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各種用心,各種創意,各種精彩

年(選單): 
民109年
月(選單): 
6月
期數: 
242

館際合作文獻複印傳遞(JADE)服務對象擴增至畢業校友和退休教職員

閱覽組
不管您是畢業校友,或是退休教職員工,只要繼續有學術研究上的需求,就讓JADE文獻複印傳遞服務來協助您! 申請者須以本校計資中心帳密進行認證,透過JADE系統線上申請本校未收錄之館藏或電子資源。

本服務目前僅提供紙本複印文件,每頁計價5元。
試辦期間: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
其他注意事項請詳見圖書館網頁說明。

原圖中心6-7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六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41期館訊內容

【七月】播放兩部以「澳洲原住民」為故事主角的劇情片。
《孩子要回家》改編自1931年發生於澳洲的真人真事。描述當時在白澳政策的歷史背景下,三位原住民孩童試圖逃離集中營,返回家園的故事。《麥田少年》描述在1968年的澳洲,原為好友的白人移民與原住民孩童兩人純真友誼在社會意識衝突下面臨了重重考驗。

播放日期| 7/4、7/11、7/18、7/25 (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孩子要回家(普遍級)
播放時間|7/4、7/18 10:00 - 11:34 / 7/11、7/25 14:00 - 15:34(94mins)

三個孩童本居住於澳洲織加隆保護區,與媽媽和婆婆過著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有天她們被西部騎警強行擄走,帶到培訓營接受白種人教育。三人不願就範,開始長達一千五百哩的返家逃亡行動。
◎場次二

麥田少年(保護級)
播放時間|7/4、7/18 14:00 - 15:21 / 7/11、7/25 10:00 - 11:21(81mins)

艾德跟派迪是一起長大的好朋友:艾德是白人、農場主人的獨生子;而派迪則是原住民、農場工人的小孩。兩人長大後,原住民的人權意識抬頭,與澳洲白人移民衝突日增,兩人的友誼也面臨了巨大考驗。

活動紀實: 

「就業力,你足夠了嗎?」— 社科圖職涯發展諮詢活動紀要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童敏惠
配合社科院學生實習週活動,社科院圖書館與職涯中心合作,於5月14日下午邀請Career 雜誌總編、就業情報資訊公司顧問臧聲遠老師,於社科圖簡報室進行職涯發展諮詢活動,除了分析目前就業市場情況、闡明如何找尋與規劃生涯方向,也針對參與者的提問一一解答並提出建議。本文摘錄精采演講內容,供大家參考。

疫情對就業市場的衝擊

「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原本是最幸福的一群人,不料卻遇到新冠肺炎疫情,變成最不幸的一群人了」,臧聲遠老師一開場就直接指出目前就業市場因疫情導致的困境與變化:各國皆需耐心觀察是否5月份疫情將緩和、後續衝擊可能持續時間從3個月至18個月不等、年底疫情是否會捲土重來......等等,充滿了高度的不確定性,因而廠商多持觀望態度,未來勢必難以V型反轉。在各行業面,由於供給端斷鏈到需求端休克,出現從復工到無工可復的情況。而下半年製造業的訂單能見度幾乎是零,美國九成股票上市公司已放棄做財測、觀光業更是認賠殺出或是暫時歇業,不論如何,再也回不去以往的榮景,只好失望性地轉職。

以往臺灣青年喜歡到海外打工,尤其是到澳洲和日本,但現在這二個國家已自身難保,無法再提供打工機會,而在中國大陸工作的50多萬名臺灣人,將也會有許多人回流臺灣就業;另外,因就業博覽會暫停舉辦亦使得新鮮人的就業成為下半年頭痛的問題,因此,從就業現場來說,將產生的現象包括:工作資歷好也可能求職無門、今年高普考報名熱度將提升、病急亂投醫式的創業潮、醫療照護業人力缺口加大、內需服務業(如:觀光、餐飲、小零售、房地產、運輸、娛樂、近身服務等)全面受到衝擊、略為受惠的行業則有電商、大賣場、外賣、遊戲、線上學習等。

疫情下大學生的因應之道
面對現今難以預測的未來,現在大學生能做什麼呢?
臧聲遠老師建議,大一至大三尚在就學的學生,可快點將該修的課修完,提早修完畢業學分,以便能在景氣回溫時搶得實習機會;對於應屆畢業生,則建議可延畢半年或投考研究所,以獲得更多能力;或者先去完成過去與未來沒時間完成的心願;或者補強自己的能力缺口。

就業力培養 ─ 跨領域 vs 斜槓
現今社會進展快速,在校所學專業往往在畢業之際便已折舊,因而以生涯風險管理來看,只有一個專長是件危險的事,個人若能擁有2-3項專長在職場上才能長久。所謂的π型人才就是指有雙重專長的人,亦即跨領域人才。

臧聲遠老師談到跨領域和斜槓,二者的差異在於前者只做一個工作,亦即結合不同領域而為一,是為跨領域,例如科技法務人才,即是具有科技背景又有法律專長。跨領域人才不僅稀少,也是企業愛用的「多能工」,跨領域能為冷門的學歷加值,讓冷門科系翻身。而斜槓則是一個人兼做很多不同的工作,常易淪為打雜型的斜槓,因為每項工作都要很專精,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去培養,故真正的斜槓是有限的、少數的。

就業力=硬技能+軟實力+行職業特殊規格要求
臧聲遠老師強調就業力包含上述三項能力,硬技能是指與證照相關之專業技能,軟實力涵蓋性格特質、工作態度、人際關係、團隊作戰、抗壓性、溝通協調力、口語表達、外語力、問題解決力......等。另外一項則是各種職業的特殊需求。學生在畢業前就應清楚了解,並培養自己的就業力。臧老師認為個人的職涯試探在畢業之際就應該完成,也就是說在學唸書時就要多方去嘗試、經由實習等機會去了解各行各業、進行職涯探索,並給自已設定一個期限。若未能在畢業前達成職涯探索,最遲也應在畢業後1-2年內完成,才能把自己放對位置,找對工作。不然,人很容易因為惰性而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缺乏熱情的不愉快工作和生活裡。

善用Jobooks工作百科和薪情平台
對於就業、求職、工作條件和薪資的期待,不同的世代所重視的項目不同,然而臧聲遠老師指出,影響薪資高低的最大因素是國家和地區,其次是行業別,能否加薪及薪資高低與個別企業或老板的大方與否完全無關。臧老師認為現今青年世代對職業世界的認識太薄弱、太落伍,以至於看不見企業在對你招手!

因此,在求職前要做好功課,對薪資的期待要符合市場行情,若是低於期待值或許不是公司的問題,而可能是職業屬性的問題。所以,在規劃生涯方向和策略時,要確認職業適性和生涯價值觀,循序漸進找三業:行業/職業/企業。同時,臧聲遠老師大力推薦同學要多多利用下列工具,以了解各行各業,掌握就業資訊。

Jobooks 工作百科系統
由我國勞動部建置,為臺灣規模最大的資料庫,詳細介紹各行各業之職務內容,應具備的技能、知能,以及薪資趨勢等。資料龐大,要有耐心地一層層點進去看!
  薪情平台
由行政院主計處建置,可查詢各行業的薪資情況,或查詢各種與薪資相關的統計數據,非常方便又實用。

臧聲遠老師提醒同學應督促自己不設限、定期瀏覽人事廣告,除可以掌握用人規格,做好能力比對,更可發現意想不到的職缺。此外,在求職時可以多利用人力銀行以外的多元徵才管道,如透過學長姐的推介、社群網站(ptt)、技術論壇...等,藝術設計類的工作管道則大多為個人接案。在求職時,對於不限科系的工作機會,切勿畫地自限,應勇敢前往應徵,更可在職學習,邊做邊學。若想轉行,則要趁早準備。

自我進化:打造2.0版的自己
最後,臧聲遠老師建議同學求職要有心理準備,頂尖名校與末段大學初次尋職較難,中間大學初次尋職較易,而一旦從學校的溫室踏入殘酷的職場,就要改變心態換腦袋,將學生腦轉換成社會腦,以消除職場不適應和高流動率。

同時,每個人也應該要了解到未來的世界快速變化,由於技術演化迅速,產業外移、全球經濟風暴、國家競爭力退化、企業整併或接班不順等因素,將使職涯中斷成為新常態,個人在生涯規劃和生涯風險管理上要有意識地去改變自己、改掉缺點;讓自己從自卑到自信、害羞內向到具備膽量、馬虎粗心到做事嚴謹、愛拖延至守時間紀律、虎頭蛇尾變成有持續力、暴躁衝動到能情緒管理......等,透過「跟自己簽約」的方法,克服自己的惰性,心無旁鶩,時時學習,打造2.0版的自己,30歲時再昇華為3.0版的自己!

「自由思想者的珍貴遺澤:殷海光百年紀念贈藏書籍展」活動報導

推廣服務組.魏怡君

圖書館受殷海光學術基金會之邀,延續2019年開始的「殷海光誕生百年紀念系列活動」,於2020年4月30日至6月14日舉辦「自由思想者的珍貴遺澤:殷海光百年紀念贈藏書籍展」。從籌備初期便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擔心館舍隨時可能因疫情加劇而被迫關閉,所幸最終還是如期開展,館方也從善如流地將展期往後多延長了兩週,讓那些在開展前期,礙於學校不對外開放的向隅者,得以親臨現場觀展。

此次特展聚焦殷先生留給臺大這批贈藏圖書的獨特與珍貴性,包括本館當初登記這批贈藏入庫的原始登錄簿。會場同步展示罕見而具特殊意義的殷先生著作原本、殷海光先生全集、《自由中國》最末期所收錄殷先生所撰之社論〈大江東流擋不住〉一文,以及本館所贈予殷家之感謝狀、老照片及鋼筆等文物。

本館近代名家手稿中保存了不少殷先生的手稿資料,在展覽籌備過程中,我們意外地發現,以一枝健筆抒懷言志的殷先生,若逢春暖花開的四月天,總會在寄給不同收件者的書信裡,不約而同地留下「春天快樂」的浪漫問候。


- 殷海光先生手稿資料from 殷海光to 韋政通,原件編號MN0003_023 -


- 殷海光先生手稿資料from 殷海光to 黃中,原件編號MN0003_020 -


於是,以殷先生開朗大笑的照片為底,搭配老師所遺鼓勵人心的字句,就這樣設計成特展明信片,在開展的晚春時節,以輕鬆溫馨的祝福基調,致贈給來參觀的朋友們。

 


1966年1月14日晚上,殷先生寫了封信給好友韋政通先生,這天距離他的著作《中國文化的展望》出版剛滿兩週。本館特別精選信件末尾,殷先生為自己,也為朋友打氣的幾句話,以殷先生極具辨識度的清朗筆跡,配合他難得被補捉到的俏皮神情,設計成第二款展覽明信片。但是,殷先生和他的好友沒料想到的是,《中國文化的展望》一書在出版半年後即被台灣警備總司令部以「反對傳統文化精神」等罪名遭查禁。

本次展覽有一本很特別的書,Aspect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Other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科學解釋的諸面向與其他科學哲學論文》,這是德國科學哲學家韓培爾(Carl Hampel)的名作。殷先生在書裡寫上了密密麻麻的眉批,看得出反覆精讀過的痕跡。我們找到書中一角他親手繪製的圖型,驚喜地發現這正是他在1966年4月8日,以本名殷福生於政治大學進行最後一次公開演講〈人生的意義〉時的核心素材。而這份演講稿,甚至在90年代被收錄在香港的中學課本之中,無數香港學子皆讀過這篇精彩的文章。殷先生雖然沒有到過香港,但許多他在臺灣被禁的書籍及政論文章,卻是透過香港的出版社協助出版的。


- 左:頁面右下角殷海光親手繪製的圖型即為他〈人生的意義〉演講中的核心素材/
右:截自潘光哲編《沒有顏色的思想—殷海光與自由主義讀本》 (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8),P.275 -

殷海光說:「自由如朝露,如早霞,如清風。上帝像是跟人類開玩笑,人間愈是美好的事物愈是容易消失。」正因如此,圖書館為展覽拍攝環景導覽,讓讀者超越時空限制,隨時隨地可前往觀賞。

展覽雖已結束,美好亙古永存。
願你的春天和不是春天的每一天,都快樂。
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0_Yin/

「病毒危機 ─ 瘟疫、人性與末日:傳染病主題館藏展」活動報導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好不容易,在醫護人員與全體國人的努力下,我們在5月底初見疫情趨緩的曙光,為期一個多月的「病毒危機 ─ 瘟疫、人性與末日:傳染病主題館藏展」也正好在此時圓滿落幕。

2020年初至今,我們共同經歷了出入口的重重管制、校園的封閉、確保社交距離、排隊買口罩,以及每天下午2點準時收看(聽)衛福部的疫情說明記者會。我們極其幸運,在全世界疫情延燒的狀況下,圖書館仍能正常開館、書展照常舉辦,此次傳染病主題館藏展的展期長達一個半月,其中一項考量即是擔心若疫情嚴重時,圖書館可能面臨短暫閉館的情形,因此把展期拉長,很高興關於這樣的預想是館員多慮了。

這次傳染病主題館藏展除了展出關於公衛、傳染病防治等科普書籍,另外延伸出末日主題的科幻小說與瘟疫文學等類別,除了圖書外也包括視聽資料。館員在策展的同時,也開始對於傳染病、病毒、細菌等醫學知識有更多的認識,對於瘟疫文學的創作理念、背景有更多的了解。活動期間,館員很開心地發現有不少展出圖書被預約,代表此次館藏展讓更多的好書被看見,錯過館藏展的讀者也別灰心, 主題書展網頁有提供書單,歡迎讀者隨時下載瀏覽,把有興趣的圖書借回家。


- 左:館藏展分為幾區,由左而右分別為末日想像、解讀瘟疫與人性書寫三個主題區域/中、右:展區一隅 -


本次館藏展規畫了兩個活動,謝謝所有熱情響應的朋友。「是芥末日九宮格」請讀者依據題目猜出書名或電影名稱,這些圖書與電影共同的特色就是「末日」,期望透過這樣微劇透的方式,稍稍激起讀者的興趣。九宮格答案已經公布在主題書展網頁,歡迎一探究竟,如果能把它們借回家讀(看)一波就更好了。另一個活動「2020末日前的待辦事項」許願牆,邀請讀者寫下最想達成的心願,赫然發現讀者們的願望五花八門,如「到美國的迪士尼樂園當布偶裝人!」、「成為詩人!」、「金瓶梅相關藏書超過台大總圖」…等,不論你的願望是甚麼,都希望能即刻起把握時間、勇敢實踐,我們將在2020年底會發信詢問留下聯絡資訊的讀者,是否已完成目標,如回覆已完成者即可參加抽獎,做為圖書館對於你的堅持與努力的小小鼓勵。


- 左、中:感謝同學響應「是芥末日九宮格」活動/右:「2020末日前的待辦事項」許願活動,牆上承載滿滿的願望與期盼 -

本次館藏展亦與本校天文物理所承辦之科技部「展望系列科學普及演講」進行合作宣傳。展望系列演講本期主題為「人類世的末日預言」,與本次館藏展「瘟疫、人性與末日」主題不謀而合,在互相於展場/演講、FB分享活動訊息下,讀者不僅能在圖書館自行閱讀館藏展的書,更可透過展望系列演講,聆聽專家學者的看法,對於疫情所造成的影響、以及人類世末日相關的議題能有更深入且全面的了解。「展望系列科學普及演講」活動至6月19日,歡迎有興趣的讀者線上收聽演講直播。

疫情進入下半場,我們也邁入後疫情時代,心情放鬆不鬆懈,進入圖書館別忘了還是要保持社交距離、個人防疫勤洗手,圖書館陪你一起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

 

「2020畢業季圖書館拍照活動 ─ Post it!美好時光便利貼」幕前幕後二三事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圖書館佇立校園多年,從迎接、陪伴、到歡送,一磚一瓦都乘載著青年們無數的笑語與回憶。今年畢業季拍照活動,我們以便利貼藝術的概念在1樓日然廳貼出總圖形象牆,眾多畢業生來到現場,不僅自由選用圖書館精心準備的拍照道具,在形象牆前開心攝影,離開前更不忘在便利貼寫下祝福與期許,為校園的美好時光留下一筆青春記憶。

今年的拍照背景「便利貼總圖」共用了1,491張便利貼組成,現在就來看看這段「大興土木」的起造過程-

Step 1:丈量牆面尺寸:
整面牆為550 cm x 290 cm

Step 2:繪製格線 :
將總圖「方格化」,計算所需便利貼顏色及其張數。(如右圖)

Step 3:我貼、我貼、我貼貼貼:
撕下便利貼 → 貼上一小段雙面膠增加黏度 → 上牆 → 發現貼歪重新調整 → 撕下便利貼 → 貼上一小段雙面膠增加黏度 → 上牆 → 無限循環

Step 4:大功告成 :
最後加上道具區,鏘鏘──完成!

最後,圖書館祝福每一位畢業生在嶄新的旅程中能以這些時光為養分變得茁壯,邁向更遠的目標!



YouTube頻道也看得到HELP講堂與Master講堂囉!

學科服務組.黃瀅芳

肺炎疫情雖然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模式,卻意外地讓更多人實踐與體驗遠距數位學習,對於這樣的學習模式也越來越熟悉與上手。過去HELP講堂與Master講堂舉辦實體課程時,即以同步側錄的方式將當次上課內容保存下來,並透過圖書館數位學習網提供讀者隨時上線學習。這學期,我們以YouTube頻道為主打,每堂課採「線上呈現」方式進行製作,目前以下課程已陸續上線,歡迎大家準時收看、隨時複習,相信會是你寫報告、查資料最好的研究工具之一。

- 左:圖書館學科服務組youtube頻道/右:每則影片下方均列出豐富的相關資訊可供參考 -


在每個錄影課程下方,也提供了講義下載與諮詢聯絡資訊,並有分段節點與相關參考服務部落格文章,完整提供圖文影音豐富資料。精彩可期,☺ 記得訂閱支持喔!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
tul@ntu.edu.tw 或來電 ☎ (02) 3366-2326
HELP講堂| https://www.lib.ntu.edu.tw/node/1817#help
Master講堂| https://www.lib.ntu.edu.tw/node/1817#master


關於JCR的收錄原則 ─ 出現在WoS的期刊並不等於收錄在JCR!

學科服務組.蘇筱喻
為什麼有些期刊在WoS中查得到收錄文章,卻在JCR中查無期刊資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的期刊來自於Web of Science (WoS)核心合輯,通常會在每年3月份時擷取WoS核心合輯的數據,以便產出JCR數據。因此,當擷取數據時,某一本期刊有收錄在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或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時,這本期刊就會出現在JCR。《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Fresh Release! 臺大圖書館2019年報上線

推廣服務組
各種用心,各種創意,各種精彩,
一起回顧臺大圖書館的 2019 年!

 

 →看更多圖書館出版品

電影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包羅萬象

年(選單): 
民109年
月(選單): 
5月
期數: 
241

愛閱小沙龍:「華麗的光譜」─ 多元性別認同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

我們不一樣,所以世界得以多元而饒富變化。
但我們也都一樣,值得被給予尊重,向世界呈現自己最真實的樣貌。

過去的性別框架,習慣將人們依生理性別二分。但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以及越來越多的倡議聲音,讓我們開始學習並理解,性別認同並非黑白二分,它也不應該只是黑白兩色。
本期的愛閱小沙龍以「華麗的光譜」為主題,展出多元性別認同相關圖書與電影館藏,邀請您一同在文字與影像中,理解那些勇於追尋自我性別認同的感人故事。
彩虹之所以華麗,是因為它閃耀著各種顏色。
願自由的色彩,成為我們共同的美好。

如果這次的主題展觸動了你的心,也歡迎在2F展區的留言板,分享你的心情小語。


- 左、中:總圖2F門廳/右:總圖4F多媒體服務中心 -

「華麗的光譜」- 多元性別認同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0/4/20 - 6/14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門廳+ 4 樓多媒體服務中心
活動網頁:http://www.lib.ntu.edu.tw/node/3710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第二屆 「臺大社科院學生實習週」活動開跑,主題書展、打卡活動在社科院圖書館!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吳欣怡
近年來,培養學生具備共通與專業職能之職能教育CBE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已是大學教育之趨勢,而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亦為高教政策重點,也是校務評鑑的重要項目之一。對學生而言,如何瞭解自我的職業取向、增強競爭力、掌握國內外的實習機會……等等,都是很重要的事。

為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相關資訊,社會科學院特別籌劃「2020臺大社科院學生實習週」活動,邀請外交、政治、財經等各領域專家演講及經驗分享,展開各項多元精采的活動。

「2020臺大社科院學生實習週」於5/4上午在社科院圖書館歡喜開幕,社科院王泓仁院長、張佑宗副院長、王欣元秘書、經濟系何泰寬老師、政治系張登及老師,以及職涯中心劉春梅執行長蒞臨到場,眾人一同合影留念。王院長親筆簽名於活動海報上,揭開活動序幕。期許學生能掌握並善加利用各種服務和資源,提升自己的能力,邁向成功的康莊大道。


- 左:開幕式合影留念/右:社科院王泓仁院長在書展海報上簽名 -


社科院圖書館也在社會科學院的邀請下共襄盛舉,與學務處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合作(以下簡稱職涯中心),於館內辦理「學而『實習』之、就業有成之」主題書展及打卡活動。活動只到6/3,快把握機會,呼朋引伴一起來看展打卡拿禮物喔~

「學而『實習』之、就業有成之」
主題
書展

本次書展分別於社科圖1F入口處和大閱覽廳兩個區域,展出兩大類圖書:

一、「學而『實習』之」主題圖書 —
羅列社會科學領域之實習相關的實務類書籍;
二、「就業有成之」主題圖書 —
展出臺大職涯中心歷年出版的「臺大人職場手冊」,以及就業知識類書籍,提供職場資訊面面觀。




「#沙沙在辜圖 #我也在辜圖」打卡活動

在新冠肺炎病毒蔓延期間,除了做好個人防疫措施外,
如何讓自己心情平靜也是很重要的事。

要消除鬱悶的情緒,
不妨到社科圖來找沙沙一起打卡留言,
讓自己做點開心的事,增強心理防疫力!

