學書籍,師生有需求還是會來此尋求輔助。如果有可能將統計軟體的教育訓練一併包含,對師生將會很有幫助!」
 

◆ 紙本圖書更便利使用的可能性?
相較於電子期刊與資料庫,老師坦言對於圖書館的紙本圖書相對需求較少。老師表示就自己而言,目前由於教學所需的教科書通常有固定合作的書商送書,加上對於經常要查閱的書籍,老師習慣自己購置放在手邊,有需要時可以立即拿出來看,因此要實際走到圖書館去翻找、借用紙本書的動機是很低的。

 
「我相信圖書館一定有很多書是我要的,但問題是它是紙本書,當它沒有電子版的時候,我就是不會想去圖書館找來用。此外,有時候可以在 Google Book 看到局部需要的段落,那你怎麼還會想去圖書館借那本書來翻?」
 

對於促進圖書館紙本館藏的利用,老師提出兩個建議。一為盡可能將紙本館藏進行數位化,既不佔用實體空間,更能如同電子書般不受時空限制地便於讀者取用;此外,也建議圖書館提供所有紙本書均能於線上預約後便能直接到館取書的服務。目前圖書館的紙本圖書,僅有狀態為「外借中」、「訂購中」時,才提供讀者預約服務。老師認為若能讓讀者可以直接線上預約「可流通」的書籍後,由館員取書並通知讀者直接臨櫃取書,可有效減低讀者實際逡巡架上翻找的時間,更能夠增加讀者利用紙本圖書的誘因。

◆ 更休閒?更學術?圖書館規劃的思考
近來由於網路發達,圖書館的實體使用情形漸趨減少,也因此圖書館界思索著館藏與空間的規劃是否應適度休閒化,以吸引讀者,增加進館動機。對此,周老師表示不否認圖書館有這些休閒性功能,但對於大學圖書館而言,教師會對於學術功能有更多的期許。周老師認為:

 
「如果你希望藉由休閒的館藏去吸引讀者,那反過來應該要思考,圖書館的定位是什麼?休閒或許是功能之一,但應該不會是大學圖書館主要的定位。」

「大學圖書館對我來講,應該還是做研究、找資料為主,我比較不會拿來看閒書。如果是為了休閒的需求,我寧可跑去誠品書店看更閒的書(笑)。對我而言,我仍然比較看重大學圖書館支援學術研究的目的性,我猜想多數的老師也是如此。」

 

而空間部分,相較於提供給學生的討論室,老師認為外面有更多空間可以利用,應評估真正的需求度,比較建議增設研究小間

 
「研究小間可以滿足一些老師想要『躲起來』做研究、或需要大量利用紙本館藏的研究者,目前的設置仍不足,還是希望大學圖書館能夠多保留一些空間給真正需要利用館藏的讀者。」
 

很高興透過與周老師的訪談,得知目前圖書館提供的電子資源、以及對於圖書館資源的教學介紹,對老師而言是有幫助且給予肯定。也感謝老師給予圖書館的種種期許,讓我們了解需求所在與未來努力的方向。最後,再次感謝周老師撥冗接受圖書館的訪談,並大方地與我們作各種交流,也讓我們有機會更加了解老師、同學對圖書館的需求以及看法。

2014年校史館兒童學習體驗營活動紀實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校史館暑假的年度盛事,就是迎接一群參加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的四到七年級小朋友,認識臺大校史館。臺大校史館蘊含豐富多樣的校史記憶、文物與故事,希望透過深入淺出的導覽解說,與趣味化的遊戲過程,引發小朋友對臺大歷史與校園的興趣,潛移默化地將臺大精神內涵注入每位學童的腦海記憶中。

今年度,校史館推出的活動主題為「臺大歷史知識大富翁」,兩個小時的課程規劃,前半部主要由四位導覽隊輔,分別帶領小組成員至各展區瞭解校史內容,以累積臺大歷史知識,作為之後大富翁遊戲的籌碼;後半部則是所有人集合至中央池區,開始進行大富翁遊戲,各組學員輪流擲骰子、走格子、回答問題以賺取分數。

左:隊輔分組帶開,進行校史館導覽解說,帶領小朋友認識臺大校史。/
右:美麗的主持人在大富翁遊戲開始前,對大家解說遊戲規則。

校史館精心籌備了許多關於臺大校史知識的題組,題目例如:校史館建築的前身是?①圖書館 ②博物館 ③標本館;傅斯年校長說一天只有21小時,因為剩下3小時是用來?①學習 ②反省③沉思……。學員們除了藉由答題得分外,還有可能遇到機會題,例如:請說出臺大十二景中的任意5個?機會題雖然難度較高,但是開放學員至展區找答案,如果答對,賺取的分數將更高;但是如果答錯或答不出來,則是要倒扣分數。

左:戴著象徵組別的帽子,準備投遞骰子。/
右:小朋友抽命運卡時的緊張氣氛。

在整個大富翁遊戲過程中,還會適時地穿插命運卡,以增添遊戲的趣味性和緊張感。命運卡的內容例如:「前往小木屋排隊買鬆餅,因此下回合暫停1次。」,或是「失竊,平白無故損失1分。」等等。最後,依據各組的總積分,頒獎給第一名至第四名的組別。校史館透過大富翁遊戲,讓小朋友們了解臺灣大學的歷史脈絡,繼而學習到與夥伴間的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結束後,小朋友與隊輔等工作人員大家於卓越之橋上合影。

多功能的日然廳,等您來租用!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您是否為了找尋優良的展覽場地而煩惱?除了方正規矩的會議廳與教室,臺大校園內是否也有合適的場地可以辦理小型演講或研討會?好消息!臺大圖書館的多功能展覽廳「日然廳」將給您滿意的答案。

歡迎租借日然廳的三大理由:

1. 臺大地標,人潮聚集
擁有豐富館藏與資源的總圖書館,平均每日有高達7000人次師生頻繁出入;身為臺大地標並富涵臺大建築特色的總圖書館,假日人潮總是絡繹不絕;而圖書館被譽為大學的心臟,更是國內外訪賓指定參觀之地。日然廳位為總圖書館一樓大廳旁,佔地利之便,將為您的展覽聚集最多的參觀者。

走進氣派的圖書館大廳,怎能不注意到日然廳?!

2. 展覽專廳,策展事半功倍
日然廳佔地約坪70坪,完整方正的格局易於展場規劃,搭配24個活動式展示牆板的組合運用,能讓策展者有效率地製造動線並創造不同主題空間。另有裝設軌道燈及可分區調光控制之光源,協助策展者利用燈光營造展場氛圍;而畫軌、投影螢幕等展場基本設備更能有效幫忙策展單位節省佈展成本。

左:活動式展板既可展示作品,亦可區隔空間/
右:洪一峰特展利用活動式展板,創造舞台空間

3. 靈活運用,名符其實多功能
除了展覽功能,日然廳也是舉辦小型講座、演講,電影欣賞會的最佳場所。將所有活動式展板收納起來,日然廳即是可容納近百人的會議場地,除了桌椅、投影螢幕等設施,還有窗外美景相陪;善用活動式展示牆板做隔間,又可馬上變身為workshop場地;便於張貼海報或懸掛畫作的牆面,更可讓您同時舉辦研討會與海報展。相較於傳統的會議廳,日然廳更顯多才多藝!

左:圖書館同仁在日然廳以「世界咖啡館」的方式,討論圖書館未來的空間與服務。/
右:利用活動式展板創造背景、搭配投影螢幕、椅子,小型座談會場地成型!

您心動了嗎?歡迎各界文藝與學術團體來館辦理展覽,也歡迎本校各系所及社團來日然廳展現您們的學習成果!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多功能展覽廳借用管理辦法:http://www.lib.ntu.edu.tw/node/168
◆ 聯絡方式:臺大圖書館行政組 (02)3366-2300 ,或 libexe@ntu.edu.tw

古調留聲--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音樂採集主題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自日治時期以來,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音樂一直受到許多音樂家及學者所關心。最早的採集記錄可追溯至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所發表的〈台灣土番之歌謠與固有樂器〉一文,而臺灣本土音樂家張福興也在一九二一年至日月潭採集邵族之音樂,並在兩年後由台灣教育會出版《水社化番杵音及歌謠》。錄音採集則首次出現於一九二二年,日本音樂學家田邊尚雄使用早期蠟管式留聲機,至泰雅族、排灣族、邵族等部落採集有聲資料,並在其著作《南洋、台灣、沖繩音樂紀行》中發表其調查結果。日治末期,黑澤隆朝教授對臺灣原住民音樂進行實地調查,採集近千首歌謠及器樂,堪稱研究臺灣原住民族音樂最深最廣者,並完成《台灣高砂族的音樂》一書,此書在日後也成為此領域的重要參考文獻。

戰後的原住民音樂研究則以史惟亮發起的「民歌採集運動」為主,共進行五次採集,由許常惠等人共同執行,此次運動共採錄兩千首以上民歌,為漢人最具規模之民族音樂採集。同時呂炳川教授也在進行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研究,並在一九八〇年出版《台灣山胞的音樂》唱片。參與「民歌採集運動」的許常惠老師也在一九八六年出版《現階段台灣民謠研究》介紹了台灣民謠研究的歷史、方法,以及包括福佬、客家、原住民民謠分析。

音樂,是臺灣原住民族的生活體現,內容承載著族群部落的歷史傳說、遷徙、祭儀,與日常生活,古調音樂的保留與傳承是當代族人了解祖先生活的歷史與智慧的一種方式,在今日原住民傳統文化、語言不斷流失的時刻,這些由前人所採集、保留的珍貴資料,是後輩人們得以親近祖先路徑之一,此外,亦是為後人留下了臺灣原住民族傳統古調的美好。本中心此次將舉辦「古調留聲──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音樂採集主題展」,展出相關書籍、樂譜及影音資料,期盼能夠藉由這些館藏,讓讀者們一窺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生活的表現,並了解音樂採集的歷史脈絡。

展出時間:2014年9月1日 至12月31日
展出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展覽書目:請見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部落格

圖書館等你來尋寶之快來參加「屠龍戰記電子書尋寶活動」

推廣服務組.黃瀅芳

圖書館目前已有270萬餘冊的電子書,可以透過館藏目錄TULIPS來查詢,也可以透過電子書網頁了解與使用各個不同電子書平台的功能。現在有一個認識這些電子書資源最有趣的方式:參加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推出的「屠龍戰記電子書尋寶活動」。只要玩線上遊戲、進行有獎徵答,電子書使用技能就能無痛升級。還有機會得到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等各項好禮,讓你行動閱讀帶著走。

參加對象: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103年成員館教職員工生

活動時間:103年9月15日中午12時至103年10月31日中午12時止

活動方式:參加線上遊戲,每人遊戲次數不限(遊戲網址僅於活動期間開放)
抽獎活動:時限內闖三關、正確回答問題,並提供完整聯絡資訊者即可參加抽獎

LIB星際大冒險-「來自星際冒險協會的祝福小禮」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2014年,圖書館為新生特別設計「LIB星際大冒險」活動,自即日起至9月30日止,歡迎大家到圖書館索取「星際冒險卡」,收集各樓層的星球之鑰印章進行時空之旅!為了讓參加者獲得最完整的活動資訊,星際冒險協會在圖書館1樓中庭設置服務臺,於週一至週五09:00-17:00提供活動諮詢及完成時空之旅的摸彩服務。

接著就讓我們來看看,冒險者完成時空之旅後獲得的「來自星際冒險協會的祝福小禮」,有什麼樣豐富的內容吧!

1. 典藏者 體會收藏所愛事物時的珍貴心情

這項獎品組合包括藏書票以及L夾,希望所有喜愛典藏的同好們都能夠珍惜這份美好的心情。藏書票起源於15世紀歐洲貴族的藏書標誌,都會有拉丁文字「EX LIBRI」,表示「這是我的書」、「我的圖書館」、「予以藏之」的意思,所以擁有藏書票可說是貴族的身分證。
  

此次活動提供的兩套藏書票設計圖樣分別來自圖書館的特藏資源:田代安定文庫與本草圖譜,前者「田代安定文庫」係由田代安定(臺灣總督府技師,專攻植物學,為臺灣植物研究先驅)於日治初期來臺從事臺灣植物調查,所留下的珍貴植物學研究及調查報告圖樣;而《本草圖譜》為日籍學者岩崎常正於1828年所著,載錄各類植物,不僅補《本草綱目》說明詳細但圖錄不足之缺點,也廣泛收羅中、日之外的西洋特有植物,為當時難得一見的彩色植物圖鑑。
  

而L夾則是採用「田中文庫」圖譜製成。「田中文庫」為田中長三郎教授(1885-1976,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園藝學教授兼附屬圖書館第一任館長)之私人藏書,田中教授為著名的果樹園藝學者,故文庫多為植物或園藝相關資料。

註:藏書票與田中文庫L夾款式隨機贈送

2. 記錄者 閱讀進度、課堂講義,盡情標記
記錄者」組合包含L夾以及特製書籤,讓你隨時記錄課程進度並收藏相關檔案。本組L夾為「樣式雷」圖樣,共有荷白、靚紫兩款。樣式雷是清代負責主持皇家建築設計的雷氏建築世家,因長期掌管樣式房(職掌宮廷建築、家具樣式的單位)而得名;特製書籤則有精緻小巧的「圖書館造型金屬書籤」與「田中文庫書籤」。
註:樣式雷L夾顏色與書籤款式皆為隨機贈送

3. 隱密者 噓,不必多說,讓我們直接悄聲寫下
「隱密者」組合包含便條紙以及圖書館鉛筆組(2入),重溫木質鉛筆樸實的手感以及書寫的踏實感。本款便條紙圖樣採自「大鳥文庫」中的《Birds of Asia》,以柔和的色調與筆觸描繪鳥類,十分值得收藏。該文庫為本館於臺北帝國大學時期購入,該文庫為大鳥圭介先生(1832-1911)與大鳥富士太郎先生(1865-1931)父子兩代所蒐藏之圖書,文庫藏書之主題多與亞洲(尤其是中國與日本)歷史、宗教、藝術、地理相關,語文則涵蓋英文、法文、荷蘭文、西班牙文等多種西方語文,是瞭解19世紀前西方人對東亞看法的重要資料。

4. 宣誓者 用藏書票與文字宣示對書冊的激情與佔有
本項組合包含藏書票以及圖書館筆筒組(含鉛筆6入),不論是精美藏書票或復古紙筆筒,一次擁有。「宣誓者」組合中,圖書館紙筆筒上面的圖文係為本館在不同時期的館藏章,我們將之集結、特製為復古褐色紙筆筒,就算作為收納隨身小物的容器也非常適合。

註:藏書票款式隨機贈送

5. 書寫者 隨身攜帶,時刻記下泉湧的文思
本項組合包含筆袋、圖書館鉛筆組(2入)與「丈量臺大」捲尺,讓你記下生活點滴或是偶遇的繆思。本款筆袋採用《Pomologie française》這套書中的圖樣製成,搭配米白色帆布,除了作為筆袋,也是好用的旅行小幫手!
  
另外,「丈量臺大」捲尺的特別之處在於利用臺大校史年代作為刻度,測量所見,別有一番趣味。

6. 旅行者 恰好收進隨身行囊,每個人的靈魂旅伴
「旅行者」組合包含藏書票、圖書館鉛筆組(2入)與小L夾,樣樣精緻小巧,適合喜好自由的靈魂。本款紀念品中的小L夾共有兩款,一款是「時尚數位版-Enjoy Reading」,另一款是「古典文學版-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適合放入各類收據、電子發票等小張文件。

註:藏書票與小L夾款式隨機贈送

7. 觀察者 用歷史作為刻度,丈量所見
「觀察者」組合包含校史館特製的「丈量臺大」捲尺與L夾,期許大家仔細觀察生活,因為那終將成為歷史,而我們都是歷史的見證者。同時,也是一種啟示,期勉使用者用宏觀的角度觀看世事,讓我們成為懂得謙卑、更好的人。而校史館L夾共有純潔白與熱情紅兩款,上面皆印有校史館古典的建築造型,值得珍藏。

註:校史館L夾顏色隨機贈送

看過這麼多的介紹後,有沒有對哪一些紀念品印象特別深刻呢?趕緊到圖書館參加「LIB星際大冒險」,就有機會獲得,祝好運!

