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學者領航 智慧開講

年(選單): 
民113年
月(選單): 
3月
期數: 
287

愛閱小沙龍:「趨吉的本能」— 人格探索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





透過觀察,順暢讀懂人格特質小訊號。

人際互動充滿了各種訊號,比如:眼神的含意、情緒的反應、對不同觀點的態度等,都能透露出不同的人格特質。

我們要如何透過日常心理需要、人格探索的角度,去觀察周遭、理解各種行為背後的意涵;避開潛在的危險人際關係,尋找到舒適、友善的人際生活圈?

多角度的觀察與理解不同的人格特質,可能會促成截然不同的生命際遇。這一期的愛閱小沙龍以「趨吉的本能」為題,邀請你一同進行人格探索,提升趨吉避凶幸運力!


「趨吉的本能」— 人格探索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4/3/6 -4/21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前廳 + 1 樓數位媒體區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4_person/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懷念曾永義院士戲曲紀念展 ─ 許美玲當代書畫創作展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總圖書館一樓日然廳現正舉辦「懷念曾永義院士戲曲紀念展–許美玲當代書畫創作展」,展期自即日起至 4 月 8 日止,以感念臺大中文系名譽教授,同時也是首位以戲曲研究與俗文學專業獲得中研院院士殊榮的曾永義院士。畫展展出期間,歡迎大眾踴躍蒞臨參觀。



曾永義院士是臺灣當代崑曲創作最豐富的作者,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許美玲,為紀念恩師曾院士,特以新編崑劇創作為個展主題,展出有曾永義院士撰寫《新編崑劇/梁祝》、《新編崑劇/楊妃夢》、《新編京劇/桃花扇》、《新編崑劇/蔡文姬》、《二子乘舟》、《孟姜女》、《虎符傳奇》、《客家大戲/牛郎織女天王星、霸王虞姬》、豫劇《慈禧與甄妃》、歌仔戲《陶侃與賢母》等結合臺灣5大劇種之油畫創作。另外有臺灣崑劇團《紅樓夢.崑曲》、北市國樂團《玉宇夢紅樓》等繪畫創作。


這次展覽也特別規劃曾永義院士的紀念書展,展示臺大總圖書館典藏的曾永義院士相關著作,藉此回顧曾永義院士對戲曲文化的發揚與貢獻,並緬懷曾永義院士對傳統藝術的熱情投入和不懈追求。





展出時間:2024/3/6 ㊂ -4/8 ㊀ 9:00-17:00
展出地點: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 1 樓日然廳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4_Mei-ling_Shiu/

活動洽詢: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午後電影院 ─ 唯愛永恆

推廣服務組.林琦

4/10 ㊂|旅行之歌  Grbavica (2006) – 91 mins

單親媽媽想完成小女兒的願望,讓她和同學一起參加學校旅行。女兒希望媽媽拿出「烈士遺族證明書」,就可以得到旅費的減免優待。媽媽卻不願回應女兒的要求,寧可想盡辦法籌錢支付全額旅費,母女相依為命的情感甚至一度瀕臨破裂,因為媽媽相信,死守生父之謎是保護女兒和自己的最佳選擇。

4/16 ㊁|愛在戰火迷亂時  Rebelle (2012) – 90 mins

鼓聲未歇,槍聲已響,叛軍入侵村莊,女孩柯摩娜就此失去家人,也失去純真童年。此後她成為叢林中的暗影,被迫加入反叛軍,在硝煙中目睹更多在戰地飄蕩的靈魂。她與男孩「魔術師」決心逃離,在槍火驚亮的黑色大地上為死者祭祀安魂,但未曾停息的戰鼓聲,又將帶著柯摩娜前往何處呢?

4/24 ㊂|切膚之歌  The Cut (2014) – 138 mins

他騙過死神,卻被迫遠離家園,步上逃亡之路。為了追尋摯愛的兩個女兒的蹤跡,他不惜跋涉千里,從美索不達米亞到哈瓦那,從風光明媚的佛羅里達到大中部無垠荒涼的草原,途中他看盡天堂與地獄,遍嚐無情與憎恨,形形色色的善與惡,模糊了生命的輪廓,但唯有愛,是他生存的意義,也是殘酷的刀鋒無法剜去的意志。

4/29 ㊀|深秋的黎明 A season in France (2017) – 100 mins

高中教師阿巴斯被迫帶著孩子遠離連年內戰不斷的家園,逃往法國申請政治庇護,他謀得一職,妻子遭民兵殺害的傷痛卻如影隨形,在孩子面前,選擇吞下淚水與夜夜縈繞的惡夢。阿巴斯與法國女子卡蘿相戀,為他帶來一絲溫暖,但當阿巴斯的庇護申請遭到駁回,他面臨重大的抉擇……深秋寒意漸濃,黎明的曙光能否照亮前方的道路?



主辦單位: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原圖中心|4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旅行的意義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圖中心 Bulay(排灣族語「很好、不錯」的意思)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各場次皆有提供公務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本月主題為「人性的探索」,透過獨特故事探索人性的關懷、友誼,以及對差異的理解。透過真誠交流和互相支持,建立人與人的連結,呼籲觀眾以開放心態面對社會差異,理解並包容他人。同時,強調友誼和愛在困境中具有化解障礙的力量,讓我們一同開啟充滿歡笑、成長和接納的美好未來!









✦ 漂流遇見你 普通級|90 分鐘
  場次 4/6 ㊅ 14:00 - 15:3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來自台灣的原住民歌手舒米恩與保卜,到南太平洋的法屬小島-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與當地的原住民音樂人進行一趟音樂交流之旅。從旅途中,他們發現了走向世界最重要的關鍵,尋找自己傳統的根底。

✦ 到不了的地方 保護級|130 分鐘
  場次 1 4/11 ㊃ 14:00 - 16:1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4/13 ㊅ 14:00 - 16:1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講述著兩個各自懷抱不同心事的年輕男子,如何在全臺灣山林、大海、曠野秘境之間,解放封閉已久的心靈,勇敢探索自我內心最深處赤裸裸的感情,從面對,到學會放下的療癒之旅。



✦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保護級|133 分鐘
  場次 1 4/18 ㊃ 14:00 - 16:1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4/20 ㊅ 14:00 - 16:1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電影中女主角 Liz 擁有成功的事業、完美婚姻,然而 Liz 心裡卻還是空落落的,總覺得自己的人生中缺少了某個最重要的東西,於是踏上長途旅行,試著尋回對於生命的熱情與悸動。

✦ 革命前的摩托車日記 輔導級|126 分鐘
  場次 1 4/25 ㊃ 14:00 - 16:06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4/27 ㊅ 14:00 - 16:06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講述埃內斯托成為「切‧格瓦拉」之前,他與摯友阿爾貝托的南美壯遊之旅。在這段旅程中,他們通過探索未知南美大陸,逐漸找到了自己定位、認識自己的價值與理想,後來更奠定了切‧格瓦拉革命之路。

社科圖陪伴您一起提升英文能力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林小君

不管是想要留學海外,或是取得第一手的學術新資訊,想要走入國際,與世界接軌,英語能力的養成一直是重要的課題。社科圖這學期辦理的活動有「英語自學工作坊」、「走出自我 英語輕鬆說 NTU Conversation Workshop」及「撰寫英文學術論文的秘訣與利器」,歡迎您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參與,讓我們陪伴您一起提升英文能力,讓社科圖成為您在校園中最大的助力!




英語「自學工作坊」系列演講

講師:周樹華 教授

場次:3/8 ㊄ 自學口語工作坊

   3/29 ㊄ 自學寫作工作坊

時間:當日 12:20-14:20

地點:社科圖2F簡報室

☞ 線上報名




走出自我 英語輕鬆說
NTU Conversation Workshop


講師:駱英豐 老師

場次:3/5、3/14、3/26、4/16、4/25、5/7、5/16、5/23

時間:當日 18:00-20:00

地點:社科圖2F簡報室

☞ 線上報名



撰寫英文學術論文的秘訣與利器
講師: 周樹華 教授
場次: 3/13㊂撰寫英文學術論文:Critical Thinking

5/15㊂撰寫英語學術論文:善用ChatGPT提升論文品質

5/22㊂撰寫英文學術論文:摘要及文獻回顧

時間: 當日 12:30-14:00
地點: Webex 線上視訊
☞ 線上報名

HELP 講堂 3 月份課程

學科服務組







3/19 ㊁ 14:20-16:20 @ 總圖 B1 國際會議廳 █ 書目管理工具 EndNote 20 進階
☞ 報名
3/21 ㊃ 14:20-15:50 @ 總圖 1F 團體室 █ ChatGPT 可信嗎? ─ 學術文獻的查證與引用 ☞ 報名
3/28 ㊃ 14:20-15:50 @ 總圖 1F 團體室 █ 學術指標「評」什麼 ─ 以 WoS 及 Scopus 為例 ☞ 報名




敬請線上報名,將於課前以 E-mail 寄送錄取通知。

所有系列課程請見網頁

如有進一步問題或建議,歡迎洽詢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Master 講堂「學者領航 智慧開講」

學科服務組





線上報名: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actID=20241923_03
本館保留系列課程變動權利,若有修正或取消將於官網公告。

如有進一步問題或建議,歡迎洽詢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運用領域權重引用影響指數(FWCI值)來觀察研究人員學術影響力

學科服務組.李明錦
研究人員經常需要耗費心力,收集有關其研究績效數據,有時是為了申請經費資助、展現研究團隊實力;有時則是為了個人爭取職位升遷或年度績效獎勵。研究人員學術影響力的展現,除了可查看引用次數、h 指數、學科正規化引文影響力指標(CNCI),亦可查詢領域權重引用影響指數(Field-Weighted Citation Impact,簡稱FWCI)。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校史館傅斯年校長塑像作者之謎解密 ─ 陳夏雨先生作品在臺大

校史館營運組.吳鑫餘、楊易修



一踏入校史館,就能看到臺灣大學第 4 任校長傅斯年先生的塑像,塑像下方的臺座刻有「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石製銘板,並有第 6 任校長閻振興先生的落款,但是塑像何時誕生以及作者資訊一直以來都是個謎團……







- 左:臺大校史館精神展區傅斯年校長塑像/右:傅斯年校長塑像 -



直到在考究傅斯年校長墓園(傅園,原臺北帝國大學附屬植物園原址) 資料時,翻閱到《國立臺灣大學校刊》101 期 23 版(1951 年 1 月 8 日出版)中「紀念傅故校長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紀錄」,
其中提及紀念方式之一是「建立銅像」,並敘明「鑄半身銅像」,置校總區總圖書館內(今舊總圖書館,校史館所在建築),當時有 3 位教授擔任造像小組委員:召集人蘇薌雨教授(時任圖書館館長)、嚴智鍾教授(醫學院),及毛子水教授 (文學院)。
就 101 期臺大校刊所記載的資訊,似乎可說明傅斯年校長塑像出現在校史館的緣由,但是目前塑像本身非金屬材質,與會議記錄所記載的「銅像」有所出入。






- 紀念傅故校長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紀錄,出自 1951 年 1 月《國立臺灣大學校刊》101 期 23 版,臺大圖書館藏 -




而校刊 105 期 3 版(1951 年 2 月 5 日出版)「紀念傅故校長籌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紀錄」中,記載著「擬請臺灣雕塑專家陳夏雨先生鑄造,就乾漆像與銅像二者選擇一種」,同時決議加推洪炎秋教授(文學院中文系)為造像小組委員會的一員。這份記錄提供了「塑像技法與作者」的資訊。後續校刊 112 期 2 版(1951 年 3 月 26 日出版)則提及陳夏雨先生積極進行雕塑乾漆像一事,且不久可完成。



而新增的委員洪炎秋教授與傅斯年校長兩人皆為北京大學畢業之校友,更曾於 1949 年各別擔任《國語日報》的社長與董事長,情誼深厚。此外,洪炎秋於 1949 年 9 月被捕時,傅斯年校長更讓學校以急件方式發文給保安司令部,要求保釋洪炎秋。而洪炎秋教授本人也對於傅斯年校長任內用人唯才給予高度的讚賞,尤其高度給與校內有能力的臺灣籍人士相對應的待遇及發揮空間。




-

圖左:紀念傅故校長籌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紀錄,
出自 1951 年 2 月《國立臺灣大學校刊》105 期 3 版,臺大圖書館藏。

圖右:紀念傅故校長,出自 1951 年 3 月《國立臺灣大學校刊》
112 期 2 版,臺大圖書館藏。


-






透過上述校刊資訊,似乎可以推斷校史館內的傅斯年校長塑像是於傅斯年校長過世後由陳夏雨先生所製作的乾漆像,但由於塑像上並未見落款,於《陳夏雨雕塑集》(雄獅美術編,1979 年出版)中也未見此雕像的記載,校史館對於作者的追查陷入瓶頸……


所幸多虧「臺中文史復興組合」創辦人 ─ 張翰文先生的協助,引介國立臺灣美術館研究陳夏雨先生的林振莖副研究員,林副研究員告訴我們,陳夏雨先生家屬所提供的陳夏雨先生個人作品清冊中的確寫著「40 年 臺灣大學校長胸像 (乾漆)」一條,對應年代民國 40 年(西元 1951 年)與本校校刊記載資訊也相符,總算確認這尊塑像的作者!


陳夏雨(1917.07-2000.01)出生於臺中,於 1935 年赴日學習雕塑,最初於水谷鐵也門下當學徒,隔年再轉入「再興日本美術院」會員藤井浩祐門下研習。陳夏雨於 1938 年以「裸婦」一作入選「新文展」雕刻部,以 21 歲之姿成為臺灣出身中最年輕入選官展雕刻部的藝術家,之後連續三度入選,更獲得「無鑑查」之殊榮,是繼黃土水之後,本土雕塑家中最優異也最年輕的一位。


然而當時臺大是如何找到這位優秀的臺灣藝術家協助雕塑傅斯年校長的塑像呢?
這就要說到蘇薌雨教授與洪炎秋教授,當時造像委員會召集人蘇薌雨教授與洪炎秋教授兩人於 1930 年初旅居北京時,就被稱為「臺灣四劍客」(另外兩位為張我軍與連震東),兩人關係非常密切。甚至於 1951 年 4 月 8 日的校務會議,兩人連同洪耀勳教授三人提案「以傅校長所常用勉勵學生之『敦品勵學愛國愛人』八字為校訓」。


而洪炎秋教授進入臺大之前則擔任過臺中師範學校校長,並於 1946 年邀請陳夏雨進入臺中師範擔任教師。透過上述人物關係,再加上校刊 105 期「紀念傅故校長籌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紀錄」內容,可以推論出蘇薌雨教授找了好朋友洪炎秋教授商談此事,洪炎秋教授再找陳夏雨先生來幫忙,也因此後續洪炎秋教授進入造像委員會中,協助與陳夏雨先生聯繫之事。


不過傅斯年校長塑像從 1951 年製作完成後,尚無看到文獻或老照片等記錄完成初期的放置地點。直到 1979 年《國立臺灣大學 67 學年度畢業紀念冊》中,才開始看到該塑像放置於當時的總圖書館卡片目錄櫃區中(也是今日校史館入口處精神展區),而經過長達 70 多年的時光,人們已漸漸忘記這尊塑像的來歷與作者。所幸我們終於透過文獻資料及專家學者,再次找回校內文物的來歷,也非常高興本校能收有臺灣早期優異藝術家前輩的珍貴作品。

















- 國立臺灣大學67學年度畢業紀念冊中的傅斯年校長塑像 -



參考資料:

1.《國立臺灣大學校刊》101 期 23 版。

2.《國立臺灣大學校刊》105 期 3 版。

3.《國立臺灣大學校刊》112 期 2 版。

4. 簡俊成。2002。陳夏雨的雕塑藝術-以”醒”一作品為例。造型藝術學刊 2002 年度,305-318 頁。

5. 郭懿萱。2016。陳夏雨的女性雕塑作品初探。雕塑研究第十六期,50-86 頁。

6.《保釋被拘員工案》,A309200000Q/0038/3500300/019/0001/003,檔案管理局藏。

7. 陳夏雨 - 臺灣記憶- 國家圖書館。










你不需獨自升級,讓圖書館帶你智慧學習

年(選單): 
民113年
月(選單): 
2月
期數: 
286

圖書館 NTU TOPICs 服務更新上線!

研究支援組.江芊儒、黃文琪




圖書館為協助本校研究者發掘校內潛在合作對象,並促進校內外人員對本校作者及單位聚焦之研究議題有更深入的認識,以專任教師之著作主題為基礎,建置「NTU TOPICs – Find Research Collaborators @ NTU」查詢網站,並於2023年5月正式上線提供服務。







- 左:NTU TOPICs 首頁/右:新增臺大作者個人 SDG 主題比率查詢功能 -



為了更全面的涵蓋本校研究,本次更新 2019-2023 年的著作發表區間,並納入 112 學年第一學期以前報到之教師,此外,首頁新增個人研究 SDGs 主題比率查詢功能。對本校人員而言,本網站除可協助其以作者主題相似度網絡,掌握與自身主題相近或感興趣主題的研究者及重要群體外,亦能呈現個人研究特色。本服務更提供決策者快速洞悉及展現系所單位整體研究方向與焦點,歡迎多加利用。






總圖書館學期間開放時間

閱覽組
★ 學期間 ─  2/19 ㊀ 至6/9 ㊐ 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2:00 8:00-17:00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24小時自習室 24小時開放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 17:00 至週一 8:00 不開放:2/25、3/31、4/28、5/26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 討論區 8:00-22:00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 17:00 至週一 8:00 不開放:2/25、3/31、4/28、5/26
B1 影印中心 9:00-19:00 不開放

特殊開館時間|
B1 至 5 樓全館閉館,24 小時自習室照常開放

 2/28 ㊂ 和平紀念日
 4/4 ㊃ 兒童節
 4/5 ㊄ 民族掃墓節
館內實施座位管制,校友、休學生請暫勿使用 24 小時自習室
  4/1 ㊀ – 4/12 ㊄ 期中考
  5/27 ㊀ – 6/7 ㊄ 期末考


書和影 ─ 王文興教授紀念展

特藏組、推廣服務組
王文興教授(1939-2023),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46 年舉家來臺。師大附中畢業後,就讀臺大外文系,後赴美國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研究,獲碩士學位。1965 年回臺,在臺灣大學外文系任教,教授小說課程,提倡精讀,後來也在中文系授課,直到2005年退休。2007 年榮獲臺灣大學名譽博士,2009 年獲國家文藝獎,2011 年獲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王教授就讀師大附中時,因執意寫作,埋首英文及翻譯小說閱讀中,入大學後更是日坐圖書館內。大三時,與同學白先勇、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發表創作,引介西洋文學,尤其是現代主義的作品。其寫作具特殊的文字風格,對小說創作的堅持、嚴謹,數十年如一日,被譽為「當代文學的苦行僧」、「錘字成詩的現代小說家」。著有小說《龍天樓》、《家變》、《十五篇小說》、《背海的人》、《草原底盛夏》、《剪翼史》、《新舊十二文》,散文《星雨樓隨想》,論述《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玩具屋九講》,合集《玩具手槍》、《書和影》、《小說餘墨》、《王文興手稿集》、《原來數學和詩歌一樣優美—王文興新世紀讀本》等;《家變》等作品更有英、法、韓等譯文版。


2000 年,在本館吳明德前館長的熱切邀請和柯慶明教授居中連繫下,王教授慨然捐贈《家變》和《背海的人》原稿與抄正稿、詩作、評論及書信等予圖書館典藏。同年亦舉辦「王文興教授手稿資料展」,開啟臺大近代名家手稿的系列展覽,並針對其作品,舉行「與王文興教授談文學與寫作」座談會和三場專題演講。


為使王教授的手稿資料非僅是「保存」,本館在 2010 年與本校出版中心、行人出版社,共同出版《王文興手稿集》,將《家變》與《背海的人》原稿以近原尺寸的紙本印刷,抄正稿做成電子書,附上王教授本人親自誦讀兩書的光碟片,以及數位國際知名學者的研究論文集,整合成為內容豐富的多樣貌套書,引發更多人的瞭解和研究。








- 左:《家變》手稿/中:《背海的人》手稿/右:1967 年王文興教授攝於野柳海邊 -



王教授在教學、小說閱讀方式以及文學理念等方面深刻影響不同世代之學子,在創作尤其是長篇小說探索之主題以及特殊書寫與創作方式,建立獨特的現代文學創作典範,於國內外皆備受尊崇。為追思王文興教授,本館特與本校外文系共同舉辦「書和影—王文興教授紀念展」,邀得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易鵬教授擔任策展人,特以作品、手稿、圖書眉批三面向構想,希能展現王教授於文學、創作方式以及思想追求不懈之對位與相成,並藉以感念王文興老師對所有過去、現在與未來讀者以及學生的啟發。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觀展。



「書和影」─ 王文興教授紀念展
展出日期:2024/2/26 ㊀ -4/3 ㊂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展示區
指導教授:易鵬教授(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目宿媒體
特別感謝: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提供照片
活動洽詢: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tulce@ntu.edu.tw







一樓中廳特展「紀念品和它們的產地」第一季落幕前的驚鴻一瞥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總圖書館於 2023 年 8 月完成一樓空間改造,其最大的改變為將一樓原有館藏空間重新規劃為多元空間使用,藉此融入展覽、休憩、交誼、討論、影音聆賞等各式活動內容,使位於校園軸線端點的圖書館成為整體校園生活的大客廳。中廳兩側的特展展櫃應運而生,期能經由辦理不同主題的特展,帶給讀者豐富而多元的學術與藝術饗宴。新空間啟用後的第一個特展為「紀念品和它們的產地」,藉由本館善用珍善本裡精緻生動、設色典雅的圖譜製作成的紀念禮品,帶領讀者認識圖書館珍貴的特藏資料。因紀念品採用之特藏資料極為豐富,故將特展分為兩季進行,第一季展出特藏有「田中文庫」、《Pomologie française》、《本草圖譜》與《the Birds of Asia》,一幅幅採等比例仿真製作的圖譜,讓人一窺19世紀中西方的藝術風格和科學插畫繪圖技術。第一季展期至 2024 年 1 月 31 日止,但在 3 月 1 日第二季正式展出前,仍會維持原展出物件,就讓我們把握最後機會在落幕前做驚鴻一瞥。


《Pomologie française : recueil des plus beaux fruits cultivés en France》

《Pomologie française》為 19 世紀初期出版的法國書籍,共有 4 冊,收錄當時在法國栽種的桃、李子、櫻桃、檸檬、柑橘、草莓、葡萄、梨與蘋果…等多種果樹品種,除了詳細的描述,更有 400 多幅漂亮生動的果樹繪圖,皆由法國植物學家與藝術家 A. Poiteau(1766-1854)與 P. J. F. Turpin(1775-1840)手繪,再以點刻方式彩色印刷而成。《Pomologie Francasise》典雅又詳實地呈現出果實、枝葉與花蕊的外形、顏色和紋理,帶出豐收的美好感受,不僅大量運用於 L 夾、夾鍊袋、月曆、餐墊、藏書票等類型紀念品的設計外,更是本館「A5 方格筆記本」與「特藏筆袋」的唯一指定圖譜素材,其受喜愛程度,可見一斑。







- 現場佈置 3個展櫃介紹《Pomologie française》,顯見其受歡迎程度 -



☛ 您目前可在出版中心書店買到下列 Pomologie Francasise 紀念品:



- 由左至右依序為:餐墊(共 6 款)、開心果筆記本、金布李夾鍊袋、 L 夾(共 6 款)、藏書票第四套 -

田中文庫

田中文庫原為田中長三郎教授之私人收藏。田中教授為著名的果樹園藝專家,曾任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學‧熱帶農學第二講座」教授及附屬圖書館第一任館長。本文庫大部分書籍為田中教授購自義大利之德國植物學者 Otto Penzig 與 E. F. Nolte 的藏書。其中多為 1778 年以前的植物學古刊本,而書籍內多印有精美的手繪圖片。本館即自田中文庫的書籍中挑選具代表性的植物圖片,編輯而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田中文庫植物圖譜》,裡面各式植物或線條細膩,或用色飽和豐富,非常引人入勝,被廣泛運用於各類型紀念品中,從餐墊、杯墊、隨行杯,到筆袋、隨身碟、萬用卡等,不一而足。







- 利用田中文庫設計的紀念品種類繁多,可惜有許多已絕版 -



☛ 您目前可在出版中心書店買到下列田中文庫紀念品:



- 由左至右依序為:斜肩背 2 用帆布包、藏書票第三套、禮物袋(心葉油加利)、3 層 L 夾(拱窗)、萬用卡片(甜橙 / 夜香木蘭 / 白橡樹) -



《本草圖譜》

《本草圖譜》為日本岩崎常正於文政 11年(1828)所著,一套 93 冊,另有索引 2 冊,本館典藏的是大正年間重刊本中的 84 冊,是特藏日文線裝珍籍之一。《本草圖譜》分冊揭載山草、芳草、毒草、水草、穀部、菜部、果部、灌木等各類植物,全書多圖少文,彩色插圖臨摹真實植物,不僅補中國《本草綱目》詳於說而略於圖的缺點,且廣泛收羅中、日之外的西洋特有植物,是當時珍貴難得的彩色植物圖鑑。您可在 L 夾、萬用卡、月曆等紀念品中,看到本套書中諸多植物的優美姿態,另外更有專門收錄《本草圖譜》的明信片組與藏書票組,樸實的圖案蘊藏古籍的溫度,讓人愛不釋手。








- 利用《本草圖譜》設計的紀念品流露著樸實之美-



☛ 您目前可在出版中心書店買到下列本草圖譜紀念品:



- 由左至右依序為:明信片 (本草圖譜, 1 套 6 張)、3 層 L 夾(本草圖譜)、2024 年螢幕桌布(免費下載) -



註:《the Birds of Asia》展於多元學習區,將於第二季繼續展出。





- 左:《the birds of Asia》鳥類圖譜是多元學習區的最佳裝飾/右:一筆箋便條紙現正銷售中 -




午後電影院 ─ 甘味人生

推廣服務組.林琦

3/5 ㊁|路邊野餐 Kaili Blues (2015) – 110mins

在貴州黔東南神秘的鄉土,診所醫生心事重重。業餘詩人陳升為了母親遺願,踏上火車尋找被弟弟拋棄的孩子;而另一位孤獨的老女人託他帶東西給舊情人。陳升來到蕩麥,那裡的時間不是線性的,人們的生活相互補充和消解。陳升似乎經歷了過去、現在和未來,分不清這個世界是我的記憶,還是我是這世界的一個浮想……。

3/13 ㊂|大佛普拉斯  The Great Buddha+ (2017) – 103 mins

在佛像工廠擔任夜間警衛的菜埔,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深夜幫董仔啟文開大門,他撿破爛的換帖兄弟肚財平時沒事就會來這裡看電視卡唬爛。有天肚財慫恿菜埔拿出董仔的行車紀錄器看看有沒有養眼的東西,2人從一個單純享受情色廣播劇的小確幸夜晚,莫名捲入一個政商勾結、情慾橫流、驚天動地的超完美謀殺計畫。

3/18 ㊀|寄生上流 Parasite (2019) – 132 mins

一家四口全是無業遊民的爸爸基澤成天遊手好閒,直到積極向上的長子基宇靠著偽造的文憑來到富豪朴社長的家應徵家教,兩個天差地遠的家庭因而被捲入一連串意外事件中。

3/27 ㊂|小偷家族 万引き家族 (2018) – 120 mins

在東京下町不合時宜地殘存一個破舊平房,裡面住著年邁的母親初枝、治與信代夫婦,以及他們的兒子祥太,還有信代的妹妹亞紀。這家人貧困潦倒,但每天依然快樂地過生活。某個冬天,治將女孩由里帶回家中,又發生某件事情,讓這個原本融洽的家庭開始分崩離析,彼此心中隱藏的秘密與無奈的心願,也一一被揭露。



主辦單位: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原圖中心|3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人性的探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圖中心 Bulay(排灣族語「很好、不錯」的意思)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各場次皆有提供公務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本月主題為「人性的探索」,透過獨特故事探索人性的關懷、友誼,以及對差異的理解。透過真誠交流和互相支持,建立人與人的連結,呼籲觀眾以開放心態面對社會差異,理解並包容他人。同時,強調友誼和愛在困境中具有化解障礙的力量,讓我們一同開啟充滿歡笑、成長和接納的美好未來!









✦ 麥田少年 保護級|81 分鐘
  場次 1 3/7 ㊃ 14:00 - 15:21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3/9 ㊅ 14:00 - 15:21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艾德和派迪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分享歡笑、玩耍,共同夢想未來。隨著年紀增長,原住民的人權意識崛起,派迪的父親麥可決定爭取薪資權益,白人移民和原住民之間的衝突逐漸升溫,他們的友誼在社會動盪的環境中面臨考驗。


✦ 小丑的眼淚 保護級|120 分鐘
  場次 1 3/14 ㊃ 14:00 - 16:0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3/16 ㊅ 14:00 - 16:0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講述 19 世紀末法國第一位黑人馬戲表演者 ─ 拉斐爾.帕迪拉的非凡人生。拉斐爾與小丑搭檔福提特共組雙人表演,塑造出獨特的白面小丑和奧古斯都黑人角色。他的生涯跌宕起伏,經歷賭博、歧視、崛起,舞台上的成功使他在蒙馬特的紅星閃耀。他不僅成為廣告中的先驅,更寫下了一段引人入勝的藝術傳奇。



✦ 幸福綠皮書 保護級|130 分鐘
  場次 1 3/21 ㊃ 14:00 - 16:1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3/23 ㊅ 14:00 - 16:1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改編自美國 60 年代真實故事,講述知名非裔鋼琴演奏家唐薛利和他的司機兼保鑣大嘴東尼,一同展開在種族歧視嚴重的美國深南部的巡迴演出之旅。電影以輕鬆詼諧的方式呈現,雖然觸及種族歧視和社會階級等嚴肅主題,但同時也帶來溫馨感人的體驗。

✦ 逆轉人生 保護級|112 分鐘
  場次 1 3/28 ㊃ 14:00 - 15:52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3/30 ㊅ 10:00 - 11:52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富翁菲利普跳傘事故導致四肢癱瘓,迫切需幫傭協助日常。他挑選來自郊區有前科的黑人德里斯作看護,兩人背景天差地遠,透過英式荒謬幽默演繹了深刻的合作。片中探討階級、財富、貧窮、種族、文化、殘疾等人生主題,引起對生命意義與存在價值的深刻省思。

原圖中心|「責任原旅.永續原鄉」主題書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臺灣,坐落於太平洋上的蕞爾小島,四面環海、坐擁群峰百岳,其中世居於此的原住民族群,被視為數千年前南島語系民族擴散的起源地。目前臺灣經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群有 16 族,人口約為 58 萬人,占全臺灣人口約 2.5%,各族在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下,孕育出獨特的傳統信仰及文化習俗,形塑原始的特色之美。


隨著疫情帶來的衝擊趨緩,觀光旅遊業復甦,原住民族委員會自 2022 年起積極推動部落旅遊,並以生態作為核心理念,串聯部落共同參與及旅遊服務所需之產業鏈,盼民眾在了解原住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能活化部落生機,促其永續發展。


而世界原住民族旅遊聯盟自 2018 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原住民族旅遊高峰會,第 3 屆將在 2024 年 4 月 16 日至 20 日於高雄盛大舉行,此活動不僅大幅提升臺灣原住民的能見度,對於部落旅遊的永續議題也有更深入的探討,責任旅遊 (Responsible Travel)即是文化與生態永續在旅遊層面的實踐。


在這次的書展中,透過「責任原旅,永續原鄉」的主題,呼籲民眾能成為文化和生態永續的推動者。在遊歷原鄉部落不僅是一趟旅程,更是一種尊重與包容的態度。透過對當地文化的理解與尊重,不僅能夠感受原住民族群獨特的美麗,更能在未來成為永續原鄉的支持者,一同守護這片土地。


「責任原旅.永續原鄉」主題書展

展出時間:2024/3/1-4/30(週一到週五 8:00-18:00、週六 9:00-17:00)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展出清單:https://tiprc.cip.gov.tw/blogDetail/-1/1898














HELP講堂:智慧學習.研力升級

學科服務組



歡迎報名圖書館的HELP講堂系列課程,幫助需要寫論文的你、需要做研究的你,快速掌握文獻查找、報告撰寫與正確引用的訣竅與技巧,讓開學的生活順利又充實喔!
敬請線上報名,課前將以E-mail寄送錄取通知。






3/5 ㊁ 14:20-15:50 從數據中發現新的視角 ─ 社會網絡軟體 Gephi 教學
3/12


㊁ 14:20-16:20 書目管理工具 EndNote 20 核心
3/19 ㊁ 14:20-16:20 書目管理工具 EndNote 20 進階
3/21 ㊃ 14:20-15:50 ChatGPT 可信嗎? ─ 學術文獻的查證與引用
3/28 ㊃ 14:20-15:50 學術指標「評」什麼 ─ 以 WoS 及 Scopus 為例
5/23 ㊃ 14:20-15:50 好想變強!─ 善用圖書館資源進階英語達人




本館保留系列課程變動權利,若有修正或取消將於官網公告。

如有進一步問題或建議,歡迎洽詢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報名網址: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actID=20241923_01
HELP講堂:https://www.lib.ntu.edu.tw/node/1817#help



NTU Library F.I.R.S.T. Workshop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學科服務組

為協助國際學生善用圖書館資源以增強研究能力,本館特別規劃 4 場英語解說課程,內容包含圖書館資訊查找與使用、多媒體館藏資源使用與服務、Scopus 綜合領域資料庫、ABI/INFORM Collection 商管領域資料庫,歡迎國際學生踴躍參加。

NTU library presents the F.I.R.S.T. Workshop: a multi-session workshop designed to help international students learn how to discover and search for useful research resources in library collections and e-resources. Welcome to attend the workshop.






4/16(Tue.)14:20-15:20
Learning & research resources of NTU Library

@ Main Library 1F Group Learning Room



4/23(Tue.)14:20-15:20

Use Scopus to empower your research

@Webex Online Meeting



4/26(Fri.)14:20-15:20

Help you stay ahead of business trends:

ABI/INFORM Collection
@Webex Online Meeting



5/16(Thur.)14:20-15:20

Enrich your life with movies, music, and multimedia resources

@ Main Library 1F Group Learning Room














Online Registration|
https://forms.gle/MaYby91xB2xLRtVz8


Notice|

請先上網報名。
 Please register the session online.

兩場為實體課程,其他均為線上課程(使用 Webex 線上平台)。

 Two sessions will be held in the Main Library. The other two sessions will be conducted through live streaming (Cisco Webex).

如有任何問題或建議,請洽詢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please contact us.







如何引用 ChatGPT 生成內容?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若您查核 AI 生成的內容屬實,不涉及抄襲或違反著作權,並獲得指導教授、期刊編輯或出版單位的認可,確定能夠在論文中運用 ChatGPT、Midjourney、DALL-E 等 AI 工具所生成的文字或圖像,應該如何引用呢?


對於引用生成式 AI 的內容,目前 APA、MLA、Chicago Manual Style 已發布較明確的規範與實例,提供寫作者參考;期刊出版社也陸續發表相關聲明,提醒投稿者留意。本文彙整學術引用格式官方網站、國外大學圖書館指引,以及出版社網頁資訊。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新的一年也要「龍」光煥發

年(選單): 
民113年
月(選單): 
1月
期數: 
285

持續響應 Open Access,2024 年起新增 ACS、IOP OA 期刊投稿優惠方案

學科服務組
為支持學術開放,臺大圖書館自2021年起陸續與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UP)、及 2023 年起與 Elsevier 及 IEEE 等出版社簽訂 Open Access (OA)期刊投稿優惠協議,支援本校師生投稿OA期刊可獲文章處理費免除或折扣優惠。過去 3 年總計已為本校撙節近 US$30 萬之文章處理費,逾 160 位師生受惠,近 200 篇文章以 OA 優惠方案發表。



2024 年再增兩項免費投稿優惠,分別是美國化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簡稱 ACS)及英國物理學會所屬的 Institute of Physics(簡稱 IOP)出版社方案。ACS 期刊在化學領域居引領地位,具備嚴謹的同儕審查機制,學術表現上有極高的可信度和品質,例如《美國化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被學術界高度關注及引用;IOP出版社隸屬於英國物理學會,出版高品質的學術期刊、書籍和會議論文集,涵蓋物理科學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學界提供有影響力、有認可度和有價值的出版物。



ACS 方案由國科會自然處「化學圖書服務計畫」與美國化學會出版部(ACS Publications)達成 Read and Publish 協議,並獲國科會及本校研發處經費挹注;IOP 方案則由「清大物理研究推動中心(PRPC)」與英國物理學會(IOP)簽訂之轉換協議(Transformative Agreement, TA)所引進。兩者均為領域中極具權威性之出版社,整體逾 3 成期刊 JIF Quartile 排名於 Q1,本校一年約有 180 篇發表量。自 2024 年起,凡本校研究人員為文章之通訊作者,於方案期間以 OA 形式投稿 ACS 及 IOP 期刊,皆可享免付文章處理費優惠(ACS 均價 US$4,500;IOP 均價US$3,000),期待未來有更多研究者投入產出。上述 OA 期刊投稿優惠方案,歡迎師生多加利用!



2024年新增OA期刊投稿優惠方案

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期刊,免付文章處理費

英國物理學會Institute of Physics(IOP)期刊,免付文章處理費











更多出版社優惠方案請見:Open Access 期刊投稿優惠方案

服務諮詢|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tul@ntu.edu.tw ☎ (02) 3366-2326




原圖中心|2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圖中心 Bulay(排灣族語「很好、不錯」的意思)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各場次皆有提供公務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 神鬼獵人 限制級|156 分鐘
  場次 1 2/1 ㊃ 14:00 - 16:36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2/3 ㊅ 14:00 - 16:36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19 世紀初的美國拓荒年代,片中以主角這個原住民化的白人之角度來呈現大歷史中的一小部分,表達了庶民還有原住民以及這些陷在殖民情境中的各自觀點。


✦ 海角七號 普遍級|130 分鐘
  場次 1 2/17 ㊃ 14:00 - 16:1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臺灣的日治時代終結,進入中華民國時代,日本人被全數遣返回日本本土。一位日本籍教師在高砂丸遣返船上,一字一句寫下給他臺灣籍女學生兼愛人小島友子的七封情書。



✦ 咖啡莊園的亡靈 保護級|120 分鐘
  場次 1 2/22 ㊃ 14:00 - 16:0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2/24 ㊅ 14:00 - 16:0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時代背景發生在 19、20 世紀交替的 1899-1900 年,講述巴西在廢除奴隸制度(1888)和帝國垮臺(1889)之後,主人與奴隸兩個家族既牽絆又糾纏的故事。在充滿敵意的新世紀以及天搖地動社會轉型中,如何面對真實自己、活出生命尊嚴,卻是主角最重要的人生功課。

✦ 教會 普遍級|125 分鐘
  場次 1 2/29 ㊃ 14:00 - 16:05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3 / 2 ㊅ 14:00 - 16:05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故事描述一個教士在蠻荒地帶傳教,感化當地原住民;最後為了護教,保護家園不惜與教廷一戰,全體犧牲。片中透露現代歐洲人的自我反省意識,及對殖民問題之鞭韃批判。

活動紀實: 

2023 Blind Date with a Book ~迎來一場不同以往的閱讀體驗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一年一度的 Blind Date with a Book 活動於 2023 年 12 月 6 日至 12 月 15 日在總圖熱烈展開,這也是圖書館一樓空間改造完成後,首度於新設置的二樓展示區辦理,感謝參加者的熱烈參與,短短 10 天就外借超過 200 本館藏。





今年的書籍包裝,除了選用應景的聖誕布置外,約會調查(活動滿意度調查)小卡也特別製作成圖書到期單的樣式,貼在圖書封面,為活動增添了更多趣味性和互動性。希望這樣的包裝巧思能賦予此活動更多節慶氛圍,也讓讀者在打開包裝的瞬間感受到更多驚喜,讓整個活動更顯有趣且別出心裁。










- 別出心裁的小卡設計 -


在本次的約會調查中,參加者們紛紛表示感受到此次盲書約會活動所帶來的趣味和驚喜,也給予圖書館許多建議與暖心回饋:



▌ 約會經驗分享

多位參與者分享了他們的約會經驗,有人對選到的書感到非常驚喜,是平常不太會選的書籍;有人表示書籍主題很新穎,而且感受到圖書館很用心推廣閱讀;還有人分享透過本次活動讓他們重新找回曾經喜愛的閱讀風格,再次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 這本書真的不是我平常會想看的書哈哈哈,還沒看,但有google一下書名,發現竟然是驚悚小說

✦ 書本選的很有水準,深刻且易讀。整體活動像是在拆一份禮物一樣(雖然要還回去啦),很浪漫,充滿期待,而且最後讀起來也很喜歡。

✦ 真的有種拆禮物,很驚喜的感覺!說明也很吸引人~整體來說很喜歡這個小活動!









▌ 參與者回饋

許多參與者表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活動,為平時生活帶來了意外驚喜;也有人表示是第一次參與,對活動感到興奮和期待。


✦ 看到同學的分享當下就決定想去看看這個活動~很喜歡這種盲抽、命中注定的感覺哈哈哈!展區雖然小小的 但看得出來美編佈置還有禮物包裝都真的很用心!謝謝圖書館�

✦ 透過包裝上的關鍵字或訊息來選擇書是非常特殊的體驗,不被書名所侷限,得到意料之外的驚喜,也很享受書本的主題與內容

✦ 剛剛才開箱!考完期末後一定會看!感覺是非常有趣的視野拓展

✦ It was first time to experience Blind Date a Book like this. When I knew this event by my friend, I got excited and interested in this immediately

✦ Looking forward to finishing reading the book I chose, Thank you










▌ 活動建議

本次也收到許多參加者提出的建議,包括可增加文學書籍和更深入的內容、可嘗試不同活動形式以吸引更多參與者、依季節主題挑書以提升活動多樣性和趣味性、延長活動時間、配合聖誕節和跨年期間辦理、希望成為常態性活動等。



✦ Why not choose book subjects in the theme of the season?

✦ 從大學開始參加此活動已經有三年了,每次都會來光顧,是除了開學闖關以外最喜歡的活動,每次都能認識一些意外的書籍,這種感覺挺奇妙的

✦ 包裝非常用心,可以感受到圖書館的心意!應該可以再提醒館員刷條碼時可以再提醒一下同學不要偷看螢幕XD

✦ 可以有更多文學書籍,以及更鞭辟入裡的內容。希望有更浮誇的佈置」

✦ 很喜歡,希望可以變成常駐活動,平時很難從樹叢中去找一本有趣的書,這種活動可以鼓勵我們閱讀,並且以一個輕鬆浪漫的方式降低了選書的時間心力成本。

✦ 這種活動應該要常常有 XD










很開心每一次舉辦 Blind Date with a Book 活動都能獲得參加者的正面評價與肯定,也意外發現許多老朋友每年對此活動的支持與響應,再次感謝所有參加者留下的鼓勵與各式意見,今年活動順利落幕,讓我們一起期待明年能夠看到更多有趣的主題和館藏,繼續享受這場盲目約會的閱讀之旅。

完整書單歡迎至活動網頁查詢。


意郵未盡 ─ 龍 Time No See 賀年傳情活動報導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冷冽的冬季,校園充滿各種傳情活動,圖書館當然也要加入行列!

習慣數位溝通的我們,都是透過鍵盤送出貼圖與文字,社群媒體傳遞問候雖然十分即時,但手寫文字的溫暖卻無法取代;透過手寫,即使只有寥寥數語,閱讀字跡的同時,卻彷彿可以聽見寫信的人在耳邊朗讀,這正是手寫的魅力。


自 2017 年開始,圖書館每年皆會舉辦「意郵未盡:重溫手寫的美好」賀年傳情活動。因學期縮短,12 月 25 日聖誕節就迎來寒假,因此我們將賀年傳情活動提前舉辦,讓大家可以趕在寒假前參與一年一度的明信片盛會。








- 左:寫一張明信片寄給未來的自己/中:以〈舞龍〉設計的龍年賀卡/右:現場有多樣文具供同學運用 -




今年圖書館也配合當年生肖,特別選用陳其茂老師的木口版畫〈舞龍〉設計明信片,讀者只需跟館員說聲「新年快樂」即可獲得限量明信片,圖書館也設置了臨時郵筒,提供免費代寄服務(來自館員的悄悄話:聽到讀者來櫃臺說出的不是「問題」而是「問候」,著實讓人備感窩心)。透過郵筒中一疊疊的明信片,彷彿可以感受到同學們的熱情,分類完之後發現:今年的明信片將分送到 50 個國度呢!期盼這些承載了問候與祝福的明信片,能在寒冬中成為大家的暖陽,並共同迎接 2024 年的曙光。



- 右:明信片依照國家分類後,再送去郵局寄出

認識那些年的人物:名人錄與傳記參考資料

學科服務組
對現代人而言,尋找某個人的資料相當容易,可以從 Google、維基百科、新聞報紙網站、社群媒體找到豐富的資料。若想尋找年代稍微早期(民國初年-80 年)的華人照片、生平資料,卻發現網路資料不完整,擔心其正確性與可信度,有何替代方法呢?《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2023 臺大人最愛電影館藏 Top 20

典藏服務組
2023 年 8 月,圖書館於一樓啟用數位媒體區,煥然一新的視聽設備與空間服務提供不一樣的觀影享受。你是否有來體驗過了呢?2023 年的 Top 20 又有何變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媽的多重宇宙》甫上映就斬獲多項大獎,更在 2023 年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影片剪輯等殊榮;本館一入藏馬上成為熱門片,拿下借閱冠軍一點也不讓人意外!至於亞軍與季軍則都是經典影片,亞軍《悲情城市》於 1989 年上映,描述國民政府來臺時期的政治混亂局勢,在解嚴不久的當時,為首部直接挑戰政治禁忌話題和電檢尺度的作品,更是一舉奪得該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季軍則為 1995 年上映的《愛在黎明破曉時》,本片為橫跨 18 年系列電影「愛在三部曲」的第一部,續作《愛在午夜希臘時》亦在此次 Top 20 的榜單之中。

新環境,新氛圍,還沒有來過數位媒體區的你,還在等什麼呢?快來挑一部好片,不論是在自己的課餘時間來影音聆賞席坐坐,或是三五好友一起預約樂活窩同樂,數位媒體區都歡迎大家來感受電影的魅力。










排名 片名 索書號
1 媽的多重宇宙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VV) 987.83 7733-1
2 悲情城市 A city of sadness (VV) 987.83 2684-3
3 愛在黎明破曉時 Before sunrise (VV) 987.83 4412-4 2013
4 色,戒 Lust, caution (VV) 987.83 1121-2
5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VV) 987.83 7031
6 幸福綠皮書 Green book (VV) 987.83 1084-6
7 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 (VV) 987.83 7741-3
8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 (VV) 987.83 3663
9 一級玩家 Ready player one (VV) 987.83 3216
10 愛在午夜希臘時 Before Midnight (VV) 987.83 4412-7
11 刺激199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VV) PN1995.9.P68 S53z 2004
12 野蓮香 My little honey moon (VV) 987.83 7213
13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VV) 987.83 3024-9
14 王牌冤家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VV) 987.83 1023
15 天馬茶房 March of happiness (VV) 987.83 4487
16 2001太空漫遊 2001:a space odyssey (VV) 987.83 0046-2
17 日曜日式散步者 Le Moulin (VV) 987.81 6066
18 黑暗騎士 The Dark Knight (VV) 987.83 0444-1
19 父女情深 A soldier's daughter never cries (VV) 987.83 1742-1
20 鬼店 The shining (VV) 987.83 0046-5

帶一本書,去旅行

年(選單): 
民112年
月(選單): 
12月
期數: 
284

總圖書館自習室於11/17 ㊄ 起重新分配 A、B 區座位,A區調整為 509 席

閱覽組

為符合現行學習模式及因應使用需求,總圖書館自習室 A、B 區座位分配重新調整。11/17(五)起,A 區座位由 389 席增為 509 席,且已全數裝設電源插座;B 區座位則調整為 312 席,歡迎讀者多加利用。


溫馨提醒| A 區開放讀者使用筆記型電腦、計算機及鍵盤、滑鼠等發出聲響之裝置;B 區仍禁止使用上述發出聲響之裝置,若讀者於 B 區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請調成靜音模式。






總圖書館 11/22 ㊂ 起調整研究小間連續借用天數規則

閱覽組

為符合總圖書館研究小間使用需求,自11/22(三)起連續天數借用天數調整為每次預約至少 7 天,至多 30 天(不含閉館日)。單日借用請洽 1 樓服務台辦理,歡迎多加利用。




「意郵未盡:重溫手寫的美好」─ 龍 Time No See 賀年傳情活動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遙寄一份手寫的祝福,再輕輕貼上真摯的問候-

Hey, 龍 (Long) Time No See!