凡活動期間於FB打卡,並發佈現場照片一張(狀態需設定為「公開」),即可獲得限量「沙沙陪你讀好書」書籤乙份。活動流程如下:
1. 進入FB個人主頁,點選「打卡」搜尋「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
2. 上傳現場照片選擇「公開」發佈
3. 於服務櫃檯領取限量書籤

「臺大社科院學生實習週」主題書展暨打卡活動
活動時間:2020/5/4 - 6/3
活動地點:社科圖一樓
活動網頁:http://www.lib.ntu.edu.tw/node/3736
主辦單位:臺大社科院、社科院圖書館
協助單位:臺大職涯中心
活動洽詢:☎ (02) 3366-8451 ✉ntukoolib@ntu.edu.tw


原圖中心5-6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五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40期館訊內容

【六月】本月份將放映兩部以「種族歧視」為主題的影片。《你有種族歧視嗎》揭示有種新的科技或許能夠提供種族偏見的解決方法;《誰來晚餐》則是一部對於不同種族通婚對家庭成員所產生衝擊有著直接描寫的經典電影。

播放日期| 6/6、6/13、6/20、6/27 (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你有種族歧視嗎(普遍級)
播放時間|6/6、6/20 10:00 - 10:54 / 6/13、6/27 14:00 - 14:54(54mins)

有種新的科學技術能偵測諸腦中的種族偏見。在一場獨特的社會實驗中,主持人和 4 名自願者將接受一系列的科學測試,去了解和探索他們自身的偏見,而身為觀眾的我們也能跟著影片一同檢視自己。
◎場次一

誰來晚餐(保護級)
播放時間|6/6、6/20 14:00 - 15:47 / 6/13、6/27 10:00 - 11:47(107mins)

黑人醫生和白人富家千金墜入戀情後準備拜見女方父母談婚事。女方父親原為自由主義戰士,一生都在對抗種族歧視,但是當他看到女兒論及婚嫁的男友為黑人時,一直引以為傲的自由主義信仰也忍不住因此動搖......。

原圖中心主題書展:「尋歷史的根:紀錄片特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住民族是臺灣這塊土地的主人,但歷經不同時代主政者與外來勢力的強取豪奪,逐漸成為所謂的少數族群;被趕離原先居住的土地,被迫融入其它文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既有文化。1984年政府開始推行原住民正名運動,歷經多年努力,終於在1994年8月1日將沿用40餘年的「山胞」一詞,改為「原住民」。為紀念這段艱辛歷史,行政院於2005年明定8月1日為「原住民族日」,並於2016年進一步核定「原住民族日」之由來與意義。

目前官方認定的16個原住民族,僅噶瑪蘭族原屬平埔族群,近年來在民族復興的趨勢下,許多原先生活於平地的平埔族群,亦開始致力於所屬族群的「復名」或「正名」運動。例如:凱達格蘭族於1994年舉辦古蹟巡禮與重返登陸地活動;西拉雅族於1995年恢復臺南縣頭社太祖夜祭,並於2005年11月出版《西拉雅語彙初探》,使其族語復活之路展現一道曙光;道卡斯族與巴宰族亦分別於1997年與1998年為自己書寫歷史。

臺灣擁有綿長久遠的歷史與獨特多元文化,原圖中心本期的主題書展定名為「尋歷史的根:紀錄片特展」,以「尋根」為主題,冀望透過原住民族的觀點,讓讀者一同理解原住民族如何在民族自覺的曲折道路上,一步步找回原有的歷史與文化。展出內容以本中心所收藏的紀錄片資源為主,期盼大家觀賞後,能理解其尋根的艱辛歷程,得以更加重視與尊重這塊土地的多元族群文化。

展出清單:https://tiprc.apc.gov.tw/blog_wp/?p=17287
展出時間:2020/5/2 - 8/31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活動紀實: 

「不畏失敗Dare to Fail !」失敗學館藏展.花絮報導

典藏服務組.范蔚敏
「成功」是普世認同的主流價值,也總被形塑為人生的終極目標,但應該用什麼姿態面對「失敗」,卻鮮少被提及。有鑒於此,本館近期推出「不畏失敗Dare to Fail !-失敗學館藏展」,並設置「館藏絮語」看板,邀請讀者分享書中佳句或心情話語,同時也期望藉由這樣的對話,互相認同理解。

感謝讀者們以真誠又幽默的方式踴躍參與,雖然此展已經於四月下旬順利結束,但相信這些圖書、影片及話語,已經帶給彼此勇氣與力量。在此節錄部分迴響。

哲學家上身!成功與失敗思辨型

失敗,是失敗者失敗的開端,是成功者成功的開端。失敗是成功之母,認清自己,然後走下去吧☺
如果我沒有失敗,才能叫痛苦嘲笑;如果痛苦使我美好,那我無限感激;時間很殘酷,但同時也很仁慈。
相信在每次失敗之後都有成功。每次困難都有其原因,它們是領你往上爬邁向更高點的每一步,帶這如此的力量和堅信往前行。

失敗是你放棄的那一刻。
真誠地面對天地就讓遺憾還諸天地☺

為你加油!默默推一把心靈療癒型


你是否失敗,全看你怎麼定義。但你也不需要否定自己,相信你的失敗會為你帶來力量,願你如同浴火重生後的鳳凰,展翅飛翔。
很能明白失敗者(希望你不是)的難、苦,給你們一個溫暖的關懷及擁抱!願你繼續堅持、思考,走過一個又一個的人生低谷。


把時間貢獻給家人、朋友,並貢獻給你認同的團體與社會理念☺
給自己最好的禮物:設法變得獨立
推《90秒壓力off》在考學測的時候,真的快被壓力衝垮,這本書提供實用的技巧教我們怎麼面對壓力,幫助我很多

圖文相符自我調侃型
我就是失敗者辣!ㄏㄏ認清自己(圖:狗:我就吠)
敗者成塵 Bites the dust(圖:手握打火機點火)


印尼電影知多少?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李百珣

您看過印尼電影嗎?
您知道印尼曾經是海外華校最多的國家嗎?印尼和臺灣在歷史和文化上有著密切關連,在電影文化的發展上也有許多相似的脈絡。1900年代在臺灣與印尼,電影的首度放映和拍攝,皆是由殖民者(分別為日本與荷蘭)引進與主導。1945年臺灣與印尼同時結束被殖民的日子,兩地同時大量發展政宣影片。1980年代兩國政治情勢轉變,也同樣影響兩地電影創作形式。臺灣新浪潮電影萌芽,印尼誕生最重要的民族電影《G30S/PKI的背叛》(Pengkhianatan G30S/PKI,1984)。2000年之後,臺灣與印尼的電影在國際影展大發異彩,臺灣有蔡明亮、侯孝賢、楊德昌等。印尼有艾德溫(Edwin)、拉里.利札(Riri Riza)、南.阿齊納(Nan Triveni Achnas)、嘎林.努戈羅和(Garin Nugroho)等。(註1)

印尼電影在臺灣
曾獲柏林影展、東京影展等諸多國際獎項的印尼導演嘎林.努戈羅和更是2019年台北電影節的焦點影人,該年選映了他的5部電影。(註2)嘎林.努戈羅和是第一批勇於打破印尼獨裁者蘇哈托總統「新秩序時期」(New Order era,1966-1998)專制規範的導演,蘇哈托總統的新秩序垮臺之後,他與當時年輕一代的印尼電影創作者製作的電影,開啟了印尼電影工業的新時代,例如拉里.利札,他是印尼電影《天虹戰隊小學》(The Rainbow Troops,2008)的導演(書展區有展示電影原著小說,Netflix平臺正在播映這部電影)。嘎林.努戈羅和在其電影作品中傳遞強烈的政治訊息,例如在《無畏,詩人之歌》(A Poet: Unconcealed Poetry,2000)以傳統詩歌「Didong」形式唱出1965年印尼政府針對共產黨人、華裔人士及左派份子大規模屠殺與逮補的「930事件」(在書展區輪播的紀錄片《殺人一舉》亦處理過相同的題材)。在Netflix平台還有播映嘎林.努戈羅和的《一國之師:佐格羅阿米諾多》(Guru Bangsa Tjokroaminoto,2015)傳記電影,佐格羅阿米諾多是伊斯蘭聯盟的領導人之一,影片勾勒出仍為荷屬殖民地的印尼在1920年代國族主義興起之時,其社會的氛圍。(註3)

2016年由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的「第二屆當代敍事影展」選映多部當代印尼紀錄片,例如《囚獄天堂》(Prison & Paradise,2010),導演丹尼爾.魯迪.哈揚托(Daniel Rudi Haryanto)七年持續記錄犯案人及受害人家庭的日常生活,並錄下爆炸案主謀14小時的訪談,這部作品提供了起源自宗教的暴力事件一種新的觀點。(註4)

印尼是個藝術、文化十分豐富的國家,近年來,印尼電影快速在國際上崛起。除了可以在Netflix平臺上看到許多熱門的印尼電影,今年4/24上映的院線片《蜈蚣降》(The Queen of Black Magic)也在5/1的臺北電影票房排行位居第4名。

- 由左至右:蜈蚣降、虹戰隊小學、一國之師 -

  

圖書館印尼影片館藏

社科院圖書館與社工系於本學期合作辦理「印尼語言文化學習角落」系列活動,趁此機會亦購置多部印尼相關影片,並於2樓「知否知否,印度尼西亞」主題書展區輪流放映。每日播放的影片片單及內容說明如下。若您不曾看過印尼電影,或對印尼電影感到好奇,歡迎在活動期間(3/17-6/30)隨時來逛逛,許自己一個觀看影片的悠閒時光。您也可以探訪總圖四樓多媒體服務中心,找尋更多的印尼相關主題電影,推薦您新移民系列電影《黛比的幸福生活,2012》。

- 右:社科圖2F「知否知否,印度尼西亞」書展區,每日輪播印尼影片

社科圖2F書展區輪播之影片介紹

美味調查中 Aruna and Her Palate (2018)– 107 mins
根據Laksmi Pamuntjak暢銷原著小說改編拍攝,流行病學家艾魯娜被派去調查發生在印尼各地的禽流感疫情,她的好友一起加入,並展開一場美食之旅。在調查及品嘗印尼不同區域的料理時,他們發現隱藏在禽流感疫情背後的重大秘密。

殺人一舉 The Act of Killing (2016)– 166 mins
「930 事件」為 1965 年在印尼發生的軍事政變,軍閥隨後在全國策動反共大清洗,當時許多華人、藝術家及知識份子被當作「共產黨員」處決。影片中屠殺者安華剛果(Anwar Congo)從喜歡好萊塢、賣電影票的小流氓變成軍隊劊子手,荒誕情節加上殘暴回憶,引領觀眾深入殺人兇手腦中的狂熱幻夢。

下課花路米:我媽媽的家鄉 ─ 印尼
(2008)– 159 mins

慧玲的爸爸是台灣人,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了印尼的媽媽而結婚。在印尼出生的慧玲,直到4歲時才跟著爸爸、媽媽搬回高雄的旗津。這年夏天,慧玲將回到印尼的故鄉探親,體驗印尼的生活。
  

Wayang Kulit: the Shadow Puppet Theatre of Java (2008)– 22 mins

哇揚皮影戲(Wayang Kulit)由「達郎」(Dalang,亦稱操偶人)操作皮偶、示範如何雕刻皮偶,以及解說各個皮偶的獨特個性。哇揚皮影戲於2003年11月7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Bali beyond the Postcard (2005)– 60 mins
一個峇里島家族將藝術與生活結合的故事,甘美朗音樂(gamelan music)與雷貢舞(Legong dance)綿延4代的傳統。

The Great Ceremony to Straighten the World Written (1994)– 56 mins
峇里人在宗教、日常及家庭活動的各種典禮和儀式,包括音樂及舞蹈。紀錄片中並由不同背景的峇里人解說其宗教、環境、文化和政治的意義。

The Sakuddei of Indonesia (1986)– 55 mins
西比路島(Siberut)位於蘇門答臘西方的明打威群島(Mentawai Islands)的北端,島上的原住民Sakuddei是一個平權社會原始部落,沒有領導者、少有衝突,不分性別分擔工作以及共享食物。Sakuddei人認為萬物皆美,有全身紋身的習俗。


參考資料:
1. 陳沛妤,〈台灣為何需要認識印尼電影?談跨國影像藝術的相似語彙與歷史牽絆〉,放映週報Funsceen,648期 (2019.6.30)。
2. 〈台北電影節焦點影人 印尼名導無懼敏感議題〉,中央通訊社,2019.6.23
3. 艾基.伊曼賈亞,〈印尼,1999,讓絕望的觀眾回到電影院的男人:嘎林.努戈羅和〉,BIOS monthly,2019.6.21
4. 布迪.伊萬托,〈從熱帶奇觀走到社會直觀——印尼紀錄片小史〉,放映週報Funsceen,579期 (2016.10.27)

參考服務部落格全新介面上線!

學科服務組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成立於2010年11月,在這近10年的歲月裡成長茁壯,已超過300萬人次造訪,為臺灣學術圖書館領域重要的知識服務專業部落格。為了提供更穩定且優質的服務,2020年4月推出全新介面,歡迎讀者們多加利用,幫您的學習與研究加分!

閱讀,是最堅強的心靈防疫

年(選單): 
民109年
月(選單): 
4月
期數: 
240

病毒危機 ─ 瘟疫、人性與末日:傳染病主題館藏展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面對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加速惡化,除了做好自我保護,也迫使我們正視傳染疾病對社會造成的影響與威脅。總館一樓閱覽區現正舉辦傳染病主題館藏展,包含傳染病的歷史、各種疾病的源起與發展,以及對國家公共衛生的影響,透過不同面向解讀傳染病,幫助我們鑑往知來,以冷靜的態度、正面的心情來面對當前疫情。

傳染病對國家、社會造成的動盪,與面對生死時人性的衝突與掙扎,常是作家筆下的故事題材。此外,疫情帶來的恐慌導致民眾爭相搶購物資、混亂的疫情資訊伴隨各種假新聞四處流竄,彷彿末日電影的情節給人滿滿的既視感,此次館藏展因此同時展出傳染病相關主題的文學作品與小說,並挑選多部末日主題電影,在閱讀與觀賞這些作品的同時,對照現實生活處境,解讀過去、預演未來。

閱讀是最好的心靈防疫 ─ 書展好書搶先報

疾病的隱喻
蘇珊‧桑塔格著;刁曉華譯

疾病是我們生命組成的一部分,唯有正視它、理解它,生命才有另一種超越的可能。

寂地
彼德‧海勒著;李昕彥譯

作為末日後的倖存者,在失去摯愛後,如何重新找回愛?

       
最後一個知識人
路易斯‧達奈爾著;蔡承志譯

末日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來自科學家的末日狂想。

末日情緣 Perfect Sense

Kim Fupz Aakeson編劇 ;
David Mackenzie導演

新冠肺炎患者「味覺、嗅覺喪失」,與電影中傳染病的症狀不謀而合?

更多好書歡迎至書展現場翻閱,展出期間書籍不外借,歡迎至館藏目錄先行預約!

抗疫期間也要保持心情愉快!

疫情+期中考是否給你帶來厭世感?館藏展現場設有「是芥末日九宮格」活動關卡,書中或電影中的末日情節也許更能激發你的求生意志!
不論末日何時來,都不該被病毒擊敗!現場還有設置「2020末日前的待辦事項」許願牆,面對疫情,更應該珍惜當下,寫下你在末日前最想達成的心願,讓我們一起把握時間、勇敢實踐。

在這緊張的抗疫時刻,讓我們經由閱讀來正確面對病毒帶來的危機,藉由館藏展小活動來舒緩緊繃的心情,歡迎本校師生親臨現場參加,還有機會獲得圖書館準備的精美小禮物!

 

病毒危機 ─ 瘟疫、人性與末日:傳染病主題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0/4/14(二)-5/31(日)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1 樓閱覽區
活動網址:http://www.lib.ntu.edu.tw/node/3712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自由思想者的珍貴遺澤:殷海光百年紀念贈藏書籍展

推廣服務組
殷海光先生(1919-1969),湖北黃岡人,是現代中國自由主義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臺灣民主運動的重要啟蒙者,也是分析哲學在臺灣的先驅。殷先生於1949年開始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1965年被迫停止授課,僅維持臺大教授的名義,直至1969年9月去世,享年不過五十。

殷海光年輕時的思想特色是堅決反對共產主義,支持國民黨,但也深受五四運動自由民主科學思潮的影響。他從1949年開始堅定站在自由主義的立場,不但反共,也反對國民黨內的威權主義。他在該年來臺灣,並參加《自由中國》雜誌。《自由中國》是中國大陸來臺自由主義者所辦的刊物,闡述自由民主的理念,批判獨裁體制,在1950年代的臺灣有很大的影響力,殷先生是最主要的作者。1960年,《自由中國》發行人雷震因為籌組中國民主黨被捕,雜誌停辦,殷先生失去言論舞台,甚至無法在學校中演講,但他的思想已成為華文世界的重要資產。

殷海光在臺大任教期間,除了以政治論說知名,專業上也投入邏輯和科學哲學的教學研究。他有旺盛的求知欲,大量購買各種哲學、人文學和社會科學的英文書籍,其中有些是朋友和在美國的學生贈送的。

殷先生身後遺有一千多本英文書籍,大都是精裝本,當時臺灣的教授收入微薄,殷先生以一己之力,購藏大量新而重要的英文典籍,是極其罕見的。

殷海光去世後,殷家將他大部分的藏書捐贈給臺大,共862本,主要就是上述的英文典籍。在1970、80年代,臺大的圖書收藏駁雜,缺乏優質的西文新書,殷先生的贈書大大提升了臺大人文社會科學書籍的收藏水準,廣為學子利用。

殷海光是具有多方關懷的思想家,他的藏書可說反映了他的心靈地圖。我們把他的主要贈書分作五個類別,各選數本展出。這五類是:(1)自由主義思想家;(2)邏輯、知識論、科學哲學;(3)人文學;(4)共產主義與國際情勢;(5)社會科學。殷先生讀書時,習慣在書頁以中英文寫下摘要或評論,他的字跡清朗而時有拙趣,本次展覽也將展示部份留有殷先生眉批的扉頁,讓讀者能親自感受先人遺澤。

- 殷海光在贈書 Aspect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Other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上所遺留的眉批,其中右下角的圖型是他1966年4月8日最後一次公開演講〈人生的意義〉的重要素材。

殷海光思緒敏捷,勤於筆耕,據說他在1950年代所寫的評論文章就達百萬字。本館藏有若干罕見而具特殊意義的殷先生著作原本,也藉此機會展出,紀念這位對臺大、臺灣有重要貢獻而歷經苦難的歷史性人物。

自由思想者的珍貴遺澤:殷海光百年紀念贈藏書籍展

展覽日期:2020/4/30(四)-5/31(日)
展覽地點:臺大圖書館一樓中廳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財團法人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
活動洽詢:☎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印尼語言文化學習角落」系列活動,歡迎您來參與!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林小君

福爾摩沙與千島之國間,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然而兩方彷彿隔著面紗在交往,我們的距離很近,卻彼此不熟悉。

透過印尼語言文化學習角落,經由主題書展、課程講授、文化體驗及在臺北發現印尼等活動,在社科院圖書館二樓的一隅,讓大家藉由閱讀印尼圖書、學習印尼語言、體驗印尼文化、分享大臺北地區的印尼資訊等等,讓我們認識印尼、了解印尼,一起在校園裏營造和諧的多元文化環境。

「知否知否,印度尼西亞」主題書展

「知否知否,印度尼西亞」主題書展位於社科圖2樓,羅列與印尼相關之語言學習、歷史、文化、經濟、宗教、旅遊等圖書資料,現場並擺設以竹藤編製的舒適小椅,歡迎您抽空造訪這充滿異國氛圍的小角落,在恬靜的閱讀中進一步認識印尼。
書展時間:2020/3/17-6/30

轉角遇見「尼」,印尼資訊由你來報!