更多詳情,請至活動網頁查詢。

會讓你大喊WOW的金庸小說電子書,雲端練功不求人!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總是借不到各地圖書館的金庸武俠小說全集嗎?出門想練功卻不想帶數本沉重的書嗎?
歡迎使用「金庸作品集電子書知識庫」,讓您輕鬆在家連上雲端練功,成為專業金庸迷,晉升武林至尊!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讓好書不寂寞-館藏查詢:推薦目錄、Best books
學科服務組.陳巧倫


面對圖書館浩瀚的書海,卻不知從何下手?想閱讀經典卻不得其門而入?
圖書館收藏了不少「閱讀推薦」,

為您休閒閱讀時的參考。
現在請跟著參考服務部落格的教學,
帶您從館藏目錄快速查到這些好書推薦。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
繼續閱讀!

「你來過圖書館了沒?」-圖書館最新宣傳短片熱映中!

多媒體服務組.張端桂

新學年開跑囉!剛進校園的新鮮人們,你來過圖書館了沒?
為了歡迎今年的新生們,圖書館依舊製作了年度宣傳短片,以動畫形式和趣味風格呈現圖書館的特色服務,傳遞圖書館豐富的服務內容與創新活潑的形象。

短片拍攝現場

本片由館員與本校學生不惜犧牲形象演出,馬上就來欣賞吧!

編竹夾泥牆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

現代人的生活,幾乎離開不了建築物;可是,您有想過隔離建築物內外的牆面壁體,裡面是些什麼嗎?除了鋼筋混凝土、磚塊 、木材竹子,還有那些物件原料,是常在我們左右我們卻不自知的?如果我們再把時間軸拉到近一世紀前,並且又是有關臺大建築的建材,那您的答案會是什麼哩?

小編最近拜訪了在青田街上的劉榮標教授家,在室內發現了如照片所示的剝落牆面。

劉教授家是1930年建成的日式住宅,在那個年代,水泥在臺灣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臺灣最早的水泥廠「淺野臺灣第一工廠」已經運轉13年;臺灣第一座水泥建築物 -- 淡水英國領事館,也已經落成快40年;然而,對一般平房建築而言,能夠就地取材仍然最經濟划算。照片中的牆面,事實上是以編竹作為支撐以及附著結構,再以灰泥、稻草等等材料混合抹上所成壁體,此即日式住宅常見的『編竹夾泥牆』,日本稱之為『小舞下地牆』。這樣的牆面建材,外部輔以魚鱗板遮雨,不僅製作過程中耗能與污染都少,又有耐用度高以及保持室內冬暖夏涼之特點。

校總區內的磯永吉小屋,或是圍繞在各校區的日式建築,都擁有這般日益稀少的建築風景。下次您有機會路過鄉下的土角厝、國內外的城堡,或是路過臺大校園的行政大樓、正門警衛室、校史館、臺大醫院時,不妨停下來觀察比較牆面構造與建材的不同,感受先民與環境共處的智慧。

左:紀州庵所展示之『編竹夾泥牆』(來源:陳小玲)/右:圓山站長宿舍露出之『編竹夾泥牆』

(本文撰寫特別感謝退休館員陳小玲給予之指導與建議)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何淑銘、李明玲、林 琦、林雅惠、張端桂、張簡碧芬、陳巧倫、陳南秀、陳靜慧、曾慶輝、
黃瑜焯、趙子萱
王怡晴、邱芳盈、張端桂、陳南秀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暑假邁入尾聲,新學期你準備好了嗎?

年(選單): 
民103年
月(選單): 
8月
期數: 
172
主編的話標題: 
暑假邁入尾聲,新學期你準備好了嗎?


萬眾囑目,位於校總區後方的法社新館即將在開學後同步啟用了,位於徐州路校區的舊館在6月時最後一次熄燈,正式步入歷史。當天特別開放攝影,並舉辦留言活動,本期可以看到精采的活動花絮。年年有新招的新生圖書館尋寶活動又來了,有趣的跑關遊戲及豐富的獎品等著您,不是新生也可以參加,快來看看活動內容!想要更深入了解圖書館資源嗎?只要上網預約,就能夠有一對一的專屬諮詢服務喔!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一個暑假又要過去,又是新學期的開始,圖書館準備好了!您準備好了嗎?

與您促膝詳談圖書館資源與使用技巧--「與館員有約」深度諮詢服務

學科服務組.洪翠錨

有人說圖書館是知識的水庫、智慧的寶藏、學術的銀行,有人更指出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因為圖書館不僅為古今文籍薈萃之處,同時不斷引進諸多電子資料庫並整合運用館內、外各式學術來源,形成豐沛多元的學習與研究資源,只要能善加利用並懂得使用技巧,對個人的學術研究能力將如虎添翼,對於學術生涯發展更是助益良多。

希冀讀者更能深入了解與善用本館豐富多元的各種學術資源,並增進相關使用技能,圖書館即日起推出「與館員有約」深度諮詢服務,採預約諮詢方式,在由您約定的時間內,館員會在特別打造的溫馨諮詢室中,以一對一輕鬆對談方式,為您詳細解答在使用圖書館資源時的種種疑惑,提供更完整的相關說明,以及教導更深入的使用方法。只要您是本校教師、研究所同學或是計畫研究助理,歡迎上網(www.lib.ntu.edu.tw/ask)預約適合諮詢的時間,讓館員與您促膝詳談學術資源與使用技巧,讓客製化的專屬服務幫助您在使用圖書館資源時更為得心應手。


「與館員有約」服務說明與預約頁面

總圖三樓「與館員有約」溫馨諮詢室(原三樓服務台後方360室)

70年後的重逢:Otto Scheerer之孫與祖父藏書相見歡

特藏組.林慎孜

臺大圖書館所藏Otto Scheerer文庫,原為臺北帝國大學語言學教室藏書。多數的藏書已被重新裝訂過,上有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與Scheerer文庫號等字樣(圖一)。書籍內頁則有臺大語言學研究室「セーラ文庫」書標(圖二)。部分藏書內頁並有Otto Scheerer本人簽名、藏書印或致贈予Otto Scheerer等之題字(圖三)。目前本文庫屬於特藏東南亞資料的一部分。

根據蘇薌雨教授於1967年發表於國語日報《書和人》第58期文章所述,本文庫原為馬尼拉任教的德籍語言學家Otto Scheerer藏書,內容多與菲律賓各種方言、菲律賓史地及民俗學相關,1941年購自Scheerer夫人。

圖一:Otto Scheerer文庫之書脊
Figure 1. The rebound book spines.

圖二:語言學研究室「セーラ文庫」書標
Figure 2. The specially designed stickers
for Scheerer Collection.

圖三:書名頁上的Otto Scheerer簽名或藏書章

Figure 3. Otto Scheerer’s signature or name seal
on the title pages.

Dr. Richard Scheerer為Otto Scheerer之孫,目前定居美國。自1996年起戮力研究其祖父生平,並將所蒐集到的資料捐贈給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Baguio 。2014年7月21日,Richard Scheerer為採集Otto Scheerer著作《Sagen der Atayalen auf Formosa》中紀錄的泰雅族語,而特地來臺,並協同本校語言學研究所宋麗梅教授至泰雅部落訪問。(Otto Scheerer曾於菲律賓北部的Baguio進行語言學研究,目前菲律賓大學Baguio校區即位於Otto Scheerer曾擁有的咖啡園所在地上。《相關資訊由Richard Scheerer提供。》)

2014年7月22日,Richard Scheerer因於網路上查到臺大圖書館「伊能文庫」數位典藏中有其祖父致伊能嘉矩之信件,而進一步來館詢問是否有相關信函,亦提供自己蒐集的Otto Scheerer著作目錄一份。沒想到進而得知祖父的藏書收藏於臺大圖書館!

圖四:Richard Scheerer與Otto Scheerer藏書相見歡
Figure 4. Dr. Richard Scheerer and Otto Scheerer Collection
--------------------------------------------------------‧‧‧

因為機會難得,圖書館特藏組破例邀請Richard Scheerer至書庫參觀其祖父藏書(圖四),Richard Scheerer非常開心感動,亦與特藏組館員們分享了許多祖父生平逸事,包括Otto Scheerer曾因支持菲律賓獨立運動,而被美國政府逐出菲律賓,之後到日本定居,與其祖母Toyo Kaiho結婚(圖五),晚年時亦曾來臺進行語言調查。Richard Scheerer亦決定回美後對祖父的藏書目錄做進一步的研究。

--------------------------------------------------------‧‧‧
圖五:Otto Scheerer全家福(Richard Scheerer提供。)

左1:Otto Scheerer之妻Toyo Kaiho;左2:Otto Scheerer之女Elizabeth;左3:Otto Scheerer;左4:Otto Scheerer之子Frank。

Figure 5. Otto Scheerer and family. (Courtesy of Richard Scheerer.)
From left to right: Toyo Kaiho (wife), Elizabeth (daughter), Otto Scheerer, Frank (son).

目前可於館藏目錄上檢索的Otto Scheerer藏書約有276冊,可透過圖書館館藏目錄的「進階階查詢」檢索相關資料,步驟如圖六、七所示。

圖六:進入圖書館目錄後,點選「進階查詢」

Figure 6. Advanced Search function of library’s catalogue.

圖七:選取「進階查詢」的「索書號」,利用「其他分類號」檢索「Scheerer」

Figure 7. Use “other call number” from the advanced search function, and enter “Scheerer” as keyword.

Otto Scheerer’s Grandson Rejoiced with Grandfather's Book Collection
Otto Scheerer was a renowned German linguist, who did most of his studies in Baguio, Philippines. His coffee plantation is now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Baguio campus. Due to his support towards the independence of Philippines, Otto Scheerer was forced to move away and met his wife Toyo Kaiho in Japan.
(Related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Richard Scheerer.)

Dr. Richard Scheerer, the grandson of Otto Scheerer, has been studying everything about his grandfather since 1996. He and Professor Li-May Sung from the Linguistics Department visited a village of the Payasan group of Atayal to record an old priest who spoke the Atayal dialect that Otto Scheerer used for his last publication, "Sagen der Atayalen auf Formosa".
(Related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Richard Scheerer.)

Richard Scheerer came to Special Collection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on July 22, 2014, in search of his grandfather’s letters to Kanori Ino. Instead, he learned that his grandfather’s books are actually preserved 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In honour of the exciting event, we invited Dr. Richard Scheerer to take a tour inside to meet with his grandfather’s books. Dr. Richard Scheerer was very happy about this new discovery, and would share this lovely news with his families.

The earliest article that has mentioned Otto Scheerer Collection was written by Professor Hsiang-Yu Su in 1967. It is said that the collection was purchased from Mrs. Scheerer in 1941.

The Otto Scheerer Collection we know of today has a few extinguishing features: (1) the books in the collection were rebound and each spine of the books has a Scheerer Collection number and the name of 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 on them; (2) a specially designed sticker could be found in the books; (3) some of the books have Otto Scheerer’s signature, name seal, or inscriptions from other authors to Scheerer on their title pages.

The current existing collection could be found through our library’s catalogue. Please use the “other call number” tab in our advanced search function to search for Otto Scheeerer Collection, as shown in figure 6 and 7.

參考資料 References ▎
蘇薌雨(1967)。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之發展與藏書概況。書和人,58,1-8。臺北市:國語日報社。
Vincent Cabreza (2011). Penetrating the Silence on a Baguio Pioneer’s life. Retrieved from:
   http://newsinfo.inquirer.net/16933/penetrating-the-silence-on-a-baguio-pioneer%E2%80%99s-life
Villanueva, C. B. (2013). Preserving Cordillera culture and history through the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Baguio Cordillera
   Studies Collection Library and UP Baguio Cordillera/Northern Luzon Historical Archives. Retrieved from:    
   http://library.ifla.org/58/1/095-villanueva-en.pdf

LIB星際大冒險--啟動你對圖書館的無限想像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為了讓新生藉由趣味的闖關遊戲快速認識圖書館環境及其提供的資源及服務,圖書館特別設計「LIB星際大冒險」活動,自8月25日起至9月30日止,歡迎一同加入冒險者行列!

活動一共分為三個部份:
1. 時空之旅

新鮮人都可在新生入門書院中領到「星際冒險卡」或圖書館諮詢服務臺索前索取「星際冒險卡」,根據各樓層關卡指示,收集星球之鑰印章,蓋印在「星際冒險卡」對應的星球上,就算完成該關卡。本次活動共計9個關卡。9個星球分別位於圖書館地下1樓至5樓,各樓層都有1-2個有趣的星球關卡等著你一一收集專屬的星球之鑰;同時,別忘了順道拜訪隱藏關卡-收藏臺大記憶的校史館α星系喔!

2. 來自星際冒險協會的祝福

為了答謝勇敢的冒險者,取得9枚星球之鑰後可到圖書館1樓星際探險協會服務臺,現場填寫問卷並領取祝福禮。

3. LIB星系限定好禮…新鮮人限定

LIB星系守護者們將於10月6日(週一)抽出43位參加活動的新生,贈送星系限定好禮,包含腳踏車、隨身碟、馬克杯及吸水杯墊等,趕緊把握機會來一場穿越時空的冒險吧!

更多詳情,請期待後續報導!

活動紀實: 

法律暨社會科學院圖書分館(法社分館)閉館留言活動紀實

法社分館.黃文琪
◎特別感謝李百珣、蕭坤成、及劉曉青提供活動照片

為了在法社分館(以下簡稱本分館)遷館前最後的開放日,讓徐州路院區師生留下珍貴的回憶,本分館於2014年6月20日期末考結束後的17:00至21:00舉辦閉館留言活動,開放師生入館自由留言以及攝影,本活動共計有超過550位師生參與,本分館全體同仁也在依依不捨中完成徐州路法社分館的最後一天服務後,閉館進行圖書下架裝箱等搬遷作業。

本分館即將於2014年9月隨社會科學院自徐州路校區遷回羅斯福路校總區,為因應龐大的搬遷整併作業,自2014年6月21日起閉館進行相關搬遷。6月20日為本校期末考最後一日,在不影響同學期末考的前提下,決定把握時間於當天17:00至21:00舉辦閉館留言活動,讓本校師生能夠好好的與這棟陪伴社科院師生成長的圖書分館道別。在活動開始前,由分館鄭銘彰主任進行說明,並為本館建築簡介,鄭主任提到:本分館於1963年落成,為知名前輩建築師王大閎先生設計,社科院亦向臺北市政府爭取列為歷史建築。

本次活動亦提供100份早年分館書刊捐贈入藏相關聯絡業務之明信片,致贈前100名入館師生收藏。前述明信片亦作為本次留言活動之留言卡,提供師生抒發對於舊館的懷念及期許。

上:法社分館早年在尚未電腦化時代,進行捐贈書刊聯繫所用之明信片,本次活動作為紀念品及留言卡之用。
下:
閉館活動留言區,位於本館一樓流通櫃檯旁。

感謝社會科學院林惠玲院長親臨活動現場致詞,活動開始後,林院長一行人更於本分館一樓參考書區合影留念。

由左至右分別為:社科院王欣元秘書、經濟系林明仁教授、社科院邱榮舉副院長兼學務分處主任、社科院林惠玲院長、法社圖書分館鄭銘彰主任、社科院學務分處徐智敏編審

本活動於一樓流通櫃臺旁設置留言區,提供師生自由留言,留言者除了師生之外,還有本館工作人員,其中更有些是曾經於本館工作過但已轉調或退休的人員。對於即將搬遷的法社分館,每張留言都代表一個連結、一段美好回憶以及無限的祝福。

除了留言活動之外,本館於活動期間開放入館自由攝影,讀者們無不把握難得的機會,在圖書館作平常不能做的事情—拍照以及大聲喧嘩。活動尾聲,本館最後一次熄燈時,更聚集大批人潮等候捕捉這歷史性的一刻。

左:本館最後一次熄燈,大批人潮等候捕捉歷史性的一刻。/右:活動期間人聲鼎沸,還有畢業生特別選在一樓參考區合影。

為了與讀者分享遷館的點點滴滴,本館於2014年7月17日正式成立「臺大法社圖書分館」臉書粉絲專頁,歡迎您前往專頁按讚,與我們一同分享對法社分館的回憶!最後,法社分館全體同仁與您相約2014年9月開學於羅斯福路校總區新大樓相見!