活動期間至服務台對館員說聲「新年快樂」,即可獲得限量龍年明信片。您可寫給自己、家人、同學、朋友、師長等任何人,填寫後投入圖書館郵便局臨時郵筒,活動結束後將由圖書館為您免費寄出明信片,讓手寫的祝福與問候溫暖這個冬季。


✦ 期間限定總圖免費郵寄 400 張、社科圖與醫圖各 125 張。

✦ 所有投入本活動臨時郵筒之明信片,將於活動結束後統一寄出。



活動時間:2023/12/12 ㊁ -12/24 ㊐

活動地點:總圖書館 1F 服務台、社科圖流通櫃臺、醫圖流通櫃臺

活動對象:本校教職員工生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醫學圖書館

活動洽詢:☎(02)3366-4551 ✉ tulce@ntu.edu.tw


















「舒識圈」線上好書分享會 ─ 帶一本書去旅行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線上好書分享會



帶一本書去旅行
12/20 ㊂ 11:00-12:00


閱讀,開啓她無盡的想像與嚮往,進而展開一段又一段的旅程,

不總是愉快與喜悅,還有種種複雜、麻煩、沮喪的體驗,

她孤身卻不孤獨,因為有書的陪伴,有書後作者給予的勇氣。



在 Peggy 的著作《托斯卡尼‧鼓聲‧艷陽》裡,有這麼一段推薦文字:

若說療癒可能太嚴重了,但通過閱讀和旅行發現異我,從而振奮自我,
的確是一條正確又美麗的路。

在這歲末時節,就讓我們跟著 Peggy,一饗因閱讀而豐富的旅行故事。





講者|郭正佩 Peggy


臺大物理系畢業後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深造,後續在法國、德國、日本、臺灣等地工作,再重返校園進入東京大學從事網路數位研究取得博士學位,致力於影像搜尋開發。

熱愛閱讀、攝影與旅遊,以鏡頭與文字記錄每段居旅歲月,著有《e貓掉進未來湯》、《絲慕巴黎》、《聖傑曼的佩─絲慕巴黎第二話》、《東京.村上春樹.旅》、《希臘‧村上春樹.貓》、《托斯卡尼.鼓聲.艷陽》等作品。



■ 活動對象為本校教職員工,活動前視報名情形開放其他讀者參加,有意候補者請來信 tulce@ntu.edu.tw

■ 本活動使用 Cisco Webex,請事先報名,會議室連結將於該場次前一天以 Email 提供報名者;會後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 1 小時。




愛閱小沙龍:「幽默的藝術」─ 幽默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





你是有幽默感的人嗎?

在幽默和喜劇的背後,是對周遭人事物的深刻觀察與體會。有了這些知識與內涵,我們才能夠正確解讀「笑梗」的言外之意,甚至製造「笑梗」。
讓我們透過文字與情境喜劇,觀察與思考幽默感背後的意涵,並將這項表達藝術帶入日常生活中,成為人見人愛的「幽默大師」!


愛閱小沙龍:「幽默的藝術」─ 幽默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3/12/13 ㊂ -2024/1/21 ㊐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前廳 + 1 樓數位媒體區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3_humor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社科圖|挑戰您對「瑞士」的認識, 快來瞧瞧!

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
提到瑞士,您想到的第一個印象是什麼?

優美的風景?巧克力?精緻的鐘錶?瑞士刀?還是……

然而,您知道瑞士原是歐洲一個貧窮的國家,

人民甚至從事傭兵的行業嗎?



在歐洲其他國家動亂紛擾時,瑞士於 1815 年開始採取中立政策,成為世界第一個永久中立國,進而吸引各國菁英紛紛投奔移居至瑞士,許多國際組織亦將辦事處設置於瑞士,如「聯合國歐洲總部」、「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衞生組織」、「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等。瑞士逐漸因經濟市場穩定且科技先進,發展成為世界上收入最高、人均所得最多的富裕國家之一。



為擴展大家對瑞士的認識,社科院圖書館特於今年 12 月推出「瑞士:和平富裕的背後真相」主題書展系列活動,在本校瑞士籍教師的指導下,於 12/5-31 在社科圖 1 樓展出有關瑞士的歷史、社會、文化、政治、經濟、旅遊、文學及瑞士名人等圖書資料。除書展外,同時推出 2 項活動,歡迎踴躍參加。











「從電影觀看瑞士」影展
3場影片觀賞活動,時間和內容分別為:
12/6 ㊂《瑞士鐘表師Unrueh》|12/8 ㊄《邊境家園Home》|12/13 ㊂《天能Tenet》

※晚上6:00於社科圖二樓簡報室準時開播,
自由入座,免報名。





「瑞士不一樣:我對瑞士的認識!?」小遊戲
展場放置有活動學習單,讀者可自由取用填答,完全答對者即可獲來自瑞士的小禮物一份。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您千萬別錯過喔!









- 左:置於展場的「瑞士不一樣:我對瑞士的認識!?」學習單/右:「瑞士和平富裕背後的奮鬥」YouTube 影片 -



除了上列活動將帶您深入探究瑞士、挑戰您對瑞士的知識外,您更可觀看 YouTube 上的影片《瑞士和平富裕背後的奮鬥》 ,讓蘇宏達院長透過親身的第一手經驗,為您揭開瑞士全民防衛、全民皆兵鮮為人知的真相!






原圖中心|1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勇氣與超越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圖中心 Bulay(排灣族語「很好、不錯」的意思)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各場次皆有提供公務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 拳王維多培瑞茲傳記 輔導級|63 分鐘
  場次 1 1/4 ㊃ 14:00 - 15:03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6 ㊅ 14:00 - 15:0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講述了突尼西亞猶太人、世界蠅量級拳王維多培瑞茲在二戰中被納粹逮捕送進集中營,他在極端環境中展現驚人毅力,締造了拳賽史上令人嘆為觀止的 139 勝 1 平的紀錄,成為少數從死亡列隊中存活的俘虜之一。



✦ 王者理查 普遍級|144 分鐘
  場次 1 1/11 ㊃ 14:00 - 16:24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改編自啟發全世界的真實故事,講述理查將威廉斯姐妹(維納斯和瑟琳娜威廉斯)從加州康普頓黑人貧民區帶到世界舞台的奮鬥過程。這感人至深的電影突顯了家庭力量,結合毅力和堅定信念,展現實現不可能的奇蹟,並在全球產生深遠影響。



✦ 逐風少年 普遍級|91 分鐘
  場次 1 1/18 ㊃ 14:00 - 15:31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1/20 ㊅ 14:00 - 15:31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風在哪裡我就在哪裡,海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呈現臺灣風浪板奧運選手張浩 10 年的拼搏歷程。故事中他在冷門運動中展現的驚人勇氣,超越了環境的限制,用生命追逐夢想,運動員的內在世界,以及他與教練和家人之間深刻的情感凝聚。

✦ 傳奇 42 號 普遍級|133 分鐘
  場次 1 1/25 ㊃ 14:00 - 16:13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27 ㊅ 14:00 - 16:1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描述 1946 年,布魯克林道奇隊老闆布蘭奇瑞基在面對種族歧視的大環境下,勇敢地簽下傑基羅賓森,這一舉動挑戰了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種族立場,傑基羅賓森以非凡的勇氣和球場天賦,贏得了球迷和隊友的支持,改變了人們的思想。

原圖中心|「荷去荷從:重現荷治時期下的原始面貌」主題書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Ilha Formosa!」為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船員對臺灣之美的讚嘆,自 1624 年荷蘭統治時期(以下統稱荷治時期)確立臺灣「福爾摩沙(Formosa)」一稱,臺灣即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遠東貿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開啟西方國家對於臺灣的踏查與探索;而荷蘭人對於原住民族長期系統性的文字紀錄,也成為今日我們了解臺灣原住民族的珍貴史料。


1624 年荷蘭人佔領大員(今臺南安平區),並建熱蘭遮城為防禦要塞,成為在臺灣的統治中心,治臺 38 年期間,對於原住民許多族群在宗教、教育與行政制度上皆有深遠影響,尤以西拉雅族(Siraya)最具代表性。1627 年,首位來臺的傳教士干治士(Georgius Candidius)於新港社定居,將自身觀察記錄撰寫成《臺灣略記》,為研究及保存西拉雅族社會組織、宗教與風俗習慣重要文本。隨後因尤羅伯(Robertus Junius)等傳教士前仆後繼的加入,更逐步建立起學校教育系統,不僅以新港語翻譯《聖經》,更藉羅馬拼音將西拉雅語文字化,將原住民倚賴的口傳紀錄落於文字,開啟書面記載之先河。


荷治時期也是臺灣史上首次政府型態的統治政權,1635 年簽訂《麻豆協約》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對於原住民的治理即採地方會議制,透過定期召集各村社長老開會,在佈達政令的同時,也確立其從屬關係,加上村舍戶口調查、年貢及贌社等制度,形成所謂「荷蘭和平」(Pax Hollandica)。


臺南建城將於 2024 年邁入第 400 年,本次「荷去荷從:重現荷治時期下的原始面貌(1624-1662)」主題展,將同步展出 17 世紀臺灣教會重要史料 ─ 巴達維亞檔案,期盼帶領讀者從歷史文獻的碎片中,一窺大航海時代下的臺灣及原住民族群面貌。


「荷去荷從:重現荷治時期下的原始面貌」主題書展

展出時間:2024/1/2 ㊁ -2/29 ㊃(週一至週五 8:00-18:00、週六 9:00-17:00)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展出清單:https://tiprc.cip.gov.tw/blogDetail/62/1854















活動紀實: 

遇見「本尊」驚喜之旅 — 特藏原件導覽活動‧參觀心得

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研究所.徐一方


這學期因為意外發現總圖有新生尋寶闖關活動而經常來圖書館,就有在旁邊看到展示了許多精美的紀念品,因為每次那區都沒什麼人駐足所以都只敢遠遠地看,今天很開心能有機會看到它們的實體以及收藏它們的地方。



前幾天就因為闖關活動而有上來 5 樓一趟,那時覺得這裡是一個很安靜很神祕的地方,我都還記得那時候闖關的謎底是「烏貓行進曲」,那時候想說來聽一下,結果一聽「驚為天人」,很推薦大家有機會可以聽一下。回到今天的導覽主題,老實講我一開始報名的時候沒有認真看,以為是要介紹紀念品我就報名了,結果原來是要導覽紀念品上的圖案來源。


館員第一本帶我們看的是田中文庫植物圖譜的酸橙(編者按:收錄於館藏《Nürnbergische Hesperides》),導覽姊姊和我們分享這本是今天看到的書籍裡面最老的,這本的特色是除了左邊有植物的介紹外,右邊下圖還有畫上它的產地「Hummelstein」(畫中的村落名稱),書名中的「Hesperides」是希臘神話中管理金蘋果的神,而她們的金蘋果就是柑橘,聽完覺得好神奇,畢竟這兩個科差超遠的,一個芸香科一個薔薇科,到底是怎麼把它們聯想在一起的呢?









- 左:酸橙收錄於《Nürnbergische Hesperides》/中:夜香木蘭收錄於《Jardin de la Malmaison》/
右:白橡樹收錄於《Histoire des Chênes de l’Amérique》 -



下一個看到的是夜香木蘭(編者按:收錄於館藏《Jardin de la Malmaison》),這張是由有「花之拉斐爾」美稱的Pierre-Joseph Redouté所繪製,不得不說功力真的很深厚,我還記得之前上科學繪圖的時候老師就有跟我們說過,畫科學繪圖最重要的不是好看,而是如何精確、精準、寫實地描繪出植物的樣態。而這位植物學家他全部都有達到外還畫得超漂亮,真的由衷地佩服。導覽姊姊還有和我們分享旁邊的白橡樹(編者按:收錄於館藏《Histoire des Chênes de l’Amérique》)也是他畫的,兩個是用不同的印刷方法印製的,仔細看還會有一點一點的痕跡,之前看其他人畫的科學繪圖也常會看到,一直以為是特殊的筆法,結果原來是印刷技巧不同啊!


下一本看的全部都是柑橘(編者按:書名應為《Histoire et culture des orangers》)!第一次知道柑橘有這麼多奇奇怪怪的種類,難怪會被叫成金蘋果。因為我很喜歡萊姆的關係,還有特別拜託姊姊幫我翻,姊姊還和我們分享一件有趣的事情,之前有一紀念品,採用的圖案不像橘子,導覽姊姊請大家猜猜看,結果大家都猜是柚子,結果答案是法國萊姆,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柚子、香櫞及檸檬的雜交種,這本圖譜很厲害的是居然連橘子表面凹凸不平的感覺也有畫出來,看起來超美,沒有出海報真的是太可惜了。









- 左 2:甜橙與法國萊姆皆收錄於《Histoire et culture des orangers》/
右 2:山楂與緋紅山楂皆收錄於《Pomologie française》 -



旁邊還有散裝的書籍(編者按:書名為《Pomologie française》),第一次看到那麼大本的書還是用散裝的,很特別,雖然它是裡面看起來最白的,但我覺得它畫起來的感覺又跟前面兩本稍稍有點不同,Pierre-Joseph Redouté 的看起來很細緻,柑橘的顏色很飽和亮眼,這本給人比較偏冷色調,反而有一種亮亮的感覺。



下一本讓我最驚豔的是鳥類圖譜(編者按:書名為《The Birds of Asia》),導覽姊姊有分享說這兩本很特別的是它是先印刷好再手工上色,所以當你近看會發現在鳥兒的羽毛和眼睛上會呈現不同的光澤。哇!這本真的超級推薦大家應該要親眼看看,羽毛真的畫得很棒,我覺得我能看它的光澤看一整天,畫風細緻到每一張都該是藝術品,不該躺在這本看起來就破破的本子裡,那是現在再好的印刷都印不出來的感覺,真的光是看到這本就值得了!導覽姊姊還有分享出這套書的作者很有商業頭腦,是鳥類鑑識大師,從小就做鳥類標本賣錢,後來開始畫鳥類之後出的這套書大受好評,畫了兩百多套都是賣給王公貴族,連維多利亞女王也有下單;雖然他畫得沒有前幾位那麼好,但有找專業畫師來幫他代筆,他再提供畫面構思,像其中一本的背景就是每種鳥類的原產地樣貌。










- 左 2:臺灣藍鵲與朱鸝收錄於《The Birds of Asia》/右 2:不同版本的《本草圖譜》-




另一張桌子擺放的是《本草圖譜》,可以看到原始江戶時期的版本和紀念品所引用的二十世紀版本,兩種版本各有千秋,也很值得親自前去欣賞。如果說前一本是鳥類圖譜的藝術品,這套《本草圖譜》就是像文創攤位販售的五彩繽紛的明信片,色彩鮮豔,而且畫風很可愛,真的可以感受到層層將顏色印上去的風格,看完好想收一套回家啊,期待未來林試所能出它的掃描版實體書,或是能多出一點它的周邊,只有出一套明信片太少啦!



- 右:本館館藏《本草圖譜》57 卷菜部圖譜-



簡單做個總結,這次的導覽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每本書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畫風都超美的,我自己最近也有做了苔蘚的明信片,在畫圖的時候一直在想要怎麼畫能看起來就像真正的科學繪圖,但真的好難,所以看到每本都畫得那麼細緻,上色又上得這麼美,圖多到還能出好幾本書,功力真的十分深厚。希望未來還有機會能親手翻翻這些書,好想要翻《本草圖譜》的真菌那冊(編者按:《本草圖譜》57 卷菜部圖譜)啊!




2023 年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活動紀實

採訪編目組.林吳沛軒


教育部補助臺灣大學圖書館辦理「我國加入 OCLC 管理成員館計畫」,並於 2006 年 12 月 26 日成立「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迄今已即將邁入第 18 年。為使成員館瞭解 OCLC 與國際圖書資訊界之發展趨勢及聯盟執行成效,並促進圖書館間的經驗交流,2023 年 11 月 24 日(五)於本館國際會議廳舉辦「2023 年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會員大會」,會中除了例行的聯盟執行成果報告、會員提案討論及表揚儀式之外,並辦理4場專題演講,上午也安排參觀本館1樓空間改造後的新樣貌。


第一場視訊由紐約大學圖書館知識檢索與資源管理服務部門周小玲主任以「鏈結資源的測試經驗」為題,講述近年參與各項計劃的測試經驗,以及鏈結資源的未來發展。接著是美國 OCLC 團隊 David Whitehair、Chelsea Dalgord、Soley Somma、Missy Tubbs ,以「Leveraging New Technologies in a Shared Metadata Environment」為題,分享 OCLC 近期關注的研究,帶領大家了解未來圖書館界的趨勢。



下午場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淑君副研究員演講,講題是「書目本體論在 FAIR 原則的鏈結資料之再用、擴展與應用:以數位人文環境的古漢籍善本書目為例」,分析 FAIR 原則的鏈結資料與 BIBFRAME,並談論如何運用在數位人文的研究上。政治大學圖書館特藏管理組王立勛編審則分享「以檔案學觀點探討特藏經營的典範轉移 ─ 以政大圖書館為中心」,以自身在政大圖書館特藏組的實務經歷,並展示近年的成果經驗,說明圖書館與史料之間的關係。當天的會員大會及演講活動,獲得會員熱烈的迴響,期許館員們可以吸收各方經驗,持續改善與升級,讓使用者擁有更好的圖書館使用環境。











- 左:與會同道大合照/右:林奇秀副館長與得獎者合影 -




聯盟依往例舉行頒獎儀式,表揚各級成員館原編上傳量與使用量第一名、全聯盟前三名。會上並報告 2023 年聯盟營運成果及未來計畫的概況與規劃,期盼有更多圖書館加入聯盟。本次會員大會共 91 人次與會,透過聯盟會員大會拓展圖書館同道視野,促進臺灣圖書館界合作。當天會議圓滿落幕,期待聯盟永續經營,明年再會。




讓我們一起看電影:校園公播電影串流平台

學科服務組

總是專心致志地研究/任勞任怨地教學/孜孜不倦地學習/勤勤懇懇地工作......

你我都是奮發向上的臺大教職員工生,讓我們在忙忙碌碌中找出閒暇來看看電影,

從刻劃世間百態的電影領略冷暖人生,從聲光交融表現的電影抒發潛藏情感,

讓圖書館所引進的公播電影串流平台,提供你我屬於心靈休憩與激盪的時光。






KMOVIE 智軒雲端公播電影網」、「教室電影院公播大平台」與「刷刷電影院」 3 種校園公播電影串流平台,共提供超過 600 部來自國內、亞洲、歐美等地區的精采影片,包含電影、動畫、紀錄片等型態,涵蓋多元風格、語言與主題類型,是教師課堂教學、校內非營利影片播放活動、及個人自我學習與休閒娛樂的最佳影音資源。在臺大校園網域內均可線上使用,歡迎校內師生多加利用。






 
  KMOVIE 智軒雲端公播電影網 教室電影院公播大平台 刷刷電影院

影片來源/種類 索尼、福斯、迪士尼發行影片 國片、亞洲片、歐美片 國片、亞洲片、歐美片
影片數量 250 多部 280 多部 100 部
訂閱期限 至 2024 / 7 / 31 至 2024 / 8 / 31 至 2024 / 8 / 31
連線/登入方式 在臺大校園網域內連線
  點選頁面右上角「註冊/登入」,

再點選「IP 自動登入」。
 
同時在線人數 20 人 20 人 30 人



敬請注意:

以上平台限定臺大校園網域內供 (1) 個人觀賞,(2) 校園區域內課堂教學與非營利活動之公開播映。

因平台有同時上線人數限制,影片觀賞時若暫停播放過久,會自動離線以保障其他師生使用權益。



聽書觀影看書展, 休息舒心好去處

年(選單): 
民112年
月(選單): 
11月
期數: 
283

圖書館推出前瞻主題領域網絡探析概覽 ─ 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

研究支援組.黃文琪




據 2015 年《巴黎氣候協議》,世界各國同意努力在 21 世紀結束之前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攝氏 1.5 度。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科學家表示,到 2050 年應實現二氧化碳淨零排放。


什麼是「淨零(net zero)」?根據 BBC 報導,淨零指的是不再增加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總量,溫室氣體包含二氧化碳、以及甲烷。當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在家庭、工廠和交通運輸中燃燒時,就會釋放二氧化碳;甲烷則是透過農業和垃圾掩埋場產生的。這些氣體透過捕獲太陽能來提高全球溫度。



由此,世界各國紛紛以 2050 淨零排放為目標進行各種努力。根據我國於 2022 年 3 月公布的《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為達成 2050 淨零排放之目標,規劃發展五大淨零科技領域,包括永續能源、低碳、循環、負碳、社會科學等。其中「負碳」以及「循環」指的便是「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為協助本校研究者在科學文獻中梳理出知識的結構以及尋找合作的契機,圖書館運用書目計量、社會網絡分析以及自然語言分析等方法,針對現下熱門研究議題進行探析,透過具象化的呈現,探索熱門議題中的文獻計量整體概況、主題分佈、以及前沿趨勢等。
此次前瞻主題領域網絡探析概覽以「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作為分析目標,目前已上架至本校學術典藏網站 NTU Scholars 提供全文下載,未來將不定期推出其他主題之探析概覽,歡迎關注圖書館 FB 粉專以即時掌握出版訊息!














✦ 全文下載:https://scholars.lib.ntu.edu.tw/handle/123456789/636135

✦ 臺大圖書館 DNA 服務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19_dna/

✦ 臺大圖書館 FB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ULIB








「課程閱讀清單」服務上線 ,接軌 NTU COOL 支援教學更便利!

學科服務組
圖書館推出「課程閱讀清單」服務,整合本館館藏與網路資源,以支援教師教學。此服務已與本校教學平台 NTU COOL 介接,教師可於 NTU COOL 課程中建立閱讀清單,快速便捷地將修課必讀圖書(含電子書)、視聽資料等列為指定參考資料,更可將多元的網路資源加入清單,便利修課學生參閱。


以下介紹服務重點功能,歡迎師生多加利用!