您遇到過印尼人嗎?有認識的印尼朋友嗎?品嚐過印尼食物嗎?買過印尼泡麵嗎?聽過印尼語嗎?其實臺灣的印尼新住民和移工已超過29萬5千餘人,在你我的生活環境裡早已存在許多與印尼相關的事物,「轉角遇見『尼』,印尼資訊由你來報」活動邀請您分享親身觀察到的印尼相關資訊,只要您察覺到日常裡與印尼有關的人、事、物,舉凡印尼餐廳、印尼商店、印尼人物代表、印尼文化景點等各種屬於印尼的情報,都歡迎前來訴說分享。

為了感謝參與者的分享,凡是在展場地圖上張貼印尼資訊,並拍照將這則資訊黏貼畫面展示給1F櫃臺館員,即可獲得精美小禮物一份。快發揮您敏銳的觀察力和探索觸角,一起來分享吧!

活動流程:① 寫 ➜ ② 貼 ➜ ③ 拍 ➜ ④ 領禮物!
活動時間:2020/3/17-小禮物贈完為止

印尼語言文化學習角落課程活動

社工系精心規劃12週次的課程活動,內容精采豐富,包含:印尼語言教學、印尼慶典活動體驗、印尼歷史與文化演講、臺北小印尼參觀等等,包羅萬象。各週次活動內容主題請參考活動海報。

凡對印尼有興趣的同學、老師、朋友都歡迎您來報名參加,透過一起學習印尼文、校外參訪、宗教文化藝術體驗等豐富的活動,一起發現印尼,認識印尼!您可以全程參加,享受收穫滿滿的喜悅;若時間有限,也可以選擇您有興趣的主題和時間來瞧瞧,許自己一些印尼文化的新體驗!

活動時間:2020/3/17-6/9
      每週二下午2:20-5:20
活動地點:社科院圖書館 2 F簡報室
主辦單位:臺大社科院辜振甫先生紀念
      圖書館、臺大社會工作學系
協辦單位:臺大國際事務處、
      臺大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

能靜又能動:臺大射箭協會與橄欖球隊特展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臺大沒有體育學院,目前僅有「運動設施與健康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專注體育相關人才培育,多年來普遍給人書呆子的印象;但是,本校仍有幾項體育活動在國內體育史上有特殊的地位。今年適逢鄰國日本舉辦2020東京奧運(3月下旬,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東京奧運已決定延期至2021年舉辦),校史館於杜鵑花節推出「能靜又能動:臺大射箭協會與橄欖球隊」特展,藉此探究校史上深具特色的射箭協會與歷史悠久的橄欖球隊。

展覽主題訂為「能靜又能動」,英文主標Placid yet Spirited,就是指書呆子其實運動也能很厲害的意思;另外,剛好這次挑選的兩項運動主題:射箭與橄欖球隊,一個相對比較靜態、另一個非常動態。


- 左:臺大射箭協會展區,感謝第33屆射箭協會會員董念恩撰寫主要文案及提供展示文物。/
右: 臺大橄欖球隊展區,感謝第25屆橄欖球隊隊員張海潮教授提供照片、莊國禎老師提供展示物件。 -


射箭是臺灣在奧運奪牌的重點項目之一,現代弓箭運動在臺灣的紮根與推行,幕後推手臺大醫院外科醫師林天祐教授功不可沒。1967年7月正式成立「臺大射箭協會」,是國內最早現代西洋弓箭運動的大專社團。約莫在1981年以前,臺大一直是全國重要的射箭推廣與國手訓練之基地。

橄欖球則是睽違92年之後,2016年再次以7人制比賽重返奧運。橄欖球雖然在臺灣或亞洲皆非主流運動,但自日本時代即傳入臺灣。臺大橄欖球隊歷史非常悠久,早期1946-1950年稱水牛隊,1953年正式成立校隊。2000年跨年時,臺大橄欖球隊畢業學長OB(Old Boy),曾經相約深夜「裸體」在臺大操場打球,後來甚至被媒體大幅報導。每位成員當成了OB,便是一種光榮。會打到畢業,就一輩子也脫離不了橄欖球。


- 左:3月13日開展當天,博盟成員參觀校史館「能靜又能動:臺大射箭協會與橄欖球隊」特展。/右: 由本校共教中心體育室、博物館群、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博物館共同主辦「競技殿堂:奧林匹克賽會場館」特展,於3月13日下午假綜合體育館2F藝文走廊舉辦開幕式。 -


這次校史館推出運動主題特展,緣於全國大學博物館聯盟(簡稱:博盟)交流會上,國立體育大學體育博物館提出建議,希望大學博物館響應2020東京奧運,以巡展及遍地開花的方式辦理體育主題特展。2019年11月26日,體大博物館舉辦首展「競技殿堂:奧林匹克賽會場館」,並且於2020年3月13日巡展到臺大。而各個大學博物館,也陸續推出不同體育主題的特展,遍地開花。因此校史館推出「能靜又能動:臺大射箭協會與橄欖球隊」特展。

競技殿堂:奧林匹克賽會場館特展

展期:2020/3/13-2020/4/26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綜合體育館2F藝文走廊
(因全校防疫升級,4月底前綜合體育館除上課與校隊訓練外,
 暫停開放。展覽手冊於臺大校史館2F提供現場索贈,數量有限,
 歡迎洽詢(02)3366-3818陳小姐)

指導單位:教育部、教育部體育署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體育室、博物館群、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博物館
合辦單位: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能靜又能動:臺大射箭協會與橄欖球隊特展
展期:2020/3/13-2020/8/31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
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至17:00
(週二與國定假日閉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週六、日也閉館)

主辦: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校史館

原圖中心4-5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四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39期館訊內容

【五月】放映兩部與傳統信仰相關的影片。《Gaya 1930年的霧社事件與賽德克族》為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原點,帶領觀眾重回賽德克族為了找回祖先GAYA的歷史事件;《看不見的台灣》則以幽默的氛圍演出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為了神明、祭祀等看不見的世界所做的種種文化行為。

播放日期| 5/2、5/9、5/16、5/23、5/30 (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看不見的台灣(普遍級)
播放時間|5/2、5/16、5/30 10:00-11:58 / 5/9、5/23 14:00-15:58(118mins)

熟知「天語」的通靈阿姐,正義又幽默的眾神明,甚至是距今300年前的「國姓爺」鄭成功及西拉雅族祖靈「阿立祖」一路都在,彷彿一股「看不見的力量」默默影響臺灣這塊土地。
◎場次二

GAYA 1930年的霧社事件與賽德克族(輔導級)
播放時間|5/2、5/16、5/30 14:00-15:43 / 5/9、5/23 10:00-15:43(103mins)

數千年以來賽德克族謹遵祖先遺訓「GAYA」而生活著,臉上的紋面不只是成年的標誌,更是死後能否回到歸宿的重要依據。然而日本政府統治後,使得「GAYA」漸漸不復存,也因此導致「霧社事件」的發生……

HELP講堂/Master講堂4-6月場次改為線上發佈

學科服務組.黃瀅芳

本學期HELP講堂與Master講堂系列課程將調整為線上發佈,歡迎舊雨新知於課程時間至線上平台觀看。

HELP講堂

課  名 上線時間
查找Open Access資源與防範掠奪性期刊 4/28 (二)  14:20-15:20
論文寫作好幫手「EndNote X9」 5/7 (四)  14:20-16:20
Always Open 電子書與線上雜誌資源 5/14 (四) 14:20-15:20
「PubMed」與生農主題研究資源 5/19 (二) 14:20-15:20
圖搜!如何查找文獻中的圖片資料 5/26 (二) 14:20-15:20

MASTER講堂

課  名 上線時間
投稿第一步,選刊工具靈活用 4/8 (三) 14:30-15:30
讓你的文章被看見 ─ 介紹學術社群 4/15 (三) 14:30-15:30
畢業前哨站 — 論文繳交流程大公開 6/4 (四) 14:30-15:30


★系列課程調整請見

HELP講堂:https://www.lib.ntu.edu.tw/node/1817#help
Master講堂:https://www.lib.ntu.edu.tw/node/1817#master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活動洽詢: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研究資源限時提供,歡迎利用!

採訪編目組、學科服務組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許多出版社提供疫情相關研究資源公開取用,歡迎本校師生多加利用,防疫期間的學習與研究不中斷。提醒您,使用時請務必遵守出版社使用規範及版權聲明,以免觸法,並影響全校讀者之使用權益。《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抗疫,歷史告訴我們的事。」─ 閱讀書單推介

學科服務組.張媺媺
2019年底至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俗稱武漢肺炎)在全球多國爆發、擴散、延燒,目前似乎還無法確定何時能完全「退燒」?歷史上也曾多次面臨瘟疫或其他傳染病的威脅。面對疫情除了關注最新動態、做好防護之外,也可以藉由閱讀相關書籍了解過去人類是如何受到病毒的侵襲,又是如何與其對抗。《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化學資料庫 SciFinderⁿ 新登場全面啟動

學科服務組.翁雅芳
SciFinderⁿ 為美國化學索摘服務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CAS)開發之線上資訊檢索系統,可檢索期刊文獻、專利、化學物質與反應、合成方法等各類型科學資料。本校原為限化學系使用,自2020年起升級為全校網域版(含校外連線VPN)。使用者需以個人帳號登入SciFinderⁿ資料庫,首次使用請於註冊網頁以臺大 Email 信箱申請。原SciFinder使用者以原帳號密碼登入即可。《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歌大觀》 第一卷

特藏組.阮紹薇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歌大觀》是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球關係史料集成》全五卷註1後,再度由臺大圖書館與琉球大學合作進行的全文刊本出版計畫,全套書預計出版四卷,第一卷已上架發行中。

臺大圖書館所藏《琉歌大觀》抄本共五卷,緣於本校前身臺北帝國大學時期至沖繩縣抄錄所得。《琉歌大觀》由曾任沖繩縣立圖書館第二任館長的沖繩學學者真境名安興(漢名毛居易)編纂,收錄的琉球文學資料包括琉歌、祭祀歌謠、口說、組踊、京太郎之歌、宮古島和八重山島的歌謠等,誠如其《琉歌大觀》之名,收集的琉歌數量龐大,取材涵蓋時間自1461年迄於1917年,長達四百五十六年,為琉球文學的重要寶典。


琉球大學前城淳子准教授所撰寫的〈解題〉描述真境名安興「傾盡畢生心血綴輯而成的《琉歌大觀》稿本全六冊(和紙集冊一千一百頁),堪稱一部稀世珍本。」;此外,據《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日文善本解題圖錄》記載,此書當時並未出版,在原件佚失後,本館所藏應是依據原始稿本所謄抄的唯一寫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琉球大學學者所召集的古文讀書會,經過多年的努力,陸續完成了《琉歌大觀》抄本的解讀及翻譯,並透過與臺大圖書館的合作出版計畫,終於將幾乎失傳的琉球文學重現世人面前。第一卷收錄臺大圖書館所藏《琉歌大觀》抄本的卷壹(全)和卷貳(部份),內容如下:

卷壹:〈序文〉、〈短歌及長歌編纂大意〉、〈參考書目〉、〈作者姓名索引〉、〈歌詞解釋〉、〈第壹輯 自尚德時代至尚敬時代止 自寬正二年(1461)至寶曆元年(1751)二百九十年間〉;

卷貳:〈第貳輯 自尚穆時代至尚育時代 自寶曆二年(1752)至弘化四年(1847)九十五年間〉、〈第參輯 自尚育時代至尚泰時代 自天保五年(1834)至明治十二年(1879)四十五年間〉、〈第四輯 自尚育時代至尚泰時代 自天保五年(1834)至明治十二年(1879)四十五年間〉。

各輯歌謠以三段式編排,上段為翻刻原文,中段為日文語譯,下段為注。為方便讀者查閱,卷末附上日文語句索引。


- 左:本書圖版一,原著者真境名安興和館藏抄本書影/右: 內文歌謠分三段式編排 -


琉球文學大師池宮正治教授〈總解說〉寫到「多年苦苦尋求所謂傳奇般存在的琉歌集《琉歌大觀》,歷經周折終於得獲。」並感性寫下「對我而言,鑒賞和解謎的無上幸福時刻已經來臨。」於此時期,《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歌大觀》的出版,重現琉球歌謠中的文學之美,也提供撫慰人心的正能量。

註1.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與琉球大學於2012至2018年合作出版《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球關係史料集成》全五卷全文刊本,該書榮獲2020年沖繩時報(The Okinawa Times)第四十回「沖繩タイムス出版文化賞」最高榮譽「特別賞」,詳見臺大校訊電子報1423期



從閱讀中找到力量

年(選單): 
民109年
月(選單): 
3月
期數: 
239

日本堀川家族著作四代同堂 ─ 齊聚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圖書館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邱芳盈

「生命會找到出路」,而圖書是否也會找到它的歸宿?

2017年10月下旬,日本法政大學社會學部堀川三郎教授前來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參訪,當時曾向導覽同仁提及本館有收藏祖父堀川淳一郎的著作《工場經營の見方》(1925年出版)一書。

堀川教授返回日本後來信感謝本館的專業導覽,讓參觀者得以充分瞭解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和空間配置。隨後,陸續贈送本館其尊翁堀川淳弘的著作《これがアメリカだ》(1967年出版)及其姪子堀川淳一郎的作品《Parametric Design with Grasshopper : 建築 / プロダクトのための、Grasshopperクックブック》(2017年出版),並提到他本人的新書將於2018年2月底出版。

2019年5月堀川教授再度來信,欣然與本館同仁分享其力作《町並み保存運動の論理と帰結 : 小樽運河問題の社会学的分析》一書獲得日本都市計劃學會「石川獎勵賞」的喜悅。 (註❶)2019年8月,本館特地採購堀川教授得獎的新書,12月底完成編目送抵本館入藏後,乃於今(2020)年1月致函堀川教授,通知他「堀川家族的著作業已齊聚於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圖書館」,並且於 2 月 19 日至 29 日舉辦「日本堀川家族著作齊聚社科圖」特展,展出堀川家族四代所著圖書。

一個家族四代所著書籍能夠被典藏於同一家圖書館,出版年份從1925至2018年,頭尾相差90餘年而且橫跨兩個世紀,實屬難得,不僅印證了臺日的歷史淵源,更在兩國學術文化交流過程中傳為佳話。 (註❷)


【註腳】

《町並み保存運動の論理と帰結 : 小樽運河問題の社会学的分析》,於2019年先後獲得了日本都市計劃學會「石川獎勵賞」、日本都市社會學會「磯村紀念賞」及日本都市學會「奧井紀念賞」。2020年2月發行英文版。
本校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庋藏的堀川家族四代的著作臚列如下:
祖父──堀川淳一郎,《工場經營の見方》,東京:日本評論社,1925年。
父親──堀川淳弘等人合著,読売新聞社(編),《これがアメリカだ》,東京:編者,1967年。
當事人─堀川三郎,《町並み保存運動の論理と帰結 : 小樽運河問題の社会学的分析》,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18年。
姪子──堀川淳一郎、石津優子,《Parametric Design with Grasshopper : 建築 / プロダクトのための、Grasshopperクックブック》,東京:株式会社ビー‧エヌ‧エヌ新社,2017年。

愛閱小沙龍:「不畏失敗Dare to Fail !」 ─ 失敗學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張端桂


失敗了,其實不用急著站起來。
面對失敗,有時候我們最需要的並非站起來的勇氣,而是善待自己的溫柔與智慧。

2019年底,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公佈了學習成效相關的報告。在其中一項調查中,他們問學生:「當我失敗,我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當我失敗,我怕其實自己沒天分。」、「當我失敗,我會質疑自己的未來規劃。」根據學生的回答,PISA計算出「害怕失敗指數」。調查結果指出,臺灣男女學生都是全世界最害怕失敗的。

從小到大,「成功」是理所當然的人生目標,而失敗則是不被接納的另一面。但,失敗造訪人生的頻率遠高過成功的經驗,而它也是使人們成長進步的契機。如何善待失敗的經驗,學習讓它在身上留下力量而非傷痕,是生命中重要的課題之一。

本期的愛閱小沙龍以「失敗學」為主題,展出相關圖書與電影館藏,邀請你一同在文字與影像中,看見主人翁們面對失敗的各種姿態與轉化。或許,你學會善待自己,在溫柔中產生力量;或許你會調整自己對成功的定義;也或許,你會體悟到,成功和失敗只是相對的狀態,而它們共同成就了生命的完整。

如果這次的主題展觸動了你的心,也歡迎在2F展區的留言板,分享你的心情小語。


- 左:總圖2樓門廳書展現場/中:歡迎大家在書展區留言/右:4樓多媒體服務中心展出相關影片 -


「不畏失敗Dare to Fail !」 ─ 失敗學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0年2月10日至4月19日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門廳+ 4 樓多媒體服務中心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從閱讀中找到沉靜的力量 ─「2019 Openbook好書獎」得獎書展

推廣服務組

總圖書館於2020年3月4日至3月31日在1樓閱覽區舉辦「2019 Openbook好書獎」得獎書展,分別展出「中文創作」、「翻譯書」以及「美好生活書」等三大類優質作品。於此疫情緊張的時刻,若無暇到圖書館也別擔心與好書擦肩而過,我們特別彙整openbook閱讀誌為本次評選所做的精彩報導,每篇書評都來自於評審的感性閱讀與理性分析,若吸引到您的目光、觸動了您的心緒,不妨登入館藏目錄系統進行線上預約,再多等一些時日,就能親自翻閱到這些好書。

(以下內容摘錄自2019 Openbook好書獎「文學類評審報告」、「非文學類評審報告」,以及「美好生活書評審報告」

年度好書總評.文學類與非文學類
總體看來,今年書單依隨創作者各異的關注,紛陳為個人化的蹊徑獨闢:新生代創作者盤整私我啟蒙經驗與文學養成,交出他們各自的「起源之作」;非新生代創作者,則走在個人既驗之作品系譜的延長線上,持續著個人的探索。而這般蹊徑紛陳,可能,也為讀者示現了另外一種,屬於臺灣文學創作的宏觀實況。

今年的非文學類好書決選,是一場延長賽。讓評審們快速達成共識的作品,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入圍書籍在輪番討論裡上上下下,伯仲之間拉鋸幾回合,結局自是有的上榜,更多落下陣來,成為不同評審心中的遺珠之憾。「大珠小珠落玉盤」,引發的不是琴聲,而是聲聲嘆,嘆不捨,偶爾也嘆選擇不多的無奈。非文學類的涵蓋範圍廣,既要顧慮類型平衡,更須在意重要性、新穎度、可讀性與編輯品質,看似選擇很多,實則不盡然,僅少數書籍兼具這些特性,而中文創作的質量依然比翻譯類虛弱許多。

年度好書總評.美好生活書
臺灣書市每年上市4萬種新書,扣除文學風流、知識本格、童書/青少年書後,美好生活書從近萬書單中,初選篩濾出200本書目。夏季的尾端,來自光譜多元的各領域評委經複選辯論交鋒後,決定出最後46本決選入圍作品。美好生活選書當然並不厚此薄彼,但最終多數華文創作脫穎而出,頗有金鐘金馬獎留地主之爽感。希望2020如一。

得獎作品.中文創作
在本次決審過程中,明快勝出的夏宇詩集《羅曼史作為頓悟》,也許最能說明上述「持續個人探索」,對夏宇常年讀者的珍貴意義。我們一致同意:夏宇詩集經評審林婉瑜主動提名,並獲得好書獎,是對好書獎遲來的肯定。散文方面,黃麗群的《我與貍奴不出門》,則展現了黃麗群獨領的卓爾靈思:在幾乎不需要更多議論的情況下,這部讓尋常聲色盡皆不凡的作品,即已脫穎而出。

小說方面,陳淑瑤的《雲山》,應是今年最使人敬重的作品,實因此作顯示了小說家持續自我超越的創作意志,與實踐成果——比起十年前的名作《流水帳》,《雲山》竟能更其純粹與厚藏。邱常婷的《新神》則使人驚喜地,展現了小說家在通俗文學的邊際,對臺灣常民生活中,「俗艷」面向的獨力直擊:對那些「尚未被辨識之神性」的描摹,使《新神》自身,亦成為了一部創新之作。

超越單一文類限制,劉宸君的《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這部文集,則具現了文集編輯團隊,對出版之積極公眾意義的深切落實,亦自然,使此作別異於上述四部獨特的個人創作,而以陳明集體設想的方式,為我們,示範了另一種存真文學體驗的可能性。