左:在圖書館內自由攝影的機會只有今天,許多讀者特地前來,大批人潮往來樓梯間。/右: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2014年春季生命教育影展活動報導

生命教育中心.劉溢鈴

臺大圖書館與臺大生命教育中心聯合主辦的「生命教育影展」,已是許多老朋友殷殷期盼的固定活動。今年春季的生命教育影展於5月中旬展開,再度引發熱烈迴響,不僅影片精彩,映後座談更讓參加者又有一番新體悟與新感動。

第一場《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描述一個聰明調皮的10歲男孩面對生命將盡的心路歷程。放映時,滿場觀眾因精彩有趣的對話內容哄堂大笑,也隨令人動容的劇情轉折頻頻拭淚。映後由臺大醫院小兒部兒童胸腔與加護醫學科主任呂立醫師進行座談,呂醫師談到多數研究都支持家長與病童公開討論死亡議題,臨床證明事後極少有家屬後悔告訴孩子太多訊息,反倒常有人後悔告知的太少,未讓孩子參與醫療決策。因此呂醫師建議,若能開誠布公跟生病的孩子談論病情,或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但在執行上必須小心謹慎。他也呼籲,臺灣目前雖已有「成人安寧」的觀念與服務,但「兒童安寧」也有其推動的迫切與重要性。

觀眾與講者互動熱烈

第二場《口白人生》除了結合大牌卡司,劇本更是榮獲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原創劇本」獎。映後由臺大生命教育中心蘇玉帡執行長帶領討論。蘇執行長一開始就點破生命教育如何看電影,電影具備擴充個人生命的經驗、反映現代社會的脈動、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等多重功用。一部好的影片在呈現的過程中就已經透露了很多訊息,值得觀影者細細品味。生命教育看電影,重點可以放在如何透過電影看見自己、遇見他人或看見他人、遇見自己。在一一探討片中重要的情節轉折、對白台詞與主要主角的心路歷程後,蘇執行長鼓勵大家在穩定規律的生活中,細緻地經驗每個生活的環節,發現其美好的一面,挖掘出屬於自己的小確幸,進而更期許自己成為別人生活中的小確幸!

第三場《想飛的鋼琴少年》是榮獲瑞士電影獎最佳劇情片、芝加哥國際影展與羅馬電影節觀眾票選獎的瑞士片,片中資優孩童維特的故事引發熱烈的討論。國內資優教育專家─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郭靜姿教授在剖析維特媽媽的心態,他對維特的愛與超乎承受的壓力後,她表示國內外研究都指出,父母的社經地位不是影響孩子發展的重要因素,最重要的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以及對孩子的關心與尊重。因此她特別呼籲無論是身為老師或父母,當面對能力優秀的孩子時,請嘗試給予多一點的陪伴與協助,取代大人式的獨斷引導與決定。當我們放下相處關係中的權威後,將能擁有更自在輕鬆的關係,讓孩子有更多的自由空間表現自己,健康地成長。

左:黃導演來到影展現場親身講述其創作理念/右:講者與熱情的觀眾合影

壓軸登場的是榮獲2013年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獎及第50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的紀錄片《一首搖滾上月球》。導演黃嘉俊花了5年的時間,記錄6個罕病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導演對事物的入微觀察、高度的人文關懷精神以及天生樂觀的個性,讓影片整體自然流暢,也跳脫一般大眾對罕病家庭的刻板印象,呈現艱辛中仍有喜樂與希望的一面。映後黃導演現身影展現場獲得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黃導演分享了拍片的甘苦與自己的紀錄觀點,他說,紀錄片不是讓觀眾置身事外,覺得這些都跟自己無關,反而能透過片中的某個角色,某個事件看到自己的影子,觸動心靈深處被封印的角落,或是反思自己的現況,想想自己能做些什麼改變社會。透過這部片子,黃導演想說的正是一個讓人不斷在絕望中看到希望的故事,也讓人找回愛跟家庭真正的價值。

生命有各種關卡等待著我們,而愛與陪伴、對意義的追尋,總能引領我們經過一道道的關卡迎向曙光。生命教育影展希望透過好的電影,帶領大家越過自己的人生關卡,找尋屬於自己的、美麗的生命曙光,且讓我們期待下一場的生命影展!

切蛋糕的數學奧祕,Nature、科學人雜誌告訴你!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最近網路上流傳一段影片〈The Scientific Way to Cut a Cake〉,科學家親自示範1906年《Nature》文章提到切蛋糕最科學、最能保持風味的方法。
原來最佳方案是…《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自學粵語/廣東話速成班,認識粵語文化快易通!
香港大學資訊管理系實習生.張楚瑤

自學粵語其實不難喔!想學好粵語,建議從多種角度進入粵語的世界──香港電視劇、著名電影、廣東歌等等。您也能利用圖書館資源進一步學習,讓您說得上一口流利的廣東話。以下介紹與粵語相關的各類型圖書館資源,對粵語文化、流行音樂、香港電影感興趣的您豈能錯過呢!《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何淑銘、李明玲、林 琦、林雅惠、張端桂、張簡碧芬、陳巧倫、陳南秀、陳靜慧、曾慶輝、
黃瑜焯、趙子萱
林琦、林雅惠、陳靜慧、曾慶輝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圖書館陪您暑假 ”fun” 輕鬆!

年(選單): 
民103年
月(選單): 
7月
期數: 
171
主編的話標題: 
圖書館陪您暑假 ”fun” 輕鬆!


當校園響起陣陣的蟬鳴聲,熱情活力的暑假又來臨了!這個夏天您有什麼計畫呢? 快來圖書館選本好書或看部電影,放鬆心情,悠閒地徜徉在知識的殿堂,享受閱讀與休閒的樂趣。暑假期間圖書館的開放時間略有調整,請特別留意。圖書館也要提醒研究所畢業生繳交紙本與電子論文時應注意的事項;研究所新生若需使用本館資源,可以申請辦理準研究生借書證。除此之外,圖書館在1樓入口處推出「從美麗的圖書館紀念品認識田中文庫」小型展覽,帶您一窺前臺北帝大第一任圖書館館長田中長三郎教授的豐富藏書。而法社分館遷館作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9月會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讀者面前,敬請期待!炎炎夏日,圖書館依然熱鬧不打烊,歡迎您來消暑解熱,探索尋寶!

總圖書館暑假(103.6.23-9.14)開放時間

閱覽組

★ 暑假(6/23起)總圖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1:00
8:00-17:00
8:00-17:00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B1)
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地下室博碩士論文暨指參專室 (B1)
9:00-17:00
不開放
不開放

多媒體服務中心(4F)
9:00-20:00
10:00-17:00
10:00-17:00

閉館維修日: 6/30(一)、7/31(四)、9/1(一)

特藏資料區(5F)
9:00-17:00
不開放
不開放

B1影印中心
8:40-20:30
9:30-16:40
9:30-16:40

B1學習開放空間
12:00-17:00
不開放
不開放

B1自習室(A區24小時自習室)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日(6/29、7/27、8/31) 開放至下午五時止

*註:103年9月8日(一)中秋節B1-5樓閉館, 24小時自習室照常開放

學位論文繳交注意事項

閱覽組

為服務本校研究所應屆畢業生,圖書館提醒您學位論文繳交注意事項如下:

一、電子學位論文提交程序
研究生先自行登入本校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登錄論文基本資料、上傳論文全文電子檔,並簽署授權書,再至所屬校區圖書館(社會科學院請至總圖)繳交紙本論文與授權書正本。學位論文全文PDF檔請注意浮水印大小及頁面位置,並請記得設定保全保護文章,相關說明如下:

1.

2.

3.
4.
先將論文原始Word檔案轉為PDF文件檔後再加入浮水印;浮水印電子檔下載路徑為圖書館首頁→論文繳交及離校手續→論文提交系統「國立臺灣大學浮水印pdf檔」的圖檔。

上傳電子論文之浮水印,請縮小並改置於右上角距上/距右各為2.5cm的編排,為維持文件品質一致性,請依「電子檔案規格轉檔與上傳作業說明」設定。

電子論文PDF檔請設定保全保護文章,請依「電子檔案規格轉檔與上傳作業說明」設定。

簡單操作叮嚀:

二、繳交學位論文
1. 至圖書館繳交紙本論文與授權書前,請先登入離校系統(路徑:myNTU / 學生專區 / 畢業生離校手續查詢系統

2.
3.

4.
繳交授權書務必為正本,授權書不接受影印、傳真或掃瞄。
各系所畢業生繳交論文冊數規定:
A. 一般系所:2冊
B. 數學、物理、化學、大氣、海洋所及社會科學院、法律學院各系所:3冊
C. 醫、公衛學院系所:碩士班2冊;博士班3冊(繳至醫分館)

繳交電子全文至國家圖書館並非本校辦理畢業離校之必要程序,研究生可依個人意願逕向國家圖書館提供授權。請參考相關授權網址: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徵求授權說明」

三、申請延後公開論文

1.

2.

依著作權法第十五條第二項第三款規定「依學位授予法撰寫之碩士、博士論文,著作人已取得學位者,推定著作人同意公開發表其著作,」亦即預設著作人同意圖書館得將學位論文紙本上架公開閱覽。

本校圖書館依規定辦理學位論文公開作業,若著作人有申請專利或另行投稿等智慧財產權保護之考量,必須延後公開紙本學位論文(依據教育部台高通字第0970140061號來函辦理,學位論文延後公開年限最長為5年),及電子論文全文以外之其他資料,例如:摘要、引用文獻等,請另填寫「國立臺灣大學學位論文延後公開申請書」,於繳交學位論文辦理畢業離校手續時提出申請,繳交份數詳見申請書,如有相關問題,請與我們聯絡。

● 總 圖:(02)3366-2366 或 email:ntuetds@ntu.edu.tw
● 醫 圖:(02)2312-3456 # 88152 或 email:medlib@ntu.edu.tw

歡迎辦理準研究生借書證

閱覽組

恭禧即將成為臺大研究所新生的新鮮人們!若您們在暑假期間有使用圖書館資源的需求,歡迎辦理準研究生借書證。

辦證期間| 7月1日-8月15日
辦理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20-17:00

辦理地點|總圖書館流通櫃臺 (醫/公衛學院新生請至醫學院圖書分館)
辦證文件|經系所簽章之申請表格、身分證正本、一吋脫帽照片1張
辦證費用|NT$200元
準研究生借書證效期|自辦證日起至學期註冊之後即自動作廢。

詳細辦法請見網頁

申請表格下載| http://www.lib.ntu.edu.tw/doc/cl/graduate.doc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總圖書館流通櫃臺
電話:(02) 3366-2353
E-mail: tulcir@ntu.edu.tw

法社分館閉館期間單機版資料庫服務說明

法社分館‧何淑銘

法社分館閉館期間(2014/6/21-2014/9新館啟用前)為繼續提供單機版資料庫相關使用需求, 下列單機版資料庫之服務方式更動如下:

1.
改安裝於總圖1F傳統型電腦(PC)者如下, 敬請至總圖1樓檢索區利用:
(1) AREMOS台灣經濟統計資料庫 (單機版), 亦可至管理學院電腦中心使用
(2) Bankscope (單機版)
(3) PatentGuider 2008正式版 (單機線上版, 已停訂仍可使用, 惟雷達分析與
PatentGrabber功能無法使用。)

2.

以下資料庫,本校在職教職員工、在學學生請改以電子郵件申請提供全文(請由此下載申請單,需自行負擔列印費用), 惟移機期間約一週(目前尚未確定日期)恕無法提供服務:
(1) Social Sciences Index/Full Text [SSI CD-ROM] (單機版)

(2) SSCI JCR on CD-ROM (1996-1998單機版, SSCI收錄期刊之排行榜)
(3) 九十年代合訂本光碟資料庫 (單機版)

(4) 解放軍報光盤 (單機版)
(5) 檔案文獻光盤 (單機版)

以上造成讀者諸多不便, 敬請見諒!如有其他任何問題或建議,請洽法社分館,Tel : 02-23519641-329,E-Mail : lawlib@ntu.edu.tw,謝謝。

從美麗的圖書館紀念品認識「田中文庫」

香港大學實習生‧衛淑嫻

您可曾靜下心來,傾聽紀念品述説著它的故事?

每一個物品,都會因爲背後的故事而變得別具意義;每一件紀念品,也會因爲其珍貴的素材而變得別具收藏價值。賦予物品生命的,往往是曾經發生過的人與事。踏進這個與紀念品對話的專屬空間,以嶄新的角度去認識「田中文庫」,或許能帶給您另一番體會。

「田中文庫」是日本昭和時代著名的果樹園藝學者、柑橘研究權威,亦是臺大前身臺北帝國大學第一任圖書館館長 ── 田中長三郎(1885 – 1976)的舊藏書。其内容是以植物、園藝學及農學爲主。他於1930年購入Otto Penzig與E.F. Nolte植物學家的藏書,很多為1778年前的植物學古刊本,這批資料目前均由臺大圖書館收藏,並妥善地存放於特藏組恆溫恆濕的善本書庫樟木櫃中,提供研究者調閱使用。

田中文庫中的植物圖譜色彩高雅而筆觸細膩,精美的畫工讓各式植物仿如躍於紙上。如此活潑的構圖與紀念品互相搭配,令人引發無限的想像。

今年暑假,當您走進圖書館,不妨造訪窗邊的小天地。讓我們一起傾聽著紀念品那扣人心弦的故事吧!

展覽地點|臺大圖書館1樓入口左方展區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活動洽詢|推廣服務組,電話(02)3366-4551或 tulce@ntu.edu.tw

活動紀實: 

「雲端--OCLC協同合作&資訊尋求服務研討會」活動紀實

書目服務組‧趙子萱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圖書館如何運用新技術提升服務型態、加深館際間的協同合作,是近來廣為討論的話題。為此CONCERT 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OCLC與臺大圖書館於今年6月13日舉辦「雲端--OCLC協同合作&資訊尋求服務」研討會,藉由分享OCLC發展趨勢與新服務、雲端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館際互借績效評鑑等議題,讓圖書館界同仁更了解運用網際網路、雲端等技術促成新一波的資源共享、館際合作之發展趨勢與實務應用。

左:場外簽到 /右:陳雪華館長致詞

本次專題演講簡介如下:

OCLC與全球圖書館社群服務

主講人
王行仁副總裁 (OCLC 亞太服務部)

內容
以淺顯易懂的圖文,介紹OCLC最新的發展、資訊技術與應用,透過全球圖書館合作的力量,對圖書館服務帶來最大的效益。

雲端時代的圖書館合作

主講人
柯皓仁教授兼任圖書館館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內容
介紹OCLC WorldCat Registry集中式圖書館基本資料檔,並帶領大家思考鏈結資料、群眾外包運用在圖書館服務的可能性。

數位時代館際互借服務暨績效評鑑

主講人
王梅玲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內容
探討國內外館際互借之起源與現況,在數位時代使用資訊技術的轉變,以及如何透過績效評鑑提升館際互借服務,滿足多元需求。

從WorldCat Discovery Services談一站式資訊尋求服務

主講人
蔡淑恩主任 (OCLC 亞太服務部)

內容
WorldCat Discovery Services是OCLC推出的一站式資訊尋求服務系統,介紹其特色、多樣的選擇及加值服務。

OCLC與新世代的讀者服務

主講人
王行仁副總裁 (OCLC 亞太服務部)

內容
以淺顯易懂的圖文,介紹OCLC最新的發展、資訊技術與應用,透過全球圖書館合作的力量,對圖書館服務帶來最大的效益。

本次會議共有來自全國158人參與,演講議題深獲與會者共鳴,問題與討論時間提問熱絡。會議圓滿落幕,期盼圖書館同道們能從中獲益良多,並透過會議間彼此的交流互動,更添協同合作與資源共享推展之實踐。

左:王行仁副總裁演講/右:認真聆聽的與會者

※欲了解更多OCLC計畫或相關資訊,歡迎加入「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Facebook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40836786158608/

攝影社「遺落」成果展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小小秘境;沉積著已成灰燼的記憶,遺落心底。       

每棟屋子裡,都有一個小小秘境;塵封在世代流轉與人事更迭之外,遺世獨立。

在校史館中央展廳南面,有一座三拱門,是臺大常見的建築元素。左右兩拱,是連接穿堂與展廳的走道。中間的拱門,則以玻璃門隔離內外,內有一蜿蜒向下的扶梯;至於蜿蜒向下的扶梯通往何處,是許多訪賓常問,但館員不見得答得出來的問題。

校史館中央拱門的過去與現在

事實上,在舊圖書館的閱覽廳樓下,也就是現今校史館中央展廳下層,其實是完成於1932年的夾層書庫。這個中央拱門,是閱覽廳通往書庫的唯一路徑。在圖書館還是以閉架式管理的時代,拱門前方擺放著借還書櫃臺,而書庫則是圖書館的大內禁地,讀者非像今天一樣可隨意優遊於書架之間取書閱覽。雖然,當開放式閱覽架蔚為潮流之際,夾層書庫曾經在一定乘載限制之下,開放給讀者入內取書;只是之後為管理方便,二樓拱門以夾板封住,借還書櫃臺移至一樓,一度敞開的書庫再次閉上大門。歲月悠悠,隨著新總圖的落成與搬遷,以及文學院系所空間的重分配,夾層書庫並未失去它儲放物件的功能。除了少量圖書館藏書之外,書庫裡部分空間也移作人類系庫房用途。至於書庫中的其他空白,則逐漸被厚重的灰塵佔據。對年輕的讀者與館員而言,這個書庫已成為未知的密室,遺落在這裡的,只剩下它靜悄悄的存在。(更多有關這個夾層書庫的故事,請見校史漫談部落格