與本校教學平台 NTU COOL 整合
 
➀ 教師登入 NTU COOL 後選擇課程,先進入「設定」中將「Leganto」服務拖曳至導覽中:



➁ 再於左側工具列中點選課程閱讀清單系統「Leganto」即可建立課程閱讀清單。


整合圖書館館藏查詢功能
  透過「圖書館搜尋」功能即可查詢圖書館館藏,將所查得資源快速加入閱讀清單。


輕鬆加入各式網路資源
  系統提供「Cite it!」功能,設於瀏覽器工具列後,新增網路資源只需一鍵加入。


詳細說明:https://www.lib.ntu.edu.tw/node/861

服務洽詢: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看《媽的多重宇宙》,探電影字幕翻譯世界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看電影增進英語能力,是有趣的學習方法,而電影字幕翻譯,卻是門大學問!

電影《媽的多重宇宙》在臺初映引發超譯問題,喚起大眾對電影翻譯的興趣。



以對白為主的電影字幕翻譯,用語要自然,字句卻不能冗長;

一字一句既要揣摩角色心意、符合時代背景,更要兼顧劇情節奏;

何時適合插入本土時事哏或流行語、如何精準使用專門領域術語,
再再考驗電影字幕翻譯師的判斷與功力。

讓我們一起來探訪,屬於電影字幕翻譯師的神秘世界!










✦「媽的多重宇宙」電影欣賞 自由入座

時 間:2023/12/1 ㊄ 13:00-15:20

地 點:總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電影翻譯的神秘世界」專題演講 線上報名

時 間:2023/12/6 ㊂ 13:30-15:00

地 點:總圖書館 1 樓樂牙彎

主講人:鍾沛君
臺灣大學外文系、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專職中英同步逐步口譯、書籍文件筆譯,譯有《大腦、演化、人》、《魚翅與花椒》、《為什麼這麼荒謬還有人信?》、《打包去火星》、《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燃:最新研究,揭開身體究竟如何燃燒卡路里、減肥、保持健康》等書;電影字幕翻譯則有《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弒婚遊戲》、《迷離夜蘇活》、《小行星城》、《北方人》等作品。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協辦單位:臺大雙語教育中心

活動洽詢:☎ 3366-2333 ✉ tulce@ntu.edu.tw















愛閱小沙龍:「古典樂與音樂家的百態人生」─ 古典樂幕後故事館藏展

典藏服務組





如今,古典樂不再是王公貴族的專屬娛樂,甚至作為電影配樂,或是如貝多芬名曲《給愛麗絲》般,因緣際會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
然而,你是否可以聽出每首曲子所要表達的情感、故事,甚至小宇宙?音樂家們又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生,才能創作出這些偉大作品?
本期愛閱小沙龍展出古典樂與音樂家故事相關館藏,讓我們一同走進古典樂的殿堂,並探訪音樂家的創作歷程。


愛閱小沙龍:「古典樂與音樂家的百態人生」─ 古典樂幕後故事館藏展
展出時間:2023/10/18 -12/3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前廳 + 1 樓數位媒體區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3_classical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典藏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2334 ✉ntulibcs@ntu.edu.tw



*展出期間,歡迎借閱!











午後電影院 ─ 再見,再見

推廣服務組.林琦

12/5 ㊁|親愛的房客 Dear tenant (2020) – 106 mins

林健一不只看護生病的房東周秀玉,還收養她 9 歲的孫子王悠宇。他的行為看似超出普通房客,但其實這都是他思念一個人的方式,然而在周秀玉過世之後,他的動機開始受到質疑。在檢警調查之下,發現越來越多對健一不利的證據。

12/13 ㊂|西西里的漫長等待  L'attesa (2015) – 100 mins

安娜離婚後獨自住在西西里島偌大的豪宅。某日,兒子吉賽沛的女友珍突然來訪。青春奔放的珍一下就打開安娜的心房,安娜喜歡為這位客人下廚作菜,帶她參觀西西里島,偌大的豪宅彷彿又恢復了生命力。復活節就要到了,整個西西里島瀰漫著節慶氛圍,吉賽沛會依約歸來嗎?

12/20 ㊂|輕輕搖晃  Lilting (2014) – 86 mins

華裔青年在倫敦驟逝,突如其來的衝擊令年邁的母親措手不及。一名自稱兒子友人的英國男子突然現身,闖入她封閉的世界。兩人語言無法相通,卻分享一樣的沈痛,對摯愛的無限溫柔和思念,則將他們緊緊相繫;同時,也漸漸揭開了兒子和男子長久以來深埋的秘密。

12/27 ㊂|海邊的曼徹斯特 Manchester by the sea (2016) – 136 mins

李錢德勒離鄉背井,在波士頓某個小鎮當水電工。哥哥突然逝世,讓他不得不回到家鄉並成為姪子派屈克的法定監護人。李一方面要撫平派屈克的喪父傷痛,同時還得要面對擁有新家庭的前妻蘭蒂。這趟旅程也意外讓李破碎的心,有了癒合的機會。



主辦單位: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原圖中心|12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原、山、林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圖中心 Bulay(排灣族語「很好、不錯」的意思)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各場次皆有提供公務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 翻越之後 普遍級|54 分鐘
  場次 1 11/30 ㊃ 14:00 - 14:54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2/2 ㊅ 14:00 - 14:54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拍攝團隊從 2016 年起,開始進行南澳溪流域之紀錄,希望透過探索腳下的土地來認識自己的家園。一條名為 Gong Pon Pon 的溪流,驅使拍攝團隊向前尋找,卻不知不覺地走上了「一條泰雅的路」……。


✦ 別跟山過不去 保護級|104分鐘
  場次 1 12/7 ㊃ 14:00 - 15:44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2/9 ㊅ 14:00 - 15:44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由「最有趣的旅遊文學作家」Bill Bryson 撰寫,更取材自他的真實旅遊經歷,描述他和老友決心徒步征服美東全長 3 千 5 百多公里的阿帕拉契山徑,中間並穿插阿帕拉契山徑的歷史介紹,以及自然環境及動植物等科學常識,並對人與自然資源之間的共存提出見解,讓讀者在爆笑之餘亦能深沉省思,堪稱旅遊文學中的經典。




✦ 費爾的旅程 普遍級|90 分鐘
  場次 1 12/14 ㊃ 14:00 - 15:3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2/16 ㊅ 14:00 - 15:3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這是一位紐西蘭父親費爾先生千里來臺尋子的故事。在前往阿里山尋找摯愛兒子的過程中,費爾遇到許多無條件的愛和幫助,交到了許多臺灣人及原住民朋友,最終臺灣沒有成為他記憶裡的傷心地,反而成為他第二個家。

 
✦ 看見臺灣 普遍級|93 分鐘
  場次 1 12/21 ㊃ 14:00 - 15:33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2/23 ㊅ 14:00 - 15:3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由臺灣空拍攝影師齊柏林執導的一部紀錄片,是第一部在戲院上映、以全高空拍攝的畫面,講述臺灣環境現況的臺灣電影。

✦ 森林護衛隊 普遍級|54 分鐘
  場次 1 12/28 ㊃ 14:00 - 14:54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2/30 ㊅ 14:00 - 14:54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臺灣首部描述森林護管員的紀錄片,耗時兩年拍攝完成,真實呈現森林護管員的工作內容,穿梭臺灣山林間,與山老鼠鬥智鬥勇,帶領觀眾一窺森林巡護員工作的美麗與哀愁。

原圖中心|「背行山林 原住民與臺灣登山史」主題書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臺灣處於板塊交界處,坐擁群峰百岳,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是麥覺明導演口中的「萬山之島」。《禮記·祭法》中寫道:「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豐沛的山林是孕育萬物的搖籃,也滋養世居於此的臺灣原住民發展出各自的聖山文化與泛靈信仰。自清代起,族人即承接開路、引路、修築道路、搬運重物等工作;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也高度倚賴原住民的山林知識,帶領學者進行山林調查、開鑿道路,卻反倒被作為 5 年理蕃計畫 的手段之一,成為「被殖民化 」的濫觴;而後至 70 年代登山運動興起,族人則一肩扛起高山協作員及嚮導(以下統稱高山協作員)的重要職責。


2019 年 10 月,政府宣布國家山林解禁政策,以開放、透明、服務、教育及責任 5 大政策推動山林開放,同時,交通部觀光局將 2020 年訂為脊梁山脈旅遊年,以生態永續為目標,推動山林生態旅遊。在戶外休閒浪潮不斷推升中,高山協作員的高風險作業環境被重新檢視,2021 年 9 月,勞動部擬訂《山域揹負作業職業安全衛生指引 》,除建議揹負重量限制外,也提出書面契約之必要性,保障原住民族在登山產業中應獲的工作權益。


12 月 11 日為「國際山岳日」(International Mountain Day),原圖中心特舉辦「背行山林 原住民與臺灣登山史」主題書展,盼在登山健行蔚為風潮的現今,藉由高山協作員議題,喚起讀者對於登山教育與素養的重視,在進山的同時,也能攜著敬畏土地的心,徒步向山林致敬。


「背行山林 原住民與臺灣登山史」主題書展

展出時間:2023/11/16-12/31(週一至週五 8:00-18:00、週六 9:00-17:00)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展出清單: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21150














原圖中心|《記憶砌成的石階:翻越關門,布農丹社歸鄉路》新書聽享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2020 年,花蓮縣萬榮鄉馬遠部落與南投縣信義鄉地利部落的丹社群布農青年組成「布農丹社傳統領域守衛隊」,分別從中央山脈的東西兩邊出發,歷經 8 至 10 天的路程,以延續同年 4 月馬遠部落的「修路回家」計畫。這條回家路,循著祖先因日本人「集團移住政策」而遷徙的腳印,從花蓮縣萬榮鄉馬遠部落徒步跋涉,這趟路程負重近 30 公斤,最高爬上海拔 2,960 公尺的中央山脈主脊,為的就是回到南投丹大社的老家。



雪羊以見證者的角度,詳實地記錄這趟「回家行動」,重現 Bunun 的態度與生活,以及族人如何在漫長的回家路程中,成為真正的 Bunun(布農語,人),終於今(2023)年 9 月出版《記憶砌成的石階:翻越關門,布農丹社歸鄉路》。




本活動邀請同為山岳攝影家與作家身分的雪羊以及布農族歌手 Tulbus Mangququ 馬詠恩,以不同的角度和形式分享這趟歸鄉路帶給兩人的感動與省思。雪羊將透過最擅長的攝影,以影像進行分享;歌手 Tulbus 則以在部落和長輩、大自然所學習到的文化知識養分轉化成的音樂創作,透過吉他和真摯的歌聲,向大家傳達對部落、對文化、對土地的熱愛與認同。而 Tulbus 曾於公視高山紀實節目《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第二季說過:「我們不是登山家,因為山是我們家」,對 Bunun 而言,登山就是回家。



希望透過作者雪羊與實際參與重返「回家行動」的 Tulbus,結合影像與音樂述說這趟歸鄉路,讓大家在視覺與聽覺的氛圍下,深刻感受「回家」的感動,相信會是一場不同以往的的新書分享。



《記憶砌成的石階:翻越關門,布農丹社歸鄉路》新書聽享會

活動時間:2023/12/16 ㊅ 10:00-12:00
活動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cPg9FXdiihKQv1UUA(12/13 ㊂ 17:00 報名截止)
活動網頁: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21256

活動洽詢:☎ (02) 3366-3776 ✉ ntutiprc@ntu.edu.tw







活動紀實: 

「搶救王國大作戰」新生圖書館利用活動報導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一年一度的新生圖書館利用活動「搶救王國大作戰」在 9 月 27 日圓滿落幕,獲得校內同學們的熱烈響應,參加人數將近 1,400 人,創近年來新高,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今年新生尋寶的精采亮點!



--

圖左:Game Start!

圖右:第 1000 位獲得幸運禮物的玩家

--






亮點 1 ✦ 探訪新空間

今年因應 1 樓空間改造開幕,將許多關卡設於 1 樓各空間,讓同學找尋線索跟印章的同時,也能順便探訪新空間以及了解新陳設。



--

圖左:服務台關卡讓大家了解服務項目

圖右:視聽資料關卡移至 1 樓數位媒體區

--






摘錄來自玩家的回饋 ✦

「因為自己是大五老人,前面幾年的圖書館闖關活動都是到 4 樓解數位媒體的關卡,今年發現地點改到一樓覺得很新鮮,也順便可以認識總圖一樓的新區域。」

「關卡中另有玄機,要在這區(多元共享區)組合英文再去樂牙彎才有答案。」




亮點 2 ✦ 可以旋轉的書櫃


平常同學鮮少踏入的密集書庫,因為尋寶活動而有機會首度探訪;不同於一般書櫃,可以旋轉的書櫃也讓大家印象十分深刻。



--

圖左:位於 2 樓密集書庫的關卡

圖右:正在破關的玩家

--






摘錄來自玩家的回饋 ✦

「讓我發現圖書館不一樣的地方,蠻隱密的,而且是『電影才會看到的』書櫃!第一次使用轉開的書櫃。」

「我第一次看到可以轉的書櫃,超級酷的,上次看到是在柯南的漫畫裡,臺大竟然有這種書櫃,很厲害。」


"I've never been in a compact stack before!"



亮點 3 ✦ 臺大人文庫關中關


這次臺大人文庫的關卡設計為「關中關」,引導玩家前往指定地點尋找闖關章,除了讓同學認識臺大人文庫的典雅環境外,也同時了解圖書館現期期刊的擺放方式。

--

圖左:臺大人文庫關卡

圖右:另有驚奇的現期期刊架

--





摘錄來自玩家的回饋 ✦

「非常驚訝臺大人文庫裡面有這麼多書籍,而且裝潢非常華麗漂亮,彷彿置身於哈利波特電影場景。」

「不知道櫃子可以掀開,藏的很好,有真的在尋寶的感覺。」

「找到《第四隻手》後,題目暗藏其他書目查找的訊息,且雜誌藏在不易找尋的地方,我認為這題有挑戰性。」

「拉開擋板這個操作看似簡單,但很多人沒想到這一步,可以翻開擋板蓋章很有互動感。」

"It's smart of you to hide the stamp with clues that are tricky as well."






今年以電玩遊戲為主題,吸引很多同學參與,除了新生藉由遊戲和圖書館相見歡之外,不少舊生也在尋寶過程中重新認識圖書館。


摘錄來自玩家的回饋 ✦



「第一次看到密集書庫區,覺得好酷!假如沒有這個活動,我大概不會去那一區。」

「曾經進來過總圖,但從未去過原圖中心,沒想到因為這次活動有機會前往。」

「到大三了仍沒進過特藏資料區,是藉由這一次活動才第一次踏入的,很神祕。」

「人文庫真的很美,我竟然讀到第四年才發現這個地方!」





今年的新生尋寶活動總計送出了 4 台腳踏車大獎,以及各式各樣精美的圖書館紀念品,除了這些獎品以外,每個參與的同學也都獲得了最大的寶藏 ─ 認識擁有豐富資源的圖書館!

--

圖左:新生尋寶活動獲得同學喜愛

圖右:開心前來領車的腳踏車得主

--





輔助 EMI 教學資料庫介紹 ─ 科學工程與生醫領域

學科服務組.張媺媺
本文簡介科學工程與生醫領域中,提供視聽影音資料內容的資料庫共 9 個,使用該資料庫時可觀看相關主題影片,並作為英語授課的參考及輔助教材,歡迎多加使用!!《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晴天雨天讀書天,相伴左右不分離

年(選單): 
民112年
月(選單): 
10月
期數: 
282

圖書館全新前瞻主題領域網絡探析概覽系列,首發推出「AI 人工智慧」

研究支援組.黃文琪

科學文獻的成長可視作領域發展的縮影,而近年來的成長速度更是超乎想像,以「AI 人工智慧」主題為例,在 Web of Science 中以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進行 Topic 欄位檢索,發現在 2013-2022 這 10 年間的科學文獻自 697 篇增為 25,615 篇,成長率為 35.8 倍(檢索日期:2023.9.21),研究者縱花再多時間,亦無法獨自消化年年倍增的科學文獻。





為協助本校研究者在科學文獻洪流中梳理出知識的結構以及尋找合作的契機,圖書館運用書目計量、社會網絡分析以及自然語言分析等方法,針對現下熱門研究議題進行探析,透過具象化的呈現,探索熱門議題中的文獻計量整體概況、主題分佈、以及前沿趨勢等。



首發前瞻主題領域網絡探析概覽以「AI 人工智慧」作為分析目標,目前已上架至本校學術典藏網站 NTU Scholars 提供全文下載,未來將不定期推出其他主題之探析概覽,歡迎關注圖書館 FB 粉專以即時掌握出版訊息!






✦ 全文下載:https://scholars.lib.ntu.edu.tw/handle/123456789/635459

✦ 臺大圖書館 DNA 服務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19_dna/

✦ 臺大圖書館 FB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ULIB




夢幻文獻《一陽週報》殘件出土!

特藏組.林慎孜

《一陽週報》是目前所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臺灣最早出現的雜誌,在出版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該刊於 1945 年 9 月 1 日,由楊逵於其農園創刊發行,作為運動同志思想交流和民眾教育之平台,內容以介紹中國文學家作品、三民主義學術思想、社會改革思想為主。惜本刊現存數量稀少,國內公藏僅見於臺大圖書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臺灣文學館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4 處,且收錄卷期均不相同(見註1)


日前,更新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楊雲萍文庫時,發現兩件資料疑與《一陽週報》相關:一件(編號 ntul-mf0006-00981)與現存《一陽週報》第 6 號殘件使用同樣的舊紙(勤怠表)印刷;另一件(編號 ntul-mf0006-00982)內容與當時《一陽週報》上刊載的孫文思想相關,印刷於「臺灣總督府昭和 20 年 9 月 1 日人口調查世帶申告書」舊紙背面。









- 左:ntul-mf0006-00981 正面(ntul-mf0006-00981_0001),本件內容包括〈新生活六項標準〉、〈市容一變〉、
「楊逵與賴瓊烟、許青鸞對談」等文章。依〈市容一變〉一文提到「九月三十日午後」,內容與當時「新生活運動促進隊」成立,

展開市街清理與文化清掃運動相關,可推測創作日期作於 9 月 30 日後,與現存第 6 號殘件之出版日期(1945 年 10 月 6 日)接近 /
右:ntul-mf0006-00981 背面(ntul-mf0006-00981_0002)與現存第 6 號殘件均使用「勤怠表」之空白背面印刷 -







- 左:現存第 6 號殘件之正面(yj-0002_19451006_0001) /
右:現存第 6 號殘件之背面(yj-0002_19451006_0002),與 ntul-mf0006-00981 一件用紙相同 -







- 左:ntul-mf0006-00982 第 1 頁,內容為孫文地方自治實行法 / 右:ntul-mf0006-00982 第 2 頁,內容為孫文地方自治實行法 -



經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黃惠禎教授、本校臺灣文學研究所張俐璇副教授與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陳偉智助理研究員共同討論,並比對《一陽週報》創刊號與第 3 號印刷用紙後,依文章內容、印刷用紙與油印謄寫字體等推測,此兩件資料可能是目前尚未出土的《一陽週報》殘件,未被學界所知,值得進一步研究。


- 圖:(右起)黃惠禎老師、張俐璇老師、陳偉智老師針對印刷用紙、收錄內容討論新發現的《一陽週報》殘件,畫面前方為《一陽週報》原件(攝於2023-09-15)-



編號 ntul-mf0006-00981 據黃惠禎教授推測,較有可能是《一陽週報》第 6 號(1945 年 10 月 6 日發刊)的第 3 頁殘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 現存《一陽週報》第 6 號殘件使用同樣的舊紙(勤怠表)印刷;

(2) 內容包含「楊逵與賴瓊烟、許青鸞」等人之對談文章(內容不全),賴、許二人是當時聚集於楊逵一陽農園的青年,亦曾協助刊物的刻版、油印、校對等業務;



(3)〈市容一變〉一文內容提及「9 月 30 日午後」,可推測該件資料作於該時點之後,內容亦與當日楊逵農場裡組成「新生活運動促進隊」,發動青年及市民,展開市街清理與文化清掃運動一事相關;

(4)《一陽週報》第 7 號起改以鉛印方式、裝幀為小冊子形式出版,本件為散頁,應屬第 7 號前的卷期;

(5) 謄寫字體與現存一陽週報雷同。




-

圖左:一陽週報第 10 號(鉛印小冊)

圖右:一陽週報第 12 號(鉛印小冊)

-






編號 ntul-mf0006-00982 經 3 位學者討論後,推測可能是目前尚未出土的《一陽週報》第 2 或 4 或 5 號之殘件,如依現存《一陽週報》之內容與形制判斷,較有可能為第 4 期之殘件,惟需進一步史料佐證。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本件資料內容為孫文之地方制度施行法,符合《一陽週報》介紹三民主義與孫文思想的特性;

(2) 與《一陽週報》第 3 號的印刷用紙相同,印於「臺灣總督府昭和20年9月1日人口調查世帶申告書」背面;

(3) 同前段所述,《一陽週報》第7號起改以鉛印小冊子形式出版,與本件不同,為第7期以後的刊物可能性不大;

(4) 謄寫字體與現存一陽週報雷同。


在此非常感謝黃惠禎教授、張俐璇副教授與陳偉智助理研究員的專業建議與協助,使此兩件史料能被重新審視、正名。



備註:

1. 《一陽週報》典藏狀況:

(1) 中研院臺史所楊雲萍文書:創刊號、第 3 號

(2) 臺大圖書館楊雲萍文庫:第 6 號殘件、第 10 號、第 12 號

(3) 國立臺灣文學館:第 7 號、第 8 號、第 9 號

(4)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第 11 號

2.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楊雲萍文庫《一陽週報》(限臺大校園網域使用)

3. 臺大圖書館楊雲萍文庫所藏楊逵發行之刊物,包含日治時期的《臺灣新文學》、《新文學月報》與戰後初期的
 《一陽週報》、《臺灣文學叢刊》,卷期與期刊介紹詳見網頁說明


參考資料:

黃惠禎(2016)。戰後初期楊逵與中國的對話。臺北:聯經。

楊翠(2016)。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臺北:蔚藍。
























沉思與行動:勇敢的理想主義者 ─ 柯慶明文學特展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前臺大中國文學系、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柯慶明,是一位春風化雨、學養豐厚、充滿熱情的偉大教師。半個世紀長年執教於臺大,可謂以校為家。柯教授自言一生專注於三件事—讀書、寫書、教書,實則他充滿理想,勇敢任事,在學術研究、文學創作、書刊編輯、人文教育、文化事務上皆卓然有成。趨勢教育基金會於2022年捐贈成立「臺大慶明文學講座」,紀念柯教授,並傳承其精神。臺大文學院與圖書館配合講座活動,於 2023 年 9 月 28 日至 11 月 2 日於總圖書館一樓日然廳舉辦「沉思與行動:勇敢的理想主義者 — 柯慶明文學特展」,大量運用圖書館特藏組所收柯教授的資料,以及家屬 ─ 臺大中文系兼任教授張淑香捐贈的手稿,鋪陳柯教授畢生行止。





特展開幕式暨座談會於 9 月 28 日(四)下午於總圖 B1 國際會議廳舉行,陳文章校長、文學院鄭毓瑜院長、圖書館陳光華館長、趨勢科技基金會陳怡蓁董事長、策展人張淑香老師蒞臨致詞。座談會則由臺文所兼慶明文學講座教授黃美娥主持,邀請到本校名譽博士白先勇、日本京都大學名譽教授川合康三、本校中文系教授兼主任劉正忠、作家楊富閔擔任與談人,分享以文學為志業,集學者、教師、作家身分於一身的柯慶明教授,如何在沉思與行動之中積極實踐付出。