✦ 點擊書封即可觀看各本作品評語 ✦

得獎好書.翻譯書
在翻譯類作品的第一輪投票中,評審們一致圈選出露西亞.柏林的短篇小說集《清潔女工手記》。這也許能直接反映出做為讀者,我們對上述「實質差異」的期待:相對於創作班美學的規訓,這部集結作者一生各階段創作的小說集,顯得如此元氣淋漓、具象且不馴地,書寫了毋須特別假擬戲劇性的現實多種。第二輪投票,我們順利選出清水潔的報導文學《被殺了三次的女孩》,這部已是日本新聞從業人員,當審酌新聞倫理之實義時的重要參考著作;以及德國作者丹尼爾.凱曼的《小丑提爾》,這部語境創新的歷史小說。

相較於往年,且與他類作品相比之下,今年社科類書籍的新觀點或新視野展現較不出眾。不少熟悉議題,而如今全球關注討論的民主缺失或護衛等主題卻不見蹤影。有些書雖然探討當前的重要現象,惟格局與立場有簡化之虞,編輯甚至強化二元對立的思考方式,影響書本的呈現。我也是個作者,要是以此手法只為行銷作品,應會令我唏噓。就這樣,經過幾番正反意見的討論,最終「揭露未知」與「挑戰已知」成為評審決定社科類好書的關鍵。《職人新經濟》即以其突破階級與勞動的刻板印象而出線。《煙囪之島》是「報導者」團隊深入調查臺灣石化產業的黑箱及其效應。《社企是門好生意?》挑戰了一般對於社會企業慈善必然良善的想法。

✦ 點擊書封即可觀看各本作品評語 ✦

得獎好書.美好生活書
美好生活充滿小確幸,弔詭的是,個人的阿鼻地獄可能也只困於「小不幸」。過於痛苦的心靈無法看到全局,有時只需要任性點、退一步、慢一拍就可以天地遼闊。《雖然痛苦到想死,卻無法辭職的理由》封面、標題引人注目,從初選到複選討論度一直高,決審時終於一錘定音。

動物、獸醫類作品,今年進入決選階段的亦有6本。《獸醫超日常》作者強納森・克蘭斯頓(Jonathan Cranston)6歲即立志關懷動物,遭獸醫院拒收13次,行醫生涯簡直是獸醫師的夢幻之旅:犰狳、長頸鹿、雪豹、大象、鬃狼、犀牛、大貓熊、鱷魚、袋鼠、斑馬、蜜袋鼯等,全書幽默風趣。不讓動物書寫專美,生態書寫的《黑潮島航》作品完成度接近滿分,第一輪投票即勝出。《無界之疆》是令人妒忌的世界單車之旅,麻省理工學院(MIT)微生物博士出身的作者凱特.哈里斯(Kate Harris)是加拿大旅遊文學獎常客,文筆優美、抒情與科學夾敘夾議,既豪邁又細膩。

評選過程中,飲食相關作品競爭極為激烈,《舌尖上的東協》從封面就見設計巧思,內容從系譜知識到實用指南一次到位。《吃便當》專訪對象是社會邊緣的升斗小民,實則之於你我,吃便當只是幌子,作者筆冷心暖,保證真的可以在吃便當時服用,但小心嗆辣酸苦逼淚。

✦ 點擊書封即可觀看各本作品評語 ✦

「2019 Openbook好書獎」得獎書展
展出時間:2020年3月4日至3月31日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1 樓閱覽區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原圖中心3-4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三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38期館訊內容

【四月】原圖中心將和讀者分享兩部發生於美洲大陸的劇情動作片。《極地追擊》取材自真實新聞事件,以扣人心弦的懸疑劇情帶出美國印地安自治區的社會問題與反思;《征服者》則帶領觀眾回到千年之前的開拓者年代,欣賞嶄新版本的斯堪地納維亞海盜傳說。

播放日期| 4/11、4/18、4/25 (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極地追擊(輔導級)
播放時間|4/11、4/25 10:00-11:47 / 4/18 14:00-15:47(107mins)

美國懷俄明州印第安自治區,偏僻荒涼,律法難以管控,謀殺案件層出不窮,卻難以破案。一個獵人和一個FBI新人探員聯手調查一宗發生在當地的少女謀殺案。二人分別代表著文明與荒蠻、法制與野性的衝突,深刻揭示出美國現代化給印地安自治區持續帶來的傷痛。
◎場次二

征服者(輔導級)
播放時間|4/11、4/25 14:00-15:47 / 4/18 10:00-11:47(107 mins)

海盜維京人早在哥倫布之前便已發現美洲大陸,為了佔領這塊沃土,他們對當地原住民展開兇殘的掠奪行動,並在倉皇中遺留下一名維京孩童,一名婦人獨排眾議將孩子撫養長大。15年後,維京海盜又要對村落進行野蠻虐殺,已成長為英勇戰士的孩子決定挺身而出保護扶養自己長大的印地安人。

Master講堂「好想畢業!搞定你的畢業論文」系列講座.好評再續!

學科服務組.黃瀅芳

2019年,扎根基本「素養」(發掘研究主題+訂立研究方向與方法),培植具體「能力」(搜尋文獻+結果分析+論文撰寫)。
2020年,持續提升「技能」,朝改寫論文+投稿期刊+順利畢業 邁進。
想要畢業的決心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

★完整系列課程資訊:https://www.lib.ntu.edu.tw/node/1817#master
★108學年度第二學期課程開放報名: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actID=20201923_01

講  題 講  師 日期時間 地  點
投稿第一步,選刊工具靈活用 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李明錦 2020/4/8 (三)
14:30-15:30
總圖
418大團體室
讓你的文章被看見—介紹學術社群 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江芊儒 2020/4/15 (三)
14:30-15:30
漫談期刊投稿及專利佈局 電機系 吳宗霖老師 2020/5/12 (二)
14:30-16:00
總圖
B1國際會議廳
海報論文工作坊—資訊內容、視覺化原則與實作
(鼓勵學員攜帶筆電)
圖資系 鄭瑋老師 2020/5/21 (四)
14:30-15:30
總圖
418大團體室
畢業前哨站—論文繳交流程大公開 圖書館閱覽組 陳欣妤 2020/6/4 (四)
14:30-15:30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活動洽詢|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如何使用Zotero收集書目?

學科服務組.江芊儒
在238期有介紹到Zotero的主要功能,其中簡易快速的收集文獻路徑是一大特色,以下將路經分為「從瀏覽器」、「從文獻庫」及「自行鍵入」三路徑介紹。《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博物館群: 

2020 臺大博物館群 志工招募

校史館營運組.楊蕙華
臺大博物館群於2007年11月15日正式啟動,彙集了國立臺灣大學九十餘年來教學研究資源的瑰寶。成員館計有:臺大校史館、人類學博物館、地質標本館、物理文物廳、昆蟲標本館、農業陳列館、植物標本館、動物博物館、檔案館及醫學人文博物館等十處。累積數以萬計的文獻史料、標本與藏品,不僅是珍貴的寶庫與資產,亦為豐富的社會教育資源。

館藏多元豐厚的博物館群,需要有熱忱的您,共同將博物館裡豐富的奇珍異寶與知識蘊藏,經由導覽及教育推廣活動,分享給更多的社會大眾。竭誠歡迎您加入!


報名資格|

1.
2.
3.
4.
5.
年滿18歲、高中以上學歷、身心健康;具導覽解說熱忱、喜愛聽/講故事、願意奉獻且能於服勤時間準時出勤者。
具推廣活動之教案設計能力及經驗者佳。
具自然、人文、歷史、社會及各領域專業知識者佳。
具外語能力(如英語、日語)者佳。
歡迎本校教職員工生(含退休)、校友、學生家長及一般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報名辦法|

1.
2.

3.
4.

簡章索取:請至臺大博物館群網頁下載,或至本校校史館服務台索取。
報名方式:
(1) 線上填寫報名表單
(2) E-mail報名或郵寄報名(請寄到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校史館)。
報名截止時間:2020 年 4 月 30 日(四)止。
經初審通過,將於 5 月中旬以 E-mail 或電話通知參加「臺大博物館群志工培訓講座」。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洽詢臺大博物館群辦公室,楊蕙華小姐 ☎(02) 3366-2362 ✉ hhy2001@ntu.edu.tw

Keep calm and study on

年(選單): 
民109年
月(選單): 
2月
期數: 
238

總圖書館學期間開放時間

閱覽組

特殊開館時間|
B1-5樓閉館,24小時自習室照常開放
4/2 – 4(四 - 六) 兒童節、民族掃墓節及補假
6/25 – 26(四 - 五) 端午節及調整放假
比照學期間週五開館(補上班、上課日)
6/20(六)
館內實施座位管制,校友、休學生請暫勿使用B1自習室
4/13 – 4/24 (一 - 五) 期中考
6/8 – 6/19 (一 - 五) 期末考

★ 108學年度下學期 ─  3/2(一)至7/5(日)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2:00 8:00-17:00
4F 多媒體服務中心 9:00- 21: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3/4(三)、4/7(二)、5/6(三)、6/3(三)、7/1(三)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24小時自習室 3/29、4/26、5/31、6/28 為當月最後一個週日,援例開放至17:00止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 討論區 8:00-22:00
3/29、4/26、5/31、6/28 為當月最後一個週日,援例開放至17:00止
B1 影印中心 9:00-20:00 不開放

午後電影院 ─ 病毒危機

推廣服務組

3/4(三)未來總動員 12 monkeys (1995) – 125 mins

2035年時致命的瘟疫流行,害死了大部分的人類,倖存者只能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地下。詹姆斯被指派回到地球環境尚未惡化前的過去,以改變人類的命運。沒想到他一回到過去,就被當成瘋子送進精神病院。詹姆斯說服了在那裡認識的凱薩琳接受他來自未來這件事,同時追查散播病毒的罪魁禍首。就在詹姆斯始終沒有線索,決定與凱薩琳一起逃走時,他發現了一直以來在找尋的那個人。

3/11(三)全境擴散  Contagion (2011) – 106 mins

貝絲安霍夫回國後一直感到身體不適,原以為是因為時差問題,沒想到兩天後卻因不明原因突然去世。不久之後,許多人開始出現同樣的症狀,剛開始就像是感冒,接著就是發作、腦出血致死。人與人的接觸,使得病毒不斷擴散,全球各地的感染人數迅速增加!隨著死亡人數激增,社會陷入無政府狀態,人們想盡辦法自保及保護所愛的人。情況越來越失控,到底這種病毒會不會被控制住呢?

3/18(三)危機總動員 Outbreak (1995) – 128 mins

來自非洲薩伊的一種致命性病毒在美國某個小鎮上爆發造成大量平民死亡,美國陸軍傳染性疾病醫學研究所的山姆丹爾上校奉派到非洲調查這種病毒;它可能比黑死病更致命,比流行性感冒更容易傳染,一旦爆發就無法收拾;他將不惜一切,圍堵著不讓病毒擴散全球。

3/25(三)末日情緣 Perfect Sense (2011) – 88 mins

一個新的疾病在世界各地蔓延開來,患者情緒漸漸失控,嗅覺、聽覺等功能也慢慢地消失,這個疾病被命名為「嚴重嗅覺症候群」(S.O.S)。流行病理學家蘇珊與餐廳主廚麥克在這逐漸崩解的世界相遇,他們無可救藥的相愛,但炙熱的愛情卻漸漸被疾病所吞噬,在感官功能退化後,是否還能保留原來的愛?

原圖中心2-3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二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37期館訊內容

【三月】原圖中心將放映二部深刻記錄臺灣歷史與人文風景的影片。《綠的海平線》以音樂人林強溫暖誠懇的聲音,娓娓道來二次大戰末期,臺灣少年工的故事;《美力台灣3D》則巧妙地將臺灣的自然風貌與匠人代表的文化底蘊結合在一起,呈現出臺灣最美的風景。

播放日期| 3/7、3/14、3/21、3/28 (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綠的海平線(普遍級)
播放時間|3/7、3/21 10:00-11:00(60 mins)
3/14、3/28 14:00-15:00(60mins)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募集8,000多名臺灣少年志願前往日本製造軍用飛機。本片呈現臺灣少年工在戰爭前後的人生起落,動盪時代裡只求生存的無奈、以及因時代改變而受翻弄的命運。
◎場次二

美力台灣3D(普遍級)
播放時間|3/7、3/21 14:00-16:10(78mins)
3/14、3/28 10:00-12:10(78 mins)

10 個瀕臨消失的臺灣美景,100 個將被遺忘的傳統匠師,靠 1 個半聾半盲的傻瓜導演,用 10 年去記錄。《美力台灣3D》告訴觀眾,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更是這些單純而深刻的工匠精神。

活動紀實: 

Master講堂「好想畢業!搞定你的畢業論文」系列講座 ─ 昆蟲學系張俊哲教授演講紀實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紀錄/昆蟲學系.張俊哲教授 修訂

Master講堂「好想畢業!搞定你的畢業論文」系列講座,2019 年 11 月 21 日昆蟲系張俊哲教授以「勝過實驗風暴 – 天使救援!」為題,探討實驗室內部人際關係。本次演講命題靈感來自甫上映的電影《全面攻佔3:天使救援》,張老師認為研究生的「心理素質」需要救援,希望透過個人經歷與觀察,讓正在面對人際關係衝突,而且天天陷入人際關係泥沼的碩博士生不再感到孤單無助。

進入實驗室之前的心理建設
雖然學術自由,但身為研究生的你,進入實驗室之後會發現真是不自由!因為除了環安衛規定,很多實驗室自己訂了不少法規。張老師提醒碩博士生進入實驗室之前,必須了解三項事實:(1)實驗室不是兒童樂園,是一個百分之百的專業場域,要有硬體與軟體的專業規範;(2) 研究所不是托兒所,碩博士生應具備獨立自主的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視自己為專業的研究人員 – 在養成階段即是專業人員;(3) 只要是成年人聚集的工作場所,就會衍生職場倫理,實驗室亦然。如同《天才的學徒》書中所言:「實驗室是一個具有獨特氣氛的複雜社會。」張老師亦指出:這個特殊的空間由指導教授、實驗群(含各年級的學生、博士後研究員、訪問學者)、支援群 (含行政助理、技術人員) 所組成,人際關係互動可能影響你一天的心情,甚至影響你的論文進展順利與否。

人際關係衝突在所難免
演講中張老師提及:研究生一定會遇到的兩大問題,一為學術問題(含資料找不到、實驗做不出來、沒有靈感和論述、論文寫不出來);二即為實驗室的人際關係衝突。根據張老師自己的經歷,即使他在劍橋大學時曾待在大家公認最和樂的實驗室,也會遇到人際問題,更何況其他有嚴重人際關係糾結的研究單位。很多學生因為被人際問題絆倒,天天到實驗室如坐針氈,直到畢業之前仍覺得十分痛苦,日後回顧研究所時光,盡是不愉快的記憶,很不值得。遇到衝突的時候,張老師建議不要站在衝突的最前線,更不要擴大衝突範圍,最好「決定」忍耐一下,或者向朋友家人傾訴,可能會釋懷不少。乍聽很老套,但卻可能很有用,待過實驗室一段時間的人一定會同意。如果才剛加入這間實驗室沒幾週,便發現自己無法忍受周遭的人際關係互動,建議趁早離開,另尋更合適的研究團隊。但也務必反躬自省,檢討是否為自己之本位主義作祟。

指導教授的影響力
在實驗室的多種人際關係中,指導教授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最為重要也最難處理,不管彼此親近或疏遠,都是論文進展順利與否的關鍵因素。如果研究生因與教授產生摩擦而感到氣餒,張老師推薦閱讀《天才的學徒》,可發現自己所遇到的難處很可能並非獨有,至少可寬心一些,而且會發現指導教授的影響力竟能如此深遠!該書作者Robert Kanigel生動描述四代師生之間的恩怨情仇,如論文作者排序引起的爭議,或是因獲獎榮譽歸屬不公,導致關係決裂;然而也有學生可與指導教授關係好到退休後仍每日通電話。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師生之間相處得好不好,實驗室甚至到第四代成員,遠在地球另一端,仍有一貫鮮明的研究風格,可見指導教授深遠之影響力。
張老師非常贊同Robert Kanigel的觀點:成年初期的年輕人尚未被定型,尋找學習的對象是一項重要任務;對研究生而言,就是找到一位好的指導教授,因他(她) 能引領學生認識研究領域的價值觀與重要人物,還可幫學生找到未來的合作夥伴、工作機會、研究資源;更重要的是,老師的品德、成就、生活方式更能成為學生欽佩及學習的榜樣。因此,張老師在演講當中也特別感謝曾經用心指導過他的導師與教授們。

就讀研究所的價值
張老師認為讀研究所的收穫不僅是取得學位,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質之鍛鍊,提昇面對挫折與苦難的能力。在演講的尾聲,張老師以 2009-2010 年美國職籃 NBA 季後賽標語 ”Amazing is sacrificing; everything but belief.” 來勉勵研究生:願意花投入研究工作本身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不管實驗做得順利與否,每天都應帶著肯定自己的心情走進研究室;走進研究室的那一刻,更應決定「我來讀研究所的目的是發現未知,完成學位,而不是來和老師與同仁天天處在人事之糾葛!雖然人際關係的問題很難避免,但請大家相信它和實驗問題都可在願意真誠面對的那一刻起,化危機為轉機!」這好似一個墊底的球隊,只要不自暴自棄,願意找出病灶改進,戰績就會爬升!更了不起的是,因為你有完成學位的信念與盼望,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加成熟,這就是讀研究所的價值。

最後,張俊哲老師分享以下書籍與電影,部分內容可作為處理人際關係的參考,或是面對學術研究挑戰時的正向態度學習。

延伸閱讀資料
【圖書】


天才的學徒:建構叱吒風雲的科學王朝
(Apprentice to genius: the making of a scientific dynasty)
走出宮殿的女科學家:從情緒分子到宇宙的身心網絡
(Molecules of emotion: the science behind mind-body medicine)
科學之路: 科學家的心路歷程
(The Art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電影/影集】

白宮風雲 (The West Wing)
全面攻佔1:倒數救援
(Olympus Has Fallen)
全面攻佔2:倫敦救援
(London Has Fallen)
迫切的危機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鐵面無私
(The Untouchables)
絕地任務
(The Rock)

瞄準學習靶心 HELP UP!2020年3-5月HELP講堂課程

學科服務組.黃瀅芳


漫長年假+寒假,開學就讓HELP講堂送上一杯醒腦咖啡吧!
想要寫篇漂亮的報告,來參加「善用Word與EndNote協助論文編排」與「論文寫作好幫手 EndNote X9」;想要論文言之有物,來試試「Web of Science與聚焦領域前沿」、「新版上線!化學資料SciFinder-n」與「PubMed與生農主題研究資源」;提升資訊素養與找資料技巧,我們有「查找Open Access資源與防範掠奪性期刊」與「圖搜!如何查找文獻中的圖片資料」;想要最方便的雲端閱讀,別錯過「Always Open 電子書與線上雜誌資源」!108學年下學期HELP講堂與你一起關鍵學習!