左:舊總圖書館二樓閱覽大廳舊貌/右:舊總圖書館地下一樓未佈展前的書庫

展場風景

2005年校史館開幕,中央拱門的隔板被卸下,通往書庫的密道再次暢通。在各方期盼之下,校史館亟欲為夾層書庫注入新生命。2014年,校史館特別邀請台大攝影社,將往年在第一活動中心舉辦的期末成果展,移師到夾層書庫舉辦。本次攝影展以「遺落」為主題,校史館館員全體出動,從清潔環境、配電、策展、佈展、參展全程參與。同時,為了讓策展主題更富有校史的韻味,於展出期間,校史館再與攝影社合辦「攝影,讓我們在一起」攝影座談,邀請攝影社老社員,戲稱自己大學時代主修攝影,副修園藝的張耀乾教授, 在校史館內向青年學子講述自己年輕時瘋攝影的回憶,以及許多台大攝影社前輩的斯人斯事。雖然這場攝影展之展期只有短短18天,但吸引超過900人次的參觀民眾,堪稱是台大攝影社近年來最受歡迎的成果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攝影成果展期間,適逢校史館舉辦「環太平洋大學協會大學博物館研討會」,與會外賓趁著參加校史館舉辦的晚宴,紛紛下到書庫一探究竟,也意外為這場攝影展帶來「國際注目」的行銷效果。

「環太平洋大學協會大學博物館研討會」期間,陳雪華館長、物理系傅昭銘老師
陪同外賓一同參觀攝影展

這場攝影展,集合了師長的回憶、學子的熱情,以及職員的使命,也喚起了許多在這校園裡暖人心房的故事與回憶。在展燈發出的幽幽微光之中,我們彷彿看見,這個看似已被遺忘的空間,其實典藏著老中青三代臺大人心中的美好時代。

※自校史館開幕以來,張耀乾教授無償提供許多珍貴的校園地景照片以供展示,這次攝影展並全程參與開幕茶會與座談,校史館在此特別獻上誠摯的謝意。

左:園藝系張耀乾教授講述攝影社的回憶/
右:校史館營運組張安明組長在攝影展開幕茶會上講述夾層書庫的小故事

參展同學於開幕茶會講述攝影理念

HELP 講堂 ─ 2014 年7 月份課程

學科服務組


正為文獻查詢與管理苦惱的您,一定要來參加「HELP 講堂」才可以! 「HELP 講堂」是由圖書館準備的資源利用介紹課程, 7月課程包括:【 Web of Science + EndNote(線上課程)】、【圖書館英語學習資源介紹】。
◆ 課程詳細介紹:http://tul.blog.ntu.edu.tw/archives/12854
◆ 線上報名: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559

2014 世界盃足球賽精彩館藏大拼盤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本部落格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足球賽期間,陸續為您推出與足球、巴西相關的精采圖書館館藏及資料庫介紹,熱衷球賽之餘也要長知識喔!
現在讓我們一起回顧世足賽與圖書館交會的火花,敬請繼續follow部落格!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跟棋聖本因坊秀策一起下圍棋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熱愛圍棋的朋友,或小時候有看過棋靈王動漫作品的讀者,一定知道棋聖本因坊秀策!2014年6月6日 Google Doodle 正是紀念日本棋聖本因坊秀策的185歲誕辰,提醒棋友們今天一定要下圍棋。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博物館群: 

把博物館搬進書店!臺大博物館群藏品精選櫥窗展@誠品臺大店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今年暑假,臺大博物館群匯聚了十個成員館的精選藏品,首度走進誠品書店臺大店,讓讀者體驗一下,身處在充滿人文氣息氛圍的書海,觀賞原本靜躺在博物館中的展覽品,是什麼樣的感受!

由臺大博物館群編著的《標本‧文物‧我們的歷史:臺大博物館群與藏品精選》,收錄來自臺大十個博物館近百件的藏品介紹,種類包含作為學術研究物證的動物、昆蟲、植物、地質、民族、考古學等學術標本,以及見證歲月痕跡的歷史文物、史料檔案、實驗儀器,每一件藏品背後都有它獨特的身世背景及故事,耐人尋味。

如今,搭配此書的出版,我們以「標本‧文物‧我們的歷史」為題,精挑細選了十件別具特色的珍貴寶貝,如:校名居然為「國立臺北大學」的臺大第一號公文、舊總圖書館時代提醒閉館的手搖鐘、臺灣產最大的鍬形蟲──鬼豔鍬形蟲、色彩繽紛的鳥類棍棒標本等,將它們搬進了誠品書店臺大店的B1櫥窗展示,展期從7月1日至31日,歡迎大家參觀。

展覽日期|2014.7.1(二)- 2014.7.31(四)
展覽地點|誠品書店臺大店B1(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98號)
主辦單位|臺大博物館群、臺大出版中心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何淑銘、李明玲、林 琦、林雅惠、張端桂、張簡碧芬、陳巧倫、陳南秀、陳靜慧、曾慶輝、
黃瑜焯、趙子萱
李明玲、張簡碧芬、陳巧倫、趙子萱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APRU大學博物館研討會圓滿落幕,6月驪歌響起……

年(選單): 
民103年
月(選單): 
6月
期數: 
170
主編的話標題: 
APRU大學博物館研討會圓滿落幕,6月驪歌響起……


又到了鳳凰花開的季節,102學年度即將結束。法社圖書分館將隨社會科學院搬回校總區了,因此近期閉館進行搬遷作業,9月新館啟用令人期待!透過TA沙龍分享會,以及溫進德老師的專訪,讓我們更加了解使用者實際運用圖書館資源的經驗。5月,臺大博物館群熱熱鬧鬧,順利舉辦為期3天的環太平洋大學協會(APRU)第二屆大學博物館研討會,會後與會人士紛紛來信,高度讚揚本次會議之成果,如果您未能親自參與這場盛會,透過紀實報導以及一張張精彩照片,也能一窺研討會舉辦的實際過程。另外,博物館群也於5月群策群力出版了第一本書《標本.文物.我們的歷史》,大篇幅介紹隱身在各個館室內的珍貴藏品,不啻為認識臺大博物館群的入門書!

法社圖書分館配合遷院計畫,服務及開放日程異動公告

法社分館.陳微麗

配合社科院遷院,新大樓圖書分館將於新學年度9月啟用,徐州路校區法社圖書分館及所屬圖書室,於下列日期閉館調整書刊、下架打包,開始進行搬遷相關作業:

法政研圖、經研圖
法社分館
103年6月16日(週一)起閉館

103年6月21日(週六)起閉館

閉館整架期間,圖書分館停止入館服務,並提供配套措施:

1.

2.

3.

4.

5.
6.

自6月3日起開始搬遷作業期間,借出圖書之館藏地為法社圖書分館、法政研圖、經研圖者,一律延長借書期限為90天(不分讀者類別)。
6月16日~6月20日,經研圖、法政研圖閉館整架期間之書刊由法社分館提供調閱借書服務,可下載「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法社分館調閱服務申請單」或向分館櫃檯(社科院分機313)洽詢。

法社分館地下室舊藏書刊屬於珍貴館藏,需較長時程裝箱作業,自6月16日起即停止該區資料之調閱及各項閱覽服務。
自6月21日起,法社分館閉館期間,須進行大規模書刊標示及移架、裝箱打包作業,為維護現場安全,停止讀者入館,暫停辦理借、還書,報紙期刊閱覽、公用電腦檢索、自習等服務。

自6月21日起,預約法社分館圖書之取書,畢業論文繳交及離校手續,改由總圖書館一樓流通櫃臺協助處理。
網路、資料庫等透過網頁之相關電子資源服務,不受影響。少量置於分館之單機版資料庫,其替代服務方式為:PatentGuider 2008請至總圖使用;AREMOS請至管院電腦中心使用;SSI/FT、JCR-SSCI、九十年代、解放軍報、檔案文獻光盤等,請email至分館申請,單機版進行移機安置期間無法提供服務,詳細日期則視搬遷作業於實施前另行公布。

為順利完成這項跨校區的大規模館藏整併搬遷任務,實施相關服務的調整與異動,分館將視遷入圖書新館作業之完成度,若提前完成,將提早調整替代措施。期間造成不便之處,敬請包涵!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溫進德老師專訪

學科服務組.陳巧倫

圖書館,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有人將圖書館視為準備念書考試的地方,也有人在圖書館的浩瀚書海中燃起對知識的熱愛,每個人心中對於圖書館都有著不同的想望。想知道老師們如何使用圖書館?對於圖書館有什麼樣的想像或期待?圖書館還有哪些資源與服務等待著你去探索?這些疑問都可在圖書館的特別企劃「與知識交會的火花──教師專訪活動」得到解答!
圖書館前進的動力,來自眾人知識的交會、資源的共享,希望藉由老師使用圖書館的經驗分享與意見交流,激盪出圖書館新思維,勾勒出圖書館的新樣貌。

前言:給研究生願意前往圖書館的動機

本次圖書館「與知識交會的火花」專訪,很榮幸能拜訪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溫進德教授,分享圖書館的使用經驗以及對圖書館的看法。訪談一開始,老師就點出了圖書館在服務對象上的盲點──大學部學生與研究生的差異,「大學部的學生或許會去圖書館,但對長期在實驗室做實驗的研究生而言,他要去圖書館的動機,幾乎是沒有。」相較於大學生是偏向學科基礎知識的認識與了解,以及博雅教育的廣泛涉獵,因此對於圖書館有較高的需求與使用的意願;研究生強調的是專門學科的深入探討與創新,尤其是對以實驗為導向型的研究生而言,實驗室是他們的主要場域,在多數資源都可利用網際網路、電子資源取得的情況下,要驅策研究生們離開實驗室親自前去利用圖書館,必須要有強大的誘因或驅動力!

就近創造閱讀的空間
老師談到過往使用圖書館的經驗,求學時期大多是為了準備考試才去圖書館,念大學、研究所期間因為開始做實驗,在網際網路還不普及的年代,經常必須到圖書館查找期刊文獻。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現在查找資料的方式大多是以線上瀏覽電子期刊、查找電子資源為主。面對網際網路、資訊環境的改變,老師也發覺同學們越來越倚賴電腦、手機,「現在的學生實驗空檔,幾乎都坐在電腦前,跟書親近的機會變很少。」老師分享過往念書的經驗,「以前念書的時候,在我們系館的同一層樓,有一個閱覽空間,空間不大,也是只有一個期刊的架子,大概放個十幾本而已,但是累的時候,就會去那裡休息一下,在期刊架上翻一翻,以前有這樣的經驗,覺得很不錯。」因此,老師建議在生科館內應該有一個閱覽的空間,「空間是比較小型的,裡面放一些跨領域的期刊,不用很多,例如ScienceNatur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等,這些期刊報導的內容不會很窄,同學如果有機會去看到這些期刊,眼界會稍微大一點。」老師也建議圖書館可以規畫主題書展在生科館借展,「圖書館可以兩、三個月一次,把圖書館的書搬到生科館,類似舉辦書展的方式,每次有不同的主題,將生科館的空間變成一個小小閱覽室,就近讓同學空餘時可以去翻一翻、看一看,有一些很好的書,放在圖書館,大家可能不會去注意,透過書展的方式呈現,大家就會每本去看一下,增加書的曝光率,也許就可以吸引到有興趣的同學。」

撰寫論文,你一定要會EndNote
就老師的研究領域而言,最常使用的資料庫為NCBI所建置的PubMed資料庫,對老師而言,「PubMed已經可以cover所有的事情。」另外老師研究時會使用的工具為Google Scholar,「找資料用PubMed比較多,因為它針對期刊的搜尋比較方便,現在發現Google Scholar也蠻方便的,只要貼上要找的文章標題,click後幾乎馬上就搜尋到了,你甚至不需要打字。」不論是PubMed資料庫或是Google Scholar等搜尋工具,若要查找到原文,背後仍須有圖書館的館藏連結的機制,這也可視為老師對於圖書館無縫式資訊服務的肯定。研究的過程,除蒐尋相關文獻、進行實驗,最重要的還是研究結果的呈現,也就是論文的撰寫。在這一方面,老師特別強調學習使用EndNote的重要性,「現在大家都在用網路的東西,例如EndNote,有些人知道有這資源,但不知道怎麼用,我知道圖書館都有開設課程,也鼓勵同學多加報名參加這類課程,學習使用EndNote。」

新進教師圖書館之旅收穫多多
訪談過程中,發現老師對於圖書館的服務相當有概念,一問之下,原來老師剛到臺大任教時,曾報名參加圖書館的「新進教師圖書館之旅」,透過實際的導覽與說明,讓老師對於圖書館的服務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其中老師特別推薦的服務是期刊文獻快遞服務(JADE)。在做研究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好不容易查找到所需的文章,但圖書館卻沒有收藏,這時若您要查找的期刊為西文期刊,即可利用期刊文獻快遞服務(JADE)進行申請。老師也建議,由於以往的「新進教師圖書館之旅」多是在開學後舉辦,建議可以改在暑假期間「新進教師研習營」活動結束後舉辦,相對於開學之初,老師們可能較忙碌,在暑假期間舉辦,老師參加的意願可能較高。

科普好書推薦-創世第八天
對於研究生命科學領域的同學,老師推薦《創世第八天》此套書,「這本書是在講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共有3冊,本書特別的地方是作者去實際訪問1950年代前後一、二十年,那段時間真正有參與如發現DNA的結構、基因調控的人,透過實際的訪問,集結而成這本套書,對分子生物學有興趣的人,都很推薦。書中講的一些事情,你可能在教科書中都有看過,但在這本書可以看到他的脈絡與故事,會更有印象。」

分子生物實驗的操作手冊-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是老師推薦給研究分子生物實驗同學的工具書,「我們實驗室裡就有一套Molecular Cloning,它的內容是分子生物實驗中常用技術的描述以及原理的說明,它跟Current Protocols有點類似,但它不單是protocols,書中還有相關實驗技術原理介紹,例如做實驗時,書中後面的附錄有很多重要的步驟可以參考,基本上你要做實驗,照書上面說的,就可以做得到。」

訪談過程中,從老師的角度和觀點,給予圖書館在館藏資源管理上很多的省思,現今圖書館礙於空間有限,書籍的擺放都是採直立的方式,看不到書的封面,只能看到書背,老師表示,這樣的排法,對使用者而言,通常必須是知道要找的書後,再到架上取書,較難吸引使用者如同逛書店的方式,瀏覽圖書、隨興的翻閱圖書,很多好書往往在這樣的排架方式中被讀者忽略,透過主題書展,有助於讓讀者看到不同學科領域主題圖書,相關的書展甚至可以在各學院間巡迴,讓更多人可以認識這些好書與資源。近年來圖書館一再提倡館員應當要走出圖書館,傾聽讀者的需求,圖書館的資源又何嘗不是呢?
最後,非常感謝溫老師撥冗接受圖書館的訪談,帶給圖書館許多新想法、新思維,也讓我們有機會更加了解老師、同學對圖書館的需求以及看法。

描繪日本幕末時期奄美大島的「南島雜話」原稿,一世紀後於臺大圖書館現身!

