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閱小沙龍:「不畏失敗Dare to Fail !」 ─ 失敗學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張端桂

失敗了,其實不用急著站起來。
面對失敗,有時候我們最需要的並非站起來的勇氣,而是善待自己的溫柔與智慧。
2019年底,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公佈了學習成效相關的報告。在其中一項調查中,他們問學生:「當我失敗,我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當我失敗,我怕其實自己沒天分。」、「當我失敗,我會質疑自己的未來規劃。」根據學生的回答,PISA計算出「害怕失敗指數」。調查結果指出,臺灣男女學生都是全世界最害怕失敗的。
從小到大,「成功」是理所當然的人生目標,而失敗則是不被接納的另一面。但,失敗造訪人生的頻率遠高過成功的經驗,而它也是使人們成長進步的契機。如何善待失敗的經驗,學習讓它在身上留下力量而非傷痕,是生命中重要的課題之一。
本期的愛閱小沙龍以「失敗學」為主題,展出相關圖書與電影館藏,邀請你一同在文字與影像中,看見主人翁們面對失敗的各種姿態與轉化。或許,你學會善待自己,在溫柔中產生力量;或許你會調整自己對成功的定義;也或許,你會體悟到,成功和失敗只是相對的狀態,而它們共同成就了生命的完整。
如果這次的主題展觸動了你的心,也歡迎在2F展區的留言板,分享你的心情小語。

- 左:總圖2樓門廳書展現場/中:歡迎大家在書展區留言/右:4樓多媒體服務中心展出相關影片 -
「不畏失敗Dare to Fail !」 ─ 失敗學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0年2月10日至4月19日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門廳+ 4 樓多媒體服務中心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從閱讀中找到沉靜的力量 ─「2019 Openbook好書獎」得獎書展
推廣服務組

總圖書館於2020年3月4日至3月31日在1樓閱覽區舉辦「2019 Openbook好書獎」得獎書展,分別展出「中文創作」、「翻譯書」以及「美好生活書」等三大類優質作品。於此疫情緊張的時刻,若無暇到圖書館也別擔心與好書擦肩而過,我們特別彙整openbook閱讀誌為本次評選所做的精彩報導,每篇書評都來自於評審的感性閱讀與理性分析,若吸引到您的目光、觸動了您的心緒,不妨登入館藏目錄系統進行線上預約,再多等一些時日,就能親自翻閱到這些好書。
(以下內容摘錄自2019 Openbook好書獎「文學類評審報告」、「非文學類評審報告」,以及「美好生活書評審報告」)
年度好書總評.文學類與非文學類
總體看來,今年書單依隨創作者各異的關注,紛陳為個人化的蹊徑獨闢:新生代創作者盤整私我啟蒙經驗與文學養成,交出他們各自的「起源之作」;非新生代創作者,則走在個人既驗之作品系譜的延長線上,持續著個人的探索。而這般蹊徑紛陳,可能,也為讀者示現了另外一種,屬於臺灣文學創作的宏觀實況。
今年的非文學類好書決選,是一場延長賽。讓評審們快速達成共識的作品,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入圍書籍在輪番討論裡上上下下,伯仲之間拉鋸幾回合,結局自是有的上榜,更多落下陣來,成為不同評審心中的遺珠之憾。「大珠小珠落玉盤」,引發的不是琴聲,而是聲聲嘆,嘆不捨,偶爾也嘆選擇不多的無奈。非文學類的涵蓋範圍廣,既要顧慮類型平衡,更須在意重要性、新穎度、可讀性與編輯品質,看似選擇很多,實則不盡然,僅少數書籍兼具這些特性,而中文創作的質量依然比翻譯類虛弱許多。
年度好書總評.美好生活書
臺灣書市每年上市4萬種新書,扣除文學風流、知識本格、童書/青少年書後,美好生活書從近萬書單中,初選篩濾出200本書目。夏季的尾端,來自光譜多元的各領域評委經複選辯論交鋒後,決定出最後46本決選入圍作品。美好生活選書當然並不厚此薄彼,但最終多數華文創作脫穎而出,頗有金鐘金馬獎留地主之爽感。希望2020如一。
得獎作品.中文創作
在本次決審過程中,明快勝出的夏宇詩集《羅曼史作為頓悟》,也許最能說明上述「持續個人探索」,對夏宇常年讀者的珍貴意義。我們一致同意:夏宇詩集經評審林婉瑜主動提名,並獲得好書獎,是對好書獎遲來的肯定。散文方面,黃麗群的《我與貍奴不出門》,則展現了黃麗群獨領的卓爾靈思:在幾乎不需要更多議論的情況下,這部讓尋常聲色盡皆不凡的作品,即已脫穎而出。
小說方面,陳淑瑤的《雲山》,應是今年最使人敬重的作品,實因此作顯示了小說家持續自我超越的創作意志,與實踐成果——比起十年前的名作《流水帳》,《雲山》竟能更其純粹與厚藏。邱常婷的《新神》則使人驚喜地,展現了小說家在通俗文學的邊際,對臺灣常民生活中,「俗艷」面向的獨力直擊:對那些「尚未被辨識之神性」的描摹,使《新神》自身,亦成為了一部創新之作。
超越單一文類限制,劉宸君的《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這部文集,則具現了文集編輯團隊,對出版之積極公眾意義的深切落實,亦自然,使此作別異於上述四部獨特的個人創作,而以陳明集體設想的方式,為我們,示範了另一種存真文學體驗的可能性。