課程名稱 課程時間 課程地點 報名網址
善用Word與EndNote協助論文編排 3/17 (二) 14:20-16:20 總圖418大團體室 線上報名
「Web of Science」與聚焦領域前沿 3/19 (四) 14:20-16:20 總圖418大團體室
新版上線!化學資料庫 「SciFinder-n」 3/20 (五) 14:20-15:50 化學系121教室
查找Open Access資源與防範掠奪性期刊 4/28 (二) 14:20-15:20 總圖418大團體室
論文寫作好幫手「 「EndNote X9」 5/07 (四) 14:20-16:20 總圖B1國際會議廳
Always Open 電子書與線上雜誌資源 5/14 (四) 14:20-15:20 總圖418大團體室
「PubMed」與生農主題研究資源 5/19 (二) 14:20-15:20 總圖418大團體室
圖搜!如何查找文獻中的圖片資料 5/26 (二) 14:20-15:20 總圖418大團體室

◆ 講義及有錄影場次的影音檔會於課程結束後,置於【HELP講堂】網頁提供連結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活動洽詢|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書目管理軟體-Zotero簡介與安裝

學科服務組.江芊儒
Zotero由美國維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的Roy Rosenzweig Center for History and New Media於2006首創,當時是以Firefox瀏覽器的外掛程式問世,如今已更新至第5版,並支援Safari、Chrome與Firefox 瀏覽器,其優點在與瀏覽器的使用緊密結合,蒐集各種資料類型的書目都相當簡易迅速,此外,其為開放原始碼的免費軟體,開放各路好手們撰寫外掛功能,軟體和各類外掛程式亦供各界免費使用。《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歲末精采回顧,展望美好新年

年(選單): 
民109年
月(選單): 
1月
期數: 
237

總圖書館寒假開放時間

閱覽組

特殊開館時間|
1/23(四)- 1/31(五)農曆春節期間  B1(含自習室)至5樓全館閉館

2/15(六) 補上班、上課日  比照寒假週四開館

★ 寒假期間 ─  1/13(一)至2/16(日)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1:00 8:00-17:00
4F 多媒體服務中心 9:00- 20:00 12:00-17:00
閉館維修日: 2/5(三)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24小時自習室 1/19 為當月最後一個週日,援例開放至17:00止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 討論區 8:00-22:00
1/19
為當月最後一個週日,援例開放至17:00止
B1 影印中心 9:00-20:00 不開放

 

原圖中心1-2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一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36期館訊內容

【二月】原圖中心將與讀者分享二部跨越種族藩籬的動人影片,故事背景皆發生於美國。《白宮第一管家》改編自真人真事,揭開美國權力背後秘辛;《幸福綠皮書》英文片名源自美國60年代一本專為黑人出版的「綠皮書」,記載全美各地「黑人友善」場所,故事中兩位主人公正是在此背景下發展出跨越種族的深刻情誼。

播放日期| 2/1、2/8、2/15、2/22、2/29 (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白宮第一管家(輔導級)
播放時間|2/1、2/15、2/29 10:00-12:12(132 mins)
     2/8、2/22 14:00-16:12(132 mins)
西索以白官管家身份隨侍在政治權力核心旁長達34年,歷經七任總統任期。先後見證越戰爆發、水門案竊聽事件、約翰甘迺迪遭人暗殺與黑人民權運動興起等重大事件,而他不過是個備受種族歧視欺壓、社會最底層的黑人窮小子!當他堅守崗位地努力時,原本屬於他的幸福家庭卻開始分崩離析…...。
◎場次二

幸福綠皮書(保護級)
播放時間|2/1、2/15、2/29 14:00-16:10(130 mins)
     2/8、2/22 10:00-12:10(130 mins)
本片英文片名"Green Book"源自20世紀60年代美國「綠皮書」,記載全美各地「黑人友善」場所,在此時空背景下,知名非裔美籍鋼琴家唐準備前往南方保守地區巡迴演出,為了人身安全,他雇用一名義裔美籍保鑣東尼當司機,原本互看不順眼的兩人,最後發展出一段超越種族,階級和社會藩籬的動人友誼。

原圖中心主題書展:「守望自然‧綠色永續」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也是國際重要的環保節日。其源自於1970年的美國,由威斯康辛州的參議員和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兩人發起的
環境保護運動,同年4月22日在美國各地共有超過2000萬人響應參與,並促使國會迅速通過多項環境生態法案。活動的成功,讓現代環保運動就此展開,直到1990年,已有141個國家,共2億人參與「世界地球日」,許多國家紛紛設立官方環保機構,致力宣傳和實踐環境保護的觀念,從此世界地球日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

對現今地球而言,氣候變化是最首要的挑戰,近幾十年來,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愈來愈顯著,世界各地出現異常的熱浪席捲,不尋常的乾旱與大雨造成自然環境改變,氣溫增高則使南北極冰層加速融化,隨著海平面上升,低窪與沿海地區也將面臨被淹沒的危機。這些劇烈的氣候變遷,在過去二千年未曾有過,因此可說讓環境每況愈下的元兇,就是人類自身。環境保護的課題與地球上的每個人息息相關,自然生態的改變與人類的未來與生存互為因果。

原住民祖先的智慧是與環境共生,講求節制與平衡,他們敬畏自然,也留下許多動人的山海傳說,而生活於現代的我們,即便擁有足以改變環境的力量,更應該效法西雅圖酋長,如同嬰兒愛母親一般地守護這土地、空氣和河流。為響應即將邁入50周年的世界地球日,原圖中心特別整理館內與環境保護、自然書寫等相關主題的館藏,讓讀者能從閱讀開始,關心地球,珍視自然生態,對全球暖化等環境議題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並落實環保行動於生活中,讓這顆美好的星球可以綠色永續!

展出清單|https://tiprc.apc.gov.tw/blog_wp/?p=17045
展出時間|2020/1/2 - 4/30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活動紀實: 

「非常偵探—冷硬派推理小說書展」活動報導&
徵求目擊者—讀者推薦書單出爐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2019年11月舉辦的「非常偵探—冷硬派推理小說書展」已順利結束,配合主題設計的徵求目擊者—好書推薦活動,很開心受到讀者的熱烈響應,收到雪片般的推理目擊單。


- 左:書展會場/右:「徵求目擊者」好書推薦活動,獲得讀者們的熱烈響應 -

經彙整後,總計收到77張推理目擊單,推薦36位作家共64本推理好書。最受歡迎的當屬多產作家東野圭吾,有13部作品獲得同學推薦,其次為永遠的謀殺天后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有5部作品受到讚揚,福爾摩斯的創造者柯南.道爾(Sir Arthur Conan Doyle)、著有暢銷書《達文西密碼》的丹.布朗(Dan Brown)、以及幽默推理見長的東川篤哉等作家,則各有3部作品鸁得讀者青睞。若以國別區分,有36部作品來自日本,其次依序為英國12本、美國10本,臺灣則有3本作品獲得推薦。
國家 作品數量 作者數
日本 36 18
英國 12 6
美國 10 6
臺灣 3 3
法國 1 1
香港 1 1
挪威 1 1
總計 64 36

 

- 讀者推薦的推理小說及用心填寫的推理目擊單 -


這64本讀者推薦的推理小說,目前館內有館藏的有56本,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借閱,若為外借中則可先行線上預約。館內無館藏的圖書,也歡迎校內同學利用臺師大、臺科大館藏目錄查詢,並申請三校借書一卡通用服務,服務開通後即可持本校教職員工證或學生證至合作館借閱圖書。

這次活動獲得許多推理愛好者的響應,不僅推薦各種類型的推理小說,更用心說明推薦理由,令館員相當感動。在讀者推薦的書單中,有不少作品是館員自己也沒看過的,很開心有這個機會讓推理同好們彼此分享交流,不論是講求「動動灰色腦細胞」的安樂椅神探,或是四處奔走的硬漢偵探,相信只要能帶著讀者一起抽絲剝繭,享受推理解謎樂趣的都是好偵探!

本次讀者推薦的書單也納入「2019聖誕脫單計畫之Blind Date with a Book」的活動中,館員們特別找出還在架上的圖書,利用黑色書面紙進行包裝,並在包裝外面放上目擊者的推薦理由,成為讀者盲目約會的候選書之一,此類「推理盲書」往往一上架就被借閱一空。

您是否也好奇,推理書迷們究竟推薦了哪些好書呢?歡迎至本次非常偵探主題書展網頁下載「徵求目擊者─讀者推薦書單」,趕快來看看有哪些書您還沒看過,以及有哪些朋友推薦的推理小說與您英雄所見略同!

2019聖誕脫單計畫之Blind Date with a Book 活動報導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從2016年開始,圖書館每年都會舉辦Blind Date with a Book活動,Blind Date with a book(以下簡稱盲書)的活動概念早在國外圖書館、書店盛行,本館在2016年6月舉辦「創異X創意」書展時,首次推出「Blind Date with a Book: Spice up your reading life!」創意借書體驗活動,將館員特選推薦書籍精心包裝,附上提示內容讓讀者隨機借閱,該創新方式帶給讀者不同的閱讀驚喜。2017年12月及2018年12月接連辦理「聖誕快閃書展 Blind Date with a Book」、「聖誕交換禮物之Blind date with a book」,同樣受到廣大迴響與好評,於是在眾多讀者的建議下,盲書就此成為總圖長期辦理的閱讀推廣活動。*

- 書展現場與活動海報 -

2019年的盲書主題為「聖誕脫單計畫之Blind Date with a Book」,希望在充滿歡樂與溫馨的節慶中,幫助架上的圖書脫離孤單。館員每到辦理盲書活動時總是痛並快樂著,開心的是透過包裝隱藏書籍原有的書封與文案,可以讓更多的「樸質好書」被看見;痛則來自肌肉痠痛或頭痛,因為每一位館員要負責至圖書館各類號架上挑選至少65本書,再將其一一包裝,此外要為每一本書撰寫提示內容,也是相當燒腦,過程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細節作業,更多盲書活動背後的故事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參考近年的盲書活動報導。

- 左:進行前置作業的館員/右:圖書館自製包裝紙 -

本次盲書活動的亮點,是圖書館特別自製的包裝紙,共有兩款,一款選用本館特藏《田代安定文庫》內的植物圖譜加以設計,經典的紅綠配妝點聖誕氣息,另一款以圖書館建築搭配經典的雪花與花環等元素,傳遞滿滿的聖誕祝福。

短短 10 天,我們上架了 350 本盲書,共借出 346 本,我們特別在每一本盲書包裝時加放一張配對小卡,期待讀者回饋約會心得,活動結束後總計收到 88 本盲書借閱者的回覆,有人表示找到命定的好書,也有讀者反映此次約會毫無火花,獨一無二的包裝紙更是受到許多人的稱讚,感謝所有參加活動的讀者,讓圖書館得到許多寶貴的意見。

以下摘錄部份讀者的回饋:
「超~級~有~趣~ 首先包裝紙找的很好也包裝的很用心,一副就是『來拆開我吧』的感覺。約會對象的自我介紹也蠻酷的,雖然我完全沒想到此書的作者是住在馬來西亞」--《芝士蛋糕和我們的貧窮》

「實在可惜無法和作者的文字有所交織,對於書中所要傳達的意象不甚有感觸,不過相信若是恰巧遇到能激盪心弦共鳴心波漣漪的讀者,本書仍不失為一本精巧細緻的詩集」--《致那些我深愛過的賤貨們》   「很特別的體驗,若是平常我一定不會從書架上拿起這本書閱讀,覺得是一次有趣的經歷」--《還我本來面目:如何接納自我和欣賞生命》
     
「每一本都很好奇是什麼書,好想每一本都借啊啊啊」--《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   「很可愛的小巧思,喜歡這種驚喜的感覺,也給自己一個跳脫平日選書類型的機會。」--《今治毛巾的美學》
     
「本身是戲劇系的學生,能夠遇到這本充滿演藝圈偶像人物的書,簡直就是宇宙送來的禮物!」--《燈火紐約說人物》   「超棒!!!這次的包裝紙爆炸美 我好想要包裝紙或相同花紋的周邊商品!!!書本人是不用說了,關鍵字下得超準,就是我想的那樣,優秀。」--《活在古代不容易》
     
「如果不是有這個活動我不會有機會接觸到這本書,因為他被翻到超舊的@@但是是一本很讚的書!謝謝你們」--《背後歌》


在這邊館員也分享一個小故事,有一本盲書在館員上架後,隔天補書和再隔天補書時,這本盲書都還是屹立不搖的在架上,館員內心OS看來這本書似乎等不到知音了,終於在活動的倒數兩天這本書被借出了,更驚喜的是,我們收到這位讀者的回覆,讀者用心地寫下閱讀心得,並對這次的約會給予「Perfect Date. 完全就是命定的書啊」的最高評價,所謂的「等待有緣人」,想必就是這個意思吧。

每年都有同學反應,好奇每一本盲書下的真面目,今年的盲書書單已放到「2019聖誕脫單計畫之Blind Date with a Book」主題書展網頁,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往下載。

在擁有超過400萬冊實體館藏的圖書館裡,對架上的每一本書而言,每一次的外借都是如此珍貴,書的價值在於閱讀啟動的那一瞬間,讓人和書與作者之間有了交流與對話,期待盲書活動所帶來的小小驚喜可以在讀者的心中萌芽,嘗試跳脫閱讀的舒適圈,下次有機會來圖書館,不妨到二樓、四樓的書庫區走走,隨意瀏覽架上圖書,也許會有想不到的驚喜與收穫。


* 摘錄自李嫣紅,「2018聖誕交換禮物之Blind date with a book—活動報導(一)」,臺大圖書館館訊225期(2019年1月)

延伸閱讀
魏怡君、鄭惟中,「Blind Date with a Book! 創意借書體驗:看館員如何創異行銷圖書館館藏」,臺大圖書館館訊195期(2016年 7月)
李嫣紅,「2018聖誕交換禮物之Blind date with a book—活動報導(一)」,臺大圖書館館訊225期(2019年1月)

2019年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活動紀實

採訪編目組.鄭岱杰

教育部委託臺灣大學圖書館辦理「我國加入OCLC管理成員館計畫」,並於2006年12月26日成立「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迄今已邁入第14年。為使成員館瞭解OCLC與國際圖書資訊界之發展趨勢及聯盟執行成效,並促進圖書館間的經驗交流,2019年11月29日(五)於本館國際會議廳舉辦「2019年臺灣OCLC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除了例行的聯盟執行成果報告、會員提案討論及表揚儀式之外,並有專題演講,同時舉辦新任聯盟主席選舉。上午更規劃會前活動,參觀本館的高密度自動化書庫。

OCLC臺北辦事處正在籌備設立,邀請楊舒萍經理以「Simply, Effectively, and Securely ~ Hosted EZProxy」為題,分享OCLC編目服務外,另一圖書館常用的產品,同時報告成員館在OCLC原編上傳的成績,也說明將在臺灣提供更多服務。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陳亞寧副教授對於數位圖書館、書目本體論與鏈結開放資料等有深入的研究,以「Catalinking: Catalog Linking [or|and] Link Cataloging」為題,詳細介紹Linked Data與書目紀錄的關係,並讓與會同道了解未來資訊組織的重大改變與工作內容。
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三者都是重要的資訊傳遞與保留機構,聯盟邀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王麗蕉主任以「試以檔案來源理論探析圖、檔、博在資訊組織的合作發展」為題,分享近年在檔案館的實務經驗,以及與不同單位合作的過程,也期待未來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甚至與美術館間,能有更多的合作與交流。


- 左:OCLC臺北辦事處楊舒萍經理/中: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陳亞寧副教授/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王麗蕉主任 -


聯盟依往例舉行頒獎儀式,表揚各級成員館原編上傳量與使用量第一名、全聯盟前三名。會上並報告2019年聯盟營運成果,也期盼有更多圖書館加入聯盟。今年會員大會同時舉辦新任聯盟主席選舉,本館陳光華館長獲票選為下一任聯盟主席,任期至2022年底。


- 陳光華館長與得獎者合影 -

本次會員大會共計66個單位124人次與會,與會館員熱烈交流,不僅促進圖書館同道拓展視野,也透過聯盟會員大會,加強聯盟凝聚力,期待聯盟永續經營。當天會議圓滿落幕,明年再會。

Master講堂「好想畢業!搞定你的畢業論文」系列講座 ─ 寫作中心蘇虹菱老師演講紀實

學科服務組.蘇筱喻

Master講堂「好想畢業!搞定你的畢業論文」系列講座,2019年12月11日邀請寫作中心蘇虹菱老師講授「這樣寫,更有說服力──實用的學術寫作句型」,本場次參與人數踴躍,同時獲與會者熱烈迴響,當日演講精彩內容分享於下。

提到學術寫作,老師開門見山地說,撰寫學術論文必須從各個面向逐一建構,一層層從字句到段落,缺一不可,考量的重點包括:(1)用詞精準及句子語意完備;(2)文句之間的承接關係;(3)段落之間的發展與銜接。
以下分別以「文句的構成」、「段落發展的原則」以及「學術論文常見寫作句型」三大要項,擇摘老師分享及提醒的重點。

一、文句的構成
1. 掌握中文的構句原則:題旨+表述
寫文章的第一步,必須掌握主要的「題旨」,也就是抓到句子的核心重點,再從題旨向外發想,撰寫相關「表述」,有了題旨與表述,方可幫助自己整理想表達的句子。然而發想之初最為困難,有想寫的東西但不知如何下筆時,老師建議可以養成打草稿的習慣,先試著用淺白的口語寫下來,再行補足訊息,調整用詞。

2. 善用事理標記

善用不同「事理標記」的銜接和替換,能使句子結構乾淨簡明,讀者也能較易擷取所要傳達的資訊。所謂「事理標記」可分成三種屬性,說明如下:
(1) 並列:後面的句子是替前面的句子列舉或增添訊息。
    ☞ 可善用詞彙:接著、然後
(2) 因果:句子具有因果關係。
    ☞ 可善用詞彙:由於…...因此...…
(3) 轉折:後面的句子和前面的句子之間的事理、情境對反,常見於人文學科的論文寫作,具有延伸、反駁、補足的意義。
    ☞ 可善用詞彙:然而、即使

二、段落發展的原則
學習完文句的架構與銜接後,接下來要針對段落的發展進行解析,構成段落的重點句型有三項:
1. 主旨句:表現主要的話題,通常放在段落的開頭,但若是具歸納性質者,可放在段落的最後。

  常見的主旨句:
(1)指出分析的對象及切入點,闡明分析的內容與順序。
    ☞ 可善用詞彙:以下歸納出……、用途有N種
(2)比較對照,一開始就提出要比較的兩個對象。
    ☞ 可善用詞彙:兩者差異為……、優缺點如下:
(3)界定「定義目的」及「適用範圍」。
    ☞ 可善用詞彙:關於……的定義
 

2. 支撐句:支撐整個段落提出的主題,可以用論證或舉例的方式輔助。
3. 結論句:結束整個段落,例如以評論方式收尾。

三、學術論文寫作常用句型

學術論文的結構不外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文獻探討、研究方法與結論等,以下分別羅列各個章節的關鍵重點。

1.

2.

3.

4.

5.

研究動機:旨在「指出缺口,建立研究的利基」。學術論文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補以往之不足。
☞ 可善用句型:目前仍未有全面的……、以往的研究限制,現在從另一面向……
研究目的:具體指出待完成及待改善事項。不同領域可用相異句型呈現,如:條列式、段落式、問題式,切記結論的段落必須呼應研究目的。
☞ 可善用詞彙:探討、檢視
文獻探討:透過整理文獻過程,確立研究的重點,不能只是塞滿未消化的文字。所以記得要寫「開場白」,以解釋為何選擇這些文獻,以及說明文獻探討的順序依據。
☞ 可善用句型:過去的研究……、少有人注意……
研究方法
☞ 可善用詞彙:運用、採用、比較
結論:總結自身的研究,並思考對未來發展的意義,無論是在知識領域上的深入探索或是具體的應用層面,都應在結論點出。
☞ 可善用句型:對未來的……奠定基礎、邁向……的第一步、促進……的發展


整場演講座無虛席,內容十分豐富,老師也不時與大家互動討論,從老師有趣的教學經驗分享中,與會者能夠辨識許多學術寫作常見的症狀,獲益良多。最後,老師推薦兩本臺由大寫作教學中心所著的寫作教材,也歡迎大家多多利用圖書館館藏:

1. 從字句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
2. 從段落到篇章:學術寫作析論技巧

 

將月旦法學知識庫的書目匯入EndNote

學科服務組.李明錦、陳芷洛
「月旦法學知識庫」是法律學領域常使用的中文資料庫,但其資料庫結構沒有提供批次匯出書目的功能,因此,本館館員針對月旦的期刊文章書目編寫Filter,方便使用者將書目匯出至EndNote。《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2019臺大人最愛電影館藏TOP 20

典藏服務組.張端桂
2019臺大人最愛電影館藏 TOP 20,片單相當多元精采,有動畫片、科幻片、愛情片、驚悚片、奇幻片…...。在這麼多電影中,冠軍是由日本動畫家新海誠的作品《你的名字》拔得頭籌;亞軍則是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愛情片《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榮獲奧斯卡六大獎項的《樂來樂愛你》則位居第三;第四名是唯一上榜的國片《血觀音》。

這次的上榜片單中,多數都是近幾年發行的電影,但其中有兩部90年代的作品,堪稱經典,分別是排名第8和第12的《楚門的世界》(1998年上映)和《愛在黎明破曉時》(1995年上映)。

好作品總是禁得起時間的考驗。您心中的經典電影,又是哪一部呢?
多媒體服務中心歡迎您來看電影,感受經典的魅力!


排名 片名 索書號
1 你的名字 = Your name = 君の名は  (VV) 987.85 0230-4
2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Call me by your name  (VV) 987.83 4421-12
3 樂來越愛你 = La La Land  (VV) 987.83 7031
4 血觀音 = The bold, the corrupt, and the beautiful  (VV) 987.83 4674-3
5 一級玩家 = Ready player one (VV) 987.83 3216
6 華爾街之狼 =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VV) 987.83 3624-6
7 小偷家族 = 万引き家族 (VV) 987.83 6043-12
8 楚門的世界 = The Truman show (VV) 987.83 7741-3
9 可可夜總會 = Coco (VV) 987.85 4422
10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VV) 987.83 3024-9
11 列車上的女孩= The Girl on the Train (VV) 987.83 5313-1
12 愛在黎明破曉時= Before sunrise (VV) 987.83 4412-4 2013
13 跳躍吧!時空少女 = 時をかける少女=. The girl who leapt through time  (VV) 987.85 2742
14 牠 = It (VV) 987.83 7761 2017
15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 In this corner of the world  (VV) 987.85 2232
16 逃出絕命鎮= Get Out (VV) 987.83 4010-7
17 不存在的房間= Room (VV) 987.83 0022-5
18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VV) PN1997.2 I5884 2015
19 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VV) 987.83 0052-3
20 水底情深 = The shape of water (VV) 987.83 2760-6

聖誕不孤單,we wish you a merry READING night

年(選單): 
民108年
月(選單): 
12月
期數: 
236

你申請三校借書一卡通用服務了嗎?