日本山口縣立大學國際文化學部.安溪遊地、安溪貴子教授
中文翻譯潤稿:特藏組.洪淑芬

前言|
日本山口縣立大學國際文化學部安溪遊地、安溪貴子教授夫婦率學生於2014年3月間至臺大圖書館協助國分直一教授信件資料建檔。兩位老師並於此期間調閱田代安定文庫手稿,發現了有趣的事實,經參閱《南島雑話 : 幕末奄美民俗誌》(東京都 : 平凡社,1984)、比對田代文庫所藏手稿署名(手抄本以「名越時行」署名),推測田代文庫中所藏〈雜話下書〉、〈居室倉廩〉、〈[居室倉廩]〉為日本薩摩藩名士名越左源太親筆手書之稿本,且部分插圖未見於現在已知的其他抄本,並有可能為恵良宏於〈『南島雑話』諸本校合経過〉中所述,永井亀彦借給某鹿兒島研究者後未歸的抄本。

兩位老師回國後特撰文分享相關發現,詳見本期館訊安渓遊地・安渓貴子〈スクープ 幕末の奄美を描く『南島雑話』の下書き原本 一世紀ぶりに台湾大学図書館で再発見〉一文。
日本《南日本新聞》2014年4月13日1 〈「南島雑話」下書き発見 幕末 奄美の自然風俗記す〉、《南海日日新聞》2014年5月12日〈南島雑話「下書き」見つかる-台湾大に58枚、推敲跡も〉2 、《南海日日新聞》2014年5月17日〈「南島雑話」成立過程探る〉皆刊載相關報導。

.參考文獻:名越左源太、国分直一、恵良宏校(1984)。南島雑話 : 幕末奄美民俗誌。東京都 : 平凡社。

.相關網站: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田代文庫》。
1
詳見〈「南島雑話」下書き発見 幕末 奄美の自然風俗記す〉
2 詳見〈南島雑話「下書き」見つかる-台湾大に58枚、推敲跡も

左:〈「南島雑話」下書き発見 幕末 奄美の自然風俗記す〉
下左:〈「南島雑話」成立過程探る〉
下右:〈南島雑話「下書き」見つかる-台湾大に58枚、推敲跡も

 

スクープ 幕末の奄美を描く『南島雑話』の下書き原本
一世紀ぶりに台湾大学図書館で再発見
貴重な学術資料・国際研究の必要性

1
◎ 『南島雑話』とは ◎ 『南島雜話』簡介
幕末の薩摩藩の「お由羅騒動」に連座して奄美大島に流された藩士名越左源太(なごや・さげんた、一八二〇〜一八八一)は、六年のあいだ奄美市名瀬の小宿に暮らした。文武両道の人であったが、奄美では地元の人々の生活に溶け込んで、数多くのスケッチを含む生活誌を残した。今日『南島雑話』として平凡社の東洋文庫から入手でき、幕末の奄美の庶民の暮らしを知るためのバイブルとなっている。
因遭受幕末薩摩藩「お由羅騒動」的連座處罰,藩士名越左源太(1820-1881)被流放至奄美大島,於奄美市名瀨的小宿地區住了6年。名越氏是能文能武之人,在奄美能融入當地生活,而留下當時的生活記事,其中亦包括許多繪圖。現在已可購得日本平凡社出版的《南島雜話》,此為了解幕末奄美庶民生活的寶典。

◎ 國分直一先生と人脈の不思議さ  ◎ 國分直一教授不可思議的人際關係
地球研(総合地球環境学研究所)の列島プロジェクトの一環で奄美沖縄の環境史を研究してきた私たちは、三年前から台湾大学図書館で山口県立大学国際文化学部の学生たちの実習をさせていただいている。南島研究の巨人であった國分直一博士(一九〇八〜二〇〇五)の蔵書が山口市在住のご遺族から台湾大学に寄贈されたことから、その仲立ちのお手伝いをしたご縁でが、その後の資料整理にもかかわらせていただいているのである。
筆者多年來研究奄美、沖繩環境史,此為總合地球環境學研究所的列島研究計畫中的一環。因為該研究的關係,三年前起又承蒙臺大圖書館允許,筆者得率山口縣立大學國際文化學部學生至該館實習。南島研究巨擘國分直一博士(1908-2005)的藏書已由在日本山口市的國分教授遺族贈送予臺灣大學。因筆者過去曾在此事協助雙方,因此後來臺大圖書館乃讓筆者參與資料之整理。
東洋文庫版の『南島雑話』の刊行当時、校注を恵良宏氏とともに担当された國分先生から、直接に本を贈られたのだったが、そこには、「諸本校合経過」として、いろいろな写本や数少ない原本についての記述がある。それによると、写本のなかで鹿児島県立図書館が所蔵する「雑記下書」は、同図書館奄美分館から贈られたものとされるが、名瀬市編集委員会によるペン書き原稿のゼロックスコピーであった。その原本を、故永井亀彦氏(生物学者、一八七七〜一九六五)が名越家から贈られて所蔵していた。ところが、その原本は永井亀彦氏在世中に「鹿児島市のある研究者」に貸与したままになっており、國分先生らも、これを見る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という。

東洋文庫版『南島雜話』刊行當時,國分先生與惠良宏氏共同擔任校注工作,我曾直接得到國分贈送此書。該書中對於「諸本校核經過」,有關於各種寫本和少數原本的記述。依據該文所述,各種寫本中,鹿兒島縣立圖書館所藏之『雜記下書』(即雜記底稿)是該圖書館的奄美分館所贈,是由名瀨市編輯委員會手抄之影印本。而其原件本來是永井龜彥氏(1877-1965,生物學者)獲得名越家贈送而得以典藏,但該原件在永井龜彥氏還在世時,就一直被「鹿兒島市的一研究者」借用,國分教授等人當時亦未能見到。

.左:名越左源太筆の生き生きとした八月踊り
名越左源太繪,生動活潑的八月舞(臺大圖書館典藏)
.右:名越時行の自署のある「雑記下書」 含有名越時行自己署名的「雜記底稿」(臺大圖書館典藏)

2
◎奇跡的に保管された田代安定資料との出会い ◎ 奇跡的に保管された田代安定資料との出会い
三年前から台湾大学の堂々たる付属図書館に寄贈された國分直一先生の資料整理に定期的に携わる中で、五階の貴重書を扱う「特蔵組」の書庫に鹿児島の生んだ世界的な博物学者である田代安定(一八五七〜一九二八)の蔵書や草稿類が七百点以上も収蔵されていることを知った。田代安定は、一五歳だった明治五年に旧藩校造士館でフランス語を教えていた語学の天才で、明治一五年から一九年の沖縄八重山の全集落についての詳しい現地調査を四〇冊もの詳細な報告や図録と地図にまとめた人物でもある。私たちは一九七四年から八重山・西表島に通って島の生活誌を研究してきたので、國分先生の資料整理のかたわら、日本ではほとんど失われた資料を夢中になって閲覧してきたのだった。
筆者自三年前起,定期至臺大圖書館整理其獲贈的國分直一教授資料,該館典藏貴重與特殊書籍的五樓特藏組之書庫中,典藏了鹿兒島出身的世界級博物學者田代安定(1857-1928)的藏書與草稿類資料700種以上。田代安定十五歲時,時為明治5年,即在薩摩藩藩校造士館教授法文,是語言方面的天才。另一方面,明治15至19年間,田代氏對沖繩八重山的全部聚落進行了詳細的現地調查,將調查結果集結成40冊之多的相關記錄,其中包含詳細的報告、圖錄、地圖等。筆者自1974年起,往來八重山、西表島等地,進行當地生活誌研究。本來是為整理國分直一資料而至臺大圖書館的,卻得以忘我地閱覽這些在日本差點就佚失的資料。

.左:宴のようすを活写 宴飲情形之寫生畫(臺大圖書館典藏)
.右:推敲の跡を示す「雑記下書」 留有推敲痕跡的「雜記底稿」(臺大圖書館典藏)

台湾大学所蔵の田代安定の沖縄資料の整理を手伝いながら、三年目にして数少ない奄美の資料に取りかかったとき、『南島雑話』で見慣れた生き生きとしたスケッチや、和紙に毛筆で書かれたものが、かなりの虫損のある状態から修復され、デジタル化もされて閲覧できるようになっていることに気付いたのである。現物を閲覧すると、「辛亥三月改 雑話下書 名越時行」と毛筆で書かれており、時行は左源太の諱(いみな)で、存命中は本人しか使わない名前であるから、大島に流されてほぼ一年目の一八五一年旧三月に、名越左源太その人が書いた草稿であると考えられた。
在我協助整理臺大所典藏的田代安定之沖繩資料的第三年1 ,當我一拿到為數不多的奄美資料時,一下就看到熟悉的『南島雜話』中的生動繪圖、以及以毛筆書寫在日本和紙上的記錄。我也注意到這些資料已自相當的蟲損狀況被修復完成,並被數位化完成而能夠提供閱覽。當我閱覽資料時,發現有「辛亥三月改 雑話下書 名越時行」的毛筆手書。「時行」為左源太之名諱,其在世時僅有本人才使用此名,據此可推斷此資料應是名越左源太於1851年舊曆3月,即大概是其被流放至大島的第一年,其本人所書寫之草稿。

「鹿児島のある研究者」とは、田代安定だったのである。晩年は台湾に住んでいた田代が、郷里への旅行中の昭和三年に病を得て鹿児島で亡くなったために、借用した資料は返却されないまま、ほぼ一世紀にわたって台湾に埋もれていたのである。

所謂「鹿兒島市的一研究者」,應就是田代安定。晚年居住於臺灣的田代氏,昭和3年在返鄉旅途中病死於鹿兒島,其所借用的資料因而未得歸還,在台灣隱沒了近一個世紀。

ソテツの幹を切る
以裁切刀將蘇鐵樹幹橫切片(臺大圖書館典藏)

3
◎ 実に貴重な資料  ◎ 確實貴重的資料
台湾大学の所蔵する『南島雑話』の草稿である「雑記下書」は、二つの部分に分かれ、ひとつは、ソテツなどの食物を扱い、もうひとつは「居室倉廩」という書き出しで、住まいのことを中心に描き、一部は彩色もほどこされている。現在五八葉が修復されて、大学内ではデジタル画像で簡単に閲覧できる状態になっている。図に示した押し切りを使ってソテツの幹を輪切りにする絵などは、他ではみたことのないものである。「清書ニハ此人物ヲ今少シ大ク認ムベシ」という覚え書きや、小さな赤字で行間に細かく書き加えた文章は、『南島雑話』がいかにして今日我々の知る姿に成長してきたかを知るための実に貴重な資料である。
此一臺灣大學典藏的『南島雜話』之底稿「雜記下書」包含二個部分,其一是描繪蘇鐵等的食物,另一部分則以「居室倉廩」為題,主要描述住屋的狀況,部分為彩圖。58張資料現在已被修復,在館內已可便利地閱覽其數位影像。如圖5所示,以裁切刀將蘇鐵樹幹橫切片之圖繪等,筆者未曾見於他處。此資料另有如「謄寫時感到,現在應多少肯定此人物之偉大」之註記、以及以細小的紅字添寫於行間的文句;這些均為了解『南島雜話』如何演變成我們今日所見的樣子之貴重資料。

◎ 国際的地域研究を  ◎ 國際性的地區研究
台湾大学が所蔵する多数の田代安定資料の中で、奄美関係の資料は多くはないが、「奄美列島草木譜」と題する植物目録や、「南島巡歴詩草と題する」奄美各地の集落で詠んだ漢詩集もある。視野を鹿児島県全体に広げれば、明治一五年にかかれた天然色の「鹿児島県柑橘図」や、父の田代安治との合作による、カライモの種類と育て方の詳細な記録など、人と自然の関係学を一九世紀末にすでに追究していた田代安定という人物の懐の深さに打たれるのである。
臺大所典藏的大量田代安定資料中,奄美相關資料並不多,但有題為「奄美列島草木譜」之植物目錄;也有題為「南島巡歷詩草」的漢詩集,收錄在奄美各地的聚落之歌詠。再將視野擴展到鹿兒島全縣,則有明治15年著色天然的「鹿兒島縣柑橘圖」、以及田代安定與其父田代安治合作而留下的關於彩色薯的種類與栽培的詳細紀錄等。對於田代安定早在19世紀末即已在追求人類與自然共處的關係學,不得不為其遠大胸懷而深深感動。

田代安定の人と業績の研究を進めている中生勝美桜美林大学教授は、日本・台湾・南洋、そして欧州、ロシアまでも視野に入れた総合的な研究をしなければ、田代安定の業績の評価はできないと指摘している。田代安定の台湾関係資料は、整理が済んでインターネットで公開されているが、奄美沖縄関係の資料についても、国際的な研究チームを組んで研究を進め、広く公開される段階が早くくることを願ってやまない。
一直在研究田代安定與其業績的櫻美林大學中生勝美教授指出,除非從日本、臺灣、南洋、甚至歐洲、以至於俄羅斯等廣泛的視野2切入,進行總合性的研究,否則無法適切地對田代安定的貢獻加以評價。田代安定文庫中,與臺灣相關的資料已完成整理並已於網路上公開3 ;對於與奄美、沖繩相關的資料,也期盼能組成國際研究團隊,推動研究,讓廣為公開的階段早日到來4

.田代安定の肖像写真 田代安定肖像寫真,前數第二排中坐者為田代安定(臺大圖書館典藏)

作者小傳

安溪遊地 

あんけい・ゆうじ、一九五一年富山県生まれ。山口県立大学国際文化学部教授。京都大学理学博士。専攻は人類学・地域学。祖父は瀬戸内町西阿室出身。当山昌直との共編『奄美沖縄環境史資料集成』(南方新社)で、沖縄タイムス出版文化賞受賞(2012)。
 安溪遊地,1951年出生於富山縣。現任山口縣立大學國際文化學部教授,為京都大學理學博士,專攻人類學、地域學。祖父為瀨戶內町西阿室出身。安溪遊地曾與當山昌直先生合編『奄美沖繩環境史料集成』(南方新社),以此於2012年獲『沖縄Times』的出版文化賞。

安溪遊地,1951年出生於富山縣。現任山口縣立大學國際文化學部教授,為京都大學理學博士,專攻人類學、地域學。祖父為瀨戶內町西阿室出身。安溪遊地曾與當山昌直先生合編『奄美沖繩環境史料集成』(南方新社),以此於2012年獲『沖縄Times』的出版文化賞。

安溪貴子 
あんけい・たかこ、愛知県生まれ、山口大学医学部非常勤講師、広島大学理学博士。専攻は生態学。著書に『森の人との対話』(東京外大AA研)、編著に『ソテツは恩人』(ボーダーインク)など。
安溪貴子,出生於愛知縣,現任山口大學醫學部兼任講師,為廣島大學理學博士,專攻生態學。著有『森の人との対話』(按:『與森林中的人之對話』,東京外大AA研),另有『ソテツは恩人』(按:『蘇鐵是恩人』,ボーダーインク)等編著作品。

.左:山口県立大学生、台湾大学図書館スタッフとともに(向かって左端筆者)
   山口縣立大學學生、臺灣大學圖書館館員合照(照片左端為筆者)
.右:虫食いの著しい文書の復原は考古学そのもの 修復蟲損嚴重的文書亦為一種考古學
(編按:安溪教授試圖拼湊的文件,先前館方人員試圖拼排修復未果,亦曾有其他日本來訪教授認為此份文件已不可能修復。)

1 編按:安溪教授於閱覽資料的同時,會針對排序有誤與資料被錯置等情形,提出修正建議,並分享相關發現。
2 編按:田代安定曾至俄羅斯參加萬國園藝博覽會、訪問歐洲,並於日本(沖繩、北海道等)、臺灣、南洋地區進行調查。

3 編按:指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臺灣大學深化臺灣研究核心典藏數位化計畫
4 編按:目前田代氏的臺灣相關資料、部分田野調查筆記和植物、南洋、日本研究等手稿已可在臺大網域內使用,見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未上線者可至圖書館5樓特藏組調閱數位影像。

田代文庫介紹|
田代安定(1856-1928),號天劍,生於日本鹿兒島,從於柴田圭三(法語學者)、田中芳男(1838-1916,幕府末期明治初期博物學者)等人門下,為植物學與人類學家,曾任職臺灣總督府,創立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於日本沖繩、爪哇及南洋諸島、臺灣等地進行多次植物學與人類學調查,為熱帶植物研究先驅。
田代安定過世後,時任臺北帝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前身)圖書館館長田中長三郎教授,以田代氏長年耕耘臺灣為由,將其藏書與手稿納入館藏。文庫內除植物學研究相關圖書外,尚有許多手稿與田野調查筆記,為了解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臺灣、日本沖繩、南洋等地植物學和人類學的第一手資料。

Antei Tashiro (1856-1928, also known as Yasusada Tashiro) was born in Kagoshima Prefecture, Japan. As a learned botanist, he discovered a few plants and at least 28 kinds of plants were named after him, such as Pseudopinanga tashiroi, Chamaesyce tashiroi, Clematis tashiroi, just to name a few. He also went on some expeditions in Okinawa, Taiwan, and South Pacific, resulting in abundant botan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notes, which are valuable first-hand materials to learn about the plantations and cultures in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Tashiro came to Taiwan in 1895 after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rejected his proposal on developing Okinawa. He then dedicated himself to Taiwan and helped establishing the Hengchun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After his sudden death in 1928, the University Librarian of 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 Chōzaburō Tanaka, insisted on keeping Tashiro’s legacies due to his many contributions to Taiwan. However, Tashiro’s manuscripts were believed to be lost during World War II, until its rediscovery in 2004 by Dr. J. Hsiang and Dr. Mi-Cha Wu. Tashiro’s book collection and manuscript collection are now kept in Special Collection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田代安定大事紀|