- - 左:鄭院長、白先勇教授與陳校長相談甚歡/中:陳校長致贈感謝狀予張淑香老師/

右:黃美娥老師主持座談會,川合康三教授、白先勇教授、劉正忠主任與楊富閔擔任與談人 -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柯老師的形象」,陳校長眼中的柯教授是樸實卻充滿熱忱的教育家、鄭院長認為柯教授是當代學者的典範、陳怡蓁董事長闡釋柯教授是從不畏懼艱難且能將自身的熱心助人感染影響到他人的實踐者、白先勇老師更推舉柯教授為全國模範教師第一名,川合教授則認為,繼承傳統士大夫、文人的文化意義,並具有現代性的人,非柯教授莫屬。而柯教授長期熱心圖書館服務,自稱為「圖書館行走」,他期許館員勇敢面對不同時代的各項挑戰,成為「守護文明燈火的人」,更讓陳館長及全體館員深感任重而道遠。





「沉思與行動:勇敢的理想主義者–柯慶明文學特展」刻正於總圖書館一樓日然廳舉行。川合教授在座談會中亦有提到:「歡天喜地、繼往開來」八個字應足以代表柯教授的一生,當人們在思考人在現代應該如何生活的時候,其實柯教授的一生已經給了我們某種解答。歡迎您前來參觀,感受這位「勇敢的理想主義者」的文學心靈與風采典範,並從柯教授的著作、詩文、語錄中,探尋生活裡的一些答案。






- 沉思與行動:勇敢的理想主義者 ─ 柯慶明文學特展」刻正於總圖書館一樓日然廳舉行 -



沉思與行動:勇敢的理想主義者 ─ 柯慶明文學特展

特展日期:2023/9/28 ㊃-11/2 ㊃ 開館日 9:00-17:00

特展地點:臺大總圖書館一樓日然廳

策 展 人:張淑香教授、李秉樞博士生

書法題字:董陽孜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贊助單位:趨勢教育基金會

特別感謝: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授權照片使用

活動網址: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3_KoChingMing

活動洽詢: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2333 ✉tulce@ntu.edu.tw















午後電影院 ─ 大藝術家

推廣服務組.林琦

11/8 ㊂|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Goya's ghosts (2006) – 114 mins

名聲響亮的西班牙畫家哥雅,善用鮮豔的色彩創作充滿生命力的畫作。某天,激發他繪畫靈感的少女捲入一場異端之爭,少女的父親請求哥雅運用教廷的關係救人。

11/15 ㊂|一代畫家.卡拉瓦喬  Caravaggio (2007) – 130 mins

卡拉瓦喬年輕時便展露傲人才華與聲名狼籍的惹事風格,是16-7世紀羅馬藝文圈的話題風雲人物。電影描述畫家對故鄉的熱愛和備受爭議的戀愛史。從藐視保守教派鍾愛的高貴優雅畫風,到他擅長暗底光影的強烈對比色調,勾勒出畫家細膩情感和埋藏在批判背後的赤子之心。

11/22 ㊂|高更:愛在他鄉  Gaugnin: voyage de Tahiti (2017) – 101 mins

891年,於巴黎畫壇耕耘出小小名氣的高更,再也嚥不下文明社會的虛矯,而義無反顧前往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在那裡,等著他的卻是貧病交加、孤苦無援的生活。為了畫出嚮往的原始,高更深入毛利人之境,邂逅了原住民女孩德胡拉。有了她的陪伴,高更終於來到人生中最快樂、最富創造力的一段日子。

11/29 ㊂|梵谷到我家 Van Gogh in love (2021) – 94 mins

畫家李奧繪製了一張惡搞梵谷的廣告畫,作品意外高價賣出,讓他一夜之間晉升上流。十年後風光回國,李奧買下一幅梵谷的自畫像,沒想到畫中的梵谷走出了畫布!原來梵谷想找到傳說中收到他左耳的妓女「瑞秋」。當梵谷來敲門,開門的「瑞秋」竟是李奧昔日的同居女友艾莉絲,一段荒誕的三角關係讓人剪不斷、理還亂。



主辦單位: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原圖中心|11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殤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圖中心 Bulay(排灣族語「很好、不錯」的意思)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各場次皆有提供公務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 祖魯戰爭 輔導級|138 分鐘
  場次 1 11/2 ㊃ 14:00 - 16:18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1/4 ㊅ 14:00 - 16:18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西元1879年,英國垂涎南非的鑽石與黃金,大軍入侵,勇猛的祖魯戰士不敵,開始了南非原住民的悲慘命運。


✦ 硫磺島的英雄們 輔導級|132 分鐘
  場次 1 11 / 9 ㊃ 14:00 - 16:12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1/11 ㊅ 14:00 - 16:12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置身前線,沒有害怕的權利,本片深刻探討了戰場上最令人悸動的事實——「士兵會為國家而戰,但也會為朋友而犧牲生命。」




✦ 吹動大麥的風 輔導級|127 分鐘
  場次 1 11/16 ㊃ 14:00 - 16:07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1/18 ㊅ 14:00 - 16:07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1920年,愛爾蘭遭英國高壓統治而尋求獨立,民間組織敢死游擊隊來對抗英軍的鎮壓。但當愛爾蘭獨立成功,北愛爾蘭卻在協議下慘遭犧牲,脫離殖民的夢想竟成一場空……


✦ 烏龜也會飛 保護級|98 分鐘
  場次 1 11/23 ㊃ 14:00 - 15:38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1/25 ㊅ 14:00 - 15:38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他們的小孩都是這樣長大的……在西亞各國邊境流徙的庫德族苦難民族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背負了失去雙親、誤觸地雷而傷殘,甚至被伊拉克士兵虐待強姦等等的悲慘遭遇。

活動紀實: 

圖書館紀念品和它們的產地:遇見「本尊」驚喜之旅 ─ 特藏原件導覽活動紀實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圖書館為豐富訪賓贈禮及活動獎品,善用特藏珍善本裡精緻生動、設色典雅的圖譜,製作成絕美又獨一無二的紀念禮品,深受大眾喜愛。今年 8 月中於圖書館中廳推出「圖書館紀念品和它們的產地」特展,展覽期間特別挑選以「田中文庫」 、《Pomologie française》、《the Birds of Asia》、《本草圖譜》為素材製作之紀念品,搭配採等比例仿真製作的圖譜展出。






- 「圖書館紀念品和它們的產地」正於總圖書館一樓大廳展出中 -



為減低特展因溫溼度與光害問題而無法展出原件之遺憾,圖書館特別安排了數場五樓特藏原件導覽活動,第一場已於 9 月 6 日舉行,由特藏組館員豐富且生動地解說, 介紹紀念品背後原件館藏的故事,參加者們被深深吸引,對這些古老原件流露出濃厚的興趣。導覽過程中,大家逐一欣賞每張原稿,仔細地觀察畫作的線條與色彩。圖書館更於這次活動中開放平時不對外公開的珍藏室,讓參加者得以一窺這些珍貴原件典藏之處,可說是本次導覽的一大驚喜。






- 參加者認真聆聽館員介紹特藏原件 -



特藏組館員的專業解說和一張張細緻生動的動植物圖譜,使參加者對這次活動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讓人更加期待接下來 11 月和 12 月的兩場導覽。

圖書館紀念品和它們的產地 ─
臺大圖書館紀念品特展


特展日期:即日起至 2024/1/31

特展地點:總圖書館一樓中廳

活動洽詢: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2333 ✉tulce@ntu.edu.tw





圖書館 HELP 講堂「知識殿堂‧為你領航」

學科服務組


10/18 ㊂ 14:20-16:20 ▍書目管理軟體 Endnote(核心)
☞ 報名



10/19 ㊃ 14:20-15:20
OA 趨勢你跟上了嗎?學術出版社開放取用發展現況 ☞ 報名

11/1 ㊂ 14:20-16:20
書目管理軟體 Endnote(進階)☞ 報名

11/8 ㊂ 14:20-15:50
Web of Science &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協助發掘文獻、主題發想與趨勢研究 ☞ 報名


11/10 ㊄ 14:20-15:20

ChatGPT 說的可信嗎?學術文獻的查證與引用
☞ 報名


上課地點:總圖書館 1F 團體室




敬請線上報名,將於課前以 E-mail 寄送錄取通知。
所有系列課程請見網頁
主辦單位:

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NTU Library F.I.R.S.T. Workshop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學科服務組



11/16 (Thur.) 14:20-15:20 ▍ EndNote @ Main Library 1F Group Learning Room☞ Register

11/22 (Wed.) 14:20-15:35 ▍ Enhance Your Research Capability by Web of Science and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Webex Online Meeting☞ Register

11/29 (Wed.) 14:20-15:20 ▍ Academic Search in EBSCOhost Databases

@ Main Library 1F Group Learning Room☞ Register







More Details: https://www.lib.ntu.edu.tw/node/3953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please contact us.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輔助 EMI 教學資料庫介紹 - 藝術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

學科服務組.張媺媺

本文簡介藝術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中,提供視聽影音資料內容的資料庫共 8 個,使用這些資料庫時可觀看相關主題影片,並作為英語授課的參考及輔助教材,歡迎多加使用!《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圖書館最新紀念品 ─ 瞬收自動傘、藝術自動傘,風雨無阻強勢上市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用過就回不去了 — 圖書館瞬收自動傘

生活裡的從容與優雅,從三秒完美收傘開始!

國內知名製傘廠商獨家專利記憶傘布,三秒完美瞬收

海軍藍超潑水傘布一甩即乾,搭配巧思傘套攜帶入室不遺失

抗 UV 隔絕陽光直射,降溫有感,滿足晴雨兩用

一鍵自動開收,搭配瞬收功能,一氣呵成乾淨俐落

結合鋁合金與玻纖傘骨,輕盈堅固又抗風

金色總圖與拱窗檯燈美圖,散放臺大人追求學問氣息













圖書館瞬收自動傘有著美麗的總圖與拱窗檯燈圖案,連傘套都精緻好用。
定價 1000 元,校內師生特價 880 元



如藝術品般的晴雨兩用傘—圖書館藝術自動傘

晴天、雨天、讀書天,讓臺大圖書館相伴您左右

好從容 ─ 舒適握把一鍵自動開收

好防曬 ─ 遮光黑膠傘布降溫抗 UV

好耐用 ─ 玻璃纖維傘骨輕盈堅韌

好氣質 ─ 建築如畫意象盡納眼底













圖書館藝術自動傘設計低調卻充滿意境,傘外如巍峨鐘樓迎向天候流轉,傘下見拱窗大廳徜徉知識殿堂。
定價 550 元,校內師生特價 484 元。





*精美紀念品這裡買!
臺大出版中心校總區書店(總圖書館 B1)
臺大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校史館 2 樓)
先施數位印刷(醫學圖書館 1 樓) 
臺大出版中心網路商店



*歡迎校內單位大量訂購,另有優惠!
洽詢|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tulce@ntu.edu.tw ☎ (02) 3366-2333
臺大圖書館紀念品專頁

多元嶄新空間,等你來探索

年(選單): 
民112年
月(選單): 
9月
期數: 
281

總圖書館一樓服務台服務時間調整

閱覽組


總圖書館一樓閱覽區空間已啟用,原流通櫃台、i 櫃台及多媒體服務中心櫃台皆移至嶄新的一樓服務台(位於大廳右側),提供借還書、視聽資料及參考諮詢等服務。櫃台服務時間調整如下,敬請各位讀者多加留意,感謝您的使用與配合!


學期中 ▶  週一至週六 08:20-21:30  | 週日   08:20-16:30

寒暑假 ▶  週一至週五 08:20-20:30  | 週六、日 08:20-16:30



發現新空間 ─ 多元共享區與數位媒體區,等你來利用!

閱覽組、典藏服務組

多元共享區

大廳北側為多元共享區,有別以往寧靜閱讀、安靜自修的氛圍,轉型為兼具討論、研究、展覽及休憩等多功能的自主學習空間。本區備有自由組合的桌椅和沙發、可投影之螢幕、白板、檢索電腦等,歡迎讀者在此進行課業研討、學術交流、學習分享等多元活動。



溫馨提醒:

1. 本區採自由入座,不需預約!如有佔位情形(離開座位超過 30 分鐘者)本館得予以移置個人物品,且不負保管責任。

2. 本區開放互動討論,惟請注意音量管控,勿影響他人。









數位媒體區

大廳南側為數位媒體區,提供影音聆賞與數位學習服務,並設有演練室、樂活窩、團體室等特色空間,歡迎師生多加利用,使用前別忘了現場登記席位或線上預約空間!


影音聆賞席:配置雙人席位,提供 1 至 2 人利用館藏公播版視聽資料。

數位學習席:配置單人席位,提供讀者數位學習,或利用本館購置之串流影音等資源。

演練室:設置 2 間專室,提供個人練習簡報用。

樂活窩:設置 3 座可供 3 至 8 人使用的視聽空間,提供小團體利用館藏公播版視聽資料。

團體室:設置 1 間可容納 40 人的階梯教室,支援本校教師使用館藏公播版視聽資料進行教學。












- 左:影音聆賞席位/中:樂活窩/右:團體室 -



討論室


一樓空間重塑完成後,於南側新增了 4 間討論室。寬敞明亮的玻璃隔間提供嶄新的討論互動空間,此區使用人數可容納至 10 人。每間皆配置有投影設備及玻璃白板,歡迎線上預約多加利用。



圖書館尋寶活動「搶救王國大作戰」,Ready?Go!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新生尋寶活動「搶救王國大作戰(Super Library)」已經開始囉!持闖關卡至總圖書館各樓層指定地點闖關,完成 9 項任務、集滿 8 枚過關章後,再至一樓「賴打魔王的城堡」挑戰終極關卡,通過即可抽「破關禮包」。若您是本學期新生,還有機會參加每週的「新手玩家限定獎」抽獎,來就有機會把腳踏車帶回家!



另外至獨立關卡(校史館、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社會科學院辜振甫紀念圖書館、醫學圖書館)通過考驗,可以得到額外的獎品!歡迎在來圖書館體驗一場真人版闖關遊戲!除了可以認識圖書館,更有豐富的破關獎勵~

更多詳情與豐富獎品,請至活動網頁查詢!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9/27(三)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 tulce@ntu.edu.tw




永遠的風華 — 林文月教授紀念展

特藏組.蔡碧芳

林文月教授(1933-2023),臺灣彰化人,生於上海日租界,外祖父為連橫。林教授就讀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以優異成績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93年退休後獲榮譽教授銜,2007年獲選臺大傑出校友,2012年再獲頒行政院文化獎。林教授集學者、散文家與翻譯家於一身,一生教學不倦,遍及國際,著作等身,中外知名。重要學術著作有《山水與古典》和《中古文學論叢》等書。


1969年赴日本京都大學研修,以餘暇撰寫《京都一年》,奠定她作為當代散文名家的地位,其後的《遙遠》、《午後書房》、《交談》、《飲膳札記》等散文作品更得獎無數。


因研究白居易對平安朝文學影響,林教授在撰寫論文時,開始了《源氏物語》的翻譯,獲得國家文藝獎翻譯成就獎的肯定。其後陸續翻譯《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伊勢物語》、《十三夜:樋口一葉小說選》等,因其在翻譯日本古典文學作品的諸多成就,日本東亞同文書院特頒贈紀念賞。


本館蒙獲林教授慨然捐贈手稿資料,2001年在本校文學院和中文系協辦下,舉辦手稿資料展覽、座談會和三場專題演講;2013年再舉辦「林文月教授八十回顧展」,以活水源頭、師弟情緣、學術論著、散文創作、兩大物語、譯解女性等主題,分述成就,歡祝八十壽慶。











今年(2023年)5月,林教授以九十高齡在美安詳辭世。為表達悼念感懷之意,圖書館舉辦「永遠的風華—林文月教授紀念展」,展示林教授的學術著作、散文作品和翻譯圖書,穿插重製的手稿資料和親繪插圖,以追思林教授各項成就和豐碩底蘊,重現風華。


展出日期:2023/9/5(二)-10/31(二)

展出地點:總圖書館 2 樓展示區

活動網頁: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23_LinWen-yueh/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活動洽詢:推廣服務組☎(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午後電影院 ─ 女力

推廣服務組.林琦

10/3 ㊁|北國性騷擾 North country (2005) – 126 mins

單親媽媽裘絲艾米斯回到家鄉成為礦工,但是她和其他女礦工卻得面對男性同事的性騷擾。當裘絲挺身而出,為她和其他人受到的可怕待遇發出不平之鳴,不但慘遭礦場及鋼鐵公司資方修理,甚至得不到父母及其他人的支持。當全世界都不肯站在她這一邊的時候,她仍然挺身而出,堅持信念、孤軍奮戰。

10/11 ㊂|女權之聲 無懼年代  Suffragette (2015) – 106 mins

1912年的英國,婦女的聲音完全被漠視的時代,茉德平日在洗衣廠上班,下班後則和家人同事蝸居在小小的公寓裡,只能順服男人的指令,在工作與家庭間毫無發言權。從沒有人關心過她以及無數女性們長期遭受忽視的處境。因緣際會之下,茉德加入了女權團體,開始為爭取平等展開一系列抗爭行動。

10/18 ㊂|勝負反手拍 Battle of the sexes (2017) – 112 mins

「世界球后」比莉珍金與前世界冠軍鮑比里格斯在球場上的激烈對決與性別平等的議題,其影響力遠遠超過體壇的界線。在各界的宣傳與炒作之下,2 人進行了一場賭注般的男女對打網球賽。這場跨性別的尊嚴大戰不僅被稱為「世紀性別對決」,更成為了刷新當代體壇電視最高收視率的經典戰役之一。

10/25 ㊂|關鍵判決 Confirmation (2016) – 110 mins

改編自真人真事美國歷史上最駭人聽聞的聽證案。故事描述即將被任命為美國大法官的法學家克雷倫斯湯瑪士,被法律教授安妮塔希爾指控性騷擾,此案一宣布,轟動當時美國司法界,並成為美國文化中職場平等、性別政治的關鍵轉折點。



主辦單位: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原圖中心|10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海、人、魚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圖中心 Bulay(排灣族語「很好、不錯」的意思)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各場次皆有提供公務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 等待飛魚 輔導級|93 分鐘
  場次 1 10/5 ㊃ 14:00 - 15:3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10/7 ㊅ 14:00 - 15:3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從臺北來蘭嶼工作的晶晶遺失了錢包,被同為來蘭嶼工作的避風收留,每天透過手機向遠在臺北的男友聯絡的晶晶發現對方似乎變了心,卻也漸漸發現,原來愛情不是靠手機傳情,而是生活在一起。


✦ 海人魚 普遍級|79分鐘
  場次 1 10/12 ㊃ 14:00 - 15:19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0/14 ㊅ 14:00 - 15:19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那次海上意外,是漁夫之子拿威與人魚少女的初識,少女奮力的褪去尾鰭只為了與拿威再次相遇「來我的懷裡當一條魚吧……」,他彷彿聽見了海洋的呼喚、聽見了少女的期待。




✦ 只有大海知道普遍級|97 分鐘
  場次 1 10/19 ㊃ 14:00 - 15:37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0/21 ㊅ 14:00 - 15:37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盼望有天爸爸能回到蘭嶼陪伴他成長的馬那衛遇上了學校裡新來、一心想爭取記功嘉獎,早日調回臺灣的老師仲勛。當他們終於踏上臺灣的土地,仲勛和馬那衛心中堅守的夢想,也因為這些日子的努力漸漸有了轉變……


✦ 人之島 普遍級|103 分鐘
  場次 1 10/26 ㊃ 14:00 - 15:43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10/28 ㊅ 14:00 - 15:43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人之島講的是發生在蘭嶼島上,有關島上的人和島上的事的故事。很多年輕人的夢想是到外面世界去冒險,而這些人的夢想卻是留在家鄉,留在這個屬於海洋,屬於飛魚,屬於達悟人的家鄉──「人之島」。




原圖中心|「飛魚的夏日終曲」主題書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相傳,蘭嶼雅美(達悟)族的祖先曾將飛魚和其他海鮮一同煮食,結果不明原因患上惡瘡。在某個夜晚,族裡有名老人夢見黑翅飛魚神對他說:「我是飛魚們的頭目,黑翅膀飛魚,特地前來告訴你,你們不可將飛魚和其它的魚、蟹、貝類一起煮食。這樣做不只你們自己會生惡瘡浮腫,飛魚群也因此生了大病。」,並教導老人食用飛魚的時間、禁忌及祭祀方法,族人照做後惡瘡得到好轉,從此,雅美(達悟)族人謹遵黑翅飛魚神的教誨,這便是飛魚祭的由來。


雅美(達悟)族人主要居住於臺東縣蘭嶼鄉,以捕魚維生的他們,生活方式及文化與海洋有著深刻羈絆,其中飛魚祭是其文化核心價值。一年的飛魚季從 meyvanwa 招魚祭起,至mamoka飛魚收藏祭,直到 panoyotoyon 飛魚終食祭結束,在此期間族人須遵守許多禁忌,以體現對於大海的敬重,也實踐與大海永續共存的生態智慧。


本次主題書展,原圖中心配合 panoyotoyon 飛魚終食祭時序辦理飛魚祭相關館藏展出,敬邀讀者一同了解雅美(達悟)族人與大海間和平共存智慧,讓飛魚神帶領你一窺雅美(達悟)族人的生活哲學。










展出時間:2023/10/1 -11/15(週一至週五 8:00-18:00、週六 9:00-17:00)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展出清單: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20963




原圖中心|vaqu 法巫 小米英雄 集點活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小米點數輕鬆集

✔️ 每月抽獎機率高

✔️ 每點都能換獎品 

✔️ 入館免費吹冷氣

✔️ 原民文獻任你看 



種小米,抽好禮!邀請讀者前來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參與活動,累積小米點數即能獲得眾多精美禮品,收集越多小米點數還有機會參加每個月抽獎;集點活動結束前還有總抽獎,獎項有Marshall藍芽喇叭、AirPods第3代、Hyread電子書閱讀器及Apple Watch SE等大獎!









vaqu 法巫 小米英雄 集點活動

活動時間:2023/7/1 -12/30

     (週一至週五 8:00-18:00、週六 9:00-17:00)
活動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02-3366-3776)
活動網頁: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20607

活動紀實: 

Nice to see you 總圖一樓致強大廳,啟用!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 左起:黃愛倫校友(匾額題字)、本校廖婉君副校長、本校陳光華館長、本校張上淳副校長、本校管中閔前校長、本校陳文章校長、捐款人謝南強校友姪女謝育如女士、永豐金控陳思寬董事長、臺大 EMBA 校友會蘇哲生會長、捐款人謝南強校友姪女謝靜如女士、本校廖珮真財務長 -




臺大圖書館總館一樓致強大廳已於 8 月 16 日(週三)順利啟用!落成暨啟用儀式當天首先由圖書館陳光華館長致歡迎詞,陳館長表示臺大圖書館服務校內外讀者多年,很慶幸去年獲得來自謝南強校友的捐贈,讓圖書館得以進行本次空間改造,盡可能滿足大多數人對於圖書館空間的想像;陳校長致詞時表示,圖書館對本校師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場所,十分樂見本次合作有著如此亮眼的成果,同時校長提到謝南強校友的父親謝國城先生為臺灣棒球運動非常重要的推手,未來也希望能和謝南強校友合辦校內棒球賽事,將非常有意義;管前校長則以其和周家蓓前副校長、蘇哲生董事長、廖珮真財務長一起促成本次捐款的經驗,再次致上謝意,感謝謝南強校友讓圖書館搖身一變成為更好、更支持校內師生學習研究的場域。


最後,由捐款人姪女謝育如女士代表因事無法出席的謝南強校友致詞,除了感謝本校提供校園指標性建築物圖書館,讓其伯父有機會回饋母校,並說明將新空間取名為「致強大廳」,是希望勉勵臺大人「學以致用,莊敬自強」,由衷期盼臺大師生喜歡這份禮物。啟用儀式現場隆重溫馨,圖書館除了感謝前來參與的貴賓,也謝謝所有館內讀者對於當天出入動線及活動聲響所造成影響的體諒及配合。希望大家每一次來到圖書館,都能激發更多對於閱讀和學習的想像!