閱覽組.郭美玲

你申請「三校借書一卡通用服務」了嗎? 國立臺灣大學系統為增進三校圖書資源服務合作與交流,自數年前即提供「三校借書一卡通用服務」。本校專任教職員工(不含研究助理)、博士班、碩士班及大學部在學學生,申請後即可直接持有效證件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圖書館進出並借閱圖書,每人可借10本書,借期為30天,並可續借1次或以最長借期60天為限,但不提供預約服務。

若您尚未申請,歡迎上網確認將個人讀者檔轉至臺師大及臺科大圖書館之意願(按此回覆調查意願),申請後,視合作館轉檔作業進度,約10個工作天內開通服務。開通後您就可以使用教職員工證或學生證至合作館借書囉。

*因各校身份類型眾多,開放服務範圍係三校共同議定,若您無法申請本服務,歡迎到圖書館借用館際合作借書證至合作館借閱圖書。

2019聖誕脫單計畫之Blind Date with a Book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叮叮噹♫ 叮叮噹♫ 聖誕佳節倒數中!每到12月,圖書館架上的圖書就開始蠢蠢欲動,等待著被包裝、被借閱,期待在聖誕夜「成功脫單」,與命定的讀者相遇。

您是否也準備好,在聖誕夜擺脫孤單,與未知的圖書來場怦然心動的約會?「聖誕脫單計畫之Blind Date with a Book」即將展開,盼能用一本本神秘好書,許你一個merry READING night !

活動時間|2019.12.16(一)-12.25(三)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一樓閱覽區
注意事項|活動期間每日限量提供30本,9:00準時上架!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 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意郵未盡:重溫手寫的美好」心有所鼠賀年傳情活動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鼠不盡的思念,蘊藏於熟悉字跡,
鼠不完的感激,滿溢在字裡行間。
鼠不清的祝福,盼望能細細傳遞,
鼠不停的期許,但願會一一實現。

此時此刻,你的心鼠於誰?
就讓隻字片語,飛躍千里,直達心裡。

活動期間凡至流通服務台臨櫃讀者,只要對館員說聲「新年快樂」即可獲得限量鼠年明信片,您可寫給自己、家人、同學、朋友、師長等任何人,填寫後投入圖書館郵便局臨時郵筒,館方將於活動結束後免費為您寄出明信片。值此農曆歲末年終之際,願館員、讀者和遠方收信的親友們,都能感受來自臺大圖書館的溫馨祝福。

活動時間:2020.1.2(四)-1.12(日)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流通櫃台、社科圖流通櫃台、醫圖流通櫃台
活動對象:本校教職員工生
注意事項: 每人限領 1 張,免費寄送。期間限定總圖 300 張、社科圖與醫圖各100張。
       所有投入本活動臨時郵筒之明信片,將於活動結束次日(1.13)統一寄出。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醫學圖書館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原圖中心12-1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十二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35期館訊內容

【一月】本月份原圖中心挑選 2 部以幽默觀點探討沉重議題的劇情片,劇情有趣卻又發人省思。上午場《追拿吉普賽》是部「馬背上的公路電影」,導演透過黑白影像,呈現 19 世紀歐洲封建社會景況,以古諷今提出對當代羅馬尼亞社會問題的反思;下午場《黑色黨徒》則改編真實事件,一名黑人警探,為阻止黑人平權運動可能引發的暴力事件,以臥底身分加入3K黨,展開一連串驚險的調查行動。

播放日期| 2020.1.4、1.18 (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追拿吉普賽(限制級)
播放時間 | 10:00-11:45 (105mins)

1835年的羅馬尼亞,一對警官父子,奉命追緝一位與女主人有染而逃跑的吉普賽奴隸,片中兩人一邊聊天,一邊騎馬越過整個國家,這些對話,偶有詛咒,偶有醒世良言,如同一首首粗獷宏亮卻能撼動人心的歌謠,迴蕩在一望無際的平原山野間。
◎場次二

黑色黨徒(限制級)
播放時間 | 14:00-16:15 (135mins)

本片描述1970年代,來自科羅拉多的年輕非裔警探為了阻止黑人平權運動可能引發的暴力事件,與猶太裔搭檔臥底潛入白人至上主義的3K黨,滲透集會,面對同事的種族辱罵,展開一連串驚險又荒謬的調查行動,最後甚至成為領導之一的傳奇故事。

「數學 X 黑洞」書展

學科服務組.楊韻蓉

知道嗎?今年天文數學界爆發了一件大事,就是人類有史以來首次拍到了黑洞!
來自全球超過200位科學家共同合作,利用不同的演算法,處理來自世界各地天文臺觀測所獲得的數據。這次得到的最新數據利用數學的理論可以估計出黑洞的質量,這些理論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息息相關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以重力方程式來描述時空中的物質如何影響整個時空的幾何,顛覆了牛頓的古典時空概念,並成為廣義相對論的核心。科學家用重力方程式預測了黑洞存在、宇宙膨脹、重力波等等現象,後來一一獲得驗證。

為了慶祝此天文數學界盛事,這次書展將展出包括霍金、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以及Roger Penrose關於黑洞的著作,歡迎對黑洞有興趣的讀者一起來共襄盛舉。

展出日期:2019.12.15(日)-12.31(二)
展出地點:數學系圖書室(天文數學館2樓)
主辦單位:臺大數學系、臺大圖書館

智慧的原鄉 ─ 臺大舊總圖九十年紀念特展
A Dwelling Place for Wisdom: 90 Years of NTU Old Main Library

校史館營運組.吳鑫餘
臺大舊總圖書館陪伴無數的臺大學子,
也許從入學到畢業,
從被當到all pass,
從大學部到博士班,
從沒論文到有論文……族繁不及備載,
總之,在追逐知識的路途中,圖書館從來沒有缺席過。

你可能現在讀得很累,
4、50 年,或是更之前,
現在課堂上的教授們,
也曾是這樣整天不見天日地窩在圖書館。

時代在變,
以前用著紙本的閱覽證,填紙本書卡,
現在全部用一張卡解決。

但是一直以來,
每個時代的學生都是這樣用自己的青春與熱情與知識碰撞,可能受挫卻不曾被打倒。
我們都同樣面對一個巨大而難以直觀的事物,
企圖從小小的個人掌握其中的一小部分。



舊總圖書館見證了這群年輕人的奮鬥,
也見證了他們成熟後把知識送回這座大學寶庫。

90 年了,致一直陪伴我們的舊總圖書館,也致每個曾經或是正在奮鬥的「你」。

臺大舊總圖書館起造於1929年臺北帝國大學時期,同年11月29日前棟完工落成,今年適逢九十大壽。它歷經圖書館、古蹟劇場和校史館等不同身分,未來還可能成為博物館,因此臺大圖書館、校史館、博物館群共同策劃「智慧的原鄉」特展,藉由對舊總圖人文歷史的緬懷,期盼您也能支持在此蛻變出一座同為知識泉源的博物館。

主辦|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校史館、博物館群
贊助|美國北加州川流基金會
地點|臺大校史館川流廳
展期|2019.11.15(五) - 2020.9.30(三)
時間|週一至週日09:00至17:00(週二與國定假日閉館)

活動紀實: 

Master講堂「好想畢業!搞定你的畢業論文」系列講座 ─ 心理系吳宗祐教授講座紀實

學科服務組.黃庭霈
Master講堂「好想畢業!搞定你的畢業論文」系列講座,2019年10月16日邀請心理系吳宗祐教授分享「我們與論文主題的距離—淺談如何尋找研究方向,以工商心理學研究為例」。吳教授應用工商心理學的研究主題,剖析尋找研究主題的思考歷程,可歸納為以下四大方向:

1. Extension
針對既有研究發現,延伸出新的議題。像是既有研究的發現,是否存在著研究缺口?是否可以改變既有元素,或加入新元素?具體作法包含在探討X對Y的影響時,可探究哪些因素會影響X與Y的關係(調節變項);X與Y的中介機制為何(中介變項);除了結果變項Y外,是否可能有其他有意義的結果變項;前置變項X是否可進一步區分成不同的向度(如X1與X2),並對結果變項有不同的預測效果。

2. Challenge
挑戰既有觀點,提出截然不同的觀點,讓研究有趣,並讓人耳目一新。諸如:原本是會產生好處的管理方式,是否也會導致壞的結果;反之,原本是會產生壞處的管理方式,是否也會帶來好的結果。又如:假設X導致Y,是否有可能其實是Y導致X?試著將X、Y反過來,再去看X、Y的關係。或許原本以為原因的其實是結果;原本以為結果的其實是原因。此外,同樣的觀點,一定是放諸四海皆準嗎?是否為區域性的現象?

3. Integration
將兩個不同的觀點,整合在一個研究中。諸如:針對某個現象,甲理論可檢視其中部分現象,乙理論可解釋另一部分現象,是否有可能將兩個理論結合起來,以利解釋現象的全貌。又如:倘若丙理論在解釋某現象時,有一些限制,是否可以納入丁理論來補充丙理論之不足,以利提升理論的解釋力。

4. Experience
透過對實際經驗的反思,找出研究主題。可以是個人的親身經驗,也可以是新聞事件或社會現象,任何足以啟發思考的觀察都是一個契機。

吳老師針對文獻閱讀與搜尋,也做出若干建議。首先,可參考回顧性質的學術文獻,順著文獻的引用脈絡向前找、向後找,以滾雪球的方式找出更多相關文獻,吳老師也強調善用Web of ScienceScopus等引文索引資料庫的重要性。其次,閱讀文章時,請進行批判式閱讀,從各種角度檢視文章提出的論點是否可以增加或調整什麼?是否放諸四海皆準?也可以特別注意文章中的「研究限制與未來方向」(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中是否提到什麼值得探究的議題,並針對此篇文章寫下屬於自己的筆記或評論。閱讀完,找下一篇文獻來閱讀時,必須兼具深度與廣度,以系列性閱讀、瞭解來龍去脈來達到深度,以閱讀不同主題的文獻來達到廣度。鑽研過深有時容易卡關,建議廣泛閱讀,試著找出不同主題之間的關聯性。

吳教授在整場講座的末尾,也強調跨領域整合的重要性。跨學科廣泛閱讀或尋找合作夥伴,都能激盪出有趣的火花,許多學術研究上的重要突破皆來自於此。只要不侷限於既有框架,嘗試挖掘更多可能性,必能發現有趣的研究主題。祝福大家都能挑戰過去的想法,提出新的創見!


「自動化書庫大解密:Library ASRS Open House」活動報導

典藏服務組.范蔚敏

欣逢自動化書庫啟用屆滿周年,同時也為歡祝臺大校慶,圖書館於11月舉辦「自動化書庫大解密:Library ASRS Open House」活動,推出共計9場中英文參觀導覽。訊息發布後報名情況相當踴躍,幾乎場場額滿,更有醫學校區的同學參與,可見大家對於這座位在綜合教學館的書庫倍感新奇,紛紛想要一窺究竟。

圖書館自動化書庫為國內首座導入自動倉儲系統(ASRS)管理的書庫,藉由將圖書依尺寸分類存放的做法,讓有限空間發揮高密度的儲存效益,為本校增加了至少120萬冊圖書的典藏容量,此外,亦有助於降低管理成本,以及提供館藏恆溫恆濕的完善典藏環境。


- 來賓熱烈參與活動之盛況 -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何處,師生只要透過館藏目錄的「預約」功能,即可自行操作出庫,將所需圖書從地下書庫快速傳遞至一樓的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整個過程只需2分鐘,省下了找書時間,進而專注於研究學習本身。

透過本次活動,參觀來賓們不僅理解了本校館藏量之龐大,校內典藏空間不足的問題亟需透過高坪效方式解決;對此迥異於傳統圖書館的藏書方式更是大開眼界,直呼:「超酷!」、「好厲害!」。對於自動化取書的便捷、創新服務,留下了深刻印象。

DOAJ可以這樣查!取得OA且APC免費的期刊資訊

學科服務組.林秋薰

DOAJ 公開取用期刊指南幾乎是 Open Access 界最具知名度的參考資料,也是辨識掠奪型期刊的基本工具。今天帶您體驗DOAJ另一個不同角度的查找資料方法,協助您取得各學科領域裏是公開取用且文章處理費是免費的期刊資訊(文章處理費,即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簡稱 APC)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田中文庫植物圖譜》再版

特藏組.洪菀均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田中文庫植物圖譜》已於2019年10月再版。

田中文庫是臺大圖書館的重要特藏。該文庫原為田中長三郎教授(1885-1976)之私人藏書。田中教授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為著名的果樹園藝專家,專攻柑橘研究,曾任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學‧熱帶農學第二講座」教授及附屬圖書館第一任館長。田中教授生前即獲得多項榮譽;1976年以91歲的高齡逝世後,獲得日本天皇追贈銀杯一個,表彰其卓越的學術貢獻。田中教授於館長任內(1929-1934)蒐購「伊能文庫」、「Huart文庫」、「烏石山房文庫」、「上田文庫」、「桃木文庫」、「長澤文庫」等文庫,為今日臺大圖書館特藏資源奠定重要的根基。

田中文庫中大部分書籍為田中教授購自義大利之德國植物學家暨藏書家Otto Penzig之私人藏書(內含植物學家E.F. Nolte之藏書),多數為十五至二十世紀初義大利文、拉丁文、英文等十餘種歐洲語文之植物學、園藝學著作,其中許多書籍含精美的手繪圖片。此外並包括哲學、歷史、語言、文學等方面的著作。除Penzig及Nolte藏書外,本文庫亦含田中教授一生收藏之珍籍及手稿筆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田中教授的這批藏書入藏於本館,命名為「田中文庫」。


1998年,臺大圖書館與財團法人臺北市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合作,進行「田中文庫整編計畫」,並發行《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田中文庫植物圖譜》、《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田中文庫藏書目錄》、《田中長三郎教授著作目錄》等書。其中《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田中文庫植物圖譜》是由本校園藝學系、植物學系教授從田中文庫的書籍中挑選具代表性的植物圖片,並附上出處、學名及說明而成。書中包括許多世界著名的觀賞、食用、藥用、有毒及香料植物,分佈地區廣被熱帶至寒帶、歐洲至新大陸,也包括一些臺灣本地自生或栽培的品種。每一幅手繪植物,不僅線條細膩,而且色彩豔麗真實,極具觀賞價值。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田中文庫植物圖譜》出版後頗受喜愛,絕版後仍陸續有讀者詢購,因而本館決定再次出版。此次再版,不僅重現原書的精美圖版,更新增許多精彩的內容。本校園藝暨景觀學系名譽教授蔡平里老師特地為本書撰寫二篇文章:一篇介紹田中教授畢生與柑橘和書籍結下的奇緣,另一篇則根據近年發現的新史料,對Penzig Library的購入始末詳加考證探討。本校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退休教授謝長富老師則爬梳大量的文獻資料,翻新擴寫書中每幅圖版的說明,並自田中教授的手稿資料中挑選四張櫻花素描,附加詳盡的解說。

在此誠摯地邀請各方讀者一齊來欣賞這本學術與觀賞價值兼具的書籍。
書籍資訊:http://www.lib.ntu.edu.tw/node/1563#sp24


來點不一樣的偵探推理小說

年(選單): 
民108年
月(選單): 
11月
期數: 
235

非常偵探 ─ 冷硬派推理小說書展

推廣服務組

別讓名偵探柯南限制了你的想像!

除了福爾摩斯、金田一耕助、科學家湯川學,
還有另外一種偵探,
他們通常孤身一人,
奔走在黑暗之中,
依循自己的信念主持正義、
追求真相。

總館一樓閱覽區現正舉辦冷硬派推理小說書展,不僅有各國冷硬派小說,同時展出相關黑色電影等媒體資料,邀請您與各國的硬漢大叔們一起抽絲剝繭,挖掘事件背後的真相。

書展現場設有「徵求目擊者」活動,邀請推理同好們推薦你心目中的優秀偵探小說,即可獲得圖書館精美紀念品一份!詳細活動辦法請至書展現場觀看。

★書展期間書籍不外借,歡迎至館藏目錄先行預約!


★活動洽詢:☎ (02) 3366-4551 ✉ tulce@ntu.edu.tw

★推理小百科 冷硬派 Hard-boiled

源起於美國。「冷硬」一詞原為形容一次大戰時受過磨練的部隊軍人;用到推理小說中,即是指既冷酷又強硬的偵探角色,也有以警察為主角。在這一類型的小說中,動作場面較多,解謎比例減少,主要為寫實化的偵探角色導向小說,描述偵探如何憑著一雙硬拳和打不死的精神,執著地追尋真相。此流派也在四零年代衍生出黑色電影。

--引用自維基百科,〈推理小說〉。Retrieved from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如何用英語做簡報」專題演講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
外文系退休教授
周樹華老師主講─

*英語簡報技巧
*英語簡報結構
*英語簡報萬用句型
*清楚正確說英文


當天歡迎帶著您要詢問的資料(亦可存於個人行動載具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筆電),老師將為您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

演講時間:12/4(三)下午12:20-13:40
演講地點:臺大社科圖二樓簡報室
線上報名:http://bit.ly/31zW1ya
活動洽詢:☎ (02) 3366-8300 轉 55608 
       ✉ ntukoolib@ntu.edu.tw

* 本活動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 2 小時

午後電影院 ─ 依然年輕

推廣服務組

12/4(三)高年級實習生 The Intern (2015) – 121 mins

70歲鰥夫班,退休後不甘寂寞決定重返職場,以高齡實習生的身份加入了茱兒所創辦的時尚購物網站! 兩個世代的碰撞,他們找到了珍貴的友誼以及值得依靠的對象--他們彼此。
12/10(二)別跟山過不去  A walk in the woods (2015) – 104 mins

在英國旅居20年的比爾,決定搬回美國定居。他覺得要重新認識家鄉的最好方法,就是去爬著名的阿帕拉契山徑。於是在老友凱茲的陪伴下,兩個加起來超過一百歲的男子,決心靠著雙腳踏上超過三千公里的登山旅程!不過這一路上,凱茲不斷製造麻煩;兩人甚至在野外露宿時,被虎視眈眈的大棕熊驚醒。究竟他們能否順利完成登山之旅?