1856
出生於日本鹿兒島

1869
入柴田圭三門下

1875
入田中芳男門下

1880
鹿兒島調查

1884-1885
至俄羅斯聖彼得堡參加萬國園藝博覽會,並順訪歐洲多國

1885-1886
沖繩、八重山調查

1889
隨日本海軍金剛艦至南洋調查

1895
澎湖調查、任職台灣總督府

1902
創設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

1915
兼任鹿兒島農林學校講師

1928
因病於回訪鹿兒島時過世

藏書與手稿入臺北帝國大學圖書館(詳見松崎直枝、柳本通彥二文)

2004
田代安定手稿於舊總圖書庫發現(項潔教授、吳密察教授)

2007
「深化臺灣核心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田代文庫》(2007-2012)

2014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田代文庫》

相關文獻|
.永山規矩雄(1930)。田代安定翁。臺北市:故田代安定翁功績表彰記念碑建設發起人。

.松崎直枝(1934)。隱れたる植物學者田代安定翁を語る。傳記,1(1),頁112-131。

.柳本通彥(2005)。第二章:時勢を駆け抜けた反骨の植物学者-田代安定。明治の冒険科学者たち : 新天地.台湾にかけた夢。東京都:新潮社。頁72-129。
.中生勝美(2011)。田代安定伝序説--人類学前史としての応用博物学。現代史研究,7。頁129-164。

.吳永華(2012)。田代安定1895年宜蘭植物調查初探:以臺大所藏「田代文庫」相關史料為中心。發表於宜蘭縣政府主辦,「宜蘭研究」第十屆學術研討會:「再現」別有天-宜蘭生態與環境變遷,2012年12月8日至9日,宜蘭縣史館。
.吳永華、陳偉智(2013)。田代安定宜蘭調查史料研究計畫期末報告書。委託單位:文化部;承辦單位:宜蘭縣史館。

快門、敘事:老照片圖書特展

原圖中心

早期的攝影技術約在清代從西方國家來到了亞洲,如英人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等攝影師也隨著通商與傳教的潮流,從各港埠輾轉來到臺灣,想要用鏡頭記錄東方的異國風情。數位科技發達,幾乎隨手都能拿起手機拍照的今天,很難想像在當時攝影師需要動用到人力,甚至是馱獸,把笨重的攝影器材揹負到交通不便的部落,將當時部落的影像留在一張張的黑白相片中。

甲午戰敗,臺灣從清朝的手中被割讓給日本之後,日本官方的攝影師、記者先後來到臺灣,以新一代的攝影技術,拍下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之間臺灣各地的景物與風俗活動。帶著相機來到臺灣的日本人之中也包括許多人類學者,相機是他們的記錄工具,在部落裡拍下人物、文物與建築。這些照片在過去是帝國展現其統治成果的文宣、也是學者研究的文獻、又或是成為一般平民往來寄送的風景明信片,在今天成為記錄臺灣原住民族文史之重要文化資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自2014年5月起推出「快門、敘事:老照片圖書特展」,從書籍的老照片中重現歷史洪流中的記憶片段,讓讀者看到老部落裡先人的身影與生活點滴。在時空的變遷之下,原來是帝國凝視之下產生的相片,也能化作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光圈快門,建構起以原住民為主體的敘事。
也許,有些相片對你而言也深具意義,等著你來發掘他們的故事。

展出時間:2014年5月1日–7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展覽書目:請見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活動訊息

「思想.重慶南路」特展

推廣服務組

臺北市的重慶南路是一條政經樞紐之路,也是一條充滿故事的道路。這裡書店林立,文人聚集,盛產文字與思想,曾經是全世界華文圖書出版最重要的街道。如今景物變換,光華幾乎褪盡。逝去的歷史無法逆轉,所幸我們可以透過數位典藏開啟時間之門,重溫昔日書店、書籍的人情舊事。

「思想.重慶南路」是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於2014年國際書展中規劃的特展,展出與人等高的書店模型、資料庫影像、老文物、舊書籍等,藉以獻給每一位曾走過、沒有走過、或者遙想過重慶南路的愛書人。國際書展已落幕,卻勾起人們對重慶南路的思念與想像。今年暑假,這條聚集人文薈萃的重慶南路,將於臺大圖書館重現風采,就讓我們一起,再走一次,重慶南路。

展覽時間:2014年6月23日至7月25日 9:00-17:00
展覽地點:臺大圖書館1樓日然廳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合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聯絡方式:電話02-26525273;Email:asdc@sinica.edu.tw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hinkread

 

活動紀實: 

TA沙龍活動紀實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王冠婷

2013年9月圖書館學科服務組首次與教學發展中心合作,開設兩堂專為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 TA)設計的圖書館利用課程,增強TA掌握資源的能力,使TA從事教學工作更順手。該課程廣受TA肯定,因此本學期開課前,為設計更符合TA需求的課程,本組特別舉辦「TA沙龍──運用圖書資源之教學經驗分享會」,邀請曾參加課程的TA們前來分享上課心得與教學應用的經驗。

由於多數TA缺乏將圖書資源應用於教學上之經驗,我們特別邀請歷史系林維紅老師、史學導論課程的助教林宣瑋同學分享其實戰經驗,感謝目前遠赴北京擔任交換學生的林同學,透過JoinNet線上會客室,在雲端分享他擔任助教期間,如何與圖書館員合作設計教材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們透過親自動手之實作,更加認識圖書館資源及書目管理軟體等資訊工具,在茫茫大海找到需要且品質良好的資料。

其他與會的TA也熱情分享參加圖書館研習課程的經驗,如:戲劇所施同學表示使用紀錄片等影音資料庫時,比較需要找尋有關導演或劇作家的採訪影片。數學所陳同學表示上學期的課程,他比較有興趣的是SDOL的圖片查詢功能,可以用此功能查詢微積分或數學定理的相關圖片。擔任食品營養通識課程的生化所林同學,認為由圖書館課程接觸到的圖像資料庫,有許多經過授權的科學期刊圖片,對她製作課程簡報非常有幫助。參與此次分享會的TA們也給予圖書館在設計課程方面的寶貴建議,如:如何查找臺灣及中國大陸地區的中文文獻、介紹收錄採訪劇作家的影片資料庫等。
透過TA沙龍的交流活動,學科館員在獲得許多意見回饋後,於今年3月至5月,推出五堂「TA充電站」系列課程──圖像影片資料庫於教學研究之應用、圖書館外語學習資源面面觀、如何蒐集中文文獻資料(人社篇╱科技篇)、如何掌握全球新聞時事資源。每堂課都在電腦教室實機操作練習,增加學習成效。館員也從課堂與學生的互動中,了解TA查資料的習慣、教學與撰寫報告時常遇到的問題、利用圖書館資源的困擾等,將有助於我們未來規劃更佳的課程內容。

永遠的氣質影后與時尚女神──奧黛麗赫本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2014年5月4日是電影巨星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的85歲誕辰,Google Doodle 以溫暖細緻筆觸描繪奧黛麗赫本的優雅倩影,也描繪她致力於兒童福利工作的辛勤身影。奧黛麗赫本1929年出生於比利時,成長於英國,是英國與美國好萊塢著名的女星,生前主演《羅馬假期》、《第凡內早餐》、《窈窕淑女》、《龍鳳配》、《謎中謎》等多部電影,1954年以《羅馬假期》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及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的殊榮。晚年則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親自前往拉丁美洲和非洲關懷不幸兒童並為他們發聲。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你快樂嗎?心靈勵志與情緒療癒主題圖書推介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連續陰雨的日子,社會事件層出不窮,課業與工作繁忙,又無暇與家人朋友相聚,種種壓力讓你變得不快樂嗎?圖書館不只是學術與知識的殿堂,也是為心靈充電的角落,從書架間找到幾本心靈勵志、情緒療癒、正向心理學、快樂學的書,找個安靜舒適的沙發坐下或在樂牙彎聽輕音樂,慢慢閱讀這些令人快樂放鬆的圖書,再起身面對外面的風雨。 《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博物館群: 

2014年環太平洋大學協會大學博物館研討會紀實
──以創新與跨領域結盟重塑大學博物館的外展服務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


大學所蘊含的知識珍寶,賦予了大學博物館豐富的典藏以及展演內涵:從各學門的學術研究產出、器物以及標本,到捐贈藏品以及校園文化資產,無一不可作為大學博物館的主題;大學博物館同時擁有多元的展示空間:在戶外,有生態區、植物園與實驗林;在室內,有承載重要歷史記憶的教室、實驗室、房舍、為特殊目的打造的建築,皆為大學博物館增添了故事性。更由於大學是匯聚人才的基地,其所蓄含的知識力與行動力,可直接為大學博物館提供充沛的動能。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讓大學博物館由裡到外,在在皆是豐厚的研究與教育資源;而這些資源,在日益國際化的世界,已可被視為全球公共財 (Global public good) 的一部分。如何追求突破,同時師法他國之長,為大學的研究與教育資源做更有效的利用,一直是臺大博物館群努力的標的以及前進的方向。

作為目前「環太平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45個會員大學中唯一的臺灣代表,臺大博物館群辦公室有幸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獲選為「第二屆環太平洋大學博物館研討會」的東道主。在臺大圖書館、國際事務處、博物館群以及秘書室訪客中心全力支持與奧援之下,今年5月20日至5月22日,臺大博物館群順利完成本次研討會的籌辦任務。會議結束之後,環太平洋大學協會秘書處和國內外與會人士紛紛來信,向本次工作團隊致意,並高度讚揚本次會議之成果。

本次會議歷時3天,主題為「以創新與跨領域結盟重塑大學博物館的外展服務」,由北美學術博物館與藝廊協會(Association of Academic Museums and Galleries)理事長,奧勒岡大學喬登•辛尼澤藝術博物館(Jordan Schnitzer Museum of Art)館長吉兒‧哈茲女士(Jill Hartz)、京都大學博物館館長大野照文教授(Terufumi Ohno)、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于宏燦教授領銜發表三場精彩的主題演講。本會另有來自雪梨大學、東京大學、香港大學、新加坡大學、俄羅斯遠東大學、卑詩大學(UBC)以及首爾國立大學的大學博物館館長、研究員、工作人員發表論文演說,分享推行外展服務的經驗(臺灣3位、美國3位、加拿大1位、俄羅斯1位、韓國1位、日本 4位、中國香港1位德籍、越南1位臨時因病缺席、泰國1位、新加坡1位、印尼1位、澳大利亞1位、紐西蘭1位) 。為更加擴大公眾參與的空間,本會特別舉辦海報摘要徵件,邀請國內博物館學界研究人員、學生、以及相關從業人員投稿摘要;華碩電腦也派人與會,以「花博夢想館」為題目,介紹科技在展示規劃的運用。


由左至右:
奧勒岡大學喬登•辛尼澤藝術博物館吉兒‧哈茲 (Jill Hartz)館長/
臺灣大學于宏燦教授/京都大學 大野照文館長


除了論文以及海報發表,本次工作團隊亦以本校生命科學博物館(動物博物館以及植物標本館)所研發的行動展示盒為主題,舉辦一場「全員動腦」工作坊,整合行動教案的經驗,初步研擬發展跨國行動教案的可能性。訪賓亦於歡迎晚宴之間,參觀臺大博物館群(人類學博物館或物理文物廳),聆聽臺大薰風國樂團之演奏,以及參觀由攝影社在舊總圖夾層書庫舉辦之攝影展。最後一天(5月23日),則參觀鶯歌陶瓷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以及故宮博物院。行程緊湊,但訪賓們滿載而歸!


左:環太平洋大學協會秘書長致贈楊校長禮品/右:訪賓參觀海報展



左:校史館晚宴之國樂表演/中、右:訪賓參觀校史館夾層書庫之攝影展

總計成果,本次會議共有13國18所研究暨教育機構參與,包含3場主題演講、17篇論文發表,32張海報展演,超過220名人次與會,是臺大跨單位合作的卓越成果!本次會議亦是本年度國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博物館研討會之一,也為國內博物館學界與實務界留下許多國外的經驗資產。大學博物館是今日學術象牙塔與社會的重要鍵結,也是高等教育機構裡最能體現「有教無類」精神的單位。臺大博物館群期待能透過這次研討會,架構國內博物館與來自環太平洋地區各頂尖大學博物館的交流平臺,並激發彼此新的發想與創意,協助博物館點燃知識火炬於民間,照亮進入社會啟蒙的新路徑。


本次與會機構


本會之成功,是臺大圖書館、國際處、博物館群以及秘書室訪客中心的傑出合作成果


《標本.文物.我們的歷史》臺大博物館群的第一本書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標本・文物・我們的歷史:
臺大博物館群與藏品精選》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出版日期:2014年5月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04-1223-9
規格:平裝/16.8*22cm/232頁/全彩
定價:360元
展售處: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歷史悠久的臺大,自1928年創校的臺北帝大時期以來,累積了豐厚的學術標本與歷史文物,但由於隱身在不同的館舍建物內,因此鮮為人知。2007年校慶日,臺大博物館群正式啟動,讓原本靜躺在校園各角落的寶貝,有了對外展示與教育的機會。臺大博物館群成立迄今已六年餘,目前共計有十個成員館。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讓外界能夠瞭解臺大博物館群的成立過程、各成員館之館舍建築的歷史變遷,並進一步認識隱身其中的珍貴藏品。

博物館的基石,由豐富的館藏內容奠定,因此本書大部分篇幅著墨於各館的藏品介紹。臺大博物館群含括不同學科領域,收藏主題的博物館,但隔行如隔山,也許就連博物館群的成員們也未必非常清楚明瞭彼此的館藏。因此本書邀請各博物館提出數件他們自認為最值得被推薦介紹的藏品,也許是鎮館之寶,也許是別具特色,又或者是可以牽引出其背後重要的研究學者、亦或是一段動人的故事。透過這次大家的群策群力,也促進了各學科知識之間的相互理解。

本書匯聚了約莫近一百件的藏品介紹,相信當您翻閱完之後會猛然驚覺,原來,臺大擁有這麼多的寶貝!例如有美人魚之稱的「儒艮」、在日據時代被列為天然紀念物的「寬尾鳳蝶」、歷經一段曲折命名過程的「武威山烏皮茶」、直徑30公分外型幾近完美正圓的「圓石」、一面雕刻男性祖先像另一面雕刻女性祖先像的「排灣族雙面石雕立柱」、回歸母校的臺北帝大首任校長墨寶「山岳度寒光」、記載校名轉變關鍵的「臺大第一號公文」、物理文物廳的鎮館之寶「直線粒子加速器」……,這些珍寶都隱藏在臺大各個不同的小型博物館內。當它們一件件躍然於紙上,述說著自己的身世故事時,它們彷彿都有了生命,從博物館沉睡中甦醒。

臺大還有許多文化資產窩身在校園各角落的老建築裡,例如: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的植物標本館、農業化學系的土壤博物館、心理學系展示古典實驗儀器的「角落博物館」、蓬萊米發源地的磯永吉小屋、臺大醫院院史室。此外,臺大生物產業機電學系也為已故的大師高坂知武教授,設置個人紀念專室,展示重要遺物和手稿,俾便後學師法;至於臺大圖書館,更典藏了許多名家手稿與畫作,其中還包括霧峰林家瑰麗的傳統建築元件。跨越校園圍牆之外,則有藏身在巷弄裡的已故臺大教授故居,如殷海光故居、馬廷英故居等。

希望本書的出版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願熱愛這座校園的朋友們,未來能夠繼續挖掘出更多的臺大資產與寶藏。


校史館音樂沙龍「四懸清韻:臺大鋼琴社教學制度成果發表會」

校史館營運組.陳鵬帆
奏音人語絕,清韻佩聲通 . .     .
四懸今盡美,一聽辨疑風  
(唐•無名氏)

驚蟄過後,春雷隆隆,陰雨綿綿。在生機盎然的五月,臺大校史館除了舉辦APRU環太平洋大學協會大學博物館研討會之外,更於月底安排了多場精采的藝文活動。在校友黃書庭熱心支援電鋼琴以及外文系許臨竹同學籌畫之下,校史館首度與臺大鋼琴社合作,在5月28日於館內舉辦了別開一格的鋼琴音樂沙龍演奏會。

鋼琴社許臨竹同學援引唐詩《笙磬同音》以及《冊上公太常奏雅樂》,將這場音樂沙龍取名為「四懸清韻」。鋼琴社同學也配合校史館內的氛圍,演出了包含歌劇魅影的〈Beneath the moonless sky〉、拉赫曼尼諾夫〈練聲曲〉、巴哈〈小步舞曲〉以及李斯特〈驟雨〉等等曲目。悠揚樂聲,讓校史館的訪賓享受了一個餘韻無窮的美好夜晚。在未來,校史館將繼續整合行政單位、學生社團的以及校友的資源與協力,為校園,為社區民眾,帶來更豐富的音樂饗宴。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何淑銘、李明玲、林 琦、林雅惠、張端桂、張簡碧芬、陳巧倫、陳南秀、陳靜慧、曾慶輝、
黃瑜焯、趙子萱
王怡晴、何淑銘、張端桂、陳南秀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圖書館伴您擺脫五月梅雨潮溼心情

年(選單): 
民103年
月(選單): 
5月
期數: 
169
主編的話標題: 
圖書館伴您擺脫五月梅雨潮溼心情


時序進入五月,梅月紛紛,心情似乎也開始沈鬱。請來觀賞春季生命影展,生命中常有困境瓶頸,人生的通關密語是財富或權勢?愛或陪伴?透過電影將帶領我們深入體驗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對生命大聲嘶吼奮力拚搏的過程。5月9日已推出的《歐洲城市色彩》攝影展,19位來自臺灣的年輕人,透過他們東方的眼光,在歐洲街頭所進行的一場路上觀察,尋找並重新詮釋歐洲城市的意義與精神。還有更多的服務課程訊息與疑難解答,舊時註冊的健康檢查也令人莞爾,詳細內容請進入本期館訊!