更多資訊:







空間重塑縮時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5e4oOC9ChY

圖書館開放時間:https://www.lib.ntu.edu.tw/hours


2023 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紀實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自 2010 年開辦以來,已邁入第 13 屆。今年 5 月 31 日甫開幕的美術館首次加入課程規劃,而農業陳列館則因故暑假期間暫停導覽服務及對外開放(2F),因此未參加。



各成員館為了這一年一度的博物館群集體盛事,無不絞盡腦汁規劃出自己館舍獨特的課程,內容涵蓋主題簡報、展廳導覽、觀察實驗、分組闖關、DIY 手作等等,非常充實。並且依循往例,由校史館擔任 3 梯次的共同開場課程,負責帶領破冰團康,活絡氣氛,也安排經過培訓的臺大學生講授 20 分鐘的認識臺大及博物館群課程。





校史館:三梯次共同開場課程






- 破冰團康 & 認識臺大及博物館群課程 -



第一梯次8月14日(一)



- 左:物理文物廳:光之奧秘/中:地質標本館:從石頭看台灣/右:昆蟲標本館:神祕的水中小精靈 -



第二梯次8月16日(三)


- 左:動物博物館:「嚕ㄚ樂橘」博物館收藏家/中:美術館:淘氣‧陶器/右:檔案館:「傅鐘」摺紙彩繪 -



第三梯次8月18日(五)


- 左:人類學博物館:阿奇出任務之文物偵探團/中:植物標本館:福爾摩斯植物小偵探的祕密行動/右:醫學人文博物館:醫學的推手 -




兒童學習體驗營一如既往,3 梯次共招收 60 名新學期升四至七年級的小朋友,其中包含 9 位由家扶中心推薦及低收入戶兒童,其參加費用全額由博物館群補助,以善盡大學博物館的社會責任。今年的學員,除了來自雙北地區之外,亦有10位從桃竹苗、宜蘭花蓮、高雄各地而來。活動結束後,為鼓勵學員反思記錄參與心得,提供博物館驚奇禮包作為回饋,最後,一共收到 11 位學員提交感想作文。 節錄 2 篇參與第一與第三梯次學員提交的心得,他們認真的觀察與紀錄,最真實的傳達體驗營現場。





第一梯次,升五年級臺北男學生:


  臺大的各個博物館建築都有獨特的歷史以及外貌,而我們這次要去的博物館有三個,而這三個博物館都是屬於自然科學類的博物館。

首先我們先去物理文物廳,我們到一個充滿歷史感的階梯教室上課,我第一次在這種教室聽講,真好玩!這次的主題是光,老師們介紹了光的現象,然後讓我們做了一個掌上光譜儀,可以用來觀察光的變化,很有趣。

吃完菜色豐富的午餐後,我們就開始了下午的課程。我們前往地質標本館,那裡有很多不同的岩石以及化石,我們在這裡玩一個敲石頭的遊戲,我們要用鎚子把一個四方體敲碎,找出裡面埋藏的石頭,我找到一顆很漂亮小巧的虎眼石,真的很開心!

之後我們又前往了昆蟲標本館,裡面有三萬多個昆蟲標本,也有養蜜蜂!我在這裡學到非常多關於昆蟲的知識,老師們還有讓我們看龍蝨,我第一次看到龍蝨,沒想到牠們居然這麼大隻!我還以為牠們大概跟我們的小指指甲一樣大而已,沒想到牠們大約跟 10 元銅板一樣大呢!老師還讓我們做一個果實蠅的標本帶回家,只不過膠乾的速度很慢,所以想要好好欣賞必須要等一到兩天之後。

這次參加臺大博物館學習營,我發現原來臺大有很多有趣的博物館,我在這些博物館裡學習到很多我們平常不容易接觸到的領域裡很有趣的知識,回家後我也把這些好玩的事跟家人分享,這一天是令我難忘的一天,也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再來參加這麼有趣的營隊!





第三梯次,升五年級桃園女學生:


  這次參加體驗營也才知道原來臺大裡面有 11 個博物館!而且包含各式各樣的主題,實在太神奇了!我參加的第三梯次會參觀人類學博物館、植物標本館和醫學人文博物館,早上我們先去人類學博物館當偵探,為了找回逃家的史前人類,探索了四個線索:貝塚、製陶、祭事曆板、祖靈柱。發現原來貝塚裡面不全是貝殼,而原住民製陶有的族由男性製陶,有的由女性製陶,祭事曆板上的圖形很像暗號,很有趣,祖靈柱雕刻的人像很像外星人,我也畫了一個在筆記裡面。下午去植物標本館,我拿到一片十字葉蒲瓜樹的葉子,真的長得像個十字架,而且葉面上還凹凸不平,和平常看到的葉子長的都不太一樣。後來在答題時我還得到一個洋蔥和一條紅辣椒的獎勵品,晚上送給媽媽,他說怎麼有這麼實(食)用的獎品,哈哈。最後我們還搭捷運去臺大醫學院旁邊的醫學人文博物館,那棟建築已經有116歲了,聽說有很多人會到這裡拍婚紗,裡面有座醫師之像,傳達醫生除了要有醫術,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的精神,因為良醫比名醫更重要!

雖然這次活動只有一天,因為時間很緊湊,一整天下來感覺有點累,但可以一天探索三個博物館覺得很充實,希望以後還有機會探索臺大其他博物館,尤其是昆蟲標本館、美術館等,都是我也非常感興趣的主題。臺大有那麼多資源,又能開放給大家參觀或做研究,真的好棒!

圖書館 HELP 講堂「知識殿堂‧為你領航」

學科服務組.范蔚敏




讓 HELP 講堂引領你,深度探索研究資源、了解學術趨勢以及善用工具協助論文撰寫,歡迎前來體驗新空間,開創學習新思路!



線上報名:https://0rz.tw/AQuv9
課程介紹:https://www.lib.ntu.edu.tw/node/1817#help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tul@ntu.edu.tw





EndNote 21 起在 Google Drive(Google Docs)內文插入引用文獻的方法

學科服務組.張育銘
EndNote 21 版推出了結合 Google Docs 的 Cite While You Write(CWYW)擴充功能,方便論文線上共筆的撰寫。《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圖書館微旅行, 新空間探索趣

年(選單): 
民112年
月(選單): 
8月
期數: 
280

學術研究之路,圖書館與您同行!「領域網絡分析概覽」系列—電機與電子工程學領域

研究支援組

臺大圖書館推出第六份領域網絡分析概覽—電機與電子工程學領域。運用書目計量及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透過視覺化圖像呈現,希望協助更進一步瞭解全球頂尖大學群、亞洲精選大學群,以及本校於「電機與電子工程學」領域的研究主題概況,提供發掘與擴展研究領域及國內外合作等參考,歡迎點閱,其他領域將陸續推出。




- QS 電機與電子工程學領域全球前 1% 熱門主題 Keyphrases 共現網絡圖 -



全文下載|領域網絡分析概覽—電機與電子工程學 2023

相關服務|臺大圖書館領域網絡分析服務



總圖書館學期間開放時間

閱覽組
★ 112學年度第一學期(2023/9/4-12/24)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 樓閱覽區 8:00-22:00 8:00-17:00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24 小時自習室 24小時開放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9/24、10/29、11/26、12/31)17:00至隔日(週一)8:00 不開放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0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 討論區 8:00-22:00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9/24、10/29、11/26、12/31)17:00至隔日(週一)8:00 不開放
B1 影印中心 9:00- 19:00 不開放


特殊開館時間|

B1-5 樓閉館,24 小時自習室照常開放
 9/29(五) 中秋節
 10/9-10/10(一-二) 國慶日及調整放假

比照學期中週一開館
 9/23(六) 補上班、上課日

館內實施座位管制,校友、休學生請暫勿使用 B1 自習室
 10/16 – 10/27 (一 - 五) 期中考
 12/11 – 12/22 (一 - 五) 期末考



註:各分館開放時間敬請參閱各分館網頁,各系所圖書室開放時間敬請參閱本館網頁

圖書館迎新活動「搶救王國大作戰」,Ready?Go!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賴打魔王的惡勢力壟罩 Library 王國,要救回被抓的布可公主並守護秘寶,必須通過一連串的挑戰,你願意接下搶救王國的任務嗎?



今年的圖書館新生活動主題為「搶救王國大作戰(Super Library)」,於總圖各樓層及校史館、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社科圖及醫圖設立關卡,以圖書館作為遊戲場域,讓同學體驗一場真人版闖關遊戲!除了可以認識圖書館,還有豐富的破關獎勵。


手持闖關卡至各樓層指定地點闖關,完成9項任務、集滿8枚過關章,再至圖書館1樓挑戰終極關卡「賴打魔王的城堡」,通過即可獲得「破關禮包」,抽精美圖書館紀念品。若您是本學期新生,還有機會抽「新手玩家限定獎」,獎項包括腳踏車等多項好禮,參加活動就有機會帶回家!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活動洽詢:☎ (02) 3366-4551 ✉ tulce@ntu.edu.tw





臺大新鮮人第一站,圖書館之旅等你來參加!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嶄新學年,臺大圖書館為初來乍到的你準備了精采的圖書館之旅!不論是大學生、研究生、國際生、教師或職員,都歡迎參加今年度圖書館之旅,內容包括圖書館導覽以及超實用資源講習,讓你在最短時間內熟悉圖書館多元服務以及改造後的新空間,並了解各種資源的使用方式!

// Notes //

圖書館導覽(30分鐘)集合地點:總圖 1 樓門禁入口處
圖書館服務與資源簡介(30-40分鐘)地點:總圖 1 樓團體室
各場活動限本校師生、職員及眷屬參加

// 場 次 //


8/29(二)14:20-15:20
9/20(三)10:20-11:20
9/25(一)14:20-15:20


☞ 線上報名


// 場 次 //


8/29(二)10:20-11:30
9/12(二)14:20-15:30
9/22(五)10:20-11:30


☞ 線上報名


// 場 次 //


8/28(一)14:20-15:20
9/14(四)10:20-11:20

☞ 線上報名



// 場 次 //



9/21(四)10:20-11:30
9/26(二)14:20-15:30

*本活動對象為本校職員及眷屬卡友;12 歲以上眷屬可隨同成年眷屬團體入館參加導覽與講習活動;參加者可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 2 小時

☞ 線上報名


主辦單位:圖書館推廣服務組、學科服務組
活動洽詢:推廣服務組☎(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Welcome to join the “Know Your Library Tour”!國際生圖書館之旅

推廣服務組.林芷君
Librarians conduct this orientation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library's resources and services, as well as the newly remodeled space opened in August.


歡迎國際生參加線上圖書館之旅,快速瞭解臺大圖書館的多元服務與豐富資源,還能認識8月啟用的新空間!



// Notes //

Guided tour : 30 minutes ( Assembing place : the entry gate of NTU Main library)
Instruction : 40 minutes ( Place : Group Learning Room of NTU Main Library)
This event is only for NTU students.



// Sessions //

9/13(WED)10:20-11:30 (English session)

9/19(TUE)14:20-15:30 (Chinese session)

9/27(WED)14:20-15:30 (English session)



☞ Online registration



This event is organized by Library Extension Services Division and Subject Services Division

Contact us:☎(02)3366-4551 ✉tulce@ntu.edu.tw



午後電影院 ─ 人生如劇

推廣服務組.林琦

9/6 ㊂|豬頭風暴 Pig (2018) – 108 mins

被禁拍電影的黑名單導演,只能拍殺蟲劑廣告維生,回到家中也不得安寧,諸事不順搞得焦頭爛額;同一時間,城裡的導演接連被殺人魔殺害,額頭被刻上「豬」字,他卻安然無事!?逃過一劫的他卻陰錯陽差被認定是頭號嫌疑犯,網路傳得沸沸揚揚,為了洗淨冤屈,他想出一個驚天計畫來找出真兇。

9/13 ㊂|好萊塢的黑名單  Trumbo (2015) – 124 mins

1940 年代,達頓川波是鼎鼎大名的好萊塢電影編劇,在影壇呼風喚雨卻也樹大招風,被抹黑為「共產主義份子」,並因此遭好萊塢無情封殺。他被迫改名換姓、舉家搬離避風頭,飽受打壓的達頓川波誓與背叛他的好萊塢抗戰到底,讓自己在惡名昭彰的「好萊塢黑名單」上除名。

9/19 ㊁|菜鳥新編劇 Tel aviv on fire (2018) – 96 mins

巴勒斯坦人沙朗姆,在 8 點檔《特拉維夫淪陷記》的片場擔任實習生,每天都要經過一處十分刁難人的以色列檢查站,才能前往片場。檢查站指揮官艾希的老婆是那部 8 點檔的鐵粉,為了取悅老婆,艾希介入了編劇工作。有天,艾希與劇組的阿拉伯贊助人對於故事結局的走向感到不滿,夾在兩人中間的沙朗姆,要如何解決問題?

9/27 ㊂|舊愛靈靈妻 Blithe spirit (2020) – 99 mins

文思枯竭的作家查爾斯為了新書取材,邀請靈媒舉辦招魂儀式。萬萬沒想到,竟讓他已經去世的亡妻艾薇拉還魂。眼看查爾斯與前妻的亡魂即將舊情復燃,現任妻子露絲擔憂老公「人鬼外遇」之際,竟發現艾薇拉打算把查爾斯拖入陰間。於是,露絲決定再向靈媒求助,沒想到卻引發更大的風波。






原圖中心|9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勇敢追夢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圖中心 Bulay(排灣族語「很好、不錯」的意思)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各場次皆有提供公務學習時數,請於入場時簽到







✦ 跨越非洲 世界盃追夢旅程 輔導級|88 分鐘
  場次 1 9/2 ㊅ 14:00 - 15:28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9/7 ㊃ 14:00 - 15:28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2010 年夏天,對於盧安達青少年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站在南非球場上替球員偶像加油,5 個朋友齊心協力,踏上一場橫跨 3000 哩路的足球冒險之旅,他們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這 3 個字!


✦ 翻滾吧!阿信 輔導級|127分鐘
  場次 1 9/14 ㊃ 14:00 - 16:07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9/16 ㊅ 14:00 - 16:07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生長在宜蘭的阿信,以體操國手為目標,不怕艱難、不怕苦,但青春叛逆的他迷失了方向,和死黨混起幫派,孰知翻身不成,反而痛失摯友。孑然一身的阿信回到家鄉,重拾對體操率真的熱情與信念,誓言再奮力一搏……




✦ 圖班嫁給我 普遍級|98 分鐘
  場次 1 9/21 ㊃ 14:00 - 15:38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9/23 ㊅ 14:00 - 15:38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阿薩有一個夢想,在無垠草原的星空下,構築自己的小天堂;但想擁有自己的羊群,就必須先娶到老婆。到了游牧民族遷徙的時刻,阿薩的婚事仍然遙遙無期,他究竟會留下來追尋美夢,還是遠走他鄉另覓良機?


✦ 不老騎士 歐兜邁環台日記 普遍級|88 分鐘
  場次 1 9/28 ㊃ 14:00 - 15:28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9/30 ㊅ 14:00 - 15:28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在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推動下,17 位平均 81 歲的長者,開始了為期 13 天的騎摩托車環島壯舉。縱使路途驚險,經歷許多苦難,但他們仍一一克服困難,完成了這項在外人眼中「不可能的夢想」。




原圖中心|「日治時期臺灣文化人類學研究」主題書展,好評再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日治時期是臺灣原住民族研究的奠基期。日本學者笠原政治認為可將其分為三階段:1895 年之後,先行人類學家的臺灣踏查;1900 年前後,總督府主導之官方調查;1928 年台北帝國大學創設後,成立「土俗人種研究室」及「語言學研究室」的調查研究。



伊能嘉矩於日本治臺不久後即來到臺灣從事調查,其《臺灣番人事情》為最早臺灣原住民族研究之一。鳥居龍藏為東京帝國大學派遣來臺,曾走訪中央山脈及臺灣東部(最遠到紅頭嶼,即今日蘭嶼),其〈紅頭嶼土俗調查報告〉為日人書寫臺灣原住民族誌之濫觴。森丑之助來臺後深受原住民族文化吸引,其研究將原住民族分類為 7 族,為臺灣總督府採用並沿用直至日治時代結束。1900 年前後,臺灣總督府先後成立原住民族研究組織如「蕃情研究會」等,其中 1901 年成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出版《蕃族調查報告書》、《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是基於統治需要的研究調查,類此資料如《理蕃誌稿》,皆為臺灣原住民族留下珍貴的民族誌資料。1928 年臺北帝國大學創校,其文化人類學(民族學)成立「土俗人種研究室」、「語言學研究室」,於 1935 年先後出版《系統所屬之研究》、《原語的臺灣原住民族傳說集》等作,此時期研究者更加專注於學術,學術水準媲美同時期歐美的文化人類學。



本次主題書展以日治時期文化人類學研究為主軸,展示當時人類學研究之文章發表、書籍;刊物、官方報告書、日記、攝影集等材料,歡迎各位來到原圖中心一起了解日治時期的研究者如何「研究」臺灣原住民族。









展出時間:2023/9/1-9/30(週一至週五 8:00-18:00、週六 9:00-17:00)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展出清單: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20945

善用 WOS 個人學術檔案展現學術影響力

學科服務組.洪翠錨
Web of Science 平台運用其演算法為 WOS 核心合輯的學者們,依所設定條件如姓名、所屬機構、引用特性等,主動生成個別作者檔以集中作者的著作。學者可免費註冊個人帳號,獲得專屬的個人學術檔案頁面,認領 WOS 為個人所建立的作者檔並編輯相關資訊,亦可連結個人 ORCIDiD,以及加入未被 WOS 核心合輯所收錄的其他期刊文章與會議論文著作書目。WOS 個人學術檔案提供著作發表與被引用情形的相關分析數據,並呈現學者較完整的著作資訊,可更具體地展現個人學術成就與影響力。《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圖書館新款特藏 L 夾上市

推廣服務組.李嫣紅


時隔 4 年,本館再度推出新款 L 夾。這次繼續取材特藏裡最受歡迎的 19 世紀法國果樹珍籍《Pomologie française》,從中選擇黑刺李、櫻桃李與杏桃共3種水果圖譜進行設計,雖同屬果樹系列,新款設計特別「zoom in」於局部圖案,並選用深且飽滿的色調,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感受。此外,更首次利用特藏渡瀨文庫專屬藏書票的「螢火魷」圖案,結合普普藝術完成一款別具風格與趣味的 L 夾,歡迎您與我們一起擁有!





- Pomologie française 系列 L 夾,由左至右分別為:黑刺李、櫻桃李、杏桃
-





- 左:普普風螢火魷 L 夾/右:渡瀨文庫專屬「螢火魷藏書票」 -



本館於臺北帝國大學附屬圖書館時期,曾製作 2 枚藏書票,一為委請鹽月桃甫設計的「總圖書館原住民圖像藏書票」,另一枚即為渡瀨文庫特有的「螢火魷藏書票」。螢火魷又稱螢烏賊或螢魷,是一種會發光的日本深海魷魚。渡瀨文庫的原收藏人渡瀨庄三郎在 1905 年發表〈蛍烏賊の發光器〉,提出富山灣有這種會發出螢光的小型烏賊,並命名為「螢烏賊」。螢火魷的學名 Watasenia scintillans 即是以渡瀨的姓氏來命名。






*精美紀念品這裡買!
臺大出版中心校總區書店(總圖 B1)
臺大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校史館 2 樓)
先施數位印刷(醫學圖書館 1 樓) 
臺大出版中心網路商店


*歡迎校內單位大量訂購,另有優惠!
洽詢|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tulce@ntu.edu.tw ☎ (02) 3366-2333
臺大圖書館紀念品專頁

萬眾囑目!圖書館新空間即將盛大開幕

年(選單): 
民112年
月(選單): 
7月
期數: 
279

「知識森友會」— 新聞所張錦華老師專訪

社會科學資訊服務組.邱芳盈

社科院圖書館獨特的閱覽空間建築設計,素有知識森林之稱,因此社科圖推出「知識森友會— 社科院教師專訪」系列活動,帶大家來聽聽老師與圖書館之間的故事。

---


本次「知識森友會 — 社科院教師專訪」活動訪問的是新聞所張錦華教授。老師大學畢業於臺大外文系,研究所轉換跑道攻讀新聞學,政大新聞學研究所畢業後,負笈至美國愛荷華大學繼續研究新聞與大眾傳播,取得博士學位後回臺任教,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大眾傳播理論、質化研究方法、多元文化論與傳播研究等。老師在教學研究之餘也積極參與國內媒體改革活動、關注人權議題、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等,以自身研究專長為出發點提出建言,熱心各項社會議題。



老師在此次訪談提到人生不同時期關於圖書館的小故事,十分可愛暖心,從年少念書到結婚生子,圖書館在成長過程中佔有一席之地,並於最後推薦同學一本關於圖書館的好書,到底老師在圖書館發生了什麼事情?推薦了什麼樣的好書?請大家趕快來觀看! https://youtu.be/4p0MTrY8vBs





館藏《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ヨプラン島之記》介紹

特藏組.阮紹薇

臺北帝國大學於 1928 年 3 月開校,籌備期間即廣徵臺灣相關史料與典籍,本文所介紹之《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ヨプラン島之記》寫本於 1929 年 8 月即入藏圖書館。原書為 1810 年間日本官員秦貞廉(村上貞助)編輯撰寫,記錄北海道船員文助口述之臺灣漂流經過,其中彩色插繪生動詳實,保留 220 年前大港口阿美族部落之所見所聞。本文以館藏簡述此故事內容,回顧相關文獻與書籍,並介紹現存版本。





- 左:館藏 0059254 封面/右:臺北帝國大學圖書大小印、昭和 4.8.21 -



1803 年北海道文助之奇幻漂流

故事開始於享和2(1802)年11月,北海道「順吉丸」商船在船長文助的帶領下,計畫由箱館(今函館)出發至橫濱,不料中途遭遇強烈的西風而偏離航道(註 1)。9 人在太平洋漂流近 2 個月後,先靠近了臺灣的宜蘭海邊,見到噶瑪蘭人的船隻,可惜雙方因溝通不良而發生衝突,「順吉丸」只好放棄登陸並張帆駛離。




- 左:靠近島嶼的海上有不知名的白色大鳥(頁 8)/右:1803 年 1 月噶瑪蘭人船隻送來雞、豬和琉球芋(蕃薯)(頁 12-13) -




享和 3(1803)年 1 月 28 日,破損的「順吉丸」終於停靠在秀姑巒溪出海口,本書稱チヨプラン島(阿美語 Ci'poran,「秀姑巒溪出海口的小島」,臺語發音「泗波蘭」,即大港口地區)。上岸後,8 位同伴陸續因水土不服而染病死亡,只有文助一人因在頭人(協助處理地方事務的漢人)家工作,環境較優而存活下來。


19 世紀初期國境邊陲的東臺灣,文助在被視為「化外」之地的大港口地區生活長達 5 年,以煮鹽為業,參與貝珠製做、漁網捕撈作業,見到不同族群間的往來互動,並熟知當地阿美族人的風俗習慣與經濟生活。