12/18(三)年輕氣盛 Youth(2015) – 124 mins

退休指揮家佛列德和電影導演米克在阿爾卑斯山渡假,相對佛列德對事業的毫不留戀,好友米克卻想拼出畢生的電影代表作。不僅是好友更是親家的兩人,悠然的生活很快就被打破。米克的兒子移情別戀,而要和佛列德的女兒麗娜離婚,麗娜憤而抱怨父親年輕時心思全在音樂和外遇上,而忽略她與母親,讓佛列德平靜的心再掀漣漪。

12/25(三)愛的禮讚 Salut d'Amour (2015) – 112 mins

在超市工作脾氣暴躁的爺爺星七住在一座即將進行都市更新的小鎮,每天除了忍受超市老闆長秀不斷遊說他同意城鎮再造計劃外,過著除了工作外毫無變化的獨居生活。直到認識了與單親媽媽敏晶一同開設花店的奶奶太后。與太后一起,他有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新奇體驗,但是隨著兩人感情的增溫,星七也漸漸發現他與太后的相遇並不是偶然……。


原圖中心11-12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十一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34期館訊內容

【十二月】本月份原圖中心將和讀者們分享一部紀錄片與一部喜劇片,兩部電影的故事背景皆發生於山林之間。上午場《靈山》以鏡頭凝視一位深居山中的太魯閣族耆老,由他以最熟悉的語言,緩緩道來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歷史記憶;下午場《山的那一邊》是部山林喜劇電影,描寫一段串起巡山員、盜木者、獵人及自殺客4人的意外旅程,故事輕鬆詼諧且療癒。

播放日期| 12/7、12/14、12/21、12/28 (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靈山(普遍級)
播放時間 | 10:00-11:01 (61mins)

數百年來,臺灣經歷過許多不同政權的統治,各種外來政權在這個島嶼上留下的痕跡,唯有原住民族親身經歷過。本片從一位太魯閣族老人的日常生活開始,以他的生命記憶,並穿插資料影像為佐證,帶著讀者看見當代環境帶給原住民族的影響及變遷。
◎場次二

山的那一邊(普遍級)
播放時間 | 14:00-15:53 (113mins)

充滿正義感的巡山員對日復一日穩定平淡的工作,感到有志難伸,她想和男友分手後離開此地。但談分手前,男友動之以情,說服她與獵人好友一起上山,尋回之前為了避開盜木山老鼠而偷偷藏起來的珍貴檜木,一段讓人料想不到的意外旅程就此展開......。

活動紀實: 

Master講堂「好想畢業!搞定你的畢業論文」系列講座 ─
『練好碩論基本功—給論文撰寫者的畢業指南』國立臺灣大學工管系 戚樹誠教授講座紀實

學科服務組.黃瀅芳

Master講堂「好想畢業!搞定你的畢業論文」系列講座,2019年10月8日首發邀請工管系戚樹誠老師分享「練好碩論基本功—給論文撰寫者的畢業指南」。戚老師以管理學院思考角度,建議研究生可專案管理自己的論文,執行與推動論文的完成。碩論基本功可歸納為三大心法:

做好心理建設,自我對話
在動筆之前,先與自己好好對話「為什麼要好好寫碩士論文?」除了論文是碩士學業的成果、代表專業知識與邏輯思考的提升外,也是未來求職的重要參考資訊、以及圖書館裡的公開典藏。同時要清楚追求的「目標」是什麼?是準時畢業、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發表期刊論文、或是純粹熱愛學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也要盤點與評估本身能力與資源,如寫作能力、可以運用的人際、學術資源等。

培養真實「功夫」,撰寫論文
一本已完成的論文有那些必要元素呢?首先要決定論文方向,接著擬定論文題目、提出研究問題;第二要確認研究架構與假說,決定研究方法;第三是查詢與蒐集研究資料,根據所蒐集的資料進行分析,並將分析結果比對假說。最重要的是注意自我時程的管理,撰寫時也要注意該學科領域慣用寫法、文獻與圖片引用,以及系所規定的論文格式。

莫忘學術倫理,關鍵細節
學術倫理是論文撰寫的重要細節,包含題目與既有學術論文不能太過雷同、研究構想來源是否會有爭議、文獻引用不全、抄襲、捏造抽樣過程及資料造假、操弄資料結果與研究發表列名等問題。這些都是重要的議題,值得花時間確實地釐清與執行。論文撰寫完成後請妥善安排口試,包含口試日期與地點安排、委員邀請與聯繫,投影片的準備,並記得維護口試委員討論過程的隱私與保密,應關掉相關錄音錄影設備。口試結束後寄發感謝函、回覆委員意見並與自己指導教授溝通進行定稿。

寫論文的過程,短期來看或許漫長又艱辛,總有研究不順利、書寫沒靈感的時刻,若遇到的困難已影響身心,請向指導教授、同學與輔導室求助。當論文完成,即將邁向畢業取得學位,這時回頭想想撰寫與研究的過程,再一次自我對話:有學習與成長嗎?有更加認識自己與研究夥伴嗎?有探究科學了嗎?你的論文不僅是研究的成果,而且也帶來自我成長的收穫。

Master講堂「好想畢業,搞定你的畢業論文!」系列講座11-12月暖心登場中。10月到11月我們已透過 4場講座與研究生分享論文撰寫的「基本素養」,奠定『發掘研究主題、訂立研究方向與方法的能力』培養基礎。11月底到學期末將以下列講座一起來紮根「具體能力」,成為一個『能搜尋文獻、結果分析與撰寫論文』的研究生,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系列課程:https://www.lib.ntu.edu.tw/node/1817#master
報名網址: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actID=20191923_05


「全新出發,趁勝追擊!We Can HELP」HELP講堂12月份課程!

學科服務組.黃瀅芳


時間過得真快,經過期中考洗禮,也來學一點商學知識吧!「變身財經分析達人—TEJ台灣經濟新報」、「掌握全球政商脈動—ABI/INFORM系列商學資料庫」將於12月登場,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課程名稱 課程時間 課程地點 報名網址
變身財經分析達人 — TEJ台灣經濟新報 12/10 (二)
10:20-12:00
總圖書館
多媒體中心
418
大團體室
線上報名
掌握全球政商脈動 — ABI / INFORM系列商學資料庫 12/18 (三)
14:20-15:20

◆ 講義及有錄影場次的影音檔會於課程結束後,置於【HELP講堂】網頁提供連結使用。

致力Open Access推動的SCOAP3計畫

學科服務組.吳銘群

SCOAP3(全名Sponsoring Consortium for Open Access Publishing in Particle Physics)是一個粒子物理領域期刊出版開放取用計畫,由歐洲的粒子加速器研究中心CERN主持,致力於推動粒子物理領域期刊開放取用。《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圖書館紀念品新品上市 — 特藏L夾

推廣服務組

A4尺寸L夾,是最實用的日常文具用品。參加研討會、參觀展覽,都能夠收集到各式各樣的L夾。但即使如此,每每看到設計特別、構圖美麗或別具意涵的L夾,還是會忍不住買下來。臺大圖書館所推出的特藏L夾,即有這種吸引您購買的魔力,原因就在於素材來自本館最珍貴的特藏資料,不論是清代的「樣式雷」、19世紀出版的《Birds of Asia》、《Pomologie française》、《本草圖譜》,或是田代、田中等各種專藏文庫中收錄的手稿與圖書,都有著美麗的花鳥植物繪稿,每幅皆精緻生動、設色典雅,再經由本館同仁的巧思巧手進行裁剪設計,為平凡無奇的L夾,穿上氣質滿滿、讓人耳目一新的新衣,讓每一位擁有特藏L夾的讀者,總是有著好品味與好心情。

A4尺寸L夾,是最實用的銅板價紀念品。本館每年推出三款限量特藏L夾,今年(2019年)分別採用圖書館館藏章、本草圖譜與田中文庫素材進行設計,各具不同意義與特色,歡迎喜愛臺大或鍾情臺大圖書館的您購買擁有。

臺大特藏L夾--
圖書館館藏章

圖書館館藏章通常蓋於圖書的書名頁正中央,是辨識為臺大館藏之主要依據,另有形狀不一的暗記章,蓋於正文內之固定頁,為辨識館藏的輔助依據。本款L夾蒐羅各時期之館藏章及暗記章(皆以原尺寸呈現),從「臺灣帝國大學圖書印」、「臺北帝國大學圖書印」到「國立臺灣大學藏書」,期間還有「臺北帝國大學預科圖書之印」,由中可窺見臺大校名之更替、校史之發展,值得所有臺大人擁有!

臺大特藏L夾--本草圖譜--木半夏
十分素雅的植物「木半夏」,取材自《本草圖譜》,為日本岩崎常正於文政11(1828)年所著,一套93冊,另有索引2冊;本館典藏的是大正年間重刊本中的84冊,為館藏日文線裝珍籍之一。《本草圖譜》分冊揭載山草、芳草、毒草、水草、穀部、菜部、果部、灌木等各類植物,不僅補中國《本草綱目》詳於說而略於圖的缺點,且廣泛收羅中、日之外的西洋特有植物,是當時十分珍貴難得的彩色植物圖鑑。

臺大特藏L夾--田中文庫
本款特藏L夾特別典雅,取材自田中文庫之植物圖譜,為薔薇科山楂之一種。田中文庫原為田中長三郎教授(1885-1976)之私人藏書,他是著名的果樹園藝專家,曾任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學‧熱帶農學第二講座」教授兼附屬圖書館第一任館長,專攻柑橘研究,本文庫多為植物或園藝相關資料,大多為1778年以前的植物學古刊本,尤以印刷術發明初期的4冊善本書(稱為搖籃期刊本)最為珍貴。


圖書館紀念品銷售地點|
臺大出版中心校總區書店(總圖書館地下一樓)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 8:30-17:00(例假日休息)
臺大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臺大校史館二樓)  ⌚ 營業時間:09:00-17: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二及國定假日休息)
臺大實驗林禮品銷售中心(農業陳列館一樓)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 9:00-17:00

更多圖書館紀念品  |http://www.lib.ntu.edu.tw/souvenir
臺大出版中心網路商店|https://shop.press.ntu.edu.tw/
校內單位大量訂購  |tulce@ntu.edu.tw; ☎ (02) 3366-2333(承辦人:李嫣紅)


我們與牠們的距離

年(選單): 
民108年
月(選單): 
10月
期數: 
234

專訪化學系牟中原教授:學術成就的聚合

學科服務組.翁雅芳
圖書館「臺大學術典藏NTU Scholars」(簡稱NTUS)是永久珍藏及向國際展現本校豐碩研究成果及學術能量之平臺,今年3月館員透過「前進系所」活動於系務會議介紹這個新平臺,旋即收到化學系牟中原教授的回應與服務需求,希望能在NTUS建置個人研究成果,永久典藏。

牟教授在臺大從事研究教學超過40年,圖書館協助老師於NTUS完成老師的個人簡歷,新增學術期刊文章、會議論文、研究計畫、指導過學生的畢業論文等,並上傳公開取用的全文,共計577筆研究成果紀錄及98筆全文檔案、18,667次SCI引用次數(統計至2019/8/22)。在與老師服務溝通的過程中,最令館員感佩的是老師看重每一位指導過學生的這份情感,深刻感受到學術成就不是僅SCI、SSCI,更有對每一位指導學生與畢業論文的投入心力,牟中原教授的個人學術檔案請見NTU Scholars頁面。


由於在協助牟老師建立研究成果時,老師提出許多對NTUS的建議與期待,圖書館為了讓平臺更符合研究者的需求,展現教師多元豐碩的研究成果,安排與牟老師進行訪談,希望透過老師的使用經驗將臺大學術典藏推廣至全校教師。

牟老師對於臺大做為國內學術研究的頂尖大學,圖書館建置NTUS典藏學術研究成果給予肯定。老師提到自己使用系統的經驗以及對這個平臺的期待,他說:「當研究需要與其他系所教師合作時,透過NTUS這個平臺可以很快速、全面地瞭解研究者的研究方向。」牟老師在臺大的研究教學生涯超過40年,指導近百位碩博士生,牟老師說:「學生畢業論文會送教授收藏,但這些資料都很零散,沒有完整建立,現在藉由NTUS平臺可以查到指導學生的畢業論文,也能連結到資料庫查全文。」牟老師的研究著作與執行的計畫豐碩有成,學術成果的展現相當多元,因此老師也特別關注平臺的使用,牟老師認為NTUS的多數使用者並不會經常操作,故平臺介面清楚友善、易於操作,加上完整的英文介面與資料更新,會讓NTUS的使用效益提升。

牟老師認為彙整研究成果的資料庫,最重要的是推廣與更新。除了現行已有的推廣活動外,老師提到新進研究生特別需要瞭解教授的研究主題,該平臺對新進研究生應會有幫助,圖書館可以在研究生書院時推廣。另外,牟老師也提出對NTUS的期待,「未來不僅是期刊文獻、專利發表等都能自動更新轉入,甚至是能夠典藏臺大舉辦的研討會論文集或論文摘要,這些會議資料通常只有主辦單位和參加者才能取得,圖書館可以思考如何以NTUS蒐集這類學術資料。」


老師們的每一項學術研究成果,包含出版圖書、發表文章、研討會簡報、研究數據集等等,都是成就今日臺大學術地位的重要積累,為教師及臺大永久典藏這些珍貴的知識軌跡是圖書館的重要使命。透過這次與牟老師訪談,讓我們更加堅定這項服務的信念與價值,NTU Scholars會繼續努力朝向「整合研究能量、促進交流合作、保存學術產出、推廣研究成果」的目標前進。

愛閱小沙龍:「我們與牠們」動物與人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

有一種愛,跨越物種;
有一種信任,不需要語言。

在我們眼中,牠們是友善、純真的共生夥伴;
而牠們眼中的我們呢?

此期以「我們與牠們」為主題,展出動物與人之間的逗趣感人故事,以及寵物飼育知識等相關館藏。歡迎您前來 2 樓門廳區翻閱精選佳作,也歡迎至 4 樓多媒體服務中心欣賞相關電影,感受我們與牠們互動的那份赤子之心。

「我們與牠們」動物與人館藏展
展出時間|2019/11/1 - 12/31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門廳+4 樓多媒體服務中心
書展清單|http://www.lib.ntu.edu.tw/node/3609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現場填寫館藏展滿意度問卷,就有機會抽神秘小禮物!

*「午後電影院」同場加映「動物與人」 主題電影,歡迎踴躍前來觀賞。


拉近與越南的距離 ─ 「越南語學習角落」開張啦!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

這是一個以活動為核心的交流平台,每週會有一個小遊戲,暖身及互動,歡迎對越南有興趣的同學、老師、朋友都能來參與;目標是可以正確地讀(發音)越南語,以及增加對越南現況的認識,並有校外參訪、越南美食、越南風聖誕PARTY!

  10/01 發音輕鬆學+自我介紹
10/08 字母輕鬆學+越南經驗分享
10/15 瞭解108課綱新住民語言教材
10/22 越南文化與特色物產
10/29 越南旅遊經驗談
11/05 期中考暫停一次
11/12 繪本停看聽
11/19 美食大集合 (校外參觀越南街並享用美食)
11/26 越南媽媽主場秀
12/03 臺大越南語老師阮蓮香分享
12/10 越南時尚通 (當天請穿著越南服飾來學校)
12/17 參觀東南亞書店「燦爛時光」(並享用美食)
12/24 聖誕Party
 


活動時間|
10/1開始,每週二下午14:20-17:10 
活動地點|臺大社科院圖書館 2 樓簡報室
線上報名| 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772
活動洽詢|☎ (02) 3366-8300 轉 55600 ✉ ntukoolib@ntu.edu.tw
主辦單位|臺大社會工作學系 臺大社科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
協辦單位|臺大國際事務處

社科圖英語學習諮詢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
找對方法,刻意練習!
臺大外文系周樹華老師指導,
不需預約,現場一對一免費諮詢。
全方位解決英語聽說讀寫問題!
邁向英語 skr skr 之路,就是現在~~

不須預約,現場免費諮詢。
歡迎自備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

服務內容:聽說讀寫全方位英語諮詢!
服務時間:10/16, 11/20, 11/27, 12/4, 12/11, 12/18
    (均週三)下午14:00-17:00
服務地點:臺大社科圖二樓簡報室
服務對象:臺大教職員生
活動洽詢:☎ (02) 3366-8300 轉 55608 
       ✉ ntukoolib@ntu.edu.tw

午後電影院 ─ 動物與人

推廣服務組

11/6(三)遇見街貓Bob A street cat named Bob (2016) – 102 mins

在街頭自彈自唱兼賣《The Big Issue大誌雜誌》的詹姆士,在家中意外發現一隻受傷的小貓。當時他正在戒毒,卻沒有因為經濟壓力棄牠不顧,反而耐心照顧牠直到康復,並將牠取名為「Bob」。Bob漸漸離不開詹姆士,他帶著Bob一起上街,吸引到不少關注,更讓詹姆士的經濟狀況逐漸好轉。他們療癒了彼此,不再讓彼此流浪。
11/13(三)夏綠蒂的網  Charlotte's web (2006) – 97 mins

描述一隻小豬發現世上最偉大的力量是堅定不移的友誼。韋柏是一隻原本要被主人丟棄,毫不起眼的小豬,其它的農莊動物都覺得他太天真也太傻了,只有住在屋椽的蜘蛛夏綠蒂把他當成一個好朋友。當其他的農莊動物說出韋伯即將面臨遭到屠宰的命運之後,似乎只有奇蹟出現才能救他一命,但是夏綠蒂決心拯救韋柏一命。

11/20(三)我的小牛與總統 La vache et le présiden (2000) – 89 mins

羅曼一家剛來到農場時,爸爸送給媽媽一隻母牛,並為牠取名為法朵。後來,媽媽懷了盧卡斯,法朵懷了愛娃,但都因難產而去世。孤單的盧卡斯與愛娃一起長大,如今新聞傳來狂牛症蔓延,大規模撲殺即將開始,傷心的盧卡斯突然想到,總統有權特赦被判刑的犯「人」!於是父子倆準備跟總統求情,請他饒了小牛一命。

11/27(三)牧羊小英雄 Little Mountain Boy (2015) – 106 mins

當冬春交替、乍暖還寒的時節,牧羊人家的小孩拿著牛鈴,漫步山頂將春天搖醒。烏爾辛一家人原本在山腳下過著幸福平靜的生活,沒想到一場意外讓他們失去一切。為了度過嚴寒的冬天,他們被迫變賣家產,包括最喜歡的山羊。面對鄰居的訕笑,他決定鼓起勇氣,上山找大的牛鈴,幫助家人度過難關,一起迎接春天的到來。


原圖中心10-11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十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33期館訊內容

【十一月】本月放映兩部環繞著海洋發生的感人故事。《夢想海洋》真實記錄退休教授蘇達貞率領16人設法打造獨木舟從自家划向大海,由訓練到準備啟航日本與那國島的尋夢歷程;《只有大海知道》是導演於蘭嶼田野調查後的深刻體悟,細膩道出蘭嶼上的人們時而感傷,時而破涕為笑的簡樸生活。

播放日期| 11/2、11/9、11/16、11/23、11/30 (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夢想海洋
播放時間 | 10:00-11:30 (90分鐘)

海洋學者蘇達貞,為了推廣親海愛海教育,將全數財產信託出去成立基金會,夢想打造一艘小船環遊世界。他以實際行動親近海洋,計劃從臺灣出發到日本沖繩,轉往關島、夏威夷…一路划到舊金山!本片紀錄蘇教授如何帶領16位年輕人,從訓練到準備啟航沖繩島的首發尋夢歷程。
◎場次二

只有大海知道
播放時間 | 14:00-15:37 (97分鐘)

《只有大海知道》改編自蘭嶼椰油國小舞蹈隊的真實故事,透過相依為命的祖孫親情、舞蹈隊老師對孩子無私的付出,讓孩子慢慢認識了自己、看見了自己內在的寶藏,也意識到自我存在的意義,並憑藉著勇氣,走出成長中的挫折,開創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活動紀實: 

「從前,有個布可塢」新生圖書館利用活動報導

推廣服務組.李百珣

108學年度新生圖書館利用活動「從前,有個布可塢」在推廣服務組企劃及相關組室同仁的動員協助下順利結束。活動實施期間自9月2日至9月27日止,參加者持著精心設計的中英文活動集印摺頁,依照指引,通過各個任務關卡的尋寶解謎,新生蒐集闖關成功的戳印,完成任務也一併認識了圖書館環境,對於不同類型館藏、服務設施還有延伸營運的特色有初步的了解。

- 熱烈參與活動的學生們 -

今年除了位於總圖書館的9個任務關卡,另有校史館及自動化書庫2個獨立關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列入獨立關卡的「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這是圖書館去年10月啟用而且是國內首次引進的設備,增加120萬冊以上的典藏空間。服務中心位於綜合教學館一樓,書庫設在地下二至四樓,透過自動倉儲系統的管理概念,提供快速且優質的服務。許多同學第一次知道有這樣的設施,透過現場播放的短片,對這套設備及相關服務留下深刻印象。


- 今年度首次於
自動化書庫新增獨立關卡 -

為了鼓勵新生參與,圖書館特別準備腳踏車、馬克杯、帆布袋等好禮送給新生,圖書館1樓參考書區設置「布可塢服務臺」在活動期間的週一至週五9:00-17:00間提供各樣任務諮詢、兌換任務完成紀念品等服務,有了抽獎激勵,參加者更是踴躍,服務臺人潮總是門庭若市。 抽獎活動選在9/4、9/11、9/18、9/25每週三舉辦,一共抽出24位幸運得主。


- 恭喜各個獎項的幸運得主 -

「從前,有個布可塢」活動舉辦期間,收到學生熱情的回應,許多新生在問卷上留言活動有趣又有意義、希望繼續舉辦,其中有一位學生從大一就每年參加,已經是第五次了。圖書館會繼續規劃更多有趣的活動,邀請大家共襄盛舉。活動雖已告一段落,歡迎您來利用圖書館多元豐富的館藏。

「全新出發,趁勝追擊!We Can HELP」HELP講堂 11 月份課程

學科服務組.黃瀅芳


開學暖身一個月過去了,有更清晰的學習藍圖了嗎?10月底到11月的HELP講堂有引文索引資料庫課程,歡迎一起來學習「滾雪球」找資料方法,不要再說相關文獻找不到啦!

課程名稱 課程時間 課程地點 報名網址
蒐集文獻第一站 — Web of Science 引文索引資料庫 10/29 (二)
10:20-12:00
總圖書館
多媒體中心
418
大團體室
線上報名
完美報告決勝關鍵—Scopus引文索引資料庫 11/12 (二)
10:20-12:00
躍升心理學家的法寶—
PsycINFO、PsycARTICLES心理學文獻資料庫
11/28 (四)
10:20-12:00

◆ 講義及有錄影場次的影音檔會於課程結束後,置於【HELP講堂】網頁提供連結

「哲學,也可以這麼有趣!」 ─ 閱讀書單推介

學科服務組.張媺媺

哲學乃是追求智慧的學問,學習哲學可以培養思考邏輯、建構論證等能力,但想認識「哲學」,又覺得哲學深奧難懂嗎?