完全綠化方案-觸控式高速掃描器

系統資訊組.林秀鳳

為提升讀者服務品質,於總館二樓櫃台及五樓查詢區設置觸控式高速掃描器,提供來館讀者掃描館藏。本掃描器專為書本掃瞄,零邊距設計、快速的彩色掃瞄,最大可掃瞄A3尺寸,透過ALL-in-One 21吋直覺式大螢幕觸控螢幕介面,容易操作,只需要幾個按鍵即可完成掃描。

掃描後的檔案格式,可儲存成方便搜尋的可搜式PDF,也提供其他多種儲存格式,供讀者選擇。

線上影片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91wfnXKUE

總館使用方式|
讀者於登記簿登記後,即可依說明自助掃描,請留意本機掃描檔一律附加浮水印於右下角,
以下事項也請讀者多加注意,若有任何問題,請洽館員為您服務!
◎每人每次使用限時30分鐘,無其他人登記時方可繼續使用。
◎請自備隨身碟,請勿使用隨身硬碟或設密碼保護的隨身碟。
◎其他詳細操作及注意事項可參見現場使用方式說明。

全新數位學習課程上架:認識圖書館,從這裡開始!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臺大圖書館數位學習網即日起推出全新課程「認識圖書館,從這裡開始!」這是專門為「圖書館新鮮人」而設計的課程,提供9個單元,簡單明瞭地為您介紹借閱規則與圖書館各式服務、館藏與服務櫃台配置、館藏目錄與個人借閱記錄查詢功能、圖書代借與館際合作申請方式等。每單元3-7分鐘不等,讓您在課堂之餘、搭乘公車捷運之際、無聊等人之時,都能利用一小段時間進行微學習,一步步認識圖書館,並進而有效地利用圖書館。

★認識圖書館,就從這裡開始


新版「特色館藏」網頁上線囉!

系統資訊組.陳靜慧


新版「特色館藏」網頁於5月5日上線囉!為使讀者更了解圖書館所收藏的珍品,一改以往以文字為主的網頁呈現方式,強調視覺化設計,以影像呈現多樣豐富的特藏資源,運用圖片強調特色館藏,搭配文字說明,提高讀者點擊的興趣。
為因應多元化的瀏覽工具,圖像式畫面讓讀者在使用行動載具瀏覽時,易於點選詳讀,方便瀏覽資訊,延伸閱讀。以下將簡單介紹新版網站特色:

1. 以圖像為主,吸引讀者點閱 。
2. 資料內容皆以tag(標籤)進行分類,透過關鍵字的定義,可以更快速的找到資料。
3. 單一查詢入口,可作為各項珍藏資料查詢平台 。

- 點選小圖,即可看見放大的圖片及內容簡介 -

- 提供內容檢索,讀者只要在頁面右上方的搜尋框內鍵入關鍵字,即可快速找到所需要的資源 -

內容將持續新增,歡迎大家連結【圖書館網站】【特色館藏】使用。

2014年春季生命影展

生命教育中心. 劉溢鈴

最受本校師生與社會大眾歡迎的「生命教育影展」再次登場(第一場《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已於5/14舉辦)!
除了扣人心弦的電影情節,每場次的映後座談,更能讓您在專家學者或導演的帶領之下,深入電影的內涵、體會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及對生命的態度,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影展地點:總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影展時間:18:30-21:30

※目前網路報名已額滿,播映前將視會場狀況接受現場報名

(18:00開放網路報名者入場,18:15開放現場報名者入場)

精彩預告搶先看
※本活動每場次可核發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3小時

5/23 (五) 口白人生
生命意義的追尋與翻轉
★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原創劇本」

★金球獎「喜劇類最佳男主角」入圍
生活精準規律、單調無趣的查稅員哈洛,有天突然開始聽見了如電影旁白般的聲音,對他當下的每個想法與行為鉅細靡遺地描述,進而改變了他的生活,甚至預言了他的死亡。為了搶救自己的性命,哈洛展開一連串解謎行動,認識了重量級作家凱倫,她的作品特色是到書末都會「漂亮精彩地殺死主角」……
映後座談:臺大生命教育中心 蘇玉帡執行長

5/28 (三) 想飛的鋼琴少年
想要獲得什麼,要先學會捨棄
★瑞士電影獎最佳劇情片

★芝加哥國際影展觀眾票選獎
擁有驚人鋼琴才華與超越大學教授數學運算力的天才少年維特,在母親全心栽培下,開展了讓父母稱傲但也極度不快樂的童年。與木匠爺爺在一起時是唯一自由自在的時光。隨著天才光環帶來動彈不得的束縛,維特決定不再為他人而活,一個大雨的夜晚,戴上爺爺和他親手打造的翅膀,他縱身一躍… …

映後座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 郭靜姿教授

6/4 (三) 一首搖滾上月球
為自己不凡的生命,大聲嘶吼!奮力拚搏!
★2013年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獎
在有罕見疾病孩子的家庭裡,爸爸,常常是最先落跑的那個人。但是來自六個罕病家庭的爸爸,不僅沒落跑,還組成了一支業餘搖滾樂團「睏熊霸」,想要挑戰海洋音樂祭。組團,是為了一圓年少時的夢想,更是情緒宣洩與抒發的管道:因為他們有著一定得面對的生命課題〜因愛著自己罕病孩子而受苦…
映後座談:黃嘉俊導演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協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大學人事室
洽詢電話:(02)3366-1755*102

《歐洲城市色彩》攝影展─旅行家的路上觀察學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你心目中的歐洲是甚麼顏色的?
是革命的血紅;還是艷芳烈焰的紅唇?是自由的藍天;還是絕望唉聲的藍調?
歐洲真是我們心中所想的一般浪漫?歐洲人真是我們所期待的一般開放?
當咖啡館標上歐洲兩字,它是否非得典雅高貴?當街道命名歐洲語言,它是否就該富麗堂皇?

十九位年輕的漫遊者,飛向西方,用自己的腳步與氣息深入地方,展開了一場路上觀察:城市特色、族群、文化、行為。透過一雙雙棕色的雙瞳,一絲一縷地詮釋出,屬於旅人的,城市色調。

《歐洲城市色彩》攝影展-旅行家的路上觀察學
展期:2014年5月9日至18日,09:00-17:00
地點:臺灣大學圖書館一樓日然廳

《歐洲城市色彩》攝影展-青年旅人座談
5月10日(週六) 民主化的歷程,區域歷史衝突-以東歐與巴爾幹為例
5月11日(週日) 起司、啤酒、巧克力-一場西歐的味蕾大冒險
5月17日(週六) 鯨魚與馴鹿-關於北歐的大小事
5月18日(週日) 免費卻無價-沙發衝浪與便車旅行
◎詳細座談內容與報名資訊,請至活動網站查詢

不出門也能輕鬆學英語,行動講堂《生活英語補給站》開課了 !

多媒體服務組.郭雅方

想看懂英文食品標示嗎?
想掌握英文氣象預報嗎?
想聽懂飛機上的英語廣播嗎?
想學習生活英語和增進口語能力
卻不知從何著手嗎?

圖書館與人事室合作,特地邀請擁有10餘年網路教學經驗的周樹華老師,規劃午休時間的行動講堂《生活英語補給站》。

《生活英語補給站》不受空間限制,只要準備可以上網的電腦與舒適的耳機,您就能在任何地點與周老師進行英語午餐約會。課程中除了實用的生活英語,還會介紹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支援的口語練習正音軟體Clear Pronunciation 2。

講  者|周樹華老師(臺大外文系退休教師)
對  象|臺大教職員工生(須具臺大計中帳號)
課前準備|
1.下載課程軟體JoinNet (限windows系統使用)
2.準備上課用耳機,若使用喇叭易產生回音,影響聲音品質。
3.執行測試精靈,確認JoinNet已順利安裝。
4.課程當天請提前於12:00-12:15進入生活英語補給站的會客室,點選「進入會客室」後自動下載「weboffice_yafangkuo.jnj」,雙擊該檔案即可進入課程。助教將於線上協助確認您的JoinNet可順利運作。

行動開講|

場次
課程日期
課程時間
課程主題

1
2014/05/07(三)
12:15-13:00
*請提前於12:00-12:15
進入課程會客室
看懂英文食品標示+口語練習

2
2014/05/14(三)
讀懂英文氣象預報+口語練習

3
2014/05/16(五)
聽懂機上英語廣播+口語練習

♦ 每場次可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數位時數)1小時。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大學人事室

線上報名
臺大圖書館數位學習網全新改版,歡迎體驗!

課程助教|臺大圖書館多媒體服務組 郭雅方
聯絡電話|(02)3366-2335
聯絡信箱|yafangkuo@ntu.edu.tw
 

用IE開資料庫是亂碼、沒有回應怎麼辦?請調整相容性檢視設定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張瑞珊

用IE瀏覽器進入臺大圖書館資料庫網頁,點選「文淵閣四庫全書3.0版(Client端程式下載) 」出現一堆亂碼,怎麼辦?為什麼用IE瀏覽器打不開「臺灣日日新報 -YUMANI清晰電子版 」資料庫,一直卡在使用者身分認證畫面?為什麼ProQuest下載PDF檔全文時,系統無回應?為什麼WEBPAT資料庫打不開?這一切都是IE瀏覽器各版本「相容性檢視設定」的問題,不是資料庫壞掉喔!《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談古•論今】註冊的健康檢查
身為臺大人,應該要知道的臺大事,讓校史達人告訴您!

校史館.張安明

這張在舊體育館進行註冊的老照片(約民國62年),展示在校史館樓梯間。資工系名譽教授林一鵬老師與師母因為躲雨避進了校史館,一張張校園老照片,勾起他們半個世紀前的回憶…

林教授說:他是民國50年秋季入學數學系,某次註冊有個健康檢查項目是測量肚子脂肪。同學們必須把衣服掀起來露出肚皮,再由一位女性檢查員,用手指掐掐它的厚度。林教授說,即便是男生,要當眾拉高衣服讓女生觸碰身體,在民風保守的那個時代,頗令人尷尬害羞的。(忘記問林教授,他有沒有印象女同學又如何被測量肚皮脂肪呢?)

而一旁的師母(民國54年秋入學經濟系),則提到註冊時有個檢查也令她印象深刻,同學們要坐在椅子上,量測上半身的長度;不知道是哪個衛生單位、健康中心,還是體質人類學所進行的調查研究。

早期註冊時的檢查項目,如今聽來,真令人莞爾。

﹝說明:人工作業時代,每學期上課前需花用一整個禮拜的時間來輪流完成各院系同學的註冊。﹞《原文轉載於臺大校史館FB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何淑銘、李明玲、林 琦、林雅惠、張端桂、張簡碧芬、陳巧倫、陳南秀、陳靜慧、曾慶輝、
黃瑜焯、趙子萱
林 琦、林雅惠、陳靜慧、曾慶輝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活力的春天,請來享受閱讀的樂趣

年(選單): 
民103年
月(選單): 
4月
期數: 
168
主編的話標題: 
活力的春天,請來享受閱讀的樂趣

校園中處處春暖花開,新芽初冒的綠意及乍暖還寒的天氣,再聽見此起彼落的鳥鳴聲,讓人精神振奮,充滿著活力!於此時節,學期也不知不覺走到了一半,圖書館再提供貼心掃瞄服務,以及特別為研究生準備的專題書目。校史館的藝文饗宴與活動報導,讓來不及參與的您也能感到活動的愉悅氛圍。本期專訪生命科學系潘建源老師,分享老師的圖書館利用經驗。最後,校史故事以齊邦媛老師的手寫字條,讓您感染孜孜不倦,好學的活力。

法律學院圖書室 即日起推出掃描器借用服務

法律學院圖書室.陳建翰

為響應節能減碳、紙張減量,法律學院圖書室自103年3月10日起推出掃描器借用服務,供讀者自行操作使用。為維護利用秩序與品質,掃描時敬請遵守以下規則:

1.本服務限掃描本校圖書館館藏,使用前請先於掃描器旁之登記本登記,依序使用。
2.每次登記以30分鐘為限,無其他人登記時方得繼續使用。
3.使用時請遵守著作權法規定,違法使用應負法律責任。

掃描器旁備有操作手冊可供參閱。歡迎各位讀者多加利用本服務,讓我們一起環保愛地球!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 --潘建源老師專訪
圖書館不怕你去用,只怕你不來用

學科服務組‧陳巧倫

「圖書館」,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有人將圖書館視為準備唸書考試的地方,也有人在圖書館的浩瀚書海中燃起對知識的熱愛,每個人心中對於圖書館都有著不同的想望。想知道老師們如何使用圖書館?對於圖書館有甚麼樣的想像或期待?圖書館還有哪些資源與服務等待著你去探索?這些疑問都可在圖書館的特別企劃-「與知識交會的火花-教師專訪活動」得到解答!
圖書館前進的動力,來自眾人知識的交會、資源的共享,希望藉由老師使用圖書館的經驗分享與意見交流,激盪出圖書館新思維,共同勾勒出圖書館的新樣貌。

前言:圖書館是不是可以多做些甚麼?
「學生去圖書館,可不可以不只是去查他們要找的資料,有沒有可能多創造學生與圖書不期而遇?」親切的笑容與充滿活力的聲音,潘老師朝氣蓬勃的話語間,點出圖書館正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對於習慣在網路上找資料的學生世代,圖書館除了做為同學們找不到網路資源時,「不得不」查找資料的地方外,還有沒有其他可以吸引學生前來的誘因?
潘建源老師是生命科學系專任教授,也是生命科學院圖書委員會主任委員;圖書館很榮幸能夠專訪潘建源老師,分享圖書館的使用經驗以及對圖書館的看法。

圖書館與人的距離一直在改變

老師談到從小學到現在的成長過程當中,圖書館在不同的階段,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小學使用圖書館的經驗很深刻,每個教室都設有圖書櫃,有上百本的圖書,因此看了很多課外圖書。」中學時期因為升學的關係,圖書館還是偏向讓同學自習的地方,大學時期的圖書館對老師而言,更多了交誼的功能,「大學時,因為參加社團,會去搶佔舊總圖的一排位置,作為社團聯絡基地,那時候在圖書館比較多是唸書與交誼。也有可能是我念理工科有關,教科書都念不完了,很少會再去圖書館借理工相關的書。」使用圖書館最頻繁的日子是在念研究所時,「在讀研究所時,因為是在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生醫所有自己的小圖書館,而且當時生醫所剛成立沒多久,書不多,但也看不完,但很多書都是兩三年內的新書,都會拿來翻一翻、看一看,那時候可說是讀書讀最多的時候。」老師表示對於圖書館,印象最深刻的是圖書館與人的距離正在改變;「過去圖書館的管理是閉架式的,書與人是有距離的;這幾年圖書館的轉變,跟人越來越靠近,館內的圖書不怕你去用,只怕你不來用。」

有關使用臺大圖書館的經驗,老師提到經常會推薦圖書館買書,對老師而言,是省錢且可以大量閱讀的方式,老師也提到,「可能是理工科的關係,多半是利用網路資料庫,並不需要手邊一定要有特定的某本書。很多想看的書或是教科書,都是建議圖書館購買,需要的時候再去借來看」。對老師的研究領域而言,書本提供的是廣實的基礎;而要了解研究領域的新趨勢、新發展,則是使用期刊找文章或是使用資料庫檢索資料。