- 左:貝珠製作(頁 42)/中:舞蹈(頁 78)/右:耕作(頁 91) -




- 左:竹舟(頁 89-90)/右:漁網捕撈(頁 96-97) -






文化 5(1808)年 3 月,薩摩船「永柳丸」也漂流至此,在瑯嶠商人的協助下,文助與薩摩船員們一同離開大港口,經枋寮至臺灣府(臺南),再渡海至廈門、泉州、福州,幾經波折,終於從浙江乍蒲港(現嘉興港)渡海歸國。文化 6(1809)年 11 月,文助與松前奉行所官員秦貞廉(村上貞助)一起由長崎回松前府,在 40 多天的返鄉途中,文助口述其 9 年的漂流經歷,秦貞廉整理編寫並配上彩圖,即為本書之原稿(註2)







- 左:牛車圖(頁 121-122)/右:臺灣府城墎圖(頁 123) -



同一事件,也記載於日本公文書館所藏《順吉丸漂流記》。而不同視角,如石井研堂《異國漂流奇譚記》有相關漂流記;白尾國柱《倭文麻環》〈漂到四鞄鑾國竝相馬領漂民〉中「永柳丸」漂流船員口述及插畫;而官方文件《清代外交史料. 嘉慶朝》中,福建巡撫張師誠關於「亥年正月二十八日漂到臺灣四匏鑾地方」,循乾隆 44 年舊例遣送文助回國的奏摺等,亦可佐證。


國立臺灣圖書館藏「黑川本」、「川北本」及覆刻編譯本

大正 13(1924)年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於大阪購入《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ヨプラン島之記》寫本,因其上有黑川真賴、黑川真道藏書印,稱為「黑川本」。1925 年首見於《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和漢圖書分類目錄. 臺灣之部》,歸類於第七四四「地誌」。同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7 日,臺灣日日新報連載くチョプラン島漂流奇談〉,共 12 篇。


1927 年山中樵館長上任,開始積極收藏漂流書。1929 年總督府官邸第一回讀書會中,山中樵向文教官員介紹〈享和文化年度の東海岸漂者〉(註3),同年 9 月藉主辦第 24 屆「全國圖書館協議會」,辦理「臺灣關係資料展覽會」展出館藏漂流書,與會者對「黑川本」十分感興趣。












- 左:《臺灣關係資料展觀目錄》封面/右:丁、漂流書64-66 -



1933 年「臺灣愛書會」成立,會刊《愛書》雜誌編輯部設於臺北帝大圖書館內,臺灣日日新報的西川滿於 1934 年入會並接手《愛書》編務,1936 年即規畫本書的覆刻計畫。由於「黑川本」文字脫落辨識不易,山中樵館長努力尋訪更佳版本,並終於在 1938 年自東京購入「川北文庫」(註4)的寫本,雖然抄寫者不明,但插畫較為綿密細緻。原覆刻則改以「川北本」為主並選用其插繪,「黑川本」為輔,由山中樵和臺北帝大教授植松安比對二本之文字,西川滿擔任主編。1940 年元旦,覆刻本終於以《愛書》第十二輯發行,正值《文藝臺灣》創刊,以〈稀代の珍籍開板るさ〉為首發廣告。







- 左:《文藝臺灣》創刊號廣告/右三:「愛書覆刻本」封面及前附 2 版本書影 -



2011 年 7 月,前身為總督府圖書館的國立臺灣圖書館(以下稱「國臺圖」)重印所藏「川北本」線裝書及《愛書》第十二輯,並延請專家學者中譯編寫,出版三本一套的《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ヨプラン島之記》。第三冊「編譯本」,提供「川北本」和「黑川本」全本插圖對照表。2022 年,國臺圖更將本書內容結合教學與文創,製作《福爾摩沙歷險記》繪本及桌遊,讓更多年輕世代認識這個奇幻的漂流故事。


臺大圖書館藏《臺灣屬島千ヨプラン地漂流圖記 全》

臺北帝國大學在 1929 年入藏一冊《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ヨプラン島之記》寫本,書名頁題字《臺灣屬島千ヨプラン地漂流圖記 全》、上中下三卷合訂一冊、內文 145 頁、彩色插圖 59 張、本文每頁 10 行、約 20 字一行,版式、字體與插繪,與「黑川本」十分相似。本書封面右下貼土俗人種學研究室「陶壺藏書票」,書名頁蓋「陶壺藏書印」,據 1989 年人類學系圖書室編〈日文臺灣資料目錄〉,第 19 頁記錄為《漂流台灣千ヨプラン島之記》,以下稱「臺大本」。










- 左:本書封面貼「陶壺藏書票」及書名頁「陶壺藏書印」/右:移川子之藏主編之《南方土俗》封面陶壺及「移川藏書印」 -



查考同一批入藏《征蕃私記》等四種寫本(註5),依封面裝幀、主題及註記推測,來源應與小松吉久(1867-1943)有關。小松本人於 1909 至 1919 十年間擔任宜蘭廳長,1912 年 8 月創設「宜蘭文庫」(公立「宜蘭圖書館」前身),多方徵集宜蘭古籍。1928 至 1937 年擔任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1930 年以「大路會」會長身份編撰出版《大路水野遵先生》,1931 年贈送了一批「臺灣史實貴重文獻」(含《征蕃私記》寫本)給總督府圖書館(註6)





約與「臺大本」入藏同時,1929 年 7 月,東臺灣研究會以《チヨプラン島漂流記》特刊介紹「黑川本」,並提到帝大總長幣原坦正研究此事件。1931 年《南方土俗》第 1 卷第 3 號刊出〈琉球臺灣混同論爭の批判〉,幣原坦於文中提到《漂流臺灣チヨプラン島之記》及文助漂流大港口事件,但未寫參考來源。據宮本延人《我的台灣紀行》回憶,總長常至土俗人種學研究室借「伊能文庫」取回研究,或許該文所引就是「臺大本」。


1950 年由陳奇祿先生引介,臺大購入移川子之藏遺留臺北的藏書,其中有一冊黑底白字的翻拍本(館藏 0564592),與上述「臺大本」完全相同,依其上只有「臺北帝國大學圖書」小長方印而無「陶壺藏書印」推測,應是 1929 年入藏初期翻拍而得。可惜,陳其祿先生只閱讀過 1940 年的「愛書覆刻本」,曾將文助口述阿美族貝珠製作法介紹給張光直先生,其後摹寫「川北本」男女族人圖,發表於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Formosan Aborigines(1968)。









- 左:「臺大本」男女族人圖(頁 35-36)/右:陳奇祿摹寫「愛書覆刻本」插圖 -



「愛書覆刻本」因考慮印刷成效,只選用「川北本」17 張插圖(全 39 圖),如穿山甲(書中稱ヨン,YON)圖成為遺珠之憾。有興趣的讀者可點選「臺大本」欣賞全部彩圖,第 91 頁有 2 隻壯碩的穿山甲悠閒地在海邊漫步,十分生動。1925 年 10 月臺灣日日新報連載〈チヨプラン島漂流奇談〉,漫畫家國島水馬也選用此圖創作較為 Q 版的穿山甲。惜因環境與生態變化,臺灣穿山甲被列為稀有等級的保育類動物,這樣自然的景觀,已成為絕響。








- 左:「臺大本」穿山甲(頁 91)/右:1925. 10. 25 臺灣日日新報連載第一期-



結語

國臺圖珍藏「黑川本」與「川北本」2 個寫本,臺大有翻拍之「移川本」,而「愛書覆刻本」主編為西川滿,可說是第 4 個「川」本。西川滿戰後返日,於 1949 年在《大眾文藝》連載小說〈ちょぷらん島漂流記〉,1952 年由立石鐵臣裝畫出版單行本,1986 年中央公論社再版,直至 2021 年,西川滿原著小說之中譯本〈秀姑巒島漂流記〉終於在臺灣問世。






然而,就此事件而言,在 1803 年文助抵達大港口的 70 餘年後,1877 年以開山撫蕃為名發生了幾乎滅族的「大港口事件」,去(2022)年被正名為 Cepo'(靜浦)戰役。經過 2 個多世紀,前述各家所藏寫本或抄本有如「稀代珍籍」(註7),後續覆刻本、編譯本甚至小說本均得之不易,但如今,景物依舊,人事已非。因此本書所記載的,不只是一場漂流記事,其中 220 年前秀姑巒溪口(或大港口)的族群故事與風土寫真,為消失的世代留下了歷史記憶與生命見證,是更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 註譯



註 1. 據川合彥充《日本人漂流記》,11 月和 12 月是江戶時代漂流事件最多的月份。
註 2. 約同時期,秦貞廉為間宮林藏撰繪探險記錄,於 1811 年呈幕府,現為日本公文書館重要文化財(線上版)。本館不同抄本之覆刻版如《東韃紀行》與《北蝦夷圖說》。
註 3. 山中樵演講內容〈享和文化年度の東海岸漂者〉,分二期刊於《臺灣教育》同年 11 月 328 號 12 月 329 號(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特藏臺灣期刊文獻」)
註 4. 本館日文善本 0455513-0455517 《質問本草 八卷,附一卷》(1837)寫本,亦為原「川北文庫」藏書,記錄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日文善本解題圖錄》第 295 頁。
 
註 5. 1929 年 8 月 21 日登錄簿「收入命令第 250 號」購入 4 種書,0059253《下關講話談判筆記》(重登錄為 2018038)、0059254《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ヨプラン島之記》、0059255《鳳山縣輿圖纂要》及 059256-0059259《征蕃私記》。如下圖,線裝及封面裝幀相同。
 
註 6. 水野遵(1850-1900),1874 年牡丹社事件時擔任通譯,為《征蕃私記》著者。
註 7. 本館「楊雲萍文庫」、日本國立公文書館「漂流ものがたり」已將珍藏漂流書寫本提供線上閱覽。



✦ 參考資料

1. 阮昌銳者,《大港口的阿美族》上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9。

2. 林俊明著,《蘭城臺銀風華:一八九九-一九五○》。宜蘭市:宜蘭縣史館,2022。

3. 宮本延人口述;宋文薰、連照美編譯,《我的台灣紀行》。臺北市:南天,1998。

4. 陳怡真撰,《澄懷觀道 : 陳奇祿先生訪談錄》。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4。

5. 蔡美蒨主編,《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三冊一套。新北市 :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現國立臺灣圖書館],2011。

6. 鄭正浩,顏慧儀譯,《西川滿台灣小說選 : 雲林記、秀姑巒島漂流記》。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21。









臺大圖書館空間重塑計畫.總圖一樓「致強大廳落成暨啟用儀式」,歡迎蒞臨!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自 2022 年 10 月開始啟動的總圖書館 1 樓空間重塑計畫,歷經 10 個月,即將於 2023 年 8 月 16 日盛大開幕!

新空間嘗試用活潑明亮的氛圍妝點環境,也期待藉由重新打造的服務模式與多功能空間,滿足校園讀者的需求。嶄新樣貌即將揭曉,歡迎踴躍參加!



活動流程

09:30-10:00 開放入場

10:00-10:30 貴賓致詞暨致贈感謝狀

10:30-10:50 空間改造影片觀賞、合照

10:50-11:00 揭牌儀式

11:00-11:30 新空間導覽(自由參加)

活動洽詢

☎ (02) 3366-4551 ✉ tulce@ntu.edu.tw

















俞大維先生逝世三十週年紀念系列活動:回眸 ─ 俞大維

知者不言 思想家.一世書生 半世軍旅

推廣服務組.鄭惟中




俞大維先生(1897-1993),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二次赴德國學習數理邏輯與軍事參謀,曾任兵工署長、交通部長、國防部長,人稱「中國兵工之父」。綜觀俞部長三十多年軍政履歷,自 1954 年接任國防部長後,任內建設前線整軍備戰,積極爭取美國軍援及經援,於歷次臺海戰役、八二三砲戰身先士卒、守土有功,克盡職守 11 年,為歷來任期最長,為後來臺灣政經奇蹟發展的年代奠基,並獲頒極稀國軍最高榮譽「國光勳章」。俞先生學養兼備、廉潔勤政,深懷人文風骨,為我國第一任文人國防部長,前盟軍亞洲中國地區參謀長魏德邁將軍(Albert Wedemeyer)稱許為「現代孫子」、前美軍太平洋區總司令史敦普將軍(Felix Stump)比喻為「中國麥克亞瑟」,更為國人讚譽為「思想家」及「一代國士」。





俞大維先生早年即養成買書、讀書、藏書的雅好,買書之多、搜求之勤,令人驚嘆。自 1961 年起陸續贈予大批藏書予臺大圖書館,本館有幸於 1976 年成立「俞大維文庫」,典藏七千多冊中文及西文(英、德、俄)珍貴書籍,涵蓋領域包括哲學、文學、歷史、政治、社會、經濟、法律、數學、物理、天文等,可謂本館經典收藏;另一方面,透過整理這批藏書,摘錄其藏書印、親筆簽名,眉批或夾於書中的便條筆記等,得以建立「俞大維藏書印記」數位典藏。不論實體書籍或數位資源,都是臺大圖書館珍貴的典藏。



今(2023)年適逢俞大維先生逝世 30 週年,俞大維先生紀念學會規劃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彰顯俞先生對國家的貢獻及其人格精神,並由圖書館與學會合作規劃本次特展,展出捐書始末及文庫緣起、生平紀事、家族、學識、貢獻、文庫價值、藏書印記、藝術及行誼、哲思與人格等九大主題,藉由本館俞大維文庫重要典藏及學會珍藏的影像紀錄,引領觀眾認識俞大維先生一代國士的風采。







開幕儀式暨專題演講


2023/7/28(五),9:20-12:00 @ 臺大圖書館 1F 日然廳、 B1 國際會議廳


主題論壇

第一場:2023/7/28(五),13:00-17:3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第二場:2023/9/2(六),9:00-17:3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展覽資訊

展出時間:2023/7/28(週五)至9/15(週五),週一至週日10:00-17:00

展出地點:臺大圖書館一樓日然廳

主辦單位:俞大維先生紀念學會、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活動洽詢: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 (02) 3366-4551 ✉ tulce@ntu.edu.tw
















悠遊一夏 探索臺大:2023 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開放報名!

校史館營運組





臺大博物館群擁有豐富的校園文化性資產及藏品教育素材,為落實社會教育理念,於每年暑假辦理「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整合各博物館之創意學習課程,引領國小中高年級學生進行深入淺出的知識學習,從中感受與瞭解不同博物館之特色風貌,並進一步探索及認識臺大校園歷史珍藏。






*精緻小班,扎實課程!

*每梯次均提供精美手冊、特製紀念品、營服、結業證書喔!



活動日期:2023/8/14(一)、8/16(三)、8/18(五)共 3 梯次

報名資格:新學年起四至七年級

開放名額:每梯次 20 人

報名費用:於 7/30(日)前報名並完成繳費可享早鳥優惠 2,500元(原價 3,000 元)

報名方式:一律採網路報名 https://forms.gle/gpMzT9mFDXokosA58

課程詳情:https://ssur.cc/a3L2rEB

聯絡資訊:臺大博物館群辦公室暨校史館 陳小姐 ☎ (02) 3366-9741 ✉ chennanhsiu@ntu.edu.tw













原圖中心|7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回家的路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圖中心 Bulay(排灣族語「很好、不錯」的意思)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 望鄉 普遍級|85 分鐘
  場次 1 8/3 ㊃ 14:00 - 15:25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8/31 ㊃ 14:00 - 15:25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以在臺灣工作的泰勞和菲傭為題材的紀錄片,對於外籍勞工而言,離鄉背井、受到雇主的剝削及忍受分離的痛苦,使他們長期處於苦悶、沮喪與被隔離的境況中,進退兩難的處境,望鄉也僅淪為望鄉。


✦ 回家 保護級|92 分鐘
  場次 1 8/10 ㊃ 14:00 - 15:32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8/12 ㊅ 14:00 - 15:32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泰雅族靑年王孝銘,離鄉背井到充滿刺激與誘惑的城市求學,某天發生一場意外的車禍,陷入昏迷的他,卻在夢境裡看見自己的童年和過去在山上的回憶。




✦ 山谷裡的歌聲 普遍級|80 分鐘
  場次 1 8/17 ㊃ 14:00 - 15:2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8/19 ㊅ 14:00 - 15:2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阿美族少女汀故,自小離開家鄉,擁有堅強的性格,希望脫離貧窮,而阿美族青年阿度,高職畢業即北上工作,樂觀勤奮的他深獲老闆賞識,卻為情所困而消沉喪志,回到家鄉後才找到重生的契機。



✦ 少年阿霸士 普遍級|86 分鐘
  場次 1 8/24 ㊃ 14:00 - 15:26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8/26 ㊅ 14:00 - 15:26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泰雅族青年林致強,在小孟女友阿芳的拜託下,陪著她回到部落裡尋找素未謀面的父親,在這段旅途中,兩人重新認識部落與原住民的傳統精神,也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有了新的體會。




原圖中心|vaqu 法巫 小米英雄 集點活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簡稱 FAO)將 2023 年訂為國際小米年,因小米能在嚴酷乾旱的條件下生長,被認為是因應氣候變遷衝擊的潛力糧食作物。為響應國際小米年,傳遞小米在原住民文化發展的核心價值,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特舉辦集點活動,本活動靈感來自原住民族的小米源起傳說故事,以小米為經並以排灣族的小米傳說故事為緯,邀請各界讀者以行動幫助卡拉魯種(ㄐㄧˊ)植(ㄉ一ㄢˇ)小米,就如同傳統農作法與保種,雖然一天能播種的數量有限,但透過技術與智慧就能將成果發揮到最大!



種小米,抽好禮!邀請讀者參與活動,累積小米點數即能獲得眾多精美禮品,收集越多小米點數還有機會參加每個月抽獎;集點活動結束前還有總抽獎,獎項有 Marshall 藍芽喇叭、AirPods 第 3 代、Hyread 電子書閱讀器及 Apple Watch SE 等大獎!






vaqu 法巫 小米英雄 集點活動

活動時間:2023/7/1 -12/30

     (週一至週五 8:00-18:00、週六 9:00-17:00)
活動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02-3366-3776)
活動網頁: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20607

活動紀實: 

回眸本質:欣賞同仁彩繪創作,原來身邊隱藏許多「藝術家」

校史館營運組.陳南秀

還記得去年秋天,臺大葛萊美行動 111:本質活動嗎?去(2022)年 9 月、10 月、11 月,一台充滿文青氣質的白色車車,陸續出現在臺大行政大樓中庭、圖書館門廊、鹿鳴堂木棧道,提供路過或特地前來的臺大教職員工,現場運用壓克力顏料,手繪畫布、帆布提袋、多肉植物的素坯器皿等。讓教職員工,利用午休時間動手彩繪,藉此稍稍脫離繁忙的工作步調,並且可攜回自己完成的作品,放在辦公桌旁陪伴,看著也療癒。



今年 6 月,臺大葛萊美行動 112,接續推出「回眸本質」,氣質車車再次出動,設於主要行政出入口:禮賢樓、第一行政大樓,公開投影分享去年「本質」活動同仁們的彩繪創作。讓大家欣賞彼此公務外的特長,您會發現,原來,身邊隱藏了許多被埋沒的「藝術家」!




在行政大樓的場次,大概是因為微風徐徐、古蹟優美、音樂舒心!有不少人停駐下來認真觀賞作品輪播影片,一方面欣賞他人創作,一方面也尋找自己或自己認識的同事作品,當看見熟識之人的作品出現於前方投影時,真的很令人興奮!









- 左:第 1 場次 2023/6/6-6/9 @禮賢樓/右:第 2 場次 2023/6/19-6/21 @行政大樓 -



本案配合臺大教職員工全人健康關懷計畫,除了安排影片播放之外,也提供現場願意填寫問卷的臺大教職員工冰咖啡一杯。活動 6 天,我們共準備 240 杯冰咖啡,並獲得了 240 份問卷回覆。大多數人都覺得「午休時刻邂逅一場素人藝術聯展,很有趣」,並且也認同「午休的咖啡,是療癒身心的好物」,高達 77.5% 給予 5 分非常滿意的正面回饋。


活動網址|https://ssur.cc/2XhtDF8

播放影片|https://youtu.be/IAVsfIpCFnY






[Master 講堂] 財金系曾俊凱教授講座紀實

學科服務組.陳芷洛

2023 年 Master 講堂「研究自由選,投稿輕鬆點」系列講座於 4 月 26 日邀請財務金融系曾俊凱副教授演講,以「自然實驗與因果推論在社會科學和商學的應用」為題,分享在商學領域創新的研究歷程與成果。




- 左:曾俊凱老師蒞臨圖書館演講/右:演講實況 -



為什麼要學習因果推論?