其實圖書館有許多有趣而且易讀的哲學書籍,除了當做休閒讀物之外,也可做為認識哲學的入門書籍,一起來輕鬆認識哲學家、建立哲學概念吧!《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圖書館紀念品新品上市 — 肩斜背2用帆布袋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圖書館終於推出帆布袋,以總圖書館21公尺挑高門廳之建築線稿,結合特藏田中文庫之植物圖譜,不僅典雅獨特,恰到好處的文青風更是吸引所有人的目光!這款簡約精緻的帆布袋,採用厚度適中的帆布材質,輕巧背負毫無負擔,卻又十分耐用可裝圖書及各式物品,最特別的是同時提供100公分長背帶與60公分手挽帶,滿足您斜背與肩背的不同需求,不論上課、購物、泡圖書館或書店、輕旅行,圖書館肩斜背2用帆布袋都將是您最佳的陪伴。


- 圖書館肩斜背2用帆布袋,原價420元,本校師生特價 370 元 -


帆布袋已引人入勝,其包裝更討人喜歡。我們彙集3款刊載於19世紀圖書《Pomologie française》、《本草圖譜》,以及田中文庫的「橘子(橙)」圖譜,製作成臺大特藏夾鍊袋,做為帆布袋的外包裝,它既是專屬帆布袋的防塵保護袋,也能另做實用的小物收納袋。圖書館肩斜背2用帆布袋,將於本月下旬正式推出,送禮自用兩相宜,將是新學年最不容錯過的臺大/圖書館紀念品,歡迎大家至本校出版中心書店或網路商店選購。


- 臺大特藏夾鍊袋,亦可單獨購買,原價80元,本校師生特價 70 元 -

圖書館紀念品銷售地點|
臺大出版中心校總區書店(總圖書館地下一樓)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 8:30-17:00(例假日休息)
臺大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臺大校史館二樓)  ⌚ 營業時間:09:00-17: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二及國定假日休息)
臺大實驗林禮品銷售中心(農業陳列館一樓)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 9:00-17:00

更多圖書館紀念品  |http://www.lib.ntu.edu.tw/souvenir
臺大出版中心網路商店|https://shop.press.ntu.edu.tw/
校內單位大量訂購  |tulce@ntu.edu.tw; ☎ (02) 3366-2333(承辦人:李嫣紅)

洗淨你的一身菜味

年(選單): 
民108年
月(選單): 
9月
期數: 
233

身為一個student,一定要認識library — 2019圖書館使用手冊歡迎下載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為了讓臺大人更加認識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圖書館每年都會出版「圖書館使用手冊」,裡面從如何借書、可以借幾冊到如何查詢資料庫,都有詳細的圖文說明,讓同學輕鬆上手。2019圖書館使用手冊在圖書館網頁上即可輕鬆瀏覽與下載,喜歡紙本的同學,也歡迎到圖書館一樓服務臺取閱,所有關於臺大圖書館的know-how,都在這。

▍圖書館使用手冊電子版  http://web.lib.ntu.edu.tw/Publication/pdf/guide(2019).pdf


原圖中心9-10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九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32期館訊內容

【十月】本月份原圖中心將分享兩部描繪人與動物和環境深刻互動的故事。上午放映《天上的駱駝》,影片訴說蒙古草原上一家人踏上尋找出走駱駝的旅程,片中的遼闊風景讓人屏息。下午場《黑熊森林》則揭開臺灣黑熊的神秘面紗與其悲情的一面。

播放日期| 10/5、10/12、10/19、10/26 (上午播放場次一;下午播放場次二)
播放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場次一

天上的駱駝
播放時間 | 10:00-11:30 (90分鐘)

在蒙古草原上,相傳駱駝狀的雲朵帶來好運,而一隻白色的小駱駝就在這片天色下出生。但當時正遭逢嚴重乾旱,喜獲「天上的駱駝」的貝爾一家人為了賺錢養育家裡的小寶寶,被迫將牠賣給電影製作人。小駱駝被人帶走了,小駱駝的媽媽也離家出走,去尋覓牠的孩子。貝爾因此扛下任務,啟程帶回牠們。
◎場次二

黑熊森林
播放時間 | 14:00-16:07 (127分鐘)

場景從玉山國家公園核心的大分「有熊國」展開;一個深刻令人著迷、匯集豐富野生動物生態及原住民人文色彩的地方。1998年,一位還是博士生的女性動物學家與一名布農獵人,因為尋熊而在此蠻荒之境建立起深厚的革命情誼。本是帶著神秘色彩的臺灣黑熊,也因著這次研究,自此廣為人知。

午後電影院 ─ 有愛必勝

推廣服務組

10/3(四)溺水小刀 溺れるナイフ (2016) – 111mins

15歲的人氣模特兒望月夏芽搬離東京,來到遙遠的家鄉浮雲町,並在海邊邂逅了長谷川航一朗。夏芽被傲慢不羈的阿航深深吸引,阿航也對夏芽產生強烈的愛意。愛情讓兩人感到滿足,但在一次夏日祭典的夜晚,發生了讓一切變調的可怕事件……。受傷的兩人是否還能找回當初那耀眼的光芒?
10/8(二)親愛的初戀  Love, Simon (2018) – 110mins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但是對17歲的高中生賽門來說卻是件超複雜的事:第一、沒有人知道他是同性戀;第二、他也搞不清楚自己所愛上跟他有同樣困擾的匿名網友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了解決這兩個大麻煩,賽門展開一段爆笑又嚇人的解答過程,最後得到的答案竟改變了他的人生。

10/16(三)淑女鳥 Lady bird (2017) – 95mins

「淑女鳥」克莉絲汀娜麥克弗森是一名出身平庸的高三學生。她常渴望去追尋冒險、優雅和機會,但在她所就讀的加州─沙加緬度天主教高中裡找不到這些東西。《淑女鳥》述說同名女主角在高中的最後一年生活,包括初戀、演出學校話劇和最重要的申請大學過程。

10/23(三)愛人怪物 Closet monster (2015) – 89mins

奧斯卡在躲藏暗櫃的年少歲月中,唯一能坦然暢聊的對象,只有母親離家前送他的倉鼠。多年後,即將高中畢業的奧斯卡,與好友小潔有著一份若有似無的感情。但自邂逅帥氣的韋德後,奧斯卡和小潔的曖昧就此消散。他擔心這祕密會讓自己陷入悲慘命運,更擔心父親會否定自己。在逐夢壓力、家庭衝突催逼之下,暗櫃中的奧斯卡,即將出匣!


愛閱小沙龍:「Eternal Moments ─ 攝影與永恆片刻」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

快門一瞬,剎那永恆。
相機記錄的瞬間彷彿可以將時光定格,
永恆地保留那一刻。

攝影,讓人如此著迷。

此期以攝影為主題,展出光與影、人與物、貓犬萌寵等不同的攝影家與攝影作品館藏。歡迎您前來二樓門廳區翻閱精選佳作,從攝影者視角理解張張相片的意義與故事。也歡迎至四樓多媒體服務中心,欣賞與攝影相關的電影、紀錄片,進入迷人多樣的攝影世界。

「Eternal Moments

攝影與永恆片刻」館藏展

展出時間|2019/9/9 - 10/31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門廳+4 樓多媒體服務中心
書展清單|http://www.lib.ntu.edu.tw/node/3583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天降甘霖!
讓「拒當菜逼八!臺大新鮮人必看好書展」洗淨你的一身菜味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總圖書館於2019年9月11日至10月13日在1樓新書展示區舉辦「拒當菜逼八!臺大新鮮人必看好書展」,精選「我的觀察啦」、「擺脫塑膠人生」、「新生發展史」、「情字這條路」以及「最佳學伴」等五大主題,幫新鮮人們洗淨各種菜味,清爽迎接大學生活!
書展現場另外舉行期間限定的「夢想on board」小活動,歡迎今年度入學新生到此一遊,寫下對未來的期許,就有機會獲得圖書館紀念品福袋一份!詳細活動辦法請到現(ㄑㄧㄥˇ)場(ㄐㄩㄣ)觀(ㄖㄨˋ)看(ㄨㄥˋ)。


以下為部分好書推薦,完整展出內容歡迎到現場閱覽。

 我的觀察啦 
不論是自然景觀或人文風景,
身為臺大人才知曉的巷內資訊都在這
 擺脫塑膠人生 
掌握社交破冰術,
化解總讓他人臉僵的悲慘命運
✦青春、記憶、老臺大
從老照片看動人故事
✦四六事件與臺灣大學
從歷史事件定位臺大

✦好好拜託
哥倫比亞大學最受歡迎
的社會心理課

✦可以善良,但你
要有底線不當好人

好人與濫好人之間的差距

 新生發展史 
隻身在外好想家,奇怪室友打赤膊。
從前人經驗學習調適生活心態與型態,大步邁向未來

 情字這條路 
看清楚關係經營的眉眉角角,讓你感情生活不踩雷
✦想說的話,輕輕說
臺大學長姊們所能送出
最珍貴的禮物
✦人生本來就塗塗改改
學習不貳過的成長筆記書

✦學習,在一起的幸福
珍惜這份理解的心意

✦老派約會之必要
超寫實情愛宇宙觀

★展期間書籍不外借,歡迎至館藏目錄先行預約
夢想on board─
2019/9/11 - 9/30,10/3 於書展現場公布結果。

從前有個布可塢 ─ 召喚一級玩家前來挑戰任務

推廣服務組.李百珣 
每年的開學季圖書館透過活動關卡設計,讓新生同學親臨圖書館,藉由各站提示進行解答闖關,過程能順便了解圖書館各種資料的性質、空間位置,有助於未來求學期間善用圖書資訊資源。

任務一|人人有獎
持「任務本」蒐集9枚過關勳章,解開各關卡謎題,到總圖書館1樓布可塢櫃台填寫問卷,即可參加抽奬。到校史館及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參加獨立關卡,還可以額外獲得小禮物。

任務二|迎新大獎加碼抽
如果你是本校大一新鮮人,可以獨享抽出迎新大奬。每週三(9/4、9/11、9/18、9/25)還會固定時抽出新生限定的迎新大奬,共24位幸運玩家,除了腳踏車,還有經典圖書館帆布袋以及館藏章馬克杯。

任務三|封關大奬
9/27活動結束當日加碼抽封關大奬7-11百元禮券。


今年的活動主題「從前,有個布可塢(ONCE UPON A TIME IN BOOKWOOD)」由活動代言人布可人(BOOKMAN)介紹圖書館的各個關卡的特色,設於1樓中廳的布可塢活動櫃檯旁還布置了皮影小劇場,活動期間我們還會不定期的更換場景,點綴出皮影小劇場的活潑變化。

- 右:布可人介紹關卡特色 -


- 左:布可塢活動櫃檯/右:「從前有個布可塢」任務本 -

活動時間| 2019.9/2(一)-9/27(五)
活動對象| 迎新大獎抽獎資格限本校108學年度新生  (含大學部、研究所及轉學生),其他任務關卡歡迎所有讀者參與。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校史館、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另設獨立關卡。
活動洽詢| ☎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更多詳情請至活動網站查詢!

活動紀實: 

2019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紀實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臺大博物館群每年暑假聯合10個成員館共同舉辦「悠遊一夏 探索臺大: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今年已邁入第十屆。作為一個大學博物館,我們希望每年營隊的課程內容,猶如實驗的場域,讓各成員館盡情地發揮創意。各成員館也都用心地提出創新的課程構想,設計出別於以往的課程安排。原則上每館課程均有授課講解,搭配遊戲或實驗、DIY實際操作等等環節,增添課程內容的豐富度,也讓學員透過身體活動,加深習得知識並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三梯次共同開場課程 ─ 「臺大人生存寶典」@校史館 

講師介紹臺大著名景點、臺大學生生活等,
建立學員對臺大基礎的認識。

透過賓果連線遊戲,讓學員們彼此進一步的認識。

 第一梯次 8 月 19 日(一)       

動物博物館|
小小古生物學家
農業陳列館|
食「米」小學堂,搗麻糬體驗
檔案館|
拼湊鯨魚的記憶,鯨魚筆筒DIY

 第二梯次 8 月 21 日(三)       

人類學博物館|
阿奇出任務,圓山遺址大解密
地質標本館|
地質探險記,岩石與礦物
昆蟲標本館|
昆蟲大解密&昆蟲造型黏土DIY

 第三梯次 8 月 23 日(五)       

物理文物廳|物理魔法師 植物標本館|天生果子多利用:
我變!我變!我變變變!水果電池實驗
醫學人文博物館| 醫學的推手


博物館群各成員館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兒童學習體驗營,可說是精銳盡出;除了館員親自出馬,有的館舍還另邀請專業講師,或是額外招募系所的學生通力完成活動規畫。而作為博物館群總辦公室的校史館,包括三個梯次所需的12名隊輔,以及共同開場「臺大人生存寶典」課程的講師,均由修習暑期校史館服務學習課程的學生擔任。臺大學生充分利用了暑假時間,藉由博物館群營隊加深對校園的認識。隊輔們也提到,這一系列很多活動是他們平常較沒機會接觸的。

今年的兒童學習體驗營,由於廣發宣傳至全臺灣的國民小學,因此學員來自各地。報名繳費的學員中,有五分之一來自非大臺北地區,包含3名來自台中、3名來自彰化、4名來自新竹,真佩服他們,願意專程來臺北參加一日不過夜的營隊。並且,剛好兩對參加第三梯次有醫博館的兄弟檔,他們之前也都參加了中部某大學舉辦的醫學營,在臺大營隊又相遇的他們,彼此都覺得好有緣分。而我,則是看見臺灣家長栽培孩子的用心,希望孩子們能渡過一個歡樂又充實的暑假。

Master講堂「好想畢業!搞定你的畢業論文」系列講座

學科服務組.黃瀅芳

每個研究生都有一個願望:畢業!
想搞定畢業論文要有:
★基本「素養」→能發掘研究主題訂立研究方向與方法
★具體「能力」→能搜尋文獻結果分析撰寫論文
★提升「技能」→能改寫論文投稿期刊順利畢業

圖書館從2019年9月到2020年5月規劃一系列Master講堂,由教師+校外講師+圖書館分享的專業學知能課程,與各位研究生同行。是「素養+能力+技能」的最佳天使救援,幫助你全面攻佔畢業論文!
★完整系列課程資訊:https://www.lib.ntu.edu.tw/node/1817#master
★108學年度第一學期課程開放報名: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actID=20191923_05

A. 發掘研究主題、訂立研究方向與方法

講  題 講  師 日期時間 地  點
練好碩論基本功—給論文撰寫者的畢業指南 工管系戚樹誠老師 2019/10/8 (二)
14:30-16:00
總圖
418
大團體室
我們與論文主題的距離—
淺談如何尋找研究方向,以工商心理學研究為例
心理系吳宗祐老師 2019/10/16 (三)
14:30-16:00
資訊查找策略與學術文獻資源查詢管道 圖書館學科服務組黃文琪編審 12019/10/22 (二)
4:30-15:30
利用引文資料庫激發研究靈感—
以Web of Science為例
科睿唯安官欣瑩講師 2019/11/13 (三)
14:30-16:00
從方法規劃、資料分析到論文寫作—
以SAGE Research Methods為例
飛資得李紹迪講師 2019/12/5 (四)
14:30-16:00

B. 搜尋文獻、結果分析與撰寫論文

講  題 講  師 日期時間 地 點
勝過實驗風暴—天使救援! 昆蟲系 張俊哲老師 2019/11/21 (四)
14:30-16:00
總圖418大團體室
運用Latax寫作 物理系圖書室 吳銘群組員 2019/12/3 (二)
14:30-15:30
這樣寫,更有說服力—實用的學術寫作句型 寫作中心 蘇虹菱老師 2019/12/11 (三)
14:30-16:00
總圖B1國際會議廳
認識學術引用格式與搜尋參考文獻 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黃瀅芳組員 2019/12/19 (四)
14:30-15:30
總圖418大團體室
善用Word與Endnote協助論文編排 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洪翠錨編審 2020/2/11 (二)
14:30-15:30

C. 改寫論文、投稿期刊與認識論文繳交流程  ★108學年度第二學期課程預計2019年12月底開放報名★

主  題 講  師
論文改寫海報經驗談 圖資系 鄭瑋老師
讓你的文章被看見—介紹學術社群 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江芊儒組員
投稿有策略—善用選刊工具 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李明錦編審
期刊投稿經驗談 電機系 吳宗霖老師
畢業前哨站—論文繳交流程大公開 圖書館閱覽組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活動洽詢|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全新出發,趁勝追擊!We Can HELP」HELP講堂9-10月份課程

學科服務組.黃瀅芳


9月份HELP講堂特別規劃新生專屬課程「圖書館這樣用,學分輕鬆拿!」歡迎大學、研究所新鮮人(想要溫故知「新」的學生都可以^_^)報名參加,瞭解如何使用圖書館,報告與研究都能事倍功半。

課程名稱 課程時間 課程地點 報名網址
圖書館這樣用,學分輕鬆拿!— 新生專屬HELP講堂
◎擇一場次報名即可
10/2 (三)
14:20-15:20
總圖書館
多媒體中心
418
大團體室
線上報名
10/4 (五)
10:20-11:20
寫論文必學 — EndNote文獻管理(Window版) 9/24 (二)
14:20-16:20
總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化學文獻精靈球 — SciFinder化學資料庫 9/26 (四)
14:20-15:50
化學系217教室
寫論文必學 — EndNote文獻管理(MAC版) 10/1 (二)
14:20-16:20
總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搜尋R&D關鍵數據 — Reaxys化學資料庫 10/4 (五)
14:20-15:50
化學系121教室
蒐集文獻第一站 — Web of Science 引文索引資料庫 10/29 (二)
10:20-12:00
總圖書館
多媒體中心
418
大團體室

◆ 講義及有錄影場次的影音檔會於課程結束後,置於【HELP講堂】網頁提供連結

SLIM雲端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介紹(24)期刊&資料庫整合查詢

學科服務組.黃庭霈

2019年8月1日起,電子期刊系統與資料庫系統整併至雲端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提供使用者單一查詢介面,本文介紹如何查詢。
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圖書館紀念品新品上市 — 藏書票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中國古代讀書人喜歡在珍藏圖書上加蓋藏書印章,表示所屬,而西方人則會在珍藏圖書的扉頁貼上藏書票。藏書票起源於15世紀,與西方印刷術及版畫發展有關,票面上大都印有拉丁文字「EX- LIBRIS」,意即「我的藏書」、「我的圖書室」、「予以藏之」。藏書票是為藏書的標誌,但更有不少愛好者,就像集郵一樣,以收藏藏書票為樂。臺大圖書館擁有豐富館藏,亦求在推廣閱讀上善盡心力,故在規劃紀念品品項時,藏書票為首選之一,2014年即已推出「田代文庫」與「本草圖譜」2套藏書票(即將售迄),今年再推出第3、4套藏書票「田中文庫」與「Pomologie française」,精緻高雅,絕對值得愛書人與藏書票愛好者即刻擁有。

第三套藏書票取材自「田中文庫」藏書《Traité des arbres et arbustes qui se cultivent en France en pleine terre》中的「薔薇科山楂」植物圖譜,樸實的素描筆觸盡顯低調典雅之美,整體望之是枝繁葉茂的豐收美圖,細部觀之其枝、葉、花、果則各有姿態,因此我們發揮巧思,將圖譜拆解成5張獨特的藏書票,帶領您靜靜品味手繪植物插畫的細節與魅力。本套藏書票既可獨立張貼於單本愛書,更適用於套書或系列類型之藏書。


- 「田中文庫」藏書票一套5張,另附1張完整示意圖,原價40元,本校師生特價 35 元 -

第四套藏書票取材自精美的《Pomologie française : recueil des plus beaux fruits cultivés en France》,本套書由法國植物學家與藝術家A. Poiteau(1766-1854)與P. J. F. Turpin(1775-1840)所繪,並以點刻方式彩色印刷成書,內載約400多幅漂亮生動的果樹繪圖,圖書館每每精選其中果樹拿來製作L夾、筆袋、筆記本等紀念禮品或螢幕桌布,無一不受讀者好評。本次新製藏書票,再度精選李子、山楂、蘋果等不同品種果樹進行設計,一如以往的優雅舒心。在如此精緻的藏書票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再輕輕地貼到心愛的藏書裡,相信我們的閱讀體驗、我們的生活日常,都將變得更加美好。

- 《Pomologie française》藏書票一套5張,原價40元,本校師生特價 35 元 -


圖書館紀念品銷售地點|
臺大出版中心校總區書店(總圖書館地下一樓)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 8:30-17:00(例假日休息)
臺大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臺大校史館二樓)  ⌚ 營業時間:09:00-17: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二及國定假日休息)
臺大實驗林禮品銷售中心(農業陳列館一樓)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 9:00-17:00

更多圖書館紀念品  |http://www.lib.ntu.edu.tw/souvenir
臺大出版中心網路商店|https://shop.press.ntu.edu.tw/
校內單位大量訂購  |tulce@ntu.edu.tw; ☎ (02) 3366-2333(承辦人:李嫣紅)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