圖書館應主動創造讀者與書不期而遇的機會
除了推薦圖書館買書以及到圖書館借閱研究領域的書籍,老師表示平常也很常去圖書館,「我蠻喜歡去圖書館的,兩三個星期去一次。我會去新到圖書區逛一逛,看有沒有我覺得有興趣的書,不一定跟研究有關。」此外老師也提到,圖書館有很多豐富的資源,但是多半的資源往往是需要時才被發現,才恍然原來圖書館有這麼多的資源,「像之前為了準備給學生的演講,需要找職涯規畫的相關資料,才發現圖書館有很多這樣的資源,但是大部分的同學不會主動去看這些資料。」這也讓老師在接下來的訪談提到,建議圖書館可以透過主題性的包裝來辦理書展,讓學生發現,原來圖書館有這麼多資源,主動創造讀者與書不期而遇的機會。

「建議圖書館可以辦主題書展,可以是由老師推薦生物化學相關的書、或是一些經典的書、很舊的書,也許可以利用這種方式展示,讓大家更有感覺。像是生化教科書書展,在我唸書的時候,就有生物化學這堂課,將以前的教科書和現在的教科書一起拿來展示,讓同學們有機會發現、看到書的改變,也許同學會有興趣翻一翻或看一看。」老師也建議圖書館,不妨可以考慮透過書展的方式,將書「換換位置」,「為了讓理工的人有人文的關懷,也許我們可以把一些人文的書放到4樓科技類圖書區,才不會說在4樓只看到硬梆梆的科技類圖書。」

「瀏覽」期刊讓您觸類旁通


「我都會跟學生講,以前我們看期刊是從第一頁開始看,不會只找我要的。也常會去看社論/編輯的話,內容通常都只有一頁,但會告訴你未來的發展趨勢。」老師提到現在的學生太習慣在網路上找資料,且通常都是利用檢索的方式,只找自己研究需要的特定資料,反而會忽略其他更有趣的文章。老師鼓勵同學,「多看一下ScienceNature等知名期刊的『社論』(Editorials),實際去翻一翻,用瀏覽的方式去觸類旁通。期刊內除了學術論文,還有很多科技報導與評論,對未來的研究發展都有很多的啟發。」

老師表示,做研究的過程中,決定未來的研究方向,並非只是單靠查找某一篇文章,而是從大量的閱讀中解讀到未來的研究發展趨勢。即便不是到圖書館瀏覽紙本的期刊,也不妨閱讀電子期刊,將期刊目錄、標題看一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與發現。

準備做實驗的你,一定要知道Current Protocols
「在研究上,我常常跟同學講,錯誤的實驗方式做100遍,它還是錯誤的,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所以我都會推薦同學要去看Current Protocols。」Current Protocols是老師推薦生物醫學領域做實驗的同學一定要去看的實驗手冊資料庫,老師提到,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詢問他們實驗的步驟為什麼是這樣做,同學們往往答不上來,或是回答這是依循過往學長姐的方法。如此不求甚解的答案,是老師們所不樂見的,也是老師推薦同學多看Current Protocols的原因。「Current Protocols提供很多重要的訊息,它不是只跟你說怎麼做實驗,還會告訴你這一步要注意甚麼?為什麼要這樣子做?還會有評論,告訴你這邊多一點、那邊少一點會怎樣?哪一步是重要的?」

老師表示,也許Current Protocols所提 供的步驟與你的實驗無法完全一致,但會有類似的方法,從中可以知道在別人的實驗過程中,甚麼步驟是重要的,有哪些要注意的事情,做到哪一階段時要特別小心,將實驗的程序一步一步解析出來,才能建構自己的方法。「把研究方法弄對,才會得出正確的實驗結果,」老師如是說。老師強調,書的目的就是要縮短你的學習時間,透過書、期刊、資料庫去查找前人的研究與做法,作為自己研究的基石,「我想圖書館傳承的意義就在這裡。」

網路是挑戰也是契機
提到網路帶來使用行為的改變,老師說,網路資訊很方便,很多期刊現在都有電子版,尤其在老師的研究領域,大多數所需的資料,透過網路都可以取得。面對學術環境、閱讀環境的改變,實體圖書館的存在相對面臨更多的挑戰與機會。訪談過程中,老師一再強調廣泛閱讀的重要,「一些傳統的優勢能否利用網路來加值,而不是退步。」回歸老師在訪談過程中所提到,如何吸引學生走進圖書館,增加實體書被翻閱的機會,讓學生不再是為了查找特定資料才來圖書館,而是願意在圖書館駐足停留,享受閱讀的美好。然而,如何透過網路的力量與行銷,讓圖書館不論是實體資源或是電子資源能被更多老師、同學知道與利用,是圖書館持續努力的方向。

最後,非常感謝潘老師撥冗接受圖書館的訪談,帶給圖書館許多新想法、新思維,也讓我們有機會更加了解老師、同學對圖書館的需求以及看法。

活動紀實: 

「臺大.樂──藍聲口琴音樂饗宴」活動紀實

校史館.王麗媛

今年杜鵑花節,3月15日的溫暖午後,首度邀請已有61年歷史的「臺大藍聲口琴社」於校史館演出「臺大•樂-藍聲口琴音樂饗宴」。藍聲口琴社於1953年創社,由於創社社長偏愛「藍色多瑙河」一曲,故命社名為「藍聲」。社團走向以半音階口琴、和弦口琴和Bass口琴的重奏為主,同時保有複音口琴及民謠口琴的教學,可說各種形式的口琴皆有涉獵。

演出前,由早期團員播映社團老照片帶領大家進入口琴社的時光隧道,一一分享記憶中的每一場表演、活動及社團的歷史脈絡;從豐富的老照片中,見證了藍聲口琴的成長、茁壯與豐碩的演出成果。早期團員的學長姐勉勵著社團的學子們,持續吹奏、保持對口琴的熱愛,並且集資購買把把上萬元的低音銅角(ALTO)、高音銅角(SOPRANO)及低音口琴捐贈予「藍聲口琴社」,再再流露歷史傳承的情感,溫馨而動人。

- 藍聲口琴社-早期團員與現任社員大合照 -

緊接著,由現任社員吹啟表演序幕,一首首演出輪番上陣:roots、東方舞曲、香榭大道、千本櫻、修女也瘋狂、風之丘、Besame Mucho…,或充滿東方色彩、或演繹法式浪漫、或輕快、或抒情,當然也少不了,一定要有的臺大校歌,以及校友們耳熟能詳的望春風。在暖陽、花香的春日下午,聽眾們的心情隨著曼妙的音樂輕快飛揚,並以歡樂的有獎徵答活動劃下圓滿的句點。

- 左:戶外吹奏/中:口琴社同學們穿社服合奏/右:資深社員口琴演奏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因此次展演之故,「臺大藍聲口琴社」將徵集來的238件珍貴社團老照片資料提供校史館永久典藏。

近年來,杜鵑花節、校慶期間,邀請臺大人音樂團體於校史館內進行「臺大•樂-校史館音樂饗宴」活動,屢獲許多熱烈迴響。場場演奏,不僅展現臺大人的才華,更為聽眾們帶來一次次豐美的心靈饗宴。

「創藝•心動•瞬間—臺大博物館群LOGO銘版週歲創意攝影」活動報導與獲獎作品分享

博物館群.王麗媛

臺大博物館群運用LOGO設計10館一致性識別「銘版」,並設置於各館大門牆面上。適逢銘版設置一週年,博物館群辦公室特別舉辦「創藝•心動•瞬間—臺大博物館群LOGO銘版週歲創意攝影」作品徵件暨網路票選活動,邀請大家一同走訪臺大博物館群,運用博物館群各館LOGO銘版進行創意拍攝,後製獨一無二的攝影特色照,並於活動網站投件分享對於臺大博物館群的「心動瞬間」。

投件作品同時可參加「博物館群評選」及「網路人氣票選」,獲獎者可獲得獎金10,000元等多項好禮。「網路人氣票選獎」由網友共同票選,依票數多者依序入選五名;「博物館群評選獎」由博物館群辦公室於3月26日召開「博物館群評選會議」,由各館先透過館內初選,再於評選會議上共同選出第一至三名等6件作品,以及佳作獎五名。參與評選的作品,許多都極富創意與特色,競爭十分激烈,評選過程中,部分作品分數差距極微,甚至同分。

在此,與大家分享第一至三名的優秀作品(含第一名作品1件、第二名作品2件及第三名作品3件):

第一名

NO.1
使命感

將寫實原住民編織圖像結合人類學銘版主題,象徵博物館長久耕耘於臺灣社會跨文化的努力與使命,編織新舊時代的新組合。

第二名

NO.17
探索植物演化密碼與軌跡、孕育生態永續
觀念與傳承─植物標本館

植物標本館自帝大時期立館以至現今已然走過八十四個年頭,在這將近一世紀的光陰歲月中,經由前人兢業努力所打造的知識寶庫不僅僅止於所典藏近二十八萬份的靜態標本,進而更闢有三個室外庭園與一座溫室以「活的標本」之姿,佐以驗證創館歷史與臺灣植物生態演化的軌跡,此外更可藉以孕育與傳承後代落實生態保育的理念。而此亦即是本作品創作的主題背景理念由來。創作理念:蕨類生活在地球上已有三、四億年之久,而桫欏科的筆筒樹即是兩億年前侏儸紀時期極盛的物種之一。臺灣素有「蕨類王國」之美稱,而北臺灣更是筆筒樹的主要分布中心。以古老的筆筒樹的一片幼葉帶以一大(數片羽片之組合)一小之捲旋羽片為主題背景,用以象徵植物物種亙古演化的密碼與軌跡,而其一大一小嫩綠欣欣向榮之態樣的羽片,則是用以表達生態永續的傳承理念之意。再者,做為副主題之植標館前的迴廊,則用屬於冷色系之藍色勾勒出此建築物之幽古情懷,而那洞穿似的長長迴廊除了讓作品添增了立體感趣味之外,更想表達的是那股潛在的穿越時空的人文精神傳承。最後,將植標館的LOGO置放於右下方,並以「通透而柔化」溶入背景的呈現方式,藉以表達這裡不只是植物標本的家,而且是附有「生命意義」植物標本的家。

NO.23
總圖小星球

把和人文相關的銘版鑲在總圖的拱門上,最後做成一顆小小的星球。

第三名

NO.19
樹影

日據時期的園林,午後溫暖的陽光,在彎曲的小徑上投射出斑駁的樹影。(將植物標本館的logo融合於樹影之中)

NO.14
螞蟻雄兵

作品結合每日都能見到的昆蟲-螞蟻,希望昆蟲館也能讓民眾每天都見到。

NO.22
如史如畫

在傳承臺大精神的校史館前,用畫筆捕捉喚不回的臺大輕狂年少,用畫作分享回憶,延續臺大記憶。

想欣賞更多創意作品嗎?
「博物館群評選獎」及「網路人氣票選獎」得獎名單已公告於活動網站,請上活動網站一睹風采!


- 歡迎大家參觀博物館群! -

研究生了沒?– 研究與論文寫作專題書目

學科服務組.劉應琳

什麼是研究?為何要做研究?進研究所是為了什麼?

身為研究生的您,於挑燈夜戰讀papers、焚膏繼晷作實驗,卻仍焦慮看不到未來之際,是否曾經困惑選擇這條路的意義?或是研究卡住了、對著電腦不知從何下筆,如畢恆達教授在其書中所描述地就去猛刷馬桶、擦地板?

除了找師長、同學討論之外,以下整理了館藏書目提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成功投稿的小秘訣:好用的工具-Journal Selector

學科服務組.童敏惠

3月26日圖書館與Springer公司合辦了一場「學術寫作與出版講座:作者工作坊」,共有五位講者進行演講,其中一位資深編輯Jeffrey Robens先生所講的主題為:「如何針對Springer 期刊的發表進行有效的寫作和準備」,內容包括:如何選擇適合的投稿期刊、論文的架構、有效的題目和摘要、撰寫給編輯的信(Cover letters),以及如何回應同儕審查之意見等,其講演內容非常具體而實用,可以普遍應用於任何期刊投稿上而不限於Springer的期刊,故特別予以摘錄整理,供眾參考。

- 左:Springer工作坊Section 1 講者Jeffrey Robens/右:JeffreyRobens與觀眾互動 -

成功投稿要訣

對任何投稿者而言,投稿的目的當然不只是希望文章被刊登出版,更希望能被大量閱讀、被他人引用,甚至被索引(indexing)以增加該文章的曝光度,進而建立自己的學術知名度。因此,Jeffrey Robens首先提到成功投稿的要訣和準備工作包括:
‧選擇所要投稿的期刊(Choose the best Journal to reach your target audience)
‧稿件要能有條理地展現出研究成果(Logically present your research in your manuscript)
‧準備有效的標題和摘要(Prepare effective titles and abstracts)
‧告知期刊編輯你文章的重要性 (Convey the significance of your work to journal editors)
‧同儕評審後,應確實修改你的文章(Properly revise your manuscript after peer review)

好用的線上工具—Journal Selector
在選擇所要投稿的期刊之際,投稿者應先了解目標期刊的宗旨和收錄範圍(aims & scope)、主要讀者群(readership)、是否為開放取用(open access),以及被索引(indexing)等情況,並思考何者對自己而言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則需評量自己文章的創新性(novelty)、相關性(relevance)及實用性(appeal)。

在會議上 Jeffrey Robens 推薦一個選擇投稿期刊的線上工具— Journal Selector ,投稿者可將文章摘要或簡述的文字貼到 Journal Selector 網頁上的空白框裏,按下”Find your target journal” (如圖 1),該系統即會列出最符合該文章投稿的期刊清單。該系統涵蓋18,000種期刊,計約2千4百萬篇文章,這些期刊均為SCI收錄的期刊。

- 圖 1:鍵入或貼上摘要文字 -

下列圖 2 的右欄即為該系統所推薦可投稿的期刊,可以看到各期刊的影響力係數、出刊頻率及出版模式。在左欄下方提供三個項目,投稿者可依自己想要的期刊 Impact Factor、出刊頻率(如週刊、雙週刊、月刊、半年刊等),以及是否為 Open Access 等之出版模式,而再次進行篩選。

- 圖 2:系統顯示出推薦投稿的期刊清單 -

點選所推薦的任一期刊後,如下列圖 3 所示,可以繼續查看該期刊的宗旨及收錄範圍,以檢視是否符合自己的目標。右邊則列出文章中關鍵詞的比對情況,下方則列出該刊已刊登過之相關的文章,從這些文章可再進一步了解這些文章是否為近期出版,或出版已久 ; 自己的文章是否有引用這些文章? 若有引用,則該刊更有可能會收錄你的文章了。

- 圖 3:期刊宗旨及已收之相關文章 -

此外,該網站也有個教導如何使用這個 Journal Selector工具的短片,也放上 Youtube 供各位參考。只可惜這個好用的工具僅限於英文期刊,亦偏重於理工醫農學科,若國內也能有個類似的中文期刊選擇系統,應該也會大受歡迎吧。

如果已寫好文章,不知該投哪個期刊?或是心中已有一些想法正準備投稿,不妨善用這個方便好用的線上工具,踏出投稿的第一步吧!

此外,該工作坊的所有演講簡報均已放上圖書館的活動網頁上,歡迎有趣興者自行下載閱讀。

【睹物•傳情】齊邦媛先生的字條
身為臺大人,應該要知道的臺大事,讓校史館BLOG告訴您!

校史館.張安明

去年(2013年)齊老師以九十高齡,清理身旁長年累積下來的書刊,要分贈給各圖書館;卻又忍不住寫下這張字條,拜託我們幫她找這本書的原典。

還記得齊老師說,雖然她又老又病,已是風中殘燭,但只要聽到想研究、想閱讀的資料,就極度渴望取來;即使只讀了一頁就捧著它嚥下最後一口氣息,在她來說也是十分歡喜的事情。還直嘆:「這就是讀書人的傻勁兒……到人生終點,最想做的還是閱讀與研究。」

臺大圖書館館員當然不辱使命、立即達成任務;齊老師也開心閱讀,而且閱讀使身體強健!【字條保存於臺大圖書館特藏組名家手稿】......《原文轉載於台大校史館FB


編輯小組: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陳雪華
何淑銘、李明玲、林 琦、林雅惠、張端桂、張簡碧芬、陳巧倫、陳南秀、陳靜慧、曾慶輝、
黃瑜焯、趙子萱

李明玲、張簡碧芬、陳巧倫、趙子萱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