首先,曾老師認為透過因果推論可以幫助我們釐清邏輯,解答所面對的問題並提供客觀意見。值得注意的是相關性(Correlation)不等於因果關係(Causality),舉例來說,在統計上發現夏天芝加哥的冰淇淋賣得越好,犯罪率越高,但這兩者之間只有相關性,並不能推論其間的因果關係。又假設星巴克開在你的店面隔壁,你認為店面銷售額因此提高了,這是否存在因果關係?或者另有他因?甚至倒果為因?仔細觀察,可發現日常對話與新聞報導經常將「相關性」視為「因果關係」。訓練因果推論的邏輯思維,可幫助我們判斷政策效益、進行學術研究、甚至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疑問。





自然實驗是因果推論的好幫手

曾老師指出「自然實驗」有助於確認因果關係,藉由現實情境來劃分實驗組、控制組,觀察兩組之間的差異。然而受限於現實,研究設計往往需要做一些妥協,但越能貼近理想的實驗情境,其研究成果就越能獲得認可。2021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Joshua Angrist 與 Guido Imbens 即運用自然實驗方法,探討教育對薪資報酬的影響。該研究以學制週期為實驗設計,比較不同季度出生者就業後的薪資,發現年齡幾乎相同的兩個組別,因後者多受了教育而獲得較高的薪資,進而驗證教育與薪資之因果關係,為社會科學領域帶來研究革新。




研究的發想與思路

一個研究通常有 3 種面向:理論模型、實證、因果推論,可以從單一面向著手,也可尋找 2 至 3 種面向的交集,根據每個人擅長的領域而定。曾老師則經常思考如何將這 3 者結合在一起,進而發想研究主題,用自然實驗來驗證特定理論模型。




自然實驗在商學領域的創新應用

接下來,曾老師以自身的研究成果,分享在商學領域透過自然實驗建立因果關係的研究與投稿歷程。


1. 使用因果推論方法來驗證「意見分歧模型」:

雖然曾老師不是第一個針對此理論提出數據的研究團隊,但首次應用創新的自然實驗方法進行研究。美國證交會建立 EDGAR 公開觀測站的過程本身就可視為一場自然實驗,由當局對上市公司進行隨機抽樣,產生了實驗組及對照組。屬於實驗組的公司必須將財務報表上網公告,民眾獲得透明公開的資訊後,即可判斷股票的好壞,對公司股價的意見分歧程度大幅下降,也減少股價泡沫及崩跌的風險。本研究為財務經濟領域近 40 年來,首篇以單一的研究設定驗證「意見分歧模型」所有核心預測,並且提供因果證據的研究論文。
2. 探討財務資源與科技創新成果的因果關係:
曾老師與團隊透過自然實驗發現公司獲得的財務資源越少,其創新程度反而越高,可驗證管理學與心理學在逆境中成長的理論。

曾老師也指出有時受限於現實情境,自然實驗設計無法完全在理想狀態,而實驗設計的巧妙、好壞、牽強程度,將影響因果推論的強度,及被該領域頂尖期刊接受的程度。







- 左:曾俊凱老師講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論文/右:研究發想的 3 種面向(改編自曾俊凱老師演講簡報) -

總結

凡是會使用觀察資料(observation data)的研究,皆可運用自然實驗方法。因此,曾老師鼓勵社會科學領域研究者善用自然實驗方法,在臺灣開創更多新的研究機會,不僅是經濟、財務、會計領域,亦可擴及社會學、教育、政治、策略管理等領域。


最後,感謝曾俊凱老師帶來精彩的演講,除了以自然實驗建立因果關係的研究方法,引領來自管理、社會、理工、生農等領域研究生們對於跨學科適用性的熱烈討論,老師兼具學界與業界的經驗分享也讓學子們的生涯規畫獲得啟發。





✦ 參考資料



1. Chang, Y.-C., Hsiao, P.-J., Ljungqvist, A. and Tseng, K. (2022). Testing Disagreement Model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77(4), 2239-2285. https://doi.org/10.1111/jofi.13137
2. Almeida, H., Hsu, P., Li, D., & Tseng, K. (2021). More Cash, Less Innovation: The Effect of the American Jobs Creation Act on Patent Valu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56(1), 1-28. https://doi.org/10.1017/S0022109019000954
3. 田孟心(2021 年 10 月 12 日)。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頒給「自然實驗」?天下雜誌,網址:https://www.cw.com.tw/index.php/article/5125243


[Master 講堂] 化工系康敦彥教授講座紀實

學科服務組.李明錦

2023 年 Master 講堂「研究自由選,投稿輕鬆點」系列講座於 5 月 16 日邀請化學工程系康敦彥教授就「明天就投稿!深度解析你與論文發表的距離」為題,分享自身投稿的經驗。



首先康老師點出研究生在做完實驗研究,同時已經取得一些數據成果時,為何不能將研究成果數據整理,進而奮筆疾書發表學術論文的原因,其中包括:研究生可能覺得數據不夠好、自身在時間上的拖延、或是糾結在想以科學改變世界的理想和現實中的落差。康老師以自身寫作經驗,鼓勵研究生不要想太多,取得務實版的數據並整理成圖後,就可以開始動手寫論文,透過每日寫一頁,再修正或補齊所缺漏的數據,最後就能完成論文,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


- 右:康敦彥老師與圖書館學科服務組張育銘組長合影




康老師同時以自身熟悉的材料科學領域為例,說明什麼是務實性的數據。取得務實性的數據後,如何開始動手起筆寫論文,康老師提出 4 個寫論文的步驟如下:


投稿步驟 1:畫圖

科學論文講求數據呈現,若能將數據整理進而畫成圖,就讓數據來說話,並可根據圖中缺少的 data 來進行後續實驗。



投稿步驟 2:寫文字

科學論文有固定格式,包含摘要(Abstract)、簡介(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結果與討論(Results and Discussion)、結論(Conclusions)。康老師提供幾項寫作心法:









1. 不需要照順序書寫。
2. 運用英文輔助工具如grammarly(本校雙語教育中心提供此項軟體服務)、ChatGPT 等。
3. 養成每天寫 1 頁 A4 文字的習慣。段落間隔若採 double space,1 頁 A4 文字大概有 400 words。科學論文不含參考文獻約略是 15-20 頁,慢慢積少成多,論文就逐漸成形。
4. 先從方法(Method)這個段落著手動筆。可邀請學弟妹依照所寫的內容複製實驗步驟,就可發現所寫的文字內容,是否不夠清楚而須再修正文字。
5. 其次是撰寫結果與討論(Results and Discussion)。可邀請隔壁實驗室的同伴來看文字內容,了解自身文字是否有明白正確傳達所發現的實驗結果。
6. 再來是撰寫簡介(Introduction)。可以考量不同參數在不同應用層面上的表現,以具有脈絡性的方式來撰寫簡介文字。
7. 最後是撰寫結論(Conclusions)與摘要(Abstract)。摘要可說是簡介(Introduction)加上結論(Conclusions)的精簡版文字,須好好撰寫,才能扼要陳述一篇論文的研究重點與結果。






- 左:康敦彥老師指出研究生取得數據卻無法進一步整理的心態/右:康敦彥老師說明如何撰寫Introduction的實例 -



投稿步驟 3:選擇投稿期刊

選擇投稿期刊通常是跟隨老師建議來決定的,也可自行參閱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的期刊排名資訊,或是查看出版社網頁對於期刊投稿率與接受率的說明。



投稿步驟 4:After Submission

面對投稿後的審核意見,盡量以不帶情緒的文字回覆審稿者。若有多位審稿者要求多項補做實驗數據時,應盡量從中找出共通性,讓補做實驗數據可以同時回覆說明不同審核者的意見。


最後的 Q&A 時間,同學們發問十分踴躍,其中包含許多實用問題如:要以圖還是表來呈現?圖和文字的比例、撰寫結果與討論(Results and Discussion)時,是要分開寫,還是一邊寫?換刊投稿時文章格式編排經驗等,對於這些問題,康老師都盡可能的回覆,相信對於現正忙著撰寫論文的同學而言一定是收穫滿滿。









看 Web of Science 如何深度解析參考文獻的引用方式

學科服務組.劉雅姿
引文索引資料庫是蒐集學術期刊文獻的工具之一,可以藉由引用關係的網絡找到許多參考文獻。面對彈指之間找到可觀的文獻群,要如何篩選出值得優先參閱的文章,或如何找到引用這篇研究方法的其他文獻呢?Web of Science 資料庫因應這樣的需求,推出「被引參考文獻深度分析」及「依照分類引用項目」功能。《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前程似錦,畢業快樂

年(選單): 
民112年
月(選單): 
6月
期數: 
278

總圖書館暑假開放時間

閱覽組
★ 暑假 6/12(一)至 9/3(日)各樓層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週 六 週 日
1-4F 閱覽區 8:00-21:00 8:00-17:00
4F 多媒體服務中心 9:00-20:00 12:00-17:00
5F 特藏資料區 9:00-17:00 不開放
B1 24 小時自習室 24 小時開放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6/25、7/30、8/27)17:00至週一8:00不開放
B1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8:00-18:00
(每月最後一個週三閉館)
9:00-17:00 不開放
B1 討論區 8:00-22:00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6/25、7/30、8/27)17:00至週一8:00不開放
B1 影印中心 9:00-19:00 不開放



特殊開館時間|
比照暑假週五開館:6/17(六)補上班、上課日

B1 至 5 樓閉館,24小時自習室照常開放:6/22(四)-6/23(五)端午節及調整放假

B1 (含24小時自習室)至 5 樓全館閉館:8/5(六)高壓用電設備年度檢驗






註:各分館開放時間敬請參閱各分館網頁,各系所圖書室開放時間敬請參閱本館網頁

研究所畢業生學位論文繳交注意事項

閱覽組.陳宜庭

恭喜您即將取得學位!圖書館提醒您,繳交碩博士論文及離校程序請見圖書館「「畢業離校及論文繳交」網頁說明。



本學期(111-2)紙本論文繳交截止日為 8/14(一),建議於 8/8(二)前提交電子論文審核,以利於截止日前通過審核並繳交紙本論文至圖書館。(電子論文格式審核每次將在 2 個工作日內完成,於提交日之次日起算,不含周末及國定假日)

論文截止日前 2 週 7/31(一)至 8/14(一),待審件數較多,每次審核將延長至 3 個工作日內完成,請勿來電詢問進度,以利審核作業持續進行。

★ ★ ★ 重要事項說明 ★ ★ ★
一、「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書」應繳交本人親筆簽名之正本,如須委託他人代繳論文,亦請備妥親簽正本提供轉交,以順利完成離校手續。

二、依學位授予法第16條規定,學位論文以公開為原則,圖書館得將學位論文上架公開閱覽。如涉及機密、專利事項或依法不得提供,須延後公開者,務必繳交「論文延後公開申請書(應附證明文件)」,請詳閱圖書館「學位論文延後公開作業說明」網頁說明。

圖書館首創推出「校內學術合作探索服務」,使用 NTU TOPICs 發掘您的潛在合作對象!

研究支援組
跨領域合作已成為科學研究的常態,進而衍生教師認識校內競合對象的需求。圖書館近期推出 NTU TOPICs 新服務,透過分析全校研究人員的著作主題,協助校內作者探索與認識潛在合作對象,同時能一鍵掌握系所單位主題分佈,更可作為各界認識臺大作者之新管道。

NTU TOPICs 以網絡和圖表視覺化呈現全校作者相似度與著作主題比率:



網絡以代表作者的節點構成,可將游標暫留,查看作者的詳細資訊;作者間的連線代表曾發表相同主題文章,距離越近則研究主題相似度越高。(如右圖)






點選特定作者節點,網絡中的作者資訊卡將提供臺大學術典藏(NTU Scholars)簡歷連結,而圖表亦將呈現該位作者的研究主題組成,以利使用者深入了解。(如左圖)



此外,您可從 3 種角度切入,找到您感興趣的作者群:

1. 作者檢視:輸入個人姓名,呈現與您研究興趣相關的所有潛在合作對象。

2. 主題檢視:選擇您感興趣的研究主題,呈現曾發表過特定主題著作之所有作者。

3. 單位檢視:選擇臺大之二級單位,呈現特定單位之所有作者與研究特色。




透過 NTU TOPICs,除可跨單位認識校內作者,亦能透過他們所涉略的主題,延伸掌握相關研究面向,作為初步的主題拓展參考。若您有更深入的探索及佐證需求,則推薦您申請客製化的領域網絡分析服務。圖書館期盼藉由文獻分析為基礎的研究支援方式,助您跨越領域藩籬,探索更多可能。


✦ NTU TOPICs: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ntutopics

✦ 領域網絡分析服務:https://www.lib.ntu.edu.tw/events/2019_dna





PQDT 數位論文由您來推薦!有機會獲得超商禮券

學科服務組
寫論文、做研究想參考國外大學的學位論文,

卻苦無全文嗎?
現在由您來推薦,
圖書館幫您從 PQDT(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美加地區博碩士論文資料庫取得,
請不要錯過這個好機會!






活動網頁:

https://epaper.ntu.edu.tw/view.php?id=32835
活動說明:
1. 限本校現任教職員工生推薦,每人 10 本為限。
2. 推薦期限至 7 月 31 日,但若達到經費上限,即提前關閉調查。
3. 按推薦先後順序決定採購的優先權。
4. 預計於推薦期限期滿後一個月內以 E-mail 通知推薦的論文是否列入採購,並於論文上線後再次通知。
(聯盟採購時程約需 2 個月)
5. 所推薦之論文不一定可購得電子全文,須以各篇實際狀況為準。
6. 本活動將於 8 月 9 日抽出 10 名獲獎者,每名可獲得 200 元 7-11 禮券。

(抽獎資格:所推薦的學位論文可購得全文,並排除可免費取得開放取用的全文)




◉ 主辦單位保留變動權利,若有修正或取消將於本館網頁公告。

◉ 如有疑問,請洽臺大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 (02) 3366-2326 ✉ tul@ntu.edu.tw





原圖中心|7 月份 Bulay 不賴電影院 ─ 正義之聲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原圖中心 Bulay(排灣族語「很好、不錯」的意思)不賴電影院,於每週四及週六播放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議題相關之精彩影片,提供民眾平日與假日的休閒好去處,也希望藉由片中劇情,增進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識與瞭解。



✦ 免費入場,自由參加,歡迎揪團一起來 ✦





✦ 黑白正義 輔導級|118 分鐘
  場次 1 7/6 ㊃ 14:00 - 15:58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7/8 ㊅ 14:00 - 15:58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根據美國第一位非裔最高法院大法官瑟古德.馬歇爾參與的司法案件改編;他接到一起非裔遭控性侵白人的案件,與另一位猶太裔律師共同為被告辯護,兩人在充滿恐懼與偏見下的社會氛圍中努力奮鬥。


✦ 遲來的正義 輔導級|120 分鐘
  場次 1 7/13 ㊃ 14:00 - 16:00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7/15 ㊅ 14:00 - 16:00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在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解除之後,官方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目的在於調查種族仇恨事件的真相。擔任委員會主席的戴斯蒙屠圖在審問種族歧視殺人犯皮亞特的過程中,開始漸漸懷疑自己的信仰。



✦ 不完美的正義 保護級|137 分鐘
  場次 1 7/20 ㊃ 14:00 - 16:17 @ 臺大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場次 2 7/22 ㊅ 14:00 - 16:17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改編自被告辯護律師布萊恩史蒂文森接手的真實案件,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的布萊恩,放棄高薪工作,選擇前往阿拉巴馬州為弱勢族群提供法律服務,他剛到不久,就遇到極具挑戰性的案子,僅憑證詞,被判死刑的華特麥米利,布萊恩該如何突破困境為華特發聲?



✦ 世紀審判 普遍級|107 分鐘
  場次 1 7/27 ㊃ 14:00 - 15:47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場次 2 7/29 ㊅ 14:00 - 15:47 @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1984 年美國卡羅萊納州一名白人女子被殘暴殺害,在種族歧視之下,戴洛.杭特被判終身監禁,他在獄中多次提出上訴,即使拿出有利證據,也都被法庭駁回,直到 1994 年的 DNA 測試終於證明杭特的清白。




原圖中心|「尋回原路:西拉雅族的正名之路」主題書展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西拉雅族是臺灣平埔族群中的一族,亦是臺灣歷史與文化脈絡中的重要組成。然而,這一群隱身於殖民文化下的原住民,在政權更迭中,遭受壓迫,土地被限縮、奪取,文化續存面臨困境,為求生存,甚至隱姓埋名,逐漸隱沒於臺灣歷史記憶之中,但他們從未消失,始終與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座島嶼。


誰是原住民(族)?長久以來他者的分類為原住民(族)設下邊界,影響族群認同。而今,在西拉雅族人的努力下,2022 年 10 月 28 日憲法法庭判決現行《原住民身分法》第 2 條違憲,是重啟思考族群身分認定的契機。本期書展,原圖中心邀請您一同認識西拉雅族獨特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境遇,走一趟西拉雅族的正名之路。


「尋回原路:西拉雅族的正名之路」主題書展

展出時間:2023/7/1 -8/31(週一至週五 8:00-18:00、週六 9:00-17:00)
展出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 B1 中庭廣場旁)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02-3366-3776)
活動網頁: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20543








活動紀實: 

[Master講堂]「研究自由選,投稿輕鬆點」系列講座:謝筱玫主任講座紀實

戲劇所.解佳蓉同學
Master 講堂「研究自由選,投稿輕鬆點」系列講座,2023 年 4 月 18 日邀請戲劇學系謝筱玫主任演講。謝主任以「成為『橋樑』角色:跨領域教學實踐與研究的初步觀察」為題,分享近年戲劇系與電資學院、生農學院共同合作,執行「教育部前瞻顯示科技跨域應用校園示範場域計畫」的成果和心得。

- 右:謝筱玫主任蒞臨圖書館演講



科技應用場域的趨勢和潛能

謝主任談到推動科技應用場域的動機是由於前兩年疫情嚴峻,對戲劇系造成很大的衝擊,系上年度「學期製作」被迫停演,只能以線上直播的方式來呈現,不僅教學成效打折,也讓同學們對於劇場產業的前景感到憂慮。因此,希望藉由影像設計課程,讓學生把創作能量導向更多領域。






如今影像設計在劇場中不再只是背景陪襯,而是敘事結構的一部分,加上影像成本和技術門檻降低,將是未來的重要趨勢1 。近年戲劇系陸續開設「劇場影像技術」、「3D 及進階軟體」、「沉浸式科技劇場專題實作」等課程,並增設一名影像設計專任教職,邀請王正源老師加入系上團隊,這些都是在此趨勢下所做的決策。



- 左:謝筱玫主任分享戲劇系課程師生合作成果



「未來展演場」在臺大

除了開設課程,校內也必須有一個設備規模完備的空間場域,才能落實影像的創意實驗。適逢教育部推動「前瞻顯示科技跨域應用校園示範場域計畫」,很多學院都躍躍欲試,因此由丁詩同副校長(時任教務長)擔任主持人,邀集農經系陳郁蕙教授、光電所黃建璋教授,與謝主任共同合作,自 2021 年開始執行計畫,在外語教學中心實驗劇場建置了具備前瞻顯示科技的「未來展演場」,並於 2022 年 4 月正式啟用。除了提供校內教學,為確保永續經營,也歡迎各界借用。



謝主任分享了許多課程照片,說明「有沒有空間差很多!」過去期末呈現只在一般教室或借用文學院大堂,自從有了 6 臺 7000 流明投影機的白盒子「未來展演場」,同學們得以激盪更多的實驗和嘗試。







跨領域的「橋樑」角色

關於前瞻顯示科技的跨領域合作,謝主任以知名藝術團隊teamLab為例,他們正是一個跨領域團隊,其中包含藝術、工程、數學等背景的專業人士。臺大是個綜合型大學,只要把人力統合起來,也有條件做同樣的事情。


為了實踐跨領域教學與研究,謝主任登門拜訪素未謀面的資工系鄭龍磻老師,兩人一拍即合,共同開設「顯示科技與沉浸式體驗設計」(111-1),目標是「藉由實作,帶領同學探索顯示科技、沉浸式體驗應用的可能性,共同思考科技的介入能發展出何種新的展演形式」。課程前半部邀請互動科技設計、遊戲設計公司來演講,後半部則進入實作,鄭老師側重科技技術的創新性與可能性,謝主任則從美學人文與觀演效果的視角出發,兩位老師各司其職,提供知識和資源,幫助同學孵育構想。


這門課不但是老師之間合作,學生們也來自不同科系。謝主任說,這門課的意義不止於完成作品,而是引導同學們成為「橋樑」角色,無論是工程或藝術背景的同學,都要學習對方的「語彙」,如此才能順利溝通,了解彼此的訴求。








跨出校園,產學合作

「未來展演場」的跨域合作也跨出校園,例如:戲劇系「影像設計專題」曾與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街舞專長的同學們合作,發表《我有一條特別了不起的神經》期末聯合展演;生農學院與金柑產業合作推廣農業,另外尚有農委會茶葉改良廠、郭雪湖基金會等產學合作計畫正在醞釀。





STEAM 的教育理念

演講尾聲,老師以賈伯斯創造 iPhone 為例,iPhone 正是由藝術美感帶動工業設計,進而作出改變人類行為的產物。因此,跨領域教學 STEM(科學 Science、技術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數學 Mathematics)應該融入藝術 Art 成為 STEAM,如此才會產生更大的創造力。藝術究竟能做到什麼?答案就有待更多人才投入這個領域,共同發揮創造吧!


- 右:謝筱玫主任期待更多人才投入跨領域藝術教學




☞ 觀看演講錄影


✦ 延伸閱讀




 1. 臺灣大學焦點新聞:虛實互動、跨域共作的智慧校園場域-臺大沉浸式投影展演空間正式啟用

 2. 前瞻顯示科技跨域應用校園示範場域計畫:期中報告影片

 3. 臺大沉浸式劇場影片【NTU HIGHLIGHTS】Issue 92 - TEACHING & LEARNING - Immersive Art at NTU

✦「Master 講堂」其他場次報導文章


1謝筱玫,〈當代臺灣歌仔戲劇場的影像發展與美 學實踐:以王奕盛與唐美雲歌仔戲團的作品為例〉,《戲劇研究》24 期(2019),頁 117-140。








2023 圖書館再拍一張!畢業快樂!活動花絮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揮別疫情,今年的畢業季終於能重拾歡樂與笑聲,圖書館再度推出「圖書館再拍一張」活動,於總圖書館正門口精心設置造型氣球,為畢業生提供一處與親朋好友拍照打卡的景點。
巨大愛心造型氣球,搭配著明亮的 NTU 充氣字母,營造出溫馨的畢業氛圍,期望每位畢業生都能駐足拍照,捕捉此刻美好時光,也藉此傳遞圖書館對畢業生的祝福。




本次活動感謝同學們的熱烈響應,祝福每位畢業生都能帶著這些珍貴的照片和美好回憶,踏上未來旅程。








校史野台:草地上的圈圈 ─ 消逝的校景:臺大舊瓦斯槽

校史館營運組.張安明

五月的臺大,很藝術。

校史館借著「臺大全人關懷服務」 的品牌通路,蹭蹭每年五月「臺大藝術季」的活力熱度,憑藉「518 國際博物館日」的全球加持,期待在歷史 x 文化 x 藝術 x 鄉土 x 科普 x 創意的包裝下,幽默地說古道今,增長臺大人校史豆知識、搏君一粲。


話說,駐警隊所在地,展書樓對面的舟山路旁,在 2022 年 9 月跑出一片草坪。草坪在 1984(或 1983)年起曾經佇立一幢 3 層樓的水泥房(這棟建築的名稱是什麼呢?後面找解答!),房屋拆除後赫然在草地上出現兩個神祕的圈圈,彷彿臺大也出現了「納斯卡線」或「麥田圈」。





5 月 16 日至 5 月 18 日的每日中午 11 點至下午 3 點,校史館野台車就停靠在這片草坪旁,邀請來往的過路行人來看戲,了解圈圈與草地百年來的身世(最遠甚至可以追溯至日治時期臺大校地的前身,臺北高等農林學校時期的瓦斯槽設施)。雖然沒能請到素還真登臺,活動現場使用 iPad 播放的動畫影片「消逝的地景:臺大舊瓦斯槽」也十分精采,吸引大家駐足看戲,也可以掃描影片 QRcode,回家慢慢觀賞。



看完影片之後,現場填寫 Open Book 學習單的人,還可以獲得 2 包星巴克濾掛咖啡;上班族拿回去搭配午茶點心,同學們則可醒腦提神,繼續衝刺期末考。3 道題目如下,無論是否看過影片,都可以挑戰看看!








第 1 題 ✦ 目前所在的草坪(望樂樓、展書樓、[美容院]、小小福之間)是 2022 年拆除哪幢臺大舊建築而形成的?(答案在影片 00:40、06:17)

A 集賢樓 B 薈萃樓 C 集萃樓
第 2 題 ✦ 草坪圈圈曾是臺北帝大瓦斯槽基地。請問這個瓦斯槽提供的能源是?(答案在影片 02:00)

A 沼氣 B 煤氣 C 瓦斯(液化石油氣) D 天然氣
第 3 題 ✦ 臺北帝大瓦斯槽的煤,很多來自新店山區小煤礦,先走船運,再從新店搭上新店線小火車到鄰近大學校園的「___」站?(答案在影片 06:00)

A 公館 B 水源地 C 螢橋 D 古亭
  **答案是 C B B。您答對了嗎?



- 左:體驗、回味過去在廟埕前看野台戲的滋味,風吹日曬雨淋的/右:老師說,那邊聽故事送的是咖啡,不是ㄋㄋ,所以我們不要過去 -



3 天活動中,不少師生朋友給予我們肯定,其中有一位園藝系教授騎車經過野台之後特意再繞回來,並表示正準備把這塊草坪納入課程;教授也存下 YouTube 影片連結,期待他給予進一步的指教。此事令校史館同仁們十分欣慰與振奮。更多活動訊息,請參考網頁:https://reurl.cc/65EgLd



投稿前請善用 Master Journal List 查證 Web of Science 期刊收錄調整情形

學科服務組.張瑞珊
期刊投稿之前,您僅用 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查詢期刊是否仍然被收錄於 SCIE 或 SSCI 嗎?根據 Web of Science 的近期公告,曾經收錄在JCR的期刊,也開始面臨下架的風險了。建議善用 Clarivate 旗下免費產品 Master Journal List 查詢期刊即時收錄情況,以免明珠暗投,白忙一場。《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Fresh Release!臺大圖書館 2022 年報上線

推廣服務組.陳巧倫

 →看更多圖書館出版品
  本年報回顧臺大圖書館於 2022 年一整年的成果與變革,及未來發展方向。隨著逐步放寬的防疫措施,臺大圖書館得以回到過往發展步調,持續推展各項館務,包括總圖與醫圖空間改造、Linked Open Data Taiwan @ Libray 合作計畫、新版博碩士論文提交系統之上線、以及各項精彩活動與講座...…等,並持續支援師生學術研究所需學術資源,提供優質知識服務。


☞ 線上看 PDF 檔


訂閱文章