得獎好書.翻譯書
在翻譯類作品的第一輪投票中,評審們一致圈選出露西亞.柏林的短篇小說集《清潔女工手記》。這也許能直接反映出做為讀者,我們對上述「實質差異」的期待:相對於創作班美學的規訓,這部集結作者一生各階段創作的小說集,顯得如此元氣淋漓、具象且不馴地,書寫了毋須特別假擬戲劇性的現實多種。第二輪投票,我們順利選出清水潔的報導文學《被殺了三次的女孩》,這部已是日本新聞從業人員,當審酌新聞倫理之實義時的重要參考著作;以及德國作者丹尼爾.凱曼的《小丑提爾》,這部語境創新的歷史小說。
相較於往年,且與他類作品相比之下,今年社科類書籍的新觀點或新視野展現較不出眾。不少熟悉議題,而如今全球關注討論的民主缺失或護衛等主題卻不見蹤影。有些書雖然探討當前的重要現象,惟格局與立場有簡化之虞,編輯甚至強化二元對立的思考方式,影響書本的呈現。我也是個作者,要是以此手法只為行銷作品,應會令我唏噓。就這樣,經過幾番正反意見的討論,最終「揭露未知」與「挑戰已知」成為評審決定社科類好書的關鍵。《職人新經濟》即以其突破階級與勞動的刻板印象而出線。《煙囪之島》是「報導者」團隊深入調查臺灣石化產業的黑箱及其效應。《社企是門好生意?》挑戰了一般對於社會企業慈善必然良善的想法。

得獎好書.美好生活書
美好生活充滿小確幸,弔詭的是,個人的阿鼻地獄可能也只困於「小不幸」。過於痛苦的心靈無法看到全局,有時只需要任性點、退一步、慢一拍就可以天地遼闊。《雖然痛苦到想死,卻無法辭職的理由》封面、標題引人注目,從初選到複選討論度一直高,決審時終於一錘定音。
動物、獸醫類作品,今年進入決選階段的亦有6本。《獸醫超日常》作者強納森・克蘭斯頓(Jonathan Cranston)6歲即立志關懷動物,遭獸醫院拒收13次,行醫生涯簡直是獸醫師的夢幻之旅:犰狳、長頸鹿、雪豹、大象、鬃狼、犀牛、大貓熊、鱷魚、袋鼠、斑馬、蜜袋鼯等,全書幽默風趣。不讓動物書寫專美,生態書寫的《黑潮島航》作品完成度接近滿分,第一輪投票即勝出。《無界之疆》是令人妒忌的世界單車之旅,麻省理工學院(MIT)微生物博士出身的作者凱特.哈里斯(Kate Harris)是加拿大旅遊文學獎常客,文筆優美、抒情與科學夾敘夾議,既豪邁又細膩。
評選過程中,飲食相關作品競爭極為激烈,《舌尖上的東協》從封面就見設計巧思,內容從系譜知識到實用指南一次到位。《吃便當》專訪對象是社會邊緣的升斗小民,實則之於你我,吃便當只是幌子,作者筆冷心暖,保證真的可以在吃便當時服用,但小心嗆辣酸苦逼淚。

「2019 Openbook好書獎」得獎書展
展出時間:2020年3月4日至3月31日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1 樓閱覽區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原圖中心3-4月份週六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三月】影片介紹請參考238期館訊內容。
【四月】原圖中心將和讀者分享兩部發生於美洲大陸的劇情動作片。《極地追擊》取材自真實新聞事件,以扣人心弦的懸疑劇情帶出美國印地安自治區的社會問題與反思;《征服者》則帶領觀眾回到千年之前的開拓者年代,欣賞嶄新版本的斯堪地納維亞海盜傳說。
播放日期| |
4/11、4/18、4/25 (影片播映時間如下) |
播放地點|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
◎場次一 |

|
極地追擊(輔導級)
播放時間|4/11、4/25 10:00-11:47 / 4/18 14:00-15:47(107mins)
美國懷俄明州印第安自治區,偏僻荒涼,律法難以管控,謀殺案件層出不窮,卻難以破案。一個獵人和一個FBI新人探員聯手調查一宗發生在當地的少女謀殺案。二人分別代表著文明與荒蠻、法制與野性的衝突,深刻揭示出美國現代化給印地安自治區持續帶來的傷痛。
|
◎場次二 |

|
征服者(輔導級)
播放時間|4/11、4/25 14:00-15:47 / 4/18 10:00-11:47(107 mins)
海盜維京人早在哥倫布之前便已發現美洲大陸,為了佔領這塊沃土,他們對當地原住民展開兇殘的掠奪行動,並在倉皇中遺留下一名維京孩童,一名婦人獨排眾議將孩子撫養長大。15年後,維京海盜又要對村落進行野蠻虐殺,已成長為英勇戰士的孩子決定挺身而出保護扶養自己長大的印地安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